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5288U -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 - Google Patents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5288U
TWM585288U TW107213079U TW107213079U TWM585288U TW M585288 U TWM585288 U TW M585288U TW 107213079 U TW107213079 U TW 107213079U TW 107213079 U TW107213079 U TW 107213079U TW M585288 U TWM585288 U TW M58528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substrate
plate
plate body
mov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3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濱
Original Assignee
林志濱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志濱 filed Critical 林志濱
Priority to TW107213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5288U/zh
Publication of TWM585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5288U/zh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一種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用於設置在一支撐腳架上,並供至少一板片安裝於上。該基板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區域以及至少一與該第一區域沿一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第二區域。該基板的周緣向外凸設有複數環繞在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外側的支撐臂,且該支撐臂的高度高於該基板的高度。當複數該基板相鄰排列時,使該板片在該基板上形成有相互交錯的紋路,並利用該些支撐臂增加對該板片的支撐力。

Description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基板,特別是指一種用於一架高地板上以供一板片安裝於上,以使該板片形成一活動式並能形成有相互交錯紋路並能提升對該板片的支撐力的基板。
架高地板,通常應用在室內空間,使其與室內地板形成有一高低落差的空間,以便在該室內地板與該架高地板之間進行線路的佈局。
傳統的架高地板一般是由一支撐腳架以及一基板所組成,該支撐腳架用來安裝在該室內地板上,該基板則是安裝在該支撐腳架上,令該基板透過該支撐腳架與該室內地板之間形成有高低落差的空間。
現今該架高地板中的該基板,如本案創作人所申請的中華民國公告第M530333號「架高地板之結構改良」新型專利所示,其大多呈方形狀態,當複數架高地板同時鋪陳在該室內地板上時,以便組構呈一完整的平面,達到該架高地板的平整度要求。
惟,由於現有該基板大致都呈方形,因此,當鋪陳在該室內地板上時,整體應用顯得相當單調,更無法呈現出如木質地板或是大理石地板所呈現出的交錯紋路。
爰此,如何提供一種用於一架高地板上以供一板片安裝於 上,使該板片形成一活動式並能形成有交錯紋路同時能夠增加對該板片的支撐力的基板.即為本創作所欲解決的技術手段及其目的。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基板,特別是指一種用於一架高地板上以供一板片安裝於上,使該板片形成一活動式並形成有交錯紋路同時能夠增加對該板片的支撐力的基板。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一種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該基板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區域以及至少一與該第一區域沿一第一方向相鄰設置的第二區域。其中,該基板的周緣向外凸設有複數環繞在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外側的支撐臂,且該支撐臂的高度高於該基板的高度。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更形成有至少一支撐肋,且該支撐肋的高度高於該基板的高度。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更形成有至少一支撐肋,且該支撐肋的高度高於該基板的高度。
在一實施例中,該支撐肋與該些支撐臂的高度相同。
在一實施例中,該基板進一步是由一板體以及一設置於該板體下方的加強底板所組成,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設置於該板體上。
在一實施例中,該板體上更設置有二該第一區域以及一該第二區域,二該第一區域沿該第一方向彼此相互間隔,該第二區域設置在間隔的二該第一區域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該板體進一步是由一第一板體以及一與該第 一板體相鄰設置的第二板體所組成。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區域設置在該第一板體上,該第二區域設置在該第二板體上。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板體上設置有至少一該第一區域以及一該第二區域,該第二板體上同樣的設置有一該第一區域以及一該第二區域。
在一實施例中,該基板上更包含有複數貫穿該基板的定位孔。
本創作一種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相較於習知技術具有下列的優點:
1.本創作的該基板透過該些支撐臂與該支撐肋能夠增加對該板片的支撐力。同時能夠過該些支撐臂與該支撐肋提升該板片安裝在該基板上時的平整度。
2.本創作的該基板透過相鄰的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在該第二方向形成有該段差,使得複數片基板相鄰組設後,能夠使複數該板片在該基板上呈現有如木質地板或是大理石地板交錯排列時所產生特有的交錯紋路,進而增添整體該架高地板使用上的變化性,並能提升整體該架高地板的美觀性。
