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7059B - 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7059B
TWI837059B TW112131603A TW112131603A TWI837059B TW I837059 B TWI837059 B TW I837059B TW 112131603 A TW112131603 A TW 112131603A TW 112131603 A TW112131603 A TW 112131603A TW I837059 B TWI837059 B TW I8370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colorization
polyester fabric
reaction
solution
decoloriz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1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德超
莊榮仁
蘇崇智
Original Assignee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7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7059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附著有染料與膠膜或表面處理劑的第一聚酯織物。透過鹼性水溶液與觸媒的組合配方來剝除第一聚酯織物上的膠膜或表面處理劑,以獲得第二聚酯織物。接著透過化學還原法與化學氧化法的組合來對第二聚酯織物進行脫色,以獲得第三聚酯織物。藉此,可有效地移除聚酯織物上的膠膜、表面處理劑與染料。

Description

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脫色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
一般染色聚酯織物上具有染料,且同時具有表面處理劑與膠膜中的至少一者。膠膜可例如是聚氨酯(PU)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壓克力)膠、聚氨酯(PU)膜、熱塑性聚氨酯(TPU)膜或聚醚酯彈性體(TPEE)膜等。表面處理劑可例如是撥水劑等。對於回收的聚酯織物而言,這些附著於回收聚酯織物上的染料、表面處理劑以及膠膜皆需被移除。
目前已知聚酯織物的脫色方法包括為溶劑萃取法與化學漂白法。溶劑萃取法例如可參考台灣發明專利公告第1481762號,其利用溶劑的蒸氣來萃取著色於聚酯纖維的染料。化學漂白法例如可參考美國專利第5261925A1號,其透過臭氧氧化反應以進行聚酯織物的脫色,又美國專利第7981337B2號則透過還原反應來進行聚酯織物的脫色。然而上述脫色方法通常僅能移除染料,而無 法移除表面處理劑或膠膜。再者,當著色的聚酯織物上的表面處理劑和/或膠膜未移除時,可能造成後續染料移除困難。
因此,開發一種可有效移除附著於聚酯織物上的染料、表面處理劑以及膠膜的方法,為本領域的重要目標。
本發明提供一種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可有效移除附著於聚脂織物上的表面處理劑、膠膜與染料。
本發明的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包括提供附著有染料與膠膜或表面處理劑的第一聚酯織物,並依序進行除膠作業與脫色作業。除膠作業包括以下步驟:混合觸媒於第一鹼性水溶液中,以製備觸媒溶液;將第一聚酯織物浸於觸媒溶液中,以移除膠膜或表面處理劑,並得到附著有染料的第二聚酯織物。脫色作業包括以下步驟:提供還原脫色液與氧化脫色液;將第二聚酯織物浸於還原脫色液中,以進行還原脫色反應;將第二聚酯織物浸於氧化脫色液中,以進行氧化脫色反應,並得到第三聚酯織物。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膠膜選自PU膠膜、TPU膠膜、TPEE膠膜以及壓克力膠中的至少一者,表面處理劑選自含氟撥水劑以及無氟撥水劑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鹼性水溶液包括選自鹼金屬氫氧化物溶液、鹼土金屬氫氧化物溶液、鹼土金屬碳酸鹽溶液以及鹼土金屬碳酸氫鹽溶液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媒包括選自季銨鹽、季銨鹼、季鏻鹽以及冠狀醚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季銨鹽包括選自苄基三丁基氯化銨、苄基三乙基氯化銨、四丁基溴化銨、四丁基氯化銨、四丁基硫酸氫銨、三辛基甲基氯化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以及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季銨鹼包括選自苯基三甲基氫氧化銨、苄基三乙基氫氧化銨、苄基三甲基氫氧化銨、甲基三乙基氫氧化銨、四甲基氫氧化銨、四乙基氫氧化銨、四丙基氫氧化銨以及四丁基氫氧化銨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季鏻鹽包括選自丁基三苯基溴化鏻、乙基三苯基醋酸鏻、乙基三苯基碘化鏻、乙基三苯基溴化鏻以及苄基三苯基氯化鏻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冠狀醚包括選自12-冠-4、15-冠-5、18-冠-6、二苯並-18-冠-6以及二氮-18-冠-6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媒水溶液的濃度為0.5至20克/升,且觸媒水溶液與第一聚酯織物的重量比為5:1至50:1。