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5083U - 機頭限位套筒 - Google Patents

機頭限位套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5083U
TWM605083U TW109209653U TW109209653U TWM605083U TW M605083 U TWM605083 U TW M605083U TW 109209653 U TW109209653 U TW 109209653U TW 109209653 U TW109209653 U TW 109209653U TW M605083 U TWM605083 U TW M60508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handpiece
head
limit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9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秉成
林致揚
Original Assignee
巧藝國際有限公司
睿健邦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巧藝國際有限公司, 睿健邦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巧藝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9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5083U/zh
Publication of TWM605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508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之機頭限位套筒用於限制手持機具之鑽孔深度。機頭限位套筒包含一機頭節板、一機頭適配部、和一刀具限位部。機頭節板具有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機頭節板之中心具有一刀具穿入孔穿透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機頭適配部設置於該第一側。機頭適配部具有一機頭適配結構對應手持機具之機頭,使機頭可拆地固設於機頭適配結構之中。刀具限位部設置於該第二側且具有一環狀結構。環狀結構具有一刀具穿出口,以讓刀具經刀具穿入孔、環狀結構和刀具穿出口之中穿透。本創作有利於植牙時限定鑽孔之最大切削深度,且結構簡單,也不占用有限的操作空間。

Description

機頭限位套筒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導引套筒,尤其是一種適配於牙科手機並能限制鑽孔深度之導引套筒。
隨著牙科技術之發展,越來越多病患選擇以植牙方式解決缺齒問題。植牙為一種將金屬植體(人工牙根)植入口腔齒槽骨中,替代原生牙根。等一段時間植體與骨頭緊密結合後,再安裝人工牙冠或牙橋,以恢復其美觀及咀嚼功能。
植牙是一種侵入性的牙齒修復技術,在將金屬植體植入口腔齒槽骨中之前,須先利用手機(handpiece)在齒槽骨上切削出適當大小的孔洞。手機上裝設適當尺寸之刀具,醫師再以手持手機方式,驅動刀具在齒槽骨上鑽孔。然而,大多狀況下鑽孔位置的兩旁還有其他牙齒,且患者開口幅度有限,限制了切削的操作空間。另一方面,在鑽孔過程中醫師必須小心地以視覺校正,避免過深、偏斜等無法回朔的不當孔洞。但大多狀況下,切削同時會產生許多切屑和血液噴濺影響視線。兩難的是,因為謹慎操作而延長的手術時間,將嚴重影響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目前,已經有先進者設計在刀具和手機之間,裝設額外的刀具中繼套。刀具中繼套之外側和內側可旋式地結合。刀具中繼套上方組合手機,內側下方組合刀具,另有一手柄咬住刀具中繼套外側。當操作者啟 動刀具且持住手柄時,刀具外側不旋轉,不旋轉的外側下方可限制刀具的切削深度。然而習知技藝之若干缺點在於其元件增加了相當的體積或高度,在有限的口腔空間中不易操作,尤其是後排臼齒位的鑽孔。然後,習知技藝之旋動件和定位件之連接處,必產生一定程度的運作磨損。甚至,習知技藝之結構複雜精密,導致產品製造成本極高。
因此,本領域亟需一種植牙鑽孔解決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之一範疇在於提供一種機頭限位套筒。本創作之機頭限位套筒結構精簡,製造成本低;體積小,不需要額外操作空間;運作時機頭限位套筒不與刀具直接接觸,沒有運作磨損之問題。本創作之機頭限位套筒還有利於鑽孔時直覺地停止在恰當深度,並且可方便地替換不同規格之機頭限位套筒,縮短手術時間。
本創作之機頭限位套筒用於限制手持機具之鑽孔深度,手持機具包含有一機頭以驅動一刀具。機頭限位套筒包含一機頭節板、一機頭適配部、和一刀具限位部。機頭節板具有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機頭節板之中心具有一刀具穿入孔穿透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機頭適配部設置於該第一側。機頭適配部具有一機頭適配結構對應機頭,使機頭可拆地固設於機頭適配結構之中。刀具限位部設置於該第二側且具有一環狀結構。環狀結構具有一刀具穿出口,以讓刀具經刀具穿入孔、環狀結構和刀具穿出口之中穿透。
