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9590U - 固定裝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9590U
TWM649590U TW112206697U TW112206697U TWM649590U TW M649590 U TWM649590 U TW M649590U TW 112206697 U TW112206697 U TW 112206697U TW 112206697 U TW112206697 U TW 112206697U TW M649590 U TWM649590 U TW M64959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fixing
workbench
fixing devic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6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慶生
左孝
蔡純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49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9590U/zh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夾具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固定裝置及生產線,該固定裝置包括工作台(1)、第一固定組件(2)、第一承托件(3)和第二固定組件(4),其中,第一固定組件(2)設於工作台(1),用於固定第一工件的第一端;第一承托件(3)設於工作台(1),用於承托第一工件的第二端;第二固定組件(4)設於工作台(1),用於固定第二工件,第二工件和第一工件的第二端連接。

Description

固定裝置
本新型涉及夾具技術領域,例如涉及一種固定裝置。
在3C電子行業中,經常遇到需要將產品固定的工藝,比如在產品需要貼標、雷射、組裝或者掃碼綁定等工藝中,示例性地,在Type-C生產工藝中,介面和導線連接過程中,需要將介面和導線分別固定,才能進行雷射等一系列後續工藝。相關技術中通過人工手動固定,但是人工手動固定過程,存在以下問題:
1、會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且效率低、成本高。
2、增加作業人員的疲勞度,導致固定效果變差,進而影響產品在各個工藝中的操作精度,從而使得次品率提高。
為此,亟需研究一種固定裝置,以解決人工固定產品導致效率低、成本高且次品率高的問題。
本新型提供一種固定裝置及生產線,以解決人工固定產品導致效率低、成本高且次品率高的問題。
本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方面,本新型提供一種固定裝置,包括: 工作台;第一固定組件,所述第一固定組件設於所述工作台,用於固定第一工件的第一端;第一承托件,所述第一承托件設於所述工作台,用於承托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第二固定組件,所述第二固定組件設於所述工作台,用於固定第二工件,所述第二工件和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連接。
可選地,所述第一承托件包括安裝部和支撐部,所述安裝部與所述工作台固接,所述支撐部用於支撐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
可選地,所述支撐部包括支撐面以及設於所述支撐面兩端的第一避讓部和第二避讓部,所述支撐面用於支撐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避讓部用於避讓所述第一工件的連接端子,所述第二避讓部用於避讓所述第一工件的凸緣。
可選地,所述工作台設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對設置,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一固定組件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圍設成安裝位,所述安裝部安裝於所述安裝位上。
可選地,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包括第一固定底座和壓載件,所述第一固定底座設於所述工作台,所述壓載件沿第一方向滑動設於所述第一固定底座,且具有遠離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釋放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壓合位置,所述壓載件位於所述壓合位置的狀態下能將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一端壓緊。
可選地,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包括支撐桿,所述第一固定底座設有安裝孔,所述支撐桿一端和所述壓載件連接,另一端穿設於所述安裝孔。
可選地,所述第一固定底座設有第一承載墊,所述壓載件設有第二承載墊,所述第一工件能被夾設於所述第一承載墊和所述第二承載墊之間,所述第一承載墊和所述第二承載墊的材質均為聚氨酯。
可選地,所述第二固定組件包括第二固定底座和設於所述第二固定底座上的限位件,兩個所述限位件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工件被限制於兩個限位件之間。
Z:第一方向
X:第二方向
Y:第三方向
100:第一接頭
