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8952C - 除臭装置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除臭装置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8952C
CN100398952C CNB001317717A CN00131771A CN100398952C CN 100398952 C CN100398952 C CN 100398952C CN B001317717 A CNB001317717 A CN B001317717A CN 00131771 A CN00131771 A CN 00131771A CN 100398952 C CN100398952 C CN 1003989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odor removal
cold air
electrode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317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4573A (zh
Inventor
服部隆雄
岡田大信
新居邦男
及川巧
上野俊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14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4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89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895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4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frost or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5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by deodori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6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using an ozone gen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25D2317/0665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to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7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将设置在冰箱内的除臭装置的外盒分成变压器室和电极室,将升压变压器设于变压器室内使其不暴露于冰箱内的循环冷气中。臭氧发生用电极和分解臭氧及臭气成分的催化剂设置在与循环冷气隔离的电极室内。本发明的除臭装置以及具有该除臭装置的冰箱可防止升压变压器发生结霜。

Description

除臭装置及冰箱
本发明涉及除臭装置及具有除臭装置的冰箱,该除臭装置设置在冰箱内冷气的循环通道内,通过使臭氧产生及分解对冰箱内除臭。
有的冰箱中设有除臭装置,通过产生臭氧并进行分解而生成活性氧,使冰箱内的臭气成分及细菌等氧化分解而起除臭及杀菌作用。为产生臭氧,需要利用升压变压器感应4~5KV左右的高电压并外加给沿面放电形电极,发生电晕放电以使空气中惰性气体电离。
但是,传统结构中,升压变压器与放电用的电极一起置于冰箱内,直接暴霜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及开关冰箱门时流入冰箱内的外气中。因此有时会因冰箱内的冷气与外气的温差而在升压变压器上结霜。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升压变压器结霜的除除臭装置装置及具有该除臭装置的冰箱。
技术方案1的除臭装置设置于冰箱内的冷气循环通道内,利用臭氧对前述冰箱内除臭,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臭装置的外盒内设有阻止冷气流入的第1室和具有空气流入口和流出口的第2室,在所述第1室内设置升压变压器,
在所述第2室内设置与所述升压变压器的次极作电气连接的臭氧发生用电极,并以堵塞所述流出口的状态设置对由该臭氧发生用电极产生的臭氧进行分解的催化剂。
采用上述结构,升压变压器设置在第1室内,故与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隔绝,只有臭氧发生用电极位于第2室而暴霜在循环冷气中。而且开关冰箱门时不直接与流入冰箱内的外气接触。因而可尽量缓和升压变压器周围的温度变化以防止结霜的发生。
在此场合,技术方案2是将臭氧发生用电极的发生放电的放电面和其背面即不放电面两面都置于第2室内。即,臭氧发生用电极的放电面因发生放电而使表面温度上升。因而如将放电面与非放电面置于不同环境状态中,则两者的温度梯度增大,作用于臭氧发生用电极的热应力增大。所以将两个面都设置于第2室内,以使两者间的温度梯度减小,减轻作用于臭氧发生用电极的热应力。
另外,技术方案3是将催化剂设置在臭氧发生用电极的下方侧。即,由于臭氧比空气重,故自然从产生位置向下方侧移动,将催化剂设置在臭氧发生用电极的下方侧,就可高效地进行臭氧的分解和臭气成分的氧化分解。
技术方案4是将臭氧发生用电极设置于循环冷气的流入侧,而将催化剂设置在循环冷气的流出侧。这样的结构可沿着循环冷气的流动高效地进行臭氧的发生及分解,以实现除臭。
技术方案5具有覆盖臭氧发生用电极周围的覆盖装置。这样即使是对臭氧发生用电极,也可防止譬如开关冰箱门时其与流入冰箱内的外气直接接触等,可抑制温度的急剧上升。
技术方案6在含有臭氧的空气从覆盖装置流出的部位设置抑制其流量的节流装置。即,一般放电用电极的放电开始电压具有随经时变化而上升的特性。因此考虑到放电开始电压的上升,最好预先将外加于臭氧发生用电极的电压设定得高一些。
在开始使用的初期阶段臭氧发生浓度就比较高。因而要设置节流装置以抑制含臭氧空气的流出量,防止含有高浓度臭氧的空气直接与催化剂接触,以抑制催化剂的劣化。
技术方案7是在臭氧发生用电极和催化剂之间设置使含有臭氧的空气扩散用的臭氧扩散装置。这样的结构与技术方案6同样,可防止含有高浓度臭氧的空气与催化剂的直接接触。另外,如和技术方案6的结构并用,则可进一步提高前述的防止效果。
技术方案8的除臭装置设置在冰箱内冷气循环通道内,利用臭氧对前述冰箱内除臭,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有升压变压器且阻止冷气流入的变压器室、
与该变压器室隔开且设有与前述升压变压器的次极进行电气连接的臭氧发生用电极的电极室、
具有与该电极室连通的连通口、使前述循环冷气流通、同时设置对通过前述连通口供给的臭氧进行分解的催化剂的冷气流通室。
即,设置在变压器室内的升压变压器与技术方案1相同,与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隔绝。而且,冰箱内的循环冷气在冷气流通室中流通,从电极室通过连通口供给臭氧。因此,电极室内的臭氧发生用电极也不直接与冰箱内的循环冷气及开关门时流入冰箱的外气接触,可抑制臭氧发生用电极的温度变化。
技术方案9将催化剂对应连通口的部位配置。即,在冷气流通室,在电极室产生的臭氧通过连通口提供,在此附近该臭氧与含有臭气的空气混合。因而在与连通口部位的对应处设置催化剂,就可高效地进行臭气分解。
