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6184U - 分離式口罩 - Google Patents

分離式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6184U
TWM616184U TW109215031U TW109215031U TWM616184U TW M616184 U TWM616184 U TW M616184U TW 109215031 U TW109215031 U TW 109215031U TW 109215031 U TW109215031 U TW 109215031U TW M616184 U TWM616184 U TW M61618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mask frame
cloth
cloth sheet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5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新傑
Original Assignee
陳新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新傑 filed Critical 陳新傑
Publication of TWM616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618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傳統一次性口罩布面兩側附有耳帶,用以將口罩布面固定在臉上。並在緊貼人體鼻子部位附有一根鼻樑壓條,使口罩在臉部的鼻樑兩側不致大量的內外通風。本創作提供一種上述口罩構件和布料本體的分離式構造:將耳帶和鼻樑壓條分別固定在一內部中空的框體之上,使用時透過黏膠以該框體將另一配合的布面本體壓在臉上形成完整的一組口罩再使用。當用畢需要更換時,只將廉價的布面丟棄,框體、耳帶及鼻樑壓條則可重複多次使用,用以減少耗材降低費用,並便於另行提高口罩上耳帶及鼻樑壓條之品質。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口罩框體變更為附有耳帶和鼻樑壓條的單層防潑水布層而可多次重複使用,並搭配多個使用一次即丟棄的內襯布片組使用,該內襯可由一層熔噴布層及一層親水布層結合而成。

Description

分離式口罩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個人衛生防護用之口罩,尤指一種口罩耳帶及鼻樑壓條可快速與口罩布面本體分、合,當口罩需要更新時,只需替換簡單的口罩布面本體,不需同時丟棄耳帶及鼻樑壓條,以達到節省物料,並便於另行提高口罩上耳帶及鼻樑壓條之品質之目的。該口罩框體上,偏向臉頰方向並可附有數個突出之圓錐狀體,藉以增強口罩之過濾效率。
現行慣用的一次性拋棄式口罩,其不織布可為一層、兩層、三層、四層不等,而彈性耳帶及鼻樑壓條,係與不織布作成的口罩布面本體,不可分割的形成一體。因此在需要更換的時候,是將口罩布面、彈性耳帶及鼻樑壓條整組全部丟棄。也因此,考慮到產品成本,在製作該彈性耳帶及鼻樑壓條時,先天上就不適於花太多成本去形成功效較高的構造,以避免每天丟棄甚至醫生每診次丟棄口罩時,造成高階物料之浪費。
如第一圖所示,係一種現行慣用的一次性拋棄式口罩。常見的布料層數,依過濾能力之需求,通常可分為一層、兩層、三層或四層。依其功能則可分為防花粉過敏口罩、餐廳濾除飛沫口罩、吸附有機氣體的活性碳口罩、工廠防塵口罩、外科口罩及醫療口罩等。慣用的上述各種口 罩其耳帶及鼻樑壓條,係與不織布作成的布面本體,不可分割的連結成一體,用畢是將布面本體、耳帶及鼻樑壓條整組一起丟入垃圾桶。
口罩表面因為在穿戴之後會受到汙染,因此一次性口罩在使用後感覺有汙染的疑慮時即予以丟棄,以保護人體不致吸入細菌、病毒、灰塵、花粉、PM2.5以下顆粒等有害物質。唯此種不可回收之物資,當以丟棄越少組件越好。
本創作提供一種口罩構件和布料本體分離式的構造,將彈性耳帶和鼻樑壓條分別固定在一具有中空區域的柔性框體之上,使用時以該柔性框體將另一片搭配的口罩布片組本體緊壓在臉頰上而配套使用,該不織布的口罩布片/或布片組,本體可為一層、兩層、三層、四層不等。當用畢需要更換時,只將廉價的布片撕下丟棄,而框體、彈性耳帶及鼻樑壓條則可消毒而重複多次使用,以減少耗材而降低費用。再者本創作口罩框體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係以相似方式利用口罩框體配合分離式之過濾布片組,達成關於習知N95形式立體口罩之改良。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分離式立體口罩之框架並可連結單層之網狀布片以幫助固定過濾用之布片組。此外,並可藉各口罩框體上向臉頰凸出之圓錐狀構造去幫助塞住口罩週邊縫隙,以提高口罩之過濾功效。而彈性耳帶亦因分離之特性,故可採用較寬厚之高級材質,甚至改成可調節鬆緊度附有魔鬼氈的頭帶,以降低耳根被彈性耳帶長時間拉扯而產生之疼痛感。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口罩框體變更為附有耳帶和鼻樑壓條的單層防潑水布層而可多次重複使用,並搭配多個使用一次即丟棄的內襯布片組使用,該內襯亦可由一層熔噴布層及一層親 水布層結合而成。
11:口罩布片組
11a:皺摺
11b:皺摺
11c:皺摺
12:鼻樑壓條
13a:左耳帶
13b:右耳帶
21b:口罩右側布片組
22:鼻樑壓條
23a:左耳帶
23b:右耳帶
24a:接點
24b:接點
28:弧形密合邊緣
29b:右側片開口邊緣
31a:口罩左側布片組
39a:左側片開口邊緣
410:口罩框體左側邊
411:口罩框體上方側邊
42:鼻樑壓條
421:鼻樑壓錐上較平坦之底部
422:鼻樑壓錐上較尖之頂部
42a:鼻樑壓錐
42b:鼻樑壓錐
42c:左側臉頰上方壓錐
42d:左側臉頰下方壓錐
42e:右側臉頰上方壓錐
42f:右側臉頰下方壓錐
43a:左耳帶
43b:右耳帶
44a:上邊框中部黏性膠片
44b:上邊框左側黏性膠片
44c:左側框黏性膠片
44d:下邊框左側黏性膠片
44e:下邊框右側黏性膠片
44f:右側框黏性膠片
44g:上邊框右側黏性膠片
45:無設置黏性膠片區域
46:口罩框體
47:中空區域
512a:孔洞
512b:孔洞
512c:孔洞
512d:孔洞
521:磚塊形狀壓柱之底部
522:磚塊形狀壓柱之另一側面
523:三角柱形壓柱呈平面之底部
524:平面底部相對方向之側面
52g:壓柱
52h:壓柱
53a:耳帶
53b:耳帶
54a:第一魔鬼氈鉤面
54b:第一魔鬼氈鉤面
54c:第一魔鬼氈鉤面
54d:第一魔鬼氈鉤面
54e:第一魔鬼氈鉤面
54f:第一魔鬼氈鉤面
54g:第一魔鬼氈鉤面
58:微型小鉤
681:基柱
682:小鉤尾
70a:口罩布片組上側中部區塊
70b:口罩布片組左側中部區塊
70c:口罩布片組右側中部區塊
71:口罩布片組
710:左側邊
711:上方側邊
71a:皺摺
71b:皺摺
71c:皺摺
81:口罩布片組
90a:上方中部區塊
90b:左側中部區塊
90c:右側中部區塊
910:左側邊
91a:正面皺摺
91x:背面皺摺
112:鼻樑壓條
