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9233C - 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及涂敷膜的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及涂敷膜的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39233C CN100339233C CNB2004100048219A CN200410004821A CN100339233C CN 100339233 C CN100339233 C CN 100339233C CN B2004100048219 A CNB2004100048219 A CN B2004100048219A CN 200410004821 A CN200410004821 A CN 200410004821A CN 100339233 C CN100339233 C CN 10033923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zzle
- drying
- drying device
- substrate
- blows o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3/00—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3/10—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heating or supporting materials; Controlling movement, tension or position of materials
- F26B13/108—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heating or supporting materials; Controlling movement, tension or position of materials using one or more blowing devices, e.g. nozzle bar, the effective area of which is adjustable to the width of the materia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3/00—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3/10—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heating or supporting materials; Controlling movement, tension or position of materia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及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在连续行走的基片(14)上涂敷含有无机微粒及水溶性树脂的墨水吸收层涂敷液之后,通过干燥装置(18)将墨水吸收层干燥,而使墨水吸收层(14A)在宽度方向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内。由此制造在墨水吸收层干燥时不产生裂纹及表面粗糙的喷墨记录用薄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及涂敷膜的干燥装置,特别是关于适合于在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时的墨水吸收层干燥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连续行走的基片(web)上涂敷涂敷液之后将形成的涂敷膜干燥的工序,多应用于制造照相用胶片、磁记录介质、喷墨记录用薄片等各种涂敷制品的领域,是影响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喷墨记录用薄片时墨水吸收层(也称为多孔质层或色材容纳层)的干燥工序中,众所周知,由一般的减速干燥过程容易使墨水吸收层产生裂纹。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涂敷交联剂时的墨水吸收层的含水量过低时,产生裂纹,这不仅造成制品的损失,而且有裂纹的涂敷薄片在工序中脱落,成为工序污染的原因,反之,墨水吸收层的含水量过高时,记载有涂敷膜表面成为柚皮状表面粗糙状态的问题。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该对策,在表示色材容纳层为减速干燥速度之前,使墨水吸收层中的固态部分浓度在15~40(wt)%的范围内再进行干燥。
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涂敷的涂敷液的量多的情况下,若在有风的状态下进行干燥,则由于在涂敷面不均匀的部分干燥时的收缩不同所以在干燥时容易产生裂纹。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对策,提出了以实质上没有风的状态干燥到使墨水吸收层的涂敷液浓度超过25wt%。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3484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91238号公报
然而,即使是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干燥方法中,也有不能完全防止墨水吸收层的裂纹的问题。特别是在墨水吸收层的基片方向的两端部有时产生裂纹、尤其有时产生裂纹状的裂纹及表面粗糙的干燥缺陷等,防止其发生的对策也成为一个课题。
而且,对于这样的在涂敷宽度方向的干燥缺陷的防止对策,还不是仅限于墨水吸收层,可以说对于一般的涂敷膜都具有意义,希望有能够对在涂敷宽度方向的干燥缺陷进行防止的干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墨水吸收层干燥时不产生裂纹及表面粗糙的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以及能够对在涂敷宽度方向的干燥缺陷进行防止的干燥装置。
本发明的发明者在墨水吸收层等涂敷膜的干燥过程中,发现在涂敷膜的各部分产生了干燥速度分布时,涂敷膜的各部分的收缩速度不同,涂敷膜中产生的大的应力使得容易产生裂纹状的裂纹。进而,在以干燥的以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一侧配置有吹出热风的吹出喷嘴,在涂敷膜面的相反一侧有排气口的一般干燥装置中,由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在到达涂敷膜面之后形成从基片宽度方向两侧流出的气流。旋入基片的背面从排气口排出。由此,由于在涂敷膜的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会积存热风,使其比中央部更早(更快)地干燥,所以可知干燥速度分布使裂纹状的裂纹容易发生。而且,已经知道如果能够将涂敷膜在基片宽度方向的干燥速度分布控制在20%以下,则裂纹状的裂纹不容易发生。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在构成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的同时,还构成了在基片宽度方向不容易生成干燥速度分布的干燥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项发明,具有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涂敷含有无机微粒及水溶性树脂的墨水吸收层涂敷液后、将该吸收层干燥的干燥工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工序中,所述墨水吸收层在基片宽度方向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内。
