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5517U - 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5517U
TWM525517U TW104219883U TW104219883U TWM525517U TW M525517 U TWM525517 U TW M525517U TW 104219883 U TW104219883 U TW 104219883U TW 104219883 U TW104219883 U TW 104219883U TW M525517 U TWM525517 U TW M52551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dulation
unit
processing syste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9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ian-zu Yang
Original Assignee
nian-zu Yang
Jian Jun S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an-zu Yang, Jian Jun Song filed Critical nian-zu Yang
Priority to TW104219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5517U/zh
Publication of TWM525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5517U/zh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 Fire Alarm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訊號處理系統,尤指一種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
隨著高科技產業發展,建築物的大型化與高樓化,使建築結構愈來愈複雜。建築物的消防安全設備或防災系統的完備,可使建築物功能與品質提昇,達到安全、便利之目的。
一般火災發生,常常因為大樓或住宅的偵測器無法即時動作,而無法防止意外的發生。或者因設備的誤判斷或誤動作,造成延遲報案,使災情更加嚴重。
現有的大樓火警警報、灑水及排煙系統幾乎都加以整合,且以自動化監控的方式,利用通訊網路技術,整合現有消防防災設備。平時監控現場設備正常運作狀態,災害發生時則可清楚顯示災害發生的狀況與種類,以便經由通訊網路或告知遠端之消防單位,而達到有效滅火之功效且降低人員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在通訊系統傳輸的技術中,常透過基頻傳輸(baseband transmission)的方式直接傳送基頻(baseband)訊號。惟,基頻傳輸訊號存在最顯著的缺點為:訊號傳輸距離短以及抗雜訊干擾能力低。因此,若直接將基頻傳輸的方式應用於消防火警的告警系統上,將無法發揮最大效能,亦容易造成誤判斷、誤動作的情事發生。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解決訊號傳輸距離短以及抗雜訊干擾能力低的問題。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創作所提出之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包含一共同傳輸通道、複數個偵測裝置以及一告警總機裝置。該等偵測裝置電性連接該共同傳輸通道,各該偵測裝置包含一第一控制單元、一第一調變單元、一第一介面單元以及一第一解調變單元。該第一控制單元接收一偵測訊號,轉換該偵測訊號為一基頻偵測訊號,且提供一第一載波訊號、一第一控制訊號以及一第二控制訊號。該第一調變單元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且對該基頻偵測訊號合成該第一載波訊號進行調變,以產生一調變偵測訊號。該第一介面單元接收該調變偵測訊號,轉換該調變偵測訊號為一第一電氣訊號準位,且傳送至該共同傳輸通道。該第一介面單元透過該共同傳輸通道接收一第二電氣訊號準位,且轉換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為一第一待解調變訊號。該第一解調變單元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且對該第一待解調變訊號進行解調變,以產生一基頻指示訊號,且傳送至該第一控制單元。
