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9721U - Water sample analysis equipment - Google Patents

Water sample analysis equip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9721U
TWM579721U TW108202126U TW108202126U TWM579721U TW M579721 U TWM579721 U TW M579721U TW 108202126 U TW108202126 U TW 108202126U TW 108202126 U TW108202126 U TW 108202126U TW M579721 U TWM579721 U TW M57972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ample
accommodating space
module
volatile organic
oxyg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2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明達
Original Assignee
總翔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總翔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總翔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2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9721U/zh
Priority to JP2019067933A priority patent/JP6755996B2/ja
Priority to KR1020190037794A priority patent/KR102234716B1/ko
Publication of TWM579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9721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8Water
    • G01N33/1826Organic contamination in water
    • G01N33/1846Total carb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種水樣分析設備,用於分析水樣中的總有機碳的含量,包括第一反應容器和第二反應容器,第一反應容器用於從水樣中析出揮發性有機物(POC),並輸送至氧化反應模組進行氧化而生成第一氧化生成物,第二反應容器則用於從水樣中析出非揮發性有機物(NPOC)並進行氧化,以生成第二氧化生成物,俾供水樣分析儀通過測量第一氧化生成物與第二氧化生成物,而分析該水樣中的該揮發性有機物與該非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藉以使得水樣中的總有機碳(TOC)含量的分析結果更為精確。

Description

水樣分析設備
本申請係有關於一種分析設備,更詳而言之,是一種可針對水樣中的總有機碳的含量進行分析的水樣分析設備。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重視,各國政府對污廢水等水樣的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簡稱TOC)含量都進行規範,以減少污廢水對環境的污染,也因此業界的總有機碳分析設備被廣泛使用,以對水樣中的總有機碳含量進行分析。總有機碳分析設備,通常會將水樣中的有機物氧化,而利用非分散式紅外線分析儀(Non-Dispersion Infrared Analyzer,簡稱NDIR),測得水樣中的總有機碳濃度。
惟,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的TOC分析儀實則只能稱作NPOC分析儀,原因是這些儀器僅是針對水樣中所析出非揮發性有機物(NPOC)進行分析,然並不涉及水樣中所含有的揮發性有機物(POC)的相關分析檢測操作。
另外,目前市面上雖也有一些分析儀可以輸出水樣中的NPOC分析結果,然卻是通過換算方式來獲得的。例如,Biotector b7000分析儀,該分析儀的分析方法主要為:首先通過在水樣中添加鹼藥劑(NaOH)與臭氧以進行氧化,接著添加酸劑以將水樣中的所有二氧化碳吹出,以獲取水樣中的總碳(TC)含量;而後,再通過添加酸藥劑來吹出水樣中的TIC(總無機碳),並接著添加 NaOH與臭氧以進行氧化,並再一次添加酸藥劑將水樣中的二氧化碳吹出,而得到NPOC;最後在利用計算公式TC-TIC-NPOC=POC(VOC),藉以計算出水樣中POC的含量。
上述Biotector b7000分析儀的缺點在於:(1)VOC(POC)是通過程式計算得出,但是,由於NPOC的偵測極限僅能達到0.06ppm的等級,相應地,VOC的偵測極限也只能達到ppm的等級。(2)Biotector b7000分析儀中針對不同檢測工藝所執行的水樣取樣時間並非同一時間,其取樣時間落差可達到6.5分鐘,會影響到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有鑑於上述,如何解決上述的種種問題,以提高水樣中的VOC(POC)分析結果的準確度及精確度,即為本案發明主要的技術思想。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種種問題,本申請係提供一種水樣分析設備,以提高水樣中的總有機碳(TOC)含量的分析結果的精確度和準確性。
