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8555U - Compound multi-function pot - Google Patents

Compound multi-function po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8555U
TWM578555U TW107216127U TW107216127U TWM578555U TW M578555 U TWM578555 U TW M578555U TW 107216127 U TW107216127 U TW 107216127U TW 107216127 U TW107216127 U TW 107216127U TW M578555 U TWM578555 U TW M57855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d
exhaust valve
pot
hole
aluminum pa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6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井康彥
Original Assignee
東莞市懋輔實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莞市懋輔實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莞市懋輔實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78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8555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能實現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通過將鍋蓋設置爲從中心向邊緣逐漸增厚的結構,及在鍋蓋的下表面均勻分佈有多個凸點、在內鍋的底部均勻分佈有若干個倒流孔和在內鍋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三個過流孔,上述結構的內鍋與鍋蓋組合使用不但能使其整體的密封性好和使水蒸氣能以環形的運動軌跡上升和回落,以實現能對米飯高效脫糖、脫糖率高和脫糖效果好的目的;其又通過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卡合處設置有0.2mm的間隙,此間隙能使上升到鋁鍋上部的水蒸氣形成輕薄的水膜,此水膜能進一步加强鋁鍋的密封性,使其在烹飪的過程中實現能有效地留住了鋁鍋底部的食材的水分,以實現能對食材進行無水料理的目的。

Description

複合式多功能鍋
本創作涉及一種能實現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的複合式多功能鍋。
目前市面上的普通鍋或智能鍋一般都是只具有將食材煮熟的功能,食材在烹飪的過程中一般都要採用加水的方式來避免將食材煮焦或煮糊,加水後再烹飪的食材會破壞其的原味和鮮味,從而影響食材的味道、口感和營養,其無法實現無水烹飪。隨著人們的養生觀念越來越被重視,人們對低糖、低脂、不煎和不炸的烹飪工具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目前市面上大部份煮米飯用的鍋一般都是無法實現脫糖煮飯的,其都不特別適合於重視養生的人使用。為此,有某些商家設計了一些能實現脫糖煮飯的電飯煲,但其的結構十分複雜,其需要有排米水盒、流道和防蒸氣裝置等結構,導致其製作成本比較高,不便於廣泛推廣使用。又如中國專利號為“201320095698.0”專利名稱為“一種電飯煲專用大米自動蒸籠”,其雖實現可脫糖,但由於其結構設計不科學合理,其鍋蓋與市面上大部分的鍋蓋一樣都是採用容易黏食材的玻璃材質製成的,且其整個鍋蓋均是厚度均勻一致的結構,鍋蓋的下表面都是光滑的,鍋蓋的重量一般約在450克,此結構的電飯煲導致其的脫糖率最高僅達33%,其不但具有脫糖效果差、脫糖所需時間長等不足,且其還無法實現集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功能於一體。
