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5962C - 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55962C CN100355962C CNB2005101100597A CN200510110059A CN100355962C CN 100355962 C CN100355962 C CN 100355962C CN B2005101100597 A CNB2005101100597 A CN B2005101100597A CN 200510110059 A CN200510110059 A CN 200510110059A CN 100355962 C CN100355962 C CN 10035596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needle plate
- diameter
- crush cutting
- 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纺织工程领域,它涉及一种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它由罗拉式牵切装置和针板装置共同组成。本发明由于取代了现有的两道开松和梳麻工序,避免了锯齿对纤维剧烈作用所引起的纤维损伤,有效地减少了麻粒和超长纤维,且采用了针板装置能有效地解决因单纯利用罗拉牵切而致使并丝增加较多的问题,从而为提高苎麻产品的产、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工程领域,它涉及一种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苎麻纺纱加工流程是:
精干麻→软麻工序→开松工序→梳麻工序→预并工序(2道)→精梳工序→针梳工序(3~4道)→粗纱工序→细纱工序。
在现有的苎麻纺纱加工中,软麻工序主要是对精干麻进行搓揉而使其松散、软化,该工序所采用的软麻机一般为CZ141型号的设备;开松工序主要是拉断部分超长的纤维,并对精干麻进行初步的松解,该工序所采用的开松机一般为C111B、FZ001或FZ002等型号的设备;梳麻工序主要是将经过开松后的纤维进一步细致地分梳成单纤维状,该工序所采用的梳麻机一般为CZ191型号的设备;预并工序主要是提高梳麻条中纤维的伸直平行以及条子的均匀程度,同时,还要满足梳麻和精梳工序间应为偶数道工序的原则,该工序所采用的预并条机一般为BR221和CZ304型号的设备;精梳工序主要是消除长度短于一定程度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均匀度,该工序所采用的精梳机一般为B311CZ型号的设备;针梳工序主要是通过并合、牵伸,提高纤维的均匀、混合程度,该工序所采用的针梳机各道分别为CZ304A、CZ423C、Z304A、CZ304B型号的设备;粗纱工序是将基本符合纺纱条件的纤维条(针梳条)子进行初步的牵伸、加捻,减轻细纱工序的牵伸负担,该工序所采用的粗纱机一般为B465CZ型号的设备;细纱工序是将粗纱最后进行进一步的牵伸、加捻,形成最终的苎麻纱产品,该工序所采用的细纱机一般为FZ501型号的设备。
现有的苎麻纺纱加工中,由于开松工序和梳麻工序所采用的两种设备主要是利用其锯齿等机件对苎麻纤维进行强烈的分梳作用,造成苎麻纤维损伤、纠缠,致使苎麻纤维中的短绒增加,麻粒更是急剧增多。而苎麻本身存在的超长纤维和纤维长度不匀的问题仍不能很好解决。本发明人曾申请了申请号为200410016663.9的“苎麻牵切纺纱加工方法”的发明专利,拟采用两道罗拉牵切工序来代替现有的开松工序和梳麻工序,以达到减少麻粒和超长纤维的目的,但这种方法由于取消了锯齿对纤维束的分解作用,虽然有两道牵切工序的作用,但产生的并丝仍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苎麻开松工序和梳麻工序所采用的加工设备在苎麻加工中造成麻粒剧增,超长纤维难以消除的缺陷,以及本发明人已申请的单纯罗拉牵切方法的发明专利中所存在的并丝较多的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加工方案,即提供一种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由此构成一道牵切工序,用以替代现有的开松工序和梳麻两道工序,为提高苎麻产品的产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它包括罗拉式牵切装置1、针板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板装置2设置在第四牵切区中,针板区的长度s5为100~200mm,工作针板21的块数为7~15块,回程针板21′的块数为5~12块,针板上钢针22的直径为5~15mm,植针密度为5~10枚/100mm,工作针板21线速度与第五罗拉20线速度的比值为1~1.2倍,第四对的罗拉19′线速度与工作针板21线速度的比值为1.5~2.5倍;所述的罗拉式牵切装置1中的第一皮辊11的直径D1、第二皮辊12的直径D2、第三皮辊13的直径D3、第四皮辊14的直径D4、第五皮辊15的直径D5均为150~250mm,各皮辊的邵氏硬度均为90,第一对罗拉16、16′的直径d1、d1′、第二对罗拉17、17′的直径d2、d2′、第三对罗拉18、18′的直径d3、d3′、第四对罗拉19、19′的直径d4、d4′以及第五罗拉20的直径d5均为70~90mm,第一对罗拉16、16′的间距s1、第二对罗拉17、17′的间距s2、第三对罗拉18、18′的间距s3、第四对罗拉19、19′的间距s4均为80~200mm,第一牵切区隔距L1为90~120mm,第二牵切区隔距L2为100~150mm,第三牵切区隔距L3为200~300mm,第四牵切区隔距L4为300~500mm,第一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1为3~8倍,第二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2为1.2~4倍,第三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3为1.5~3倍,第四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4为1.2~3倍,其加压均采用弹簧或气压或液压加压,第一皮辊11的加压值P1、第二皮辊12的加压值P2、第三皮辊13的加压值P3、第四皮辊14的加压值P4、第五皮辊15的加压值P5均为1000~2000kg;