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移除膠膜或所述表面處理劑的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為60至140℃,反應時間為5至60分鐘。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還原脫色液包括還原劑 與水,且還原劑為選自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連二亞硫酸鈉、硫代硫酸鈉、甲醛次硫酸氫鈉以及二氧化硫脲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還原脫色液的濃度為0.5至15克/升,且還原脫色液與第二聚酯織物的重量比為5:1至50:1。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還原脫色反應的條件為:反應溫度為90至140℃,反應時間為5至60分鐘。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氧化脫色液包括氧化劑與水,且氧化劑為選自過氧化氫、硝酸鈉、亞硝酸鈉、亞氯酸鹽、次氯酸鹽、過硫酸銨以及過硫酸鈉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氧化脫色液的濃度為0.5至15克/升,且氧化脫色液與第二聚酯織物的重量比為5:1至50:1。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氧化脫色反應的條件為:反應溫度為60至130℃,反應時間為5至60分鐘。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脫色作業的順序為:先對第二聚酯織物進行還原脫色反應,再對經還原脫色反應的第二聚酯織物進行氧化脫色反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脫色作業的順序為:先對第二聚酯織物進行氧化脫色反應,再對經氧化脫色反應的第二聚酯織物進行還原脫色反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除膠脫色方法更包括對第三聚酯織物進行乾燥作業。乾燥作業的條件為:烘乾溫度為120℃,烘乾時間為2至4小時。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利用鹼性水溶液與觸媒的組合配方,先將聚酯織物表面各類型表面處理劑或膠膜剝除後,後再以化學還原法與化學氧化法的組合來進行脫色,藉此,可有效地移除聚酯織物的材料上的表面處理劑或膠膜與染料。此外,相較於使用有機溶劑的溶劑萃取法,本發明透過水性溶液(即,觸媒水溶液、還原脫色液、氧化脫色液)進行聚酯織物的除膠與脫色,顯然更為環保。
100、110、120、130:步驟
圖1為本發明的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以下,將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然而,這些實施例為例示性,且本發明揭露不限於此。
在本文中,由「一數值至另一數值」表示的範圍,是一種避免在說明書中一一列舉該範圍中的所有數值的概要性表示方式。因此,某一特定數值範圍的記載,涵蓋該數值範圍內的任意數值以及由該數值範圍內的任意數值界定出的較小數值範圍,如同在說明書中說明文寫出該任意數值和該較小數值範圍一樣。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 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圖1為本發明的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請參照圖1,執行步驟S100:提供附著有染料與膠膜或表面處理劑的第一聚酯織物。詳細來說,聚酯織物(polyester fabric)泛指由聚酯纖維(polyester)所紡織而成的物品,例如衣飾、布包、床單等。聚酯纖維為人造纖維,可包括(但不限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纖維、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纖維、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纖維、聚對苯二甲酸-1,4-環己烷二甲酯(PCT)纖維以及聚-2,6-茶二甲酸乙二醋(PEN)纖維,本發明對於聚酯纖維的種類並沒有特別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染料可例如是分散性染料(disperse dyes),但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膠膜可例如是含氟撥水劑(如:全氟辛酸及鹽、全氟辛烷磺醯基化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全氟已烷磺醯化合物或磺酸鹽)、無氟撥水劑(如有機矽撥水劑和碳氫長鏈類撥水劑,商品3M PM-3705、PM-3888、Ruco-dry ECO Plus等)或其組合,但不以此為限。