112a:左鼻樑壓錐
112b:右鼻樑壓錐
113a:左耳帶
113b:右耳帶
114a:黏性膠片
114b:黏性膠片
116a:左側口罩框體
116b:右側口罩框體
117:中空區域
118a:連接處
118b:連接處
121a:口罩布片組
121b:口罩布片組
124a:錯開位置的黏性膠片背面位置
124b:錯開位置的黏性膠片背面位置
128:封合邊
129a:左側開口邊
129b:右側開口邊
153a:上方帶
153b:下方帶
163a:彈性束帶
163b:彈性束帶
163c:彈性束帶
163d:彈性束帶
164a:第二魔鬼氈鉤面
164b:第二魔鬼氈圈型毛面
164c:第二魔鬼氈圈型毛面
164d:第二魔鬼氈鉤面
168a:微型小鉤
168b:微型圈環
168c:微型圈環
168d:微型小鉤
178:微型圈環
183a:彈性束帶
183b:彈性束帶
183c:彈性束帶
183d:彈性束帶
184a:第二魔鬼氈鉤面
184b:第二魔鬼氈圈型毛面
184c:第二魔鬼氈圈型毛面
184d:第二魔鬼氈鉤面
188a:微型小鉤
188b:微型圈環
188c:微型圈環
188d:微型小鉤
190a:分離式口罩網狀層
190b:分離式口罩網狀層
200:分離式口罩網狀層
201a:皺摺
201b:皺摺
201c:皺摺
201d:皺摺
211:單層布片
211a:皺摺
211b:皺摺
211c:皺摺
220a:口罩布片組上側中部區塊
220b:口罩布片組左側中部區塊
220c:口罩布片組右側中部區塊
221:口罩布片組
2210:左側邊
2211:上方側邊
221a:皺摺
221b:皺摺
221c:皺摺
第1圖係習知一次性口罩之平面圖,該口罩布片組可為一層、兩層、三層、四層不等。
第2圖係另一形式習知一次性立體口罩之平面圖,該左右兩布片組為閉合狀態,且布片組可為一層、兩層、三層、四層不等。
第3圖係第2圖習知一次性口罩之立體圖,該左右兩布片組為開啟狀態。
第4圖係本創作口罩框體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平面圖。
第4-1圖係本創作口罩上鼻樑壓錐之立體圖。
第5圖係本創作口罩框體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平面圖。
第5-1圖係本創作口罩兩側邊所設置磚塊形狀的柱狀壓柱之立體圖。
第5-2圖係本創作口罩兩側邊所設置其橫截面為三角形的柱狀壓柱之立體圖。
第6圖係本創作口罩框體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微型小鉤之平面圖。
第7圖係分離式口罩布片組中部形成三道皺摺之狀態。
第8圖係分離式口罩布片中整張平布尚未摺疊之狀態。
第9圖係分離式口罩布片中部正面只形成一道皺摺之狀態。
第10圖係分離式口罩布片中部正面只形成一道皺摺第9圖之側面圖。
第11圖係本創作口罩框體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平面圖。
第12圖係配合口罩框體第11圖之分離式口罩布片組的立體圖。
第13圖係配合口罩框體第11圖之分離式口罩布片組的平面圖。
第14圖係本創作口罩框體第三較佳實施例第11圖之分解圖。
第15圖係本創作口罩框體第三較佳實施例第11圖耳帶改為頭帶之另一實施例平面圖。
第16圖係本創作彈性束帶之一種較佳實施例。
第17圖係本創作彈性束帶所附魔鬼氈的毛面上所密布的習知微型圈環。
第18圖係本創作附有魔鬼氈之頭帶。
第19圖係口罩框體中空部分改成與口罩布片相同形狀之網狀布片。
第20圖係口罩框體及中空部分均改成與口罩布片組外型相同形狀大小之網狀布片。
第21圖係口罩框體及中空部分均改成與口罩布片組外型相同形狀大小之平常布片。
第22圖係節省了疏水布層的口罩布片組。
由於口罩表面在穿戴之後會受到汙染,因此一次性口罩在使用後需適時予以丟棄,以保護人體。唯該口罩使用量甚大,尤其在傳染病流行期間,世界各國之使用量更是龐大,因此其每日所需拋棄數以億計之材料便更顯浪費。本創作只將廉價的布面丟棄,而彈性耳帶、鼻樑壓條及框體,則可清洗或熱烘消毒而重複多次使用,在使用口罩時不增加感染風險之前提下,本創作即適合減少相關材料之浪費。尤其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口罩框體變更為附有耳帶和鼻樑壓條的單層防潑水布層而可多次重複使用,並搭配多個使用一次即丟棄的內襯布片組使用,該內襯布片組可由一層熔噴布層及一層親水布層結合而成。如此則人們慣用三層布料的醫療口罩中,最外的防潑水布料層又可減少浪費,每次用完只需丟棄中間熔噴布及最內親水布兩層布料即可。
第1圖係目前習用之長方形一次性平面口罩,由於成本考量,該布料多為不織布,並可為一層、兩層、三層或四層不等的各種布料。布料中部左右方向形成三摺,而正面由上至下產生皺摺11a、皺摺11b、皺摺11c等三條皺摺,同時在背面也產生三道皺摺,以便在使用時可產生立體性空間而方便說話,且其中之醫療口罩通常為三層不織布,最外層防水層要有防潑水功能、中間層熔噴層要有過濾病毒細菌之功能、接觸臉頰之最內層親水層則需要有迅速吸附唾液之功能。又其彈性左耳帶13a、彈性右耳帶13b及鼻樑壓條12,係與口罩布片組11,不可分割的形成一體。因此在需要更換的時候,是將口罩布片組11、彈性耳帶13a、13b及鼻樑壓條12一起丟棄。也因此,考量到產品成本,在製作該彈性耳帶13a、13b及鼻樑壓條12 時,就不適於花太多成本去形成功效較高的構造,以避免每天丟棄甚至醫生每診次丟棄口罩時,形成高階物料之浪費。
第2圖係目前習用另一形式之一次性立體口罩,醫護人員需採高階之嚴密防護時,常採用此種N95立體口罩。其口罩布面配帶方向在臉頰上會形成菱形,其鼻樑壓條22、彈性左耳帶23a、彈性右耳帶23b皆與前一種長方形一次性平面口罩雷同。唯布面一側之弧形邊緣28係密封狀態,而另一側係對向臉頰方向並可分為左右兩側片之碗形開口狀態,如第3圖所示,另外也有不可折合的一體形成碗狀態樣,其功效則與摺合式雷同。左側片邊緣39a和右側片邊緣29b係可被壓合靠攏或被拉開分離,鼻樑壓條22之中部亦可被彎折。具有過濾功能之布料本體被分為左側布片組31a及右側布片組21b,當彈性左耳帶23a及彈性右耳帶23b由臉頰被同時用力拉向人體之耳後方,該布面左側片邊緣39a及右側片邊緣29b便會緊密的貼合於臉頰防止漏風以供使用。
請參閱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第4圖,係提供一種分離式之口罩構造,將彈性左耳帶43a、彈性右耳帶43b及鼻樑壓條42均設置於長方形環狀口罩框體46之上,該口罩框體46左側邊410兩端距離之長度可為習用之尺寸9.5公分,左側框的寬度可約2.5公分;右側邊兩端距離之長度亦可為9.5公分、邊框的寬度亦可約2.5公分;口罩框體上方側邊411兩端距離左右方向之總寬度可為習知的17.7公分,該上方側框的寬度可約2.5公分;下方側邊兩端距離左右方向之總寬度同樣可為17.7公分、邊框的寬度可約1.5公分,而上下左右口罩框體圍成之內側係中空區域47。該口罩框體包括有四個位於不同角落供作施力使用的固定連接點,並配應兩組彈性耳帶,該 兩組彈性耳帶係分別設於該口罩框體相對側的位置。此外,過濾用口罩布片或口罩布片組的較佳實施例如第7圖所示,係與上述口罩框體分開而另外設置,其本體結構可採用習知的一層、兩層、三層或多層布料之結合。且該口罩布片或布片組正面之中部,亦如傳統一次性口罩,而橫向設置三道皺摺71a、71b及71c,當然在布片組背面同時也產生了三道皺摺,以供該口罩布片組71可以做上下方向的拉長伸展以形成立體空間而合乎使用。