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3210U - 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 - Google Patents

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3210U
TWM453210U TW102200023U TW102200023U TWM453210U TW M453210 U TWM453210 U TW M453210U TW 102200023 U TW102200023 U TW 102200023U TW 102200023 U TW102200023 U TW 102200023U TW M453210 U TWM453210 U TW M45321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image data
module
monitoring device
stor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0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Hung Cho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S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S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Secom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00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3210U/zh
Publication of TWM453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3210U/zh
Priority to CN201310728754.4A priority patent/CN103916630B/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監控系統,尤指一種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
坊間中多處皆可見監控系統,如各公司行號、各社區大樓或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其目的多係為了當遇有事故發生時得以提出證據,藉以釐清事故的責任歸屬。或係將證據提供檢警,以供其偵辦。
坊間中常見的監控系統係使用網路影音錄影(Network Video Recorders,NVR)。而此監控系統具有監控主機及攝影主機。攝影主機係經由網際網路連接於監控主機。攝影主機係可擷取影像,並將影像轉為數位影像訊號以網際網路傳送至監控主機。當監控主機接收數位影像訊號後,即可將數位影像訊號經由監控主機的螢幕顯示,以便監控人員即時監控。
前述網路影音錄影監控系統有便於安裝,且可同時裝設多個攝影主機的優點。惟若網際網路頻寬不足時,易使監控主機的螢幕所顯示的畫面幀數(Frame)過低。又若網際網路發生斷線時,則造成監控主機的螢幕無法顯示,使監控人員無法即時監控。
為避免因網際網路問題而造成畫面幀數過低或無法即時監控,坊間另有一種監控系統係網路影音備份(NVB)系統。其 係於攝影主機進一步設有儲存單元,以儲存數位影像訊號。當監控人員需要某一時間點的影像資料時,再自儲存單元讀取位於某一時間點的數位影像訊號。藉此可避免因網際網路頻寬不足或斷線時所產生的問題,且監控人員所監控的畫面可提供較高的幀數。惟此一方式係監控人員操作監控主機,使監控主機至儲存單元讀取數位影像訊號,再由監控主機的螢幕顯示,意即監控人員無法隨時監控即時影像。
前述NVR或NVB的監控系統皆有眾多的使用者選用。惟使用者若於初始時選擇NVR系統,則另須考慮網際網路頻寬之問題,且若網際網路發生斷線時,會造成無法即時監控。另外日後亦無法輕易變更為NVB系統使用。如需變更則須重新購置NVB系統。如係使用NVB系統,則無法隨時監控影像,且NVB系統亦如前述般地無法變更為NVR系統。對使用者而言實為不便,且於使用上亦不夠靈活,再者,系統的變換對於成本亦係一大負擔。
為解決前述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其具有不同操作模式,可利於使用者其視需求選擇操作。
本創作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包含一監控裝置及至少一攝影裝置。監控裝置用以發送一模式切換指令。攝影裝置用以接收監控裝置發送的模式切換指令。
攝影裝置包含第二通訊模組、第二儲存模組、第二攝影模組及第二控制模組。第二控制模組電性連接於第二通訊模組、第二儲存模組及第二攝影模組。
第二通訊模組接收監控裝置發送的模式切換指令。第二攝影模組擷取一影像而產生一影像訊號。第二控制模組轉換影像訊號為一影像資料,並根據模式切換指令,選擇進入一線上模式或一儲存模式。而於儲存模式下,第二控制模組儲存影像資料至第二儲存模組;於線上模式下,第二控制模組經由第二通訊模組傳送影像資料至監控裝置。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異地備援的攝影裝置,連線於一監控裝置。攝影裝置包含第二通訊模組、第二儲存模組、第二攝影模組及第二控制模組。第二控制模組電性連接於第二通訊模組、第二儲存模組及第二攝影模組。
第二通訊模組接收監控裝置發送的模式切換指令。第二攝影模組擷取一影像而產生一影像訊號。第二控制模組轉換影像訊號為一影像資料,並根據模式切換指令,選擇進入一線上模式或一儲存模式。而於儲存模式下,第二控制模組儲存影像資料至第二儲存模組;於線上模式下,第二控制模組經由第二通訊模組傳送影像資料至監控裝置。
