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6165U - 觸控面板模組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模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96165U TWM496165U TW103219522U TW103219522U TWM496165U TW M496165 U TWM496165 U TW M496165U TW 103219522 U TW103219522 U TW 103219522U TW 103219522 U TW103219522 U TW 103219522U TW M496165 U TWM496165 U TW M496165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sub
- wire
- contact
- sens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6—Sensing arrangement for detection of a tap gesture on the hou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模組,特別是指一種對內部線路配置進行優化設計的觸控面板模組。
目前常見的觸控螢幕,其如中華民國證書號第I380071號專利,係包含液晶模組(liquid crystal module,簡稱為LCM)、觸控面板模組(touch panel module,簡稱為TPM)等構件。其中,觸控面板模組通常會與軟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簡稱為FPC)形成電性連接,並透過軟性電路板與外部控制電路相連,以進行觸控訊號的傳輸與相關控制。以目前觸控面板模組與軟性電路板的線路設計來說,觸控面板模組中會設有多個數量對應其觸控電極(例如ITO電極)的金屬接點,各個金屬接點供觸控電極以一對一的方式,透過金屬導線與其相連接。此外,軟性電路板上也會設置對應數量的金屬接點,並由軟性電路板的金屬接點與觸控面板模組的金屬接點連接後,進行觸控訊號的傳輸與控制程序。
然而,根據現有觸控螢幕的金屬接點及相關線
路配置,每一個觸控電極都必須設置一組專屬的導線與金屬接點以將其觸控訊號導出,但此種設計會導致導線與金屬接點佔用過多面積,不利於觸控面板模組與軟性電路板的體積縮減,且會限制線路配置上的調整彈性。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增進線路配置彈性並有助於縮減裝置體積的觸控面板模組。
於是,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包含一基板、一第一感應單元、至少一第二感應單元、一搭接部及一連接部。基板具有透光性,並區分為一可視區及一相鄰於該可視區的非可視區。第一感應單元具有透光性,設置於該基板的可視區,並包括至少一個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一電極。第二感應單元的設置位置對應於該基板的非可視區,並包括至少一個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一子電極。搭接部的設置位置對應於該基板的非可視區,並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接點及至少一條第一導線。該第一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電極及該第一接點,使該第一電極及該第一接點形成電性連接。連接部的設置位置對應於該基板的非可視區,並包括至少一條第一子導線,該第一子導線供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一子電極形成電性連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一子導線的兩端係分別連接該第一接點及該第一子電極。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一導線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一子電極之間延伸;該第一子導線係電性絕緣地橫跨
該第一導線,且其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電極及該第一子電極。較佳地,該連接部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絕緣層,該第一絕緣層設置於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一子導線的重疊處,並夾設於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一子導線之間。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一電極的數量為多個,且該搭接部包括多個第一接點及多條第一導線,該等第一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一接點。其中,該第一子導線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子電極,且電性絕緣地橫跨至少部分該等第一導線,並由其另一端連接於其中一第一電極或其中一第一導線。較佳地,該連接部還包括多個第一絕緣層,該等第一絕緣層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導線與該第一子導線的重疊處,並分別夾設於該等第一導線與該第一子導線之間。
在一實施態樣中,觸控面板模組還包含一具有遮光性的遮蔽層,該遮蔽層係設於該基板的非可視區,並供該第二感應單元、該搭接部及該連接部設置其上。較佳地,該遮蔽層還凹陷形成至少一個鏤空圖案部,該鏤空圖案部的位置對應該第二感應單元。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感應單元的第一電極係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該第一感應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並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二電極,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一電極係相交且相互電性絕緣。此外,該第二感應單元的第一子電極係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且該第二感應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沿該第二方向延伸並可產生觸
