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7561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7561B
TWI837561B TW110148051A TW110148051A TWI837561B TW I837561 B TWI837561 B TW I837561B TW 110148051 A TW110148051 A TW 110148051A TW 110148051 A TW110148051 A TW 110148051A TW I837561 B TWI837561 B TW I8375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upport rod
rear cover
vehicl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8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7464A (zh
Inventor
黒澤亮
藤木健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7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7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7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7561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在前整流罩之上面具有開口部的車輛中,可抑制馬達聲朝向前整流罩之外部發出聲響。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有:一對前叉(81),其連接於把手(25);頭管(21);前整流罩(50),其設有一對前叉(81)所轉動之範圍呈開口的開口部(51a);支撐桿(65),其自頭管(21)朝前方延伸;馬達(47),其連接於上述支撐桿(65)之上方;及前蓋(110),其覆蓋馬達(47)前方之至少一部分,且連接於支撐桿(65);在該跨坐型車輛中,其更具有:後蓋(130),其覆蓋前蓋(110)後方之至少一部分且與前蓋(110)接觸;馬達(47)係藉由前蓋(110)、後蓋(130)及支撐桿(65)所包圍。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習知已有一種跨坐型車輛(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其搭載具有馬達的零件。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具有馬達的ABS調變器,且記載有將ABS調變器配置於自頭管朝前方延伸之支撐桿的構成。ABS調節器係藉由前整流罩所覆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641934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通常,於馬達運行之情形下會發出馬達聲。在專利文獻1中,具有馬達的ABS調變器(ABS modulator)係被配置在作為車體外部裝飾蓋的前整流罩之內側。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中,利用前整流罩自上方覆蓋前叉之轉動部分,且轉向桿自前整流罩上面之開口所突出。因此,前整流罩上面之開口係處於藉由轉向桿被封閉的狀態,並且容易成為藉由把手蓋等自上方被覆蓋的構成,因此,ABS調變器之作動聲比較不會變成問題。然而,於跨坐型車輛如具有開口部之前整流罩的情形,該開口部係開口於前叉所轉動之範圍,在此種車輛中,其存在有ABS調節器之作動聲會發出聲響而可能傳達至騎乘者的問題。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情形所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在前整流罩之上面具有開口部的車輛中,可抑制馬達聲朝前整流罩之外部發出聲響的情形。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說明書包含於2021年3月24日在日本所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特願2021-050531號之全部內容。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有:一對前叉,其連接於把手;頭管,其可轉動地支撐上述一對前叉;前整流罩,其設有上述一對前叉所轉動之範圍呈開口的開口部;支撐桿,其自上述頭管朝前方延伸;馬達,其連接於上述支撐桿之上方;及前蓋,其覆蓋上述馬達前方之至少一部分,且連接於上述支撐桿;其特徵在於,該跨坐型車輛具備有:後蓋,其覆蓋上述前蓋後方之至少一部分且與上述前蓋接觸;上述馬達係藉由上述前蓋、上述後蓋及上述支撐桿所包圍。
在上述構成中,自車輛後方觀察時,上述前蓋係具有相對於上述馬達位於上方的上邊、位於下方的下邊、位於左側的左邊及位於右側的右邊,上述後蓋係至少各以一部分分別與上述上邊、上述下邊、上述左邊及上述右邊接觸,如此亦可。
此外,亦可在上述構成中,上述後蓋係於上述後蓋之上方具有開口部。
此外,亦可在上述構成中,自車輛後方觀察時,上述後蓋於上述後蓋之側部具有保持線束的保持部。
此外,亦可在上述構成中,於上述後蓋之前方具有頭燈,上述後蓋則具有自上述後蓋之上端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亦可。
此外,在上述構成中,上述後蓋係於上述後蓋之側部具有與彎曲蓋連結的連結部亦可。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具備有:一對前叉,其連接於把手;頭管,其可轉動地支撐上述一對前叉;前整流罩,其設有上述一對前叉在轉動之範圍呈開口的開口部;支撐桿,其自上述頭管朝前方延伸;馬達,其連接於上述支撐桿之上方;及前蓋,其覆蓋上述馬達前方之至少一部分,且連接於上述支撐桿;在該跨坐型車輛中,其具有後蓋,其覆蓋上述前蓋後方之至少一部分,且與上述前蓋接觸;上述馬達係藉由上述前蓋、上述後蓋及上述支撐桿所包圍。根據該構成,由於利用蓋及支撐桿來包圍馬達,因此在前整流罩之上面具有開口部的車輛中,其可抑制馬達聲朝向前整流罩之外部發出聲響。
