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9237761A1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9237761A1
WO2019237761A1 PCT/CN2019/075785 CN2019075785W WO2019237761A1 WO 2019237761 A1 WO2019237761 A1 WO 2019237761A1 CN 2019075785 W CN2019075785 W CN 2019075785W WO 2019237761 A1 WO2019237761 A1 WO 201923776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arget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target obje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0757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杨新颖
Original Assignee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AU2019285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AU2019285616A1/en
Priority to KR1020207022267A priority patent/KR102483037B1/ko
Priority to SG11202006991RA priority patent/SG11202006991RA/en
Priority to JP2020540772A priority patent/JP7097980B2/ja
Priority to CA3089162A priority patent/CA3089162A1/en
Publication of WO201923776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9237761A1/zh
Priority to US16/894,881 priority patent/US11403604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 H04L9/3239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involving non-keyed hash functions, e.g. modification detection codes [MDCs], MD5, SHA or RIPEM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06Q20/0658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e-cash managed loc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83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2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shopping systems
    • G06Q20/123Shopping for digital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2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shopping systems
    • G06Q20/123Shopping for digital content
    • G06Q20/1235Shopping for digital content with control of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6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 G06Q20/367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 G06Q20/3678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e-cash details, e.g. blinded, divisible or detecting double spen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5Establishing or using transaction specific r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 G06Q50/184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18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 H04L9/0637Modes of operation, e.g. cipher block chaining [CBC], electronic codebook [ECB] or Galois/counter mode [GC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220/00Business processing using cryptograph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56Financial cryptography, e.g. electronic payment or e-cash

Definitions

  • the management node selects several object nodes and / or several object node sets as target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selection rules; each object node set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one object node;
  • the target object For each target object, if the target object is a collection of target nodes, determine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that are redeemed for each target node in the target object; for each target node in the target object, redeem for the target node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revenue increase of the target node;
  •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determination module for each target object, if the target object is a set of object nodes, determines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redeemed to each object node in the target object; for each object node in the target object,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exchanged to the target node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revenue increase of the target node;
  • FIG. 7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collective exchange system based on a block chain of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specification
  • the transaction described in this specification refers to a piece of data created by a user through a client of the blockchain and that needs to be finally published to the distributed database of the blockchain.
  • the virtual resource is actually an electronic data, and its specific form may be game coins, points, virtual items, and the like.
  • the amount of delivery is specifically the amount of virtual resources required to use the target work, which may be preset by the creator of the target work.
  •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other exchange method based on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of the blockchain. For any set of object nodes, when the set of object nodes is selected as the target object by the management section, each of the set of object nodes is Each object node can obtain a certain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to determine its corresponding revenue increase. In addition,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allocated to an object node needs to be converted with virtual resources owned by the object node.
  • FIG. 1 is a schematic flowchart of a method for converting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based on a blockchain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is specificatio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 Nodes in the blockchain network are divided into management nodes and object nodes.
  • the object node can be used as a user node of work A to deliver virtual resources to the creator node of work A;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creator node of work B to receive the delivery of the user node of work B.
  • Virtual resources can be used as a user node of work A to deliver virtual resources to the creator node of work A;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creator node of work B to receive the delivery of the user node of work B.
  • the object node For each object node, the object node satisfies the selection rule, and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ules:
  • the statistical period can be specified according to business needs. For example, the management node selects the target node once every month. When the management node performs the selection in May of this year, it may specify that the statistical period is from April 1 to April 30.
  • the second threshold may be a fixed value specified according to actual service requirements.
  • the second threshold may be different in each evaluation, that is, the second threshold is dynamically changed, because the statistical period corresponding to each evaluation is different In a number of statistical periods, the increment of virtual resour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object nod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copyright use transaction may change.
  • management party corresponding to the management node can dynamically adjust the conversion ratio and the purchase ratio according to actual business needs.
  • the method for selecting a representative node by each target node in the target node set may specifically be voting, a random designation method, a Monte Carlo algorithm, and the like, which are well known to those skilled in the art, and are not repeated here.
  • the specified margin amount corresponding to a certain object node set is 1200 (Leyincoin)
  • the object node set contains object nodes A to C
  • the specified margin amount of 1200 there are 800 music coins from object node A, 300 music coins from object node B, and 100 music coins from object node C. Therefore, the revenue ratio corresponding to object node A is 2/3, and the revenue ratio corresponding to object node B It is 1/4,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venue ratio of the target node C is 1/12.
  • the management node may also select several target nodes as pre-redemption nodes according to the pre-selection rules. For each pre-redemption node, the pre-redemption node may not be subject to its own corresponding virtual resource surplus.
  • the limit of the amount is a pre-exchang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which can be greater than the amount of virtual resource balance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exchange node).
  •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pre-redeemed to the pre-redeemed node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venue increase corresponding to the target node.
  • the methods shown in FIG. 1 and FIG. 3 can be combined. Specifically, after the method shown in FIG. 1 is executed for each target node, each target node is selected, and each target node is granted to exchange available resources. After the quota is qualified, the method shown in FIG. 3 can be executed, that is, the pre-selection rules are further used to select a number of pre-redemption nodes from each target node, and each pre-redemption node is additionally qualified to pre-reduc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 a music writer wants to make a record, he needs to pay a 10,000 yuan production fee to a record company (third-party device).
  • the music writer can use his own music coin to pay.
  • the record company pays 100 tunes (assuming that the management node stipulates that 1 tune is equivalent to 100 yuan). Subsequently, the record company can request the management node to redeem the 100 tunes, thereby obtaining a production fee of 10,000 yuan.
  •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determination module 402 determines, for each target node,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redeemed to the target node;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redeemed to the target node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revenue increase of the target node;
  • the recharge module 406 receives a recharge request including a recharge amount sent by any target node; deducts a property equivalent to the virtual resource of the recharge amount from the property account of the user corresponding to the target node; and virtualizes the recharge amount Determining the resource as the virtual resource increment corresponding to the object node; constructing a resource recharge transaction including the determined virtual resource increment corresponding to the object node, and publishing the resource recharge transaction to the blockchain;
  • the selection module 401 calculates, for each object node,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object node as the inpu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characteristic value algorithm, and calculates the competitiveness characteristic value corresponding to the object node;
  • the device further includes:
  • the embodiment of this specification also correspondingly provides a blockchain-based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pre-redemption device.
  • the blockchain network includes the device node and a plurality of object nodes, and each object node uses the virtual resource issued by the device as a transaction medium to perform a copyright use transaction.