該告警總機裝置電性連接該共同傳輸通道。該告警總機裝置包含一第二介面單元、一第二解調變單元、一第二控制單元以及一第二調變單元。該第二介面單元透過該共同傳輸通道接收該第一電氣訊號準位,且轉換該第一電氣訊號準位為一第二待解調變訊號;該第二介面單元接收一調變指示訊號,轉換該調變指示訊號為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且傳送至該共同傳輸通道。該第二解調變單元接收一第三控制訊號且對該第二待解調變訊號進行解調變,以產生該基頻偵測訊號。該第二控制單元接收該基頻偵測訊號,輸出該基頻指示訊號 B,且提供一第二載波訊號、該第三控制訊號以及一第四控制訊號。第二調變單元接收該第四控制訊號,且對該基頻指示訊號合成該第二載波訊號進行調變,以產生該調變指示訊號。
藉由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可提高訊號傳輸距離以及提高抗雜訊干擾的能力。
為了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為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之技術、手段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相信本創作之目的、特徵與特點,當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體之瞭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茲有關本創作之技術內容及詳細說明,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見圖1,揭露本創作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具體而言,該雙向訊號處理系統係應用於消防火警的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該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包含複數個偵測裝置10、一告警總機裝置20以及一共同傳輸通道30。其中該告警總機裝置20可為一定址式受信總機,例如一R型受信總機。再者,該等偵測裝置10的數量可為數十、數百個不等,以1個位元組(1 byte)定址為例,該告警總機裝置20可對應到256個該等偵測裝置10,但不以此為限制。
配合參見圖2,該共同傳輸通道30可為兩條實體金屬線構成。該等偵測裝置10係提供電流訊號準位至該共同傳輸通道30,再傳送至該告警總機裝置20。該告警總機裝置20則提供電壓訊號準位至該共同傳輸通道30,再傳送至該等偵測裝置10,以實現雙向訊號傳輸與處理。至於該等偵測裝置10、該告警總機裝置20以及該共同傳輸通道30的操作方式,將於後文有詳細之說明。
請參見圖3,為單一偵測裝置11之方塊示意圖。該偵測裝置11電性連接該共同傳輸通道30。以圖2為例,該偵測裝置11具有兩連接端,且該兩連接端係分別連接至兩條實體金屬線的該共同傳輸通道30。此外,該共同傳輸通道30除了用以做為訊號傳輸之通道外,亦可做為該等偵測裝置11所需電源之供電路徑。該偵測裝置11包含一第一控制單元101、一第一調變單元102、一第一介面單元103以及一第一解調變單元104。此外,該偵測裝置11更可包含一偵測單元105。由於本創作該雙向訊號處理系統應用於消防火警的即時告警,因此該偵測單元105係用以對火災生成物,例如煙、熱、光或氣體進行偵測。故此,本創作該偵測單元105可為一煙偵測器(smoke sensor)、溫度偵測器(temperature sensor)、光偵測器(optical sensor)或氣體偵測器(gas sensor),但不以上述該等裝置為限制。
該偵測單元105為一實體偵測器,接收一偵測資料D A。承上所述,該偵測資料D A可為煙的濃度值、溫度值、光的強弱值或氣體種類…等等的物理量資料。再者,該偵測單元105係將所接收到的該偵測資料D A進行轉換,以輸出一偵測訊號S D
該第一控制單元101連接該偵測單元105,以接收該偵測訊號S D。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101可為一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但不以此為限。該第一控制單元101轉換該偵測訊號S D為一基頻偵測訊號S DB,其中該基頻偵測訊號S DB為一類比基頻偵測訊號。然,該第一控制單元101亦可先對該偵測訊號S D編碼以數位化該偵測訊號S D,然後再轉換該偵測訊號S D為一基頻偵測訊號S DB,如此,該基頻偵測訊號S DB則為一數位基頻偵測訊號。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101對該偵測訊號S D進行的編碼可為一歸零編碼(return to zero, RZ)、不歸零編碼(non return to zero, NRZ)、曼徹斯特編碼(Manchester)、差分曼徹斯特編碼(differential Manchester)、交替轉換編碼(alternating mark inversion, AMI)、雙二進位編碼(duobinary)、漢明碼(Hamming)、4b/5b編碼、5b/6b編碼或8b/10b編碼,但不以上述該等實施方式為限。該第一控制單元101進一步可提供一第一載波訊號(carrier signal)S CA1、一第一控制訊號S CN1以及一第二控制訊號S CN2。其中該第一控制訊號S CN1係用以對該第一調變單元102進行調變控制之用;該第二控制訊號S CN2則用以對該第一解調變單元104進行解調變控制之用,容後文詳述之。
