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8502C - 图象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象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38502C
CN100338502C CNB2004100002056A CN200410000205A CN100338502C CN 100338502 C CN100338502 C CN 100338502C CN B2004100002056 A CNB2004100002056 A CN B2004100002056A CN 200410000205 A CN200410000205 A CN 200410000205A CN 100338502 C CN100338502 C CN 1003385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surface
rear side
surface side
image
imag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02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3424A (zh
Inventor
山口善郎
诹坊部恭史
町田义则
酒卷元彦
松永健
重广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nic I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3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3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85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850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particles moving in a fluid or in a gas, e.g. electrophoretic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21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with use of split matr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6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other than drivers for liquid crystal, plasma or 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other than drivers for liquid crystal, plasma or OLED displays, not related to handling digital grey scale data or to communication of data to the pixels by means of a curr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3Arrangement of drivers for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scan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66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the matrix divided into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设备中,显示基板具有m行电极,而背面基板具有n列电极。显示基板和背面基板被设置为彼此面对,且使得其电极彼此垂直(简单矩阵结构)。顶面侧驱动部分包括行电极驱动电路、换向部分和换向开关。当换向开关开通时,该换向部分使行电极驱动电路和行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换向。背面侧驱动部分包括列电极驱动电路、换向部分和换向开关。当该换向开关开通时,换向部分使列电极驱动电路和列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换向。根据该图象显示设备,当通过利用多个相同图象显示媒质形成一较大屏幕时,可在所有的图象显示媒质上正常地显示图象。

Description

图象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象显示设备,具体地说,涉及具有图象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设备,在该图象显示装置上,并排布置有多个图象显示媒质。
背景技术
通过简单矩阵驱动来显示图象的液晶显示设备在现有技术中已为人所熟知(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到3)。例如,简单矩阵驱动型图象显示媒质的基板所具有的结构使得显示基板12和背面基板14被设置为彼此面对,其中,在显示基板12上,设置有如图10A所示的多个线性行电极161-16m,而在背面基板14上,设置有如图10B所示的多个线性列电极181-18n,且使得行电极161-16m和列电极181-18n彼此垂直,如图11所示。行电极161-16m由行电极驱动电路32来驱动,而列电极181-18n由列电极驱动电路44来驱动。
当图象显示在具有这种简单矩阵结构的图象显示媒质上时,将预定电压依次地施加到行电极161-16m上,且与其同步地,将一预定电压施加到列电极18上,该列电极18对应于施加有电压的行线的行图象(line image)上,以便逐行显示该图象。
另外,在一项已经公知的技术中,其将多个这样的图象显示媒质并排布置以形成一大屏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2和4)。在通过并排布置多个图象显示媒质而形成一大屏幕的情况下,利用多个相同的图象显示媒质就成本而言是合算的。例如,如图12所示,当通过利用四个图象显示媒质10形成两行两列的大屏幕时,使用四个显示基板部分40和四个背面基板部分52,其中四个显示基板部分40的每一个均由图10A所示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显示基板12形成,而四个背面基板部分52的每一个均由图10B所示的列电极驱动电路44和背面基板14形成,且所述四个显示基板部分40和四个背面基板部分52被布置成使得所有来自电极的导线从外边缘部伸出,如图12所示。而且,如图13所示,相应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A-32D和列电极驱动电路44A-44D由控制部分62控制。
