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5967U - 塗佈設備 - Google Patents

塗佈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5967U
TWM465967U TW102208358U TW102208358U TWM465967U TW M465967 U TWM465967 U TW M465967U TW 102208358 U TW102208358 U TW 102208358U TW 102208358 U TW102208358 U TW 102208358U TW M465967 U TWM465967 U TW M46596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ink
receiving groove
coating apparatus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8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eng-xiang Xu
Original Assignee
Microcos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cos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cos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08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5967U/zh
Publication of TWM465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5967U/zh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塗佈設備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塗佈設備,特別是指一種製造軟性印刷電路板的過程中,用於在一個基材上塗佈油墨料的塗佈設備。
一般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FPCB)主要用以裝載電子零件,例如電阻、積體電路晶片、連結器、電容等,藉此使前述電子零件能發揮既定的功能,因此軟性印刷電路板廣泛地應用於手機、相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中。然而一般軟性印刷電路板在製造上,通常需要經過多道工序,例如上光阻劑、曝光、顯影、蝕刻、去光、塗佈油墨料及烘烤等。其中,就塗佈油墨料的製造過程而言,通常是藉由一個塗佈設備在一個基材上塗佈油墨料,並使用前述油墨料作為絕緣的防護層,可以保護銅線,也可以防止前述電子零件被焊到不正確的地方。
參閱圖1,所述塗佈設備91通常包含一個容裝有油墨料99的基座911、一個安裝於該基座911內的塗料滾輪912、一個位於該塗料滾輪912上方以帶動一個基材 97沿著一個生產線進行方向900移動的輸送滾輪913,以及一個位於該基座911沿著該生產線進行方向900的下游處的成形滾輪914。其中,該基材97沿該生產線進行方向900移動時,會先經過該基座911後才經過該成形滾輪914,因此該成形滾輪914位於該基座911的下游處。
該基材97具有兩個相反的設置面971,當該基材97沿著該生產線進行方向900而運送到該塗佈設備91時,該塗料滾輪912可將所述油墨料99塗佈於該基材97的其中一個設置面971上,接著配合該成形滾輪914調整披覆於前述設置面971上的油墨料99的厚度,以形成一個油墨層98。
然而所述塗佈設備91只能將油墨料99塗佈於該基材97的其中一個設置面971上,若要在該基材97的兩個相反的設置面971上都塗佈油墨料99時,在塗佈完其中一個設置面971之後,往往需要先捲收該基材97,才能再次使用所述塗佈設備91對另一個設置面971進行塗佈。前述兩次工序的製法,不僅作業時間較長而降低製造效率,同時前述製法所需的設備構件較多也較複雜,進而增加設備成本。
更重要的是,該塗料滾輪912在該基材97的設置面971上塗佈油墨料99的塗料量大,而且該塗料滾輪912也無法精確地控制前述塗料量,再加上所述塗佈設備91僅藉由該成形滾輪914調整塗佈於該基材97上的油墨料99的厚度,其效果不理想。因此,所述塗佈設備91所製得的 油墨層98的厚度不均,並且其產品的不良率高而增加生產成本。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製造效率高、設備成本低且產品良率高的塗佈設備。
於是,本新型塗佈設備,用於在一個基材的兩個相反的設置面上塗佈油墨料,以形成兩個分別披覆在所述設置面上的油墨層,該塗佈設備包含:一個基座、一個輸送機構、一個成形機構,以及一個整平機構。