本創作要解决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實現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實現集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功能於一體,其不但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料理鍋一般都要加水烹飪和目前市面上能脫糖的電飯煲具有脫糖率低、脫糖效果差和脫糖所需時間長等不足,其還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所有鍋均無集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功能於一體的問題。
本創作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能實現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包括鋁鍋,及設置在鋁鍋上面的鍋蓋,及設置在鍋蓋上面的把手,所述鍋蓋的下表面均勻分佈設置有若干個向下凸出、用於使從水蒸氣凝聚成的水滴能以環形的運動軌跡落回到鋁鍋中的凸點,所述鍋蓋的圓周邊緣向內凹陷設置有截面呈直角的第一凹槽,所述鋁鍋上端的內圓周邊緣向外凹陷設置有能與鍋蓋的第一凹槽進行平面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第二凹槽的卡合處設置有能使水蒸氣凝聚成水膜、以實現密封效果好的間隙;所述鍋蓋設置為從中部逐漸向邊緣增厚的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把手與鍋蓋的安裝處設置有把手隔熱墊片,所述把手隔熱墊片的上面設置有排氣閥,所述排氣閥包括排氣閥固定件,所述排氣閥固定件的上面設置有排氣閥活動件,所述把手蓋裝在排氣閥活動件的上面。
作為優選,所述鍋蓋的中部設置有第一排氣孔,所述把手隔熱墊片上設置有第二排氣孔,所述排氣閥固定件的一端設置有第三排氣孔,所述第三排氣孔的上面設置有排氣孔密封圈,所述排氣閥活動件的一端設置有第四排氣孔,所述排氣閥活動件的另一端設置有排氣閥撥動開關,所述把手的一端設置有第五排氣孔,第五排氣孔的一側設置有用於對排氣閥撥動開關的移動進行限位的限位孔。
作為優選,所述排氣閥活動件下表面的中部向下凸出設置有能在排氣閥固定件上進行旋轉運動的旋轉部件。
作為優選,所述鍋蓋中部的厚度設置為大於或等於4mm,所述鍋蓋邊緣的厚度設置為小於或等於8.5mm。
作為優選,所述鍋蓋採用金屬鋁材製成,所述鍋蓋的下表面設置有不黏鍋塗層,此結構設計的鍋蓋不會黏取食材,方便清洗,所述鍋蓋的重量設置為650克-750克。
作為重量優選,所述鍋蓋的重量設置約為700克,此重量的鍋蓋能使其與鋁鍋蓋合後的密封效果好,為其實現無水料理提供了保證。
作為優選,所述的間隙設置為0.1mm-0.3mm。
作為優選,所述的間隙設置為0.2mm。
作為優選,所述鋁鍋包括外鍋,及設置在外鍋內的內鍋;所述內鍋的內表面設置有不黏鍋塗層,所述內鍋的底面從外向內均勻排列設置有一圈以上、用於讓米飯吸水的倒流孔,每圈所述的倒流孔設置有一個以上,所述倒流孔的直徑設置為小於米飯的直徑;所述內鍋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三個過流孔,左右兩側的過流孔連接設置有能將整個內鍋從外鍋內提起的提手。
作為優選,過流孔的設計不但能使外鍋底部的水蒸氣穿過其進入到內鍋內,其還用作安裝提手的安裝孔。
作為優選,所述鋁鍋的底面下設置有發熱盤,所述發熱盤的中部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共同與發熱盤和溫度傳感器連接設置有控制板。
作為優選,所述鋁鍋的正面設置有觸摸控制面板,觸摸控制面板與控制板進行信號連接;觸摸控制面板的上面設置有升溫按鍵、降溫按鍵、煮飯按鍵和料理按鍵等。
本創作的一種能實現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包括鋁鍋、鍋蓋和把手等,所述鍋蓋設置有凸點和第一凹槽,所述把手設置有把手隔熱墊片、排氣閥固定件、排氣閥活動件、排氣孔密封圈、旋轉部件、排氣閥撥動開關、若干個排氣孔和限位孔;所述鋁鍋包括外鍋、內鍋、倒流孔、過流孔和提手。