膠膜可例如是聚氨酯膠膜、熱塑性聚氨酯膜膜、聚醚酯彈性體膠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壓克力)膠或其組合,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執行步驟S110:對第一聚酯織物進行除膠作業。 除膠作業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混合觸媒於鹼性水溶液中,以製備觸媒溶液;接著,將第一聚酯織物浸於觸媒溶液中,以移除膠膜或表面處理劑,並得到附著有染料的第二聚酯織物。在本文中,第二聚酯織物意指經除膠作業後的聚酯織物,也就是說,第二聚酯織物上附著有染料,但無附著膠膜與表面處理劑,或僅附著微量膠膜與/或微量表面處理劑。具體來說,本階段透過觸媒與鹼性水溶液的混合配方,來移除聚酯織物材料上的表面處理劑與膠膜。
在本發明中,觸媒可例如是季銨鹽、季銨鹼、季鏻鹽以及冠狀醚中的至少一種。在一些實施例中,季銨鹽可包括(但不限於)選自苄基三丁基氯化銨、苄基三乙基氯化銨、四丁基溴化銨、四丁基氯化銨、四丁基硫酸氫銨、三辛基甲基氯化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以及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中的至少一種。在一些實施例中,季銨鹼可包括(但不限於)選自苯基三甲基氫氧化銨、苄基三乙基氫氧化銨、苄基三甲基氫氧化銨、甲基三乙基氫氧化銨、四甲基氫氧化銨、四乙基氫氧化銨、四丙基氫氧化銨以及四丁基氫氧化銨中的至少一種。在一些實施例中,季鏻鹽可包括(但不限於)選自丁基三苯基溴化鏻、乙基三苯基醋酸鏻、乙基三苯基碘化鏻、乙基三苯基溴化鏻以及苄基三苯基氯化鏻中的至少一種。在一些實施例中,冠狀醚可包括(但不限於)選自12-冠-4、15-冠-5、18-冠-6、二苯並-18-冠-6以及二氮-18-冠-6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中,鹼性水溶液可例如是鹼金屬氫氧化物溶液、鹼土金屬氫氧化物溶液、鹼土金屬碳酸鹽溶液、鹼土金屬碳酸氫鹽 溶液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鹼金屬氫氧化物可包括(但不限於)選自氫氧化鈉(NaOH)與氫氧化鉀(KOH)中的至少一種。在一些實施例中,鹼土金屬氫氧化物可包括(但不限於)選自氫氧化鈣(Ca(OH)2)、氫氧化鋇(Ba(OH)2)與氫氧化鎂(Mg(OH)2)中的至少一種。在一些實施例中,鹼土金屬碳酸鹽可包括(但不限於)選自碳酸鎂與碳酸鈣中的至少一種。在一些實施例中,鹼土金屬碳酸氫鹽可包括(但不限於)選自碳酸氫鎂與碳酸氫鈣中的至少一種。此處,由於以鹼性水溶液作為溶劑,因此可避免有機溶劑造成的環境汙染。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媒溶液中的觸媒的濃度可例如是0.5至20克/升(g/L),較佳可例如是2至10克/升。在一些實施例中,觸媒溶液與第一聚酯織物的浴比(重量比)可例如是5:1至50:1,較佳可例如是8:1至20:1。在一些實施例中,去除膠膜的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可例如是60至140℃,且反應時間可例如是5至60分鐘(min);較佳地,反應溫度可例如是100至130℃,且反應時間可例如是20至40分鐘。在完成除膠作業後,可將第二聚酯織物經過濾清洗。
接著,執行步驟S120:進行脫色作業。脫色作業至少包括以下步驟:提供還原脫色液與氧化脫色液;將第二聚酯織物浸於還原脫色液中,以進行還原脫色反應;將經還原脫色反應後的第二聚酯織物浸於氧化脫色液中,以進行氧化脫色反應;以及移除染料並得到第三聚酯織物。在本文中,第三聚酯織物意指經除膠作業與 染色作業後的聚酯織物,也就是說,第三聚酯織物上無附著染料與膠膜,或僅附著微量膠膜與/或微量染料。具體來說,本階段透過還原脫色反應與氧化脫色反應,來移除聚酯織物材料上的染料。
在本發明中,還原脫色液為還原劑水溶液。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原劑可包括(但不限於)選自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連二亞硫酸鈉(保險粉)、硫代硫酸鈉、甲醛次硫酸氫鈉以及二氧化硫脲中的至少一種。在一些實施例中,。此處,由於水溶液作為溶劑,因此可避免有機溶劑造成的環境汙染。
