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5425U - 浮動式煞車盤 - Google Patents

浮動式煞車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5425U
TWM505425U TW104202319U TW104202319U TWM505425U TW M505425 U TWM505425 U TW M505425U TW 104202319 U TW104202319 U TW 104202319U TW 104202319 U TW104202319 U TW 104202319U TW M505425 U TWM505425 U TW M50542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ring
positioning holes
bushing
wall
brake dis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2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Lang Zeng
Original Assignee
Min-Lang Z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Lang Zeng filed Critical Min-Lang Zeng
Priority to TW104202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5425U/zh
Publication of TWM505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5425U/zh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浮動式煞車盤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煞車盤,特別是指一種浮動式煞車盤。
參閱圖1及圖2,為一種習知的浮動式煞車盤,包括一個第一盤體11、一個設置在該第一盤體11上的第二盤體12、數個分別設置在該第二盤體12上的I形件13、數個分別設置在該I形件13上的彈性件14,以及數個分別用以定位並結合前述元件的定位件15。該第一盤體11呈環狀,並具有一個供汽車的一個來令夾擠的第一外環部111,以及一個同體連接於該第一外環部111內側且可供該第二盤體12設置的第一內環部112。該第二盤體12具有一個用來和該第一內環部112組裝定位在一起的第二外環部121,以及一個同體連接於該第二外環部121且可供汽車的一個輪軸穿設的第二內環部122。該第二外環部121具有數個彼此間隔且分別由外緣徑向凹入且可供該等I形件13嵌設的組裝槽123。每一I形件13具有分別可貼靠於該第二外環部121的兩個側面且分別橫向延伸的橫向段131,以及一個垂直地連接於該等橫向段131間且直向延伸的中間段132。該中間段132的長度略大於該第二外環部121的厚度 。每一彈性件14具有一個抵靠各別的I形件13的抵靠段141,以及兩段分別由該抵靠段141長向兩相反端延伸而出的彎折段142。每一抵靠段141貼在各別的I形件13遠離該第一盤體11的該橫向段131上。每一彎折段142則抵壓在該第二外環部121遠離該第一盤體11的側面上。
該I形件13的中間段132的長度大於該第二外環部121的厚度,預留了可讓該第二盤體12位移的空間。該等彈性件14除了可吸收該第二盤體12位移時的撞擊力道外,也可迫使該第二盤體12在位移後復位。該習知的浮動式煞車盤雖具有前述效果,但是在製造上卻相當不易。主要是該等組裝槽123分別具有兩個直角彎折,需要相當精準的切削方可形成,提高生產成本。此外,此一習知的浮動式煞車盤,雖可解決該第二盤體12軸向位移浮動撞擊的問題,但卻無法解決該第二盤體12徑向位移浮動撞擊的問題,有待改良。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浮動式煞車盤,容易生產製造,並能避免盤體間徑向移動彼此撞擊。