技术方案10是将臭氧发生用电极的发生放电的放电面及该背面的非放电面的两面都设置于电极室内,这样可获得与技术方案2相同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1是使电极室发生的臭氧因其自重而下落支冷气流通室侧,这样就可利用臭氧比空气重的性质,容易地将臭氧提供给冷气流通室。
技术方案12的臭氧发生用电极可沿与臭氧下落到冷气流通室侧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设置,这样臭氧发生用电极不会妨碍所发生的臭氧向冷气流通室侧的流动,可平稳地提供臭氧。
技术方案13将臭氧发生用电极设置成其放电面为纵向,这样可防止臭氧发生用电极上沉积尘埃等。
技术方案14将升压变压器的主极端子朝下方设置,这样,可防止水分沿着譬如电源线等侵入升压变压器的主极内。
技术方案15在循环冷气的流入口部分设置防止杂物进入的格栅,这样可事先防止食品等异物进入流入口而导致脱臭效率的下降。
技术方案16所述的冰箱,具有技术方案1至15任一项所述的除臭装置,故可防止升压变压器的结霜发生等,能保持冰箱内稳定的除臭效果。
技术方案17在循环冷气的返回通道设置除臭装置。即,返回通道的循环冷气已在冰箱内循环过,必定含有较多的臭气成分,故采用这种结构就可高效地除臭。
技术方案18在冷藏室和蔬菜室中,由共同的冷却器所产生的冷气在其中循环,可在前述循环冷气从前述冷藏室侧流入前述蔬菜室侧的交界部分设置除臭装置。这样可有效地利用死角部分,尽量抑制冰箱内食品储存容积的减少。
技术方案19在除臭装置上循环冷气流入口前面的冷藏室底板部分设置防止水分流入的凹部,这样可使要流向流入口的水分流进流入口前的凹部,防止水分进入除臭装置。
技术方案20在冷藏室内的循环冷气吸入部设置除臭装置。即,循环冷气吸入部位于循环冷气返回通道的最末端,故到达该处的循环冷气含有的臭气成分最大。因而这样的结构可进一步提高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1所述的冰箱具有:设置在隔断冰箱内循环冷气的变压器室的升压变压器、与该升压变压器的次极电气连接并且设置在前述变压器室的外部的臭氧发生用电极、对该臭氧发生用电极所产生的臭氧进行分解的催化剂,对于通过使冷藏室内的循环冷气流通而进行除臭的除臭装置,仅有一部分循环冷气可以流通。
这样,升压变压器就因设置在变压器室而与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隔绝,仅臭氧发生用电极在变压器室外部而暴霜在循环冷气中。而且开关冰箱门时,升压变压器不会直接与流入冰箱内的外气接触。从而可尽量缓和升压变压器周围的温度变化、防止结霜的发生。
流入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与设置在变压器室外部的臭氧发生用电极所产生的臭氧一起通过催化剂,如所有的循环冷气都流入除臭装置,则通过催化剂时的阻力会使冷气的循环发生滞止,有可能导致冷却性能的下降。所以,仅让一部分循环冷气在除臭装置中流通,可在防止冷却性能下降的同时进行除臭。
另外,如使过多的循环冷气通过除臭装置,有可能超过催化剂的臭氧分解反应速度的极限,这样就可能使臭氧来不及分解而导致除臭效率的降低,同时使臭氧过多地流到冰箱内。从这方面看,也应仅让一部分循环冷气在除臭装置中流通,由此进行调整以保持合适的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2将每1小时通过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的流通量设定在冷藏室容积的4倍以上。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是根据冷藏室容积合理地设定循环冷气对除臭装置的的流通量,故可较好地确保除臭装置的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3采用能够变化循环冷气对除臭装置的流通量的结构,这样即使冰箱内储存的食品等的量发生变化,也可相应地增减循环冷气对除臭装置的流通量,以合理地维持除臭装置的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4在除臭装置内设置使循环冷气流通的专用风扇,这样可独立于冷却运转状态之外,由专用风扇使循环冷气在除臭装置流通并进行除臭。
技术方案25改变在除臭装置流通的循环冷气量与在其它部分流通的循环冷气量的比值。即,即使冰箱内的循环冷气流量一定,通过改变流过除臭装置的量与流过其它部分的量之间的比值,可相对改变流过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的量。
技术方案26设置增加循环冷气风量的开关,这样,如用户希望强力除臭,就可操作前述开关,使更多的循环冷气流过除臭装置来提高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7是使除臭装置间断运转,以调整除臭效率。即,如除臭装置的臭氧发生量为一定,则当冷藏室容积不同时,其臭氧的浓度相对也要变化。因此,在冷藏室容积小时,缩短除臭装置的运动时间、降低运转率(比如,1分钟周期中运转36秒,停止24秒等),这样可针对冷藏室的容积合理地调整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8根据循环冷气对该除臭装置的流通量来变化除臭装置的运转时间。比如,循环冷气对除臭装置的流通量增加时,相应地延长除臭装置的运转时间,就能合理地提高除除臭装置效率。反之,循环冷气的流通量减少时,就缩短除臭装置的运转时间,以防止臭氧滞止在除臭装置内。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是除臭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冰箱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是与图2相当的图。
图4是除臭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是除臭装置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是覆盖结构和节流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是与图2相当的图。
图9是与图1相当的图。
图10是除臭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以除臭装置为中心的局部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是与图9相当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是除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4(a)是冰箱主要部位的纵剖侧视图,(b)是(a)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15(a)是将臭氧发生用电极构造用模式表示的纵剖侧视图,(b)是臭氧发生用电极的俯视图,(c)是(b)中放电电极形状的放大图。
图16是改变通过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的风量时得到的以氨气为指标气体的除臭试验结果。
图17是改变通过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的风量时得到的感觉试验结果。
图18是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是与图14(b)相当的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的百叶窗部分的主视图,(a)是百叶窗关闭时的状态,(b)是百叶窗部分打开的状态。
图20是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的安装上除臭装置状态下的隔板的俯视图,(a)是流通口部分关闭时的状态图,(b)是流通口部分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除臭装置间断运转时的运转样式图。