这里,所谓墨水吸收层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是指基片宽度上的最大干燥速度对于最小干燥速度的增加率即使是最大也在20%以下,通常,在涂敷膜的基片宽度上的中央部表现出小的干燥速度,而基片宽度上的两端部表现出大的干燥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1项发明,由于是在墨水吸收层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条件进行干燥,所以能够抑制墨水吸收层在基片宽度上的两端部所发生的裂纹状裂纹及表面粗糙的干燥缺陷。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墨水吸收层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能够在15%以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2项发明,对涂敷形成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的涂敷膜以热风进行干燥,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形成有所述基片从入口向出口行走的隧道状干燥区的干燥装置本体;被设置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一侧,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基片宽度方向上具有狭缝状吹出口的多个吹出喷嘴,同时,在相邻的喷嘴彼此间具有比该吹出喷嘴的前端凹入的空间的热风吹出部;以及被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的相反一侧,将从所述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排出的排气部,并且,在所述空间的从基片行走方向观察的纵剖面积为S(m2)、并在所述吹出喷嘴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的长度上从该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的风量为V(m3/分钟)时,形成所述空间的纵剖面积与所述风量之间具有(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关系。
本发明的第2项发明,是表示为了在涂敷层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的一例。也就是说,通过增大对于吹出喷嘴吹出风量的空间容量,使(S/V)×1000的值为0.5以上,能够使由吹出喷嘴吹出到达涂敷膜面的热风容易进行到该空间。由此,在热风到达涂敷膜面后,就不容易形成向基片宽度上的两端侧流过的气流,同时,即使形成这样的气流,其风量(风速)也变小。这样,由于在基片两端部热风累积的比例减小,所以能够将涂敷膜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抑制在20%以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3项发明,是对涂敷形成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的涂敷膜以热风进行干燥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形成有所述基片从入口向出口行走的隧道状干燥区的干燥装置本体;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一侧,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间隔地配置有在所述基片宽度方向上具有狭缝状吹出口的多个吹出喷嘴的热风吹出部;以及将从所述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从膜面的上方进行排出的排气部。
本发明的第3项发明,是表示为了在涂敷层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的另一例。也就是说,通过将从所述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从膜面的上方进行排出,在热风到达涂敷膜面后,就不容易形成向基片宽度上的两端侧流过的气流,同时,即使形成这样的气流,其风量也变小。这样,由于在基片两端部热风累积的比例减小,所以能够将涂敷膜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抑制在20%以下。
本发明的第4项发明,基于第3项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吹出部在相邻的喷嘴彼此之间具有比该吹出喷嘴的前端凹入的空间,同时,由所述排气部将该空间内的气体排出。
这是将由吹出喷嘴吹出、到达涂敷膜面后进入到空间的热风进行积极排气的装置,使得到达涂敷膜面的热风更容易进入到空间中。由此,在热风到达涂敷膜面后,就不容易形成向基片宽度上的两端侧流过的气流,同时,即使形成这样的气流,其风量也变小。这样,由于在基片两端部热风累积的比例减小,所以能够将涂敷膜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抑制在20%以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5项发明,是对涂敷形成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的涂敷膜以热风进行干燥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形成有所述基片从入口向出口行走的隧道状干燥区的干燥装置本体;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一侧,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基片宽度方向上具有狭缝状吹出口的多个吹出喷嘴的热风吹出部;以及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的相反一侧,将所述干燥区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部,并且,对于所述吹出喷嘴的狭缝状吹出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
本发明的第5项发明,是表示为了在涂敷层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的再一例。这是在热风到达涂敷膜面后形成流过基片宽度方向两侧的气流,通过预测热风在基片两端部的累积而使吹出喷嘴的吹出口的开口面积不同的装置。也就是说,由于通过吹出喷嘴的狭缝状吹出口的开口面积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小于中央部,能够使吹到涂敷膜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风量小于吹到中央部的风量,所以即使是在涂敷膜的两端部有热风的累积,也能够使两端部与中央部的风量差缩小。由此,由于能够使基片中央部与两端部的干燥速度分布的差减小,所以能够将涂敷膜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抑制在20%以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6项发明,是对涂敷形成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的涂敷膜以热风进行干燥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形成有所述基片从入口向出口行走的隧道状干燥区的干燥装置本体;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一侧,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等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基片宽度方向上具有狭缝状吹出口的多个吹出喷嘴,同时,在相邻的喷嘴彼此之间具有比该吹出喷嘴的前端凹入的空间的热风吹出部;以及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的相反一侧,将所述干燥区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部,在所述空间的从基片行走方向观察的纵剖面积为S(m2)、并在所述吹出喷嘴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的长度上从该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的风量为V(m3/分钟)时,形成所述空间的的纵剖面积与所述风量之间有(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关系,并且,对于所述吹出喷嘴的狭缝状吹出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
