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3435B - 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3435B
TWI803435B TW111137288A TW111137288A TWI803435B TW I803435 B TWI803435 B TW I803435B TW 111137288 A TW111137288 A TW 111137288A TW 111137288 A TW111137288 A TW 111137288A TW I803435 B TWI803435 B TW I8034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groups
cages
reinforcements
beam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7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5840A (zh
Inventor
尹衍樑
徐坤榮
王瑞禎
陳智軒
Original Assignee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7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343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3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3435B/zh
Priority to US18/242,698 priority patent/US20240109224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415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58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B28B23/022Means for inserting reinforcing members into the mould or for supporting them in the mould
    • B28B23/024Supporting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04G11/4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for coffered or ribbed cei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建造格子板的方法。建造格子板的方法包括:提供一底模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並使複數個柱體各者的一接頭外露於底模的一頂面;提供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並將其沿一第一方向彼此平行且間隔設置於底模上,複數個第一梁筋組的各者包括:沿第一方向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及依序貫穿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內部並固定至複數個第一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一上層筋與複數個第一下層筋;提供複數個第二梁筋組,並將其沿相異於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彼此平行且並間隔設置於底模上,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的各者包括:沿第二方向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二鋼筋籠;及依序貫穿複數個第二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二上層筋,其中複數個第二上層筋搭接於複數個第一鋼筋籠的相鄰二者之間的複數個第一上層筋上;提供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的複數個第二下層筋,並將複數個第二下層筋貫穿於複數個第二鋼筋籠中;其中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經構形與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交錯設置但彼此不互相干涉,藉此複數個第一梁筋組及複數個第二梁筋組形成複數個容置空間;提供複數個格子模具於複數個容置空間中;澆置混凝土,以使混凝土包覆複數個第一梁筋組、複數個第二梁筋組以及複數個格子模具;及移除底模及 複數個格子模具。

Description

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建築結構及其建造方法,尤其是一種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格子板結構係廣泛應用於目前之土木及建築工程領域中,尤其是建造業廠房之興建,特別是晶圓廠之高科技建造業廠房均使用格子板做為安裝機具設備之主要結構。由於格子板結構具有耐震之特性,因此現今廠房樓板之興建大多採用格子板結構,以滿足晶圓廠因精密製程機具穩定設罝之故,其廠房樓板必須要能抵抗輕微振動之需。
預鑄工法係指一種在工廠中生產,將混凝土澆築到可重複使用的模具中,在受控環境下凝固硬化,並運送到建築工地安裝之工法。工廠生產具有環境穩定,不受天候影響且技術工需求小以及作業標準化之優點。在工地現場部分,則利用機械化設備進行組立吊裝工作,且免搭外部鷹架,外牆與裝修同步進行,有效縮短工期。由於工程現場不使用傳統木模板,有助於森林資源保存、環保,並可保持工地現場整齊潔淨。
在預鑄混凝土柱跨度範圍內配合格子板,以形成廠房樓 板,可兼具兩者之優點。然而,由於格子板需具有許多穿孔以及圍繞該等穿孔以提供格子板所需強度的鋼筋結構,以上施工方式牽涉格子板模具的設置、鋼筋綁匝以及模板的設置,且在需於預鑄混凝土柱上方之一定高度環境下施工,具有一定的施工困難度和複雜度。
是以,為瞭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提高施工效率且有系統性的格子板施工方法以及依照該施工方法完成之格子板結構,是業界所長久企盼的。
