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1324U -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 - Google Patents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1324U
TWM491324U TW103212556U TW103212556U TWM491324U TW M491324 U TWM491324 U TW M491324U TW 103212556 U TW103212556 U TW 103212556U TW 103212556 U TW103212556 U TW 103212556U TW M491324 U TWM491324 U TW M49132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el
stop
frame
movable member
ax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2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Ying Yeh
Jui-Hung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12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1324U/zh
Publication of TWM491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1324U/zh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
本創作涉及一種雙軸式鉸鏈,特別是指一種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意指雙心軸(雙轉軸)之間透過一可浮動的滑輪,交替嵌合於各心軸上的卡合凸輪的凹部,以分別限制各卡合凸輪轉動以確保作動順序,適用於可掀闔的電子裝置,使電子裝置的兩個機體[例如:螢幕與底座]可相對向翻轉大於180度、甚至360度的反向疊合,進而保持電子裝置轉動開闔的穩定性。
傳統可掀闔的電子裝置,其轉軸或鉸鏈之結構,可參閱本創作人先前申請過的一種「滑輪卡鎖式雙軸樞紐器」」(台灣新型專利公告第M438797號),包含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第一連結片和第二連結片,第一轉軸設有第一卡合凸輪,第一卡合凸輪設有ㄧ凹部,第二轉軸設有第二卡合凸輪,第二卡合凸輪設有ㄧ凹部,第一連結片和第二連結片之間夾設有一滑輪,滑輪可移動地嵌合於第一卡合凸輪的凹部或是第二卡合凸輪的凹部,以限制第一轉軸作動或第二轉軸作動,藉此,可確保轉軸的作動順序和方式,而保持電子裝置轉動開啟和關閉的穩定性。
然而,傳統所採用的滑輪卡鎖式雙軸樞紐器,是透過各轉軸上複數彈片的彈力迫使各閉鎖凸輪與第二連接片相互推壓,所產生的扭力以助該滑輪交替卡鎖於各卡合凸輪的凹部,但是前述交替卡鎖動作會因扭力衰退而降低其動作效果;再者,雖然在各轉軸上分別設有第一、第二止檔部以搭配第一連結片凸設的第一、第二止擋塊,但是各轉軸不管在正向旋轉期間或是反向旋轉期間,皆僅止於單次交替旋轉,無法達到二次以上的交替旋轉,是以連接各轉軸的兩個機體[例如:電子裝置的螢幕與底座]在翻轉成360度的反向闔起姿態時,會受限於各機體的外觀輪廓形狀而難以完全疊合;因此如何改善前述問題,即為本創作欲解決的問題點。
有鑑於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點,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交替旋轉且具有活動止擋功能的雙軸式鉸鏈,藉由在雙心軸之間連接有框體並以框體限位一可軸向往復滑移的活動件,再透過心軸上的螺旋溝形成導引作用,使該軸向活動件可分別在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期間,可同步活動於相異位置處並交替止擋於一心軸的止擋部,且搭配另一心軸的止擋部與框體的相互止擋作用,從而形成交替止擋的功效,使雙心軸或是心軸和框體之間能夠交替旋轉,並使其中一心軸能夠在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期間形成二次旋轉的效果。
