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5500B - 清酒乳桿菌以及其或其代謝產物用於改善膚況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清酒乳桿菌以及其或其代謝產物用於改善膚況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5500B
TWI835500B TW111150762A TW111150762A TWI835500B TW I835500 B TWI835500 B TW I835500B TW 111150762 A TW111150762 A TW 111150762A TW 111150762 A TW111150762 A TW 111150762A TW I835500 B TWI835500 B TW I8355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sakei
group
skin
cells
tci147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50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8431A (zh
Inventor
林詠翔
磾 鄭
Original Assignee
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8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8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5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5500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清酒乳桿菌,其中此清酒乳桿菌為Lactobacillus sakei TCI147,寄存編號BCRC 911063。一種清酒乳桿菌或其代謝產物用於製備改善膚況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此清酒乳桿菌為Lactobacillus sakei TCI147,寄存編號BCRC 911063。

Description

清酒乳桿菌以及其或其代謝產物用於改善膚況的用途
本發明關於一種清酒乳桿菌,特別是涉及一種清酒乳桿菌以及其或其代謝產物用於生成亞精胺的用途。
細胞自噬是一種細胞的抗老化機制,細胞透過分解自身不必要、功能異常的結構及胞器,讓細胞獲得足夠的養分,以度過壓力的傷害。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年老的細胞自噬效率下降,導致細胞受損及衰老細胞的累積。
亞精胺為一種多胺類結晶化合物,可有效誘導細胞自噬,並證實為極具潛力的抗衰老物質。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生成亞精胺的能力逐漸下降,因此我們需要補充外源性的亞精胺。而一般飲食攝入的亞精胺,經過消化道、胃酸以及胰蛋白酶消化水解後,至腸道吸收的亞精胺已所剩無幾。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亟需研發出具有科學依據且高效的益生菌產品,以造福有此需求的廣大族群。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清酒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kei)以及其或其代謝產物用於生成亞精胺(spermidine)的用途。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清酒乳桿菌,其中此清酒乳桿菌為Lactobacillus sakei TCI147,寄存編號BCRC 911063。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清酒乳桿菌或其代謝產物用於製備生成亞精胺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此清酒乳桿菌為Lactobacillus sakei TCI147,寄存編號BCRC 911063。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減緩細胞老化或氧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促進粒線體活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促進細胞自噬。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預防及/或減緩細胞的氧化壓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提升穀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提升穀胱甘肽S-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減少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或提升紅血球中穀胱甘肽S-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in red blood cells,GST-RBC)含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減緩皮膚老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淡化肌膚斑點。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改善肌膚粗糙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減少肌膚細紋及/或皺紋。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用以提升肌膚保濕。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的有效劑量係100mg/天。
綜上,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其能生成亞精胺。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或其代謝產物適用於製備生成亞精胺的組合物。換言之,前述之組合物具有生成亞精胺的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其代謝產物或其所製得的組合物還具有下列一種或多種功能:減緩細胞老化或氧化、促進粒線體活性、促進細胞自噬、預防及/或減緩細胞的氧化壓力、提升GSH含量、提升GST活性、減少MDA含量、提升GST-RBC含量、減緩皮膚老化、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淡化肌膚斑點、改善肌膚粗糙度、減少肌膚細紋及/或皺紋及提升肌膚保濕。
圖1是相對NADSYN1基因表現量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2是相對ATG8基因表現量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3是相對FOXO基因表現量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4是相對CCT6A基因表現量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5是相對CCT7基因表現量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6是相對穀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7是相對穀胱甘肽含量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8是相對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9是相對毛囊細胞尺寸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10是(A)視網膜上皮細胞及(B)毛囊細胞的細胞尺寸的細胞實驗結果的螢光染色圖。
圖11是相對膠原蛋白分泌量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12是膠原蛋白分泌含量的細胞實驗結果的螢光染色圖。
圖13是第0週、第4週及第8週的丙二醛含量的人體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14是第0週、第4週及第8週的紅血球中穀胱甘肽S-轉移酶含量的人體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15是第0週、第4週及第8週的相對棕色斑程度的人體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16是第0週、第4週及第8週的相對肌膚紋理程度的人體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17是第0週、第4週及第8週的相對肌膚細紋程度的人體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18是第0週及第8週的眼周細紋的人體實驗結果的照片。
圖19是第0週及第8週的相對膠原蛋白密度的人體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20是第0週及第8週的相對肌膚含水量的人體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圖21是亞精胺生成量的細胞實驗結果的柱狀圖。
以下將描述本案的部分具體實施態樣。在不背離本案精神下,本案尚可以多種不同形式之態樣來實踐,不應將保護範圍限於說明書所具體陳述的條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是清酒發酵過程的優勢乳酸菌 種,透過生產乳酸及風味物質,造就優良品質的清酒。並且,由米釀製而成的清酒富含許多氨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清酒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kei),其為Lactobacillus sakei TCI147。清酒乳桿菌TCI147以寄存編號BCRC 911063寄存於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以及以寄存編號DSM 33913寄存於德國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分離自香菇(Lentinus edodes)。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kei)或其代謝產物具有生成亞精胺(spermidine)作用。換言之,清酒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kei)或其代謝產物適用於製備生成亞精胺(spermidine)之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減緩細胞老化或氧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促進粒線體活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促進細胞自噬。