本发明的第6项发明是表示为了在涂敷层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的又一例,是同时具有上述(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要点与吹出喷嘴的狭缝状吹出口的开口面积中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的要点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7项发明,是对涂敷形成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的涂敷膜以热风进行干燥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形成所述基片从入口向出口行走的隧道状干燥区的干燥装置本体;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一侧,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等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基片宽度方向上具有狭缝状吹出口的多个吹出喷嘴,同时,在相邻的喷嘴彼此之间具有比该吹出喷嘴的前端凹入的空间的热风吹出部;以及将所述空间的气体从所述基片的涂敷膜面一侧排出的排气部,并且,在所述空间的从基片行走方向观察的纵剖面积为S(m2)、并在所述吹出喷嘴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的长度上从该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的风量为V(m3/分钟)时,形成所述空间的纵剖面积与所述风量之间有(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关系。
本发明的第7项发明是表示为了在涂敷层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的另一例,是同时具有上述将所述空间的气体进行排出的排气部的设置构成要点与(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要点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8项发明,是对涂敷形成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的涂敷膜以热风进行干燥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形成有所述基片从入口向出口行走的隧道状干燥区的干燥装置本体;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一侧,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等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基片宽度方向上具有狭缝状吹出口的多个吹出喷嘴,同时,在相邻的喷嘴彼此之间具有比该吹出喷嘴的前端凹入的空间的热风吹出部;以及将所述空间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部,并且,对于所述吹出喷嘴的狭缝状吹出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
本发明的第8项发明是表示为了在涂敷层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的再一例,是同时具有上述将所述空间的气体进行排出的排气部的设置构成要点与吹出喷嘴的狭缝状吹出口的开口面积的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的要点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9项发明,是对涂敷形成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的涂敷膜以热风进行干燥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形成有所述基片从入口向出口行走的隧道状干燥区的干燥装置本体;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一侧,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等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基片宽度方向上具有狭缝状吹出口的多个吹出喷嘴,同时,在相邻的喷嘴彼此之间具有比该吹出喷嘴的前端凹入的空间的热风吹出部;以及将所述空间的气体排出的排气部,在所述空间的从基片行走方向观察的纵剖面积为S(m2)、并在所述吹出喷嘴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的长度上从该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的风量为V(m3/分钟)时,形成所述空间的纵剖面积与所述风量之间有(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关系,并且,对于所述吹出喷嘴的狭缝状吹出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
本发明的第9项发明是表示为了在涂敷层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的又一例,是同时具有上述将所述空间的气体进行排出的排气部、吹出喷嘴的狭缝状吹出口的开口面积,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以及(S/V)×1000的值为0.5以上等三个要点的干燥装置。
本发明的第10项发明,基于第2~9项发明,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片的表面到所述吹出喷嘴的距离在10~100mm的范围内。从基片的表面到吹出喷嘴的距离接近10~100mm的情况,是因为它容易在热风到达涂敷膜面之后形成流过基片两端侧的气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特别有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1项发明,具有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涂敷含有无机微粒及水溶性树脂的墨水吸收层涂敷液之后、将该吸收层干燥的干燥工序,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工序中使用第2~10项发明中的一个干燥装置。通过使用第2~10项发明中的一个干燥装置,能够将墨水吸收层的基片宽度方向上的干燥速度分布抑制在20%以内。由此,能够制造在墨水吸收层干燥时不产生裂纹及表面粗糙的喷墨记录用薄片。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的装置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干燥装置的第一实施形式的结构图。