於是,本新型浮動式煞車盤,包含一個第一盤體、一個第二盤體、一個彈性單元,以及一個定位單元。該第一盤體呈環狀並包括一個位於內側的內環部。該內環部具有數個彼此間隔的第一定位孔。該第二盤體包括一個呈環狀的組裝壁、一個由該組裝壁延伸進該內環部中並與 該內環部內外間隔的內環壁,以及一個由該內環壁的一個外壁面徑向朝外突伸的外環壁。該外環壁抵靠在該內環部,並具有數個彼此間隔且寬度分別大於該等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該彈性單元抵頂於該內環壁的外壁面及該內環部間。該定位單元穿設在該等第一定位孔及該等第二定位孔中,並將該第一盤體及該第二盤體結合在一起。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該第二定位孔大於該第一定位孔的設計,預留了可供該第二盤體徑向移動的空間,該彈性單元設置在該內環部及該內環壁間,能達到避免該第二盤體徑向位移撞擊該第一盤體之目的。此外,本新型無須採用直角凹槽適配設計,加工精度所需較低,故還能達成易於生產製造之目的。
2‧‧‧第一盤體
21‧‧‧外環部
211‧‧‧外環面
22‧‧‧內環部
221‧‧‧內環面
23‧‧‧突塊
231‧‧‧弧面
232‧‧‧側面
233‧‧‧第一定位孔
24‧‧‧連通槽
3‧‧‧第二盤體
31‧‧‧組裝壁
311‧‧‧穿設部
312‧‧‧徑擴部
313‧‧‧穿設孔
32‧‧‧內環壁
321‧‧‧外壁面
33‧‧‧外環壁
331‧‧‧第二定位孔
34‧‧‧下環壁
35‧‧‧環狀空間
4‧‧‧彈性單元
41‧‧‧第一彈性件
411‧‧‧弧彎段
412‧‧‧V形段
413‧‧‧夾擠段
5‧‧‧定位單元
51‧‧‧襯套
511‧‧‧圓管套體
512‧‧‧六角套體
52‧‧‧第二彈性件
521‧‧‧抵靠段
522‧‧‧彎折段
53‧‧‧螺栓
531‧‧‧螺帽
532‧‧‧螺身
D1‧‧‧寬度
D2‧‧‧寬度
H1‧‧‧內徑
H2‧‧‧外徑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個習知的浮動式煞車盤的一個立體圖;圖2是習知的該浮動式煞車盤的一個剖視圖;圖3本新型浮動式煞車盤的一個實施例的一個第一盤體與一個第二盤體的一個立體圖;圖4是該實施例其中一部分的一個立體分解圖;圖5是該實施例的一個組合剖視圖;及圖6是該實施例的一個分解剖視圖。
參閱圖3至圖6,本新型浮動式煞車盤之一實施例,適於搭配一輛汽車的一個輪軸及一個來令使用,並包含一個第一盤體2、一個設置在該第一盤體2上的第二盤體3、一個設置在該第一盤體2與該第二盤體3間的彈性單元4,以及一個用以結合該第一盤體2及該第二盤體3的定位單元5。
該第一盤體2呈環狀並包括一個位於外側且可供該來令夾擠的外環部21,以及一個位於內側且同體連接該外環部21的內環部22。該外環部21具有一個外環面211。該內環部22具有一個內環面221,以及數個彼此等角度間隔地由該內環面221徑向往內突伸的突塊23,並與該外環部21相配合界定出數個由該外環面211連通至該內環面221的連通槽24。每一突塊23具有內外間隔的兩個弧面231、兩個左右間隔地連接於該等弧面231且徑向地朝內延伸的兩個側面232,以及一個位於該等弧面231與該等側面232間的第一定位孔233。該等連通槽24彼此等角度間隔。
該第二盤體3包括一個呈環狀的組裝壁31、一個由該組裝壁31延伸進該內環部22中並與該內環部22內外間隔的內環壁32、一個由該內環壁32的一個外壁面321徑向朝外突伸的外環壁33,以及一個由該內環壁32的外壁面321徑向朝外突伸並位於該外環壁33鄰近該第一盤體2的一側的下環壁34。
該組裝壁31具有一個呈環形且與該內環壁32 相間隔的穿設部311,以及一個連接於該穿設部311及該內環壁32間的徑擴部312。該穿設部311具有一個可供該輪軸穿設的穿設孔313。該徑擴部312由該穿設部311逐漸徑擴地往該內環壁32延伸。該外環壁33抵靠在該內環部22的該等突塊23上,並具有數個彼此間隔且寬度D2分別大於該等第一定位孔233的寬度D1的第二定位孔331。每一第二定位孔331沿徑向延伸。該下環壁34的徑向寬度小於該外環壁33,並與該外環壁33相配合界定出一個可容納該彈性單元4的環狀空間35。
該彈性單元4抵頂於該內環壁32的外壁面321及該內環部22間,並包括數個第一彈性件41(圖中僅示其一)。每一第一彈性件41具有一個抵靠該內環壁32的外壁面321的弧彎段411、兩個分別由該弧彎段411往各別的突塊23延伸的V形段412,以及兩個分別連接該等V形段412且可夾擠在各別的突塊23的該等側面232的夾擠段413。每一V形段412由各別的弧彎段411的長向兩相反端V形地側向凹入。每一第一彈性件41的該弧彎段411位於該環狀空間35中,受該外環壁33及該下環壁34限位而不會軸向地位移。每一第一彈性件41的該等夾擠段413分別夾擠於各別的突塊23的該等側面232的設計,可避免每一個第一彈性件41任意地沿弧向位移。
該定位單元5穿設在該等第一定位孔233及該等第二定位孔331中,並包括數個分別穿設在各別的第二定位孔331中的襯套51(圖中僅示其一)、數個分別設置在 該襯套51遠離該第一盤體2的一端的第二彈性件52(圖中僅示其一),以及數個分別穿設在該襯套51中並往該第一盤體2突伸出該第一定位孔233的螺栓53(圖中僅示其一)。
