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2115C - 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远程操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远程操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2115C
CN100382115C CNB2004101049702A CN200410104970A CN100382115C CN 100382115 C CN100382115 C CN 100382115C CN B2004101049702 A CNB2004101049702 A CN B2004101049702A CN 200410104970 A CN200410104970 A CN 200410104970A CN 100382115 C CN100382115 C CN 10038211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icrocomputer
function
distance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1049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9895A (zh
Inventor
松原学
竹江章
吉村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Ten Ltd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4163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5357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019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5885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9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9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21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211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036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by using the door logic and door and engine unlock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009Antitheft state indic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09Remote starting of eng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4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75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 G07C2009/0076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 G07C2009/0079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by Hertzian wav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 - G07C9/38
    • G07C2209/6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174 - G07C9/00944
    • G07C2209/62Comprising means for indicating the status of the l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处理装置安装在待被装配物体上,向/从使用者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发送/接收信号,并且根据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启动待被装配物体上配备的功能之一。处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判断单元、控制单元、和调整单元。接收单元接收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发射单元发送应答信号。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所发送的确认信号。控制单元在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确认信号时启动由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调整单元根据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来调整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

Description

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远程操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远程操作系统,特别是涉及安装在诸如移动物体之类的待被装配物体(to-be-equipped body)上的处理装置,用来远程操作待被装配物体上所配备的多种功能的便携式发射机,和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利用远程操作控制锁定/开锁(1ock/unlock)车门或发动/关闭引擎的装置。例如,在实现远程操作车门锁定/开锁的系统中(也被称为无钥匙进入系统),车辆的天线接收使用者所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发射的无线波,然后车辆上安装的ECU(电子控制单元)识别发射码并启动车门锁定/开锁的执行机构(actuator)。
已经发明出来的能够实现远程操作车门锁定/开锁的系统主要是帮助解决在诸如漆黑的夜间寻找车门上的钥匙孔或将钥匙插入钥匙孔时的难题。因此,对于车门锁定/开锁的远程操作,即使只能在车辆附近实现远程操作,使用者也不会感觉不太方便。因此,使用者所随身携带的发射机发射非常微弱的无线波功率就足够了。
另一方面,已经发明出来的实现远程操作车辆引擎发动/关闭的系统主要是帮助在屋里或建筑物内通过操作使引擎预热。因此,如果不能在距离车辆一定距离的地方执行使引擎发动/关闭的远程操作,那么使用者会觉得很不方便。因此,这时希望稍微提高使用者所随身携带的发射机发射的无线波功率。
另外,最近开发了一种系统,它可以通过使用一个发射机执行车门锁定/开锁和发动/关闭车辆引擎的远程操作(例如,日本专利No.3181997,JP-A-平10-211868,和JP-A-2001-349109)。当从距离车辆较远的地方,实现车门锁定/开锁的远程操作时,例如无意中按下了发射机上的开门操作按键,即使使用者没出现在车辆旁边,车门也会打开。这样,车辆会处于可能引起犯罪的状态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专利No.3181997揭示了一种技术,它检测车辆上装备的接收机所接收的无线波的电场强度,间接地从所检测的电场强度获得到发射机的距离,并且只有当获得的距离在近距离范围或中等距离范围内才接受发射机的开门指令。日本专利No.3181997还揭示了另一种技术,其中只要一按下发射机上配备的开锁操作按键就削弱发射机上配备的天线所发射的无线波功率,因此当发射机和接收机距离较远时,可以阻止车辆上配备的接收机接收到包含开锁码的无线波。即,日本专利No.3181997揭示的技术使得当实现远程操作这些功能(引擎发动/关闭功能,和车门锁定/开锁功能)的主要目的达到时降低了车辆被盗的风险。
JP-A-平10-211868和JP-A-2001-349109揭示了一种技术,可以在距离车辆较远的地方对车辆执行引擎发动/关闭的远程操作,而禁止在距离车辆较远的地方执行车门锁定/开锁的远程操作。即,JP-A-平10-211868和JP-A-2001-349109揭示的技术能够达到实现远程操作这些功能(引擎发动/关闭功能,和车门锁定/开锁功能)的主要目的。
发明内容
要远程操作的功能可以包括锁定/开锁车门、后备箱、车辆发动机罩(boonet)、燃料箱盖等的功能,发动/关闭引擎的功能,当可疑人员出现在车辆附近时发射机指令给出强制报警的功能(也称作紧急功能),等等。希望将来商业制造出能够远程操作大量特殊功能的发射机。
但是,如上所述,相信仅仅达到实现远程操作这些功能的主要目的或仅仅降低被盗风险是不能满足使用者更细微的需求。换句话说,当可以使用一个发射机远程操作大量功能时,使用者希望能够为每种功能设置合适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
当使用者通过远程操作启动一个功能后,如果使用者距离车辆较远,那么使用者根据操作内容很难确认功能是否启动。JP-A-平9-125768揭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即,揭示了一种当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包含ID码的信号后发送应答信号,并且当接收到从遥控器发送的作为响应应答信号的确认信号后执行所需工作内容的固定发射机-接收机。JP-A-平9-125768还揭示了当遥控器一发出确认信号就通知使用者确认信号已发送的遥控器。
但是,JP-A-平9-125768中揭示的技术没有解决上述车辆有被盗风险的问题。另外,由于固定接收机在它接收到确认消息后才执行所需工作内容,因此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在第一条指令发出后到实际开始执行工作内容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于引擎发动功能来说,在对它的启动控制开始之后,到引擎完成发动前大约需要7秒钟。这样恐怕使用者就会对延迟开始执行工作内容觉得不方便。
考虑到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可以设置合适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的远程操作系统,它可以为能够远程操作的多种功能中的每一种设置合适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并且可以消除执行工作内容时的延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处理装置(1)安装在待被装配物体上,向/从使用者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发送/接收信号,并且根据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启动待被装配物体上配备的其中一种功能。处理装置(1)包括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判断单元,控制单元,和调整单元。接收单元接收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发射单元响应该指令信号而发送应答信号。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控制单元在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确认信号后启动由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调整单元根据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调整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
根据处理装置(1),当发射单元为响应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而发送应答信号并且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后,控制单元启动由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如引擎发动/关闭功能或车门锁定/开锁功能)。因此,控制单元只有在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确认信号以及接收单元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后才启动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
当便携式发射机接收到处理装置(1)发送的应答信号后,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确认信号。因此,当由于便携式发射机距离待被装配物体较远,使得处理装置(1)发送的应答信号无法到达便携式发射机时(即,便携式发射机无法接收到应答信号),便携式发射机不发送确认信号。这样,便携式发射机能够接收到应答信号的范围(应答信号能够到达的范围)对应于远程操作容许范围。
另外,根据处理装置(1),调整单元根据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调整应答信号到达的距离(即,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因此,如果指令信息启动那种当使用者距离待被装配物体(如车辆)一定距离就无法操作,从而令使用者感到不方便的功能时,如引擎发动/关闭功能,调整单元可以将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调整到比较远。另一方面,在由指令信息启动那种如果使用者只能在待被装配物体附近操作而不使使用者觉得不方便的功能的情况下,如车门锁定/开锁或后备箱开锁功能,调整单元可以缩短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以这种方式,可以为每一种功能设置合适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这样,可以增加用户友好性,或保证待被装配物体的安全性。
另外,根据处理装置(1),发射单元发送应答信号来响应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因此,根据对是否已经接收到应答信号的判断,便携式发射机可以掌握指令信号是否已经正确到达处理装置(1)。这样,利用应答信号的接收结果,可以正确地通知使用者是否已经启动了对应于使用者操作内容的功能。
根据实施例的处理装置(2)安装在待被装配物体上,向/从使用者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发送/接收信号,并且根据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启动待被装配物体上配备的功能之一。处理装置(2)包括接收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发射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接收单元接收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第一判断单元根据由指令信息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判断是否需要为指令信号发射应答信号。第一控制单元在第一判断单元断定不需要发送应答信号后启动由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发射单元在第一判断单元断定需要发送应答信号后发送应答信号。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第二控制单元在第二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确认信号后启动由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
现在假设在不能确定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确认信号是否能到达待被装配物体上安装的处理装置的微妙位置(即,边界附近)上操作便携式发射机。在这个例子中,可能会发生指令信号能到达处理装置,而确认信号到达不了处理装置的情况。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装置接收不到确认信号,因此处理装置根据指令信号不作启动控制。
因此,在这种配置中,发射单元发射响应指令信号的应答信号并且在第二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响应该应答信号的确认信号后,第二控制单元启动功能,因此可以保证不会执行根据在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之外的地方给定的内容的启动控制。这样,可以增强待被装配物体(如车辆)的安全性。
根据处理装置(2),基于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如,引擎发动/关闭功能或车门锁定/开锁功能),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是否需要发送响应指令信号的应答信号。当第一判断单元断定不需要发送应答信号后,第一控制单元启动由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
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发送应答信号,那么发射单元发送应答信号。当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后,第二控制单元启动由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
因此,功能的启动控制可以分为无需等待接收确认信号就执行的一类(属于重视用户友好性的一类),和接收到确认信号才执行的一类(属于重视安全性的一类)。这样,例如,不需要等待接收确认信号来启动和控制引擎发动/关闭功能或车门锁定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为功能设置了较广阔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从而可能引起安全问题的功能(例如,车门开锁功能、后备箱开锁功能、发动机罩开锁功能、或燃料箱盖开锁功能)则需要等待接收到确认信号后才可以启动和控制。这样就可以在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之间调整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装置(3)安装在待被装配物体上,向/从使用者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发送/接收信号,并且根据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启动待被装配物体上配备的功能之一。处理装置(3)包括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判断单元,和控制单元。接收单元接收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发射单元为响应指令信号而发射应答信号,应答信号到达的距离比指令信号的短(近)。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控制单元在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确认消息后启动由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
根据处理装置(3),当发射单元为响应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而发送应答信号并且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时,控制单元启动由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如引擎发动/关闭功能或车门锁定/开锁功能)。因此控制单元只有在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确认信号以及接收单元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后才启动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
当便携式发射机接收到处理装置(3)发送的应答信号时,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确认信号。因此,当便携式发射机远离待被装配物体,使得处理装置(3)所发送的应答信号无法到达便携式发射机时(即,便携式发射机无法接收到应答信号),便携式发射机不发送确认信号。这样,便携式发射机可以接收应答信号的范围(应答信号可以到达的范围)对应于远程操作容许范围。
另外,根据处理装置(3),由于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比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的到达距离近,所以便携式发射机能够接收应答信号的范围符合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因此,可以在处理装置(3)一侧设置合适的远程操作容许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装置(4)安装在待被装配物体上,向/从使用者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发送/接收信号,并且根据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启动待被装配物体上配备的功能之一。处理装置(4)包括接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发射单元,判断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接收单元接收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第一控制单元在接收单元接收到指令信号后启动由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发射单元为响应该指令信号而发射应答信号。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在第二控制单元在判断单元断定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时,执行(a)取消对没有确认的功能的启动,和(b)将待被装配物体恢复到没有确认的功能启动之前的状态。
根据处理装置(4),当接收单元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时,第一控制单元启动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即,第一控制单元不等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确认信号就启动该功能。这样,就消除了开始启动控制时的延迟。
另外,发射单元为响应该指令信号发射应答信号。当判断单元断定没有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后(例如,当应答信号发射两秒钟后仍然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第二控制单元取消该功能的启动或者将待被装配物体恢复到启动前的状态。就是说,即使第一控制单元没等接收到确认信号就启动了功能,在判断单元断定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时,第二控制单元取消启动的功能,将待被装配物体恢复到功能没启动时的状态。
