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5769U - 多功能螺絲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螺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5769U
TWM655769U TW112212662U TW112212662U TWM655769U TW M655769 U TWM655769 U TW M655769U TW 112212662 U TW112212662 U TW 112212662U TW 112212662 U TW112212662 U TW 112212662U TW M655769 U TWM655769 U TW M65576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pping
drilling
wall
section
multifunctional scre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2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翎芳
Original Assignee
精法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精法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精法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55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5769U/zh

Links

Abstract

本新型多功能螺絲,主要在於一與桿體連接之鑽攻部包括一鑽體,兩呈相對形成於該鑽體上之溝槽區段,及一設於該鑽體上之鑽牙單元,該鑽體形成有一鑽銑區段,而每一溝槽區段具有圍繞形成有容置空間並與該鑽銑區段相接之至少一壁,以及一由該至少一壁向外凸伸之切肋部,該鑽牙單元螺旋設於該鑽銑區段上,並局部受該兩溝槽區段所斷切以形成至少二攻牙段;藉由該等切肋部、攻牙段的配合下,以供該鑽銑區段可發揮擴孔及下拉作用,以有效實施鑽鎖作業,整體不僅達鑽鎖切期之穩定切削,亦達降低鑽鎖阻力、避免物件裂開之裂材情事的功效。

Description

多功能螺絲
本新型係有關於一種螺絲,特別是一種多功能螺絲。
參閱圖1,習知螺絲1包含一桿體11,一設於該桿體11一端之螺頭12,以及複數螺旋環設該桿體11上之螺牙13,其中,該桿體11之另一端漸縮以形成一尖端14,且該桿體11上開設一切溝15;使用時,係旋轉該螺頭12以連動該等螺牙13鑽鎖入一物件如木材(圖中未示)內,且該切溝15切削該物件,且切削產生之切屑容置於該切溝15中,以完成鎖設;惟,單一切溝15之開設,其切削效果有限,無法有效斬斷木纖維,加上其排屑效果及容屑空間亦有限,該切屑易因排屑不及而阻塞於該切溝15中,導致較大鑽鎖阻力,甚至切屑易因過度堆積且向外擠壓,以致裂材;再者,因僅以該尖端14抵靠於該物件,受力面積較小,故鑽鎖時易因不當施力而導致該尖端14偏離原本抵靠之位置,反而影響該螺絲1之鑽鎖作業;有鑑於此,本案申請人有感習知設計應仍有待改進之處,經詳思細索,潛心研究出本案之創作。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多功能螺絲,其可達擴孔、降低鑽鎖阻力以利快速鑽鎖,更有效防止裂材之功效。
於是,本新型多功能螺絲,其包含一螺頭,一自該螺頭向 外延伸並定義一中心線之桿體,一螺旋環設於該桿體上之螺牙單元,以及一與該桿體連接之鑽攻部,其中,該螺牙單元具有複數螺旋環設於該桿體之外周緣上之螺牙,至於該鑽攻部,則包括有一連接於該桿體之鑽體,兩形成於該鑽體上並呈相對設置之溝槽區段,以及一環設於該鑽體上之鑽牙單元;其中,該鑽體係自該桿體向外延伸並形成有一鑽銑區段,該鑽銑區段具有一相反於該桿體方向之端部,每一溝槽區段包括至少一與該鑽銑區段連接之壁,以及一由該至少一壁向外凸伸之切肋部;該至少一壁可圍繞形成有一容置空間,以供容納切屑、排出切屑,且該切肋部之向外凸伸更定義有一距離該中心線最遠之端點;再者,從該端部查看,從其一溝槽區段之切肋部的端點至另一溝槽區段之切肋部的端點定義有一第一距離,同時從該其一溝槽區段之至少一壁與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的相接點至該另一溝槽區段之至少一壁與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