以下参照图1及图2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作说明。在表示冰箱纵剖侧视图的图2中,冰箱主体1呈前面开口的矩形箱状,在外箱2内设置内箱3,在外箱2和内箱3之间充填泡沫氨基甲酸乙酯等绝热材料4。另外,在内箱3的内面水平固定有合成树脂制的隔板(冷藏室底板)5。该隔板5将冰箱主体1内的上部形成冷藏室6,在冷藏室6的前端部可旋转地安装有R门7。
在隔板5的上侧面形成多个凸部(未图示),在多个凸部上搭放着轻度冷冻盒8。该轻度冷冻盒8呈上面及前面开口的容器状,轻度冷冻盒8的下侧面与隔板5的上侧面之间形成冷气通道9。而符号10表示开闭轻度冷冻盒8前面的盖板。
另外,隔板5的一部分开口,除臭装置11嵌合在其开口部。在除臭装置11的下方侧固定有支承板100,由其支承除臭装置11。另外,在隔板5与支承板100之间形成冷气通道101。
在内箱3内隔板5的下方位置固定有绝热隔板12。该绝热隔板12是在合成树脂制的外框内放入泡沫苯乙烯而成,绝热隔板12与隔板5之间形成蔬菜室13。该蔬菜室13通过隔板5上设置的除臭装置11与冷藏室6内相通(具有冷藏室6的部分功能),蔬菜室13的前端部安装有可前后方向滑移的V门14。
在蔬菜室13内装有下盒15。该下盒15为上面开口的容器状,在下盒15内搭设上盒16。该上盒16堵住下盒15上面除前端部以外的部分,呈上面开口的容器状。在上盒16的上侧面装有可开闭的盖17,盖17与隔板5之间形成冷气通道18。
在绝热隔板12的下方形成冷冻室19。该冷冻室19与上方的蔬菜室13及冷藏室6热隔绝,冷冻室19的前端部安装有可前后方向滑移的上门20及下门21,冷冻室19内具有上下2层冷冻盒22及23。
在冰箱主体1的下端部形成机械室24,机械室24内设有制冷循环的压缩机25。该压缩机25是以复绕电机(コンプモ-タ)26为驱动源的往复式,复绕电机(コンプモ-タ)26通过驱动回路与主控制装置(都未图示)电气连接。主控制装置以微机为主体构成,设置在冰箱主体1内。
在蔬菜室13的后部形成R冷气生成室36,R蒸发器33置于R冷气生成室36内。该R冷气生成室36具有圆筒状冷气吐出口37以及百叶窗状冷气吸入口38,冷气吐出口37插入上盒16内。
冷藏室6内固定有大致L字形的通道罩39。该通道罩39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通道罩39上形成朝冷藏室6开口的多个冷气吐出孔40。该通道罩39与内箱3的后板之间形成L字状的冷气通道41,冷气通道41的上端部在冷藏室6内开口,冷气通道41的下端部与R冷气生成室36内连通。
R冷气生成室36内安放R风扇电机42,R风扇电机42经过未图示的驱动回路与主控制装置电气连接。在该R风扇电机42的旋转轴上连接着R风扇43,R风扇43旋转时冷气沿以下的通道循环。其中,符号44表示由R风扇电机42及R风扇43构成的R风扇装置。该R风扇装置44相当于冷藏室用风扇,与R蒸发器33一起构成相当于冷藏室用冷却装置的R冷却装置45。
<关于冷藏室6、蔬菜室13中的冷气循环通道>
一部分空气从R冷气生成室36内通过冷气吐出口37流入上盒16内,并通过在盖17的前端部形成的冷气流出孔46流入冷气通道18内。然后沿着下盒15的前面朝下方流动,并沿下盒15的下面朝后方流动,通过冷气吸入口38返回R冷气生成室36内。此时,R蒸发器33将空气冷却产生冷风,对蔬菜室13内进行冷却。
剩余的空气从R冷气生成室36内通过冷气通道41的多个冷气吐出孔40及上端部流向冷藏室6内,并流入轻度冷冻盒8下方的冷气通道9内。然后通过嵌合在隔板5上的除臭装置11及冷气通道101流入蔬菜室13内,在冷气通道18内朝前方流动。然后沿下盒15的前面朝下方流动,沿下盒15的下面朝后方流动,通过冷气吸入口38返回冷气生成室36内。此时,R蒸发器33将空气冷却产生冷风而对冷藏室6内及蔬菜室13内冷却。即,除臭装置11设置在循环冷气的返回通道侧。
在冷冻室19的后部形成F冷气生成室47,在F冷气生成室47的上端部及下端部设有冷气吐出口48及冷气吸入口49。在F冷气生成室47内安放F蒸发器34及F风扇电机50,F风扇电机50经过未图示的驱动回路与主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F风扇电机50的旋转轴与F风扇51连接,F风扇51旋转时冷气通过以下通道循环。其中,符号52表示由F风扇电机50及F风扇51构成的F风扇装置。该F风扇装置52相当于冷冻室用风扇,与F蒸发器34一起构成与冷冻室用冷却装置相当的F冷却装置53。
<冷冻室19的冷气循环通道>
空气从F冷气生成室47通过冷气吐出口48流入冷冻室19内,再经冷气吸入口49返回F冷气生成室47内。此时,F蒸发器34对空气冷却产生冷风,对冷冻室19内冷却。
图1是除臭装置11结构的立体图。除臭装置11具有矩形箱形的树脂制外盒54,该外盒54在图1中的下方侧敞开。外盒54所使用的树脂透明、非透明都可,本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采用透明的。
在外盒54内,从图1中靠身边一侧的侧面看,右上一角由隔板55及56分隔成变压器室(第1室)57,在该变压器室57内设有小型升压变压器58。该升压变压器58由未图示的主极端子供电,次极端子58a、58b穿过隔板56从变压器室57朝外露出。外盒54内部除变压器室57以外的空间形成电极室(第2室)59。
次极端子58a、58b与沿面放电形的臭氧发生用电极60电气连接。臭氧发生用电极60用矩形薄板状陶瓷板60a、及分别与次极端子58a、58b连接的2个金属电极(未图示)构成,1个电极外露设置在陶瓷板60a的表面(图1中左侧,放电面)上,另1电极模铸在陶瓷板60a的内部(感应电极)。在放电电极表面涂有陶瓷,以抑制因放电时间长而造成的变化。一旦向这2个金属电极外加由升压变压器58升压的交流4.5KV左右的高压电,则两金属电极就通过陶瓷板60a进行放电。
另外,在外盒54的图1中左侧的面上,设有吸入冰箱内含臭气空气的矩形状流入口54a,在外盒54下方侧的敞开部分、即流出口54b,设有堵塞该流出口54b的催化剂(臭氧分解装置)61。
催化剂61是将以譬如氧化锰为基础的陶瓷制蜂窝体(模制品)、或金属蜂窝体制成矩形板状作为芯材,再在其上固定催化剂成分。采用蜂窝构造可确保催化剂61与臭氧及臭气成分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以提高分解效率。经催化剂61除臭后的空气朝图1中下方侧流出。图中为了方便,显示的是四方形蜂窝构造。
在图2中,上述结构的除臭装置11以吸入口54a向上、即面向冷藏室6侧的状态设置在隔板5上。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首先,对除臭装置11的除臭作用进行说明。除臭装置11从电化学的角度看属于所谓等离子除臭装置。即一旦对臭氧发生用电极60外加高压电,则发生电晕放电,空气中含有的Ar(氩)等惰性气体电离后成为等离子状态。
Ar→Ar++e    ……(1)
(1)式中的电离所产生的电子与氧原子O2冲突而产生活性氧O。
O2→O+O  ……(2)
(2)式产生的活性氧O与氧原子O2结合而产生臭氧O3
O2→O+O3……(3)
上述(1)~(3)的过程所产生的臭氧O3与因冷气在冰箱内循环而从流入口54a流入的含臭气的空气混合。一旦臭氧O3与臭气成分吸附于催化剂61表面,臭氧O3即被分解而产生活性氧O。活性氧O具有极强的氧化力,故将臭气成分氧化分解。这样除臭后的空气从流出口54b流出。
以上除臭作用是在上述冷藏室6中的冷气循环通道内进行。即,沿着冷气通道9的循环冷气与含有臭气的空气一起流入吸入口54a,除臭后的空气向蔬菜室13内的冷气通道101流出。
在此场合,由于升压变压器58位于变压器57内,故与冰箱内循环的冷气隔绝,只有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用电极60设置于电极室59,暴露在循环冷气中。
