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2653U - 扁平線纜 - Google Patents

扁平線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2653U
TWM612653U TW110200075U TW110200075U TWM612653U TW M612653 U TWM612653 U TW M612653U TW 110200075 U TW110200075 U TW 110200075U TW 110200075 U TW110200075 U TW 110200075U TW M612653 U TWM612653 U TW M61265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film
film layer
cores
flat cable
center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0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中朝
戴進昌
胡本濤
晏歡忠
安德魯 約翰 諾瓦克
查爾斯 勞埃德 格蘭特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12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2653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07Twin conductor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23Parallel wires, incorporated in a flat insulating profi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38Parallel wires, sandwiched between two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61Flat or ribbon cabl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2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 H01B11/06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disturbances, e.g. screens
    • H01B11/10Scre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 H01B11/1091Scre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with screen grounding means, e.g. drain wir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扁平線纜,包括複數電纜和絕緣膜,該些電纜排成一行,且具有中心線,該些電纜分別具有對稱設置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訊號線芯和接地線芯,第一連接部位於中心線的一側,第二連接部位於中心線的另一側;絕緣膜設置於該些電纜中任一條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絕緣膜的兩側不從該些電纜中最外側的二電纜往外凸出,絕緣膜在與中心線正交的方向上的二表面為平坦面。

Description

扁平線纜
本申請涉及線纜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扁平線纜。
目前扁平線纜包括多條訊號電纜、兩個接地線芯和兩層絕緣膜,多條訊號電纜排成一行,兩個接地線芯設置於多條訊號電纜的兩側,兩層絕緣層包覆多條訊號電纜和兩個接地線芯。為了要固定兩個接地線芯,兩層絕緣膜的兩側必須分別往外延伸一個凸部,以固定兩個接地線芯,但這樣的扁平線纜的電磁屏蔽效果不佳,同時也使扁平線纜的製作複雜化。
本新型提供一種扁平線纜,解決目前扁平線纜的接地線芯與訊號電纜分離設置而導致扁平線纜的電磁屏蔽效果不佳,同時也使扁平線纜的複雜化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提供了一種扁平線纜,其包括:複數電纜,該些電纜排成一行,且具有中心線,該些電纜分別具有對稱設置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訊號線芯和接地線芯,第一連接部位於中心線的一側,第二連接部位於中心線的另一側;以及絕緣膜,設置於該些電纜中任一條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絕緣膜的二側不從該些電纜中最外側的二電纜往外凸出,絕緣膜在與中心線正交的方向上的二表面為平坦面。