的相接點則定義有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大於該第二距離;該鑽牙單元係呈至少一圈螺旋環設於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上,同時該鑽牙單元係局部受該等溝槽區段所斷切,因而形成至少二凸設於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上之攻牙段,且每一攻牙段恰可位於每一切肋部之一側;據上,利用設於該鑽銑區段上之該鑽牙單元搭配該等切肋部的設置,有利於鑽鎖時達擴孔作用並產生下拉力量,以便旋切一物件並快速帶動該鑽攻部鑽鎖入該物件中,亦避免該鑽攻部之頂抵位置偏移,且該等切肋部之切削作動有助降低該等攻牙段所承受之鑽鎖阻力,更有利於該多功能螺絲對該物件之快速切削及排屑效果,且有效避免裂材即避免物件裂開之情事發生。
(習知)
1:螺絲
11:桿體
12:螺頭
13:螺牙
14:尖端
15:切溝
(本新型)
3:多功能螺絲
31:螺頭
32:桿體
33:螺牙單元
34:鑽攻部
331:螺牙
341:鑽體
341A:鑽銑區段
342:溝槽區段
343:鑽牙單元
3311:上螺牙面
3312:下螺牙面
3313:螺牙牙峰
3411:端部
W:壁
3421:第一壁
3422:第二壁
3423:第三壁
3424:切肋部
3425:圓弧面
3426:第二錐部
3431:攻牙段
34311:上攻牙面
34312:下攻牙面
34313:攻牙牙峰
3411a:鑽點
3411b:第一錐部
3411c:端面
a1:上螺牙面與基準線間之夾角
a2:下螺牙面與基準線間之夾角
a3:鑽點之夾角
a4:上攻牙面與參考線間之夾角
a5:下攻牙面與參考線間之夾角
a6:凹槽之夾角
C1:中心線
D1:桿體外徑
D2:鑽體直徑
L1:第一距離
L2:第二距離
OP1:桿體之外周緣
P1:端點
P2:相接點
R1:基準線
R2:參考線
S1:容置空間
S2:開槽
S3:第一缺槽
S3’:第二缺槽
S4:凹槽
圖1是習知螺絲之示意圖。
圖2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從一角度查看之結構示意圖。
圖2A是圖2的圈圍處X1之示意圖。
圖2B是圖2A之一變化態樣。
圖2C是圖2的圈圍處X2之示意圖。
圖2D是圖2C之一變化態樣。
圖2E是圖2依A-A線所示之剖面示意圖。
圖2F是圖2E之一變化態樣。
圖2G是圖2E之一變化態樣。
圖3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從另一角度查看之結構示意圖。
圖3A是圖3的圈圍處X3之立體示意圖。
圖3B是圖3之仰視圖。
圖4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變化態樣之局部示意圖。
圖5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變化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再一變化態樣之局部示意圖。
圖6A是圖6的圈圍處X4之立體示意圖。
圖6B是圖6之仰視圖。
圖7-1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又一變化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圖7-2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又一變化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實施態樣示意圖。
圖9是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9A是圖9的圈圍處X5之立體示意圖。
圖9B是圖9之仰視圖。
圖10是本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從一角度查看之結構示意圖。
圖12A是圖12的圈圍處X6之立體示意圖。
圖12B是圖12之仰視圖。
圖13是本新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13A是圖13的圈圍處X7之立體示意圖。
圖14是本新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14A是圖14的圈圍處X8之立體示意圖。
圖15是本新型第八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15A是圖15的圈圍處X9之立體示意圖。