  • the method includes:
  • the pre-selection module 801 determines, for each target node, whether the amount of the virtual resource increment corresponding to the target node in each of the first periods of the multiple first periods is greater than a specified amount; if so, then The object node is determined as a pre-redeem node; otherwise, the object node is refused to be determined as a pre-redeem node.
  • the management node selects several target nodes as pre-redemption nodes according to pre-selection rules; for each pre-redemption node, determines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pre-redeemed to the pre-redemption node; and pre-redeems to the pre-redemption node
  •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venue increase corresponding to the target node; based on the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 a target smart contract is generated; the target smart contract is used to deduct the future increase of the virtual resource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redeemed node.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specification further provides a computer device including at least a memory, a processor, and a computer program stored on the memory and executable on the processor, wherein when the processor executes the program, FIG. 1 or FIG. 2 or FIG. Function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FIG. 3.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区块链网络中包括管理节点和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以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一个对象节点可能在有的版权使用事件中是作为使用方付出虚拟资源,在有的版权使用事件中作为创作方收取虚拟资源。对于任一对象节点集合而言,当该对象节点集合被管理节点评选为目标对象时,该对象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对象节点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自身对应的收益增量。并且,分配给一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需要用该对象节点拥有的虚拟资源进行兑换。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作品(如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的创作方为了获取收益,通常将作品的版权许可给发行商使用,由发行商进行作品分发。实践中,作品在分发过程中产生的收益的很大部分归于发行商,只有少部分能到达创作方手中。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基于区块链实现版权作品的点对点分发是成为可能。在区块链网络中,一个节点可以是作品的创作方或作品的使用方,创作方可以摆脱对发行商的依赖,直接向使用方分发作品并获得收益。
目前,各区块链节点通常以数字货币(如比特币)或电子形式的法定货币(如人民币)等市场通用货币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
具体地,针对目标作品对应的版权使用事件,使用方节点确定付费金额,将所述付费金额的货币确定为自身对应的支出,以及将所述付费金额的货币确定为创作方节点对应的收入,然后构建包含确定的自身对应的支出和所述创作方节点对应的收入的版权使用交易,并将所述版权使用交易发布至区块链。如此,创作方就可以获得收益。
除现有技术之外,创作方获得收益的方式可以更为多样。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作品的创作方获取收益的方式更为多样,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1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区块链网络包括管理节点和若干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和/或若干对象节点集合作为目标对象;每个对象节点集合由不止一个对象节点组成;
针对每个目标对象,若该目标对象为对象节点集合,则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
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将该对象节点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
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该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2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装置,区块链网络包括所述装置和若干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装置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所述装置包括:
评选模块,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和/或若干对象节点集合作为目标对象;每个对象节点集合由不止一个对象节点组成;
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针对每个目标对象,若该目标对象为对象节点集合,则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
虚拟资源减量确定模块,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将该对象节点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
构建发布模块,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该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3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系统,包括管理节点和若干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和/或若干对象节点集合作为目标对象;每个对象节点集合由不止一个对象节点组成;针对每个目标对象,若该目标对象为对象节点集合,则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将该对象节点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该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区块链网络中包括管理节点和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以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一个对象节点可能在有的版权使用事件中是作为使用方付出虚拟资源,在有的版权使用事件中作为创作方收取虚拟资源。对于任一对象节点集合而言,当该对象节点集合被管理节点评选为目标对象时,该对象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对象节点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自身对应的收益增量。并且,分配给一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需要用该对象节点拥有的虚拟资源进行兑换。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
此外,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并不需要达到上述的全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配置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法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交易(transfer),是指用户通过区块链的客户端创建,并需要最终发布至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中的一笔数据。
其中,区块链中的交易,存在狭义的交易以及广义的交易之分。狭义的交易是指用户向区块链发布的一笔价值转移;例如,在传统的比特币区块链网络中,交易可以是用户在区块链中发起的一笔转账。而广义的交易是指用户向区块链发布的一笔具有业务意图的业务数据;例如,运营方可以基于实际的业务需求搭建一个联盟链,依托于联盟链部署一些与价值转移无关的其它类型的在线业务(比如,租房业务、车辆调度业务、保险理赔业务、信用服务、医疗服务等),而在这类联盟链中,交易可以是用户在联盟链中发布的一笔具有业务意图的业务消息或者业务请求。
现有技术中,版权使用交易发布至区块链的含义为,基于版权使用事件,作品的使用方节点向作品的创作方(通常是作品的版权拥有方)进行转账,转账记录被存入区块链进行公示。而版权使用事件是指一切涉及版权作品使用的事件,如购买小说、购买创作方的编曲、下载音乐等。
现有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交易模式的主要特点为,区块链网络中的各节点以市场通用货币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这意味着,创作方节点分发作品所获得的市场通用货币即是创作方获得的收益。
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丰富了作品的创作方获取收益的方式。
具体地,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区块链网络中包括管理节点和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以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付虚拟资源的方法,区块链网络包括管理节点和若干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所述交付虚拟资源的方法包括:
针对目标作品对应的版权使用事件,使用方节点确定交付数额,所述使用方节点是使用所述目标作品的用户对应的对象节点;
所述使用方节点将所述交付数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自身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以及将所述交付金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创作方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增量;所述创作方节点是创作所述目标作品的用户对应的对象节点;
所述使用方节点构建包含确定的自身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和所述创作方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增量的版权使用交易,并将所述版权使用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其中,所述虚拟资源实际上是一种电子数据,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游戏币、积分、虚拟物品等。
其中,所述交付数额具体是使用所述目标作品所需要花费的虚拟资源的数额,其可以是目标作品的创造方预先设定的。
也就是说,在上述的交付虚拟资源的方法中,版权使用交易发布至区块链的含义为,基于版权使用事件,作品的使用方节点向作品的创作方(通常是作品的版权拥有方)交付虚拟资源,虚拟资源交付记录被存入区块链进行公示。
通过上述的交付虚拟资源的方法,一个对象节点可能在有的版权使用事件中作为使用方付出虚拟资源,在有的版权使用事件中作为创作方收取虚拟资源,每个版权使用事件对应的虚拟资源交付记录都会被存入区块链进行公示,基于区块链上存储的交付虚拟资源的记录,可以确定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
在上述的交付虚拟资源的方法中,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不仅可以基于版权使用交易,收取其他对象节点交付的虚拟资源,也可以请求负责发行虚拟资源的所述管理节点向该对象节点有偿或无偿交付虚拟资源。
具体地,所述管理节点有偿交付虚拟资源的方式如下:
所述管理节点接收任一对象节点发送的包含充值数额的充值请求,从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的财产账户中扣除与所述充值数额的虚拟资源等价的财产,将所述充值数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增量,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 虚拟资源增量的资源充值交易,并将所述资源充值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对于任一对象节点而言,当该对象节点被管理节点分配了可用资源配额时,该对象节点方可获得收益(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并且,分配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需要用该对象节点拥有的虚拟资源进行兑换。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对于任一对象节点集合而言,当该对象节点集合被管理节点评选为目标对象时,该对象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对象节点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自身对应的收益增量。并且,分配给一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需要用该对象节点拥有的虚拟资源进行兑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方法,对于任一对象节点而言,当该对象节点被管理节点评选为预兑换节点时,该对象节点方可获得预兑换一定的可用资源数额的资格,并基于预兑换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先支取收益。同时,该对象节点需要以自身未来的虚拟资源收入为担保,偿还预兑换的可用资源数额的虚拟资源。