詳細來說,將除膠後的第二聚酯織物浸於還原脫色液中,其中還原劑可使染料分子被還原,例如可將偶氮型染料N=N雙鍵還原為NH2單鍵,藉此可移除部分染料(即可透過還原反應移除的染料)。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原脫色液中的還原劑的濃度可例如是0.5至15克/升,較佳可例如2至10克/升。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原脫色液與第二聚酯織物的浴比(重量比)可例如是5:1至50:1,較佳可例如是8:1至20:1。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原脫色反應的條件為:反應溫度可例如是90至140℃,且反應時間可例如是5至60分鐘。較佳地,反應溫度可例如是120至140℃,且反應時間可例如是20至40分鐘。當在上述的溫度範圍與時間範圍內,還原劑可具有良好的反應活性,將可有效移除聚酯織物上的染料。
在本發明中,氧化脫色液為氧化劑與水的組合配方。在一些實施例中,氧化劑可包括(但不限於)選自過氧化氫、硝酸鈉、亞硝酸鈉、亞氯酸鈉、亞氯酸鈣、次氯酸鈉、次氯酸鈣、過硫酸銨 以及過硫酸鈉中的至少一種。此處,由於以水溶液作為溶劑,因此可避免有機溶劑造成的環境汙染。
詳細來說,將經還原脫色反應後的第二聚酯織物浸於氧化脫色液中,其中氧化劑氧化染料,破壞共軛結構,藉此可移除部分染料(即可透過氧化反應移除的染料)。在一些實施例中,氧化脫色液中的氧化劑的濃度可例如是0.5至15克/升,較佳可例如1至5克/升。在一些實施例中,氧化脫色液與第二聚酯織物的浴比(重量比)可例如是5:1至50:1,較佳可例如是8:1至20:1。在一些實施例中,氧化脫色反應的條件為:反應溫度可例如是60至120℃,且反應時間可例如是5至60分鐘。較佳地,反應溫度可例如是70至100℃,且反應時間可例如是20至40分鐘。當在上述的溫度範圍與時間範圍內,氧化劑可具有良好的反應活性,可將聚酯織物上的染料移除。
在脫色作業中,可先對第二聚酯織物進行還原脫色反應,而後再進行氧化脫色反應。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可先對第二聚酯織物進行氧化脫色反應,而後進行還原脫色反應,本發明對脫色反應的順序不加以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情況下,先進行還原脫色反應的脫色效果,優於先進行氧化脫色反應的脫色效果。
接著,執行步驟S130:對第三聚酯織物進行乾燥作業。在一些實施例中,乾燥作業的條件為:烘乾溫度可例如是120℃,烘乾時間可例如是2至4小時,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至此,本發明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已大致完成。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聚指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的實際效果。然而,下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 <實例1~12>
實例1~12為對表面附著有不同類型材料的膠膜或表面處理劑(如表1所示)與染料的聚酯織物進行如下的除膠脫色步驟。各步驟簡述如下:
(1)除膠作業
將觸媒(如表1所示)與氫氧化鈉水溶液混合以製備濃度為0.5至20克/升的觸媒水溶液。接著,加入聚酯織物10克以進行除膠反應,其中觸媒溶液與聚酯織物的浴比為5:1至50:1,反應溫度為60~140℃,反應時間為5~60分鐘。而後,對經除膠作業的聚酯織物進行過濾排水步驟。
(2)脫色作業
將保險粉與水混合以製備濃度為0.5至15克/升的還原脫色液。接著,加入經除膠作業的聚酯織物進行還原脫色反應,其中反應溫度為90至140℃,反應時間為5~60分鐘。而後,對經除膠作業與還原脫色反應的聚酯織物進行過濾排水步驟。
接續,加入濃度為0.5至15g/L過硫酸銨水溶液進行氧化脫色反應,其中反應溫度為60至120℃,反應時間為5至60分鐘。而後,對經除膠脫色作業的聚酯織物進行過濾排水步驟。
(3)乾燥作業
將經除膠脫色作業的聚酯織物烘乾,烘乾溫度為120℃,烘乾時間為2~4小時。
<比較例>
比較例為對表面附著有膠膜或表面處理劑與染料的聚酯織物進行脫色步驟:
(1)脫色作業
將保險粉與水混合以製備濃度為0.5至15克/升的還原脫色液。接著,加入聚酯織物10克以進行還原脫色反應,其中反應溫度為90至140℃,反應時間為5~60分鐘。而後,對經還原脫色反應的聚酯織物進行過濾排水步驟。接續,加入濃度為0.5至15g/L過硫酸銨水溶液進行氧化脫色反應,其中反應溫度為60至120℃,反應時間為5至60分鐘。而後,對經脫色作業的聚酯織物進行過濾排水步驟。
(3)乾燥作業
將經脫色作業的聚酯織物烘乾,烘乾溫度為120℃,烘乾時間為2~4小時。
<脫色效果評估>
將實施例1~12及比較例的處理前的聚酯織物與經脫色處理後的聚酯織物進行光學測試。
以色差計進行L*a*b色彩表色系(採用JIS Z8729方法)量測,其中L值越高表示色相偏白色,a值越高表示色相偏紅色,b值越高表示色相偏黃色。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Figure 112131603-A0305-02-0015-1