不僅如此,第7圖該口罩布片組中部之此三道皺摺成形之後,口罩布片組四週邊緣之形狀及大小,配應於第4圖長方形環狀口罩框體46四週外緣之形狀及大小而可互相重疊貼合。因此第7圖其上方側邊711兩端距離之布寬,可以是習用的17.7公分;而左側邊710兩端距離之布長未摺疊之前,可以是習用的17公分。當該17公分之布長被以習用方式施工成三道皺摺之後,兩端距離所形成可供使用之長度則可為習用之9.5公分,以配合口罩框體46左側邊410兩端距離之長度9.5公分。當然,上述該口罩框體及該口罩布片組兩者外圍邊緣之尺寸,可以互相配合等比例一併增大或等比例一併縮小而搭配使用,甚至互相配合變更形狀亦可不妨礙口罩之過濾作用。本創作之口罩布片組在使用汙染之後即予丟棄,但由於第4圖中該彈性耳帶、鼻樑壓條及口罩框體皆不涉及細菌、病毒、汙塵之濾除,因此可在每次使用之後採用高溫水煮再晾乾、或超過攝氏100度電鍋乾蒸之方式,消毒口罩框體及上述附件,然後重複多次使用,不必用過即丟。平時並可備妥2、3組乾淨的相同口罩框體,隨時輪流配合新的口罩布片組替換應用。本實施例中,該口罩框體包括有;四個固定連接點配應兩組彈性耳帶,該兩組彈性耳帶設於該口罩框體相對側的位置。此外,本實施例在製作時,可使該口罩框體外緣 之尺寸,略大於緊貼使用之過濾布片,例如上下、左右各大1公分,以防止使用者黏貼過濾布片時略微歪斜,致使過濾布片邊緣露出口罩框體之邊緣。
本創作在口罩框體46面向臉頰之內面四周全部或一部份設置黏性膠片以及其上各別擁有離形紙,:口罩框體46上邊框中部設置有黏性膠片44a、口罩框體46上邊框左側設置有黏性膠片44b、口罩框體46上邊框右側設置有黏性膠片44g、口罩框體46左側框設置有黏性膠片44c、口罩框體46下邊框左側設置有黏性膠片44d、口罩框體46下邊框右側設置有黏性膠片44e、口罩框體46右側框設置有黏性膠片44f,唯口罩框體46下邊框左側及下邊框右側所設置黏性膠片44d及44e間之45部位不予設置黏性膠片,以方便本口罩框體暨口罩布片在暫時收藏時之摺合。以上口罩框體46四周面向臉頰所設置之黏性膠片44a、44b、44c、44d、44e、44f及44g表面各自擁有離型紙,並在分別撕除各該離形紙後,皆用以黏結口罩布片組(如第7圖第一實施例及第9圖第二實施例所示)之四周,使該布片組和口罩框體46、彈性左耳帶43a、彈性右耳帶43b、鼻樑壓條42臨時性的結合成一個整體以供使用,唯上述黏性膠片亦可除去一部分不予設置,只要能使口罩布片暫時附著於該口罩框體之上;甚或該等黏性膠片只設置在各個口罩布片之四周去黏上口罩框體,或是該等黏性膠片在口罩框體及各個口罩布片的相接觸位置都有設置,亦均屬可行。當彈性左耳帶43a及彈性右耳帶43b由使用者之臉頰被同時用力拉向人體之耳後方,該口罩布片組71之四周形狀大小恰好契合於口罩框體46之四周,並被用力壓貼於臉頰上以產生過濾功能。當然,該口罩布片組71外圍之形狀、大小,主要為配合該口罩框體46外圍之形狀、大小,並不固定以長方形為限,而口罩布片組之材質亦可以 採用各式過濾用布。又口罩框體四周之該等黏性膠片,亦皆可改為其他形式之黏性物質。而當這樣的一組口罩在使用過後需要更新時,只需將黏性膠片上面的口罩布片組71撕除丟棄,再將口罩框組拿去消毒下次備用,並取一新的口罩布片組搭配另一組已經消毒過的口罩框組及時黏合使用。又若口罩係僅供用做工廠內部防塵等單純而無細菌感染之用途,且未出入醫院等高危險場所,甚至只是在戶外騎車藉口罩防風沙而已,則亦可在換掉該口罩布片組時,沿用原本的口罩框體暫時不予消毒,而直接黏上新的口罩布片組配合使用。當然,使用本創作分離式口罩可節省耳帶及鼻樑壓條兩者的丟棄量,但若在上述例如第7圖或第9圖分離式口罩布片組上方側711中央仍然設置有鼻樑壓條,那麼用以配合的口罩框體上設置或不設置鼻樑壓條均仍屬可行。
第4圖中,本創作並在鼻樑壓條42旁,將要貼近鼻樑左右兩側凹陷處之位置,向著使用時的鼻樑左右兩旁凹陷處,另外設置圓錐形凸出之左鼻樑壓錐42a及右鼻樑壓錐42b,兩者均如第4-1圖所示。該兩鼻樑壓錐42a及42b向臉頰凸出並可接觸口罩布片組之部分422,可形成接近臉頰端較小但不尖銳之形狀,或者該凸出部亦可形成舌片狀凸出,係以較寬大的底座421牢固的黏附在該口罩框體46內側表面,並會一左一右的把第7圖中口罩布片組上側中部區塊70a壓向鼻樑兩側皮膚,而產生比鼻樑壓條42更確實的防止通風作用,意即當左鼻樑壓錐42a及右鼻樑壓錐42b將第7圖口罩布片組上側之中部區塊70a壓向臉頰時,原本平面的該上側中部區塊70a布面,得以隨鼻樑外表之形狀彎曲而緊貼鼻樑皮膚。尤其在體外氣溫降低時,該兩鼻樑壓錐可使口罩內呼出之熱氣,不易由鼻樑兩側布片組與皮膚間之縫 隙逸出,致使鼻樑上的眼鏡片表面起霧。此外,在產品設置了左鼻樑壓錐42a及右鼻樑壓錐42b之後,亦可捨棄習用之鼻樑壓條42而不予設置。
第4圖中,本創作並在口罩框體左側邊中部,向臉頰方向設置圓錐形凸出之左側框上方壓錐42c及左側框下方壓錐42d。並在口罩框體右側邊中部,向左方並向臉頰方向,另外設置圓錐形凸出之右側框上方壓錐42e及右側框下方壓錐42f。如前述,當彈性左耳帶43a及彈性右耳帶43b由使用者之臉頰被同時用力拉向人體之耳後方,該圓錐形凸出之左側框上方壓錐42c及左側框下方壓錐42d,會將第7圖該口罩布片組71左側中部位置70b之布料壓向臉頰,使該區塊之口罩布更緊貼臉頰而降低兩者間縫隙之產生,這也增強了口罩的過濾效能;同樣的,該右側框上方壓錐42e及右側框下方壓錐42f,會將第7圖該口罩布片組71右側中部位置70c之布料壓向臉頰,使該區塊之口罩布料更緊貼臉頰而降低兩者間縫隙之產生,以增強口罩的過濾效能。當然亦如前述,第4圖這四個圓錐形凸出之壓錐42c、42d、42e及42f的結構,均如鼻樑壓錐42a一般A可形成接近臉頰端較小但不尖銳之立體圓錐狀,亦可形成舌狀凸出。
第5圖係本創作口罩框體之第二較佳實施例,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第4圖中,各黏性膠片44a、44b、44c、44d、44e、44f及44g之構造,可改為第5圖中具有許多微型小鉤58之第一魔鬼氈型態,並分別對應其位置而成為第一魔鬼氈鉤面54a、54b、54c、54d、54e、54f及54g,且牢固附著於口罩框體46。該微型小鉤58之放大圖如第6圖所示,具有向上直立之基柱681及上端之小鉤尾682。此種第一魔鬼氈鉤面構造,利用鉤住口罩布本身表面所具有之無數孔隙,亦可如前述將口罩布片組71與口罩框體46兩者暫時結 合,使布片不脫落以供壓上臉頰使用。本實施例除了也可以設有圓錐形凸出之左鼻樑壓錐42a及右鼻樑壓錐42b外,亦可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第4圖中,該圓錐形凸出之左側框上方壓錐42c及左側框下方壓錐42d之外形予以改變:將兩壓錐合併而成為平躺的柱狀壓柱,即形成第5圖中縱向的左側壓柱52g,並向臉頰方向凸出,用來將分離式口罩布片組71或81的相對位置壓下而緊貼臉頰,使能產生確實的防止漏氣功用。又該平躺的柱狀壓柱橫截面為四方形者,可形成磚塊形狀,如第5-1圖所示。而該壓柱之橫截面亦可改變為三角形,如第5-2圖所示。上述5-1圖中,磚塊形壓柱之材質可用軟性泡棉製作,並以其平面之底部521固定在口罩框體上,面向臉頰之表面,而以其相對方向之側面522接觸口罩布片組以產生壓力。同理,上述5-2圖中,三角柱形壓柱之材質可用軟性泡棉製作,並以其平面之底部523固定在口罩框體面向臉頰之表面,而以其相對方向之側面524接觸口罩布片組以產生壓力。