所述的针板装置2可设置在被牵切苎麻须条的上方或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取代了传统的两道开松工序和梳麻工序,从而避免了锯齿对纤维的剧烈作用,它既减少了纤维的损伤,以及纤维被锯齿作用时相互纠缠而形成的麻粒,又有效地消除了超长纤维,同时,采用针板还可有效地减少前述已申请发明专利因单纯利用罗拉牵切而导致的并丝较多的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中,A-经过软麻后的精干麻,1-罗拉式牵切装置,11-第一皮辊,12-第二皮辊,13-第三皮辊,14-第四皮辊,15-第五皮辊,D1-第一皮辊11的直径,D2-第二皮辊12的直径,D3-第三皮辊13的直径,D4-第四皮辊14的直径,D5-第五皮辊15的直径,16、16′-第一对罗拉,17、17′-第二对罗拉,18、18′-第三对罗拉,19、19′-第四对罗拉,20-第五罗拉,d1、d1′-第一对罗拉直径,d2、d2′-第二对罗拉直径,d3、d3′-第三对罗拉直径,d4、d4′-第四对罗拉直径,d5-第五罗拉直径,s1-第一对罗拉16、16′的间距,S2-第二对罗拉17、17′的间距,s3-第三对罗拉18、18′的间距,s4-第四对罗拉19、19′的间距,L1-第一牵切区隔距,L2-第二牵切区隔距,L3-第三牵切区隔距,L4-第四牵切区隔距,E1-第一牵切区牵伸倍数,E2-第二牵切区牵伸倍数,E3-第三牵切区牵伸倍数,E4-第四牵切区牵伸倍数,P1-第一皮辊11的加压值,P2-第二皮辊12的加压值,P3-第三皮辊13的加压值,P4-第四皮辊14的加压值,P5-第五皮辊15的加压值;
2-针板装置,21-工作针板,21′-回程针板,22-针板上钢针。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的构思后,其苎麻纺纱的加工流程是:
精干麻→软麻工序→牵切工序→预并工序(1~2道)→精梳工序→针梳工序(3~4道)→粗纱工序→细纱工序。
本发明的加工流程与现有的苎麻纺纱加工流程相比,关键是取消了原来的开松工序和梳麻工序,代之以牵切工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牵切工序所采用的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设有多个牵切区。经过软麻后的麻条A先后进入第四牵切区、第三牵切区、第二牵切区和第一牵切区,并在这些牵切区中分别受到牵切而使纤维伸直平行,并且长纤维随着牵切区隔距的逐步减小而被逐步拉断成所需的长度,确保了超长纤维的消除,同时,大大减少了由于锯齿对纤维的剧烈打击,导致纤维纠缠而形成的麻粒。
本发明的针板装置2设置在第四牵切区中,针板区的长度s5为100~200mm,工作针板21的块数为7~15块,回程针板21′的块数为5~12块,针板上钢针22的直径为5~15mm,植针密度为5~10枚/100mm,工作针板21线速度与第五罗拉20线速度的比值为1~1.2倍,第四对的罗拉19′线速度与工作针板21线速度的比值为1.5~2.5倍。在第四牵切区中,工作针板21和回程针板21′嵌在螺杆中,由螺杆的回转而使其前后移动,回程针板21′的螺杆螺距大,故回程针板21′的块数比工作针板21的块数少。工作针板21以比第五罗拉20略快的速度抓取从第五罗拉20输入的精干麻,向第四对的罗拉19′输送,而第四对的罗拉19′又以比工作针板21更快的速度将麻条从工作针板21中抽取,在这个抽取过程中,工作针板21将弯曲、纠缠的苎麻分劈、理直,便于后道牵切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减少牵切条中的并丝提供了基础。工作针板21由后向前运动到最前位置时,由螺杆前部上的凸钉将其打下,成为回程针板21′,并向第五罗拉20方向运动,当其运动到最后位置时,由螺杆后部的凸钉将其打上,又成为工作针板21。针板装置2可以设置在麻条的上方或下方。该针板装置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与现有的毛纺针梳机上的针板构件类同。
本发明的罗拉式牵切装置1中的第一皮辊11的直径D1、第二皮辊12的直径D2、第三皮辊13的直径D3、第四皮辊14的直径D4、第五皮辊15的直径D5均为150~250mm;各皮辊的邵氏硬度均为90;第一对罗拉16、16′的直径d1、d1′、第二对罗拉17、17′的直径d2、d2′、第三对罗拉18、18′的直径d3、d3′、第四对罗拉19、19′的直径d4、d4′以及第五罗拉20的直径d5均为70~90mm;第一对罗拉16、16′的间距s1、第二对罗拉17、17′的间距s2、第三对罗拉18、18′的间距s3、第四对罗拉19、19′的间距s4均为80~200mm;第一牵切区隔距L1为90~120mm,第二牵切区隔距L2为100~150mm,第三牵切区隔距L3为200~300mm,第四牵切区隔距L4为300~500mm;第一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1为3~8倍,第二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2为1.2~4倍,第三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3为1.5~3倍,第四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4为1.2~3倍;其加压均采用弹簧或气压或液压加压,第一皮辊11的加压值P1、第二皮辊12的加压值P2、第三皮辊13的加压值P3、第四皮辊14的加压值P4、第五皮辊15的加压值P5均为1000~2000kg。
