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9046U -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 Google Patents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9046U
TWM559046U TW106215160U TW106215160U TWM559046U TW M559046 U TWM559046 U TW M559046U TW 106215160 U TW106215160 U TW 106215160U TW 106215160 U TW106215160 U TW 106215160U TW M559046 U TWM559046 U TW M55904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electronic componen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5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津憲
簡上竹
張庭端
陳麒竹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59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9046U/zh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種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包括電路板、高頻電磁輻射單元以及遮蔽蓋。電路板具有連接器。高頻電磁輻射單元可拆卸地插設於連接器而電性連接電路板。遮蔽蓋可拆卸地組裝於連接器且相對於電路板可開闔。遮蔽蓋閉闔於電路板以遮蔽高頻電磁輻射單元所產生的高頻電磁輻射,遮蔽蓋的至少部分接觸電路板,且遮蔽蓋經由連接器而電性連接電路板的接地部。

Description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電子組件,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隨著電子資訊工業的蓬勃發展,各種電子資訊產品的使用日益普遍,電子資訊產品在輕、薄、短、小之發展趨勢下,內部諸系統間存在著不需要之電壓或電流而產生大量寬頻雜訊,嚴重地影響各裝置功能以及系統內無線訊號的接收能力(LTE/WLAN),一般稱此現象為射頻干擾(RFI)。因此,世界各國陸續實施電磁相容(EMC)管制,對許多電機電子、工業科學、通訊、醫療等產品,皆制訂電磁干擾的規範,藉以保障電子資訊產品等之電磁干擾波不會影響其他的產品運作,同時也具備足夠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而能在適當電磁環境下運作。
在電腦領域中,常見問題之一是對記憶體快速頻繁讀寫造成在接近1.5~3GHz的高頻區產生強烈的高頻電磁波輻射,尤其當對記憶體速度與容量的要求大幅提高時,更加凸顯此一問題之嚴重性。
為了解決高頻電磁波輻射之問題,在現有技術中,例如中華民國新型專利M323796,其電磁遮蔽結構主要是由銲接在電路板上的框體,以及設置在框體上的蓋體所構成,據以對其內的電子元件提供電磁屏蔽的效果。
惟,此舉需預先針對所欲進行電磁屏蔽的電子元件設計對應的框體,因此必須隨著個案不同而設計不同的框體與蓋體,故在通用性及適用範圍等方面仍然不足。再者,所述框體仍須另以銲接方式而與電路板連接,亦即製程上需增加額外的工序,且其還會因框體的外形、在電路板上所佔面積範圍而改變,因此仍存在較複雜的工序而無法有效提高製程效率。
基於上述,如何提供一個簡易結構,避免記憶體快速頻繁讀寫所造成電磁波輻射之問題,同時解決上述適用性以及製程效率等問題,仍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需思考、解決的課題。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其藉由將一體式的遮蔽蓋可拆地組裝於電路板的連接器,而能對插設於連接器的高頻電磁輻射單元提供屏蔽其電磁輻射的效果。
本新型創作的有防止電磁干擾的電子組件,包括電路板、高頻電磁輻射單元以及遮蔽蓋。電路板具有連接器。高頻電磁輻射單元用以插設於連接器且相對於電路板可開闔。遮蔽蓋閉闔於電路板以遮蔽高頻電磁輻射單元所產生的高頻電磁輻射,遮蔽蓋的至少部分接觸電路板,且遮蔽蓋經由連接器而電性連接電路板的接地部。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高頻電磁輻射單元為雙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DR SDRAM)。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當上述的遮蔽蓋閉闔於電路板時,遮蔽蓋之底緣相對於電路板存在相對距離,且相對距離小於或等於0.5mm。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遮蔽蓋包括第一蓋體與第二蓋體,第一蓋體可拆卸地組裝於連接器且遮蔽連接器,第二蓋體樞接於第一蓋體以相對於電路板開闔。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連接器具有至少一凸耳,而第一蓋體具有至少一開口,凸耳卡扣於開口以使第一蓋體組裝至連接器。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蓋體經由開口、凸耳而與電性連接電路板的接地部。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當上述的第二蓋體閉闔於電路板時,第二蓋體之底緣相對於電路板存在相對距離,且相對距離小於或等於0.5mm。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蓋體具有一導柱,第二蓋體具有擴孔槽,導柱可移動地樞接於擴孔槽,以使第二蓋體相對於第一蓋體滑動及樞轉。