在上述構成中,自車輛後方觀察時,上述前蓋具有相對於上述馬達位於上方的上邊、位於下方的下邊、位於左側的左邊及位於右側的右邊,且上述後蓋係至少各以一部分分別與上述上邊、上述下邊、上述左邊及上述右邊接觸,如此亦可。根據該構成,由於蓋在馬達之上下左右接觸,因此其可提高蓋之密封性,可抑制馬達聲朝向前整流罩之外部發出聲響。
此外,亦可在上述構成中,上述後蓋係於上述後蓋之上方具有開口部。根據該構成,可利用開口部使被前蓋、後蓋及支撐桿所包圍的內部之風朝後蓋的外側流動。
此外,亦可在上述構成中,自車輛後方觀察時,上述後蓋於上述後蓋之側部具有保持線束的保持部。根據該構成,可利用後蓋一面將馬達包圍一面保持線束。
此外,亦可在上述構成中,於上述後蓋之前方具有頭燈,上述後蓋係具有自上述後蓋之上端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根據該構成,其可藉由後蓋一面保持通風一面容易遮擋朝後方前進的頭燈之光。
此外,亦可在上述構成中,上述後蓋於上述後蓋之側部具有與彎曲蓋連結的連結部。根據該構成,其可藉由後蓋支撐作為外部裝飾蓋之彎曲蓋。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說明中若未特別記載,則所謂前後左右及上下的方向之記載,被設為與相對於車體之方向相同。此外,各圖所示之符號FR顯示車體前方,符號UP顯示車體上方,符號LH顯示車體左側。
[實施形態] 圖1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具備有ABS45之二輪機車10的左側視圖。 二輪機車10係於車體骨架11之前端部經由轉向系統12支撐前輪13,於車體骨架11之下部經由動力單元14支撐後輪16,於車體之上部配置有座墊17。 二輪機車10係供騎乘者跨坐於座墊17的速克達型之跨坐型車輛。
轉向系統12係可左右轉動地被支撐於頭管21,該頭管21係構成車體骨架11之前端部。於轉向系統12之下端部經由車軸23支撐有前輪13,於轉向系統12之上端部,經由左右一對之把手保持架24支撐有把手25。 於前輪13附設有作為煞車裝置的前輪煞車裝置26,其藉由前輪煞車裝置26對前輪13進行制動。
前輪煞車裝置26係具有安裝於前輪13的煞車碟盤26A、及安裝於轉向系統12下部的煞車卡鉗26B,煞車卡鉗26B係經由配管與設於車體前部作為制動控制裝置的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調變器46連接。 於煞車卡鉗26B,根據設於把手25的前輪用煞車桿之操作力,自ABS調變器46傳遞煞車液壓,藉由該煞車液壓並經由兩片煞車片(brake pad)夾入煞車碟盤26A而進行制動。
動力單元14具有構成前部的引擎27、及一體地設於引擎27後部的無段變速箱28,且在設於無段變速箱28後端部的輸出軸29安裝有後輪16。於後輪16附設有後輪煞車裝置31,且藉由後輪煞車裝置31對後輪16進行制動。
後輪煞車裝置31具有安裝於後輪16的煞車碟盤31A、及安裝於動力單元14後部的煞車卡鉗31B,煞車卡鉗31B係經由配管與ABS調變器46連接。 於煞車卡鉗31B,根據於把手25所具有的後輪用煞車桿之操作力,自ABS調變器46傳遞煞車液壓,藉由該煞車液壓並經由兩片煞車片夾入煞車碟盤31A而進行制動。
如圖1所示,車體骨架11具有頭管21、向下骨架93、左右一對之下部骨架94、左右一對之上部骨架95、及左右一對之後部骨架96。 向下骨架93係自頭管21之下部朝斜下方後方延伸。左右之下部骨架94係自向下骨架93下端部之左右朝斜下方側面延伸並彎曲,然後再朝後方及後方斜上方延伸。 左右之上部骨架95係自較向下骨架93與左右之下部骨架94的連接部更上方的向下骨架93朝後方斜下方延伸。左右之後部骨架96係自左右之上部骨架95之後部朝後方斜上方延伸,並且於前後方向之中間部與左右之下部骨架94之後端連接。
車體骨架11係利用車體蓋33被覆蓋。 車體蓋33具有前蓋34、前內蓋35、左右一對之主體側蓋36、左右一對之腳踏板37。 前蓋34係覆蓋車體前部。前內蓋35係自後方覆蓋轉向系統12之上部,且連接於前蓋34之左右之後緣部。左右之主體側蓋36係自前蓋34之左右後緣分別在座墊17之左右側部之下方朝後方延伸。左右之腳踏板37係設於左右之主體側蓋36之下方且其為供騎乘者放置腳的部分。
於前蓋34上部之前方配置有被擋風板支撐桿38所支撐的擋風板39。此外,於擋風板支撐桿38之後部安裝有儀表40。 前輪13係利用前擋泥板41自上方所覆蓋,後輪16係利用後擋泥板42自上方所覆蓋。 於前蓋34之下部配置有左右一對之頭燈44,於前蓋34之內部且在左右之頭燈44之後方配置有構成ABS45的ABS調變器46。 ABS調變器46控制前輪煞車裝置26及後輪煞車裝置31之制動,以防止前輪13及後輪16之制動時被鎖住。
於前內蓋35之上部內側配置有智能鎖住模組49。 二輪機車10具有智能鑰匙系統,該智能鑰匙系統係在騎乘者所攜帶之智能鑰匙(未圖示)與設於車體的控制單元(未圖示)之間進行電子認證。 智能鎖住模組49係構成智能鑰匙系統之一部分,其可執行引擎27之啟動・停止、把手25之鎖住・鎖住解除、及對座墊17、燃料箱71之蓋子72之開閉的鎖住解除(開鎖)。
二輪機車10具有配置於座墊17下方的收納箱67、及配置於跨腳空間68下方的燃料箱71,該跨腳空間68係形成在前內蓋35與座墊17兩者之間。於收納箱67與燃料箱71之間配置有電瓶(未圖示)。 座墊17係一體地具有供駕駛者所乘坐的駕駛者用座墊17a、及供同乘者所乘坐的同乘者用座墊17b。收納箱67係於前後較長地形成在遍及至座墊17之駕駛者用座墊17a及同乘者用座墊17b之下方,收納箱67上部之開口67a係藉由座墊17自上方所覆蓋。 座墊17係經由鉸鏈(未圖示)可開閉地安裝於收納箱67之前端部。座墊17之後端部係藉由設於車體骨架11後部的座墊上鎖機構74而被上鎖。
圖2為顯示二輪機車10的剖面圖。在圖2中,顯示沿著朝前後方向延伸的線將二輪機車10之偏向車寬方向左側的位置朝縱向所切開的剖面。 如圖1、圖2所示,於車體骨架11前端部之頭管21可轉動地支撐構成轉向系統12的轉向桿61。 轉向系統12具有左右一對前叉81、連結左右之前叉81的上三角台(top bridge)82及下三角台(bottom bridge)83。本實施形態之前叉81係與轉向系統12之緩衝器的部分相對應。 於上三角台82之上部安裝有左右一對之把手保持架24,於左右之把手保持架24安裝有把手25。此外,於左右之前叉81之下端部安裝有車軸23。 轉向桿61係以在上下延伸之方式架設在上三角台82與下三角台83間。
轉向系統12係可在被前蓋34及前內蓋35所包圍的空間51(參照圖2)轉動,且一對前叉81可在空間51(參照圖2)轉動。 藉由前蓋34及前內蓋35,構成本實施形態之前整流罩50。於前整流罩50形成有朝後上方延伸的筒狀空間51。於前整流罩50之上面,設有可供轉向系統12之一對前叉81所轉動的開口部51a(參照圖2)。開口部51a之開口寬度大於左右一對之前叉81。通過開口部51a,可自前整流罩50之上方辨識前叉81。