該基座包括一個座本體,以及一個由該座本體界定而成且用於容裝所述油墨料的容裝槽。該輸送機構用於將所述基材沿著一個生產線進行方向送入該容裝槽內之後再送出該容裝槽外,該輸送機構包括一個可轉動地安裝於該容裝槽內且浸置於所述油墨料內的轉向滾輪。該轉向滾輪帶動所述基材浸入所述油墨料內,使所述基材的設置面浸塗所述油墨料後再將所述基材朝該容裝槽外傳送。
該成形機構安裝於該容裝槽內且位於該轉向滾輪的下游處,並包括數個對應地分別位於所述基材的相反側的刮料轉動件,該等刮料轉動件分別可被驅動而轉動地刮削披覆在所述設置面上的油墨料以形成所述油墨層。
該整平機構安裝於該容裝槽內且位於該成形機構的下游處,並包括數個對應地分別位於所述基材的相反側的整平轉動件,該等整平轉動件分別可被驅動而轉動地靠抵所述油墨層以整平所述油墨層的表面。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本新型能同時在該基材的兩個相反的設置面上形成所述油墨層,前述創新的結構可簡化產線,不僅降低設備成本,還能節省製造時間而增進製造效率。此外,透過該成形機構可調整所述油墨層的厚度,同時配合該整平機構可提升所述油墨層的表面品質,因而能提升產品良率而降低生產成本。
1‧‧‧基座
11‧‧‧座本體
111‧‧‧入口
112‧‧‧出口
113‧‧‧排料口
12‧‧‧容裝槽
13‧‧‧閥門
14‧‧‧液位計
2‧‧‧輸送機構
21‧‧‧輸送滾輪
22‧‧‧轉向滾輪
23‧‧‧夾持滾輪單元
231‧‧‧第一夾持滾輪
232‧‧‧第二夾持滾輪
3‧‧‧成形機構
31‧‧‧刮料轉動件
311‧‧‧刮料面
312‧‧‧刮料導溝
33‧‧‧間距調整單元
4‧‧‧整平機構
41‧‧‧整平轉動件
411‧‧‧靠抵面
5‧‧‧生產線進行方向
6‧‧‧烤箱設備
7‧‧‧油墨料
7’‧‧‧油墨料
81‧‧‧基材
811‧‧‧設置面
82‧‧‧油墨層
d‧‧‧距離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裝置示意圖,顯示一般塗佈設備在一個基材上塗佈油墨料的過程;圖2是一裝置示意圖,顯示本新型塗佈設備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在一個基材上塗佈油墨料的過程;圖3是圖2的局部放大圖;及圖4是一未完整的立體示意圖,顯示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成型機構與該基材的使用狀態。
參閱圖2、3、4,本新型塗佈設備之一較佳實施例,為製造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FPCB)的工序中所應用的其中一個機具。當一個基材81沿著一個生產線進行方向5而輸送至該塗佈設備時,該塗佈設備用於在所述基材81的兩個相反的設置面811上塗佈油墨料7,使所述油墨料7形成兩個分別披覆在所述設 置面811上的油墨層82。接著所述基材81會沿著該生產線進行方向5而移動至一個烤箱設備6,透過所述烤箱設備6烘烤所述油墨層82以使其硬化,之後所述基材81繼續沿著該生產線進行方向5移動,以依序進行製造軟性印刷電路板所需的工序。
其中,所述基材81的材料可以是聚醯亞胺(Polyimide,簡稱PI)薄膜、玻璃纖維布,或者雙面皆已形成線路的軟性印刷電路板,但不限於前述舉例。而所述油墨料7主要是用於形成一個絕緣的防護層,可以保護銅線,也可以防止電子零件被焊到不正確的地方。所述油墨料7可以是感光性樹脂或熱硬化型樹脂,具體材料例如聚醯亞胺、環氧樹脂(Epoxy)、壓克力樹脂(Polymethylmethacrylate,簡稱PMMA)等,但不限於此。由於該基材81的具體結構,以及製造軟性印刷電路板的各個工序非本新型的重點,所以在此不再詳述。
而該塗佈設備包含:一個基座1、一個與該基座1結合安裝的輸送機構2,以及分別安裝於該基座1內的一個成形機構3與一個整平機構4。
本實施例的基座1包括一個座本體11,以及一個由該座本體11界定而成且用於容裝所述油墨料7的容裝槽12。該座本體11具有一個連通該容裝槽12而供所述基材81進入該容裝槽12的入口111、一個連通該容裝槽12而供所述基材81離開該容裝槽12的出口112,以及一個連通地位於該容裝槽12下方而可供所述油墨料7流出該容裝 槽12外的排料口113。
當然在實施上,該基座1可以還包括一個安裝於該排料口113的閥門13,以及一個安裝於該座本體11內的液位計14。因此在使用上,可透過該閥門13的開關動作來控制所述油墨料7是否流出該容裝槽12,此外,也可透過該液位計14偵測所述油墨料7的液面高度,以適時地補充所述油墨料7至該容裝槽12內。由於該基座1的細部結構,以及將所述油墨料7送入該容裝槽12內的動作皆非本新型的重點,在此不再詳述。
本實施例的輸送機構2用於將所述基材81沿著該生產線進行方向5送入該容裝槽12內之後,再將所述基材81送出該容裝槽12外。該輸送機構2包括一個位於該基座1的上方的輸送滾輪21、一個可轉動地安裝於該容裝槽12內且浸置於所述油墨料7內的轉向滾輪22,以及一個安裝於該容裝槽12內且位於所述油墨料7的上方的夾持滾輪單元23。