該第一調變單元102接收到該第一控制訊號S CN1,由該第一控制單元101以該第一控制訊號S CN1控制是否對該基頻偵測訊號S DB進行調變。其中該第一調變單元102提供的調變方式可為一振幅調變(amplitude modulation, AM)、頻率調變(frequency modulation, FM)、相位調變(phase modulation, PM)、振幅位移鍵送(amplitude shift keying, ASK)、頻率位移鍵送(frequency shift keying, FSK)、相位位移鍵送(phase shift keying, PSK),或上述任兩種以上之組合。一旦確認,該第一調變單元102則將該基頻偵測訊號S DB合成該第一載波訊號S CA1進行調變,以產生一調變偵測訊號S DM。值得一提,本創作該雙向訊號處理系統之該偵測裝置10非直接以基頻傳輸(baseband transmission)的方式直接傳送基頻(baseband)訊號,而是將基頻訊號與高頻載波合成,經過該第一調變單元102進行調變後再將訊號傳送,亦即該偵測裝置10係以傳輸經由調變後所產生的該調變偵測訊號S DM進行訊號傳送。
該第一介面單元103接收該調變偵測訊號S DM,並且轉換該調變偵測訊號S DM為一第一電氣訊號準位S E1。在本創作中,該等偵測裝置10本身有功耗的限制和考量,因此該第一電氣訊號準位S E1係為一電流訊號準位。然後該第一介面單元103再將該第一電氣(電流)訊號準位S E1傳送至該共同傳輸通道30。
由於本創作該訊號處理系統為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因此該第一介面單元103更進一步可透過該共同傳輸通道30接收一第二電氣訊號準位S E2。其中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S E2係由該告警總機裝置20傳送至該偵測裝置10。其中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S E2係為一電壓訊號準位。該第一介面單元103接收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S E2,且轉換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S E2為一第一待解調變訊號S DD1
該第一解調變單元104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S CN2,由該第一控制單元101以該第二控制訊號S CN2控制是否對該第一待解調變訊號S DD1進行解調變。一旦確認,該第一解調變單元104則對該第一待解調變訊號S DD1進行解調變,以產生一基頻指示訊號S IB,且傳送至該第一控制單元101。值得一提,經解調變後所得到的該基頻指示訊號S IB,即為該告警總機裝置20接收到對該偵測裝置10發送出的該基頻偵測訊號S DB後,回應該偵測裝置10所發送出的該基頻指示訊號S IB,容後文詳述之。
請參見圖4,為該告警總機裝置20之方塊示意圖。該告警總機裝置20電性連接該共同傳輸通道30。以圖2為例,該告警總機裝置20具有兩連接端,且該兩連接端係分別電性連接至兩條實體金屬線的該共同傳輸通道30,進而與該等偵測裝置10電性連接。該告警總機裝置20包含一第二介面單元201、一第二解調變單元202、一第二控制單元203以及一第二調變單元204。
該第二介面單元201透過該共同傳輸通道30接收該第一電氣訊號準位S E1,亦即該電流訊號準位。然後轉換該第一電氣訊號準位S E1為一第二待解調變訊號S DD2
該第二解調變單元202接收該第二待解調變訊號S DD2與該第二控制單元203所提供的一第三控制訊號S CN3,由該第二控制單元203以該第三控制訊號S CN3控制是否對該第二待解調變訊號S DD2進行解調變。一旦確認,該第二解調變單元202則對該第二待解調變訊號S DD2進行解調變,以產生該基頻偵測訊號S DB,且傳送至該第二控制單元203。值得一提,經解調變後所得到的該基頻偵測訊號S DB,即為該偵測裝置10所偵測到,例如煙的濃度值、溫度值、光的強弱值或氣體種類的該偵測資料D A,經過轉換、調變,傳送到該告警總機裝置20的該基頻偵測訊號S DB