當本創作需要進行脫糖煮飯時,首先將洗乾淨的米倒入內鍋內,接著,使用者再將內鍋放入到鋁鍋內,並往內鍋內倒入一定量的水(即水位超過米的上表面一定的高度),然後,使用者能根據使用的需要直接將鋁鍋放在電磁爐、瓦斯爐或放在本申請的發熱盤上,接著,使用者通過撥動排氣閥撥動開關,限位孔能對排氣閥撥動開關的移動進行限位,移動的排氣閥撥動開關能帶動排氣閥活動件在排氣閥固定件上面旋轉一定的角度,使排氣閥活動件上的第四排氣孔能共同與把手上的第五排氣孔及排氣閥固定件上的第三排氣孔連通,從而使鋁鍋內的氣體依次通過鍋蓋上的第一排氣孔、把手隔熱墊片上的第二排氣孔、排氣閥固定件上的第三排氣孔、排氣閥活動件上的第四排氣孔和把手上的第五排氣孔排出鋁鍋外;當使用者反方向撥動排氣閥撥動開關,反向移動的排氣閥撥動開關能帶動排氣閥活動件在排氣閥固定件上面反向旋轉一定的角度,使排氣閥活動件上的第四排氣孔均與把手上的第五排氣孔及排氣閥固定件上的第三排氣孔的位置不對齊,此時,鋁鍋內的氣體不能排出到鍋外,其整體的密閉性效果好;再接著,使用者在觸摸控制面板上按下煮飯按鍵,控制板接收從觸摸控制面板傳送過來的信號後控制發熱盤自動發熱,發熱盤發熱會通過 熱傳送的方式對裝在鋁鍋內的水進行加熱,隨著發熱盤對鋁鍋加熱的溫度越來越高,鋁鍋內的水的溫度會隨之而逐漸升高,使大米自動吸水的過程中會將糖分釋放到水中,同時,米經過吸收溫度漸高的水份後會達到半熟的狀態,且鋁鍋內的水位在經過米自動吸水後會降低到內鍋的底面下,使米和水實現分離加熱;當水在發熱盤的加熱下加熱至攝氏98度時,鋁鍋內的水會向上產生水蒸氣,水蒸氣不但會通過多個倒流孔並穿過米往鍋蓋的方向上升,水蒸氣還會沿著內鍋的外圓周往鍋蓋的方向上升;當水蒸氣上升至內鍋上部的左右兩側時,部分水蒸氣會穿過若干個過流孔進入到內鍋內,其它的水蒸氣會自動上升到鍋蓋的下表面,水蒸氣遇冷便會凝結成水珠,由於其通過將鍋蓋設置為從中部逐漸向邊緣增厚的結構,同時,其還通過在鍋蓋的下表面均勻分布設置有多個向下凸出的凸點,使從鋁鍋底部往上升的水蒸氣能以環形的運動軌道通過凸點凝結成水珠後回落到米的表面上,最後通過倒流孔回流到鋁鍋的底部,隨著發熱盤加熱時間的增長及鍋蓋的上述結構和水蒸氣環形的運動軌跡能使米自動將更多的糖分釋放到鋁鍋的底部,其使米飯的脫糖效率高、脫糖所需時間短和脫糖效果好;當米煮成米飯後,控制板會控制發熱盤停止加熱,此時,鋁鍋底部的水份會變成糖水,其實現了自動高效脫糖煮飯,其使米飯的脫糖率達到54%以上,讓人吃了後不會有過大的負擔,並達到養身健康的功效。
1‧‧‧鋁鍋
10‧‧‧外鍋
11‧‧‧內鍋
12‧‧‧倒流孔
13‧‧‧過流孔
14‧‧‧提手
15‧‧‧發熱盤
16‧‧‧溫度傳感器
17‧‧‧控制板
2‧‧‧鍋蓋
21‧‧‧第一凹槽
22‧‧‧第二凹槽
3‧‧‧把手
31‧‧‧限位孔
4‧‧‧凸點
5‧‧‧間隙
6‧‧‧把手隔熱墊片
7‧‧‧排氣閥固定件
70‧‧‧排氣閥
8‧‧‧排氣閥活動件
81‧‧‧排氣閥撥動開關
82‧‧‧旋轉部件
9‧‧‧排氣孔密封圈
91‧‧‧第一排氣孔
92‧‧‧第二排氣孔
93‧‧‧第三排氣孔
94‧‧‧第四排氣孔
95‧‧‧第五排氣孔
為了易於說明,本創作由下述的較佳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創作複合式多功能鍋的截面結構圖。
[圖2]為本創作複合式多功能鍋的鍋蓋的截面結構圖。
[圖3]為本創作複合式多功能鍋圖1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複合式多功能鍋的把手和鍋蓋的分解結構圖。
[圖5]為本創作複合式多功能鍋的鋁鍋的分解結構圖。
[圖6]為本創作複合式多功能鍋的內鍋的左視圖。
為了便於理解本創作,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創作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創作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創作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創作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創作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
