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1609B -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 Google Patents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31609B TWI831609B TW112104797A TW112104797A TWI831609B TW I831609 B TWI831609 B TW I831609B TW 112104797 A TW112104797 A TW 112104797A TW 112104797 A TW112104797 A TW 112104797A TW I831609 B TWI831609 B TW I83160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ing
- substrate
- plating liquid
- paddle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6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8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Hydrochl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Sulfu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36 we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group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365 copper sulf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RUVKPQLZAKDPS-UHFFFAOYSA-L copper(II)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Cu+2].[O-][S+2]([O-])([O-])[O-] ARUVKPQLZAKDPS-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HTXDPTMKBJXEOW-UHFFFAOYSA-N dioxoiridium Chemical compound O=[Ir]=O HTXDPTMKBJXEO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14 ion exchange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57 irid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645 metal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 Chemically Coat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的氣泡之技術。本發明之鍍覆方法包含:在將陽極及離子抵抗體浸漬於鍍覆液之狀態下,藉由驅動配置於比離子抵抗體上方之槳葉來攪拌鍍覆液(步驟S20);在停止槳葉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使作為陰極之基板浸漬於鍍覆液(步驟S40);在將基板浸漬於鍍覆液之狀態下,使配置於比離子抵抗體上方且比基板下方之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步驟S50);及在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在基板與陽極之間流通電流,而對基板實施鍍覆處理(步驟S60)。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過去,可對基板實施鍍覆處理之鍍覆裝置習知有所謂杯式的鍍覆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此種鍍覆裝置具備:貯存鍍覆液之鍍覆槽;保持作為陰極之基板的基板固持器;使基板固持器旋轉之旋轉機構;及使基板固持器升降之升降機構。