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用於分析一水樣中的總有機碳的含量,該水樣分析設備包括:一第一反應容器,係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容置空間係用於容置一第一定量的該水樣,且自該水樣中析出一揮發性有機物(POC)並予以輸出;一氧化反應模組,係氧化該第一反應容器所輸出的該揮發性有機物,以生成一第一氧化生成物並予以輸出;一第二反應容器,係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間,用於容置一第二定量的該水樣,且自該水樣中析出一非揮發性有機物(NPOC),並氧化該非揮發性有機物以生成一第二氧化生成物並予以輸出;以及一水樣分析儀,係分別接收該第一氧化生成物與該第二氧化生成物 並進行量測,並輸出該第一氧化生成物與該第二氧化生成物的量測結果,俾分析出該水樣中的該揮發性有機物與該非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
可選擇性地,於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中,還包括一臭氧提供模組,係選擇性地連通該氧化反應模組與該第二反應容器,用於分別向該氧化反應模組與該第二反應容器提供一臭氧。
可選擇性地,於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中,還包括:一第一氧氣提供單元,係用於向該第一容置空間提供一氧氣;以及一第一執行單元,係執行一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其中,於該第一執行單元執行該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時,令該第一氧氣提供單元對該第一容置空間提供該氧氣,以析出該水樣中的該揮發性有機物並予以輸出。
可選擇性地,於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中,該氧化反應模組係包括一螺旋管;其中,係令該臭氧提供模組對該氧化反應模組提供該臭氧,且令該臭氧與該第一反應容器所輸出的該揮發性有機物於該螺旋管中產生氧化反應而生成該第一氧化生成物。
可選擇性地,於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中,該第一氧氣提供單元還連通該臭氧提供模組,用於向該臭氧提供模組提供該氧氣,俾供該臭氧提供模組通過反應該氧氣而生成該臭氧。
可選擇性地,於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中,還包括:一酸劑提供單元,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提供一酸劑;一氧化劑提供單元,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提供一氧化劑;一第二氧氣提供單元,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提供一第一流量的氧氣;一第三氧氣提供單元,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提供一第二流量的氧氣;一UV光提供單元,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 間,用於提供一UV光;以及一第二執行單元,係依序執行一總有機碳析出作業與一非揮發性有機物氧化作業;其中,當該第二執行單元執行該總無機碳(TIC)析出作業,令該酸劑提供單元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酸劑,且令該第二氧氣提供單元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第一流量的氧氣,以析出該水樣中的總無機碳;當該第二執行單元執行該非揮發性有機物氧化作業時,令該臭氧提供模組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臭氧,再令該氧化劑提供單元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氧化劑,而後令混合有該臭氧與該氧化劑的該水樣在該第二容置空間與該UV光提供單元之間循環流動,從而氧化該水樣中的該非揮發性有機物以生成該第二氧化生成物;接著令該第三氧氣提供單元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第二流量的氧氣,以析出該水樣中的該第二氧化生成物並予以輸出,其中,該第一流量係大於該第二流量。
可選擇性地,於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中,該第二執行單元還執行一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其中,當該第二執行單元執行該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令該第二氧氣提供單元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第一流量的氧氣,以析出該水樣中的該揮發性有機物。
可選擇性地,於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中,復包括:一第一進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一反應容器的該第一容置空間,用於向該第一容置空間輸入該水樣;一第一過量排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一容置空間,用於排出該第一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一第一定量排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一容置空間,用於排出該第一容置空間中部分的該水樣,俾使該第一容置空間中容置有該第一定量的該水樣;一第二進液模組,係分別連通該第一容置空間的底部與該第二反應容器的該第二容置空間,俾使該水樣經由該第一容置空間而進入該第二容置空 