然而,当通过利用上述相同的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形成大屏幕时,就出现了以下问题。即,由于在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处驱动电极的顺序预先确定,如图12所示,当使用图象显示媒质10A作为基准时,在图象显示媒质10B处的行电极161-16m的顺序被颠倒,在图象显示媒质10C处的列电极181-18n的顺序被颠倒,以及在图象显示媒质10D处的行电极161-16m和列电极181-18n的顺序均被颠倒。
因此,就出现了以下问题,例如,如图14所示,当在每个图象显示媒质10A-10D上显示日文字符时,尽管该文字在图象显示媒质10A上正常显示,但是在图象显示媒质10B上,就行顺序而言,所显示的文字上下颠倒;而在图象显示媒质10C上,就列顺序而言,所显示的文字左右颠倒;同时在图象显示媒质10D上,就行顺序而言,所显示的文字上下颠倒,同时就列顺序而言,所显示的文字左右颠倒。
专利文献1
公开号为11-133375的日本专利申请(JP-A)
专利文献2
公开号为2001-242436的日本专利申请(JP-A)
专利文献3
公开号为2001-66623的日本专利申请(JP-A)
专利文献4
公开号为2002-139747的日本专利申请(JP-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象显示设备,当通过利用多个相同图象显示媒质形成一大的屏幕时,该设备可正常显示图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图象显示设备,包括:(A)图象显示装置,在该图象显示装置处并排布置有多个图象显示媒质,该图象显示装置包括:(i)显示基板部分,其具有一在该处形成有多个顶面(top-plane)侧电极的显示基板,和用于向该顶面侧电极施加电压的顶面侧电压施加装置;(ii)背面基板部分,其具有在该处形成有多个背面侧电极的背面基板,和用于向该背面侧电极施加电压的背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以及(iii)密封在显示基板和背面基板之间的显示体;(B)控制装置,其用于根据图象数据来控制所述多个图象显示媒质的所述顶面侧电压施加装置和背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以及(C)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该装置用于调节基准象素位置,使得在多个显示媒质处的基准象素位置相匹配,每个基准象素位置由基准顶面侧电极和基准背面侧电极确定,而该基准顶面侧电极预先从多个顶面侧电极中确定,基准背面侧电极预先从多个背面侧电极中确定。
根据第一方面,该图象显示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通过并排布置多个相同的图象显示媒质而形成一大屏幕。例如,如将要在后面描述的第五方面,图象显示装置可这样构成,即将四个图象显示媒质设置成两行和两列。
还有,如在后面将要描述的第六方面,多个顶面侧电极和多个背面侧电极可以是简单的矩阵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优选的是,来自顶面侧电极和背面侧电极的所有导线均从图象显示装置的外部边缘部伸出。然而,利用这种布置,相应图象显示媒质的上/下、左/右取向是不同的,因此图象的取向是不正常的。
因此,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进行调节,使得基准象素位置在多个图象显示媒质上分别匹配(即是同一位置)。该基准象素位置是由一基准顶面侧电极和基准背面侧电极确定的位置,其中,该基准顶面侧电极预先从多个顶面侧电极中确定,而基准背面侧电极预先从多个背面侧电极中确定。例如,在屏幕左上角的位置可以作为基准象素位置。
这样,由于基准象素位置被调节成在多个图象显示媒质上分别匹配,则图象的取向均相同,从而图象可正常显示。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该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具有:多个顶面侧换向装置,其分别设置在多个显示基板部分处,且用于使所述多个顶面侧电极和顶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换向;多个顶面侧换向切换开关,其分别对应于多个顶面侧换向装置设置,用于通过顶面侧换向装置使换向操作开启和停止;多个背面侧换向装置,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背面基板部分处,并用于使所述多个背面侧电极和背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换向;和多个背面侧换向切换开关,其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背面侧换向装置设置,用于通过背面侧换向装置使换向操作开启或停止。
根据第二方面,在每个图象显示媒质处,由于顶面侧换向切换开关接通,在多个顶面侧电极和顶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可换向,同时由于背面侧换向切换开关接通,在多个背面侧电极和背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也可换向。
因此,通过根据图象显示媒质的布置,适当地接通顶面侧换向切换开关和背面侧换向切换开关,可使所有图象显示媒质的基准象素位置相匹配。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可构成为具有图象数据换向装置,该图象数据换向装置基于多个图象显示媒质的布置而使图象数据换向。
根据第三方面,通过使图象数据换向可使所有图象显示媒质的基准象素位置匹配。这样,就可省略换向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图象显示设备还包括检测图象显示媒质放置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其中,根据由位置检测装置检测的放置位置,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进行调节,使得基准象素位置在多个图象显示媒质上匹配。
根据第四方面,通过位置检测装置,可自动地检测图象显示媒质的放置位置。在检测到的放置位置的基础上,可使多个图象显示媒质的基准象素位置变得匹配。这样,可省略换向切换开关的开/关操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A和1B为第一实施例的图象显示媒质的剖面图。