另外,根据处理装置(4),发射单元为响应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而发送应答信号。因此,根据对是否已经接收到应答信号的判断,便携式发射机可以掌握指令信号是否已经正确到达处理装置(4)。这样,利用应答信号的接收结果,可以正确地通知使用者是否已经启动了符合使用者操作内容的功能。因此,一旦正确通知使用者是否已经启动了符合使用者操作内容的功能,就可以消除执行工作内容时产生的延迟。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装置(5)安装在待被装配物体上,向/从使用者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发送/接收信号,并且根据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启动待被装配物体上配备的功能之一。处理装置(5)包括接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发射单元,判断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接收单元接收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第一控制单元在接收单元接收到指令信号后启动由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发射单元为响应该指令信号而发射应答信号。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包含取消指令信息的取消信号。第二控制单元在取消信号接收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取消信号时,执行(a)根据取消指令信息取消功能的启动,和(b)将待被装配物体恢复到功能启动之前的状态。
根据处理装置(5),当接收单元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时,第一控制单元启动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就是说,第一控制单元不等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对为响应该指令信号而发送的应答信号的回复就启动功能。这样,就消除了开始启动控制时的延迟。
另外,如果便携式发射机没有接收到应答信号,那么便携式发射机发送取消信号。当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取消信号后(即,便携式发射机不在应答信号可以到达便携式发射机的范围内),第二控制单元取消功能的启动或者将待被装配物体恢复到启动前的状态。就是说,即使第一控制单元没等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对应答信号的回复就启动了功能,但是当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取消信号后,第二控制单元取消启动的功能将待被装配物体恢复到功能没启动时的状态。
另外,根据处理装置(5),为响应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息而发送应答信号。因此,根据对是否已经接收到应答信号的判断,便携式发射机可以掌握指令信号是否已经正确到达处理装置(5)。这样,利用应答信号的接收结果,可以正确地通知使用者是否已经启动了符合使用者操作内容的功能。因此,一旦正确通知使用者是否已经启动了符合使用者操作内容的功能,就可以消除执行工作内容时的延迟。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装置(6)基于处理装置(2)到(5)中的任何一种,还包括根据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调整应答信号到达距离的调整单元。
根据处理装置(6),调整单元根据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调整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即,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因此,如果指令信息要启动那种当使用者离开待被装配物体(如车辆)一定距离就无法操作从而令使用者感到不方便的功能时,如引擎发动/关闭功能,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可以调整到比较远。另一方面,如果指令信息启动那种使用者只能在待被装配物体附近操作但使用者不会觉得那么不方便的功能时,如车门锁定/开锁功能或打开后备箱功能,可以缩短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在这种方式中,可以为每一种功能设置合适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这样,可以增加用户友好性,或保证待被装配物体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装置(7)基于处理装置(1),当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是那种一旦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大于预定距离就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功能时,调整单元将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设置在预定距离内。
根据处理装置(7),在指令信息要启动是那种一旦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较大就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功能时(如车门开锁功能、后备箱开锁功能、发动机罩开锁功能或燃料箱盖开锁功能),可以将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设置在预定距离内(例如,10米),这样就将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限制在待被装配物体(如车辆)附近。在这种方式中,只能在使用者视觉可以观察到的范围内接受对车门开锁功能或后备箱开锁功能的远程操作。因此,保证了待被装配物体(如车辆)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装置(8)基于处理装置(1)和(3)中的任何一种,它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和通知单元。当控制单元根据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启动打开后备箱的锁定机构的功能后,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是否至少在预定时间内打开了待被装配物体的后备箱的锁定机构。当第二判断单元断定已经至少在预定时间内打开了后备箱的锁定机构时,通知单元通知使用者后备箱的锁定机构已经被打开的事实。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装置(9)基于处理装置(8),当(a)控制单元启动打开后备箱的锁定机构的功能,和(b)开门检测单元检测到在后备箱的锁定机构被打开之前门已经打开了预定时间时,那么通知单元禁止通知使用者。
相信当使用者不在待被装配物体(如车辆)附近而通过远程操作开锁车门或后备箱时,会增加车辆被盗的风险。而且相信打开后备箱锁后被盗的风险比打开车门锁后的风险要高。
下面解释这个原因。从外面发现后备箱锁是否被打开比发现车门锁是否被打开要容易得多。而且,后备箱只能用手关上。此外,即使通过远程操作打开了车门锁,车门也不会自行打开。因此,打开车门锁后被盗的机会比打开后备箱锁后被盗的机会低。另外,如果配备了自动重锁功能,当车门经过一段预定时间后仍然没有打开,那么车门会自动锁上。这样,当使用者没在车辆附近而后备箱锁被打开的情况是不可接受的。
根据处理装置(8)或(9),在控制单元为响应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启动用来打开后备箱的锁定机构的开锁功能时,当后备箱锁已经被打开了至少预定时间时,通知单元通知使用者后备箱的锁定机构已经被打开的事实。例如,通知单元可以在便携式发射机上配备的显示部分中显示,或亮灯,或通过声音,振动等方式通知使用者后备箱的锁定机构已经被打开的事实。
另外,上述条件包括后备箱的锁定机构没有被锁上已经过的至少预定时间。因此,使用者可以识别当通过远程操作打开后备箱锁之后经过预定时间箱锁仍然是打开的。从而可以降低被盗的风险。
另外,根据处理装置(9),当开门检测单元检测到为响应该指令信号打开后备箱的锁定机构后,在条件建立之前车门是打开的(即,使用者在车辆附近),那么通知单元禁止通知使用者。即,当使用者就在车辆附近时,即使从远程操作打开后备箱锁后已过了预定时间,也不用通知使用者后备箱未锁的状态。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发射机(1)是由使用者随身携带的,并且向/从待被装配物体安装的处理装置发送/接收信号来远程操作待被装配物体上配备的功能之一。便携式发射机包括第一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判断单元,和第二发射单元。第一发射单元根据预定操作发送包含启动待被装配物体上所配备功能的指令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处理装置为响应该指令信号而发送的应答信号。当判断单元断定没有接收到处理装置发送的应答信号后,第二发射单元根据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发送包括用来对要启动的功能给出取消启动指令的取消指令信息的取消信号。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1),当判断单元断定没有接收到处理装置为响应该指令信号而发送的应答信号后(例如,当指令信号发送后已过了2秒,但仍然没有收到应答信号),第二发射单元发送包括用来对由所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给出取消启动指令的取消指令信息的取消信号。
这样,如果使用者利用便携式发射机(1)在无法接收到处理装置发送的应答信号的范围内执行远程操作,那么就发送取消信号。因此,当为每种功能调整从处理装置发送的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时,就可以为每种功能设置远程操作容许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远程操作系统(1)包括从处理装置(1)到(9)中的任何一种处理装置以及便携式发射机。便携式发射机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第二发射单元,第三发射单元,和第二调整单元。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第二发射单元根据预定操作发送指令信号。第三发射单元为了响应处理装置发送的应答信号而发送确认信号。第二调整单元根据要启动的功能调整指令信号的到达距离。
根据远程操作系统(1),根据要启动的功能,不仅从处理装置发送的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即,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能够被调整,而且从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的到达距离也能够被调整。就是说,从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和从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都能够被调整,而不是仅有一个能够被调整,因此可以设置更稳定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发射机(2)远程操作车辆上配备的功能。便携式发射机(2)包括发射单元和调整单元。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包含用来启动车辆所配备的某种功能的指令信号,可以远程操作的功能包括车门开锁功能和后备箱开锁功能。调整单元调整发射单元所发送信号的到达距离,使得启动后备箱开锁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比启动车门开锁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短。
相信打开后备箱时被盗的风险比打开车门时的风险高。下面解释原因。从外面发现后备箱是否被打开比发现车门锁是否被打开要容易得多。另外,后备箱只能用手关上。此外,即使通过远程操作打开了车门锁,车门也不能自行打开。因此,车门开锁后被盗的机会比后备箱开锁后被盗的机会低。另外,如果配备了自动重锁功能,当经过一段预定时间后车门还没有打开,那么车门会自动锁上。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2),调整单元调整信号的到达距离,使得用来启动后备箱开锁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比用来启动车门开锁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短。这样,对后备箱开锁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可以只限制在比车门开锁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更接近车辆的范围。因此,进一步降低了车辆被盗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发射机(3)远程操作车辆上配备的功能。便携式发射机(3)包括发射单元和调整单元。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包含用来启动车辆所配备的功能之一的指令信号,可以远程操作的功能包括引擎关闭功能和引擎发动功能。调整单元调整从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使得启动引擎发动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比启动引擎关闭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短。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3),调整单元调整信号的到达距离,使得启动引擎发动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比启动引擎关闭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短。这样,总能够在远程操作引擎发动功能的任何地方远程操作引擎关闭功能。因此,可以防止不必要地发动引擎。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发射机(4)远程操作车辆上配备的功能。便携式发射机(4)包括发射单元和调整单元。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包含用来启动车辆所配备的功能之一的指令信号,可以远程操作的功能包括紧急功能和车门开锁功能,紧急功能是一种为了响应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而强制产生报警的功能。调整单元调整从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使得启动车门开锁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比启动紧急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短。
紧急功能是一种当在离车辆某个距离的位置检测出车内或周围出现可疑人的情况下强行发出告警的功能。因此,如果不能在离车辆某个距离的位置操作紧急功能,就会带来不便和风险。另一方面,使用者也许不会觉得只能在车辆附近操作车门开锁功能有多么不方便。而且,如果可以在距离车辆很远的位置操作车门开锁功能,将会增加车辆被盗的风险。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4),调整单元调整信号的到达距离,使得启动车门开锁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比启动紧急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短。这样,对车门开锁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可以只限制在比紧急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更接近车辆的范围。因此,可以获得在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之间保持平衡的远程操作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发射机(5)远程操作车辆上配备的功能。便携式发射机(5)包括发射单元和调整单元。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包含用来启动车辆所配备的功能之一的指令信号,可以远程操作的功能包括紧急功能和后备箱开锁功能,紧急功能是一种为了响应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而强制产生报警的功能。调整单元调整从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使得启动后备箱开锁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比启动紧急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短。
紧急功能是一种当在离车辆某个距离的位置检测出车内或周围出现可疑人的情况下强行发出报警的功能。因此,如果不能在离车辆某个距离的位置操作紧急功能,就会带来不便和风险。另一方面,使用者也许不会觉得只能在车辆附近操作后备箱开锁功能有多么不方便。另外,如果可以在距离车辆很远的位置操作后备箱开锁功能,将会增加车辆被盗的风险。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5),调整单元调整信号的到达距离,使得启动后备箱开锁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比启动紧急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短。这样,对后备箱开锁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可以只限制在比紧急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更接近车辆的范围。因此,可以获得在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之间保持平衡的远程操作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发射机(6)基于便携式发射机(2)到(5)中的任何一种,可以远程操作三个或三种以上种类的功能。调整单元将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划分为至少三级。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6),从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被划分为至少三级,而不是两级。因此,不但可以作简单设置,如允许在100米内对车辆远程操作一些功能,而在300米内对车辆远程操作其它功能;还可以作精确设置,例如,允许在100米内对车辆远程操作车门锁定功能,允许在30米内对车辆远程操作车门开锁功能,以及允许在10米内对车辆远程操作后备箱开锁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发射机(7)远程操作车辆上配备的功能。便携式发射机(7)包括发射单元和调整单元。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包含用来启动车辆所配备的功能之一的指令信号,至少包括三种可以远程操作的功能。为了根据远程操作的功能调整信号的到达距离,调整单元将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划分为至少三级。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7),调整单元将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被划分为至少三级,而不是两级。因此,不但可以作简单设置,如允许在100米内对车辆远程操作一些功能,而在300米内对车辆远程操作其它功能;还可以作精确设置,例如,允许在200米内对车辆远程操作发动和引擎关闭功能,允许在30米内对车辆远程操作车门开锁功能,以及允许在10米内对车辆远程操作后备箱开锁功能。
在根据本发明基于便携式发射机(2)到(7)中任何一种的便携式发射机(8)中,调整单元调整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的功率强度从而调整信号的到达距离。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8),调整单元通过调整信号的功率强度来调整发射单元要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这样,可以将便携式发射机上配备的发射天线数量减少到一个。
根据本发明基于便携式发射机(1)到(8)中任何一种的便携式发射机(9),还包括多个具有不同辐射效率的发射天线。调整单元通过切换发射天线来调整信号的到达距离。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9),调整单元通过互相切换辐射效率不同的发射天线来调整从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这样虽然增加了发射天线的数量,但是不用配备用来调整功率强度的部件。只需配备象用来切换发射天线位置的切换开关这种相对简单的部件就会顺利执行。
不仅可以通过互相切换辐射效率不同的发射天线来调整信号的到达距离,还可以通过调整信号的功率强度来调整信号的到达距离。这样,可以为每种功能调整出更精确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例如,假设只配备了两副辐射效率不同的发射天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简单地从一个天线切换到另一个天线只能将信号的到达距离(即,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划分为两级。而利用调整信号的功率强度可以将到达距离划分为三级或三级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便携式发射机(1)到(9)中任何一种的便携式发射机(10),还包括检测单元和输出降低单元。检测单元检测电池容量。输出降低单元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池容量降低无线波的发射功率。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10),输出降低单元根据电池容量降低无线波的发射功率。这样,当例如电池容量变低时,可以降低无线波的发射功率。因此,虽然缩短了所发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但是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周期。
根据本发明基于便携式发射机(10)的便携式发射机(11)还包括通知单元,它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池容量通知使用者无线波的发射功率降低了。
