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7920U - 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27920U TWM527920U TW105209108U TW105209108U TWM527920U TW M527920 U TWM527920 U TW M527920U TW 105209108 U TW105209108 U TW 105209108U TW 105209108 U TW105209108 U TW 105209108U TW M527920 U TWM527920 U TW M527920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ivot
- gear
- idler
- shaft
- fri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主要係揭示一種樞紐器,尤指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
請參閱我國專利第M513284號之「一體式雙軸同動樞軸器」專利案,其為一種一體式雙軸同動樞軸器,包含一第一樞軸以及一相對的第二樞軸,於所述樞軸軸身分別一體成型第一傳動部及第二傳動部;一承架接近中間位置設有兩位於不同水平高度的一第一軸孔及一第二軸孔,供在軸孔之間形成一高度間隙;互相嚙接的第一介質齒輪及一第二介質齒輪分別以一第一軸銷及一第二軸銷定位於第一軸孔及第二軸孔,使第一介質齒輪另端分別與第一傳動部及第二傳動部嚙接傳動。
採用上述結構的樞軸器,其第一樞軸與第二樞軸在轉動時,必須透過凸輪、扭力彈片組、螺帽及隔板等元件來提供第一樞軸及第二樞軸摩擦力,藉由摩擦力使第一樞軸與第二樞軸固定於任意角度,然而,上述結構是以扭力彈片組頂推凸輪摩擦隔板來產生磨擦力,其所產生的力量不穩定,且上述結構零件非常多,導致組裝的效率低落。
有鑑於上述習知結構之缺失,本創作人乃設計出一種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係可克服上述習知結構之所有缺點。
本創作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括有一個第一樞軸、一個第二樞軸及一個連接裝置的樞紐器,該第一樞軸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一摩擦段,該第二樞軸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二摩擦段,該連接裝置能夠相對該第一樞軸轉動地連接該第一樞軸且同時能夠相對該第二樞軸轉動地連接該第二樞軸,該連接裝置具有一個彈性連接件,該彈性連接件設置有一個基部並於鄰近該第一樞軸的一端設置有一個第一包覆部且於鄰近該第二樞軸的一端設置有一個第二包覆部,該第一包覆部沿該第一樞軸徑向包覆該第一摩擦段的外周緣,該第二包覆部沿該第二樞軸徑向包覆該第二摩擦段的外周緣,該彈性連接件具有彈性,該彈性連接件能夠藉其彈性使該第一包覆部緊抵該第一摩擦段並使兩者之間產生預定之摩擦力以及使該第二包覆部緊抵該第二摩擦段並使兩者之間產生預定之摩擦力,該樞紐器藉由上述結構,使該第一樞軸與該第二樞軸在樞轉的過程中,扭力較為穩定,不容易產生變化,且只需要單一元件即可發揮應有功能,有效減少零件的數量,並提高組裝的效率。
該第一包覆部包覆該第一摩擦段未滿一周並形成一個第一開口,該第一包覆部以其鄰近該第一開口的其中一側連接該基部並以相異的另一側圍繞該第一摩擦段,使該第一開口與該基部相鄰,該第二包覆部包覆該第二摩擦段未滿一周並形成一個第二開口,該第二包覆部以其鄰近該第二開口的其中一側連接該基部並以相異的另一側圍繞該第二摩擦段,使該第二開口與該基部相鄰。
該第二包覆部圍繞該第二摩擦段的方向與該第一包覆部圍繞該第一摩擦段的方向相反。
該彈性連接件於該基部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該凹槽由該基部的其中一面延伸貫穿至相異的另一面。
至少一個該凹槽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該凹槽相異於彼此的一側與外界連通而形成開放狀。
該彈性連接件呈一體成型結構且沿平行該第一樞軸軸向的方向延伸一個長度,該長度大於該第一樞軸與該第二樞軸之間的中心距離。