根據本創作之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其具有線上模式、儲存模式及複合模式,可供使用者視需求選擇其中之一。使得使用者無須額外購置不同監控模式的監控系統,藉以 降低設置成本。此外,當攝影裝置連接至監控裝置時,監控裝置將自動辨識該攝影裝置為二虛擬裝置,可讓使用者以相同的操作方式,播放、備份或存取即時的影像資料或於儲存模式中儲存的影像資料,使得操作更加容易。
第1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監控系統之概要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監控系統包含監控裝置10及攝影裝置20。攝影裝置20係連線於監控裝置10,用以接收監控裝置10發送的模式切換指令。
攝影裝置20包含第二通訊模組21、第二儲存模組22、第二攝影模組23及第二控制模組24。第二控制模組24電性連接於第二通訊模組21、第二儲存模組22及第二攝影模組23。
第二通訊模組21接收監控裝置10發送的模式切換指令。第二攝影模組23用以擷取一影像而產生一影像訊號。於此,所述影像係可為一靜態影像(即圖片)或動態影像(即由複數訊框(Frame)串連而成的影片)。第二控制模組24轉換影像訊號為一影像資料,並根據模式切換指令,選擇進入一線上模式或一儲存模式。於儲存模式下,第二控制模組24儲存影像資料至第二儲存模組22;於線上模式下,第二控制模組24經由第二通訊模組21傳送影像資料至監控裝置10。
也就是說,監控系統具有儲存模式及線上模式。於線上模式下,攝影裝置20可即時將所擷取的影像資料傳送至監控裝 置10。於儲存模式,攝影裝置20可遠端儲存所擷取的影像資料。
藉此,使用者可操作監控裝置10,而發送模式切換指令至攝影裝置20,以針對不同需求選擇使用儲存模式或線上模式。如果使用者對於影像品質要求較高,例如:要求影像資料不可缺少任何一訊框,則可選擇儲存模式。如果使用者對於影像資料的品質要求較低,如缺少一段時間的影像也沒關係,則可以選擇線上模式。
於此,第一通訊模組11與第二通訊模組21之間可利用有線通訊或無線通訊彼此連接。有線通訊方式係指利用如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具RJ-45接頭的網路線或具BNC接頭的同軸纜線等線材,訊號連接於第一通訊模組11與第二通訊模組21之間。因此,第一通訊模組11與第二通訊模組21實質可為連接埠及通訊電路(包括通訊晶片)。無線通訊方式係指利用如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或藍芽(Bluetooth® )等方式無線通訊技術連接於第一通訊模組11與第二通訊模組21之間。因此,第一通訊模組11與第二通訊模組21實質可為通訊電路(包括天線、通訊晶片及震盪電路等)。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通訊模組11與第二通訊模組21之間還可透過網際網路、區域網路或行動通訊網路等連接。
第2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監控裝置10之概要示意圖。
如第2圖所示,監控裝置10包含第一通訊模組11、第一儲存模組12及第一控制模組13。第一控制模組13電性連接於第一通訊模組11及第一儲存模組12。第一控制模組13係用以產生前述的模式切換指令,並經由第一通訊模組11傳送至攝影裝置20。第一儲存模組12係用以儲存經第一通訊模組11接收的來自攝影裝置20的影像資料。
第3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第二攝影模組23的概要示意圖。
如第3圖所示,第二攝影模組23包含鏡頭231及影像擷取單元232。於本實施例中,影像擷取單元232實質為感光元件,例如。因此影像擷取單元232可為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等光電轉換元件。
在一實施例中,監控裝置10所產生的模式切換指令,還可對應至一複合模式。換言之,監控系統除線上模式及儲存模式外,更具有混合前述線上模式及前述儲存模式的複合模式。第二控制模組24可根據模式切換指令進入複合模式。於複合模式中,第二通訊模組21不斷將即時的影像資料傳送至監控裝置10,當監控裝置10無法正確接收影像資料時,第二控制模組24儲存未傳送至監控裝置10的影像資料至第二儲存模組22。當第二通訊模組21與監控裝置10之間的通訊恢復後,第 二控制模組24同時傳送由影像訊號轉換而得的影像資料及儲存於第二儲存模組22內的影像資料至監控裝置10。
也就是說,複合模式於一般情形下相當於線上模式,攝影裝置20不斷地傳送即時的影像資料至監控裝置10,當監控裝置10與攝影裝置20之間的傳輸異常時(例如連線中斷),則將此期間的影像資料儲存於攝影裝置20內的第二儲存模組22。待當監控裝置10與攝影裝置20之間的傳輸恢復正常時,攝影裝置20可繼續傳送即時的影像資料至監控裝置10。於此同時,攝影裝置20也將傳輸異常期間所儲存於的第二儲存模組22中的影像資料傳送至監控裝置10。
在一實施例中,攝影裝置20的第二通訊模組21偵測連線品質而調整傳送於異常期間所儲存的影像資料的傳輸速率。也就是說,在傳輸於異常期間所儲存的影像資料的過程中,仍以傳輸即時的影像資料為主。若有剩餘的通訊頻寬,攝影裝置20才傳送於異常期間所儲存的影像資料至監控裝置10。
藉此,在複合模式中,使用者可取得所有的影像資料,又可於大部分狀態下(即連線正常時),即時獲取攝影裝置所擷取的影像資料。
於此,監控裝置10可適當的將所接收的影像資料分割為多個影音檔案。分割的依據可為各影音檔案的時間長度或檔案大小。