101:外殼
102:連接端子
103:凸緣
200:導線
210:電路板
300:第二接頭
400:齒形塊
1:工作台
11:固定座
111:第一限位部
112:第二限位部
113:第三限位部
2:第一固定組件
21:第一固定底座
211:安裝孔
212:第一承載墊
22:壓載件
221:第二承載墊
23:支撐桿
3:第一承托件
31:安裝部
32:支撐部
321:支撐面
322:第一避讓部
323:第二避讓部
4:第二固定組件
41:第二固定底座
42:限位件
5:第二承托件
6:滑塊
圖1為本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圖3為本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裝置的局部側視圖;圖4為圖3中B處的放大圖;圖5為本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沿A-A方向的截面圖;圖7為本新型實施例中固定裝置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在2022年10月28日提交中國專利局、申請號為202222860090.4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申請中。
在本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圖 式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其中,術語“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為兩個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在本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詳細描述本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圖式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圖式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新型的限制。
實施例一
如圖1至7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固定裝置,該固定裝置包括工作台1、第一固定組件2、第一承托件3和第二固定組件4,其中,第一固定組件2設於工作台1,用於固定第一工件的第一端;第一承托件3設於工作台1,用於承托第一工件的第二端;第二固定組件4設於工作台1,用於固定第二工件,第二工件的一端和第一工件的第二端連接。
本實施例中,第一工件可以為Type-C連接線的第一接頭100,第二工件可以為Type-C的導線200,導線200的一端和第一接頭100連接,另一端和第二接頭300連接。其中,第一接頭100包括外殼101和連接端子102,連接端子102的一端位於外殼101內部,連接端子102的另一端位於外殼101的外側,連接端子102位於第一接頭100的第二端,且位於外殼101外側的連接端子102,沿遠離外殼101的方向向外傾斜。導線200的一端設有電路板210,電路板210和連接端子102電連接。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可以為其他產品,並不以此為限。為便於表述,接下來以第一接頭100作為第一工件,導線200作為第二工件展開敘述。
該固定裝置通過在工作台1上設置第一固定組件2和第二固定組件4分別對第一接頭100和導線200進行固定,使得第一接頭100和導線200可以相對固定,通過第一承托件3對第一接頭100的第二端進行承托,避免了第一接頭100的第二端出現懸空的狀態,此時,使得第一接頭100保持穩定的狀態,在從上向下對第一接頭100的第二端施加一定的壓力時,不會導致第一接頭100發生形變,進而能保證第一接頭100和導線200之間連接的精準度。通過固定裝置對第一接頭100進行固定的方式,節省人力,效率高、成本低且良品率得到提高。另外,固定裝置可以任意佈置,不受場地限制,調試方便。其中,在第一接頭100的上表面進行貼標或者雷射等工藝操作過程,會對第一接頭100產生向下的壓力。
本實施例中,第一承托件3包括安裝部31和支撐部32,安裝部31與工作台1固接,支撐部32用於支撐第一接頭100的第二端。通過安裝部31的設置,便於實現第一承托件3的安裝,支撐部32的設置可以對第一接頭100的第二端進行支撐。示例性地,安裝部31設有沉頭孔,安裝螺釘穿過沉頭孔螺接於工作台1。
關於支撐部32的結構,本實施例中,支撐部32包括支撐面321以及設於支撐面321兩端的第一避讓部322和第二避讓部323,支撐面321用於支撐第一接頭100的第二端,第一避讓部322用於避讓第一接頭100的連接端子102,第二避讓部323用於避讓第一接頭100的凸緣103。其中,第一避讓部322和第二避讓部323分別適應連接端子102和凸緣103的外形。示例性地,第一避讓部322為斜面結構,沿遠離外殼101的方向向外傾斜。第二避讓部323為缺口結構,該缺口結構包括連接支撐面321的豎直面和連接豎直面的水平面,水平面的一端和支撐部32的側面連接。其中,豎直面和水平面處形成缺口狀的避讓結構。
為提高第一承托件3的安裝效率,本實施例中,工作台1設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包括第一限位部111、第二限位部112和第三限位部113,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12沿第二方向X間隔且相對設置,第三限位部113和第一固定組件2沿第三方向Y間隔且相對設置,第一限位部111、第二限位部112、第三限位部113和第一固定組件2圍設成安裝位,安裝部31安裝於安裝位上。