本发明所提出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作品(如美术、音乐、文学)的版权交易场景。为了描述的方便,后文以音乐版权交易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在此场景下,所述虚拟资源可被称为为“乐音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0:管理节点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在本文中,节点实际上是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和通信功能的设备。
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有管理节点和对象节点之分。通常,针对任一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可以作为作品A的使用方节点,向作品A的创作方节点交付虚拟资源;也可 以作为作品B的创作方节点,收取作品B的使用方节点交付的虚拟资源。
所述管理节点一般不是版权使用事件的参与方(使用方或创作方),而是整个版权交易系统的管理方。各对象节点使用的交易媒介(即虚拟资源)是管理节点发行的,这就意味着,在所述版权交易系统中,虚拟资源可以作为交易媒介,而在所述版权交易系统的范畴之外,虚拟资源不一定可以作为交易媒介。例如,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不一定能够在市场上购买各种商品。因此,对于一个作品的创作方节点而言,收取到虚拟资源并不一定意味着获得收益。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管理节点可以一次性地、定期地(如每个月一次)或不定期地执行步骤S100。进一步地,所述管理节点可以一次性地、定期地(如每个月一次)或不定期地执行图1所示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评选规则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进行规定。例如,所述管理节点可以根据评选规则,随机选择10个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又如,所述管理节点可以根据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大小,由大到小依次选择10个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任一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是,从区块链上存储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中,扣除区块链上存储的对应于该目标节点的虚拟资源减量后,所剩余的虚拟资源增量。
进一步地,可以预设若干作品类别,并针对每个作品类别,建立若干对象节点与该作品类别之间的关联关系。举例来说,可以预先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预设若干作品类别(摇滚乐、乡村乐、爵士乐等),然后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获取该对象节点偏好的至少一个作品类别,并建立该对象节点与该对象节点偏好的作品类别之间的关联关系。假设对象节点A对应的用户A是爵士乐歌手,同时也是一位摇滚乐爱好者,那么可以建立对象节点A与爵士乐这一作品类别的关联关系,以及建立对象节点A与摇滚乐这一作品类别的关联关系。
如此,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管理节点针对每个作品类别,根据评选规则,从与该作品类别相关联的对象节点中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例如,所述管理节点可以根据评选规则,从与摇滚乐关联的对象节点中选择10个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从与乡村乐关联的对象节点中选择6个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从与爵士乐关联的对象节点中选择2个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进一步地,可以利用智能合约技术,保证所述管理节点是严格依照所述评选规则挑选目标节点的。具体地,在步骤S100中,所述管理节点可以调用区块链上存储的,包含评选规则的评选智能合约,并通过所述评选智能合约,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所述评选智能合约是预先经过区块链网络中的各节点共识验证通过后,被存入区块链的。
S102:针对每个目标节点,确定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评选出的若干目标节点,实际上是有资格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对象节点。针对每个目标节点,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确定兑换给每个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的方式有多种。
具体地,可以针对每个目标节点,根据该目标节点的请求,确定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即,针对每个目标节点,将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其中,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目标节点对应的用户预先指定的,该目标节点对应的至少部分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
也可以将兑换给每个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都确定为同一数值。例如,可以针对每个目标节点,将最小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其中,所述最小余量数额通过以下方式确定:从各目标节点分别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中,确定出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指定一个不大于所述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数额,作为所述最小余量数额。
S104:将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目标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
S106:构建包含确定的该目标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所述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由于发放给某个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是需要由该目标节点拥有的虚拟资源进行兑换的,因此,通过步骤S104~S106,从该目标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中扣除该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该扣除记录公示于区块链。
通过图1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对作品的创作方节点而言,其通过分发作品而收取的虚拟资源并没有直接落实为收益,该创作方节点若想要获得收益,则需要一方面被所述管理节点评选为目标节点,拥有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另一方面花费自己拥有的虚拟资源兑换一定的可用资源配额。兑换到的可用资源配额可以用于确定该创作方对应的收益增量,如此,该创作方可以获得收益。
此外,在步骤S100中,所述管理节点可以根据评选规则,将满足所述评选规则的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
其中,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满足所述评选规则,包括满足以下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规则1,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不小于第一阈值。
规则2,在统计期间内,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不小于第二阈值。
针对规则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预先指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至少部分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一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含义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指定其虚拟资源余量中的多大部分参与评选。
例如,针对对象节点A和B,对象节点A对应的虚拟资源(具体可以是乐音币)余量为5个乐音币,对象节点B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为8个乐音币。若对象节点A对应的用户A预先指定其全部乐音币参与评选,则对象节点A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5;若对象节点B对应的用户B预先指定其拥有的7个乐音币参与评选,则对象节点A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7。
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指定的固定数值,如在上例中,若所述第一阈值为6,则由于对象节点A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5,因此对象节点A不满足规则1,而对象节点B满足规则1。
此外,若所述管理节点定期进行一次评选,则在各次评选中,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不同,即所述第一阈值是动态变化的,这是因为,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例如,假设所述管理节点定期(每个月一次)从100个对象节点中选择10个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针对每次评选,根据当前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指定余量数额,对各对象节点进行排序,将第10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确定为第一阈值。
可见,规则1的含义为,所述管理节点应当将指定余量数额较大的对象节点评选为目标节点。如果每个管理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都是其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那么规则1的含义实际为,一个对象节点拥有的虚拟资源越多,所述管理节点越优先赋予该对象节点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
进一步地,所述规则1具体可以是,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不小于第一阈值,且,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虚拟资源余量中,基于资源充值交易产生的虚拟资源增量所占的比例不大于指定比例。其中,所述指定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指定,例如可以是80%。这是为了避免有的对象节点为了追求被评选为目标节点,以充值的方式增加其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
针对规则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统计期间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指定。例如,所述管理节点每个月都评选一次目标节点,所述管理节点在今年5月份进行评选时,可以指定所述统计期间为4月1日至4月30日。
所述规则2的含义为,针对一个对象节点,在所述统计期间内,该对象节点作为创作方节点收取的虚拟资源越多,所述管理节点越优先赋予该对象节点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
与所述第一阈值类似,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指定的固定数值。此外,若所述管理节点定期进行一次评选,则在各次评选中,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不同,即所述第二阈值是动态变化的,这是因为,每次评选对应的统计期间不同,在多个统计期间内,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可能会变化。
例如,假设所述管理节点定期(每个月一次)从100个对象节点中选择10个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针对每次评选,根据该次评选对应的统计期间内,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对应于每个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大小,对各对象节点进行排序,将第10个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确定为第一阈值。
另外,在步骤S100中,所述管理节点可以根据评选规则,确定满足所述评选规则的对象节点;针对满足所述评选规则的每个对象节点,判断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是否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若同意,则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管理节点预先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获取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权限类型,所述权限类型包括同意类型、询问类型和拒绝类型中的一种。
基于此,针对一个对象节点,判断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是否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具体可以是:
