CN100405668C - 外壳、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外壳、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5668C
CN100405668C CNB2003101017798A CN200310101779A CN100405668C CN 100405668 C CN100405668 C CN 100405668C CN B2003101017798 A CNB2003101017798 A CN B2003101017798A CN 200310101779 A CN200310101779 A CN 200310101779A CN 100405668 C CN100405668 C CN 10040566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stator
accommodation space
connector
pars convolu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017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7790A (zh
Inventor
田口宏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7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7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56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566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大致为矩形的卡和可以收纳该卡的大致为箱形的收纳空间的外壳的连接器。收纳空间具有第1侧面、与第1侧面相邻的两个第2侧面、以及与第1侧面和第2侧面相邻的可插入卡的插入面;外壳具有沿收纳空间的第1侧面设置的接合部和沿第2侧面设置的一对保持部;保持部具有沿第2侧面延伸并可向外侧弹性变形的可挠曲部和沿该可挠曲部设置并覆盖插入面的一部分的固定片。根据该发明,由于只要轻压卡的另一端侧即可用卡的中间部分挤压固定片,因此根据杠杆原理,可以容易地将卡收纳到外壳内。另外,由于可以将连接器的构造简化,所以可以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外壳、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包括矩形的卡和具有收纳该卡的大致为箱形的收纳空间的外壳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包括矩形的卡和具有收纳该卡的大致为箱形的收纳空间的外壳的连接器已为所知。这样的连接器是以下述的结构而为人所知的。
例如,如图13所示,边缘型卡连接器100具有绝缘性的外壳110、多个接触片130、一对闭锁部件120、与闭锁部件120弹性接触的金属制的接地辅助部件140(参照特开2000-208183号公报)。在此,闭锁部件120具有子基板保持片,通过子基板的转动而暂时向外侧移动后回到原来的位置上,防止子基板的上浮。
另外,例如边缘型卡连接器具备具有倾斜部的固定部件,通过使子基板与该倾斜部接触并向转动方向挤压,使可动部分移动并对子基板进行保持(参照特平开9-7692号公报)。
另外,例如,电连接器具有一对闭锁片,各闭锁片具有以从上部向下部远离基部那样倾斜的锥面、和在该锥面的下部连续而且与印刷回路基板状体接触的接触面(参照登录实用新案第3015081号公报)。
另外,例如,边缘型卡连接器有裙形的外面。闭锁片随着卡的转动,通过边缘型卡连接器外面的凸轮作用,而向从卡的侧缘离开的方向弯曲而弹性变形。之后,若卡的侧缘通过闭锁片的半圆锥台形部,则由于闭锁片的恢复力,闭锁片的半圆锥台形部的底部固定在卡的侧缘上(参照登录实用新案第304031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连接器中,被卡挤压的闭锁片的倾斜部,从上部向下部倾斜成远离基部的方向。所以,难于确保倾斜部的足够长度,为了插入卡需要用力押入卡。另外,由于保持卡的构造变得复杂,所以难以实现小型化。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是以提供可以容易收纳卡且可以实现小型化的外壳、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为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外壳、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采用以下结构。
(1)一种连接器,具有大致为矩形的卡、和收纳该卡的大致为箱形的收纳空间的外壳,前述收纳空间具有第1侧面、与该第1侧面相邻的两个第2侧面、位于所述第1侧面的相反一侧的开放面、以及与前述第1侧面和前述第2侧面相邻的插入前述卡的插入面;前述外壳具有沿前述收纳空间的第1侧面设置的接合部、和沿前述第2侧面设置的一对保持部;前述保持部具有以从所述接合部离开的方式沿前述第2侧面延伸并可通过挤压向外侧弹性变形的可挠曲部、在其端部边缘具有倾斜面并沿该可挠曲部设置的覆盖前述插入面的一部分的平板状的第1固定片、以及在所述可挠曲部的前端设置的与所述可挠曲部垂直并覆盖所述开放面的一部分的第2固定片;在使前述卡的一端侧与前述接合部相接合的状态下,通过使前述卡的另一端侧相对于前述外壳转动,在前述第1固定片被前述卡的端部边缘挤压并向外侧打开的同时,通过将前述卡收纳在前述收纳空间内,前述第1固定片和所述第2固定片固定前述卡。