图2A为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部分的示意结构图。
图2B为第一实施例的背面基板部分的示意结构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和背面基板叠加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图象显示设备的示意结构图。
图5为用来解释第一实施例的基准象素位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象显示设备的显示实例的图象示意图。
图7A和7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象显示媒质的剖面图。
图8为第二实施例的图象显示设备的示意结构图。
图9为解释扫描顺序的示意图。
图10A和10B为传统实例的图象显示媒质的剖面图。
图11为当传统实例中显示基板和背面基板叠加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12为用来解释传统实例中基准象素位置的示意图。
图13为传统实例中的图象显示设备的示意结构图。
图14为示出了根据传统实例的图象显示设备的显示实例的图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结构是这样的,其中,将本发明应用到一图象显示设备上,该图象显示设备通过简单的矩阵驱动将图象显示在多个图象显示媒质上。需要注意的是,与上述相关技术描述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标号表示。
图1A和1B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图象显示媒质10的剖面图。如图1A和1B所示,图象显示媒质10具有显示基板12和背面基板14,其中该显示基板12为透明的并位于图象的顶面侧,背面基板14与显示基板12相对布置,并与之隔开一预定的间隔。图象显示媒质10是根据所谓“简单矩阵驱动方法”来驱动的。
如图1A和1B所示,多个线性行电极16设置在显示基板12的表面上,该表面与背面基板14相对。类似地,多个线性列电极18设置在背面基板14的表面上,该表面与显示基板12相对。显示基板12和背面基板14被布置成彼此面对,以便设置在该处的行电极16和列电极18彼此垂直。行电极16和列电极18交叉的位置形成象素。需要注意的是,图1A为图象显示媒质10沿着列电极18的剖面图,而图1B为图象显示媒质10沿着行电极16的剖面图。
在行电极16侧形成绝缘层20,同时在列电极18侧形成绝缘层22。绝缘层20、22例如由聚碳酸酯等类似物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基板12的线性电极为行电极,而背面基板14的线性电极形成列电极。然而,相反的是,列电极可设置在显示基板12处,而行电极也可设置在背面基板14处。
带正电的黑色颗粒24和带负电的白色颗粒26填充在显示基板12和背面基板14之间。黑色颗粒24和白色颗粒26为具有不同充电特性的颗粒组。另外,间隔件28设置在显示基板12和背面基板14之间。因此,显示基板12和背面基板14之间的空间保持恒定间隔。
当施加为预定电压或比预定值更大,且用于使颗粒在基板之间运动的电压时,则黑色颗粒24和白色颗粒26在基板之间运动。也就是说,当在列电极18和行电极16之间施加预定的正电压时,以列电极18为基准(中性),在显示基板12侧的黑色颗粒24向背面基板14侧运动,而在背面基板14侧的白色颗粒26向显示基板12侧运动。另一方面,当在列电极18和行电极16之间施加一预定的负电压时,以列电极18为基准(中性),在显示基板12侧的白色颗粒26向背面基板14侧运动,而在背面基板14侧的黑色颗粒24向显示基板12侧运动。
在图象显示媒质10中,将一预定电压依次地施加(扫描)到行电极16上,且与此同步地,将一预定电压依次地施加到对应于施加电压的行的行图象的列电极18上。通过这种方式,在已在行电极16和列电极18之间施加预定电压或比预定电压更大电压的位置处的颗粒在基板之间运动,并形成图象。在这种简单矩阵驱动中,通过被连续地显示的线图象以及通过进行扫描直到最后一条线,从而显示出整个图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1A和1B中,为了简化描述,只示出了简单的4×4矩阵结构。然而,实际上,如图2A所示,显示基板12带有m行电极161-16m,同时如图2B所示,背面基板14带有n列电极181-18n,从而形成了m×n的简单矩阵结构。
行电极161-16m由一顶面侧驱动部分30来驱动。该顶面侧驱动部分30由行电极驱动电路32、换向部分34和换向开关36构造。行电极驱动电路32与一未示出的电源连接,并根据来自控制部分(未示出)的指令将预定电压施加到行电极161-16m上。
当换向开关36接通时,换向部分34对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行电极161-16m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换向。具体地说,当换向开关36断开时,连接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换向部分34的导线381~38m被分别连接到行电极161-16m上。然而,当换向开关36接通时,连接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导线381-38m分别连接到行电极16m-161上。也就是说,导线381连接到行电极16m上,而导线382连接到行电极16m-1上,…,导线38m-1连接到行电极162上,而导线38m连接到行电极161上。
换向开关36由例如双列直插式封装开关或类似开关构造,以方便让例如装配图象显示媒质10的操作者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显示基板部分40由顶面侧驱动部分30和显示基板12构成。
列电极181-18n由背面侧驱动部分42驱动。该背面侧驱动部分42由列电极驱动电路44、换向部分46和换向开关48组成。该列电极驱动电路44连接到一未示出的电源上,并根据来自控制部分(未示出)的指令把一预定电压施加到该列电极181-18n上。
当换向开关48接通时,换向部分46使列电极驱动电路44和列电极181-18n之间的连接关系发生换向。具体地说,当换向开关48断开时,连接列电极驱动电路44和换向部分46的导线501-50n分别连接到列电极181-18n上。然而,当换向开关48接通时,连接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导线501-50n分别连接到列电极18n-181上。也就是说,导线501连接到列电极18n上,而导线502连接到列电极18n-1上,…,导线50n-1连接到列电极182上,而导线50n连接到列电极181上。需要注意的是,背面基板部分52由背面侧驱动部分42和背面基板14构成。
