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8752U - 切削工具結構 - Google Patents

切削工具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8752U
TWM598752U TW109201369U TW109201369U TWM598752U TW M598752 U TWM598752 U TW M598752U TW 109201369 U TW109201369 U TW 109201369U TW 109201369 U TW109201369 U TW 109201369U TW M598752 U TWM598752 U TW M59875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screw
rod body
cutting tool
to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1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錦樹
Original Assignee
主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主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主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98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875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種切削工具結構,包含桿體、刀具以及噴嘴螺絲。桿體一端具有刀具夾持部,內部具有流體通道,桿體具有刀具夾持部之一端具有螺絲孔,其開口朝向刀具夾持部且螺絲孔與流體通道連通,以及桿體具有與流體通道連通之注入口。刀具固定於刀具夾持部。噴嘴螺絲其螺牙表面塗佈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並螺鎖於桿體之螺絲孔,其中噴嘴螺絲包含沿其中軸設置之第一通道,用以與桿體之流體通道連通、設於一端之斜面、設於斜面之噴口,且噴口中軸與噴嘴螺絲中軸間具有夾角、以及連通第一通道與噴口之第二通道。

Description

切削工具結構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切削工具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噴水噴氣機構之切削工具結構。
一般金屬切削機(如車床、銑床、鑽床等)加工技術係應用各式刀具,例如車刀、搪刀、銑刀等,對各種不同加工物進行切削加工。於切削過程中,由於刀具與被加工物需不斷接觸與摩擦導致切削處容易產生高熱,若不能適當的降溫,對於刀具及被加工物皆容易產生損害,進而降低良率,也會增加刀具的損毀率。因此必須在切削加工過程中不時的利用冷卻潤滑液進行冷卻與潤滑。
目前業界已有可填充冷卻潤滑液的車刀結構,也可直接利用車床上的馬達將冷卻潤滑液經由具有噴灑機構的車刀結構噴灑至切削處,以冷卻潤滑液將刀具切削處降溫並帶走切削後產生之碎屑。然而,由於各車床所配備的馬達不盡相同,因此馬達加壓於冷卻潤滑液的力道也不同,但位於車刀結構上的冷卻潤滑液的出水口位置卻為固定,亦或是使用之刀具不同時,皆會使得具有噴灑機構的車刀結構於不同車床上使用時,無法準確的將冷卻潤滑液噴灑至刀具切削處。換句話說,馬達壓力較大時,冷 卻潤滑液可能噴灑超過刀具切削處;反之,若是馬達壓力較小,則冷卻潤滑液可能無法噴灑至車具切削處。或者,在相同壓力下,若是使用的刀具較大,則冷卻潤滑液可能到達噴灑至刀具切削處;反之,若是刀具較小,則冷卻潤滑液可能噴灑超過刀具切削處。上述情形皆很容易無法準確的將冷卻潤滑液噴灑至刀具切削處,不僅冷卻的效果不佳,也可能需要更多的冷卻潤滑液,造成成本增加。更甚者,在極高速的加工切削時,部分加工材料遇到冷卻潤滑液中所含有之水分可能會造成切削表面產生變化,而無法使用冷卻潤滑液進行冷卻。
因此,本新型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可調整噴嘴螺絲前後位置之切削工具結構。本新型之切削工具結構藉由在朝向刀具夾持部之螺絲孔中裝設具有通道及噴口的噴嘴螺絲,利用噴嘴螺絲向內旋入或向外旋出來調整位於噴嘴螺絲上之噴口的位置或角度來搭配金屬切削機(如車床、銑床、鑽床等)之不同馬達壓力或是不同刀具,使噴出之冷卻潤滑液或冷卻氣體等可以準確的噴灑至刀具切削處,達到較佳的冷卻及碎屑清理效果。
