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34128U - A fan assembly - Google Patents

A fan assembl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34128U
TWM434128U TW100218636U TW100218636U TWM434128U TW M434128 U TWM434128 U TW M434128U TW 100218636 U TW100218636 U TW 100218636U TW 100218636 U TW100218636 U TW 100218636U TW M434128 U TWM434128 U TW M43412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ssembly
air
battery
battery cas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18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vin John Simmonds
Original Assignee
Dys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yson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yson Technology Ltd
Publication of TWM434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34128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084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hand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16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M434128 101年5月9日修正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新型關於風扇組件。在其較佳實施例中,本新型 關於電池供電的攜帶型風扇組件。 【先前技術】 WO 2009/030879描述了包含圓柱形底部(base) 的風扇組件’該圓柱形底部容納市電電源驅動 (mains-driven)的馬達以及環形喷嘴,其中該馬達用 於旋轉葉輪(impeller)以將主氣流(primaryair)抽吸 進入底部,該環形喷嘴連接到底部並包括環形嘴,主氣 流通過該環形嘴自風扇放出。喷嘴限定一開口,風扇組 件的局部環境中的空氣被自該嘴放出的主氣流抽吸通 過該開口,而放大了主氣流》喷嘴包括柯恩達表面,所 述嘴被配置以引導主氣流到該柯恩達表面上方。柯恩達 表面環繞開口的中心軸線對稱地延伸,使得由風扇組件 產生的氣流為具有圓柱形或截頭圓錐形輪廓的環形射 流形式。 【新型内容】 在第一態樣中,本新型提供一種攜帶型風扇組件, 其包括:主體,其包括空氣入口、葉輪和用於驅動葉輪 以抽吸氣流通過空氣入口的馬達;空氣出口部分,其包 括用於從主體接收氣流的空氣通道、用於從風扇組件放 出氣流的空氣出口、以及開口,其中來自風扇組件外部 的空氣被從空氣出口放出的氣流抽吸通過該開口;以及 4 M434128 . 101年5月9日修正 直k (DC)電源,用於供應驅動dc電壓到馬達。 電源較佳地包括用於供應驅動電壓到馬達的能量 儲存裝置。驅動電壓較佳地在從4到12v的範圍内,因 此風扇組件可包括用於供應驅動電壓到馬達的至少一 個電池。然而風扇組件可包括替代的低電壓Dc電源, 諸如連接到馬達的一個或多個太陽能電池。 主體可包括用於保持形成電池組的一個或多個電 池的電池區間。該區間可藉由打開形成在主體中(例 如,在主體的底部或側壁中)的蓋而被存取(access), 而允許使用者替換放完電的電池組。該區間可被設計尺 寸以接收需要供應驅動DC電壓到馬達的任何適當數量 或類型的電池組。例如,該區間可被設計尺寸以保持用 於供應驅動電壓到馬達的複數個電池。 替代地,電池組可位於電池殼内。電池殼可位於主 體内’或者它可以位於緒外。電池殼可釋放地連接到 主體。在電池殼與主體之_可釋放連接可以是卡口或 螺、’文裝配’使得電池殼相對於主體旋轉以釋放電池殼。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主體和電池殼通過推入配合 (pus? fit)連接而連接在一起。例如,電池殼可包括公 連,器該公連接器被接收在主體的母連接器内並且可 、藉由位U於主體内的擎子(catch)被保持在母連接器 内。主體可以包括祕從域釋放電池殼的使用者可操 作的釋放機構。例如,釋放機構可包括可被使用者按壓 的致動器以移動該掣子而能使使用者拉開電池殼和主 BI4k 體0 虽電池殼在主體外部時,電池殼較佳地可釋放地連 5 M434128 101年5月9曰修正 接到主體的下私,使得當電池殼連接到主體時該電池殼 支撐風扇組件的主體。電池殼的下端較佳實質上平行於 主體的下端,使得當電池殼連接到主體時電池殼可提供 用以支撑主體的穩定平台。當電池殼連接到主體時,電 池殼和主體較佳實質上為同心的,並且可具有實質上齊 平的外表面。例如,主體和電池殼每個可具有實質上圓 柱形的外表面,以及主體和電池殼的外表面的外徑實質 上相等。 風扇組件較佳包括用於支撐馬達和葉輪的支撐 件。主體較佳包括管狀或圓柱形的側壁,其中該側壁具 有支撐件插入其t的内孔(b〇re)。例如,支撐件可以 包括框架,該框架可通過側壁的下敞開端插入主體的側 ,的内孔中。框架較佳地是與主體的側壁實質上同轴的 f狀框架。框架較佳地包括複數個孔,氣流通過該等孔 在空氣入口與葉輪之間經過。用於提供驅動電壓到馬 的電源電路可安裝在支標件上。 ’ 在組裝期間,馬達和葉輪可以在支撐件被插入主體 之前通過侧壁的下敞開端被插入主體中。然後致動器可 以(例如通過主體的側壁中形成的孔)連接到電源 路,從而使使用者能選擇性地開啟和關閉馬達。環彤抨 散器(diffuser)可以位於葉輪與空氣出口部分之間=: 從葉輪放出的氣流進人空氣出口部分之前控制其 特性。擴散ϋ可以與馬達的殼形成_體,或者其可以曰 分離的構件。底板可以被提供驗封閉側壁的下敞^ 端。底板可以支樓位於主體内的支撐件的下端,並且; 以通過按扣連接、螺紋或其他緊固件連接到主 6 M434128 . 主體較佳地包括電賴,料 ==在電池與供電電路之間形成電性電路:每個接 位於相應連接器上或附近,用於將電池殼連