本創作的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交替旋轉且兼具活動止擋和交替卡鎖功能的雙軸式鉸鏈,藉由上述雙心軸的止擋部分別搭配軸向活動件和框體所形成交替止擋功效,能替代傳統各閉鎖凸輪、複數彈力片和緊迫件所組成的扭力單元,以搭配徑向活動件在各卡合凸輪部的至少一凹部之間形成至少二次的交替卡鎖動作,亦使雙心軸或是心軸和框體之間達到交替旋轉而讓其中一心軸能夠在旋轉期間形成二次旋轉的效果。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所實現的特徵,其包括:一連接件,包含有框體和架體,皆設有上、下二軸孔,且在該框體的上、下二軸孔之間設有一穿孔,還在該框體的側面設有止擋部;二心軸,彼此平行且分別穿設該連接件的上、下二軸孔,各心軸分別設有一卡合凸輪部和至少一止擋部,其中一心軸的卡合凸輪部周緣設有一凹部,另一心軸的卡合凸輪部周緣設有複數凹部,還在另一心軸的表面設有至少一螺旋溝,且使可相對旋轉的另一心軸和該連接件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和該框體止擋部相互止擋;一軸向活動件,其可軸向滑移並出入該框體的穿孔,且該軸向活動件的一端部導入所述至少一螺旋溝,以隨該連接件或是另一心軸作動而同步軸向滑移,使可相對旋轉的該心軸和該連接件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和該軸向活動件的另一端部相互止擋,以搭配另一心軸與該框體之間的止擋作用,從而形成交替止擋動作;以及一徑向活動件,其可徑向滑移於各卡合凸輪部之間,並交替卡合且鎖定於各心軸的其中一凹部,且分別交替搭配各止擋作用,以形成至少二次交替卡鎖動作,從而讓各心軸交替旋轉。
又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還可簡化實施,其所實現的特徵包括:一框體,其設有上、下二軸孔和一位於上、下二軸孔之間的穿孔,還在該框體的側面設有止擋部;二心軸,彼此平行且分別穿設該框體的上、下二軸孔,並在一心軸和另一心軸分別設有至少一止擋部,還在另一心軸的表面設有至少一螺旋溝,且使可相對旋轉的另一心軸和該框體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和該框體止擋部相互止擋;以及一軸向活動件,其可軸向滑移並出入該框體的穿孔,且該軸向活動件的一端部導入所述至少一螺旋溝,以隨該框體或是另一心軸作動而同步軸向滑移,使可相對旋轉的該心軸和該框體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和該軸向活動件的另一端部相互止擋,以搭配另一心軸與該框體之間的止擋作用,從而形成交替止擋動作。
據此,本創作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透過上述實現的技術手段,使該軸向活動件於相異位置處交替止擋於一心軸的止擋部,再搭配另一心軸的止擋部與該框體止擋部相互止擋,以分別在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期間可同步形成交替止擋的功效,藉此替代傳統以各閉鎖凸輪、複數彈力片和緊迫件所組成的扭力單元,除了有助於該徑向活動件穩定地在各卡合凸輪部的至少一凹部之間形成至少二次的交替卡鎖動作之外,還能減少空行程現象並降低扭力單元對雙心軸或是心軸和框體之間交替旋轉的影響,亦使其中一心軸能夠在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期間形成二次旋轉的效果,從而使連接各心軸的兩個機體[例如:電子裝置的螢幕與底座]在翻轉成360度的反向闔起姿態時,不易受限於各機體的外觀輪廓形狀而能完全疊合,俾利於增加適用範圍和使用上的便利性。
如圖1至圖7所示,為本創作較佳實施的一種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包括有一連接件(10)、二心軸(20、30)、一軸向活動件(40)以及一徑向活動件(50);該連接件(10)包含有框體(11)和架體(12),皆設有上、下二軸孔(111、112、121、122),且在該框體(11)的上、下二軸孔(111、112、121、122)之間設有一穿孔(113),還在該框體(11)的側面設有止擋部(114);各心軸(20、30)彼此平行且分別穿設該連接件(10)的上、下二軸孔(111、112、121、122),各心軸(20、30)分別設有一卡合凸輪部(21、31)和至少一止擋部(22、32),其中一心軸(20)的卡合凸輪部(21)周緣設有一凹部(211),另一心軸(30)的卡合凸輪部(31)周緣設有複數凹部(311、312),還在另一心軸(30)的表面設有至少一螺旋溝(33),使可相對旋轉的另一心軸(30)和該連接件(10)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和該框體止擋部(114)相互止擋;該軸向活動件(40)可軸向滑移並出入該框體(11)的穿孔(113),且該軸向活動件(40)的一端部導入所述至少一螺旋溝(33),以隨該連接件(10)或是另一心軸(30)作動而同步軸向滑移,使可相對旋轉的該心軸(20)和該連接件(10)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22)和該軸向活動件(40)的另一端部於相異位置處相互止擋,以搭配另一心軸(30) 