該輸送滾輪21可被驅動而轉動,進而將所述基材81由該入口111送入該容裝槽12內。該轉向滾輪22可被驅動而帶動所述基材81浸入所述油墨料7內,使所述基材81的設置面811浸塗所述油墨料7後,再將所述基材81朝該容裝槽12外傳送。
該夾持滾輪單元23可被驅動而帶動所述基材81移動,並具有數個位於該入口111與該轉向滾輪22之間的第一夾持滾輪231,以及數個位於該出口112與該轉向滾 輪22之間的第二夾持滾輪232。該等第一夾持滾輪231是兩兩一組且相互對應,並分別可轉動地夾靠於所述基材81的相反側。該等第二夾持滾輪232也是兩兩一組且相互對應,並分別可轉動地夾靠於所述基材81的相反側。由於驅動該輸送滾輪21、該轉向滾輪22與該夾持滾輪單元23轉動的技術非本新型的重點,不再說明。
本實施例的成形機構3安裝於該容裝槽12內,且位於該轉向滾輪22的下游處而位於該出口112與該轉向滾輪22之間。其中,該基材81沿該生產線進行方向5移動時,會先經過該轉向滾輪22後才經過該成形機構3,因此該成形機構3位於該轉向滾輪22的下游處。
該成形機構3包括數個對應地分別位於所述基材81的相反側的刮料轉動件31、數個可分別控制該等刮料轉動件31的轉速的轉動驅動件(圖未示),以及一個間距調整單元33,該間距調整單元33用於控制該等刮料轉動件31的軸心之間的距離d。
該等刮料轉動件31分別可被該等轉動驅動件驅動而轉動,並施與披覆在所述設置面811上的油墨料7’一個相反於該生產線進行方向5的作用力,進而可刮削所述油墨料7’而形成所述油墨層82。每一個刮料轉動件31皆具有一個可刮削所述設置面811上的油墨料7’的刮料面311,以及一個螺旋延伸地凹設於該刮料面311上且供被刮削的油墨料7’流出所述基材81的設置面811的刮料導溝312。該等轉動驅動件分別可控制該等刮料轉動件31刮削所述 油墨料7’的轉速,藉以調整所述油墨層82的厚度。在本實施例中,該等轉動驅動件為伺服馬達的形式,但實施上不限於前述舉例。
該間距調整單元33可使該等刮料轉動件31彼此相對鄰近或遠離,進而調整該等刮料轉動件31的軸心之間的距離d。具體來說,該間距調整單元33可以同時相向移動或反向移動該等刮料轉動件31來控制前述距離d。或者,也可令該等刮料轉動件31的其中一個不移動,而透過該間距調整單元33移動該等刮料轉動件31的另一個來控制前述距離d。其中,前述距離d越小所述油墨層82的厚度越薄,前述距離d越大所述油墨層82的厚度越厚,藉此調整所述油墨層82的厚度。由於該等轉動驅動件與該間距調整單元33的動作原理與細部結構皆非本新型的重點,不再說明。
本實施例的整平機構4安裝於該容裝槽12內,且位於該成形機構3的下游處而位於該出口112與該轉向滾輪22之間。其中,該基材81沿該生產線進行方向5移動時,會先經過該成形機構3後才經過該整平機構4,因此該整平機構4位於該轉向滾輪22的下游處。
該整平機構4包括數個對應地分別位於所述基材81的相反側的整平轉動件41,該等整平轉動件41分別可被驅動而轉動地靠抵所述油墨層82,並施與所述油墨層82一個相反於該生產線進行方向5的作用力,以整平所述油墨層82的表面。每一個整平轉動件41皆具有一個可靠 抵以整平與其對應的油墨層82的表面的靠抵面411。由於驅動該等整平轉動件41轉動的技術非本新型的重點,不再詳述。
在使用上,當該基材81沿著該生產線進行方向5而輸送至該塗佈設備時,該輸送滾輪21將所述基材81由該入口111送入該容裝槽12內。接著透過該等第一夾持滾輪231分別可轉動地夾靠於所述基材81的相反側,並配合該轉向滾輪22而帶動所述基材81浸入所述油墨料7內,使所述基材81的設置面811浸塗所述油墨料7,之後透過該等第二夾持滾輪232分別可轉動地夾靠於所述基材81的相反側而將所述基材81朝該容裝槽12外傳送。
在此同時,透過該等刮料轉動件31的刮料面311刮削披覆在所述設置面811上的油墨料7’以形成所述油墨層82,同時被刮削的油墨料7’可經由該等刮料導溝312而流出所述設置面811,並向下滴入容裝於該容裝槽12內的油墨料7中以供再次使用。最後,透過該等整平轉動件41的靠抵面411分別轉動地靠抵所述油墨層82,藉以整平所述油墨層82的表面,以增進所述油墨層82的表面品質。
進一步說明的是,當所述基材81通過該成形機構3時,可透過該等轉動驅動件分別控制該等刮料轉動件31刮削所述油墨料7’的轉速,來調整所述油墨層82的厚度。也就是說,當該等刮料轉動件31的轉速越快,其刮削所述油墨料7’的量便越大,因此形成的油墨層82的厚度便 越薄。此外,本實施例還可透過該間距調整單元33控制該等刮料轉動件31的軸心之間的距離d,來調整所述油墨層82的厚度。
由以上的說明可知,相較於一般塗佈設備需要兩次工序才能在該基材的兩個設置面上塗佈油墨料,不僅耗時而降低製造效率,其構件也較複雜而增加設備成本。反觀,本新型透過該轉向滾輪22帶動所述基材81浸入所述油墨料7內,使所述基材81的設置面811浸塗所述油墨料7,所以本新型只要一次的工序便能同時在所述設置面811上形成所述油墨層82。因此,本新型確實可簡化產線設計,不僅降低設備成本,還能節省製造時間而增進製造效率。