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至圖6所示,本創作的一種能實現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包括鋁鍋1,及設置在鋁鍋1上面的鍋蓋2,及設置在鍋蓋2上面的把手3,所述鍋蓋2的下表面均勻分佈設置有若干個向下凸出、用於使從水蒸氣因遇冷凝聚而成的水滴能以環形的運動軌跡落回到鋁鍋1中的凸點4,所述鍋蓋2的圓周邊緣向內凹陷設置有截面呈直角的第一凹槽21,所述鋁鍋1上端的內圓周邊緣向外凹陷設置有能與鍋蓋2的第一凹槽21進行平面配合的第二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1與第二凹槽22的卡合處設置有能使水蒸氣凝聚成水膜、以實現密封效果好的間隙5;所述鍋蓋2設置為從中部逐漸向邊緣增厚的結構。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把手3與鍋蓋2的安裝處設置有把手隔熱墊片6,所述把手隔熱墊片6的上面設置有排氣閥70,所述排氣閥70包括排氣閥固 定件7,所述排氣閥固定件7的上面設置有排氣閥活動件8,所述把手3蓋裝在排氣閥活動件8的上面。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鍋蓋2的中部設置有第一排氣孔91,所述把手隔熱墊片6上設置有第二排氣孔92,所述排氣閥固定件7的一端設置有第三排氣孔93,所述第三排氣孔93的上面設置有排氣孔密封圈9,所述排氣閥活動件8的一端設置有第四排氣孔94,所述排氣閥活動件8的另一端設置有排氣閥撥動開關81,所述把手3的一端設置有第五排氣孔95,第五排氣孔95的一側設置有用於對排氣閥撥動開關81的移動進行限位的限位孔31。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排氣閥活動件8下表面的中部向下凸出設置有能在排氣閥固定件7上進行旋轉運動的旋轉部件82,排氣閥撥動開關81能帶動排氣閥活動件8進行旋轉運動,使第四排氣孔94能共同與第一排氣孔91、第二排氣孔92、第三排氣孔93和第五排氣孔95軸向連通,或使第四排氣孔94不能共同與第一排氣孔91、第二排氣孔92、第三排氣孔93和第五排氣孔95軸向連通,從而使其實現密封效果好。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鍋蓋2中部的厚度設置為大於或等於4mm,所述鍋蓋2邊緣的厚度設置為小於或等於8.5mm。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鍋蓋2採用金屬鋁材製成,所述鍋蓋2的下表面設置有不黏鍋塗層(未圖示),所述鍋蓋2的重量設置為650克-750克。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間隙5設置為0.1mm-0.3mm。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間隙5設置為0.2mm。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鋁鍋1包括外鍋10,及設置在外鍋10內的內鍋11;所述內鍋11的內表面設置有不黏鍋塗層(未圖示),所述內鍋11的底 面從外向內均勻排列設置有一圈以上、用於讓米飯吸水的倒流孔12,每圈所述的倒流孔12設置有一個以上,所述倒流孔12的直徑設置為小於米飯的直徑;所述內鍋11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三個過流孔13,所述內鍋11左側其中的一個過流孔13與內鍋11右側其中的一個過流孔13連接設置有方便將整個內鍋11從外鍋10內提起的提手14。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鋁鍋1的底面下設置有發熱盤15,所述發熱盤15的中部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6,共同與發熱盤15和溫度傳感器16連接設置有控制板17。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當該能實現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的複合式多功能鍋用於脫糖煮飯時,其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將洗乾淨的米倒入內鍋11內,接著,使用者再將內鍋11放入到鋁鍋1內,並往內鍋11內倒入一定量的水(即水位超過米的上表面一定的高度),然後,使用者能根據使用的需要直接將鋁鍋1放在電磁爐、瓦斯爐或放在本申請的發熱盤15的上面,接著,使用者通過撥動排氣閥撥動開關81,限位孔31能對排氣閥撥動開關81的移動進行限位,移動的排氣閥撥動開關81能帶動排氣閥活動件8在排氣閥固定件7上面旋轉一定的角度,使排氣閥活動件8上的第四排氣孔94能共同與把手3上的第五排氣孔95及排氣閥固定件7上的第三排氣孔93連通(即將上下所有排氣孔的位置對齊),從而使鋁鍋1內的氣體依次通過鍋蓋2上的第一排氣孔91、把手隔熱墊片6上的第二排氣孔92、排氣閥固定件7上的第三排氣孔93、排氣閥活動件8上的第四排氣孔94和把手3上的第五排氣孔95排出鋁鍋1外;再接著,使用者在觸摸控制面板上按下煮飯按鍵,控制板17接收從觸摸控制面板傳送過來的信號後控制發熱盤15自動發熱,發熱盤15發熱會通過熱傳送的方式對裝在鋁鍋1內的 