間中;一第二過量排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排出該第二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一第二定量排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排出該第二容置空間中部分的該水樣,俾使該第二容置空間中容置有該第二定量的該水樣;以及一排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的底部,用於排出該第二容置空間內的該水樣;其中,於執行一進液作業時,開啟該第一進液模組、該第二進液模組、該第一過量排液模組、與該第二過量排液模組,以藉由該第一進液模組向該第一容置空間輸送該水樣,並藉由該第二進液模組使該水樣經由該第一容置空間而進入該第二容置空間內,直至該第一過量排液模組排出該第一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以及該第二過量排液模組排出該第二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即關閉該第一進液模組與該第二進液模組,而後開啟該第一定量排液模組與該第二定量排液模組以分別排出該第一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與該第二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俾使該第一容置空間中容置該第一定量的該水樣,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中容置該第二定量的該水樣;於執行一排液作業時,開啟該第二進液模組與該排液模組,俾藉由該第二進液模組使容置於該第一容置空間內的該水樣得進入該第二容置空間內,並藉由該排液模組排出該第二容置空間內的該水樣。
可選擇性地,於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中,復包括一標準水樣提供模組,用於向該第一反應容器與該第二反應容器提供一標準水樣,該水樣分析儀得分析該標準水樣的析出氣體,並依據該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分析出該水樣中的該揮發性有機物與該非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
可選擇性地,於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中,復包括一校準模組,該校準模組得依據該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判斷該水樣分析儀是否失準,當該水樣分析儀失準,該校準模組得依據該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校準該水樣分析儀。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係通過設置第一反應容器與第二反應容器以分別檢測水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與非揮發性有機物,且上述的第一反應容器與第二反應容器係於同一時間採集水樣,故可有效提高水樣中的總有機碳(TOC)含量的分析結果的精確度和準確性。
再者,透過設置標準水樣提供模組以提供標準水樣,俾供校準模組得依據該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而校準水樣分析儀,藉以進一步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1‧‧‧水樣分析設備
11‧‧‧第一反應容器
111‧‧‧第一容置空間
12‧‧‧氧化反應模組
13‧‧‧第二反應容器
131‧‧‧第二容置空間
14‧‧‧水樣分析儀
15‧‧‧臭氧提供模組
16‧‧‧第一氧氣提供單元
18‧‧‧酸劑提供單元
19‧‧‧氧化劑提供單元
20‧‧‧第二氧氣提供單元
21‧‧‧第三氧氣提供單元
22‧‧‧UV光提供單元
25‧‧‧第一進液模組
26‧‧‧第一過量排液模組
27‧‧‧第一定量排液模組
28‧‧‧第二進液模組
29‧‧‧第二過量排液模組
30‧‧‧第二定量排液模組
31‧‧‧排液模組
32‧‧‧標準水樣提供模組
33‧‧‧校準模組
34‧‧‧尾氣處理器
35‧‧‧第一執行單元
36‧‧‧第二執行單元
P1~P8‧‧‧泵浦
V1~V12‧‧‧閥體
圖1為顯示本申請之水樣分析設備之整體架構示意圖;以及圖2至圖5分別為顯示本申請之水樣分析設備執行不同分析作業的實施例示意圖。
以下內容將搭配圖式,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申請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申請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申請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申請之精神下,進行各 種修飾與變更。尤其是,於圖式中各個元件的比例關係及相對位置僅具示範性用途,並非代表本申請實施的實際狀況。
本申請係提供一種水樣分析設備1,用於分析一水樣中的總有機碳(TOC)的含量,如圖1所示,水樣分析設備1主要包括一第一反應容器11、一氧化反應模組12、一第二反應容器13、與一水樣分析儀14。
第一反應容器11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111,且用於容置一第一定量的水樣,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容置空間111內的水樣體積可達到20ml,此是由於當所採集的水樣的體積越大,則可從水樣中析出的揮發性有機物也就越多,此代表了後續氧化該揮發性有機物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也越多,因此,可確保水樣分析儀14能夠藉由該揮發性有機物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分析水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