μ内==且可料可再充電钱組。錢驗位於電池 電:=,電池殼可包括連接器,該連接器用於將 =連接到用於對電池充電的外部電源。該連接器可以 匕括配置驗連接到多個不科部電源料中之一的 輸入端子^如,輸人端子可以藉由轉接器連接到AC =電電源,其中該轉接器用於將市電電源轉換成沉電 壓,或者該輸人端子可以通過適 低壓DC電源。 旱的 替代地,或者另外地,風扇組件可以包括用於供應 充電電壓到電池的底座。該底座較佳地可分離地連^ 電池殼,較佳地連接到電池殼的下端,使得底座可以向 風扇組件提供可分離的底部。底座較佳地具有大致呈圓 形週邊的底部,該週邊的直徑是主體之側壁的直徑至少 1.5倍,較佳地為至少兩倍。替代地,基底可以具有二 何其他期望的形狀,諸如橢圓或多邊形形狀。底座可以 置於可旋轉的底板上,用於允許使用者旋轉風扇組件以 再次引導由風扇組件產生的氣流。底板可以藉由擺動機 構(oscillation mechanism)被擺動以掃射氣流經過例如 90°左右的角度。 此外,電池殼與底座之間的可釋放連接可以是卡口 或螺紋裝配,使得電池殼相對於底座旋轉以釋玫電池 殼。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底座和電池組藉由推入配合連 7 i# 101年5月9日修正 =連接“例如,底座可包括公連接器,該公連 Ϊ器被接收在電池殼的母連接器内,並且可以藉由位於 電池殼内的掣子(eateh)被保持在母連接器内。電池殼 :以包括用於從主體釋放電池殼的使用者可操作的釋 放,構。例如’該釋放機構可以包括致動器,該致動器 :猎由使用者㈣以移動該掣子從㈣使使用者拉開 電池殼和底座。 電池殼較佳地包括同時提供電壓到馬達和電池組 的控制電路。這能允許使用者操作風扇組件同時對電池 組再充電。風扇組件的主體還可以包括連接到供電電路 用於從外部電源接枚直流(DC)糕(較佳地在從4 到12V的範圍内)的輸入端子。這允許風扇組件在電池 組被完全放電、不存在底座時操作。 當電池殼具有内部電源時,電池殼可以提供有一個 或夕個額外特徵。例如,電池殼可包括光源(諸如發光 一極體(LED)),以在電池殼連接到風扇組件的主體或 者與風扇組件的主體分離時,允許電池殼被用作照明物 (torch)。開關可以位於電池殼的基底或側壁上,以允 許使用者選擇性地開啟光源。光源可以位於電池殼的側 壁上、電池殼的上表面上、或者用於將電池殼連接到風 扇組件之主體的連接器上。 用於將底座連接到電池殼的連接器較佳地與用於 將電池殼連接到風扇組件之底部的連接器實質上相 同。這能使電池殼和底座可互換地連接到風扇組件的主 體。例如,當直接由市電電源( mains power supply )操 作風扇組件時,使用者可以選擇性地將底座直接連接到 101年5月9日修正 風扇組件的主體。 因此,在第二態樣中,本新型提供一種攜帶型風扇 組件,其包括:主體,其包括空氣人口、葉輪和用於驅 動葉輪以抽吸氣流通過空氣入口的馬達;空氣出口部 分,其包括用於從主體接收氣流的空氣通道、用於從風 扇組件放出氣流的至少一個空氣出口、以及開口,其中 來自風扇組件外部的空氣被從至少一個空氣出口&出 的氣流抽吸通過該開口;以及第一和第二底部,可互換 地連接到主體用於供應動力到馬達,每個底部包括:第 一底部包括用於供應驅動電壓到主體的馬達的直流 (DC)電源’以及第二底部包括用於從外部電源接收 在從4到l2V範圍内的直流(DC)電壓的輪入端子。 ,佳地,為了最小化製造成本,風扇組件具有相對 少數置的組成部件H部分的空氣出口部分可以與 部分的主體形成一體。在―較佳實施例中,空氣出口部 刀包括限疋空氣通道的外部#分和内部冑分、空氣出口 和開口/主體包括容納馬達和葉輪的側壁。在該情形 下,空氣出口部分的外部部分可以與主體的侧壁形成一 體。 因此風扇組件較佳地是低功率風扇組件,其中在 使用時馬収取功率小於卿,難地小於5額功率。 内二卩σ卩分和外部部分的每一個較佳地是 環形形 狀’使得開口由封閉環限^。風扇組件較佳地具有相對 小的尺寸’開口的直徑較佳地小於15〇mm,風扇組件 較佳地小於25G_。因此,風扇組件能是攜帶 且件,適於置於桌子、椅子或其他傢倶上,或者 101年5月9日修正 適於置於車、有篷卡車或具有用於驅動風扇組件之馬達 的適當外部電源的其他汽車中。 空氣入口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孔,其中該一個或多 個孔形成在主體的侧壁中並且氣流通過其進入主體。空 氣出口部分可包括在開口周圍(較佳地圍繞開口)延伸 的單一空氣出口。替代地,空氣出口部分可以包括繞開 口間隔開的多個空氣出口。例如,空氣出口部分可以包 括位於開口的相對侧的一對空氣出口,以及每個空氣出 口放出相應部分的氣流。 該空氣出口或每個空氣出口較佳地是槽的形式,其 中該槽較佳地具有從0.5到5mm範圍内的寬度。在一 較佳實施例中,該槽或每個槽具有3mm左右的寬度。 任何適當形狀或設計的間隔物可以形成在空氣出口部 分的外部部分上,用於接合空氣出口部分的内部部分以 保持空氣出口部分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之間的受控 間距。替代地,間隔物可以形成在空氣出口部分的内部 部分上。 空氣出口較佳地定位在空氣出口部分後部,並且較 佳地被配置成引導氣流經過由空氣出口部分的内部部 分的外表面限定的内孔。該空氣出口或每個空氣出口較 佳地通過交疊空氣出口部分的内部部分的部分外表面 與外部部分的部分内表面而定義。替代地,所述空氣出 口或每個空氣出口可以被限定在空氣出口部分的内部 部分和外部部分的内表面的面對部分之間。 空氣出口部分較佳地包括一表面,該表面鄰近空氣 出口定位,並且空氣出口被配置成引導從其放出的氣流