該第一樞軸的外周緣設有一個與該第一摩擦段相鄰的第一套接段,該第一套接段沿徑向設有至少一個第一抵靠面,該第二樞軸的外周緣設有一個與該第二摩擦段相鄰的第二套接段,該第二套接段沿徑向設有至少一個第二抵靠面,該連接裝置包括有一個第一連接座及一個傳動組件,該傳動組件設於該第一連接座的一側,該傳動組件包括有一個第一齒輪、一個第二齒輪、一個第一惰輪及一個第二惰輪,該第一齒輪能夠同步轉動的套設於該第一樞軸,該第一樞軸利用該第一抵靠面抵推該第一齒輪同步轉動,該第二齒輪能夠同步轉動的套設於該第二樞軸,該第二樞軸利用該第二抵靠面抵推該第二齒輪同步轉動,該第一惰輪及該第二惰輪位於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二齒輪之間,該第一惰輪嚙合於該第一齒輪,該第二惰輪嚙合於該第二齒輪,該第一惰輪與該第二惰輪彼此相嚙合,該第一齒輪的中心軸、該第二齒輪的中心軸、該第一惰輪的中心軸及該第二惰輪的中心軸彼此平行,且該第一齒輪的中心軸、該第二齒輪的中心軸、該第一惰輪的中心軸及該第二惰輪的中心軸中的任三者皆不在同一平面上。
該連接裝置具有一個第二連接座,該第一連接座同時連接該第一樞軸及該第二樞軸,該第一連接座穿設有一個第一圓孔及一個第二圓孔,該第一圓孔套設於該第一樞軸,該第二圓孔套設於該第二樞軸,使該第一連接座能夠相對該第一樞軸及該第二樞軸轉動,該第一連接座還設有一個第一軸孔及一個第二軸孔,該第一軸孔及該第二軸孔位於該第一圓孔與該第二圓孔之間,該第二連接座同時連接該第一樞軸及該第二樞軸,該第二連接座穿設有一個第三圓孔及一個第四圓孔,該第三圓孔套設於該第一樞軸,該第四圓孔套設於該第二樞軸,使該第二連接座能夠相對該第一樞軸及該第二樞軸轉動,該第二連接座還設有一個第三軸孔及一個第四軸孔,該第三軸孔及該第四軸孔位於該第三圓孔與該第四圓孔之間,該第一惰輪設有一個旋轉軸,該第一惰輪的旋轉軸凸出該第一惰輪的兩側,該第二惰輪設有一個旋轉軸,該第二惰輪的旋轉軸凸出該第二惰輪的兩側,該第一惰輪旋轉軸的一端插設於該第一連接座的第一軸孔且相異的另一端插設於該第二連接座的第三軸孔,該第二惰輪旋轉軸的的一端插設於該第一連接座的第二軸孔且相異的另一端插設於該第二連接座的第四軸孔。
所述的至少一個第一抵靠面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兩個第一抵靠面分別位於該第一樞軸相異的兩側,所述的至少一個第二抵靠面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兩個第二抵靠面分別位於該第二樞軸相異的兩側。
該第一樞軸環設有一個第一卡掣凹槽,該第一卡掣凹槽位於該第一摩擦段相異於該第一套接段的一側,該第一卡掣凹槽環繞該第一樞軸的外周緣一周,該第二樞軸環設有一個第二卡掣凹槽,該第二卡掣凹槽位於該第二摩擦段相異於該第二套接段的一側,該第二卡掣凹槽環繞該第二樞軸的外周緣一周,該連接裝置具有一個止擋件,該止擋件呈片狀,該止擋件的一側凹設有兩個卡掣凹緣,兩個該卡掣凹緣的其中一個套設並卡掣於該第一樞軸的第一卡掣凹槽且另一個套設並卡掣於該第二樞軸的第二卡掣凹槽。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創作之新穎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明顯。
有關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述如後,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種結構之限制。
參照圖1至圖3所示,為本創作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之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及剖面結構圖。本創作樞紐器10包括有一個第一樞軸20、一個第二樞軸30及一個連接裝置40;其中:
該第一樞軸20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一摩擦段21並設有一個與該第一摩擦段21相鄰的第一套接段22,該第一套接段22沿徑向設有至少一個第一抵靠面23,所述的至少一個第一抵靠面23在本實施例中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兩個第一抵靠面23分別位於該第一樞軸20相異的兩側。
