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216164A1 -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216164A1
WO2020216164A1 PCT/CN2020/085542 CN2020085542W WO2020216164A1 WO 2020216164 A1 WO2020216164 A1 WO 2020216164A1 CN 2020085542 W CN2020085542 W CN 2020085542W WO 2020216164 A1 WO2020216164 A1 WO 202021616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precoding matrix
uplink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855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薛祎凡
钱锋
王键
纪刘榴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092749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1867022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021616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216164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Definitions

  • This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erminal equipment.
  •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flexibly adjust the cur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desire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according to actual requirements, thereby sav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network device before the network device sends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network device sends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confirmation information. In this way,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be notified that the network device has known the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so that the precoding matrix us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the uplink signal can be accurately determined subsequently.
  • the network device sends the second to the terminal device. Before the information, the network device sends sixth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six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maximum number of data layers suppor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when sending the uplink signal.
  •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a terminal device.
  • the method may include: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first information to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first inform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seventh information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
  •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number of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in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corresponds to the number of the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s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nd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terminal device determines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according to a preset rule.
  • the adjustment of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be adapted through hardware, making the implementation more flexible.
  •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desired number of antenna ports according to actual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 cur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be flexibly adjusted, thereby sav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terminal device.
  • a processing unit configured to generate first information, wher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a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an uplink signal;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is a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transceiver unit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before receiving the second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Receiving confirm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 the processing unit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When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is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the second uplink antenna port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to close some circuits in the uplink radio frequency link; The maximum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before the information; when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of the second uplink antenna port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to open some circuits in the uplink radio frequency link.
  • the transceiver unit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first information from a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an uplink signal;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is the coherent transmission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Capability; a processing unit,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precoding matrix available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formation.
  • the transceiver unit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fourth information from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fourth The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is the maximum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before sending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device sends fifth information, where the fifth information includes or indicates a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upper antenna row port number.
  • the transceiver unit is configured to send first information (wherein the first inform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seventh information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anner) to the network device, and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of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in the The first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corresponds to the third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he first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processing unit is configured to follow a preset rule Determine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 the transceiver unit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before receiving the second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Receive third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in the third inform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ninth information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cludes or indicates the number of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and the first coherent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 the transceiver unit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first information from a terminal device (wherein the first inform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seventh information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anner), and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number of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in the first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corresponds to the third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he first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processing unit i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according to a preset rule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 the processor determines,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a precoding matrix used for transmitting the uplink signal When, it is specifically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e used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set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 the transceiver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Before receiving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he device receives sixth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six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maximum number of data layers suppor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when sending the uplink signal.
  • the transceiver is configured to send first information (where the first inform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seventh information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o the network devic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of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in the The first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corresponds to the third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he first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processor is configured to follow a preset rule Determine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 the transceiver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the second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Previously, third information (wherein the third inform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ninth information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anner) was received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and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cludes or indicates the number of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and the first A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corresponding to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ies.
  • the transceiver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before sending second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to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third information, where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cludes or indicates the number of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and the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 the transceiver unit is configured to send an eleventh message to a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eleventh message includes the fifth uplink antenna port number, and the fifth uplink antenna port number is the maximum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us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th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The number of antenna ports; a processing unit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e fifth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fifth uplink antenna ports according to a preset rule.
  • the configured maximum uplink layer number is sent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maximum uplink layer number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fth uplink antenna port number.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that stores computer-executable instructions, and when called by the computer, the computer-executable instructions are used to cause the computer to execute any of the foregoing. a way.
  • Figure 2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link for sending uplink signals provided by this application;
  • the network device is a device with a wireless transceiver function or a chip that can be installed in the network device.
  • the network device includes but not limited to: gNB,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Node B (Node B, NB) ),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BSC),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 home base station (for example, home evolved NodeB, or home Node B, HNB), baseband unit (BBU), The access point (AP), wireless relay node, wireless backhaul node, transmission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TRP or transmission point, TP) in the wireless fidelity (WIFI) system, etc. It may be a network node that constitutes a gNB or a transmission point, such as a baseband unit (BBU), or a distributed unit (DU).
  • 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 Node B Node B
  •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 BTS home base station
  • BBU baseband unit
  • terminal equipment when terminal equipment uses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technology to transmit uplink signal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transmissions: “fully coherent transmission”, “partial coherent transmission” and “non-coherent transmission” Types of.
  • the so-called “fully coherent transmission” refers to that the terminal equipment can more accurately control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radio frequency link,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phase difference of the signal from each antenna is constant, and realize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hrough precoding.
  • Transmission diversity improves throughput/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I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non-coherent transmission”, it means that the terminal equipment cannot accurately control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radio frequency link, and cannot realize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transmission diversity. I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partially coherent transmission”, it means that the terminal equipment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a part of the radio frequency link, and can achieve partial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transmission diversity.
  • Manner a2 The network device sends confirm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confirmation information may only be in response to the first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confirmation information mentioned here can also be confirmation messages, response messages, and so on.
  • Method b1 In a case where the network device adopts the foregoing manner a1, the terminal device determines the used precoding matrix in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set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 the terminal device determines the used precoding matrix in a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set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and the second precoding matrix
  • the set is a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available before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the first information. That is, the second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is the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available to the terminal device before it expects to change the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that is,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uplink signals based on the secon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 the set of available precoding matrices is the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available to the terminal device before it expects to change the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that is,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uplink signals based on the secon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configured by the network device for the terminal device is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 is: the network device configures a new SRS resource for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number of ports in the new SRS resource is configured to be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to implicitly indicate the The maximum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also realizes that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configured with the terminal device is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antenna ports.
  • the specific method may be: the number of the terminal device in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 the used precoding matrix is determined in the corresponding precoding matrix set.
  • the terminal device executes The hardware operation is also different. Specifical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perform the following two operations respectively:
  • the UE when it initially accesses, it uses IE: maxNumberMIMO-LayersCB-PUSCH to report that its own capability is to support two uplink layers (twoLayers), that is, to support uplink 2-port transmission; and through IE: pusch -TransCoherence report supports fullCoherent.