控感應信號的第二子電極,該第二子電極與該第一子電極係相交且相互絕緣。而且,該搭接部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接點、至少一個第三接點及至少一條第二導線,該第二導線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二電極及該第二接點,使該第二電極及該第二接點形成電性連接。該連接部還包括至少一條第二子導線,該第二子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三接點與該第二子電極,使該第三接點與該第二子電極形成電性連接。
在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一電極的數量為多個並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該第一感應單元還包括多個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電極,該等第二電極與該等第一電極係相交且相互電性絕緣。該第二感應單元的第一子電極係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且該第二感應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沿該第二方向延伸並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二子電極,該第二子電極與該第一子電極係相交且相互絕緣。該搭接部包括多個第一接點、多個第二接點、至少一個第三接點、多條第一導線及多條第二導線,該等第一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一接點,而使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一接點分別形成電性連接;該等第二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等第二電極與該等第二接點,而使該等第二電極與該等第二接點形成電性連接;該第一子導線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子電極,且電性絕緣地橫跨至少部分該等第一導線及/或至少部分該等第二導線,並由其另一端連接於其中一第一電極或其中一第一導線。此外,該連接部還包括至少
一條第二子導線,該第二子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三接點與該第二子電極,使該第三接點與該第二子電極形成電性連接。
本新型的功效在於:觸控面板模組藉由該搭接部與連接部的不同配置方式,可對第一感應單元、第二感應單元之觸控感應信號的傳導提供具有彈性的線路配置,並能有效減少導電結構的配置面積,有助於觸控面板模組的體積縮減。
100‧‧‧觸控面板模組
101‧‧‧可撓性電路板
1‧‧‧基板
11‧‧‧可視區
12‧‧‧非可視區
2‧‧‧遮蔽層
21‧‧‧鏤空圖案部
3‧‧‧第一感應單元
31‧‧‧第一電極
32‧‧‧第二電極
33‧‧‧第二絕緣層
4‧‧‧第二感應單元
41‧‧‧第一子電極
42‧‧‧第二子電極
43‧‧‧第三絕緣層
5‧‧‧搭接部
51‧‧‧第一接點
52‧‧‧第一導線
53‧‧‧第二接點
54‧‧‧第三接點
55‧‧‧第二導線
6‧‧‧連接部
61‧‧‧第一子導線
62‧‧‧第一絕緣層
63‧‧‧第二子導線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示意圖,由前視角度說明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的較佳實施例;圖2是一示意圖,由後視角度說明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圖3是一示意圖,說明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圖4是一示意圖,說明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圖5是圖4的局部放大圖;圖6是一示意圖,說明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的第四較佳實施例;及圖7是圖6的局部放大圖。
參閱圖1與圖2,為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100的第一較佳實施例。觸控面板模組100可應用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等各式電子裝置,且不以特定應用型態為限。
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100包含一基板1、一遮蔽層2、一第一感應單元3、至少一個(此處為三個,但不以此為限)第二感應單元4、一搭接部5及一連接部6,並藉由一可撓性電路板101與外部電路(圖未示)形成電連接。
基板1具有透光性,並區分為一可視區11及一相鄰於可視區11的非可視區12,其可以玻璃材質等製作,但不以此為限。
遮蔽層2設於基板1的非可視區12,可藉由手機外框漆、深色油墨或深色光阻等具有遮光性質的材質製作,供第二感應單元4、搭接部5、連接部6、可撓性電路板101等構件設置其上,以提供遮蔽此等構件的外觀修飾功能。本實施例中,遮蔽層2還凹陷形成至少一個(此處以三個為例)鏤空圖案部21,鏤空圖案部21的位置分別與各個第二感應單元4對應,可提供使用者有關於第二感應單元4設置位置的觸控識別功能。而在不同的設計中,基板1的非可視區12也可以不設置遮蔽層2,直接由機殼、外框等結構遮蔽非可視區12,此時第二感應單元4、搭接部5、連接部6、可撓性電路板101可直接設置在基板1上,
因此關於遮蔽層2的實施態樣有多種選擇,不以特定型態為限。
第一感應單元3主要設置於基板1的可視區11,並包括至少一個(此處以四個為例,但不以此數量為限)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一電極31。第一電極31以例如氧化銦錫(ITO)之透明導電材質製作,其沿一第一方向(此處為圖面的縱向)延伸且在一第二方向(此處為圖面的橫向)上相互間隔,且具體的電極形狀設計可視需要而定,此處僅以長條狀的示意圖形呈現。
第二感應單元4的設置位置對應於基板1的非可視區12,本實施例係設置於遮蔽層2上且位置對應於鏤空圖案部21。第二感應單元4各包括至少一個(此處以三個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一子電極41,此處的第一子電極41係沿第一方向延伸,供使用者從觸控面板模組100的正面(如圖1)觸碰基板1具有鏤空圖案部21的位置時,產生對應的觸控信號。第一子電極41可類似第一電極31,透過例如氧化銦錫等透明導電材質製作,但其材質、形狀、數量均不以特定型態為限。