在此,作为卡,可以举出例如存储卡。另外,大致为矩形的卡的端部边缘以及爪部的前端既可是直线形的,也可是曲线形的,既可是连续的也可是不连续的。
另外,卡的前端侧和接合部的接合只要是使卡可以转动的程度即可。另外,使卡的前端与接合部接合,以卡的前端侧作为中心使卡的基端侧转动时,该转动运动的中心也可不是卡的前端。
根据(1)的发明,在卡的一端侧与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使卡的另一端侧转动。这样,卡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与固定片接触。从该状态使卡进一步转动的话,则卡的端部边缘一边挤压固定片,一边沿固定片的端部边缘向离开接合部的方向滑动。由此,固定片和可挠曲部向卡挤压并向外侧弯曲。使卡转动的结果是,若卡被收纳到收纳空间内,则由于对于卡的固定片的挤压力被解除,固定片依靠可挠曲部的弹性恢复力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将卡固定。
所以,由于通过仅轻压卡的另一端侧,可用卡的中间部分挤压固定片,所以根据杠杆原理,可以容易地将卡收纳到外壳内。另外,由于可以将连接器的构造简化,所以可以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
另外,也可通过用手使可挠曲部向外侧弯曲,解除固定片和卡的固定状态,从收纳空间内将卡取出。
(2)如(1)中所述的连接器,对前述第1固定片的与前述卡接触的端部边缘中的至少一部分施行倒角。
这里,倒角的形状即可是曲线也可是直线。
(3)如(1)或(2)中所述的连接器,前述第1固定片的端部边缘与前述卡的端部边缘成的角度0度以上而不到90度。
为了减轻挤压卡的力,固定片的端部边缘与卡的端部边缘成的角度优选尽可能为锐角。因此,保持部的前端和卡的端部边缘成的角度优选45度以下,更优选是30度以下。
(4)如(1)或(2)中所述的连接器,在使前述卡的前端侧与前述接合部相接合的状态下,前述卡的一端侧被收纳在前述收纳空间内,同时,前述卡的另一端侧未被收纳在前述收纳空间内
(5)如(1)或(2)中所述的连接器,前述保持部包围前述收纳空间。
(6)一种外壳,具有可收纳大致为矩形的卡的大致为箱形的收纳空间,前述收纳空间具有第1侧面、与该第1侧面相邻的两个第2侧面、位于所述第1侧面的相反一侧的开放面、以及与前述第1侧面以及前述第2侧面相邻的插入前述卡的插入面;具有沿着前述收纳空间的第1侧面设置的接合部和沿着前述第2侧面设置的一对保持部;前述保持部具有以从所述接合部离开的方式沿前述第2侧面延伸且可通过挤压向外侧弹性变形的可挠曲部和在其端部边缘具有倾斜面并沿该可挠曲部设置的覆盖前述插入面的一部分的平板状的第1固定片,以及在所述可挠曲部的前端以与所述可挠曲部垂直的方式设置的、覆盖所述开放面的一部分的第2固定片;在使前述卡的前端侧与前述接合部相接合的状态下,通过使前述卡的后端侧相对于前述外壳转动,在前述第1固定片被前述卡的端部边缘挤压而向外侧打开的同时,通过将前述卡收纳在前述收纳空间内,前述第1固定片和前述第2固定片固定前述卡。
在此,作为卡可以举出存储卡、PC卡、SIMM、基板。这些卡为如圆形、矩形的平板形,也可在卡的表面形成突起部、凹部、开口部。
根据(6)的发明,可以起到与(1)同样的效果。
(7)如(6)中所述的外壳,对前述第1固定片的与前述卡接触的端部边缘中的至少一部分施行倒角。
(8)如(6)或(7)中所述的外壳,前述卡与前述插入面为大致相同的形状。
(9)如(6)或(7)中所述的外壳,前述可挠曲部在与前述卡的转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
(10)一种连接器的连接方法,该连接器具有大致为矩形的卡和可以收纳该卡的大致为箱形的收纳空间的外壳,前述收纳空间具有第1侧面、与该第1侧面相邻的两个第2侧面、位于所述第1侧面的相反一侧的开放面、以及与前述第1侧面以及前述第2侧面相邻的插入前述卡的插入面;前述外壳具有沿前述收纳空间的第1侧面设置的接合部、和沿前述第2侧面设置的一对保持部;前述保持部具有以从所述接合部离开的方式沿前述第2侧面延伸并可通过挤压向外侧弹性变形的可挠曲部、和沿该可挠曲部设置并覆盖前述插入面的一部分的平板状的第1固定片、以及在所述可挠曲部的前端设置的与所述可挠曲部垂直并覆盖所述开放面的一部分的第2固定片;具备:使前述卡的一端侧与前述接合部相接合的卡接合步骤,在前述卡的接合状态下,通过使前述卡的另外一端侧相对于前述外壳转动,在用前述卡的端部边缘挤压前述固定片并向外侧打开的卡转动步骤,通过将前述卡收纳在前述收纳空间内,前述第1固定片和前述第2固定片固定前述卡的卡固定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2A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2B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卡插入前述实施方式的外壳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使前述实施方式的卡转动的状态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的卡与固定片接触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前述实施方式的卡在固定片之间产生的力的模式图。
图8是用于说明前述实施方式的固定片的作用的模式的断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前述实施方式的固定片的作用的模式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连接器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变形例的连接器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其他的变形例的连接器的放大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现有例的边缘型卡连接器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整体立体图。图2A表示连接器1的平面图。图2B表示连接器1的正面图。