若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权限类型为同意类型,则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若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权限类型为询问类型,则询问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是否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若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权限类型 为拒绝类型,则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不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
此外,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计算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的方式,从各对象节点中评选出目标节点。此时,所述评选规则实际上是一种竞争力表征值算法。
具体地,在步骤S100中,所述管理节点可以针对每个对象节点,使用所述竞争力表征值算法计算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根据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的大小,选择预设数量的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其中,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越大,该对象节点被选为目标节点的优先级越高。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指定一种竞争力表征值算法。此处试举一例:
所述管理节点可以针对每个对象节点,以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特征参数为所述竞争力表征值算法的输入,计算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
其中,对象节点对应的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特征参数1: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所述指定余量数额的含义,前文已经说明,不再赘述。
特征参数2: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虚拟资源中,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虚拟资源增量所占的比例。
特征参数3:在统计期间内,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特征参数的构成都是相同的。例如,假设对象节点对应的特征参数为特征参数1和特征参数2,那么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特征参数都是特征参数1和特征参数2。
更具体的,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竞争力表征值的公式,如下:
Figure PCTCN2019075785-appb-000001
其中,X为特征参数1,Y为特征参数3,a为X对应的权重,b为Y对应的权重,当特征参数2大于指定比例时,
Figure PCTCN2019075785-appb-000002
为1,当特征参数2不大于指定比例时,
Figure PCTCN2019075785-appb-000003
为0。
进一步地,根据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的大小,选择预设数量的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具体方式为:
根据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的大小,由大到小对各对象节点进行排序;选择第一个对象节点;判断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是否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若同意,则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若不同意,则不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继续选择下一个对象节点,直至确定出预设数量的目标节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管理节点可以规定可用资源配额与收益增量之间的转换比率,根据该转换比率和兑换给某个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计算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例如,可以规定,转换比率为1:100,即可用资源配额为1,可转换为的收益增量为100元。
值得强调的是,所述转换比率不一定是对象节点向管理节点购买虚拟资源时所基于的购买比率。例如,对象节点向管理节点购买1个乐音币,需要花费80元,而可用资源配额为1,可转换为100元的收益增量。
还值得强调的是,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管理方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对所述转换比率和所述购买比率进行动态调整。
目标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可以由管理节点对应的用户支付给目标节点对应的用户,也可以由其他机构或个人支付给目标节点对应的用户,这其实可以视具体情况而事先进行约定。
此处将本技术方案与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结合,以对本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说明。以下示例性说明仅是为了有助于理解本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方案实施方式的限制。
音乐公司X为了培养用户的版权付费习惯,搭建基于区块链的音乐版权交易系统。在该音乐版权交易系统中,音乐公司X的服务器作为管理节点,发行乐音币,音乐作者或音乐听众作为对象节点,以乐音币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
对于音乐作者而言,其拥有的乐音币的主要来源通常是,在版权使用事件中,音乐听众的乐音币交付行为。对于音乐听众而言,其拥有的乐音币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向管理节点发起资源充值请求,用自己的财产购买到的乐音币(假设花费80元可购买1个乐音币)。音乐公司X想要让音乐作者有更多的机会将其基于版权使用交易收入的乐音币兑换成可用资源配额的机会,并尽可能限制音乐听众将其充值的乐音币兑换成可用资源配额。
为此,音乐公司X的服务器定期(如每个季度)执行一次图1所示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音乐公司X的服务器评选目标节点的策略如下:
1、根据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的乐音币指定余量数额(由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的用户预先指定,因人而异,乐音币指定余量数额可以是乐音币余量的数额,也可以小于乐音币余量的数额)的大小,由大到小对各对象节点进行排序,选出前100个对象节点,形成列表1。
2、根据上一个季度中,根据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每个对象节点的乐音币增量(即乐音币收入)的大小,对各对象节点进行排序,选出前100个对象节点,形成列表2。
3、从各对象节点中,选出对应的乐音币余量中,基于版权使用产生的乐音币数量所占比例大于80%的对象节点,形成列表3。
然后,基于列表1~3,确定同时出现在这3个列表中的对象节点,作为候选节点。针对每个候选节点,确定该候选节点对应的用户是否同意兑换可用资源配额,将不同意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候选节点排除,将剩余的候选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
音乐公司X根据各目标节点分别对应的乐音币指定余量数额,将乐音币指定余量数额的最小值确定为可用资源配额(假设为1000)。然后通过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从每个目标节点的乐音币余量中扣除1000个乐音币。根据音乐公司X的规定,可用资源配额为1,可转换为100的收益增量,那么,资源配额为1000,相应的收益增量可以达到10万元。
对于任一目标节点而言,若该目标节点对应的用户(通过上述评选规则评选出的一般是音乐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为他人提供艺术服务(如出席商业表演、为他人谱曲等),那么,该目标节点对应的用户获得其提供服务的佣金(假设为5万元)之外,还可以进一步获得音乐公司X的奖励10万元,也就是说,该目标节点对应的用户通过一次艺术服务,获得了15元的收益。
若该目标节点对应的用户拒绝在现实生活中为他人提供艺术服务,则该目标节点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就暂时不能转换为收益增量支付给该用户。
艺术公司通过这样的方式,构建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音乐版权交易系统。通过该音乐版权交易系统的运行,其一,培养了音乐听众为音乐付费的习惯;其二,形成了一种针对音乐作者的收益激励机制,鼓励音乐作者多创作音乐听众喜爱的作品,多在现实生活中为他人提供艺术服务。
图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的 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200:所述管理节点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和/或若干对象节点集合作为目标对象。
S202:针对每个目标对象,若该目标对象为对象节点集合,则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S204: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将该对象节点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
S206: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该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在2所示的方法中,允许多个对象节点组成对象节点集合,以对象节点集合为单位,参与评选。具体地,针对一个对象节点集合而言,该对象节点集合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实际上是由该对象节点集合中的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累加成的。针对该对象节点集合中每个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与该对象节点集合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比例,即是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对于一个对象节点集合而言,该对象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可以是该对象节点集合中的各对象节点事先约定的。
值得强调的是,在图2所示的方法中,所述目标对象是指管理节点根据评选规则选出的对象节点或对象节点集合。图1所示的方法中,确定目标节点的各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在图2所示的的方法中确定目标对象。也就是说,在步骤S200中,可以将每个对象节点集合暂时视为一个对象节点,进行目标对象的评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理解前文对图1所示方法的说明后,很容易想到所述管理节点从对象节点和对象节点集合中评选出目标对象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再赘述。
一个对象节点集合一旦被评选为目标对象,则该对象节点集合中的各对象节点就可以共同获得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
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的方式为:
管理节点可以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并获取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然后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根据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与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得到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其中,可以将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目标对象中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和;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预先指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至少部分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
也可以针对每个目标对象,将最小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其中,所述最小余量数额通过以下方式确定:从各目标对象分别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中,确定出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指定一个不大于所述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数额,作为所述最小余量数额。
其中,可以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计算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与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比值,作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
进一步地,图2所示方法的应用场景可以是:有时,对于有些对象节点而言,其单独参与目标节点的评选,可能难以被选中(例如,不太受音乐听众欢迎的音乐作者,其收入的乐音币往往很少,无法取得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为此,多个难以被评选为目标节点的对象节点可以组合成一个对象节点集合,作为一个单位参与评选,一旦被评选为目标对象,就可以使用自己的虚拟资源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然后共同分享可用资源配额转换成的收益增量。
其中,该对象节点集合中的各对象节点选举代表节点的方法具体可以是投票、随机指定方法、蒙特·卡罗算法等,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赘述。