水進行加熱,隨著發熱盤15對鋁鍋1加熱的溫度越來越高,鋁鍋1內的水的溫度會隨之而逐漸升高,使大米自動吸水的過程中會將糖分釋放到水中,同時,米經過吸收溫度漸高的水份後會達到半熟的狀態,且鋁鍋1內的水位在經過米自動吸水後會降低到內鍋11的底面下,使米和水實現分離加熱;當水在發熱盤15的加熱下加熱至攝氏98度時,鋁鍋1內的水會向上產生水蒸氣,水蒸氣不但會通過多個倒流孔12並穿過米往鍋蓋2的方向上升,水蒸氣還會沿著內鍋11的外圓周往鍋蓋2的方向上升;當水蒸氣上升至內鍋11上部的左右兩側時,部分水蒸氣會穿過若干個過流孔13進入到內鍋11內,其它的水蒸氣會自動上升到鍋蓋2的下表面,水蒸氣遇冷便會凝結成水珠或水滴,由於其通過將鍋蓋2設置為從中部逐漸向邊緣增厚的結構,同時,其還通過在鍋蓋2的下表面均勻分佈有多個向下凸出的凸點4,使從鋁鍋1底部往上升的水蒸氣能以環形的運動軌道通過凸點4凝結成水珠或水滴後回落到米的表面上,最後通過倒流孔12回流到鋁鍋1的底部,隨著發熱盤15加熱時間的增長及鍋蓋2的上述結構和水蒸氣環形的運動軌跡能使米將更多的糖分釋放到鋁鍋1底部的水當中,其使米飯的脫糖效率高、脫糖所需時間短和脫糖效果好;當米煮成米飯後,控制板17會控制發熱盤15停止加熱,此時,鋁鍋1底部的水會變成糖水,其實現了自動高效脫糖煮飯,其使米飯的脫糖率達到54%以上,讓人吃了後不會有過大的負擔,並達到養身健康的功效。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當該能實現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的複合式多功能鍋用於無水料理或無水烹飪時,其操作流程如下:首先,使用者只要將內鍋11從鋁鍋1內取出,接著,使用者直接將食材放入鋁鍋1內並蓋上鍋蓋2,由於其是進行無水烹飪或無水料理,使用者在蓋上鍋蓋2之後需要撥動排氣閥撥動開關 81,使排氣閥活動件8上的第四排氣孔94均與把手3上的第五排氣孔95及排氣閥固定件7上的第三排氣孔93的位置不對齊,以免洩漏鋁鍋1內的氣體,其能確保了鋁鍋1的密封效果好,再接著,使用者只要按下觸摸面板上的料理按鍵便能啟動發熱盤15對食材進行加熱,使用者還可通過升溫按鍵或降溫按鍵來調節烹飪食材的溫度,由於其在鋁鍋1的內表面設置有不黏鍋塗層(未圖示)和食材本身是帶水份的,不黏鍋塗層(未圖示)能有效地避免食材煮焦或煮糊,隨著發熱盤15對鋁鍋1的加熱溫度逐漸升溫,從食材本身散發出來的水分受高溫的影響會形成水蒸氣並向鍋蓋2的方向上升,當水蒸氣上升到鍋蓋2與鋁鍋1的接觸處時,由於其在鍋蓋2的圓周邊緣上向內凹陷設置有第一凹槽21和在鋁鍋1上端的內圓周邊緣向外凹陷設置有第二凹槽22,並在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的卡合處設置有0.2mm的間隙5,此間隙5能使上升到鋁鍋1上部的水蒸氣形成輕薄的水膜而將食材罩住,此水膜能進一步加強鋁鍋1的密封性和氣密性,使其在烹飪的過程中實現能有效地留住了鋁鍋1底部的食材的水分,並實現了無水料理、無水烹飪的目的(即其對食材的整個烹飪過程無需加入水),以確保食材能保持原汁原味地煮熟,其有效地防止食材在烹飪過程中造成營養的流失。
本創作的一種能實現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通過科學合理地對把手的結構進行改造,使其打破了傳統把手僅用於將鍋蓋提起來的功能,其通過在把手內設置有排氣閥活動件、排氣閥固定件和把手隔熱墊片,並分別在把手、排氣閥活動件、排氣閥固定件、把手隔熱墊片和鍋蓋的上面設置有排氣孔,推動排氣閥撥動開關移動時,推動排氣閥撥動開關能帶動排氣閥活動件在排氣閥固定件的上面進行旋轉運動,當排氣閥活動件上的第四排氣孔在旋轉後能與其它排氣孔軸向連通時便可實現排氣,當排氣閥活動件上的第四排氣孔 