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2466U - 卡片用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片用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2466U
TWM462466U TW102206853U TW102206853U TWM462466U TW M462466 U TWM462466 U TW M462466U TW 102206853 U TW102206853 U TW 102206853U TW 102206853 U TW102206853 U TW 102206853U TW M462466 U TWM462466 U TW M46246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card
card member
connector
sl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6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iyoshi Matsuura
Tadashi Inoue
Hiromasa Yokoyama
Original Assignee
J S 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 S 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 S 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M462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2466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06K13/0831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the ejectio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lide, carriage or draw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surfac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7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automatically by insertion of rigid printed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卡片用連接器
本新型涉及連接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戶身份識別模組)卡或SD(Secure Digital:安全數位)卡等的導體部朝下配置的卡片構件的卡片用連接器,詳細地說,涉及通過用金屬材料形成載置卡片構件的托盤的至少與卡片構件的平面部平行的部分,來實現連接器的小型化和低厚度化的卡片用連接器。
近年來,在移動電話等可擕式終端裝置中,搭載有連接SIM卡或SD卡等的卡片用連接器,其中大多採用了所謂的托盤式卡片用連接器,其具備載置各種卡片的托盤使得能夠容易地進行卡片的放入取出,並與該托盤一起進行卡片的放入取出。
由於托盤式卡片用連接器是向卡片用連接器所具有的插槽主體追加了形成為另一部件的托盤的結構,從而存在難以降低連接器自身的產品高度的問題。因此,為了解決該問題,在下述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以低厚度化為目的的SIM卡片用連接器的發明。
在下述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SIM卡片用連接器中,具備:殼體,其由與SIM卡電連接的連接基板 和形成於連接基板的兩側的引導槽單元構成;以及托盤,其在載置SIM卡時,通過滑動與引導槽單元連接,托盤是金屬製的以提高強度,並具有載置SIM卡的底面、和側壁,該側壁是通過彎曲底面的邊而形成的,用於以滑動方式與引導槽單元連接。通過採用這種結構,根據下述專利文獻1的SIM卡片用連接器,載置SIM卡的托盤的底面相比以往的柔軟的樹脂製的托盤形成得薄,並且能夠更好地抵抗外力。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1-519464號公報
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SIM卡片用連接器中,托盤為金屬製,但是該連接器是具有SIM卡的導體部朝上載置的所謂的倒置類型托盤的連接器,因此即使托盤為金屬製,SIM卡的導體部與托盤也不會發生短路。