在一實施例中,監控裝置10與攝影裝置20連線時,監控 裝置10係將該攝影裝置20模擬為二虛擬裝置,其中之一對應為即時傳送影像資料的攝影裝置20,另一者為傳送連線異常期間的影像資料的攝影裝置20。換言之,此時監控裝置10將建立二虛擬介面。此二虛擬介面中之一者所接收的影像資料,係對應監控裝置10所接收的來自該攝影裝置20於線上模式下拍攝的影像資料。此二虛擬介面中之另一者所接收的影像資料,係對應監控裝置10所接收的來自該攝影裝置20於儲存模式下儲存的影像資料。
藉此,此二種虛擬裝置均連線成功後,不論是對即時的影像資料,或對儲存於攝影裝置20的影像資料,其操作均為一致。
第4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監控系統之另一概要示意圖,係顯示監控裝置10可連接複數個攝影裝置20。於此,每一個連線至監控裝置10的攝影裝置20,對於監控裝置10而言,均會轉換為二前述的虛擬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儲存模式或複合模式下,攝影裝置20的第二控制模組24分析第二儲存模組22儲存的影像資料,以偵測一異常事件。當切換至線上模式時,或當通訊恢復正常且於複合模式下時,第二控制模組24經由第二通訊模組21傳送對應異常事件的影像資料至監控裝置10。也就是說,當監控裝置10與攝影裝置20之間的通訊異常時,第二控制模組24可即時分析影像資料,以偵測影像是否異常事件(如歹徒入 侵、物品遺失、鏡頭被轉向、鏡頭被遮蓋等)。當發生異常事件時,第二控制模組24將異常事件發生時點前後一段時間的影像資料儲存至第二儲存模組22。待監控裝置10與攝影裝置20之間的通訊恢復時,攝影裝置20可將此異常事件的影像資料傳送至監控裝置10。於此,異常事件的影像資料包含異常事件發生前後一段時間的影像。
前述各實施例中,第一儲存模組12及第二儲存模組22分別可為非揮發性記憶體(如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EEPROM))、記憶卡(如SD卡)、磁帶、硬碟或由多個硬碟組成的磁碟陣列等儲存媒體。第一控制模組13及第二控制模組24分別可為處理器、微控制晶片、嵌入式控制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包含上述任二者以上的組合。監控裝置實質可以通用個人電腦或伺服器等設備實現。
綜上所述,根據本創作之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20,具有線上模式、儲存模式及複合模式,可供使用者視需求選擇其中之一。使得使用者無須額外購置不同監控模式的監控系統,藉以降低設置成本。此外,當攝影裝置20連接至監控裝置10時,監控裝置10將自動辨識該攝影裝置20為二虛擬裝置,可讓使用者以相同的操作方式,播放、備份或存取即時的影像資料或於儲存模式中儲存的影像資料,使得操作更加容易。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監控裝置
11‧‧‧第一通訊模組
12‧‧‧第一儲存模組
13‧‧‧第一控制模組
20‧‧‧攝影裝置
21‧‧‧第二通訊模組
22‧‧‧第二儲存模組
23‧‧‧第二攝影模組
231‧‧‧鏡頭
232‧‧‧影像感側元件
24‧‧‧第二控制模組
第1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監控系統之概要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監控裝置的概要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的架構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監控裝置連接複數個攝影裝置之示意圖。
10‧‧‧監控裝置
20‧‧‧攝影裝置
21‧‧‧第二通訊模組
22‧‧‧第二儲存模組
23‧‧‧第二攝影模組
24‧‧‧第二控制模組

Claims (13)

  1. 一種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包含:一監控裝置,發送一模式切換指令;及至少一攝影裝置,接收該監控裝置發送的該模式切換指令,該至少一攝影裝置包含:一第二通訊模組,接收該監控裝置發送的該模式切換指令;一第二儲存模組;一第二攝影模組,擷取一影像而產生一影像訊號;及一第二控制模組,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通訊模組、該第二儲存模組及該第二攝影模組,該第二控制模組轉換該影像訊號為一影像資料,並根據該模式切換指令,選擇進入一線上模式或一儲存模式,且於該儲存模式下儲存該影像資料至該第二儲存模組,於該線上模式下經由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該影像資料至該監控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其中該第二控制模組更可根據該模式切換指令,進入混合該線上模式及該儲存模式的一複合模式,係經由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該影像資料至該監控裝置,當該監控裝置無法正確接收該影像資料時,該第二控制模組儲存該未傳送至該監控裝置的該影像資料至該第二儲存模組。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其中於該第二通訊模組與該監控裝置之間的通訊恢復後,該第二控制模組同時傳送由該影像訊號轉換而得的該影像資料及儲存於該第二儲存模組內的該影像資料至該監控裝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其中該監控裝置建立二虛擬介面,該二虛擬介面中之一者接收的該影像資料,係對應該監控裝置所接收的來自該至少一攝影裝置於該線上模式下拍攝的該影像資料,該二虛擬介面中之另一者所接收的該影像資料,係對應該監控裝置所接收的來自該至少一攝影裝置於該儲存模式下儲存的該影像資料。