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7132U - 手提袋 - Google Patents

手提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7132U
TWM447132U TW101213436U TW101213436U TWM447132U TW M447132 U TWM447132 U TW M447132U TW 101213436 U TW101213436 U TW 101213436U TW 101213436 U TW101213436 U TW 101213436U TW M447132 U TWM447132 U TW M44713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ing plate
handbag
bottom portion
impact absorbing
tote ba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3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yohiko Tanaka
Hideya Osaki
Takao Kamata
Original Assignee
Stor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oria Corp filed Critical Storia Corp
Publication of TWM447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7132U/zh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Description

手提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具有在災害時保護人的頭部的頭部保護功能的手提袋。
外出時,手提袋係廣泛地被使用。如專利文獻1所示,手提袋在上部具有開口且通過該上部開口能夠將物品收納於內部,藉由使用此手提袋,能夠輕鬆地收納物品而進行攜帶,並且在不搬運物品時,能夠藉由折疊而小型化。
然而,近來,考慮到地震等災害,存在有準備安全帽之傾向。這是因為如果戴上安全帽,在地震等災害時能夠保護使用者的頭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授權實用新型第03153418號公報
但是,另一方面,安全帽具有比人類的頭部略大的尺寸,需要有對應於該尺寸的保管場所。而且,在地震等災害時,如果不在安全帽的保管場所附近時,就無法及時利用安全帽。
本創作係有鑑於上述實情而完成者,其技術課題在於提供 一種手提袋,除了能夠進行物品的攜帶以外,不需要特別地確保保管場所,而且,能夠及時並且確實地保護使用者的頭部。
為了達成上述技術課題,在本創作(有關於第1創作)中,提供一種手提袋,手提袋主體之構成包含有:帶狀的底部;第1對對向壁部,從該底部的寬度方向兩側立起且相互對向;第2對對向壁部,從上述底部的延伸方向兩側立起且相互對向;在該手提袋主體的上部形成出入開口,上述手提袋係構成為,上述手提袋主體係形成為可使使用者的頭部通過該手提袋主體的出入開口而進出手提袋的尺寸,在上述手提袋主體的底部係以朝該底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有吸收衝擊的衝擊吸收板,在上述第2對對向壁部中的至少一對向壁部,設置有能夠從內部確認外部的外部確認窗、和可使上述手提袋主體的內外通氣移動的通氣孔,上述外部確認窗係設定為在使用者戴上上述手提袋而使該使用者的頭部進入該手提袋內時,配置於該使用者的目視區域。作為此第1創作的較佳態樣,可成為如第2創作以下的記載。
根據本創作(有關於第1創作),利用外出時會攜帶手提袋之手提袋本來的特性,在地震等災害發生時,能夠立即戴上該手提袋,藉此,能夠藉由手提袋主體底部的衝擊吸收板保 護該使用者的頭部。此時,使用者不但能夠通過通氣孔呼吸,而且能夠一邊利用外部確認窗確認外部一邊行動。因此,能夠及時並且確實地保護使用者的頭部。