101年5月9日修JH 到該表面上方。較佳地’該表面是彎曲表面,更佳地是 柯恩達表面。較佳地,空氣出口部分的内部部分的外表 面被成形以限定柯恩達表面。柯恩達表面是已知型態的 表面’從靠近該表面的出口流出的流體展現出柯恩達效 應。該流體趨於流動到靠近該表面、幾乎“依附”或“緊 貼”該表面的表面上方。柯恩達效應已經是經證實的、 被良好證明的捲吸(entrainment)方法,.其中主氣流被 引導到柯恩達表面上方。柯恩達表面的特徵以及在柯恩 達表面上方流動的流體的效應之描述能在諸如Reba,
Scientific American,第 214 卷,1966 年 ό 月第 84 至 92 頁中找到。藉著柯恩達表面的使用,來自風扇組件外部 的增加量之空氣被由空氣出口放出的空氣抽吸通過開 口 ° 在一較佳實施方式中,產生氣流,該氣流從風扇組 件的空氣出口部分放出。在以下描述中,該氣流將被稱 為主氣。主氣流經過柯恩達表面上方。主氣流捲吸圍 繞空氣出口部分的空氣,其用作空氣放大器以供應主氣 流和被捲吸的空氣二者到使用者。被捲吸的空氣於此將 被稱為次氣流。次氣流從圍繞噴嘴之嘴的空間、區域或 外部環境以及通過從風扇組件周圍的其他區域置換而 被抽吸,並且支配性地經過由空氣出口部分限定的開 口。被引導到柯恩達表面上方的主氣流與被捲吸的次氣 流合併等同於從風扇組件的空氣出口部分向前放出或 射出的總氣流。 在第三態樣中,本新型提供一種攜帶型風扇組件, 其包括:主體,其包括空氣入口、葉輪和用於驅動葉輪 M434128 101年5月9日修正 以抽吸氣流通過空氣入口的馬達;空氣出口部分,包括 用於從主體接收氣流的空氣通道、用於從風扇組件放出 氣流的至少一空氣出口、以及柯恩達表面,其中該至少 一空氣出口被配置成引導從其放出的氣流到該柯恩達 表面上方;以及直流(DC)電源,用於供應驅動;^壓 到主體的馬達。 較佳地,空軋出口部分包括位於柯恩達表面下游的 漸擴管(diffuser)表面。該漸擴管表面在保持流暢的、 均勻之輸出的同時朝向使用者的位置引導所放出的氣 流。 只 柯恩達表面較佳地繞與開口的平面正交的軸線延 伸。柯恩達表面與該軸線之間對著的角度較佳地在從i 到30°的範圍内,更較佳地在從15到25。的範圍内。 主體和空氣出口部分較佳地由塑膠材料形成。例 如,主體以及空氣出口部分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可以 由聚碳酸醋(PC)材料諸如PC/丙稀猜_丁二稀·苯乙歸 (ABS)混合物形成。葉輪以及有時提供的緊接葉輪下 游定位的擴散H (俯丽)也較佳地由轉材料形成, PC/ABS混合物還可用以形成這些構件^切件也可以 由塑膠材料形成,但是由於該構件主要在主體内定位, 所以其可以由較不牢固的冑 如聚丙稀/滑石混合物。 ^ ^ 以上結合本新型的第一態樣描述的特徵同樣可鹿 用于本新型的第二和第三態樣,反之亦然。 12 9 101年S月 【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考附圖僅藉由示例方式描述本新型 佳特徵。 巧較 圖1示出風扇組件10的主體。主體具有空氣人 部分12和空氣出口部分14。空氣入口部分12包括 體圓柱形的側壁16,其中該側壁16具有形成在侧壁Μ 中的複數個孔形式的空氣入口 18,主氣流自外界環^ 通過該空氣入口 18被抽吸進入空氣入口部分12。咖, 工鐵 出口部分14包括用於從風扇組件1〇放出主氣流的办a 出口 20。 ^虱 空氣出口部分14包括連接到環形内部部分24並繞 環形内部部分24延伸的環形外部部分22。空氣出口部 分14的環形部分22、24繞開口 26延伸並限定開口 26。 這些部分的每一者可以由複數個連接部分形成,但是在 該實施例中,外部部分22和内部部分24之每一者由相 應的單一模壓(single moulded)部件形成。在該實施例 中,外部部分22與空氣入口部分12的側壁16形成一 體,但是外部部分22可以連接到側壁16,例如藉由按 扣(snap-fit)連接、卡口式裝配(bayonet fitting )、螺 紋裝配(screw fitting)、膠合、超聲波焊接或藉由任何 其他適當的連接。在組裝期間,内部部分24穿過 部分22的敞開前端28被插入外部部八μ丄 一 1 〇丨分22中。如圖1〇 所示,則端28被接收在位於内部部分24前面的面 的環形槽30中。外部部分22和内部部* 24可以 導入到槽30中的粘合劑而連接在一起。 外卹卸 1(H年5月9曰修正 輪送糾L ^分2 2和内部部分2 4 一起限定用於將主氣流 内部通广氣出口 2〇的環形内部通道3次如圖10所示)。 内表^道32由外部部分22的内表面和内部部分24的 敞開it定。空氣入口部分12的侧壁16具有限定孔的 進入内^ 34’其中主氣流穿過該孔自空氣入口部分12 内部通道32。 配置^氣出口 20朝空氣出口部分14的後部定位,並被 空氣出朝風屬組件1〇的前面放出主氣流穿過開口 26。 口 26 α 2〇至少部分地繞開口 26延伸,較佳為圍繞開 表。空氣出口 20藉由分別使外部部分22的部分内 並 内°卩部分24的部分外表面交疊或面對而限定, 的才為袁形槽的形式’較佳具有從0.5至5mm範圍中 寸叵疋寬度。在該實施例中,空氣出口具有大約3 m的寬度。間隔件35可以繞空氣出口 20間隔開,以 外部部分22和内部部分24的交疊部分分開,以將 二氣出口 20之寬度保持在所需水平。這些間隔件35可 以與外部部分2 2或内部部分2 4之一者形成一體,在該 實施例中,其與外部部分22形成一體。 空氣出口 20被成形為引導主氣流到内部部分24的 外表面上方。内部部分24的外表面包括鄰近空氣出口 20疋位的柯恩達表面(coancja surface)36以及位於柯恩 達表面36下游的漸擴管(diffuser)表面38,其中空氣 出口 20引導從風扇組件10放出的空氣到該柯恩達表面 36上方。