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7903U - 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 - Google Patents

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7903U
TWM447903U TW101218865U TW101218865U TWM447903U TW M447903 U TWM447903 U TW M447903U TW 101218865 U TW101218865 U TW 101218865U TW 101218865 U TW101218865 U TW 101218865U TW M447903 U TWM447903 U TW M44790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b
reinforcing
ribs
steel
mes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8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muel Yin
Original Assignee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218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7903U/zh
Publication of TWM447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7903U/zh
Priority to CN201320098524XU priority patent/CN203320796U/zh

Link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Description

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預鑄建物結構體,特別係關於一種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
速度是現代產業競爭的關鍵之一,因此,如何以合理的成本快速建構精密的廠房進行高品質的量產,成了市場決勝的重要關鍵。
因結構品質優異,施工安全迅速,營建成本經濟合理,等優點,預鑄結構體施工法已應用於各種產業廠房的營造工程中。
所謂的「預鑄結構體施工法」係於預鑄廠或工地周邊,以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及模組化的模具,製作鋼筋結構並澆置混凝土,快速大量生產精密的柱體、樑體、板體等的結構體構件。並於工地現場藉由精確的搬運管理及組裝作業,將生產完成之結構體構件建設於工地現場。
圖1係習知的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的示意圖,圖左下方係表示A方向所見的部分示意圖。如圖1所示,預鑄板中,複數個同向的第一方向筋910,以及複數個同向的第二方向筋920交叉配置,藉由金屬絲纏綁、焊接等習用的鋼筋固定方法,於交叉處930固定第一方向筋910與第二方向筋920的相對位置,形成鋼筋網。
為了增加預鑄板可承載的荷重,於鋼筋網設置剛性骨架,此鋼性骨架係於鋼筋網中相鄰的二鋼筋(圖1所示係二個第二方向筋920)分別配置一波形立架940,二個波形 立架940分別以波谷的曲折處950固設於第二方向筋920,以波峰的曲折處950互相接觸固定,並於二波形立架940的波峰曲折處950固設一補強筋960,藉由二波形立架940與一補強筋960而構成。圖1所示的預鑄板中係設置二個上述剛性骨架,然而上述剛性骨架的數量可對應於預鑄板的承載荷重而增減。
於鋼性骨架形成之後,將鋼筋網置於模具中,澆置混凝土至預定厚度以覆蓋鋼筋網以及波形立架940與鋼筋網固設之處,待混凝土硬化後形成板體970。而露出板體970的鋼性骨架間的空隙,於預鑄板裝設於柱體之後成為配置水電、瓦斯、通訊等管線的空間。待管線配置完成之後,再於板體970上澆置混凝土覆蓋剛性骨架至建物層板的預定厚度。
然而,上述的鋼筋結構中,為了形成剛性骨架而採用波形立架940,以圖1所示為例,一波形立架940係經十九處的曲折處950曲折而成,不僅使用多量的鋼筋材料,亦需花費多量的工時於曲折鋼筋,造成材料、工時成本的支出。對此,希望能有可簡易施作且節省材料的鋼筋結構及預鑄板。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新型係提供一種鋼筋結構,於澆置混凝土之後形成一預鑄板。此鋼筋結構係包含鋼筋網以及螺旋筋或複數個立架。鋼筋網至少包含複數個同向的第一方向筋以及複數個同向的第二方向筋,交叉配置而成。螺旋筋係依預定高度捲繞而成,以其延伸方向與第一 方向筋或第二方向筋同向地配置於鋼筋網。複數個立架分別依預定高度曲折而成,這些立架沿第一方向筋或第二方向筋的延伸方向配置於鋼筋網,並且分別以立架的二端邊固設於相鄰的二第一方向筋或相鄰的二第二方向筋。