此外,過去習知有例如為了謀求鍍覆皮膜之膜厚的面內均勻性,而在鍍覆槽之內部配置具有複數個孔的離子抵抗體之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949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363422號公報
在如上述專利文獻1中例示之杯式的鍍覆裝置之鍍覆槽內部配置了離子抵抗體情況下,若鍍覆槽之鍍覆液中包含的氣泡大量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時,可能會因為附著於該孔之氣泡造成基板的鍍覆品質惡化。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情形者,目的之一為提供一種可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的氣泡之技術。
(樣態1)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一個樣態之鍍覆方法係包含:在配置了陽極,與配置於比前述陽極上方,並具有複數個孔之離子抵抗體的鍍覆槽中供給鍍覆液,使前述陽極及前述離子抵抗體浸漬於鍍覆液;在將前述陽極及前述離子抵抗體浸漬於鍍覆液之狀態下,藉由驅動配置於比前述離子抵抗體上方之槳葉來攪拌鍍覆液;在前述槳葉停止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使作為陰極之基板浸漬於鍍覆液;在將前述基板浸漬於鍍覆液之狀態下,使配置於比前述離子抵抗體上方且比前述基板下方之前述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及在前述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藉由在前述基板與前述陽極之間流通電流,而對前述基板實施鍍覆處理。
採用該樣態時,例如對鍍覆槽供給鍍覆液時,即使鍍覆液中包含之氣泡附著於離子抵抗體的孔時,仍可藉由槳葉攪拌鍍覆液而促進附著於孔之氣泡向上方移動。藉此,可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的氣泡。
此外,採用該樣態時,由於係在槳葉停止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將基板浸漬於鍍覆液,因此亦可抑制當基板浸漬於鍍覆液時,因為槳葉攪拌鍍覆液
而鍍覆液之液面起波浪。藉此,亦可抑制在基板浸漬於鍍覆液時大量氣泡附著於基板。
此外,採用該樣態時,由於係在將基板浸漬於鍍覆液之狀態下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因此可對基板有效供給鍍覆液。藉此,例如可以鍍覆液有效替換殘留於基板之配線圖案內部的預濕處理液。
此外,採用該樣態時,由於係在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實施鍍覆處理,因此在鍍覆處理時,可有效對基板供給鍍覆液。藉此,可在基板上有效形成鍍覆皮膜。
(樣態2)
上述樣態1進一步包含在前述槳葉停止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使鍍覆液從前述鍍覆槽溢流,在前述槳葉停止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使前述基板浸漬於鍍覆液者,亦可在使鍍覆液從前述鍍覆槽溢流後執行。
採用該樣態時,可將浮在比離子抵抗體上方之氣泡與從鍍覆槽溢流的鍍覆液一起排出鍍覆槽之外部。藉此,可有效抑制將基板浸漬於鍍覆液時,氣泡附著在基板上。
(樣態3)
上述樣態1或樣態2亦可進一步包含:在對前述基板實施鍍覆處理後,將前述基板從鍍覆液撈起;在將前述基板從鍍覆液撈起之狀態下,藉由驅動配置於比前述離子抵抗體上方之前述槳葉來攪拌鍍覆液;在前述槳葉停止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使第二基板浸漬於鍍覆液;在將前述第二基板浸漬於鍍覆液之狀態下,使配置於比前述離子抵抗體上方且比前述第二基板下方之前述槳葉再
度開始攪拌鍍覆液;及在前述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藉由在前述第二基板與前述陽極之間流通電流,而對前述第二基板實施鍍覆處理。
(樣態4)
上述樣態1~3之任何1個樣態中,在前述槳葉停止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使前述基板浸漬於鍍覆液者,亦可包含在前述槳葉停止攪拌鍍覆液之狀態下,且在使前述基板之被鍍覆面對水平方向傾斜的狀態下,使前述基板浸漬於鍍覆液。
(樣態5)