以上的本实施例中,升压变压器58位于变压器室57内,故升压变压器58不直接暴露于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中,在开关冰箱R门7时也不直接暴露于流入冰箱的外气。因而可尽量缓和升压变压器58周围的温度变化、防止结霜的发生,可延长升压变压器58的寿命,提高可靠性。
另外,将臭氧发生用电极60的放电面和其背面的非放电面两面都设置于电极室59内,因而可减小两面间的温度梯度,减轻作用于臭氧发生用电极60的热应力。因此也可延长臭氧发生用电极60的寿命。并且由于将臭氧发生用电极60置于循环冷气的流入侧、将催化剂61置于循环冷气的流出侧,故可沿着循环冷气的流动高效地发挥臭氧的发生及其分解而产生的除臭作用。
本实施例中,是由共同的冷却装置45R产生的冷气在冷藏室6和蔬菜室13中循环,在该循环冷气从冷藏室6侧流入蔬菜室13侧的交界部位设置除臭装置11,故可有效地使用死角部分,尽量避免冰箱内容积的减少。将除臭装置11设置在循环冷气的返回通路侧,可对因冷气在冰箱内循环而含有更多臭气成分的空气(返回空气)进行除臭。
图3及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以下仅对不同部分说明。第2实施例只是除臭装置11的配置不同。即,第1实施例的隔板5由隔板5A取代,在隔板5A上原来设置除臭装置11的位置上设置多个冷气流通口(仅图示1个)62。
除臭装置11A设置在蔬菜室13的形成有冷气吸入口38的壁面上。在显示其正面的图4中,除臭装置11A位于冷气吐出口37的下方并且在2个冷气吸入口38之间,设置成吸入口54a面向蔬菜室13内的状态。另外,如图3所示,除臭装置11A的外盒54A的形状与除臭装置11的外盒54略有差异。即,第1实施例中的流出口54b被堵塞,而在外盒54A的背面侧形成与R冷气生成室36连通的流出口54c。另外在吸入口54a设置过滤器。
如上构成的第2实施例中,由于将除臭装置11A设置在蔬菜室13的形成冷气吸入口38的部位,故在循环冷气的返回通道的末端,可比第1实施例更有效地对含有更多臭气成分的空气进行除臭。另外,将催化剂61配置在臭氧发生用电极60的下方侧。即,由于臭氧比空气重,自然地朝下方侧移动,这样在臭氧发生用电极60的附近产生的臭氧自然地朝催化剂61的方向移动。因而可高效地进行臭氧的分解和对伴随的臭气成分进行氧化分解。另外,臭氧发生用电极60设置成其放电面为纵向(垂直方向)的状态,故可防止在臭氧发生用电极60上堆积尘埃等。
图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仅对与第2实施例有差异的部分作说明。第3实施例在如同第2实施例那样设置除臭装置11A的场合,用覆盖装置63覆盖设置在电极室59内的臭氧发生用电极60的周围。覆盖装置63比如用树脂等制成底面侧开口的矩形箱体,从上方覆盖住臭氧发生用电极60。不过升压变压器58的次极端子58a、58b穿过覆盖装置63的上侧面。其它结构部分省略图示。
如上构成的第3实施例中,通过用覆盖装置63覆盖臭氧发生用电极60的周围,可防止开关冰箱V门14时流入冰箱内的外气与臭氧发生用电极60直接接触。因而可防止臭氧发生用电极60与外气接触而引起急剧的温度上升,进一步减小热应力,延长臭氧发生用电极60的寿命。
图6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仅对与第3实施例有差异的部分作说明。第4实施例中是在第3实施例的覆盖装置63上敞开的底面侧装配矩形板状的节流装置64。节流装置64中开设比如3个圆形开口部64a,在臭氧发生用电极60附近发生的含有臭氧的空气从节流装置64的开口部64a流出并流向下方的催化剂61。
一般臭氧发生用电极60的放电开始电压具有因时效上升的特性。为此,最好考虑到放电开始电压的上升而事先将外加给臭氧发生用电机60的电压设定得高一些。这样,在开始使用的初期阶段,臭氧的发生浓度肯定较高。
因此,如上构成的第4实施例中,含有臭氧的空气从开口部64a向外部慢慢流出,故可防止含有高浓度臭氧的空气与催化剂61直接接触,可抑制催化剂61的劣化等。
图7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仅对与第4实施例有差异的部分作说明。第5实施例中,是在底面侧设有节流装置64的覆盖装置63与催化剂61之间接近平行地设置扩散板(臭氧扩散装置)65。
如上构成的第5实施例中,从节流装置64的开口部64a流出的含有臭氧的空气先被扩散板65档住,并朝该扩散板65的周围方向移动扩散后朝催化剂61下降。因此,由扩散板65也可防止含有高浓度臭氧的空气与催化剂61直接接触,可进一步提高抑制催化剂61劣化的效果。
图8至图11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并省略说明,以下仅对不同部分作说明。第6实施例的除臭装置66的外盒67的结构与除臭装置11的外盒54不同,基本与第1实施例相同,设置在冷藏室6与蔬菜室13的交界部位。
首先,参照图9至图11对除臭装置66的结构作说明。大致呈矩形箱状的外盒67由水平方向的隔板68分割成上下2层。在下层部(冷气流通室)67D中具有面向冷藏室6的前面开口的吸入口67Da。
上层部67U中,由垂直方向的隔板69、70在图10中右上角部分形成变压器室71,而变压器室71以外的部分成为电极室72。在变压器室71中设有升压变压器58。升压变压器58的次极端子58a、58b穿过隔板69外露于电极室72,臭氧发生用电极60A与这些次极端子58a、58b电气连接。臭氧发生用电极60A设置成放电面为垂直方向(纵向)的状态。
为了使臭氧发生用电极60A附近生成的臭氧流向下层部67D的通道变窄,将隔板70朝图10中的左方向延长。另外,在隔板68的图10中右下角部形成与下层部67D连通的连通口68a。在上层部67U的图10中左上角形成使上层部67U内部的空气流动的小吸气孔67Ua。
图11扩大显示了除臭装置66及冷藏室6与蔬菜室13的交界部位的截面形状。下层部67D的图11中右下部分朝下方稍有凸出,该底面部分敞开。将大致与第1实施例的催化剂61相同结构的催化剂(臭氧分解装置)73安放在堵住该敞开部分的位置。即催化剂73对应连通口68a的部位设置在其正下方。
另外,升压变压器58的主极端子58c(图11中仅显示1个)从升压变压器58的外盒的图11中右端部分面向下方设置,该主极端子58c与从除臭装置66的外部引进的供电线74连接。
如上构成的除臭装置66如图8及图11所示,装入构成冷藏室6和蔬菜室13间的交界部位的隔板(冷藏室底板)75中。取代第1实施例中隔板5的隔板75在从冰箱6的靠身边一侧(图8中左侧)向后侧延伸的中途部位具有朝俯角方向倾斜的倾斜部75a。在从该倾斜部75a到达除臭装置66的吸入口67Da之前的位置形成凹部75b。
在比凹部75b更靠冰箱的深处的方向形成安装除臭装置66用的嵌合孔,除臭装置装置66的下层部67D的流出口67Db与该嵌合孔嵌合。
以下对第6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冷藏室6及蔬菜室13的冷气循环通道与第1实施例相同,除臭装置66的电化学作用也相同。即,沿着冷藏室6内冷气通道9循环的冷气一旦被导入除臭装置66的吸入口67Da,就流过下层部67D并经过催化剂73及流出口67Db流向蔬菜室13。
在除臭装置66的上层部67U中,臭氧在电极室72的臭氧发生用电极60A附近产生。一旦冷气流过下层部67D,就会有很少一些冰箱内空气通过吸气孔69流入电极室72。这样,产生的臭氧就绕过隔板70向深侧流动,并通过连通口68a下落到下层部67D。这样,臭氧与含有臭气的冰箱内空气就在连通口68a附近混合,由催化剂73进行臭氧的分解及臭气成分的氧化分解。除臭后的空气从流出口67Db流向蔬菜室13。
如上第6实施例中,升压变压器58设置于在外盒67的上层部67U中形成的变压器室71内,臭氧发生用电极60A设置在电极室72内,在电极室72发生的臭氧通过连通口68a供给下层部67D,并与流过该下层部67D的含有臭气的空气混合,由催化剂73将臭氧及臭气成分分解。
因而与第1实施例等相同,可抑制升压变压器58的温度变化,同时可防止臭氧发生用电极60A与冰箱内的循环冷气及开关R门7时流入冰箱内的外气直接接触、抑制温度变化。另外,将催化剂73设置于与供给臭氧的连通口68a相对应的部位,可高效地进行臭氧及臭气的分解。