另外,本新型係提供一種預鑄板,其包含上述的鋼筋結構,以及,由混凝土澆置而成,至少包覆鋼筋網的板體。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新型的實施型態。
圖2A係本新型之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的一實施型態示意圖,圖左下方係表示A方向所見的部分示意圖。如圖2A所示,預鑄板中,複數個同向的第一方向筋910,以及複數個同向的第二方向筋920交叉配置,藉由金屬絲纏綁、焊接等習用的鋼筋固定方法,於交叉處930固定第一方向筋910與第二方向筋920的相對位置,形成鋼筋網。
鋼筋網上配置有螺旋筋,本實施型態中係於鋼筋網上配置三角螺旋筋100,三角螺旋筋100可配合建物樓層的層板厚度(高度),以及鋼筋網的鋼筋配置間距捲繞而成。例如,以依據鋼筋網的鋼筋配置間距的距離作為底邊,依據建物樓層的層板厚度(高度)作為高的三角形作為捲繞三角螺旋筋100的基準,進行三角螺旋筋100的捲繞。三角螺旋筋100的螺距,可依據預鑄板欲承載的荷重,適當地設定,例如,欲承載的荷重較重時,可縮短三角螺旋筋100的螺距,相反地,欲承載的荷重較輕時,可增加三角螺旋筋100的螺距,減少鋼筋材料的使用進而節省成本。
三角螺旋筋100係以螺旋軸的延伸方向沿鋼筋網之一方向的鋼筋(圖2A所示係沿第二方向筋920)配置,即三角螺旋筋100與該方向的鋼筋同向地配置於鋼筋網。
本實施型態中,三角螺旋筋100係配置於相鄰的二個同方向筋(圖2A所示係第二方向筋920)之間,三角螺旋筋100的外緣接觸於鋼筋網,於三角螺旋筋100的外緣接觸於鋼筋網之處,例如三角螺旋筋100以曲折處101接觸於第二方向筋920時,藉由金屬絲纏綁、焊接等習用的鋼筋固定方法,將三角螺旋筋100固設於鋼筋網。將三角螺旋筋100固設於鋼筋網之後,將鋼筋網置於模具中,澆置混凝土至預定厚度以覆蓋鋼筋網以及三角螺旋筋100與鋼筋網固設之處,待混凝土硬化後形成板體970。而露出板體970的三角螺旋筋100的鋼筋之間的空隙,於預鑄板裝設於柱體之後成為配置水電、瓦斯、通訊等管線的空間。可於管線配置完成之後,再於板體970上澆置混凝土覆蓋三角螺旋筋100至建物層板的預定厚度。
如圖2A所示,可更於三角螺旋筋100中設置補強筋200,固設於遠離鋼筋網的位置,例如於未被覆蓋的曲折處101。藉此更增加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可承載的荷重。
圖2B係圖2A的變化實施型態示意圖,圖左下方係表示A方向所見的部分示意圖。若於澆置混凝土的同時,以模具覆蓋於三角螺旋筋100上並澆置混凝土於模具中,待混凝土硬化後,則混凝土亦覆蓋於三角螺旋筋100上,同時形成板體970以及肋條300,如此,藉此可更增加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可承載的荷重。
以圖2A所示的鋼筋結構與圖1所示的鋼筋結構相較,鋼筋網的一個網目中,圖1所示的波形立架940包含四小段鋼筋,相對地,圖2A所示的三角螺旋筋100為較少的三小段鋼筋。並且,對應於十個網目,設置圖1所示的二波形立架940時,二波形立架940的曲折處總計38處,相對地,設置圖2A所示的三角螺旋筋100時,三角螺旋筋100的曲折處總計31處。由此可知,本新型之鋼筋結構可由較少的鋼筋,以及較少的加工處(曲折處)而形成,可簡易施作且節省材料。
圖3A係本新型之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的其他實施型態示意圖,圖左下方係表示A方向所見的部分示意圖。圖3A的鋼筋結構中係以圓形螺旋筋110取代圖2A中的三角螺旋筋100,此時,可依據以鋼筋網的鋼筋配置間距的距離以及建物樓層的層板厚度(高度)作為直徑的圓形作為捲繞圓形螺旋筋110的基準,進行圓形螺旋筋110的捲繞。相同地,圓形螺旋筋110的螺距亦可如上述三角螺旋筋100一般地適當設定。
圓形螺旋筋110係以螺旋軸的延伸方向沿鋼筋網之一方向的鋼筋(圖3A所示係沿第二方向筋920)配置,即圓形螺旋筋110與該方向的鋼筋同向地配置於鋼筋網。本實施型態中,鋼筋網中之一方向的鋼筋(圖3A所示係第二方向筋920)係穿設於圓形螺旋筋110中。圓形螺旋筋110的內緣接觸於鋼筋網,於圓形螺旋筋110的內緣接觸於鋼筋網之處,藉由金屬絲纏綁、焊接等習用的鋼筋固定方法,將圓形螺旋筋110固設於鋼筋網。另外,可更於圓形螺旋筋110中設置補強筋200,固設於遠離鋼筋網的位置,例 如圓形螺旋筋110內緣的最上方。
將圓形螺旋筋110固設於鋼筋網之後,將鋼筋網置於模具中,澆置混凝土至預定厚度以覆蓋鋼筋網以及圓形螺旋筋110與鋼筋網固設之處,待混凝土硬化後形成板體970。此時,可如圖2A所示,將一部分的圓形螺旋筋110露出於板體970,亦可如圖3A所示,於澆置混凝土的同時,以模具覆蓋於圓形螺旋筋110上並澆置混凝土於模具中,待混凝土硬化後,則混凝土亦覆蓋於圓形螺旋筋110上,同時形成板體970以及肋條300。
圖3B與圖3C係圖3A的變化實施型態示意圖,圖3B與圖3C中僅表示圖3A中的A方向所見的部分示意圖而省略鋼筋結構及預鑄板整體的圖示。