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與該框體止擋部(114)之間的止擋作用,從而形成交替止擋動作;該徑向活動件(50)可徑向滑移於各卡合凸輪部(21、31)之間,並交替卡合且鎖定於各心軸(20、30)的其中一凹部(211、311、312),且分別交替搭配各止擋作用,以形成至少二次交替卡鎖動作,從而讓各心軸(20、30)交替旋轉,使其中一心軸(20)可於旋轉期間形成二次旋轉的效果;又該架體(12)為間隔設置的二連接片,各卡合凸輪部(21、31)和該徑向活動件(50)位於該二連接片之間。
其中在各心軸(20、30)交替旋轉期間,於正向旋轉初期,即該心軸(20)相對於另一心軸(30)從0度旋轉至90度,請參閱圖1至圖1c和圖4至圖4c所示,該徑向活動件(50)先卡合且鎖定於另一心軸(30)的該些凹部(311、312)之一,即如圖1c所示的ㄧ凹部(311),以卡鎖另一心軸(30)而使該心軸(20)旋轉約90角度;至正向旋轉中期,請參閱圖4至圖4c和圖5至圖5c所示,即該心軸(20)相對於另一心軸(30)從90度旋轉至270度,該心軸(20)旋轉至90度左右的位置時,如圖4c所示,會使各卡合凸輪部(21、31)的凹部(211、311)相互對應,且在此時可參閱圖4和圖4b所示,該心軸(2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例如第一正轉止擋部(221),止擋於該軸向活動件(40)的另一端部,進而迫使該徑向活動件(50)徑向滑移以解除另一心軸(30)的卡鎖作用,使該連接件(10)與另一心軸(30)形成相對旋轉,如此透過前述止擋作用並配合該徑向活動件(50)卡合且鎖定於該心軸(20)的一凹部(211),以卡鎖該心軸(20)而形成第一次交替卡鎖動作,使另一心軸(30)旋轉約180角度;續至正向旋轉末期,請參閱圖5至圖5c和圖6至圖6c所示,即另一心軸(30)相對於該心軸(20)從270度旋轉至360度,另一心軸(30)旋轉至270度左右的位置時,如圖5和圖5c所示,亦會使各卡合凸輪部(21、31)的凹部(211、312)相互對應,且在此時另一心軸(3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止擋於該框體(11)的止擋部,例如圖5和圖5b所示為第二正轉止擋部(321)與正轉止擋部(1141)相互止擋,進而迫使該徑向活動件(50)再次逕向滑移以解除該心軸(20)的卡鎖作用,使該心軸(20)再次與該連接件(10)形成相對旋轉,如此透過另一心軸(30)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與該框體(11)止擋部(13)之間的止擋作用,並配合該徑向活動件(50)卡合且鎖定於另一心軸(30)的該些凹部(311、312)之一,即如圖6c所示的另一凹部(312),以再次卡鎖另一心軸(30)而形成第二次交替卡鎖動作,使該心軸(20)再次旋轉約90角度,藉此達到交替旋轉的功效,使該心軸(20)可在旋轉初期和旋轉末期皆可轉動而具有調整功效,以在雙心軸形成360度翻轉後,俾利於各心軸所連接的固定板可調整至相互平行(例如圖6c所示),亦或是使各心軸所連接的螢幕和底座可調整至完全疊合姿態而降低外型輪廓所產生的影響。
反之,在雙心軸迴轉期間,反轉旋轉初期,該徑向活動件(50)先卡合且鎖定於另一心軸(30)的該些凹部(311、312)之一,即如圖6c所示的另一凹部(312),以卡鎖另一心軸(30)而使該心軸(20)旋轉;至反向旋轉中期,該心軸(2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止擋於該軸向活動件(40)的另一端部,例如圖5和圖5a所示為第一反轉止擋部(222)與該軸向滑動件(40)的第二止擋部(43)相互止擋,並配合該徑向活動件(50)卡合且鎖定於該心軸(20)的一凹部(211),以卡鎖該心軸(20)而形成反向旋轉的第一次交替卡鎖動作,使另一心軸(30)旋轉;續至旋轉末期,另一心軸(3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止擋於該框體(11)的止擋部(114),例如圖4和圖4b所示的反轉止擋部(1142),並配合該徑向活動件(50)卡合且鎖定於另一心軸(30)的該些凹部(311、312)之一,即例如圖4c所示的一凹部(311),以再次卡鎖另一心軸(30)而形成反向旋轉的第二次交替卡鎖動作,使該心軸(20)再次旋轉。