沿用前文提及的音乐公司X的示例,假设某个对象节点集合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1200(乐音币),该对象节点集合包含的对象节点为A~C,这1200的指定余量数额中,有800乐音币来自对象节点A,有300乐音币来自对象节点B,有100乐音币来自对象节点C,因此,对象节点A对应的收益比例为2/3,对象节点B对应的收益比例为1/4,对象节点C对应的收益比例为1/12。倘若该对象节点集合被评选为目标对象,管理节点授予该对象节点集合的可用资源配额为1200,则对象节点A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为800(相应的收益增量为8万元),对象节点B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为300(相应的收益增量为3万元),对象节点C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为100(相应的收益增量为1万元)。并且,该对象节点集合中的各对象节点需要选举出一个对象节点作为代表节点,该代表节点对应的用户在现实生活中为他人提供艺术服务时,音乐公司X才会分别向对象节点A~C支付收益增量。
图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300:所述管理节点根据预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预兑换节点。
S302:针对每个预兑换节点,确定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S304:基于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生成目标智能合约。
S306:将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发布至区块链。
在图1所示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中,针对评选出的每个目标节点,该目标节点可兑换的可用资源配额通常不会大于该目标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否则无法保证每个对象节点的收支平衡。
而在图3所示的方法中,所述管理节点还可以根据预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预兑换节点,针对每个预兑换节点,该预兑换节点可以不受自身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的限制,预兑换可用资源配额(可以大于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
具体地,针对每个预兑换节点,所述管理节点不会发起资源兑换交易(即从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中扣除所述预兑换配额的虚拟资源),而是基于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生成目标智能合约。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用于从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中扣除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是,未来将要存入区块链的,对应于该预兑换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
也就是说,所述管理节点可以针对评选出的每个预兑换节点,为该预兑换节点发放一定虚拟资源数额的“借贷”,以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为担保,“借贷合同”以智能合约形式存入区块链,保证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会优先用于偿还预兑换的可用资源数额。并且,对于每个预兑换节点而言,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用户可以凭借预兑换的可用资源配额,提前获得超额收益。
为了尽可能使得评选出的预兑换节点具有一定的偿还能力,所述管理节点根据预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预兑换节点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管理节点针对每个对象节点,判断在多个第一周期中的每个第一周期内,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是否皆大于指定数额;若是,则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预兑换节点;否则,拒绝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预兑换节点。其中,所述指定数额可 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指定。
例如,假设第一周期为一个月,那么可以判断在最近的3个月中的每个月,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是否皆大于指定数额。
进一步地,判断在多个第一周期中的每个第一周期内,发布至区块链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是否皆大于指定数额的具体方式为:
判断在多个第一周期中的每个第一周期内,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是否皆大于指定数额。
此外,在图3所示的方法中,所述目标智能合约还用于,从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中扣除利息数额的虚拟资源。所述利息数额的虚拟资源可以视为该预兑换节点为了提前获得超额收益而付出的代价。
进一步地,针对每个预兑换节点,所述管理节点确定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具体方式可以是:
根据该预兑换节点在多个第二周期中的每个第二周期内,对应于该预兑换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确定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例如,针对某个预兑换节点,若该预兑换节点在近3个月内,每个月收入的乐音币的数额皆大于600,则说明该预兑换节点在未来几个月中,每个月的偿还能力大概率可以达到600个乐音币,因此可以确定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为600。
又如,针对某个预兑换节点,若该预兑换节点在近3个月内,有一个月收入的乐音币的数额大于600,有两个月收入的乐音币的数额不足300,则可以取该预兑换节点在近3个月各月收入的乐音币的数额的均值(即400),作为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同理,针对每个预兑换节点,所述管理节点可以根据该预兑换节点在多个第三周期中的每个第三周期内,对应于该预兑换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确定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例如,针对某个预兑换节点,若该预兑换节点在近3个月内,每个月的基于版权使用交易而收入的乐音币的数额皆大于600,则说明该预兑换节点的每个月收入的乐音币的数量是稳定的,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利息数额可以较低。
又如,针对某个预兑换节点,若该预兑换节点在近3个月内,有一个月收入的乐 音币的数额大于600,有两个月收入的乐音币的数额不足300,则说明该预兑换节点的每个月收入的乐音币的数量不稳定,其未来不能偿还预兑现的可用资源配额的概率较高,因此,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利息数额可以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第一周期、第二周期以及第三周期,可以是相同的周期,也可以是不同的周期。
值得强调的是,在图3所示的方法中,也可以授予一个对象节点集合预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根据该对象节点集合中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确定该对象节点集合中每个对象节点预兑换的可用资源配额,并针对该对象节点集合中每个对象节点,从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中,扣除该对象节点预兑换的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利息数额的虚拟资源)。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实际应用中,图1所示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图2所示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和图3所示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方法都可以独立实施,当然,也可以从图1所示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图2所示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和图3所示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方法,选择至少两个方法进行组合使用,组合成的实施方式也在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可以将图1与图3所示的方法进行组合,具体地,在针对各对象节点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后,即评选出的各目标节点,并授予每个目标节点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后,可以执行图3所示的方法,即进一步采用预评选规则,从各目标节点中评选出若干预兑换节点,额外授予每个预兑换节点预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这种情况下,针对每个预兑换节点,该预兑换节点既有使用其虚拟资源余量兑换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又有以其虚拟资源未来增量为担保,预兑换更多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
沿用前文提及的音乐公司X的示例,管理节点授予某个目标节点使用自身的虚拟资源余量兑换1000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的同时,发现该目标节点近3个季度,每个季度中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乐音币收入都比较可观(如大于500),因此,管理节点还可以进一步将该目标节点确定为预兑换节点,进一步授予其可预兑换1000可用资源配额的资格,同时,以智能合约的方式,与该预兑换节点约定,该预兑换节点在未来3个季度内使用自己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偿还预兑换的可用资源配额和相应的利息数额,总计1200(个乐音币)。
另外,在前文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交付虚拟资源的方法中,虚拟资源的用途可以 不限于版权交易,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任一对象节点可以使用自己的虚拟资源,向管理节点购买商品或服务。
具体地,对象节点可以确定支付数额,将所述支付数额的虚拟资源作为自身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构建包含确定的虚拟资源减量的商品购买交易或包含确定的虚拟资源减量的服务购买交易,将所述商品购买交易或所述服务购买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例如,某个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需要购买一把吉他,该用户可以通过该对象节点,向管理节点支付100乐音币,管理节点向该用户发货一把吉他。
需要说明的是,某个对象节点购买的服务具体可以是管理节点授予的推广权益,所述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管理节点向其他对象节点发送用于宣传该对象节点的作品的推广信息。
2、任一对象节点可以使用自己的虚拟资源,向除其他对象节点和管理节点之外的第三方设备(如某电商的服务器)购买商品或服务。
具体地,对象节点可以确定支付数额,构建包含所述支付数额的商品购买请求或服务购买请求,将所述商品购买请求或所述服务购买请求发送给第三方设备,以购买商品或服务;所述第三方设备在向该对象节点提供商品或服务后,向所述管理节点发送包含所述支付数额的兑现请求;所述管理节点根据所述兑现请求,将所述支付数额转换成财产金额,并将所述财产金额的财产支付给所述第三方设备。
例如,某个音乐作者(对象节点)想要制作一张唱片,需要支付给某唱片公司(第三方设备)10000元的制作费,该音乐作者可以使用自己拥有的乐音币进行支付,具体可以向唱片公司支付100乐音币(假设管理节点规定,1乐音币相当于100元),后续,唱片公司可以请求管理节点兑现这100乐音币,从而获得10000元的制作费。
基于图1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装置,如图4所示,区块链网络包括所述装置和若干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装置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所述装置包括:
评选模块401,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402,针对每个目标节点,确定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
虚拟资源减量确定模块403,将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目标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
构建发布模块404,构建包含确定的该目标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所述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所述装置还包括:预处理模块405,预设若干作品类别,并针对每个作品类别,建立若干对象节点与该作品类别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评选模块401,所述管理节点针对每个作品类别,根据评选规则,从与该作品类别相关联的对象节点中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所述评选模块401,调用区块链上存储的,包含评选规则的评选智能合约;通过所述评选智能合约,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所述评选模块401,根据评选规则,将满足所述评选规则的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或,根据评选规则,确定满足所述评选规则的对象节点;针对满足所述评选规则的每个对象节点,判断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是否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若同意,则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