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預防及/或減緩細胞的氧化壓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提升穀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提升穀胱甘肽S-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減少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或提升紅血球中穀胱甘肽S-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in red blood cells,GST-RBC)含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減緩皮膚老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淡化肌膚斑點。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改善肌膚粗糙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減少肌膚細紋及/或皺紋。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用以提升肌膚保濕。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或其代謝產物具有減緩細胞老化或氧化、促進粒線體活性、促進細胞自噬、預防及/或減緩細胞的氧化壓力、提升GSH含量、提升GST活性、減少MDA含量、提升GST-RBC含量、減緩皮膚老化、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淡化肌膚斑點、改善肌膚粗糙度、減少肌膚細紋及/或皺紋、提升肌膚保濕、或其任意組合的能力。換言之,清酒乳桿菌或其代謝產物施予一個體時能減緩細胞老化或氧化、促進粒線體活性、促進細胞自噬、預防及/或減緩細胞的氧化壓力、提升GSH含量、提升GST活性、減少MDA含量、提升GST-RBC含量、減緩皮膚老化、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淡化肌膚斑點、改善肌膚粗糙度、減少肌膚細紋及/或皺紋、提升肌膚保濕、或其任意組合。因此,清酒乳桿菌或其代謝產物適用於製備減緩細胞老化或氧化、促進粒線體活性、促進細胞 自噬、預防及/或減緩細胞的氧化壓力、提升GSH含量、提升GST活性、減少MDA含量、提升GST-RBC含量、減緩皮膚老化、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淡化肌膚斑點、改善肌膚粗糙度、減少肌膚細紋及/或皺紋、提升肌膚保濕、或其任意組合的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個體可為人。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係以菌粉的形式包含於前述的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菌粉製備流程為準備培養基,將培養基進行滅菌並冷卻後,種植前述的清酒乳桿菌於培養基中以進行發酵培養。發酵培養結束後,進行超高速離心,以取得發酵培養的菌株。將發酵培養的菌株進行包埋或包覆後,進行凍幹,以取得凍幹的菌株。接著,將凍幹的菌株進行研磨並過篩後,封裝,保存於冷凍庫,即為菌粉。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係以活菌或是死菌的形式包含於前述的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清酒乳桿菌的有效劑量係100mg/天。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組合物可為醫藥組合物、食品組合物、飲品組合物或營養補充劑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前述的組合物為醫藥組合物時,此醫藥組合物包含有效劑量的清酒乳桿菌。其中,此醫藥組合物可利用熟習此技藝者所詳知的技術而被製造成適合於經腸道地、非經腸道地(parenterally)、口服地(orally)、或局部地(topically)投藥劑型。
在一些實施例中,經腸道或口服的投藥劑型可為,但不限於,錠劑(tablet)、片劑(troche)、口含錠(lozenge)、丸劑(pill)、膠囊(capsule)、分散性粉末(dispersible powder)或細顆粒(granule)、溶液、懸浮液(suspension)、乳劑(emulsion)、糖漿(syrup)、酏劑(elixir)、濃漿(slurry)或類似之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非經腸道地或局部地投藥劑型可為,但不限於,注射品(injection)[例如,無菌的水性溶液(sterile aqueous solution)或分散液(dispersion)]、無菌的粉末(sterile powder)、外部製劑(external preparation)或類似之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注射品的投藥方式可為,但不限於,腹膜內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表皮內注射(intraepidermal injection)、皮內注射(intradermal injection)、肌肉內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靜脈內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或病灶內注射(intralesional injection)。
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效劑量的清酒乳桿菌的醫藥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被廣泛地使用於藥物製造技術之醫藥上可接受的載劑(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carrier)。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上可接受的載劑可為下列載劑中一種或多種:溶劑(solvent)、緩衝液(buffer)、乳化劑(emulsifier)、懸浮劑(suspending agent)、分解劑(decomposer)、崩解劑(disintegrating agent)、分散劑(dispersing agent)、黏結劑(binding agent)、賦形劑(excipient)、安定劑(stabilizing agent)、螯合劑(chelating agent)、稀釋劑(diluent)、膠凝劑(gelling agent)、 防腐劑(preservative)、潤濕劑(wetting agent)、潤滑劑(lubricant)、吸收延遲劑(absorption delaying agent)、脂質體(liposome)以及類似之物。關於選用之載劑的種類與數量是落在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的專業素養與例行技術範疇內。其中,作為醫藥上可接受的載劑的溶劑可為水、生理鹽水(normal saline)、磷酸鹽緩衝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或含有醇的水性溶液(alcohol containing aqueous solution)。
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有效劑量的清酒乳桿菌的醫藥組合物可利用熟習此技藝者所詳知的技術而被製造成一適合於局部地施用於皮膚上的外部製劑(external preparation),這包括,但不限於:乳劑(emulsion)、凝膠(gel)、軟膏(ointment)、乳霜(cream)、貼片(patch)、擦劑(liniment)、粉末(powder)、氣溶膠(aerosol)、噴霧(spray)、乳液(lotion)、乳漿(serum)、糊劑(paste)、泡沫(foam)、滴劑(drop)、懸浮液(suspension)、油膏(salve)以及繃帶(bandage)。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前述的醫藥組合物為外部製劑時,此醫藥組合物可由有效劑量的清酒乳桿菌與為熟習此項技藝者所詳知的一基底(base)相混合而製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此基底可包含有一或多種選自於下列的添加劑(additives):水、醇(alcohols)、甘醇(glycol)、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s)[諸如石油膠(petroleum,jelly)以及白凡士林(white petrolatum)]、蠟(wax)[諸如石蠟(paraffin)以及黃蠟(yellow wax)]、保存劑(preserving agents)、抗氧化劑(antioxidants)、界面活性劑(surfactants)、吸收增強劑(absorption enhancers)、安定劑(stabilizing agents)、膠凝劑(gelling agents)[諸如卡波普®974P(carbopol®974P)、微結晶纖維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以及羧基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活性劑(active agents)、保濕劑(humectants)、氣味吸收劑(odor absorbers)、香料(fragrances)、pH調整劑(pH adjusting agents)、螯合劑(chelating agents)、乳化劑(emulsifiers)、閉塞劑(occlusive agents)、軟化劑(emollients)、增稠劑(thickeners)、助溶劑(solubilizing agents)、滲透增強劑(penetration enhancers)、抗刺激劑(anti-irritants)、著色劑(colorants)以及推進劑(propellants)等。有關這些添加劑的選用與數量是落在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的專業素養與例行技術範疇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前述的組合物為食品組合物、飲品組合物或營養補充劑組合物時,此食品組合物、飲品組合物或營養補充劑組合物包含有效劑量的清酒乳桿菌。其中,食品組合物、飲品組合物或營養補充劑組合物的型態可為粉末、顆粒、溶液、膠體或膏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清酒乳桿菌的食品組合物、飲品組合物或營養補充劑組合物可為食品產品或食品添加物(food additive)。
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清酒乳桿菌的食品組合物、飲品組合物或營養補充劑組合物可為飲料(beverages)、發酵食品(fermented foods)、烘培產品(bakery products)、健康食品(health foods)或膳食補充品(dietary supplements)等。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清酒乳桿菌的食品組合物、飲品組合物或營養補充劑組合物可更包括一佐劑。舉例來說,佐劑可為麥芽糖糊精(Maltodextrin)、蘋果酸、蔗糖素、檸檬酸、 水果香料、蜂蜜香料、甜菊糖苷或其組合等。關於選用之載劑的種類與數量是落在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的專業素養與例行技術範疇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清酒乳桿菌的食品組合物、飲品組合物或營養補充劑組合物可為調味料、甜味料、香料、pH值調整劑、乳化劑、著色料或穩定劑等。
