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95B - 传真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95B
CN1003695B CN86105402.4A CN86105402A CN1003695B CN 1003695 B CN1003695 B CN 1003695B CN 86105402 A CN86105402 A CN 86105402A CN 1003695 B CN1003695 B CN 1003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record
facsimile equipment
recording
feed through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61054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6105402A (zh
Inventor
池本义宽
片冈二郎
大寿则
中村卓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86105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54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03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95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5Detecting the leading or trailing ends of a moving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782Initiat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利用连续长度记录纸的传真设备,其第一表面作记录而第二表面作传输原稿。通过记录部分将接收的传真信号记录在第一表面,而要传输的原稿被写在第二表面上,并通过一个读出部分读出。由于纸的非记录表面可被用作原稿写入的表面,这种设计仅需一个纸的馈送通道并使纸的利用率提高。

Description

传真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真设备,其中,连续长度的记录纸的第一表面用作传真接收记录,第二记录表面用作传真传输的原稿。
传统的传真设备中的方法是,在其中,仅用于传输和仅用于接收的纸张是单独设置的,旦彼此分开,并且由一个接收记录纸的通道与一个传输记录纸通道彼此分立而构成。因此,传统的用于办公室的传真设备通常体积大,而不能象电话机那样放置于桌上。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已经在日本专利局1975年第107807号未经审查的公报中披露。依此方法,在一转移通道上形成一个平面区,记录纸是沿着该表面通过的,而原稿是用手写在记录纸上的。记录纸是被用作为一个原稿传输纸张,借助于联合转移通道的方法,实现了缩小设备的尺寸。
因为在该设备中,记录纸的记录表面,也被用作为原稿表面。在其上写有被传输的原稿的那些部分不能被用作为记录纸。所以,较之上述的仅仅用纸张作记录的设备,其用纸量可观地增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适用于桌上使用的传真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真设备,在其中一张纸既被用作原稿传输纸,也被用作接收记录纸,由此而简化了设备的送纸通道。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更容易而且更经济的传真设备,其中这同一张原稿传输纸可以用几次,以便有可能有效地利用记录纸,且降低传真设备的造价。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可以由这样的方法来实现,使用记录纸的第一表面(记录表面)作为记录表面,而用这张纸的第二表面(非记录表面)作为一个原稿传输表面。
更具体地,一个依据本发明的传真设备包括有:
一个记录纸的容纳部分,用于容纳连续长度的记录纸。
一个具有上平面的书写台,安置在记录纸的馈送通道的中间,带有其非记录表面的记录纸被向上翻转,放置于书写台上。
一个读出部分,安置于记录纸的馈送通道中间,以适于写在非记录表面上的原稿能够被读出。
一个记录部分,安置于纸的馈送通道中间,以适于在记录纸的记录表面上记录。
一个带有马达的传动部分,用于沿着馈送通道传送记录纸。
一个纸的检测部分,沿着馈送通道而安置,用于检测记录纸的现状。