根据便携式发射机(11),通知单元根据电池容量通知使用者无线波的发射功率已经降低了的事实。因此,使用者可以意识到是由于电池功率降低而不是故障导致远程操作容许范围缩小。这样,使用者可以迅速作出适当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3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的由便携式发射机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的由处理装置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6显示了根据实施例(2)的由处理装置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显示了根据实施例(3)的由处理装置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9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0显示了根据实施例(4)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1显示了根据实施例(4)的由便携式发射机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显示了根据实施例(4)的由处理装置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显示了根据实施例(5)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4显示了根据实施例(5)的由处理装置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6显示了根据实施例(6)的由处理装置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7显示了根据实施例(7)的由便携式发射机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8显示了根据实施例(7)的由处理装置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0显示了根据实施例(8)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1显示了根据实施例(8)的由处理装置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22显示了根据实施例(8)的由便携式发射机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2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9)的包括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4显示了根据实施例(9)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5显示了根据实施例(9)的由便携式发射机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26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7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0)的包括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8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0)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9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0)的由便携式发射机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30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31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1)的包括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32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33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1)的由便携式发射机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34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35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2)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36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2)的由便携式发射机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37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38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39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3)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40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3)的由便携式发射机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41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42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43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4)的便携式发射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44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4)的由便携式发射机中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远程操作系统的实施例。图1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在图1中,参考编号1代表安装在车辆上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1包括微型计算机2、存储ID码的EEPROM 3、用来接收从注册用户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无线波(例如,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的接收电路4、发射控制电路5、用来切换在发射侧和接收侧之间切换天线的切换开关6、输入电路7、和输出电路8。
所发射的无线波具有较远到达距离(例如200米)的高效天线9连接到切换开关6。高效天线9通过切换开关6连接到接收电路4和发射控制电路5。另一方面,便携式发射机21包括车门锁定开关22、车门开锁开关23、紧急开关24、引擎发动开关25、引擎关闭开关26和后备箱释放开关27。
用来锁定/开锁车门的车门钥匙开关10和用来释放后备箱的后备箱开关11连接到输入电路7。用来控制车门锁定的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2、用来控制车门开锁的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3、用来发出告警的紧急控制单元14、用来控制引擎发动的引擎发动控制单元15、用来控制引擎关闭的引擎关闭控制单元16、和用来控制后备箱释放的后备箱释放控制单元17都连接到输出电路8。
当接收到车门锁定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即,ID码与EEPROM3中保存的ID码相同)中的信号后,微型计算机2控制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2锁上车门。当接收到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中的信号后,微型计算机2控制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2打开车门。
当接收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引擎关闭指令信息或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中的信号后,与接收到包括车门锁定指令信息或车门开锁指令信息的信号时的方式相同,微型计算机2控制所接收指令信息对应的控制单元,即紧急控制单元14、引擎发动控制单元15、引擎关闭控制单元16或后备箱释放控制单元17,发出蜂鸣、发动引擎、关闭引擎或释放后备箱。
另外,根据从车门钥匙开关10或后备箱钥匙开关11得到的信号,微型计算机2控制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2、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3或后备箱释放控制单元17锁上车门、打开车门或释放后备箱。另外,微型计算机2还可以控制切换开关6使得在发射侧和接收侧之间切换高效天线9。
图2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的便携式发射机21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便携式发射机21包括微型计算机28、存储ID码的EEPROM 29、发射电路30、接收电路31、用来在发射侧和接收侧之间切换天线的切换开关32、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较远(例如200米)的高效天线33、车门锁定开关22、车门开锁开关23、紧急开关24、引擎发动开关25、引擎关闭开关26和后备箱释放开关27。
当操作车门锁定开关22时,微型计算机28向发射电路30输出车门锁定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指令信号。然后,微型计算机28控制高效天线33发射指令信号。另一方面,当操作车门开锁开关23时,微型计算机28向发射电路30输出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指令信号。然后,微型计算机28控制高效天线33发射指令信号。
与操作车门锁定开关22或车门开锁开关23时的方式相同,当操作紧急开关24、引擎发动开关25、引擎关闭开关26或后备箱释放开关27时,微型计算机28向发射电路30输出所操作的开关对应的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指令信号。然后微型计算机28控制高效天线33发射指令信号。另外,微型计算机28还可以控制切换开关32在发射侧和接收侧之间切换高效天线33。
接下来参考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便携式发射机21中微型计算机28所执行的处理操作[1-a]。首先,微型计算机28判断是否已经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22(步骤S1)。当微型计算机28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22后,微型计算机28接下来读取EEPROM29中存储的ID码,并且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在本例中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的ID码中的指令信号(步骤S2)。
微型计算机28向发射电路30输出所生成的指令信号,使得从高效天线33发射指令信号(步骤S13)。之后,微型计算机28控制切换开关32将高效天线33切换到接收侧(步骤S14)。微型计算机28将计时器t1设置为0然后启动计时器t1(步骤S15)。
接下来,微型计算机28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处理装置1为响应该指令信号而发送的应答信号(步骤S16)。当微型计算机28断定已经接收到应答信号后,微型计算机28判断所接收的应答信号中包含的ID码是否和EEPROM29中保存的ID码一致(步骤S17)。
当微型计算机28断定ID码彼此相同时(就是说,所接收的应答信号是从与便携式发射机21配对的处理装置1发送的信号),微型计算机28控制切换开关32将高效天线33切换到发射侧(步骤S18)。微型计算机28向发射电路30输出对应答信号的确认信号(包含EEPROM29中保存的ID码),使得从高效天线33发射确认信号(步骤S19)。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
另一方面,如果微型计算机28在步骤17中断定ID码彼此不同,那么处理操作返回到微型计算机28等待接收应答信号的步骤S16。如果微型计算机28在步骤S16中断定还没有接收到应答信号,那么微型计算机28接下来判断计时器t1是否已经超过了预定时间t1’(例如,2秒)(步骤S20)。
如果微型计算机28断定计时器t1还没有到预定时间t1’(即,从指令信号发送后还没有超过2秒),那么处理操作返回到微型计算机28等待接收应答信号的步骤S16。另一方面,如果微型计算机28断定计时器t1已经到了预定时间t1’(即,虽然从指令信号发送起已经超过2秒但还是没有接收到应答信号),那么微型计算机28接下来控制切换开关32将高效天线33切换到发射侧(步骤S21)。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顺便指出,当指令信号还没有到达处理装置1或当处理装置1发送的应答信号还没有到达便携式发射机21时,就会出现即使从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指令信号后已经超过2秒钟,但是便携式发射机21仍然没有接收到应答信号的情况。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28在步骤S1中断定还没有操作车门锁定开关22时,微型计算机28接下来判断是否已经操作了车门开锁开关23(步骤S3)。当微型计算机28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开锁开关23时,微型计算机28接下来读取EEPROM 29中存储ID码,并且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在本例中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的ID码中的指令信号(步骤S4)。然后,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微型计算机28向发射电路30输出所生成的指令信号,使得高效天线33发射指令信号(步骤S13)。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28在步骤S3中断定没有操作车门开锁开关23时,那么与上述方式相同,微型计算机28判断是否操作了紧急开关24、引擎发动开关25、引擎关闭开关26或后备箱释放开关27(步骤S5、S7、S9或S11)。当微型计算机28断定已经操作了紧急开关24、引擎发动开关25、引擎关闭开关26或后备箱释放开关27时,与微型计算机28断定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22时的方式相同,微型计算机28生成对应于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在本例中是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引擎关闭指令信息或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指令信号(步骤S6、S8、S10、或S12)。然后,微型计算机28从高效天线33辐射所生成的指令信号(步骤S13)。
接下来,参考图4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处理装置1中微型计算机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1-b]。首先,微型计算机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从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指令信号(步骤S31)。当微型计算机2断定已经接收到指令信号时,微型计算机2判断所接收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ID码是否与EEPROM3中存储的ID码一致(步骤S32)。
当微型计算机2断定ID码彼此相同时(即,接收到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微型计算机2接下来判断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否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或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即,指令信息是否是针对那种如果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较远就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功能)(步骤S33)。
当微型计算机2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或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时,微型计算机2控制发射控制电路5的功率(即,在本例中控制削弱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来缩短从高效天线9要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例如,在10米内)(步骤S34)。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2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既不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也不是后备箱释放信息,而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或引擎关闭指令信息时(即,指令信息是针对那种即使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较远也不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功能),微型计算机2接下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5的功率(例如,将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设置到最大值)来扩大从高效天线9要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例如,200米以内)(步骤S35)。
接下来,微型计算机2控制切换开关6将高效天线9切换到发射侧(步骤S36)。微型计算机2向发射控制电路5输出对指令信号的应答信号(包含EEPROM3中存储的ID码)使得高效天线9发射应答信号(步骤S37)。然后,微型计算机2控制切换开关6将高效天线9切换到接收侧(步骤S38)。微型计算机2将计时器t2设置为零,然后启动计时器t2(步骤S39)。
接下来,微型计算机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21为响应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步骤S40)。当微型计算机2断定已经接收到确认信号时,微型计算机2判断所接收的确认信号中包含的ID码是否和EEPROM29中保存的ID码一致(步骤S41)。
当微型计算机2断定ID码彼此相同时(即,接收到的确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微型计算机2根据指令信息,控制启动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步骤S42)。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1。
例如,当指令信息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时,微型计算机2控制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2锁上车门。当指令信息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时,微型计算机2控制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2打开车门。这里,虽然微型计算机2是根据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来控制功能的启动,但是从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确认信号中也可以包含指令信息。在那种情况下,微型计算机2可以根据确认信号而不是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来启动功能。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2在步骤S41中断定ID码彼此不同时,处理操作返回微型计算机2等待接收确认信号的步骤S40。当微型计算机2在步骤S40中断定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后,微型计算机2接下来判断计时器t2是否已经超过了预定时间t2’(例如,2秒)(步骤S43)。
当微型计算机2断定计时器t2还没有到预定时间t2’(即,从应答信号发送后还没有超过2秒)时,那么处理操作返回到微型计算机2等待接收确认信号的步骤S40。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2断定计时器t2已经到了预定时间t2’(即,虽然从应答信号发送后已经超过2秒但仍然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时,那么处理操作直接返回到步骤S31。顺便指出,当应答信号还没有到达便携式发射机21或当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确认信号还没有到达处理装置1时,就会出现即使从处理装置1发送应答信号后已经超过2秒钟但是处理装置1仍然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的情况。
根据实施例(1)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为了响应从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指令信号,处理装置1发送应答信号,并且为了响应应答信号,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确认信号。只有在接收到确认信号后,处理装置1才根据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控制功能的启动。
即使当处理装置1接收到了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指令信号时,除非便携式发射机21接收到了处理装置1发送的应答信号,否则便携式发射机21不会发送确认信号。无需指出,如果便携式发射机21不发送确认信号,处理装置1肯定不会接收到确认信号。这样,处理装置1不会控制启动指令信号要启动的功能。
就是说,从处理装置1发送的应答信号的到达范围被当作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可以为每种功能调整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因此,可以为每种功能设置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这样,可以提高用户友好性,或者保证安全性。
在根据实施例(1)的处理装置1,当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时,可以通过控制功率来延长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也许使用者不会对只能在车辆附近操作车门开锁功能感到不太方便。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装置中,可以通过控制功率来缩短为响应车门锁定指令信息中包含的指令信号而发送的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
图5显示了根据实施例(2)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与图1所示的远程操作系统中相似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参考编号表示。在这里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在图5中,参考编号41代表在车辆上安装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41包括微型计算机42、存储ID码的EEPROM3、用来接收注册用户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21所发送的无线波(如指令信息到添加ID码中的信号)的接收电路4、发射控制电路43、用来切换发射侧和接收侧之间天线的切换开关6、输入电路7、和输出电路8。