如图3所示,由于行电极161-16m和列电极181-18n被布置成彼此相对并彼此垂直,从而形成了m×n的简单矩阵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在下面描述中,象素坐标将表示成(行号、列号)。也就是说,例如,行电极161和列电极181彼此交叉的位置坐标为(1,1),而行电极16m和列电极18n彼此交叉的位置坐标为(m,n)。
通过利用图2A和2B所示的多个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可形成大的屏幕。图4中示出了按两行和两列并排设置的四个图象显示媒质10A-10D的图象显示设备60。
如图4所示,图象显示设备60具有控制部分62。该控制部分62连接到四个顶面侧驱动部分30A-30D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上,并连接到背面侧驱动部分42A-42D的列电极驱动电路44上。
在输入的图象数据基础上,通过上述简单的矩阵驱动,控制部分62控制顶面侧驱动部分30A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背面侧驱动部分42A的列电极驱动电路44、顶面侧驱动部分30B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背面侧驱动部分42B的列电极驱动电路44、顶面侧驱动部分30C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背面侧驱动部分42C的列电极驱动电路44以及顶面侧驱动部分30D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背面侧驱动部分42D的列电极驱动电路44。
需要注意的是,当通过将所有的图象显示媒质10A-10D用作单屏幕显示图象时,控制部分62产生分区图象的图象数据,其中分区图象通过把待显示的图象分成四个部分得到,同时在产生的图象数据基础上,分别控制顶面侧驱动部分30A-30D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背面侧驱动部分42A-42D的列电极驱动电路44。
在这种方式中,通过利用相同的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可廉价地形成一大屏幕。然而,如之前在图12中示出的那样,在图象显示媒质10B处的行电极161-16m的顺序被换向,在图象显示媒质10C处的列电极181-18n的顺序被换向,且在图象显示媒质10D处的行电极161-16m和列电极181-18n的顺序也均被换向。
也就是说,当基准象素位置为(1,1)时,在图象显示媒质10A的左上角处的象素的位置为基准象素位置64A,在图象显示媒质10B的左下角处的象素的位置为基准象素位置64B,在图象显示媒质10C的右上角处的象素的位置为基准象素位置64C,以及在图象显示媒质10D的右下角处的象素的位置为基准象素位置64D。因此,如图14所示,当在各图象显示媒质10A-10D中显示日文字符时,按上述方式,相应字符的取向不匹配,由此不能正常显示图象。
在这种情况下,对应于图象显示媒质10B的顶面侧驱动部分30B的换向开关36被接通,对应于图象显示媒质10C的背面侧驱动部分42C的换向开关48被接通,以及对应于图象显示媒质10D的顶面侧驱动部分30D的换向开关36和背面侧驱动部分42D的换向开关48均被接通。这种换向开关的操作由,例如装配该图象显示设备等的人来进行。
这样,在图象显示媒质10B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行电极161-16m之间的连接关系被换向,在图象显示媒质10C的列电极驱动电路44和列电极181-18n之间的连接关系被换向,在图象显示媒质10D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行电极161-16m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列电极驱动电路44和列电极181-18n之间的连接关系均被换向。
因此,如图5所示,图象显示媒质10A-10D所有的基准象素位置64A-64D均成为在左顶角处的象素的位置。这样,例如,如图6所示,当在图象显示媒质10A-10D的每一个中显示日文字符时,其可在图象显示媒质10A-10D的全部中正常显示。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换向部分34用于使图象显示媒质10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行电极161-16m的连接关系换向,该换向部分34设置在顶面侧驱动部分30。另外,换向部分46用于使该列电极驱动电路44和列电极181-18n之间的连接关系换向,该换向部分46设置在背面侧驱动部分42上。通过换向开关36、48,可容易地使换向部分34和换向部分46对连接关系进行换向。这样,由于可使基准象素位置均匹配,因此即使在通过利用多个相同的图象显示媒质形成一大屏幕时,也可正常显示图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其中通过把四个显示基板部分40和四个背面基板部分52结合而形成大屏幕。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当将图象显示媒质10A的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旋转180°时,这些部分变为与图象显示媒质10D的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相同。而且,当将图象显示媒质10B的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旋转180°时,这些部分变为与图象显示媒质10C的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相同。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就可一体构成。在此情况下,通过把顶面侧驱动部分30和背面侧驱动部分42放置在同一基板上,就可使图象显示设备60变得更紧凑,并且变得更薄。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描述这样的情况,其中通过自动检测相应图象显示媒质的基准象素位置而使基准象素位置匹配。需要注意的是,与上述实施例中那些相同的部分由相同标号表示,且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详细描述。
图7A和7B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部分40A和背面基板部分52A的结构。