環狀結構內有一刀具容置空間,刀具容置空間之最短徑長大於或等於該刀具穿入孔之最短徑長。刀具穿出口之最短徑長大於或等於刀 具穿入孔之最短徑長及刀具容置空間之最短徑長。機頭節版之第一側供機頭抵靠。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機頭限位套筒之環狀結構之側面有一側向開口。側向開口連通刀具穿入孔和刀具穿出口。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環狀結構係由複數個子結構環形排列而形成。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機頭節板、機頭適配部、和刀具限位部係為一體成形之金屬結構。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機頭適配部和刀具限位部之外緣設有一補強肋。
於本創作之另一範疇中提供一植牙限位工具組。此植牙限位工具組包含有一手持機具和複數個機頭限位套筒。手持機具包含一機頭以驅動一刀具,機頭具有一刀具裝設側。機頭限位套筒包含一機頭節板、一機頭適配部、和一刀具限位部。機頭節板具有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機頭節板之中心具有一刀具穿入孔穿透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機頭適配部設置於該第一側。機頭適配部具有一機頭適配結構對應機頭,使機頭可拆地固設於機頭適配結構之中,且刀具裝設側抵靠該第一側。刀具限位部設置於該第二側且具有一環狀結構。環狀結構具有一刀具穿出口,以讓刀具經刀具穿入孔、環狀結構和刀具穿出口之中穿透。
於本創作之再一範疇中提供一植牙導引限位工具組。此植牙導引限位工具組包含有一手持機具、複數個機頭限位套筒和一植牙導引套組。手持機具包含一機頭以驅動一刀具,機頭具有一刀具裝設側。機頭限 位套筒包含一機頭節板、一機頭適配部、和一刀具限位部。機頭節板具有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機頭節板之中心具有一刀具穿入孔穿透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機頭適配部設置於該第一側。機頭適配部具有一機頭適配結構對應機頭,使機頭可拆地固設於機頭適配結構之中,且刀具裝設側抵靠該第一側。刀具限位部設置於該第二側且具有一環狀結構。環狀結構具有一刀具穿出口,以讓刀具經刀具穿入孔、環狀結構和刀具穿出口之中穿透。植牙導引套組進一步包含有一植牙導引套和一齒模固定元件。植牙導引套具有一軸向導引孔對應機頭限位套筒,以供機頭限位套筒軸向移動,底部有一導引套刀具穿孔。齒模固定元件,具有一導引套孔容納植牙導引套。
1:機頭限位套筒
1P、1Q、1R、1S:機頭限位套筒
10:機頭節版
12:機頭適配部
14:刀具限位部
14P、14Q、14R、14S:刀具限位部
15:側向開口
16:補強肋
100:刀具穿入孔
101:第一側
102:第二側
120:機頭適配結構
127:突出卡榫
140:環狀結構
1400:刀具穿出口
1401:子結構
1405:刀具容置空間
2:手持機具
20:機頭
201:刀具裝設側
3:植牙導引套組
31:植牙導引套
32:齒模固定元件
310:軸向導引孔
312:導引套刀具穿孔
320:導引套孔
4:齒槽骨
X:平行刀具軸向方向
Y:垂直刀具軸向方向
d1、d2、d3:最短徑長
圖1A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正視圖;
圖1B為根據圖1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側視圖;
圖1C為根據圖1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俯視圖;
圖1D為根據圖1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仰視圖;
圖2為組合手機和圖1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示意圖;
圖3A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透視圖;
圖3B為根據本創作之多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透視圖;
圖3C為使用圖3B之機頭限位套筒1R配合手機鑽孔之示意圖;
圖3D為使用圖3B之機頭限位套筒1P配合手機鑽孔之示意圖;
圖4A為根據本創作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正視圖;
圖4B為根據圖4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側視圖;
圖4C為根據圖4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俯視圖;
圖4D為根據圖4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仰視圖;
圖5為組合手機和圖4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示意圖;