连接器1具有未被图示的大致为矩形的卡、可以容纳该卡的外壳10、以及内藏于该外壳10的多个接触片30。
外壳10为树脂制,具备平板矩形的外壳基部11、沿外壳基部11的端部边缘竖立设置的壁部12、以及按照沿外壳基部11的端部边缘并夹住壁部12的方式设置的2个壁部14、16。
在此,壁部14设置于图1中的前侧,壁部16设置于图1的里侧。在壁部14和壁部12之间的内角部形成大致为三角形的外角部13。由于该外角部13,后述的插入面15呈非对称,可以防止在插入卡时搞错左右。
由外壳基部11、壁部12、14、和16围起来的空间作为收纳空间21。即,收纳空间21具有为壁部12所覆盖的第1侧面、为与该第1侧面相邻的壁部14、16所覆盖的两个第2侧面、位于第1侧面的相反一侧的开放面、以及与这些第1侧面、第2侧面以及开放面相邻的可以插入卡的插入面15。
在外壳基部11上,沿壁部12,形成三个开口111。另外,壁部12具有设置成与这些开口111相对向并覆盖插入面15的一部分的接合部121。该接合部121与卡的前端相接合,成为使卡的基端一侧转动时的支点。
壁部14、16在其延长线上具有一对保持部40。即,各保持部40具有被支撑在壁部14、16上并沿收纳空间21的第2侧面延伸的可弹性变形的可挠曲部41、沿该可挠曲部41设置并覆盖插入面15的一部分的第1固定片42、以及设置成与可挠曲部41的前端成大致为直角且覆盖开放面的一部分的第2固定片43。
可挠曲部41被单侧支撑在壁部14、16的一个端面的内侧上形成的切口部上,可以向外侧弹性变形。另外,在可挠曲部41以及第2固定片43的交叉部分上形成用于提高刚性的增强槽(dimple)44。在将保持部40冲压成形时形成该增强槽44。
如图3所示,第1固定片42具有从可挠曲部41的基端侧向前端侧以设定的角度δ逐渐扩张的形状。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片42的扩张角度δ大致为10度,但该角度可以适当地确定。
另外,在第1固定片42的端部边缘上形成从基端侧向前端侧倾斜的倾斜面421。具体地说,倾斜面421在第1固定片的基端一侧,相对插入面15的角度为零度,在前端一侧,相对插入面15形成设定角度θ。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面421的角度δ大致为30度,但该角度可以适当地确定。
另外,虽未图示,但是在第1固定片42上,倾斜面与其他面交叉的角部被倒角。
在外壳基部11的壁部12一侧,形成沿壁部14、16延伸的7个开口部18。另一方面,在外壳基部11的开放面一侧(与壁部12相反的一侧),形成沿壁部14、16延伸的6个开口部19。这些开口部19在壁部14一侧和壁部16一侧倾斜地各设3个。
接触片30为金属制,设置有13个。各个接触片30具有被埋设在外壳10内的埋设部33(在图2A中用虚线表示)、在该埋设部33的一端侧形成并可与引线相连接的引线连接部分31、形成于该埋设部33的另一端侧并可与处于插入状态的卡相连接的卡连接部分32。
其中,卡连接部分32配置于外壳基部11的开口部18、19上。卡连接部分32具有在开口部18、19的一端边缘以单臂梁的状态被支撑的弹簧部321和设置于该弹簧部321前端的凸部322。该弹簧部321可以弹性变形,朝向前端向卡侧倾斜。由此,凸部322向收纳空间21内突出,可以保持对于卡的良好的接触压力。
在外壳基部11上,埋设金属制的骨架部件25。骨架部件25沿着壁部12、14和16呈截面为コ字型延伸,在连接上述接合部121以及各保持部40的同时,从外壳基部11的开放面侧以及壁部12侧露出。
如图2所示,该骨架部件25具有在与接合部121相对应的位置从外壳基部11的壁部12侧露出的3个焊接部251。该焊接部251向外壳基部11里面一侧延伸,并可以焊接在与未被图示的基板上。另外,通过该骨架部件25,可以防止由于在外壳10成形时产生的残留应力和外部应力引起外壳10的变形。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4-图9,一边对将卡装在外壳上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4所示,准备卡50。该卡50大致为矩形,一端侧的角部被切掉,形成切口部53。
接下来,将卡50的一端侧插入接合部121和外壳基部11之间,使卡50的切口部分53与外角部13相嵌合,并使其与壁部12相接触。这时,卡50与插入面15所成的角度为例如10-30度。
之后,沿图4中箭头P的方向推压卡50的另一端侧,使其转动。这样,卡50以与接合部121相接合的卡50的一端侧为中心进行转动。
在该状态下,卡50的一端侧被插入插入面15,而卡50的另一端侧未被插入插入面15。即,卡50下面的端部边缘与第1固定片42的倾斜面421相交叉。所以,若卡50转动的话,则由于第1固定片42覆盖插入面15的一部分,所以如图5所示,卡50下面的端部边缘与第1固定片42的倾斜面421在接触点46相接触。即,卡50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与第1固定片42接触。
接下来,使卡50的另一端侧沿着图5中的箭头P的方向进一步转动,使卡50移动到虚线的位置。这样,卡50下面的端部边缘一边挤压第1固定片42的倾斜面421,一边沿第1固定片42的倾斜面421向离开接合部121的方向滑动,与第1固定片42的倾斜面421在接触点48相接触。
由此,第1固定片42以及可挠曲部41,由于被卡50所挤压,所以向外侧(图5中的箭头Q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而弯曲。