該第一樞軸20環設有一個第一卡掣凹槽24,該第一卡掣凹槽24位於該第一摩擦段21相異於該第一套接段22的一側,該第一卡掣凹槽24環繞該第一樞軸20的外周緣一周,該第一樞軸20還設置有一個第一連接部25,該第一連接部25位於該第一套接段22相異於該第一摩擦段21的一側,該第一連接部25能夠用以連接待連接的物件。
該第二樞軸30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二摩擦段31並設有一個與該第二摩擦段31相鄰的第二套接段32,該第二套接段32沿徑向設有至少一個第二抵靠面33,所述的至少一個第二抵靠面33在本實施例中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兩個第二抵靠面33分別位於該第二樞軸30相異的兩側。
該第二樞軸30環設有一個第二卡掣凹槽34,該第二卡掣凹槽34位於該第二摩擦段31相異於該第二套接段32的一側,該第二卡掣凹槽34環繞該第二樞軸30的外周緣一周,該第二樞軸30還設置有一個第二連接部35,該第二連接部35位於該第二套接段32相異於該第二摩擦段31的一側,該第二連接部35能夠用以連接待連接的物件。
該連接裝置40能夠相對該第一樞軸20轉動地連接該第一樞軸20且同時能夠相對該第二樞軸30轉動地連接該第二樞軸30,該連接裝置40具有一個彈性連接件41,該彈性連接件41呈一體成型結構且沿平行該第一樞軸20軸向的方向延伸一個長度L,該長度L大於該第一樞軸20與該第二樞軸30之間的中心距離。
請繼續參照圖4所示,為本創作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之剖面結構圖。該彈性連接件41設置有一個基部411並於鄰近該第一樞軸20的一端設置有一個第一包覆部412且於鄰近該第二樞軸30的一端設置有一個第二包覆部413,該第一包覆部412沿該第一樞軸20徑向包覆該第一摩擦段21的外周緣未滿一周並形成一個第一開口414,該第一包覆部412以其鄰近該第一開口414的其中一側連接該基部411並以相異的另一側圍繞該第一摩擦段21,使該第一開口414與該基部411相鄰。
該第二包覆部413沿該第二樞軸30徑向包覆該第二摩擦段31的外周緣未滿一周並形成一個第二開口415,該第二包覆部413以其鄰近該第二開口415的其中一側連接該基部411並以相異的另一側圍繞該第二摩擦段31,使該第二開口415與該基部411相鄰,該第二包覆部413圍繞該第二摩擦段31的方向與該第一包覆部412圍繞該第一摩擦段21的方向相反。該彈性連接件41具有彈性,該彈性連接件41能夠藉其彈性使該第一包覆部412緊抵該第一摩擦段21並使兩者之間產生預定之摩擦力以及使該第二包覆部413緊抵該第二摩擦段31並使兩者之間產生預定之摩擦力。
該彈性連接件41於該基部411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416,該凹槽416由該基部411的其中一面延伸貫穿至相異的另一面,至少一個該凹槽416在本實施例中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該凹槽416的其中一個位於該基部411鄰近該第一套接段22的一側且另一個位於該基部411遠離於該第一套接段22的一側,兩個該凹槽416相異於彼此的一側與外界連通而形成開放狀。
該連接裝置40包括有一個第一連接座42、一個傳動組件43及一個第二連接座44,該第一連接座42同時連接該第一樞軸20及該第二樞軸30,該第一連接座42穿設有一個第一圓孔421及一個第二圓孔422,該第一圓孔421套設於該第一樞軸20,該第二圓孔422套設於該第二樞軸30,使該第一連接座42能夠相對該第一樞軸20及該第二樞軸30轉動。該第一連接座42還設有一個第一軸孔423及一個第二軸孔424,該第一軸孔423及該第二軸孔424位於該第一圓孔421與該第二圓孔422之間。
該傳動組件43設於該第一連接座42的一側,該傳動組件43包括有一個第一齒輪431、一個第二齒輪432、一個第一惰輪433及一個第二惰輪434,該第一齒輪431能夠同步轉動的套設於該第一樞軸20,該第一樞軸20利用該第一抵靠面23抵推該第一齒輪431同步轉動,該第二齒輪432能夠同步轉動的套設於該第二樞軸30,該第二樞軸30利用該第二抵靠面33抵推該第二齒輪432同步轉動。
該第一惰輪433及該第二惰輪434位於該第一齒輪431與該第二齒輪432之間,該第一惰輪433嚙合於該第一齒輪431,該第二惰輪434嚙合於該第二齒輪432,該第一惰輪433與該第二惰輪434彼此相嚙合,該第一齒輪431的中心軸、該第二齒輪432的中心軸、該第一惰輪433的中心軸及該第二惰輪434的中心軸彼此平行,且該第一齒輪431的中心軸、該第二齒輪432的中心軸、該第一惰輪433的中心軸及該第二惰輪434的中心軸中的任三者皆不在同一平面上。