緣是,為達上述目的,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包括:提供一底模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並使複數個柱體各者的一接頭外露於底模的一頂面;提供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並將其沿一第一方向彼此平行且間隔設置於底模上,複數個第一梁筋組的各者包括:沿第一方向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及依序貫穿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內部並固定至複數個第一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一上層筋與複數個第一下層筋;提供複數個第二梁筋組,並將其沿相異於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彼此平行且並間隔設置於底模上,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的各者包括:沿第二方向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二鋼筋籠;及依序貫穿複數個第二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二上層筋,其中複數個第二上層筋搭接於複數個第一鋼筋籠的相鄰二者之間的複數個第一上層筋上;提供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的複數個第二下層筋,並將複數個第二下層筋貫穿於複數個第二鋼筋籠中;其中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經構形與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交錯設置但彼此不互相干涉,藉此複數個第一梁筋組及複數個第二梁筋組形成複數個容置空間;提供複數個格子 模具於複數個容置空間中;澆置混凝土,以使混凝土包覆複數個第一梁筋組、複數個第二梁筋以及複數個格子模具;及移除底模及複數個格子模具。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其包括:一底模,其設置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其中複數個柱體各者的一接頭外露於底模的一頂面;複數個第一梁筋組,其沿一第一方向彼此平行且間隔設置於底模上,複數個第一梁筋組的各者包括:沿第一方向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及依序貫穿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內部並固定至複數個第一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一上層筋與複數個第一下層筋;複數個第二梁筋組,並將其沿一第二方向彼此平行且並間隔設置於底模上,第一方向大致垂直於第二方向,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的各者包括:沿第二方向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二鋼筋籠;及依序貫穿複數個第二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二上層筋與複數個第二下層筋,其中複數個第二上層筋搭接於複數個第一鋼筋籠的相鄰二者之間的複數個第一上層筋上;其中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經構形與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交錯設置但彼此不互相干涉,藉此複數個第一梁筋組及複數個第二梁筋組形成複數個容置空間;及複數個格子模具,位於複數個容置空間中。
根據本揭露的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依照前述方法或結構所製成之格子板。
1:底模
2:吊軌
3:第一梁筋組
4:第二梁筋組
5:吊架
6:柱繫筋
7:格子模具
8:加強筋
9:混凝土
10:柱體
12:接頭
20:本體
22:支撐
23:彎折部
24:開口
30:第一鋼筋籠
32:第一上層筋
34:第一下層筋
36:第一腰筋
38:第一繫筋
40、40a:第二鋼筋籠
42、42a:第二上層筋
44:第二下層筋
46:第二腰筋
48:第二繫筋
50:吊繩
60:第一矩形結構
62:第二矩形結構
64、66:U型鋼筋結構
70:中空本體
72:中空柱體
74:頂面
76:底面
100:格子板
102:頂板部
104:支撐肋
106:支撐柱
108:穿孔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1、G2:間隙
R:凹槽
S:容置空間
W1、W2:間隙
以下所描述的附圖僅是出於例示性目的,並非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揭露之範疇。
圖1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一。
圖2為圖1所示的吊軌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例的第一梁筋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例的吊架與多組第一梁筋組的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二。
圖6為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例的第二梁筋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三。
圖8為圖7所展示之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四。
圖10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五。
圖11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六。
圖12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柱繫筋的立體示意圖。
圖13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所展示的柱接頭部分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14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七。
圖15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格子模具的立體示意圖。
圖16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八。
圖17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九。
圖18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的立體示意圖十。