搭接部5為將第一感應單元3、第二感應單元4產生的觸控感應訊號傳導於可撓性電路板101的導電結構,其設置位置對應於基板1的非可視區12,並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接點51及至少一條第一導線52。本實施例中,第一接點51的數量係對應第一電極31而為四個,其間隔排列地設置於遮蔽層2上,供與可撓性電路板101上的電
極接點(未圖示)形成電連接。此外,第一導線52的數量為四條,其設置於遮蔽層2上,並由其兩端分別連接第一電極31及第一接點51,使第一電極31電性連接於第一接點51,並由第一接點51將第一電極31產生的觸控感應信號傳輸於外。
連接部6為將第二感應單元4的第一子電極41所產生的觸控感應信號傳輸於外的導電結構,其設置位置對應於基板1的非可視區12,並包括至少一條(此處為三條,但不以此為限)第一子導線61。第一子導線61供第一電極31與第一子電極41形成電性連接,具體來說其兩端係分別連接第一接點51及第一子電極41,使第一感應單元3的第一電極31與第二感應單元4的第一子電極41能共用部分第一接點51,而不需要針對每個第一子電極41及每個第一接點51分別設置一個第一接點51,如此的實施態樣不僅可以減少第一接點51所佔用的面積,也可以增進觸控面板模組100的電路配置彈性,亦能減少可撓性電路板101上的電極接點的數量,使得可撓性電路板101的寬度得以縮減,而有利於觸控面板模組100與可撓性電路板101的體積縮減。
要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搭接部5與連接部6雖然都是設置在第一感應單元3與第二感應單元4之間,但是視實際狀況,搭接部5與連接部6的線路配置位置及配置數量均可以視需要對應調整,不以此處揭露的內容為限。
參閱圖3,為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100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100與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連接部6的實施態樣。
本實施例中,連接部6還包括至少一個(此處以兩個為例,但不以此為限)第一絕緣層62,且第一導線52、第一子導線61的電路佈線方式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不盡相同。詳細來說,此處該等第一導線52是在第一電極31與第一子電極41之間延伸,而第一子導線61則會電性絕緣地橫跨第一導線52,以電性連接於其所屬的第一導線52。第一絕緣層62則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導線52與該第一子導線61的重疊處,並分別夾設於該等第一導線52與該第一子導線61之間,以提供電性絕緣效果。
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第一子導線61的一端係連接於其對應的第一子電極41,且其中部分第一子導線61可藉由第一絕緣層62電性絕緣地橫跨部分第一導線52,並由其另一端連接於對應的第一導線52,以實現電路連接的目的。依此實施態樣,可提供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線路配置方式,且觸控面板模組100與可撓性電路板101也不需要增加其第一接點51、電極接點的數量,而有助於縮減整體裝置的體積。
要特別說明的是,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子導線61電性絕緣地橫跨部分第一導線52後,也可以直接連接於其所對應的第一電極31而非連接於第一導線52,因此
不以特定連接型態為限。而且,上述實施例中,第一感應單元3與第二感應單元4分別是單軸向感應電極結構,其可適用於一些簡單的觸控電子裝置,但本新型不限於此。
參照圖4、圖5,為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100的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100與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第一感應單元3及第二感應單元4的感應電極結構的實施態樣。
本實施例中,第一感應單元3、第二感應單元4分別為雙軸向感應電極結構,因此第一感應單元3還包括至少一個(此處以五個為例,但不以此為限)第二電極32及一第二絕緣層33,且第二感應單元4還各包括至少一個(此處以三個為例,但不以此為限)第二子電極42及一第三絕緣層43。是故,提供導電線路功能的搭接部5與連接部6都具有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實施態樣。
具體來說,上述第一感應單元3的第二電極32係沿第二方向(圖面的橫向)延伸且彼此在第一方向(圖面的縱向)上間隔排列,其與該等第一電極31呈相交狀態,並能產生定位方向不同於第一電極31的觸控感應信號,且藉由夾設於兩者之間的第二絕緣層33保持相互絕緣。第二電極32可由類似第一電極31的透明導電材料製作,其材質、電極形狀及配置數量可視需要而定。第二感應單元4的第二子電極42亦第二方向延伸,其與第一子電極41相交並藉由夾設於兩者之間的第三絕緣層43保持相互絕緣,提
供與第一子電極41相異方位的觸控感應信號。本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33及第三絕緣層43均為由多個絕緣塊形成的結構,該些絕緣塊分別設置于第一感應單元3的第一電極31與第二電極32相交處,及第二感應單元4的第一電極41與第二電極42相交處,以電性絕緣兩個不同軸向的電極,本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33與第三絕緣層43的結構還可以為分佈整面覆蓋第一電極及第一子電極的結構,本新型並不以此為限。
此外,本實施例的搭接部5除了與第一感應單元3的第一電極31形成電性連接的第一接點51、第一導線52之外,還包括至少一個(此處以五個為例)第二接點53、至少一個(此處以一個為例)第三接點54及至少一條(此處以五條為例)第二導線55。第二接點53係間隔排列地設置於遮蔽層2上,供與可撓性電路板101上的電極接點(未圖示)形成電性連接,以進行觸控感應信號的傳輸。第二導線55的兩端則分別連接第二電極32及第二接點53,使第二電極32及第二接點53形成電性連接,以將第二電極32產生的觸控感應信號通過第二接點53傳輸到可繞性電路板101上。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連接部6還包括至少一條(此處為三條且彼此相接,但其實施態樣不以此為限)第二子導線63,第二子導線63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三接點54與第二子電極42,使第三接點54與第二子電極42形成電性連接。