在旋轉後不與其它排氣孔軸向連通時即為密封狀態;其又通過將鍋蓋設置為中部薄和邊緣薄厚的結構,及在鍋蓋的下表面均勻分布有多個凸點和在鍋蓋的下表面設置有不黏鍋塗層,並科學合理地設計了鍋蓋的重量,同時,其又將內鍋的底部均勻分佈設置有若干個倒流孔和在內鍋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三個過流孔,內鍋的結構與鍋蓋的結構組合使用不但能使其整體的密封性好和使水蒸氣能以環形的運動軌跡上升和回落,以實現能對米飯高效脫糖、脫糖率高和脫糖效果好的目的;其還通過在鍋蓋的圓周邊緣上向內凹陷設置有第一凹槽和在鋁鍋上端的內圓周邊緣向外凹陷設置有第二凹槽,並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卡合處設置有0.2mm的間隙,此間隙能使上升到鋁鍋上部的水蒸氣形成輕薄的水膜將食材罩住,此水膜能進一步加強鋁鍋的密封性和氣密性,使其在烹飪的過程中實現能有效地留住了鋁鍋底部的食材的水分,以實現能對食材進行無水料理、無水烹飪的目的,其不但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料理鍋一般都要加水烹飪和目前市面上能脫糖的電飯煲具有脫糖率低、脫糖效果差和脫糖所需時間長等不足,其還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所有鍋均無集無水料理和脫糖煮飯功能於一體的問題。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創作的一個實例,並不是用來限制本創作的實施與權利範圍,凡與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述原理和基本結構相同或等同的,均在本創作保護範圍內。

Claims (10)

  1. 一種複合式多功能鍋,包括鋁鍋,及設置在鋁鍋上面的鍋蓋,及設 置在鍋蓋上面的把手,其特徵在於:所述鍋蓋的下表面均勻分佈設置有若干個向下凸出、用於使從水蒸氣凝聚成的水滴能以環形的運動軌跡落回到鋁鍋中的凸點,所述鍋蓋的圓周邊緣向內凹陷設置有截面呈直角的第一凹槽,所述鋁鍋上端的內圓周邊緣向外凹陷設置有能與鍋蓋的第一凹槽進行平面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第二凹槽的卡合處設置有能使水蒸氣凝聚成水膜,以達成密封效果好的間隙;所述鍋蓋設置為從中部逐漸向邊緣增厚的結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中,所述把手與 鍋蓋的安裝處設置有把手隔熱墊片,所述把手隔熱墊片的上面設置有排氣閥,所述排氣閥包括排氣閥固定件,所述排氣閥固定件的上面設置有排氣閥活動件,所述把手蓋裝在排氣閥活動件的上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中,所述鍋蓋的 中部設置有第一排氣孔,所述把手隔熱墊片上設置有第二排氣孔,所述排氣閥固定件的一端設置有第三排氣孔,所述第三排氣孔的上面設置有排氣孔密封圈,所述排氣閥活動件的一端設置有第四排氣孔,所述排氣閥活動件的另一端設置有排氣閥撥動開關,所述把手的一端設置有第五排氣孔,所述第五排氣孔的一側設置有用於對排氣閥撥動開關的移動進行限位的限位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中,所述排氣閥 活動件下表面的中部向下凸出設置有能在排氣閥固定件上進行旋轉運動的旋轉部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中,所述鍋蓋中 部的厚度設置為大於或等於4mm,所述鍋蓋邊緣的厚度設置為小於或等於8.5m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中,所述鍋蓋採 用金屬鋁材製成,所述鍋蓋的下表面設置有不黏鍋塗層,所述鍋蓋的重量設置為650克-750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中,所述的間隙 設置為0.1mm-0.3mm。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中,所述的間隙 設置為0.2mm。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中,所述鋁鍋包 括外鍋,及設置在外鍋內的內鍋;所述內鍋的內表面設置有不黏鍋塗層,所述內鍋的底面從外向內均勻排列設置有一圈以上、用於讓米飯吸水的倒流孔,每圈所述的倒流孔設置有一個以上,所述倒流孔的直徑設置為小於米飯的直徑;所述內鍋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三個過流孔,左右兩側的過流孔連接設置有能將整個內鍋從外鍋內提起的提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複合式多功能鍋,其中,所述鋁鍋的 底面下設置有發熱盤,所述發熱盤的中部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共同與發熱盤和溫度傳感器連接設置有控制板。