依據本新型一實施方式,一種切削工具結構包含桿體、刀具以及噴嘴螺絲。桿體一端具有刀具夾持部,內部具有流體通道,桿體具有刀具夾持部之一端具有螺絲孔,且螺絲孔開口朝向刀具夾持部並與流體通道連通,以及桿體具有與流體通道連通之注入口。刀具固定於刀具夾持部。噴嘴螺絲其螺牙表面塗佈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並螺鎖於桿體之螺絲孔,其中噴嘴螺絲包含沿其中軸設置之第一通道,用以與桿體之流體通道連 通、設於一端之斜面、設於斜面之噴口,且噴口中軸與噴嘴螺絲中軸間具有夾角、以及連通第一通道與噴口之第二通道。
依據本新型一實施例,上述切削刀具結構更包含固定螺絲,螺鎖於桿體,用以將噴嘴螺絲固定於桿體之螺絲孔。
依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上述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夾角為0°~45°。較佳地,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夾角為21.5°。
依據本新型又一實施例,上述切削工具結構之噴嘴螺絲更包含頭部,位於噴嘴螺絲之第一端部,且頭部之最大寬度大於噴嘴螺絲之螺牙直徑,並使噴口開設於位於頭部之斜面。
依據本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夾角為0°~45°。較佳地,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夾角為21.5°~22°。
依據本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車刀結構之噴嘴螺絲更包含至少一調整孔,位於頭部側邊。
依據本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切削工具結構之刀具為內徑車刀、外徑車刀、搪刀、銑刀、鑽銑刀、或鑽頭刀。
依據本新型另一實施方式,一種切削工具結構包含桿體、刀具、噴嘴螺絲以及固定螺絲。桿體包含刀具夾持部、流體通道、螺絲孔以及注入口。刀具夾持部位於桿體一端,流體通道位於桿體內部。螺絲孔位於桿體具有刀具夾持部之一端,其開口朝向刀具夾持部並與流體通道連通。注入口位於桿體上並與流體通道連通。刀具固定於桿體之刀具夾持部。噴嘴螺絲螺鎖於桿體之螺絲孔,其中噴嘴螺絲包含第一通道、斜面、噴口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沿噴嘴螺絲之中軸設置,用以與桿體之流體通道 連通。斜面設於噴嘴螺絲之第一端部。噴口設於噴嘴螺絲之斜面,其中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具有夾角。第二通道連通第一通道與噴口。固定螺絲螺鎖於桿體,用以將噴嘴螺絲固定於桿體之螺絲孔。
依據本新型一實施例,上述切削工具結構之刀具為內徑車刀或外徑車刀。
依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上述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夾角為0°~45°。較佳地,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夾角為21.5°。
依據本新型又一實施例,上述切削工具結構之噴嘴螺絲更包含頭部,位於噴嘴螺絲之第一端部,且頭部之最大寬度大於噴嘴螺絲之螺牙直徑,並使噴口開設於位於頭部之斜面。
依據本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夾角為0°~45°。較佳地,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夾角為21.5°~22°。
依據本新型再一實施例,上述車刀結構之噴嘴螺絲更包含至少一調整孔,位於頭部側邊。
依據本新型又一實施方式,一種切削工具結構包含桿體、兩刀具以及兩噴嘴螺絲。桿體包含分別位於桿體一端之兩側之兩刀具夾持部、具有兩刀具夾持部之桿體端部設有兩螺絲孔,且其開口分別朝向兩刀具夾持部之一,位於桿體內部之流體通道與兩螺絲孔連通,同時桿體上另設有注入口與流體通道連通。兩刀具分別固定於桿體之二刀具夾持部。兩噴嘴螺絲其螺牙表面皆塗佈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並分別螺鎖於桿體之二螺絲孔,其中兩噴嘴螺絲分別包含第一通道、斜面、噴口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沿噴嘴螺絲之中軸設置,用以與桿體之流體通道連通。斜面設於 該噴嘴螺絲之第一端部。噴口設於噴嘴螺絲之斜面,其中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中軸間具有夾角。第二通道連通第一通道與噴口。
依據本新型一實施例,上述切削工具結構之刀具為搪刀、銑刀、或鑽銑刀。