同樣的,第4圖中該圓錐形凸出之右側框上方壓錐42e及右側框下方壓錐42f,其外形亦可予以改變:將兩壓錐合併而成為第5圖中縱向的右側壓柱52h,並向臉頰方向凸出,用來將分離式口罩布片組71或81的相對位置壓下而緊貼臉頰,使能產生確實的防止漏氣功用,且該右側壓柱52h之材質及形狀均可同於左側壓柱52g,而如第5-1圖及第5-2圖所示。此外,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的彈性耳帶與口罩框體之固定性連接方式亦可加以改變為活動式連接:如第5圖所示,在口罩框體之左上角做一孔洞512a、並在口罩框體之左下角做一孔洞512b,這兩孔洞配合一條適當長度的彈性耳帶53a,即可由使用者自行調整需用的彈性耳帶長度,而將耳帶53a兩端分別綁住兩孔洞512a及512b,再套在左耳使用。同樣的,在口罩框體之右上角做一孔洞512c、 並在口罩框體之右下角做一孔洞512d,這兩孔洞配合一條適當長度的彈性彈性耳帶53b,即可由使用者自行調整需用的彈性耳帶長度,而將耳帶53b兩端分別綁住兩孔洞512c及512d,再套在右耳使用。當然,除了上述耳掛式彈性束帶,也可採用頭掛式:用4條束帶,讓左下角孔洞512b和右下角孔洞512d各自用一條束帶的頭端綁妥,再將兩條束帶打結接合,如項鍊般由頭上往下套至頸部;再讓左上角孔洞512a和右上角孔洞512c各自用一條束帶的頭端綁妥,再將兩條束帶打結接合,如項鍊般由頭上往下套至頭後之枕部,形成彈性頭帶而拉合口罩,以上所述具有彈性之耳帶或頭帶均可統稱為彈性束帶。此外,該等固定彈性束帶用的的孔洞512a、512b、512c、512d亦可捨棄孔洞形式而改為其他習用連接帶子的方式,例如將四個孔洞都改為微型夾具,亦可達到相同目的。
請參閱第8圖,係本創作中口罩布片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由於口罩布片組第一較佳實施例口罩布片組71之中部。橫向設置有三道皺摺71a、71b及71c,以供該口罩布片組71可以做上下方向的伸展。但是此種三道皺摺之設置,其生產機器之購置有時需排隊數月而緩不濟急,且機器較昂貴,有些落後地區較無力購買。因此本創作口罩框體所配合使用之口罩布片組中部,亦可由消費者手工自製,僅形成正面兩道皺摺或僅形成正面一道皺摺(如第9圖所示)。第8圖口罩布片組同前述可以由一層、兩層、三層或四層不等的各種布料製成平面布料,其上方側邊711之布寬兩端距離,可以是習用的17.7公分;而左側邊710兩端距離之布長,可以是習用的17公分。當該17公分之布長被施工成正面一道皺摺之實施例(如第9圖所示)、兩道皺摺之實施例、或三道皺摺之實施例(如第7圖所示)後,所形成可供使用之上 下長度兩端距離皆為習用之9.5公分(如第9圖所示左側邊910之長度),以配合口罩框體46左側邊410兩端距離之長度9.5公分。又上述由消費者手工自製該口罩布片組正面中部之一道皺摺或兩道皺摺,係讓消費者利用第8圖中未摺合之口罩布片組81平面布料,自行仿造第7圖或第9圖已摺妥之形狀大小,在口罩框體四周重覆施以按壓、摺疊、按壓、摺疊之動作。使口罩布片組的側面約略形成第10圖此種N字形狀,即可利用口罩框體上黏性膠片的黏力,使口罩布片組與口罩框體兩者之形狀大小互相配合黏結,並直接配戴使用。
第9圖係正面摺出一道皺摺而成固定尺寸的口罩布片組,其布料上下方向兩端距離原有總長可為習用的17公分,正面摺出一道皺摺之後,背面也摺出一道皺摺。左側邊910兩端距離的長度可成為習用的9.5公分,以配合口罩框體左側邊410兩端距離之長度。其側面圖如第10圖所示,在口罩布正面產生一道皺摺91a,並在口罩布背面產生一道皺摺91x。又該口罩布片組上方側邊711左右方向兩端距離之總寬度可為習知的17.7公分,以配合口罩框體上方側邊411兩端距離之寬度17.7公分而互相契合。當口罩布片組被做成此種正面中部僅有一道皺摺時(如第9圖所示),第4圖中左鼻樑壓錐42a及右鼻樑壓錐42b可分別將口罩布片組上方之中部區塊90a壓向臉頰,讓該上方之中部區塊90a,得以隨鼻樑形狀前後彎曲而緊貼皮膚。又如同前述,當第5圖中彈性耳帶53a及彈性耳帶53b由使用者之臉頰被同時用力拉向人體之耳後方,該左側縱向的壓柱52g,會將該口罩布片組81的左側中部區塊90b壓向臉頰,使該區塊之口罩布料更緊貼臉頰而降低兩者間縫隙之產生,以增強口罩的過濾效能;同樣的,該右側縱向的壓柱52h,會將該口 罩布片組81的右側中部區塊90c壓向臉頰,使該區塊之口罩布料更緊貼臉頰而降低兩者間縫隙之產生,以增強口罩的過濾效能,又上述口罩布片之尺寸大小亦僅係參考質而不被限制。
第2圖及第3圖為習知之N95型式立體口罩,第2圖中口罩右側布片組21b上方設置鼻樑壓條22,該口罩右側布片組21b左方利用接點24a及接點24b連結有右耳帶23b,另一左側布片組則連結有左耳帶23a。且兩布片組摺合時,該口罩右側之弧形邊緣28係密封,而對向的口罩邊緣29b處所,布片組可被分開為兩半部,以分別貼近臉頰使用,當該布片組分開之後,整個口罩即形成碗狀,由接觸臉頰之內部向外望出,即如第3圖所示。口罩左側布片組31a連結有彈性左耳帶23a,並以其邊緣39a緊貼臉頰使用;而口罩右側布片組21b連結有彈性右耳帶23b,並以其邊緣29b緊貼臉頰使用。
請參閱第11圖,本創作口罩框體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係關於第2圖及第3圖習知N95形式立體口罩之改良。左側口罩框體116a之左側連接有彈性左耳帶113a;右側口罩框體116b之右側連接有彈性右耳帶113b,左側、右側兩片弧形口罩框體合成一整個可以使用之口罩框體,框內為中空區域117。左側口罩框體116a與右側口罩框體116b之連接處118a及118b均可製成能夠摺合之柔性狀態,使該口罩框體可連同其上口罩布、彈性耳帶等構件更易於折合收藏。該口罩框體之上方中央部位,設有習用之鼻樑壓條112。該左口罩框體之上方接近鼻樑壓條112左半部之適當部位,在將會貼近鼻樑左側凹陷處之位置,如同前述第一實施例中第4圖所述之第4-1圖構造,向著臉頰另外設置圓錐形凸出之左鼻樑壓錐112a;同樣的,該右口罩 框體之上方接近鼻樑壓條112右半部之適當部位,在將會貼近鼻樑右側凹陷處之位置,向著臉頰另外設置圓錐形凸出之右鼻樑壓錐112b,當然如前述,在產品設置了左鼻樑壓錐112a及之右鼻樑壓錐112b之後,亦可捨棄習用之鼻樑壓條112而不予設置。