下列範例中若無特別敘明,所進行的實驗步驟是在室溫(約25℃)且常壓(1atm)下進行。
例1:菌種鑑定
首先,將分離自香菇(Lentinus edodes,採購自瀚軒,產地日本九州大分縣)的分離菌株進行菌種鑑定。透過聚合酶連鎖反應(PCR)得到此分離菌株的PCR產物後,以Sanger sequencing方式進行定序,以得到16S核醣體基因(16SrDNA)序列(即SEQ ID NO:1)。接著,將SEQ ID NO:1序列以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網站與其他清酒乳桿菌(如表一所示)之16S核醣體基因(16SrDNA)序列進行比對後可知,此分離菌株的16SrDNA序列與其他清酒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kei)的16SrDNA序列的相似性為100%(如表一所示)。因此,將此分離菌株命名為清酒乳桿菌TCI147(Lactobacillus sakei TCI147)。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12-1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13-2
例2:清酒乳桿菌TCI147的保存及培育實驗
A.保存及培育材料:
1. MRSD培養基,購自BD,產品編號288130。
B.保存及培育流程:
1.使用MRSD培養基培養例1分離所得的清酒乳桿菌TCI147以得到菌液,然後將菌液與甘油以4:1的比例混合。之後,將菌液與甘油的混合液置於-80℃下進行保存。
2.將清酒乳桿菌TCI147以1%(v/v)的植菌量(約1x104CFU/mL)接種於MRSD培養基中,並於37℃下培養24小時後形成清酒乳桿菌TCI147菌液。
3.將清酒乳桿菌TCI147菌液以5000rpm轉速進行離心5分鐘取得上清液,將上清液以0.2μm的濾膜進行過濾,所得濾液即為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即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含有清酒乳桿菌TCI147之代謝產物)。
例3
A.材料與儀器:
1.細胞株:純化人血以取得PBMC(外周血單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以下簡稱PBMC。
2.細胞培養基:4.2 X-VIVOTM 15 Serum-free Hematopoietic Cell Medium(購自Lonza,產品編號04-418Q),並添加5%(v/v)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購自Gibco,產品編號10437-028)及1%(v/v)抗生素(購自Gibco,產品編號15240-062)。
3. RNA萃取試劑套組,購自Geneaid,產品編號301393。
4. SuperScript® III反轉錄酶,購自Invitrogen公司,產品編號18080-044。
5. ABI StepOnePlusTM Real-Time PCR system,購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
6. KAPA SYBR FAST qPCR Master Mix(2X)Kit,購自KAPA Biosystems公司,產品編號KK4600。
B.試驗流程:
1.將PBMC以每孔1×106個細胞的密度接種於6孔培養盤中,並在37℃下培養24小時。於此,PBMC分為三個試驗組別,其分別為:空白組、控制組與實驗組。各組進行三重複(意即各組各有三孔)。
2.培養24小時後,將各組更換為實驗培養基,並於37℃下繼續培養48小時。其中,空白組的實驗培養基為不含任何添加物的細胞培養基;控制組的實驗培養基為含有0.5%(v/v)的MRSD培養基的細胞培養基;以及實驗組的實驗培養基為含有0.5%(v/v)的例2製得的清酒乳桿菌 TCI147樣品的細胞培養基。
3.將培養後的空白組、控制組及實驗組進行離心以移除培養後的各組的培養基,並以PBS進行潤洗。
4.於潤洗後,將培養後的空白組、控制組及實驗組進行離心以移除PBS。
5.於移除PBS後,以RNA萃取試劑套組的RB buffer破各組的PBMC的細胞膜,以形成細胞溶液。
6.使用RNA萃取試劑套組分別萃取各組的細胞溶液內的RNA。
7.每組取1000奈克(ng)所萃取出的RNA作為模板,藉由SuperScript® III反轉錄酶將萃取出的RNA反轉錄為相應的cDNA。
8.使用ABI StepOnePlusTM Real-Time PCR system,以KAPA SYBR FAST qPCR Master Mix(2X)Kit及表二的組合引子將cDNA分別進行定量即時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以觀察空白組及實驗組的HPEK-50細胞的各種目標基因的表現量及其解鏈曲線(melting curve)。定量即時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的儀器設定條件為95℃反應20秒,95℃反應3秒,60℃反應30秒,並重複40個迴圈。
9.使用2-△△Ct方法測定目標基因的相對表現量。所謂相對表現量定義為實驗組或空白組之目標基因的RNA表現量相對於空白組之同一基因的RNA表現量的倍數變化。2-△△Ct方法以TBP(TATA-box binding protein)基因的循環閾值作為內部對照之參考基因的循環閾值(Ct),按 照以下公式計算倍數變化:△Ct=Ct實驗組之目標基因/空白組之目標基因-CtTBP
△△Ct=△Ct實驗組之目標基因-△Ct空白組之目標基因
倍數變化=2-△△Ct平均值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16-3
10.空白組與其他各組以及控制組與其他各組的測量結果之間的統計學顯著差異是以學生t檢驗(student t-test)統計分析得到。於圖式中,「*」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5、「**」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1,以及「***」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01;於圖式中,「#」代表在與控制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5、「##」代表在與控制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1,以及「###」代表在與控制組比較下 其p值小於0.001。
C.試驗結果:
請參閱圖1。空白組未使用任何添加物進行處理,因此空白組的試驗結果代表PBMC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於此,在設定空白組的相對NADSYN1基因表現量為1的情況下,控制組的相對NADSYN1基因表現量為2.56,而實驗組的相對NADSYN1基因表現量為6.71。也就是說,相對於空白組,控制組的PBMC在添加MRSD培養基後,其相對NADSYN1基因表現量顯著提升約156%;而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PBMC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其相對NADSYN1基因表現量顯著提升約571%。相對於控制組,實驗組的PBMC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其相對NADSYN1基因表現量顯著提升約415%。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能明顯地提升NADSYN1基因表現量,且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提升NADSYN1基因表現量的能力明顯優於MRSD培養基。NADSYN1基因負責編碼NAD(+)合成酶1,其能夠合成NAD(+)。文獻指出,衰老的標誌是多個組織中NAD+的系統性減少,NAD+的減少會導致細胞核和粒線體功能缺陷,並導致許多與年齡相關的病症。提升NAD(+)可以顯著改善這些與年齡相關的功能缺陷,抵消許多衰老疾病。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增加NAD(+)合成酶1,增加NAD(+)的合成,進而提升胞內NAD(+)含量,提升細胞核和粒線體功能,促進粒線體活性,並延緩細胞老化。
請參閱圖2。空白組未使用任何添加物進行處理,因此空白 組的試驗結果代表PBMC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於此,在設定空白組的相對ATG8基因表現量為1的情況下,控制組的相對ATG8基因表現量為1.72,而實驗組的相對ATG8基因表現量為2.10。也就是說,相對於空白組,控制組的PBMC在添加MRSD培養基後,其相對ATG8基因表現量顯著提升約72%;而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PBMC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其相對ATG8基因表現量顯著提升約110%。相對於控制組,實驗組的PBMC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其相對ATG8基因表現量提升約38%。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能明顯地提升ATG8基因表現量,且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提升ATG8基因表現量的能力明顯優於MRSD培養基。ATG8基因負責編碼自噬相關蛋白8。細胞自噬是一種細胞的抗老化機制,細胞透過分解自身不必要、功能異常結構及胞器,讓細胞獲得足夠的養分,以度過壓力的傷害。其中,自噬相關蛋白8是參與細胞自噬的關鍵分子成分之一,是一種自噬體膜形成所需的蛋白。隨著年齡增長,年老的細胞其細胞自噬效率下降,進而導致細胞受損及衰老細胞的累積。換言之,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增加自噬相關蛋白8,進而促進細胞自噬作用,提升細胞自噬作用的效率,清除廢物,避免細胞受損及衰老細胞的累積,以減緩細胞老化。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透過維持正常及高效的自噬作用,以抗衡外部壓力及內部的傷害,從而達到抗衰老的效果。
請參閱圖3。空白組未使用任何添加物進行處理,因此空白組的試驗結果代表PBMC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於此,在設定 空白組的相對FOXO基因表現量為1的情況下,控制組的相對FOXO基因表現量為1.16,而實驗組的相對FOXO基因表現量為1.34。也就是說,相對於空白組,控制組的PBMC在添加MRSD培養基後,其相對FOXO基因表現量顯著提升約16%;而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PBMC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其相對FOXO基因表現量顯著提升約34%。相對於控制組,實驗組的PBMC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其相對FOXO基因表現量提升約18%。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能明顯地提升FOXO基因表現量,且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提升FOXO基因表現量的能力明顯優於MRSD培養基。FOXO基因負責編碼FOXO蛋白,此蛋白已被證實參與細胞自噬的調控,以維持蛋白質合成與降解的平衡,進而改善細胞衰老時機能下降情況。FOXO蛋白更被文獻證實是與長壽表現出一致關聯的基因之一,是衰老和長壽的重要決定因素。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增加FOXO蛋白,進而調控細胞自噬作用,以維持蛋白質合成與降解的平衡。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改善細胞衰老時機能下降情況,以減緩細胞老化,從而達到抗衰老的效果。