依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上述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夾角為0°~45°。較佳地,噴口之中軸與噴嘴螺絲之中軸間夾角為21.5°。
依據本新型又一實施例,上述切削刀具結構更包含二固定螺絲,螺鎖於桿體,分別用以將兩噴嘴螺絲固定於桿體之兩螺絲孔。
100:切削工具結構
110:桿體
112:刀具夾持部
114:流體通道
116:螺絲孔
118:注入口
120:刀具
130:噴嘴螺絲
132:第一通道
134:斜面
136:噴口
138:第二通道
140:固定螺絲
200:切削工具結構
210:桿體
214:流體通道
216:螺絲孔
220:刀具
230:噴嘴螺絲
231:螺牙
232:第一通道
234:頭部
235:斜面
236:噴口
238:第二通道
239:調整孔
240:固定螺絲
300:切削工具結構
310:桿體
312:刀具夾持部
314:流體通道
316:螺絲孔
320:刀具
330:噴嘴螺絲
336:噴口
400:切削工具結構
410:桿體
412:刀具夾持部
414:流體通道
416:螺絲孔
418:注入口
420:刀具
430:噴嘴螺絲
A、B:夾角
X1、X2、Y1、Y2:中軸
為讓本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係繪示根據本新型一實施方式之一種切削工具結構之俯視圖;
第2圖係繪示第1圖之切削工具結構之側視圖;
第3圖係繪示第1圖之切削工具結構之噴嘴螺絲之側面透視圖;
第4圖係繪示第1圖之切削工具結構之噴嘴螺絲向外旋出之示意圖;
第5圖係繪示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方式之一種切削工具結構側視圖;
第6圖係繪示第5圖之切削工具結構之噴嘴螺絲之側面透視圖;
第7圖係繪示根據本新型又一實施方式之一種切削工具結構俯視圖;
第8圖係繪示第7圖之切削工具結構側視圖;以及
第9圖係繪示根據本新型再一實施方式之一種切削工具結構俯視圖。
請參照第1圖及第2圖,其係分別繪示根據本新型一實施方式之一種切削工具結構100之俯視圖與側視圖。切削工具結構100包含桿體110、刀具120、噴嘴螺絲130、以及固定螺絲140。
桿體110包含刀具夾持部112、流體通道114、螺絲孔116以及注入口118。刀具夾持部112位於桿體110一端,流體通道114位於桿體110內部。螺絲孔116位於桿體110具有刀具夾持部112之一端,其開口朝向刀具夾持部112,螺絲孔116並與流體通道114連通。注入口118位於桿體110上並與流體通道114連通。刀具120則固定於桿體110之刀具夾持部112。於此實施例中,刀具120為車刀。
請同時參照第1圖至第3圖,其中第3圖係繪示第1圖之切削工具結構100之噴嘴螺絲130之立體透視圖。噴嘴螺絲130螺鎖於桿體110之螺絲孔116。噴嘴螺絲130包含第一通道132、斜面134、噴口136以及第二通道138。第一通道132沿噴嘴螺絲130之中軸X1設置,用以與桿體110之流體通道114連通,即當噴嘴螺絲130螺鎖於螺絲孔116時,第一通道132即與桿體110之流體通道114連通,因此本新型之切削工具結構100以噴嘴螺絲130之噴口136取代一般桿體之出水口。斜面134設於噴嘴螺絲130之一端,噴口136設於噴嘴螺絲130之斜面134。第二通道138連通第一通道132與噴口136。其中噴口136之中軸Y1與噴嘴螺絲130之中軸X1間具有夾角A,其中夾角A可為0°~45°。
根據本新型一實施例,噴口136之中軸Y1與噴嘴螺絲130之中軸X1間夾角A為21.5°。由於噴嘴螺絲130係以螺鎖方式設置於桿體110之 螺絲孔116,因此可藉由調整噴嘴螺絲130螺鎖位置而將位於噴嘴螺絲130斜面134上之噴口136於桿體110之螺絲孔116處前後位移。調整方式可使用符合尺寸之L型扳手或其他輔助工具配合噴嘴螺絲130之噴口136即可將噴嘴螺絲130旋入或旋出。
由於不同車床所配置之加壓馬達馬力大小不同,容易造成由噴口噴出之流體壓力不同,導致流體最終噴灑位置不同,未必能準確噴灑至刀具切削處。因此本新型之切削工具結構100利用螺鎖方式將噴嘴螺絲130設置於桿體110之螺絲孔116,使得噴嘴螺絲130可前後位移,並使流體可經由與桿體110之流體通道114連通之噴嘴螺絲130之噴口136噴出。再者,當上述夾角A越小時,相同車床之加壓馬達馬力可使冷卻潤滑液噴灑越遠離切削工具結構100;反之,當上述夾角A越大時,相同車床之加壓馬達馬力則使冷卻潤滑液噴灑越靠近切削工具結構100。藉此,利用具不同夾角A之噴嘴螺絲搭配不同車床之馬達壓力或是不同刀具,使得流體可以準確的噴灑至刀具切削處,達到較佳的冷卻效果及碎屑清除效果。
此外,由於在極高速的加工切削時,部分加工材料遇到冷卻潤滑液中所含之水分可能會造成切削表面產生變化,而無法使用冷卻液體進行冷卻。因此,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本新型之切削工具結構100可由注入口118注入冷卻氣體,使冷卻氣體經過流體通道114到達噴嘴螺絲130,由噴嘴螺絲130之噴口136噴出至刀具切削處,同樣可達到冷卻效果及碎屑清除效果。