本新型的扁平線纜通過將接地線芯整合至每條電纜中,絕緣膜的兩側不會往外延伸,有效簡化扁平線纜的製作,同時也是扁平線纜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具有良好的訊號傳輸性能。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無須過度實驗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和圖2,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扁平線纜的示意圖和電纜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扁平線纜1包括複數電纜10和絕緣膜11,該些電纜10沿水平方向X排成一行,在本實施例中,該些電纜10位於同一水平面上。該些電纜10具有與水平方向X平行的中心線C,每條電纜10具有與水平方向X平行的第一中心線C1。當該些電纜10沿水平方向X排成一行時,每條電纜10的第一中心線C1與相鄰的電纜10的第一中心線C1對齊而連成中心線C。該些電纜10分別具有第一連接部10a和第二連接部10b,每條電纜10的第一連接部10a與第二連接部10b對稱設置,該些電纜10的該些第一連接部10a位於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的一側,該些電纜10的該些第二連接部10b位於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的另一側,於本實施例中,每條電纜10的第一連接部10a位於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的下側,每條電纜10的第二連接部10b位於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的上側。每條電纜10包括訊號線芯101和接地線芯102。絕緣膜11設置於該些電纜10的該些第一連接部10a和該些第二連接部10b上,也就是絕緣膜11完全包覆該些電纜10,以串連該些電纜10而形成扁平線纜1。
因本實施例的每條電纜10內具有接地線芯102,所以絕緣膜11的二側不用額外作固定接地線芯102的凸出部,此外本實施例的絕緣膜11在與中心線C正交的方向上的二表面(絕緣膜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為平坦面,如此便於扁平線纜1與設備連接及固定,同時縮小扁平線纜1的厚度,避免占用設備的空間。
具體地,每條電纜10的第一連接部10a具有第一表面103和二第二表面104,第一表面103與水平方向X平行,二第二表面104對稱設置於第一表面103的二側,每個第二表面104的二側邊之間的最短連線L1相對於第一表面103的延伸方向(水平方向X)傾斜,每個第二表面104的二側邊之間的最短連線L1與第一表面103的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A1的角度大於90度,每個第二表面104的二側邊之間的最短連線L1與電纜10的第一中心線C1(即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之間的夾角A2的角度小於90度。本實施例的第二表面104為平面,其與每個第二表面104的二側邊之間的最短連線L1重合,即第二表面104與第一表面103之間的夾角A1的角度大於90度。每條電纜10的第二連接部10b與第一連接部10a對稱設置,每個第二連接部10b具有第三表面105和二第四表面106,二第四表面106對稱設置於第三表面105的二側,第三表面105與第一表面103相對於電纜10的第一中心線C1(即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對稱設置,且與水平方向X平行。二第四表面106與兩個第二表面104相對於電纜10的第一中心線C1(即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對稱設置,相鄰的第二表面104與第四表面106之間的夾角A3的角度小於180度。
請一併參閱圖3,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扁平線纜的部分示意圖;如圖所示,當絕緣膜11設置於每條電纜10的第一連接部10a和第二連接部10b時,絕緣膜11覆蓋第一連接部10a的第一表面103和二第二表面104與第二連接部10b的第三表面105和二第四表面106。絕緣膜11具有複數第一連接凹部111a和複數第二連接凹部111b,該些第一連接凹部111a位於該些電纜10的該些第一連接部10a之間,該些第二連接凹部111b位於該些電纜10的該些第二連接部10b之間。在本實施例中,每個第一連接凹部111a位於相鄰的兩個第一連接部10a之間,且覆蓋於相鄰的二第二表面104上,每個第一連接凹部111a的底部與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之間的最小距離D1小於或等於第一表面103與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之間的最小距離D2的一半,同樣的,每個第二連接凹部111b位於相鄰的二第二連接部10b之間,且覆蓋於相鄰的二第四表面106上,每個第二連接凹部111b的底部與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之間的最小距離D3小於或等於第三表面105與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之間的最小距離D4的一半,如此增加絕緣膜11與該些電纜10的接觸面積,提升絕緣膜11與該些電纜10的連接穩定性。
第一連接凹部111a和第二連接凹部111b的截面形狀可分別為三角形、梯形或四邊形。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凹部111a和第二連接凹部111b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可增加扁平線纜1的折彎程度。