如圖3B所示,本實施型態中,圓形螺旋筋110係配置於相鄰的二個同方向筋(圖3A所示係第二方向筋920)之間,圓形螺旋筋110的外緣接觸於鋼筋網,於圓形螺旋筋110的外緣接觸於鋼筋網之處,例如圓形螺旋筋110接觸於第二方向筋920時,藉由金屬絲纏綁、焊接等習用的鋼筋固定方法,將圓形螺旋筋110固設於鋼筋網。另外,圖3C中係表示省略圖3B中的補強筋200的實施形態。
圖3A至3C所示的鋼筋結構,可藉由螺旋箍筋裝置連續地製作圓形螺旋筋110,因而可簡易地施作。另外,相較於圖1的波形立架940,使用較少的鋼筋而可節省材料。
圖4係本新型之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的其他實施型態示意圖,圖左下方係表示A方向所見的部分示意圖。圖4的鋼筋結構中係以複數個V形立架120取代圖2A中的三角螺旋筋100,此時,可依據鋼筋網的鋼 筋配置間距的距離以及建物樓層的層板厚度(高度),折疊V形立架120,例如,依據建物樓層的層板厚度(高度)折疊V形立架120的高度,依據鋼筋網的鋼筋配置間距的距離作為折疊V形立架120二端邊的距離。複數個V形立架120係沿鋼筋網中之一方向的鋼筋的延伸方向配置,以各V形立架120的二端邊固設於該方向的相鄰二鋼筋,圖4所示的實施型態中,複數個V形立架120係沿第二方向筋920的延伸方向配置,以各V形立架120的二端邊固設於相鄰的二第二方向筋920,此時,以藉由焊接固設V形立架120與第二方向筋920為較佳。
如圖4所示,可更於V形立架120中設置補強筋200,固設於遠離鋼筋網的位置,例如固設於曲折處121。複數個V形立架120之間的間距亦可依據預鑄板欲承載的荷重,適當地設定,例如,欲承載的荷重較重時,可增加V形立架120的數量,縮短V形立架120之間的間距,相反地,欲承載的荷重較輕時,可減少V形立架120的數量,增加V形立架120之間的間距。
將複數個V形立架120固設於鋼筋網之後,將鋼筋網置於模具中,澆置混凝土至預定厚度以覆蓋鋼筋網以及複數個V形立架120與鋼筋網固設之處,待混凝土硬化後形成板體970。此時,可如圖2A所示,將V形立架120的尖端部分露出於板體970,亦可如圖4所示,於澆置混凝土的同時,以模具覆蓋於V形立架120上並澆置混凝土於模具中,待混凝土硬化後,則混凝土亦覆蓋於V形立架120上,同時形成板體970以及肋條300。
圖4所示的鋼筋結構,可藉由單一折疊步驟製作V形 立架120,因而可簡易地施作。另外,可藉由選擇V形立架120的設置數量、補強筋200的設置、肋條300的形成,對應預鑄板欲承載的荷重,相較於圖1的波形立架940,可靈活調整鋼筋材料的用量,避免材料成本的浪費。
圖5A係本新型之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的其他實施型態示意圖,圖左下方係表示A方向所見的部分示意圖。圖5A的鋼筋結構中係以ㄇ形立架130取代圖4中的V形立架120,此時,可依據鋼筋網的鋼筋配置間距的距離以及建物樓層的層板厚度(高度),折疊ㄇ形立架130,例如,依據建物樓層的層板厚度(高度)折疊ㄇ形立架130的高度,依據鋼筋網的鋼筋配置間距的距離作為折疊ㄇ形立架130二端邊的距離。
複數個ㄇ形立架130係沿鋼筋網中之一方向的鋼筋的延伸方向配置,以各ㄇ形立架130的二端邊固設於該方向的相鄰二鋼筋,圖5A所示的實施型態中,複數個ㄇ形立架130係沿第二方向筋920的延伸方向配置,以各ㄇ形立架130的二端邊固設於相鄰的二第二方向筋920,此時,以藉由焊接固設ㄇ形立架130與第二方向筋920為較佳。
如圖5A所示,可更於ㄇ形立架130中設置補強筋200,固設於遠離鋼筋網的位置,例如固設於曲折處131。複數個ㄇ形立架130之間的間距亦可依據預鑄板欲承載的荷重,適當地設定,例如,欲承載的荷重較重時,可增加ㄇ形立架130的數量,縮短ㄇ形立架130之間的間距,相反地,欲承載的荷重較輕時,可減少ㄇ形立架130的數量,增加ㄇ形立架130之間的間距。
將複數個ㄇ形立架130固設於鋼筋網之後,將鋼筋網 置於模具中,澆置混凝土至預定厚度以覆蓋鋼筋網以及複數個ㄇ形立架130與鋼筋網固設之處,待混凝土硬化後形成板體970。此時,可如圖2A所示,將ㄇ形立架130的上端部分露出於板體970,亦可如圖5A所示,於澆置混凝土的同時,以模具覆蓋於ㄇ形立架130上並澆置混凝土於模具中,待混凝土硬化後,則混凝土亦覆蓋於ㄇ形立架130上,同時形成板體970以及肋條300。
另外,圖5B係圖5A的變化實施型態示意圖,如圖所示,圖5B中係表示省略圖5A中的補強筋200的實施形態。圖5A與圖5B所示的鋼筋結構,可藉由二折疊步驟製作ㄇ形立架130,因而可簡易地施作。另外,可藉由選擇ㄇ形立架130的設置數量、補強筋200的設置、肋條300的形成,對應預鑄板欲承載的荷重,相較於圖1的波形立架940,可靈活調整鋼筋材料的用量,避免材料成本的浪費。
以上說明了本新型的較佳實施型態,然而本新型的鋼筋結構及預鑄板不限於此,例如,上述實施型態中舉例了三角螺旋筋100以及圓形螺旋筋110,但螺旋筋的型態亦可為矩形捲繞或是多邊形捲繞等的型態。上述實施型態中舉例了V形立架120以及ㄇ形立架130,但立架的形態亦可為半圓形、長圓形、拋物線等的型態。另外,複數種型態的立架與螺旋筋亦可互相搭配用於同一鋼筋結構中。