圖3為顯示頭管21前部周邊之主要部分的側視圖。圖4為顯示樹脂蓋98之前蓋110及車體前部支撐桿65的立體圖。圖5為自後方觀察車體前部支撐桿65的立體圖。 於頭管21之前部,安裝有車體前部支撐桿(支撐桿)65。 詳細而言,如圖4所示,在頭管21之前部於上下以隔開之方式設有支撐桿支架56、57。於支撐桿支架56、57利用螺栓58及螺母59安裝有第一支撐桿63。第一支撐桿63係自上三角台82與下三角台83之間朝前方延伸(參照圖1)。於第一支撐桿63之前部上部支撐有ABS調變器46。ABS調變器46具有馬達47(參照圖5)。 此外,如圖3所示,於第一支撐桿63之上部安裝有第二支撐桿64,該第二支撐桿64係在ABS調變器46之後方朝上方延伸。
第一支撐桿63及第二支撐桿64係金屬製。於第一支撐桿63及第二支撐桿64安裝有合成樹脂製之樹脂蓋98。
如圖2所示,於樹脂蓋98安裝有頭燈44及擋風板支撐桿38。於擋風板支撐桿38安裝有擋風板39。 於ABS調變器46之下方,設有頭燈44、其他之電子產品及電纜線束連接部,且將連接於上述之頭燈44、其他之電子產品的電纜線束100(參照圖3)配線在第一支撐桿63之下方。 再者,第一支撐桿63及第二支撐桿64之材料,並不限於上述之材料。
如圖1所示,於頭管21與向下骨架93之間的連接部,安裝有加強構件84(參照圖5),於加強構件84之上部經由支架(未圖示)安裝有智能鎖住模組49(參照圖1)。 於上述智能鎖住模組49及車體前部支撐桿65中,即使於轉向系統12朝左右轉動最大之情形下,仍可確保與轉向系統12之間隙。
在圖5中顯示ABS調變器46之配管86、87、88、89的配線狀態。 ABS調變器46之車寬方向其寬度大於第一支撐桿63之車寬方向的寬度,且ABS調變器46之一部分位於第一支撐桿63之上方。 於ABS調變器46之上面46a連接有由複數個金屬製之配管所形成的配管組85。配管組85係由自一側(右側)朝另一側(左側)依序地所排列之作為配管的第一配管86、第二配管87、第三配管88、第四配管89所構成。
如圖4及圖5所示,第一配管86係將煞車液壓傳送至後輪煞車裝置31(參照圖1)。第二配管87係朝後輪用煞車桿側延伸。第三配管88係朝前輪用煞車桿側延伸。第四配管89係將煞車液壓傳送至前輪煞車裝置32(參照圖1)。 配管組85之前部係沿著第一支撐桿63於前後方向延伸在第一支撐桿63之上方,配管組85之後部係自第一支撐桿63之上方且偏向車寬方向外側而朝下方延伸。
第一配管86、第二配管87、第三配管88、第四配管89係具備有連接部86a、87a、88a、89a、後方延伸部86b、87b、88b、89b、迂迴部86c、87c、88c、89c、前後延伸部86d、87d、88d、89d、及下方延伸部86e、87e、88e、89e。
第一配管86及第四配管89與上面46a的連接部86a、89a,係排列配置於車寬方向。此外,第二配管87及第三配管88與上面46a的連接部87a、88a,係排列配置於車寬方向。連接部86a、89a係配置於較連接部87a、88a靠前方且靠車寬方向外側。
後方延伸部86b、87b、88b、89b係分別自連接部86a、87a、88a、89a朝後方延伸。迂迴部86c、87c、88c、89c係自後方延伸部86b、87b、88b、89b繞過第二支撐桿64而朝下方延伸。 迂迴部86c、87c、88c、89c中之迂迴部86c,係迂迴在第二支撐桿64之右側,迂迴部87c、88c、89c係迂迴在第二支撐桿64之左側。此外,迂迴部86c、87c、88c、89c中之迂迴部88c、89c之朝下方延伸之部分,係藉由被固定於第二支撐桿64背面的後部夾持器91而保持在車寬方向。
前後延伸部86d、87d、88d、89d,係位於第一支撐桿63及下三角台83之上方,且自迂迴部86c、87c、88c、89c之各後端朝後方延伸,分別於車寬方向一面隔開一面以既定間隔來排列。前後延伸部86d、87d、88d、89d中之前後延伸部87d、88d、89d,係藉由被固定於第一支撐桿63上面之沿車寬方向延伸的上部夾持器92所保持。 再者,上述後部夾持器91及上部夾持器92,亦可分別不被固定於第二支撐桿64及第一支撐桿63。
下方延伸部86e、87e、88e、89e係在車寬方向外側自前後延伸部86d、87d、88d、89d朝下方延伸。詳細而言,下方延伸部86e、88e係朝第一支撐桿63之車寬方向一側(右側)延伸,下方延伸部87e、89e係朝第一支撐桿63之車寬方向另一側(左側)延伸。
如圖2、圖3所示,於第一支撐桿63及第二支撐桿64安裝有前蓋110。後蓋130被以4個部位固定之方式安裝在前蓋110。前蓋110及後蓋130構成為樹脂蓋98。樹脂蓋98包圍ABS調變器46。即,樹脂蓋98係藉由自前方覆蓋ABS調變器46的前蓋110、及自後方覆蓋ABS調變器46的後蓋130所構成。
圖6為前蓋110之後視圖。 樹脂蓋98之前蓋110係形成為後方開放之容器狀。如圖3所示,在側視時,前蓋110之上部係形成為朝後上方。前蓋110係具備有與ABS調變器46之上下方向位置相對應的前蓋下部111、及自前蓋下部111朝後上方延伸而覆蓋ABS調變器46之上方的前蓋上部112。前蓋上部112係延伸至較車體前部支撐桿65之第二支撐桿64靠後方。
如圖6所示,前蓋110具有中央部113。中央部113係位於前蓋110之左右方向中央。在前視時,中央部113大致形成為四角板狀。於中央部113之左側,形成有左側之側部114。於中央部113之右側,形成有右側之側部115。 於中央部113及側部114、115之下方,形成有底部116(參照圖3)。在側視時,底部116係具有較中央部113朝前方突出的突出部117、及自突出部117之後端朝下方延伸的下方連接部118。
藉由中央部113、左側之側部114、右側之側部115及底部116所包圍的空間,其形成收納ABS調變器46的收納空間(馬達收納空間)119。收納空間119係藉由中央部113、左側之側部114、右側之側部115及底部116所形成的開口形狀之開放端部120而朝後方被開放。
在圖3、圖4、圖6中,於中央部113之下部形成有開口113a。自車輛後方觀察時,於開口113a形成有角型狀的主開口113b、及自主開口113b之右側部朝右方延伸之看似狹縫狀的副開口113c。 於副開口113c之上方形成有線束保持部113d。線束保持部113d係形成於較副開口113c深入後方側的位置。於線束保持部113d形成有複數個爪113e。
於開口113a之上方形成有固定孔113f。固定孔113f係於前後方向貫通。 於固定孔113f之左右形成有夾持器連結孔113g。