據此,本實施例中,雖然第一感應單元3、第二感應單元4都是雙感應電極結構的設計,但由於第一感應單元3的第一電極31與第二感應單元4的第一子電極41仍共用第一接點51,不需針對每個第一電極31及每個第一子電極41分別設置第一接點51,因此能有效減少第一接點51的設置面積及數量。此外,由於各個第二感應單元4的第二子電極42是藉由第二子導線63連接至同一個第三接點54,不需對每個第二子電極42分別配置專屬的第三接點54,此實施態樣亦具有減少第三接點54的佔用面積及增進電路配置彈性的功效。
參閱圖6、圖7,為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100的第四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中,第一感應單元3、第二感應單元4的實施態樣類似第三實施例為雙感應電極結構,但搭接部5、連接部6的實施方式與第三實施例略微不同,與第二實施例有所相關。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較佳應用態樣亦為搭接部5、連接部6設置於第一感應單元3、第二感應單元4之間的組態,可由各條第一子導線61的一端連接於其對應的第一子電極41,且部分第一子導線61透過第一絕緣層62而電性絕緣地橫跨部分第一導線52,並由其另一端連接於其對應的第一電極31或第一導線52,以完成線路連接。在不同的實施態樣中,第一子導線61也以配置為橫跨第二導線55,或是橫跨第一導線52與第二導線55兩者,此都
是本實施例可據以實施的態樣。
而在第二子導線63的部分,本實施例維持與第三實施例相同的配置,由相互連接的第二子導線63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三接點54與第二子電極42,使第三接點54與第二子電極42形成電性連接。然而,在不同的實施態樣中,第二子導線63可以相互不連接,或者是搭接部5也可以設置多個第三接點54供第二子導線63形成電性連接,此等都是本實施例可據以實施的配置方式。
綜合上述內容,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100透過對搭接部5、連接部6的配置變化設計,提供多種導電線路的實施方式,可提升線路配置上的彈性。此外,根據該實施態樣,可有效減少觸控面板模組100、可撓性電路板101上的電極接點的設置數量,有助於兩者的體積縮減。因此,本新型觸控面板模組100確實能達成本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觸控面板模組
101‧‧‧可撓性電路板
11‧‧‧可視區
12‧‧‧非可視區
2‧‧‧遮蔽層
3‧‧‧第一感應單元
31‧‧‧第一電極
32‧‧‧第二電極
33‧‧‧第二絕緣層
4‧‧‧第二感應單元
5‧‧‧搭接部
55‧‧‧第二導線
Claims (10)
- 一種觸控面板模組,包含:一基板,具有透光性,並區分為一可視區及一相鄰於該可視區的非可視區;一第一感應單元,具透光性,設置於該基板的可視區,並包括至少一個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一電極;至少一第二感應單元,設置位置對應於該基板的非可視區,並包括至少一個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一子電極;一搭接部,設置位置對應於該基板的非可視區,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接點,及至少一條第一導線,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電極及該第一接點,使該第一電極及該第一接點形成電性連接;及一連接部,設置位置對應於該基板的非可視區,並包括至少一條第一子導線,該第一子導線供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一子電極形成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第一子導線的兩端係分別連接該第一接點及該第一子電極。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第一導線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一子電極之間延伸;該第一子導線係電性絕緣地橫跨該第一導線,且其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電極及該第一子電極。
- 如請求項3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連接部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絕緣層,該第一絕緣層設置於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一子導線的重疊處,並夾設於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一子導線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第一電極的數量為多個,且該搭接部包括多個第一接點及多條第一導線,該等第一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一接點;該第一子導線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子電極,且電性絕緣地橫跨至少部分該等第一導線,並由其另一端連接於其中一第一電極或其中一第一導線。
- 如請求項5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連接部還包括多個第一絕緣層,該等第一絕緣層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導線與該第一子導線的重疊處,並分別夾設於該等第一導線與該第一子導線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還包含一具有遮光性的遮蔽層,該遮蔽層係設於該基板的非可視區,並供該第二感應單元、該搭接部及該連接部設置其上。
- 如請求項7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遮蔽層還凹陷形成至少一個鏤空圖案部,該鏤空圖案部的位置對應該第二感應單元。