基於上述,電子組件藉由將遮蔽蓋可拆卸地組裝於電路板上的連接器,並讓遮蔽蓋相對於電路板可開闔,因此當遮蔽蓋閉闔於電路板後,即能完全覆蓋連接器上的高頻電磁輻射單元,以對高頻電磁輻射單元所產生的電磁輻射提供屏蔽作用。此舉以一體式的遮蔽蓋,而與連接器直接卡扣在一起,因此能有效地簡化對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提供高頻電磁屏蔽的構件結構,同時也因其能隨著需求拆裝於連接器,而能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據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組件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電子組件於另一狀態的示意圖。圖3是圖1的電子組件的局部放大圖。請同時參考圖1至圖3,在本實施例中,電子組件100包括電路板110、設置在電路板110上的連接器120、高頻電磁輻射單元130以及遮蔽蓋140。在此,電路板110例如是電腦裝置的主機板,而高頻電磁輻射單元130例如是雙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DR SDRAM),其用以插設於連接器120而與電路板110電性連接。如前所述,記憶體在作動時會產生強烈的高頻電磁波輻射(1.5~3GHz),因此容易對電路板110上的其他電子元件或電路板110附近的電子裝置產生影響。據此,本實施例藉由將遮蔽蓋140可拆卸地組裝於連接器120且使其能相對於電路板110開闔,因而在其閉闔於電路板110時(如圖2所示)得以屏蔽高頻電磁輻射單元130所產生的高頻電磁輻射。
進一步地說,本實施例的遮蔽蓋140在使用上為一體式構件,其包括第一蓋體141與第二蓋體142,其中第一蓋體141可拆卸地組裝於連接器120且遮蔽連接器120,而第二蓋體142樞接於第一蓋體141,以在第一蓋體141組裝至連接器120後能因此相對於電路板110開闔。
圖4是圖1的電子組件的爆炸圖。請先參考圖3與圖4,本實施例的連接器120包括槽體121以及設置於槽體121之周側的支架123。再者,支架123上還形成有凸耳122,背離於槽體121而延伸。在此,槽體121與支架123為一體成形的結構,其例如是以模內射出方式而形成,亦即支架123的材質為金屬,其與槽體121內的電連接片(未繪示)能一同以模內射出方式而分別形成於槽體121的內外部分。此外,凸耳122例如是將支架123的局部沖壓彎折而成。對應地,第一蓋體141具有開口141a,當第一蓋體141如圖4所示向下覆蓋連接器120時,連接器120的凸耳122會受第一蓋體141壓迫而彈性變形,直至第一蓋體141完全覆蓋連接器120時,凸耳122彈性恢復並與開口141a彼此對應地卡扣在一起,如圖3所示,而完成第一蓋體141與連接器120的組裝動作。此時,第一蓋體141實質上遮蔽連接器120,而第二蓋體142即能受驅動而相對於電路板110開闔。
然,本實施例並未限制凸耳122、開口141a的形成手段、數量及外形輪廓。於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亦可以彎折式彈片形成在槽體121的周邊,同樣能與開口141a達到相互卡扣的效果,且本實施例雖在槽體121的三個不同側設置四個凸耳122,但設計者仍可依據連接器120與遮蔽蓋140的組裝條件而予以適當地改變其數量及位置。
另一方面,請同時參考圖1、圖2與圖4,在本實施例中,電路板110上還設置有接地部112,其與連接器120的支架123(如前述,其為金屬材質)電性連接,因此能讓第一蓋體141經由開口141a、凸耳122而電性連接電路板110的接地部112,以讓遮蔽蓋140具備接地效果。
請再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電子組件100還包括設置在電路板110上的扣件150,以讓第二蓋體142相對於電路板110而呈閉闔狀態時,第二蓋體142能被扣持於扣件150,即底緣S1抵接於扣件150上,而維持所述閉闔狀態。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蓋體142也可以導電材質製成,而扣件150也能與電路板110的接地部112電性連接,以讓遮蔽蓋140能經由第二蓋體142與扣件150的接觸而電性連接接地部112。
如圖2所示,當遮蔽蓋140相對於電路板110呈閉闔狀態時,第二蓋體142的底緣S1(繪示於圖1)會與電路板110之間存在相對距離H1,且所述相對距離H1為小於或等於0.5mm,其中較佳者為相對距離H1還會大於或等於0.01mm。在此,所述相對距離H1作為使遮蔽蓋140的底緣S1能與電路板110之間存在至少部分結構接觸的狀態,其目的在於讓遮蔽蓋140除能遮蔽高頻電磁輻射單元130所產生的高頻電磁輻射外,還能維持氣流流通的散熱效果,藉由對相對距離H1予以最佳化(即0.01mm≦H1≦0.5mm),而使上述兩種效果得以取得平衡。同時,此舉也因此讓遮蔽蓋140、連接器120與電路板110之間的結構存在足夠的組裝緩衝,亦即能據以容納所述構件的製造公差與組裝公差。
需提及的是,雖然本實施例僅在圖1繪示第二蓋體142的底緣S1,然對遮蔽蓋140而言,其第一蓋體141或第二蓋體142分別與電路板110之間均能藉由所述相對距離H1,而達到上述效果。換句話說,第一蓋體141能藉由其組裝於連接器120時使其底緣與電路板110存在相對距離H1,而第二蓋體142能藉由其組裝於扣件150上時,藉由扣件150的厚度而使其底緣S1與電路板110之間存在相對距離H1。