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卡50的下面的端部边缘以挤压力F将第1固定片42的倾斜面421向图6中的中下方挤压。这样,该挤压力F可以分解为沿倾斜面421作用的分力F1,和垂直于倾斜面而作用的分力F2。而且,如图7所示,垂直于斜面而作用的F2可以分解为上下方向的分力F21和水平方向的分力F22。其中,第1固定片42的倾斜面421被水平方向的分力F22向外侧挤压。
使用图8以及图9,更详细地说明第1固定片42的作用。
如图8所示,考虑在卡50下面的端部边缘上,按照设定的间隔具有假想点A、B、C、D。伴随着卡50的转动,如图9所示,卡50的各假想点A-D依次地与倾斜面421接触,挤压第1固定片42的倾斜面421。然后,各假想点A-D离开倾斜面421,通过插入面15。
另外,图8以及图9表示了在倾斜面421上有卡50的假想点B、C,假想点D已经通过插入面15,而假想点A尚未到达插入面15的状态。
在此,第1固定片42的扩张角度δ和倾斜面421的角度θ可以适当地确定。例如,若减小角度δ的话,则第1固定片42的移动量相对于卡50的转动量变小。即,由于可以减小推卡50的挤压力,所以可以容易地插入卡50。
使卡50转动的结果是,卡50被收纳到收纳空间21内后,由于对于卡50的第1固定片42的挤压力被解除,第1固定片42依靠可挠曲部41的弹性恢复力向图5中箭头R的方向移动,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将卡50的上面固定在其下面。另外,第2固定片43固定卡50的侧面。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可以达到本发明目的范围内的变形和改良也被包括在本发明中。
例如,虽然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可挠曲部41以及第2固定片43的交叉部分上设置增强槽44,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如图10所示,在可挠曲部41以及第2固定片43的交叉部分上,形成切口部60,在该切口部60上形成支撑杆62。另外,也可如图11所示,在可挠曲部41以及第2固定片43的交叉部分,可通过焊接设置加强用的凸缘64。另外,也可如图12所示,在可挠曲部41以及第2固定片43的交叉部分上,焊接安装加强用的肋部分68。
根据该发明的外壳、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在卡的一端侧与接合部相接合的状态下,使卡的另一端侧转动。这样,卡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与固定片接触。从该状态,进一步使卡转动的话,卡的端部边缘一边挤压固定片,一边沿固定片的端部边缘,向离开接合部的方向滑动。由此,固定片以及可挠曲部被卡所挤压而向外侧弯曲。使卡转动的结果是,卡被收纳到收纳空间后,由于对于卡的固定片的挤压力被解除,固定片依靠可挠曲部的弹性恢复力,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并将卡固定。
所以,由于只要轻压卡的另一端侧即可用卡的中间部分挤压固定片,根据杠杆原理,可以容易地将卡收纳到外壳内。另外,由于可以将连接器的构造简化,所以可以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具有大致为矩形的卡、和收纳该卡的大致为箱形的收纳空间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空间具有第1侧面、与该第1侧面相邻的两个第2侧面、位于所述第1侧面的相反一侧的开放面、以及与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相邻的插入所述卡的插入面;
所述外壳具有沿所述收纳空间的第1侧面设置的接合部、和沿所述第2侧面设置的一对保持部;
所述保持部具有以从所述接合部离开的方式沿所述第2侧面延伸并可通过挤压向外侧弹性变形的可挠曲部、在其端部边缘具有倾斜面并沿该可挠曲部设置的覆盖所述插入面的一部分的平板状的第1固定片、以及在所述可挠曲部的前端设置的与所述可挠曲部垂直并覆盖所述开放面的一部分的第2固定片;
在使所述卡的一端侧与所述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卡的另一端侧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在所述第1固定片被所述卡的端部边缘挤压并向外侧打开的同时,通过将所述卡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第1固定片和所述第2固定片固定所述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固定片的与所述卡接触的端部边缘中的至少一部分施行倒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固定片的端部边缘与所述卡的端部边缘所成的角度在0度以上、不足90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卡的前端侧与所述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所述卡的一端侧被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内,同时,所述卡的另一端侧未被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内。