所发射的无线波具有较远到达距离(例如200米)的高效天线9连接到切换开关6。高效天线9通过切换开关6连接到接收电路4和发射控制电路43。另外,所发射的无线波具有较近到达距离(例如10米)的低率天线44连接到发射控制电路43。
接下来,参考图6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2)的处理装置1中微型计算机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2-b]。除了微型计算机42在步骤S32
中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ID码与EEPROM 3中存储的ID码一致之后的步骤外(即,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4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处理操作[2-b]与图4中所示的处理操作[1-b]相似。因此,这里只描述当微型计算机42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4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之后的操作。
当微型计算机42在步骤S32中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4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后,微型计算机42接下来判断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还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即,指令信息是否是针对那种如果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得较远就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功能)(步骤S33)。
当微型计算机42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或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后,微型计算机42控制发射控制电路43将低效天线44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51)。微型计算机42向发射控制电路43发送响应该指令信号的应答信号(包括EEPROM 3中存储的ID码)使得从低效天线44发射应答信号(步骤S52)。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42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既不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也不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而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或引擎关闭指令信息中的一种时(即,指令信息是针对那种即使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较远也不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功能),微型计算机42接下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43将高效天线9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53)。
根据实施例(2)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与根据实施例(1)的远程操作系统的效果相似。在根据实施例(2)的处理装置41中,当从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时,利用高效天线9来延长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也许使用者不会对只能在车辆附近操作车门开锁功能感到不太方便。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装置中,可以利用低效天线44来缩短为响应车门锁定指令信息中包含的指令信号而发送的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
接下来,描述根据实施例(3)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除了处理装置、组成处理装置的微型计算机和发射控制电路外,远程操作系统与图1中所示的远程操作系统具有相似的配置。因此,处理装置、微型计算机和发射控制电路由与处理装置1、微型计算机2和发射控制电路5不同的参考编号表示,这里省略对其它组成部分的描述。在图7中,参考编号1A代表处理装置。处理装置1A包括微型计算机2A、EEPROM 3、接收电路4、发射控制电路5A、切换开关6、输入电路7和输出电路8。
接下来,参考图7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3)的处理装置1A中微型计算机2A所执行的处理操作[3-b]。除了微型计算机2A在步骤S32中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ID码与EEPROM 3中存储的ID码一致之后的步骤外(即,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1A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处理操作[3-b]与图4中所示的处理操作[1-b]相似。因此,这里只描述当微型计算机2A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1A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之后的操作。
当微型计算机2A在步骤S32中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1A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后,微型计算机2A接下来判断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否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步骤S33A)。
当微型计算机2A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后,微型计算机2A接下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5A的功率(即,在本例中控制削弱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来缩短高效天线9所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例如,在10米内)(步骤S34A)。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2A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不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时,微型计算机2A接下来判断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否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步骤S33B)。
当微型计算机2A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后,微型计算机2A接下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5A(即,在本例中控制削弱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将高效天线9所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设置的比较短(例如,在50米内)(步骤S34B)。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2A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既不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也不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而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或引擎关闭指令信息中的一种时(即,指令信息是针对那种即使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的较远也不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功能),微型计算机2A接下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5A的功率(例如,将所发送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设置到最大值),使得高效天线9发送的信号的到达距离较远(例如,200米)(步骤S35)。
在根据实施例(3)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中,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可以设置为三级,而不是两级。这样,就可以为每种功能设置更稳定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因此可以获得在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两方面都更出色的系统。
在根据实施例(3)的处理装置1A中,通过控制发射控制电路5A的功率来调整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然而,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装置51中,例如,如图8所示,可以提供具有不同发射效率的高效天线9、中效天线54和低效天线44。在图8中,微型计算机52控制发射控制电路53切换到输出天线。这样,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被调整为三级。
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装置61中,例如,如图9所示,可以提供具有不同发射效率的高效天线9和效率天线44。在图9中,微型计算机62控制发射控制电路63切换到输出天线并且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功率)。这样,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被调整为三级或更多级。
图10显示了根据实施例(4)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电路原理方框图。与图1所示的远程操作系统中相似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参考编号表示。在这里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在图10中,参考编号71代表在车辆上安装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71包括微型计算机72、存储ID码的EEPROM 3、用来接收注册用户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81所发送的无线波(如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的接收电路4、发射电路73、用来切换发射侧和接收侧之间天线的切换开关6、输入电路7、和输出电路8。
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较近(例如,10米)的低效天线44连接到切换开关6。高效天线44通过切换开关6连接到接收电路4和发射电路73。除了微型计算机82外,便携式发射机81与图2中所示的便携式发射机21的配置相似。因此,便携式发射机81中的微型计算机用另一个参考编号82表示,这里将省略对其它部分的描述。
接下来,参考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4)的便携式发射机81中微型计算机8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4-a]。除了微型计算机82在步骤S1、S5、S7或S9中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22、紧急开关24、引擎发动开关25或引擎关闭开关26之后的步骤外,处理操作[4-a]与图3中所示的处理操作[1-a]相似。因此,这里只描述当微型计算机82在步骤S1、S5、S7或S9中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22、紧急开关24、引擎发动开关25或引擎关闭开关26之后的操作。
当微型计算机82在步骤S1断定已经操作过车门锁定开关22时,微型计算机82接下来读取EEPROM29中存储的ID码,并且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在本例中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的ID码中的指令信号(步骤S2)。微型计算机82向发射电路30输出所生成的指令信号,使得从高效天线33发射出指令信号(步骤S61)。此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82在步骤S5、S7或S9中断定已经操作了紧急开关24、引擎发生动开关25或引擎关闭开关26,那么微型计算机82与当它断定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22时的方式一样,接下来读取EEPROM29中保存的ID码,并且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在本例中是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或引擎关闭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的ID码中的指令信号(步骤S6、S8、或S10)。然后,微型计算机82向发射电路30输出所生成的指令信号使得从高效天线33发射出指令信号(步骤S61)。此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即,便携式发射机81被设计成只要指令信号添加了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或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就等待为响应便携式81发送的指令信号而发送的应答信号。这是便携式发射机81与便携式发射机21的不同之处。
接下来,参考图12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4)的处理装置71中微型计算机7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4-b]。除了微型计算机72在步骤S32中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ID码与EEPROM 3中存储的ID码一致之后的步骤外(即,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7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81发送的信号),处理操作[4-b]与图4中所示的处理操作[1-b]相似。因此,这里只描述当微型计算机72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7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81发送的信号之后的操作。
当微型计算机72在步骤S32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7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81发送的信号时,微型计算机72接下来判断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还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即,指令信息是否是针对那种如果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的较远就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功能)(步骤S33)。
当微型计算机72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或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时,微型计算机72接下来控制切换开关6将低效天线44切换到发射侧(步骤S36)。微型计算机72向发射电路73发送响应指令信号的应答信号(包括EEPROM3中存储的ID码),使得从低效天线44发射应答信号(步骤S37)。之后,微型计算机72控制切换开关6将低效天线44切换到接收侧(步骤S38)以便等待接收便携式发射机81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72在步骤S33中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既不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也不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而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或引擎关闭指令信息中的任何一种时(即,指令信息是那种针对即使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较远也不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功能),微型计算机72根据指令信息控制启动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而不发送应答信号(即,即使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步骤S71)。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1。
根据实施例(4)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当处理装置71接收到用来启动那种如果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较远就会引起安全问题的车门开锁功能或后备箱释放功能的指令信息时,发送到达距离被限制得较近的应答信号来缩短这些功能的远程操作允许范围。
另一方面,对于车门锁定功能、引擎发动/关闭功能等,处理装置71被设计成一接收到指令信号就控制启动功能。这样,对这些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得较大。因此,可以获得在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两方面都很出色的远程操作系统。
图13显示了根据实施例(5)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与图1所示的远程操作系统中相似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参考编号表示。在这里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在图13中,参考编号91代表在车辆上安装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91包括微型计算机92、存储ID码的EEPROM3、用来接收注册用户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81所发送的无线波(如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的接收电路4、发射控制电路93、用来切换发射侧和接收侧之间天线的切换开关6、输入电路7、和输出电路8。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较远(例如,200米)的高效天线9连接到切换开关6。高效天线9通过切换开关6连接到接收电路4和发射控制电路93。
接下来,参考图14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5)的处理装置91中微型计算机9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5-b]。除了微型计算机92在步骤S32中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ID码与EEPROM 3中存储的ID码一致之后的步骤外(即,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9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81发送的信号),处理操作[5-b]与图4中所示的处理操作[1-b]相似。因此,这里只描述当微型计算机92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9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81发送的信号之后的操作。
当微型计算机92在步骤S32断定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9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81发送的信号时,微型计算机92接下来判断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否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步骤S33A)。
当微型计算机92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时,微型计算机92接下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93的功率(即,在本例中控制削弱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来缩短高效天线9所发送信号的到达距离(例如,在10米内)(步骤S34A)。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92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不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后,微型计算机92接下来判断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否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步骤S33B)。
当微型计算机92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时,微型计算机92接下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93的功率(即,在本例中控制减弱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使得高效天线9所发送信号的到达距离相对较近(例如,在50米内)(步骤S34B)。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92断定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既不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也不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而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或引擎关闭指令信息中的任何一种时(即,指令信息是针对那种即使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得较大也不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功能),微型计算机92根据指令信息控制启动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而不发送应答信号(即,即使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步骤S81)。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31。
