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8184U - 箱體改良結構 - Google Patents

箱體改良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8184U
TWM448184U TW101218800U TW101218800U TWM448184U TW M448184 U TWM448184 U TW M448184U TW 101218800 U TW101218800 U TW 101218800U TW 101218800 U TW101218800 U TW 101218800U TW M448184 U TWM448184 U TW M44818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x
wheel
base
handle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8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gong Song
Original Assignee
wen-gong S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gong Song filed Critical wen-gong Song
Priority to TW101218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8184U/zh
Publication of TWM448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8184U/zh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Description

箱體改良結構
本創作係揭露一種箱體改良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可收納輪組結構之箱體改良結構。
習用的行李箱通常都需要承載有二十至三十公斤的重量,由於習用的輪組係為單輪設計,結構較為簡單且不易更換,在承受了較重的重量以及於長時間與地面磨擦之後,輪子容易產生磨損。另外,輪組都設置於行李箱的底部外側,行李箱在拖運時容易因擠壓或是撞擊,而使得輪組容易損壞而無法再繼續使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以延長行李箱之輪組之使用壽命,來解決目前行李箱存在的問題。
因此根據習知技術之缺點,需要設計一種可收納輪組結構之箱體改良結構,來解決上述之問題。故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揭露一種於箱體改良結構內設置有容置桶體以容置輪組結構,使得在箱體須要搬動時,可將輪組結構由容置桶體中伸出,在箱體須要放置時,可將輪組結構縮回至容置桶體內,而可以降低箱體在搬運時,由於輪組結構曝露於箱體外容易因外力損壞的缺點。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本創作揭露一種箱體改良結構,包含:箱體、複數個容置桶體、複數個輪組結構及複數個扣件組。其中,箱體具有頂部及底部,且箱體內具有一收納空間可容置至少一物件;容置桶體係設置在箱體之底部內,且其具有頂部及底部,且底部係具有開口;輪組結構係容設於容置桶體內,其中輪組結構包括彈性元件、基座及滾輪組,彈性元件之第一端係鎖固於容置桶體之頂部、彈性元件之第 二端係鎖固於基座之頂部及滾輪組係鎖固於基座之底部;以及扣件組具有把手、支撐部及擋部,把手係樞設於接近箱體之底部、且相對應於箱體之容置桶體之外側壁上且部份凸設於容置桶體內,支撐部係設置於基座之底部,以支撐基座,擋部係設置於箱體之底部,其中扣件組之數量係對應輪組結構及容置桶體之數量。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當把手朝向遠離該箱體之外側壁之方向移動時,支撐部係與輪組結構之基座分離,讓輪組結構可藉由彈性元件之彈力朝向箱體之底部方向伸出,直至基座抵靠住容置桶體之底部,且輪組結構之滾輪組係凸出於箱體之底部之開口外,且把手回復貼設於箱體之外側壁上,及支撐部回復至容設於箱體之容置桶體內且抵靠於輪組結構之基座之頂部上。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當把手朝向遠離箱體之外側壁之方向移動時,支撐部係由箱體之容置桶體內向朝箱體之外側壁之方向移動,並由箱體向下施予一外力,將輪組結構朝向箱體之容置桶體內移動,且把手回復貼設於箱體之外側壁上,及支撐部回復至容設於箱體之容置桶體內且抵靠於輪組結構之基座之底部,使得輪組結構容置於箱體之容置桶體內。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每一個輪組結構更包含一輪架,且輪架係固定於基座之底部上並且與輪組結構樞接。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每一個輪組結構之滾輪組可360度旋轉。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箱體改良結構更包含拉桿設置於箱體之頂部。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扣件組之支撐部容置於容置桶體之高度係等於輪組結構向箱體外側伸出時,基座設置在箱體之底部之高度。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扣件組之把手、支撐部及擋部係為一體成型。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彈性元件為彈簧。