請參閱圖4。空白組未使用任何添加物進行處理,因此空白組的試驗結果代表PBMC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於此,在設定空白組的相對CCT6A基因表現量為1的情況下,控制組的相對CCT6A基因表現量為1.13,而實驗組的相對CCT6A基因表現量為1.18。也就是說,相對於空白組,控制組的PBMC在添加MRSD培養基後,其相對CCT6A基因 表現量提升約13%;而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PBMC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其相對CCT6A基因表現量顯著提升約18%。相對於控制組,實驗組的PBMC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其相對CCT6A基因表現量提升約5%。
請參閱圖5。空白組未使用任何添加物進行處理,因此空白組的試驗結果代表PBMC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於此,在設定空白組的相對CCT7基因表現量為1的情況下,控制組的相對CCT7基因表現量為1.32,而實驗組的相對CCT7基因表現量為1.53。也就是說,相對於空白組,控制組的PBMC在添加MRSD培養基後,其相對CCT7基因表現量顯著提升約32%;而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PBMC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其相對CCT7基因表現量顯著提升約53%。相對於控制組,實驗組的PBMC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其相對CCT7基因表現量提升約21%。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能明顯地提升CCT6A及CCT7基因表現量,且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提升CCT6A及CCT7基因表現量的能力明顯優於MRSD培養基。CCT6A及CCT7基因負責編碼伴侶蛋白。文獻指出,伴侶蛋白能夠幫助蛋白質折疊,並參與端粒維持的調節,以促進細胞回春。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增加伴侶蛋白,進而幫助蛋白質折疊,提升端粒維持,以促進細胞回春,從而減緩細胞老化。
例4
A.材料與儀器:
1.細胞株:人類肝臟細胞,購自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細胞編號HB-8065,以下簡稱HepG2細胞。
2.細胞培養基:DMEM(購自Gibco,產品編號11965-092),並添加5%(v/v)胎牛血清(FBS,購自Gibco,產品編號10437-028)及1%(v/v)抗生素(購自Gibco,產品編號15240-062)。
3. GST活性檢測試劑套組,購自abcam。此套組包含GST測定緩衝液(GST assay buffer)、GST基質(GST substrate)、GST正控制組(GST positive control)以及穀胱甘肽(Glutathione)。
4. GST反應混合物:以前述套組的GST測定緩衝液和GST基質配製而成。其中,GST測定緩衝液:GST基質的配製比例為49:1。
5.正控制組的檢測樣品:以前述套組的GST測定緩衝液和GST正控制組配製而成。其中,GST測定緩衝液:GST正控制組的配製體積為198μL:2μL,稀釋倍率為100倍稀釋。
6.胰蛋白酶,購自Gibco,產品編號15400-054。
7.檢測儀器:酵素免疫分析儀(ELISA reader),購自BioTek公司(美國)。
B.試驗流程:
1.將HepG2細胞以每孔2×106個細胞的密度接種於6孔培養盤中,並在37℃下培養24小時。於此,細胞分為三個試驗組別,其分別為:空白組、控制組與實驗組。各組進行三重複(意即各組各有三孔)。
2.培養24小時後,將各組更換為實驗培養基,並於37℃下繼續培養2.4小時。其中,空白組的實驗培養基為不含添加物的細胞培養基; 控制組的實驗培養基為含有0.5%(v/v)的MRSD培養基的細胞培養基;以及實驗組的實驗培養基為含有0.5%(v/v)的例2製得的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細胞培養基。
3.培養24小時後,移除培養後的各組的實驗培養基,並以PBS進行潤洗2次。
4.於潤洗後,添加200μL胰蛋白酶至各孔中反應3分鐘。反應後,添加6mL細胞培養基以終止反應。而後收集各孔中之懸浮細胞與細胞培養基至對應的離心試管內。
5.將各離心試管離心使細胞沉澱後,移除各組離心試管內的上清液,再以PBS清洗並懸浮沉澱細胞,然後反覆進行2次後,得到以100μL GST測定緩衝液回溶的細胞懸浮液,並混合均勻。
6.將各離心試管進行高速離心後,收集各離心試管的上清液,以得到各組的檢測樣品。
7.於96孔培養盤中,於每孔中,分別加入50μL各組的檢測樣品、50μL正控制組的檢測樣品,以及50μL GST測定緩衝液。
8.於每孔中,分別加入5μL穀胱甘肽。
9.於每孔中,分別加入50μL GST反應混合物並混合均勻後,置於37℃下反應5分鐘。
10.利用酵素免疫分析儀測量每孔340nm的吸光值(OD340值)。
11.所有組別的相對穀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相對GST活性)係依下列公式計算:相對GST活性(%)=(各組OD340值/空白組OD340值) ×100%。
12.空白組與其他各組的測量結果之間的統計學顯著差異是以學生t檢驗(student t-test)統計分析得到。於圖式中,「*」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5、「**」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1,以及「***」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01。
C.試驗結果:
請參閱圖6。空白組的HepG2細胞為單獨存在狀態,也未使用任何添加物進行處理,因此空白組的試驗結果代表HepG2細胞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於此,在設定空白組的相對GST活性為100%的情況下,控制組的相對GST活性為103.07%,而實驗組的相對GST活性為112.88%。也就是說,相對於空白組,控制組的細胞在添加MRSD培養基後,控制組的相對GST活性提升約3%;而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細胞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實驗組的相對GST活性顯著提升約13%。相對於控制組,實驗組的相對GST活性提升約10%。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能明顯地提升GST活性,提升肝臟細胞GST活性,且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提升GST活性的能力明顯優於MRSD培養基。穀胱甘肽S-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是穀胱甘肽結合反應的關鍵酵素,能夠催化穀胱甘肽結合反應的起始步驟,其具有抗氧化及解毒的功能,以保護生物體。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提升穀胱甘肽S-轉移酶的含量,提升穀胱甘肽S-轉移酶的活性,進而提升抗氧化能力,減緩細胞氧化。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提 升肝臟細胞穀胱甘肽S-轉移酶的含量,提升肝臟細胞穀胱甘肽S-轉移酶的活性,進而提升肝臟細胞抗氧化能力,減緩肝臟細胞氧化。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有助於抵抗胞內的氧化壓力,預防及/或減緩細胞的氧化壓力,減少因氧化壓力導致的細胞老化。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有助於抵抗肝臟細胞胞內的氧化壓力,預防及/或減緩肝臟細胞的氧化壓力,減少因氧化壓力導致的肝臟細胞老化。
例5
A.材料與儀器:
1.細胞株:純化人血以取得PBMC(外周血單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以下簡稱PBMC。
2.細胞培養基:4.2 X-VIVOTM 15 Serum-free Hematopoietic Cell Medium(購自Lonza,產品編號04-418Q),其中添加5%(v/v)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購自Gibco,產品編號10437-028)及1%(v/v)抗生素(購自Gibco,產品編號15240-062)。
3. GSH檢測試劑(GSH detection reagent),購自abcam,產品編號Ab112132。
4.流式細胞儀,購自BD公司,型號AccuriTM C6 Plus。
B.試驗流程:
1.將PBMC以每孔2×105個細胞的密度接種於6孔培養盤中,並在37℃下培養24小時。於此,細胞分為三個試驗組別,其分別為:空白組、控制組與實驗組。各組進行三重複(意即各組各有三孔)。其中,空 白組的實驗培養基為不含添加物的細胞培養基;控制組的實驗培養基為含有0.5%(v/v)的MRSD培養基的細胞培養基;以及實驗組的實驗培養基為含有0.5%(v/v)的例2製得的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細胞培養基。
2.培養24小時後,添加GSH檢測試劑(染色比例為1:1000)至各孔中反應15分鐘。
3.收集各孔中之細胞、培養基及試劑至對應的離心試管後以PBS清洗細胞,再以PBS重新懸浮細胞。接著,以流式細胞儀分析並進行各組的綠色螢光訊號定量。於此,得到各組的螢光訊號值。
4.所有組別的相對穀胱甘肽含量(相對GSH含量)係依下列公式計算:相對GSH含量(%)=(各組螢光訊號值/空白組螢光訊號值)×100%。
5.空白組與其他各組的測量結果之間的統計學顯著差異是以學生t檢驗(student t-test)統計分析得到。於圖式中,「*」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5、「**」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1,以及「***」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01。
C.試驗結果:
請參閱圖7。空白組的細胞為單獨存在狀態,也未使用任何添加物進行處理,因此空白組的試驗結果代表細胞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於此,在設定空白組的相對GSH含量為100%的情況下,控制組的相對GSH含量為109.93%,而實驗組的相對GSH含量為138.82%。也就是說,相對於空白組,控制組的細胞在添加MRSD培養基後,控制組的相對GSH含量顯著提升約10%;而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細胞在添加清 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實驗組的相對GSH含量顯著提升約39%。相對於控制組,實驗組的相對GSH含量提升約29%。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能明顯地提升GSH含量,且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提升GSH含量的能力明顯優於MRSD培養基。穀胱甘肽(Glutathione,GSH)能夠清除自由基,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抗氧化劑。穀胱甘肽(GSH)也是人體中重要的解毒劑,能夠幫助細胞的代謝與排毒。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提升穀胱甘肽的含量,以清除體內自由基,並能夠提升體內新陳代謝與排毒。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有助於提升細胞內氧化還原的能力,抵抗胞內的氧化壓力,減少因氧化壓力導致的細胞老化。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具有抗氧化能力。
例6
A.材料與儀器:
1.細胞株:人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購自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細胞編號CRL-2302,以下簡稱ARPE-19細胞。
2.細胞培養基:DMEM/F-12(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Nutrient Mixture F-12),購自Gibco,產品編號12500-062。
3.胰蛋白酶,購自abcam,產品編號Ab112132。
4. ActinRedTM 555 ReadyProbesTM Reagent,購自Thermo,產品編號R37112。
5. Hoechst,購自Thermo,產品編號62249。
6. 100mM H2O2:以H2O2(購自Sigma,產品編號1.08600)及DPBS配製而成。
7.流式細胞儀,購自BD公司,型號AccuriTM C6 Plus。
8.螢光顯微鏡,購自ZEISS,型號Vert.A1。
B.試驗流程:
1.將ARPE-19細胞以每孔2×105個細胞的密度接種於6孔培養盤中,並在37℃下培養24小時。於此,細胞分為四個試驗組別,其分別為:空白組、H2O2組、控制組與實驗組。各組進行三重複(意即各組各有三孔)。
2.培養24小時後,於控制組中添加0.5%(v/v)的MRSD培養基,以及於實驗組中添加0.5%(v/v)的例2製得的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並將各組於37℃下培養1小時。
3.培養1小時後,於H2O2組、控制組與實驗組中添加100mM H2O2,使其最終濃度為100μM。接著,將各組於37℃下作用2小時。
4.作用2小時候,移除各組的上清液,並添加新鮮的細胞培養基,並將各組於37℃下培養3~7天。培養天數視於顯微鏡下觀察的細胞狀態決定。
5.培養後,移除培養後的各組的細胞培養基,並以PBS進行潤洗2次。
6.於潤洗後,添加胰蛋白酶至各孔中反應3分鐘。反應後,添加細胞培養基以終止反應。而後收集各孔中之懸浮細胞與細胞培養基至對應的離心試管內。
7.取出各離心試管內的部分細胞並接種於24孔培養盤中,並在37℃下培養48小時。各離心試管內剩餘的細胞以PBS清洗,再以PBS重新懸浮細胞。接著,以流式細胞儀框選並分析各組的細胞體積,並得到各組的細胞尺寸。
8.而於37℃下培養48小時後,於24孔培養盤中,於每孔中添加1滴ActinRedTM 555 ReadyProbesTM reagent及Hoechst(1:20000稀釋)以進行染色,避光染色15分鐘。
9.染色結束後,以螢光顯微鏡避光觀察並拍攝各組細胞的染色結果。其中,於染色結果中,綠色螢光係代表細胞骨架的訊號;而藍色螢光係代表細胞核的訊號。
10. H2O2組與其他各組的測量結果之間的統計學顯著差異是以學生t檢驗(student t-test)統計分析得到。於圖式中,「#」代表在與H2O2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5、「##」代表在與H2O2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1,以及「###」代表在與H2O2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01。
C.試驗結果:
請參閱圖8。空白組的細胞為單獨存在狀態,未使用任何添加物進行處理,也未添加H2O2刺激,因此空白組的試驗結果代表細胞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於此,空白組的相對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為44.1%,H2O2組的相對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為119.2%,控制組的相對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為107.3%,而實驗組的相對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為50.7%。也就是說,相對於空白組,H2O2組的細胞在添加H2O2刺激後,控制組的相對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顯著增加約170%。相對於H2O2組,實驗 組的細胞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添加H2O2刺激,實驗組的相對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顯著減少約57%;而相對於H2O2組,控制組的細胞在添加MRSD培養基後,添加H2O2刺激,控制組的相對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減少約10%。
請參閱圖10(A)。空白組的細胞的綠色及藍色螢光訊號集中且緻密,其表示空白組的細胞的細胞核及周圍的細胞骨架集中且緻密,其為細胞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細胞的綠色及藍色螢光訊號亦集中且緻密,其表示實驗組的細胞的細胞核及周圍的細胞骨架集中且緻密,與空白組幾乎無異。相對於空白組,控制組的細胞的綠色及藍色訊號較為分散且綠色訊號較為鬆散,其表示控制組的細胞的細胞核及周圍的細胞骨架較為鬆散,且細胞為膨大狀態。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能明顯地減少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明顯減輕細胞膨大現象,使細胞核及細胞骨架集中且緻密,近似於細胞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且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減少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的能力明顯優於MRSD培養基。本例是藉由添加H2O2以誘導氧化壓力,促使細胞加速老化。細胞老化後,會異常膨大而易於崩解,於此藉由觀察細胞之型態大小並藉由染色觀察其細胞核及細胞骨架的狀況,進而判斷樣品是否能保護細胞避免氧化壓力造成之老化現象。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減少及/或預防氧化壓力造成的細胞老化,提升細胞抗氧化壓力。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減少及/或預防氧化壓力造成的視網膜上皮細胞老化,以達到護眼的效果。
例7
A.材料與儀器:
1.細胞株:人類毛囊真皮乳頭細胞,購自PromoCell,細胞編號C-12071,以下簡稱HFDPC細胞。
2.細胞培養基:Follicle Dermal Papilla Cell Growth Medium,購自PromoCell,產品編號C-26501。
3.胰蛋白酶,購自abcam,產品編號Ab112132。
4. ActinRedTM 555 ReadyProbesTM Reagent,購自Thermo,產品編號R37112。
5. Hoechst,購自Thermo,產品編號62249。
6. 100mM H2O2:以H2O2(購自Sigma,產品編號1.08600)及DPBS配製而成。
7.流式細胞儀,購自BD公司,型號AccuriTM C6 Plus。
8.螢光顯微鏡,購自ZEISS,型號Vert.A1。
B.試驗流程:
1.將HFDPC細胞以每孔2×105個細胞的密度接種於6孔培養盤中,並在37℃下培養24小時。於此,細胞分為四個試驗組別,其分別為:空白組、H2O2組、控制組與實驗組。各組進行三重複(意即各組各有三孔)。
2.培養24小時後,於控制組中添加0.5%(v/v)的MRSD培養基,以及於實驗組中添加0.5%(v/v)的例2製得的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並將各組於37℃下培養1小時。
3.培養1小時後,於H2O2組、控制組與實驗組中添加100mM H2O2,使其最終濃度為30μM。接著,將各組於37℃下作用2小時。
4.作用2小時候,移除各組的上清液,並添加新鮮的細胞培養基,並將各組於37℃下培養3~7天。培養天數視於顯微鏡下觀察的細胞狀態決定。
5.培養後,移除培養後的各組的細胞培養基,並以PBS進行潤洗2次。
6.於潤洗後,添加胰蛋白酶至各孔中反應3分鐘。反應後,添加細胞培養基以終止反應。而後收集各孔中之懸浮細胞與細胞培養基至對應的離心試管內。
7.取出各離心試管內的部分細胞並接種於24孔培養盤中,並在37℃下培養48小時。各離心試管內剩餘的細胞以PBS清洗,再以PBS重新懸浮細胞。接著,以流式細胞儀框選並分析各組的細胞體積,並得到各組的細胞尺寸。
8.所有組別的相對細胞尺寸係依下列公式計算:相對毛囊細胞尺寸(%)=(各組細胞尺寸/空白組細胞尺寸)×100%。
9.而於37℃下培養48小時後,於24孔培養盤中,於每孔中添加1滴ActinRedTM 555 ReadyProbesTM reagent及Hoechst(1:20000稀釋)以進行染色,避光染色15分鐘。
10.染色結束後,以螢光顯微鏡避光觀察並拍攝各組細胞的染色結果。其中,於染色結果中,紅色螢光係代表細胞骨架的訊號;而藍色螢光係代表細胞核的訊號。
11. H2O2組與其他各組的測量結果之間的統計學顯著差異是以學生t檢驗(student t-test)統計分析得到。於圖式中,「#」代表在與H2O2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5、「##」代表在與H2O2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1,以及「###」代表在與H2O2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01。
C.試驗結果:
請參閱圖9。空白組的細胞為單獨存在狀態,未使用任何添加物進行處理,也未添加H2O2刺激,因此空白組的試驗結果代表細胞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於此,空白組的相對毛囊細胞尺寸為100%,H2O2組的相對毛囊細胞尺寸為176.82%,控制組的相對毛囊細胞尺寸為177.44%,而實驗組的相對毛囊細胞尺寸為151.19%。也就是說,相對於空白組,H2O2組的細胞在添加H2O2刺激後,控制組的相對毛囊細胞尺寸顯著增加約77%。相對於H2O2組,實驗組的細胞在添加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添加H2O2刺激,實驗組的相對毛囊細胞尺寸顯著減少約14%;而相對於H2O2組,控制組的細胞在添加MRSD培養基後,添加H2O2刺激,控制組的相對視網膜上皮細胞尺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約0.4%。