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其中該監控裝置包含一第一通訊模組及一第一控制模組,該第一通訊模組連線於該第二通訊模組,該第一控制模組係產生該模式切換指令。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其中該監控裝置更包含一第一儲存模組,電性連接於該第一控制模組,該第一儲存模組係儲存經由該第一通訊模組接收的該影像資料。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其中該攝影裝置的該第二控制模組於該儲存模式或該複合模式,分析該第二儲存模組儲存的該影像資料,以偵測一異常事件,於該線上模式或該複合模式經由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對應該異常事件的該影像資料至該監控裝置。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其中該異常事件的 該影像資料包含該異常事件發生前後一段時間的影像。
  9. 一種異地備援的攝影裝置,連線於一監控裝置,該攝影裝置包含:一第二通訊模組,接收該監控裝置發送的一模式切換指令;一第二儲存模組;一第二攝影模組,擷取一影像而產生一影像訊號;及一第二控制模組,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通訊模組、該第二儲存模組及該第二攝影模組,該第二控制模組轉換該影像訊號為一影像資料,並根據該模式切換指令,選擇進入一線上模式或一儲存模式,且於該儲存模式下儲存該影像資料至該第二儲存模組,於該線上模式下經由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該影像資料至該監控裝置。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異地備援的攝影裝置,其中該第二控制模組更可根據該模式切換指令,進入混合該線上模式及該儲存模式的一複合模式,係經由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該影像資料至該監控裝置,當該監控裝置無法正確接收該影像資料時,該第二控制模組儲存該未傳送至該監控裝置的該影像資料至該第二儲存模組。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異地備援的攝影裝置,其中於該第二通訊模組與該監控裝置之間的通訊恢復後,該第二控制模組同時傳送由該影像訊號轉換而得的該影像資料及儲存於該第二 儲存模組內的該影像資料至該監控裝置。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異地備援的攝影裝置,其中該攝影裝置的該第二控制模組於該儲存模式或該複合模式,分析該第二儲存模組儲存的該影像資料,以偵測一異常事件,於該線上模式或該複合模式經由該第二通訊模組傳送對應該異常事件的該影像資料至該監控裝置。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異地備援的攝影裝置,其中該異常事件的該影像資料包含該異常事件發生前後一段時間的影像。
TW102200023U 2013-01-02 2013-01-02 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 TWM453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0023U TWM453210U (zh) 2013-01-02 2013-01-02 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
CN201310728754.4A CN103916630B (zh) 2013-01-02 2013-12-17 异地备援的监控系统及摄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0023U TWM453210U (zh) 2013-01-02 2013-01-02 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3210U true TWM453210U (zh) 2013-05-11

Family

ID=49079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0023U TWM453210U (zh) 2013-01-02 2013-01-02 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6630B (zh)
TW (1) TWM4532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5956B (zh) * 2015-04-21 2017-03-21 神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動態調整畫面幀率的影片記錄方法及其錄影裝置
TWI742463B (zh) * 2019-11-13 2021-10-11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監控警示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7808A (zh) * 2016-08-09 2018-02-1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系统及摄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605A (zh) * 2007-01-24 2008-07-30 旺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装置