於側部114、115之上部,形成有擋風板支撐桿結合部114a、115a。此外,於側部114、115之上下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擋風板支撐桿結合部114a、115a。如圖2所示,於擋風板支撐桿結合部114a、115a、114b、115b,結合有擋風板支撐桿38。
於下側之擋風板支撐桿結合部114b、115b之左右方向外側,形成有朝左右方向外側突出形狀的頭燈連結部114c、115c。 於頭燈連結部114c、115c之後上部,形成有朝上方突出的立壁114d、115d。立壁114d、115d係隨著朝向後方前進而朝左右方向內側傾斜。
於底部116之突出部117,分別於左右形成有支撐桿連結孔117a、117b。支撐桿連結孔117a、117b係於上下方向貫通。 於底部116之下方連接部118,形成有複數個頭燈結合部118a。於右側之頭燈結合部118a之左下方,形成有頭燈連結部118b。頭燈44之結合部44a(參照圖2)係以插入之方式支撐於頭燈結合部118a。此外,頭燈44係自前側連結至側部114、115之頭燈連結部114c、115c,且自側面連結至底部116之頭燈連結部118b。 於左側頭燈結合部118a之左上方,形成有箱結合部118c。在箱結合部118c被以未圖示之內箱的凸形狀部自後方插入,以支撐內箱。
如圖6所示,在前蓋110之後面(內面),且於中央部113之上端部,形成有左右一對之蓋連結部113h、113i。 於中央部113之下端部,形成有左右一對之蓋連結部113m、113n。 後蓋130被連結至蓋連結部113h、113i、113m、113n。
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前蓋110之開放端部120係形成為大致左右對稱。開放端部120係以與上下左右對應之方式具有上邊121、下邊122、左邊123、及右邊124。 上邊121係朝左右方向延伸。於上邊121之左端,連接有朝下方延伸的左邊123。於上邊121之右端,連接有朝下方延伸的右邊124。
左邊123係具有與前蓋上部112之位置相對應的左邊上部125、及與前蓋下部111之位置相對應的左邊下部126。 左邊上部125係自上邊121之左端朝下方延伸。自車輛後方觀察時,左邊上部125具有:左邊第一上部125a,其呈直線狀朝下方延伸;及左邊第二上部125b,其自左邊第一上部125a朝下方延伸,且隨著朝下方前進而朝左側彎曲。於左邊第二上部125b之位置,形成有立壁114d。 左邊第一上部125a與左邊第二上部125b,於側視時(參照圖3)大致朝前下方延伸。
左邊下部126係自下邊122之左端朝上方延伸。自車輛後方觀察時,左邊下部126係具有:左邊第一下部126a,其呈直線狀朝上方延伸;及左邊第二下部126b,其自左邊第一下部126a朝上方延伸,且隨著朝上方前進而朝左側彎曲。於左邊上部125與左邊下部126之間,形成有頭燈連結部114c。 左邊第一下部126a與左邊第二下部126b,於側視時(參照圖3),呈直線狀朝上下方向延伸。
右邊124係相對於左邊123形成為大致左右對稱。 即,右邊124係具有與前蓋上部112之位置相對應的右邊上部127、及與前蓋下部111之位置相對應的右邊下部128。 右邊上部127係自上邊121之右端朝下方延伸。自車輛後方觀察時,右邊上部127具有:右邊第一上部127a,其呈直線狀朝下方延伸;及右邊第二上部127b,其自右邊第一上部127a朝下方延伸,且隨著朝下方前進而朝右側彎曲。於右邊第二上部127b之位置,形成有立壁115d。 右邊第一上部127a及右邊第二上部127b,於未圖示之側視時為大致朝前下方延伸。
右邊下部128係自下邊122之右端朝上方延伸。自車輛後方觀察時,右邊下部128具有:右邊第一下部128a,其呈直線狀朝上方延伸;及右邊第二下部128b,其自右邊第一下部128a朝上方延伸,且隨著朝上方前進而朝右側彎曲。 於右邊上部127與右邊下部128之間,形成有頭燈連結部115c。 右邊第一下部128a及右邊第二下部128b,於未圖示之側視時為呈直線狀朝上下方向延伸。
下邊122係連接於左邊123之下端與右邊124之下端之間。下邊122具有朝左右方向延伸的下邊中央部122a。於下邊中央部122a之左右兩端,形成有朝上方延伸的下邊連接部122b、122c。於下邊連接部122b、122c之上端,形成有自下邊連接部122b、122c朝左右方向外側延伸的下邊側部122d、122e。
前蓋110係以自前方插入之方式安裝於第一支撐桿63。即,前蓋110係自前方安裝於固定有ABS調變器46的車體前部支撐桿65。此時,在第一支撐桿63之前端朝上方彎曲的感測器固定部63a通過主開口113b。
然後,連結構件58a被插通於固定孔113f而連結至第二支撐桿64。 此外,連結構件58b、58c係被插通於左右一對支撐桿連結孔117a、117b而連結至第一支撐桿63。再者,右側之連結構件58c係被連結至平板狀之連結部63b(參照圖5),該連結部63b係在第一支撐桿63之前端朝前方延伸者。 藉此,樹脂蓋98之前蓋110被連結固定於車體前部支撐桿65。此時,ABS調變器46係收納於前蓋110之收納空間119,ABS調變器46之上下左右係被前蓋110及車體前部支撐桿65所覆蓋。
在此,利用左右一對之連結構件58b、58c及連結構件58a進行樹脂蓋98對第一支撐桿63及第二支撐桿64的連結,藉此可將前蓋110牢固地固定於第一支撐桿63及第二支撐桿64。 此外,由於左右一對之連結構件58b及58c之連結方向係上下方向,因此可抑制前蓋110上下方向之振動。由於連結構件58a之連結方向係前後方向及朝前上方傾斜之方向,因此其可抑制前蓋110之前後方向之振動。
如圖3、圖6所示,前蓋110之收納空間119係利用後蓋130自後方覆蓋。後蓋130係形成為與前蓋110之開放端部120對應的外形形狀。自車輛後方觀察時,後蓋130係與前蓋110之中央部113相重疊。
圖7為顯示後蓋110與電纜線束100之配線關係的後視圖。 在圖6、圖7中,後蓋130具備有後蓋上部131。後蓋上部131係連結至前蓋110的蓋部分。後蓋上部131係形成為朝左右方向延伸的長板狀。後蓋上部131之左右寬度較前蓋110窄。後蓋上部131係具備有較前蓋110之上邊121突出於上方且在上端朝前方彎曲的彎曲部140。彎曲部140係較上邊121朝前方延伸(參照圖3)。後蓋上部131係沿著前蓋110之上邊121、左邊123、右邊124且在與上邊121、左邊123、右邊124接觸的狀態下,利用連結構件59a1、59a2連結至前蓋110之蓋連結部113h、113i。
後蓋130具備有左右一對後蓋下部132、133。後蓋下部132、133被連結至前蓋110的蓋部分。後蓋下部132、133係形成為朝上下方向延伸的長板狀。左側之後蓋下部132及右側之後蓋下部133之左右寬度,係較前蓋110之左右寬度為窄。 左側之後蓋下部132係沿著前蓋110之下邊122、左邊123且在與下邊122、左邊123接觸的狀態下,利用連結構件59b連結至前蓋110之蓋連結部113m。 右側之後蓋下部133係沿著前蓋110之下邊122、右邊124且在與下邊122、右邊124接觸的狀態下,利用連結構件59c連結至前蓋110之蓋連結部113n。