漸擴管表面38被配置成從遠離開口 26的中 心轴線X而逐漸内縮(taper),以這樣的方式使得有助 於從風扇組件1〇放出的空氣的流動。在漸擴管表面38 M434128 . 101年5月9日修正 和開口 26的中心軸線X之間對著的角度在從5到30。 的範圍内,並且在該實施例中大約為24°。如上所述’ 空氣入口部分12包括與空氣出口部分14的外部部分 22形成一體的側壁16。側壁16是大體圓柱形的形狀, 並具有敞開上端34、敞開下端40和内孔(bore) 42。 側壁16包括主氣流通過其進入風扇組件10的空氣入口 18。在該實施例中,空氣入口 18包括形成在側壁16中 的孔之陣列。替代地’空氣入口 18可以包含安裝在形 成於侧壁16中的窗内的一個或多個網格(grm )或網 孑匕(mesh)。 空氣入口部分12包括用於封閉側壁16的敞開下端 40的底板44。底板44藉由按扣連接、螺紋或其他形式 的緊固件(fastener)連接到空氣入口部分12的側壁16。 風扇組件10之主體的高度在從丨5〇到25〇mm的範 圍内’並且在該實施例中疋大約21 〇mm。由空氣出口 部分14限定的開口 26的直徑從風扇組件1〇後部朝向 風扇組件10前部增加,在該實施例中該直徑從風扇組 件10後部的大約90mm到風扇組件1〇前部的大約 130mm變化。 再次參考圖U,空氣入口部分12容納馬達和葉輪 單元(在圖11中由46概括的表示),用於通過空氣入 口 18抽吸主氣流並將其抽吸到内孔42中。如在圖2中 示出的,馬達和葉輪單元46包括葉輪Μ,葉輪利連 接到從馬達52向外延伸的旋轉軸5〇。在該實施例中, 在使用時’馬達52吸取小於10W的功率,較佳小於5W 的功率。馬達和葉輪單元46穿過側壁16的敞開下端 15 M434128 101 年 5 月 9 40被插入空氣入口部分12中。空氣入口部分12包= 具有複數個葉片的環形擴散器(diffuser) 54,其用於 收從葉輪48排出的主氣流並用於料氣流進入空氣 口部分Μ。擴散器54可以與馬達和葉輪單元邨形 -體,或者在該實關巾,其可Μ在馬達和葉輪 %之前被插人空氣人口部分12 +的分離構件, 鄰近側壁的上敞開端34定位’並被馬達 ^ 46的上端支撐。風额件1㈣Μ可以包括從主= 内表面向内延伸以防止擴脑54超過㈣i6的, 端34的突出部分(ledge ) 55。 馬達和葉輪單元46藉由支轉件56被支撲在空氣入 ㈣分12内。支推件%包括與側㈣同軸的大^ :狀的框架58,其"管狀框架58包括複數 呈 主氣流通過該孔60經過空氣入口 18和葉輪料之 馬達和葉輪單元46被切件56的上端支樓。 %還保持供電電路62,該供電電路62藉由引線(在】 1〇中未示出)連接到馬達52以提供驅動電壓到馬= 52。類似於馬達和葉輪單元46,支撐件過側壁π 的敞開下端40被插人空氣人口部分12中。支樓 端由底板44支稽,-旦空氣入口部分12的所有内部構 件都插入⑽42巾,該额44被_栽扇組件1〇 的主體。 支撐底板44較佳包括用於保持電路62的複數個彈 性保持器66°電路62包括躲從外部電源接收直流 (DC)電壓(較佳在從4到別的範_)的輸入端 子68。輸入端子68被配置用於連接到轉接器(未示 16 M434128 . 101年5月9日修正 出),該轉接器用於將交流(AC)電壓(諸如由市電電 源供電提供的110或220 AC電壓)轉換成DC電壓(例 如,4.8V DC電壓)。輸入端子68位於電路62上,以 便當支撐件56被插入空氣入口部分12中時被定位在形 成於側壁16的敞開下端40中的槽70内。槽70較佳地 被定位在風扇組件1〇之後部處或朝向風扇組件1〇之後 部被定位。
電路62還包括允許使用者選擇性開啟和關閉馬達 52的開關72。開關72可以穿過位於側壁16的前面的 孔74突出,大體與輸入端子68相反,並且可以隨著電 路62插入空氣入口部分12而連接到電路62。開關72 可以是可按下的或可旋轉的通/斷開關形式,或者其可 以是允許使用者改變葉輪48的旋轉速度的刻度盤。電 路62可包括當風扇組件1〇接通時照亮圍繞開關之 侧壁16的一部分的發光二極體(LED)或其他照明裝
為了提供用於將輸入端子68連接到外部電源以驅 $馬達52的替代物,風扇組件1〇包括供應驅動電壓到 二=電源。這允許使用者在任何期 52 ㈣巾,風I崎包括㈣軸電壓到馬達 件組被容納在可移除地連接到風扇組 中亍出,内。電池殼8〇在圖3和圖6 側壁82上端包括大體圓柱形的側壁82、連接到 %。上板84: 以及連接到㈣82下端的底板 上板84較佳與側壁82形成一體,但是其可吏 101年5月9日修正 任何適當的連接技術連接到側壁82。底板86通過按扣 連接、螺紋或其他形式的緊固件連接到側壁82。 上板84包括用於將電池殼8〇連接到風扇組件1〇 之主體的底板44的連接器⑽。在該實施例中,連接器 88是公連接器(male connector)的形式,該公連接器 與電池殼80的上板84形成一體並且被接收在形成於風 扇組件10的主體的底板44中的凹入的母連接器 (female connector) 90内。公連接器88藉由位於母連 接器90相對側的一對臂92被保持在母連接器9〇内。 圖5示出當連接到風扇组件1〇的主體時的電池組8〇。 電池殼80被成形使得其與風扇組件1〇的主體的空氣入 口部分12實質上同軸。電池殼8〇的側壁以具有與空 氣入口部分12的㈣16實質上相同的外徑,使得電池 殼80的外表面與風扇組件1G的空氣人口部分12的外 表面實質上齊平。 再次參見圖3和圖4,電池殼8〇包括第一對接潑 部94 ’其祕接觸在風練件的主體上的第二制 也組連接到馬達52。第-對接觸部9 Q0 :祐接,88上’第二對接觸部96位於母連接瑟 ,使得當電池殼80連接到風扇 接觸部94、96接合。每對接觸部Η、:突出= 在其相應的連接器88,中的相應對m :==Γ2 ’而第二對接觸部96連接到< 於電池λ又80内的控制電路%,用於 提供到馬達52。控制電路卵在 出。控制料98連_電她_,其在該示例中| M434128 . 101年5月9日修正 括徒供用於驅動馬達52的DC電壓源的三個電池。控 制電路98藉由引線102連接到第二對接觸部96。 電池殼80可從底板44釋放。