一个控制部分,根据来自纸的检测部分的信号,用以控制传动部分马达的转速。
一个发送和接收部分,用于发送通过读出部分而读得的信号和接收被提供到记录部分的信号。
根据包括在本发明内的这种安排,由于一张纸既用作于传输原稿纸,又用作接收记录纸,所以仅形成一个馈送通道,因此,简化结构和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小设备尺寸是可能的。
由于记录纸的非记录表面被用作一原稿而被传输,所以当记录纸被重绕以后,作为原稿的传输纸,可以第二次使用,而且,当原稿传输纸被重绕以后,可作为记录纸第二次使用。
而且,即使一个原稿的传输丢失,例如,由于电话线故障而丢失,这原稿的传输纸可被重绕置于原始位置,以使得重复这一原稿的再传输成为可能。进一步,如果这一原稿被传输至各个不同的位置,这个原稿传输纸可以重绕且置于原始位置若干次,去重复这一传输。由此,有效地利用了记录纸而降低传真设备的使用成本是可能的。
进一步,在馈送通道上的纸的现状可根据来自于纸的检测部分的信号被检测到,因此,记录纸的转移方向可以自动改变,依据记录纸的现状,去自动地馈送和重绕该记录纸是可能的。
图1是一个传真设备的总体结构的透视图,它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沿着图1中直线Ⅱ-Ⅱ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直线Ⅲ-Ⅲ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4是沿着图1中直线Ⅳ-Ⅳ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5是一个部分割除的透视图,表示的是从一滚筒上馈送一未绕的纸张的馈送通道。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设备驱动基本部分的透视图。
图7A到图7D是表示纸的滚筒的安装的透视图。
图8是一个流程图,作为一个例子,表示了示于图1中的传真设备中的用于记录纸的馈送和回转的控制部分的操作。
图9是一个表示话音信号和图象信号的流通示意图。
图1表示了一个传真设备的总体构成,它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沿图1中Ⅱ-Ⅱ直线的截面图。图3是沿图1中Ⅲ-Ⅲ直线的截面图。图4是沿图1中Ⅳ-Ⅳ直线的截面图。该设备有一个机体1,在其上形成一个支架3,以容纳一个发送和接收的送受话器2,构成一部电话。参考数字4和5分别表示一个传真传输开关和一个纸张供给及重绕开关。
参见图2和图3,参考数字8表示的是一个纸的检测传感器,它被连接到纸的传输通道的一个终端,并包括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的接收元件,以检测处在纸的馈送通道上的热敏记录纸10的状态,参考数字31表示的为一步进马达,用作为纸的传动部分的动力源。马达31的转速是根据来自于传感器8的信号而被控制的。
如图2所示,一个卷起的热敏记录纸10用作原稿纸及记录纸,它安置在记录纸的接收部分11。参考数字12、13和14表示用于传导记录纸10的导盘,参考数字15表示一图象传感器,在其中装有荧光灯,一光学透镜及读出元件,连同一个朝向一个热记录头16的压纸滚筒17,整体地形成一个图象传感器单元18。该图象传感器18的构成是可以以箭头B的方向做可转动的移动。
热记录头16是连接到臂21的一端,它是绕支撑轴20作可转动移动的,而且,其自身由一个钩子连接到弹簧22,以在沿箭头C的相反方向上施加一个恒定的力。热记录头16以一恒定的压力压在压纸滚筒17上,一个图象传感器单元18的可滑动的开/关杠杆23连接到臂21的另一端。一个卡铁27,带有用以同安置在图象传感器单元18上的卡铁销24啮合的连接部分25,并且经由结合杠杆26连接到臂21,它可转动地连接到开/关杠杆23。一个示于图2中的纸的馈送滚筒30,是由一个步进马达31经过如图6中所示出的一个齿轮头40来转动的,以便馈送热敏记录纸10。
图5中示出了一个用于热敏记录纸10的馈送通道,设备是以部分割除的方式画出的,成卷的热敏记录纸10安置在记录纸的接收部分11上面的是不卷曲的,以箭头G,H,I,J所示的方向沿记录纸的馈送通道馈送。
纸的通过方向是,首先是沿箭头H所示的方向,在书写台32的下面,在导盘12和13之间被馈送前进的。在边缘33沿箭头I的指向绕转,再次进入设备内部之前,经过书写台32的上方,并且,在通过图象传感器15和旋转的压纸滚筒34及导板14之后,然后在热记录头16和压纸滚筒17之间通过,再在纸检测传感器8下面通过,按箭头J所示的方向出现在设备的外部。设备包含有机体1,在机体1中,在书写台32的下面有一电路板35,装有电子元件,例如集成电路和电阻,构成发送及接收部分和控制部分,以控制步进马达31的转速。