本創作之上述及其他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當然,本創作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之安排上容許有所不同,但所選用之實施例,則於本說明書中,予以詳細說明,並於附圖中展示其構造。
本創作在此所探討的方向為一種箱體改良結構,其係具有容置桶體以收納輪組結構,使得箱體在搬運特別是指推或拉動箱體時,可將收納於容置桶體內的輪組結構伸出至箱體外,藉由輪組結構之滾輪組可以360度轉動,當使用者要將箱體靜置時,例如進行行李的拖運或是搬運時,可事先將箱體底部之輪體結構收納於箱體的容置桶體內,除了可在箱體搬運時減少輪組結構的碰撞以增加其使用壽命外,還可以節省箱體與箱體之間的空間。為了能徹底地瞭解本創作,將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詳盡的步驟及其組成。眾所周知的箱體及輪組結構之製作方式及詳細步驟並未描述於細節中,以避免造成本創作不必要之限制。然而,對於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則會詳細描述如下,然而除了這些詳細描述之外,本創作還可以廣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且本創作的範圍不受限定,其以之後的專利範圍為準。
首先請參考第1圖,係表示本創作所揭露之箱體改良結構之示意圖。在第1圖中,箱體改良結構1具有一箱體11、複數個容置桶體20、複數個輪組結構30以及複數個扣件組40。其中箱體11具有一頂部112及一底部114,且箱體1內具有一收納空間13用以容置物件。而容置桶體20係設置於箱體11的底部的內側;複數個輪組結構30係容置於容置桶體20內或者是凸設於箱體11之底部114的外側,以供使用者拖拉或推進使箱體11移動。複數個扣件組40設置接近箱體11之底部 114、且相對應於在箱體11內之容置桶體20的外側壁上。另外,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接近底部114之箱體11,其寬度小於箱體11上方之寬度,其目的是為了讓設置在接近箱體11之底部114之扣件組40(如第2圖所示)不會超出箱體11的寬度。於另一實施例中,其箱體11係由頂部112至底部114係具有相同寬度,使得設置在接近箱體11之底部114之扣件組40係超出箱體11之寬度。此外,扣件組40的數量係相對應於容置桶體20及輪組結構30之數量(未在圖中表示)。
接著,請參考第2圖。第2圖係表示將輪組結構之收納於箱體改良結構之示意圖。要說明的是,為了要說明本創作之具輪組結構收納之箱體,係以部份箱體結構來做表示及說明,但不會影響本創作之主要創作精神。在第2圖中,其容置桶體20係設置於箱體11下方並接近底部114處,而容置桶體20具有一頂部202及一開口204,實際上來說容置桶體20之頂部202係抵靠於箱體11之收納空間13(如第1圖所示)之下方(未在圖中表示),而容置桶體20之開口204係設置在箱體11的底部114,此開口204是為了收納輪組結構30。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容置桶體20設置於箱體11的型態可以是至少三個容置桶體20,其中兩個容置桶體20係分別設置於箱體11之兩平行相對的兩側壁內,而另一容置桶體20係設置在箱體11之另一側壁內。於另一實施例中,其複數個容置桶體20係至少三個容置桶體20,其中兩個容置桶體20設置於箱體11的底部114的平行相對之兩側之角落內,另一個容置桶體20係設置於箱體11的另一側壁內。
又,於另一實施例中,其複數個容置桶體20係為至少四個容置桶體20。四個容置桶體20係可以分別設置在箱體11之四個側壁內。另外,四個容置桶體20也可以分別設置在箱體11的四個角落內(未在圖中表示)。
接著,請繼續參考第2圖。其輪組結構30係包含一彈性元件302、 基座304及一滾輪組306,其中彈性元件302的一端利用第一鎖固元件303固定於容置桶體20的頂部202,彈性元件302的另一端利用第二鎖固元件305固定於基座304之頂部3042,而滾輪組306係藉由第三鎖固元件307固定於基座304之底部3044,藉由輪組結構30可以藉由彈性元件302之彈力將滾輪組30彈出於容置桶體20外並凸出於箱體11之底部114之外,而可供使用者拖拉或是推進使用,亦或是針對滾輪組306施予一外力,使得彈性元件302受到一壓縮的力量,而使得滾輪組306可縮回並容置於容置桶體20內。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彈性元件302係為彈簧。
同樣的,請繼續參考第2圖。其箱體改良結構1還包含一扣件組40,此扣件組40包含一把手402、一支撐部404及一擋部406,其中,把手402係樞設接近於箱體11之底部114、且對應於容置桶體20的箱體11的外側壁上;支撐部404係凸設置於把手402並且穿設於箱體11之外側壁且部份凸設於容置桶體20內,且支撐部404係抵靠於基座304之底部3044,係用以支撐基座304,擋部406係設置在箱體11的底部114,並且藉由至少一個第四鎖固元件403使擋部406固定在箱體11的底部114。因此,當輪組結構30被收納於容置桶體20時,藉由支撐部404可以抵制輪組結構30,讓箱體11在搬運或是運送過程,特別是指行李運送或是搬運過程中,輪組結構30不會伸出箱體11之底部114之外側。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扣件組40之把手402、支撐部404及一擋部406係為一體成型之元件。