另一方面,在平常(無災害)時,當然也能夠進行原本的物品的攜帶。在不使用該手提袋時,能夠緊湊地折疊而不造成妨礙地放置於任何地方。
因此,本創作能夠提供一種手提袋,除了能夠進行物品的攜帶以外,不需要特別地確保保管場所,而且,能夠及時並且確實地保護使用者的頭部。
根據第2創作,由於在手提袋主體底部的內面側保持有衝擊吸收板,所以,能夠將衝擊吸收板以無法從外部看見的方式收納於手提袋主體內,並且能夠防止使用者將手提袋主體戴上頭部時,衝擊吸收板從手提袋內落下,而無法藉由該衝擊吸收板進行使用者頭部的保護。
根據第3創作,由於在第1對對向壁部,分別具備有從手提袋主體的出入開口朝向外側突出的把手,在衝擊吸收板上,在朝向手提袋主體的開口側的板面形成多個溝槽,各溝槽一面橫貫衝擊吸收板的寬度方向整體而延伸,一面在該衝擊吸收板的延伸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因此,能夠以各溝槽為基準使衝擊吸收板沿著使用者的頭部彎曲,能夠有效地防止落下物等而保護使用者的頭部。
另外,伴隨於此,作為衝擊吸收板,能夠使用硬度較高的 物質(能夠沿著使用者的頭部彎曲使用),能夠更加有效地防止落下物等而保護使用者的頭部。
而且,在戴蓋上手提袋主體的狀態下藉由握住把手而將手提袋主體向下拉,能夠容易地使衝擊吸收板沿著使用者的頭部彎曲,能夠有效地利用手提袋的把手。
根據第4創作,由於在各把手分別設置有把手延長部,該把手延長部係從該各把手朝底部的延伸方向兩側延伸而連結於該底部,因此,在戴上手提袋主體的狀態下藉由握住把手而將手提袋主體向下拉,該力作為彎曲力而確實地傳遞至衝擊吸收板,能夠使衝擊吸收板確實地沿著使用者的頭部。
根據第5創作,由於在底部的內底面上,以覆蓋該內底面的方式配置有保持材料,並且底部和保持材料在該底部的寬度方向兩側部分結合,在底部和保持材料之間收納有衝擊吸收板,因此,能夠不使用粘接劑而將衝擊吸收板保持於底部的內底面,藉由衝擊吸收板相對於底部的內底面的保持,能夠防止衝擊吸收板變得難以彎曲。
根據第6創作,由於外部確認窗以及通氣孔係由使第2對對向壁部中的至少一對向壁部形成為篩孔狀或者網眼狀所構成,因此,能夠將外部確認窗以及通氣孔形成為簡易的共通的構成(使至少一對向壁部形成為篩孔狀或者網眼狀),能夠容易地製造該手提袋。
根據第7創作,由於衝擊吸收板係形成為構成多個層的積 層構造,多個層係以隨著接近手提袋的底部硬度變高的方式設定,因此,作為防止落下物而保護使用者頭部的衝擊吸收板,能夠提供一種較佳的手提袋。
根據第8創作,由於衝擊吸收板係朝向底部依序配置胺基甲酸乙酯海綿、發泡聚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樹脂成形體的積層構造,因此,作為衝擊吸收板,能夠具體地提供一種較佳的手提袋。
以下,根據圖式對本創作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在圖1中,元件符號1係表示實施形態的手提袋。此手提袋1具有手提袋主體2、和一對把手3。
如圖1、圖2所示,手提袋主體2之構成包含有:帶狀的底部4;第1對對向壁部5,從該底部4的寬度方向兩側立起且相互對向;第2對對向壁部6,從底部4的延伸方向兩側立起且相互對向。藉此,在手提袋主體2的上部形成有出入開口7,通過該出入開口7,能夠將物品收納於手提袋主體2內。此手提袋主體2的出入開口7係形成為可使人(人類、使用者)8的頭部8a進出手提袋主體2的內部的尺寸,在人8的頭部8a通過出入開口7進入手提袋1內時,該手提袋1的底部4係由人8的頭部8a所支撐(參照圖4)。
在本實施形態中,此手提袋主體2,其第1對對向壁部5以及底部4係由不織布所形成,第2對對向壁部6係由透明 的材質,例如塑膠薄片(plastic sheet)所形成。當然,作為第1、第2對對向壁部5、6以及底部4的材料,能夠使用各種材料。
如圖1、圖2所示,上述一對的各把手3係在相互對向的狀態下分別安裝於第1對對向壁部5的內面。此各把手3例如使用布製的帶狀材所形成,為了能夠用手握住,該各把手3係配置成從出入開口7的上緣部朝外側(上方)突出而劃分該上緣部和大致半圓空間。