該第二控制單元203輸出該基頻指示訊號S IB,且進一步可提供一第二載波訊號(carrier signal)S CA2、該第三控制訊號S CN3以及一第四控制訊號S CN4。承前所述,該第三控制訊號S CN3係用以對該第二解調變單元202進行解調變控制之用。此外,該第四控制訊號S CN4係用以對該第二調變單元204進行調變控制之用,容後文詳述之。
該第二調變單元204接收到該第四控制訊號S CN4,由該第二控制單元203以該第四控制訊號S CN4控制是否對該基頻指示訊號S IB進行調變。其中該第二調變單元204提供的調變方式可為一振幅調變(amplitude modulation, AM)、頻率調變(frequency modulation, FM)、相位調變(phase modulation, PM)、振幅位移鍵送(amplitude shift keying, ASK)、頻率位移鍵送(frequency shift keying, FSK)、相位位移鍵送(phase shift keying, PSK),或上述任兩種以上之組合。一旦確認,該第二調變單元204則將該基頻指示訊號S IB合成該第二載波訊號S CA2進行調變,以產生一調變指示訊號S IM。同樣地,本創作該雙向訊號處理系統之該告警總機裝置20非直接以基頻傳輸的方式直接傳送基頻訊號,而是將基頻訊號與高頻載波合成,經過該第二調變單元204進行調變後再將訊號傳送,亦即該告警總機裝置20係以傳輸經由調變後所產生的該調變指示訊號S IM進行訊號傳送。
該第二介面單元201接收該調變指示訊號S IM,並且轉換該調變指示訊號S IM為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S E2。承前所述,在本創作中,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S E2係為一電壓訊號準位。在實務應用上,該電壓訊號準位大小為24~30伏特的直流電壓。因此該第二介面單元201再將該第二電氣(電壓)訊號準位S E2傳送至該共同傳輸通道30。
綜上所述,該偵測裝置10可將該偵測單元105所接收到,例如煙的濃度值、溫度值、光的強弱值或氣體種類的該偵測資料D A,經過轉換、調變,將訊號傳送至該告警總機裝置20。再者,該偵測裝置10可將該告警總機裝置20針對偵測資料D A的內容,做出回應所傳送的調變訊號進行解調變,以指示該偵測裝置10執行因應的操作。如此,本創作該訊號處理系統不僅具有雙向訊號處理的能力,亦能夠提高訊號傳輸距離,以及提高抗雜訊干擾的能力。
此外,該告警總機裝置20進一步包含一指示單元205,該指示單元205用以當火災發生時提供告知警示之用。在本創作中,該指示單元205係可用聲音、燈光、顯示器、移報界面…等等方式進行即時的告知警示,亦即該指示單元205可為一蜂鳴器(buzzer)、發光二極體(LED)指示燈、告警盤、液晶顯示器(LCD)、移報端子台、移報通訊界面、告警副機、圖控軟體與設備…等等能夠實現上述即時告知警示的裝置。具體而言,當該告警總機裝置20接收到任一該等偵測裝置10所傳送偵測到火災發生的對應訊號時,該告警總機裝置20主動傳送一告警指示訊號S IA至該指示單元205,以通知該指示單元205。因此當該指示單元205接收到該告警指示訊號S IA時,該指示單元205則以上述聲音、燈光、顯示器、移報界面…等等的方式進行即時的告知警示。
請參見圖5,完整地揭露本創作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的方塊示意圖。以該雙向訊號處理系統係應用於大樓建築物的火災示警為例,該等偵測裝置10,如前所述其的數量可為數十、數百個不等,則可安裝於各個樓層的屋內或屋外角落。因此,該告警總機裝置20則負責對該等偵測裝置10進行監控與協調,不僅能對該等偵測裝置10進行控制,而且能夠即時地、完整地接收到該等偵測裝置10所傳送來的資料訊號,隨即對該等偵測裝置10的偵測內容提供最即時且正確地回應與決策,實現消防火災之即時告警。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具有以下之特徵與優點:
1、利用該第一控制單元101對偵測訊號或該第二控制單元203對指示訊號進行編碼以數位化該等訊號,使該等訊號不易衰減,且受雜訊的影響降低;
2、利用該第一調變單元102與該第二調變單元204將基頻訊號與高頻載波合成進行調變,而能夠提高訊號傳輸距離,以及提高抗雜訊干擾的能力;
3、透過編碼的偵錯技術,提高訊號傳送的正確率,以大幅地降低即時告警的誤判動作;及
4、由於該等偵測裝置10與該告警總機裝置20為雙向訊號傳輸,因此無論是由該等偵測裝置10傳送至該告警總機裝置20的訊號或由該告警總機裝置20傳送至該等偵測裝置10的訊號皆具備有編碼數位化、編碼偵錯能力以及訊號調變的功能,以實現抗雜訊干擾能力增強以及訊號傳輸距離增加的優點。
10‧‧‧偵測裝置
11~1N‧‧‧偵測裝置
101‧‧‧第一控制單元
102‧‧‧第一調變單元
103‧‧‧第一介面單元
104‧‧‧第一解調變單元
105‧‧‧偵測單元
20‧‧‧告警總機裝置
201‧‧‧第二介面單元
202‧‧‧第二解調變單元
203‧‧‧第二控制單元
204‧‧‧第二調變單元