另一方面,在連接器具有SIM卡的導體部朝下載置的所謂的通常類型的托盤的情況下,在托盤為金屬製時,由金屬製的托盤的一部分支撐SIM卡的導體部,托盤支撐的部分與SIM卡的導體部可能接觸而引起短路。因此,一般通常類型的托盤由絕緣性的樹脂材料形成。但是,當用樹脂形成托盤時,為了保證一定的強度需要形成一定厚度的樹脂,從而難以使托盤低厚度化且小型化,結果難以實現連接器自身的低厚度化和小型化。
本新型正是為了解決這種現有技術具有的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卡片用連接器,在通常類型的卡片用連接器中,即使由金屬材料形成載置卡片構件的托盤的至少與卡片構件的平面部平行的部分,也能夠防止短路的發生,並且通過用金屬材料形成托盤的至少與卡片構件的平面部平行的部分來形成較薄的托盤,從而實現小型化和低厚度化。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新型的第1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具有:托盤,其以使導體部朝向下方的方式載置平板狀的卡片構件,所述導體部形成在所述平板狀的卡片構件的一個面上;以及可滑動地安裝所述托盤的插槽,該卡片用連接器的特徵在於,所述插槽由以下構件構成:由導電性材料形成的接觸件,其具有與所述導體部接觸的接觸部;由絕緣性材料形成的外殼,其配設有所述接觸件;以及覆蓋所述外殼的蓋體,所述托盤由以下構件構成:平面部,在安裝到所述插槽內時,該平面部配置到所述蓋體側;從所述平面部的沿著所述托盤的滑動方向的兩端部起彎曲設置的一對側面部;以及一對支撐部,其從所述側面部的與所述平面部相反的一側的各端部起與所述平面部相對,沿著所述側面部設置,支撐所述卡片構件的一個面,至少所述平面部和所述支撐部由金屬材料形成, 在所述外殼上,形成有能夠嵌入所述一對支撐部的溝部。
此外,關於第2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其在第1態樣的連接器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托盤的一對側面部形成為如下厚度,在所述卡片構件被支撐於所述支撐部時,在所述卡片構件與所述支撐部之間形成有微小的間隙。
此外,關於第3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其在第1態樣的連接器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卡片構件被載置於所述插槽時,所述接觸件具有向上方按壓所述卡片構件的彈力。
此外,關於第4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其在第1態樣的連接器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托盤的所述側面部的裏側的外表面,分別形成有第1卡止部,在所述插槽內,形成有第2卡止部,該第2卡止部卡止所述托盤的第1卡止部,在從所述插槽拔出所述托盤時,所述托盤的第1卡止部與所述插槽的第2卡止部卡止,限制所述托盤的滑動距離,所述托盤的近前側開放。
此外,關於第5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其在第1態樣的連接器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托盤的插入所述卡片構件之側的相反側,形成有限制所述卡片構件的插入的壁部。
此外,關於第6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其在第1態樣的連接器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托盤的周圍由樹脂材料覆蓋。
此外,關於第7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其在第1態樣的連接器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托盤的所述平面部的近前側形成有使載置於所述托盤的所述卡片構件的一部分露出的缺口部。
此外,關於第8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其在第1~第7中的任意一個態樣的連接器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托盤的插入所述卡片構件的一側的所述側面部的端部上,形成有用於拔出所述托盤的把手部。
根據第1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由於在外殼上形成有供支撐部嵌入的溝部(該支撐部形成於托盤上,用於支撐卡),因此在將載置於托盤的卡片構件插入到插槽時,托盤的支撐部嵌入到外殼的溝部。因此,即使托盤的至少與卡片構件的平面部平行的部分即平面部和支撐部由金屬材料形成,在卡片構件與接觸件接觸時,由於能夠防止托盤的由金屬材料形成的支撐部與卡片構件的導體部接觸,因此能夠防止短路。並且,托盤的至少與卡片構件的平面部平行的部分由金屬材料形成,由此即使將托盤形成得較薄也能夠獲得高強度,因此能夠實現卡片用連接器的低厚度化。
