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8831B - 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8831B
TWI818831B TW111147987A TW111147987A TWI818831B TW I818831 B TWI818831 B TW I818831B TW 111147987 A TW111147987 A TW 111147987A TW 111147987 A TW111147987 A TW 111147987A TW I818831 B TWI818831 B TW I8188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s
parts
axis direction
plane
alo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7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衍樑
梁嘉洲
吳秀琴
Original Assignee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47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883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8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8831B/zh

Links

Abstract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該預鑄板結構包括:複數個第一鋼筋、複數個第二鋼筋、複數個第三鋼筋、複數個第四鋼筋及複數個第五鋼筋,該複數個第一鋼筋沿一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及該複數個第二鋼筋沿一Y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使得該複數個第一鋼筋與該複數個第二鋼筋形成一第一平面。該複數個第三鋼筋沿該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且設置於該第一平面上,其中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具有一波浪形狀。該複數個第四鋼筋沿該Y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及該複數個第五鋼筋沿該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使得該複數個第四鋼筋與該複數個第五鋼筋形成一第二平面,其中該第二平面高於,且大致平行於該第一平面。

Description

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快速建構高品質的建築物,長久以來是建築及營造產業所追尋的目標。在眾多的施工方法中,預鑄工法因具有品質優異、施工安全迅速、營建成本經濟合理等優點,已成功應用於各種建築及營造工程中。預鑄工法係於預鑄廠或工地周邊,以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及模組化的模具,製作鋼筋結構,例如鋼筋籠,構築模板並澆置混凝土,快速大量生產高精密度且高品質均一性的柱體、梁體、板體等的結構體構件。隨後,於工地現場中藉由精確的搬運管理及組裝作業,將生產完成之結構體構件於工地現場組合。藉此,工地中的工作量可以降至最低、減少人力及施工時間,進而縮短工期。此外,這種施工法亦可減少或避免鷹架施工,大幅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當前雖已有預鑄板用於建築及營造工程中。然而,當前預鑄板的結構強度以及施工的便易性仍有改進空間,以進一步滿足業界的需求。有鑑於此,發展出嶄新的預鑄板結構配置及其製作方法,以進一步改良現有預鑄板結構,實為建築及營造業所長久企盼。
緣是,為達上述目的,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預鑄板結構,其包括:複數個第一鋼筋,其沿一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複數個第二鋼筋,其沿一Y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該複數個第一鋼筋與該複數個第二鋼筋形成一第一平面;複數個第三鋼筋,其沿該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且設置於該第一平面上,其中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具有一波浪形狀;複數個第四鋼筋,其沿該Y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及複數個第五鋼筋,其沿該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該複數個第四鋼筋與該複數個第五鋼筋形成一第二平面,其中該第二平面高於,且大致平行於該第一平面。