  • the base station After receiving the capabilities reported by the UE, the base station configures the number of SRS resource ports nrofSRS-Ports used for the codebook to configure the number of antenna ports for transmitting PUSCH to 2 for the UE, and configures the maximum PUSCH transmission for the UE through IE: maxRank
  • the rank number (that is, the number of data layers) is 2, and the available precoding matrix set for the UE is configured as fullyAndPartialAndNonCoherent through IE: codebookSubset (codebookSubset), which means that the available precoding matrix set includes precoding for fully coherent transmission Matrix, precoding matrix for partially coherent transmission and precoding matrix for non-coherent transmission.
  • the UE uses the method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to transmit the PUSCH in nonCoherent at this time to transmit the PUSCH in nonCoherent at this time to generat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as nonCoherent, and sends the first information to the base station.
  • the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fullCoherent before sending the first information becomes the secon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 the base station After the base station receives the first information, it may have the following two processing methods:
  • the TPMI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PDCCH sent by the base station to the UE only needs 2 bits.
  • the base station does not reconfigure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and may only reply to the UE with a confirmation message or message, or may not reply to any message.
  • the TPMI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PDCCH sent by the base station to the UE is still 4 bits, but only the above three conditions are indicated.
  • the base station After receiving the capability reported by the UE, the base station configures the number of SRS resource ports used for codebook nrofSRS-Ports to configure the number of antenna ports for transmitting PUSCH to 2 for the UE, and configures the maximum rank of PUSCH transmitted for the UE through IE: maxRank (ie The number of data layers) is 1, and the available precoding matrix set for UE is configured as fullyAndPartialAndNonCoherent through IE: codebookSubset, which means that the available precoding matrix set includes the precoding matrix for fully coherent transmission and the precoding matrix for partially coherent transmission And precoding matrix for incoherent transmission.
  • the base station can indicate through the TPMI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hat the precoding matrix used by the UE is any one of the six precoding matrices shown in Table 1 above. That is, the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available at this time (that is, the second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includes the 6 precoding matrices in Table 1. Specifically, since there are 6 optional precoding matrices, the base station needs to carry 3 bits of TPMI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PDCCH.
  • the UE if the UE expects to transmit PUSCH in nonCoherent at this time, the UE generates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as nonCoherent, and sends the first information to the base station. At this time, the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fullCoherent before sending the first information becomes the secon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 the base station After the base station receives the first information, it may have the following two processing methods:
  • the TPMI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PDCCH sent by the base station to the UE only needs 1 bit.
  •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s another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a terminal devic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shown in FIG. 1.
  •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the method may include:
  • the thir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may be nonCoherent by default.
  • the network device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wants to send an uplink signal, the network device sends eighth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eighth information indicates a precoding matrix us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the uplink signal; The terminal device determines a precoding matrix used for sending the uplink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eighth information.
  • the eighth information may be TPMI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the operation f1 may refer to the operation c1 involved in the foregoing embodiment, and the operation f2 may refer to the operation c2 for the same reason.
  • the principle is similar, and the details are not described here.
  • the terminal device uses the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a terminal device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seventh information to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seven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number of the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 of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third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network device respectively determine the thir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according to a preset rule.
  •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desired number of antenna ports according to actual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 cur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be flexibly adjusted, thereby sav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base station After receiving the capability reported by the UE, the base station configures the number of SRS resource ports nrofSRS-Ports for the codebook to configure the number of PUSCH antenna ports for the UE to 4, and configures the maximum rank of the PUSCH for the UE through IE: maxRank (ie, data layer The number) is 4, and the available precoding matrix set for the UE is configured as partialAndNonCoherent through IE: codebookSubset, that is, the available precoding matrix set includes the precoding matrix for partial coherent transmission and the precoding matrix for non-coherent transmission.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s a terminal device,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shown in FIG. 1.
  • the terminal device may be used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shown in FIG. 3 or FIG. 4a.
  • the terminal device may include a processing unit 501 and a transceiver unit 502.
  • the processing unit 501 is configured to generate first information,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an uplink signal;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is the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
  • the transceiver unit 502 is used to send the first information to a network device.
  • the processing unit 501 when determining the precoding matrix used for sending the uplink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s specifically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in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set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he precoding matrix used.
  • the transceiving unit 502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send fourth information to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four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number of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and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number is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expected maximum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before receiving the second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receive fifth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fifth information includes or indicates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Precoding matrix collection.
  • the processing unit 501 when determining the precoding matrix used for sending the uplink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s specifically configured to: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corresponding to the The precoding matrix used is determined in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 the terminal device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implements the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shown in FIG. 4a, it may specifically be:
  • the transceiving unit 502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before receiving the eighth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receive ninth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ninth information includes or indicates the third uplink antenna The number of ports and the set of precoding matri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 the transceiving unit 502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tenth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ten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maximum number of data layers suppor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when sending an uplink signal.
  •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 a network device,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shown in FIG. 1.
  • the network device may be used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shown in FIG. 3 or FIG. 4a.
  • the network device may include a transceiver unit 601 and a processing unit 602.
  • the transceiver unit 6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send second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 precoding matrix used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the uplink signal.
  • the transceiving unit 6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fourth information from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four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and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 is the terminal The maximum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expected by the device; before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s sent to the terminal device, fifth information is sent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fifth information includes or indicates the number of first upper antenna row ports The corresponding precoding matrix set.
  • the transceiving unit 601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seventh information from a terminal device, the seven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number of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number of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s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number of ports; the processing unit 602 i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e thir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 number according to a preset rule.
  • the transceiver unit 6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send eighth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eighth information indicates a precoding matrix us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an uplink signal.
  • the transceiver unit 6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send tenth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ten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maximum number of data layers suppor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when sending an uplink signal.
  • the integrated unit is implemented in the form of a software functional unit and sold or used as an independent product, it can be stored in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the technical solution of this application essentially or the part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r all or part of the technical solution can be embodied in the form of a software product, and the computer software product is stored in a storage medium , Including a number of instructions to make a computer device (which may be a personal computer, a server, or a network device, etc.) or a processor (processor) execute all or part of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each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aforementioned storage media include: U disk, mobile hard disk, read-only memory (read-only memory, ROM), random access memory (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magnetic disk or optical disk and other media that can store program code .
  •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 a terminal device, which is used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as shown in FIG. 3 or FIG. 4a.