图7A的显示基板部分40A与图3所示显示基板部分40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换向开关36,同时换向部分34连接到控制部分62上,且设置了重力方向传感器70。根据来自控制部分62的换向信号,换向部分34使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行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换向。至于其他方面,显示基板部分40A与显示基板部分40相同,因此,省略对其他方面的描述。
另外,图7B的背面基板部分52A与图3所示背面基板部分52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换向开关48,同时换向部分46连接到控制部分62上,且设置了重力方向传感器72。根据来自控制部分62的换向信号,换向部分46使列电极驱动电路44和列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换向。至于其他方面,背面基板部分52A与背面基板部分52相同,因此,省略对其他方面的描述。
如图7A和7B所示,重力方向传感器70、72均具有钟摆76,在该钟摆位置,一球形导电元件设置在一杆状件的末端。重力方向传感器70、72检测该钟摆76的远端与触点A或触点B接触,并把一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部分62。
重力方向传感器70被设置在,例如带有顶面侧驱动部分30的基板上。重力方向传感器70安装成使得在显示基板部分40垂直放置时,如在附图中所示,钟摆76沿重力方向围绕作为支点的标有P的部分摇摆。因此,如图8所示,当钟摆76的远端与触点A接触时,可知对应的图象显示媒质位于右侧。如图8所示,当钟摆76的远端与触点B接触时,可知对应的图象显示媒质位于左侧。
类似地,重力方向传感器72设置在例如,带有背面侧驱动部分42的基板上。重力方向传感器72安装成使得在背面基板部分52垂直放置时,如在附图中所示,钟摆76沿重力方向围绕作为支点的标有P的部分摇摆。因此,如图8所示,当钟摆76的远端与触点A接触时,可知对应的图象显示媒质位于下侧。如图8所示,当钟摆76的远端与触点B接触时,可知对应的图象显示媒质位于上侧。
根据来自各重力方向传感器70的检测信号,控制部分62把换向信号输出到换向部分34或者换向部分46。具体地说,当根据来自设置在显示基板部分40的重力方向传感器70的检测信号,控制部分62识别出图象显示媒质位于左侧时(即当钟摆76与触点B接触时),控制部分62不向该换向部分34输出换向信号,同时不会改变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行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当控制部分62识别出图象显示媒质位于右侧时(即当钟摆76与触点A接触时),控制部分62向换向部分34输出换向信号,并使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行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换向。
当由于来自位于背面基板部分52的重力方向传感器72的检测信号,控制部分62识别图象显示媒质位于上侧时(即当钟摆76与触点B接触时),此时,控制部分62不向换向部分46输出换向信号,同时不使列电极驱动电路44和列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换向。当控制部分62识别出图象显示媒质位于下侧时(即当钟摆76与触点A接触时),控制部分62把换向信号输出给换向部分46,并使列电极驱动电路44和列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换向。
结果,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方式,所有图象显示媒质的基准象素位置均匹配,且图象的取向可正常地显示。
这样,在本实施例,可自动地检测到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的顶部、底部、左侧、右侧位置,同时实现控制,以使所有图象显示媒质的基准象素位置匹配。这样,就可能在组装设备的时候或者在拆卸设备的时候免除对换向开关的操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方便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重力方向传感器用于检测相应基板部分的位置。然而,只要传感器能够检测基板部分的位置,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陀螺传感器等类似传感器。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描述通过对图象数据进行换向来正常显示图象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图象显示媒质结构与图1A和1B中描述的类似。由于图象显示设备等与图10A和10B到图13中示出的类似,因此省略对这些类似结构的描述。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图象显示媒质10A-10D中,基准象素位置64A-64D不匹配。利用这种结构,例如,如图14所示,如果在相应的图象显示媒质10A-10D中显示日文字符,则相应的字符取向不匹配,同时不能正常显示图象。
这样,控制部分62使用于驱动图象显示媒质10B-10D的图象数据换向。根据通常图象数据,控制部分62控制图象显示媒质10A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列电极驱动电路44。对于图象显示媒质10B-10D,在换向图象数据的基础上,控制部分62控制对应于图象显示媒质10B-10D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列电极驱动电路44。
具体地说,如图14所示,由于在图象显示媒质10B上,就行顺序而言,图象的顶部和底部是颠倒的,于是控制部分62产生其中相应列的列图象数据上下颠倒的图象数据。另外,如图14所示,由于在图象显示媒质10C中,就列顺序而言,图象的左侧和右侧是颠倒的,于是控制部分62产生其中相应行线的行图象数据左右颠倒的图象数据。此外,如图14所示,在图象显示媒质10D上,就行和列顺序而言,图象的左右侧及顶部和底部是颠倒的,于是控制部分62产生其中相应列的列图象数据上下颠倒且相应行的行图象数据左右颠倒的图象数据。
通过在以这种方式产生的图象数据的基础上,控制相应图象显示媒质的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列电极驱动电路44,所有基准象素位置均成为在左上角的位置,同时如图6所示,由此可正常显示相应字符的取向。