更重要的是,本新型透過該成形機構3刮削披覆在所述設置面811上的油墨料7’以形成所述油墨層82,且該等刮料轉動件31的刮料面311上凹設有螺旋延伸該等刮料導溝312,前述創新的結構可以有效地刮削所述設置面811上的油墨料7’,同時被刮削的油墨料7’也可經由該等刮料導溝312而流出,進而使該成形機構3可精確地調整欲製得的油墨層82的厚度。前述設計配合該整平機構4可整平所述油墨層82的表面,藉此提升所述油墨層82的表面品質。因此本新型塗佈設備可製得厚度與表面狀況皆理想的油墨層82,進而增加使用上的靈活性與方便性。
除此之外,本新型可透過該等轉動驅動件控制該等刮料轉動件31刮削所述油墨料7’的轉速,還可透過該 間距調整單元33可控制該等刮料轉動件31的軸心之間的距離d,透過前述嶄新的設計,使得本新型塗佈設備能夠精準控制欲製得的油墨層82的厚度,因而更進一步地提升製造精密度。
綜上所述,本新型能同時在該基材81的設置面811上形成所述油墨層82,不僅可簡化產線而降低設備成本,還能節省製造時間而增進製造效率。此外,透過該成形機構3可調整所述油墨層82的厚度,同時配合該整平機構4可提升所述油墨層82的表面品質,因而能提升產品良率而降低生產成本,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基座
11‧‧‧座本體
111‧‧‧入口
112‧‧‧出口
113‧‧‧排料口
12‧‧‧容裝槽
13‧‧‧閥門
14‧‧‧液位計
2‧‧‧輸送機構
21‧‧‧輸送滾輪
22‧‧‧轉向滾輪
23‧‧‧夾持滾輪單元
231‧‧‧第一夾持滾輪
232‧‧‧第二夾持滾輪
3‧‧‧成形機構
31‧‧‧刮料轉動件
33‧‧‧間距調整單元
4‧‧‧整平機構
41‧‧‧整平轉動件
5‧‧‧生產線進行方向
6‧‧‧烤箱設備
7‧‧‧油墨料
81‧‧‧基材
811‧‧‧設置面
82‧‧‧油墨層

Claims (8)

  1. 一種塗佈設備,用於在一個基材的兩個相反的設置面上塗佈油墨料,以形成兩個分別披覆在所述設置面上的油墨層,該塗佈設備包含:一基座,包括一個座本體,以及一個由該座本體界定而成且用於容裝所述油墨料的容裝槽;一輸送機構,用於將所述基材沿著一個生產線進行方向送入該容裝槽內之後再送出該容裝槽外,該輸送機構包括一個可轉動地安裝於該容裝槽內且浸置於所述油墨料內的轉向滾輪,該轉向滾輪帶動所述基材浸入所述油墨料內,使所述基材的設置面浸塗所述油墨料後再將所述基材朝該容裝槽外傳送;一成形機構,安裝於該容裝槽內且位於該轉向滾輪的下游處,並包括數個對應地分別位於所述基材的相反側的刮料轉動件,該等刮料轉動件分別可被驅動而轉動地刮削披覆在所述設置面上的油墨料以形成所述油墨層;及一整平機構,安裝於該容裝槽內且位於該成形機構的下游處,並包括數個對應地分別位於所述基材的相反側的整平轉動件,該等整平轉動件分別可被驅動而轉動地靠抵所述油墨層以整平所述油墨層的表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塗佈設備,其中,每一個刮料轉動件皆具有一個可刮削所述設置面上的油墨料的刮料面,以及一個螺旋延伸地凹設於該刮料面上且供被刮削的油 墨料流出所述設置面的刮料導溝,而每一個整平轉動件皆具有一個可靠抵以整平與其對應的油墨層的表面的靠抵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塗佈設備,其中,該成形機構還包括一個用於控制該等刮料轉動件的距離以調整所述油墨層的厚度的間距調整單元。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塗佈設備,其中,該基座的座本體具有一個連通該容裝槽而供所述基材進入該容裝槽的入口,以及一個連通該容裝槽而供所述基材離開該容裝槽的出口,該成形機構與該整平機構位於該出口與該轉向滾輪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塗佈設備,其中,該輸送機構還包括一個位於該基座的上方且將所述基材由該入口送入該容裝槽內的輸送滾輪。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塗佈設備,其中,該輸送機構還包括一個安裝於該容裝槽內以帶動所述基材移動的夾持滾輪單元,該夾持滾輪單元具有數個位於該入口與該轉向滾輪之間的第一夾持滾輪,該等第一夾持滾輪兩兩對應而分別可轉動地夾靠於所述基材的相反側。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塗佈設備,其中,該輸送機構還包括一個安裝於該容裝槽內以帶動所述基材移動的夾持滾輪單元,該夾持滾輪單元具有數個位於該出口與該轉向滾輪之間的第二夾持滾輪,該等第二夾持滾輪兩兩對應而分別可轉動地夾靠於所述基材的相反側。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塗佈設備,其中,該座本體還具有一個連通地位於該容裝槽下方而可供所述油墨料流出該容裝槽外的排料口。