-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第一感應單元的第一電極係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該第一感應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並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二電極,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一電極係相交且相互 電性絕緣;該第二感應單元的第一子電極係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且該第二感應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沿該第二方向延伸並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二子電極,該第二子電極與該第一子電極係相交且相互絕緣;該搭接部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接點、至少一個第三接點及至少一條第二導線,該第二導線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二電極及該第二接點,使該第二電極及該第二接點形成電性連接;該連接部還包括至少一條第二子導線,該第二子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三接點與該第二子電極,使該第三接點與該第二子電極形成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第一電極的數量為多個並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該第一感應單元還包括多個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電極,該等第二電極與該等第一電極係相交且相互電性絕緣;該第二感應單元的第一子電極係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且該第二感應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沿該第二方向延伸並可產生觸控感應信號的第二子電極,該第二子電極與該第一子電極係相交且相互絕緣;該搭接部包括多個第一接點、多個第二接點、至少一個第三接點、多條第一導線及多條第二導線,該等第一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一接點,而使該等第一電極與該等第一接點分別形成電性連接,該等第二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等第二電極與該等第二接點,而使該等第二電極與該等第二接點形成電性連接;該第一子導線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子電極 ,且電性絕緣地橫跨至少部分該等第一導線及/或至少部分該等第二導線,並由其另一端連接於其中一第一電極或其中一第一導線;該連接部還包括至少一條第二子導線,該第二子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三接點與該第二子電極,使該第三接點與該第二子電極形成電性連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12140.8A CN104951111A (zh) | 2014-03-25 | 2014-03-25 | 触控面板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96165U true TWM496165U (zh) | 2015-02-21 |
Family
ID=530184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8180A TWI550487B (zh) | 2014-03-25 | 2014-11-04 | 觸控面板模組 |
TW103219522U TWM496165U (zh) | 2014-03-25 | 2014-11-04 | 觸控面板模組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8180A TWI550487B (zh) | 2014-03-25 | 2014-11-04 | 觸控面板模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74958B2 (zh) |
CN (1) | CN104951111A (zh) |
TW (2) | TWI55048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50487B (zh) * | 2014-03-25 | 2016-09-21 |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 觸控面板模組 |
CN106547379A (zh) * | 2015-09-16 | 2017-03-29 |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TWI579742B (zh) * | 2015-04-10 | 2017-04-21 |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71756B (zh) * | 2014-12-04 | 2017-11-1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摸装置 |
JP2018112937A (ja) * | 2017-01-12 | 2018-07-1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TWI651998B (zh) * | 2017-12-08 | 2019-02-21 |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殼件模組的製法及其製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32193B2 (ja) * | 2011-01-18 | 2014-03-0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3176641A (zh) * | 2011-12-25 | 2013-06-26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202422063U (zh) * | 2011-12-25 | 2012-09-05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KR101474061B1 (ko) * | 2012-05-04 | 2014-12-1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근접/모션 및 터치 감지 센서와 그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