第4圖係繪示第1圖之切削工具結構100之噴嘴螺絲130向外旋出之示意圖。當車床加壓馬達馬力較小或是刀具較大時,表示流體被加 壓後經桿體110之注入口118進入流體通道114,再經由與桿體110之流體通道114連通之噴嘴螺絲130之噴口136噴出後能到達的距離較短,因此將噴嘴螺絲130往外旋出螺絲孔116,可使得噴嘴螺絲130上之噴口136較桿體110之螺絲孔116靠近刀具切削處,以使得流體更能準確噴灑至刀具切削處。反之,當車床加壓馬達馬力較強或使用之刀具較小時,表示流體利用壓力由噴口136噴出後能達到的距離較遠,便可將噴嘴螺絲130往內旋入螺絲孔116,拉長噴口136至刀具切削處的距離,藉此使流體可準確噴灑至刀具切削處,達到冷卻功能及碎屑清除效果。
固定螺絲140螺鎖於桿體110,用以將噴嘴螺絲130固定於流體通道114之螺絲孔116。具體而言,當噴嘴螺絲130調整至所需位置後,以固定螺絲140由桿體110頂面相對於噴嘴螺絲130處旋入抵頂於噴嘴螺絲130,以將噴嘴螺絲130更加固定於螺絲孔116內。
或者,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噴嘴螺絲130之螺牙表面經加工後塗佈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此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具有防鬆防漏之功能,例如耐落集團之產品T-40。
請參照第5圖及第6圖,其係分別繪示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方式之一種切削工具結構200之側視圖及其噴嘴螺絲230之側面透視圖。切削工具結構200包含桿體210、刀具220、噴嘴螺絲230以及固定螺絲240。其中桿體210、刀具220以及固定螺絲240之結構皆與上述實施例之切削工具結構100之桿體110、刀具120以及固定螺絲140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噴嘴螺絲230螺鎖於流體通道214之螺絲孔216。不同之處在於,噴嘴螺絲230包含螺牙231、第一通道232、頭部234、噴口236以及第二 通道238。第一通道232沿噴嘴螺絲230之中軸X2設置,用以與桿體210之流體通道214連通。頭部234位於噴嘴螺絲230之一端,且頭部234設有斜面235,頭部234寬度大於噴嘴螺絲230之螺牙231直徑。因此,當本實施例中之噴嘴螺絲230向內旋入螺絲孔216時,頭部234之底部會抵於螺絲孔216外側,使得噴嘴螺絲230不會完全旋入桿體之螺絲孔216內,如第5圖所示。
噴口236開設於頭部234之斜面235,噴口236之中軸Y2與噴嘴螺絲230之中軸X2間具有夾角B,其中夾角B可為0°~45°,第二通道238則連通噴口236與第一通道232。由於噴口236開設於頭部234之斜面235上,斜面235具有一定面積,使得噴口236並非一定要設於斜面235正中央。根據本新型一實施例,噴口之中軸Y2與噴嘴螺絲230之中軸X2間之夾角B為21.5°~22°,藉此使得本新型之刀具結構可使用於更多不同加壓馬達之車床或刀具。如前所述,當夾角B越小時,相同車床之加壓馬達馬力可使流體噴灑越遠離切削工具結構200;反之,當上述夾角B越大時,相同車床之加壓馬達馬力則使流體噴灑越靠近切削工具結構200。藉此,利用具不同夾角B之噴嘴螺絲搭配不同車床之馬達壓力或是不同刀具,使得流體可以準確的噴灑至刀具切削處,達到較佳的冷卻效果及碎屑清除效果。上述流體例如冷卻潤滑液或是冷卻空氣。
上述噴嘴螺絲230之調整方式可使用符合尺寸之L型扳手或其他輔助工具配合噴嘴螺絲230之噴口236即可將噴嘴螺絲230旋入或旋出。或者,根據本新型一實施例,噴嘴螺絲230更包含至少一個調整孔239開設於頭部234之側邊。根據本新型一實施例,噴嘴螺絲230於其頭部234側邊開設三個調整孔239,方便使用者調整噴嘴螺絲230之位置。
第7圖及第8圖係繪示根據本新型又一實施方式之一種切削工具結構俯視圖及側視圖。切削工具結構300包含桿體310、刀具320以及噴嘴螺絲330。其中桿體310之結構與上述實施例之切削工具結構100之桿體110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刀具320可為內徑車刀、外徑車刀、搪刀、銑刀、鑽銑刀、或鑽頭刀,固定於桿體310之刀具夾持部312。根據本新型一實施例,刀具320為內徑車刀,如第7圖所示。