接著,請參考第3圖。第3圖係表示將輪組結構由箱體改良結構之容置桶體內伸出至箱體外之示意圖。在3圖中,當使用者將把手402朝向遠離箱體11之外側壁之方向移動時,扣件組40之支撐部404係同時也朝向遠移箱體11的方向移動,即支撐部404係由容置桶體20逐漸移動,使得扣件組40之支撐部404與輪組結構30之基座304逐漸分 離,讓基座304及滾輪組306藉由彈性元件302之彈力朝向箱體11之底部114方向伸出,直至基座304抵靠住箱體11的底部114,此時輪組結構30之滾輪組306係凸出於箱體11之底部114外,且扣件組40之把手402係回復貼設於箱體11之外側壁上,及支撐部404回復至容設於箱體11之容置桶體20內、且抵靠於輪組結構30之基座304之頂部3042上。在此要說明的是,支撐部404穿設於箱體11之外側壁之高度係等於輪組結構30之基座304之高度,因此當彈性元件302將基座304及滾輪組306向箱體11外伸出時,基座304可以完全的容設於支撐部404與箱體11之底部114之間的空間,並且由支撐部404抵靠住基座304之頂部,使得輪組結構30不會縮回至容置桶體20內。此時,使用者便可以藉由箱體11之頂部12的拉桿50,藉由滾輪組306之滾動或轉動,可將箱體11以拖拉或推進的方式移動。此外,此輪組結構30還包含一輪架309,其係與滾輪組306樞接,使得滾輪組306會可以藉由輪架309以360度的方式任意轉動或滾動。
接著,若要將滾輪組306收納置箱體11的容置桶體20內時,請同時參考第2圖及第3圖。當使用者將把手402朝向遠離箱體11之外側壁之方向移動時,支撐部404係由箱體11之容置桶體20內向朝箱體11之外側壁之方向移動,使得支撐部404由基座304之頂部3042離開,並且由箱體11向下施予一外力,使得將輪組結構30經由此外力朝向箱體11之容置桶體20內移動,且扣件組40之把手402會回復貼設於箱體11之外側壁上,及支撐部404會回復至容設於箱體11之容置桶體20內、且設置於輪組結構30之基座304之底部3044,使得輪組結構30可完全收納箱體11之容置桶體20內,係如第2圖所示。
因此根據以上所述之箱體改良結構,其係具有容置桶體以收納輪組結構,使得箱體在搬運特別是指推或拉動箱體時,可將收納於容置桶體內的輪組結構伸出至箱體外,藉由輪組結構之滾輪組可以360度轉 動,當使用者要將箱體靜置時,例如進行行李的拖運或是搬運時,可事先將箱體底部之輪體結構收納於箱體的容置桶體內,除了可在箱體搬運時減少輪組結構的碰撞增加其使用壽命外,還可以節省箱體與箱體之間的空間。
由以上詳細說明,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創作的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箱體改良結構
11‧‧‧箱體
13‧‧‧收納空間
112‧‧‧頂部
114‧‧‧底部
20‧‧‧容置桶體
202‧‧‧頂部
204‧‧‧開口
30‧‧‧輪組結構
302‧‧‧彈性元件
303‧‧‧第一鎖固元件
304‧‧‧基座
3042‧‧‧頂部
3044‧‧‧底部
305‧‧‧第二鎖固元件
306‧‧‧滾輪組
307‧‧‧第三鎖固元件
309‧‧‧輪架
40‧‧‧扣件組
402‧‧‧把手
403‧‧‧第四鎖固元件
404‧‧‧支撐部
406‧‧‧擋部
50‧‧‧拉桿
第1圖係表示本創作所揭露之箱體改良結構之示意圖;第2圖係表示將輪組結構之收納於箱體改良結構之示意圖;以及第3圖係表示將輪組結構由箱體改良結構之容置桶體內伸出至箱體外之示意圖。
20‧‧‧容置桶體
202‧‧‧頂部
204‧‧‧開口
30‧‧‧輪組結構
302‧‧‧彈性元件
303‧‧‧第一鎖固元件
304‧‧‧基座
3042‧‧‧頂部
3044‧‧‧底部
305‧‧‧第二鎖固元件
306‧‧‧滾輪組
307‧‧‧第三鎖固元件
309‧‧‧輪架
40‧‧‧扣件組
402‧‧‧把手
403‧‧‧第四鎖固元件
404‧‧‧支撐部
406‧‧‧擋部

Claims (9)

  1. 一種箱體改良結構,包含:一箱體,該箱體具有一頂部及一底部,且該箱體內具有一收納空間可容置至少一物件;複數個容置桶體,每一該容置桶體係分別設置在該箱體之該底部內,每一該些容置桶體具有一頂部及一底部,且該底部係具有一開口;複數個輪組結構,每一該輪組結構係分別容設於每一該容置桶體內,其中每一該些輪組結構包括一彈性元件、一基座及一滾輪組,該彈性元件之一第一端係鎖固於該容置桶體之該頂部、該彈性元件之一第二端係鎖固於該基座之一頂部及該滾輪組係鎖固於該基座之一底部;以及複數個扣件組,每一該扣件組具有一把手、一支撐部及一擋部,該把手係樞設接近於該箱體之該底部、且相對應於在該箱體內之每一該容置桶體之該外側壁上,該支撐部係凸設於該把手,且該支撐部係穿設於該箱體之該外側壁且部份凸設於該容置桶體內,該支撐部係設置於該基座之該底部,以支撐該基座,該擋部係設置於該箱體之該底部,其中該些扣件組之數量係對應該些輪組結構及該些容置桶體之數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箱體改良結構,其中當該把手朝向遠離該箱體之該外側壁之方向移動時,該支撐部係與該輪組結構之該基座分離,讓該基座及該滾輪組藉由該彈性元件之彈力朝向該箱體之該底部方向伸出,直至該基座抵靠住該容置桶體之該底部,且該輪組結構之該滾輪組係凸出於該箱體之該底部外,且該把手回復貼設於該箱體之該外側壁上,及該支撐部回復至容設於該箱體之該容置桶體內且抵靠於該輪組結構之該基座之該頂部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箱體改良結構,其中當該把手朝向遠離該箱體之該外側壁之方向移動時,該支撐部係由該箱體之該容置桶體內向朝該箱體之該外側壁之方向移動,並由該箱體向下施予一外力,將每 