需要注意的是,当通过利用所有的图象显示媒质10A-10D作为单个屏幕来显示图象时,控制部分62产生分区图象的图象数据,该分区图象通过把要显示的图象分割成四份而形成,并对该产生的分区图象数据进行上述换向操作。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控制部分62使图象数据换向,可正常显示图象的取向。这样,就不需要在显示基板部分40和背面基板部分52处提供换向部分,同时可廉价地构成该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通过使图象数据换向而以正常取向来显示图象,但是扫描的顺序,即电压施加到行电极的顺序并没有变化。这样,如图9所示,用箭头示出的图象显示媒质10A、10C的扫描方向与图象显示媒质10B、10D的方向相反。虽然在高速扫描的情况中没有问题,但是出现了根据扫描速度不同,观察图象的人有不协调的感觉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可通过采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图象显示设备60A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将换向信号输出到对应于图象显示媒质10B、10D的显示基板部分40的换向部分34,从而行电极驱动电路32和行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换向。这样,可使在所有图象显示媒质中的扫描方向匹配,并有可能防止观察图象的人有不协调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描述的每个实施例中,描述了采用两行和两列的四个图象显示媒质的图象显示设备。然而,不限于上述的行数和列数,而可以任意选择。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通过颗粒移动来显示图象的图象显示媒质的情况。然而,本发明还可用于利用液晶的图象显示媒质中。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还描述了简单矩阵驱动型图象显示设备的情况。当然,本发明还可用于有源矩阵驱动型的图象显示设备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得到以下良好效果,即当通过利用多个相同的图象显示媒质形成一个大的屏幕时,可正常地显示图象。

Claims (16)

1、一种图象显示设备,包括:
图象显示装置,在该图象显示装置处并排设置有多个图象显示媒质,该图象显示装置包括:
一显示基板部分,其具有一显示基板,其上形成有多个顶面侧电极(161-m),和用于向该顶面侧电极施加电压的顶面侧电压施加装置(32);
一背面基板部分,其具有一背面基板,其上形成有多个背面侧电极(181-n),和用于向该背面侧电极施加电压的背面侧电压施加装置(44);以及
显示体(24,26),其密封在所述显示基板和背面基板之间;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图象数据来控制所述多个图象显示媒质的顶面侧电压施加装置和背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以及
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30,42),用于调节基准象素位置,使得所述基准象素位置在多个图象显示媒质上相匹配,每个所述基准象素位置由基准顶面侧电极和基准背面侧电极确定,其中,所述基准顶面侧电极事先从多个顶面侧电极中确定,所述基准背面侧电极事先从多个背面侧电极中确定。
2、如权利要求1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具有:
多个顶面侧换向装置(34),其分别设置在多个显示基板部分处,并用于使所述多个顶面侧电极和顶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之间的第一线路连接(38)换向;
多个顶面侧换向切换开关(36),其分别对应于多个顶面侧换向装置设置,用于通过所述顶面侧换向装置使换向操作开启和停止;
多个背面侧换向装置(46),其分别设置在多个背面基板部分处,并用于使多个背面侧电极和背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之间的第二线路连接(50)换向;以及
多个背面侧换向切换开关(48),其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背面侧换向装置设置,用于通过背面侧换向装置使换向操作开启和停止。
3、如权利要求1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具有一图象数据换向装置,其基于多个图象显示媒质的布置而使图象数据换向。
4、如权利要求1的图象显示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图象显示媒质放置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70),其中,根据由该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放置位置,所述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进行调节,使得在多个图象显示媒质上的基准象素位置匹配。
5、如权利要求3的图象显示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图象显示媒质放置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且根据由该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放置位置,所述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进行调节,使得在多个图象显示媒质上的基准象素位置匹配。
6、如权利要求1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图象显示装置被构成为使得四个所述图象显示媒质排成两行和两列。
7、如权利要求1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顶面侧电极和多个背面侧电极为简单的矩阵结构。
8、如权利要求2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顶面侧电极具有m行电极,第一线路连接包括m根导线(381~m),且所述多个背面侧电极具有n个列电极,第二线路连接包括n根导线(501~n)。