3,本發明的該基板應用在該支撐腳架上時,除了能夠架高空間外,同時具有隔音、防潮以及調整水平的效果,更能便於在支撐腳架上掀起,以進行該基板與該板片的清洗及配線。此外,亦能便於將該板片自該基板取下,獨立進行該板片的更換。本發明的該基板應用在 該支撐腳架上時,能夠便於掀起,以便進行該基板與該板片的清洗及配線。此外,亦能便於將該板片自該基板取下,獨立進行該板片的更換。
10‧‧‧架高地板
20‧‧‧基板
21‧‧‧支撐臂
22‧‧‧支撐肋
23‧‧‧定位孔
30‧‧‧支撐腳架
31‧‧‧框架
32‧‧‧調整支腳
33‧‧‧固定座
34‧‧‧第一連桿
35‧‧‧第二連桿
36‧‧‧吸音邊條
40‧‧‧板體
401‧‧‧第一板體
402‧‧‧第二板體
41‧‧‧第一區域
42‧‧‧第二區域
43‧‧‧段差
50‧‧‧加強底板
60‧‧‧板片
61‧‧‧覆蓋部分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圖1為本創作安裝在支撐腳架上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與支撐腳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中支撐腳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中第一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中第二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中第一實施例安裝板片前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中第一實施例安裝板片後的立體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中第一實施例安裝板片後的部份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中利用第一實施例所組成的架高地板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中第三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中第四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中第五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中第六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如圖1至圖3所示,本創作是一種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 提升支撐力的基板,在本實施例中,該基板20用以鋪設在一支撐腳架30上,以組構成一架高地板10,該支撐腳架30則是用以安裝在一室內地板(圖示中未表示)上,以令該基板20與該室內地板之間形成有一高地落差的空間(此為習知技術,在此不加以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該支撐腳架30包含有一框架31以及複數調整支腳32所組成,該框架31更包含有複數與該調整支架32數量相同的固定座33、二第一連桿34以及二第二連桿35。每一該固定座33供一該調整支腳32接設,在本實施例中,該調整支腳32與該固定座33的數量分別為四個,每一該調整支腳32用來架設在一室內地板上,以令每一該固定座33被架設在該室內地板上,並與該室內地板之間形成有一空間。每一該第一連桿34的二端分別沿一第一方向X並連接在其中二該固定座33支間,二該第二連桿35的二端分別沿一與該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連接在二分別連接有該第一連桿34的該固定座33上.以透過四該固定座33、二該第一連桿34以及二該第二連桿35組構成該框架31,令該基板20能夠安裝在該框架31上,並利用四該調整支腳32調整該基板20與該室內地板之間的高度。在本實施例中,每一該固定座33、每一該第一連桿34以及每一該第二連桿35之間分別是利用螺設的方式相互螺設固定,以防止每一該固定座33、每一該第一連桿34以及每一該第二連桿35之間產生脫落的現象。此外,該支撐腳架20並包含有複數吸音邊條36,該些吸音邊條36用以設置在該第二連桿35與該基板20之間,用以吸收該基板20與該第二連桿35之間因摩擦或碰撞而產生的噪音。在本實施例中,每一該第二連桿35上分別設置有一該吸音邊條36,每一該吸音邊條36分別套設在每一該第二連桿35上,而該基板20則架設在 該些吸音邊條36上。
如圖2及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基板20是由一板體40以及一加強底板50所組成,該板體40上設置有至少一呈長條狀的第一區域41以及至少一呈長條狀的第二區域42。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板體40上是以設置有二該第一區域41以及二該第二區域42為主要實施態樣,該二第一區域41在該第一方向X上相互間隔設置,二該第二區域42同樣的在該第一方向X上相互間隔設置,其中一該第二區域42設置在二該第一區域41之間,另一該第二區域42則是相鄰設置在其中一該第一區域41的側邊,每一該第二區域42在該第二方向Y與二該第一區域41形成錯位,令二該第一區域41與二該第二區域42在該第二方向Y上形成有一段差43。
該基板20的周緣更形成有複數自該基板20向外凸伸的支撐臂21,複數該支撐臂21分別環繞在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的周緣。且該基板20上位於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之間更凸設有至少一支撐肋22。在本實施例,是在彼此相鄰的每一該第一區域41與每一該第二區域42之間分別設置有該支撐肋22。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該基板20上是設置有三該支撐肋22。值得一提的是,該支撐肋21的數量可以隨著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的數量而變化,當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的數量越多,該支撐肋22的數量越多。反之,當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的數量越少,該支撐肋22的數量則相對減少。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板體40進一步是由一第一板體401以及一第二板體402所組成,該第一板體401上進一步設置有二該第一區域41以及一設置在二該第一區域41之間並與二該第一區域41相互錯位的 第二區域42,該第二板體402上進一步設置有一該第二區域42,該第二板體402與該第一板體401相鄰設置,令位於該第二板體402上的該第二區域42與設置在該第一板體401上的其中一該第一區域41彼此相鄰設置並相互錯位。