一該輪組結構及該彈性元件朝向該箱體之該容置桶體內縮回,且該把手回復貼設於該箱體之該外側壁上,及該支撐部回復至容設於該箱體之該容置桶體內且抵靠於該輪組結構之該基座之該底部,使得該輪組結構容置於該箱體之該容置桶體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箱體改良結構,其中每一該輪組結構更包含一輪架,且該輪架係固定於該基座之該底部並且與該輪組結構樞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箱體改良結構,其中每一該輪組結構之該滾輪組可360度旋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箱體改良結構,更包含一拉桿設置於該箱體之該頂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箱體改良結構,其中該扣件組之該支撐部容置於該容置桶體之高度係等於該輪組結構向該箱體外側伸出時,該基座設置於該箱體之該底部之高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箱體改良結構,其中該扣件組之該把手、該支撐部及該擋部係為一體成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箱體改良結構,其中該彈性元件為彈簧。
TW101218800U 2012-09-28 2012-09-28 箱體改良結構 TWM448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8800U TWM448184U (zh) 2012-09-28 2012-09-28 箱體改良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8800U TWM448184U (zh) 2012-09-28 2012-09-28 箱體改良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8184U true TWM448184U (zh) 2013-03-11

Family

ID=48471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8800U TWM448184U (zh) 2012-09-28 2012-09-28 箱體改良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81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8523A (zh) * 2014-06-05 2016-0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隐藏式脚轮的除湿机
CN108158160A (zh) * 2018-01-31 2018-06-15 郑州广角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行李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8523A (zh) * 2014-06-05 2016-0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隐藏式脚轮的除湿机
CN108158160A (zh) * 2018-01-31 2018-06-15 郑州广角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行李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9807B (zh) 模块化容器组件
CN104044613B (zh) 台车
CA3009156C (en) Cart and dolly handle with stacking position
JP3180777U (ja) スーツケース改良構造
US20100263977A1 (en) Support apparatus for wheeled luggage
US20080308370A1 (en) Push-pull wheeled luggage with swingable rear wheels and at least one fixed front wheel
TWM448184U (zh) 箱體改良結構
CN206797439U (zh) 一种用于物流运输的推车
US20140110203A1 (en) Structure of case
JP2003212291A (ja) 収納ボックス
JP2010083522A (ja) 輸送用ロールボックスパレット
CN104960730A (zh) 一种可拆卸的物流箱
CN106144158A (zh) 一种物流箱
JP3168004U (ja) 軽量ハードケースとキャスター付きのトランク構造
CN204776458U (zh) 一种可拆卸的物流箱
CN205186729U (zh) 一种用于装卸轮式机柜的木箱
US20120126500A1 (en)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for luggage
CN204157852U (zh) 一种折叠式行李箱
CN208828288U (zh) 一种用于周转汽车后盖外板料架
CN203294147U (zh) 便携式多功能搬运车
CN202919281U (zh) 一种压缩旅行箱
JP3214743U (ja) 位置決め型カゴ車
JP6207088B2 (ja) ロッカーシステム、船舶、ロッカーシステムの運用方法
JP3174937U (ja) キャスターロック制御機能付きハンドル式キャリーカート
JP3195473U (ja) カゴ飛出し防止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