5.一种外壳,具有可收纳大致为矩形的卡的大致为箱形的收纳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空间具有第1侧面、与该第1侧面相邻的两个第2侧面、位于所述第1侧面的相反一侧的开放面、以及与所述第1侧面以及所述第2侧面相邻的插入所述卡的插入面;
具有沿着所述收纳空间的第1侧面设置的接合部、和沿着所述第2侧面设置的一对保持部;
所述保持部具有以从所述接合部离开的方式沿所述第2侧面延伸且可通过挤压向外侧弹性变形的可挠曲部、在其端部边缘具有倾斜面并沿该可挠曲部设置且覆盖所述插入面的一部分的平板状的第1固定片,和在所述可挠曲部的前端以与所述可挠曲部垂直的方式设置的、覆盖所述开放面的一部分的第2固定片;
在使所述卡的前端侧与所述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卡的后端侧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所述第1固定片被所述卡的端部边缘挤压而向外侧打开,同时,通过将所述卡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第1固定片和所述第2固定片固定所述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固定片的与所述卡接触的端部边缘中的至少一部分施行倒角。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与所述插入面为大致相同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挠曲部在与所述卡的转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9.一种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具有大致为矩形的卡、和可以收纳该卡的大致为箱形的收纳空间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空间具有第1侧面、与该第1侧面相邻的两个第2侧面、位于所述第1侧面的相反一侧的开放面、以及与所述第1侧面以及所述第2侧面相邻的插入所述卡的插入面;
所述外壳具有沿所述收纳空间的第1侧面设置的接合部、和沿所述第2侧面设置的一对保持部;
所述保持部具有以从所述接合部离开的方式沿所述第2侧面延伸并可通过挤压向外侧弹性变形的可挠曲部、在其端部边缘具有倾斜面并沿该可挠曲部设置的覆盖所述插入面的一部分的平板状的第1固定片、以及在所述可挠曲部的前端设置的、与所述可挠曲部垂直并覆盖所述开放面的一部分的第2固定片;
具备:
使所述卡的一端侧与所述接合部相接合的卡接合步骤;
在所述卡的接合状态下,通过使所述卡的另一端侧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用所述卡的端部边缘挤压所述固定片并向外侧打开的卡转动步骤;
通过将所述卡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第1固定片和所述第2固定片固定所述卡的卡固定步骤。
CNB2003101017798A 2002-10-23 2003-10-23 外壳、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6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08945 2002-10-23
JP2002308945A JP2004146167A (ja) 2002-10-23 2002-10-23 挿入機構付き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7790A CN1497790A (zh) 2004-05-19
CN100405668C true CN100405668C (zh) 2008-07-23

Family

ID=32064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177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668C (zh) 2002-10-23 2003-10-23 外壳、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893281B2 (zh)
EP (1) EP1414113B1 (zh)
JP (1) JP2004146167A (zh)
KR (1) KR100995462B1 (zh)
CN (1) CN100405668C (zh)
TW (1) TWI2267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2227B (zh) * 2005-06-18 2010-04-0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芯片卡固持结构
TWI251381B (en) * 2005-07-14 2006-03-11 Benq Corp Electronic card connection devices
CN100416925C (zh) * 2005-08-11 2008-09-03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TWM293555U (en) * 2006-02-07 2006-07-0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Compact card connector