图6中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包括驱动部分,它的运动完全是由步进马达31而提供。步进马达31的输出轴被连接到带有由复杂的齿轮构成的减速机构的齿轮头40的输入轴41。步进马达31的转速由齿轮头40减低,而后分别地连接齿轮头40的输出轴42和43,传送到压纸滚筒17和馈送滚筒30。步进马达31和齿轮头40被支撑在一个边板44上,压纸滚筒17和纸馈送滚筒30由一对边板44和45所支撑(参见图5)。
接下来,图象传感器单元18和书写台32的开/关机构将参考图3加以描述。当开/关杠杆23沿着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时,臂21则绕热记录头的支撑轴20沿箭头b所指的方向作可转动的移动,而且热记录头1.6将同压纸滚筒17脱离,连接杠杆26以与此记录头的链合关系同时移动。然后,至此阶段仍在它的啮合部分25处同图象传感器单元18上的卡铁销24啮合的卡铁27,随即开脱,而且图象传感器单元18由于环绕弹簧的扭矩力(未画出)沿箭头e的方向移动。同时,书写台32的边缘38同书写台卡铁销36之间的在开/关杠杆23上形成的啮合被开释,书写台32由于一扭矩环绕弹簧的力(未画出),绕书写台支撑轴37沿箭头f的方向被打开。
图象传感器单元和书写台32当分别地沿着e′和f′方向用手推时便被合入。然后,卡铁27的啮合部分25同卡铁销24啮合,并且书写台32,由于在其边缘38和卡铁销36间的啮合,防止了可转动的移动,所以保持闭合状态。
接下来,热敏记录纸10的调整步骤,将参考图2至图5及图7A至7D加以说明。
首先将图3中所示的开/关杠杆23开始按下,以使图象传感器单元18是打开,且被置于图7A所示的状态,并且热敏记录纸滚筒10安置在记录纸的接收部分11上。接着,如图7B所示,在记录纸10的开头部分被引导到导盘12和13中间后,当开关5如图4所示那样被按下时,由于固定在杠杆6上的一个纸的馈送杠杆卡销7的导引,一个固定到轴12a的纸的馈送杠杆6便绕轴12a沿g所示的方向旋转。由此,导盘12围绕着轴12a旋转,将记录纸10挤在导盘和馈纸滚筒30之间。此时,联接到纸的馈送通道终端的、用于检测纸10的纸的检测传感器8被启动,这与开关5的操作相联,因此,传感器8检测不到馈送通道上的记录纸10的存在。一个指示没有纸传送的信号,从传感器8送到控制部分(未画出),以控制作为传送系统动力源的步进马达31的转速。因此,步进马达31根据流程图8所示的那样,以记录纸10的馈进方向而旋转。因此,纸的馈送滚筒30也被旋转,自动地沿箭头G,H,I,J所示的方向馈送记录纸10。当记录纸10的开头部分在书写台32的前方露出一个给定的长度时(参考图7c),由于开关5的释放,纸馈送滚筒30的转动自动停止。
当开关5从它的按下位置被释放时,由于钩挂在纸的馈送杠杆6上的弹簧9以同箭头g相反的方向驱动杠杆6,开关5向上弹起。在图4中,参考数字28对于纸的馈送杠杆6是一个制动卡销。
当在设备中从图象传感器单元18下面再次引入记录纸的开头部分且在图象传感器单元18的上表面出现至一定程度时,(在此阶段,传感器单元18是打开的)(参见图7D),再将记录纸10用手向前拉一点后,将图象传感器单元18关闭。进一步,当开关5被按下,借助于上面介绍步骤中的纸的馈送杠杆6,导盘12绕着轴12a旋转以压在纸的馈送滚筒上,而且纸的检测传感器8被启动,检测处在馈送通道上的记录纸。因此,控制部分(未画出)从纸的检测传感器8接收到一指示记录纸10的现状的信号。因此,按照流程图8所示控制步进马达31,以便马达31按照这样的方向转动,即,纸的馈送滚筒10同压纸滚筒17一起转动,使其自动地按J→I→H→G的方向将纸重新卷起。在记录纸10的开头边缘经过纸的检测传感器8的较低部分以后,记录纸10已被重新卷起,传感器已检测不到处在馈送通道上的记录纸。相应地,控制部分控制着步进马达31,使其按记录纸10的馈送方向转动。当记录纸10的馈送和返回重复两个循环时(一个循环中,纸的检测器8在纸的馈送通道上检测到记录纸10一次,检测通道上无记录纸一次),控制部分判断开关5的抑制继续保持,因而,步进马达31停止转动。这样,就完成了记录纸10的载运安置到这一设备的工作。
现在来描述传输和接收的操作。为传输一个原稿,被传输的对象首先由写入仪器写在处于书写台32的记录纸的反面。当此被写好的原稿被传输时,处于接收端的传真设备由发送接收送受话器2所呼叫,并且传输开关4随后被推动,以使记录纸在读出部分下面被馈送。当记录纸经过图象传感器15下面时,该原稿被读出,由此传输此原稿。应当注意,当这个开关被按下时,来自于开关5和传感器8的信号就被取消了,所以,步进马达31是由来自发送与接收部分的信号所控制。
另一方面,在接收时,热记录头16按照接收到的传真信号使得热敏记录纸10的表面按照热敏的方式被着色。
当记录纸10被重绕起来,为了对已经记录过的记录纸10的反面作为原稿传输纸利用,或者当为利用已经作为原稿传输纸的记录纸10的正表面作为记录纸时,开关5是按下的,借助于上面已经提到的步骤中纸的馈送杠杆6,使导盘12绕轴12a转动,以便使导盘12压靠在纸的馈送滚筒30上,而且传感器8被开启,去检测处在通道上的记录纸10,以便把一个表示纸处于馈送通道上的信号送到未画出的控制部分。相应地,根据图8所示的流程图,控制部分以记录纸10的重绕方向使步进马达31转动,因而,压纸滚筒17和纸馈送滚筒30以记录纸10的重绕方向被转动,以自动地重绕记录纸10。在此阶段,如同上面提到的那样,记录纸10的开头边缘沿着检测传感器8的较低部分馈送与返回重复两个循环时,步进马达31便自动地停止。