如圖1、圖4及圖6至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當本創作中該基板20安裝在該框架31上方後,該基板20上可用以供複數板片60安裝於上,該板片60可以是木質地板或是材質較硬的地板,如大理石板等,本實施例中是以木質地板為主要實施態樣。該板片60的數量與該第一區域41以及該第二區域42的數量相同,每一該板片60呈一長條狀,且每一該板片60的形狀與該一區域41以及該第二區域42的形狀大致相同,使複數該板片60得以分別安裝在每一該第一區域41以及每一該第二區域42上。由於每一該第一區域41與每一該第二區域42在該第二方向Y上形成有錯位,使得每一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在該第二方向Y上形成有該段差43。當該每一該板片60分別設置在每一該第一區域41與每一該第二區域42上時,透過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所形成的該段差43,而令相鄰的每一該板片60之間同樣的在該第二方向Y形成有相同的該段差43,以呈現出如木質地板或是大理石板利用交錯排列所產生特有的紋路設置。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基板20與每一該板片60之間主要是透過螺設的方式相互固定,因此在該基板20上進一步更設有複數貫穿該基板20的定位孔23,每一該定位孔23配合一螺絲(圖式中未表示),使每一該螺絲自該基板20的底部通過該定位孔23後與每一該板片60相互螺設,進而能夠令每一該板片60能夠有效的固定在每一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上,同時透過螺設的方式能夠使得每一該板片60組設在該基板40上,避免每一該板片60與該基板20之間 產生不平整的現象。
又如圖6至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每一該板片60分別安裝在第一區域41與第二區域42時,每一該板片60的每一側緣分別朝向該些支撐臂21與支撐肋22的方向延伸凸設有一覆蓋部分61,該覆蓋部分61環繞在該板片60的周緣,且該覆蓋部分61的厚度小於該板片60的厚度,使該覆蓋部分61能夠覆蓋在該支撐臂21與該支撐肋22的上方,每一該板片60位於該支撐肋22上的該覆蓋部分61彼此相鄰,使該板片60能夠將該基板20完全覆蓋。此外,每一該支撐臂21與每一該支撐肋22的高度高於該基板20的高度,以透過該些支撐臂21與該些支撐肋22對每一該板片60提供一支撐力,同時能夠通過該些支撐臂21與該些支撐肋22而調整該板片60的平整度,而使該些板片60組設在該基板20上時,能夠獲得較佳的平整度。
如圖7及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當複數設置有該板片60的該基板20彼此相鄰設置時,能夠令每一該基板20之間利用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之間所產生的該段差(未標號)相互嵌設,進而使整體該架高地板10上能夠通過複數該板片60呈現出猶如木質地板或是大理石板特有的交錯紋路的設置,進而增添整體該架高地板10的變化性及美觀性。此外,當該基板20鋪設在一地板上而至延伸至牆邊時,可依據現場的鋪設狀況,而直接在鋪設現場直接裁切該基板20與該板片60,使該地板邊緣能夠更加平整。同時,能夠通過該基板20上預設的該些定位孔21(請參考圖4),將經過裁切後的該板片60通過預設的該定位孔21進行鎖固,以防止裁切後的該板片60的板邊產生翹曲的現象,進而保持該板片的平整度。
此外,當本發明的該基板20架設在該支撐腳架30上後,除了 能夠架高空間外,同時具有隔音、防潮及調整水平等功效。且該基板20能夠直接自該支撐腳架30上掀起,使得該板片60與該基板20同時自該支撐腳架30上被掀起,如此一來不但可便於地板之配線外,同時能夠對該基板20與該板片60同時進行一清洗的作業。再者,由於在本實施例中,該板片60是通過螺設的方式固定在該基板20上,因此,當部分該板片60損毀時,能夠通過掀起該基板20,再將損壞的該板片60獨自的自該基板20上取下並進行更換,不但能大幅提升維修效率並能有效地達到降低維修成本的效果。
如圖1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創作的該板體40上進一步更設置有沿該第一方向X間隔排列設置的二該第一區域41以及三該第二區域42,其中一該第二區域42設置在二該第一區域41之間,其餘二該第二區域42分別設在二該第一區域41的外側,且二該第一區域41與三該第二區域42分別在該第二方向Y形成有該段差(未標號)。
如圖1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創作的該板體40進一步同樣的可以是由該第一板體401與該第二板體402所組成,而該第一板體401上設置有一該第一區域41以及二分別設置在該第一區域41二側的該第二區域42,該第二板體402上則設置有一該第一區域41以及一與該第一區域41相鄰設置的第二區域42。其中,該第二板體402上的該第一區域41是與該第一板體401上的其中一該第二區域42相鄰。
如圖1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創作的該板體40上進一步更設置有沿該第一方向X間隔排列設置的三該第一區域41以及三該第二區域42,且三該第二區域42與三該第一區域41在該第二方向Y比彼此形成有該段差(未標號)。
如圖1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創作的該板體40進一步同樣的可以是由該第一板體401與該第二板體402所組成,而該第一板體401上設置有二該第一區域41以及一分別設置在二該第一區域41之間的該第二區域42,該第二板體402上則設置有一該第一區域41以及二分別設置在該第一區域41二側的第二區域42。其中,該第二板體402上的其中一該第二區域42是與該第一板體401上的其中一該第一區域41相鄰。
如圖4至圖5以及圖10至圖13所示,本創作中的該板體40、該第一板體401以及該第二板體402上,可分別依據不同的場合,設置有數量不同的該第一區域41以及該第二區域42,藉以增加該基板20的變化性。本創作中僅列舉出較為常用的型態最為實施狀態說明,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型態。