請參閱圖10(B)。空白組的細胞的紅色及藍色螢光訊號集中且緻密,其表示空白組的細胞的細胞核及周圍的細胞骨架集中且緻密,其為細胞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細胞的紅色及藍色螢光訊號亦集中且緻密,其表示實驗組的細胞的細胞核及周圍的細胞骨架集中且緻密,與空白組幾乎無異。相對於空白組,控制組的細胞的紅色及藍色訊號較為分散且紅色訊號較為鬆散,其表示控制組的細胞的細胞核及周圍的細胞骨架較為鬆散,且細胞為膨大狀態。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能明顯地減少毛囊細胞尺寸,明顯減輕細胞膨大現象,使細胞核及細胞骨架集中且緻密,近似於細胞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且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減少毛囊細胞尺寸的能力明顯優於MRSD培養基。本例是藉由添加H2O2以誘導氧化壓力,促使細胞加速老化。細胞老化後,會異常膨大而易於崩解,於此藉由觀察細胞之型態大小並藉由染色觀察其細胞核及細胞骨架的狀況,進而判斷樣品是否能保護細胞避免氧化壓力造成之老化現象。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減少及/或預防氧化壓力造成的細胞老化,提升細胞抗氧化壓力。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減少及/或預防氧化壓力造成的毛囊細胞老化,以達到預防及/或減緩落髮的效果。
例8
A.材料與儀器:
1.細胞株:人類皮膚纖維母細胞,購自ATCC,細胞編號CRL-1881,以下簡稱CCD-966Sk細胞。
2.細胞培養基:MEM培養基(Minimum essential medium,購自Gibco,產品編號11095080),其中添加10%(v/v)FBS(購自Gibco,產品編號10437-028)、1%(v/v)抗生素(購自Gibco,產品編號15140122),以及1mM丙酮酸鈉(購自Gibco,產品編號11360-070)。
3.胰蛋白酶,購自Gibco,產品編號15400-054。
4.可溶性膠原蛋白檢測套組,購自Biocolor,產品編號S1000。
5.檢測儀器:酵素免疫分析儀(ELISA reader),購自BioTek公司(美國)。
B.試驗流程:
1.將CCD-966Sk細胞以每孔2×104個細胞的密度接種於24孔培養盤中,並在37℃下培養24小時。於此,細胞分為三個試驗組別,其分別為:空白組、控制組與實驗組。各組進行三重複(意即各組各有三孔)。
2.培養24小時後,以PBS進行潤洗1次,並將各組更換為實驗培養基。其中,空白組的實驗培養基為不含添加物的細胞培養基;控制組的實驗培養基為含有0.5%(v/v)的MRSD培養基的細胞培養基;以及實驗組的實驗培養基為含有0.5%(v/v)的例2製得的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細胞培養基。接著,於37℃下繼續培養48小時。
3.將培養後的各組於每孔中取出實驗培養基,並使用可溶性膠原蛋白檢測套組測定各組CCD-966Sk細胞的膠原蛋白分泌量。於此,依照可溶性膠原蛋白檢測套組所提供的試驗流程處理各組取出的實驗培養基後,利用酵素免疫分析儀測量每孔555nm的吸光值(OD555值)。
4.所有組別的相對膠原蛋白分泌量係依下列公式計算:相對膠原蛋白分泌量(%)=(各組OD555值/空白組OD555值)×100%。
5.空白組與其他各組以及控制組與其他各組的測量結果之間的統計學顯著差異是以學生t檢驗(student t-test)統計分析得到。於圖式中,「*」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5、「**」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1,以及「***」代表在與空白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01;於圖式中,「#」代表在與控制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5、「##」代 表在與控制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1,以及「###」代表在與控制組比較下其p值小於0.001。
C.試驗結果:
請參閱圖11。空白組的細胞為單獨存在狀態,未使用任何添加物進行處理,因此空白組的試驗結果代表細胞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於此,在設定空白組的相對膠原蛋白分泌量為100%的情況下,控制組的相對膠原蛋白分泌量為115.5%,而實驗組的相對膠原蛋白分泌量為131.5%。也就是說,相對於空白組,控制組的CCD-966Sk細胞使用MRSD培養基進行處理後,其相對膠原蛋白分泌量顯著提升約15.5%;而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CCD-966Sk細胞使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進行處理後,其相對膠原蛋白分泌量顯著提升約31.5%。相對於控制組,實驗組的CCD-966Sk細胞使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進行處理後,其相對膠原蛋白分泌量顯著提升約16%。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能明顯地提升膠原蛋白分泌量,且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提升膠原蛋白分泌量的能力明顯優於MRSD培養基。膠原蛋白存在於結締組織中,也是細胞外基質及眼睛角膜的主要組成成分。膠原蛋白能夠提供皮膚彈性。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提升膠原蛋白分泌量,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進而使皮膚恢復青春彈性,預防皺紋。
例9
A.材料與儀器:
1.細胞株:人類皮膚纖維母細胞,購自ATCC,細胞編號 CRL-1881,以下簡稱CCD-966Sk細胞。
2.細胞培養基:MEM培養基(Minimum essential medium,購自Gibco,產品編號11095080),其中添加10%(v/v)FBS(購自Gibco,產品編號10437-028)、1%(v/v)抗生素(購自Gibco,產品編號15140122),以及1mM丙酮酸鈉(購自Gibco,產品編號11360-070)。
3.一級抗體溶液:Collagen type I antibody(購自Abcam,產品編號ab138492)以1% BSA溶液稀釋,稀釋比例為1:250。
4.二級抗體溶液:Anti-mouse-alexa 488 antibody(購自Thermo,產品編號A51011)以1% BSA溶液稀釋,稀釋比例為1:500。
5. Hoechst,購自Thermo,產品編號62249。
6. 0.2% Triton X-100溶液:以Triton X-100(購自Sigma,產品編號93443)和PBS配製而成。
7. 1% BSA溶液:以BSA(購自Sigma,產品編號A8531)和PBS配製而成。
8.封片膠,購自Thermo,產品編號S36936。
9. 4%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購自Cepham Life Sciences,產品編號66311。
10.螢光顯微鏡,購自ZEISS,型號Vert.A1。
B.試驗流程:
1.將CCD-966Sk細胞以每孔2×103個細胞的量接種於細胞培養載玻片(chamber slide)上,並在37℃下培養24小時。於此,細胞分為三個試驗組別,其分別為:空白組、控制組與實驗組。各組進行三重複(意 即各組各有三孔)。
2.培養24小時後,於控制組中添加0.5%(v/v)的MRSD培養基,以及於實驗組中添加0.5%(v/v)的例2製得的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並將各組於37℃下培養24小時。
3.培養24小時後,移除各組的上清液,添加4%多聚甲醛至各組中,並於室溫固定細胞10分鐘。固定後,以PBS進行洗滌3次。
4.添加0.2% Triton X-100溶液至各組中,並於室溫作用10分鐘。作用後,移除各組的上清液。
5.添加1% BSA溶液至各組中,並於37℃作用1小時。作用後,以PBS進行洗滌3次。
6.添加一級抗體溶液至各組中,並於37℃一抗作用1小時。一抗作用後,以PBS進行洗滌3次。
7.添加二級抗體溶液至各組中,並於37℃二抗作用1小時。二抗作用後,以PBS進行洗滌3次。
8.添加Hoechst至各組中,並於室溫作用3~5分鐘。作用後,以PBS進行洗滌3次。
9.將各組蓋上蓋玻片並以封片膠封片,並將各組以螢光顯微鏡避光觀察並拍攝各組細胞的染色結果。其中,於染色結果中,綠色螢光係代表膠原蛋白的訊號;而藍色螢光係代表細胞核的訊號。
C.試驗結果:
請參閱圖12。空白組的綠色螢光訊號較少,其表示空白組的膠原蛋白的含量較少,其為細胞在正常的生理代謝情況下的表現。相對於 空白組,控制組的細胞的綠色螢光訊號較多,且綠色螢光訊號亮度也些微提高,其表示控制組的膠原蛋白的含量較高,略高於空白組。相對於空白組,實驗組的綠色螢光訊號較多,且綠色螢光訊號亮度也較高,其表示實驗組的膠原蛋白的含量較高,遠高於空白組。相對於控制組,實驗組的綠色螢光訊號較多,且綠色螢光訊號亮度也較高,其表示實驗組的膠原蛋白的含量較高,遠高於控制組。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能明顯地提升膠原蛋白含量,且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提升膠原蛋白含量的能力明顯優於MRSD培養基。膠原蛋白存在於結締組織中,也是細胞外基質及眼睛角膜的主要組成成分。膠原蛋白能夠提供皮膚彈性。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提升膠原蛋白含量,進而使皮膚恢復青春彈性,預防皺紋。
例10
A.試驗流程:
令10位欲抗老及欲提升膚況之成人受試者於每日早餐前服用一顆TCI147膠囊(即為含有100mg的清酒乳桿菌TCI147活菌的膠囊),連續服用8週(即56日)。
受試者於開始服用前(臉部已清潔,第0週)、服用28日(臉部已清潔,第4週)後,以及服用56日(臉部已清潔,第8週)後,進行肌膚檢測及抽血。
抽血係以偵測在服用含有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的膠囊前後的血液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紅血球中穀胱甘肽S- 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in red blood cells,GST-RBC)含量的變化量。本實施例受試者血液中的MDA及GST-RBC含量是參照衛福部公告之血液檢驗標準執行。
而肌膚檢測係依據不同檢測項目,使用對應的儀器及測量方式,紀錄臉部肌膚之數值、並拍攝服用前後的照片。並且,於服用前後進行檢測時,受試者所在的測試區域的溫度與濕度為一致,以減少外界的溫濕度等因素會對肌膚所造成的影響。
於此,肌膚檢測項目有肌膚棕色斑(Skin brown spot)、肌膚細紋(Skin wrinkles)、肌膚紋理(Skin texture)、肌膚膠原蛋白密度(Skin collagen density)及肌膚含水量(Skin hydration)。
肌膚棕色斑係使用購自美國Canfield scientific公司的VISIA高階數位膚質檢測儀(VISIA Complexion Analysis System)對受試者在服用前、服用28日後以及服用56日後的面部肌膚進行檢測。此檢測儀係透過RBX偏振光技術進行臉部肌膚拍攝,偵測肉眼不可見的真皮層黑色素斑以得到可代表皮膚的棕色斑狀況的一數值(以下稱肌膚棕色斑程度值)。並且,得到的肌膚棕色斑程度值越高,說明肌膚棕色斑程度越高。然後,再以下列公式計算出相對肌膚棕色斑程度:相對肌膚棕色斑程度(%)=(各組肌膚棕色斑程度值/服用前肌膚棕色斑程度值)×100%。