於本實施例中,水樣分析設備1還包括有第一進液模組25、第一過量排液模組26、第一定量排液模組27。
第一進液模組25係與第一反應容器11的第一容置空間111相連通,用於向第一容置空間111輸入水樣。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進液模組25還設有閥體V1與泵浦P1,且第一進液模組25係與第一容置空間111的底部連通,透過打開閥體V1並啟動泵浦P1,俾使水樣由下而上進入第一容置空間111。
第一過量排液模組26係與第一容置空間111的上部連通,用於排出第一容置空間111中過量的水樣(也就是第一容置空間111中高於第一過量排液模組26所對應的水位的水樣),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過量排液模組26上係設有閥體V2。
第一定量排液模組27亦與第一容置空間111連通,其中,且第一定量排液模組27於第一容置空間111中的水位係低於第一過量排液模組26於第一容置空間111中的水位,用於排出第一容置空間111中部分的水樣(即第一容置空間111中高於第一定量排液模組27的水樣),俾使該第一容置空間111中容置一第一定量的水樣。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定量排液模組27還具有用於排出水樣的泵浦P2。
當第一容置空間111內承載有第一定量的水樣之後,第一反應容器11接著從第一定量的水樣中析出一揮發性有機物(POC)。
具體而言,水樣分析設備1還包括一第一氧氣提供單元16,其用於向第一容置空間111提供一氧氣。於本實施例中,係藉由閥體V3的啟閉,以控制第一氧氣提供單元16向第一容置空間111提供氧氣。所提供的氧氣係用以與第一容置空間111內的水樣發生反應,以自水樣中析出揮發性有機物(如圖2所示)。
而後,第一反應容器11通過閥體V4將從水樣中所析出的揮發性有機物輸出到氧化反應模組12,俾供氧化反應模組12氧化該揮發性有機物,以生成一第一氧化生成物並予以輸出。
需說明的是,上述第一反應容器11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可藉由一第一執行單元35來控制執行,具體而言,當第一執行單元35執行一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時,首先係開啟閥體V3,以令第一氧氣提供單元16對第一容置空間111提供氧氣,從而析出水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而後開啟閥體V4以輸出所析出的揮發性有機物。
於本實施例中,水樣分析設備1還包括臭氧提供模組15,其通過閥體11連通氧化反應模組12,俾向氧化反應模組12提供臭氧。具體而言,第一氧氣提供單元16還可通過閥體V12而與臭氧提供模組15連通,用於向臭氧提供模組15提供氧氣,俾供臭氧提供模組15通過對氧氣執行一反應,而將輸入的氧氣轉化為臭氧並輸出至氧化反應模組12中。
再者,本申請的氧化反應模組12包括有一螺旋管,其中,臭氧提供模組15對氧化反應模組12提供臭氧與第一反應容器11所輸出的揮發性有機物可在螺旋管中流動混合以使氧化反應充分,進而生成第一氧化生成物(CO2)。
所生成的第一氧化生成物(CO2)將從氧化反應模組12被傳送至水樣分析儀14。於本實施例中,水樣分析儀14例如為非分散式紅外線分析儀(Non-Dispersion Infrared Analyzer,簡稱NDIR),且用於針對第一氧化生成物進行量測,並輸出相應的量測結果,俾分析出水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
第二反應容器13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間131,用於容置一第二定量的水樣。於本實施例中,水樣分析設備1還包括第二進液模組28、第二過量排液模組29、第二定量排液模組30、與排液模組31。
第二進液模組28分別連通第一容置空間111的底部與第二反應容器13的第二容置空間131,用於使第一容置空間111內的水樣經由第二進液模組28而進入第二容置空間131中。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進液模組28還具有泵浦P3。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進液模組28與第二容置空間131的底部連通,俾使水樣由下而上進入第二容置空間131。
第二過量排液模組29係連通第二容置空間131,用於排出第二容置空間131中過量的水樣(也就是第二容置空間131中高於第二過量排液模組 29所對應的水位的水樣)。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過量排液模組29上係設有閥體V5。
第二定量排液模組30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131,同樣的,第二定量排液模組30於第二容置空間131中的水位係低於第二過量排液模組29於第二容置空間131中的水位,用於排出第二容置空間131中部分的水樣(即第二容置空間131中高於第二定量排液模組30的水樣),俾使第二容置空間131中容置有一第二定量的該水樣。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定量排液模組30上設有用於排出水樣的泵浦P6。
當第二容置空間131內容置有第二定量的水樣後,第二反應容器13接著從水樣中析出一非揮發性有機物(NPOC),並氧化該非揮發性有機物以生成一第二氧化生成物並予以輸出。
具體而言,水樣分析設備1還包括分別與第二容置空間131連通的酸劑提供單元18、氧化劑提供單元19、第二氧氣提供單元20、第三氧氣提供單元21、以及UV光提供單元22。其中,酸劑提供單元18係通過泵浦P4向第二容置空間131提供一酸劑;氧化劑提供單元19則通過泵浦P5向第二容置空間131提供一氧化劑;第二氧氣提供單元20用於通過閥體V7向第二容置空間131提供一第一流量的氧氣;第三氧氣提供單元21則通過閥體V8用於向第二容置空間131提供一第二流量的氧氣(其中,該第一流量係大於該第二流量);UV光提供單元22通過泵浦P7以使水樣在第二容置空間131和UV光提供單元22之間循環流動,且UV光提供單元22用於針對流經UV光提供單元22的水樣提供一UV光。