另外,在該左側口罩框體116a將會朝向臉頰之表面,如第一實施例一般設置有左側黏性膠片114a;在該右口罩框體116b將會朝向臉頰之表面設置有右側黏性膠片114b。而這左側黏性膠片114a及右側黏性膠片114b,可如第一實施例改為其他形式之黏膠;亦可如第二實施例而改為具有許多微型小鉤58之第一魔鬼氈鉤面構造。因此該左、右口罩框體也共包括有四個適用的固定連接點,並配應兩組彈性耳帶,該兩組彈性耳帶係分別設於該左、右兩口罩框體相對側的位置。此外,配合此口罩框體116a、116b四周邊緣之大小尺寸,製做一個四周邊緣相同形狀、相同尺寸之過濾用口罩布片組,藉著口罩框體上該左側黏性膠片114a及該右側黏性膠片114b而暫時附著在口罩框體之上。該口罩布片組用以濾除空氣中有害物質,如第12圖所示。自臉頰位置向外觀看,該口罩布片組由左側口罩布片組121a及右側口罩布片組121b藉著兩布片組間之封合邊128所結合形成,該封合邊128係完全密合,而該兩口罩布片組相對於封合邊128之另一側開口邊129a及129b則可被併攏收合如第13圖所示或被拉開使用。第13圖中,該口罩布片組121b右方係封合邊128,該布片組左方係可被拉開之開口邊129b。又第12圖中該左側開口邊129a與右側開口邊129b所圍成口罩布片組碗狀開口端的四周邊緣之大小,即為前述略同於第11圖左側口罩框體116a與右側口罩框體116b所形成完整口罩框體之四周邊緣大小。使用該口罩時,係將第12圖之 口罩布片組碗狀四周邊緣,上下左右對應而自臉頰方位向外套入第11圖之口罩框體內,並使第11圖已撕除離型紙之該左側黏性膠片114a緊貼第12圖口罩布片組之該左側布片組121a開口處;也使第11圖已撕除離型紙之該右側黏性膠片114b緊貼第12圖口罩布片組之該右側布片組121b開口處。另外,第12圖虛線124a及124b係分別顯示該兩黏性膠片之背面位置。若在第12圖口罩布片組碗狀四周接近邊緣並接觸口罩框體之位置也設置黏性膠片124a及124b,並使上述第11圖已撕除離型紙之該左側黏性膠片114a不接觸此第12圖口罩布片組之該黏性膠片124a而是互相錯開位置;也使第11圖已撕除離型紙之該右側黏性膠片114b不接觸此第12圖口罩布片組之該黏性膠片124b而是互相錯開位置,如此將可增強尚未戴上口罩時,口罩布片組121a、121b與口罩框體116a、116b間多次久用後不易脫落之接合力,而又不致讓兩個不同構件上之黏性膠片114a、114b與124a、124b之間互相黏結而在撕離時產生干擾。因此,使用本創作時,當第11圖中彈性左耳帶113a及彈性右耳帶113b由臉頰左側及右側被同時用力拉向人體之耳後方,則第12圖中該口罩布片組之左側開口邊129a與右側開口邊129b,便會受到該彈性耳帶所連接的口罩框體壓擠,而緊密的貼合於臉頰以供使用,且該左鼻樑壓錐112a及右鼻樑壓錐112b將會貼近鼻樑左右兩側凹陷處之位置,並一左一右的把口罩布片組壓向鼻樑兩側皮膚,而產生比鼻樑壓條更確實的防止漏氣作用。此外,若將第11圖中該左側口罩框體116a與該右側口罩框體116b,一體成型的製成一個不可折合之口罩框體,或將第12圖該左側布片組121a與該右側布片組121b合併製成一體成形不可摺合之過濾布片組亦均屬可行。當然,該口罩布片組121a及121b的形狀並不限於第12圖所述由兩片大致半圓形之布片組 所組合,要點是使口罩布片組開口處的四周邊緣之形狀大小,約略與口罩框體四周邊緣之形狀大小相同即可使用。又該過濾用口罩布片組121a及121b之材質亦可以採用各式不織布,且亦得依不同需求而由一層布、兩層布、三層布、四層布甚至十數層布所構成。
第11圖所示口罩框體上各組件分解後如第14圖所示:左側口罩框體116a之上方偏左適當位置設置有左鼻樑壓錐112a;而右側口罩框體116b之上方偏右適當位置設置有右鼻樑壓錐112b。彈性左耳帶113a固定在左側口罩框體116a之上;彈性右耳帶113b固定在右側口罩框體116b之上。鼻樑壓條112係固定在口罩框體上方。左側黏性膠片114a係黏貼在左側口罩框體116a內表面,用以黏結口罩布左邊緣;右側黏性膠片114b係黏貼在右側口罩框體116b內表面,用以黏結口罩布右邊緣。此外,上述各凸出設置之壓錐,其基座周圍1公分以內可不設置黏性膠片。
第11圖所示之彈性耳帶是位於口罩框體之左右兩側邊,亦即耳掛式。唯該兩彈性耳帶亦可如習用之方式,改為一上一下之設置方式如第15圖所示,形成頭掛式。第15圖中,下方帶153b具有彈性,可如同套下項鍊一般,由使用者頭部套下,並固定在頸部上方;上方帶153a亦具有彈性,可同樣由使用者頭部套下,並固定在頭後方之枕部。則同樣可利用兩彈性束帶153a及153b之拉力,使第12圖中另外黏上的該口罩布片組之左側開口邊129a與右側開口邊129b,受到口罩框體壓擠,而緊密的貼合於臉頰以供使用。
又本創作第三較佳實施例第11圖中,口罩框體的中空部分117亦可改成與第12圖過濾用口罩布片組相同形狀之立體網狀單層布片,如 第19圖所示,左口罩框體116a與右口罩框體116b之間並非空心,而連結了單層網狀布片190a及190b,該單層網狀布片外形並類似第12圖立體之布片組,而網布面積略小。此種結構在使用時,將面積略大的第12圖之過濾用口罩布片組121a及121b,放在單層網狀布片190a及190b內且兩者緊貼,使該過濾用口罩布片外側周圍被黏性膠片114a及黏性膠片114b黏住並接觸臉頰而戴用,此構造亦屬可行。此外,口罩框體遠離臉頰之外表面亦可增設一層布片,該布片之四週形狀大小相對應於該口罩框體,布面並可採用不會阻礙空氣流通之方式印製各式圖案以增加美感。
此外,此種去除分離式口罩框體中空部分之方式,亦可連口罩框體一併改成單層的網狀布片,如第20圖所示。圖中網狀布片200之四周邊緣即代替了口罩框體的作用:在網狀布片200表面如同前述第一實施例,也附著有耳帶43a、耳帶43b、黏性膠片44a、44b、44c、44d、44e、44f、44g及鼻樑壓條42。單層網狀布片200中央部位正面及背面,則具有與第7圖口罩布片組71相同的正面反面各三道皺摺201a、201b、201c及201d等等,讓原本平面的單層網狀布片產生立體空間,而可與第7圖多層的口罩布片組71貼合,使單層網狀布片200作為過濾用多層口罩布片組71的加壓布片並一起伸縮使用。當然由於加壓布片有較高硬度之需求,因此在缺乏厚料之情形下,亦可由雙層網狀布片壓合以取代單層網狀布片。又該網狀布片200之網目大小可視需求而調整,甚至使該單層網狀布片200之網目細小至形成一般衣料的用布亦可,則如第21圖所示。第21圖中:透氣度高而為單層的一般衣料布片或單層的不織布片211表面如同前述第一實施例,也附著有左側耳帶43a、右側耳帶43b、黏性膠片44a、44b、44c、44d、44e、44f、44g、鼻樑 壓條42、鼻樑壓錐42a、鼻樑壓錐42b、左側臉頰上方壓錐42c、左側臉頰下方壓錐42d、右側臉頰上方壓錐42e及右側臉頰下方壓錐42f。單層布片211面向臉頰方向的中央部位則具有與第7圖三層口罩布片組71相同的皺摺211a、211b及211c,使原本平面的單層布片211產生立體空間,而可與第7圖過濾用的口罩布片組71上下方向作同步伸縮。本實施例使用時藉由單層布片211上之兩側耳帶43a及43b被拉向耳後,將壓力直接傳至口罩布片組71,使具有過濾功效之口罩布片組71與臉頰密切貼合而使用,亦即第21圖單層布片211係屬第7圖多層過濾布片組71的加壓布片。如前述,由於加壓布片有較高硬度之需求,因此在缺乏厚料之情形下,亦可由雙層布片壓合以取代單層布片,例如採用雙層疏水質的不織布片,壓合製成防潑水的加壓布片。本實施例在實施時,可使該加壓布片之尺寸,略大於緊貼使用之過濾布片,例如上下、左右各大1公分,以防止使用者黏貼時略微歪斜,致使過濾布片邊緣露出加壓布片之邊緣。又製造時亦可在前述第20圖該單層網狀布片200或第21圖該單層布片211遠離臉頰之外表面燙金或印製美術花紋並長期使用,而不是用後丟棄,如此之設置方式可增加本創作分離式口罩外觀之美感且仍可達成過濾髒污、細菌之作用兼節省耗材。唯在每次使用致汙染之後,需將此暴露於最外層之單層布片清洗或熱烘消毒以備下次使用,又上述各實施例中所有之黏性膠片,皆可改為其他黏性物質配合各別之離型紙或改為前述第一魔鬼氈之態樣。