TWI459263B (zh) * | 2012-07-30 | 2014-11-01 | Au Optronics Corp | 觸控裝置 |
CN202815769U (zh) * | 2012-08-14 | 2013-03-20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CN102929466A (zh) * | 2012-11-13 | 2013-02-13 | 深圳市百川海奇科技有限公司 | 电容触摸屏的非可视区架桥方法 |
TW201426444A (zh) * | 2012-12-27 | 2014-07-01 | Wintek Corp | 觸控顯示裝置 |
CN203232396U (zh) * | 2013-04-24 | 2013-10-09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CN104951111A (zh) * | 2014-03-25 | 2015-09-30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模组 |
CN203930726U (zh) * | 2014-03-25 | 2014-11-05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模组 |
-
2014
- 2014-03-25 CN CN201410112140.8A patent/CN104951111A/zh active Pending
- 2014-11-04 TW TW103138180A patent/TWI550487B/zh active
- 2014-11-04 TW TW103219522U patent/TWM496165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
- 2015-03-25 US US14/667,709 patent/US9874958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50487B (zh) * | 2014-03-25 | 2016-09-21 |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 觸控面板模組 |
TWI579742B (zh) * | 2015-04-10 | 2017-04-21 |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
CN106547379A (zh) * | 2015-09-16 | 2017-03-29 |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106547379B (zh) * | 2015-09-16 | 2024-04-30 |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51111A (zh) | 2015-09-30 |
TWI550487B (zh) | 2016-09-21 |
US20150277642A1 (en) | 2015-10-01 |
TW201537422A (zh) | 2015-10-01 |
US9874958B2 (en) | 2018-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50487B (zh) | 觸控面板模組 | |
CN205071053U (zh) | 智能手机 | |
CN106325608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KR102394724B1 (ko)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
US11209864B2 (en) | Flexible touch panel comprising a flexible substrate with a fan-out reg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flexible touch display | |
US20180373377A1 (en) | Touch control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touch control display screen | |
CN107390941B (zh) | 触控基板、触控面板、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TW201445379A (zh) | 觸控面板 | |
CN115167710A (zh) | 带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 |
CN103376927A (zh) | 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3658973U (zh) | 触摸板与触摸屏 | |
KR20140004716U (ko) | 터치 패널 | |
KR20150033299A (ko)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
TW201546674A (zh) | 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基板 | |
TWM514046U (zh) | 觸控面板的走線結構及具有窄化邊框的觸控面板 | |
JP3200182U (ja) | 表示装置 | |
CN202632243U (zh) | 触控屏 | |
CN104461128B (zh) | 触控面板 | |
TWM405012U (en) | Resistance-type touch panel | |
TWI590118B (zh) | 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CN104951121A (zh) | 触摸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9656427B (zh) |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 | |
CN203930726U (zh) | 触控面板模组 | |
TWI510997B (zh) | 內嵌式觸控面板與其製造方法 | |
JP6727094B2 (ja)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回路、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