本发明所采用的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由于牵切作用的原理比较适合苎麻纤维的性状,它主要是依靠罗拉握持纤维而使长度超过牵切区隔距的长纤维被拉断,这样可以达到纤维损伤少、制成率高,得到的纤维长度不匀率比粗梳麻条少25%左右,超长纤维含量大大减少,麻粒数量显著减少。尤其是采用针板装置2将精干麻分离、梳理后,有利于减少由于取消了开松、梳理工序而导致的并丝增加的现象,因此,要比已申请的发明专利因单纯采用罗拉所产生的并丝要少。另外,采用了本发明的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由于代替了现有的开松、梳麻两工序的设备,故机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且其他各工序所采用的机械设备既可与现有的苎麻加工采用的机械设备相同,也可从精梳工序开始,采用现有的毛纺设备。
实施例:
采用湖南产的苎麻精干麻,其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精干麻的性能指标
平均长度(mm) | 最长纤维长度(mm) | 长度不匀(CV%) | 强度(cN/tex) | 强度不匀(CV%) | 细度(tex) |
63.1 | 450.6 | 83.4 | 6.52 | 36.7 | 0.573 |
对上述精干麻原料采用本发明的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进行加工后,其半制品和成品的质量性能指标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牵切条与梳麻条质量指标对比(牵切隔距为110mm)
从表2可知,牵切后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120mm以上的超长纤维含量明显降低,纤维条中的麻粒比梳麻条中的大大减少;强度虽然有所降低,但由于强度较弱的纤维在牵切时易被拉断,故强度不匀得到改善。
表3 苎麻纱性能对比(27.8tex)
强度(cN/tex) | 强度不匀(CV%) | 均匀度(CV%) | 粗节(1/km) | 细节(1/km) | 麻粒(1/km) | |
常规纱 | 19.1 | 19.3 | 21.8 | 376 | 331 | 641 |
牵切纱 | 19.7 | 16.2 | 19.1 | 321 | 246 | 453 |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后,由于使超长纤维数量有了急剧的减少,纤维长度整齐度得到大大的改善,麻粒也明显的降低,从而解决了现有加工中存在的由于麻粒较多,纤维长短差异太大,超长纤维太多,导致短纤维的运动无法控制,致使产品质量(如成纱条干均匀度、麻粒等)差的问题。
Claims (2)
1、一种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它包括罗拉式牵切装置(1)、针板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板装置(2)设置在第四牵切区中,针板区的长度(s5)为100~200mm,工作针板(21)的块数为7~15块,回程针板(21′)的块数为5~12块,针板上钢针(22)的直径为5~15mm,植针密度为5~10枚/100mm,工作针板(21)线速度与第五罗拉(20)线速度的比值为1~1.2倍,第四对的罗拉(19′)线速度与工作针板(21)线速度的比值为1.5~2.5倍;所述的罗拉式牵切装置(1)中的第一皮辊(11)的直径(D1)、第二皮辊(12)的直径(D2)、第三皮辊(13)的直径(D3)、第四皮辊(14)的直径(D4)、第五皮辊(15)的直径(D5)均为150~250mm,各皮辊的邵氏硬度均为90,第一对罗拉(16、16′)的直径(d1、d1′)、第二对罗拉(17、17′)的直径(d2、d2′)、第三对罗拉(18、18′)的直径(d3、d3′)、第四对罗拉(19、19′)的直径(d4、d4′)以及第五罗拉(20)的直径(d5)均为70~90mm,第一对罗拉(16、16′)的间距(s1)、第二对罗拉(17、17′)的间距(s2)、第三对罗拉(18、18′)的间距(s3)、第四对罗拉(19、19′)的间距(s4)均为80~200mm,第一牵切区隔距(L1)为90~120mm,第二牵切区隔距(L2)为100~150mm,第三牵切区隔距(L3)为200~300mm,第四牵切区隔距(L4)为300~500mm,第一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1)为3~8倍,第二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2)为1.2~4倍,第三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3)为1.5~3倍,第四牵切区的牵伸倍数(E4)为1.2~3倍,其加压均采用弹簧或气压或液压加压,第一皮辊(11)的加压值(P1)、第二皮辊(12)的加压值(P2)、第三皮辊(13)的加压值(P3)、第四皮辊(14)的加压值(P4)、第五皮辊(15)的加压值(P5)均为1000~2000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板装置(2)可设置在被牵切苎麻须条的上方或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100597A CN100355962C (zh) | 2005-11-04 | 2005-11-04 | 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100597A CN100355962C (zh) | 2005-11-04 | 2005-11-04 | 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60416A CN1760416A (zh) | 2006-04-19 |
CN100355962C true CN100355962C (zh) | 2007-12-19 |
Family