  • the terminal device includes: a transceiver 701 and a processor 702, where:
  • the terminal device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implements the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shown in FIG. 3:
  • the processor 702 is configured to generate first information, wher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an uplink signal;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is the coherent transmission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Capability; The transceiver 701 is used to send the first information to a network device.
  • the transceiver 7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second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ndicating a precoding matrix us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the uplink signal; the processor 702, It is also used to determine a precoding matrix used for sending the uplink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information.
  • the transceiver 7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before receiving the second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receive third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cludes or indicates the first precoding A matrix set, where the first precoding matrix set is a precoding matrix set available after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the first information.
  • the processor 702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when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the second uplink antenna port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to close some circuits in the uplink radio frequency link;
  • the second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the maximum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before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the first information; when the number of first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of second uplink antenna port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is turned on Part of the circuit in the uplink radio frequency link.
  • the processor 702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when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is lower than the secon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to turn off at least one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PLL or the frequency divider One; the secon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is the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before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the first information; when the first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is higher than the secon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is turned on At least one of the PLL or the frequency divider.
  • the transceiver 701 is configured to send seventh information to a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seven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number of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number of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the number of uplink antenna ports expec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number of antenna ports; the processor 702 i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e thir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 number according to a preset rule.
  • the processor 702 when determining a precoding matrix used for sending the uplink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eighth information, is specifically configured to: perform the processing in the third uplink according to the eighth information In the precoding matrix set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antenna ports and the thir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a precoding matrix used for transmitting the uplink signal is determined.
  • the transceiver 7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tenth information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ten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maximum number of data layers suppor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when sending an uplink signal.
  • the processor 802 may be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a network processor (NP), or a combination of a CPU and an NP.
  • the processor 802 may further include a hardware chip.
  • the aforementioned hardware chip may be an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 a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 or a combination thereof.
  • ASIC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 PL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 the above-mentioned PLD may be a 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CPLD), 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a generic array logic (GAL) or any combination thereof.
  • CPLD 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 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 GAL generic array logic
  • the transceiver 8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before sending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 sixth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six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The maximum number of data layers suppor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when sending the uplink signal.
  • the network device when the network device implements the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shown in FIG. 3:
  • the transceiver 801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seventh information from a terminal device, the seven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number of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number of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s is the desired uplink antenna of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number of ports; the processor 802 i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e thir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uplink antenna port number according to a preset rule.
  • the transceiver 8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send tenth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tenth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maximum number of data layers supported when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an uplink signal.
  • the memory is mainly used to store software programs and data.
  • the control circuit is mainly used for the conversion of baseband signals and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and the processing of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antenna together can also be called a transceiver, which is mainly used to send and receive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in the form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 Input and output devices such as touch screens, display screens, and keyboards, are mainly used to receive data input by users and output data to users.
  • the baseband processor can also be expressed as a baseband processing circuit or a baseband processing chip.
  •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an also be expressed as a central processing circuit or a central processing chip.
  • the function of processing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communication data can be built in the processor, or can be stored in the storage unit in the form of a software program, and the processor executes the software program to realize the baseband processing function.
  • the processing unit 902 may be used to execute the instructions stored in the memory to control the transceiver unit 901 to receive signals (or information) and/or send signals (or information) to complete the functions of the terminal device in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
  • the function of the transceiver unit 901 may be implemented by a transceiver circuit or a dedicated chip for transceiver.
  • FIG. 10 show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network device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for example,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base station.
  • the base sta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shown in FIG. 10 to perform the functions of the network device in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
  • the base station 1000 may include one or more radio frequency units, such as a remote radio unit (RRU) 1001 and one or more baseband units (BBU) (also referred to as digital units, digital units, DU) 1002.
  • RRU remote radio unit
  • BBU baseband units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a terminal device are provided.
  •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meet the aforementioned desire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ies according to actual requirements, or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meet the aforementioned desired antenna according to actual requirements.
  • the number of ports can be us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cohe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so that the current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be flexibly adjusted, thereby sav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be provided as methods, systems, or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Therefore,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y adopt the form of a complete hardware embodiment, a complete software embodiment, or an embodiment combin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Moreover, this application may adopt the form of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mplemented on one or more computer-usable storage media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disk storage, CD-ROM, optical storage, etc.) containing computer-usable program codes.
  • a computer-usable storage media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disk storage, CD-ROM, optical storage, etc.

Abstract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用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该方法为:终端设备生成第一信息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从而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4月26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346154.9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发明名称为“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2019年9月27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927495.5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发明名称为“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信号时,在基带生成基带信号,基带信号经过射频链路生成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送出去。终端设备在上行传输之前会上报该终端设备的天线能力,该天线能力包括天线端口数量、层数或天线数量等参数。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在上行传输之前还会上报各个天线间的最大相干传输能力。相干传输能力从大到小依次包括完全相干传输能力、部分相干传输能力和非相干传输能力。其中,完全相干传输能力表明终端设备的全部天线完成相位校准,可以进行相位加权,可以使各个天线发出的信号的相位差恒定,即终端设备所有的天线均可以发送同一个数据层。非相干传输能力表明终端设备的任意两个发送天线之间均未完成相位校准,均不可以进行相位加权发送相同的数据层。部分相干传输能力介于完全相干传输能力和非相干传输能力之间。层数是指数据层的层数,也可以称为流数,即发送数据做预编码时包含的互不相关的信号的流数。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各个天线间的最大相干传输能力,通过码本的方式向终端设备指示上行传输方式。具体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预先存储多个表格指示的上行传输的码本,码本中的码字可通过预编码指示(transmissio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TPMI)索引值来指示,码字用于确定上行数据发送的预编码矩阵。网络设备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信息时的天线端口数量、数据层数和TPMI。其中,TPMI指示码字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的行表示天线端口,列表示数据层数。行元素为非零代表用于上行传输的天线端口。