此外,根據第2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在將卡片構件載置到插槽時,能夠在卡片構件的導體部與插 槽的嵌入到外殼的溝部中的支撐部之間形成微小的間隙,因此能夠進一步防止短路。此外,托盤的支撐部嵌入到了外殼的溝部,因此即使從插槽的上部施加壓力,卡片構件的導體部也不會與支撐部接觸,因此能夠防止短路。
此外,根據第3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在將卡片構件載置到插槽時,通過接觸件將卡片構件按壓到上方的平面部側,因此能夠更可靠地確保卡片構件的導體部與插槽的支撐部之間的間隙,從而能夠進一步防止短路。
此外,根據第4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通過採用無法從插槽拆卸托盤的結構,即使不像現有例那樣在托盤的近前側形成穩定配置卡片構件的壁等,托盤自身也穩定,從而能夠穩定載置卡片構件。此外,可以不在托盤上形成該壁等,因此能夠使得托盤小型化,從而能夠使卡片用連接器變得更小型。而且,開放托盤的近前側,能夠從該開放的部分進行卡片構件的拔插,能夠容易地進行卡片構件的插入。此外,通過採用無法從插槽拆卸托盤的結構,由此,不必擔心托盤丟失的問題。
此外,根據第5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對於插入到托盤的卡片構件,通過壁部來終止插入,因此能夠容易地將卡片構件配置到預定位置。此外,通過按壓卡片構件,能夠連同托盤一起壓入到插槽內,能夠容易地進行卡片構件和托盤的插入。
此外,根據第6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用樹脂材料覆蓋使用者的手接觸的托盤的周圍,因此能夠防止使用者由於金屬端部而受傷的情況。
此外,根據第7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在托盤的平面部上形成有缺口部,卡片構件的一部分從該部分露出,由此能夠把持該露出部分的卡片構件,因此能夠容易地取出卡片構件。
此外,根據第8態樣的卡片用連接器,能夠容易地拔出托盤。
10‧‧‧連接器
11‧‧‧插槽
12‧‧‧開口部
13‧‧‧外殼
14‧‧‧開口
15‧‧‧立起部
15a‧‧‧缺口
16‧‧‧突起
17‧‧‧溝部
18‧‧‧接觸件
19‧‧‧接觸部
20‧‧‧連接部
21‧‧‧蓋體
22‧‧‧上表面
23、24‧‧‧側面
25‧‧‧卡止部
26‧‧‧延伸部
27‧‧‧卡合孔
28‧‧‧垂下部
29‧‧‧托盤
30‧‧‧平面部
31‧‧‧缺口部
32、33‧‧‧側面部
34‧‧‧卡止部
35、36‧‧‧支撐部
37‧‧‧壁部
38‧‧‧把手部
39‧‧‧保護部
40‧‧‧開放部
41‧‧‧卡片構件
42‧‧‧導體部
43‧‧‧間隙
圖1是實施形態1的卡片用連接器和卡片構件的立體圖。
圖2是實施形態1的插槽和托盤的立體圖。
圖3是實施形態1的外殼和接觸件的立體圖。
圖4是實施形態1的托盤的立體圖。
圖5A是上方觀察的、在托盤上載置了卡片構件的狀態的立體圖,圖5B是從下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6A~圖6C是示出了在連接器上安裝卡片構件的步驟的立體圖。
圖7A是省略了卡片構件後的圖6C的VIIA部分的部分放大圖,圖7B是省略了卡片構件後的圖6C的VIIB部分的部分放大圖。
圖8是從圖6C的VIII方向觀察的部分放大圖。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新型的實施形態。不過,雖然以下所示的實施形態例示出用於使本新型的技術思想具體化的卡片用連接器,但是本新型並不受它們限制,同樣能適用於包含在新型權利要求範圍內的其他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1]
參照圖1~圖8對實施形態1的卡片用連接器(以下簡稱為“連接器”。)10進行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連接器10由載置平板狀的卡片構件41的托盤29、和可滑動地安裝托盤29的插槽11構成,連接器10被安裝到未圖示的基板等上進行使用。另外,在實施形態1的連接器10中,卡片構件41在一個面上形成有導體部42,連接器10是該導體部42朝向下方載置到托盤29的所謂的通常類型的連接器。另外,以下,將在連接器中插入卡片構件的一側作為近前側、其相反側作為裏側。
首先,參照圖1~圖3說明實施形態1的插槽11。插槽11由以下構件構成:由導電性材料形成的多個接觸件18、安裝接觸件18的由絕緣性材料形成的外殼13、和覆蓋該外殼13的蓋體,插槽11在一方形成有供托盤29滑動進出的開口部12。
外殼13由構成為圖3所示的大致方形的平板體的絕緣性的樹脂材料形成。在該平板體的沿著托盤29的滑動方向的兩端邊上,具有一部分設置有缺口15a的立起部15,在該立起部15的外側形成有多個突起16。 該缺口15a和突起16被用於與後述的蓋體21之間的安裝。
此外,在外殼13上,形成有在安裝後述的接觸件18時使接觸件18的一部分突出的多個開口14。並且,在外殼13的兩端邊側,分別形成有比其他部分的外殼13的厚度形成得薄的溝部17。該溝部17形成為能夠讓後述的托盤29的一對支撐部35、36嵌入的形狀和深度。