上述樣態4中,進一步包含將浸漬於前述鍍覆液之狀態的前述基板之被鍍覆面返回水平方向,在將前述基板浸漬於鍍覆液之狀態下使前述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者,亦可在將浸漬於前述鍍覆液之狀態的前述基板之被鍍覆面返回水平方向後執行。
若在基板之被鍍覆面對水平方向傾斜的狀態下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時,因為傾斜狀態之基板的被鍍覆面上端接近鍍覆液的液面,所以因為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而鍍覆液之液面起波浪時,可能容易將氣泡捲入基板的被鍍覆面。相對而言,採用該樣態時,由於係在將浸漬於鍍覆液之狀態的基板之被鍍覆面返回水平方向後槳葉才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因此,即使藉由槳葉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而鍍覆液之液面起波浪時,仍可有效抑制氣泡捲入基板的被鍍覆面。
(樣態6)
上述樣態1中,在將前述陽極及前述離子抵抗體浸漬於鍍覆液之狀態下,藉由驅動前述槳葉來攪拌鍍覆液時,從前述離子抵抗體之下面側通過前
述複數個孔而朝向前述離子抵抗體之上面側流動的鍍覆液之流量,亦可比在對前述基板實施鍍覆處理時之前述鍍覆液的流量多。
採用該樣態時,可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的氣泡。
(樣態7)
上述樣態1~6之任何1個樣態中,前述槳葉亦可在與前述離子抵抗體之上面平行的第一方向及與前述第一方向相反之第二方向交互地驅動來攪拌鍍覆液。
(樣態8)
上述樣態7中,前述槳葉亦可具有蜂巢構造,其係具備複數個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之多角形貫穿孔的攪拌構件,複數個前述攪拌構件於俯視時具有:四角形狀之角形部位;第一突出部位,其係在前述角形部位從前述第一方向側之側面圓弧狀突出於前述第一方向側;及第二突出部位,其係從前述角形部位之前述第二方向側的側面圓弧狀地突出於前述第二方向側。
採用該樣態時,由於槳葉具有蜂巢構造,因此可輕易增加複數個攪拌構件之配置密度。藉此,由於可藉由槳葉有效攪拌鍍覆液,因此可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的氣泡。
此外,採用該樣態時,由於槳葉之複數個攪拌構件具有:角形部位、第一突出部位、及第二突出部位,因此,與例如複數個攪拌構件具有角形部位,而並無第一突出部位及第二突出部位時比較,可輕易擴大槳葉在一定距離移動時槳葉可攪拌之區域。藉此,由於可藉由槳葉有效攪拌鍍覆液,因此可更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的氣泡。
(樣態9)
上述樣態8中,前述第一突出部位與前述第二突出部位之距離的最大值之槳葉寬,亦可比實施鍍覆處理之前述基板的被鍍覆面之在前述第一方向的外緣與在前述第二方向的外緣之距離的最大值之基板寬小。
採用該樣態時,例如與槳葉寬與基板寬相同時或比基板寬大時比較,可增大槳葉向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移動距離。藉此,由於可藉由槳葉更有效攪拌鍍覆液,因此可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的氣泡。
(樣態10)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一個樣態之鍍覆裝置具備:鍍覆槽,其係配置有陽極,及配置於比前述陽極上方,並具有複數個孔之離子抵抗體;基板固持器,其係保持作為陰極之基板;及槳葉,其係以配置於比前述離子抵抗體上方且比前述基板下方,並且在與前述離子抵抗體之上面平行的第一方向及與前述第一方向相反之第二方向交互驅動,來攪拌貯存於前述鍍覆槽之鍍覆液的方式而構成;前述槳葉具有蜂巢構造,其係具備複數個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之多角形貫穿孔的攪拌構件,複數個前述攪拌構件於俯視時具有:四角形狀之角形部位;第一突出部位,其係在前述角形部位從前述第一方向側之側面圓弧狀突出於前述第一方向側;及第二突出部位,其係從前述角形部位之前述第二方向側的側面圓弧狀地突出於前述第二方向側。
採用該樣態時,即使氣泡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藉由槳葉攪拌鍍覆液仍可促進附著於孔之氣泡向上方移動。藉此,可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的氣泡。