藉由連結構件59a1、59a2、59b、59c將後蓋上部131及左右之後蓋下部132、133連結至前蓋110,後蓋130在與前蓋110之後方周圍接觸的狀態下覆蓋後方。
詳細而言,本實施形態之後蓋130具備有右邊154。右邊154係形成後蓋上部131之右邊、及右側之後蓋下部133之右邊。右邊154係較前蓋110之右邊124位於左右方向內側。 右邊154具有右邊上部157及右邊下部158。 右邊上部157係設置為與前蓋110之右邊上部127之位置相對應。右邊上部157相對於前蓋110之右邊上部127係被配置成自左右方向內側接觸的狀態。
右邊下部158係設置為與前蓋110之右邊下部128之位置相對應。自車輛後方觀察時,右邊下部158係呈直線狀朝下方延伸。右邊下部158相對於前蓋110之右邊第一下部128a係被配置成自左右方向內側接觸的狀態。此外,右邊下部158係在整個上下方向,相對於前蓋110之右側之側部115之後面(內面)係被配置成自後方接觸的狀態。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後蓋130具備有左邊153。左邊153係形成後蓋上部131之左邊、及左側之後蓋下部132之左邊。左邊153係較前蓋110之左邊123位於左右方向內側。 左邊153具有左邊上部155及左邊下部156。
左邊上部155係設置為與前蓋110之左邊上部125之位置相對應。自車輛後方觀察時,左邊上部155係呈直線狀朝下方延伸,且在下方以朝右側凹陷之方式呈圓弧狀彎曲並朝下方延伸。左邊上部155係相對於前蓋110之左邊第一上部125a被配置成自左右方向內側接觸的狀態。
左邊下部156係設置為與前蓋110之左邊下部126之位置相對應。自車輛後方觀察時,左邊下部156係呈直線狀朝下方延伸。左邊下部156相對於前蓋110之左邊第一下部126a係被配置成自左右方向內側接觸的狀態。此外,左邊下部156係在整個上下方向,相對於前蓋110左側之側部114之後面(內面)被配置成自後方接觸的狀態。
此外,後蓋130具備有下邊152。下邊152係形成左右之後蓋下部132、133之下邊。自車輛後方觀察時,下邊152係在自上方接觸至下邊側部122d、122e的狀態下進行配置。下邊152係於左右方向中央部呈U字狀朝上方彎曲,在後蓋130被前蓋110所支撐的情形下,下邊152係被配置成跨越車體前部支撐桿65之第一支撐桿63及配管86〜89(參照圖5)之上方的狀態。
在本實施形態之樹脂蓋98中,後蓋130係覆蓋前蓋110後方之至少一部分,且與前蓋110相接觸,ABS調變器46之馬達47係藉由前蓋110、後蓋130及車體前部支撐桿65被包圍。因此,前蓋110之開放端部120,容易藉由後蓋130來封閉。因此,ABS調變器46之作動聲即馬達聲,不容易自樹脂蓋98洩漏,而可抑制ABS調變器46之馬達聲通過前整流罩50上面之開口部51a朝外部發出聲響。
特別是,後蓋130係以整體或至少一部分分別與前蓋110之上邊121、下邊122、左邊123、及右邊124相接觸。藉此,由於在ABS調變器46的馬達47之上下左右,前蓋110與後蓋130相接觸,因此樹脂蓋98之密封性增加,而可抑制馬達聲朝前整流罩50之外部發出聲響。
圖8為顯示樹脂蓋98與電纜線束100之配線關係的前視圖。 如圖7、圖8所示,於前蓋110與後蓋130之間配置有電纜線束100。電纜線束100係自後方之車體骨架11側延伸,且沿第一支撐桿63朝上方延伸(參照圖2)。電纜線束100係在朝上方延伸的途中產生分歧。電纜線束100係具有沿第一支撐桿63之左側配線的左側線束101、及沿第一支撐桿63之右側配線的右側線束102。
左側線束101係沿第一支撐桿63的左面朝樹脂蓋98之內部延伸。左側線束101係朝配置於車體前部的頭燈44(參照圖2)及ABS調變器46(參照圖3等)供給電力。
右側線束102係沿第一支撐桿63之右面朝樹脂蓋98之內部延伸,並且通過於樹脂蓋98所具有的開口113a朝樹脂蓋98之前方延伸。右側線束102係自開口113a伸出後,立即利用爪113e被保持在線束保持部113d,且分歧為複數個(6根)分歧線束103〜108。最粗之分歧線束103,則更進一步被分歧為複數個(3根)分歧線束103a、103b、103c。
在分歧線束104〜108,於各個前端部分別設置有連接器191。此外,在分歧線束103a〜103c,於各個前端部分別設置有連接器192、193。 在本實施形態中,分歧線束103a之連接器192係與上方之儀表40相連接。此外,分歧線束103b、103c係利用夾持器195而連結於前蓋110之夾持器連結孔113g,且其連接器191分別連接至左右之方向燈。此外,線束104之連接器191,係與固定於感測器固定部63a的傾斜角感測器196(參照圖2)連接。其他之線束105〜108之連接器191,亦適當地被連接至其他之電子產品。
如圖7所示,後蓋130係於左側之後蓋下部132與右側之後蓋下部133之間具有朝後方鼓出的支撐桿被覆部134。支撐桿被覆部134係形成為剖面U字形。支撐桿被覆部134具有:左右一對被覆部側面134a、134b,其自左右之後蓋下部132、133朝後方延伸;及四角板狀之被覆部中央面134c,其形成於左側之被覆部側面134a的後端與右側之被覆部側面134b的後端之間。
支撐桿被覆部134沿著,於被覆部中央面134c沿著車體前部支撐桿65之第二支撐桿64的後部、被覆部側面134a沿著左側之側面64b(參照圖6)、被覆部側面134b沿著右側之側面64a(參照圖5)的狀態下被配置。藉此,支撐桿被覆部134自後方覆蓋較後部夾持器91(參照圖5)靠上方的第二支撐桿64。支撐桿被覆部134則相對於車輛中心線L偏向左側。又其自後方覆蓋被配線於第二支撐桿64左側的三根配管87〜89、第二支撐桿64、及配線於第二支撐桿64右側的一根配管86。
於支撐桿被覆部134之左側,形成有朝前右側凹陷的凹部134d。當轉向系統12朝右側方向轉向時,轉向系統12藉由凹部134d而不與後蓋130相接觸。即,藉由後蓋130對應於覆蓋第二支撐桿64的部分朝後方鼓出,以確保左右轉向時之轉向系統12與後蓋130之間隙,並且在用來覆蓋偏向左側之配管86〜88而使支撐桿被覆部134朝左側偏向的後蓋130中,其藉由設置凹部134d,以確保右方向轉向時之轉向系統12與後蓋130之間隙。
圖9為顯示後蓋130與電纜線束100之配線關係自左後方觀察的立體圖。圖10為顯示後蓋130與電纜線束100之配線關係自右後方觀察的立體圖。 在圖7、圖9、圖10中,於後蓋130之右邊下部158的上部,形成有朝右側突出之蓋固定部(連結部)135。於蓋固定部135之右端,形成有於左右方向貫通的固定孔135a。自車輛後方觀察時,蓋固定部135係與前蓋110右側之側部115相重疊(參照圖6)。前整流罩50之內蓋(彎曲蓋)161係固定於蓋固定部135。