圖16是本新型第九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16A是圖16的圈圍處X10之立體示意圖。
圖16B是圖16之仰視圖。
圖17是本新型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17A是圖17之仰視圖。
圖18是圖17之實施態樣示意圖。
圖19是本新型第十一較佳實施例的一變化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圖19A是圖19之仰視圖。
圖20是圖19之實施態樣示意圖。
圖21是本新型第十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變化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圖21A是圖21之仰視圖。
圖22是圖21之實施態樣示意圖。
有關本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明白。
參閱圖2、圖3,本新型多功能螺絲3之第一較佳實施例,該多功能螺絲3包含一螺頭31,一自該螺頭31向外延伸之桿體32,一螺旋環設於該桿體32上之螺牙單元33,以及一與該桿體32連接之鑽攻部34;其中,該螺頭31之形態可依需求做調整,例如:於該螺頭31之底面上可設有複數凸肋311(如圖4所示),以達輔助切削、防鬆動之作用;再者,該桿體32係軸向延伸並定義出一中心線C1,且該桿體32上亦可適時增設有一位於該螺牙單元33與該螺頭31之間的輔助牙段4(如圖4所示),且該輔助牙段4之螺旋角度不同於該螺牙單元33之螺旋角度,以便可接續該螺牙單元33進行後續鑽鎖作業。
配合參閱圖2A,該螺牙單元33具有複數螺牙331,該等螺牙331主要螺旋環設於該桿體32之外周緣OP1上,同時每一螺牙331具有相反方向之上螺牙面3311與下螺牙面3312,以及一設於該上、下螺牙面3311、3312相接處之螺牙牙峰3313,該上螺牙面3311係朝向該螺頭31方向,該螺牙牙峰3313更定義有一垂直於該中心線C1之基準線R1,而該基準線R1與該上螺牙面3311間之夾角a1可不同於該基準線R1與下螺牙面3312間之夾角a2(參圖2A),亦或者該夾角a1可相同於該夾角a2(參圖2B),尤其以下實施作動僅以該夾角a1不同於該夾角a2為例做說明,俾利該等螺牙331得以快速且以較小鑽鎖阻力進入一物件內,亦有助提升抗拉出效果,以避免該多功能螺絲3被輕易拉出;另外,該桿體32及該等螺牙331之形狀可呈圓形狀,亦可呈一非圓形狀如為三角狀(參 圖2F)、四角狀(參圖2G)等,其更可具備尖銳之切削作用以進行切削物件,亦有利達省力效果,而以下實施作動僅以圖2E所示圓形狀為例說明。
配合參閱圖3、圖3A,該鑽攻部34包括有一鑽體341、兩溝槽區段342、及一鑽牙單元343;其中,該鑽體341與該桿體32連接,即該鑽體341係自該桿體32向外延伸並形成有一鑽銑區段341A,該鑽銑區段341A係指一其錐面有經削切成型並於其上形成有孔穴(即如下述溝槽區段)之區段,因而形成為一具有切削兼具容屑、排屑作用的區段,該鑽銑區段341A具有一相反於該桿體32方向之端部3411,且該鑽銑區段341A係可朝該中心線C1方向呈傾斜並漸縮形成該端部3411,以讓該端部3411本身可形成為單一鑽點3411a(如圖2所示),或者,該鑽銑區段341A之端部3411可形成為具有單一鑽點3411a的鑽尾結構形態(如圖12所示,將說明如後),而無論該圖2或圖12所示態樣,該中心線C1可通過該鑽點3411a,以作為一中心鑽點,且該鑽點3411a所交匯形成鑽點之夾角a3可為40~120度,較佳可為60~90度,亦或者,該端部3411可形成為一未具有前述單一鑽點3411a的結構形態(如圖17至圖22所示,將說明如後);因此,該端部3411的形狀可配合該多功能螺絲3所要鑽入的不同材質之物件來做調整。
仍參閱圖2,該兩溝槽區段342係形成於該鑽體341上並呈相對設置,即該兩溝槽區段342共構成一於該鑽銑區段341A上所凹設形成之溝槽部;更甚者,每一溝槽區段342除了可形成於該鑽銑區段341A上,還可同時朝該螺頭31之方向呈延伸,使其延伸長度擴大(如圖6所 