本揭露之另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預鑄板結構之製作方法,其包括:沿一X軸方向,以一第一預定間距,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一鋼筋;沿一Y軸方向,以一第二預定間距,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二鋼筋,使得該複數個第一鋼筋與該複數個第二鋼筋形成一第一平面;沿該X軸方向,以一第三預定間距,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三鋼筋於該第一平面上,其中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具有一波浪形狀;沿該Y軸方向,以一第四預定間距,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四鋼筋;及沿該X軸方向,以一第五預定間距,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五鋼筋,使得該複數個第四鋼筋與該複數個第五鋼筋形成一第二平面,其中該第二平面高於且大致平行於該第一平面。
為更清楚了解本創作之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
請參考圖1A並配合圖1B、圖1C及圖1D。圖1A為本揭露顯示預鑄板結構1之鋼筋結構立體示意圖。圖1B及圖1C分別展示圖1A中根據不同視角之局部側視圖。圖1D為圖1A中A處之局部放大圖。預鑄板結構1包括複數個第一鋼筋10、複數個第二鋼筋20、複數個第三鋼筋30、複數個第四鋼筋40及複數個第五鋼筋50。
請參圖1A及圖1C,複數個第一鋼筋10以第一預定間距L1沿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一預定間距L1為100mm至150mm,較佳為120mm。
請參考圖1A及圖1B,複數個第二鋼筋20以第二預定間距L2沿Y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並與複數個第一鋼筋10大致相互垂直排列,使得複數個第一鋼筋10與複數個第二鋼筋20形成具有網狀鋼筋結構之第一平面P1,並在複數個第一鋼筋10與複數個第二鋼筋20之連接處以鐵絲綁紮或焊接固定。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二預定間距L2為175mm至225mm,較佳為200mm。
請參圖1A及圖1C,複數個第三鋼筋30以第三預定間距L3沿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且其底部設置於第一平面P1上。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三預定間距L3為175mm至225mm,較佳為200mm。
如圖1B所示,第三鋼筋30包括具有複數個波峰及複數個波谷之波浪形狀。第三鋼筋30包括複數個第一部份31、複數個第二部分32及複數個第三部分33。複數個第一部份31沿Z軸方向延伸且大致平行排列。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一部份31的長度為240mm至300mm,較佳為260mm至280mm,最佳為268mm。複數個第一部份31之相鄰兩者之間包含波浪形狀之波峰者係界定為第一區間,而複數個第一部份31之相鄰兩者之間包含波浪形狀之波谷者係界定為第二區間。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一區間與第二區間的寬度大致相同,第一區間與第二區間的寬度為175mm至225mm,較佳為200mm。複數個第二部分32沿Y軸方向以第二高度H2連接第一區間之相鄰二個複數個第一部份31,以形成波浪形狀之波峰。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二部分32連接相鄰的第一部份31之頂部端點311,並在其連接處形成一圓角。複數個第三部分33沿Y軸方向以第一高度H1連接第二區間之相鄰二個複數個第一部份31,以形成波浪形狀之波谷。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三部分33連接相鄰的第一部份31之底部端點312,並在其連接處形成一圓角。第二高度H2高於第一高度H1。
請再參考圖1B,在設置第三鋼筋30時,係以第三鋼筋30之 第一部份31與第三部分33的連接圓角處抵靠第二鋼筋20之頂部,以支撐第三鋼筋30於第二鋼筋20上。本揭露之另一實施例中,可調整複數個第二鋼筋20的間距,使得第三鋼筋30之第三部分33之底部抵靠第二鋼筋20之頂部。
如圖1A、圖1C及圖1D所示,為配合預鑄板結構1的尺寸需求,當預鑄板結構1的長度大於單一第三鋼筋30之單元的長度時,可連接多個第三鋼筋30並以錯位排列的方式串接多個第三鋼筋30,使得前一個第三鋼筋30中最後一個第三部分33與後一個第三鋼筋30中第一個第三部分33相互抵靠,並在連接處以鐵絲綁紮或焊接固定。
請再參考圖1A、圖1B及圖1C。複數個第四鋼筋40以第四預定間距L4沿Y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如圖1B所示,第四鋼筋40之第四預定間距L4與第三鋼筋30之第一區間及第二區間的寬度大致相同,使得第四鋼筋40在架設時與第三鋼筋30之第一部份31相連接,在其連接處以鐵絲綁紮或焊接固定。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四預定間距L4為175mm至225mm,較佳為200mm。