此外,水樣分析設備1還包括第二執行單元36,其用於對第二容置空間131內的水樣依序執行一總無機碳析出作業與一非揮發性有機物氧化作業。
具體而言,請配合參閱圖3,第二執行單元36首先對第二容置空間空間131內的水樣執行總無機碳析出作業以及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通過啟動泵浦P4,以令酸劑提供單元18對第二容置空間131提供該酸劑,而後開啟閥體V7以令第二氧氣提供單元20對第二容置空間131提供第一流量的氧氣,並同時開啟閥體V5以打開第二過量排液模組29,以藉由所添加的酸劑和氧氣,而析出水樣中的總無機碳(TIC)和揮發性有機物(POC),並且所析出的總無機碳(TIC)和揮發性有機物(POC)可經由打開的第二過量排液模組29而從第二容置空間131中吹出,此時第二容置空間131內的水樣中保留有非揮發性有機物(NPOC)。
而後,第二執行單元36執行一非揮發性有機物氧化作業,請配合參閱圖4和圖5,首先開啟閥體V11和閥體V5,以令臭氧提供模組15對第二容置空間131提供臭氧,而後關閉閥體V5並啟動泵浦P5,以令氧化劑提供單元19對第二容置空間131提供氧化劑;接著,同時開啟閥體V8和閥體V6,並啟動泵浦P7,以藉由泵浦P7令混合有臭氧與氧化劑的水樣在第二容置空間131與UV光提供單元22之間循環流動,以藉由UV光提供單元22氧化水樣中的非揮發性有機物(NPOC)而生成第二氧化生成物(CO2),並通過第三氧氣提供單元21對該第二容置空間131提供第二流量的氧氣以析出水樣中的第二氧化生成物,所析出的第二生成物將經由閥體V6輸出到水樣分析儀14中,俾供水樣分析儀14針對第二氧化生成物進行量測,並輸出相應的量測結果,俾分析出水樣 中的非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其中,該第二流量係小於該第一流量,使水樣中的非揮發性有機物(NPOC)能充分氧化。
需說明的是,水樣分析儀14針對第一氧化生成物與第二氧化生成物的量測分析係分別執行,於本實施例中,水樣分析儀14針對第一氧化生成物的量測分析作業與第二反應容器13的總無機碳析出作業以及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為同步執行,並當水樣分析儀14針對第一氧化生成物的量測分析作業完成之後,開啟閥體V6,以針對第二反應容器13所輸出的第二氧化生成物進行量測分析。
此外,水樣分析設備1還包括排液模組31,其連通第二容置空間131的底部,用於排出第二容置空間131內的水樣。於本實施例中,排液模組31還具有用於排出水樣的泵浦P8。
還需說明的是,於本申請所提供的水樣分析設備1中,第一反應容器11和第二反應容器13的水樣採集以及水樣排除操作也是同步執行的。
具體而言,於執行進液作業時,係開啟第一進液模組25(即開啟閥體V1和泵浦P1),第二進液模組28(即開啟泵浦P3),第一過量排液模組26(即開啟閥體V2),與第二過量排液模組29(即開啟閥體V5),以藉由第一進液模組25向第一容置空間111輸送水樣,並藉由第二進液模組28使水樣經由第一容置空間111而進入第二容置空間131內,直至第一過量排液模組26排出第一容置空間111中過量的水樣以及第二過量排液模組29排出第二容置空間131中過量的該水樣(即圖1所示狀態)。而後關閉第一進液模組25(即關閉閥體V1和泵浦P1)與第二進液模組28(即關閉泵浦P3),而後開啟第一定量排液模組27(即開啟泵浦P2)與第二定量排液模組30(即開啟泵浦P6)以分別 排出第一容置空間111中過量的水樣與第二容置空間131中過量的水樣,俾使第一容置空間111中容置第一定量的該水樣,以及第二容置空間131中容置第二定量的該水樣。
再者,於執行一排液作業時,開啟第二進液模組28(即開啟泵浦P3)與排液模組31(即開啟泵浦P8),俾藉由第二進液模組28使容置於第一容置空間111內的水樣得進入第二容置空間131內,並藉由排液模組31排出第二容置空間131內的水樣。
此外,於本案的其他實施例中,還包括有標準水樣提供模組32,且分別藉由閥體V9和V10向第一反應容器11與第二反應容器13提供第一標準水樣和第二標準水樣,俾供水樣分析儀14通過分析上述標準水樣的析出氣體而得到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並依據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而分析出實際所採集的水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與非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
於另一實施例中,水樣分析設備1復包括校準模組33,其用於依據上述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來判斷當前的水樣分析儀14的量測結果是否失準,並當判斷水樣分析儀14的量測結果失準時,校準模組33可依據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來針對水樣分析儀14輸出的量測結果進行校準,藉以提高水樣中的總有機碳的含量的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再者,水樣分析設備1中還包括有尾氣處理器34,其可吸收水樣分析儀14中多餘的臭氧,並將其轉化為氧氣後予以排出,以防止空氣污染。
綜上所述,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係通過設置第一反應容器與第二反應容器以分別檢測水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與非揮發性有機物,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申請係透過直接量測方式而非換算方式來分析出該水樣中的該揮發性 有機物的含量,因此,可將水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的分析結果提高到ppb的等級。