JP5003343B2 (ja) * 2007-08-09 2012-08-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4623753B2 (ja) * 2008-12-03 2011-02-02 Smk株式会社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201829660U (zh) * 2010-09-08 2011-05-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5181399B2 (ja) * 2011-06-02 2013-04-10 Smk株式会社 板状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999541B2 (ja) * 2011-08-24 2016-09-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3296533A (zh) * 2012-02-23 2013-09-1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软排线接口固定装置及应用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2856076U (zh) * 2012-09-14 2013-04-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US10276976B1 (en) * 2018-01-11 2019-04-30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ard edge connector system
TWD214061S (zh) * 2019-05-17 2021-09-2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5792A (en) * 1998-12-28 2000-10-2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6176725B1 (en) * 1998-07-27 2001-01-2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Card edge connector
US6213785B1 (en) * 1999-02-26 2001-04-10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Memory card connector
US6390842B1 (en) * 1998-01-29 2002-05-2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deflective latch memb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5342U (zh) 1989-06-20 1991-05-28
JP3182525B2 (ja) 1991-07-03 2001-07-03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放電対策型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用シールド装置
JPH0534680A (ja) 1991-07-31 1993-02-12 Nec Corp アクテイブマトリクスカラー液晶デイスプレイ
JPH074780Y2 (ja) 1991-10-30 1995-02-0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静電気防止コネクタ
JPH05152025A (ja) 1991-11-29 1993-06-18 Sony Corp コネクタカバーおよび電子機器
US5308251A (en) * 1992-08-10 1994-05-0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ounting bracket with ESD protection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639364B2 (ja) 1994-12-26 1997-08-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768263B2 (ja) * 1995-06-15 2006-04-19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エッジコネクタ
JP3029291U (ja) * 1996-03-21 1996-09-27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電気コネクタ
JP3272655B2 (ja) 1997-12-26 2002-04-0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コネクタ
JP3295715B2 (ja) 1997-12-26 2002-06-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14092A (ja) 1998-01-23 1999-08-06 Molex Inc カード接続装置
JPH11297415A (ja) * 1998-04-03 1999-10-29 Molex Inc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1176624A (ja) 1999-12-15 2001-06-29 Nikon Corp コネクタおよび情報機器
