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2525U - 致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致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2525U
TWM532525U TW105207345U TW105207345U TWM532525U TW M532525 U TWM532525 U TW M532525U TW 105207345 U TW105207345 U TW 105207345U TW 105207345 U TW105207345 U TW 105207345U TW M532525 U TWM532525 U TW M53252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ing device
output side
fixing
rotating portion
in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7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un-Tian Yao
Original Assignee
Cun-Tian Y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un-Tian Yao filed Critical Cun-Tian Yao
Priority to TW105207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2525U/zh
Publication of TWM532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2525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致動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致動裝置。
請參考第1圖所示,其表示習知致動裝置的示意圖;由第1圖可看出,習知的致動裝置100’包括一減速機1’以及一轉輪2’,轉輪2’設置在減速機1’的其中一側且同軸樞接,而馬達3’設置在減速機1’遠離轉輪2’的一側且同軸樞接;藉此,馬達3’驅動減速機1’轉動,進而再控制轉輪2’的轉動。
然而,習知的致動裝置100’的整體寬度及體積是減速機1’加上轉輪2’的厚度及體積,若是要應用到較小體積的目標物(如無人搬運機或者是無人搬運車)上時,容易因為需要架大的容納空間來放置習知的致動裝置100’,因此而必須犧牲其他元件或系統的設置而放棄其功能,導致應用範圍變得狹窄。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乃針對習知技術之缺點而加以改良,經多年從事於此一行業之經驗,於是創作出本創作。
本創作者鑑於前述的問題,進而用心研究開發,因此本創作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致動裝置,利用輪胎套設在減速機的轉動部外,使得整體厚度及體積變小,更易於裝設在所欲裝設的目標物(如無人搬運機)上,當目標物體積較小時,可以易於裝設,更可搭配期可使用的空間進行裝設,以增加本創作的使用廣泛性。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致動裝置,包括一減速機,具有一入力側、一轉動部、以及一出力側,該入力側及該出力側分別位在該轉動部之一軸向方向的兩側;至少一固定元件,該減速機的該入力 側、或該出力側、或該入力側及該出力側均固定在該至少一固定元件;以及一被傳動件,套設在該轉動部的徑向外側。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被傳動件為一輪胎。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減速機樞接一馬達,由於該入力側、或該出力側、或該入力側及該出力側均固定在該至少一固定元件,因此該馬達控制該減速機的該轉動部轉動。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固定元件設置在一無人搬運機的一底表面其中一外側或者是一邊角朝下延伸。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轉動部的半徑大於該入力側及該出力側的半徑。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被傳動件為一輸送帶,藉由套設在轉動部徑向外側,藉由該轉動部以帶動該輸送帶移動。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固定元件為單一固定元件,用以固定該入力側或該出力側。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固定元件為二固定元件,用以同時固定該入力側及該出力側,使該減速機位在該二固定元件之間。
其中,本創作上述之目的及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瞭解。
當然,本創作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之安排上容許有所不同,但所選用之實施例,則於本說明書中,予以詳細說明,並於附圖中展示其構造。
[習知]
100’‧‧‧致動裝置
1’‧‧‧減速機
2’‧‧‧轉輪
3’‧‧‧馬達
[本創作]
100‧‧‧致動裝置
1‧‧‧減速機
11‧‧‧入力側
12‧‧‧轉動部
13‧‧‧出力側
2‧‧‧固定元件
3‧‧‧被傳動件
200‧‧‧無人搬運機
300‧‧‧馬達
第1圖表示習知致動裝置之平面示意圖。
第2圖表示本創作致動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第3圖表示本創作致動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4圖表示本創作致動裝置之平面示意圖。
第5圖表示本創作致動裝置一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6圖表示本創作致動裝置一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7圖表示本創作致動裝置一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8圖表示本創作致動裝置一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
關於本創作藉以達到上述目的之技術手段,茲以下列實施型態配合圖示於下文作詳細說明,俾令 鈞上深入瞭解並認同之。
請同時參考第2圖至第8圖,本創作係一種致動裝置100,包括一減速機1、至少一固定元件2、以及一被傳動件3。
減速機1一般有一入力側11、一轉動部12、以及一出力側13,入力側11及出力側13分別位在轉動部12之一軸向方向的兩側,轉動部12的半徑大於入力側11及出力側13的半徑,意即轉動部12的外表面突出於入力側11及出力側13。
固定元件2可為單一個或者是兩個,且固定元件2可設置在一無人搬運機200的底部;當固定元件2為單一個時,則固定元件2可設置在無人搬運機200的底表面其中一外側(如第5圖所示)或者是從無人搬運機200底表面其中一邊角朝下延伸形成的一支撐片(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
減速機1的入力側11可固定在固定元件2(如第6圖所示),或者是減速機1的出力側13固定在固定元件2(如第7圖所示)。
而當固定元件2為兩個時(如第8圖所示),減速機1的入力側11及出力側13可分別固定在二固定元件2,使減速機1位在二固定元件2之間。
被傳動件3可為輪胎,係可套設在轉動部12的徑向外側;本創作以被傳動件3為輪胎當作圖例說明,但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被傳動件3另可為一輸送帶(圖未示),藉此利用如輸送帶(圖未示)之被傳動件3套設在轉動部12徑向外側,以利用轉動部12帶動輸送帶(圖未示)移動者。
由於一般減速機1的入力側11透過馬達300以進行驅動而轉動,進而透過轉動部12內部的行星齒輪或者是滾柱等結構進行減速作用而帶動出力側13的減速轉動,藉此以加大扭力的輸出;例如出力 側13的轉速為入力側11的轉速的1/10時,則出力側13的扭力則可為入力側11的扭力的10倍,依此類推。
而由於減速機1的入力側11及/或出力側13固定在固定元件2而無法轉動,因此馬達300的動力會傳輸到轉動部12而轉動,再加上被傳動件3(如輪胎)可套設在轉動部12外,因此本創作致動裝置100可以當作為驅動輪使用。
相較於習知的技術與結構,利用被傳動件3(如輪胎)套設在減速機1的轉動部12外,使得整體厚度及體積變小,更易於裝設在所欲裝設的目標物(如無人搬運機200)上,當目標物體積較小時,可以易於裝設,更可搭配期可使用的空間進行裝設,以增加本創作致動裝置100的使用廣泛性。
以上所述實施型態之揭示係用以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故舉凡數值之變更或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創作之範疇。
由以上詳細說明,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創作的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提出專利申請。
100‧‧‧致動裝置
1‧‧‧減速機
12‧‧‧轉動部
13‧‧‧出力側
2‧‧‧固定元件
3‧‧‧被傳動件
300‧‧‧馬達