圖11為自左下方觀察車體前部的立體圖,且為顯示前蓋34之內蓋161的立體圖。 內蓋161係彎曲板狀。於內蓋161,設有固定於後蓋130的固定部161a。固定部161a藉由連結構件60a(參照圖10)之連結,藉此將內蓋161固定於後蓋130。此外,內蓋161具有固定於前整流罩50之前蓋34的固定部161b。詳細而言,前蓋34具有左右一對外蓋162L、162R(參照圖11、圖9),內蓋161係藉由其固定部161b固定於右側之外蓋162R。藉此,本實施形態之內蓋161被固定且支撐於後蓋130及右側之外蓋162R。
於固定部161a之上方,設有缺口狀之線束配線部161c(參照圖9)。在線束配線部161c,線束197可自較內蓋161靠車寬方向之外側配線至內側。於內蓋161之下部,形成有朝上下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狹縫孔161d。內蓋161係在與前整流罩50右側之外蓋162R之間形成導風路徑163(參照圖11)。
當二輪機車10行駛時,行駛風進入至前整流罩50之空間51(參照圖11)下方之開口部51b(參照圖11)。進入至開口部51b的行駛風,可通過內蓋161之狹縫孔161d流入至導風路徑163。藉此,對於流入至開口部51b且流向把手25側的行駛風,可藉由設置狹縫孔161d及導風路徑163,使一部分沿轉向系統12流動的風之流動自空間51流向外側,因此其可容易控制前整流罩50所承受的行駛風之壓力。
如圖7所示,於蓋固定部135之下方,形成有夾持器支撐部136。夾持器支撐部136係自右邊154朝後方突出。如圖9所示,於夾持器支撐部136支撐有夾持器164,夾持有自線束配線部161c所延伸的線束197。藉此,其可藉由後蓋130保持線束197。
如圖7、圖10所示,自車輛後方觀察時,於支撐桿被覆部134之左側,形成有開口狀之開口部137。於開口部137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片狀之保持部138。保持部138係形成為與頭燈連結部114c(參照圖6)同樣之高度。於保持部138支撐有環形之夾持器171。於夾持器171,夾持有自前蓋110之下方所配線的左側線束101之分歧線束(線束)101a。於分歧線束101a之前端,設有連接器172。連接器172之外觀係形成為四角箱狀。連接器172係配置於開口部137之後方。分歧線束101a係自開口部137朝前蓋110之後方被導出,連接器172被配置在安裝於前內蓋35的內箱(未圖示)。
如圖7所示,於後蓋上部131,形成有於厚度方向貫通的上部開口(開口部)139。於上部開口139內,形成有柵139a。 當二輪機車10行駛時,行駛風進入至前蓋110與後蓋130之間。藉由上部開口139,可使行駛風通過上部開口139而容易自樹脂蓋98之後方穿出。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之前蓋110及後蓋130中,後蓋上部131係與前蓋110之上邊121、左邊123及右邊124相互地接觸,其容易形成被封閉的狀態。因此,藉由於上邊121之近旁存在有上部開口139,則容易使行駛風通過至後方,而變成不易於產生滯留。
圖12為自後上方觀察儀表40及把手25周邊的圖。 如圖2、圖3、圖12所示,前整流罩50之前蓋34具有上蓋181。上蓋181係朝後上方延伸。上蓋181之後端部朝後方彎曲。於上蓋181形成有朝後下方延伸的後面182。於後面182形成有複數個狹縫孔182a。進入至前整流罩50內的行駛風,可通過狹縫孔182a朝後方穿出。
於上蓋181,形成有朝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狀之線束導出部183。經由線束導出部183,連接於儀表40的線束103a被自下方導出。於線束導出部183之左右,形成有朝下方突出的突出壁184。
如圖3、圖7所示,後蓋上部131之彎曲部140,係配置於前蓋110的上邊121之上方。於彎曲部140之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朝上方突出的壁狀之蓋回避部141。蓋回避部141係沿線束導出部183之後方來配置。於蓋回避部141之左右,形成有朝上方突出之蓋突出壁(突出部)142。蓋突出壁142係於後方相對於突出壁184以分離之方式配置。蓋突出壁142係在上下方向與上蓋181之突出壁184重疊。即,自車輛後方觀察時,蓋突出壁142與突出壁184之一部分重疊。如圖12所示,通過上蓋181之狹縫孔182a,可辨識蓋突出壁142。
此處,來自頭燈44的光,藉由反射等亦朝後方前進。進入至後方的光,雖然通過上蓋181與樹脂蓋98之間朝向後方,但是藉由蓋突出壁142及突出壁184則容易將光遮擋。此外,藉由線束導出部183及蓋回避部141,亦可容易遮擋光。 特別是,由於蓋突出壁142係自突出壁184於後方分離,因此其可供行駛風通過,且容易使行駛風自狹縫孔182a穿過,並且容易遮擋頭燈44之光。因此,經由狹縫孔182a,在騎乘者側則不容易看見光。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適用本發明之本實施形態,其為一種二輪機車10,其具備有:一對前叉81,其連接於把手25;頭管21,其可轉動地支撐一對前叉81;前整流罩50,其設有一對前叉81所轉動之範圍呈開口的開口部51a;車體前部支撐桿65,其自頭管21朝前方延伸;馬達47,其連接於車體前部支撐桿65之上方;及前蓋110,其覆蓋馬達47前方之至少一部分,且連接於車體前部支撐桿65;在該跨坐型車輛中,其具備有:後蓋130,其覆蓋前蓋110後方之至少一部分,且與前蓋110接觸;馬達47係藉由前蓋110、後蓋130及車體前部支撐桿65所包圍。因此,因其為利用樹脂蓋(蓋)98及車體前部支撐桿65來包圍馬達47,因而在前整流罩50之上面具有開口部51a之車輛中,其可抑制馬達聲朝前整流罩50之外部發出聲響。