這能給使用者提供操 作風扇組件10的以下選擇:電池殼8〇連接到風扇組件 10的底部以及驅動電壓通過電池組1〇〇供應到馬達 52,或者從風扇組件1〇的底部移除電池殼8〇以及驅動 電壓藉由輸入端子68供應到馬達52。返回圖4,風扇 組件10的主體包括用於從主體釋放電池殼8〇的使用者 玎操作的釋放機構。釋放機構包括可按壓的致動器 (actuator) 104,該致動器104位於輸入端子68之下 且可被使用者按壓以相對於母連接器9〇將臂92從保持 位置移動到釋放位置,從而釋放公連接器88。釋放機 構包括當致動器104被使用者釋放時用於將臂%返回 到保持位置的一個或多個彈簧或其他偏壓構件。 電池組100可以從電池殼8〇移除以在其放完電時 允許使用者替換電池組100。然而,在該實施例中,電 池組100是可再充電的,並在充電期間被保持在電池殼 80内。例如,電池組1〇0可包括複數個鋰離子電池, 或複數個鎳氫電池。現在參考圖7至圖u,風扇組件 10包括用於提供充電電壓以對電池組1〇〇充電的底座 110。底座110包括上部分112和連接到上部分112的 下部分114。上部分112較佳地是單一件,並包括具有 由圓形上板118封閉的上端的大致呈圓柱形側壁116, 以及從側壁116的下端向外延伸的環形凸緣12〇。凸緣 12〇具有圓形的外邊緣,該圓形外邊緣的直徑是側壁η 6 直徑的大約兩倍。下部分114是藉由螺紋或其他緊固件 M434128 101年5月9日修正 連接到上部分112㈣形凸緣12ϋ的圓形板形式,並提 供用於支撐風扇組件1〇的穩定平台。 上部分112包括用於將底座110連接到電池殼80 的連接器122。類似於連接器88,連接器122是公連接 益的形式,其與上部分112形成一體並且被接收在形成 於,池殼80的底板86中凹入的母連接器124内。公連 接器122藉由位於母連接器124相對側的一對彈性臂 126被保持在母連接器124内。圖8至圖η示出具有電 池殼80和連接到風扇組件的主體的底座110二者的風 扇組件10。此外,底座11〇被成形使得其與風扇組件 ίο的主體的空氣入口部分12實質上同軸。底座11〇的 側壁Π6具有與電池殼8〇的側壁82基本相同的外徑, 使得側壁82、116的外表面實質上齊平。 底座11〇包括與風扇組件1〇的主體的輸入端子68 類似的輸人端子128 ’用於從外部電源接收較佳在從4 到13V fe圍内的直流(Dc)電壓。輸入端子128被配 置用於連接到轉接器(未示出),該轉接器用於將交流 (AC)電壓(諸如由市電電源提供的11〇或22〇 ac電 壓)轉換成DC電壓(例如,4 8VDC電壓)。輸入端子 128位於底座110的後部’在形成於底座110的上部分 112中的模壓殼13〇中。輸入端子128連接到從輸入端 子128延伸到第三對接觸部134的引線132。第三對接 觸部134被配置成接合電池殼8()上的第四對接觸部 136’從而使再充電電墨通過控制電路98被供應到電池 組1〇〇。第二對接觸部134位於公連接器122上,並且 第四對接觸部136位於母連接器124上,使得當電池殼 20 101年5月9日修正 8〇連接到底座110時接觸部134、136接合。每對接觸 部134、136突出穿過形成在其相應的連接器122、124 中的相應對的孔。 控制電路98較佳地被配置成在供應驅動電壓到馬 達52的同時對電池組1〇〇充電。這能在運行風扇組件 1〇時使使用者能夠對電池組100充電。 電池殼80可從底座Π0釋放。再次返回圖6,電池 殼包括用於從底座110釋放電池殼8〇的使用者可操作 的釋放機構。釋放機構包括致動器138,該致動器138 可被使用者按壓以相對於母連接器124將臂126從保持 位置移動到釋放位置,以便釋放公連接器122。釋放機 構包括當致動器138被使用者釋放時用於將臂126返回 到保持位置的一個或多個彈簧或其他偏壓構件。 公連接器88、122較佳具有相同的大小與形狀。這 能使底座110與電池殼80可互換地直接連接到風扇組 件1〇的主體。這能給使用者提供操作風扇組件1〇的以 下選,:電池殼80連接到風扇組件1〇的底部以及驅動 電壓藉由電池組100供應到馬達52,或者從風扇組件 ίο的底部移除電池殼80以及驅動電壓藉由輸入端子68 供應到馬達52。 因此,為了操作風扇組件1〇,使用者可以(i)使 ,轉接器將輸入端子68連接到市電電源,〇i)將電池 设80連接到風扇組件1〇的主體,或者⑽將底座則 連接到電池殼80 (當連接到風扇組件的主體時),或者 =底座110連翻風扇組件1()的主體而且輸人端子⑶ 使用轉接器連接到市電電源。然後使用者按下開關7 2, M434128 101年5月9日修正 反應該動作,電路62開啟馬達52以旋轉葉輪48。葉 輪48的旋轉造成主氣流通過空氣入口 18被抽吸進入空 氣入口部分12。主氣流在經過侧壁16的敞開上端34 並進入空氣出口部分14之前順序地穿過支撐件56的孔 60以及通過馬達和葉輪單元46。 在空氣出口部分14内,主氣流被分成繞空氣出口 部分14的開口 26沿相反方向流通的兩股氣流。當氣流 經過内部通道32時,空氣經過空氣出口 20放出。從空 氣出口 20放出的主氣流被引導到空氣出口部分14的柯 恩達表面36上方,造成由來自外部環境(特別地是來 自空氣出口 20周圍的區域以及來自空氣出口部分14的 後部周圍)的空氣的捲吸(entrainment)產生的次氣流。 該次氣流穿過空氣出口部分14的開口 26,其與主氣流 結合以產生從空氣出口部分14向前射出的總氣流或氣 流。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自上方,風扇組件的主體的前視立體圖; 圖2是風扇組件的馬達和葉輪單元的葉輪及馬達 的分解圖; 圖3是自上方,風扇組件的電池殼的前視立體圖; 圖4是自下方,風扇組件的主體的前視立體圖; 圖5是自上方,風扇組件的主體以及連接至該主體 的電池殼的前視立體圖; 圖6是自下方,電池殼的後部立體圖; 圖7是自上方,風扇組件的底座(base station )的 前視立體圖; 22 M434128 . 