图3是说明吹出喷嘴形状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相邻的吹出喷嘴彼此间形成的空间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中干燥装置的第二实施形式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中干燥装置的第三实施形式的吹出喷嘴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中干燥装置的第三实施形式的吹出喷嘴的另一形式图。
图中:10-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装置,12-送出装置,14-基片,14A-墨水吸收层,16-第一涂敷机,18-墨水吸收层的干燥装置,20-第二涂敷机,22-交联剂涂敷液的干燥装置,24-卷取装置,26-干燥装置本体,28-热风吹出部,30-排气部,32-干燥区的入口,34-干燥区的出口,36-通过辊,38-吹出喷嘴,38A-吹出口,40-均压室,42-供气通道,44-供气扇,46-加热器,48-过滤器,50-空间,50A-空间的纵剖面积,52-排气通道,54-排气扇,56-吸气室,58-吸气通道,60-吸气扇,62-金属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及涂敷膜的干燥装置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的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的装置10的概略结构例,是将本发明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作为干燥墨水吸收层的干燥装置18而组入的一例。
如图1所示,在由送出装置12所送出的连续行走的基片14上,由第一涂敷机16涂敷至少包含无机微粒与水溶性树脂的墨水吸收层涂敷液,然后,由干燥装置18使墨水吸收层干燥为半干(未干透)的状态。这里,墨水吸收层最佳的半干状态,是指含水量为100~300重量%(水分/固态部分)的范围。在该干燥装置中,墨水吸收层在宽度方向的干燥速度分布为20%以下、优选15%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接着,在半干状态的墨水吸收层上,由第二涂敷机20以湿罩湿方式涂敷包含交联剂的涂敷液,之后,由干燥装置22进行干燥。由此制造喷墨记录用薄片,制造的喷墨记录用薄片盘卷于卷取装置24上。
对于第一及第二涂敷机16、20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滑动珠涂敷机、挤出涂敷机、滚动涂敷机、刮刀涂敷机、气刀涂敷机等各种类型的涂敷机。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中干燥装置18的第一实施形式的结构图。
干燥装置18主要是由干燥装置本体26、向涂敷形成在基片14上的墨水吸收层14A吹出热风的热风吹出部28、以及将吹出的热风排出的排气部30所构成。
在干燥装置本体26内形成有从入口32向出口34基片14行走的隧道状的干燥区,并在基片14的行走线上配置有多个通过辊36、36……。
热风吹出部28设置在干燥区的以基片14为边界的墨水吸收层一侧,从入口32向出口34等间隔地配置多个吹出喷嘴38、38……。如图3所示,吹出喷嘴38在基片宽度方向的长度形成得与基片宽度相同或比其略长,在基片14的宽度方向上形成狭缝状的吹出口38A。吹出喷嘴38通过均压室40与供气通道42相连通。在供气通道42中,设置有吸入新鲜气体向热风吹出部28供气的供气扇44,对新鲜气体加热的加热器46,以及过滤新鲜气体中尘埃等的过滤器48。由此,从供气通道42供给到均压室内的热风,在吹出压力均压化之后,从各吹出喷嘴38向墨水吸收层14A的膜面吹出。而且,吹出喷嘴38突起设置在从均压室40向墨水吸收层14A的方向,在相邻的吹出喷嘴38彼此间,形成从该吹出喷嘴38前端凹入的空间50。
另一方面,在干燥区的以基片14为边界的墨水吸收层14A的相反一侧,设置有将从吹出喷嘴38吹出的热风排出的排气部30,在排气部30上形成的排气口(未图示)通过排气通道52与排气扇54相连接。
如图4所示,在所述的干燥装置18中,设从基片行走方向观察的相邻的吹出喷嘴38彼此间所形成的空间的纵剖面积50A(斜线部分)为S(m2)、从吹出喷嘴38吹出的热风的风量在该吹出喷嘴38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米长度(W)上为V(m3/分钟)时,形成空间的纵剖面积与风量之间有(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关系。而且,从基片14的表面到吹出喷嘴38的距离设定在10~100mm的范围内。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干燥装置18,在空间50的纵剖面积50A与风量之间形成有(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关系,对于从吹出喷嘴38所吹出的风量,空间容量具有一定值以上的大小,由此使得从吹出喷嘴38所吹出、到达墨水吸收层14A的膜面的热风容易进入到空间50。这样,在热风到达涂敷膜面后,就不容易形成向基片宽度上的两端侧流过的气流,同时,即使形成这样的气流,其风量也变小。所以,由于在基片两端部热风累积的比例减小,所以能够将墨水吸收层14A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抑制在20%以下。其结果是,能够制造在墨水吸收层14A干燥时不产生裂纹及表面粗糙的喷墨记录用薄片。(S/V)×1000过分增大时会引起干燥效率的下降及干燥装置本体的大型化等,由于由此而得到的(S/V)×1000上限必然受到限制,所以没有对上限做特别的规定。
图5是表示干燥装置18的第二实施形式的结构图。这里对与图2中的说明重复的部分予以省略。
干燥装置18的第二实施形式,取消图2所示的排气部30,而将吹出喷嘴38吹出的热风从墨水吸收层14A的膜面上方排出,作为从膜面上方排气的优选形式,是从相邻的吹出喷嘴38彼此间形成的空间50进行排气。也就是说,在设置有与空间50连通的吸气室56的同时,各吸气室56与吸气通道58相连接。在吸气通道58上设置有吸气扇60。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二实施形式的干燥装置18,由于通过对空间50的气体的排出能够发生向空间50的诱导风,所以使得从吹出喷嘴38所吹出、到达墨水吸收层14A的膜面的热风更容易进入到空间50。这样,在热风到达涂敷膜面后,就不容易形成向基片宽度上的两端侧流过的气流,同时,即使形成这样的气流,其风量也变小。所以,由于在基片两端部热风累积的比例减小,所以能够将墨水吸收层14A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抑制在20%以下。其结果是,能够制造在墨水吸收层14A干燥时不产生裂纹及表面粗糙的喷墨记录用薄片。
图6是表示干燥装置18的第三实施形式的结构图。这里对与图2中的说明重复的部分予以省略。