該第二連接座44同時連接該第一樞軸20及該第二樞軸30,該第二連接座44穿設有一個第三圓孔441及一個第四圓孔442,該第三圓孔441套設於該第一樞軸20,該第四圓孔442套設於該第二樞軸30,使該第二連接座44能夠相對該第一樞軸20及該第二樞軸30轉動。該第二連接座44還設有一個第三軸孔443及一個第四軸孔444,該第三軸孔443及該第四軸孔444位於該第三圓孔441與該第四圓孔442之間。
該第一惰輪433設有一個旋轉軸435,該第一惰輪433的旋轉軸435凸出該第一惰輪433的兩側,該第二惰輪434設有一個旋轉軸436,該第二惰輪434的旋轉軸436凸出該第二惰輪434的兩側。該第一惰輪433旋轉軸435的一端插設於該第一連接座42的第一軸孔423且相異的另一端插設於該第二連接座44的第三軸孔443,該第二惰輪434旋轉軸436的的一端插設於該第一連接座42的第二軸孔424且相異的另一端插設於該第二連接座44的第四軸孔444。
該連接裝置40具有一個止擋件45,該止擋件45呈片狀,該止擋件45的一側凹設有兩個卡掣凹緣451,兩個該卡掣凹緣451的其中一個套設並卡掣於該第一樞軸20的第一卡掣凹槽24且另一個套設並卡掣於該第二樞軸30的第二卡掣凹槽34。
該樞紐器10藉由該彈性連接件41以彈力包覆該第一樞軸20與該第二樞軸30的設計,使該第一樞軸20與該第二樞軸30在樞轉的過程中,扭力較為穩定,不容易產生變化。且該樞紐器10使用單一元件即可達到上述效果,有效減少零件的數量,並提高組裝的效率。同時因該彈性連接件41設置有該凹槽416,在拆卸該彈性連接件41時,只要以工具勾住該凹槽416,即可輕易地將該彈性連接件41沿該第一樞軸20的軸向拉出並脫離該樞紐器10,使該彈性連接件41方便且容易拆卸。
就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創作具有以下優點:
1.為本創作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中樞紐器包括有一個第一樞軸、一個第二樞軸及一個連接裝置,該第一樞軸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一摩擦段,該第二樞軸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二摩擦段,該連接裝置能夠相對該第一樞軸轉動地連接該第一樞軸且同時能夠相對該第二樞軸轉動地連接該第二樞軸,該連接裝置具有一個彈性連接件,該彈性連接件設置有一個基部並於鄰近該第一樞軸的一端設置有一個第一包覆部且於鄰近該第二樞軸的一端設置有一個第二包覆部,該第一包覆部沿該第一樞軸徑向包覆該第一摩擦段的外周緣,該第二包覆部沿該第二樞軸徑向包覆該第二摩擦段的外周緣,該彈性連接件具有彈性,該彈性連接件能夠藉其彈性使該第一包覆部緊抵該第一摩擦段並使兩者之間產生預定之摩擦力以及使該第二包覆部緊抵該第二摩擦段並使兩者之間產生預定之摩擦力,該樞紐器藉由上述結構,使該第一樞軸與該第二樞軸在樞轉的過程中,扭力較為穩定,不容易產生變化,且只需要單一元件即可發揮應有功能,有效減少零件的數量,並提高組裝的效率。
惟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舉凡數值之變更或等效元件之置換,或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疇。
10‧‧‧樞紐器
20‧‧‧第一樞軸
21‧‧‧第一摩擦段
22‧‧‧第一套接段
23‧‧‧第一抵靠面
24‧‧‧第一卡掣凹槽
25‧‧‧第一連接部
30‧‧‧第二樞軸
31‧‧‧第二摩擦段
32‧‧‧第二套接段
33‧‧‧第二抵靠面
34‧‧‧第二卡掣凹槽
35‧‧‧第二連接部
40‧‧‧連接裝置
41‧‧‧彈性連接件
411‧‧‧基部
412‧‧‧第一包覆部
413‧‧‧第二包覆部
414‧‧‧第一開口
415‧‧‧第二開口
416‧‧‧凹槽
42‧‧‧第一連接座
421‧‧‧第一圓孔
422‧‧‧第二圓孔
423‧‧‧第一軸孔
424‧‧‧第二軸孔
43‧‧‧傳動組件
431‧‧‧第一齒輪
432‧‧‧第二齒輪
433‧‧‧第一惰輪
434‧‧‧第二惰輪
435‧‧‧旋轉軸
436‧‧‧旋轉軸
44‧‧‧第二連接座
441‧‧‧第三圓孔
442‧‧‧第四圓孔
443‧‧‧第三軸孔
444‧‧‧第四軸孔