目前,终端设备要实现相干传输,需要相关的硬件支持,即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RLL)和射频集成电路RFIC内的分频器,以保持相位的跟踪。但是PLL或者分频器一旦关闭重新打开后,会发生相位跳变,所以为了保证终端设备的相干传输,PLL和分频器需要一直供电,当终端设备处理数据量较多时,功耗会比较大,导致终端设备发热而影响性能。
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方法,可以使终端设备根据自身性能,灵活地调整当前的传输能力,以使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用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 前的传输能力,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生成第一信息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从而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准确地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以使后续准确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后续从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具体方法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准确地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以使后续准确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确认信息。这样可以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已知晓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以使后续准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具体方法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准确地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以使后续准确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后续从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 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具体方法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准确地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以使后续准确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准确地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发送上行信号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所述终端设备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所述终端设备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硬件适应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调整,使实现更加灵活。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终端设备关闭锁相环PLL或者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高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终端设备打开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硬件适应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调整,使实现更加灵活。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从而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准确地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以使后续准确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后续从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这样可以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已知晓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以使后续准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在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天线行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后续从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准确地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发送上行信号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七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期望的天线端口数,以达到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从而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八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准确地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以使后续准确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 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九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后续从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具体方法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准确地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以使后续准确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四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所述终端设备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所述终端设备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硬件适应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调整,使实现更加灵活。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七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期望的天线端口数,以达到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从而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八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准确地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以使后续准确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九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后续从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 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四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
收发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确认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结合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控制关闭锁相环PLL或者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高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控制打开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二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天线行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七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 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八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九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四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七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八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四信息对应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
处理器,用于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
收发器,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确认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结合第九方面以及第九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控制关闭锁相环PLL或者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高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控制打开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
收发器,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二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天线行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九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七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处理器,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八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九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四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
收发器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七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处理器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八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结合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四信息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十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十一消息,所述第十一消息包括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使用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五相干传输能力。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配置的天线端口数,以达到相应的相干传输能力,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从而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结合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十一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最大层数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
结合第十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SRS资源集合,所述第一SRS资源集合为用于基于码本传输的PUSCH的SRS资源集合,所述第一SRS资源集合中端口数最大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
结合第十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十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使用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五相干传输能力。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配置的天线端口数,以达到相应的相干传输能力,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从而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结合第十四方面,在第十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向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来配置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或者网络设备通过向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上行最大层数来配置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
结合第十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向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来配置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向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第一SRS资源集合,所述第一SRS资源集合为用于基于码本传输的PUSCH的SRS资源集合,所述第一SRS资源集合中端口数最大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
结合第十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十一消息,所述第十一消息包括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使用的最 大天线端口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五相干传输能力。
结合第十五方面,在第十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所述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用于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最大层数,所述上行最大层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
结合第十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时,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SRS资源集合,所述第一SRS资源集合为用于基于码本传输的PUSCH的SRS资源集合,所述第一SRS资源集合中端口数最大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
结合第十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十一消息,所述第十一消息包括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使用的最大天线端口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五相干传输能力。
结合第十六方面,在第十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所述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用于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上行最大层数,所述上行最大层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
结合第十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时,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第一SRS资源集合,所述第一SRS资源集合为用于基于码本传输的PUSCH的SRS资源集合,所述第一SRS资源集合中端口数最大的SRS资源的端口数为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
结合第十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第十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上述设计中提及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进一步地,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任一种方法,以及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任一种方法。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计算机调用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 任一种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链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a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b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用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其中,本申请所述方法和装置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适用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架构,所述通信系统的架构中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网络设备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网络设备的芯片,该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g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对此不作限定。
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中将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设备及可设置于前述终端设备的芯片统称为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信号时,在基带生成基带信号,所述基带信号会经过射频链路生成射频信号,然后所述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送出去,例如图2所示。其中,在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发送过程中,所述射频链路为上行射频链路。具体的,所述终端设备在上行传输之前会上报该终端设备的天线能力,该天线能力可以包括天线端口数(即上相天线端口数)、层数(也即数据层数)或天线数量等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但不限于为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如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适用于未来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6G系统或者其他通信网络等。