在本實施形態中,在此各把手3的兩端側,把手延長部9係分別連續地設置於各把手3的兩端側。此一對把手延長部9在安裝於第1各對向壁部5的內面的狀態下,一邊在手提袋主體2的底部4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分開,一邊從手提袋主體2的上緣部側朝底部4延伸,在該一對把手延長部9到達底部4時,該一對把手延長部9進一步在安裝於底部4內面的狀態下朝寬度方向延伸,與相對側對向壁部5的一對把手延長部9連接。在此情況下,為了將把手延長部9安裝於第1對對向壁部5以及底部4,由於第1對對向壁部5以及底部4係由不織布所形成,所以利用縫製。
如圖2所示,在上述底部4的內底面上,設置有作為保持材料的保持布10。保持布10係配置成覆蓋底部4的內底面,該底部4和保持布10係在該底部4的寬度方向兩側部分藉由縫製而結合。藉此,在底部4和保持布10之間形成 有帶板狀的收納空間11,該收納空間11的兩端係為開口。
如圖1~圖3所示,在上述收納空間11內收納有衝擊吸收板12。衝擊吸收板12具有底部4或者比其略小的尺寸以及形狀而形成帶板狀,藉由該衝擊吸收板12收納在收納空間11內,使手提袋1的底部4維持為平板狀。衝擊吸收板12相對於此收納空間11的收納,在成為將手提袋主體2內裡朝外翻的狀態(圖2所示的狀態)後,從收納空間11的一開口放入衝擊吸收板12,然後,恢復到將手提袋1表面朝外的狀態(圖1的狀態)。藉此,使收納空間11的兩開口由第2對對向壁部6所堵塞,而限制衝擊吸收板12從收納空間11脫落出。
在本實施形態中,此衝擊吸收板12形成以硬度不同的多個層13~15所形成的積層構造,該多個層13~15係以隨著接近手提袋主體2的底部4硬度變高的方式設定。具體而言,為了越朝向底部4使硬度越高,作為層13係使用胺基甲酸乙酯海綿,作為層14係使用發泡聚苯乙烯,作為層15係使用ABS樹脂成形體。
如圖3所示,在此衝擊吸收板12形成有多個(在本實施形態中為2個)溝槽16。各溝槽16係橫貫衝擊吸收板12的寬度方向(圖3中,紙面垂直方向)整體而延伸,該各溝槽16係在衝擊吸收板12的延伸方向(圖3中,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層14的壁厚度方向兩面 形成有多個溝槽16(16a、16b),其中,距離底部4較遠側的面的各溝槽16a,與距離底部4較近側的面的各溝槽16b相比,溝槽寬度、溝槽深度係形成為較大,該溝槽寬度係隨著遠離底部4而變寬。
如圖1、圖2所示,在上述第2對對向壁部6,分別形成有外部確認窗17以及通氣孔18。外部確認窗17佔各對向壁部6中較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靠下方側部分的區域,此區域係在使用者8戴上手提袋主體2使該使用者8的頭部8a進入該手提袋主體2內時,位於該使用者8的目視區域。此外部確認窗17的區域係利用構成該部分的材質(塑膠薄片)的透明性,能夠從內部目視外部。因此,頭部8a進入手提袋主體2內的使用者8能夠從外部確認窗17觀察外部,能夠一邊維持該狀態一邊行動。
通氣孔18係形成於各對向壁部6中較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靠上方側部分的區域。在本實施形態中,通氣孔18係由具有多個小孔狀的通氣孔18所構成,該多個通氣孔18在使用者8戴上手提袋主體2使該使用者8的頭部8a進入該手提袋主體2內時,位於該使用者8的嘴邊。藉此,即使在將手提袋主體2戴在頭部8a的狀態下,使用者8也能夠進行呼吸。
在此一手提袋1中,通常,從出入開口7放入物品,藉由握住該手提袋1的把手3,能夠與手提袋1一起搬運其內部 的物品。
在地震等災害發生時,利用攜帶手提袋1的特性,如圖4所示,將該手提袋1戴上頭部8a,將把手3拉向下方。藉此,衝擊吸收板12係基於多個溝槽16,以沿著使用者8的頭部8a的方式彎曲,該衝擊吸收板12係防止落下物而保護使用者8的頭部8a。
此時,衝擊吸收板12為了有效地防止落下物而保護使用者8的頭部8a,使越朝向手提袋主體2的底部4越成為硬質材料,並且考慮多個溝槽16的位置,使得包含上述硬質材料層的積層構造的衝擊吸收板12沿著使用者8的頭部8a確實地彎曲,而且,顧慮到拉把手3的力傳遞至衝擊吸收板12的延伸方向兩側,從而使衝擊吸收板12沿著使用者8的頭部8a立即彎曲。
另外,在不使用手提袋1時,能夠折疊而小型化。因此,能夠以手持攜帶,也能夠放入皮包內攜帶,而且,在家庭中也不需要特別地確保保管場所。
雖然針對以上實施形態已進行說明,但本創作包含如下態樣。