每一個襯套51具有彼此連接的一個圓管套體511與一個六角套體512。每一個圓管套體511的厚度大於各別的第二定位孔331的深度,並部分地往遠離該第一盤體2的方向突伸出各別的第二定位孔331,且該圓管套體511的內徑H1大於各別的第一定位孔233的寬度D1,而外徑H2小於各別的第二定位孔331的寬度D2。每一個六角套體512的寬度,與各別的第二彈性件52的寬度適配,而可受各別的第二彈性件52限制,並降低每一個襯套51沿弧向位移的幅度。
每一第二彈性件52位於各別的螺帽531與各別的襯套51間,並具有一個位於該螺帽531及該襯套51間的抵靠段521,以及兩段分別由該抵靠段521的長向兩相反端往該第二盤體3延伸的彎折段522。每一彎折段522抵壓在該第二盤體3的外環部21上。該等彎折段522分別位於該等襯套51的該等六角套體512外側,可如前所述地降低該等襯套51沿弧向位移的幅度。
每一螺栓53具有一個與該襯套51相間隔的螺帽531,以及一個連接該螺帽531並穿設在各別的襯套51與各別的第一定位孔233及各別的第二定位孔331中的螺身532。
本新型在使用時,該第二盤體3會因震動,而相對該第一盤體2徑向及軸向地移動。該等第二定位孔331大於該等第一定位孔233的設計,預留了允許該第二盤體3可徑向位移的空間。當該第二盤體3相對該第一盤體2徑向移動時,會有部分的該等突塊23受到擠壓。受到擠壓的該等突塊23的該等V形段412的彎折角度會變小,使間隙縮小並產生吸收減緩衝擊力道的效果,有效地避免該第二盤體3的該內環壁32撞擊該內環部22的該內環面221。當該第二盤體3相對該第一盤體2軸向移動時,該等第二彈性件52抵頂該第二盤體3的該等彎折段522會改變彎折角度,適配該第二盤體3的位移產生吸收衝擊力道並避免該第二盤體3位移的彈性力,可使該第二盤體3良好地貼靠在該第一盤體2上。
綜上所述,本新型浮動式煞車盤的該第二定位孔331大於該第一定位孔233的設計,預留了可供該第二盤體3徑向移動的空間,該彈性單元4設置在該內環部22及該內環壁32間,能達到避免該第二盤體3徑向位移撞擊該第一盤體2之目的。此外,本新型無須採用直角凹槽適配設計,加工所需精度較低,故還能達成易於生產製造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第一盤體
22‧‧‧內環部
221‧‧‧內環面
23‧‧‧突塊
233‧‧‧第一定位孔
3‧‧‧第二盤體
31‧‧‧組裝壁
311‧‧‧穿設部
312‧‧‧徑擴部
32‧‧‧內環壁
321‧‧‧外壁面
33‧‧‧外環壁
331‧‧‧第二定位孔
34‧‧‧下環壁
35‧‧‧環狀空間
4‧‧‧彈性單元
41‧‧‧第一彈性件
411‧‧‧弧彎段
412‧‧‧V形段
5‧‧‧定位單元
51‧‧‧襯套
511‧‧‧圓管套體
512‧‧‧六角套體
52‧‧‧第二彈性件
521‧‧‧抵靠段
522‧‧‧彎折段
53‧‧‧螺栓
531‧‧‧螺帽
532‧‧‧螺身

Claims (8)

  1. 一種浮動式煞車盤,並包含:一個第一盤體,呈環狀並包括一個位於內側的內環部,該內環部具有數個彼此間隔的第一定位孔;一個第二盤體,包括一個呈環狀的組裝壁、一個由該組裝壁延伸進該內環部中並與該內環部內外間隔的內環壁,以及一個由該內環壁的一個外壁面徑向朝外突伸的外環壁,該外環壁抵靠在該內環部,並具有數個彼此間隔且寬度分別大於該等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一個彈性單元,抵頂於該內環壁的外壁面及該內環部間;及一個定位單元,穿設在該等第一定位孔及該等第二定位孔中,並將該第一盤體及該第二盤體結合在一起。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浮動式煞車盤,其中,該內環部具有數個分別由內緣徑向往內突伸的突塊,每一突塊具有一個該第一定位孔。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浮動式煞車盤,其中,該彈性單元包括數個第一彈性件,每一第一彈性件具有一個抵靠該內環壁的外壁面的弧彎段、兩個分別由該弧彎段長向的兩相反端V形地側向凹入且往各別的突塊延伸的V形段,以及兩個分別連接該等V形段且夾擠在各別的突塊兩側的夾擠段。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浮動式煞車盤,其中,該第二盤體還具有一個由該內環壁的外壁面徑向朝外突伸並位於該 外環壁鄰近該第一盤體的一側的下環壁,該外環壁與該下環壁相配合界定出一個可容納該等第一彈性件的環狀空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浮動式煞車盤,其中,每一第二定位孔沿徑向延伸。