示);其中,每一溝槽區段342具有一由至少一壁W所圈圍形成之容置空間S1,即可由單一壁或超過一壁以圍繞形成出該容置空間S1;於本新型所示各實施例中,僅以具有三個壁W為例做說明,即該溝槽區段342包括一連接於該鑽銑區段341A之外周緣且朝該端部3411方向延伸之第一壁3421,一與該第一壁3421相接且位於該第一壁3421與該桿體32間之第二壁3422,以及一相接於該第一壁3421與該第二壁3422之第三壁3423,因此由該第一壁3421、第二壁3422、第三壁3423圍繞形成有該容置空間S1,以供容置切屑、導引排出切屑,避免切屑過度堆積;再者,該第一壁3421、該第二壁3422、該第三壁3423之壁面可呈平坦狀(參圖2)、弧狀(參圖5)、扭轉(參圖16)等態樣,其中若該等壁面呈平坦或弧狀時,該容置空間S1不僅可容屑、排屑,甚至更具備銳利度以供切削物件之用,而以下實施作動將以圖2所示態樣為例來做說明;另外,若該溝槽區段342僅具有單一壁且該壁形成為一球形弧面,或者若該溝槽區段342具有複數壁時,如以上述三個壁為例時,該等壁3421、3422、3423之相接處亦可形成有一圓弧面3425(如圖7-1、圖7-2所示)以構成一球形輪廓,因而整體可使該容置空間S1形成一個球形或類似球形之空間,更讓切屑不易產生堆積。
另外,依圖3B所示之從該端部3411查看所為之仰視圖,其一溝槽區段342之第一壁3421與該鑽銑區段341A之外周緣呈連接以形成有一相接點P2,且該相接點P2可指該第一壁3421位於距離該中心線C1最遠之端點,同時另一溝槽區段342之第一壁3421與該鑽銑區段341A之外周緣呈連接以形成有另一相接點P2,該兩相接點P2之間的長 度即定義為一第二距離L2。
每一溝槽區段342還具有一切肋部3424,該切肋部3424係由至少一壁向外凸伸(即,如圖中所示,係設於該第三壁3423上以呈向外凸伸),且依圖3B所示,當該切肋部3424向外凸伸時,其凸伸部位具有一距離該桿體32之中心線C1最遠之端點P1,故針對該溝槽部之兩個溝槽區段342而論,其一溝槽區段342之切肋部3424具有一端點P1,另一溝槽區段342之切肋部3424具有另一端點P1,該兩端點P1之間的長度即定義為一第一距離L1,且該第一距離L1係大於該第二距離L2,該第一距離L1係可為該第二距離L2之1.01~1.5倍,較佳為1.01~1.2倍。
另外,該鑽牙單元343係螺旋環設於該鑽體341上,尤其該鑽牙單元343係於該鑽銑區段341A之外周緣上呈至少一圈螺旋環設設置,如圖2所示之呈一圈螺旋,亦或者可呈如圖6所示之超過一圈螺旋態樣,使該等攻牙段3431的分佈範圍亦隨之擴大;據上,透過該鑽銑區段341A與該鑽牙單元343之協作,有利於擴孔及產生下拉力量以達鑽入至物件之作用,同時該鑽牙單元343更有局部部位係受該等溝槽區段342所斷切,故未受斷切之部位即形成至少二攻牙段3431,即如圖2所示之具有兩個攻牙段3431,或如圖6所示之具有超過兩個攻牙段3431,且該等攻牙段3431凸設於該鑽銑區段341A之外周緣上,同時每一攻牙段3431恰可位於每一該切肋部3424之一側;再者,每一攻牙段3431具有相反方向之上攻牙面34311與下攻牙面34312,以及一設於該上、下攻牙面34311、34312相接處之攻牙牙峰34313,該上攻牙面34311係朝向 該螺頭31方向,該攻牙牙峰34313更定義有一垂直於該中心線C1之參考線R2,而該上攻牙面34311與該參考線R2間之夾角a4係可相同於該下攻牙面34312與該參考線R2間之夾角a5(參圖2C),而該兩夾角a4、a5可均為30度或其他適當角度,俾利產生不同的下拉速度以達讓鑽攻部34鑽入至物件之作用;亦或者,上述兩夾角a4、a5也可彼此不同,例如:夾角a4大於夾角a5(參圖2D);而以下實施作動僅以圖2C所示之兩夾角a4、a5呈相同為例來說明。
再者,該螺牙331之兩夾角a1、a2所加總的和可不超過該攻牙段3431之兩夾角a4、a5所加總的和,即兩夾角a4、a5所加總之和大於或等於兩夾角a1、a2所加總之和,故該等攻牙段3431可實施鑽鎖作業之初期鑽孔,俾利減少該等螺牙331於鑽入時之鑽鎖阻力;而於第一實施例之實施作動中,係以該兩夾角a4、a5所加總之和(例如為60度)大於該兩夾角a1、a2所加總之和(例如為40度)為例來呈現。
參閱圖2、圖3及圖8,該多功能螺絲3用於鑽鎖入一物件5,且該物件5可為鐵板、木材(如硬木、軟木)、水泥等材質,以便該多功能螺絲3可供廣泛應用,在此僅舉例一木材作為物件5來做說明;使用時,係先以該端部3411(即鑽點3411a)頂抵於該木材5之表面,並轉動該螺頭31以實施一鑽鎖作業;於該鑽鎖作業之初期,該木材5之內部纖維會受每一溝槽區段342所切削,即利用該切肋部3424配合該等壁3421、3422、3423所圍繞而出之容置空間S1以執行一切削動作,即切斷該木材5之呈縱橫交錯的內部纖維,此可減少該木材5與該鑽攻部34間之摩擦力,而在該等切肋部3424進行切斷纖維並形成一鑽孔的過程 中,該等切肋部3424不僅協助該鑽銑區段341A擴大鑽孔孔徑以達擴孔作用,並且位於該等切肋部3424一側之該等攻牙段3431亦產生下拉力量,以便該等攻牙段3431不僅可旋切該木材5以快速帶動該鑽體341鑽鎖入該木材5中,同時也避免該鑽點3411a之頂抵位置產生偏移,因而該鑽牙單元343可於鑽鎖初期呈穩定咬合於該木材5之中。