此外,採用該樣態時,由於槳葉之複數個攪拌構件具有蜂巢構造,且槳葉之複數個攪拌構件具有角形部位、第一突出部位、及第二突出部位,因此
如前述,可藉由槳葉更有效攪拌鍍覆液,可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之孔的氣泡。
(樣態11)
上述樣態10中,前述第一突出部位與前述第二突出部位之距離的最大值之槳葉寬,亦可比實施鍍覆處理之前述基板的被鍍覆面之在前述第一方向的外緣與在前述第二方向的外緣之距離的最大值之基板寬小。
10:鍍覆槽
10a:底壁
10b:外周壁
11:陽極
12:離子抵抗體
12a:孔
13:供給口
14:排出口
14a:排出口
15:流路
16:膜
17a:陽極室
17b:陰極室
20:溢流槽
30:基板固持器
31:環
40:旋轉機構
45:傾斜機構
50:升降機構
51:支軸
60a:水平面檢測器
60b:流量檢測器
70,70A,70B,70C:槳葉
71a,71b,71c,71d,71e,71f:攪拌
構件
72a,72b,72c,72d,72e:連結構件
73:攪拌構件
73a:貫穿孔
74a:角形部位
74b:第一突出部位
74c:第二突出部位
75:被覆框
76a,76b:外框
77,77a,77b:驅動裝置
80:貯存槽
81:泵浦
400:鍍覆模組
800:控制模組
801:CPU(中央處理單元)
802:記憶裝置
1000:鍍覆裝置
Bu:氣泡
D1:基板寬
D2:槳葉寬
MA:移動區域
PA:孔形成區域
Ps:鍍覆液
Wf:基板
Wf′:第二基板
Wfa:被鍍覆面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鍍覆裝置的整體構成之立體圖。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鍍覆裝置的整體構成之俯視圖。
圖3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鍍覆裝置中的鍍覆模組之構成的模式圖。
圖4係顯示將實施形態之基板浸漬於鍍覆液的狀態之模式圖。
圖5係實施形態之槳葉的模式俯視圖。
圖6係用於說明實施形態之鍍覆方法的流程圖之一例。
圖7係用於說明實施形態之修改例1的鍍覆方法之流程圖的一例。
圖8係用於說明實施形態之修改例2的鍍覆方法之流程圖的一例。
圖9係實施形態之修改例3的槳葉之模式俯視圖。
圖10係實施形態之修改例4的槳葉之模式俯視圖。
圖11係實施形態之修改例5的槳葉之模式俯視圖。
圖12係顯示在實施形態之鍍覆槽的內部配置了膜時之鍍覆槽的內部構成之一例的模式剖面圖。
(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另外,圖式係為了容易瞭解構成元件之特徵而模式性圖示,各構成元件之尺寸比率等未必與實際者相同。此外,一些圖式中圖示有X-Y-Z之正交座標用作參考。該正交座標中,Z方向相當於上方,-Z方向相當於下方(重力作用之方向)。
圖1係示出本實施形態之鍍覆裝置1000的全體構成的立體圖。圖2係示出本實施形態之鍍覆裝置1000的全體構成的俯視圖。如圖1及圖2所示,鍍覆裝置1000係具備:載入埠100、搬送機器人110、對準器120、預濕模組200、預浸模組300、鍍覆模組400、洗淨模組500、旋乾機600、搬送裝置700、及控制模組800。
載入埠100係用以將被收容在未圖示的FOUP等匣盒的基板搬入至鍍覆裝置1000、或將基板由鍍覆裝置1000搬出至匣盒的模組。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以水平方向排列配置4台載入埠100,惟載入埠100的數量及配置為任意。搬送機器人110係用以搬送基板的機器人,構成為在載入埠100、對準器120、預濕模組200及旋乾機600之間收授基板。搬送機器人110及搬送裝置700係當在搬送機器人110與搬送裝置700之間收授基板時,係可透過暫置台(未圖示)來進行基板的收授。
對準器120係用以將基板的定向平面或凹口等的位置對合在預定的方向的模組。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以水平方向排列配置2台對準器120,惟對準器120的數量及配置為任意。預濕模組200係以純水或脫氣水等處理液將鍍覆處理前的基板的被鍍覆面弄濕,藉此將形成在基板表面的圖案內部的空氣置換成處
理液。預濕模組200係構成為施行藉由在鍍覆時將圖案內部的處理液置換成鍍覆液,以對圖案內部容易供給鍍覆液的預濕處理。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以上下方向排列配置2台預濕模組200,惟預濕模組200的數量及配置為任意。