在本實施形態中,自車輛後方觀察時,前蓋110具有相對於馬達47位於上方的上邊121、位於下方的下邊122、位於左側的左邊123、及位於右側的右邊124,後蓋130係至少各以一部分分別與上邊121、下邊122、左邊123及右邊124相接觸。因此,由於蓋係於馬達47之上下左右接觸,因此樹脂蓋98之密封性變高,其可抑制馬達聲朝前整流罩50之外部發出聲響。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後蓋130係於後蓋130之上方具有上部開口139。因此,其可利用上部開口139使被前蓋110、後蓋130及車體前部支撐桿65所包圍的內部之風朝後蓋130之外側流動。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自車輛後方觀察時,後蓋130係於後蓋130之左部(側部)具有保持線束101a的保持部138。因此,其可利用後蓋130一面將馬達47包圍一面保持線束101a。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於後蓋130之前方具有頭燈44,且後蓋130具有自後蓋130之上端朝上方突出的蓋突出壁142。因此,其可藉由後蓋130一面保持通風一面容易遮擋朝後方前進的頭燈44之光。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後蓋130係於後蓋130之右部(側部)具有與內蓋161連結的蓋固定部135。因此,其可藉由後蓋130來支撐作為彎曲蓋的內蓋161。
[其他實施形態]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僅係顯示適用本發明之一態樣,本發明並不受限於上述實施形態。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馬達47以具有ABS調變器46的馬達47來例示,但是亦可用其他電動馬達以取代ABS調變器46之馬達47。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對跨坐型車輛以二輪機車10為例作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本發明亦可適用於具有2個前輪或後輪之三輪之跨坐型車輛或具有四輪以上之跨坐型車輛。
10:二輪機車(跨坐型車輛) 11:車體骨架 12:轉向系統 13:前輪 14:動力單元 16:後輪 17:座墊 17a:駕駛者用座墊 17b:同乘者用座墊 21:頭管 23:車軸 24:把手保持架 25:把手 26:前輪煞車裝置 26A:煞車碟盤 26B:煞車卡鉗 27:引擎 28:無段變速箱 29:輸出軸 31:後輪煞車裝置 31A:煞車碟盤 31B:煞車卡鉗 33:車體蓋 34:前蓋 35:前內蓋 36:主體側蓋 37:腳踏板 38:擋風板支撐桿 39:擋風板 40:儀表 41:前擋泥板 42:後擋泥板 44:頭燈 44a:結合部 45:ABS 46:ABS調變器 46a:上面 47:馬達 49:智能鎖住模組 50:前整流罩 51:空間 51a:開口部 51b:開口部 56、57:支撐桿支架 58:螺栓 58a、58b、58c:連結構件 59:螺母 59a1:連結構件 59a2:連結構件 59b、59c:連結構件 60a:連結構件 61:轉向桿 63:第一支撐桿 63a:感測器固定部 63b:連結部 64:第二支撐桿 64a、64b:側面 65:車體前部支撐桿(支撐桿) 67:收納箱 67a:開口 68:跨腳空間 71:燃料箱 72:蓋子 74:座墊上鎖機構 81:前叉 82:上三角台 83:下三角台 84:加強構件 85:配管組 86:第一配管 86a:連接部 86b:後方延伸部 86c:迂迴部 86d:前後延伸部 86e:下方延伸部 87:第二配管 87a:連接部 87b:後方延伸部 87c:迂迴部 87d:前後延伸部 87e:下方延伸部 88:第三配管 88a:連接部 88b:後方延伸部 88c:迂迴部 88d:前後延伸部 88e:下方延伸部 89:第四配管 89a:連接部 89b:後方延伸部 89c:迂迴部 89d:前後延伸部 89e:下方延伸部 91:後部夾持器 92:上部夾持器 93:向下骨架 94:下部骨架 95:上部骨架 96:後部骨架 97:線束 98:樹脂蓋 100:電纜線束 101:左側線束 101a:分歧線束(線束) 102:右側線束 103:分歧線束 103a、103b、103c:分歧線束 104、105、106、107、108:分歧線束 110:前蓋 111:前蓋下部 112:前蓋上部 113:中央部 113a:開口 113b:主開口 113c:副開口 113d:線束保持部 113e:爪 113f:固定孔 113g:夾持器連結孔 113h、113i、113m、113n:蓋連結部 114:側部 114a:擋風板支撐桿結合部 114b:擋風板支撐桿結合部 114c:頭燈連結部 114d:立壁 115:側部 115a:擋風板支撐桿結合部 115b:擋風板支撐桿結合部 115c:頭燈連結部 115d:立壁 116:底部 117:突出部 117a:支撐桿連結孔 117b:支撐桿連結孔 118:下方連接部 118a:頭燈結合部 118b:頭燈連結部 118c:箱結合部 119:收納空間(馬達收納空間) 120:開放端部 121:上邊 122:下邊 122a:下邊中央部 122b:下邊連接部 122c:下邊連接部 122d、122e:下邊側部 123:左邊 124:右邊 125:左邊上部 125a:左邊第一上部 125b:左邊第二上部 126:左邊下部 126a:左邊第一下部 126b:左邊第二下部 127:右邊上部 127a:右邊第一上部 127b:右邊第二上部 128:右邊下部 128a:右邊第一下部 128b:右邊第二下部 130:後蓋 131:後蓋上部 132、133:後蓋下部 134:支撐桿被覆部 134a:被覆部側面 134b:被覆部側面 134c:被覆部中央面 134d:凹部 135:蓋固定部(連結部) 135a:固定孔 136:夾持器支撐部 137:開口部 138:保持器 139:上部開口(開口部) 139a:柵 140:彎曲部 141:蓋回避部 142:蓋突出壁(突出部) 152:下邊 153:左邊 154:右邊 155:左邊上部 156:左邊下部 157:右邊上部 158:右邊下部 161:內蓋(彎曲蓋) 161a:固定部 161b:固定部 161c:線束配線部 161d:狹縫孔 162L、162R:外蓋 163:導風路徑 164、171:夾持器 172:連接器 181:上蓋 182:後面 182a:狹縫孔 183:線束導出部 184:突出壁 191、192、193:連接器 195:夾持器 196:傾斜角感測器 197:線束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具備有ABS之二輪機車的左側視圖。 圖2係顯示二輪機車的剖面圖。 圖3係顯示頭管前部之周邊主要部分的側視圖。 圖4係顯示樹脂蓋之前蓋及車體前部支撐桿的立體圖。 圖5係自後方觀察車體前部支撐桿的立體圖。 圖6係前蓋之後視圖。 圖7係顯示後蓋與電纜線束之配線關係的後視圖。 圖8係顯示樹脂蓋與電纜線束之配線關係的前視圖。 圖9係顯示後蓋與電纜線束之配線關係自左後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10係顯示後蓋與電纜線束之配線關係自右後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11係自左下方觀察車體前部之立體圖且為顯示前蓋之內蓋的立體圖。 圖12係自後上方觀察儀表及把手周邊的圖。