於該鑽攻部34之鑽鎖過程中,該等纖維因受該等切肋部3424所切斷而形成切屑,加上由於該第一距離L1大於該第二距離L2,故該等切肋部3424之切削動作可螺入該木材5中,以形成一螺旋軌跡,其亦可達擴孔效果,也可配合該等容置空間S1以用於容納切屑、導引切屑移動,如此可有效避免因切屑過度堆積、向外推擠以導致裂材之情事,之後該等攻牙段3431更直接沿著該螺旋軌跡以進入該木材5內,以便該等攻牙段3431與該木材5呈咬合並旋切鑽攻入該木材5之中,故該螺旋軌跡之形成可讓該鑽牙單元343所承受之阻力變小,有利達降低鑽鎖阻力、快速鑽鎖之作用,且該等切屑也可順沿該鑽牙單元343之螺旋方向及容置空間S1以呈移動,再進入該桿體32,之後沿著該螺牙單元33之螺旋方向以自該螺頭31向外排出,故整體可達快速排屑、提升鑽鎖效率、避免裂材之效果,亦能容納適量切屑以達穩固鎖設效果。
參閱圖9,本新型多功能螺絲3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仍包括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之要件、實施作動及所達目的功效,於此不再贅述;特別在於,本實施例中,該螺牙單元33之至少一螺牙331上可設有複數開槽S2,而圖中係以局部螺牙331各設有複數開槽S2為例,以形成一凹凸交錯配置,如呈鋸齒狀或波浪狀,藉由該等開槽S2設計可協助該 螺牙單元33進行切削,即達輔助切削作用,整體亦可達降低鑽鎖阻力、排屑、避免裂材、提升鑽鎖效率之功效。
參閱圖10,本新型多功能螺絲3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仍包括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之要件、實施作動及所達目的功效,於此不再贅述;特別在於,本實施例中,該鑽銑區段341A之外周緣更定義有一鑽體直徑D2,尤其該鑽銑區段341A之外周緣的最寬處可定義出該鑽體直徑D2,且該桿體32之外周緣OP1亦定義有一桿體外徑D1,該鑽體直徑D2係大於該桿體外徑D1,尤其該鑽體直徑D2係為該桿體外徑D1的1.01~1.4倍;是以,該多功能螺絲3主要可適用於鑽入一硬木或一木板之邊緣;一般而言,當該硬木或木板邊緣因該多功能螺絲3之鑽入動作而被擠壓時,若該硬木或木板邊緣無法承受該擠壓作用力的話,就容易產生裂開情事,而於本實施例中,利用較寬之鑽銑區段341A可發揮擴孔作用,亦可發揮容納切屑、導引切屑移動以達排屑之功效,尤其該擴孔作用更有效避免裂材問題,故該多功能螺絲3整體有利達降低鑽鎖阻力、排屑、避免裂材、提升鑽鎖效率之功效。
參閱圖11,本新型多功能螺絲3之第四較佳實施例,其與第三較佳實施例之不同在於:該鑽體直徑D2係小於該桿體外徑D1,尤其該桿體外徑D1係為該鑽體直徑D2的1.01~1.4倍;是以,該多功能螺絲3主要可適用於鑽入一軟木、一石膏板、一塑膠板、一矽酸鈣板等;例如以結構鬆軟之軟木作為物件做舉例,一般而言,軟木易在該多功能螺絲3之鑽入後,因受外部震動或拉扯力等因素致使該軟木結構產生破裂,進而導致該多功能螺絲3產生鬆動甚至鬆脫之問題,而於本實施例 中,利用較窄之鑽銑區段341A於鑽入時可形成較小鑽孔,故較寬之桿體32可接續鑽入該較小鑽孔中,同時對該物件之內部加壓,使該多功能螺絲3與該物件間之結合更緊密,以達增加緊固力之效,如此可避免該多功能螺絲3產生鬆動,即達防鬆效果,整體亦有利達降低鑽鎖阻力、避免裂材、提升鑽鎖效率之功效。
參閱圖12,本新型多功能螺絲3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仍包括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之要件,不同在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係以該鑽銑區段341A之端部3411本身係形成為一鑽點3411a,故可呈一尖尾結構(參圖2);而第五較佳實施例則係於該端部3411處形成有傾斜於該中心線C1之兩相對第一錐部3411b,該兩第一錐部3411b之相交處形成該鑽點3411a,故可呈一鑽尾結構(參圖12A、圖12B)。
再者,於前述鑽尾結構下,每一溝槽區段342更可包括有一位於該鑽銑區段341A並與該端部3411呈間隔之第二錐部3426,該第二錐部3426係傾斜於該中心線C1並由該鑽銑區段341A之外周緣向外延伸,即該第二錐部3426係呈傾斜且外擴狀態;是以,在此鑽尾結構搭配該鑽攻部34前述各細節的配置下,該多功能螺絲3主要可適用於鑽鎖入一鐵板或水泥之中,即利用該等第一錐部3411b達初期鑽孔與擴孔作用,接著由該等切肋部3424、第二錐部3426繼續進行切削與再次擴孔,因而讓該鑽攻部34得以更快速地鑽入物件中,故本實施例可達二次擴孔作用,同時亦達快速鑽鎖,以及容屑及排屑作用,進而該多功能螺絲3整體可達降低鑽鎖阻力、避免物件裂開之裂材情事、提升鑽鎖效率之功效。