噴嘴螺絲330螺鎖於桿體310之螺絲孔316,噴嘴螺絲330之結構與前述實施方式之噴嘴螺絲330結構相似,且噴嘴螺絲330其螺牙經加工後塗佈有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此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具有防鬆防漏之功能,例如耐落集團之產品T-40。具體而言,當噴嘴螺絲330螺鎖於螺絲孔316時此一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會介於噴嘴螺絲330之螺牙與螺絲孔316內壁之螺紋間,產生填滿縫隙之效果。因此當流體(如冷卻潤滑液或冷卻氣體)經由與桿體310之流體通道314連通之噴嘴螺絲330之噴口336噴出時,此一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不僅使流體不會由噴嘴螺絲330與螺絲孔316之間的縫隙溢出,也可防止流體壓力造成噴嘴螺絲330鬆脫,達到防鬆防漏之功能。
此外,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上述切削工具結構300可如前述之切削工具結構100更包含固定螺絲(未繪示),由桿體310頂面相對於噴嘴螺絲330處旋入抵頂於噴嘴螺絲330,以將噴嘴螺絲330更加固定於螺絲孔316內。
第9圖係繪示根據本新型再一實施方式之一種切削工具結構俯視圖。切削工具結構400包含桿體410、兩刀具420以及兩噴嘴螺絲430, 為含有雙刀具之切削工具結構。
如第9圖所示,桿體410包含兩刀具夾持部412、流體通道414、兩螺絲孔416以及注入口418。兩刀具夾持部412分別位於桿體410一端之兩側,並定義此端部為桿體410前端。兩螺絲孔416開設於具有刀具夾持部412之桿體410端部,並位於刀具夾持部412後方,各自朝向刀具夾持部412之一。流體通道414位於桿體410內部,並與兩螺絲孔416連通。同時桿體410上另設有注入口418與流體通道414連通。
兩刀具420分別固定於桿體410之二刀具夾持部412。刀具420可為搪刀、銑刀、或鑽銑刀。根據本新型一實施例,刀具420為銑刀,如第9圖所示。
兩噴嘴螺絲430其螺牙表面皆塗佈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並分別螺鎖於桿體410之二螺絲孔416,其中兩噴嘴螺絲430之結構與前述實施方式之噴嘴螺絲330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即,利用噴嘴螺絲430向內旋入或向外旋出來調整位於噴嘴螺絲430上之噴口(未繪示)的位置來搭配各種金屬切削機之不同馬達壓力或是不同刀具,使噴出之冷卻潤滑液或冷卻氣體等可以準確的噴灑至刀具切削處,達到較佳的冷卻效果及碎屑清除效果。
此外,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上述切削工具結構400可如前述之切削工具結構100更包含兩固定螺絲(未繪示),分別由桿體410頂面相對於兩噴嘴螺絲430處旋入抵頂於噴嘴螺絲430,以將噴嘴螺絲430更加固定於螺絲孔416內。
縱上所述,本新型之切削工具結構於桿體上設置朝向刀具夾持部之螺絲孔,用以裝設具有流體通道及噴口的噴嘴螺絲,並具有以下優 點:
第一,利用噴嘴螺絲向內旋入或向外旋出來調整位於噴嘴螺絲上之噴口的位置,取代一般刀具桿體之噴水口。
第二,本新型之切削工具結構利用固定螺絲或於噴嘴螺絲之螺牙表面塗佈具有防鬆防漏之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亦或是兩者搭配,使得噴嘴螺絲不會因流體壓力過大而鬆脫,流體也不會由噴嘴螺絲與螺絲孔間縫隙溢出。
第三,藉由調整噴嘴螺絲之噴口位置來搭配各種金屬切削機床之不同馬達壓力或不同刀具使用,使得流體可以準確的噴灑至刀具切削處,達到較佳的冷卻效果及碎屑清除效果。
此外,本新型之切削工具結構之噴嘴螺絲可具有頭部,於頭部上設置斜面,並將噴口開設於斜面上,藉此增加噴口中軸與噴嘴螺絲中軸間夾角之範圍,使得本新型之切削工具結構可使用於更多不同加壓馬達之各種金屬切削機(如車床、銑床、鑽床等)或刀具。
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切削工具結構
110:桿體
112:刀具夾持部
114:流體通道
116:螺絲孔
120:刀具
130:噴嘴螺絲
136:噴口
140:固定螺絲

Claims (22)

  1. 一種切削工具結構,包含:
    一桿體,包含:
    一刀具夾持部,位於該桿體一端;
    一流體通道,位於該桿體內部;
    一螺絲孔,位於該桿體具有該刀具夾持部之該端,其開口朝向該刀具夾持部並與該流體通道連通;以及
    一注入口,位於桿體上並與該流體通道連通;
    一刀具,固定於該桿體之該刀具夾持部;以及
    一噴嘴螺絲,其螺牙表面塗佈一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螺鎖於該桿體之該螺絲孔,其中該噴嘴螺絲包含:
    一第一通道,沿該噴嘴螺絲之一中軸設置,用以與該桿體之該流體通道連通;