205‧‧‧指示單元
30‧‧‧共同傳輸通道
DA‧‧‧偵測資料
SD‧‧‧偵測訊號
SDB‧‧‧基頻偵測訊號
SIB‧‧‧基頻指示訊號
SCA1‧‧‧第一載波訊號
SCA2‧‧‧第二載波訊號
SCN1‧‧‧第一控制訊號
SCN2‧‧‧第二控制訊號
SCN3‧‧‧第三控制訊號
SCN4‧‧‧第四控制訊號
SDM‧‧‧調變偵測訊號
SIM‧‧‧調變指示訊號
SDD1‧‧‧第一待解調變訊號
SDD2‧‧‧第二待解調變訊號
SE1‧‧‧第一電氣訊號準位
SE2‧‧‧第二電氣訊號準位
SIA‧‧‧告警指示訊號
圖1:為本創作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之方塊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實體連接之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一偵測裝置之方塊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一告警總機裝置之方塊示意圖;及
圖5:為圖1之完整方塊示意圖。
11~1N‧‧‧偵測裝置
101‧‧‧第一控制單元
102‧‧‧第一調變單元
103‧‧‧第一介面單元
104‧‧‧第一解調變單元
105‧‧‧偵測單元
20‧‧‧告警總機裝置
201‧‧‧第二介面單元
202‧‧‧第二解調變單元
203‧‧‧第二控制單元
204‧‧‧第二調變單元
205‧‧‧指示單元
30‧‧‧共同傳輸通道
DA‧‧‧偵測資料
SD‧‧‧偵測訊號
SDB‧‧‧基頻偵測訊號
SIB‧‧‧基頻指示訊號
SCA1‧‧‧第一載波訊號
SCA2‧‧‧第二載波訊號
SCN1‧‧‧第一控制訊號
SCN2‧‧‧第二控制訊號
SCN3‧‧‧第三控制訊號
SCN4‧‧‧第四控制訊號
SDM‧‧‧調變偵測訊號
SIM‧‧‧調變指示訊號
SDD1‧‧‧第一待解調變訊號
SDD2‧‧‧第二待解調變訊號
SE1‧‧‧第一電氣訊號準位
SE2‧‧‧第二電氣訊號準位
SIA‧‧‧告警指示訊號

Claims (9)

  1. 一種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包含: 一共同傳輸通道; 複數個偵測裝置,電性連接該共同傳輸通道,各該偵測裝置包含: 一第一控制單元,接收一偵測訊號,轉換該偵測訊號為一基頻偵測訊號,且提供一第一載波訊號、一第一控制訊號以及一第二控制訊號; 一第一調變單元,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且對該基頻偵測訊號合成該第一載波訊號進行調變,以產生一調變偵測訊號; 一第一介面單元,接收該調變偵測訊號,轉換該調變偵測訊號為一第一電氣訊號準位,且傳送至該共同傳輸通道;該第一介面單元透過該共同傳輸通道接收一第二電氣訊號準位,且轉換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為一第一待解調變訊號;及 一第一解調變單元,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且對該第一待解調變訊號進行解調變,以產生一基頻指示訊號,且傳送至該第一控制單元;及 一告警總機裝置,電性連接該共同傳輸通道,該告警總機裝置包含: 一第二介面單元,透過該共同傳輸通道接收該第一電氣訊號準位,且轉換該第一電氣訊號準位為一第二待解調變訊號;該第二介面單元接收一調變指示訊號,轉換該調變指示訊號為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且傳送至該共同傳輸通道; 一第二解調變單元,接收一第三控制訊號且對該第二待解調變訊號進行解調變,以產生該基頻偵測訊號; 一第二控制單元,接收該基頻偵測訊號,輸出該基頻指示訊號,且提供一第二載波訊號、該第三控制訊號以及一第四控制訊號;及 一第二調變單元,接收該第四控制訊號,且對該基頻指示訊號合成該第二載波訊號進行調變,以產生該調變指示訊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其中各該偵測裝置更包含一偵測單元,接收一偵測資料,轉換該偵測資料為該偵測訊號。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對該偵測訊號進行編碼,以轉換該偵測訊號為一數位基頻偵測訊號。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其中各該偵測單元為一煙偵測器、溫度偵測器、光偵測器或氣體偵測器。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電氣訊號準位為一電流訊號準位。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二電氣訊號準位為一電壓訊號準位。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其中該告警總機裝置為一定址式受信總機。