更進一步的實施例如下:在上述第21圖中,該單層布片211若是採取稍厚而較耐用的透氣疏水材質,亦即醫療口罩外層所用防潑水之 材質,並搭配第7圖過濾用口罩布片組71而減少設置其最外層防潑水之材質,則如此之配套設置更可減掉一層防潑水布材之浪費。意即:第7圖口罩布片之結構若為一般醫療口罩而有三層布,則由外層至親膚層依序為疏水布、熔噴布、親水布,則本實施例乃將其中疏水布加厚,再如前述方法作成單層的口罩加壓層,且擁有皺褶、並可附有耳帶、鼻樑壓條、黏性物質、鼻樑壓錐及臉頰壓錐等構件如第21圖所示,又具有可供多次重複使用的防潑水功效;另將其餘兩種的熔噴布及親水布依序結合成兩層一體的口罩布片組,以供用後丟棄,如第22圖所示,其中220a標示口罩布片組上側中部區塊、220b標示口罩布片組左側中部區塊、220c標示口罩布片組右側中部區塊、221標示口罩布片組、2210標示左側邊、2211標示口罩布片組上方側邊,而221a、221b、221c皆標示皺摺。故本實施例異於習用將疏水布、熔噴布、親水布三層口罩布片組一併丟棄之作法,而是只丟棄熔噴布層及親水布層,從而又減少了疏水布層之浪費,只需在口罩用後將前述附有耳帶的疏水布層清洗或適當加熱消滅病毒即可重複利用;又設若第7圖口罩布片組之結構為四層布,且其材質由外層至親膚層依序為疏水布、活性碳布、熔噴布、親水布,則本實施例乃將其中疏水布作成單層擁有皺褶,並可附有耳帶、鼻樑壓條、黏性物質、鼻樑壓錐及臉頰壓錐等構件的加壓層口罩布片,且具有可供多次重複使用的防潑水功效;另將其餘三種的活性碳布、熔噴布及親水布依序結合成三層一體的口罩布片組,以供用後丟棄。因此本實施例異於習用將疏水布、活性碳布、熔噴布、親水布四層口罩布片組全部丟棄之作法,而亦節省了疏水布該層之浪費。又上述各平面口罩之實施例中,各該單層之加壓布層及各該單層之口罩布片或多層之口罩布片 組,其皺褶數皆可為習用之三摺如第21圖、第22圖所示,亦可成為兩摺或一摺,如第9圖所示。
以上所述各實施例中,鼻樑壓條係設置在口罩框體或加壓布片之上,如此可節省鼻樑壓條被一次性一起拋棄之耗用量既如上述。唯若不節省此用量,而是將鼻樑壓條如傳統作法一般設置在每一口罩布片組之上,則在口罩框體上設置或不設置鼻樑壓條均可配合使用。亦即在第一較佳實施例第4圖中,口罩框體46上可不設置鼻樑壓條42,卻將鼻樑壓條設置在布片組第7圖或布片組第8圖之上方邊緣711中央;或如第三較佳實施例第11圖中,口罩框體116a及116b之上並不設置鼻樑壓條112,而是在第12圖中,每一布片組129a及129b之上方個別設置鼻樑壓條,則亦屬可行。
由於每個人的頭圍大小有異,因此製作現成,在市面販售固定長短的彈性束帶,供給頭圍較大的人使用便會覺得該彈性束帶太緊,而在久戴之後容易使耳背疼痛。因此第4圖第一實施例中,將口罩固定在臉頰上的彈性束帶43a及43b也可改採習知方式,在離開口罩布片端之適當位置形成斷點,再以手工打結之方式去自行調整該彈性束帶43a及43b之長短。而該種兩條束帶互相打結之方式亦可改為壓合式,成為如第16圖所示本創作中,彈性束帶可調節長度之較佳實施例。其中固定住口罩之束帶共分4段:(1)口罩框體左上角之彈性束帶163a尾端連結一個習知的第二魔鬼氈鉤面164a,在該第二魔鬼氈鉤面上密布許多習知的微型小鉤168a,如第6圖所示。(2)口罩框體右下角之彈性束帶163d尾端連結一個習知的第二魔鬼氈鉤 面164d,在該第二魔鬼氈鉤面上密布許多習知的微型小鉤168d,如第6圖所示。(3)口罩框體左下角之彈性束帶163b尾端連結一個習知的第二魔鬼氈毛面164b,在該第二魔鬼氈毛面上密佈許多習知的微型圈環168b,如第17圖之178所示。該毛面上所密布的第17圖習知微型圈環178,可供該鉤面上所密布的第6圖微型小鉤尾682逐一碰觸並鉤住而互相連接。(4)口罩框體右上角之彈性束帶163c尾端連結一個習知的第二魔鬼氈毛面164c,在該第二魔鬼氈毛面上密佈有許多習知的微型圈環168c,如第17圖之178所示。亦即上述第二魔鬼氈組合中,左上角及右下角的束帶尾端為鉤面,而左下角及右上角的束帶尾端為毛面,且各第二魔鬼氈之面積皆加長而形成長條形。從而,左上角之第二魔鬼氈鉤面與左下角之第二魔鬼氈毛面可形成一公一母之按壓結合;同樣的,右上角之第二魔鬼氈毛面與右下角之第二魔鬼氈鉤面亦可形成一公一母之按壓結合,並皆可藉著前後移動該加長面積的鉤面和毛面所結合之位置,用以調節兩組彈性束帶總長度去適應不同消費者不同大小之頭圍,也可隨該彈性束帶久用所致彈性之遞減,而逐日調整出此種彈性束帶之最適用拉力。此一口罩束帶實施例另有變化例:如第18圖菱形環狀口罩框體所示,固定口罩用之束帶共分4段:(1)口罩框體左上角之彈性束帶183a尾端連結一個習知的第二魔鬼氈鉤面184a,在該第二魔鬼氈鉤面上密布許多習知的微型小鉤188a,如第6圖所示。(2)口罩框體右下角之彈性束帶183d尾端連結一個習知的第二魔鬼氈鉤面184d,在該第二魔鬼氈鉤面上密布許多習知的微型小鉤188d,如第6圖所示。(3)口罩框體左下角之彈性束帶183b尾端連結一個習知的第二魔鬼氈毛面184b,在該第二魔鬼氈毛面上密布許多習知的微型圈環188b,如第17圖之178所示,該毛面上所密布的第17 圖習知微型圈環178,可供該鉤面上所密布的第6圖微型小鉤682逐一碰觸並鉤住而互相連接。(4)口罩框體右上角之彈性束帶183c尾端連結一個習知的第二魔鬼氈圈型毛面184c,在該第二魔鬼氈毛面上密佈許多習知的微型圈環188c,如第17圖中178所示。
亦即上述第二魔鬼氈組合中,左上角及右下角的束帶尾端為鉤面,而左下角及右上角的束帶尾端為毛面。從而,左下角之第二魔鬼氈毛面與右下角之第二魔鬼氈鉤面可形成一公一母之按壓結合,製造時並增長該二彈性束帶之長度,即可先適當結合兩帶之後,如項鍊般由頭上往下套至頭後頸部,或是以兩手分別拿住各為一公一母之第二魔鬼氈,由臉頰左右兩側分別拉扯至後頸部,並前後移動該加長面積的第二魔鬼氈鉤面和毛面,以調整該彈性束帶總長度再按壓接合;同樣的,左上角之第二魔鬼氈鉤面與右上角之第二魔鬼氈毛面亦可形成一公一母之按壓結合,製造時並增長該二彈性束帶之長度,即可先適當結合兩帶之後,如項鍊般由頭上往下套至頭後枕部,或是以兩手分別拿住各為一公一母之第二魔鬼氈,由臉頰左右兩側分別拉扯至頭後枕部,並前後移動該加長面積的第二魔鬼氈鉤面和毛面,以調整該彈性束帶總長度再按壓接合。此上下兩組束帶並皆可藉著左右移動該鉤面和毛面所結合之位置,用以調整兩組彈性束帶長度去適應不同消費者不同大小之頭圍,也可隨該彈性束帶久用所致彈性之遞減,而調整出彈性束帶之最適用拉力。此種頭掛式的彈性頭帶較佳實施例之另一優點為,久戴之後耳背不會疼痛,同樣的,以上所述具有彈性之耳帶或頭帶均可統稱為彈性束帶。當然,上述第18圖中頭掛式結合第二魔鬼氈之彈性束帶,也可套用設置在第16圖中之長方形環狀口罩框體或設置在 第1圖傳統一次性長方形的口罩上形成頭掛式的頭帶;而第16圖中之長方形環狀口罩框體兩側耳掛式結合第二魔鬼氈之彈性束帶,也可套用設置在第18圖中之菱形環狀口罩框體或設置在第1圖傳統一次性口罩上形成可調長短及彈力的耳掛式耳帶,用以分別適應需求不同之群組。此外,前述各相互配合的每一組束帶之第二魔鬼氈結合後,在束帶總長度不變的情形下,各第二魔鬼氈兩端之束帶長度亦可為一長一短的不被限制,而同組的兩束帶不必長度相同。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的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
42:鼻樑壓條
42a:鼻樑壓錐
42b:鼻樑壓錐
42c:左側臉頰上方壓錐
42d:左側臉頰下方壓錐
42e:右側臉頰下方壓錐
42f:右側臉頰下方壓錐
43a:左耳帶
43b:右耳帶
44a:上邊框中部黏性膠片
44b:上邊框左側黏性膠片
44c:左側框黏性膠片
44d:下邊框左側黏性膠片
44e:下邊框右側黏性膠片
44f:右側框黏性膠片
44g:上邊框右側黏性膠片
45:無設置黏性膠片區域
46:口罩框體
47:中空區域
410:口罩框體左側邊
411:口罩框體上方側邊

Claims (46)