肌膚細紋係使用購自美國Canfield scientific公司的VISIA高階數位膚質檢測儀(VISIA Complexion Analysis System)對同一受試者在服用前、服用28日後以及服用56日後的面部肌膚進行檢測。此檢測儀係透過高解析度之相機鏡頭對面部肌膚進行拍攝,藉由標準白光照射、偵 測皮膚陰影的變化,即可偵測細紋之長度與深度進行分析計算以得到可代表肌膚的細紋狀況的一數值(以下稱肌膚細紋程度值)。於此,所得到的肌膚細紋程度值越高,說明肌膚細紋程度越高。然後,再以下列公式計算出相對肌膚細紋程度:相對肌膚細紋程度(%)=(各組肌膚細紋程度值/使用前肌膚細紋程度值)×100%。
肌膚紋理係使用購自美國Canfield scientific公司的VISIA高階數位膚質檢測儀(VISIA Complexion Analysis System)對同一受試者在服用前、服用28日後以及服用56日後的面部肌膚進行檢測。此檢測儀係透過高解析度之相機鏡頭對面部肌膚進行拍攝,藉由偵測皮膚的凹陷與凸起進行分析計算以得到可代表肌膚的粗糙狀況的一數值(以下稱肌膚紋理程度值)。於此,所得到的肌膚紋理程度值越高,說明肌膚粗糙程度越高。然後,再以下列公式計算出相對肌膚紋理程度:相對肌膚紋理程度(%)=(各組肌膚紋理程度值/使用前肌膚紋理程度值)×100%。
肌膚膠原蛋白密度係使用購自丹麥Cortex Technology公司的高頻超音波檢測探頭(High Freq.Ultrasound Module)(DermaLab® USB皮膚分析儀,Denmark)對同一受試者在服用前、服用28日後以及服用56日後的面部肌膚進行檢測。此檢測探頭係利用發送聲學脈衝波至皮膚中,將不同強度的反射信號轉化成不同色標,顏色越淺或越亮表示皮膚膠原蛋白含量較多,並將此些色標進行計算以得到可代表肌膚的膠原蛋白密度的一數值(以下稱肌膚膠原蛋白密度值)。於此,所得到的肌膚膠原蛋白密度值越高,說明肌膚膠原蛋白密度越高。然後,再以下列公式計算出相對肌膚膠原蛋白密度:相對肌膚膠原蛋白密度(%)=(各組肌膚膠原蛋 白密度值/服用前肌膚膠原蛋白密度值)×100%。
肌膚含水量係使用購自德國Courage+Khazaka electronic公司的肌膚含水量檢測探頭Corneometer® CM825(C+K Multi Probe Adapter System,Germany)對同一受試者在服用前、服用28日後以及服用56日後的面部肌膚進行檢測。此檢測探頭係基於電容的原理進行測量。當水分含量發生變化時,肌膚的電容值亦發生變化,故可透過測定肌膚電容值以得到可代表肌膚的含水量的一數值(以下稱肌膚含水量值)。於此,所得到的肌膚含水量值越高,說明肌膚含水量越高。然後,再以下列公式計算出相對肌膚含水量:相對肌膚含水量(%)=(各組肌膚含水量值/服用前肌膚含水量值)×100%。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服用前與服用後的量測結果之間的統計學顯著差異是以student t-test統計分析得到。圖式中「*」代表在與服用前比較下其p值小於0.05、「**」代表在與服用前比較下其p值小於0.01,以及「***」代表在與服用前比較下其p值小於0.001。當「*」越多時,代表統計上的差異越顯著。
B.試驗結果:
1.關於受試者之「MDA含量」的檢測結果
請參閱圖13。第0週時的受試者之MDA含量為約1.52nmol/mL,受試者於第4週的MDA含量減少至約1.18nmol/mL,而受試者於第8週的MDA含量減少至約1.11nmol/mL。於此,將第0週時的受試者之相對MDA含量設定為100%,並將受試者於第4週及第8週的量測結果對應換算成相對MDA含量後,可得到:受試者於第4週(連續服用4週清酒乳 桿菌TCI147樣品後)的相對MDA含量顯著減少至約77.6%,下降了22.4%;而受試者於第8週(連續服用8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的相對MDA含量顯著減少至約73.0%,下降了27.0%。並且,改善人數比例達90%。丙二醛為一種血液中的氧化損傷指標。由此可知,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可減少丙二醛,提升體內抗氧化力,進而對抗生理老化。
2.關於受試者之「GST-RBC含量」的檢測結果
請參閱圖14。第0週時的受試者之GST-RBC含量為約5.46U/g-Hb,受試者於第4週的GST-RBC含量增加至約6.16U/g-Hb,而受試者於第8週的GST-RBC含量增加至約5.68U/g-Hb。於此,將第0週時的受試者之相對GST-RBC含量設定為100%,並將受試者於第4週及第8週的量測結果對應換算成相對GST-RBC含量後,可得到:受試者於第4週(連續服用4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的相對GST-RBC含量顯著增加至約112.8%,上升了12.8%;而受試者於第8週(連續服用8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的相對GST-RBC含量增加至約104.0%,上升了4.0%。並且,改善人數比例達70%。穀胱甘肽S-轉移酶為一種抗氧化物質。由此可知,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可增加穀胱甘肽S-轉移酶,進而提升體內抗氧化及免疫力,使體內的過氧化氫還原成水及氧氣,並且還原脂質過氧化物為無害的產物,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以對抗生理老化。
3.關於受試者之「肌膚棕色斑」的檢測結果
請參閱圖15。將10位受試者在服用前所測得的棕色斑狀況 視為100%的相對肌膚棕色斑程度。此時,在第4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4週後)的平均相對肌膚棕色斑程度為91.2%,而在第8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8週後)的平均相對肌膚棕色斑程度為87.4%。換言之,相較於服用前,持續服用4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可使此些受試者的相對肌膚棕色斑程度減少8.8%,而持續服用8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可使此些受試者的相對肌膚棕色斑程度顯著減少12.6%。並且,改善人數比例達100%。斑點為皮膚老化的主要症狀之一。由此可知,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確實可顯著減少及/或淡化肌膚斑點,減少及/或淡化肌膚棕色斑或深層班,並改善受試者肌膚狀況,改善及/或減緩肌膚老化,進而具有護膚的效果。
4.關於受試者之「肌膚紋理」的檢測結果
請參閱圖16。將10位受試者在服用前所測得的肌膚紋理狀況視為100%的相對肌膚紋理程度。此時,在第4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4週後)的平均相對肌膚紋理程度為93.0%,而在第8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8週後)的平均相對肌膚紋理程度為91.4%。換言之,相較於服用前,持續服用4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可使此些受試者的相對肌膚紋理程度減少7.0%,而持續服用8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可使此些受試者的相對肌膚紋理程度減少8.6%。並且,改善人數比例達70%。由此可知,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確實可改善肌膚紋理,減緩及/或改善肌膚粗糙,使肌膚較為光滑、平順,並改善受試者肌膚狀況,進而具有護膚的效果。
5.關於受試者之「肌膚細紋」的檢測結果
請參閱圖17。將10位受試者在服用前所測得的肌膚細紋狀況視為100%的相對肌膚細紋程度。此時,在第4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4週後)的平均相對肌膚細紋程度為94.4%,而在第8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8週後)的平均相對肌膚細紋程度為93.6%。換言之,相較於服用前,持續服用4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可使此些受試者的相對肌膚細紋程度減少5.6%,而持續服用8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可使此些受試者的相對肌膚細紋程度減少6.4%。並且,改善人數比例達60%。由此可知,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確實可減少肌膚皺紋及減少肌膚細紋,減少及/或撫平眼周細紋,並改善受試者肌膚狀況,進而具有護膚的效果。
請參閱圖18。圖18為其中1位受試者在第0週(服用前)及第8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8週後)所測得的眼周細紋的照片。第0週的眼周細紋多且密。相對於第0週,第4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4週後)的眼周細紋較少。換言之,相較於服用前,持續服用8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可使此些受試者的眼周細紋減少。由此可知,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確實可減少肌膚皺紋及減少肌膚細紋,減少及/或撫平眼周細紋,並改善受試者肌膚狀況,進而具有護膚的效果。
6.關於受試者之「肌膚膠原蛋白密度」的檢測結果
請參閱圖19。將10位受試者在服用前所測得的肌膚膠原蛋白密度視為100%的相對肌膚膠原蛋白密度。此時,在第8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8週後)的平均相對肌膚膠原蛋白密度為118.1%。 換言之,相較於服用前,持續服用8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可使此些受試者的相對肌膚膠原蛋白密度顯著增加18.1%。並且,改善人數比例達90%。由此可知,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確實可增加膠原蛋白,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有效促進膠原蛋白增生,進而提供皮膚彈性和柔韌性,使肌膚富有彈性,並改善受試者肌膚狀況,進而具有護膚的效果。
7.關於受試者之「肌膚含水量」的檢測結果
請參閱圖20。將10位受試者在服用前所測得的肌膚含水量視為100%的相對肌膚含水量。此時,在第4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4週後)的平均相對肌膚含水量為102.9%,而在第8週(即持續服用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8週後)的平均相對肌膚含水量為108.4%。換言之,相較於服用前,持續服用4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可使此些受試者的相對肌膚含水量增加2.9%,而持續服用8週清酒乳桿菌TCI147樣品後可使此些受試者的相對肌膚含水量增加8.4%。並且,改善人數比例達60%。由此可知,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確實可增加肌膚含水量,提升肌膚保濕,並改善受試者肌膚狀況,進而具有護膚的效果。
例11
A.材料與儀器:
1.表三的菌株,共有14個菌株,為4個清酒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kei)菌株、5個凝結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菌株以及5個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菌株。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46-4
2. MRSD培養基,購自BD,產品編號288130。
3.亞精胺ELISA試劑套組(Spermidine Elisa Kit),購自Cloud-Clone,產品編號CEX053Ge。
B.試驗流程:
1.將表三的菌株分別以1%(v/v)的植菌量(約1x104CFU/mL)分別接種於MRSD培養基中,並於37℃下培養24小時後形成各菌株的菌液。
2.將各菌株的菌液以5000rpm轉速進行離心10分鐘取得各菌株的上清液,並使用亞精胺ELISA試劑套組測定各菌株的亞精胺生成量。於此,依照亞精胺ELISA試劑套組所提供的試驗流程處理各菌株的上清液後,利用酵素免疫分析儀測量每孔450nm的吸光值(OD450值)。
C.試驗結果:
請參閱圖21。LP403的亞精胺生成量為4.3ug/mL(ppm);LF414的亞精胺生成量為4.52ug/mL(ppm);L0001的亞精胺生成量為5.01ug/mL(ppm);LP223的亞精胺生成量為5.26ug/mL(ppm);LF348的亞精胺生成量為5.33ug/mL(ppm);LF410的亞精胺生成量為5.49ug/mL(ppm);LP236的亞精胺生成量為5.67ug/mL(ppm);LF320的亞精胺生成量為6.11ug/mL(ppm);LF358的亞精胺生成量為6.12ug/mL(ppm);LP156的亞精胺生成量為7.56ug/mL(ppm);LF018的亞精胺生成量為8.43ug/mL(ppm);LP144的亞精胺生成量為13.51ug/mL(ppm);LP141的亞精胺生成量為14.98ug/mL(ppm);以及TCI147的亞精胺生成量為31.69ug/mL(ppm)。也就是說,相對於其他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凝結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以及清酒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kei)菌株,清酒乳桿菌TCI147的亞精胺生成量顯著提升約111.55%至636.98%。相對於乾酪乳桿菌,清酒乳桿菌TCI147的亞精胺生成量顯著提升約418.66%至636.98%。相對於凝結芽孢桿菌,清酒乳桿菌TCI147的亞精胺生成量顯著提升約275.92%至532.53%。相對於其他清酒乳桿菌菌株,清酒乳桿菌TCI147的亞精胺生成量顯著提升約111.55%至319.18%。
由實驗結果可知,清酒乳桿菌TCI147能明顯地提升亞精胺生成量,且清酒乳桿菌TCI147的提升亞精胺生成量的能力明顯優於其他乾酪乳桿菌、凝結芽孢桿菌以及清酒乳桿菌菌株。亞精胺為一種多胺類結晶化合物,可有效誘導細胞自噬、改善粒線體功能及活性,並證實為極具潛力的抗衰老物質。文獻指出,亞精胺具有各種抗老功效,包括預防記憶力衰退、促進粒線體活性、修復皮膚屏障、視網膜細胞修復以及心血管保健等。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能夠提升亞精胺生成量,增加亞精胺,進而有效誘導細胞自噬、改善粒線體功能及活性、預防記憶力衰退、修復皮膚屏障、視網膜細胞修復以及心血管保健等。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TCI147及/或其代謝產物具有抗老化能力。
綜上,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其能生成亞精胺。換言之,任一實施例的清酒乳桿菌或其代謝產物適用於製備生成亞精胺的組合物。換言之,前述之組合物具有生成亞精胺的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清酒乳桿菌、其代謝產物或其所製得的組合物還具有下列一種或多種功能:減緩細胞老化或氧化、促進粒線體活性、促進細胞自噬、預防及/或減緩細胞的氧化壓力、提升GSH含量、提升GST活性、減少MDA含量、提升GST-RBC含量、減緩皮膚老化、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淡化肌膚斑點、改善肌膚粗糙度、減少肌膚細紋及/或皺紋及提升肌膚保濕。
【生物材料寄存】
1.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台灣);民國110年6月11日;寄存編號:BCRC 911063。
2.德國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德國);西元2021年6月24日;寄存編號為DSM 33913。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50-5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51-6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52-7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53-8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54-9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55-10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56-11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57-12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58-13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59-14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60-15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61-16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62-17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63-18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64-19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65-20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66-21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67-22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68-23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69-24
Figure 111150762-A0305-02-0070-25

Claims (3)

  1. 一種清酒乳桿菌,其中該清酒乳桿菌為Lactobacillus sakei TCI147,寄存編號BCRC 911063。
  2. 一種清酒乳桿菌或其代謝產物用於製備改善膚況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清酒乳桿菌為Lactobacillus sakei TCI147,寄存編號BCRC 911063,其中該清酒乳桿菌用以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淡化肌膚斑點、改善肌膚粗糙度、減少肌膚細紋及/或皺紋、或提升肌膚保濕。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用途,其中該清酒乳桿菌的有效劑量係100mg/天。
TW111150762A 2022-01-11 2022-12-29 清酒乳桿菌以及其或其代謝產物用於改善膚況的用途 TWI8355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298222P 2022-01-11 2022-01-11
US63/298,222 2022-0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8431A TW202328431A (zh) 2023-07-16
TWI835500B true TWI835500B (zh) 2024-03-11

Family

I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期刊 Yu-Qing Ni and You-Shuo Liu New insights into the roles and mechanisms of spermidine in aging and age-related diseases Aging Dis. 12(8) 2021 Dec 1948~196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293231B2 (en) Prophylactic or therapeutic agent for oral diseases
JP5791009B2 (ja) 乳酸菌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飲食物又は化粧品
TWI693899B (zh) 石榴發酵物及其用途
TWI734474B (zh) 刺果番荔枝發酵物於製備緊緻肌膚、抗醣化、及基因調節之組合物之用途
TWI819234B (zh) 鼠李糖乳桿菌tci366及/或其代謝產物用於改善肌膚狀況的用途
TWI774046B (zh) 香瓜茄發酵汁液用於製備提升肌膚抗老能力、提升抗醣化能力、降低黑色素含量、提升肌膚保濕、減少肌膚紋理、減少肌膚皺紋、減少肌膚泛紅及/或減脂組合物的用途
TWI835500B (zh) 清酒乳桿菌以及其或其代謝產物用於改善膚況的用途
US20230118626A1 (en) Methods for antioxidation, preventing osteoporosis and improving immunity by using magnetized elderberry ferment
TWI789686B (zh) 短乳桿菌tci988及短乳桿菌tci988及/或其代謝產物的用途
TW202328431A (zh) 清酒乳桿菌以及其或其代謝產物用於生成亞精胺的用途
TW202102250A (zh) 黑米萃取發酵物及其製備與應用
TW202113065A (zh) 腸膜明串珠菌tci007或其代謝產物用於改善過敏狀況的用途
WO2024008187A1 (zh) 关山樱花萃取物在制备提升皮肤状况或基础代谢率药物中的用途
TWI680772B (zh) 一種植物乳桿菌gmnl-6組合物用於皮膚保健的用途
TWI802255B (zh) 白洛神萃取物用於肌膚保濕的用途
CN110151672A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gmnl-6组合物用于皮肤保养的用途
CN112438922B (zh) 山竹发酵液用于制备美肌及/或减脂组合物的用途
TWI801770B (zh) 葛仙米藻(Nostoc sphaeroides)萃取物用於減脂及美肌之用途
JP2010158216A (ja) 免疫調節作用を有する乳酸菌
TW202317166A (zh) 黃金百香果發酵物用於改善肌膚狀態及抗光老化的用途
TW202403039A (zh) 約氏乳桿菌以及其或其代謝產物用於提升油脂不飽和度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