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組件2包括第一固定底座21和壓載件22,第一固定底座21設於工作台1,壓載件22沿第一方向Z滑動設於第一固定底座21,且具有遠離第一固定底座21的釋放位置和靠近第一固定底座21的壓合位置,壓載件22位於壓合位置的狀態下能將第一接頭100的第一端壓緊。借助壓載件22的設置,可以實現對第一接頭100的快速壓緊。本實施例中,第三限位部113和第一固定底座21相對設置。
示例性地,第一固定組件2包括支撐桿23,第一固定底座21設有安裝孔211,支撐桿23一端和壓載件22連接,另一端穿設於安裝孔211。支撐桿23和安裝孔211的設置,一方面可以實現壓載件22的滑動連接;另一方面, 支撐桿23可以作為壓載件22移動至釋放位置的推動部。示例性地,通過頂升機構可以向上推支撐桿23,以使得壓載件22上升至釋放位置,將第一接頭100放入後,頂升機構回縮,壓載件22在自重作用下下落至壓合位置。其中,頂升機構可以為伸縮氣缸。可選地,支撐桿23設有兩個,兩個支撐桿23分別穿過兩個安裝孔211後均連接於壓載件22。可選地,第一固定底座21設有限位板,限位板用於限制壓載件22升起的高度,避免壓載件22升起的高度過大導致支撐桿23從安裝孔211中脫出。
為避免第一接頭100在夾緊過程被劃傷或者變形,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底座21設有第一承載墊212,壓載件22設有第二承載墊221,第一接頭100能被夾設於第一承載墊212和第二承載墊221之間,第一承載墊212和第二承載墊221的材質均為聚氨酯。
由於工作台1需要沿第二方向X移動,本實施例中,第二固定組件4包括第二固定底座41和設於第二固定底座41上的限位件42,兩個限位件42沿第二方向X間隔且相對設置,導線200被限制於兩個限位件42之間。本實施例中,導線200沿第三方向Y延伸。第二方向X垂直於第三方向Y,且均為水平方向,第一方向Z為豎直方向。借助上述結構的設置,能避免工作台1在移動過程中導線200偏移導致和第一接頭100的相對位置出現偏差。
固定裝置還包括第二承托件5,用於承托導線200另一端的第二接頭300,以及較長的導線200。為提高工作效率,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組件2設有多個,第一承托件3設有多個,第二固定組件4設有多個,多個第一承托件3、多個第一固定組件2和多個第二固定組件4一一對應設置。固定裝置通過第一承托件3對第一工件的第二端進行承托,避免了第一工件的第二端出現懸空的狀態,此時,使得第一工件保持穩定的狀態,在第一工件上方施加一定的壓力時,不會導致第一工件發生形變,進而能保證和第二工件之間連接的精準度。 上述設置節省人力,效率高、成本低且良品率得到提高。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生產線,包括支撐架、動力組件和上述方案中的固定裝置,工作台1滑動設於支撐架,動力組件設於支撐架且與工作台1傳動連接,動力組件被配置為驅動工作台1沿支撐架滑動。本實施例中,工作台1能相對支撐架沿第二方向X移動。
示例性地,動力組件包括驅動件、主動齒形輪、從動齒形輪、齒形帶和齒形塊400,齒形塊400設於工作台1,驅動件設於支撐架,主動齒形輪設於驅動件的輸出端,從動齒形輪設於支撐架,齒形帶繞設於主動齒形輪和從動齒形輪之間且和齒形塊400嚙合。借助上述結構的設置,能實現對工作台1移動的距離的精準控制。其中,驅動件可以為步進電機。可選地,支撐架上設有滑軌,工作台1設有滑塊6,滑塊6能在滑軌上滑動。
Z:第一方向
X:第二方向
Y:第三方向
100:第一接頭
200:導線
300:第二接頭
1:工作台
2:第一固定組件
4:第二固定組件
41:第二固定底座
42:限位件
5:第二承托件

Claims (8)

  1. 一種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工作台(1);第一固定組件(2),所述第一固定組件(2)設於所述工作台(1),用於固定第一工件的第一端;第一承托件(3),所述第一承托件(3)設於所述工作台(1),用於承托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及第二固定組件(4),所述第二固定組件(4)設於所述工作台(1),用於固定第二工件,所述第二工件和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二端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承托件(3)包括安裝部(31)和支撐部(32),所述安裝部(31)與所述工作台(1)固接,所述支撐部(32)用於支撐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第二端。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固定裝置,其中,所述支撐部(32)包括支撐面(321)以及設於所述支撐面(321)兩端的第一避讓部(322)和第二避讓部(323),所述支撐面(321)用於支撐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避讓部(322)用於避讓所述第一工件的連接端子(102),所述第二避讓部(323)用於避讓所述第一工件的凸緣(103)。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固定裝置,其中,所述工作台(1)設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包括第一限位部(111)、第二限位部(112)和第三限位部(113),所述第一限位部(11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12)相對設置,所述第三限位部(113)和所述第一固定組件(2)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限位部(111)、所述第二限位部(112)、所述第三限位部(113)和所述第一固定組件(2)圍設成安裝位,所述安裝部(31)安裝於所述安裝位上。