在根据实施例(5)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中,当接收到用来启动那种如果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得较大就会引起安全问题的车门开锁功能或后备箱释放功能时,处理装置91发送到达距离被限制得较近的应答信号来缩小这些功能的远程操作允许范围。另外,可以调整每种功能的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使得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可以设置得更精确。
另一方面,对于车门开锁功能、引擎发动/关闭功能等,处理装置91被设计成一接收到指令信号就控制启动功能。这样,这些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设置得较大。因此,可以获得在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两方面都更出色的远程操作系统。
图15显示了根据实施例(6)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与图1所示的远程操作系统中相似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参考编号表示。在这里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在图15中,参考编号101代表在车辆上安装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101包括微型计算机102、存储ID码的EEPROM3、用来接收注册用户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21所发送的无线波(如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的信号)的接收电路4、发射电路103、用来切换发射侧和接收侧之间天线的切换开关6、输入电路7、和输出电路8。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较远(例如,200米)的高效天线9连接到切换开关6。高效天线9通过切换开关6连接到接收电路4和发射电路103。
接下来,参考图16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6)的处理装置101中微型计算机10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6-b]。首先,微型计算机10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指令信号(步骤S91)。当微型计算机102断定已经接收到指令信号后,微型计算机102判断在接收到的指令信号中包含ID码是否与EEPROM3中存储的ID码一致(步骤S92)。
当微型计算机102断定ID码彼此相同时(即,所接收的指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10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微型计算机102根据指令信息控制启动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步骤S93)。例如,当指令信息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时,微型计算机102控制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2锁上车门。当指令信息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时,微型计算机102控制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3打开车门。
接下来,微型计算机102控制切换开关6将高效天线9切换到发射侧(步骤S94)。微型计算机102向发射电路103输出为响应该指令信号而发送的应答信号(包含EEPROM3中存储的ID码),使得高效天线9发射应答信号(步骤S95)。然后,微型计算机102控制切换开关6将高效天线9切换到接收侧(步骤S96)。微型计算机102将计时器t2设置为零,并且启动计时器t2(步骤S97)。
接下来,微型计算机10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21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步骤S98)。当微型计算机102断定已经接收到确认信号后,微型计算机102判断所接收的确认信号中包含的ID码与EEPROM3中存储的ID码是否一致(即,所接收的确认信号是否是从与处理装置10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步骤S99)。如果微型计算机102断定所接收的确认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10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即,应答信号已经正确到达了便携式发射机21),那么处理操作直接返回到步骤S91。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102断定在步骤S99中所接收的确认信号不是从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信号时,处理操作返回到微型计算机102等待接收确认信号的步骤S98。当微型计算机102在步骤S98中断定还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时,微型计算机102接下来判断计时器t2是否已经超过了预定时间t2’(例如,2秒)(步骤S100)。
如果微型计算机102断定计时器t2还没有到预定时间t2’(即,从应答信号发送起还没有超过2秒),那么处理操作返回到微型计算机102等待接收确认信号的步骤S98。另一方面,如果微型计算机102断定计时器t2已经到了预定时间t2’(即,虽然从应答信号发送起已经超过2秒但还是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那么微型计算机102进一步断定应答信号还没有正确地到达便携式发射机21,并且微型计算机102控制取消启动要在步骤S93启动的功能,或者将处理装置101恢复到功能要启动之前的状态(步骤S101)。然后,处理装置返回到步骤S91。例如,当紧急功能启动发出告警后,微型计算机102控制紧急控制电路14停止告警。当车门开锁功能启动打开车门后,微型计算机102控制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2锁上车门。
在根据实施例(6)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中,当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指令信号时,处理装置101控制启动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即,处理装置101控制功能的启动而不等接收到从便携式发射机21发送的确认信号。这样,可以消除开始控制启动时的延迟。
假设处理装置101发送响应指令信号的应答信号,但是没有收到便携式发射机21为响应该应答信号应该发送的确认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装置101控制取消启动或者将它自己恢复到功能还没有启动前的状态。就是说,即使处理装置101没等接收到确认信号就控制启动了功能,如果处理装置101最终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那么它可以将它自己恢复到功能还没启动时的状态。
接下来,描述根据实施例(7)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除了处理装置、组成处理装置的微型计算机、和便携式发射机外,远程操作系统与图15中所示的远程操作系统具有相似的配置。因此,处理装置、微型计算机和便携式发射机用与处理装置101、微型计算机102和便携式发射机21不同的其它参考编号表示,并且将省略对其它部分的描述。
在图15中,用参考编号111代表处理装置。处理装置111包括微型计算机112、EEPROM 3、用来接收注册用户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121所发送的无线波(如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的信号)的接收电路4、发射电路103、切换开关6、输入电路7、和输出电路8。
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较远(例如,200米)的高效天线9连接到切换开关6。高效天线9通过切换开关6连接到接收电路4和发射电路103。除了微型计算机28外,便携式发射机121与图2中所示的便携式发射机21具有相似的配置。因此,用另一个参考编号122代表便携式发射机121的微型计算机,并且这里将省略对其它部分的描述。
接下来,参考图17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7)的便携式发射机121中微型计算机12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7-a]。除了微型计算机122在步骤S16中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处理装置111发送的应答信号之后的步骤外,处理操作[7-a]与图3中所示的处理操作[1-a]相似。因此,这里只描述当微型计算机12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处理装置111发送的应答信号之后的操作。
在步骤S16中,微型计算机12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处理装置111发送的应答信号。当微型计算机122断定已经接收到应答信号时,微型计算机122判断所接收的应答信号中包含的ID码与EEPROM 29中存储的ID码是否一致(步骤S17)。
当微型计算机122断定ID码彼此相同时(即,所接收的应答信号是从与便携式发射机121配对的处理装置111发送的信号),微型计算机122进一步断定指令信号已经正确到达了处理装置111,并且控制切换开关32将高效天线33切换到发射侧(步骤S18)。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122在步骤17中断定ID码彼此不同时,处理操作返回到微型计算机122等待接收应答信号的步骤S16。当微型计算机122在步骤S16中断定还没有接收到应答信号时,微型计算机122接下来判断计时器t1是否已经超过了预定时间t1’(例如,2秒)(步骤S20)。
如果微型计算机122断定计时器t1还没有到预定时间t1’(即,从指令信号发送起还没有超过2秒),那么处理操作返回到微型计算机122等待接收应答信号的步骤S16。另一方面,如果微型计算机122断定计时器t1已经到了预定时间t1’(即,虽然从指令信号发送起已经超过2秒但还是没有接收到应答信号),那么微型计算机122进一步断定指令信号没有正确到达处理装置111,并且控制切换开关32将高效天线33切换到发射侧(步骤S21)。此后,微型计算机122向发射电路30输出取消信号,使得高效天线33发射取消信号(步骤S111)。取消信号(包含EEPROM29中存储的ID码)包括用来向在步骤S13中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发出取消启动指令的取消指令信息。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
接下来,参考图18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7)的处理装置111中微型计算机11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7-b]。除了在步骤S97中微型计算机112将计时器t2设置为零,并且启动计时器t2之后的步骤外,处理操作[7-b]与图16中所示的处理操作[6-b]相似。因此,这里只描述当微型计算机112将计时器t2设置为零,并且启动计时器t2之后的处理步骤的操作。
当微型计算机112在步骤S97中将计时器t2设置为零并且启动计时器t2时,微型计算机112接下来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121发送的取消信号(步骤S121)。当微型计算机112断定已经接收到取消信号时,微型计算机112判断接收到的取消信号中包含的ID码是否与EEPROM3中存储的ID码一致(即,接收到的取消信号是否是从与处理装置11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121发送的信号)(步骤S122)。
当微型计算机112断定所接收的取消信号是从与处理装置111配对的便携式发射机121发送的信号时(即,应答信号还没有正确到达便携式发射机121),微型计算机112控制取消启动在步骤S93启动的功能或者将处理装置111恢复到功能还没启动时的状态(步骤S123)。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91。例如,当紧急功能启动后发出告警时,微型计算机112控制紧急控制电路14停止告警。当车门开锁功能启动以打开车门时,微型计算机112控制车门锁定控制单元锁上车门。
另一方面,如果微型计算机112在步骤S122中断定接收到的取消信号不是从便携式发射机121发送的信号,那么处理操作返回到微型计算机112等待接收取消信号的步骤S121。当微型计算机112在步骤S121中断定还没有接收到取消信号时,微型计算机112接下来判断计时器t2是否已经超过了预定时间t2’(例如,2秒)(步骤S124)。
如果微型计算机112断定计时器t2还没有到预定时间t2’(即,从应答信号发射起还没有超过2秒),那么处理操作返回到微型计算机112等待接收取消信号的步骤S121。另一方面,如果微型计算机112断定计时器t2已经到了预定时间t2’(即,虽然从应答信号发射起已经超过2秒但还是没有接收到取消信号),那么微型计算机112断定应答信号已经正确到达了便携式发射机121。然后,处理操作直接返回到步骤S91。
根据实施例(7)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当处理装置111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121发送的指令信号时,处理装置111控制启动由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这样,可以消除开始控制启动时的延迟。
当便携式发射机121没有接收到处理装置111发送的应答信号时,便携式发射机121发送取消信号。当接收到取消信号时,处理装置111控制取消功能的启动或将它自己恢复到功能还没启动时的状态。就是说,即使当处理装置111一接收到指令信号就控制功能的启动,但是如果便携式发射机121没有正确接收到应答信号,那么处理装置111可以将它自己恢复到功能还没有启动时的状态。
在根据实施例(6)或(7)的处理装置101或111中,不调整为响应指令信号而发送的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即,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但是,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装置中,可以象在处理装置1中一样为每种功能调整到达距离。这样,可以为每种功能设置合适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因此,可以获得在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两方面都很出色的远程操作系统。
图19显示了根据实施例(8)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与图1所示的远程操作系统中相似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参考编号表示。在这里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在图19中,参考编号131代表在车辆上安装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131包括微型计算机132、存储ID码的EEPROM 3、用来接收注册用户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141所发送的无线波(如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的接收电路4、发射电路103、用来切换发射侧和接收侧之间天线的切换开关6、输入电路7、和输出电路8。
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较远(例如,200米)的高效天线9连接到切换开关6。高效天线9通过切换开关6连接到接收电路4和发射电路103。另外,用来开锁车门的车门钥匙开关10、用来释放后备箱的后备箱开关11、和用来检测后备箱开/关状态的后备箱开/关检测传感器133连接到输入电路7。
图20显示了根据实施例(8)的便携式发射机141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与图2所示的远程操作系统中相似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参考编号表示。在这里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便携式发射机141包括微型计算机142、EEPROM29、发射电路30、接收电路31、高效发射天线33、接收天线143、车门锁定开关22、车门开锁开关23、紧急开关24、引擎发动开关25、引擎关闭开关26、后备箱释放开关27和用来发出蜂鸣声的蜂鸣发声单元144。
接下来,参考图21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8)的处理装置131中微型计算机13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8-b]。处理操作[8-b]中的步骤S131到S140实质上与图4中所示的处理操作[1-b]中的步骤S31到S43相似。因此,这里只描述步骤S139后开始的操作。
在步骤S139中,微型处理器132控制启动从便携式发射机141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此后,微型处理器132首先判断启动的功能是否是后备箱释放功能(步骤S141)。当微处理器132断定启动的功能是后备箱释放功能时,微处理器132将计时器t3设置为零并且启动计时器t3(步骤S142)。然后,微处理器132将后备箱标志f设置为1,表示后备箱已经释放(步骤S143)。
下一步,根据从后备箱开/关检测传感器133获得的信息,微处理器132判断后备箱是否已经关上(步骤S144)。当微处理器132断定后备箱已经关上时,微处理器132进一步断定可以避免由于远程操作释放后备箱所产生的被盗风险,并且将后备箱标志f设置为0(步骤S145)。然后,处理操作直接返回到步骤S131。
另一方面,当微处理器132断定后备箱没有关上时,微处理器132接下来判断计时器t3是否已经到了预定时间t3’(例如,30秒)(步骤S146)。如果微处理器132断定计时器t3已经到了预定时间t3’(即,从后备箱打开起已经超过30秒),那么微处理器132接下来控制切换开关6将高效天线9切换到发射侧(步骤S147)。微处理器132向发射电路103输出报警信号,使得高效天线9发射报警信号(步骤S148)。报警信号(包括EEPROM3中存储的ID码)用来提示使用者后备箱释放已经超过30秒,有被盗的风险。此后,微处理器132控制切换开关6将高效率天线9切换到接收侧(步骤S149),并且将后备箱标志f设置为0(步骤S150)。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31。
另一方面,当微处理器132在步骤S146中断定计时器t3还没有到预定时间t3’时,微处理器132接下来判断车门是否被打开(步骤S151)。当微处理器132断定车门被打开时(即,使用者就在车辆附近),由于不必发送报警信号,所以微处理器132将计时器t3重新设置为0并且重新启动计时器t3(步骤S152)。另一方面,当微处理器132断定车门是关闭的,因为不必重新将计时器t3设置为0,所以处理操作直接返回到步骤S131。顺便指出,有一些用来判断车门是否打开的方法,例如,将用来检测车门打开状态的车门打开检测传感器连接到微型计算机132,然后,微型计算机132根据从车门打开检测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判断车门是否被打开。
当微型处理器132在步骤S151中断定车门被打开时,建议使用者,即驾驶员在车辆附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必发送报警信号。此后,当车门关闭而后备箱仍然释放时,微型计算机132跳过步骤S152中的处理操作。由于计时器t3没有重新设置回零,所以计时器t3继续计时。只要一过预定时间t3’而后备箱仍然释放,就发送报警信号。
当微型计算机132在步骤S141中断定启动的功能不是后备箱释放功能时,因为不必执行步骤S142开始之后的处理操作,所以处理操作直接返回到步骤S131。当微型计算机132在步骤S131中断定还没有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141发送的指令信号后,微型计算机132接下来判断后备箱标志f是否为1(步骤S153)。当微型计算机132断定后备箱标志f不为1后,处理操作直接返回到步骤S131。
接下来,参考图22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8)的处理装置141中微型计算机14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8-a]。处理操作[8-a]中的步骤S161到S178实质上与图3中所示的处理操作[1-a]中的步骤S 1到S20相似。因此,这里只描述步骤S179后开始的操作。
在步骤S179中,微型计算机14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从处理装置131发送的报警信号。当微型计算机142断定已经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微型计算机142判断接收到的报警信号中包含的ID码与EEPROM29中存储的ID码是否一致(步骤S180)。
当微型计算机142断定ID码彼此一致时(即,接收到的报警信号是从与便携式发射机141配对的处理装置131发送的信号),微型计算机142控制蜂鸣发声单元144产生蜂鸣声以便提示使用者后备箱释放已经超过30秒(步骤S181)。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61。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142断定ID码彼此不同时,因为不必产生蜂鸣声,所以处理操作直接返回到步骤S161。另外,当微型计算机142在步骤S179中断定没有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处理操作直接返回到步骤S161。
在根据实施例(8)的包括处理装置和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中,当通过远程操作释放后备箱,并且后备箱持续释放超过预定时间t3’时(例如,30秒),使用者被告知预定时间t3’已过,而后备箱仍然被释放。这样,可以降低车辆被盗的风险。
根据实施例(8)的处理装置131在这种条件下发送预定时间t3’已过,而后备箱仍然释放的通知。然而,发送通知的条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操作中,即使预定时间t3’已过,而后备箱仍然释放,但是如果同时车门是打开的,那么可以断定使用者就在车辆附近,因此不必发送通知(不发送报警信号)。
在根据实施例(8)的远程操作系统中,在便携式发射机141产生蜂鸣声。然而,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远程操作系统中,可以在处理装置一侧产生蜂鸣声。顺便指出,通知的形式不局限于蜂鸣声,也可以用其它声音或可视的东西,如显示器。另外,便携式发射机可以是带振动的。根据实施例(8)的远程操作系统可以和根据实施例(1)到(7)中任何一种远程操作系统组合。