第6实施例中,因升压变压器58的电极端子58c朝下方设置,故可防止水分沿电线74等流入升压变压器58的主极。并且在除臭装置66上循环冷气的流入口67Da之前、在隔板75的前半部75a处形成凹部75b,可积存要从隔板75流向流入口67Da的水分,防止水分流入除臭装置66。
图12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仅说明与第6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在第7实施例中,在除臭装置66的流入口67Da设置了防止杂物流入的格栅76。这样可防止食品等进入流入口67Da,防止除臭效率下降。
图13至图17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第8实施例的除臭装置装置77的结构与第6、第7实施例的除臭装置66的结构稍有差别。除臭装置77与第1实施例等相同,设于冷藏室6与蔬菜室13之间的冷气循环通道内,但如图13及图14所示,隔板78取代隔板5构成除臭装置77的一部分。而且除臭装置77的外盒79中仅形成变压器室80及电极室81,外盒79安装在隔板78上后,两者间形成的空间构成冷气流通室82。
图13是除臭装置77的分解立体图,图14(a)是冰箱除臭装置77设置部分的纵剖侧视图,(b)是(a)的主要部位扩大图。在外盒79的左侧靠前部位形成的变压器室80中,升压变压器58的配置方向与第6实施例的配置方向相差90度,相对冰箱的纵深方向横向设置。由臭氧发生用电极84取代臭氧发生用电机60A而与穿过变压器室80的隔板83的升压变压器58的次极端子58a、58b连接。
位于臭氧发生用电极84下方的外盒79部分具有朝电极室81的纵深方向稍有倾斜的倾斜部79a(见图14(b)),将在臭氧发生用电极84附近发生的臭氧引向电极室81的后方侧。在电极室81后方侧的外盒79部分设有多个臭氧流出孔79b,使臭氧朝下方的冷气流通室82流下。
外盒79的上部装有覆盖变压器室80及电极室81的上盖85。另外,在外盒79的前面部形成向下方侧延伸的百叶窗(格栅)86,当外盒79安装于隔板78上时,可防止杂物流入冷气流通室82内。
以下说明隔板78侧的结构。在装有外盒79的隔板78的一部分形成凹部状的安装凹部87。安装凹部87的两侧设有使冰箱内的循环冷气不通过除臭装置77而从冷藏室6直接流入蔬菜室13的流通口88、88。在安装凹部87中,靠外盒79的百叶窗86之前的部位设有出水孔89,以防止用户不慎在冰箱内打翻水等时使该水等流入除臭装置77内部。
另外,在安装凹部87中,在百叶窗86的后方侧也设有防止杂物及水等流入的、朝后方侧倾斜的倾斜部90。在安装凹部87的最后部,臭氧分解催化剂73与第6实施例等相同,使蜂窝形状产生的通气方向朝上下方向。
臭氧分解催化剂73的外周部用软胶带(海绵,未图示)卷上后压入外盒79的设置部位,在该设置部位的下面侧形成格子状的防护栅91。由于臭氧分解催化剂73的材料非常脆,比如在制造过程中等,操作者不经意从外盒79的下方侧碰到臭氧分解催化剂73,就可能开裂、产生缺口。为此,在外盒79的下方侧设置防护栅91,防止臭氧分解催化剂73破损。
另外,在安装外盒79的安装凹部87的后方侧四周边缘部形成将安装后的外盒79的周围三方包围的加强筋92。该加强筋92也能防止周围的水等流入除臭装置77内。图14表示卸下臭氧发生用电极84后的状态。
以下参照图15对与升压变压器58的次极端子58a、58b连接的臭氧发生用电极84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a)是模式地表示臭氧发生用电极84结构的纵剖侧视图(陶瓷芯板的厚度尺寸比实际夸张),图15(b)是臭氧发生用电极84的俯视图。臭氧发生用电极84基本上是与第1实施例等的臭氧发生用电极60等相同的沿面放电形,由配置在陶瓷芯板93内部的感应电极94和配置在陶瓷芯板93的表面(放电面)附近的放电电极95构成,放电电极95的形状具有特征。
图15(c)是图15(b)的放电电极95的形状放大图。放电电极95在多处具有朝图15(c)的上下方向凸起的凸起部95a。通过设置这样形状的凸起部95a使电场集中于该部分,因此能够降低臭氧发生用电极84的放电开始电压。
以下参照图16及图17说明第8实施例的作用。冰箱内冷气在冷藏室6及蔬菜室13内循环时,其大部分(比如约95%)如前所述通过在隔板78上形成的流通口88及出水孔89而从冷藏室6直接流入蔬菜室13。而通过调整使循环冷气的大约5%流经除臭装置77。具体地说,比如在冷藏室6及蔬菜室13循环的冷气总风量为40m3/H时,约有2m3/H流入除臭装置77。如冷藏室6及蔬菜室13的合计容积为356升,则1小时有大约6倍于该容积的风量的冷气流经除臭装置77。
对除臭装置77的升压变压器58通电,由于在臭氧发生用电极84附近产生的臭氧比空气重,故顺其自重而沿电极室81的倾斜部79a朝后方侧移动,并通过臭氧流出孔79b朝下方的冷气流通室82流下。通过百叶窗86流入除臭装置77的冷气流通室82内的循环冷气在与从上方流下的臭氧混合后流向臭氧分解催化剂73。然后循环冷气中含有的臭气成分等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由分解后的臭氧的活性氧进行氧化分解。
图16表示改变了通过除臭装置77的循环冷气风量时、以氨气为指标气体的除臭试验结果。当1小时通过除臭装置77的风量是冷藏室6及蔬菜室13容积的4倍以上时,60分钟以内可使氨的残留率在10%以下。
另外,图17与图16相同,表示改变通过除臭装置77的循环冷气风量时的感觉试验结果。试验是将200g蒸馏咖哩以敞开状态放入冷藏室6内,经过24小时后取出,再经过5小时后闻冷藏室6内的臭气,用3个级别(1、几乎感觉不到,2、稍有感觉,3、明显感觉到)来评价臭气程度。从这个结果也可看出,当1小时的通过风量达到冷藏室6及蔬菜室13容积的4倍以上时,除臭效果明显。
以上第8实施例中,在除臭装置77的电极室81内产生的臭氧由其自重向冷气流通室82侧流下,故可容易地向冷气流通室82提供臭氧。而且将臭氧发生用电极80设置成与臭氧朝冷气流通室82侧流下的方向平行,故臭氧发生用电极84不会妨碍产生的臭氧朝冷气流通室82侧的流动,可稳定地供给臭氧。
而且第8实施例中,仅有一部分循环冷气可流过除臭装置77,故不会过分影响该冷气的循环,可在防止冰箱冷却性能下降的基础上进行除臭。另外,防止风量超过除臭装置77的臭氧分解催化剂73的臭氧分解反应速度的冷气流过除臭装置77,可调整维持合理的除臭效率。
将除臭装置77每小时的循环冷气流通量设定在冷藏室6及蔬菜室13容积的4倍以上(6倍),故可针对冷藏室6及蔬菜室13的容积合理地设定除臭装置77的循环冷气流通量,确保除臭装置77良好的除臭效率。
另外,第8实施例中,即使因臭氧发生用电极84重复放电而在放电电极95的表面堆积氮氧化物等而使放电困难,也由于设置了凸起部95a而实质上降低了放电开始电压,故该实质性的电压下降值就成为宽裕度,其结果可长期维持放电功能。
图18是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仅对与第8实施例不同的部分作说明。第9实施例中,在除臭装置77的循环冷气流出侧、即外盒79的防护栅91的下方侧设置除臭装置77专用的风扇96。该风扇96可独立于使冷气循环的R风扇43工作,可通过用户的操作(比如,在冰箱的R门7上设置开关)进行开/关切换及风量增减。
这样构成的第9实施例,因装有除臭装置77专用的风扇96,故不管冷藏室6的冷却运转状态如何,可调整流过除臭装置77的冷气风量,比如冰箱内食品量少,用户觉得没必要除臭时,可停止风扇96的运转,当冰箱内食品量增多,用户觉得有必要除臭时,可起动风扇96使除臭装置77进行除臭。另外,用风扇96可使流过除臭装置77的风量增减,故用户可调整除臭装置77运转时的除臭效率。
不过,如果在不必除臭时停止风扇96,同时停止向升压变压器58供电,则可降低消耗电力,延长臭氧分解催化剂73的寿命。
图19是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仅对与第8实施例不同的部分作说明。第10实施例中,在除臭装置77的百叶窗86部位设置相对循环冷气的流入方向可转动的百叶窗97,以此构成除臭装置77A。比如在除臭装置77A的靠前侧部分用户可操作的部位设置控制杆等操作件(未图示),用户操作该操作件来转动百叶97。