    一斜面,設於該噴嘴螺絲之一第一端部;
    一噴口,設於該噴嘴螺絲之該斜面,其中該噴口之一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具有一夾角;以及
    一第二通道,連通該第一通道與該噴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更包含:
    一固定螺絲,螺鎖於該桿體,用以將該噴嘴螺絲固定於該桿體之該螺絲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噴口之該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之該夾角為0°~45°。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噴口之該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之該夾角為21.5°。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該噴嘴螺絲更包含:一頭部,位於該噴嘴螺絲之該第一端部,且該頭部之最大寬度大於該噴嘴螺絲之螺牙直徑,並使該斜面位於該頭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噴口開設於該斜面上,且該噴口之該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之該夾角為0°~45°。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噴口之該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之該夾角為21.5°~22°。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該噴嘴螺絲更包含:至少一調整孔,位於該頭部側邊。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刀具為一內徑車刀、一外徑車刀、一搪刀、一銑刀、一鑽銑刀、或一鑽頭刀。
  10. 一種切削工具結構,包含:
    一桿體,包含:
    一刀具夾持部,位於該桿體一端;
    一流體通道,位於該桿體內部;
    一螺絲孔,位於該桿體具有該刀具夾持部之該端,其開口朝向該刀具夾持部並與該流體通道連通;以及
    一注入口,位於桿體上並與該流體通道連通;
    一刀具,固定於該桿體之該刀具夾持部;
    一噴嘴螺絲,螺鎖於該桿體之該螺絲孔,其中該噴嘴螺絲包含:
    一第一通道,沿該噴嘴螺絲之一中軸設置,用以與該桿體之該流體通道連通;
    一斜面,設於該噴嘴螺絲之一第一端部;
    一噴口,設於該噴嘴螺絲之該斜面,其中該噴口之一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具有一夾角;以及
    一第二通道,連通該第一通道與該噴口;以及
    一固定螺絲,螺鎖於該桿體,用以將該噴嘴螺絲固定於該桿體之該螺絲孔。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噴口之該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之該夾角為0°~45°。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噴口之該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之該夾角為21.5。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該噴嘴螺絲更包含:
    一頭部,位於該噴嘴螺絲之該第一端部,且該頭部之最大寬度大於該噴嘴螺絲之螺牙直徑,並使該斜面位於該頭部。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噴口開設於該斜面,且該噴口之該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之該夾角為0°~45°。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噴口之該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之該夾角為21.5°~22°。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該噴嘴螺絲更包含:至少一調整孔,位於該頭部側邊。
  17.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刀具為一內徑車刀或一外徑車刀。