接下来,描述包括本发明中的设备的使用方法。
图9以图示的方式表示了话音信号和图象信号在设备中的流通。如该图中所示,发送和接收部分50a和50b的构成包括:微处理器(CPU)51a和51b,调制解调器52a及52b,NCU53a及53b,单音发生和检测部分54a及54b。这些CPU51a,51b在上述的控制部分中起CPU的作用。
处在等待状态中,发送和接收送受话器组件2a和2b与电话电路相连接。当处于这种状态时,置于控制板55上的一个模式开关被拨到“在家”一边,电话功能的选择优先于传真功能,以便设备用作为一个普通电话机。如果在此时,传输开关4被按下,CPU51a在证实通讯状态以后,将电话电路从发送和接收送受话器组件2a一边切换到调制解调器52一边。传真传输由此开始了。
图象信号的传输的开始和结束是同单音信号的交换相一致的,并且,当安置在传输一边的单音发生器部分提供出一呼叫单音信号时,传真传输开始。在接收端,该开始信号一直在等待着,并且,当开始单音信号被检测到时,便进行接收操作。用相位信号相一致的方式,使传输与接收间进行同步。当同步完成时,一个表示为接收准备完成状态的单音信号由接收端发出,开始传输写在原稿上的图象信息。
写在原稿纸上的图象信息由图象传感器15a转换成电信号,并且把它存储编入CPU51内的内部存储器中。读出过程的每一单元都是由相应于一线的图象传感器15a进行的。每当读出一线信息,步进马达18a就馈送一相对于一线长度的纸。存储的图象信息的内容被依次地输入到调制调解器52a,并且由此被转换成为音频范围的信号,输出到电话电路。
在接收端,被收到的调制信号由调制解调器52b解调,原来的图象信号被存储在CPU51a的内部存储器中。对应于一线的存储的图象信号的每一单元被依次地传输到热记录头16b,使一张热敏记录纸10b按照图象信号着色。每次作为一线的一个信息内容被记录,步进马达18b类似于读出操作那样,馈送一个相应于一线长度的纸。
当作为一页图象的信号的传输过程完成时,由发送端送出一个指示信息完毕的单音信号。并且,与此响应,从接收端输出一个信息识别单音信号。在此顺序完成以后,电话电路回到发送和接收送受话器组件2b一边,使其能够进行电话通信。
进一步,由于电话线低劣的条件,若一个原稿传输被丢失,则要求重新传输。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关5被按下,以借助于上面提到步骤中的纸的馈送杠杆6去使导盘12绕轴12a旋转,以使它压紧纸的馈送滚筒30,并且纸检测传感器8被启动,去检测处在通道上的记录纸,以便一个指示处在通道上记录纸10的信号被送到未画出的控制部分。相应地,如同流程图8所示的,步进马达31以记录纸10的重绕方向旋转,因此,压纸筒17和纸的馈送滚筒30以记录纸10的重绕方向旋转,自动地绕起记录纸10,由此,传输原稿被回复到它的原来位置。因此,当传真传输开关4被再次按下时,重复传输即可实现。
应当注意,当这同一原稿要传输到若干位置时,原稿纸被重绕,以相同的步骤被置于它的原来位置,由此对于几个不同位置逐个几次建立通信。
就其上面所介绍的,记录纸10的开头边缘的馈送和返回重复了两个循环,然而,这仅仅是为了其高可靠性的目的,可以说,为了实现其期望的功能,仅仅一个周期的循环就足够了。

Claims (18)

1、一个传真设备,它包括:
一个记录纸的容纳部分,以容纳一个连续长度的记录纸;
一个具有平的上表面的且安置于记录纸的馈送通道中间的书写台;
一个读出部分,安置在记录纸的馈送通道中间,并适于以使得写在记录纸非记录表面上的原稿被读出;
一个安置在记录纸的馈送通道中间的记录部分,
一个传动部分,包括一个用来在沿着馈送通道上传送记录纸的马达;
一个检测部分,沿记录纸的馈送通道放置,用以检测记录的状态;
一个控制部分,依据来自纸的检测部分的信号来控制马达;及
一个发送和接收部分,发送通过读出部分读得的信号,并接收被提供到记录部分的信号,其特征在于:
记录纸以非记录表面向上翻转安置在所述书写台上,所述记录部分在记录台的记录面上进行记录,记录与发送使用同一记录纸和馈纸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个传真设备,其中所说的连续长度的记录纸是以一个成卷的单张纸的形式提供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个传真设备,其中热敏纸被用作为记录纸,而且所说的记录部分包括一个热记录头。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个传真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部分有一个马达,一个旋转的传动机构,将马达的转动传输到两个安置在馈送通道的始端与末端附近的两个滚筒;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传真设备,其中所说的连续长度的记录纸是以一个成卷的单张纸的形式提供的。