Claims (8)

  1. 一種致動裝置,包括:一減速機,具有一入力側、一轉動部、以及一出力側,該入力側及該出力側分別位在該轉動部之一軸向方向的兩側;至少一固定元件,該減速機的該入力側、或該出力側、或該入力側及該出力側均固定在該至少一固定元件;以及一被傳動件,套設在該轉動部的徑向外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被傳動件為一輪胎。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減速機樞接一馬達,由於該入力側、或該出力側、或該入力側及該出力側均固定在該至少一固定元件,因此該馬達控制該減速機的該轉動部轉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固定元件設置在一無人搬運機的一底表面其中一外側或者是一邊角朝下延伸。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轉動部的半徑大於該入力側及該出力側的半徑。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被傳動件為一輸送帶,藉由套設在轉動部徑向外側,藉由該轉動部以帶動該輸送帶移動。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固定元件為單一固定元件,用以固定該入力側或該出力側。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固定元件為二固定元件,用以同時固定該入力側及該出力側,使該減速機位在該二固定元件之間。
TW105207345U 2016-05-19 2016-05-19 致動裝置 TWM532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7345U TWM532525U (zh) 2016-05-19 2016-05-19 致動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7345U TWM532525U (zh) 2016-05-19 2016-05-19 致動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2525U true TWM532525U (zh) 2016-11-21

Family

ID=57853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7345U TWM532525U (zh) 2016-05-19 2016-05-19 致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2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5256B2 (ja) 動力伝達機構、車椅子、チェーンブロック装置及び回転駆動ユニット
CN103034282B (zh) 主动反馈用户界面系统及用于其的常平架组件
EP2740968B1 (en) Bi-rotating directional input and constant rotating directional output wheel system
RU201710750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6158455B1 (ja) ケーブル送り装置
JP2018191437A5 (zh)
JP2018015836A5 (ja) 駆動機構、ロボット装置、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制御方法
JP2006029363A5 (zh)
TWM532525U (zh) 致動裝置
JP2015124016A5 (zh)
JP5976400B2 (ja) ロボットの関節体
BR112018070314A2 (pt) variador planetário, e transmissão variável reversível ou variável
KR20170036448A (ko) 일방향 감속장치
US9512906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JP5145420B2 (ja) 駆動装置
JP7223769B2 (ja) 駆動軸の制動装置
WO2013110920A9 (en) Variator
TWI648492B (zh) 干涉式扭力分配差速器
JP2015214176A5 (zh)
JP6314457B2 (ja) 走行車
JP6153106B2 (ja) 遊星歯車装置
KR101987485B1 (ko) 차동 제한 장치
JP3205737U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A2928360C (en) A winch with an anti-locking structure
TWI526635B (zh) 電子式煞車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