下面,为方便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首先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概念和基础知识。
(1)相干传输能力
在NR中,终端设备在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发送上行信号的时候,可以分为“完全相干传输”、“部分相干传输”和“非相干传输”三种传输类型。所谓“完全相干传输”,指的是终端设备能够较为精确的控制各个射频链路之间的相位差,从而可以保证从各个天线发出的信号的相位差恒定,通过预编码实现空分复用/传输分集,提升吞吐量/传输可靠性。若终端设备“非相干传输”,则说明终端设备无法精确地控制各个射频链路之间的相位差,不能实现空分复用/传输分集。如果终端设备“部分相干传输”,则说明终端设备可以精确的控制一部分射频链路之间的相位差,可以实现部分空分复用/传输分集。
终端设备会向网络设备上报自己的相干传输能力,相干传输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完全相干(fullCoherent)传输能力、部分相干(partialCoherent)传输能力和非相干(nonCoherent)传输能力。具体的,如果终端设备上报nonCoherent,则终端设备仅支持nonCoherent;如果终端设备上报partialCoherent,则终端设备既支持nonCoherent又支持partialCoherent;如果终端设备上报fullCoherent,则终端设备可以支持nonCoherent、partialCoherent以及fullCoherent。
一旦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了自己的相干传输能力,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其中,配置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不会超过终端设备的相干传输能力。
(2)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
在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了天线能力和相干传输能力之后,在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例如PDCCH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例如PUSCH信号)时使用的时频资源的位置,以及以下至少三个发送参数:
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resource indicator,SRI):指示一个SRS资源,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使用与所述SRS相同的天线端口。所述SRI可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天线端口有多少个。
发射预编码矩阵指示(transmitte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TPMI):指示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发送秩(transmission rank):指示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数据层(layer)数。数据层数也称流数。
在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针对不同天线端口数、不同层数等预先存储了多个码本,码本也即预编码矩阵集合,如表1-表6所示的上行传输的码本。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按照表格中从左到右的TPMI索引值增加的顺序排列。每一个表中是针对某个天线端口数,某个数据层数的可用预编码矩阵。可以这样简单理解:表中每个矩阵的行数,即为天线端口数,每个矩阵的列数即为数据层数。举例来说,表1是两个天线端口,1层数据时候的预编码矩阵;表2是4个天线端口,1层数据时候的预编码矩阵;表3是2个天线端口,2层数据时候的预编码矩阵。在具体实现时,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确定天线端口数和数据层数,确定需要查找的表,然后,终端设备在确定的表中查找TPMI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即为最后确定的发送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具体的,表1~表6中,W表示预编码矩阵,一个TPMI索引(index)对应一个预编码矩阵。一个预编码矩阵中的行数表示天线端口数,列数表示数据层数。
表1
Figure PCTCN2020085542-appb-000001
表1为2天线端口1层传输的码本,TPMI索引值共6个,包括0~5。索引值0、1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2~5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完全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
表2
Figure PCTCN2020085542-appb-000002
表2为4天线端口1层传输的码本,TPMI索引值共28个,包括0~27。索引值0~3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4~11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12~27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完全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
表3
Figure PCTCN2020085542-appb-000003
表3为2天线端口2层传输的码本,TPMI索引值共3个,包括0~2。索引值0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1和2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完全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
表4
Figure PCTCN2020085542-appb-000004
Figure PCTCN2020085542-appb-000005
表4为4天线端口2层传输的码本,TPMI索引值共22个,包括0~21。索引值0~5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传输类型的码字。索引值6~13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14~21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完全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
表5
Figure PCTCN2020085542-appb-000006
表5为4天线端口3层传输的码本,TPMI索引值共7个,包括0~6。索引值0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1~2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3~6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完全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
表6
Figure PCTCN2020085542-appb-000007
表6为4天线端口4层传输的码本,TPMI索引值共5个,包括0~4。索引值0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1~2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部分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值3~4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完全相干传输类型的预编码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支持的天线端口数越多,预先定义的码本的数量也就越多。码本的表现形式除了以表格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体现。
目前,终端设备要实现相干传输,需要相关的硬件支持,即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RLL)和射频集成电路RFIC内的分频器,以保持相位的跟踪。但是PLL或者分频器一旦关闭重新打开后,会发生相位跳变,所以为了保证终端设备的相干传输,PLL和分频器需要一直供电,当终端设备处理数据量较多时,功耗会比较大,导致终端设备发热而影响性能。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为终端设备期望的传输能力,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报终端能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参阅图3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301、终端设备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
步骤302、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步骤303、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上行信号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PUSCH信号等等。
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可以理解为所述终端设备在一种相干传输能力(记为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下发送上行信号时,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由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更新为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后续基于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示例性的,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后,在所述终端设备要发送上行信号时,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可以为TPMI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方式a1、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重新配置与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以及终端设备的天线能力匹配的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中现有的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发送,或者可以通过其它新定义的IE、媒介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s,CE)(MAC CE)、物理层L1信令发送。所述第三信息还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确认信息或者响应消息等发送。当然,除上述方式外,所述第三消息还可以以其它形式发送,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方式a2、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可以仅仅是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这里所述确认信息也可以是确认消息,响应消息等等。
相应地,基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不同处理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也可以通过相应的两种方法:
方法b1、在所述网络设备采用上述方式a1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方法b2、在所述网络设备采用上述方式a2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 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就是说,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期望改变相干传输能力之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所述终端设备在基于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发送上行信号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
示例性的,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四信息之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其中,具体实现方法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新的SRS资源,通过配置所述新的SRS资源中的端口数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来隐含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也是实现了配置了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数。
基于此,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上行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在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相应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方法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在具体实现时,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这样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准确确定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示例性的,由于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的能力高低变化不同,因此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硬件操作也不相同。具体的,根据不同情况,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分别执行以下两种操作:
操作c1、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终端设备关闭PLL或者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为非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为完全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关闭部分电路供电,也即关闭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操作c2、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高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终端设备打开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为完全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为非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打开部分电路供电,也即打开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在所述终端设备还上报了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数的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和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的大小变化不同,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硬件操作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所述终端设备除了上述操作c1和操作c2之外,还可以分别执行以下两种操作:
操作d1、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所述终端设备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其中,所述上行射频链路可以包括如图2中所示的射频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和双工器/滤波器。
例如,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为2,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为4时,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关闭射频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或双工器/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
操作d2、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所述终端设备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例如,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为4,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为2时,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关闭射频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或双工器/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只执行上述操作中的操作d1或者操作d2,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的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时,可以仅上报当前工作的频点下期望的相干传输方式,也可以上报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各个频段(band)的期望的相干传输方式。由于在最初始终端设备能力上报的时候,相干传输能力就是每个band上报一次,此时终端设备上报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实际上是在上报一个临时的传输能力,所以也可以是每个band上报一次。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生成第一信息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从而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一些具体的示例对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示例中,以终端设备为UE,网络设备为基站,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为PUSCH信号(以下简称PUSCH),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信号(以下简称PDCCH)为例说明。
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例如,UE在初始接入时,通过IE:maxNumberMIMO-LayersCB-PUSCH上报自身能力为支持上行最大两层(twoLayers),即支持上行2端口传输;并且通过IE:pusch-TransCoherence上报支持fullCoherent。
基站收到UE上报的能力后,通过配置用于码本(codebook)的SRS资源端口数nrofSRS-Ports为UE配置发送PUSCH的天线端口数为2,并通过IE:maxRank为UE配置发送PUSCH的最大秩数(即数据层数)为2,且通过IE:码本设置(codebookSubset)为UE配置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为fullyAndPartialAndNonCoherent,也就是说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完全相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部分相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和非相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此时,当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可以通过TPMI指示信息指示所述UE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为上述表1和表3中示出的9个预编码矩阵中的任意一个。也即此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表1中的6个预编码矩阵和表3中的3个预编码矩阵。具体的,由于有9个可选的预编码矩阵,基站在PDCCH中需要携带4比特(bit)的TPMI指示信息。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所述UE此时如果期望以nonCoherent传输PUSCH时,所述UE生成包含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为nonCoherent的第一信息,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 信息。此时,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fullCoherent成为第二相干传输能力。之后所述基站在接收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以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一种处理方式中,所述基站通过IE:codebookSubset(也可以用过其他新定义的IE、MAC CE、物理层L1信令等)或者简单的发送一个确认消息为UE配置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为nonCoherent。此时基站配置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只包括上述表1中的TPMI索引={0,1}两个和上述表3中的TPMI索引={0}一个,共三个。此时,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如表7所示。