如圖3所示,接觸件18具有:接觸部19,其與設置於卡片構件41的被劃分為多個的導體部42接觸;以及連接部20,其在連接器10被安裝到基板等上時與基板連接,各接觸部19和連接部20、以及未圖示的接觸件主體由導電性材料形成為一體,並與外殼13模塑成型成一體。從外殼13的開口14突出的接觸件18的接觸部19分別形成為各自能夠彈性變形,抵抗由安裝於插槽11的卡片構件41所引起的變形,朝上方按壓卡片構件41。此外,連接部20設置成從外殼13的一個端面突出。
如圖1和圖2所示,蓋體21具有:設置成與外殼13相對的平板狀的上表面22;以及彎曲該上表面22的沿著托盤29的滑動方向的兩端邊而形成的側面23、24。在一對側面23、24上,以與形成於上述外殼13的立起部15上的缺口15a和突起16對應的方式,形成了延伸部26和卡合孔27。
此外,在蓋體21的與托盤29出入的一側相 反的一側,形成有延伸上表面22的一部分並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28。該垂下部28成為在插入托盤29時,限制托盤29使其無法過度插入的部分。並且,蓋體21的延伸部26和垂下部28的底部還成為在將連接器10安裝到基板時,用焊錫等固定到基板上的部分,能夠使得連接器的安裝牢固。此外,在與插槽11的開口部12接近的蓋體21的兩側面23、24上,分別形成有突起狀的第2卡止部25。另外,蓋體由金屬材料形成。
接著,參照圖4和圖5說明托盤29。托盤29是具有如下用途的部件:在將卡片構件41安裝到連接器10時載置卡片構件41,使卡片構件41從插槽11進出。
托盤29由如下構件構成:在被載置到插槽11時配置於上側的平面部30;從該平面部30的沿著托盤29的滑動方向的兩端部起彎曲設置的一對側面部32、33;以及從該側面部32、33的下方以與平面部30相對的方式平行設置的一對支撐部35、36,這些構件由金屬材料形成為一體,側面部32、33被後述的由樹脂等形成的保護部覆蓋。
平面部30是作為托盤29的主體的部分,由面積較大的板狀體形成。此外,在平面部30的近前側、即插入卡片構件41一側,形成有缺口部31,使得能夠容易地拔出卡片構件41。在將該托盤29安裝到插槽11時,將托盤29的平面部30配置到插槽11的蓋體21的上表面22側。
側面部32、33從平面部30的一對端邊起彎曲形成,與被載置於托盤29的卡片構件41的厚度相比形成得稍厚。即,側面部32、33被形成為,在將卡片構件41載置到托盤29時,在後述的支撐部35、36與卡片構件41之間形成有微小間隙。此外,在側面部32、33的裏側,即插入卡片構件41一側的相反側,形成有與形成於插槽11的蓋體21上的突起狀的第2卡止部25卡止的凹陷狀的第1卡止部34。
支撐部35、36成為在將卡片構件41載置到托盤29時支撐卡片構件41的導體部42的部分,由從側面部32、33的下側起與平面部30相對地彎曲設置的一對細板體形成。支撐部35、36沿著側面部32、33形成,形成為不會掛到外殼13的設置有接觸件18的部分。支撐部35、36的形狀只要是能夠支撐卡片構件41的大小和形狀即可,除了圖5B所示的形狀以外,還能夠形成為嵌入到形成於外殼13的溝部17的形狀。
另外,從側面部32、33和平面部30延伸而形成有壁部37,在將卡片構件41插入到托盤29的裏側時,該壁部37限制卡片構件41的插入。此外,在托盤29的近前側,在側面部32、33中的至少一方立起設置有把手部38,該把手部38用於使插入到插槽11的托盤29能夠容易地拔出。並且,在托盤29的近前側設置有開放的開放部40,使得能夠插入卡片構件41。
另外,實施形態1的托盤29由金屬材料形成,因此為了防止使用者接觸到托盤29的側面部32、 33、近前側和裏側等而受傷的情況等,採用由樹脂等形成的保護部39覆蓋托盤29。該保護部39用樹脂等對由金屬製成的托盤進行模塑成型而形成。此外,該保護部39由樹脂等形成,但是其目的是為了保護使用者,因此可以形成為極薄,基本不會對托盤的低厚度化造成影響。
接著,主要參照圖6~圖8對卡片構件41相對於連接器10的安裝和拆卸進行說明。首先,關於向連接器10安裝卡片構件41,如圖6A所示,從連接器10的插槽11拔出托盤29。此時,實施形態的連接器10是採用了所謂的通常類型的托盤29的連接器10,因此準備成卡片構件41的導體部42朝向下方。
接著,如圖6B所示,從開放了托盤29的近前側的開放部40插入卡片構件41。此時,卡片構件41處於載置到托盤29的支撐部35、36上的狀態,因此卡片構件41的導體部42與托盤29的支撐部35、36處於接觸的狀態(參照圖5B)。另外,此時不向連接器10通電,因此卡片構件41與托盤29不會短路。此外,在托盤29的裏側形成有壁部37,因此卡片構件41與壁部37抵接,由此卡片構件41的插入被限制,從而被配置於固定位置(參照圖5A、圖5B)。
之後,如圖6C所示,將卡片構件41和托盤29壓入到插槽11內而將它們安裝到插槽11上。此時,通過形成於插槽11的蓋體21的裏側的垂下部28限制托盤29的插入而將托盤29配置到固定位置。並且,形成於托盤29的支撐部35、36嵌入到形成於外殼13上的溝 部17(參照圖7A、圖7B),並且設置於外殼13上的接觸件18的接觸部19與卡片構件41的導體部42接觸,從而將卡片構件41向上方頂起,因此如圖8所示,在卡片構件41與托盤29的支撐部35、36之間設置有間隙43。