(1)將第2對對向壁部6的至少一壁部構成為篩孔狀或者網眼狀,藉此,構成外部確認窗17以及通氣孔18。
(2)關於衝擊吸收板12相對於手提袋主體2的底部4的安裝,只要安裝於底部4,其安裝方法可以為任何方法,另外, 其安裝位置可以是底部4的內面側也可以是外面側。
(3)利用難燃性構件(例如難燃性的布料)形成手提袋主體2和把手3。
本創作的目的並不限於明確記載者,也暗含提供在實質上較佳或者作為優點而表現者。
1‧‧‧手提袋
2‧‧‧手提袋主體
3‧‧‧把手
4‧‧‧手提袋主體的底部
5‧‧‧第1對對向壁部
6‧‧‧第2對對向壁部
7‧‧‧出入開口
8‧‧‧使用者
8a‧‧‧頭部
9‧‧‧把手延長部
10‧‧‧保持布(保持材料)
11‧‧‧收納空間
12‧‧‧衝擊吸收板
13‧‧‧層
14‧‧‧層
15‧‧‧層
16‧‧‧溝槽
16a‧‧‧溝槽
17‧‧‧外部確認窗
18‧‧‧通氣孔
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涉及的手提袋的立體圖。
圖2係表示將圖1的手提袋內裡朝外翻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3係說明實施形態的衝擊吸收板的說明圖。
圖4係說明戴上實施形態涉及的手提袋而保護使用者頭部的狀態的說明圖。
1‧‧‧手提袋
2‧‧‧手提袋主體
3‧‧‧把手
6‧‧‧第2對對向壁部
8‧‧‧使用者
8a‧‧‧頭部
9‧‧‧把手延長部
12‧‧‧衝擊吸收板
13‧‧‧層
14‧‧‧層
15‧‧‧層
16a‧‧‧溝槽
16b‧‧‧溝槽

Claims (10)

  1. 一種手提袋,手提袋主體之構成包含有:帶狀的底部;第1對對向壁部,從該底部的寬度方向兩側立起且相互對向;及第2對對向壁部,從上述底部的延伸方向兩側立起且相互對向;在該手提袋主體的上部形成出入開口,其特徵在於:上述手提袋主體係形成為可使使用者的頭部通過該手提袋主體的出入開口而進出的尺寸,在上述手提袋主體的底部,以朝該底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有吸收衝擊的衝擊吸收板,在上述第2對對向壁部中的至少一個對向壁部,設置有能夠從內部確認外部的外部確認窗、和可使上述手提袋主體的內外通氣移動的通氣孔,上述外部確認窗係設定為在使用者戴上上述手提袋而使該使用者的頭部進入該手提袋內時,配置於該使用者的目視區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手提袋,其中,在上述手提袋主體底部的內面側,保持有上述衝擊吸收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手提袋,其中,在上述第1對對向壁部,分別具備有從上述手提袋主體的出入開口朝向外側突出的把手,在上述衝擊吸收板上,在朝向上述手提袋主體的開口側的 板面,形成多個溝槽,上述各溝槽係一面橫跨上述衝擊吸收板的寬度方向整體而延伸,一面在該衝擊吸收板的延伸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手提袋,其中,在上述各把手分別設置有把手延長部,該把手延長部係從該各把手朝上述底部的延伸方向兩側延伸而連結於該底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手提袋,其中,在上述底部的內底面上,以覆蓋該內底面的方式配置有保持材料,並且該底部和保持材料在該底部的寬度方向兩側部分結合,在上述底部和上述保持材料之間收納上述衝擊吸收板。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手提袋,其中,上述外部確認窗以及上述通氣孔係由使上述第2對對向壁部中的至少一對向壁部形成為篩孔狀或者網眼狀所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手提袋,其中,上述衝擊吸收板係形成為構成多個層的積層構造,上述多個層係以隨著接近上述手提袋的底部而硬度變高的方式設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手提袋,其中,上述衝擊吸收板係形成為構成多個層的積層構造,上述多個層係以隨著接近上述手提袋的底部而硬度變高 的方式設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手提袋,其中,上述衝擊吸收板係朝向上述底部依序配置胺基甲酸乙酯海綿、發泡聚苯乙烯、ABS樹脂成形體的積層構造。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手提袋,其中,上述衝擊吸收板係朝向上述底部依序配置胺基甲酸乙酯海綿、發泡聚苯乙烯、ABS樹脂成形體的積層構造。