複數個第五鋼筋50以第五預定間距L5沿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使得複數個第四鋼筋40與複數個第五鋼筋50形成具有網狀鋼筋結構之第二平面P2,在第四鋼筋40與第五鋼筋50之連接處並以鐵絲綁紮或焊接固定。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五預定間距為175mm至225mm,較佳為200mm。第二平面P2的高度大致位於第三鋼筋30之第一部份31的一半高度處,第二平面P2高於第一平面P1,且第二平面P2大致平行於第一平面P1。
另外,為減少鋼筋本身因其重量及長度造成的彎垂,可進一步在第一鋼筋10與第二鋼筋20之第一平面P1處以一預定距離處設置支撐件(圖未示),使支撐件之一端固定於第一鋼筋10及第二鋼筋20之至少一者,另一端支撐位於第二平面P2之第四鋼筋40或第五鋼筋50。
各種鋼筋的粗細配置及間隔距離可經過精密計算,以提供最佳的結構強度。參考圖1B及圖1C,第一鋼筋10的直徑比第二鋼筋20的直徑大,第二鋼筋20的直徑比第三鋼筋30的直徑大,第三鋼筋30的直徑比第四鋼筋40及第五鋼筋50的直徑大,第四鋼筋40及第五鋼筋50的直徑大致相同。在本揭露之另一實施例中,各種鋼筋的粗細配置亦可以其他方式配置,例如,第一鋼筋10、第二鋼筋20及第三鋼筋30之直徑皆相同。另外,由於第一鋼筋10係設置於第二鋼筋20下方以支撐第二鋼筋20及其上方的其他鋼筋結構,複數個第一鋼筋10之間的第一預定間距L1比複數個第二鋼筋20之間的第二預定間距L2小,以提供較佳的支撐強度。在本揭露之另一實施例中,各種鋼筋的間隔距離亦可以其他方式配置,例如,複數個第一鋼筋10之間的第一預定間距L1與複數個第二鋼筋20之間的第二預定間距L2相同。
請參考圖2A至圖9A,其為本揭露之一實施例顯示製作預鑄板結構1在不同階段之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B至圖9B及圖2C至圖9C,其分別為圖2A至圖9A所示實施例不同視角之局部側視圖。預鑄板結構1之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如圖2A、圖2B及圖2C所示,提供具有長直形狀之複數個第一鋼筋10,沿X軸方向,以第一預定間距L1,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一鋼筋10。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一預定間距L1為100mm至150mm,較佳為120mm。
步驟(b),如圖3A、圖3B及圖3C所示,提供具有長直形狀之複數個第二鋼筋20,沿Y軸方向,以第二預定間距L2,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二鋼筋20於複數個第一鋼筋10上方,使複數個第二鋼筋20與複數個第一鋼筋10彼此大致相互垂直,形成具有網狀鋼筋結構之第一平面P1。在舖設完複數個第二鋼筋20後,以鐵絲綁紮或焊接固定複數個第一鋼筋10與複數個第二鋼筋20之連接處。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二預定間距L2為175mm至225mm,較佳為200mm。
步驟(c),如圖4A、圖4B及圖4C所示,提供具有複數個波峰及複數個波谷之波浪形狀之複數個第三鋼筋30,沿X軸方向,以第三預定間距L3,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三鋼筋30之底部於該第一平面P1上,以第三鋼筋30之第三部分33之底部或第一部份31與第三部分33的連接處抵靠第二鋼筋20之頂部,並以鐵絲綁紮或焊接固定複數個第三鋼筋30與複數個第二鋼筋20之連接處。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三預定間距L3為175mm至225mm,較佳為200mm。當預鑄板結構1在X軸方向之長度長於第三鋼筋30之每個單元的長度時,可在此步驟中串接多個第三鋼筋30,將前一個第三鋼筋30中最後一個第三部分33抵靠後一個第三鋼筋30中第一個第三部分33(如圖1A中A處之放大圖之圖1D所示),以達到所需長度,並以鐵絲綁紮或焊接固定連接處。
步驟(d),如圖5A、圖5B及圖5C所示,提供具有長直形狀之複數個第四鋼筋40,沿Y軸方向,以第四預定間距L4,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四鋼筋40於第三鋼筋30之第一部份31的約一半高度處,並以鐵絲綁紮或焊接固定第四鋼筋40與第三鋼筋30之第一部份31之連接處。在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中,第四預定間距L4為175mm至225mm,較佳為200mm。第四鋼筋40之第四預定間距L4與第三鋼筋30之第一區間及第二區間的寬度大致相同。當預鑄板結構1在Y軸的長度超過一定值時,在第一鋼筋10與第二鋼筋20之第一平面P1以一預定距離處設置支撐件(圖未示),固定支撐件之一端於第一鋼筋10及第二鋼筋20之至少一者,支撐件之另一端支撐第四鋼筋40。
步驟(e),如圖6A、圖6B及圖6C所示,提供具有長直形狀之複數個第五鋼筋50,沿X軸方向,以第五預定間距L5,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五鋼筋50於複數個第四鋼筋40上,使複數個第五鋼筋50與複數個第四鋼筋40彼此大致相互垂直,形成具有網狀鋼筋結構之第二平面P2,並以鐵絲綁紮或焊接固定第四鋼筋40與第五鋼筋50之連接處。第二平面P2大致位於第三鋼筋30之第一部份31的一半高度處,而高於第一平面P1,且與第一平面P1大致平行。當預鑄板結構1在X軸的長度超過一定值時,在第一鋼筋10與第二鋼筋20之第一平面P1以一預定距離處設置支撐件(圖未示),固定支撐件之一端於第一鋼筋10及第二鋼筋20之至少一者,支撐件之另一端支撐第五鋼筋50。