此外,本創作還具有簡化實施例,可參閱圖1和圖7所示,主要是將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卡合凸輪部(21、31)和徑向活動件(50)予以去除,還可選擇性地去除架體(12),以形成另一種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包括有一框體(11)、二心軸(20、30)以及一軸向活動件(40);該框體(11)設有上、下二軸孔(111、112)和一位於上、下二軸孔(111、112)之間的穿孔(113),還在該框體(11)的側面設有止擋部(114);各心軸(20、30)彼此平行且分別穿設該框體(11)的上、下二軸孔(111、112),並在一心軸(20)和另一心軸(30)分別設有至少一止擋部,還在另一心軸(30)的表面設有至少一螺旋溝(33),且使可相對旋轉的另一心軸(30)和該框體(11)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和該框體止擋部(114)相互止擋;該軸向活動件(40)可軸向滑移並出入該框體(11)的穿孔(113),且該軸向活動件(40)的一端部導入所述至少一螺旋溝(33),以隨該框體(11)或是另一心軸(30)作動而同步軸向滑移,使可相對旋轉的該心軸(20)和該框體(11)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22)和該軸向活動件(40)的另一端部於相異位置處相互止擋,以搭配另一心軸(30)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與該框體止擋部(114)之間的止擋作用,從而形成交替止擋動作。
在簡化實施例中,可將另一心軸(30)固定,使該心軸(20)可先相對於該框體(11)旋轉,由於該軸向活動件(40)的另一端部如圖1所示,是露出該框體(11)的一軸向側,因此在正向旋轉初期,可參閱圖4和圖4b所示,該心軸(2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22)會止擋於該軸向活動件(40)的另一端部,從而帶動該框體(11)相對於另一心軸(30)旋轉,並同步導引該軸向滑動件(40)軸向滑移,至正向旋轉末期,可參閱圖5和圖5b所示,該框體(11)的止擋部(114)會止擋於另一心軸(3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此時,該軸向滑動件(40)已沿著所述至少一螺旋溝(33)行進而滑移至如圖7所示該框體(11)的相對軸向側,解除該軸向滑動件(40)的另一端部與該心軸(2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22)的止擋作用,所以能使該心軸(20)再次旋轉;反之,在反向旋轉初期,可參閱圖5和圖5a所示,先旋轉的心軸(20)是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22)止擋於露出框體(11)相對軸向側的軸向活動件(40)另一端部,進而帶動該框體(11)相對於另一心軸(30)反向旋轉,並同步導引該軸向滑動件(40)軸向滑移復歸至露出該框體(11)的一軸向側,至反向旋轉末期,可參閱圖4和圖4b所示,該框體(11)的止擋部(114)會止擋於另一心軸(3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此時亦解除該軸向滑動件(40)的另一端部與該心軸(2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22)的止擋作用,所以能使該心軸(20)再次反向旋轉;藉此亦能達到交替旋轉的功效,亦使其中一心軸(20)可於旋轉期間形成二次旋轉的效果。
在上述二種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6所示,該軸向活動件(40)的另一端部分為第一止擋部(42)和第二止擋部(43),該心軸(2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22)包含有間隔設置的第一正轉止擋部(221)和第一反轉止擋部(222),以分別對應另一心軸(30)所述至少一螺旋溝(33)的相對兩溝端,在該心軸(20)相對於另一心軸(30)由0度正向旋轉至90度期間,該軸向活動件(40)如圖4所示露出該框體(11)的一軸向側而使該第一止擋部(411)止擋該第一正轉止擋部(221),或是在該心軸(20)相對於另一心軸(30)由360度反向旋轉至270度期間,該軸向活動件(40)如圖5所示露出該框體(11)的相對軸向側而使該第二止擋部(43)止擋該第一反轉止擋部(222);其中,該軸向活動件(40)是在該連接件(10)與另一心軸(30)的相對旋轉期間,由該框體(11)的一軸向側經由該穿孔(113)而滑移至該框體(11)的相對軸向側。