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組件(2)包 括第一固定底座(21)和壓載件(22),所述第一固定底座(21)設於所述工作台(1),所述壓載件(22)沿第一方向(Z)滑動設於所述第一固定底座(21),且具有遠離所述第一固定底座(21)的釋放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底座(21)的壓合位置,所述壓載件(22)位於所述壓合位置的狀態下能將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第一端壓緊。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固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組件(2)包括支撐桿(23),所述第一固定底座(21)設有安裝孔(211),所述支撐桿(23)一端和所述壓載件(22)連接,另一端穿設於所述安裝孔(211)。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固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底座(21)設有第一承載墊(212),所述壓載件(22)設有第二承載墊(221),所述第一工件能被夾設於所述第一承載墊(212)和所述第二承載墊(221)之間,所述第一承載墊(212)和所述第二承載墊(221)的材質均為聚氨酯。
  8. 如請求項1至7任一項所述的固定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組件(4)包括第二固定底座(41)和設於所述第二固定底座(41)上的限位件(42),兩個所述限位件(42)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工件被限制於兩個限位件(42)之間。
TW112206697U 2022-10-28 2023-06-29 固定裝置 TWM64959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0090.4 2022-10-28
CN202222860090.4U CN218592111U (zh) 2022-10-28 2022-10-28 固定装置及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9590U true TWM649590U (zh) 2023-12-21

Family

ID=85404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6697U TWM649590U (zh) 2022-10-28 2023-06-29 固定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2111U (zh)
TW (1) TWM64959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00736A (zh) * 2023-11-22 2024-02-27 广州五所环境仪器有限公司 定位装置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2111U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49590U (zh) 固定裝置
CN116469963A (zh) 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光伏组件边框安装机构
CN108406209B (zh) 一种防爆控制柜隔爆面焊接装置
CN212949319U (zh) 一种多引线晶体管器件引线批量成形装置
CN213103873U (zh) 校平设备
CN211741493U (zh) 一种集成电路的测试装置
CN212845780U (zh) 带假手指机构的指纹芯片测试装置
CN210198668U (zh) 一种变频器电路板振动测试装置
CN211654503U (zh) 一种变压器固定装置
CN216930429U (zh) 一种电路板贴边用固定夹具
CN216966562U (zh) 一种电子器件导线整形焊机的焊接装置
CN219292956U (zh) 一种排线焊接定位冶具
CN220972092U (zh) 一种支架加工用固定夹具
CN216413480U (zh) 一种电机用端子快速压接式工装
CN214320229U (zh) 一种电热膜生产检验用实验台
CN213750193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工装
CN215935178U (zh) 一种电路板组装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14769978U (zh) 一种薄片零件快速锁紧焊接夹具
CN213364467U (zh) 一种高效测试治具装置
CN216622522U (zh) 一种调光器测试机
CN216560669U (zh) 一种测试装置和手机测试设备
CN219818575U (zh) 一种主阀支架焊接定位治具
CN219042106U (zh) 一种新型电路板定位治具
CN210010881U (zh) 一种非标测试夹具
CN212301634U (zh) 可调节的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