45‧‧‧止擋件
451‧‧‧卡掣凹緣
L‧‧‧長度
20‧‧‧第一樞軸
21‧‧‧第一摩擦段
22‧‧‧第一套接段
23‧‧‧第一抵靠面
24‧‧‧第一卡掣凹槽
25‧‧‧第一連接部
30‧‧‧第二樞軸
31‧‧‧第二摩擦段
32‧‧‧第二套接段
33‧‧‧第二抵靠面
34‧‧‧第二卡掣凹槽
35‧‧‧第二連接部
40‧‧‧連接裝置
41‧‧‧彈性連接件
411‧‧‧基部
412‧‧‧第一包覆部
413‧‧‧第二包覆部
414‧‧‧第一開口
415‧‧‧第二開口
416‧‧‧凹槽
42‧‧‧第一連接座
421‧‧‧第一圓孔
422‧‧‧第二圓孔
423‧‧‧第一軸孔
424‧‧‧第二軸孔
43‧‧‧傳動組件
431‧‧‧第一齒輪
432‧‧‧第二齒輪
433‧‧‧第一惰輪
434‧‧‧第二惰輪
435‧‧‧旋轉軸
436‧‧‧旋轉軸
44‧‧‧第二連接座
441‧‧‧第三圓孔
442‧‧‧第四圓孔
443‧‧‧第三軸孔
444‧‧‧第四軸孔
45‧‧‧止擋件
451‧‧‧卡掣凹緣
L‧‧‧長度
圖1:為本創作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之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創作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之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創作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之局部剖面結構圖。 圖4:為沿圖3中4-4線所取之剖面結構圖。
10‧‧‧樞紐器
20‧‧‧第一樞軸
25‧‧‧第一連接部
30‧‧‧第二樞軸
35‧‧‧第二連接部
40‧‧‧連接裝置
41‧‧‧彈性連接件
411‧‧‧基部
412‧‧‧第一包覆部
413‧‧‧第二包覆部
416‧‧‧凹槽
42‧‧‧第一連接座
43‧‧‧傳動組件
431‧‧‧第一齒輪
432‧‧‧第二齒輪
434‧‧‧第二惰輪
44‧‧‧第二連接座
45‧‧‧止擋件
Claims (10)
- 一種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包括有: 一個第一樞軸,該第一樞軸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一摩擦段; 一個第二樞軸,該第二樞軸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二摩擦段; 一個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能夠相對該第一樞軸轉動地連接該第一樞軸且同時能夠相對該第二樞軸轉動地連接該第二樞軸,該連接裝置具有一個彈性連接件,該彈性連接件設置有一個基部並於鄰近該第一樞軸的一端設置有一個第一包覆部且於鄰近該第二樞軸的一端設置有一個第二包覆部,該第一包覆部沿該第一樞軸徑向包覆該第一摩擦段的外周緣,該第二包覆部沿該第二樞軸徑向包覆該第二摩擦段的外周緣,該彈性連接件具有彈性,該彈性連接件能夠藉其彈性使該第一包覆部緊抵該第一摩擦段並使兩者之間產生預定之摩擦力以及使該第二包覆部緊抵該第二摩擦段並使兩者之間產生預定之摩擦力。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中該第一包覆部包覆該第一摩擦段未滿一周並形成一個第一開口,該第一包覆部以其鄰近該第一開口的其中一側連接該基部並以相異的另一側圍繞該第一摩擦段,使該第一開口與該基部相鄰,該第二包覆部包覆該第二摩擦段未滿一周並形成一個第二開口,該第二包覆部以其鄰近該第二開口的其中一側連接該基部並以相異的另一側圍繞該第二摩擦段,使該第二開口與該基部相鄰。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中該第二包覆部圍繞該第二摩擦段的方向與該第一包覆部圍繞該第一摩擦段的方向相反。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中該彈性連接件於該基部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該凹槽由該基部的其中一面延伸貫穿至相異的另一面。