依據比較例與實例1的結果可知,相較於直接對聚酯織物進行脫色處理的比較例,本發明在脫色前先對聚酯織物進行除膠處理的實例1,在脫色作業中獲得更佳的脫色效果。依據實例1~6的結果可知,本發明的除膠處理可適用於各類型的膠膜或表面處理劑,如PU膠、TPU膠、壓克力膠、TPEE膜、無氟撥水劑以及含氟撥水劑等。此外,依據實例1、7~12的結果可知,多種觸媒(如:四丁基溴化銨、四丁基氯化銨、四乙基氫氧化銨、丁基三苯基溴化鏻、苄基三苯基氯化鏻、18-冠-6以及12-冠-4)皆可應用於本發明的除膠作業中,且皆有助於提高後續脫色處理的脫色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利用鹼性水溶液與觸媒的組合配方,先將聚酯織物表面各類型膠膜和處理劑剝除後,後再以化學還原法與化學氧化法的組合來進行脫色,藉此,可有效地移除聚酯織物的材料上的表面處理劑或背面貼膜材料與染料。此外,相較於使用有機溶劑的溶劑萃取法,本發明透過水性溶液(即,觸媒鹼性水溶液、還原脫色液、氧化脫色液)進行聚酯織物的除膠與脫色,顯然更為環保。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100、S110、S120、S130:步驟

Claims (18)

  1. 一種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包括:提供附著有染料與膠膜或表面處理劑的第一聚酯織物;進行除膠作業,包括:混合觸媒於鹼性水溶液中,以製備觸媒溶液,其中所述觸媒包括選自季銨鹽、季銨鹼、季鏻鹽以及冠狀醚中的至少一種;以及將所述第一聚酯織物浸於所述觸媒溶液中,以移除所述膠膜或所述表面處理劑,並得到附著有所述染料的第二聚酯織物;以及進行脫色作業,包括:提供還原脫色液與氧化脫色液;將所述第二聚酯織物浸於所述還原脫色液中,以進行還原脫色反應;將所述第二聚酯織物浸於所述氧化脫色液中,以進行氧化脫色反應;以及移除所述染料並得到第三聚酯織物。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膠膜選自聚氨酯膠膜、熱塑性聚氨酯膠膜、聚醚酯彈性體膠膜以及壓克力膠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表面處理劑選自含氟撥水劑以及無氟撥水劑中的至少一者。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鹼性水溶液包括選自鹼金屬氫氧化物溶液、鹼土金屬氫氧化物溶液、鹼土金屬碳酸鹽溶液以及鹼土金屬碳酸氫鹽溶液中的至少一種。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季銨鹽包括選自苄基三丁基氯化銨、苄基三乙基氯化銨、四丁基溴化銨、四丁基氯化銨、四丁基硫酸氫銨、三辛基甲基氯化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以及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中的至少一種。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季銨鹼包括選自苯基三甲基氫氧化銨、苄基三乙基氫氧化銨、苄基三甲基氫氧化銨、甲基三乙基氫氧化銨、四甲基氫氧化銨、四乙基氫氧化銨、四丙基氫氧化銨以及四丁基氫氧化銨中的至少一種。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季鏻鹽包括選自丁基三苯基溴化鏻、乙基三苯基醋酸鏻、乙基三苯基碘化鏻、乙基三苯基溴化鏻以及苄基三苯基氯化鏻中的至少一種。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冠狀醚包括選自12-冠-4、15-冠-5、18-冠-6、二苯並-18-冠-6以及二氮-18-冠-6中的至少一種。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觸媒溶液的濃度為0.5至20克/升,且所述觸媒溶液與所述第一聚酯織物的重量比為5:1至50:1。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移除所述膠膜或所述表面處理劑的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為60至140℃,反應時間為5至60分鐘。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還原脫色液包括還原劑與水,且所述還原劑為選自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銨、連二亞硫酸鈉、硫代硫酸鈉、甲醛次硫酸氫鈉以及二氧化硫脲中的至少一種。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還原脫色液的濃度為0.5至15克/升,且所述還原脫色液與所述第二聚酯織物的重量比為5:1至50:1。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還原脫色反應的條件為:反應溫度為90至140℃,反應時間為5至60分鐘。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脫色液包括氧化劑與水,且所述氧化劑為選自過氧化氫、硝酸鈉、亞硝酸鈉、亞氯酸鈉、亞氯酸鈣、次氯酸鈉、次氯酸鈣、過硫酸銨以及過硫酸鈉中的至少一種。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脫色液的濃度為0.5至15克/升,且所述氧化脫色液與所述第二聚酯織物的重量比為5:1至50:1。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脫色反應的條件為:反應溫度為60至120℃,反應時間為5至60分鐘。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脫色作業的順序為:先對所述第二聚酯織物進行所述還原脫色反應,再對經所述還原脫色反應的所述第二聚酯織物進行所述氧化脫色反應。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其中所述脫色作業的順序為:先對所述第二聚酯織物進行所述氧化脫色反應,再對經所述氧化脫色反應的所述第二聚酯織物進行所述還原脫色反應。