101年5月9日修正 圖8是自上方,風扇組件的主體以及與連接至該主 體的電池殼和底座的前視立體圖; 圖9是風扇組件的主體以及與連接至其的電池殼 和底座的前視圖; 圖10是沿圖9中的線A-A截取的側剖視圖;以及 圖11是風扇組件的主體以及連接至該主體的電池 殼和底座的後視圖。 ^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風扇組件 12 空氣入口部分 14 空氣出口部分 16 側壁 18 空氣入口 20 空氣出口 22 環形外部部分/環形部分/内部部分 24 環形内部部分/環形部分/外部部分 26 開口 28 敞開前端/前端 30 環形槽/槽 32 環形内部通道/内部通道 34 敞開上端 35 間隔件 36 柯恩達表面 38 漸擴管表面 40 敞開下端 23 M434128 101年5月9日修正 42 内孔 44 底板/支禮底板 50 旋轉軸 52 馬達 54 環形擴散器/擴散器 55 突出部分 56 支撐件 58 框架/管狀框架 60 孔 62 供電電路/電路 66 彈性保持器 68 輸入端子 70 槽 72 開關 74 孔 80 電池殼 82 側壁 84 上板 86 底板 88 連接器/公連接器 90 連接器/母連接器 92臂 94 接觸部/第一對接觸部 96 接觸部/第二對接觸部 98 控制電路 100電池組 24 M434128 101年5月9日修正
104 致動器 110 底座 112 上部分 114 下部分 116 側壁 118 圓形上板 120 環形凸緣 122 連接器/母連接器 124 連接器/公連接器 126 彈性臂 130 模壓殼 132 引線 134 接觸部/第三對接觸部 136 接觸部/第四對接觸部 138 致動器 X 中心軸線 25

Claims (1)

  1. M434128 101年5月9曰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風扇組件,包括: 一主體,其包括一空氣入口、一葉輪和一用於 驅動該葉輪以抽吸一氣流通過該空氣入口的馬達; 一空氣出口部分,其包括一用於從該主體接收 氣流的空氣通道、一用於從該風扇組件放出該氣流 的空氣出口、以及一開口,其中從該風扇組件外部 的空氣被從該空氣出口放出的該氣流抽吸通過該 開口;以及 一直流電源,其用於供應一驅動電壓到該主體 的該馬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電 源包括一用於供應動力到該主體之該馬達的電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電 池位於一電池殼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電 池殼可釋放地連接到該主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主 體包括一用於從該主體釋放該電池殼的使用者可 操作之釋放機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電 26 101年5月9曰修正 池殻可釋放地連接到該主韹的一下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風扇組 件,其中該電池殼和該主體實質上同心。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風扇組 件’其中該主體和該電池殼具有實質上齊平的外表 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主 體和該電池殼皆具有一實質上圓柱形的外表面,且 其中該主體和該電池殼之外表面的外徑實質上相 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風扇組 件’其包括用於支撐該馬遠和該葉輪的支撐件,其 中該主體包括一孔,該支撐件通過該孔被插入該主 體。 1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 〇項户斤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 主體的該下端包括一孔,該支撐件通過該孔被插入 必王體。 2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 〇項戶斤述之風扇組件,其包括 一安裝在該支撐件上用於提供一驅動電壓到該馬 達的供電電路。 M434128 101年5月9日修正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風扇組 件,其中該電池是一可再充電電池。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 電池殼包括一用於將該電池連接到一電源以將該 電池充電的連接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 電池殼包括一用於將一電壓同時提供到該馬達和 該電池的控制電路。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包括 一用於提供該電池的一充電電壓之底座。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 底座與該電池殼的該下端可分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 電池殼包括一用於從該底座釋放該電池殼的使用 者可操作之釋放機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 底座包括一用於從一外部電源接收一直流電壓的 輸入端子。 28 M4341.28 . 101年5月9曰修正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風扇組件,其中該 底座給該風扇組件提供一可分離底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風扇組 .