  8. 如請求項3所述之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提供的編碼方式為一歸零編碼、不歸零編碼、曼徹斯特編碼、差分曼徹斯特編碼、交替轉換編碼、雙二進位編碼、漢明碼、4b/5b編碼、5b/6b編碼或8b/10b編碼。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調變單元與該第二調變單元提供的調變方式為一振幅調變、頻率調變、相位調變、振幅位移鍵送、頻率位移鍵送、相位位移鍵送,或上述任兩種以上之組合。
TW104219883U 2015-12-10 2015-12-10 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 TWM525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9883U TWM525517U (zh) 2015-12-10 2015-12-10 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9883U TWM525517U (zh) 2015-12-10 2015-12-10 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5517U true TWM525517U (zh) 2016-07-11

Family

ID=56996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9883U TWM525517U (zh) 2015-12-10 2015-12-10 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55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2101B (zh) * 2015-12-10 2016-12-11 nian-zu Ya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2101B (zh) * 2015-12-10 2016-12-11 nian-zu Ya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033518A (ja) 警報器
WO1983004450A1 (en) Fire alarm facility
CN205948256U (zh) 基于物联网的消防监管系统
JP5350705B2 (ja) コントローラ装置
JP2012238189A5 (zh)
TWM525517U (zh) 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
TW201721604A (zh) 用於即時告警之雙向訊號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KR101682470B1 (ko) 다기능 센서모듈을 이용한 화재발생 감시장치
JP2013033322A5 (zh)
KR101802471B1 (ko) Plc를 이용하여 고속 및 대용량 데이터 처리가 가능한 화재 감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5087883A (ja) 警報器
JP6430771B2 (ja) 警報システム
CN206961295U (zh) 多点检测煤气泄漏报警系统
CN212342012U (zh) 一种物联网家用火灾报警监控系统
JP6110125B2 (ja) 警報システム
JP2013029944A5 (zh)
CN212647644U (zh) 一种燃气用户实时监控系统
KR101676692B1 (ko) 스파크 검출기를 이용한 전기설비의 화재발생 감시장치
KR20230033778A (ko) 지능형 감지센서를 구비한 산업현장 재난 예방 및 안전 통합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3632500A (zh) 具有多种应急措施的防水灾的家庭安全监控系统
TWM290287U (en) Central control unit having carrier with power frequency
CN205247537U (zh) 一种智能红外报警器
CN109872474A (zh) 一种监控及时的智能消防应急疏通指示系统
SG1251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monitoring of powerloss to electrical equipment
JP2015014986A (ja) 警報器及び警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