步驟(f),如圖7B所示,澆置第一層混凝土60,以覆蓋複數個第一鋼筋10、複數個第二鋼筋20、複數個第四鋼筋40、複數個第五鋼筋50,及覆蓋複數個第三鋼筋30之一部分,以使複數個第三鋼筋30各者之複數個第二部分32暴露出於第一層混凝土60外。另外,在第一層混凝土60之頂部周邊形成導角62。圖7A展示預鑄板結構1在第一層混凝土60凝固後之視圖。如圖8所示,在完成澆置第一層混凝土60之後,將第一層混凝土60的上表面刷毛,以形成具有多個溝槽結構61之粗糙表面,以增加後續混凝土澆置於第一層混凝土60上的結合性。圖10顯示本揭露預鑄板結構1之第一層混凝土60之實例照片,在第一層混凝土60之上表面具有多個溝槽結構61。
步驟(h),如圖9A及圖9B所示,待第一層混凝土60初步凝固且第一層混凝土60之上表面經粗糙化後,將第一層混凝土60的表面澆濕,再澆置第二層混凝土70,以覆蓋複數個第三鋼筋30各者之複數個第二部分32暴露出於該第一層混凝土60外之部分,使複數個第一鋼筋10、複數個第二鋼筋20、複數個第三鋼筋30、複數個第四鋼筋40、複數個第五鋼筋50完全覆蓋於第一層混凝土60及第二層混凝土70中,完成地板結構。
本文中的用語「一」或「一種」係用以敘述本創作之元件及成分。此術語僅為了敘述方便及給予本創作之基本觀念。此敘述應被理解為包括一種或至少一種,且除非明顯地另有所指,表示單數時亦包括複數。於申請專利範圍中和「包含」一詞一起使用時,該用語「一」可意謂一個或超過一個。此外,本文中的用語「或」其意同「及/或」。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諸如「上方」、「下方」、「向上」、「左邊」、「右邊」、「向下」、「本體」、「底座」、「垂直」、「水平」、「側」、「較高」、「下部」、「上部」、「上方」、「下面」等空間描述係關於圖中所展示之方向加以指示。應理解,本文中所使用之空間描述僅出於說明之目的,且本文中所描述之結構之實際實施可以任何相對方向在空間上配置,此限制條件不會改變本揭露實施例之優點。舉例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之描述中,提供「在」另一元件「上」之一元件可涵蓋前一元件直接在後一元件上(例如,與後一元件實體接觸)的狀況以及一或複數個介入元件位於前一元件與後一元件之間的狀況。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大致」、「實質上」、「實質的」及「約」用以描述及考慮微小之變化。當與事件或情形結合使用時,該些術語可意指事件或情形明確發生之情況以及事件或情形極近似於發生之情況。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預鑄板結構 10:第一鋼筋 20:第二鋼筋 30:第三鋼筋 31:第一部份 32:第二部分 33:第三部分 40:第四鋼筋 50:第五鋼筋 60:第一層混凝土 61:溝槽結構 62:導角 70:第二層混凝土 311:頂部端點 312:底部端點 P1:第一平面 P2:第二平面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L1:第一預定間距 L2:第二預定間距 L3:第三預定間距 L4:第四預定間距 L5:第五預定間距
以下所描述的附圖僅是出於示例性目的,並非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揭露之範疇: 圖1A為本揭露顯示預鑄板結構之鋼筋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1B為圖1A沿X軸方向之局部側視圖。 圖1C為圖1A沿Y軸方向之局部側視圖。 圖1D為圖1A中A處之放大圖。 圖2A至圖7A、圖8及圖9A為本揭露顯示製作預鑄板結構在不同階段之示意圖。 圖2B至圖7B及圖9B分別為圖2A至圖7A及圖9A沿X軸方向之局部側視圖。 圖2C至圖6C分別為圖2A至圖6A沿Y軸方向之局部側視圖。 圖10為本揭露顯示預鑄板結構之第一層混凝土之實例照片。
1:預鑄板結構
10:第一鋼筋
20:第二鋼筋
30:第三鋼筋
40:第四鋼筋
50:第五鋼筋
P1:第一平面
P2:第二平面

Claims (10)

  1. 一種預鑄板結構,其包括:複數個第一鋼筋,其沿一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複數個第二鋼筋,其沿一Y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該複數個第一鋼筋與該複數個第二鋼筋形成一第一平面;複數個第三鋼筋,其沿該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且其底部設置於該第一平面上,以支撐該複數個第三鋼筋於該複數個第二鋼筋上,其中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具有一波浪形狀;複數個第四鋼筋,其沿該Y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及複數個第五鋼筋,其沿該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該複數個第四鋼筋與該複數個第五鋼筋形成一第二平面,其中該第二平面於,且大致平行於該第一平面。