9、如权利要求8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当所述顶面侧换向切换开关断开时,第一导线1~m分别对应于行电极1~m,而当顶面侧换向切换开关接通时,顶面侧换向装置改变连接状态,使得第一导线1~m分别对应于行电极m~1
10、如权利要求8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当所述背面侧换向切换开关断开时,第二导线1~n分别对应于列电极1~n,而当背面侧换向切换开关接通时,背面侧换向装置改变连接状态,使得第二导线1~n分别对应于列电极n~1
11、如权利要求6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基准象素位置调节装置具有:
设置在每个图象显示媒质上的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媒质的放置位置;
设置在每个图象显示媒质的显示基板部分处的顶面侧换向装置,用于使所述多个顶面侧电极和顶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之间的第一线路连接换向;
设置在每个图象显示媒质的背面基板部分处的背面侧换向装置,用于使所述多个背面侧电极和背面侧电压施加装置之间的第二线路连接换向;以及
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用于根据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顶面侧换向装置和背面侧换向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顶面侧电极具有m行电极,第一线路连接包括m根导线,且所述多个背面侧电极具有n列电极,第二线路连接包括n根导线。
13、如权利要求12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向该顶面侧换向装置输出换向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2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向该背面侧换向装置输出换向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3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当所述顶面侧换向装置没有接收到来自控制装置的输出时,该顶面侧换向装置使第一导线1~m分别对应于行电极1~m,当所述顶面侧换向装置接收到来自控制装置的输出时,该顶面侧换向装置使第一导线1~m分别对应于行电极m~1
16、如权利要求14的图象显示设备,其中,当所述背面侧换向装置没有接收到来自控制装置的输出时,该背面侧换向装置使第二导线1~n分别对应于列电极1~n,当所述背面侧换向装置接收到来自控制装置的输出时,该背面侧换向装置使第二导线1~n分别对应于列电极n~1
CNB2004100002056A 2003-05-28 2004-01-02 图象显示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385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50133A JP4779288B2 (ja) 2003-05-28 2003-05-28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3150133 2003-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3424A CN1573424A (zh) 2005-02-02
CN100338502C true CN100338502C (zh) 2007-09-19

Family

ID=33447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0205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38502C (zh) 2003-05-28 2004-01-02 图象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19787B2 (zh)
JP (1) JP4779288B2 (zh)
CN (1) CN10033850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7159B2 (ja) * 2004-11-25 2012-02-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TW200921049A (en) * 2007-11-09 2009-05-16 Asustek Comp Inc Navigation apparatus
TWI456859B (zh) * 2012-03-02 2014-10-11 Hsiung Kuang Tsai 無線電力傳輸系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843A (ja) * 1995-06-30 1997-01-17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84261A (zh) * 1996-10-22 1998-06-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345024A (zh) * 2000-09-18 2002-04-1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412608A (zh) * 2001-10-15 2003-04-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图像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32423A (ja) * 1985-04-09 1986-10-16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290494B2 (ja) * 1993-03-30 2002-06-10 富士通機電株式会社 相転移型液晶書込み装置
JPH07152905A (ja) * 1993-11-30 1995-06-16 Fujitsu Ltd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
JPH089308A (ja) * 1994-06-20 1996-01-12 Fujitsu General Ltd 投写型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US5889568A (en) * 1995-12-12 1999-03-30 Rainbow Displays Inc. Tiled flat panel displays