在本實施例中,絕緣膜11包括第一絕緣膜層11a和第二絕緣膜層11b,第一絕緣膜層11a設置於該些電纜10的該些第一連接部10a,第一絕緣膜層11a覆蓋每個第一連接部10a的第一表面103和二第二表面104,且位於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的一側。第二絕緣膜層11b設置於該些電纜10的該些第二連接部10b,第二絕緣膜層11b覆蓋每個第二連接部10b的第三表面105和二第四表面106,且位於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的另一側。第一絕緣膜層11a相對的二側邊與第二絕緣膜層11b相對的二側邊相連接,使第一絕緣膜層11a和第二絕緣膜層11b包覆該些電纜10,如此便於設置絕緣膜11於該些電纜10。本實施例的第一絕緣膜層11a和第二絕緣膜層11b的接合處位於最外側的電纜10的第一連接部10a與第二連接部10b之間,避免第一絕緣膜層11a和第二絕緣膜層11b的接合處位於與中心線C正交的方向上,使絕緣膜11在與中心線C正交的方向上的二表面為平坦面,以利於後續與設備的組裝。第一絕緣膜層11a相對的二側邊與第二絕緣膜層11b相對的二側邊相連接,也表示第一絕緣膜層11a和第二絕緣膜層11b的接合處未具有從絕緣膜11凸出的部分。
如圖3所示,每個第一連接凹部111a具有相對的二第一連接側壁1111,二第一連接側壁1111與相鄰的二第二表面104連接,每個第二連接凹部111b具有相對的二第二連接側壁1112,二第二連接側壁1112與相鄰的兩個第四表面106連接,二第一連接凹部111a的二第一連接側壁1111分別與對應的第二連接凹部111b的二第二連接側壁1112為對角設置。絕緣膜11的材質為可撓性材質或剛性材質,若絕緣膜11的材質為可撓性材質時,每個第一連接凹部111a的二第一連接側壁1111之間具有第一活動夾角A4,每個第二連接凹部111b的二第二連接側壁1112之間具有第二活動夾角A5。當扁平線纜1往第一方向d1彎折時,第一連接凹部111a的二第一連接側壁1111相互靠近,即第一活動夾角A4的角度縮小,第二連接凹部111b的二第二連接側壁1112相互遠離,即第二活動夾角A5的角度變大。當扁平線纜1往第二方向d2彎折時,第一連接凹部111a的二第一連接側壁1111相互遠離,即第一活動夾角A4的角度變大,第二連接凹部111b的二第二連接側壁1112相互遠離,即第二活動夾角A5的角度縮小。若絕緣膜11的材質為剛性材質時,呈對角設置的第一連接側壁1111與第二連接側壁1112相互平行。
下述詳細說明電纜10的結構,復參閱圖2,電纜10還包括導電膜層107和絕緣包覆層108,二訊號線芯101沿水平方向X設置且相互鄰接,導電膜層107包覆二訊號線芯101,接地線芯102的數量為兩個,二接地線芯102分別設置於導電膜層107的兩側,且與導電膜層107接觸。絕緣包覆層108包覆兩個接地線芯102和包覆二訊號線芯101的導電膜層107。本實施例的二訊號線芯101的中心和二接地線芯102的中心沿著水平方向X排成一行,且位於電纜10的第一中心線C1(即位於該些電纜10的中心線C)上。
本實施例的導電膜層107的內表面具有第一導電膜1071,導電膜層107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導電膜1072,換句話說,第一導電膜1071位於第二導電膜1072的內側,第一導電膜1071與第二導電膜1072相對設置,使第一導電膜1071與第二導電膜1072圍繞二訊號線芯101設置,二接地線芯102與第二導電膜1072接觸。本實施例的第一導電膜1071具有第一覆蓋部1071a和二第一包覆部1071b,二第一包覆部1071b位於第一覆蓋部1071a的二側,二第一包覆部1071b之間具有與第一覆蓋部1071a對應的第一缺口1071c。第二導電膜1072具有第二覆蓋部1072a和二第二包覆部1072b,二第二包覆部1072b位於第二覆蓋部1072a的二側,二第二包覆部1072b之間具有與第二覆蓋部1072a對應的第二缺口1072c。
第一導電膜1071與第二導電膜1072相對設置,第一導電膜1071位於第二導電膜1072內,第一覆蓋部1071a較二第一包覆部1071b靠近第二缺口1072c,二第一包覆部1071b較第一覆蓋部1071a靠近第二覆蓋部1072a,第二覆蓋部1072a覆蓋第一缺口1071c,二第一包覆部1071b分別與二第二包覆部1072b部分重疊,如此第一導電膜1071與第二導電膜1072包圍二訊號線芯101,以避免在訊號傳輸過程中每條電纜10的二訊號線芯101所產生的訊號干擾相鄰的電纜10的二訊號線芯101所產生的訊號,使扁平線纜1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提升扁平線纜1的訊號傳輸性能。本實施例的第一包覆部1071b為圓弧狀,第一包覆部1071b的圓心與鄰近的訊號線芯101的中心重疊,第一包覆部1071b的圓心角O1的角度介於10度與180度之間。同樣的,第二包覆部1072b為圓弧狀,第二包覆部1072b的圓心與鄰近的訊號線芯101的中心重疊,第二包覆部1072b的圓心角O2的角度介於10度與180度之間。
本實施例的導電膜層107還包括絕緣間隔膜1073,絕緣間隔膜1073設置於第一導電膜1071和第二導電膜1072之間,換句話說,第一導電膜1071設置於絕緣間隔膜1073靠近訊號線芯101的表面,第二導電膜1072設置於絕緣間隔膜1073靠近接地線芯102的表面,以固定第一導電膜1071和第二導電膜1072,同時間隔第一導電膜1071和第二導電膜1072。本實施例的第一導電膜1071和第二導電膜1072的材質均為金屬,其選自鋁、銅、鉛及錫所組成的群組。