TW102208358U 2013-05-06 2013-05-06 塗佈設備 TWM465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8358U TWM465967U (zh) 2013-05-06 2013-05-06 塗佈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8358U TWM465967U (zh) 2013-05-06 2013-05-06 塗佈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5967U true TWM465967U (zh) 2013-11-21

Family

ID=49992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8358U TWM465967U (zh) 2013-05-06 2013-05-06 塗佈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659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6245B (zh) * 2018-12-07 2020-03-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夾片與應用其之狹縫式塗佈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6245B (zh) * 2018-12-07 2020-03-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夾片與應用其之狹縫式塗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003320A (ja) 塗布設備及び塗布方法
CN106423717B (zh) 自动涂布烘烤生产线
TW201524288A (zh) 塗佈設備及塗佈方法
JP6411466B2 (ja) スロットダイコ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KR101207089B1 (ko) 롤 프린팅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롤 프린팅 방법
CN104540331A (zh) 印刷线路板阻焊制作方法
CN104148232A (zh) 涂敷装置及涂敷方法
JP5923563B2 (ja)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CN106664802A (zh) 涂敷装置、涂敷头及涂敷方法
JP5735047B2 (ja)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JP5432641B2 (ja) 薄膜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20150004272A (ko) 블레이드 도포 설비
JP2006297241A (ja) スリットコータ及び該スリットコータを用いたコ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CN103930969B (zh) 半导体制造用薄膜涂布装置
TWM465967U (zh) 塗佈設備
JP6473644B2 (ja) 塗工装置、塗工方法および塗膜形成システム
TW201442789A (zh) 塗佈設備及塗佈方法
US20190291495A1 (en) Blank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blanket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0987082B1 (ko) 각도 설정이 가능한 패드 인쇄장치
CN102438406A (zh) 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抗蚀剂涂覆设备
WO2013084483A1 (ja) 基材への塗布方法
WO2020250416A1 (ja) 造形方法及び造形装置
US20130155151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ejection head
TWM466451U (zh) 塗佈設備
KR101433805B1 (ko) 구조개선된 반도체 제조용 필름 코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