TW101213436U 2011-07-13 2012-07-12 手提袋 TWM4471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4063U JP3170635U (ja) 2011-07-13 2011-07-13 手提げバッ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7132U true TWM447132U (zh) 2013-02-21

Family

ID=4778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3436U TWM447132U (zh) 2011-07-13 2012-07-12 手提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170635U (zh)
CN (1) CN202760402U (zh)
TW (1) TWM44713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3311U (ja) * 2011-11-16 2012-02-02 株式会社ストーリア ヘルメット機能を備えた物入れ
CN106073127B (zh) * 2016-07-28 2017-12-08 张卫 救生式书包
JPWO2021006218A1 (ja) * 2019-07-05 2021-09-13 アールズビジョン株式会社 バッグ本体、保護対象物収納バッグ及び精密機器収納バッ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70635U (ja) 2011-09-22
CN202760402U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7770B2 (ja) 保護ケー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589626C2 (ru) Складной шлем
JP2018131724A (ja) 内部補強材を有する衝撃吸収用保護構造体とその材料
CN108135308B (zh) 一种用于吸收和消散由碰撞产生的能量的复合几何结构及包括所述结构的安全头盔
TWM447132U (zh) 手提袋
KR200490056Y1 (ko) 다용도 안전조끼
JP3160916U (ja) 防護服
KR20070096499A (ko) 노트북 컴퓨터용 가방
JP3173311U (ja) ヘルメット機能を備えた物入れ
JP6235289B2 (ja) タブレット端末用ケース
JP3207261U (ja) バッグ
JP3013087U (ja) 眼鏡ケース
JP6969735B2 (ja) 胸部プロテクター
JP6749760B2 (ja) 座布団
JP2007226738A (ja) 携帯型情報処理機器用の保護カバー
JP2007061531A (ja) 防災頭巾機能付きバッグ
JP4914727B2 (ja) 釣竿ケース
JP2017061755A (ja) 背面保護具
JP2020096711A (ja) リュックサック
KR20190084796A (ko) 소매치기 방지용 가방
JP3203852U (ja) 防災座布団または枕
JP2019166261A (ja) 防災具兼ティッシュボックス収納箱
KR200467154Y1 (ko) 휴대용 가방
KR20220001313U (ko) 분실방지용 양방향 주머니
TWM530537U (zh) 防震頭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