參閱圖13、圖14、圖15,分別為本新型多功能螺絲3之第六、第七、第八較佳實施例,其特別在於,該鑽攻部34更設有複數缺槽以呈齒狀配置,例如複數第一缺槽S3可設於圖2所示尖尾結構之鑽銑區段341A的外周緣上,其結合態樣如圖13、圖13A所示;該等第一缺槽S3亦可設於圖12所示鑽尾結構之鑽銑區段341A的外周緣上,其結合呈圖14、圖14A所示,或者複數第二缺槽S3’可設於該兩第一錐部3411b上,其結合態樣呈圖15、圖15A所示;是藉由該齒狀配置可發揮輔助切削作用,以增加該等切肋部3424及該鑽牙單元343之切削能力,整體亦有助於排屑、避免物件裂開之裂材情事、減少該多功能螺絲3與物件5間之摩擦力且降低鑽鎖阻力、提升鑽鎖效率之功效。
參閱圖16,本新型多功能螺絲3之第九較佳實施例,仍包括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之要件;特別在於,本實施例中,該鑽體341呈一扭轉之螺旋設置,即,該鑽銑區段341A之外周緣係朝一順時針(正向)或一逆時針(反向)之旋轉方向呈弧曲延伸態樣,以便每一溝槽區段342之容置空間S1形成為一螺旋溝態樣,而本實施例中僅以正向扭轉為例做呈現,是藉由該扭轉螺旋設計可發揮切削、容屑、排屑作用,以增加該鑽攻部34之鑽鎖能力,整體亦有助於降低鑽鎖阻力且避免物件裂開之裂材情事,進而提升鑽鎖效率。
參閱圖17,本新型多功能螺絲3之第十較佳實施例,仍包括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之要件及連結關係,不同在於,本實施例中,該端部3411可形成為一未具有前述單一鑽點3411a的結構形態,即該端部3411具有一端面3411c,且該端面3411c可呈一平面態樣,甚至該端 面3411c之一端緣亦可相接於其一攻牙段3431;是藉由該平面設計,主要有利於該多功能螺絲3以一傾斜方式鑽鎖入一物件5中(如圖18所示),即該端面3411c之位於兩側的端緣可作為切削點P3,以便該兩切削點P3可對該物件5進行切削,加上該等切肋部3424與該鑽牙單元343之配合,更有利快速鑽切入該物件5中以實施一鑽鎖作業,整體亦有助於排屑、避免物件裂開之裂材情事、降低鑽鎖阻力、提升鑽鎖效率之功效。
參閱圖19至圖22,本新型多功能螺絲3之第十一較佳實施例,其仍包括與第十較佳實施例相同之要件,特別在於,本實施例中,該端面3411c更形成有一凹槽S4以呈內凹態樣,該內凹態樣可呈弧狀凹槽S4(參圖19)、呈一具有夾角a6的凹槽S4(參圖21)等態樣;此一實施例亦有利於該鑽攻部34以一傾斜方式鑽鎖入一物件5中(如圖20、圖22所示),而藉由該內凹設計可讓作為切削點P3之兩端緣更加尖銳,俾利達快速切削,整體亦有助於排屑、避免物件裂開之裂材情事、降低鑽鎖阻力、提升鑽鎖效率之功效。
歸納前述,本新型多功能螺絲,其主要在於鑽攻部具有一鑽銑區段,以及設於該鑽銑區段上之兩溝槽區段與一鑽牙單元,尤其每一溝槽區段具有呈向外凸伸之切肋部,以及位於該等切肋部一側之攻牙段,加上該兩相對溝槽區段之該等切肋部間具有較大之第一距離,是藉由該等切肋部、攻牙段之配合,讓該鑽銑區段於鑽入時,不僅可達擴孔,更能產生下拉力量,以利快速鑽鎖入物件中,且避免該鑽攻部之頂抵位置偏移,同時亦達降低鑽鎖阻力,整體有助加強該多功能螺絲對該物件之 快速切削、容屑、導屑效果,也避免物件裂開之裂材情事發生,故確實可達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僅為說明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所涵蓋範圍內。
3:多功能螺絲
31:螺頭
32:桿體
33:螺牙單元
331:螺牙
341:鑽體
341A:鑽銑區段
342:溝槽區段
343:鑽牙單元
3411:端部
3424:切肋部
3431:攻牙段
3411a:鑽點
a3:鑽點之夾角
C1:中心線
OP1:桿體之外周緣

Claims (28)