至此只描述了调整从处理装置发送的应答信号到达距离的情况。然而,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可以调整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或者可以在多个发射效率不同的发射天线中切换输出天线以便象在处理装置中的方式一样,根据每种功能调整指令信号、确认信号等的到达距离。
在上述根据实施例(1)到(7)的远程操作系统中,从便携式发射机21、81、...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实质上等于从处理装置1、1A、...发射的无线波的最大到达距离。然而,那些到达距离不一定要彼此相等。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远程操作系统中,例如,从处理装置1、1A、...发送的应答信号的最大到达距离可以比从便携式发射机21、81、...发送的指令信号的到达距离近。这样,可以将可接收应答信号的范围(应答信号可以到达的范围)设置为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因此,可以在处理装置1、1A、...正确地设置远程操作容许范围。
图23显示了根据实施例(9)的包括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在图23中,参考编号1001代表在车辆上安装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1001包括微型计算机1002、存储ID码的EEPROM 1003、用来接收注册用户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1021所发送的无线波(如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的信号)的接收电路1004、输入电路1005、和输出电路1006。天线1007连接到输入电路1004。另一方面,便携式发射机1021包括车门锁定开关1022、车门开锁开关1023和后备箱释放开关1024。
用来锁/开车门的车门钥匙开关1008和用来释放后备箱的后备箱开关1009连接到输入电路1005。用来控制车门锁定的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010、用来控制车门开锁的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011、和用来控制后备箱释放(开锁控制)的后备箱释放控制单元1012都连接的到输出电路1006。
这里,处理装置1001被设计成分别控制用来控制车门锁定的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010和用来控制车门开锁的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011。然而,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处理装置1001可以设计成控制单独一个用来控制车门锁定/开锁的控制单元。
当接收到车门锁定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中的信号时(即,ID码与EEPROM1003中存储的码相同),微型计算机1002控制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010锁上车门。当接收到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中的信号时,微型计算机1002控制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011打开车门。
当接收到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中的信号时,与收到包含车门锁定指令信息或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时的方式一样,微型计算机1002控制后备箱释放控制单元1010释放后备箱。
另外,根据从车门钥匙开关1008或后备箱开关1009获得的信号,微型计算机1002控制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010、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011或后备箱释放控制单元1012锁上车门、打开车门或释放后备箱。
图24显示了根据实施例(9)的便携式发射机1021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便携式发射机1021包括微型计算机11025、存储ID码的EEPROM1026、发射控制电路1027、用来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近距离(例如,10米内)的低效天线1028、用来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中等距离(例如,30米内)的中效天线1029、车门锁定开关1022、车门开锁开关1023、和后备箱释放开关1024。
当操作车门锁定开关1022或车门开锁开关1023时,微型计算机11025向发射控制电路1027输出车门锁定指令信息或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然后,微型计算机11025控制从中效天线1029发射信号。这样,信号的到达距离被设置为中等距离。另一方面,当操作后备箱释放开关1024时,微型计算机11025向发射控制电路1027输出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然后,微型计算机11025控制从低效率天线1028发射信号。这样就缩短了信号的到达距离。
接下来,参考图25中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9)的由便携式发射机1021中微型计算机11025执行的处理操作[9]。首先,微型计算机11025判断是否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1022(步骤S1001)。当微型计算机11025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1022时,微型计算机11025接下来读取EEPROM1026中存储的ID码,然后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号(这里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02)。接下来,微型计算机11025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27以便将中效天线1029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1008)。此后,微型计算机11025向发射控制电路1027输出所生成的信号,使得从中效天线1029发射信号(步骤S1009)。这样,包含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可以设置为中等距离。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11025在步骤S1001中断定没有操作车门锁定开关1022时,微型计算机11025接下来判断是否操作了车门开锁开关1023(步骤S1003)。当计算机11025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开锁开关1023时,与当微型计算机11025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1022时的方式一样,微型计算机11025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这里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04)。微型计算机11025从中效天线1029发射所生成的信号(步骤S1008和S1009)。这样,包含车门开锁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可以设置为中等距离。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11025在步骤S1003中断定没有操作车门开锁开关1023时,微型计算机11025判断是否操作了后备箱释放开关1024(步骤S1005)。当微型计算机11025断定已经操作过后备箱释放开关1024时,微型计算机11025接下来读取EEPROM 1026中存储的ID码,然后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号(这里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06)。下一步,微型计算机11025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27将低效天线1028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1007)。此后,微型计算机11025向发射控制电路1027输出所生成的信号,使得从低效天线1028发射信号(步骤S1009)。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001。这样,包含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可以设置为近距离。
根据实施例(9)的便携式发射机,控制如下进行。即,当要发射包含用来启动车门锁定功能或车门开锁功能的指令信息的无线波时,将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中等距离(例如,30米)。另一方面,当要发射包含用来启动后备箱释放功能的指令信息的无线波时,将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近距离(例如,10米)。
这样,后备箱释放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只能限制在比车门开锁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离车辆更近的范围。因此,可以降低车辆被盗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虽然根据实施例(9)的便携式发射机具有低效率线1028和中效天线1029,但是如图26所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1021a可以只有中效天线1029a。在图26中,微型计算机11025a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27a来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从而调整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
图27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0)的包括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在图27中,参考编号1031代表在车辆上安装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1031由微型计算机1032、存储ID码的EEPROM1033、用来接收注册用户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1041所发送的无线波(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的接收电路1034、和输出电路1035组成。天线1036连接到输入电路1004。另一方面,便携式发射机1041包括引擎发动开关1042和引擎关闭开关1043。
用来控制引擎发动的引擎发动控制单元1037和用来控制引擎关闭的引擎关闭单元1038连接到输出电路1035。当接收到引擎发动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中的信号后(即,ID码与EEPROM 1033中存储的ID码一致),微型计算机1032控制引擎发动控制单元1037发动引擎。当接收到引擎关闭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中的信号后,微型计算机1032控制引擎关闭控制单元1038关闭引擎。
图28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0)的便携式发射机1041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便携式发射机1041包括微型计算机1044、存储ID码的EEPROM1045、发射控制电路1046、用来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远距离(例如,200米内)的高效天线1047、用来使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比高效天线1047设置的到达距离稍远(例如,210米内)的高效天线1048、引擎发动开关1042、和引擎关闭开关1043。
当操作引擎发动开关1042时,微型计算机1044向发射控制电路1046输出引擎发动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然后,微型计算机1044控制从高效天线1047发射信号。这样,信号的到达距离被设置为远距离。另一方面,当操作引擎关闭开关1043时,微型计算机1044向发射控制电路1046输出引擎关闭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然后,微型计算机1044控制从高效天线1048发射信号。这样,信号的到达距离比发送引擎发动指令信息时设置的到达距离稍远。
接下来,将参考图29中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10)的由便携式发射机1041中微型计算机1044执行的处理操作[10]。首先,微型计算机1044判断是否操作了引擎发动开关1042(步骤S1011)。当微型计算机1044断定已经操作过引擎发动开关1042时,微型计算机1044接下来读取EEPROM1045中存储的ID码,然后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号(这里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12)。下一步,微型计算机1044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46将高效天线1047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1016)。此后,微型计算机1044向发射控制电路1046输出所生成的信号,使得从高效天线1047发射信号(步骤S1017)。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011。这样,包含引擎发动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可以设置为远距离(例如,200米)。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1044在步骤S1011中断定没有操作引擎发动开关1042时,微型计算机1044接下来判断是否操作了引擎关闭开关1043(步骤S1013)。当微型计算机1044断定已经操作过引擎关闭开关1043时,微型计算机1044接下来读取EEPROM1045中存储的ID码,然后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号(这里是引擎关闭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14)。下一步,微型计算机1044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46将高效天线1048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1015)。此后,微型计算机1044向发射控制电路1046输出所生成的信号,使得从高效天线1048发射信号(步骤S1017)。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011。这样,包含引擎关闭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可以比包含引擎发动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稍远。
根据实施例(10)的便携式发射机,可以调整每个信号的到达距离,使得用来启动引擎发动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比用来启动引擎关闭功能的信号的到达距离近。这样,总可以在远程操作引擎发动功能的任何地方远程操作引擎关闭功能。因此,可以防止无意中发动引擎。
引擎发动功能与引擎关闭功能成对。当这对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之间的距离差距太大时,会破坏用户友好性。例如,假设允许在距离车辆300米的地方来远程操作关闭引擎,而允许在距离车辆200米的地方远程操作发动引擎。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很难让使用者掌握引擎发动或关闭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有多大。因此希望到达距离(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之间的差距在预定范围内(例如,5-30米)。
虽然根据实施例(10)的便携式发射机具有高效天线1047和1048,如图30所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1041a可以只有一个高效天线1048a。在图30中,微型计算机1044a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46a来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从而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
在根据实施例(10)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引擎关闭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比引擎发动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大。相反,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引擎关闭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可以比引擎发动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小。这样,总可以在远程操作引擎关闭功能的任何地方远程操作引擎发动功能。因此能够保证当使用者无意中关闭引擎后可以重新发动引擎。顺便指出,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完成这些设置。
图31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1)的包括便携式发射机的远程操作系统主要部分的方框图。在图31中,参考编号1051代表在车辆上安装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1051包括微型计算机1052、存储ID码的EEPROM1053、用来接收注册用户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1071所发送的无线波(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的接收电路1054、输入电路1055、和输出电路1056。天线1057连接到输入电路1054。另一方面,便携式发射机1071包括车门锁定开关1072、车门开锁开关1073、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引擎关闭开关1076、和后备箱释放开关1077。
用来锁/开车门的车门钥匙开关1058和用来释放后备箱的后备箱开关1059连接到输入电路1055。用来控制车门锁定的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060、用来控制车门开锁的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061、用来给出告警的紧急控制单元1062、用来控制引擎发动的引擎发动控制单元1063、用来控制引擎关闭的引擎关闭控制单元1064、和用来控制后备箱释放的后备箱释放控制单元1065连接到输出电路1056。
当接收到车门锁定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中的信号时(即,ID码与EEPROM 1053中存储的ID码一致),微型计算机1052控制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060锁上车门。当接收到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的信号后,微型计算机1052控制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061打开车门。
当接收到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引擎关闭指令信息或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正确ID码中的信号时,以与当接收到包含车门锁定指令信息或车门开锁指令信息时同样的方式,微型计算机1052控制对应所接收的指令信息的控制单元,即紧急控制单元1062、引擎发动控制单元1063、引擎关闭控制单元1064或后备箱释放控制单元1065给出告警、发动引擎、关闭引擎或释放后备箱。
另外,根据从车门钥匙开关1058或后备箱开关1059获得的信号,微型计算机1052控制车门锁定控制单元1060、车门开锁控制单元1061或后备箱释放控制单元1065锁上车门、打开车门或释放后备箱。
图32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发射机1071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便携式发射机1071包括微型计算机1078、存储ID码的EEPROM 1079、发射控制电路1080、用来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近距离(例如,10米内)的低效天线1081、用来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远距离(例如,200米内)的高效天线1082、车门锁定开关1072、车门开锁开关1073、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引擎关闭开关1076、和后备箱释放开关1077。
当操作车门锁定开关1072时,微型计算机1078向发射控制电路1080输出车门锁定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然后,微型计算机1044控制从高效天线1082发射信号来延长信号的到达距离。另一方面,当操作车门开锁开关1073时,微型计算机1078向发射控制电路1080输出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然后,微型计算机1044控制从低效天线1081发射信号来缩短信号的到达距离。
当操作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引擎关闭开关1076或后备箱释放开关1077时,与操作车门锁定开关1072或车门开锁开关1073时的方式一样,微型计算机1078向发射控制电路1080输出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ID码中的信号。然后,微型计算机1078控制从低效天线1081或高效天线1082发射信号。