圖19為圖18所展示結構的仰視示意圖。
圖20為圖18所展示結構沿線段A-A的局部剖切示意圖。
下文將參照圖式詳細描述本揭露的實施方式,其包括多 種實施例。應注意的是,本案實施方式的內容僅用於例示本揭露的一種具體態樣,並非限制本案所請揭露的範圍。
圖1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一,其展示提供一底模1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10上,並使複數個柱體10各者的一接頭12外露於底模1的一頂面。如圖1所示,九個柱體10間隔設置形成一矩形平面,底模1搭接於該等柱體10上,且柱體10各者的一接頭12外露於底模1的一頂面。在本實施例中,底模1所形成的平面上具有相異的一第一方向D1及一第二方向D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彼此實質上垂直。在一實施例中,柱體10是預鑄柱。如圖1所示,複數個吊軌2沿第二方向D2間隔設置於底模1上。
圖2為圖1所示的吊軌2的立體示意圖。複數個吊軌2的每一者包含一長條槽形本體20及複數個支撐22。複數個支撐22間隔地設置於長條槽形本體20上。長條槽形本體20的邊緣包含相對的二彎折部23,一開口24形成於彎折部23中且複數個支撐22位於開口24的相對側。此外,複數個吊軌2的長條槽形本體20的開口24係設置為面對底模1(如圖1所示)。
圖3為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例的第一梁筋組3的立體示意圖。圖3展示提供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其各者包括複數個第一鋼筋籠30、複數個第一上層筋32與複數個第一下層筋34。複數個第一上層筋32與複數個第一下層筋34依序貫穿複數個第一鋼筋籠30內部並固定至複數個第一鋼筋籠30。複數個第一鋼筋籠30彼此可彼此間隔一距離而產生複數個間隙W1。如圖3所示,三個第一上層筋32自複數個第一鋼筋籠30之內部固定至數個第一鋼筋籠30之上部,且二個第一下層筋34自複數個第 一鋼筋籠30之內部固定至數個第一鋼筋籠30之下部。
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各者亦可包括複數個第一腰筋36及複數個第一繫筋38。複數個第一腰筋36位於位於複數個第一上層筋32與複數個第一下層筋34之間,並與複數個第一上層筋32與複數個第一下層筋34實質上平行。複數個第一繫筋38用以固定複數個第一腰筋36。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複數個第一腰筋36為四個,其中兩條較鄰近於複數個第一上層筋32,另外兩條較鄰近於複數個第一下層筋34。第一繫筋38可用以分別固定同一高度的兩個第一腰筋36。
圖4為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例的吊架5與多組第一梁筋組3的示意圖。圖4展示藉由一吊架5同時吊起間隔排列的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且吊架5經構形以使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位於吊架5上的高度相異。在本實施例中,五組第一梁筋組3由吊架5的吊繩50所吊起,且五組第一梁筋組3的高度由圖4的左側至右側逐漸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及圖2所示的吊軌2亦可利用吊架5運送至底模1上。
圖5為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二。圖5展示依序將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彼此平行設置於底模1上,且沿第一方向D1依一預定的距離,間隔設置。藉由如圖4所示的不同高度的第一梁筋組3的配置,可使吊架5吊放較多組的第一梁筋組3,且在緩慢下降過程中,第一梁筋組3依序放置於底模1上。相較於習知技術中將第一梁筋組3在吊架5上配置於同一高度而需要重複將吊架5升起和下降的組裝方式,本實施例中將第一梁筋組3利用吊架5而具有高度相異的配置方式可以大幅提升組裝效率。
圖6為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例的第二梁筋組4的立體示意 圖。圖6展示提供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且其各者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二鋼筋籠40、40a及複數個第二上層筋42。在本實施例中,有三個第二上層筋42一起依序貫穿並於下方支撐複數個第二鋼筋籠40、40a。複數個第二鋼筋籠40、40a彼此間隔一間隙W2。此外位於一遠端的第二鋼筋籠40a(例如圖6左側)中的複數個箍筋可較其他第二鋼筋籠40略為收攏(即,較為密集)。
圖7為根據本揭露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三。圖7展示將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沿相異於第一方向D1的一第二方向D2,以彼此平行的方式且並以一預定距離間隔地設置於底模1上。
如圖7所示,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經構形與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交錯設置,且藉由複數個第一鋼筋籠30及複數個第二鋼筋籠40之間的間隙W1、W2而彼此不互相干涉,藉此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及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形成為一棋盤狀結構,並形成複數個容置空間S於其中。請參閱圖1及圖2,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提供於圖2所示的複數個吊軌2的複數個支撐22上。
圖8為圖7所示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8展示提供依序貫穿複數個第二鋼筋籠40的複數個第二上層筋42,且其搭接於複數個第一鋼筋籠30的相鄰二者之間的複數個第一上層筋32上。圖8展示提供複數個續接器43,連接對應的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的複數個第二上層筋42以形成依序貫穿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的複數個第二上層筋4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梁筋組4的預先收攏的第二鋼筋籠40a,被拉伸至左側的另一個第二梁筋組4的複數個第二上層筋42a上。