再者,前述相對距離H1進一步地讓遮蔽蓋140的底緣與電路板110之間形成間隙面積,亦即從俯視視角觀察圖2所示狀態的電子組件100,連接器120與其上的高頻電磁輻射單元130會被遮蔽蓋140完全罩覆且包圍其內,此時遮蔽蓋140無論在第一蓋體141或第二蓋體142處均可存在所述相對距離H1,因此在遮蔽蓋140的四個側面(每個側面實質上正交於電路板110),除了實體接觸或扣件150處之外,均可與電路板110之間形成間隙面積。據此,設計者便能以所述四個側面上的間隙面積而適當地調整各處的相對距離H1。也就是說,設計者僅需掌握遮蔽蓋140與電路板110之間的間隙面積的總和(在本實施例即是位於四個側面的間隙面積之和,在此較佳為109mm 2)的前提下,便能使相對距離H1隨著需求而調整或變更,同時也不受遮蔽蓋140與連接器120、高頻電磁輻射單元130之外形輪廓的影響。當遮蔽蓋140並非圖2所示環繞連接器120與高頻電磁輻射單元130的四邊形輪廓時,仍可因設計者所掌握間隙面積的總和為固定值的前提下,而能對不同位置的相對距離H1予以適當地調整,以因應當下構件組裝的條件需求。舉例來說,當遮蔽蓋為五邊形時,即代表其具有五個側面,然設計者僅需掌握所屬五個側面的間隙面積之和為固定值,如上述109mm 2,便能據以調整遮蔽蓋與電路板110之間的相對距離。在此,間隙面積的總和需依據前述欲遮蔽電磁輻射的能力與散熱效果取得最佳化狀態而定。
圖5與圖6分別繪示電子組件的局部側視圖。請同時參考圖5與圖6並對照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蓋體141還具有導柱141b,而第二蓋體142具有擴孔槽142a,藉由將導柱141b可移動地樞接於擴孔槽142a,便能使第二蓋體142相對於第一蓋體141滑動及樞轉。當欲將遮蔽蓋140從圖2所示的閉闔狀態轉換至圖1所示的展開狀態時,即需先將第二蓋體142予以滑移,從圖5所示狀態轉換至圖6所示狀態,之後,方能掀起第二蓋體140以讓其樞轉。此舉讓遮蔽蓋140在符合屏蔽所需效果的前提下而能使其薄形化,同時,也因此需讓第二蓋體142藉由前述滑移之後再樞轉的動作,而能順利地展開且過程中不與連接器120或高頻電磁輻射單元130產生干涉。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創作的上述實施例中,電子組件藉由將遮蔽蓋可拆卸地組裝於電路板上的連接器,並讓遮蔽蓋相對於電路板可開闔,因此當遮蔽蓋閉闔於電路板後,即能完全覆蓋連接器上的高頻電磁輻射單元,以對高頻電磁輻射單元所產生的高頻電磁輻射提供屏蔽作用。此舉以一體式的遮蔽蓋,而與連接器直接卡扣在一起,因此能有效地簡化對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提供高頻電磁屏蔽的構件結構,同時也因其能隨著需求拆裝於連接器,而能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
再者,遮蔽蓋藉由其底緣至少部分接觸於電路板,而在其周側形成與電路板之間的相對距離以及間隙面積,此舉讓設計者僅需針對電磁輻射單元所能產生的高頻電磁輻射值及散熱需求,便能決定所述間隙面積,因此不再受限於遮蔽蓋的外形輪廓而能隨著周邊條件而對遮蔽蓋的底緣與電路板之間的相對距離、扣件數量及所在位置而予以適當地調整,也因此提高電子組件設計時的適用程度。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組件
110‧‧‧電路板
112‧‧‧接地部
120‧‧‧連接器
121‧‧‧槽體
122‧‧‧凸耳
123‧‧‧支架
130‧‧‧高頻電磁輻射單元
140‧‧‧遮蔽蓋
141‧‧‧第一蓋體
141a‧‧‧開口
141b‧‧‧導柱
142‧‧‧第二蓋體
142a‧‧‧擴孔槽
150‧‧‧扣件
H1‧‧‧相對距離
S1‧‧‧底緣
圖1是依據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組件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電子組件於另一狀態的示意圖。 圖3是圖1的電子組件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圖1的電子組件的爆炸圖。 圖5與圖6分別繪示電子組件的局部側視圖。

Claims (8)

  1. 一種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包括: 一電路板,具有一連接器; 一高頻電磁輻射單元,可拆卸地插設於該連接器而電性連接該電路板;以及 一遮蔽蓋,可拆卸地組裝於該連接器且相對於該電路板可開闔,其中該遮蔽蓋閉闔於該電路板以遮蔽該高頻電磁輻射單元所產生的高頻電磁輻射,該遮蔽蓋的至少部分接觸該電路板,且該遮蔽蓋經由該連接器而電性連接至該電路板的接地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其中該高頻電磁輻射單元為雙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DR SDRA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其中當該遮蔽蓋閉闔於該電路板時,該遮蔽蓋之底緣相對於該電路板存在一相對距離,且該相對距離小於或等於0.5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其中該遮蔽蓋包括一第一蓋體與一第二蓋體,該第一蓋體可拆卸地組裝於該連接器且遮蔽該連接器,該第二蓋體樞接於該第一蓋體以相對於該電路板開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其中該連接器具有至少一凸耳,而該第一蓋體具有至少一開口,該凸耳卡扣於該開口以使該第一蓋體組裝至該連接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其中該第一蓋體經由該開口、該凸耳而電性連接該電路板的接地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其中當該第二蓋體閉闔於該電路板時,該第二蓋體之底緣相對於該電路板存在一相對距離,且該相對距離小於或等於0.5mm。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其中該第一蓋體具有一導柱,該第二蓋體具有一擴孔槽,該導柱可移動地樞接於該擴孔槽,以使該第二蓋體相對於該第一蓋體滑動及樞轉。