接下来,参考图33中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11)的由便携式发射机1071中微型计算机1078执行的处理操作[11]。首先,微型计算机1078判断是否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1072(步骤S1021)。当微型计算机1078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1072时,微型计算机1078接下来读取EEPROM1079中存储的ID码,并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号(这里是车门锁定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22)。下一步,微型计算机1078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80将高效天线1082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1034)。此后,微型计算机1078向发射控制电路1080输出所生成的信号,使得从高效天线1082发射信号(步骤S1035)。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021。这样,包含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可以设置为远距离。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1078在步骤S1021中断定没有操作车门锁定开关1072时,微型计算机1078接下来判断是否操作了车门开锁开关1073(步骤S1023)。当微型计算机1078断定已经操作过车门开锁开关1073时,微型计算机1078接下来读取EEPROM1079中存储的ID码,并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号(这里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24)。下一步,微型计算机1078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80将低效天线1081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1033)。此后,微型计算机1078向发射控制电路1080输出所生成的信号,使得从低效天线1081发射信号(步骤S1035)。然后,处理操作返回步骤S1021,包含车门开锁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可以被设置为近距离。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1078在步骤S1023中断定没有操作车门开锁开关1073时,微型计算机1078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判断是否操作了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引擎关闭开关1076和后备箱释放开关1077中的任何一个(步骤S1025、S1027、S1029、S1031)。当微型计算机1078断定已经操作过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或引擎关闭开关1076的任何一个时,与当微型计算机1078断定已经操作过车门锁定开关1072时的方式一样,微型计算机1078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号(这里是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或引擎关闭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26、S1028或S1030)。下一步,微型计算机1078从高效天线1082发射所生成的信号(步骤S1034和S1035)。因此,包含紧急指令信息、引擎发动指令信息或引擎关闭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可以设置为远距离。
当微型计算机1078断定已经操作了后备箱释放开关1077时,与当微型计算机1078断定已经操作过车门开锁开关1073时的方式一样,微型计算机1078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这里是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32)。然后,微型计算机1078从低效天线1081发射所生成信号(步骤S1033和步骤S1035)。结果,包含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可以被设置为近距离。
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发射机,控制如下进行。即,如果不能在离车辆某个距离的地方操作引擎发动/关闭功能或紧急功能,那么使用者会觉得不方便。当想要发射包含启动这种功能的指令信息的无线波时,将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远距离。另一方面,如果可以从距离车辆很远的地方操作车门开锁功能或后备箱释放功能就很难保证安全。当想要发射包含启动这种功能的指令信息的无线波时,将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近距离。
这样,当便携式发射机1071离车辆较远时,车辆上安装的处理装置1051无法接收到包含用来启动车门开锁功能或后备箱释放功能的指令信息的无线波。只有当便携式发射机1071离车辆足够近时处理装置1051才能接收到包含指令信息的无线波。换句话说,可以为每种功能设置合适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使得既可以提高用户友好性也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
虽然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发射机从高效天线1082发射包含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的无线波,但是使用者不会对只能在车辆旁边锁车感到不方便。因此,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可以从低效天线1081发射包含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的无线波。
虽然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发射机具有低效天线1081和高效天线1082,但是如图34所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1071a可以只有高效天线1082a。在图34a中,微型计算机1078a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80a来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从而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
图35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2)的便携式发射机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与图32所示的便携式发射机1071相似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参考编号表示。因此,这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在图35中,参考编号1091代表便携式发射机。便携式发射机1091包括微型计算机1092、EEPROM1079、发射控制电路1093、用来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近距离(例如,10米内)的低效天线1081、用来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远距离(例如,200米内)的高效天线1082、用来使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比高效天线1082设置的到达距离稍远(例如,210米内)的高效天线1094、车门锁定开关1072、车门开锁开关1073、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引擎关闭开关1076和后备箱释放开关1077。
接下来,将参考图36中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12)的便携式发射机1091中微型计算机1092执行的处理操作[12]。除了微型计算机1092在步骤S1029中断定已经操作了引擎关闭开关1076之后的步骤外,处理操作[12]与图33所示的处理操作[11]相似。因此,将只描述微型计算机1092在步骤S1029中断定已经操作了引擎关闭开关1076之后的步骤。
当微型计算机1092在步骤S1029中断定已经操作了引擎关闭开关1076后,微型计算机1092接下来读取EEPROM1079中存储的ID码,然后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这里是引擎关闭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30)。下一步,微型计算机1092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93将高效天线1094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1034a)。此后,微型计算机1092向发射控制电路1093输出所生成的信号,使得从高效天线1094发射信号(步骤S1035)。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021。这样,包含引擎关闭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比包含引擎发动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稍远。
在根据实施例(12)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引擎关闭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和与引擎关闭功能配对的引擎发动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不同,它可以比引擎发动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稍远。这样,可以在远程操作引擎发动功能的任何地方远程操作引擎关闭功能。因此可以防止意外发动引擎。
引擎发动功能与引擎关闭功能配对。当这对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之间的距离差距太大时,会破坏用户友好性。例如,假设允许在距离车辆300米的地方远程操作关闭引擎,而允许在距离车辆200米的地方远程操作发动引擎。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很难让使用者掌握引擎发动或关闭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有多大。因此希望到达距离(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之间的差距在预定范围内(例如,5-30米)。
虽然根据实施例(12)的便携式发射机从高效天线1082发射包含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的无线波,但是使用者不会对只能在车辆旁边锁车感到不太方便。因此,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可以从低效天线1081发射包含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的无线波。
在根据实施例(12)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引擎关闭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比引擎发动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大。另一方面,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引擎关闭功能中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可以比引擎发动功能中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小。这样,可以在远程操作引擎关闭功能的任何地方远程操作引擎发动功能。因此保证当使用者无意中关闭引擎后可以重新发动引擎。顺便指出,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完成这些设置。
在车辆上配备的功能中,配对功能不仅包括引擎发动和关闭功能,还包括车门锁定和开锁功能。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中,车门锁定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可以比与车门锁定功能配对的车门开锁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稍远或稍近。
虽然根据实施例(12)的便携式发射机具有低效天线1081和高效天线1082和1094,如图37所示,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1091a可以只有一个高效天线1094a。在图37中,微型计算机1092a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93a来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从而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
另外,如图38所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1091b可以有低效天线1081和高效天线1094a。在图38中,微型计算机1092b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93b切换输出天线并且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从而调整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
例如,当操作车门开锁开关1073或后备箱释放开关1077时,微型计算机1092b可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93b,将低效天线1081设置为输出天线并且从低效天线1081发射给定信号。另一方面,当操作车门锁定开关1072、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或引擎关闭开关1076时,微型计算机1092b可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93b,将高效天线1094a设置为输出天线,并且从高效天线1094a发射给定信号。然而,当操作引擎发动开关1075时,微型计算机1092b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93b降低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这样,引擎发动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和与引擎发动功能配对的引擎关闭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不同,而是比它稍近。
图39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3)的便携式发射机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与图32所示的便携式发射机1071相似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参考编号表示。因此,这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在图39中,参考编号1101代表便携式发射机。便携式发射机1101包括微型计算机1102、EEPROM 1079、发射控制电路1103、用来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近距离(例如,10米内)的低效天线1081、用来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中等距离(例如,30米内)的中效天线1104、用来将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远距离(例如,200米内)的高效天线1082、车门锁定开关1072、车门开锁开关1073、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引擎关闭开关1076和后备箱释放开关1077。
接下来,参考图40中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13)由便携式发射机1101中微型计算机110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13]。除了微型计算机1102在步骤S1023中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开锁开关1073之后的步骤外,处理操作[13]与图33所示的处理操作[11]相似。因此,只描述微型计算机1102在步骤S1023中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开锁开关1073之后的步骤。
当微型计算机1102在步骤S1023中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开锁开关1073时,微型计算机1102接下来读取EEPROM1079中存储的ID码,然后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这里是车门开锁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24)。接下来,微型计算机1102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103将中效天线1104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1041)。此后,微型计算机1102向发射控制电路1103输出所生成的信号,使得从中效天线1104发射信号(步骤S1035)。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 1021。这样,包含后备箱释放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比包含车门开锁指令信息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近。
根据实施例(13)的便携式发射机,控制如下进行。即,如果不能在离车辆某个距离的地方操作引擎发动/关闭功能或紧急功能,那么使用者会觉得不方便。当想要发射包含启动这种功能的指令信息的无线波时,将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远距离。另一方面,如果可以从距离车辆很远的地方操作车门开锁功能就很难保证安全。当想要发射包含启动这种功能的指令信息的无线波时,将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中等距离。另外,当想要发射包含用来启动后备箱释放功能的指令信息的无线波时,将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设置为近距离。
扩大远程操作容许范围从根本上提高了用户友好性。然而,这样很难保证安全性。根据实施例(13)的便携式发射机,后备箱释放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比车门开锁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小。这样,更突出了安全的重要性。
下面解释这个原因。从外面发现后备箱是否被释放比发现车门锁是否被打开要容易得多。而且,后备箱只能用手关上。此外,即使通过远程操作打开了车门锁,车门也不会自行打开。因此,打开车门锁后被盗的机会比释放后备箱后被盗的机会低。另外,如果配备了自动重锁功能,当车门经过一段预定时间后仍然没有打开,那么车门会自动锁上。这样,可以获得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之间保持平衡的远程操作系统。
虽然根据实施例(13)的便携式发射机从高效天线1082发射包含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的无线波,但是使用者可能不会对只能在车辆旁边锁车感到不太方便。因此,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可以从中效天线1104或低效天线1081发射包含车门锁定指令信息的无线波。
虽然根据实施例(13)的便携式发射机具有低效天线1081、中效天线1104和高效天线1082,如图41所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1101a可以只有一个高效天线1082。在图41中,微型计算机1102a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103a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从而将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调整为三级。
作为替换,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1101b可以具有辐射效率不同的天线,例如,如图42所示,低效天线1081和高效天线1082。在图42中,微型计算机1102b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103b切换输出天线,并且调整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这样,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可以调整为三级。
例如,当操作后备箱释放开关1077时,微型计算机1102b可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103b,将低效天线1081设置为输出天线,并且从低效天线1081发射给定信号。另一方面,当操作车门锁定开关1072、车门开锁开关1073、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或引擎关闭开关1076时,微型计算机1102b可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103b,将高效天线1082设置为输出天线,并且从高效天线1082发射给定信号。然而,当操作车门开锁开关1073时,微型计算机1102b可以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103b降低要发射的无线波的功率强度。这样,车门开锁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变小。例如,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可以在距离车辆30米之内。
图43显示了根据实施例(14)的便携式发射机主要部分的方框图。与图32所示的便携式发射机1071相似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参考编号表示。因此,这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在图43中,参考编号1111代表便携式发射机。便携式发射机1111包括微型计算机1112、EEPROM 1079、发射控制电路1080、低效天线1081、高效天线1082、车门锁定开关1072、车门开锁开关1073、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引擎关闭开关1076、后备箱释放开关1077和电压监视单元1113。电压监视单元1113监视用来向各种元件供电的电池(未示出)电压,以便测量电池容量。
接下来,参考图44中的流程图描述根据实施例(14)的便携式发射机1111中微型计算机1112所执行的处理操作[14]。除了微型计算机1112在步骤S1021、S1025、S1027或S1029中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1072、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或引擎关闭开关1076之后的步骤外,处理操作[14]与图33所示的处理操作[11]相似。因此,这里将只描述微型计算机1112在步骤S1021、S1025、S1027或S1029中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1072、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或引擎关闭开关1076之后的步骤。