图19是百叶窗86部分的主视图,(a)是百叶片97大致垂直于循环冷气的流入方向而将百叶窗86部分关闭的状态,(b)是百叶片97大致平行于循环冷气的流入方向而将百叶窗86部分敞开的状态。
这样构成的第10实施例中,比如即使冰箱内循环冷气的风量一定,由百叶片97的转动可改变流过除臭装置77A的冷气风量与通过流通口88直接流过蔬菜室13侧的冷气风量的比例,可调整除臭效率。
图20是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仅对与第8实施例不同之处作说明。第11实施例中,隔板78上的流通口88、88上设有与第10实施例中除臭装置77A的百叶片97有相同作用的百叶片98。
图20是装有除臭装置77时的隔板78的俯视图,(a)表示百叶片98与循环冷气的流入方向大致垂直而关闭流通口88部分的状态,(b)表示百叶片98与循环冷气的流入方向大致平行使流通口88部分敞开的状态。
这样构成的第11实施例与第10实施例相同,即使冰箱内的循环冷气风量一定,也可通过转动百叶片98而相对改变通过除臭装置77的冷气风量与通过流通口88直接流入蔬菜室13侧的冷气风量的比例,以调整除臭效率。
图21是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冰箱内容积(这里指冷藏室6及蔬菜室13的容积)因产品而异。如在不同容积的冰箱中使用相同的除臭装置77,则内容积小的冰箱内臭氧浓度会很高。为了确保安全性,比如即使在臭氧分解催化剂73发生反常而使臭氧不能正常分解时,也有必要将臭氧浓度抑制在0.1ppm以下。
为此,要根据各冰箱的内容积,间断运转除臭装置77,以调整除臭效率。比如,如图21所示,1分钟周期中使除臭装置77运转36秒,停止运转24秒(此时的运转率为60%),反复实行该运转模式。通过使除臭装置77间断运转,可根据冰箱内容积将除臭装置77所产生的臭氧的除臭效率调整到合理的程度。因此,除臭装置77适用于内容积不同的多种冰箱。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内容及附图所述的实施例,可进行以下的变形或扩展。
第1实施例中,也可将臭氧发生用电极60的放电面纵向配置。这样的结构与第2实施例相同,可防止尖埃堆积。
在第3实施例的结构中也可设置第5实施例的扩散板65。另外,臭氧扩散装置不限于扩散板65,不管其形状如何,只要有臭氧扩散作用,形状任意。
第5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凹部75b。
第6实施例中,催化剂73也可不设置在与连通口68a对应的位置。另外升压变压器58的主极端子58c不是非得朝下设置。
除臭装置的设置不限于图示位置,可适当变更。
第9实施例中,风扇96也可设置在除臭装置77的百叶窗86的前面侧。
另外,增加循环冷气风量用的开关比如可设置在R门7上,这样在用户希望进行强力除臭时,可操作前述开关以使更多的循环冷气流过除臭装置77以提高除臭效率。
除臭装置77的运转时间可根据该除臭装置77的循环冷气流通量改变。比如,除臭装置77的循环冷气流通量增加时,相应地延长除臭装置77的运转时间以合理地提高除臭效率。相反,当循环冷气流通量减少时,则缩短除臭装置77的运转时间以防止臭氧停留在除臭装置77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技术方案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升压变压器设置在第1室内,故可与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隔绝,仅臭氧发生用电极在第2室内暴露于循环冷气中。开关冰箱门时,不会与流入冰箱内的外气直接接触。因而可尽量缓和升压变压器周围的温度变化、防止结霜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2所述的除臭装置,将臭氧发生用电极的发生放电的放电面及其背面的非放电面的两个面都置于第2室内,故可减小两者间的温度梯度、减轻作用于臭氧发生用电极的热应力、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3所述的除臭装置将催化剂设置在臭氧发生用电极的下方侧,故可高效地进行臭氧的分解和臭气成分的氧化分解。
技术方案4所述的除臭装置将臭氧发生用电极设置在循环冷气的流入侧,将催化剂设置在循环冷气的流出侧,故可沿着循环冷气的流向高效地进行臭氧的发生及其分解产生的除臭作用。
技术方案5所述的除臭装置具有覆盖臭氧发生用电极周围的覆盖装置,可防止开关冰箱门时流入冰箱的外气与臭氧发生用电极直接接触,抑制急剧的温度上升。
技术方案6所述的除臭装置在含有臭氧的空气从覆盖装置流出的部位设有抑制其流量的节流装置,可防止含有高浓度臭氧的空气与催化剂直接接触,抑制催化剂的劣化等。
技术方案7所述的除臭装置在臭氧发生用电极和催化剂之间设置使含有臭氧的空气扩散的臭氧扩散装置,可与技术方案6同样地防止含有高浓度臭氧的空气与催化剂直接接触。
技术方案8所述的除臭装置,设置在变压器室内的升压变压器与技术方案1同样,与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隔离,冰箱内的循环冷气流过冷气流通室,从电极室通过连通口向冷气流通室提供臭氧。故电极室内的臭氧发生用电极也不会与冰箱内的循环冷气及开关冰箱门时流入冰箱内的外气直接接触,可抑制臭氧发生用电极的温度变化。
技术方案9所述的除臭装置将催化剂设置在与连通口对应的部位,故可高效地进行臭氧的分解。
技术方案10所述的除臭装置将臭氧发生用电极的发生放电的放电面及其背面的非放电面的两个面都设置于电极室内,故用技术方案8或9的结构也可获得与技术方案2相同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1所述的除臭装置使在电极室发生的臭氧利用其自重而流下到冷气流通室侧,故可利用臭氧比空气重的性质,容易地向冷气流通室供给臭氧。
技术方案12所述的除臭装置将臭氧发生用电极设置成与臭氧朝冷气流通室侧流下的方向平行,这样臭氧发生用电极不会妨碍所发生的臭氧朝冷气流通室侧的流动,可稳定地供给臭氧。
技术方案13所述的除臭装置将臭氧发生用电极设置成其放电面为纵向,这样可防止臭氧发生用电极上沉积尘埃等。
技术方案14所述的除臭装置将升压变压器的主极端子朝下方设置,这样可防止水分沿着比如电源线等侵入升压变压器的主极内。
技术方案15所述的除臭装置在循环冷气的流入口部分设置防止杂物进入的格栅,这样可防止因食品等异物进入流入口而导致脱臭效率下降。
技术方案16所述的冰箱,具有技术方案1至12所述的任一种除臭装置,可防止升压变压器发生结霜等,保持冰箱内稳定的除臭效果。
技术方案17所述的冰箱在循环冷气的返回通道侧设置除臭装置,故可对含有更多臭氧成分的空气进行高效的除臭。
技术方案18所述的冰箱,是由共同的冷却器所产生的冷气在冷藏室和蔬菜室循环,并在前述循环冷气从前述冷藏室流入前述蔬菜室的交界部分设置除臭装置。这样可有效地利用死角部分,尽量抑制冰箱内食品储存容积的减少。
技术方案19所述的冰箱,在除臭装置上循环冷气流入口前面的冷藏室底板部分设置防止水分流入的凹部,这样可使流向流入口的水分在流入口之前流入凹部,防止水分进入除臭装置。
技术方案20所述的冰箱,在冷藏室内的循环冷气吸入口部设置除臭装置,故可通过使除臭装置位于循环冷气的返回通道的末端进一步提高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1所述的冰箱,升压变压器设置在变压器室,并与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隔绝,仅臭氧发生用电极在变压器室外部暴霜于循环冷气中。而且开关冰箱门时,升压变压器不会直接与流入冰箱内的外气接触。从而可尽量缓和升压变压器周围的温度变化、防止结霜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而且只使循环冷气的一部分流过通过使冷藏室内的循环冷气流通而进行除臭的除臭装置,故可以防止冷却性能下降。还可将除臭效率维持在合理的程度。