TW474501U (en) * 2000-10-31 2002-0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JP3998472B2 (ja) 2001-12-20 2007-10-2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2003203692A (ja) 2001-12-28 2003-07-18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2003203719A (ja) 2002-01-08 2003-07-18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3782974B2 (ja) 2002-01-08 2006-06-0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3943984B2 (ja) 2002-04-22 2007-07-1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る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0842B1 (en) * 1998-01-29 2002-05-2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deflective latch members
US6176725B1 (en) * 1998-07-27 2001-01-2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Card edge connector
US6135792A (en) * 1998-12-28 2000-10-2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6213785B1 (en) * 1999-02-26 2001-04-10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Memory card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46167A (ja) 2004-05-20
EP1414113A1 (en) 2004-04-28
CN1497790A (zh) 2004-05-19
US20040137775A1 (en) 2004-07-15
EP1414113B1 (en) 2011-07-06
KR20040037274A (ko) 2004-05-06
US6893281B2 (en) 2005-05-17
KR100995462B1 (ko) 2010-11-18
TW200410451A (en) 2004-06-16
TWI226726B (en) 2005-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5668C (zh) 外壳、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US555188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071678B1 (en) A connector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JP5211639B2 (ja) コネクタ
US20100173539A1 (en) Terminal fitting
JP3539673B2 (ja) コネクタのガタ防止構造
US6679739B2 (en) Terminal fitting, a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and use thereof
JP3789940B2 (ja) 多方向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ヘッダ組立体
JP3003679B1 (ja) コネクタ
JPH103972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8014165B2 (en) Panel mount connector
JP2002093495A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組立体
JP3472666B2 (ja) コネクタ
KR100513836B1 (ko) 메모리카드 커넥터
JP3320366B2 (ja) キャップコネクタ
EP0841721A2 (en) A block connector
JP2011113712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20030054690A1 (en) Terminal fitting, a connector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a terminal fitting
US6540431B1 (en) Connector support structure
JP2006019076A (ja)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JP3551733B2 (ja) コネクタ
JP2019179615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0340298A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6644990B1 (en) Connector support structure
JP3486840B2 (ja) コネクタの誤嵌合防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