干燥装置18的第三实施形式,是吹出喷嘴38的狭缝状吹出口38A的开口面积的、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的装置,在吹出口38A的两端部安装有金属网62,其开口面积比吹出口38A的中央部小。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限于金属网62,也可以如图7所示,随着从吹出口38A的中央部向两侧部逐渐变窄地形成开口宽度(L)。图7(a)是开口宽度(L)随着从吹出口38A的中央部向两侧部呈直线状变窄的情况,图7(b)是开口宽度(L)随着从吹出口38A的中央部向两侧部呈曲线状变窄的情况。基片两端部的吹出口38A的开口面积对于中央部小到什么程度,可以预先测定在基片两端部累积的风量,决定开口面积使吹出的量减少,与累积的风量相当即可。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三实施形式的干燥装置18,通过使吹出喷嘴38的狭缝状吹出口38A的开口面积的、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而使吹出到墨水吸收层14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风量小于吹出到中央部的风量。由此,即使是在墨水吸收层14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累积热风,也能够减小两端部与中央部的风量差。这样,由于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中央部与两端部的干燥速度分布差减小,所以能够将墨水吸收层14A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抑制在20%以下。因此,能够制造在墨水吸收层14A干燥时不产生裂纹及表面粗糙的喷墨记录用薄片。
通过在干燥装置18上采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形式中所说明的任何一种结构,即,在空间50的纵剖面积50A与风量之间形成有(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关系、将吹出喷嘴38吹出的热风从墨水吸收层14A的膜面上方排气、以及吹出喷嘴38的狭缝状吹出口38A的开口面积的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而能够将墨水吸收层14A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抑制在20%以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这些结构的两种以上的组合,能够使墨水吸收层14A在基片宽度上的干燥速度分布进一步减小。
而且,虽然是以适用于干燥装置18的例子对这些结构进行的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干燥交联剂涂敷液的干燥装置22。
还有,在本实施形式中,是以在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中适用本发明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为例进行的说明,但并不限于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也可以适用于一般涂敷膜的干燥。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以40m/分钟的涂敷速度行走的宽度为1000mm、厚度为200μm的洗照片用叠片纸(基片14)上,使用挤出涂敷机16涂敷墨水吸收层涂敷液,达到200cc/m2的涂敷量后,由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干燥装置18的吹出喷嘴38吹出热风,将墨水吸收层14A中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含水量干燥到312重量%(水分/固态部分)。接着,由第二涂敷机20涂敷交联剂涂敷液,进而由干燥装置22进行干燥,制造喷墨记录用薄片。
此时的干燥装置18的热风吹出部28,使相邻的吹出喷嘴38彼此间形成的空间50的纵剖面积50A为5.0×10-3m2,同时,使从吹出喷嘴38所吹出的热风的风量在该吹出喷嘴38的吹出口38A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长度上为9.6m3/分钟,使(S/V)×1000的值为0.52。另外,从基片14的表面到吹出喷嘴38的前端的距离为50mm,同时,吹出喷嘴38的吹出口38A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基片14的宽度相同。
其结果,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上两端部的干燥速度虽然比中央部的干燥速度(最小干燥速度)大15%,但在本发明的“使墨水吸收层的基片宽度方向上的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制造在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整个宽度方向上都未发现裂纹及表面粗糙的高品质喷墨记录用薄片。而且,也没有发生制品损失及工序污染等。
(实施例2)
从吹出喷嘴38吹出的风量在该吹出喷嘴38的吹出口38A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长度上为10.1m3/分钟、(S/V)×1000的值为0.50的同时,将墨水吸收层14A中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含水量干燥到400重量%,除此之外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结果,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上两端部的干燥速度比中央部的干燥速度大20%,由于是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上限,所以,尽管在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上两端部附近发现了微小的裂纹状的裂纹,但并不造成喷墨记录用薄片质量上的问题。
(比较例1)
空间50的纵剖面积50A为2.5×10-3m2,同时,从吹出喷嘴38所吹出的风量在该吹出喷嘴38的吹出口38A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长度上为5.1m3/分钟、(S/V)×1000的值为0.49,除此之外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结果,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上两端部的干燥速度比中央部的干燥速度大21%,超出了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上限。由此,在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上两端部附近发现了大的裂纹状的裂纹,造成了喷墨记录用薄片质量上的问题。而且,观察到由基片14所剥离的涂敷膜片所造成的工序污染。
(实施例3)
在以50m/分钟的涂敷速度行走的宽度为1300mm、厚度为200μm的洗照片用叠片纸(基片14)上,使用挤出涂敷机16涂敷墨水吸收层涂敷液,达到200cc/m2之后,使用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形式的干燥装置18,将墨水吸收层14A中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含水量干燥到400重量%。该干燥装置18的空间50的纵剖面积50A、从吹出喷嘴38所吹出的风量、以及(S/V)×1000的值都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接着,由第二涂敷机20涂敷交联剂涂敷液,进而由干燥装置22进行干燥,就制造了喷墨记录用薄片。
结果,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上两端部的干燥速度比中央部的干燥速度大13%,比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的干燥速度分布还小。其理由被认为是同时具备了(S/V)×1000的值为0.50以上及排出空间50内的空气两个条件。由此,能够制造在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整个宽度方向上都未发现裂纹及表面粗糙的高品质喷墨记录用薄片。而且,也没有发生制品损失及工序污染等。