在上述二種實施例中,較佳實施例是該框體(11)的止擋部(114)包含有正轉止擋部(1141)和反轉止擋部(1142),如圖2和圖3所示皆位於該框體(11)的一軸向側且分別位於該穿孔(113)的孔口兩邊,以在正向旋轉狀態和反向旋轉狀態分別與另一心軸(3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相互止擋,在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反轉止擋部(322)為非必要之組成構件,則使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為第二正轉止擋部(321)實施即可;而在簡化實施例中,該框體(11)的止擋部(114)包含有正轉止擋部(1141)和反轉止擋部(1142),另一心軸(3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32)包含有第二正轉止擋部(321)和第二反轉止擋部(322),但是如圖8和圖9所示,該正轉止擋部(1141)和該反轉止擋部(1142)可分別位於該框體(11)的相對兩軸向側、且分別位於該穿孔(113)的相對兩孔口邊,以在正向旋轉狀態和反向旋轉狀態分別與另一心軸(30)的第二正轉止擋部(321)和第二反轉止擋部(322)相互止擋。
在上述二種實施例中,請再參閱圖2和圖3所示,各心軸(20、30)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22、32)可分為結合於心軸的扇形止擋塊和具有扇形止擋塊的墊片,各墊片皆設有非圓形軸孔(223、323),而各心軸(20、30)皆具有斷面形狀是對應非圓形軸孔的非圓形軸段(201、301),使各墊片套接且卡固於各心軸的非圓形軸段(201、301);在本創作中,各心軸的第一、第二正轉止擋部(221、321)皆可為結合於心軸的扇形止擋塊,而各心軸的第一、第二反轉止擋部(222、322)皆可為具有扇形止擋塊的墊片,但不以此實施為限,亦可互換設置,皆可方便組裝和拆卸。
在上述二種實施例中,請再參閱圖2和圖3所示,該軸向活動件(40)的另一端部為叉狀端部,且具有對應該心軸(20)周面的弧凹(41),使該軸向活動件(40)的滑移動作不會影響該心軸(20)與該框體(11)的相對旋轉動作,亦使彼此對應的軸向活動件(40)和框體穿孔(113)均呈Y字形狀;除此之外,該軸向活動件(40)還能為可拆式的組裝構件,其進一步包含一本體(43)和一栓柱(44),該栓柱(44)徑向穿設該本體(43)而使柱端突出於本體(43)的至少一徑向端部,可調整該栓柱(44)柱端突出於本體(43)的尺寸,有助於將該軸向活動件(40)組裝於該框體(11)的穿孔(113)中,並能同時順暢地導入另一心軸(30)的螺旋溝(33)中。
在上述二種實施例中,請再參閱圖2和圖3所示,各心軸(20、30)還進一步組裝有一扭力單元(60),包含一第一扭力組件(62)、一第二扭力組件(63)和一供各心軸(20、30)穿設的連接片(61),該第一扭力組件(62)包含有依序套設於該心軸(20)的推壓凸輪(621)、複數彈片(622)和一緊迫件(623),而該第二扭力組件(63)包含有依序套設於另一心軸(30)的推壓凸輪(631)、複數彈片(632)和一緊迫件(633),在該連接片(61)與各推壓凸輪(621、631)的接觸面分別設有可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塊,各推壓凸輪(621、631)分別套設且卡固於各心軸(20、30),以在旋轉期間分別受各複數彈片(622、632)的彈力影響,可分別滑入或滑出該連接片(61)的各凹槽且與該連接片的表面形成摩擦,形成扭力變化;然而本創作中,該扭力單元(60)為非必要之組成構件,可依實際扭力需求而選擇性地使用。
本創作雖為實現上述目的而揭露了較佳的具體實施例,惟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構造特徵,任何該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知,在本創作的技術精神下,任何輕易思及之變化或修飾皆是可能的,且皆為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本創作〕
10‧‧‧連接件
11‧‧‧框體
111‧‧‧上軸孔
112‧‧‧下軸孔
113‧‧‧穿孔
114‧‧‧止擋部
1141‧‧‧正轉止擋部
1142‧‧‧反轉止擋部
12‧‧‧架體
121‧‧‧上軸孔
122‧‧‧下軸孔
20‧‧‧心軸
201‧‧‧非圓形軸段
21‧‧‧卡合凸輪部
211‧‧‧凹部
22‧‧‧止擋部
221‧‧‧第一正轉止擋部
222‧‧‧第一反轉止擋部
223‧‧‧非圓形軸孔
30‧‧‧心軸
301‧‧‧非圓形軸段