6、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个传真设备,其中热灵敏纸被用作上述记录纸,并且上述记录部分包括一个热记录头。
7、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个传真设备,其中提供有一个可绕一个轴旋转的纸的导轨,在与靠近纸的馈送通道的始端的一滚筒的相对位置上,进而对转动的导轨提供一个压力装置,以将导轨压在滚筒上。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个传真设备,其中提供有一个倒转装置,以改变与所说的纸导轨转动相关联的马达的转动方向。
CN86105402.4A 1985-07-30 1986-07-29 传真设备 Expired CN10036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7903/85 1985-07-30
JP16790385 1985-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5402A CN86105402A (zh) 1987-04-29
CN1003695B true CN1003695B (zh) 1989-03-22

Family

ID=1585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6105402.4A Expired CN1003695B (zh) 1985-07-30 1986-07-29 传真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4701810A (zh)
EP (1) EP0210641B1 (zh)
JP (1) JPH07101912B2 (zh)
KR (1) KR900008231B1 (zh)
CN (1) CN1003695B (zh)
CA (1) CA1254997A (zh)
DE (1) DE3682970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8955A (ja) * 1985-10-02 1987-04-11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 Syst Inc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S6278952A (ja) * 1985-10-02 1987-04-11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 Syst Inc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S6278949A (ja) * 1985-10-02 1987-04-11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 Syst Inc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2809397B2 (ja) * 1987-09-24 1998-10-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
JPH06125067A (ja) * 1992-10-12 1994-05-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JP4655824B2 (ja) * 2005-08-24 2011-03-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認識装置、画像認識方法および画像認識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31784A (en) * 1944-09-26 1947-12-02 Private Opinions Inc Questionnaire recorder
US2715784A (en) * 1952-07-21 1955-08-23 Genest Robert Psychological tests taking desk
US3117182A (en) * 1961-09-12 1964-01-07 Rudolf Hell Kommanditgesellsch Facsimile transmitter
GB2048608B (en) * 1979-03-03 1983-08-03 Canon Kk Facsimile apparatus