还有,在实施例3中,使干燥装置18空间50的纵剖面积50A、从吹出喷嘴38所吹出的风量、以及(S/V)×1000的值都与比较例1相同而进行了试验。也就是说,是即使从空间50排气也不满足(S/V)×1000的值为0.50以上的情况。结果,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上两端部的干燥速度比中央部的干燥速度大16%。从该结果可知,即使仅由空间50的排气,也能够制造没有问题的喷墨记录用薄片。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墨水吸收层14A中基片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含水量从实施例1中的312重量%干燥到400重量%后,墨水吸收层14A中基片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含水量为308重量%。将其换算为干燥速度分布时为23%,超出了本发明的干燥速度分布为20%以下的界限。因此,如图6所示,从吹出喷嘴38的吹出口38A的基片宽度的长度(全长)1000mm的两端到分别向内100mm处安装金属网62,使该部分的开口率相对于中央部分(无金属网的部分)为70%。这样,使到达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热风的风速(风量)下降,对墨水吸收层14A进行干燥,除此之外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结果,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上两端部的干燥速度比中央部的干燥速度大14%,通过使用图6的吹出喷嘴38可使干燥速度分布减小9%,满足了20%以下的条件。由此,能够制造在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整个宽度方向上都未发现裂纹及表面粗糙的高品质喷墨记录用薄片。而且,也没有发生制品损失及工序污染等。
(实施例5)
空间50的纵剖面积为5.0×10-3m2,同时,从吹出喷嘴38所吹出的风量在该吹出喷嘴38的吹出口38A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长度上为9.6m3/分钟、(S/V)×1000的值为0.52,将墨水吸收层14A中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含水量干燥到500重量%。
接着,在从空间50排出空气的同时,使从吹出喷嘴38所吹出的风量在该吹出喷嘴38的吹出口38A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长度上为10.1m3/分钟、(S/V)×1000的值为0.50。而且,将墨水吸收层14A中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含水量干燥到400重量%。
上述以外的条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接着,由第二涂敷机20涂敷交联剂涂敷液,进而由干燥装置22进行干燥,就制造了喷墨记录用薄片。
其结果,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宽度方向上两端部的干燥速度比中央部的干燥速度大14%,满足了干燥速度分布在20%以下的界限。由此,能够制造在墨水吸收层14A的基片整个宽度方向上都未发现裂纹及表面粗糙的高品质喷墨记录用薄片。
(发明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在墨水吸收层干燥时不产生裂纹及表面粗糙的喷墨记录用薄片。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由于不易生成涂敷膜宽度方向的干燥速度分布,所以适合于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中墨水吸收层的干燥。
Claims (6)
1.一种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对涂敷形成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的涂敷膜以热风进行干燥,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形成有所述基片从入口向出口行走的隧道状干燥区的干燥装置本体;
被设置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一侧,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基片宽度方向上具有狭缝状吹出口的多个吹出喷嘴,同时,在相邻的喷嘴彼此间具有比该吹出喷嘴的前端凹入的空间的热风吹出部;以及
被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的相反一侧,将从所述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排出的排气部,
并且,在所述空间的从基片行走方向观察的纵剖面积为S(m2)、并在所述吹出喷嘴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的长度上从该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的风量为V(m3/分钟)时,形成所述空间的纵剖面积与所述风量之间具有(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吹出喷嘴的狭缝状吹出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
3.一种涂敷膜的干燥装置,是对涂敷形成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的涂敷膜以热风进行干燥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形成所述基片从入口向出口行走的隧道状干燥区的干燥装置本体;
设在所述干燥区域的以所述基片为边界的涂敷膜面一侧,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等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基片宽度方向上具有狭缝状吹出口的多个吹出喷嘴,同时,在相邻的喷嘴彼此之间具有比该吹出喷嘴的前端凹入的空间的热风吹出部;以及
将所述空间的气体从所述基片的涂敷膜面一侧排出的排气部,
并且,在所述空间的从基片行走方向观察的纵剖面积为S(m2)、并在所述吹出喷嘴的基片宽度方向的1m的长度上从该吹出喷嘴吹出的热风的风量为V(m3/分钟)时,形成所述空间的纵剖面积与所述风量之间有(S/V)×1000的值为0.5以上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吹出喷嘴的狭缝状吹出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基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涂敷膜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片的表面到所述吹出喷嘴的距离在10~100mm的范围内。
6.一种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具有在连续行走的基片上涂敷含有无机微粒及水溶性树脂的墨水吸收层涂敷液后、对该吸收层进行干燥的干燥工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工序中使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个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061643 | 2003-03-07 | ||
JP2003061643A JP2004268392A (ja) | 2003-03-07 | 2003-03-07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塗布膜の乾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6569A CN1526569A (zh) | 2004-09-08 |
