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1796U - 散熱鰭片、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散熱鰭片、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1796U
TWM451796U TW101220144U TW101220144U TWM451796U TW M451796 U TWM451796 U TW M451796U TW 101220144 U TW101220144 U TW 101220144U TW 101220144 U TW101220144 U TW 101220144U TW M451796 U TWM451796 U TW M45179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in
heat dissipating
heat
position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0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a-Yu Lin
Original Assignee
Cooler Mas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ler Mas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oler Maste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220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1796U/zh
Publication of TWM451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1796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散熱鰭片、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散熱鰭片、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尤指一種可在製造散熱模組之過程中防止溢料之散熱鰭片。
散熱模組與電子裝置的發展息息相關。由於電子裝置在運作時,電路中的電流會因阻抗的影響而產生不必要的熱能,如果這些熱能不能有效地排除而累積在電子裝置內部的電子元件上,電子元件便有可能因為不斷升高的溫度而損壞。因此,散熱模組的優劣影響電子裝置的運作甚鉅。
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先前技術之平板型散熱鰭片12的示意圖。一般而言,散熱模組上係設置有第1圖所示之平板型散熱鰭片12。如第1圖所示,平板型散熱鰭片12是由壓鑄製程與基座10一體成型。由於壓鑄製程中的脫模需求,平板型散熱鰭片12需要有二至三度的脫模角α,所以整體重量較重,且鰭片高度會受到限制。此外,在相同大小的散熱模組中,脫模角α會使得鰭片數量較少,造成散熱面積不足,散熱性能較差。
本創作提供一種可在製造散熱模組之過程中防止溢料之散熱鰭片。此散熱鰭片係以沖壓製程成型,可不需習知散熱鰭片之脫模角。
根據一實施例,本創作之散熱鰭片包含一鰭片本體以及一平板。鰭片本體包含一散熱部以及一定位部,其中定位部自散熱部之一第一端突出。一孔洞形成於平板上。散熱部之一第二端穿過孔洞,使得平板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散熱部上且抵靠定位部,其中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創作之散熱模組包含一基座以及一散熱鰭片。散熱鰭片包含N個鰭片本體以及一平板。每一個鰭片本體包含一散熱部以及一定位部,其中定位部自散熱部之一第一端突出且固定於該基座中,N為一正整數。N個孔洞形成於平板上。散熱部之一第二端穿過N個孔洞的其中之一,使得平板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散熱部上且抵靠定位部,其中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創作之電子裝置包含一電子元件以及一散熱模組。散熱模組包含一基座以及一散熱鰭片。基座設置於電子元件上。散熱鰭片包含N個鰭片本體以及一平板。每一個鰭片本體包含一散熱部以及一定位部,其中定位部自散熱部之一第一端突出且固定於基座中,N為一正整數。N個孔洞形成於平板上。散熱部之一第二端穿過N個孔洞的其中之一,使得平板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散熱部上且抵靠定位部,其中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
綜上所述,本創作可先以沖壓製程成型散熱鰭片之鰭片本體以 及平板,再將鰭片本體之散熱部穿過平板上的孔洞,使得平板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散熱部上且抵靠定位部。接著,再以壓鑄製程將熔化金屬材料成型包覆鰭片本體之定位部的基座。本創作之散熱鰭片之平板可作為防溢料結構,以於壓鑄製程中防止熔化金屬材料溢出造成毛邊。由於本創作之散熱鰭片係以沖壓製程成型,本創作之散熱鰭片可不需習知散熱鰭片之脫模角。因此,本創作之散熱鰭片的重量較輕,且鰭片高度亦可做得比習知散熱鰭片高。此外,本創作可在一個大平板上形成多個孔洞,用來與多個鰭片本體以緊配的方式固定,可有效縮小每兩個鰭片本體之間的間距。因此,在相同大小的散熱模組中,本創作之散熱鰭片數量可裝設比習知散熱鰭片多,進而增加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性能。