技术方案22所述的冰箱将每1小时通过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流通量设定在冷藏室容积的4倍以上,故可根据冷藏室容积合理地设定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流通量,可确保除臭装置良好的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3所述的冰箱,对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流通量可以变化,这样即使冰箱内储存的食品等的量发生变化,也可相应地增减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的流通量,以合理地维持除臭装置的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4所述的冰箱在除臭装置内设置使循环冷气流通的专用风扇,这样可独立于冷却运转状态之外,由专用风扇使循环冷气流通到除臭装置进行除臭。
技术方案25所述的冰箱可改变在除臭装置流通的循环冷气量与在其它部分流通的循环冷气量的比值,故即使冰箱内的循环冷气流量一定,也能通过改变流过除臭装置的量与流过其它部分的量之间的比值,相对改变流过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量。
技术方案26所述的冰箱设置了增加循环冷气风量用的开关,这样,在用户希望强力除臭时,就可操作前述开关使更多的循环冷气流过除臭装置以提高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7所述的冰箱通过使除臭装置间断运转来调整除臭效率,故可针对冷藏室的容积合理地调整除臭效率。
技术方案28所述的冰箱根据该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流通量来变化除臭装置的运转时间,故比如在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流通量增加时,相应地延长除臭装置的运转时间就能合理地提高除除臭装置效率。反之,在循环冷气的流通量减少时,缩短除臭装置的运转时间,就可防止臭氧滞止在除臭装置内。

Claims (28)

1.一种除臭装置,设置在冰箱内的冷气循环通道内,利用臭氧对所述冰箱内进行除臭,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臭装置的外盒内设有阻止冷气流入的第1室和具有空气流入口和流出口的第2室,在所述第1室内设置升压变压器,
在所述第2室内设置与所述升压变压器的次极作电气连接的臭氧发生用电极,并以堵塞所述流出口的状态设置对由该臭氧发生用电极产生的臭氧进行分解的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用电极的发生放电的放电面及其非放电面的背面两个面都位于第2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催化剂设置在臭氧发生用电极的下方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臭氧发生用电极设置在循环冷气的流入侧,
将催化剂设置在循环冷气的流出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臭氧发生用电极的周围覆盖的覆盖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覆盖装置流出含臭氧空气的部位设置抑制其流量的节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臭氧发生用电极和催化剂之间具有使含有臭氧的空气扩散的臭氧扩散装置。
8.一种除臭装置,设置于冰箱内冷气的循环通道内,利用臭氧对所述冰箱内进行除臭,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有升压变压器且阻止冷气流入的变压器室、
与该变压器室隔开并设置与所述升压变压器的次极作电气连接的臭氧发生用电极的电极室、
设有与该电极室连通的连通口、供所述循环冷气流通、同时设有催化剂以对经所述连通口供给的臭氧进行分解的冷气流通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对应连通口的部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用电极的发生放电的放电面及其非放电的背面两个面都位于电极室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室产生的臭氧利用其自重朝冷气流通室侧流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用电极设置成与臭氧朝冷气流通室侧流下的方向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用电极的放电面设置成纵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升压变压器的主极端子朝下方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循环冷气的流入口部分设置防止杂物流入的格栅。
16.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循环冷气的返回通道侧设置除臭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由共同的冷却器所产生的冷气在冷藏室和蔬菜室循环,
在所述循环冷气从所述冷藏室流入所述蔬菜室的交界部位设置除臭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除臭装置上循环冷气流入口之前的冷藏室底板部分设有防止水分流入的凹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冷藏室内的循环冷气吸入部设置除臭装置。
2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隔开冰箱内循环冷气的变压器室内的升压变压器、与该升压变压器的次极电气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室外部的臭氧发生用电极、由该臭氧发生用电极产生的臭氧进行分解的催化剂,并采用一种结构,仅使一部分循环冷气流过通过使冷藏室内的循环冷气流通而进行除臭的除臭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将每小时对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流通量设定在冷藏室容积的4倍以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采用可改变对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流通量的结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除臭装置中设有使循环冷气流通用的专用风扇。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结构,可改变在除臭装置流过的循环冷气与在其它部分流过的循环冷气之间的比例。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设有增加循环冷气风量用的开关。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采用通过使除臭装置间断运转来调整除臭效率的结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对除臭装置的循环冷气流通量来改变除臭装置运转时间的结构。