  1. 一種分離式口罩,適宜罩在人體臉頰的口鼻之上,且適宜過濾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該分離式口罩包含:一過濾布片;一口罩框體,分離式的與該過濾布片相疊合,該口罩框體四周邊緣的形狀大小配應於該過濾布片使用時四周邊緣的形狀大小;且該口罩框體包括有:四個位於不同角落供作施力使用的固定連接點,並配應連接兩組彈性束帶,該兩組彈性束帶分別設於該口罩框體相對側的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各該彈性束帶係可分離的各呈一單元件,再與該口罩框體結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口罩框體的固定連接點形成孔洞,各該彈性束帶的端部是分別與各該孔洞相繫合。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口罩框體的固定連接點設有微形夾具,各該彈性束帶的端部是分別與各該微形夾具相夾合。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口罩框體還包括有: 至少一黏合件,設於該口罩框體之周邊的內表面即朝向臉頰的表面,用以黏合該過濾布片。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各該黏合件為一第一魔鬼氈鉤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過濾布片面向口罩框體的四周圍邊緣設有黏性物質。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離式口罩,還包括有:一鼻樑壓條,設於該過濾布片及/或該口罩框體上側的中部位置。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口罩框體還包括有:兩個圓錐形鼻樑壓錐,分別設於該口罩框體上側中部可接近鼻樑兩側的位置,並向臉頰方向凸出。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口罩框體的內圍設有軟性網狀體。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口罩框體及其內圍設有軟性網狀體。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口罩框體設有布片。
  13. 如請求項1至12任一項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口罩過濾布片為碗形口罩過濾布片, 該口罩框體為與該碗形口罩過濾布片邊緣形狀相配應的圈環形狀口罩框體。
  14. 如請求項1至12任一項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過濾布片為長方形過濾布片,該口罩框體為與該過濾布片的形狀相配應的長方形口罩框體。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口罩框體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左側臉頰壓件,設於該口罩框體之左側中部位置,並且向臉頰方向凸出;以及至少一右側臉頰壓件,設於該口罩框體之右側中部位置,並且向臉頰方向凸出。
  16. 一種分離式口罩之口罩框體,供可分離地與一口罩過濾布片相結合使用,其四周邊緣之形狀大小適宜罩在人體臉頰的口鼻四周;該口罩框體包含:四個位於不同角落供作施力使用的固定連接點,並配應連接兩組彈性束帶,該兩組彈性束帶分別設於該口罩框體相對側的位置。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口罩框體,其中,各該彈性束帶係可分離的各呈一單元件,再與該口罩框體結合。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口罩框體,其中,該口罩框體的固定連接點形成孔洞,各該彈性束帶的端部是分別與各該孔洞相繫合。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口罩框體,其中,該口罩框體的固定連接點設有微形夾具,各該彈性束帶的端部是分別與各該微形夾具相夾合。
  20.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口罩框體,其中,該口罩框體還包括有:至少一黏合件,設於該口罩框體之周邊的內表面即朝向臉頰的表面,用以黏合該過濾布片。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口罩框體,其中,各該黏合件為一第一魔鬼氈鉤面。
  22.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口罩框體,還包括有:一鼻樑壓條,設於該過濾布片及/或該口罩框體上側的中部位置。
  23.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口罩框體,其中,該口罩框體還包括有:兩個圓錐形鼻樑壓錐,分別設於該口罩框體上側中部可接近鼻樑兩側的位置,並向臉頰方向凸出。
  24.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口罩框體,其中,該口罩框體的內圍設有軟性網狀體。
  25.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口罩框體,其中,該 口罩框體及其內圍設有軟性網狀體。
  26.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口罩框體,其中,該口罩框體設有布片。
  27. 如請求項16至26任一項所述之口罩框體,該口罩框體為與碗形口罩過濾布片邊緣形狀相配應的圈環形狀口罩框體。
  28. 如請求項16至26任一項所述之口罩框體,該口罩框體為與長方形過濾布片邊緣形狀相配應的長方形口罩框體。
  29. 如請求項28所述之口罩框體,其中,該口罩框體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左側臉頰壓件,設於該口罩框體之左側中部位置,並且向臉頰方向凸出;以及至少一右側臉頰壓件,設於該口罩框體之右側中部位置,並且向臉頰方向凸出。
  30. 一種分離式口罩,適宜罩在人體臉頰的口鼻之上,且適宜過濾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該分離式口罩包含:一多層過濾布片組,其中並包含過濾細菌布片;一加壓布片,分離式的與該過濾布片相疊合,該加壓布片四周邊緣的形狀大小配應於該過濾布片使用時四周邊緣的形狀大小;且該加壓布片包括有: 四個位於不同角落供作施力使用的固定連接點,並配應連接兩組彈性束帶,該兩組彈性束帶分別設於該加壓布片相對側的位置。
  31. 如請求項30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加壓布片的材質係具有防潑水功能的疏水層不織布。
  32. 如請求項31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過濾布片組減免了疏水層不織布。