CN101345862B (zh) * 2008-07-25 2010-06-09 深圳市迈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监控系统实时抓拍的图像传输方法
CN101437134A (zh) * 2008-11-29 2009-05-2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和系统
US9313463B2 (en) * 2009-06-09 2016-04-12 Wayne State University Automated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s
CN102348105A (zh) * 2010-07-29 2012-02-08 正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影像监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5956B (zh) * 2015-04-21 2017-03-21 神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動態調整畫面幀率的影片記錄方法及其錄影裝置
TWI742463B (zh) * 2019-11-13 2021-10-11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監控警示系統
US11393310B2 (en) 2019-11-13 2022-07-19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Surveillance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6630B (zh) 2017-11-10
CN103916630A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3274B2 (ja) 撮像装置
KR20160118963A (ko) 실시간 이미지 스티칭 장치 및 실시간 이미지 스티칭 방법
JP2012249117A (ja) 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WO2018076217A1 (zh) 云台
KR20130095480A (ko) 기가비트 이더넷 통신망에서의 차량 번호 인식 시스템 및 차량 정보 전송 방법
EP349988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 high quality video image from a low power sensor
CN103051834A (zh) 信息处理设备、显示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US20200244950A1 (en) Image Sensor Blemish Detection
TWM453210U (zh) 異地備援的監控系統及攝影裝置
KR20130096439A (ko) 반도체 장비의 원격 모니터링 및 제어 시스템
US20120086817A1 (en) Digital camera
KR101077777B1 (ko) 네트워크 카메라 시스템, 그의 영상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그의 운용 방법
WO2019218147A1 (zh) 一种监控视频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JP6416465B2 (ja) 画像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送信方法
KR20140103521A (ko) 동영상 데이터를 기록하는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채용한 촬영 장치
KR102046942B1 (ko) 감시카메라 네트워크 제어 장치,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20247917A1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oper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KR20090015311A (ko) 영상 감시시스템
JP4781309B2 (ja) モニター分離可能な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
TW201729589A (zh) 條件式備份影像之監控系統及其影像監控裝置
JP2004023505A (ja) 集中監視システム
CN11400703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摄像机、电子设备
KR100953157B1 (ko) 보안 카메라 처리 장치
JP4953912B2 (ja) 分離可能な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
KR20160046561A (ko) 영상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