圖9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四。圖 9展示提供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的複數個第二下層筋44,並將複數個第二下層筋44貫穿於複數個第二鋼筋籠40、40a中,並固定至複數個第二鋼筋籠40、40a的下部上。
圖10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五。圖10展示提供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的複數個第二腰筋46。複數個第二腰筋46位於複數個第二鋼筋籠40、40a中且介於複數個第二上層筋42與複數個第二下層筋44之間並與其大致平行。
圖11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六。圖11展示提供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的複數個第二繫筋48。複數個第二繫筋48用以固定分別位於第二梁筋組4之兩側的一對第二腰筋46。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繫筋48的形狀是U型,用以經由彎曲的兩端,鉤住該對第二腰筋46。
圖12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中的柱繫筋6的立體示意圖。圖12展示提供複數個柱繫筋6,其包括彼此平行設置的複數個第一矩形結構60以及複數個第二矩形結構62。複數個第二矩形結構62與複數第一矩形結構60大致垂直設置定。第一矩形結構60可包括二U型鋼筋結構64,彼此相對設置。第二矩形結構62可包括二U型鋼筋結構66,彼此相對設置。
圖13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接頭12部分處的放大示意圖。如圖13所示,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及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乃包圍著容置空間S中自柱體10(參圖1)上方延伸出的接頭12。圖14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格子模具7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七。圖14展示複數第一矩形結構60及複數第二矩形結構62分別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 D2,從複數個第一鋼筋籠30及複數個第二鋼筋籠40外包圍接頭12的複數個側邊。
圖15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格子模具7的立體示意圖。如圖15所示,格子模具7包含一中空本體70以及位於中空本體70頂面74上的複數個中空柱體72。本實施例的中空柱體72的數量為四個,且以2X2的方式平均排列於中空本體70上。中空本體70的底面76的面積大於頂面74的面積,且截面積自下而上逐漸縮小,而形成一楔形狀四方體。
圖16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八。圖16展示提供複數個格子模具7於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及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之間的複數個容置空間S中。在本實施例中,格子模具7未設置在接頭12處。
圖17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示意圖九。圖17展示提供複數個加強筋8,其各別設置於複數個格子模具7的複數個中空柱體72之間,並向外延伸至相鄰的格子模具7的複數個中空柱體72之間。另外,複數個加強筋8可各別跨越於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或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上。
圖18為根據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的建造流程的立體示意圖十。圖18展示澆置混凝土9,以使混凝土9包覆前述的複數個第一梁筋組3、複數個第二梁筋組4及複數個格子模具7。待混凝土9凝固後,移除底模1及複數個格子模具7以形成格子板100。如圖18所示,格子板100包含頂板部102、複數個支撐肋104及支撐柱106。支撐肋104及支撐柱106柱位於頂板部102的底面,支撐肋104的位置對應柱體10的位置,複數個 支撐肋104分別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延伸,且於其間形成凹槽R。頂板部102具有複數個穿孔108。在本實施例中,每四個穿孔108的底面的開口共同對應於一個凹槽R。
圖19為圖18所示結構的仰視示意圖。圖20為圖18所展示結構沿線段A-A之局部剖切示意圖。如圖19及圖20所示,吊軌2的長條槽形本體20的開口24係設置為可從支撐肋104的底面外露,以供連接其他設備。
本文中的用語「一」或「一種」係用以敘述本揭露的元件及成分。此術語僅為了敘述方便及給予本揭露的基本觀念。此敘述應被理解為包括一種或至少一種,且除非明顯地另有所指,表示單數時亦包括複數。於申請專利範圍中和「包括」一詞一起使用時,該用語「一」可意謂一個或超過一個。此外,本文中的用語「或」其意同「及/或」。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諸如「上方」、「下方」、「向上」、「左邊」、「右邊」、「向下」、「本體」、「底座」、「垂直」、「水平」、「側」、「較高」、「下部」、「上部」、「上方」、「下面」等空間描述係關於圖中所展示的方向加以指示。應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間描述僅出於說明的目的,且本文中所描述的結構的實際實施可以任何相對方向在空間上配置,此限制條件不會改變本揭露實施例的優點。舉例來說,在一些實施例的描述中,提供「在」另一元件「上」的一元件可涵蓋前一元件直接在後一元件上(例如,與後一元件實體接觸)的狀況以及一或複數個介入元件位於前一元件與後一元件之間的狀況。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大致」、「實質上」、「實質的」 及「約」用以描述及考慮微小的變化。當與事件或情形結合使用時,該等術語可意指事件或情形明確發生的情況以及事件或情形極近似於發生的情況。
本文中的用語「預鑄混凝土」結構係指一種在工廠中生產,將混凝土澆築到可重複使用的模具中,在受控環境下凝固硬化,並運送到建築工地安裝的混凝土結構。
本文中的用語「半預鑄混凝土」結構係指一部分結構在工廠中生產,將混凝土澆築到可重複使用的模具中,在受控環境下凝固硬化,另一部分結構則保留不預鑄,該部分於工地現場澆置混凝土,並接合前述預鑄部分,如預鑄柱、預鑄大小梁及預鑄樓板等。