TW107216127U 2018-09-12 2018-11-28 Compound multi-function pot TWM57855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4013.0U CN209610787U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能实现无水料理和脱糖煮饭的功能锅
??201821484013.0 2018-09-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8555U true TWM578555U (zh) 2019-06-01

Family

ID=65433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6127U TWM578555U (zh) 2018-09-12 2018-11-28 Compound multi-function pot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20210U (zh)
CN (1) CN209610787U (zh)
TW (1) TWM57855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8092A (zh) * 2018-09-12 2018-11-27 东莞市懋辅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能实现无水料理和脱糖煮饭的功能锅
KR20210000081A (ko) * 2019-06-24 2021-01-04 주식회사 위니아딤채 당질 저감 취사 방법
CN112716277B (zh) * 2021-03-09 2022-07-01 杭州悦味家居有限公司 煮面汤锅
CN112899096B (zh) * 2021-03-09 2023-07-28 宁波铭匠扎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家酿机及酿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20210U (ja) 2019-02-21
CN209610787U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78555U (zh) Compound multi-function pot
CN104605756B (zh) 烤炉能排气的方法
CN111035244A (zh) 锅具的锁水防溢结构
TW202010459A (zh) 複合式多功能鍋
KR101381845B1 (ko) 높이조절이 가능한 다용도 조리기구
CN209153057U (zh) 上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KR101230419B1 (ko) 중탕조리기
CN211609228U (zh) 涮烤锅
CN211582620U (zh) 一种蒸锅
CN217827546U (zh) 一种多功能近平面结构锅盖及锅具
CN210540935U (zh) 一种防溢锅盖
CN206675399U (zh) 一种烤涮一体锅
CN220735106U (zh) 一种快速导热的砂锅
CN213282513U (zh) 防溢电饭锅
CN211883404U (zh) 锅具的锁水防溢结构
CN217488363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空气炸锅
CN211066119U (zh) 一种具有精准控温功能的陶瓷饭煲内胆
CN203619301U (zh) 燃气灶高效节能锅具套装
CN108261051A (zh) 一种不锈钢锅
CN220529776U (zh) 烹饪器具
CN208832517U (zh) 煎烤盘组件及微波炉
WO2020119023A1 (zh) 一种多功能养生壶
KR20130002319U (ko) 넘침 방지구조를 갖는 냄비
CN216675448U (zh) 一种耐高温无水锅
CN210249525U (zh) 一种电磁炉煮水的玻璃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