  1. 一種多功能螺絲,其包含一螺頭,一自該螺頭向外延伸並定義有一中心線之桿體,一設於該桿體上之螺牙單元,以及一與該桿體連接之鑽攻部,其中,該螺牙單元具有複數螺旋環設於該桿體之外周緣上的螺牙;其特徵在於:該鑽攻部包括有一連接於該桿體之鑽體,兩呈相對形成於該鑽體上之溝槽區段,以及一環設於該鑽體上之鑽牙單元,其中,該鑽體係自該桿體向外延伸並形成有一鑽銑區段,該鑽銑區段具有一相反於該桿體方向之端部,每一該溝槽區段包括有至少一相接於該鑽銑區段之壁,一受該至少一壁所圍繞形成之容置空間,以及一由該至少一壁向外凸伸之切肋部;以及該切肋部之向外凸伸更定義有一距離該中心線最遠之端點,且從該端部查看,從其一溝槽區段之切肋部的端點至另一溝槽區段之切肋部的端點定義有一第一距離,而從該其一溝槽區段之該至少一壁與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的相接點至該另一溝槽區段之該至少一壁與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的相接點則定義有一第二距離,該第一距離大於該第二距離,該鑽牙單元係呈至少一圈螺旋環設於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上並局部受該等溝槽區段所斷切,因而形成至少二凸設於該鑽銑區段上之攻牙段,且每一該攻牙段恰可位於每一該切肋部之一側。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第一距離係為該第二距離之1.01~1.5倍。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更定義有一鑽體直徑,且該桿體之外周緣亦定義有一桿體外徑,該鑽體直徑係為該桿體外徑的1.01~1.4倍。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定義有一鑽體直徑,且該桿體之外周緣亦定義有一桿體外徑,該桿體外徑係為該鑽體直徑的1.01~1.4倍。
  5.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端部係形成為單一鑽點,且該鑽點所交匯形成之夾角為40~120度。
  6.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端部具有兩呈相對之第一錐部,且該兩第一錐部傾斜於該中心線並相交於單一鑽點,而該鑽點所交匯形成之夾角為40~120度。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每一該溝槽區段更包括有一位於該鑽銑區段並與該端部呈間隔之第二錐部,該第二錐部係傾斜於該中心線並由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向外延伸。
  8.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端部係形成為一端面。
  9. 根據請求項8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端面更開設有一凹槽。
  10. 根據請求項8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端面之一端緣係相接於其一攻牙段。
  11.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螺牙單元之至少一螺牙設有複數開槽。
  12.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設有複數第一缺槽。
  13. 根據請求項6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兩第一錐部設有複數第二缺槽。
  14.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鑽體係呈一扭轉之螺旋設置。
  15.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每一該溝槽區段包括有一相接於該鑽銑區段之外周緣且朝該端部方向延伸之第一壁,一與該第一壁相接且位於該第一壁與該桿體間之第二壁,以及一相接於該第一壁與該第二壁之第三壁,由該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圍繞形成有該容置空間,該切肋部係設於該第三壁上以呈向外凸伸設置。
  16. 根據請求項15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之相接處形成有一圓弧面。
  17. 根據請求項15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之壁面係呈平坦狀。
  18. 根據請求項15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之壁面係呈弧狀。
  19.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至少一壁係具有一球形弧面。