31‧‧‧卡合凸輪部
311、312‧‧‧凹部
32‧‧‧止擋部
321‧‧‧第二正轉止擋部
322‧‧‧第二反轉止擋部
323‧‧‧非圓形軸孔
33‧‧‧螺旋溝
40‧‧‧軸向活動件
41‧‧‧弧凹
42‧‧‧第一止擋部
43‧‧‧第二止擋部
44‧‧‧本體
45‧‧‧栓柱
50‧‧‧徑向活動件
60‧‧‧扭力單元
61‧‧‧連接片
62‧‧‧第一扭力組件
621‧‧‧推壓凸輪
622‧‧‧彈片
623‧‧‧緊迫件
63‧‧‧第二扭力組件
631‧‧‧推壓凸輪
632‧‧‧彈片
633‧‧‧緊迫件
〔圖1〕為本創作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的立體示意圖。 〔圖1a〕為圖1中從第一、第二反轉止擋部處徑向剖斷的斷面視圖。 〔圖1b〕為圖1中從該框體的一軸向側觀看的側視示意圖。 〔圖1c〕為圖1中從各卡合凸輪部處徑向剖斷的斷面視圖。 〔圖2〕為圖1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1中該心軸相對於另一心軸旋轉開啟呈90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4a〕為圖4中從第一、第二反轉止擋部處徑向剖斷的斷面視圖。 〔圖4b〕為圖4中從該框體的一軸向側觀看的側視示意圖。 〔圖4c〕為圖4中從各卡合凸輪部處徑向剖斷的斷面視圖。 〔圖5〕為圖1中該心軸相對於另一心軸旋轉開啟呈270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5a〕為圖5中從第一、第二反轉止擋部處徑向剖斷的斷面視圖。 〔圖5b〕為圖5中從該框體的一軸向側觀看的側視示意圖。 〔圖5c〕為圖5中從各卡合凸輪部處徑向剖斷的斷面視圖。 〔圖6〕為圖1中該心軸相對於另一心軸旋轉開啟呈360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6a〕為圖6中從第一、第二反轉止擋部處徑向剖斷的斷面視圖。 〔圖6b〕為圖6中從該框體的一軸向側觀看的側視示意圖。 〔圖6c〕為圖6中從各卡合凸輪部處徑向剖斷的斷面視圖。 〔圖7〕為圖6中該軸向活動件滑移出該框體的相對軸向側的另一視角放大示意圖(為了方便示意,圖中該架體、各卡合凸輪部、該徑向活動件和扭力單元皆以虛線表示)。 〔圖8〕為本創作在框體的相對軸向側分別設有止擋部的立體示意圖。 〔圖9〕為圖8的框體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10‧‧‧連接件
11‧‧‧框體
111‧‧‧上軸孔
112‧‧‧下軸孔
113‧‧‧穿孔
114‧‧‧止擋部
1141‧‧‧正轉止擋部
1142‧‧‧反轉止擋部
12‧‧‧架體
20‧‧‧心軸
21‧‧‧卡合凸輪部
211‧‧‧凹部
22‧‧‧止擋部
221‧‧‧第一正轉止擋部
222‧‧‧第一反轉止擋部
30‧‧‧心軸
31‧‧‧卡合凸輪部
311‧‧‧凹部
32‧‧‧止擋部
321‧‧‧第二正轉止擋部
322‧‧‧第二反轉止擋部
40‧‧‧軸向活動件
50‧‧‧徑向活動件
60‧‧‧扭力單元
61‧‧‧連接片
62‧‧‧第一扭力組件
63‧‧‧第二扭力組件

Claims (10)

  1. 一種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包括: 一連接件,包含有框體和架體,皆設有上、下二軸孔,且在該框體的上、下二軸孔之間設有一穿孔,還在該框體的側面設有止擋部; 二心軸,彼此平行且分別穿設該連接件的上、下二軸孔,各心軸分別設有一卡合凸輪部和至少一止擋部,其中一心軸的卡合凸輪部周緣設有一凹部,另一心軸的卡合凸輪部周緣設有複數凹部,還在另一心軸的表面設有至少一螺旋溝,且使可相對旋轉的另一心軸和該連接件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和該框體止擋部相互止擋; 一軸向活動件,其可軸向滑移並出入該框體的穿孔,且該軸向活動件的一端部導入所述至少一螺旋溝,以隨該連接件或是另一心軸作動而同步軸向滑移,使可相對旋轉的該心軸和該連接件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和該軸向活動件的另一端部相互止擋,以搭配另一心軸與該框體之間的止擋作用,從而形成交替止擋動作;以及 一徑向活動件,其可徑向滑移於各卡合凸輪部之間,並交替卡合且鎖定於各心軸的其中一凹部,且分別交替搭配各止擋作用,以形成至少二次交替卡鎖動作,從而讓各心軸交替旋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中在各心軸交替旋轉期間,該徑向活動件先卡合且鎖定於另一心軸的該些凹部之一,以卡鎖另一心軸而使該心軸旋轉;至該心軸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止擋於該軸向活動件的另一端部,並配合該徑向活動件卡合且鎖定於該心軸的凹部,以卡鎖該心軸而形成第一次交替卡鎖動作,使另一心軸旋轉;續至另一心軸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止擋於該框體的止擋部,並配合該徑向活動件卡合且鎖定於另一心軸的該些凹部之一,以再次卡鎖另一心軸而形成第二次交替卡鎖動作,使該心軸再次旋轉。