CN100339233C true CN100339233C (zh) | 2007-09-26 |
Family
ID=32821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0482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9233C (zh) | 2003-03-07 | 2004-02-09 | 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及涂敷膜的干燥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80465B2 (zh) |
EP (2) | EP2385333A1 (zh) |
JP (1) | JP2004268392A (zh) |
CN (1) | CN10033923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04014949U1 (de) * | 2004-09-25 | 2004-11-18 | Techno-Grafica Gmbh | Vorrichtung zum Wärmebehandeln einer Beschichtung von Flachoffset-Druckplatten |
JP4550694B2 (ja) * | 2005-08-31 | 2010-09-22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塗装機 |
DE102006019152A1 (de) * | 2006-04-21 | 2007-10-31 | Platsch Gmbh & Co.Kg | Trocknereinheit sowie Trockner mit einer Mehrzahl solcher Einheiten |
DE102008029432B3 (de) * | 2008-06-23 | 2009-09-17 | Prinovis Ltd. & Co. Kg | Trocknungsanlage für durchlaufende Warenbahnen in Form von bedruckten und/oder beschichteten Papierbahnen |
JP2010069443A (ja) * | 2008-09-19 | 2010-04-02 | Fujifilm Corp | 塗布膜の乾燥装置及びそ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光学フィルム |
JP5587158B2 (ja) * | 2010-12-16 | 2014-09-10 | 株式会社オリエント総業 | ノズル及び乾燥装置 |
JP2012251763A (ja) * | 2011-05-12 | 2012-12-20 | Sharp Corp | 電極乾燥装置、及び電極乾燥方法 |
US9127884B2 (en) * | 2012-12-04 | 2015-09-0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Acoustic drying system with interspersed exhaust channels |
JP6136909B2 (ja) * | 2013-12-17 | 2017-05-31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樹脂層付き支持基板の製造方法、ガラス積層体の製造方法、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
JP6283540B2 (ja) * | 2014-03-12 | 2018-02-21 |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乾燥装置および処理膜形成システム |
US9605900B2 (en) * | 2015-04-22 | 2017-03-28 | Ricoh Company, Ltd. | Adjustable interlacing of drying rollers in a print system |
JP6376084B2 (ja) * | 2015-09-03 | 2018-08-2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乾燥装置 |
US9894979B2 (en) * | 2015-09-16 | 2018-02-20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Drawing apparatus and drawing method for drawing apparatus |
US9994049B1 (en) | 2017-02-13 | 2018-06-12 | Ricoh Company, Ltd. | Adjustable path length of print media in a dryer of a printing system |
US9908342B1 (en) | 2017-02-26 | 2018-03-06 | Ricoh Company, Ltd. | Concentric arrangement of web conditioning modules in a dryer of a print system |
CN109200736B (zh) | 2017-06-30 | 2021-01-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冷凝板、真空干燥设备以及真空干燥方法 |
KR102647042B1 (ko) | 2018-03-29 | 2024-03-14 |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 기체 취출 노즐 및 로, 그리고 가공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
CN109813625B (zh) * | 2019-01-23 | 2021-07-20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水性油墨印刷干燥特性的测试方法 |
JP7241576B2 (ja) | 2019-03-13 | 2023-03-17 |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ウェブ乾燥装置およびウェブ乾燥方法 |
JP7171481B2 (ja) * | 2019-03-22 | 2022-11-15 |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ウェブ乾燥装置 |
KR20220145907A (ko) | 2020-04-06 | 2022-10-31 |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도공막의 제조 방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67537A (en) * | 1979-09-01 | 1984-08-28 |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bh. | Equipment for heat-treating flat, band-like lengths of material |
US5333395A (en) * | 1992-08-07 | 1994-08-02 | Vits Maschinenbau Gmbh | Drying apparatus |
JPH1191238A (ja) * | 1997-09-24 | 1999-04-06 |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被記録材の製造方法 |
US5912085A (en) * | 1995-06-07 | 1999-06-15 |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material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