件,其中至少部分的該空氣出口部分與該主體形成 一體。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風扇組 φ 件,其中該開口由該空氣出口部分的一閉合環限 定。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風扇組件,其中該 開口的該直徑小於15cm。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風扇組 件,其中,在使用時,該馬達的吸取功率小於10W。 - 25、一種風扇組件,其包括: . 一主體,其包括一空氣入口、一葉輪和一用於 驅動該葉輪以抽吸一氣流通過該空氣入口的馬達; 一空氣出口部分,其包括一用於從該主體接收 該氣流之空氣通道、一用於從該風扇組件放出該氣 流的至少一空氣出口、以及一開口,其中從該風扇 組件外部的空氣被從該至少一空氣出口放出的該 氣流柚吸通過該開口;以及 一第一底部和一第二底部,其可互換地連接到 29 M434128 101年5月9日修正 該主體並用於供應能量到該馬達,該等底部之各者 包括:該第一底部包括一用於供應一驅動電壓到該 主體的該馬達的直流電源*以及該第二基部包括一 用於從一外部電源接收一直流電壓的輸入端子。
TW100218636U 2010-10-06 2011-10-05 A fan assembly TWM434128U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201016824A GB2484318A (en) 2010-10-06 2010-10-06 A portable, bladeless fan having a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34128U true TWM434128U (en) 2012-07-21

Family

ID=4324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18636U TWM434128U (en) 2010-10-06 2011-10-05 A fan assembly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2) CN202360474U (zh)
GB (1) GB2484318A (zh)
TW (1) TWM434128U (zh)
WO (1) WO201204602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0482A (zh) * 2017-01-19 2017-05-24 深圳市联奕实业有限公司 微型散热组件及空调服
TWI724820B (zh) * 2020-03-11 2021-04-11 崑山科技大學 高架地板節能風扇裝置與太陽能風扇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84318A (en) * 2010-10-06 2012-04-11 Dyson Technology Ltd A portable, bladeless fan having a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CN103541918A (zh) * 2013-09-30 2014-01-29 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太阳能集热装置的风扇
CN105822593B (zh) * 2016-04-29 2018-07-1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和用于无叶风扇的无叶扇头
CN105822592B (zh) * 2016-04-29 2018-07-1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
WO2018058849A1 (en) * 2016-09-28 2018-04-05 Fang Liu No-clean smoke exhauster
KR200489279Y1 (ko) * 2017-11-15 2019-05-24 김형종 다목적 휴대용 선풍기
KR101988169B1 (ko) * 2018-04-13 2019-06-11 박수성 휴대용 선풍기
KR102028291B1 (ko) * 2018-08-31 2019-10-02 박현석 손잡이 냉각수단을 갖는 날개없는 휴대용 손선풍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57261A (en) * 1918-10-02 1920-11-02 Ladimir H Svoboda Fan
DE629550C (de) * 1933-01-19 1936-05-05 Electrofan G M B H Elektrisch angetriebener Kleinluefter
JPS6483884A (en) * 1987-09-28 1989-03-29 Matsushita Seiko Kk Chargeable electric fan
US5862037A (en) * 1997-03-03 1999-01-19 Inclose Design, Inc. PC card for cooling a portable computer
AUPS049202A0 (en) * 2002-02-13 2002-03-0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ap52)
US8485875B1 (en) * 2004-07-21 2013-07-16 Candyrific, LLC Novelty hand-held fan and object holder