TW106215160U 2017-04-20 2017-10-13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TWM55904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87487P 2017-04-20 2017-04-20
US62/487,487 2017-04-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9046U true TWM559046U (zh) 2018-04-21

Family

ID=626445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5222A TWI669050B (zh) 2017-04-20 2017-10-13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TW106215160U TWM559046U (zh) 2017-04-20 2017-10-13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5222A TWI669050B (zh) 2017-04-20 2017-10-13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5647U (zh)
TW (2) TWI6690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9050B (zh) * 2017-04-20 2019-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US10631445B2 (en) 2017-04-20 2020-04-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assembly with RFI shield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5307A (ja) * 1999-12-28 2001-07-06 Jst Mfg Co Ltd モジュール用コネクタ
TW201345405A (zh) * 2012-04-20 2013-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具有遮罩件的電子裝置
TWI669050B (zh) * 2017-04-20 2019-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9050B (zh) * 2017-04-20 2019-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US10631445B2 (en) 2017-04-20 2020-04-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assembly with RFI shiel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9050B (zh) 2019-08-11
CN207995647U (zh) 2018-10-19
TW201840270A (zh)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1476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device with heat dissipating function
US10631445B2 (en) Electronic assembly with RFI shielding
TW201902030A (zh) 天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TWI669050B (zh) 防射頻干擾的電子組件
KR101062484B1 (ko) 전자파 차폐용 실드
EP2328059B1 (en) Circuit board module
US20080079639A1 (en) Noise-supressing antenna assamblage
WO2020134452A1 (zh) 天线模组及移动终端
JP2017050532A (ja) 電磁干渉を低減する構造および方法
KR102638553B1 (ko) 메탈 프레임을 이용한 안테나 장치
US11089712B2 (en) Ventilated shield can
TW201406082A (zh) 介面模組及其降低雜訊之方法
TWI414234B (zh) 機箱
CN106535606B (zh) 射频屏蔽装置
JPH1075082A (ja) 薄型無線装置
CN112930104A (zh) 一种降低usb噪声干扰的结构及电子设备
KR20200129757A (ko) 신호간섭을 완화하는 메탈 프레임을 이용한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KR102191523B1 (ko) 휴대 장치
TW201137576A (en) Enclosure
US113043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2261484A (ja) Emi対策装置
CN108966558B (zh) 一种服务器前置线缆的低辐射安装结构
KR20200002085A (ko) 메탈 프레임의 주파수 대역을 변경시키는 안테나 장치
TWM417765U (en) Shield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hielding element
US20220294109A1 (en) Electronic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self-shielding ante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