由此即使由金屬材料形成通常類型的托盤29也能夠防止與卡片構件41的短路。進而,由於能夠採用金屬材料形成托盤29,因此能夠將托盤的厚度形成得較薄,其結果,能夠實現連接器的低厚度化。另外,關於托盤,至少與卡片構件的平面部平行的部分、即在實施形態1中的平面部和支撐部由金屬材料形成,由此,能夠將托盤形成得較薄,從而能夠實現連接器的低厚度化。
此外,卡片構件41通過與接觸件18的接觸部19接觸,由此產生變形並產生彈力,由此能夠更可靠地設置卡片構件41與托盤29的支撐部35、36之間的間隙。
接著,對從連接器10拆卸卡片構件41的情況進行說明。對於從連接器10拆卸卡片構件41的情況,首先,如圖6C所示,在載置有卡片構件41的狀態下直接拔出插入到連接器10的托盤29。即,用手指等鉤掛托盤29的近前側的側面部32設置的把手部38來拔出托盤29,從而成為圖6B所示的狀態。之後,通過用手指等捏住卡片構件41的近前側來直接拔出的方式來進行卡片構件41的拆卸(參照圖6A)。此時,由於在托盤29的平面部30的近前側設置有缺口部31,因此能夠露出卡片構件41從而容易拔出。
並且,在實施形態1的連接器10中,托盤29成為不會從插槽11脫落的結構。即,在從插槽11拔出托盤29時,形成於插槽11的蓋體21上的第2卡止部25與形成於托盤29的側面部32、33上的第1卡止部34卡止,由此托盤29不會從插槽11脫落。由此,即使不像以往那樣在托盤29的近前側形成使卡片構件41穩定地配置的壁等,由於托盤自身穩定,因此載置卡片構件41不會出現問題。此外,由於不在托盤29上形成該壁等亦可,因此能夠使得托盤29小型化,從而能夠使連接器10變得更小型。而且,開放托盤29的近前側,能夠從該開放的部分容易地進行卡片構件41的拔插。並且,能夠防止托盤29的丟失。
11‧‧‧插槽
13‧‧‧外殼
17‧‧‧溝部
21‧‧‧蓋體
29‧‧‧托盤
33‧‧‧側面部
36‧‧‧支撐部
41‧‧‧卡片構件
43‧‧‧間隙

Claims (8)

  1. 一種卡片用連接器,其具有:托盤,其以使導體部朝向下方的方式載置平板狀的卡片構件,所述導體部形成在所述平板狀的卡片構件的一個面上;以及可滑動地安裝所述托盤的插槽,該卡片用連接器的特徵在於,所述插槽由以下構件構成:由導電性材料形成的接觸件,其具有與所述導體部接觸的接觸部;由絕緣性材料形成的外殼,其配設有所述接觸件;以及覆蓋所述外殼的蓋體,所述托盤由以下構件構成:平面部,在安裝到所述插槽內時,該平面部配置到所述蓋體側;從所述平面部的沿著所述托盤的滑動方向的兩端部起彎曲設置的一對側面部;以及一對支撐部,其從所述側面部的與所述平面部相反的一側的各端部起與所述平面部相對,沿著所述側面部設置,支撐所述卡片構件的一個面,至少所述平面部和所述支撐部由金屬材料形成,在所述外殼上,形成有能夠嵌入所述一對支撐部的溝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卡片用連接器,其中,所述托盤的一對側面部形成為如下厚度,在所述卡片構件被支撐於所述支撐部時,在所述卡片構件與所述支撐部之間形成有微小的間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卡片用連接器,其中,在所述卡片構件被載置於所述插槽時,所述接觸件具有向上方按壓所述卡片構件的彈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卡片用連接器,其中,在所述托盤的所述側面部的裏側的外表面,分別形成有第1卡止部,在所述插槽內,形成有第2卡止部,該第2卡止部卡止所述托盤的第1卡止部,在從所述插槽拔出所述托盤時,所述托盤的第1卡止部與所述插槽的第2卡止部卡止,限制所述托盤的滑動距離,所述托盤的近前側開放。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卡片用連接器,其中,在所述托盤的插入所述卡片構件之側的相反側,形成有限制所述卡片構件的插入的壁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卡片用連接器,其中,所述托盤的周圍由樹脂材料覆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卡片用連接器,其中,在所述托盤的所述平面部的近前側形成有使載置於所述托盤的所述卡片構件的一部分露出的缺口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卡片用連接器,其中,在所述托盤的插入所述卡片構件的一側的所述側面部的端部上,形成有用於拔出所述托盤的把手部。
TW102206853U 2012-04-17 2013-04-16 卡片用連接器 TWM4624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4245A JP2013222629A (ja) 2012-04-17 2012-04-17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2466U true TWM462466U (zh) 2013-09-21

Family