關於本創作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創作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第2圖至第4圖,第2圖為根據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散熱鰭片32的立體圖,第3圖為第2圖中的散熱鰭片32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第4圖為第2圖中的散熱鰭片32的爆炸圖。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散熱鰭片32包含一鰭片本體320以及一平板322。鰭片本體320包含一散熱部3200以及二定位部3202,其中二定位部3202自散熱部3200之一第一端E1突出且位於散熱部3200之相對二側。於此實施例中,可以沖壓製程於散熱部3200之第一端E1沖 出向外突出之定位部3202。需說明的是,定位部3202之數量與位置可根據實際應用來決定,不以第2圖至第4圖所繪示的實施例為限。此外,一孔洞3220形成於平板322上。於此實施例中,亦可以沖壓製程於平板322上沖出孔洞3220。於實際應用中,鰭片本體320與平板322可由鋁或其他金屬材料製成。
於組裝散熱鰭片32時,可將散熱部3200之一第二端E2穿過平板322上的孔洞3220,使得平板322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散熱部3200上且抵靠定位部3202,其中第一端E1與第二端E2相對。換言之,定位部3202係用來固定平板322與鰭片本體320的相對位置。於此實施例中,可使孔洞3220之寬度W小於或等於散熱部3200之厚度T,以使平板322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散熱部3200上。
此外,鰭片本體320更包含三卡合部3204,自散熱部3200之第一端E1突出。同理,亦可以沖壓製程於散熱部3200之第一端E1沖出向外突出之卡合部3204。需說明的是,卡合部3204之數量與位置可根據實際應用來決定,不以第2圖至第4圖所繪示的實施例為限。
請參閱第5圖,第5圖為根據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散熱模組3的剖面圖。本創作可將多個上述之散熱鰭片32並排放入一模具(未顯示)中,將一熔化金屬材料(例如,鋁等)注入模具中,再以一壓鑄製程將熔化金屬材料成型基座30,其中基座30包覆鰭片本體 320之定位部3202與卡合部3204,使得鰭片本體320之定位部3202與卡合部3204固定於基座30中,如第5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平板322可作為防溢料結構,以於壓鑄製程中防止熔化金屬材料溢出造成毛邊。此外,鰭片本體320之卡合部3204可有效抓住金屬材料,以增加基座30與散熱鰭片32之結合強度。於此實施例中,散熱模組3之散熱鰭片32的數量可根據實際需求增加或減少,相當方便。
配合第3圖,請參閱第6圖,第6圖為根據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散熱鰭片32'的立體圖。散熱鰭片32'與上述的散熱鰭片32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散熱鰭片32'之鰭片本體320'不包含上述之卡合部3204且有多個缺口3206形成於定位部3202上。當第5圖中的散熱鰭片32以第6圖中的散熱鰭片32'更換時,定位部3202上的缺口3206可有效抓住金屬材料,以增加基座30與散熱鰭片32'之結合強度。需說明的是,定位部3202之數量與位置可根據實際應用來決定,且定位部3202上的缺口3206之數量可根據實際應用來決定,不以第6圖所繪示的實施例為限。
配合第3圖,請參閱第7圖,第7圖為根據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散熱鰭片32"的立體圖。散熱鰭片32"與上述的散熱鰭片32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散熱鰭片32"之鰭片本體320"不包含上述之卡合部3204且定位部3202之表面形成有一咬合結構3208。當第5圖中的散熱鰭片32以第7圖中的散熱鰭片32"更換時,定位部3202之 表面上的咬合結構3208可有效抓住金屬材料,以增加基座30與散熱鰭片32'之結合強度。於此實施例中,可以表面處理製程於定位部3202之表面形成螺紋、斜紋、網紋、直紋或其他凹凸形狀之咬合結構3208。
配合第4圖與第5圖,請參閱第8圖與第9圖,第8圖為根據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散熱鰭片52的爆炸圖,第9圖為應用第8圖中的散熱鰭片52之散熱模組5的剖面圖。散熱鰭片52與上述的散熱鰭片32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散熱鰭片52包含N個上述之鰭片本體320以及一平板522,且N個孔洞5220形成於平板522上,其中N為一正整數。於此實施例中,每一個鰭片本體320之散熱部3200之第二端E2可穿過N個孔洞5220的其中之一,使得平板522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每一個鰭片本體320之散熱部3200上且抵靠定位部3202。換言之,本創作可在一個大平板522上形成多個孔洞5220,用來與多個鰭片本體320以緊配的方式固定,可有效縮小每兩個鰭片本體320之間的間距。藉此,散熱模組5可裝設更多的鰭片本體320,進而增加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性能。