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满足所述评选规则,具体包括:
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不小于第一阈值;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预先指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至少部分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为,从区块链上存储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中,扣除区块链上存储的对应于该目标节点的虚拟资源减量后,所剩余的虚拟资源增量;
和/或
在统计期间内,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不小于第二阈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充值模块406,接收任一对象节点发送的包含充值数额的充值请求;从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的财产账户中扣除与所述充值数额的虚拟资源等价的财产;将所述充值数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增量;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增量的资源充值交易,并将所述资源充值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不小于第一阈值,具体包括:
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不小于第一阈值,且,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虚拟资源余量中,基于资源充值交易产生的虚拟资源增量所占的比例不大于指定比例。
所述评选规则,具体包括:竞争力表征值算法;
所述评选模块401,针对每个对象节点,使用所述竞争力表征值算法计算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根据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的大小,选择预设数量的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其中,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越大,该对象节点被选为目标节点的优先级越高。
所述评选模块401,针对每个对象节点,以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特征参数为所述竞争力表征值算法的输入,计算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
其中,对象节点对应的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1)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预先指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至少部分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余量为,从区块链上存储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中,扣除区块链上存储的对应于该目标节点的虚拟资源减量后,所剩余的虚拟资源增量;
(2)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虚拟资源中,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虚拟资源增量所占的比例;
(3)在统计期间内,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
所述评选模块401,根据各对象节点分别对应的竞争力表征值的大小,由大到小对各对象节点进行排序;选择第一个对象节点;判断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是否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若同意,则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若不同意,则不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继续选择下一个对象节点,直至确定出预设数量的目标节点。
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获取模块407,预先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获取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权限类型,所述 权限类型包括同意类型、询问类型和拒绝类型中的一种;
所述评选模块401,若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权限类型为同意类型,则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若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权限类型为询问类型,则询问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是否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若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权限类型为拒绝类型,则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不同意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目标节点。
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402,针对每个目标节点,将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目标节点对应的用户预先指定的,该目标节点对应的至少部分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或,针对每个目标节点,将最小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其中,所述最小余量数额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从各目标节点分别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中,确定出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
指定一个不大于所述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数额,作为所述最小余量数额。
基于图1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了一种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管理节点(空心点)和若干对象节点(实心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目标节点;针对每个目标节点,确定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兑换给该目标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将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目标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构建包含确定的该目标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所述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基于图2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装置,如图6所示,区块链网络包括所述装置和若干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装置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所述装置包括:
评选模块601,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和/或若干对象节点集合作为目标对象;每个对象节点集合由不止一个对象节点组成;
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602,针对每个目标对象,若该目标对象为对象节点集合,则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
虚拟资源减量确定模块603,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将该对象节点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
构建发布模块604,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该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602,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获取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根据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与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得到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602,将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目标对象中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和;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预先指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至少部分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
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602,针对每个目标对象,将最小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
其中,所述最小余量数额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从各目标对象分别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中,确定出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
指定一个不大于所述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数额,作为所述最小余量数额。
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602,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计算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与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比值,作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
基于图2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了一种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管理节点(空心点)和若干对象节点(实心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和/或若干对象节点集合作为目标对象;每个对象节点集合由不止一个对象节点组成;针对每个目标对象,若该目标对象为对象节点集合,则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将该对象节点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该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基于图3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装置,如图8所示,区块链网络包括所述装置节点和若干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装置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所述方法包括:
预评选模块801,根据预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预兑换节点;
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802,针对每个预兑换节点,确定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
目标智能合约生成模块803,基于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生成目标智能合约;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用于从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中扣除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是,未来将要存入区块链的,对应于该预兑换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
发布模块804,将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发布至区块链。
所述预评选模块801,针对每个对象节点,判断在多个第一周期中的每个第一周期内,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是否皆大于指定数额;若是,则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预兑换节点;否则,拒绝将该对象节点确定为预兑换节点。
所述预评选模块801,判断在多个第一周期中的每个第一周期内,基于版权使用交易产生的,对应于该对象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是否皆大于指定数额。
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根据在多个第二周期中的每个第二周期内,对应于该预兑换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确定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所述目标智能合约还用于,从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中扣除利息数额的虚拟资源;所述利息数额是根据在多个第三周期中的每个第三周期内,对应于该 预兑换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数额确定的。