  3. 一種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包括: 一框體,其設有上、下二軸孔和一位於上、下二軸孔之間的穿孔,還在該框體的側面設有止擋部; 二心軸,彼此平行且分別穿設該框體的上、下二軸孔,並在一心軸和另一心軸分別設有至少一止擋部,還在另一心軸的表面設有至少一螺旋溝,且使可相對旋轉的另一心軸和該框體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和該框體止擋部相互止擋;以及 一軸向活動件,其可軸向滑移並出入該框體的穿孔,且該軸向活動件的一端部導入所述至少一螺旋溝,以隨該框體或是另一心軸作動而同步軸向滑移,使可相對旋轉的該心軸和該框體分別以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和該軸向活動件的另一端部相互止擋,以搭配另一心軸與該框體之間的止擋作用,從而形成交替止擋動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中,該軸向活動件的另一端部分為第一止擋部和第二止擋部,該心軸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包含有間隔設置的第一正轉止擋部和第一反轉止擋部,以分別對應另一心軸所述至少一螺旋溝的相對兩溝端,該軸向活動件露出該框體的一軸向側而使該第一止擋部止擋該第一正轉止擋部,或是該軸向活動件露出該框體的相對軸向側而使該第二止擋部止擋該第一反轉止擋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中,該框體的止擋部包含有正轉止擋部和反轉止擋部,皆位於該框體的一軸向側且分別位於該穿孔的孔口兩邊,以在正向旋轉狀態和反向旋轉狀態分別與另一心軸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相互止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中,該框體的止擋部包含有正轉止擋部和反轉止擋部,另一心軸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包含有第二正轉止擋部和第二反轉止擋部,該正轉止擋部和該反轉止擋部分別位於該框體的相對兩軸向側、且分別位於該穿孔的相對兩孔口邊,以在正向旋轉狀態和反向旋轉狀態分別與另一心軸的第二正轉止擋部和第二反轉止擋部相互止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中,各心軸的所述至少一止擋部可分為結合於心軸的扇形止擋塊和具有扇形止擋塊的墊片,各墊片皆設有非圓形軸孔,而各心軸皆具有斷面形狀是對應非圓形軸孔的非圓形軸段,使各墊片套接且卡固於各心軸的非圓形軸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中,該軸向活動件的另一端部為叉狀端部,且具有對應該心軸周面的弧凹,使彼此對應的軸向活動件和框體穿孔均呈Y字形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中,該軸向活動件進一步包含一本體和一栓柱,該栓柱徑向穿設該本體而使柱端突出於本體的至少一徑向端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其中,各心軸還進一步組裝有一扭力單元,包含一第一扭力組件、一第二扭力組件和一供各心軸穿設的連接片,該第一扭力組件包含有依序套設於該心軸的推壓凸輪、複數彈片和一緊迫件,而該第二扭力組件包含有依序套設於另一心軸的推壓凸輪、複數彈片和一緊迫件,在該連接片與各推壓凸輪的接觸面分別設有可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塊。
TW103212556U 2014-07-15 2014-07-15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 TWM491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556U TWM491324U (zh) 2014-07-15 2014-07-15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556U TWM491324U (zh) 2014-07-15 2014-07-15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1324U true TWM491324U (zh) 2014-12-01