  1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膠脫色方法,更包括:對所述第三聚酯織物進行乾燥作業,其中所述乾燥作業的條件為:烘乾溫度為120℃,烘乾時間為2至4小時。
TW112131603A 2023-08-23 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 TWI837059B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7059B true TWI837059B (zh) 2024-03-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4139A (zh) 2019-12-31 2020-05-15 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胎基布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4139A (zh) 2019-12-31 2020-05-15 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胎基布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05656A (fr) Procede pour la stabilisation de solutions de composes peroxydes utilisees pour le blanchiment
US20220389650A1 (en) Launderable activated cotton
EP1067235A1 (en) Stripping dyes
TWI837059B (zh) 聚酯織物的除膠脫色方法
RU2507248C2 (ru) Способ нейтрализации цвета композиций
US10533279B2 (en) Method of dye clearing textiles
KR101844917B1 (ko) 인공피혁의 염색방법
US20100281623A1 (en) Decolorization of fabrics using phosphoric and phosphorous acid derivatives
KR101440280B1 (ko) 결합염색방법
FR3004198A1 (fr) Nouveau procede de teinture pigmentaire
JP2000248476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を染色によって堅牢度良く着色する方法
US1419497A (en) Method of protecting animal fibers from the injurious effect of alkaline liquids
KR101985468B1 (ko) 멜란지 외관을 가지는 인공피혁의 염색방법
AU782970B2 (en) Methods for use in wool whitening and garment washing
Uddin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soaping and fixing agents on washing fastness of reactive dyed cotton fabric
US20240060230A1 (en) Launderable activated cotton garment
KR102647897B1 (ko) 친환경 직물 염색방법
JPH05179579A (ja) 反応性染料浸染物のソーピングもしくは洗浄方法
CN101914856B (zh) Pla纤维的剥色方法
WO2024044158A1 (en) Launderable activated cotton
US1957888A (en) Process for tinting, dyeing or backing photographic film
Lin et al. Improvement of colour fastness for deep blue shade of cotton fabric
US20040226104A1 (en) Use of an oxidizing system comprising a macrocyclic metal complex and an oxidizing agent for removing excess, unfixed dye from dyed, textile materials
TR2021021972A2 (tr) Tek banyoda farkli elyaf ti̇pleri̇ni̇n çok renkli̇ boyanmasi i̇şlemi̇
KR101724318B1 (ko) 액상환원세정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