表7
Figure PCTCN2020085542-appb-000008
此时,当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可以基于新配置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表7所示的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调度,即指示该UE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仅为上表7中的TPMI索引={0,1,2}的三个。此时在基站向UE发送的PDCCH中的TPMI指示信息仅用2bit即可。
在另一种处理方式中,所述基站不重新配置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只向UE回复一个确认信息或消息或者也可以不回复任何消息。但是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基于之前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调度,仅通过TPMI指示信息指示上述表1中的TPMI索引={0,1}两个和上述表3中的TPMI索引={0}一个。此时在基站向UE发送的PDCCH中的TPMI指示信息仍为4bit,但是只会指示上述三种情况。
在该示例中,UE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UE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此时,在所述UE可以关闭上行PLL或分频器中至少一个,以节省UE的功耗,避免UE发热。
在另一种具体的示例中,例如,UE在初始接入时,通过IE:maxNumberMIMO-LayersCB-PUSCH上报自身能力为支持上行最大两层(twoLayers),即支持上行2端口传输;并且通过IE:pusch-TransCoherence上报支持fullCoherent。
基站收到UE上报的能力后,通过配置用于codebook的SRS资源端口数nrofSRS-Ports为UE配置发送PUSCH的天线端口数为2,并通过IE:maxRank为UE配置发送PUSCH的最大秩数(即数据层数)为1,且通过IE:codebookSubset为UE配置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为fullyAndPartialAndNonCoherent,也就是说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完全相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部分相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和非相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此时,当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可以通过TPMI指示信息指示所述UE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为上述表1中示出的6个预编码矩阵中的任意一个。也即此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表1中的6个预编码矩阵。具体的,由于有6个可选的预编码矩阵,基站在PDCCH中需要携带3bit的TPMI指示信息。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所述UE此时如果期望以nonCoherent传输PUSCH时,所述UE生成包含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为nonCoherent的第一信息,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此时,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fullCoherent成为第二相干传输能力。之后所述基站在接收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以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一种处理方式中,所述基站通过IE:codebookSubset(也可以用过其他新定义的IE、 MAC CE、物理层L1信令等)或者简单的发送一个确认消息为UE配置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为nonCoherent。此时基站配置的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只包括上述表1中的TPMI索引={0,1}两个,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如表8所示。
表8
Figure PCTCN2020085542-appb-000009
此时当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可以基于新配置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调度,即指示该UE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仅为上表8中的TPMI索引={0,1}的两个。此时在基站向UE发送的PDCCH中的TPMI指示信息仅用1bit即可。
在另一种处理方式中,所述基站不重新配置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只向UE回复一个确认信息或消息或者也可以不回复任何消息。但是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基于之前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调度,仅通过TPMI指示信息指示上述表1中的TPMI索引={0,1}两个。此时在基站向UE发送的PDCCH中的TPMI指示信息仍为3bit,但是只会指示000和001两种情况。
在该示例中,UE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UE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此时,在所述UE可以关闭上行PLL或分频器中至少一个,以节省UE的功耗,避免UE发热。
在又一种具体的示例中,例如,UE在初始接入时,通过IE:maxNumberMIMO-LayersCB-PUSCH上报自身能力为支持上行最大四层(fourLayers),即支持上行4端口传输;并且通过IE:pusch-TransCoherence上报支持partialCoherent。
基站收到UE上报的能力后,通过配置用于codebook的SRS资源端口数nrofSRS-Ports为UE配置PUSCH的天线端口数为4,并通过IE:maxRank为UE配置PUSCH的最大秩数(即数据层数)为4,且通过IE:codebookSubset为UE配置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为partialAndNonCoherent,也就是说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部分相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和非相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此时,当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可以通过TPMI指示信息指示所述UE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为上述表2中的TPMI索引=0~11的12个,或表4中的TPMI索引=0~13的14个,或表5中的TPMI索引=0~2的3个,或表6中的TPMI索引=0~2的3个,共32个预编码矩阵中的任意一个。也即此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表1中的12个预编码矩阵、表2中的14个预编码矩阵、表3中的3个预编码矩阵和表4中的3个预编码矩阵。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所述UE此时如果期望的上相天线端口数为2,且期望以nonCoherent传输PUSCH时,所述UE可以生成包含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为nonCoherent的第一信息,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以及向所述基站发送包含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为2的第四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可以同时发送,还可以第四信息先发送,第一信息后发送,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此时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partialCoherent成为第二相干传输能力,在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天线端口数4成为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之后,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以有如下两种处理方式:
一种处理方式中,所述基站为所述UE配置上行天线端口数为2,PUSCH传输的最大秩数为2,且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为nonCoherent。此时基站配置的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只包括上述表1中的TPMI索引={0,1}两个,或上述表3中的TPMI索引={0}一个,共三个预编码矩阵。此时,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同样可以如表7所示。
此时,当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可以基于新配置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表7所示的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调度,即指示该UE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仅为上述表7中的TPMI索引={0,1,2}的三个。此时在基站向UE发送的PDCCH中的TPMI仅用2bit即可。
示例性的,所述基站为所述UE配置所述上行天线端口数为2,时通过配置用于codebook的SRS资源中的端口数为2来实现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基站为UE配置上行天线端口数的实现方法均相同,可以互相参见,不再每个涉及的地方重复提及。
在另一种处理方式中,所述基站为所述UE配置上行天线端口数为2,PUSCH传输的最大秩数为2,但是不重新配置预编码矩阵集合。但是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基于之前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调度,仅通过TPMI指示信息指示上述表1中的TPMI索引={0,1}两个和上述表3中的TPMI索引={0}一个。以避免调度与所述UE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不符的码本。
在该示例中,UE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UE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此时,在所述UE可以关闭上行PLL或分频器中至少一个,以节省UE的功耗,避免UE发热。同时,UE的第一天线端口数小于UE的第二天线端口数,此时,所述UE可以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具体的示例,均是以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降低为例说明的,应理解,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提高时,基站的处理原理与上述原理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为实现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为终端设备期望的传输能力,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参阅图4a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4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
步骤402、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三相干传输能力。
步骤403、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
其中,步骤402和步骤403并不限定两者的先后执行顺序,两者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402,再执行步骤403,或者还可以先执行步骤403,再执行步骤402,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以下具体步骤中,根据所述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的方法都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所述第五相干传输能力,不再赘述。
图4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参阅
步骤4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使用的最大天线端口数。
步骤405、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五相干传输能力。
步骤406、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五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所述第五相干传输能力。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与终端设备的通信情况,主动选择是否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5和步骤406并不限定两者的先后执行顺序,两者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402,再执行步骤403,或者还可以先执行步骤403,再执行步骤402,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均已知晓默认的所述预设规则。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在根据所述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预设规则指示需要根据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与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第四相干传输能力共同确定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其中,所述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七信息之前的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四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七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
例如,当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且所述第四相干传输能力为partialCoherent时,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可以默认为nonCoherent。
又例如,当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且所述第四相干传输能力为partialCoherent时,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可以默认为fullCoherent。
当然,除上述两个举例外,还可以由其他多种情况,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规则可以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提前约定好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确定好后,通过信令通知终端设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规则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确定好后,通知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规则的确定方式和通知方式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在所述终端设备要发送上行信号时,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八信息,所述第八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八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第八信息可以为TPMI指示信息。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网络设备在确定了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八信息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能力(例如,期望的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九信息,所述第九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 编码矩阵集合。其中,所述第九信息可以通过现有的IE发送,或者可以通过其它新定义的IE、MAC CE、物理层L1信令发送。所述第九信息还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确认信息或者响应消息等发送。当然,除上述方式外,所述第九消息还可以以其它形式发送,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第八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可以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八信息在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八信息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十信息,所述第十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这样可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准确确定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一种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三上相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的大小变化不同,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硬件操作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执行以下两种操作:
操作e1、当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所述终端设备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其中,所述上行射频链路可以包括如图2中所示的射频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和双工器/滤波器。
操作e2、当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所述终端设备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进一步地,当确定的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低于所述第四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执行操作f1;当确定的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高于所述第四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执行操作f2:
操作f1、所述终端设备关闭PLL或者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操作f2、所述终端设备打开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操作f1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涉及的操作c1,操作f2同理可以参见操作c2,原理类似,具体的此处不再描述。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分别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三相干传输能力。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期望的天线端口数,以达到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传输能力,从而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一些具体的示例对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示例中,以终端设备为UE,网络设备为基站,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为PUSCH信号(以下简称PUSCH),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信号(以下简称PDCCH)为例说明。