-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中至少一個該凹槽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該凹槽相異於彼此的一側與外界連通而形成開放狀。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中該彈性連接件呈一體成型結構且沿平行該第一樞軸軸向的方向延伸一個長度,該長度大於該第一樞軸與該第二樞軸之間的中心距離。
-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中該第一樞軸的外周緣設有一個與該第一摩擦段相鄰的第一套接段,該第一套接段沿徑向設有至少一個第一抵靠面,該第二樞軸的外周緣設有一個與該第二摩擦段相鄰的第二套接段,該第二套接段沿徑向設有至少一個第二抵靠面,該連接裝置包括有一個第一連接座及一個傳動組件,該傳動組件設於該第一連接座的一側,該傳動組件包括有一個第一齒輪、一個第二齒輪、一個第一惰輪及一個第二惰輪,該第一齒輪能夠同步轉動的套設於該第一樞軸,該第一樞軸利用該第一抵靠面抵推該第一齒輪同步轉動,該第二齒輪能夠同步轉動的套設於該第二樞軸,該第二樞軸利用該第二抵靠面抵推該第二齒輪同步轉動,該第一惰輪及該第二惰輪位於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二齒輪之間,該第一惰輪嚙合於該第一齒輪,該第二惰輪嚙合於該第二齒輪,該第一惰輪與該第二惰輪彼此相嚙合,該第一齒輪的中心軸、該第二齒輪的中心軸、該第一惰輪的中心軸及該第二惰輪的中心軸彼此平行,且該第一齒輪的中心軸、該第二齒輪的中心軸、該第一惰輪的中心軸及該第二惰輪的中心軸中的任三者皆不在同一平面上。
-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中該連接裝置具有一個第二連接座,該第一連接座同時連接該第一樞軸及該第二樞軸,該第一連接座穿設有一個第一圓孔及一個第二圓孔,該第一圓孔套設於該第一樞軸,該第二圓孔套設於該第二樞軸,使該第一連接座能夠相對該第一樞軸及該第二樞軸轉動,該第一連接座還設有一個第一軸孔及一個第二軸孔,該第一軸孔及該第二軸孔位於該第一圓孔與該第二圓孔之間,該第二連接座同時連接該第一樞軸及該第二樞軸,該第二連接座穿設有一個第三圓孔及一個第四圓孔,該第三圓孔套設於該第一樞軸,該第四圓孔套設於該第二樞軸,使該第二連接座能夠相對該第一樞軸及該第二樞軸轉動,該第二連接座還設有一個第三軸孔及一個第四軸孔,該第三軸孔及該第四軸孔位於該第三圓孔與該第四圓孔之間,該第一惰輪設有一個旋轉軸,該第一惰輪的旋轉軸凸出該第一惰輪的兩側,該第二惰輪設有一個旋轉軸,該第二惰輪的旋轉軸凸出該第二惰輪的兩側,該第一惰輪旋轉軸的一端插設於該第一連接座的第一軸孔且相異的另一端插設於該第二連接座的第三軸孔,該第二惰輪旋轉軸的的一端插設於該第一連接座的第二軸孔且相異的另一端插設於該第二連接座的第四軸孔。
-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中所述的至少一個第一抵靠面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兩個第一抵靠面分別位於該第一樞軸相異的兩側,所述的至少一個第二抵靠面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兩個第二抵靠面分別位於該第二樞軸相異的兩側。
-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其中該第一樞軸環設有一個第一卡掣凹槽,該第一卡掣凹槽位於該第一摩擦段相異於該第一套接段的一側,該第一卡掣凹槽環繞該第一樞軸的外周緣一周,該第二樞軸環設有一個第二卡掣凹槽,該第二卡掣凹槽位於該第二摩擦段相異於該第二套接段的一側,該第二卡掣凹槽環繞該第二樞軸的外周緣一周,該連接裝置具有一個止擋件,該止擋件呈片狀,該止擋件的一側凹設有兩個卡掣凹緣,兩個該卡掣凹緣的其中一個套設並卡掣於該第一樞軸的第一卡掣凹槽且另一個套設並卡掣於該第二樞軸的第二卡掣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09108U TWM527920U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09108U TWM527920U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27920U true TWM527920U (zh) | 2016-09-01 |