CNB001317717A 2000-03-22 2000-10-12 除臭装置及冰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89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0034/2000 2000-03-22
JP080034/00 2000-03-22
JP2000080034 2000-03-22
JP2000262831A JP2001336871A (ja) 2000-03-22 2000-08-31 脱臭装置及び冷蔵庫
JP262831/00 2000-08-31
JP262831/2000 2000-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4573A CN1314573A (zh) 2001-09-26
CN100398952C true CN100398952C (zh) 2008-07-02

Family

ID=26588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177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8952C (zh) 2000-03-22 2000-10-12 除臭装置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2001336871A (zh)
KR (1) KR100406093B1 (zh)
CN (1) CN100398952C (zh)
ID (1) ID29689A (zh)
SG (1) SG88815A1 (zh)
TW (1) TWM26856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8779B2 (ja) * 2003-07-10 2010-04-28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5359174B2 (ja) * 2007-10-31 2013-12-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248275B2 (ja) * 2008-11-18 2013-07-31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CN102197860B (zh) * 2010-03-24 2014-06-04 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 除臭装置及设置该除臭装置的冰箱
CN103423945A (zh) * 2013-09-05 2013-12-04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O7280072U1 (es) * 2014-11-20 2015-05-29 Brenes Marta Patricia Patiño Dispositivo para ozonización de neveras y frigoríficos
JP6449389B2 (ja) * 2017-08-08 2019-01-09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7198109B2 (ja) * 2019-02-14 2022-1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13915831B (zh) * 2021-06-28 2023-07-07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净化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8205179U (zh) * 1988-04-28 1988-12-14 张勤 冰箱电子保鲜除味器
CN2111760U (zh) * 1991-10-28 1992-08-05 李华 微型冰柜、冰箱除臭味保鲜器
CN2187950Y (zh) * 1993-02-10 1995-01-25 成都蓉高新技术研究院化机电研究所 催化净化式臭氧消毒除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2201A (ja) * 1987-12-10 1989-07-07 Asahi Glass Co Ltd オゾン発生装置
JPH01164702A (ja) * 1987-12-21 1989-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用オゾナイ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8205179U (zh) * 1988-04-28 1988-12-14 张勤 冰箱电子保鲜除味器
CN2111760U (zh) * 1991-10-28 1992-08-05 李华 微型冰柜、冰箱除臭味保鲜器
CN2187950Y (zh) * 1993-02-10 1995-01-25 成都蓉高新技术研究院化机电研究所 催化净化式臭氧消毒除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4573A (zh) 2001-09-26
SG88815A1 (en) 2002-05-21
JP2001336871A (ja) 2001-12-07
TWM268560U (en) 2005-06-21
ID29689A (id) 2001-09-27
KR100406093B1 (ko) 2003-11-15
KR20010092701A (ko) 200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8952C (zh) 除臭装置及冰箱
US20030024254A1 (en) Refrigerator
KR20080022596A (ko) 공기 조절 장치
CN108407578A (zh) 一种带香薰器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8530228U (zh) 一种带香薰器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0370202C (zh) 冰箱
KR20040097907A (ko) 냉장고
KR200429787Y1 (ko) 정수기 파우셋 수전
KR101170599B1 (ko) 공기 청정 및 가습 장치
KR200431451Y1 (ko) 자연대류방식 가습 키트
JP3864064B2 (ja) 冷蔵庫
JP4080801B2 (ja) 冷蔵庫
CN217447119U (zh) 用于柜体的层板和具有其的柜体
CN113685955B (zh) 一种基于温度控释的多气味发生装置
KR100996626B1 (ko) 실내공기 환기장치
CN212376904U (zh) 一种万向吹风风扇
CN216953426U (zh) 香氛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934165U (zh) 具有多模式的加湿器
CN219300888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5412715U (zh) 用于冰箱的吧台、冰箱
CN2326590Y (zh) 呼吸用氧气发生器
CN214791520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20000060499A (ko) 공기 정화기
KR20060014138A (ko) 김치냉장고용 공기 청정기
JPH0714786Y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