本實施例的訊號線芯101包括訊號導體1011和絕緣層1012,絕緣層1012包覆訊號導體1011的側表面,即訊號導體1011的二端從絕緣層1012露出。其中訊號導體1011為細長的圓柱體或由複數導線編織而成,訊號導體1011的材質為金屬,其選自銅、鋁、錫、鎳、銀及金所組成的群組,即可由上述金屬元素混合成合金化合物,或者於金屬基板上鍍上上述金屬元素,例如是鍍錫銅或鍍銀銅,絕緣層1012為聚酯材料形成的不導電的膠帶,膠帶以螺旋方式纏繞於訊號導體1011的側表面上,膠帶通過黏膠固定於訊號導體1011上;或者絕緣層1012通過塗布聚酯材料於訊號導體1011的側表面上而形成,其中聚酯材料選自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及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所組成的群組。接地線芯102為接地導體,其亦為細長的圓柱體或由複數導線編織而成,接地線芯102的材質為金屬,其選自銅、鋁、錫、鎳、銀及金所組成的群組。
本實施例的電纜10通過設置二訊號線芯101而形成差分訊號對,也表示本實施例的電纜10使用差分訊號對傳輸差分訊號,如此相鄰的二訊號線芯101在訊號傳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干擾能相互抵消,有效提升電纜10的抗干擾能力,大幅度提高訊號傳輸性能。
請參閱圖4,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電纜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纜10與上述實施例的電纜不同在於,二接地線芯102位於導電膜層107內,二接地線芯102位於二訊號線芯101的二側,二訊號線芯101的中心與二接地線芯102的中心沿水平方向X排成一行。導電膜層107包覆二訊號線芯101和二接地線芯102,二接地線芯102分別與導電膜層107接觸。本實施例的導電膜層107包括導電膜1074,導電膜1074的材質為金屬,其選自鋁、銅、鉛及錫所組成的群組。絕緣包覆層108直接包覆導電膜層107。第一實施例的電纜可更換為本實施例的電纜10。
請參閱圖5,是本申請第三實施例的電纜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電纜10與上述實施例的電纜不同在於,接地線芯102的數量為一個,接地線芯102位於導電膜層107內。接地線芯102設置於二訊號線芯101之間,且與二訊號線芯101接觸。導電膜層107包覆二訊號線芯101和接地線芯102,接地線芯102與導電膜層107的第一導電膜1071接觸,第一導電膜1071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導電膜層的第一導電膜的結構相同。
本實施例的電纜10通過設置二訊號線芯101而形成差分訊號對,也表示本實施例的電纜10使用差分訊號對傳輸差分訊號,如此相鄰的二訊號線芯101在訊號傳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干擾能相互抵消,有效提升電纜10的抗干擾能力,大幅度提高訊號傳輸性能。
本實施例的導電膜層107的第二導電膜1072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導電膜的結構不同,本實施例的第二導電膜1072,第二導電膜1072的二第二包覆部1072b遠離第二覆蓋部1072a的二端非常靠近,即第二缺口1072c的寬度W2遠小於第一缺口1071c的寬度W1,增加第二導電膜1072與第一導電膜1071重疊的面積,確保第一導電膜1071和第二導電膜1072能完全包覆二訊號線芯101,使扁平線纜1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提升扁平線纜1的訊號傳輸性能。絕緣包覆層108直接包覆導電膜層107。本實施例的電纜10的第一連接部10a的第二表面104和第二連接部10b的第四表面106為圓弧形,第二表面104不與第二表面104的二側邊的最短連線重合,第四表面106與第二表面104對稱設置,所以第四表面106不與第四表面106的兩側邊的最短連線重合。第一實施例的電纜可更換為本實施例的電纜10。
綜上所述,本申請提供一種扁平線纜,通過將接地線芯整合至每條電纜中,絕緣膜的二側不會往外延伸,有效簡化扁平線纜的製作,同時也是扁平線纜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具有良好的訊號傳輸性能。本申請的絕緣膜使用二絕緣膜層連接而成,二絕緣膜層的接合處位於該些電纜的兩側,此絕緣膜在與中心線正交的二表面為平坦面,當本申請的扁平線纜與設備連接時,扁平線纜容易固定於設備上,且不占用設備的空間。此外,本申請的絕緣膜具有該些第一連接凹部和該些第二連接凹部,使絕緣膜覆蓋每個第一連接部的第一表面和兩個第二表面和每個第二連接部的第三表面和二第四表面,有效增加絕緣膜與該些電纜的接觸面積,進而提升絕緣膜與該些電纜的連接穩固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含”、“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不僅包含那些要素,而且還包含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含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語句“包含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含該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結合圖式對本申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請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實施方式,上述的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本申請的啓示下,在不脫離本申請宗旨和申請專利範圍所保護的範圍情况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屬本申請的保護之內。