Family

ID=52576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2556U TWM491324U (zh) 2014-07-15 2014-07-15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132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6528B (zh) * 2017-09-26 2018-06-11 Synchronizable full flip pivot
CN110296142A (zh) * 2018-03-23 2019-10-01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交替切换翻转结构
US11359425B2 (en) 2019-12-09 2022-06-14 Jarllytec Co., Ltd. Dual-shaft hinge with alternative rotatio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6528B (zh) * 2017-09-26 2018-06-11 Synchronizable full flip pivot
CN110296142A (zh) * 2018-03-23 2019-10-01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交替切换翻转结构
CN110296142B (zh) * 2018-03-23 2020-07-17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交替切换翻转结构
US11359425B2 (en) 2019-12-09 2022-06-14 Jarllytec Co., Ltd. Dual-shaft hinge with alternative rot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14504A1 (zh) 快锁件、显示屏组合件
TWM498451U (zh) 轉軸裝置
TWM491324U (zh)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
TWI521151B (zh) Three-axis linkage type hub
TWI592261B (zh) Tool post with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CN210371618U (zh) 双轴式铰链结构
TWM592212U (zh) 雙軸式鉸鏈結構
TWI697753B (zh) 雙軸交替切換翻轉結構
TWM469727U (zh) 穩定開合的雙軸鉸鍊
TWM478992U (zh) 雙軸同動雙包樞軸器
TWM493241U (zh) 雙軸扭力樞軸器多段翻折控制機構
WO2021062905A1 (zh) 一种往复式锁止铰链
TWM527920U (zh) 具有包覆式連接裝置之雙軸樞紐器
TWM456258U (zh) 可卡掣半齒的棘輪扳手
TWM569867U (zh)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TWI526146B (zh) Two-wheel linkage mechanism and a two-wheel linkage with the shaft device
TWM527784U (zh) 方便轉動使用的益智拼球
TW201812152A (zh) 鎖具
TWI522520B (zh) Piece beads lock heart and open the sub-bead heart of the ball heart
JP6906581B2 (ja) 逆入力遮断クラッチ
TWM303789U (en) Improved structure for input shaft and output turret of intermittent decollator
TWM540458U (zh) 雙軸鉸鏈
JP4709964B2 (ja) センタリング機構
TWM461977U (zh) 雙轉軸樞鈕器之改良結構
US1416250A (en) Combination 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