12:轉向系統
21:頭管
24:把手保持架
34:前蓋
38:擋風板支撐桿
39:擋風板
44:頭燈
44a:結合部
46:ABS調變器
50:前整流罩
51:空間
51a:開口部
61:轉向桿
65:車體前部支撐桿(支撐桿)
82:上三角台
98:樹脂蓋
100:電纜線束
110:前蓋
114a:擋風板支撐桿結合部
114b:擋風板支撐桿結合部
118a:頭燈結合部
130:後蓋
181:上蓋
196:傾斜角感測器

Claims (6)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有:一對前叉(81),其連接於把手(25);頭管(21),其可轉動地支撐上述一對前叉(81);前整流罩(50),其設有上述一對前叉(81)在轉動之範圍呈開口的開口部(51a);支撐桿(65),其自上述頭管(21)朝前方延伸;馬達(47),其連接於上述支撐桿(65)之上方;及前蓋(110),其覆蓋上述馬達(47)前方之至少一部分,且連接於上述支撐桿(65);其特徵在於,其更具備有:後蓋(130),其覆蓋上述前蓋(110)後方之至少一部分且與上述前蓋(110)接觸;上述馬達(47)係藉由上述前蓋(110)、上述後蓋(130)及上述支撐桿(65)所包圍,上述開口部(51a)之開口寬度大於上述一對前叉(81)之寬度,通過上述開口部(51a),可自上述前整流罩(50)之上方辨識上述一對前叉(81)。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自車輛後方觀察時,上述前蓋(110)係具有相對於上述馬達(47)位於上方的上邊(121)、位於下方的下邊(122)、位於左側的左邊(123)及位於右側的右邊(124),上述後蓋(130)係至少各以一部分分別與上述上邊(121)、上述下邊(122)、上述左邊(123)及上述右邊(124)接觸。
  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後蓋(130)係於上述後蓋(130)之上方具有開口部(139)。
  4.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自車輛後方觀察時,上述後蓋(130)係於上述後蓋(130)之側部具有保持線束(101a)的保持部(138)。
  5.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後蓋(130)之前方具有頭燈(44),上述後蓋(130)係具有自上述後蓋(130)之上端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142)。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後蓋(130)係於上述後蓋(130)之側部具有與彎曲蓋(161)連結的連結部(135)。
TW110148051A 2021-03-24 2021-12-22 跨坐型車輛 TWI8375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0531 2021-03-24
JP2021-050531 2021-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7464A TW202237464A (zh) 2022-10-01
TWI837561B true TWI837561B (zh) 2024-04-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208177A1 (ja) 鞍乗型車両の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633387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587138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ハーネス配策構造
JP5323602B2 (ja) 車両の伝達部材配索構造
US10850790B2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6043863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721604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1612972B (zh) 摩托车
TWI837561B (zh) 跨坐型車輛
EP3498579B1 (en) Vehicle
EP2554464B1 (en) Motorcycle
JP613311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バッテリー配置構造
JP2013248948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JP5997179B2 (ja) 鞍乗型車両
US11613324B2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CN110015369A (zh) 鞍座式骑乘车辆
WO202220168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56665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配線装置
JP7238307B2 (ja) 車体カバー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6564129B2 (ja) 灯火器装置及び鞍乗型車両
JP2017109565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ガイド構造
JP2021160603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34651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0356496B (zh) 鞍乘型车辆的仪表周边结构
JP745698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