再者,上述第一反應容器與第二反應容器係於同一時間採集水樣,故可有效提高水樣中的總有機碳(TOC)含量的分析結果的精確度和準確性。
此外,水樣分析設備中的第一反應容器與第二反應容器係同時作業,故可提高水樣分析的效率。
另外,本申請的水樣分析設備中還通過設置標準水樣提供模組與校準模組,可據以判斷水樣分析儀當前的檢測結果是否失準並據以進行校準,從而進一步提高水樣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申請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申請。任何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申請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申請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本申請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Claims (10)

  1. 一種水樣分析設備,用於分析一水樣中的總有機碳的含量,該水樣分析設備包括: 一第一反應容器,係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容置空間係用於容置一第一定量的該水樣,且自該水樣中析出一揮發性有機物(POC)並予以輸出; 一氧化反應模組,係氧化該第一反應容器所輸出的該揮發性有機物,以生成一第一氧化生成物並予以輸出; 一第二反應容器,係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間,用於容置一第二定量的該水樣,且自該水樣中析出一非揮發性有機物(NPOC),並氧化該非揮發性有機物以生成一第二氧化生成物並予以輸出;以及 一水樣分析儀,係分別接收該第一氧化生成物與該第二氧化生成物並進行量測,並輸出該第一氧化生成物與該第二氧化生成物的量測結果,俾分析出該水樣中的該揮發性有機物與該非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水樣分析設備,還包括一臭氧提供模組,係選擇性地連通該氧化反應模組與該第二反應容器,用於分別向該氧化反應模組與該第二反應容器提供一臭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水樣分析設備,還包括: 一第一氧氣提供單元,係用於向該第一容置空間提供一氧氣;以及 一第一執行單元,係執行一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其中, 於該第一執行單元執行該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時,令該第一氧氣提供單元對該第一容置空間提供該氧氣,以析出該水樣中的該揮發性有機物並予以輸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水樣分析設備,其中,該氧化反應模組係包括一螺旋管; 其中,係令該臭氧提供模組對該氧化反應模組提供該臭氧,且令該臭氧與該第一反應容器所輸出的該揮發性有機物於該螺旋管中產生氧化反應而生成該第一氧化生成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水樣分析設備,其中,該第一氧氣提供單元還連通該臭氧提供模組,用於向該臭氧提供模組提供該氧氣,俾供該臭氧提供模組通過反應該氧氣而生成該臭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水樣分析設備,還包括: 一酸劑提供單元,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提供一酸劑; 一氧化劑提供單元,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提供一氧化劑; 一第二氧氣提供單元,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提供一第一流量的氧氣; 一第三氧氣提供單元,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提供一第二流量的氧氣; 一UV光提供單元,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提供一UV光;以及 一第二執行單元,係依序執行一總有機碳析出作業與一非揮發性有機物氧化作業;其中, 當該第二執行單元執行該總無機碳(TIC)析出作業,令該酸劑提供單元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酸劑,且令該第二氧氣提供單元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第一流量的氧氣,以析出該水樣中的總無機碳; 當該第二執行單元執行該非揮發性有機物氧化作業時,令該臭氧提供模組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臭氧,再令該氧化劑提供單元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氧化劑,而後令混合有該臭氧與該氧化劑的該水樣在該第二容置空間與該UV光提供單元之間循環流動,從而氧化該水樣中的該非揮發性有機物以生成該第二氧化生成物;接著令該第三氧氣提供單元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第二流量的氧氣,以析出該水樣中的該第二氧化生成物並予以輸出,其中,該第一流量係大於該第二流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水樣分析設備,其中: 該第二執行單元還執行一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其中, 當該第二執行單元執行該揮發性有機物析出作業,令該第二氧氣提供單元對該第二容置空間提供該第一流量的氧氣,以析出該水樣中的該揮發性有機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水樣分析設備,復包括: 