100‧‧‧三角螺旋筋
101‧‧‧曲折處
110‧‧‧圓形螺旋筋
120‧‧‧V形立架
121‧‧‧曲折處
130‧‧‧ㄇ形立架
131‧‧‧曲折處
200‧‧‧補強筋
300‧‧‧肋條
910‧‧‧第一方向筋
920‧‧‧第二方向筋
930‧‧‧交叉處
940‧‧‧波形立架
950‧‧‧曲折處
960‧‧‧補強筋
970‧‧‧板體
圖1係習知的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的示意圖。
圖2A係本新型之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 預鑄板的一實施型態示意圖。
圖2B係圖2A的變化實施型態示意圖。
圖3A係本新型之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的其他實施型態示意圖。
圖3B係圖3A的變化實施型態示意圖。
圖3C係圖3A的變化實施型態示意圖。
圖4係本新型之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的其他實施型態示意圖。
圖5A係本新型之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的其他實施型態示意圖。
圖5B係圖5A的變化實施型態示意圖。
100‧‧‧三角螺旋筋
101‧‧‧曲折處
910‧‧‧第一方向筋
920‧‧‧第二方向筋
930‧‧‧交叉點
200‧‧‧補強筋
970‧‧‧板體

Claims (14)

  1. 一種鋼筋結構,於澆置混凝土之後形成一預鑄板,該鋼筋結構包含:一鋼筋網,至少包含複數個同向的第一方向筋以及複數個同向的第二方向筋,交叉配置而成;以及一螺旋筋,依預定高度捲繞而成,該螺旋筋以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方向筋或第二方向筋同向地配置於該鋼筋網。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鋼筋結構,其中該螺旋筋係呈圓形捲繞。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鋼筋結構,其中該螺旋筋係呈三角形捲繞。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鋼筋結構,其中該螺旋筋係呈矩形捲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鋼筋結構,其中該螺旋筋係配置於相鄰的二第一方向筋或相鄰的二第二方向筋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鋼筋結構,其中該些第一方向筋或第二方向筋中之一個係穿設於該螺旋筋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鋼筋結構,其中更包含一補強筋,固設於該螺旋筋中遠離該鋼筋網的位置。
  8. 一種鋼筋結構,於澆置混凝土之後形成一預鑄板,該鋼筋結構包含:一鋼筋網,至少包含複數個同向的第一方向筋以及複數個同向的第二方向筋,交叉配置而成;以及複數個立架,分別依預定高度曲折而成,該些立架沿該第一方向筋或第二方向筋的延伸方向配置於該鋼筋網,並且分別以該立架的二端邊固設於相鄰的二第一方向筋或相鄰的二第二方向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鋼筋結構,其中該立架係曲折呈V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鋼筋結構,其中該立架係曲折呈ㄇ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鋼筋結構,其中更包含至少一補強筋,固設於該立架的曲折處。
  12. 一種預鑄板,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之任一項所述的鋼筋結構;以及一板體,由混凝土澆置而成,至少包覆該鋼筋網。
  13. 一種預鑄板,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之任一項所述的鋼筋結構; 一板體,由混凝土澆置而成,包覆該鋼筋網;以及至少一肋條,由混凝土包覆該螺旋筋而成。
  14. 一種預鑄板,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8至11項之任一項所述的鋼筋結構;一板體,由混凝土澆置而成,包覆該鋼筋網;以及至少一肋條,由混凝土包覆該些立架而成。
TW101218865U 2012-09-28 2012-09-28 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 TWM447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8865U TWM447903U (zh) 2012-09-28 2012-09-28 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