JPH10301540A (ja) * 1997-04-30 1998-11-13 Hitachi Denshi Ltd 走査反転機能付き液晶テレビジョンモニタ
JPH11133375A (ja) 1997-10-29 1999-05-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6285424B1 (en) * 1997-11-07 2001-09-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Black mask, color filt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1066623A (ja) 1999-08-30 2001-03-16 Kyocer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418275B1 (ko) * 1999-11-02 2004-02-14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사형 및 반투과 반사형 액정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JP2001242436A (ja) 2000-02-28 2001-09-07 Kyocer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55653A (ja) * 2000-08-11 2002-02-20 Fujitsu General Ltd 四画面マルチシステム
JP4003389B2 (ja) 2000-11-01 2007-11-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US7317205B2 (en) * 2001-09-10 2008-01-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843A (ja) * 1995-06-30 1997-01-17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84261A (zh) * 1996-10-22 1998-06-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345024A (zh) * 2000-09-18 2002-04-1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412608A (zh) * 2001-10-15 2003-04-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图像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19787B2 (en) 2006-10-10
JP2004354542A (ja) 2004-12-16
CN1573424A (zh) 2005-02-02
JP4779288B2 (ja) 2011-09-28
US20040239666A1 (en) 2004-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829C (zh) 液晶显示装置、便携电话机和便携信息终端设备
CN1237370C (zh) 显示装置
CN1201195C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797085A (zh) 液晶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262870C (zh) 设有检验端子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293532C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773599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装置
CN191272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540570A (zh) 图像识别装置及具有该图形识别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CN1955823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方法
CN1503921A (zh) 液晶显示器
CN1734322A (zh) 阵列基板及具有所述阵列基板的主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85528C (zh) 液晶显示板
CN1253843C (zh) 电光学板,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875312A (zh) 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构造方法
CN1811569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873764A (zh) 具备书写板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34236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1042512A (zh) 电泳装置、电子设备及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722198A (zh) 显示装置
CN1975513A (zh) 显示设备和测试该设备的方法
CN1797144A (zh) 共平面开关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CN1174280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使用它的电子装置
CN1164969C (zh) 包括驱动电路系统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652189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1

Address after: Massachusetts, USA

Patentee after: Electronic Ink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