  33. 如請求項30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各該彈性束帶係可分離的各呈一單元件,再與該加壓布片結合。
  34. 如請求項33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加壓布片的固定連接點形成孔洞,各該彈性束帶的端部是分別與各該孔洞相繫合。
  35. 如請求項33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加壓布片的固定連接點設有微形夾具,各該彈性束帶的端部是分別與各該微形夾具相夾合。
  36. 如請求項30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加壓布片還包括有:至少一黏合件,設於該加壓布片之周邊的內表面即朝向臉頰的表面,用以黏合該過濾布片。
  37. 如請求項36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 各該黏合件為一第一魔鬼氈鉤面。
  38. 如請求項30所述之分離式口罩,還包括有:一鼻樑壓條,設於該過濾布片及/或該加壓布片上側的中部位置。
  39. 如請求項30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加壓布片還包括有:兩個圓錐形鼻樑壓錐,分別設於該加壓布片上側中部可接近鼻樑兩側的位置,並向臉頰方向凸出。
  40. 如請求項30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加壓布片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左側臉頰壓件,設於該加壓布片之左側中部位置,並且向臉頰方向凸出;以及至少一右側臉頰壓件,設於該加壓布片之右側中部位置,並且向臉頰方向凸出。
  41. 如請求項30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過濾布片組之一面表層是溶噴布質。
  42. 如請求項30所述之分離式口罩,其中,該過濾布片組面向加壓布片的四周圍邊緣設有黏性物質。
  43. 一種口罩,適宜罩在使用者臉頰的口鼻之上,且適宜過濾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該口罩包含: 兩組彈性束帶,設於該口罩相對側的位置,各該彈性束帶係斷開,且於各該斷開之處各設有可相互鉤合的一第二魔鬼氈;一過濾布片。
  44. 如請求項43所述之口罩,還包含:一多層過濾布片組,其中並包含過濾病毒布片;一加壓布片,分離式的與該過濾布片相疊合,該加壓布片四周邊緣的形狀大小配應於該過濾布片使用時四周邊緣的形狀大小;且該加壓布片包括有:四個位於不同角落供作施力使用的固定連接點,以配應連接兩組彈性束帶。
  45. 如請求項43所述之口罩,還包括有:一鼻樑壓條,設於該口罩上側的中部位置。
  46. 一種分離式口罩之口罩框體,供可分離地與一口罩過濾布片相結合使用,其四周邊緣之形狀大小適宜罩在人體臉頰的口鼻四周;該口罩框體包含:四個位於不同角落供作施力使用的固定連接點,並配應連接兩組彈性束帶,該兩組彈性束帶分別設於該口罩框體相對側的位置,各該彈性束帶係斷開,且於各該斷開之處各設有可相互鉤合的一第二魔鬼氈。
TW109215031U 2020-07-03 2020-11-13 分離式口罩 TWM6161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8538 2020-07-03
TW109208538 2020-07-03
TW109214043 2020-10-26
TW109214043 2020-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6184U true TWM616184U (zh) 2021-09-01

Family

ID=787783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5031U TWM616184U (zh) 2020-07-03 2020-11-13 分離式口罩
TW110203917U TWM623467U (zh) 2020-07-03 2021-04-12 分離式口罩、加壓布片組、及過濾布片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3917U TWM623467U (zh) 2020-07-03 2021-04-12 分離式口罩、加壓布片組、及過濾布片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4579U (zh)
TW (2) TWM61618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4579U (zh) 2021-12-14
TWM623467U (zh) 2022-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10943A1 (ja) マスク
AU2005273018A1 (en) Stiffened filter mask
JP2011512905A (ja) 何人(なんぴと)にも適合させ得る顔面マスク
KR101171703B1 (ko) 코주머니형 마스크
CN111770696A (zh) 一次性口罩
JP6744651B1 (ja) プリーツ型布マスク
JP3227132U (ja) マスク用フレーム
CN212437419U (zh) 一种轻便型重复利用口罩
CN112021694A (zh) 一种多层组合型的医用防护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CN111938237A (zh) 一种失语者口罩结构
KR102343821B1 (ko) 컬러 마스크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211910643U (zh) 一种无耳挂口罩
TWM616184U (zh) 分離式口罩
JP2021188164A (ja) 布マスクの支持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布マスク
KR102387116B1 (ko) 와이어리스 보건 의료 마스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60219247A1 (en) Distending nasal air filter
JP3233659U (ja) マスク
JP3166806U (ja) マスク
JP2022169212A (ja) 口紅のつかない下がらないマスク
JP3230900U (ja) マスク
CN212345424U (zh) 一种抑菌口罩
CN205432233U (zh) 防镜雾一次性使用口罩
CN212345484U (zh) 一种新型口罩垫
JP3230071U (ja) 衛生マスク
JP7514132B2 (ja) マス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