Family
ID=57443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209108U TWM527920U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2792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33607A (zh) * | 2017-03-03 | 2018-09-14 | 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 扭力装置及扭力片 |
TWI827150B (zh) * | 2022-07-20 | 2023-12-21 |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轉軸結構及電子設備 |
-
2016
- 2016-06-17 TW TW105209108U patent/TWM527920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33607A (zh) * | 2017-03-03 | 2018-09-14 | 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 扭力装置及扭力片 |
CN108533607B (zh) * | 2017-03-03 | 2024-04-09 | 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 扭力装置及扭力片 |
TWI827150B (zh) * | 2022-07-20 | 2023-12-21 |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轉軸結構及電子設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466285U (zh) | 雙軸式轉軸樞轉定位結構 | |
TW201335495A (zh) | 轉動機構及使用該轉動機構的電子設備 | |
TWM483641U (zh) | 雙軸樞紐之平行度穩定結構 | |
US1067830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M527920U (zh) | 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 | |
CN205534967U (zh) | 手持云台、拍摄设备及其连接座以及定位结构 | |
TWM488833U (zh) | 具有usb接頭之數位產品 | |
US20080263826A1 (en) | Hinge device | |
TWI521151B (zh) | Three-axis linkage type hub | |
TWI535964B (zh) | 旋轉機構及電子裝置 | |
CN105822658A (zh) | 旋转连接装置及包括该旋转连接装置的电脑及电子设备 | |
CN204186789U (zh) | 转轴装置 | |
CN205533750U (zh) |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 |
TWM545173U (zh) | 隱藏式對開鉸鏈(二) | |
CN205715245U (zh) | 具有包覆式连接装置的双轴枢纽器 | |
TWM491324U (zh) |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 | |
CN105299028B (zh) | 三轴连动式枢纽器 | |
TWM483333U (zh) | 具雙軸同步樞轉功能之雙軸樞紐器 | |
TWM540459U (zh) | 雙軸同動鉸鏈 | |
TWI439219B (zh) | 鉸鏈結構 | |
CN202040193U (zh) | 转轴组件及其应用的便携式设备 | |
CN104110438A (zh) | 双转轴枢钮器的改良结构 | |
WO2016027323A1 (ja) | 平面対向型波動歯車装置 | |
CN203239751U (zh) | 双转轴枢纽器的改良结构 | |
TWI612399B (zh) | 扭力限位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