配合第5圖,請參閱第10圖,第10圖為根據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電子裝置7的剖面圖。於此實施例中,電子裝置7包含一電子元件70以及一散熱模組3'。散熱模組3'與上述的散熱模組3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散熱模組3'之基座30'包含一箱體300以及一凸緣302,其中箱體300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304,且凸緣302自箱體300 之周圍向外突出。於實際應用中,可利用螺絲鎖固、鉚接、焊接或其它固定方式將凸緣302固定於固定平面上,進而將散熱模組3'固定於固定平面上。當本創作之電子裝置7設置於戶外時(例如,基地台),有散熱需求的電子元件70可容置於基座30'之箱體300內部的容置空間304中,以保護電子元件70免於遭受風吹雨打而損壞。需說明的是,第10圖中與第5圖中所示相同標號的元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可先以沖壓製程成型散熱鰭片之鰭片本體以及平板,再將鰭片本體之散熱部穿過平板上的孔洞,使得平板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散熱部上且抵靠定位部。換句話說,本創作之散熱鰭片係由鰭片本體與平板等兩元件組成。接著,再以壓鑄製程將熔化金屬材料成型包覆鰭片本體之定位部及/或卡合部的基座。本創作之散熱鰭片之平板可作為防溢料結構,以於壓鑄製程中防止熔化金屬材料溢出造成毛邊。由於本創作之散熱鰭片係以沖壓製程成型,本創作之散熱鰭片可不需習知散熱鰭片之脫模角。因此,本創作之散熱鰭片的重量較輕,且鰭片高度亦可做得比習知散熱鰭片高。此外,本創作可在一個大平板上形成多個孔洞,用來與多個鰭片本體以緊配的方式固定,可有效縮小每兩個鰭片本體之間的間距。因此,在相同大小的散熱模組中,本創作之散熱鰭片數量可裝設比習知散熱鰭片多,進而增加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性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 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3、3'、5‧‧‧散熱模組
7‧‧‧電子裝置
10、30、30'‧‧‧基座
12、32、32'、32"、52‧‧‧散熱鰭片
70‧‧‧電子元件
300‧‧‧箱體
302‧‧‧凸緣
304‧‧‧容置空間
320、320'、320"‧‧‧鰭片本體
322、522‧‧‧平板
3200‧‧‧散熱部
3202‧‧‧定位部
3204‧‧‧卡合部
3206‧‧‧缺口
3208‧‧‧咬合結構
3220、5220‧‧‧孔洞
α‧‧‧脫模角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W‧‧‧寬度
T‧‧‧厚度
第1圖為先前技術之平板型散熱鰭片的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第3圖為第2圖中的散熱鰭片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第4圖為第2圖中的散熱鰭片的爆炸圖。
第5圖為根據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散熱模組的剖面圖。
第6圖為根據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第7圖為根據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第8圖為根據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散熱鰭片的爆炸圖。
第9圖為應用第8圖中的散熱鰭片之散熱模組的剖面圖。
第10圖為根據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
32‧‧‧散熱鰭片
320‧‧‧鰭片本體
322‧‧‧平板
3200‧‧‧散熱部
3202‧‧‧定位部
3204‧‧‧卡合部
3220‧‧‧孔洞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Claims (19)

  1. 一種散熱鰭片,包含:一鰭片本體,包含一散熱部以及一定位部,該定位部自該散熱部之一第一端突出;以及一平板,一孔洞形成於該平板上,該散熱部之一第二端穿過該孔洞,使得該平板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該散熱部上且抵靠該定位部,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相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孔洞之寬度小於或等於該散熱部之厚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一缺口形成於該定位部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定位部之表面形成有一咬合結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鰭片本體更包含一卡合部,自該散熱部之該第一端突出。
  6. 一種散熱模組,包含:一基座;以及一散熱鰭片,包含:N個鰭片本體,每一個鰭片本體包含一散熱部以及一定位 部,該定位部自該散熱部之一第一端突出且固定於該基座中,N為一正整數;以及一平板,N個孔洞形成於該平板上,該散熱部之一第二端穿過該N個孔洞的其中之一,使得該平板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該散熱部上且抵靠該定位部,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相對。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散熱模組,其中該孔洞之寬度小於或等於該散熱部之厚度。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散熱模組,其中一缺口形成於該定位部上。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散熱模組,其中該定位部之表面形成有一咬合結構。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散熱模組,其中每一個鰭片本體更包含一卡合部,自該散熱部之該第一端突出且固定於該基座中。