  20.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每一該螺牙具有一朝向該螺頭之上螺牙面,一相反於該上螺牙面之下螺牙面,以及一設於該上、下螺牙面相接處之螺牙牙峰,該螺牙牙峰更定義有一垂直於該中心線之基準線,同時每一該攻牙段具有一朝向該螺頭之上攻牙面,一相反於該上攻牙面之下攻牙面,以及一設於該上、下攻牙面相接處之攻牙牙峰,該攻牙牙峰更定義有一垂直於該中心線之參考線;該上螺牙面與該基準線間之夾角與該下螺牙面與該基準線間之夾角所加總之和不超過該上攻牙面與該參考線間之夾角與該下攻牙面與該參考線間之夾角所加總之和。
  21.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每一該螺牙具有一朝向該螺頭之上螺牙面,一相反於該上螺牙面之下螺牙面,以及一設於該上、下螺牙面相接處之螺牙牙峰,該螺牙牙峰更定義有一垂直於該中心線之基準線,而該上螺牙面與該基準線間之夾角不同於該下螺牙面與該基準線間之夾角。
  22.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每一該螺牙具有一朝向該螺頭之上螺牙面,一相反於該上螺牙面之下螺牙面,以及一設於該上、下螺牙面相接處之螺牙牙峰,該螺牙牙峰更定義有一垂直於該中心線之基準線,而該上螺牙面與該基準線間之夾角相同於該下螺牙面與該基準線間之夾角。
  23.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每一該攻牙段具有一朝向該螺頭之上攻牙面,一相反於該上攻牙面之下攻牙面,以及一設於該上、下攻牙面相接處之攻牙牙峰,該攻牙牙峰更定義有一垂直於該中心線之參考線,而該上攻牙面與該參考線間之夾角係相同於該下攻牙面與該參考線間之夾角。
  24.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每一該攻牙段具有一朝向該螺頭之上攻牙面,一相反於該上攻牙面之下攻牙面,以及一設於該上、下攻牙面相接處之攻牙牙峰,該攻牙牙峰更定義有一垂直於該中心線之參考線,而該上攻牙面與該參考線間之夾角係不同於該下攻牙面與該參考線間之夾角。
  25.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每一該螺牙係呈一非圓形狀。
  26.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桿體係呈一非圓形狀。
  27.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每一該溝槽區段係形成於該鑽銑區段上,同時更朝該螺頭之方向呈延伸,以擴大該溝槽區段之延伸長度。
  28. 根據請求項1所述多功能螺絲,其中,該鑽牙單元係呈超過一圈螺旋環設設置態樣,以擴大該等攻牙段之分佈範圍。
TW112212662U 2023-11-21 多功能螺絲 TWM655769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5769U true TWM655769U (zh) 2024-05-2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4417B (zh) 具有切削凸牙的螺絲
TW407186B (en) Screw type self-tapping masonary anchor
US5674035A (en) Thread forming screw
KR20180093137A (ko) 탭핑나사
TWM590200U (zh) 螺絲結構
TWM547605U (zh) 具有切削凸牙的螺絲
TWM655769U (zh) 多功能螺絲
TWI683966B (zh) 螺絲
CN110886758B (zh) 具低旋锁扭力的螺丝
JP2017025978A (ja) ねじ
JP7016852B2 (ja) 木ねじ構造
TWM594072U (zh) 具切槽之尖尾螺絲
TWI705201B (zh) 具低旋鎖扭力之螺絲
JP3238301U (ja) スクリューヘッドのドリルビットを具えるタッピングねじの構造
TWM511559U (zh) 螺絲
TWI592584B (zh) 浪板螺絲總成
TWI318667B (zh)
TWI640697B (zh) 木螺絲(三)
TWI535940B (zh) 螺絲結構
CN114278657B (zh) 抗拉拔低阻螺丝
TWI738043B (zh) 具快速鎖設之緊固件
TW201903293A (zh) 木螺絲(一)
TWI768825B (zh) 螺絲
TWI640695B (zh) 木螺絲(二)
TWM613314U (zh) 平頭螺絲之帽頭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