JPH11348412A (ja) * | 1998-06-02 | 1999-12-2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記録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JP2001088439A (ja) * | 1999-09-27 | 2001-04-03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64149A (en) * | 1958-07-26 | 1961-03-29 | Gustav Mohring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nozzles of heat-treatment apparatus for webs |
DE1460544A1 (de) * | 1963-07-20 | 1969-03-27 | Dornbusch & Co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Waermebehandlung von empfindlichen Warenbahnen |
US4306358A (en) * | 1979-08-15 | 1981-12-22 | Amf Incorporated | Air drying apparatus |
US5231774A (en) * | 1990-12-10 | 1993-08-03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drying apparatus |
DE4406846C1 (de) * | 1994-03-03 | 1995-05-04 | Koenig & Bauer Ag |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bedruckten Bogen oder Bahnen in Druckmaschinen |
CN1204001C (zh) * | 2000-04-28 | 2005-06-01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记录纸及其制造方法 |
-
2003
- 2003-03-07 JP JP2003061643A patent/JP2004268392A/ja active Pending
-
2004
- 2004-02-09 CN CNB2004100048219A patent/CN10033923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3-05 US US10/793,244 patent/US708046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3-08 EP EP11006430A patent/EP238533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3-08 EP EP04005474A patent/EP1455153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67537A (en) * | 1979-09-01 | 1984-08-28 |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bh. | Equipment for heat-treating flat, band-like lengths of material |
US5333395A (en) * | 1992-08-07 | 1994-08-02 | Vits Maschinenbau Gmbh | Drying apparatus |
US5912085A (en) * | 1995-06-07 | 1999-06-15 |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material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
JPH1191238A (ja) * | 1997-09-24 | 1999-04-06 |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被記録材の製造方法 |
JPH11348412A (ja) * | 1998-06-02 | 1999-12-2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記録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JP2001088439A (ja) * | 1999-09-27 | 2001-04-03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40181967A1 (en) | 2004-09-23 |
EP1455153A3 (en) | 2010-11-03 |
EP1455153A2 (en) | 2004-09-08 |
CN1526569A (zh) | 2004-09-08 |
US7080465B2 (en) | 2006-07-25 |
EP2385333A1 (en) | 2011-11-09 |
JP2004268392A (ja) | 2004-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39233C (zh) | 喷墨记录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及涂敷膜的干燥装置 | |
JP3946642B2 (ja) | 紙若しくは板紙のウェブを処理するための組立体 | |
CN1245228A (zh) | 湿法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
CN102294883A (zh) | 一种单面印刷或涂布用的上下热风式烘干箱 | |
CN1056886A (zh) | 用于加热处理具有液态或糊状制剂的带材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128522A (zh) | 干燥涂布板材的方法和装置 | |
JP4822036B2 (ja) | 乾燥装置 | |
CN1662706A (zh) | 料幅尤其是纸幅或纸板幅的两面涂刷和干燥装置 | |
CN1404992A (zh) | 用于再润湿印品带的装置 | |
CN1023381C (zh) | 细粒附聚方法 | |
JP2009243701A (ja) | 乾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703243B2 (en) | Component used in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same | |
CN206579304U (zh) | 纺织品用喷墨印刷系统的皮带清洗机构 | |
CN110409222B (zh) | 一种铜版纸表面覆膜方法 | |
CN1662707A (zh) | 用于处理料幅优选纸幅和纸板幅的机器以及按选择用于在处理前制造料幅的机器 ,包括不接触式涂敷装置和料幅平整装置 | |
CN218742902U (zh) | 一种抗菌洁净板材生产用涂胶装置 | |
US6484418B1 (en) | Yankee drying hood and method comprising angled impingement nozzles | |
CN107185875A (zh) | 一种节能型清洗纺织用传输带的装置 | |
CN220590605U (zh) | 一种面料涂层多段式烘干设备 | |
CN219882747U (zh) | 一种碳化硅陶瓷生产用拉坯装置 | |
CN215103479U (zh) | 一种提高镀铝膜附着力的装置 | |
CN110039893A (zh) | 一种led-uv印刷装置及其油墨固化方法 | |
CN116273724A (zh) | 一种耐水性电化铝生产工艺 | |
CN219130123U (zh) | 一种输送带带芯表面清洗机构 | |
CN109937277B (zh) | 用于制造纳米箔膜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