本揭露並不限於本文中所揭示的特定結構或設置,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理解,在本揭露的精神下,本文中所揭示的此等結構及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可經改變或置換。亦應瞭解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描述方向或相對位置的用語僅為描述特定實施方式及便於說明與理解而使用,並不意欲限制本揭露的範圍。。
3:第一梁筋組
4:第二梁筋組
7:格子模具
12:接頭

Claims (8)

  1. 一種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包括:提供一底模於該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並使該複數個柱體各者的一接頭外露於該底模的一頂面;提供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並將其沿一第一方向彼此平行且間隔設置於該底模上,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的各者包括:沿該第一方向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及依序貫穿該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內部並固定至該複數個第一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一上層筋與複數個第一下層筋;提供複數個第二梁筋組,並將其沿相異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彼此平行且並間隔設置於該底模上,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的各者包括:沿該第二方向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二鋼筋籠;依序貫穿該複數個第二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二上層筋,其中該複數個第二上層筋搭接於該複數個第一鋼筋籠的相鄰二者之間的該複數個第一上層筋上,提供複數個續接器,連接對應的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的該複數個第二上層筋以形成該依序貫穿該複數個第二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二上層筋;及提供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的複數個第二下層筋,並將該複數個第二下層筋貫穿於該複數個第二鋼筋籠中;其中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經構形與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交錯設置但彼此不互相干涉,藉此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及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形成複數個容置空間; 提供複數個格子模具於複數個容置空間中;澆置混凝土,以使該混凝土包覆該第一梁筋組、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以及該複數個格子模具;及移除該底模及該複數個格子模具。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提供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以及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的步驟之前,沿該第二方向,提供複數個吊軌於該底模上,其中該複數個吊軌每一者包含一長條槽形本體以及位於該長條槽形本體上的複數個支撐,該長條槽形本體包含一開口於其中且該複數個支撐位於該該口的相對側,藉此於提供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時,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位於該複數個吊軌之該複數個支撐上,且該複數個吊軌的該長條槽形本體的該開口係設置為面對該底模。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提供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的步驟,進一步包括:藉由一吊架同時吊起間隔的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且該吊架經構形以使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位於該吊架上的高度相異;及依序將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設置於該底模上。
  4. 一種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其包括:一底模,其設置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其中該複數個柱體各者的一接頭外露於該底模的一頂面; 複數個第一梁筋組,其沿一第一方向彼此平行且間隔設置於該底模上,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的各者包括:沿該第一方向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及依序貫穿該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內部並固定至該複數個第一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一上層筋與複數個第一下層筋;複數個第二梁筋組,並將其沿一第二方向彼此平行且並間隔設置於該底模上,該第一方向大致垂直於該第二方向,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的各者包括:沿該第二方向間隔設置的複數個第二鋼筋籠;及依序貫穿該複數個第二鋼筋籠的複數個第二上層筋與複數個第二下層筋,其中該複數個第二上層筋搭接於該複數個第一鋼筋籠的相鄰二者之間的該複數個第一上層筋上;其中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經構形與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交錯設置但彼此不互相干涉,藉此該複數個第一梁筋組及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形成複數個容置空間;複數個柱繫筋,其包括彼此平行設置的複數第一矩形結構以及與該複數第一矩形結構大致垂直設置且固定的複數第二矩形結構;其中該複數第一矩形結構以及該複數第二矩形結構分別從該複數個第一鋼筋籠及該複數個第二鋼筋籠外包圍該複數個接頭的複數個側邊;及複數個格子模具,位於該複數個容置空間中。