ID=49252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6853U TWM462466U (zh) 2012-04-17 2013-04-16 卡片用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222629A (zh)
KR (1) KR102066957B1 (zh)
CN (1) CN203225368U (zh)
TW (1) TWM46246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6316B1 (ko) 2015-02-03 2016-02-22 몰렉스 엘엘씨 전자기기용 카드 트레이 및 이를 이용한 트레이 캐리어 조립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7811A (ja) 2004-10-26 2006-05-18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2006127808A (ja) * 2004-10-26 2006-05-18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KR200406418Y1 (ko) 2005-11-04 2006-01-20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메모리카드 어댑터
KR101496458B1 (ko) 2008-03-26 2015-02-26 타이코에이엠피(유) 심 카드의 커넥터
JP4918105B2 (ja) * 2009-01-20 2012-04-18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トレイ式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17684A (ko) 2013-10-28
KR102066957B1 (ko) 2020-01-16
JP2013222629A (ja) 2013-10-28
CN203225368U (zh)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9619B (zh) 連接器
US7160131B1 (en) SIM card holder
US7131871B1 (en) Chip card retaining mechanism
TWI248234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2033150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KR102131989B1 (ko) 카드용 커넥터
US2008001479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liable shielding member
JP2008311040A (ja) コネクタプラグ
JP2004126877A (ja) カード保持構造
US20140045364A1 (en) Connector
JP5182888B2 (ja) 回路基板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JP4851667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TWM462466U (zh) 卡片用連接器
US9002403B2 (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wireless module
JP4790868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2013106196A (ja) 携帯端末
EP2675240A1 (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wireless module
KR101106675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이어잭 접속 구조
KR100919950B1 (ko) 심카드 커넥터
JP2011065949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4790867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CN213401657U (zh) 电连接器
WO2020088349A1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TW201528616A (zh) 卡連接器
TWI425723B (zh) 晶片卡鎖持裝置及攜帶型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