基于图3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系统,如图9所示,包括管理节点(空心点)和若干对象节点(实心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
所述管理节点,所述管理节点根据预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作为预兑换节点;针对每个预兑换节点,确定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预兑换给该预兑换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目标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基于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生成目标智能合约;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用于从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中扣除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该预兑换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未来增量是,未来将要存入区块链的,对应于该预兑换节点的虚拟资源增量;将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发布至区块链。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其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图1或图2或图3所述方法的功能。
图10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计算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 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众筹系统,如图8所示,包括多个区块链节点;针对每个区块链节点,该区块链节点具有实现发明内容部分第2、3、5、6中至少一个方面所述方法的功能。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发明内容部分第2、3、5、6任一方面所述方法的功能。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说明书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 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说明书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方法、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和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区块链网络包括管理节点和若干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和/或若干对象节点集合作为目标对象;每个对象节点集合由不止一个对象节点组成;
    针对每个目标对象,若该目标对象为对象节点集合,则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
    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将该对象节点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
    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该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具体包括:
    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
    获取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
    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根据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与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得到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具体包括:
    将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目标对象中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和;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预先指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至少部分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目标对象,将最小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
    其中,所述最小余量数额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从各目标对象分别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中,确定出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
    指定一个不大于所述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数额,作为所述最小余量数额。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获取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具体包括:
    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计算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与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比值,作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
  6.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装置,区块链网络包括所述装置和若干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装置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所述装置包括:
    评选模块,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和/或若干对象节点集合作为目标对象;每个对象节点集合由不止一个对象节点组成;
    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针对每个目标对象,若该目标对象为对象节点集合,则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
    虚拟资源减量确定模块,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将该对象节点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
    构建发布模块,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该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获取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根据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与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得到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将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目标对象中每个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和;针对每个对象节点,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用户预先指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至少部分虚拟资源余量的数额。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针对每个目标对象,将最小余量数额确定为兑换给该目标对象的可用资源配额;
    其中,所述最小余量数额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从各目标对象分别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中,确定出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
    指定一个不大于所述最小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数额,作为所述最小余量数额。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所述可用资源配额确定模块,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计算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与该目标对象对应的指定余量数额的比值,作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比例。
  1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系统,包括管理节点和若干对象节点,各对象节点之间以所述管理节点发行的虚拟资源为交易媒介,进行版权使用交易;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评选规则,选择若干对象节点和/或若干对象节点集合作为目标对象;每个对象节点集合由不止一个对象节点组成;针对每个目标对象,若该目标对象为对象节点集合,则确定兑换给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兑换给该对象节点的可用资源配额用于确定该对象节点对应的收益增量;针对该目标对象中的每个对象节点,将该对象节点对应的可用资源配额的虚拟资源确定为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构建包含确定的该对象节点对应的虚拟资源减量的配额兑换交易,并将该配额兑换交易发布至区块链。
  12.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
PCT/CN2019/075785 2018-06-13 2019-02-2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WO2019237761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9285616A AU2019285616A1 (en) 2018-06-13 2019-02-22 Blockchain-based set exchan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KR1020207022267A KR102483037B1 (ko) 2018-06-13 2019-02-22 이용가능한 자원 할당량에 대한 블록체인-기반 세트 교환 방법 및 장치
SG11202006991RA SG11202006991RA (en) 2018-06-13 2019-02-22 Blockchain-based set exchan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JP2020540772A JP7097980B2 (ja) 2018-06-13 2019-02-22 利用可能なリソース割当量のための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ベースのセット交換方法および装置
CA3089162A CA3089162A1 (en) 2018-06-13 2019-02-22 Blockchain-based set exchan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US16/894,881 US11403604B2 (en) 2018-06-13 2020-06-08 Blockchain-based set exchan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0225.7A CN108960902B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CN201810610225.7 2018-06-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6/894,881 Continuation US11403604B2 (en) 2018-06-13 2020-06-08 Blockchain-based set exchan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37761A1 true WO2019237761A1 (zh) 2019-12-19

Family

ID=64488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075785 WO2019237761A1 (zh) 2018-06-13 2019-02-2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3604B2 (zh)
JP (1) JP7097980B2 (zh)
KR (1) KR102483037B1 (zh)
CN (2) CN108960902B (zh)
AU (1) AU2019285616A1 (zh)
CA (1) CA3089162A1 (zh)
SG (1) SG11202006991RA (zh)
TW (1) TW202001734A (zh)
WO (1) WO20192377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0902B (zh) * 2018-06-13 2021-04-27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CN109670941A (zh) * 2018-12-11 2019-04-23 莆田市烛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法定电子货币发行方法
CN110046480A (zh) * 2019-03-29 2019-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作品版权分配方法和装置