CN201320098524XU CN203320796U (zh) 2012-09-28 2013-03-05 钢筋结构及利用其钢筋结构形成的预铸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8865U TWM447903U (zh) 2012-09-28 2012-09-28 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7903U true TWM447903U (zh) 2013-03-01

Family

ID=4847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8865U TWM447903U (zh) 2012-09-28 2012-09-28 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20796U (zh)
TW (1) TWM44790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96589A1 (en) * 2015-08-31 2017-03-09 Pure New World Pty Ltd Reinforc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CN106869506A (zh) * 2017-03-24 2017-06-20 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大跨度组合楼板双层双向钢筋安装的施工方法
CN107419841A (zh) * 2017-05-03 2017-12-01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混凝土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20796U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71966B2 (ja) 格子形状のドロップパネル構造物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TWM447903U (zh) 鋼筋結構及利用其鋼筋結構形成的預鑄板
KR101043531B1 (ko) 경간의 거리연장과 천정높이를 줄이는 것이 가능한 지지빔구조체
CN110258927B (zh) 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SE524781C2 (sv) Anordning vid fackverksbalkar
JP3180681U (ja) 鉄筋構造及びその鉄筋構造によるプレキャスト板
WO2003025304A9 (en) Spiral ties for reinforced columns
JP7370784B2 (ja) 型枠構造およびかぶり確保スペーサ
CN211286637U (zh) 有筋网组合式钢网箱
CN110700582A (zh) 有筋网组合式钢网箱
JP7254313B2 (ja) スラブ構造
TWI818831B (zh) 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JP5506114B2 (ja) 検測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法面保護工法及び構造体
JP5685329B2 (ja) 検測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法面保護工法及び構造体
KR20030062772A (ko) 철근 받침장치
JP3156097U (ja) 鉄筋構造
JP7076101B2 (ja) 合成スラブの施工方法
JP6015089B2 (ja)
JP6035836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US20230111206A1 (en) Tie bar for shear wall, shear wall,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KR200390306Y1 (ko) 철근 조립 지그
KR200336848Y1 (ko) 배력근 겸용 철근스페이서의 구조
KR20080000150U (ko) 중공형 데크 플레이트
CN207846863U (zh) 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
KR200437570Y1 (ko) 기기기초 블럭 아웃용 철망 거푸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