一第一進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一反應容器的該第一容置空間,用於向該第一容置空間輸入該水樣; 一第一過量排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一容置空間,用於排出該第一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 一第一定量排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一容置空間,用於排出該第一容置空間中部分的該水樣,俾使該第一容置空間中容置有該第一定量的該水樣; 一第二進液模組,係分別連通該第一容置空間的底部與該第二反應容器的該第二容置空間,俾使該水樣經由該第一容置空間而進入該第二容置空間中; 一第二過量排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排出該第二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 一第二定量排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用於排出該第二容置空間中部分的該水樣,俾使該第二容置空間中容置有該第二定量的該水樣;以及 一排液模組,係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的底部,用於排出該第二容置空間內的該水樣;其中, 於執行一進液作業時,開啟該第一進液模組、該第二進液模組、該第一過量排液模組、與該第二過量排液模組,以藉由該第一進液模組向該第一容置空間輸送該水樣,並藉由該第二進液模組使該水樣經由該第一容置空間而進入該第二容置空間內,直至該第一過量排液模組排出該第一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以及該第二過量排液模組排出該第二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即關閉該第一進液模組與該第二進液模組,而後開啟該第一定量排液模組與該第二定量排液模組以分別排出該第一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與該第二容置空間中過量的該水樣,俾使該第一容置空間中容置該第一定量的該水樣,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中容置該第二定量的該水樣; 於執行一排液作業時,開啟該第二進液模組與該排液模組,俾藉由該第二進液模組使容置於該第一容置空間內的該水樣得進入該第二容置空間內,並藉由該排液模組排出該第二容置空間內的該水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水樣分析設備,復包括一標準水樣提供模組,用於向該第一反應容器與該第二反應容器提供一標準水樣,該水樣分析儀得分析該標準水樣的析出氣體,並依據該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分析出該水樣中的該揮發性有機物與該非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水樣分析設備,復包括一校準模組,該校準模組得依據該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判斷該水樣分析儀是否失準,當該水樣分析儀失準,該校準模組得依據該標準水樣的分析結果校準該水樣分析儀。
TW108202126U 2019-02-20 2019-02-20 Water sample analysis equipment TWM579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126U TWM579721U (zh) 2019-02-20 2019-02-20 Water sample analysis equipment
JP2019067933A JP6755996B2 (ja) 2019-02-20 2019-03-29 試料水分析装置
KR1020190037794A KR102234716B1 (ko) 2019-02-20 2019-04-01 유기물을 함유한 액상 혼합물 샘플의 유기물 함량 분석 기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126U TWM579721U (zh) 2019-02-20 2019-02-20 Water sample analysis equip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9721U true TWM579721U (zh) 2019-06-21

Family

ID=67703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2126U TWM579721U (zh) 2019-02-20 2019-02-20 Water sample analysis equipment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55996B2 (zh)
KR (1) KR102234716B1 (zh)
TW (1) TWM579721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0964A (ja) * 1982-10-15 1984-04-21 Kimoto Denshi Kogyo Kk 炭素および炭素化合物の分析装置
JPS6182162A (ja) * 1984-09-28 1986-04-25 Shimadzu Corp 揮発性有機炭素の測定法及び測定装置
JPH03120626U (zh) * 1990-03-19 1991-12-11
JP2752050B2 (ja) * 1991-03-30 1998-05-1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Toc・poc測定装置