US20100171465A1 (en) * 2005-06-08 2010-07-08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Charging Station Configured To Provide Electrical Power to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 Therefor
US7866958B2 (en) * 2006-12-25 2011-01-11 Amish Patel Solar powered fan
GB2452593A (en) * 2007-09-04 2009-03-11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GB2452490A (en) * 2007-09-04 2009-03-11 Dyson Technology Ltd Bladeless fan
CN201221477Y (zh) * 2008-05-06 2009-04-15 王衡 充电式风扇
GB2466058B (en) * 2008-12-11 2010-12-22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nozzle with spacers
GB0903682D0 (en) * 2009-03-04 2009-04-15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GB2468317A (en) * 2009-03-04 2010-09-08 Dyson Technology Ltd Height adjustable and oscillating fan
GB2468319B (en) * 2009-03-04 2013-04-10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RU2545478C2 (ru) * 2009-03-04 2015-03-27 Дайсон Текнолоджи Лимитед Вентилятор
GB2468328A (en) * 2009-03-04 2010-09-08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assembly with humidifier
GB2468320C (en) * 2009-03-04 2011-06-01 Dyson Technology Ltd Tilting fan
CN201486901U (zh) * 2009-08-18 2010-05-26 黄浦 太阳能便携式风扇
GB2484318A (en) * 2010-10-06 2012-04-11 Dyson Technology Ltd A portable, bladeless fan having a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0482A (zh) * 2017-01-19 2017-05-24 深圳市联奕实业有限公司 微型散热组件及空调服
CN106690482B (zh) * 2017-01-19 2019-01-25 深圳市联奕实业有限公司 微型散热组件及空调服
TWI724820B (zh) * 2020-03-11 2021-04-11 崑山科技大學 高架地板節能風扇裝置與太陽能風扇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4628A (zh) 2012-05-09
GB2484318A (en) 2012-04-11
GB201016824D0 (en) 2010-11-17
CN202360474U (zh) 2012-08-01
WO2012046023A1 (en) 201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34128U (en) A fan assembly
KR101762665B1 (ko) 팬 어셈블리
JP5853340B2 (ja) ファン組立体
KR101699293B1 (ko) 팬 조립체
US20160287034A1 (en) Skin cleansing and massaging system
TWM472758U (zh) 增濕裝置(三)
JP6538302B2 (ja) 電気掃除装置
TWM461706U (zh) 增濕裝置(二)
JP6297833B2 (ja) 電気掃除装置
KR101457537B1 (ko) 분리형 가습기
JP2018015323A (ja) 電気掃除装置
CN110786782A (zh) 电吸尘器的充电座
JP2014046003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6131793A (ja) 電気掃除装置
JP2019187576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0513677A (ja) ランタン装置
US11097935B2 (en) Transitional electric can opener
US11986024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ssembly
JP2019081104A (ja) 電気掃除装置
JP2014014654A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2023024717A (ja) 電気掃除機
CN218784567U (zh) 一种手持泡泡仪
JP7291615B2 (ja) 電気掃除装置
JP2013198703A (ja) 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