圖6A為根據本創作之再一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正視圖;
圖6B為根據圖6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側視圖;
圖6C為根據圖6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俯視圖;
圖6D為根據圖6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仰視圖;
圖7A為根據本創作之再一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正視圖;
圖7B為根據圖7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側視圖;
圖7C為根據圖7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俯視圖;
圖7D為根據圖7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仰視圖;
圖8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之植牙限位工具組之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之植牙導引限位工具組之示意圖。
為了讓本創作的優點,精神與特徵可以更容易且明確地了解,後續將以實施例並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詳述與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實施例僅為本創作代表性的實施例。但是其可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說明書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創作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且全面。
在本創作公開的各種實施例中使用的術語僅用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並非在限制本創作所公開的各種實施例。如在此所使用的單數形式係也包括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示。除非另有限定, 否則在本說明書中使用的所有術語(包含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創作公開的各種實施例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涵義相同的涵義。上述術語(諸如在一般使用的辭典中限定的術語)將被解釋為具有與在相同技術領域中的語境涵義相同的涵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具有理想化的涵義或過於正式的涵義,除非在本創作公開的各種實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請參閱圖1A至圖1D以及圖2。圖1A至圖1D是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1之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和仰視圖。圖2為組合手機和圖1A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1之示意圖。如圖1A~1D以及圖2所示,於本具體實施例中,機頭限位套筒1用於限制手持機具2之鑽孔深度,手持機具2包含有一機頭20以驅動一刀具3。機頭限位套筒1包含一機頭節板10、一機頭適配部12、和一刀具限位部14。機頭節板10具有一第一側101和一第二側102。機頭節板10之中心具有一刀具穿入孔100穿透該第一側101和該第二側102。機頭適配部12設置於該第一側101。機頭適配部12具有一機頭適配結構120對應機頭20,使機頭20可拆地固設於機頭適配結構120之中。刀具限位部14設置於該第二側102且具有一環狀結構140。環狀結構140有一穿透孔,穿透孔之一端為一刀具穿出口1400,以讓刀具3經刀具穿入孔100、環狀結構140和刀具穿出口1400之中穿透。也就是說,在手機2裝設刀具3並且運作時,刀具3與環狀結構140並不直接接觸。
機頭限位套筒1固設在機頭20上,當裝設機頭限位套筒1之手持機具2在一作業平面上作業時,刀具限位部14抵住作業平面而限制了機頭20向作業平面移動。相對地,機頭20所驅動的刀具3也不能再更深入鑽孔。因此,刀具限位部14限制了鑽孔深度。同時,操作者可以藉由替換不同長 度之環狀結構140之機頭限位套筒1,以決定刀具3露出刀具穿出口1400之長度,進而決定鑽孔深度。操作者僅要選定鑽孔深度,替換相對長度之機頭限位套筒1,確定鑽孔位置角度後即可直覺地深鑽。當到達預設鑽孔深度時,操作者可感受到手持機具2被阻擋而停止,而不需持續地、反覆地用視覺估量鑽孔深度。
手持機具2可以是牙科手術中常使用的手機(handpiece)。刀具3則是可裝上手機的牙科用刀具,或稱牙鑽。機頭節板10之目的是阻擋機頭20在機頭限位套筒1中軸向移動。在機頭適配部12和刀具限位部14之間,具有相同功能之構造,皆可視為機頭節板10的一種,並不限於板型。