綜上所述,如圖1至圖13所示,本創作的該基板20透過該些支撐臂21與該支撐肋22能夠增加對該板片60的支撐力。同時能夠過該些支撐臂21與該支撐肋22提升該板片60安裝在該基板20上時的平整度。此外,本創作還能透過該板體40、該第一板體401以及該第二板體402上設置不同數量的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並使該第一區域41與該第二區域42在該第二方向Y上產生該段差43,以組構成該基板20,使得該基板20被應用在該架高地板10上時,能夠令組設在該基板20上的複數板片60呈現出如木質地板或是大理石板特有的交錯紋路變化,以增添整體該架高地板10在應用上的變化性及美觀性。同時,本發明的該基板20應用在該支撐腳架30上時,除了能夠架高空間外,同時具有隔音、防潮的效果,更能便於在支撐腳架30上掀起,以進行該基板20與該板片60的清洗及地板之配線。此外, 亦能便於將該板片60自該基板20取下,獨立進行該板片60的更換,進而大幅地提升維修效率並達到降低維修成本的效果。

Claims (10)

  1. 一種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該基板上包含有:至少一第一區域;以及至少一第二區域,與該第一區域沿一第一方向相鄰設置;其中,該基板的周緣分別向外凸設有複數支撐臂,該些支撐臂環繞在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的外側,且該些支撐臂的高度高於該基板的高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其中,該第二區域與該第一區域沿一與該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形成錯位,使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在該第二方向上形成有一段差。
  3. 如請求項2所述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其中,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更形成有至少一支撐肋,且該支撐肋的高度高於該基板的高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其中,該支撐肋與該些支撐臂的高度相同。
  5. 如請求項3所述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其中,該基板進一步是由一板體以及一設置於該板體下方的加強底板所組成,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設置於該板體上。
  6. 如請求項5所述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其中,該板體上更設置有二該第一區域以及一該第二區域,二該第一區域沿該第一方向彼此相互間隔,該第二區域設置在間隔的二該第一區域之間。
  7. 如請求項5所述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其中, 該板體進一步是由一第一板體以及一與該第一板體相鄰設置的第二板體所組成。
  8. 如請求項7所述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其中,該第一區域設置在該第一板體上,該第二區域設置在該第二板體上。
  9. 如請求項7所述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其中,該第一板體上設置有至少一該第一區域以及一該第二區域,該第二板體上同樣的設置有一該第一區域以及一該第二區域。
  10. 如請求項1~9任1項所述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其中該基板上更包含有複數貫穿該基板的定位孔。
TW107213079U 2018-09-26 2018-09-26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 TWM585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3079U TWM585288U (zh) 2018-09-26 2018-09-26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3079U TWM585288U (zh) 2018-09-26 2018-09-26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5288U true TWM585288U (zh) 2019-10-21

Family

ID=69052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3079U TWM585288U (zh) 2018-09-26 2018-09-26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5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7573B (zh)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
TWM585288U (zh)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並提升支撐力的基板
TWI687574B (zh)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的基板
TWM585287U (zh) 活動式並能形成交錯紋路的基板
KR100503658B1 (ko) 스틸스톤 플로어 시공방법 및 구조
JP6850829B2 (ja) ベース材
JP6944256B2 (ja) 建物の天井
TWM635509U (zh) 特規格柵地板
CN110965733A (zh) 活动式并能形成交错纹路和提升支撑力的基板
WO2021091407A1 (pt) Módulo multicamadas, pavimento modular e sua utilização
TWI717027B (zh) 用於高架地板之地板板體
JP5823788B2 (ja) 床構造
CN219732472U (zh) 一种室内吊顶组件和卫生间吊顶装置
JP2022520034A (ja) 床パネルおよび床カバー材
CN218149479U (zh) 轻型格栅地板
KR100642078B1 (ko) 건축용 바닥판재
JP6870965B2 (ja) 床構造
JPH07207894A (ja) 二重床構造
JPS6317796Y2 (zh)
JP3070984U (ja) 家庭用畳及びフロ―リング床材の基台
JP2008163619A (ja) 畳の敷設方法
JP2023151419A (ja) 床構造
JP2575275B2 (ja) 床材敷設構造および方法
KR200185375Y1 (ko) 배선홈을 갖는 바닥판
JP3051494U (ja) 床及び柵の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