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例如,UE在初始接入时,通过IE:maxNumberMIMO-LayersCB-PUSCH上报自身能力为支持上行最大四层(fourLayers),即支持上行4端口传输;并且通过IE:pusch-TransCoherence上报支持partialCoherent。
基站收到UE上报的能力后,通过配置用于codebook的SRS资源端口数nrofSRS-Ports 为UE配置PUSCH的天线端口数为4,并通过IE:maxRank为UE配置PUSCH的最大秩数(即数据层数)为4,且通过IE:codebookSubset为UE配置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为partialAndNonCoherent,也就是说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部分相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和非相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此时,当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可以通过TPMI指示信息指示所述UE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为上述表2中的TPMI索引=0~11的12个,或表4中的TPMI索引=0~13的14个,或表5中的TPMI索引=0~2的3个,或表6中的TPMI索引=0~2的3个,共32个预编码矩阵中的任意一个。也即此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表1中的12个预编码矩阵、表2中的14个预编码矩阵、表3中的3个预编码矩阵和表4中的3个预编码矩阵。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所述UE此时如果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述为2,所述UE可以向所述基站发送包含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为2的所述第七信息。此时,在发送所述第七信息之前的天线端口数4成为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之后,所述基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具体的,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的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的不同,所述网络设备操作也不相同,例如:
示例1、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的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为nonCoherent。此时,所述基站为所述UE配置上行天线端口数为2,PUSCH传输的最大秩数为2,且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2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nonCoheren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为nonCoherent。此时,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同样可以如表7所示。
此时,当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可以基于新配置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2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nonCoheren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表7所示的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调度,即指示该UE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仅为上述表7中的TPMI索引={0,1,2}的三个预编码矩阵。
在该示例中,UE的第三相干传输能力低于UE的第四相干传输能力,此时,在所述UE可以关闭上行PLL或分频器中至少一个,以节省UE的功耗,避免UE发热。同时,UE的第三天线端口数小于UE的第四天线端口数,此时,所述UE可以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示例2、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的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为fullCoherent。此时,所述基站为所述UE配置上行天线端口数为2,PUSCH传输的最大秩数为2,且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即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2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fullCoheren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为fullCoherent。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2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fullCoheren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如表9所示。
表9
Figure PCTCN2020085542-appb-000010
此时,当UE采用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时,基站可以基于新配置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即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2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fullCoheren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也即表9所示的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调度,即指示该UE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仅为上表9中的TPMI索引={0-7}的八个预编码矩阵中的任意一个。
在该示例中,UE的第三相干传输能力高于UE的第四相干传输能力,此时,在所述UE可以打开上行PLL或分频器中至少一个。同时,UE的第三天线端口数小于UE的第四天线端口数,此时,所述UE可以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以节省UE的功耗,避免UE发热。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据层数小于或者等于天线端口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报了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时,可以理解为隐含上报了上行信号传输的最大数据层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应用于图1所示通信系统。所述终端设备可以用于实现图3或者图4a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参阅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501和收发单元502。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图3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时,具体可以为:
所述处理单元501用于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收发单元502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单元502,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处理单元5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收发单元502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501,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502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确认信息。
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501,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一种示例中,所述收发单元502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501,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单元502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控制关闭锁相环PLL或者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高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控制打开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图4a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时,具体可以为:
所述收发单元502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处理单元501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三相干传输能力。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单元502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八信息,所述第八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处理单元5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八信息确定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具体的,所述收发单元502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八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九信息,所述第九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501,在根据所述第八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八信息在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单元502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十信息,所述第十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当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七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当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应用于图1所示通信系统。所述网络设备可以用于实现图3或者图4a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参阅图6所示,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单元601和处理单元602。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网络设备实现图3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时, 具体可以为:
收发单元601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处理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单元6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具体的,所述收发单元601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具体的,所述收发单元601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单元601还用于: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天线行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一种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6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网络设备实现图4a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时,具体可以为:
所述收发单元601,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三相干传输能力。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单元6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八信息,所述第八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具体的,所述收发单元6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八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九信息,所述第九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一种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6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十信息,所述第十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 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实现如图3或图4a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参阅图7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701和处理器702,其中:
所述处理器7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所述处理器7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所述处理器702在实现上述功能时,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所述收发器701和所述处理器702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收发器701和所述处理器702通过总线7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7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03,所述存储器703,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存储器703可能包括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处理器702执行所述存储器703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如图3或图4a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实现图3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时:
所述处理器702,用于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所述收发器70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器701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处理器7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器701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702,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器701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确认信息。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702,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 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器701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702,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器701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一种示例中,所述处理器702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另一种示例中,所述处理器702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控制关闭锁相环PLL或者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高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控制打开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实现图4a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时:
所述收发器70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处理器702,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三相干传输能力。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器701,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八信息,所述第八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处理器7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八信息确定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具体的,所述收发器701还用于: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八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九信息,所述第九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器702,在根据所述第八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八信息在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器701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十信息,所述第十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702还用于:当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七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当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四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如图3或图4a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参阅图8所示,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801和处理器802,其中:
所述处理器8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所述处理器8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所述处理器802在实现上述功能时,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所述收发器801和所述处理器802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收发器801和所述处理器802通过总线8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8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3,所述存储器803,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存储器803可能包括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处理器802执行所述存储器803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如图3或图4a所示的终端网络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在实现图3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时:
所述收发器801,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所述处理器8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具体的,所述收发器8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器801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器801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
具体的,所述收发器801还用于: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五信息,所述 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天线行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器8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在实现图3所示的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时:
所述收发器801,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处理器802,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第三相干传输能力。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器8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八信息,所述第八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器8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八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九信息,所述第九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三上行天线端口数和所述第三相干传输能力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具体的,所述收发器8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十信息,所述第十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基于以上实施例,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9中,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该终端设备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一个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9中的处理器可以集成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 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900的收发单元901,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如图3或图4a部分所述的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900的处理单元902。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包括收发单元901和处理单元9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9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9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9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处理单元902可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单元901接收信号(或信息)和/或发送信号(或信息),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单元901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
基于以上实施例,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基站可应用于如图10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基站10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0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1002。所述RRU 10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0011和射频单元10012。所述RRU 10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所述BBU 10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1001与BBU 10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10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单元)1002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BBU 10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 1002还包括存储器10021和处理器10022,所述存储器10021用于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10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的码本索引与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100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10021和处理器10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上述期望的天线端口数,以达到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终端设备当前的 传输能力,从而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40)

  1.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确认信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
    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9. 如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10.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所述终端设备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
    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所述终端设备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11. 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终端设备关闭锁相环PLL或者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
    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高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所述终端设备打开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12.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
    在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天线行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17. 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18.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 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
    收发器,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22.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确认信息。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24.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
    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确定发送所述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所述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26. 如权利要求19-2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之前,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27. 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小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关闭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所述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
    当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天线端口数时,控制打开所述上行射频链路中的部分电路。
  28. 如权利要求18-2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低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控制关闭锁相环 PLL或者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前的相干传输能力;
    当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高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相干传输能力时,控制打开所述PLL或者所述分频器中的至少一个。
  29.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时的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相干传输能力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相干传输能力;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或指示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32.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
  33.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上行天线端口数是所述终端设备期望的上行最大天线端口数;
    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或指示所述第一上天线行端口数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
  34. 如权利要求30-33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时支持的最大数据层数。
  35.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发送信息;
    收发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信息;
    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7.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2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和如权利要求29-3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
  38.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计算机调用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0/085542 2019-04-26 2020-04-20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216164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6154 2019-04-26
CN201910346154.9 2019-04-26
CN201910927495.5 2019-09-27
CN201910927495.5A CN111867022B (zh) 2019-04-26 2019-09-27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16164A1 true WO2020216164A1 (zh) 2020-10-29

Family

ID=72941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85542 WO2020216164A1 (zh) 2019-04-26 2020-04-20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20216164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7738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mimo codebook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8132781A1 (en) * 2017-01-13 2018-07-19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directed to phase-continuous frequency selective precoding
CN109167621A (zh) * 2017-12-09 2019-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9029480A1 (en) * 2017-08-09 2019-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EUR DETERMINATION AN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INDICATION (PMI)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7738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mimo codebook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8132781A1 (en) * 2017-01-13 2018-07-19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directed to phase-continuous frequency selective precoding
WO2019029480A1 (en) * 2017-08-09 2019-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EUR DETERMINATION AN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INDICATION (PMI)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CN109167621A (zh) * 2017-12-09 2019-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NR;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Data", 3GPP TS 38.214 V15.5.0, 31 March 2019 (2019-03-31), pages 1 - 103, XP051722951 *
CATT: "Remaining Issues on Codebook Based UL Transmiss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3 R1-1806276, 25 May 2018 (2018-05-25), XP051462442 *
HUAWEI ET AL.: "Discussion on MIMO related issues with PUSCH-config and SRSConfig, H071, H072, H073",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AH-1807 R2-1810694, 6 July 2018 (2018-07-06), XP051467824 *
MEDIATEK INC.: "Full Tx power UL transmission", 3GPP TSG RAN WG1 #96BIS R1-1904477, 12 April 2019 (2019-04-12), XP051691536 *
NOKIA ET AL.: "Discussion on Full Tx power UL transmission",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95 R1-1813491, 16 November 2018 (2018-11-16), XP051479830 *
SAMSUNG: "View on full power UL transmiss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6BIS R1-1904451, 12 April 2019 (2019-04-12), XP051691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64601A1 (zh) 传输配置编号状态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9062542A1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867022B (zh)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48438A1 (zh) 一种射频参数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WO2021052179A1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202098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21244201A1 (zh) 波束测量方法和装置
WO2018228228A9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127141A1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082386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与装置
CN113595696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23509673A (ja) フル電力アップリンク伝送の強化
WO2019191970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WO2019137445A1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WO202023350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03198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014380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0537837A (ja) 無線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送信ノード
WO2022199346A1 (zh) 指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0216164A1 (zh) 一种调整终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82511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WO2022082775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WO202022126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74553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2067784A1 (zh) 一种信号传输的指示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79417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79417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