当微型计算机1112在步骤S1021、S1025、S1027或S1029中断定已经操作了车门锁定开关1072、紧急开关1074、引擎发动开关1075或引擎关闭开关1076时,微型计算机1112接下来读取EEPROM1079中存储的ID码,然后生成对应被操作开关的指令信息(例如,车门锁定指令信号、紧急指令信号、引擎发动指令信号或引擎关闭指令信息)已经添加到所读取ID码中的信号(步骤S1022、S1026、S1028或S1030)。
接下来,根据从电压监视单元1113获得的信息,微型计算机1112判断电池容量是否等于或低于预定值(步骤S1051)。当微型计算机1112断定电池容量不低于预定值时,微型计算机1112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80将高效天线1082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1034)。此后,微型计算机1112向发射控制电路1080输出所生成的信号,使得从高效天线1082发射信号(步骤S1035)。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021。
另一方面,当微型计算机1112断定电池容量等于或低于预定值后,微型计算机1112控制发射控制电路1080将低效天线1081设置为输出天线(步骤S1033)。此后,微型计算机1112向发射控制电路1080输出所生成的信号,使得从低效天线1081发射信号(步骤S1035)。然后,处理操作返回到步骤S1021。这种情况下,在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发射机中,为了通知使用者电池容量下降的事实可以给使用者一些提示。例如,提供发光二极管以使其闪烁作为提示。
在根据实施例(14)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当电池容量等于或低于预定值时,无线波的发射功率会降低。因此,所发射的无线波的到达距离会缩短,但是可以延长电池的可用周期。根据实施例(14)的便携式发射机为基于图32所示的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发射机提供了一种对电池容量下降情况的解决办法。这个解决办法不仅对根据实施例(11)的便携式发射机有效,而且对根据实施例(9)、(10)、(12)和(13)的便携式发射机同样有效。
在根据实施例(9)到(14)的便携式发射机中,只描述了远程操作车门锁定和开锁功能、紧急功能、引擎发动和关闭功能以及后备箱释放功能的例子。然而,可以进行远程操作的功能不仅限于这些功能。例如,可以远程操作的开锁功能不仅可以包括车门开锁功能和后备箱释放(开锁)功能,还可以是发动机罩开锁功能、燃料箱盖开锁功能等。

Claims (5)

1.一种安装在待被装配物体上的处理装置,用来向/从使用者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发送/接收信号,并根据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中包含的指令信息启动待被装配物体上配备的功能之一,该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
发射单元,用于响应该指令信号而发送应答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确认信号时启动由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以及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调整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当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的远程操作容许范围大于预定距离并可能产生安全问题时,调整单元将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设置在预定距离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根据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启动打开后备箱的锁定机构的功能时,判断待被装配物体的后备箱的锁定机构是否已被打开至少预定时间;以及
通知单元,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断定后备箱的锁定机构已经被打开至少预定时间时,通知使用者后备箱的锁定机构已经被打开这个事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当(a)控制单元启动打开后备箱的锁定机构的功能,和(b)开门检测单元检测到在后备箱的锁定机构被打开之前门已经打开了预定时间时,禁止通知单元通知使用者。
5.一种远程操作系统,包括:
安装在待被装配物体上的处理装置;和
使用者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发射机,其中:
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便携式发射机发送的指令信号;
第一发射单元,用于响应该指令信号而发送应答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便携式发射机为响应该应答信号而发送的确认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断定已经接收到确认信号时启动由指令信号包括的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指令信息要启动的功能调整应答信号的到达距离;
便携式发射机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处理装置发送的信号;
第二发射单元,用于根据预定操作发送指令信号;
第三发射单元,用于响应从处理装置发送的应答信号而发送确认信号;以及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根据要启动的功能调整指令信号的到达距离。
CNB2004101049702A 2003-12-15 2004-12-15 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远程操作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1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16398 2003-12-15
JP2003416398A JP4553579B2 (ja) 2003-12-15 2003-12-15 携帯用送信機、処理装置、及び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JP2004001979 2004-01-07
JP2004001979A JP4458857B2 (ja) 2004-01-07 2004-01-07 処理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848677A Division CN100533502C (zh) 2003-12-15 2004-12-15 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远程操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9895A CN1629895A (zh) 2005-06-22
CN100382115C true CN100382115C (zh) 2008-04-16

Family

ID=34797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497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115C (zh) 2003-12-15 2004-12-15 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远程操作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83056B2 (zh)
KR (1) KR100639668B1 (zh)
CN (1) CN10038211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97344B2 (en) * 2005-01-06 2008-07-08 Lear Corporation Dual range vehicle remote
JP4507884B2 (ja) * 2005-01-11 2010-07-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遠隔制御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JP4501719B2 (ja) * 2005-02-22 2010-07-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遠隔操作装置
US20090160608A1 (en) * 2005-04-22 2009-06-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otorcar
KR100776106B1 (ko) * 2005-08-01 2007-11-1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덴소 차량 설비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915998B2 (en) * 2005-11-11 2011-03-29 Fujitsu Ten Limite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KR101253630B1 (ko) * 2006-03-09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의 제어방법
US8902042B2 (en) * 2006-05-16 2014-12-02 Lpd, L.L.C. Methods of controlling access to real estate properties
US20100039969A1 (en) * 2006-11-16 2010-02-18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program
TWI425784B (zh) * 2007-04-05 2014-02-01 Tokai Rika Co Ltd 可攜式裝置及通訊控制器間之控制無線通訊之系統
CN101298817B (zh) * 2008-06-19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锁体控制装置和方法
US8209093B2 (en) * 2008-08-28 2012-06-26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Adaptive instruc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US8224313B2 (en) * 2008-09-24 2012-07-17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systems from a cell phone
US8126450B2 (en) * 2008-09-24 2012-02-28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key free access to a vehicle
US8819182B2 (en) * 2008-09-24 2014-08-26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vehicle media content
CZ2011129A3 (cs) * 2011-03-14 2012-09-26 ŠKODA AUTO a.s. Systém dálkového ovládání zámku dverí a vík vozidla
CN103858149A (zh) * 2011-10-07 2014-06-11 阿萨阿布洛伊捷克斯洛伐克有限责任公司Fab汽车安防分公司 用于对被动无钥进入和起动的中继攻击的解决方法
CN104081689B (zh) * 2011-12-09 2018-11-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调整无线电发送实体输出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US10115255B2 (en) * 2013-02-07 2018-10-30 Ikeyles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ulti-vendor rolling code keyless entry systems
US9247373B2 (en) * 2013-03-01 2016-01-26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Method of determining user intent to use services based on proximity
JP2015160603A (ja) * 2014-02-28 2015-09-07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携帯機
JP2015160604A (ja) * 2014-02-28 2015-09-07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携帯機
JP6357427B2 (ja) * 2015-01-16 2018-07-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制御システム
CN104709238B (zh) * 2015-03-13 2017-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车辆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5292058A (zh) * 2015-11-30 2016-02-03 贵州大学 一种应用手机指纹识别的智能化车辆防盗系统
US10553040B2 (en) * 2016-02-18 2020-02-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telematics security through secondary channel
US9976322B2 (en) * 2016-09-23 2018-05-22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lock-out protection system
US10732257B2 (en) * 2016-12-29 2020-08-04 Hyundai Motor Company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6888383B2 (ja) * 2017-04-12 2021-06-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始動システム、センタサーバ、車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5768A (ja) * 1995-11-07 1997-05-13 Tokai Rika Co Ltd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固定送受信機及び双方向送受信システム
US5850188A (en) * 1996-12-10 1998-12-15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Self-diagnosing remote entry apparatus
US5926752A (en) * 1998-01-15 1999-07-20 Trw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te convenience message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with a tunable filter receiver
JP2002316616A (ja) * 2001-04-18 2002-10-29 Yuhshin Co Ltd 車両用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1997B2 (ja) 1991-12-06 2001-07-03 株式会社サーキットデザイン 無線式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DE4409167C1 (de) 1994-03-17 1995-06-29 Siemens Ag Schlüssellose Zugangskontrolleinrichtung
JPH10211868A (ja) 1997-01-30 1998-08-11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自動車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KR100232499B1 (ko) 1997-05-23 1999-12-01 김동식 자동 인지 기능을 가진 양방향 원격제어 송수신 장치
DE19823237A1 (de) * 1998-05-25 1999-12-02 Heinz Lindenmeier Funksystem für Fernwirkfunktionen in stehenden Fahrzeugen
US6803851B1 (en) 1998-09-01 2004-10-12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 keyless access authorization check and keyless access authorization check device
US6243022B1 (en) * 1998-09-09 2001-06-0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mote control device using two-way communication for a vehicle opening system
US6759956B2 (en) * 1998-10-23 2004-07-06 Royal Thoughts, L.L.C. Bi-directional wireless detection system
JP4558136B2 (ja) * 2000-04-26 2010-10-0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遠隔操作装置
JP3812291B2 (ja) 2000-06-09 2006-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移動体用機器遠隔制御装置及び移動体用携帯機
JP2002152095A (ja) * 2000-11-16 2002-05-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受信装置
US6621406B2 (en) * 2001-04-18 2003-09-16 U-Shin Ltd. Keyless entry system for vehicle
JP4142378B2 (ja) * 2002-09-19 2008-09-03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車両ドア施錠/解錠制御システム
JP4121076B2 (ja) * 2002-12-24 2008-07-16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遠隔始動制御装置、及び始動制御装置
JP4320554B2 (ja) * 2003-03-03 2009-08-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車両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US7046119B2 (en) * 2004-05-19 2006-05-16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independent passive entry system
JP2006233533A (ja) * 2005-02-24 2006-09-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車両用遠隔操作装置
JP2007107249A (ja) * 2005-10-13 2007-04-26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キーレス装置用携帯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5768A (ja) * 1995-11-07 1997-05-13 Tokai Rika Co Ltd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固定送受信機及び双方向送受信システム
US5850188A (en) * 1996-12-10 1998-12-15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Self-diagnosing remote entry apparatus
US5926752A (en) * 1998-01-15 1999-07-20 Trw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te convenience message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with a tunable filter receiver
JP2002316616A (ja) * 2001-04-18 2002-10-29 Yuhshin Co Ltd 車両用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39668B1 (ko) 2006-10-31
US7383056B2 (en) 2008-06-03
CN1629895A (zh) 2005-06-22
US20050164728A1 (en) 2005-07-28
KR20050060026A (ko) 2005-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2115C (zh) 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远程操作系统
EP1659543B1 (en) Security system and portable device usable therein
CN101184658B (zh) 车辆控制装置
US799965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907069A (zh) 无钥匙车辆系统
US20060170532A1 (en) Keyless entry module and method
US7034658B2 (en) Starting controller
CN100533502C (zh) 处理装置、便携式发射机和远程操作系统
US7057493B2 (en) Lighting system
JP4022913B2 (ja) 無線装置
JP2001254549A (ja) 制御装置
JP2002247656A (ja) 遠隔制御用携帯機
JP2016142095A (ja) ロックシステム
US5309743A (en) Door unlocking device
EP2018998A1 (en) Entry system for vehicle
JP3076789B2 (ja) 自動扉施錠システム
JP2006124943A (ja)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JP4402472B2 (ja) 携帯機
JP2008127777A (ja) 車両用キーレスシステム
KR100437097B1 (ko) 비상문 자동 해정 장치
JP4276523B2 (ja)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JP4458857B2 (ja) 処理装置
JPH07324532A (ja) 遠隔制御装置
JP2004359057A (ja)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の作動制御装置
JP4398446B2 (ja) ドア錠の遠隔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