本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1結構精簡,製作成本低。並且,機頭限位套筒1結構幾乎貼合原始手持機具2,不占用操作空間。由於本創作之機頭限位套筒1是固設在機頭20上,而非習知技術中的裝設在機頭和刀具之間,因此不會延長刀具長度,不受到張口幅度或鑽孔位置之限制。再者,機頭限位套筒1並不直接接觸刀具3,機頭限位套筒1不需要有旋轉元件,不會在運作過程中磨耗。還有,機頭限位套筒1不需要拆下,機頭20就可以直接替換刀具3。最後,本創作之機頭限位套筒1是利用結構卡固在機頭20上,簡單施力即可拆裝,方便快速替換。
在如圖1之機頭限位套筒1結構之具體實施例中,機頭限位套筒1可以如圖2地沿刀具3之垂直刀具軸向方向Y裝設在機頭20上,藉由機頭適配部12之機頭適配結構120卡固。機頭節版10之第一側101供機頭20抵靠,以限制機頭20和機頭限位套筒1之相對位置。
所述的環狀結構140是指內部留有空間,兩端開口之類似管 狀結構。環狀結構140之一端開口是刀具穿出口1400,另一端連通刀具穿入孔100。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環狀結構140也可以是側面開口之管狀結構,或是多個子結構排列成環狀,亦可稱為環狀結構140,而達到本創作之目的。
於多個具體實施例中,機頭節板10、機頭適配部12、和刀具限位部14係為一體成形之金屬結構,有利於整體結構穩定性。一體成形的機頭限位套筒1可以利用3D金屬列印之方式增材製造而成。增材製造相較減材製造更適合本創作中結構特殊且小型的機頭限位套筒。
請參閱圖2、圖3A與圖3B。圖3A與圖3B為根據本創作之多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透視圖。環狀結構140內有一刀具容置空間1405,刀具容置空間1405之最短徑長d2大於或等於該刀具穿入孔100之最短徑長d1。刀具穿出口1400之最短徑長d3大於或等於刀具穿入孔100之最短徑長d1及刀具容置空間1405之最短徑長d2。由於刀具3之刀柄30一般直徑較小,刀具穿入孔100之最短徑長d1可以較窄,讓機頭節版10之第一側101有更大的面積卡固機頭20。由於刀具3之刀尖31一般直徑較大,且要避免刀具限位部14之環狀結構140接觸刀尖31而磨損,刀具容置空間1405之最短徑長d2需要較寬。而避免鑽孔時殘屑堆積在刀具容置空間1405內,刀具穿出口1400之最短徑長d3也較刀具容置空間1405之最短徑長d2更寬。
此外,機頭適配結構120之頂端或側面可以有一突出卡榫127,卡住機頭20避免機頭限位套筒1滑脫。
請一併參閱圖3A至圖3D。圖3C和圖3D為使用圖3B之機頭限位套筒1R和機頭限位套筒1P鑽孔之示意圖。當操作者欲用刀具3在齒槽骨4 鑽一較淺孔洞時,選用刀具限位部14R較長的機頭限位套筒1R裝上手持機具2。此時刀具3露出刀具限位部14R部分較少,鑽孔較淺。當操作者欲進一步用相同刀具3在齒槽骨4鑽一較深孔洞時,選用刀具限位部14P較短的機頭限位套筒1P替換裝上手持機具2。此時刀具3露出刀具限位部14P部分較多,鑽孔較深。
請參閱圖4A至圖4D、圖5。圖4A至圖4D為根據本創作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1之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圖5為組合手機2和圖4A之之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1之示意圖。於實務中,部分刀具之直徑太長,無法以垂直刀具軸向方向Y進入前述具體實施例之刀具穿入孔100。於此具體實施例中,機頭限位套筒1之環狀結構140和機頭節板10之側面有一側向開口15。側向開口15連通刀具穿入孔100和刀具穿出口1400。也就是說俯視或仰視時都可見到刀具穿入孔100連通到外緣。
在結構強度允許之狀況下,這樣的設計可以提供機頭限位套筒1由刀具3之側面,亦即圖5中之平行刀具軸向方向X,裝設在機頭20上。因此,機頭限位套筒1和刀具3兩者獨立性更高,替換機頭限位套筒1不需要先拆卸刀具3;反之,替換刀具3也不需要先拆卸機頭限位套筒1。
並且,由於手機上會有噴水口朝向刀具噴水,以降低運作溫度和洗去血水。側向開口15之設計允許噴水直至鑽孔處,達到冷卻以及順利的排除血水之目的。
本實施例中,機頭限位套筒1進一步包含有一補強肋16設置於該機頭適配部12和該刀具限位部14之外緣,藉以加強整體結構強度。補強肋16與本創作之其他元件相同,並不限於本實施例,亦可組合至其他實 施例。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亦可以使用多個補強肋16加強結構強度。
請參閱圖6A至圖6D。圖6A至圖6D為根據本創作之再一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和仰視圖。在此實施例中,除了機頭限位套筒1之環狀結構140和機頭節板10之側面有一側向開口15,還有環狀結構140是由三個子結構1401組成。當環狀結構140有多個側向開口即會形成多個子結構1401。多個側向結構還有助於水沖入和流出刀具限位部14。
請參閱圖7A至圖7D。圖7A至圖7D為根據本創作之再一具體實施例之機頭限位套筒之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和仰視圖。部分狀況下,刀具操作空間較小,例如鑽孔位置兩旁牙齒太過接近。此時也可以替換成用較小徑長的環狀結構140進行鑽孔。甚至,環狀結構140可設計成非圓形、例如橢圓形、多角形、內凹型等,以符合齒間空隙。