1:扁平線纜 10:電纜 10a:第一連接部 10b:第二連接部 101:訊號線芯 1011:訊號導體 1012:絕緣層 102:接地線芯 103:第一表面 104:第二表面 105:第三表面 106:第四表面 107:導電膜層 1071:第一導電膜 1071a:第一覆蓋部 1071b:第一包覆部 1071c:第一缺口 1072:第二導電膜 1072a:第二覆蓋部 1072b:第二包覆部 1072c:第二缺口 1073:絕緣間隔膜 1074:導電膜 108:絕緣包覆層 11:絕緣膜 11a:第一絕緣膜層 11b:第二絕緣膜層 111a:第一連接凹部 111b:第二連接凹部 1111:第一連接側壁 1112:第二連接側壁 X:水平方向 C:中心線 C1:第一中心線 L1:最短連線 A1:夾角 A2:夾角 A3:夾角 A4:第一活動夾角 A5:第二活動夾角 D1:最小距離 D2:最小距離 D3:最小距離 D4:最小距離 O1:圓心角 O2:圓心角 W1:寬度 W2:寬度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此處所說明的圖式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申請,並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圖式中: 圖1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扁平線纜的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電纜的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扁平線纜的部分示意圖; 圖4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電纜的示意圖;以及 圖5是本申請第三實施例的電纜的示意圖。
1:扁平線纜
10:電纜
10a:第一連接部
10b:第二連接部
101:訊號線芯
102:接地線芯
103:第一表面
104:第二表面
105:第三表面
106:第四表面
11:絕緣膜
11a:第一絕緣膜層
11b:第二絕緣膜層
111a:第一連接凹部
111b:第二連接凹部
C:中心線
X:水平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扁平線纜,包括: 複數電纜,該些電纜排成一行,且具有一中心線,該些電纜分別具有對稱設置的一第一連接部和一第二連接部、一訊號線芯和一接地線芯,該第一連接部位於該中心線的一側,該第二連接部位於該中心線的另一側;以及 一絕緣膜,設置於該些電纜中任一條的該第一連接部和該第二連接部,該絕緣膜的二側不從該些電纜中最外側的二電纜往外凸出,該絕緣膜在與該中心線正交的方向上的二表面為平坦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第一連接部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二第二表面,該第二連接部具有一第三表面與二第四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表面相對於該中心線對稱設置,該二第二表面與該二第四表面相對於該中心線對稱設置,該絕緣膜具有複數第一連接凹部和複數第二連接凹部,該些第一連接凹部分別設置於相鄰的二第一連接部的第二表面,該些第二連接凹部分別設置於相鄰的二第二連接部的第四表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些第一連接凹部中任一個與該中心線之間的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該第一表面與該中心線之間的最小距離的一半,該些第二連接凹部中任一個與該中心線之間的最小距離小於或等於該第三表面與該中心線之間的最小距離的一半。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些第一連接凹部中任一個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梯形或四邊形;該些第二連接凹部中任一個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梯形或四邊形。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些第一連接凹部分別具有二第一連接側壁,該些第二連接凹部分別具有二第二連接側壁,該二第一連接側壁分別與該二第二連接側壁呈對角設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絕緣膜的材質為可撓性材質,該二第一連接側壁之間具有一第一活動夾角,該二第二連接側壁之間具有一第二活動夾角。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絕緣膜的材質為剛性材質,該二第一連接側壁分別與對應的一第二連接側壁相互平行。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絕緣膜包括一第一絕緣膜層和一第二絕緣膜層,該第一絕緣膜層設於該些電纜中任一條的該第一連接部,且位於該中心線的一側,該第二絕緣膜層設置於該些電纜中任一條的該第二連接部,且位於該中心線的另一側,該第一絕緣膜層的二側邊分別與該第二絕緣膜層的二側邊連接,該第一絕緣膜層與該第二絕緣膜層的接合處位於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訊號線芯的數量為二個,該接地線芯的數量為二個,該些電纜還分別包括一導電膜層和一絕緣包覆層,二訊號線芯相互鄰接,該導電膜層包覆該二訊號線芯,二接地線芯設置於該導電膜層的二側,且與該導電膜層接觸,該絕緣包覆層包覆該二接地線芯和包覆該二訊號線芯的該導電膜層,該二訊號線芯的中心和該二接地線芯的中心位於該中心線上。