  11. 如請求項6所述之散熱模組,其中該基座包含一箱體,該箱體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散熱模組,其中該基座更包含一凸緣,自該箱體之周圍向外突出。
  13.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電子元件;以及一散熱模組,包含:一基座,設置於該電子元件上;以及一散熱鰭片,包含:N個鰭片本體,每一個鰭片本體包含一散熱部以及一定位部,該定位部自該散熱部之一第一端突出且固定於該基座中,N為一正整數;以及一平板,N個孔洞形成於該平板上,該散熱部之一第二端穿過該N個孔洞的其中之一,使得該平板以緊配的方式固定於該散熱部上且抵靠該定位部,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相對。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孔洞之寬度小於或等於該散熱部之厚度。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一缺口形成於該定位部上。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定位部之表面形成有一咬合結構。
  17.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每一個鰭片本體更包含一卡合部,自該散熱部之該第一端突出且固定於該基座中。
  18.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基座包含一箱體,該箱體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該電子元件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中。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基座更包含一凸緣,自該箱體之周圍向外突出。
TW101220144U 2012-10-18 2012-10-18 散熱鰭片、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TWM451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0144U TWM451796U (zh) 2012-10-18 2012-10-18 散熱鰭片、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0144U TWM451796U (zh) 2012-10-18 2012-10-18 散熱鰭片、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1796U true TWM451796U (zh) 2013-04-21

Family

ID=4880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0144U TWM451796U (zh) 2012-10-18 2012-10-18 散熱鰭片、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17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36127B1 (ja) 電力半導体装置
US20130056179A1 (en) Thermal module structure
US20120261095A1 (en) Thermal modul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351107A (zh) 具有散熱結構之電子裝置
US20050211419A1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JP2011091088A (ja) 発熱体の放熱構造、および該放熱構造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
JP2016066639A (ja) 接続方法が異なる複数のフィンを備えたヒートシンク
US20120145374A1 (en) Heat sink
CN109219320B (zh) 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和车辆设备
WO2013159564A1 (zh) 散热鳍片及散热装置
US20140182818A1 (en) Heat sink
JP5611116B2 (ja) 電源装置
TW201331536A (zh) 散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1505533A (zh) 手持通訊裝置及其薄型化散熱結構
TWM451796U (zh) 散熱鰭片、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589829B (zh) 散熱器及其製造方法
US20120160467A1 (en) Heat sink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20120181000A1 (en)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US20120152496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M477762U (zh) 散熱裝置
TW201438540A (zh) 機櫃
JP2014003059A (ja) 放熱器
WO2013149493A1 (zh) 散热装置
JP3162275U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
TWM540263U (zh) 散熱單元及其散熱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