請參閱圖8。圖8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之植牙限位工具組之示意圖。於本創作之另一範疇中提供一植牙限位工具組。此植牙限位工具組包含有一手持機具2和複數個機頭限位套筒1。手持機具2包含一機頭20以驅動一刀具,機頭20具有一刀具裝設側201。每一機頭限位套筒1與前述實施例中所述之機頭限位套筒大致相同。此處尤其強調機頭2可拆地固設於機頭適配結構120之中,且刀具裝設側201抵靠該第一側101。此外,每一機頭限位套筒1之刀具限位部14長度不同,例如15mm、17mm、19mm、21mm。不同長度的刀具限位部14用於鑽不同深度的孔洞,例如對應上述的長度刀具限位部14可以分別鑽出9mm、7mm、5mm、3mm之切削深度。
請參閱圖9。圖9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之植牙導引限 位工具組之示意圖。於本具體實施例中,植牙導引限位工具組包含有一手持機具2、複數個機頭限位套筒1和一植牙導引套組3。手持機具2和機頭限位套筒1手段功效與先前實施例大致相同,於此不再贅述。手持機具2和單一機頭限位套筒1預先組合且植牙導引套組3用於預先固設在手術部位上,而手持機具2和單一機頭限位套筒1可在植牙導引套組3中軸向滑動。植牙導引套組3進一步包含有一植牙導引套31和一齒模固定元件32。植牙導引套31具有一軸向導引孔310對應機頭限位套筒1,以供機頭限位套筒1在軸向導引孔310內軸向移動,底部有一導引套刀具穿孔312。齒模固定元件32具有一導引套孔320容納植牙導引套31。
機頭限位套筒1之外徑長幾乎相同於軸向導引孔310內徑長,因此機頭限位套筒1可以在軸向導引孔310內上下滑動,使刀具可以從導引套刀具穿孔312中穿出,進行齒槽骨切削。利用本創作之植牙導引套31限制機頭限位套筒1之徑向移動,手持機具2可以穩定的軸向移動,避免左右偏移。齒模固定元件32之導引套孔320中還具有橫向凹槽,植牙導引套31透過橫向卡榫固設在齒模固定元件32之導引套孔320內。由於齒模固定元件32屬於個人化耗材,較精密的植牙導引套31可以重複利用,不須拋棄。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機頭限位套筒最主要有利於操作者在鑽孔時切削深度的掌握。本創作之機頭限位套筒結構精簡,製造成本低;體積小,不需要額外操作空間;運作時機頭限位套筒不與刀具直接接觸,沒有運作磨損之問題。並且可方便地替換不同規格之機頭限位套筒,縮短手術時間。
藉由以上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創作 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創作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創作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1:機頭限位套筒
100:刀具穿入孔
120:機頭適配結構
127:突出卡榫
140:環狀結構
1400:刀具穿出口
1405:刀具容置空間
d1、d2、d3:最短徑長

Claims (10)

  1. 一種機頭限位套筒,用於限制一手持機具之鑽孔深度,該手持機具包含有一機頭以驅動一刀具,該機頭限位套筒包含:
    一機頭節板,具有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該機頭節板之中心具有一刀具穿入孔穿透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
    一機頭適配部,設置於該第一側,具有一機頭適配結構對應該機頭,使該機頭可拆地固設於該機頭適配結構之中;以及
    一刀具限位部,設置於該第二側,具有一環狀結構,且該環狀結構具有一刀具穿出口,以讓該刀具經該刀具穿入孔、該環狀結構和該刀具穿出口之中穿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頭限位套筒,其中該環狀結構之側面有一側向開口,該側向開口連通該刀具穿入孔和該刀具穿出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頭限位套筒,其中該環狀結構內有一刀具容置空間,該刀具容置空間之最短徑長大於或等於該刀具穿入孔之最短徑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機頭限位套筒,其中該刀具穿出口之最短徑長大於或等於該刀具穿入孔之最短徑長及該刀具容置空間之最短徑長。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頭限位套筒,其中該環狀結構係由複數個子結構環形排列而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頭限位套筒,其中該機頭節板、該機頭適配部、和該刀具限位部係為一體成形之金屬結構,且係由三維列印製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頭限位套筒,進一步包含有一補強肋設置 於該機頭適配部和該刀具限位部之外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頭限位套筒,其中該機頭節版之該第一側供該機頭抵靠。