JPH06242097A (ja) * 1991-08-30 1994-09-02 Shimadzu Corp 有機体炭素測定装置
JP2536702B2 (ja) * 1991-10-31 1996-09-1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全有機体炭素測定装置
JPH09251018A (ja) * 1996-03-15 1997-09-22 Tokico Ltd 炭素量測定装置
JP4265080B2 (ja) * 2000-05-10 2009-05-20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全有機体炭素計
US20040043499A1 (en) 2002-08-27 2004-03-04 Maria Lee-Alvarez Dissolved carbon measurement
CN2706764Y (zh) * 2004-05-29 2005-06-29 徐滋秋 便携式总有机碳测定仪
JP3120626U (ja) * 2006-02-02 2006-04-13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有機体炭素測定装置
JP3142280U (ja) * 2008-03-28 2008-06-0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有機体炭素測定装置
KR101161861B1 (ko) * 2009-12-30 2012-07-03 (주)티앤아이 총 유기탄소 측정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420013B1 (en) * 2012-03-14 2013-04-16 Shimadzu Corporation Total organic carbon measurement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02318A (ko) 2020-08-31
JP6755996B2 (ja) 2020-09-16
JP2020134502A (ja) 2020-08-31
KR102234716B1 (ko)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7475A (zh) 水样总氰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US11796525B2 (en)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testing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organic nitrogen level of water sample
TW200531152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position for lithography process in real time using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er
EP0684471A2 (en) Total organic carbon meter
JP2019152648A (ja) 試料水分析装置
US20230072210A1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monochloramine with a thiocarbamate indicator and iodide
KR102183940B1 (ko) 물 샘플 분석 기기
WO1993005384A1 (en) A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fibre properties by near-infrared-spectroscopy
CN102564823A (zh) 连续测定海水/高盐废水toc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US10794883B2 (en)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aluminum in an aqueous sample
KR101108561B1 (ko) 흡광광도법을 이용한 pH 측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pH 측정방법
CN109406240B (zh) 一种溶液中痕量气体类仪器的标定方法
TWM579721U (zh) Water sample analysis equipment
US6797237B2 (en) Oxidation decomposition type element analyzer
CN109253984B (zh) 水样总有机碳含量的分析设备及其分析方法
US20210003601A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utomatic analysis apparatus and automatic analysis apparatus
CN106290217A (zh) 多参数在线监测仪
CN112305036B (zh) 确定过程介质的化学吸入容量的测量点中的方法和测量点
CN211697478U (zh) 一种水质消毒过程中有效氯的在线检测系统
CN111470610B (zh) 一种臭氧水处理技术评估系统及方法
JP3896795B2 (ja) 窒素濃度測定装置
TWM575863U (zh) Water quality testing system
JP4818773B2 (ja) Toc計
TWM564711U (zh) 水樣分析設備
KR100860545B1 (ko) 용존산소 자동측정 장치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