  2. 如請求項1之預鑄板結構,其中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包括:複數個第一部份,其沿一Z軸方向延伸,且大致平行排列,其中該複數個第一部份之相鄰兩者之間包含該波浪形狀之波峰者係界定為一第一區間,且該複數個第一部份之相鄰兩者之間包含該波浪形狀之波谷者係界定為一第二區間;複數個第二部分,其沿該Y軸方向連接該第一區間之相鄰二個該複數個第一部份;及複數個第三部分,其沿該Y軸方向連接該第二區間之相鄰二個該複數個第一部份。
  3. 如請求項2之預鑄板結構,其中該複數個第二部分以一第二高度連接相鄰二個該複數個第一部份,且該複數個第二部分連接該複數個第一部份之頂部端點;及該複數個第三部分以一第一高度連接相鄰二個該複數個第一部份,該第二高度高於該第一高度,且該複數個第三部分連接該複數個第一部份之底部端點。
  4. 如請求項2之預鑄板結構,其中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之該複數個第三部分抵靠該複數個第二鋼筋。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預鑄板結構,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層混凝土,該第一層混凝土覆蓋該複數個第一鋼筋、該複數個第二鋼筋、該複數個第四鋼筋、該複數個第五鋼筋,及該複數個第三鋼筋之一部分。
  6. 如請求項5之預鑄板結構,其中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之該複數個第二部分暴露出於該第一層混凝土之一上表面,且該上表面為一粗糙的表面。
  7. 如請求項6之預鑄板結構,其中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中之該複數個第一部份各者與其相連接之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的連接處均形成一圓角。
  8. 一種預鑄板結構之製作方法,其包括:沿一X軸方向,以一第一預定間距,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一鋼筋;沿一Y軸方向,以一第二預定間距,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二鋼筋,使得該複數個第一鋼筋與該複數個第二鋼筋形成一第一平面;沿該X軸方向,以一第三預定間距,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三鋼筋於該第一平面上,其中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具有一波浪形狀;沿該Y軸方向,以一第四預定間距,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四鋼筋;及沿該X軸方向,以一第五預定間距,大致平行地設置複數個第五鋼筋,使得該複數個第四鋼筋與該複數個第五鋼筋形成一第二平面,其中該第二平面高於且大致平行於該第一平面。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包括:複數個第一部份,其沿一Z軸方向延伸,且大致平行排列,其中該複數個第一部份之相鄰兩者之間包含該波浪形狀之波峰者係界定為一第一區間,且該複數個第一部份之相鄰兩者之間包含該波浪形狀之波谷者係界定為一第二區間;複數個第二部分,其沿該Y軸方向連接該第一區間之相鄰二個該複數個第一部份;及複數個第三部分,其沿該Y軸方向連接該第二區間之相鄰二個該複數個第一部份,其中在沿該X軸方向,以一第三預定間距,大致地平行設置複數個第三鋼筋於該第一平面上之步驟包括:抵靠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之該複數個第三部分之底部於該複數個 第二鋼筋之頂部。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進一步包括澆置第一層混凝土,以覆蓋該複數個第一鋼筋、該複數個第二鋼筋、該複數個第四鋼筋、該複數個第五鋼筋,及覆蓋該複數個第三鋼筋之一部分,以使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之該複數個第二部分暴露出於該第一層混凝土;使該第一層混凝土的上表面粗糙;以及待該第一層混凝土凝固後,澆置第二層混凝土,以覆蓋該複數個第三鋼筋各者之該複數個第二部分暴露出於該第一層混凝土之部分。
TW111147987A 2022-12-14 2022-12-14 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818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7987A TWI818831B (zh) 2022-12-14 2022-12-14 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7987A TWI818831B (zh) 2022-12-14 2022-12-14 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8831B true TWI818831B (zh) 2023-10-11

Family

ID=8985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7987A TWI818831B (zh) 2022-12-14 2022-12-14 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88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8878Y (zh) * 2004-04-16 2005-05-11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桁架式叠合板