ID=36706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1005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5962C (zh) | 2005-11-04 | 2005-11-04 | 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55962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6457B (zh) * | 2008-11-21 | 2012-05-30 | 张家港市大成纺机有限公司 | 可抬起的悬挂装置 |
CN101580981B (zh) * | 2009-05-21 | 2012-05-23 | 东华大学 | 一种绢纺牵切制绵方法 |
CN103572443B (zh) * | 2013-11-14 | 2015-12-02 | 东华大学 | 一种精梳棉型苎麻纺纱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13176A (en) * | 1972-11-17 | 1975-10-21 | Tematex Spa | Apparatus for the draft and breaking of synthetic textile fibres |
CN1540050A (zh) * | 2003-11-04 | 2004-10-27 | 东华大学 | 一种新的苎麻纺纱加工方法 |
CN1560340A (zh) * | 2004-03-02 | 2005-01-05 | 东华大学 | 苎麻牵切纺纱加工方法 |
-
2005
- 2005-11-04 CN CNB2005101100597A patent/CN10035596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13176A (en) * | 1972-11-17 | 1975-10-21 | Tematex Spa | Apparatus for the draft and breaking of synthetic textile fibres |
CN1540050A (zh) * | 2003-11-04 | 2004-10-27 | 东华大学 | 一种新的苎麻纺纱加工方法 |
CN1560340A (zh) * | 2004-03-02 | 2005-01-05 | 东华大学 | 苎麻牵切纺纱加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苎麻牵切纺纱新工艺的初探 赵晋军,王绍斌,孙小寅.广西纺织科技,第32卷第3期 2003 * |
苎麻牵切纺纱的牵切工艺探讨 刘辉,郁崇文.中国麻业,第27卷第5期 200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60416A (zh) | 2006-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3151B (zh) | 适用于保暖内衣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4195691B (zh) | 精纺产品用高支牦牛绒纱线的高效加工方法 | |
CN109763229A (zh) | 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 | |
CN100355962C (zh) | 罗拉针板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 | |
CN104805554A (zh) | 一种芦荟纱线的纺纱方法 | |
CN103572443B (zh) | 一种精梳棉型苎麻纺纱的方法 | |
CN101463511B (zh) | 一种前置针辊罗拉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 | |
CN102181972B (zh) | 一种苎麻棉型纺纱加工方法及其使用的牵切设备 | |
CN108691051B (zh) | 一种羊绒粗纱双区牵伸与绢丝滑溜牵伸赛络纺纱装置及方法 | |
CN111472075A (zh) | 一种混纺细纱及其生产方法和由其形成的面料 | |
CN100344813C (zh) | 苎麻牵切纺纱加工方法 | |
CN107988672B (zh) | 高质麻棉混纺纱制造方法 | |
CN102787399B (zh) | 一种苎麻的毛型纺纱加工方法 | |
CN101100771B (zh) | 亚麻牵切纺纱方法 | |
US6470534B2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arded woolen yarn | |
CN105525404A (zh) | 纺制纯棉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工艺 | |
CN105525403A (zh) | 纺制粘胶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方法 | |
CN2856073Y (zh) | 罗拉针辊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 | |
CN100344814C (zh) | 一种苎麻纺纱加工方法 | |
CN101215740A (zh) | 双针板罗拉混合式牵切纺纱设备 | |
CN201351198Y (zh) | 前置针辊罗拉混合式苎麻牵切纺纱设备 | |
CN201850351U (zh) | 双针板罗拉混合式牵切纺纱设备 | |
CN101381910A (zh) | 亚麻成条机在苎麻纺纱工艺开松和钢丝工序中的应用 | |
CN202705587U (zh) | 一种天然纤维的制条设备 | |
CN101260584A (zh) | 一种易溶性聚酯纤维环锭纺无捻毛巾纱的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1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