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導電膜層包括一第一導電膜和一第二導電膜,該第一導電膜位於該第二導電膜的內側,該第一導電膜與該第二導電膜部分重疊,且圍繞該二訊號線芯設置,該二接地線芯與該第二導電膜接觸。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訊號線芯的數量為二個,該些電纜還分別包括一導電膜層和一絕緣包覆層,該二訊號線芯相互鄰接,該接地線芯設置於該二訊號線芯之間,該導電膜層包覆該二訊號線芯和該接地線芯,該接地線芯與該導電膜層接觸,該絕緣包覆層包覆該導電膜層。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導電膜層包括一第一導電膜和一第二導電膜,該第一導電膜位於該第二導電膜的內側,該第一導電膜與該第二導電膜部分重疊,且圍繞該二訊號線芯設置,該接地線芯與該第一導電膜接觸。
  13. 如請求項10或12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第一導電膜具有一第一覆蓋部和二第一包覆部,該二第一包覆部位於該第一覆蓋部的二側,該二第一包覆部之間具有與該第一覆蓋部對應的一第一缺口;該第二導電膜具有一第二覆蓋部和二第二包覆部,該二第二包覆部位於該第二覆蓋部的二側,該二第二包覆部之間具有與該第二覆蓋部對應的一第二缺口,該第二覆蓋部覆蓋該第一缺口,該二第一包覆部分別與該二第二包覆部有部分重疊。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二第一包覆部分別為圓弧狀,該二第一包覆部中任一個的圓心角介於10度與180度之間;該二第二包覆部分別為圓弧狀,該二第二包覆部中任一個的圓心角介於10度與180度之間。
  1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扁平線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膜層還包括一絕緣間隔膜,該絕緣間隔膜設置於該第一導電膜與該第二導電膜之間。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扁平線纜,其中,該訊號線芯的數量為二個,該接地線芯的數量為二個,該些電纜還分別包括一導電膜層和一絕緣包覆層,該二訊號線芯相互鄰接,該二接地線芯位於該二訊號線芯的二側,該導電膜層包覆該二訊號線芯和該二接地線芯,該二接地線芯與該導電膜層接觸,該絕緣包覆層包覆該導電膜層,該二訊號線芯的中心和該二接地線芯的中心位於該中心線上。
TW110200075U 2020-10-09 2021-01-05 扁平線纜 TWM61265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8396.9U CN213459113U (zh) 2020-10-09 2020-10-09 扁平线缆
CN202022228396.9 2020-10-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2653U true TWM612653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287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0075U TWM612653U (zh) 2020-10-09 2021-01-05 扁平線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7697B2 (zh)
CN (1) CN213459113U (zh)
TW (1) TWM612653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5162A (en) * 1978-01-18 1980-01-22 Virginia Plastics Company Multi-conductor EMF controlled flat transmission cable
JP4193396B2 (ja) * 2002-02-08 2008-12-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伝送用メタルケーブル
WO2010148165A2 (en) * 2009-06-19 2010-12-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hielded electrical cable
JP2011222262A (ja) * 2010-04-08 2011-11-0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CA2809575A1 (en) * 2010-08-31 2012-03-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igh density shielded electrical cable and other shielded cabl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799426B2 (en) * 2012-11-08 2017-10-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ibb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able