  9. 一種植牙限位工具組,包含有:
    一手持機具,包含一機頭以驅動一刀具,該機頭具有一刀具裝設側;以及
    複數個機頭限位套筒,可分別套設於該機頭外,每一該機頭限位套筒進一步包含有:
    一機頭節板,具有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該機頭節板之中心具有一刀具穿入孔穿透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
    一機頭適配部,設置於該第一側,具有一機頭適配結構對應該機頭,使該機頭可拆地固設於該機頭適配結構之中,且該刀具裝設側抵靠該第一側;以及
    一刀具限位部,設置於該第二側,具有一環狀結構,且該環狀結構具有一刀具穿出口,以讓該刀具經該刀具穿入孔、該環狀結構和該刀具穿出口之中穿透。
  10. 一種植牙導引限位工具組,包含有:
    一手持機具,包含一機頭以驅動一刀具,該機頭具有一刀具裝設側;複數個機頭限位套筒,可分別套設於該機頭外,每一該機頭限位套筒進一步包含有:
    一機頭節板,具有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該機頭節板之中心具有一刀具穿入孔穿透該第一側和該第二側;
    一機頭適配部,設置於該第一側,具有一機頭適配結構對應該機頭,使該機頭可拆地固設於該機頭適配結構之中且該刀具裝設側抵靠該第一側;以及
    一刀具限位部,設置於該第二側,具有一環狀結構,且該環狀結構具有一刀具穿出口,以讓該刀具經該刀具穿入孔、該環狀結構和該刀具穿出口之中穿透;以及
    一植牙導引套,具有一軸向導引孔對應該機頭限位套筒,以供該機頭限位套筒軸向移動,底部有一導引套刀具穿孔。
TW109209653U 2020-07-28 2020-07-28 機頭限位套筒 TWM605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9653U TWM605083U (zh) 2020-07-28 2020-07-28 機頭限位套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9653U TWM605083U (zh) 2020-07-28 2020-07-28 機頭限位套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5083U true TWM605083U (zh) 2020-12-11

Family

ID=74671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9653U TWM605083U (zh) 2020-07-28 2020-07-28 機頭限位套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5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83696B1 (ko) 유도 수술용 치과 장비
TWI516245B (zh) 用於壓電式骨骼手術之改良式手術刀尖
CA2476390C (en) Dental instruments for use with ultrasonic handpieces
CA2695735A1 (en) Implant erecting drill tool, hand-piece, adapter for the hand-piece, and surgical guide
JP6423585B2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埋設穴形成補助装置
US20030170591A1 (en) Guide post for trephine
KR20160130242A (ko) 단차 가이드를 포함하는 치과 임플란트 수술용 드릴링 도구
TWM579020U (zh) 雙凹式多階植牙鑽頭
US20110208192A1 (en) Surgical tool, especially for machining bones for insertion of a dental implant
JP5134379B2 (ja) 医療用切削具
TWM605083U (zh) 機頭限位套筒
CN110381877A (zh) 外科手术用钻式切削工具
TWM612955U (zh) 機頭限位導引筒狀結構及其工具組
JP2013022378A (ja) 歯科用穿孔ドリルキット
TWI785362B (zh) 機頭限位套筒及其工具組
US20180256174A1 (en) Diamond tip bur
TWI763053B (zh) 機頭限位導引筒狀結構及其植牙限位工具組和植牙導引限位工具組
EP3769714B1 (en) Dental implant guiding tool set
CN110996816B (zh) 用于与外科手术系统一起使用的冲洗套管
JP5276495B2 (ja) バリカンの櫛アタッチメント
CN213156627U (zh) 一种种植备孔钻
TWI836129B (zh) 深度止擋件,以及組合之骨鑿及深度止擋件總成
KR102648312B1 (ko) 치과용 주수 드릴
KR102009009B1 (ko) 임플란트 가이드 드릴
TW202312949A (zh) 植牙導引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