  5. 如請求項4之結構,進一步包含複數個吊軌於該底模上,其中該複數個吊軌每一者包含一長條槽形本體以及位於該長條槽形本體上的複數個支 撐,該長條槽形本體包含一開口於其中且該複數個支撐位於該該口的相對側,且該複數個吊軌的該長條槽形本體的該開口係設置為面對該底模,且該複數個第二梁筋組位於該複數個吊軌之該複數個支撐上。
  6. 如請求項5之結構,其中該複數個第二鋼筋籠包含複數個腰筋,位於該複數個第二上層筋與該複數個第二下層筋之間並與其大致齊平,以及複數個繫筋,分別固定該複數個腰筋。
  7. 如請求項4之結構,其中該複數個格子模具包含一中空本體以及位於該中空本體的複數個中空柱體,且該結構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加強筋,設置於該複數個格子模具的該複數個中空柱體之間。
  8. 一種依照請求項1-3任一方法所製成之格子板。
TW111137288A 2022-09-30 2022-09-30 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TWI803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7288A TWI803435B (zh) 2022-09-30 2022-09-30 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US18/242,698 US20240109224A1 (en) 2022-09-30 2023-09-06 Waffle slab and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7288A TWI803435B (zh) 2022-09-30 2022-09-30 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3435B true TWI803435B (zh) 2023-05-21
TW202415840A TW202415840A (zh) 2024-04-16

Family

ID=8742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7288A TWI803435B (zh) 2022-09-30 2022-09-30 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9224A1 (zh)
TW (1) TWI80343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21776U (en) * 2002-06-18 2003-02-21 Runhorn Pretech Eng Co Ltd Reinforcement assembling device for grids/plates
CN101255748A (zh) * 2007-02-27 2008-09-03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格版楼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21776U (en) * 2002-06-18 2003-02-21 Runhorn Pretech Eng Co Ltd Reinforcement assembling device for grids/plates
CN101255748A (zh) * 2007-02-27 2008-09-03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格版楼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09224A1 (en)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27062B2 (en) Pre-cast concrete panels for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WO2013159682A1 (zh) 一种带凹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3529956A (zh) 一种剪力墙盒式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TWI803435B (zh) 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JP5839164B2 (ja) 建屋の建設方法
CN108412099A (zh) 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
WO2016137189A1 (ko) 단위체 콘크리트 구조물 주택 시공방법
CN110863586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t字型水平连接节点
CN112359965A (zh) 一种带肋模构造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TW202415840A (zh) 格子板,用於建造格子板的結構,及於間隔設置的複數個柱體上方建造格子板的方法
JPH04161542A (ja) 柱と梁の接合工法及びその構造
TWI701373B (zh) 構築多個層樓之建築物結構之方法
KR20130022656A (ko) 습식공법과 건식공법을 결합한 하이브리드 건축 시공방법
RU96589U1 (ru) Каркас здания
KR101697361B1 (ko) 조립식 기둥과 보 및 슬라브의 연결구조
JPH0312184B2 (zh)
KR101866559B1 (ko) Pc를 통한 콘크리트 건축물의 건축공법
JP7202413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KR100612662B1 (ko) 철근콘크리트구조물의 철근망 조립시공법
TWI769610B (zh) 以型鋼取代部分鋼筋來組立鋼筋混凝土構造之加勁結構
CN214061940U (zh) 一种带肋模构造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
CN216641101U (zh) 装配式钢壳复合免拆模密肋楼盖
CN210316183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砌块
JPH08189125A (ja) スラブの構築方法及びスラブ構造体
CN215630819U (zh) 一种轻质预制装配式psw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