JP2014130707A (ja) * 2012-12-28 2014-07-10 Hitachi Metals Ltd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US10366811B2 (en) * 2016-09-15 2019-07-30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arallel pair cable
CN206194393U (zh) * 2016-10-10 2017-05-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
US11282618B2 (en) * 2016-11-14 2022-03-22 Amphenol Assembletech (Xiamen) Co., Ltd High-speed flat cable having better bending/folding memo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6282653U (zh) * 2016-12-02 2017-06-2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线缆
CN107464610A (zh) * 2017-09-22 2017-12-12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排线
JP2019102275A (ja) * 2017-12-01 2019-06-2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差動信号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
US10964448B1 (en) * 2017-12-06 2021-03-30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ribbon cable
US10665366B2 (en) * 2017-12-21 2020-05-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ical ribbon cable
US11069458B2 (en) * 2018-04-13 2021-07-20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Electrical c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15162A1 (en) 2022-04-14
CN213459113U (zh) 2021-06-15
US11587697B2 (en)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03126A (en) Shielded flat cable
US9087630B2 (en) Cable barrier layer with shielding segments
JP5535901B2 (ja) 高速伝送が可能なシールド付き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04529468A (ja) 撚れたフィラーおよび共通シースを備えたケーブル
US10381136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JPS5991609A (ja) 多区画シ−ルド電話ケ−ブル
US20230018074A1 (en) Electric cable
US20200058417A1 (en) Low Dielectric Content Twin-Axial Cable Constructions
TWM611809U (zh) 扁平線纜
TWM612653U (zh) 扁平線纜
JP2001195924A (ja) 2芯平行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およびフラット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JPH11149832A (ja) 電気信号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
JP2002157926A (ja) ツイストペアケーブル
JP2009272210A (ja) ケーブル
CN215770671U (zh) 线缆
JP2003045241A (ja)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232836A (zh) 線纜
JP2003031046A (ja) 蒸着テープ縦添え2心平行極細同軸ケーブル
CN220651681U (zh) 一种包覆新型屏蔽材质的高速传输电缆
JPH0345389Y2 (zh)
TWM632923U (zh) 數據傳輸線纜
TW202232518A (zh) 線纜和線纜組件
WO2014123179A1 (ja)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31045A (ja) 蒸着テープ縦添え2心平行極細同軸ケーブル
JP2003249128A (ja) 伝送ケーブ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