US20120240497A1 (en) * 2009-04-24 2012-09-27 O'brien Maurice Construction system
CN111894191A (zh) * 2020-07-17 2020-11-0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自燃煤矸石轻集料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制备方法
US20220213684A1 (en) * 2021-01-07 2022-07-07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Modular composite action panel and structural systems using same
CN217811844U (zh) * 2022-06-21 2022-11-15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抗弯刚度的轻质薄型叠合楼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8878Y (zh) * 2004-04-16 2005-05-11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桁架式叠合板
US20120240497A1 (en) * 2009-04-24 2012-09-27 O'brien Maurice Construction system
CN111894191A (zh) * 2020-07-17 2020-11-0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自燃煤矸石轻集料混凝土叠合楼板及制备方法
US20220213684A1 (en) * 2021-01-07 2022-07-07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Modular composite action panel and structural systems using same
CN217811844U (zh) * 2022-06-21 2022-11-15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抗弯刚度的轻质薄型叠合楼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52176B1 (ko) 분리형 거푸집이 선조립된 기둥구조체
KR101553345B1 (ko) 더블 월 피씨들의 접합 시공방법 및 이에 의한 접합구조
CN105696851B (zh) 全预制组装式施工围挡及其施工方法
KR20200061161A (ko) Pc 더블 벽체 세움 제작용 몰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벽체가 세워진 pc 더블 벽체를 제작하는 방법
TWI818831B (zh) 預鑄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US20150027076A1 (en) Sleeve Device For Increasing Shear Capacity
GB2234276A (en) Light-weight panel of wire mesh truss used as building wall element
RU2738049C1 (ru) Плита перекрытия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210049493U (zh) 一种双层钢筋网片支撑架
TWI701373B (zh) 構築多個層樓之建築物結構之方法
TWI823797B (zh) 預鑄基座、預鑄基座之製作方法及包含其之建築結構安裝方法
CN207003805U (zh) 边框式预制板
TWI769610B (zh) 以型鋼取代部分鋼筋來組立鋼筋混凝土構造之加勁結構
TWI803435B (zh) 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CN114892840B (zh) 一种带有模网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TWI822635B (zh) 建築結構
CN217998519U (zh) 一种定位连接件和装配式组合抗震叠合墙
TWI835660B (zh) 建築結構及建築結構頂層之鋼桁架之安裝結構
CN213204438U (zh) 一种半预制及半现浇的建筑构件
CN110670761B (zh) 一种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TWI816527B (zh) 建築結構及其建造方法
TWI783894B (zh) 建築系統及其施工方法
CN212405751U (zh) 一种柱预制件
CN116892292A (zh) 一种提高复式楼层结构施工方法
JP2023172143A (ja) 断面欠損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