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浮動式煞車盤,其中,每一定位單元包括一個穿設在各別的第二定位孔中的襯套、一個穿設在該襯套中並往該第一盤體突伸出該第一定位孔的螺栓,以及一個設置在該襯套遠離該第一盤體的一端的第二彈性件,每一襯套的厚度大於各別的第二定位孔的深度,並部分地往遠離該第一盤體的方向突伸出各別的第二定位孔,每一螺栓具有一個與該襯套相間隔的螺帽,以及一個連接該螺帽並穿設在各別的襯套與各別的第一定位孔及各別的第二定位孔中的螺身,每一第二彈性件位於各別的螺帽與各別的襯套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浮動式煞車盤,其中,每一襯套的內徑大於各別的第一定位孔的寬度,每一襯套的外徑小於各別的第二定位孔的寬度。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浮動式煞車盤,其中,每一第二彈性件具有一個位於該螺帽及該襯套間的抵靠段,以及兩段分別由該抵靠段長向兩相反端往該第二盤體延伸的彎折段,每一彎折段抵壓在該第二盤體上。
TW104202319U 2015-02-12 2015-02-12 浮動式煞車盤 TWM505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2319U TWM505425U (zh) 2015-02-12 2015-02-12 浮動式煞車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2319U TWM505425U (zh) 2015-02-12 2015-02-12 浮動式煞車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5425U true TWM505425U (zh) 2015-07-21

Family

ID=5415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2319U TWM505425U (zh) 2015-02-12 2015-02-12 浮動式煞車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54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3896B (zh) * 2017-08-09 2022-05-11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自行車制動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3896B (zh) * 2017-08-09 2022-05-11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自行車制動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7584B2 (en) Chain
TWI576527B (zh) 接頭、套管及套管製造方法
JP6594444B2 (ja) 軸継手
KR101648427B1 (ko) 다이나믹 댐퍼
CN204018564U (zh) 管件扩张装置
JP5970726B2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JP2015178897A (ja) 成形ホースクランプ
JP2008095814A (ja) パイプ接続構造
JP5873122B2 (ja) 自転車用ハブ
TWM505425U (zh) 浮動式煞車盤
JP2006283810A (ja) 弾性軸継手
TWM509300U (zh) 管快接結構
WO2015056764A1 (ja) 管継手
JP2017517701A5 (zh)
JP5765571B2 (ja) ウォームホイール
JP6089719B2 (ja)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
TW202134082A (zh) 用於車載裝置之組接結構
JP5791005B2 (ja) 管継手用ロックリング
TWI596033B (zh) 自行車五通碗組
JP5275839B2 (ja) 管継手
TWI402447B (zh) 煞車油管之固定裝置
KR20200005052A (ko) 토크 조절이 가능한 비대칭 토크 힌지
KR20200005049A (ko) 비대칭 토크 힌지
JP5641450B2 (ja) 管継手用ロックリング
KR100738474B1 (ko) 유니버셜 조인트의 슬립조인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