JPS55138967A (en) * 1979-04-17 1980-10-30 Fuji Xerox Co Ltd Copying machine
DE3042885C2 (de) * 1980-11-13 1983-11-17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Anordnung zum Übertragen von Nachrichten über eine Fernsprechleitung
JPS57162872A (en) * 1981-03-31 1982-10-06 Ricoh Co Ltd Storage device
JPS57206167A (en) * 1981-06-15 1982-12-17 Ricoh Co Ltd Facsimile device
JPS5820059A (ja) * 1981-07-28 1983-02-05 Ricoh Co Ltd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S58145270A (ja) * 1982-02-23 1983-08-30 Ricoh Co Ltd ロール紙保持装置
JPS60169277A (ja) * 1984-02-11 1985-09-02 Nukada Fumiaki 画像読み取り印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1254997A (en) 1989-05-30
CN86105402A (zh) 1987-04-29
US4701810A (en) 1987-10-20
KR870001719A (ko) 1987-03-17
EP0210641A3 (en) 1989-02-22
KR900008231B1 (ko) 1990-11-06
DE3682970D1 (de) 1992-01-30
JPS62122367A (ja) 1987-06-03
JPH07101912B2 (ja) 1995-11-01
EP0210641A2 (en) 1987-02-04
EP0210641B1 (en) 1991-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25B (zh) 打印设备纸张的馈入和送出控制装置
JP27631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695B (zh) 传真设备
US4989237A (en)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KR940006096B1 (ko) 원거리 통신로를 통해 통신할 화상 문서를 송신하고 수신하기위한 장치
CN1003760B (zh) 传真机
JPH05193212A (ja) 印書媒体上に画像を生成する装置
EP0479165A1 (en) Thermal printing device
JPH11284636A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および通信方法、hub装置およびusb通信方法
JPS57159165A (en) Transceiver type facsimile device
JP2730807B2 (ja) 記録装置
JP2598115Y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10226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64290A (ja) プリンタ
JPS6336649A (ja) 複写機兼用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H0124998Y2 (zh)
JP2993146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638522Y2 (ja) 送受信装置
JPS63196168A (ja) フアクシミリ送信ペ−ジ初期化方式
KR19980076376A (ko) 양면 독취 기능을 수행하는 팩시밀리 및 그 운용방법
JPH04266262A (ja) 受信記録紙選択機能を有した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S62154954A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H02256375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3494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68758A (ja) 画像情報送受信装置とその送信および受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