US11263569B2 (en) 2019-06-18 2022-03-01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Blockchain-bas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0263097A (zh) * 2019-06-18 2019-09-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150163A1 (en) * 2020-01-22 2021-07-29 The Flowchain Foundation Limited Storage virtualization architecture with hybrid blockchain and the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150A (zh) * 2017-03-29 2017-06-27 杭州秘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许可链的资源配额管理方法
CN107330694A (zh) * 2017-07-03 2017-11-07 重庆小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交易系统以及交易方法
CN108053198A (zh) * 2017-12-28 2018-05-18 广东蜂助手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媒体交易系统
CN108960902A (zh) * 2018-06-13 2018-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2376A (en) * 1994-06-17 1997-01-07 Commonweal Incorporated Currency and barter exchange debit card and system
JP5020426B2 (ja) * 2000-04-28 2012-09-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仮想空間の経済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US7885844B1 (en) * 2004-11-16 2011-02-0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task recommendations for human task performers
US7545761B1 (en) * 2005-06-08 2009-06-09 Cellco Partnership Session classification for differentiated prepaid accounting
US20070271178A1 (en) * 2006-05-22 2007-11-22 Davis Richard S Loan program and process for transacting the same
CN101639916A (zh) * 2008-07-28 2010-02-0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数字媒体资源注册交易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JP5403507B2 (ja) * 2009-03-12 2014-01-29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資源配分システム
KR101628005B1 (ko) * 2015-02-05 2016-06-13 주식회사 코인플러그 블록체인을 기반으로 하는 디지털 콘텐츠의 저작권리 위변조 감지시스템
PL3073670T4 (pl) 2015-03-27 2021-08-23 Black Gold Coin, Inc. System i sposób osobistej identyfikacji i weryfikacji
US10635722B2 (en) 2015-04-20 2020-04-28 Ogy Docs, Inc. Method of distribut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ocuments of title (EDT) and system thereof
US10304143B2 (en) 2016-05-05 2019-05-28 Lance Timothy Kasper Consensus system for manipulation resistant digital record keeping
US20160342977A1 (en) 2015-05-20 2016-11-24 Vennd.io Pty Ltd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rtual asset transactions
EP3317775B1 (en) 2015-07-02 2022-02-16 Nasdaq,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ecure provenance for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databases
US20170048235A1 (en) 2015-07-14 2017-02-16 Fmr Llc Crypto Captcha and Social Aggregating, Fractionally Efficient Transfer Guidance, Conditional Triggered Transaction, Datastructures,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170116693A1 (en) * 2015-10-27 2017-04-27 Verimatr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centralizing Commerce and Rights Management for Digital Assets Using a Blockchain Rights Ledger
US20170132625A1 (en) 2015-11-05 2017-05-11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of a blockchain in a transaction processing network
US20170132626A1 (en) 2015-11-05 2017-05-11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of a blockchain transaction in a transaction processing network
US20170132615A1 (en) 2015-11-11 2017-05-11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Block chain alias for person-to-person payments
EP3384448B1 (en) 2015-11-30 2020-10-14 Shapeshift A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security in blockchain-asset exchange
EP3193299A1 (en) 2016-01-15 2017-07-19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nomous selection of a commodity supplier through a blockchain distributed database
CN107145768B (zh) 2016-03-01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管理方法和系统
US10529042B2 (en) 2016-04-18 2020-01-07 R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ransactions in dynamic digital documents
JP6042011B1 (ja) * 2016-04-25 2016-12-14 株式会社Sound−F ポイント管理システム、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5975868A (zh) 2016-04-29 2016-09-28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证据保全方法及装置
US10022613B2 (en) * 2016-05-02 2018-07-17 Bao Tran Smart device
US10417217B2 (en) 2016-08-05 2019-09-17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lockchain rule synchronization
CA3036725A1 (en) 2016-09-14 2018-03-22 Royal Bank Of Canada Credit score platform
JP2018049428A (ja) * 2016-09-21 2018-03-29 りそな決済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ポイント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ポイント管理方法
US20190362400A1 (en) * 2016-11-17 2019-11-28 Thermopyle Co. Ltd. Digital content commerce management device, digital content comme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CN107079058B (zh) 2016-12-23 2019-05-31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节点的业务执行方法、装置及节点设备
CN106682884A (zh) * 2017-01-05 2017-05-17 天津米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计算能力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6910072A (zh) * 2017-02-15 2017-06-30 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150A (zh) * 2017-03-29 2017-06-27 杭州秘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许可链的资源配额管理方法
CN107330694A (zh) * 2017-07-03 2017-11-07 重庆小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交易系统以及交易方法
CN108053198A (zh) * 2017-12-28 2018-05-18 广东蜂助手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媒体交易系统
CN108960902A (zh) * 2018-06-13 2018-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2006991RA (en) 2020-08-28
CN108960902A (zh) 2018-12-07
KR102483037B1 (ko) 2022-12-29
JP2021516805A (ja) 2021-07-08
KR20200105689A (ko) 2020-09-08
AU2019285616A1 (en) 2020-08-20
CN108960902B (zh) 2021-04-27
CN113435925A (zh) 2021-09-24
US11403604B2 (en) 2022-08-02
US20200302411A1 (en) 2020-09-24
CA3089162A1 (en) 2019-12-19
JP7097980B2 (ja) 2022-07-08
TW202001734A (zh) 2020-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37750A1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及装置
WO2019237761A1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集合兑换方法及装置
WO2020015409A1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版权收益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583998B (zh) 一种基于信用值的平台合约执行方法和装置
US11393031B2 (en) Blockchain-bas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exchanging available resource quotas
TW202007117A (zh) 基於區塊鏈對作品發布者進行信用評價的方法及裝置
EP3825942A1 (en) Blockchain-bas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ssuing reward to work user
WO2020015414A1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向作品发布者发放奖励的方法及装置
TW202026970A (zh) 金額結算系統及方法
JP7042637B2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仮想通貨取引システム
JP6577200B2 (ja) サーバシステム
KR102638698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 리셀 상품 거래 방법
KR102468571B1 (ko) 저작권 매매/공유 중개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435121A (zh) 基于区块链的代币交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40082011A (ko) 버추얼휴먼 에이전시 nft의 운영방법
JP2023099274A (ja) 無形資産の価値策定および仮想通貨の発行と分配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20009460A (ja) サー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8185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30891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C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5407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70222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K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928561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AU

Date of ref document: 20190222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98185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