  18. 一種切削工具結構,包含:
    一桿體,包含:
    二刀具夾持部,分別位於該桿體一端之兩側;
    一流體通道,位於該桿體內部;
    二螺絲孔,位於該桿體具有該二刀具夾持部之該端,其開口分別朝向該刀具夾持部之一並與該流體通道連通;以及
    一注入口,位於桿體上並與該流體通道連通;
    二刀具,分別固定於該桿體之該二刀具夾持部;以及
    二噴嘴螺絲,其螺牙表面皆塗佈一水性鐵氟龍樹脂塗層,分別螺鎖於該桿體之該二螺絲孔,其中該二噴嘴螺絲分別包含:
    一第一通道,沿該噴嘴螺絲之一中軸設置,用以與該桿體之該流體通道連通;
    一斜面,設於該噴嘴螺絲之一第一端部;
    一噴口,設於該噴嘴螺絲之該斜面,其中該噴口之一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具有一夾角;以及
    一第二通道,連通該第一通道與該噴口。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更包含:
    二固定螺絲,螺鎖於該桿體,分別用以將該二噴嘴螺絲固定於該桿體之該二螺絲孔。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噴口之該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之該夾角為0°~45°。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噴口之該中軸與該噴嘴螺絲之該中軸間之該夾角為21.5°。
  22.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切削工具結構,其中該二刀具為二搪刀、二銑刀、或二鑽銑刀。
TW109201369U 2019-12-11 2020-02-07 切削工具結構 TWM59875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6455 2019-12-11
TW108216455 2019-12-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8752U true TWM598752U (zh) 2020-07-21

Family

ID=72601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1369U TWM598752U (zh) 2019-12-11 2020-02-07 切削工具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8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9740B (zh) 一种内冷式内孔车削刀具
US8939685B2 (en) Cutting tool
US6123270A (en) Work mach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mist used therein
JP3449929B2 (ja) 工作加工方法
WO2015056406A1 (ja) 切削工具用ホルダ及び切削工具
JPH1076404A (ja) 旋削用バイト
JP2010234457A (ja) インサート着脱式切削工具
JP2010142889A (ja) 工具保持具、工具保持具用切削液供給プレート及び切削加工方法
JP4820691B2 (ja) 穴あけ工具
TWM598752U (zh) 切削工具結構
JPH11309616A (ja) オイルミスト加工用ドリル
GB2266676A (en) Tool-holder with coolant groove
US7357607B2 (en) Tool holder
JPH0871813A (ja) 切削工具
CN211992036U (zh) 切削工具结构
CN211990981U (zh) 双轮切削工具结构
TWM598751U (zh) 雙輪切削工具結構
JP2004148429A (ja) コレットチャック用コレット
JP2010533593A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を備える工具ホルダ
TWI605903B (zh) Angular nozzle
KR20030030152A (ko) 주축 내부에서의 절삭유 분사 각도 조절장치
JPH06320384A (ja) 工作加工方法
JP2998951B2 (ja) 棒状回転工具
KR20080054243A (ko) 공작기계용 절삭유 분사노즐유닛
CN210435474U (zh) 一种锯切加工用冷却清洁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