預浸模組300係構成為施行例如將形成在鍍覆處理前的基板的被鍍覆面的種層表面等所存在的電阻大的氧化膜,以硫酸或鹽酸等處理液蝕刻去除而將鍍覆基底表面進行洗淨或活性化的預浸處理。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以上下方向排列配置2台預浸模組300,惟預浸模組300的數量及配置為任意。鍍覆模組400係對基板施行鍍覆處理。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以上下方向排列配置3台且以水平方向排列配置4台的12台鍍覆模組400的集合有2個,設有合計24台鍍覆模組400,惟鍍覆模組400的數量及配置為任意。
洗淨模組500係構成為對基板施行洗淨處理,俾以去除殘留在鍍覆處理後的基板的鍍覆液等。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以上下方向排列配置2台洗淨模組500,惟洗淨模組500的數量及配置為任意。旋乾機600係用以使洗淨處理後的基板高速旋轉而乾燥的模組。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以上下方向排列配置2台旋乾機600,惟旋乾機600的數量及配置為任意。搬送裝置700係用以在鍍覆裝置1000內的複數模組間搬送基板的裝置。控制模組800係構成為控制鍍覆裝置1000的複數模組,可由具備例如與操作員之間的輸出入介面的一般電腦或專用電腦所構成。
以下說明藉由鍍覆裝置1000所為之一連串鍍覆處理之一例。首先,被收容在匣盒的基板被搬入至載入埠100。接著,搬送機器人110係由載入埠100的匣盒取出基板,且將基板搬送至對準器120。對準器120係將基板的定向平面或凹口等的位置對合在預定的方向。搬送機器人110係將以對準器120將方向對合後的基板對搬送裝置700進行收授。
預濕模組200係對基板施行預濕處理。搬送裝置700係將由搬送機器人110所收取到的基板搬送至預濕模組200。搬送裝置700係將已施行預濕處理的基板搬送至預浸模組300。預浸模組300係對基板施行預浸處理。搬送裝置700係將已施行預浸處理的基板搬送至鍍覆模組400。鍍覆模組400係對基板施行鍍覆處理。
搬送裝置700係將已施行鍍覆處理的基板搬送至洗淨模組500。洗淨模組500係對基板施行洗淨處理。搬送裝置700係將已施行洗淨處理的基板搬送至旋乾機600。旋乾機600係對基板施行乾燥處理。搬送機器人110係由旋乾機600收取基板,將已施行乾燥處理的基板搬送至載入埠100的匣盒。最後由載入埠100搬出收容有基板的匣盒。
另外,圖1及圖2所說明之鍍覆裝置1000的構成不過是一例,鍍覆裝置1000之構成並非限定於圖1及圖2之構成者。
繼續,說明鍍覆模組400。另外,由於本實施形態之鍍覆裝置1000具有的複數個鍍覆模組400具有同樣之構成,因此僅就單一個鍍覆模組400作說明。
圖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鍍覆裝置1000中的鍍覆模組400之構成的模式圖。具體而言,圖3係模式地圖示在將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之前的狀態下之鍍覆模組400。圖4係顯示將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之狀態的模式圖。另外,圖4之一部分亦一併圖示有A1部分的放大圖,不過該A1部分之放大圖中省略了後述之槳葉70的圖示。
本實施形態之鍍覆裝置1000係杯式之鍍覆裝置。鍍覆裝置1000之鍍覆模組400具備:鍍覆槽10、溢流槽20、基板固持器30、及槳葉70。此外,鍍覆模組400如圖3中之例示,亦可具備:旋轉機構40、傾斜機構45、及升降機構50。
本實施形態之鍍覆槽10係藉由在上方具有開口之有底的容器而構成。具體而言,鍍覆槽10具有:底壁10a;及從該底壁10a之外周緣向上方延伸的外周壁10b;該外周壁10b之上部開口。另外,鍍覆槽10之外周壁10b的形狀並非特別限定者,不過,本實施形態之外周壁10b的一例為具有圓筒形狀。在鍍覆槽10之內部貯存有鍍覆液Ps。鍍覆槽10中設有用於在鍍覆槽10中供給鍍覆液Ps之供給口13。
鍍覆液Ps只要是含有構成鍍覆皮膜之金屬元素的離子之溶液即可,其具體例並非特別限定者。本實施形態中,鍍覆處理之一例為使用銅鍍覆處理,鍍覆液Ps之一例為使用硫酸銅溶液。此外,鍍覆液Ps中亦可含有指定之添加劑。
在鍍覆槽10內部配置有陽極11。陽極11之具體種類並非特別限定者,亦可係不溶解陽極,亦可係溶解陽極。本實施形態之陽極11的一例為使用不溶解陽極。該不溶解陽極之具體種類並非特別限定者,可使用鉑及氧化銥等。
在鍍覆槽10之內部,比陽極11上方配置有離子抵抗體12。具體而言,如圖4(A1部分之放大圖)所示,離子抵抗體12藉由具有複數個孔12a(細孔)之多孔質的板構件而構成。孔12a係以連通離子抵抗體12之下面與上面的方式設置。如圖3所示,將離子抵抗體12中之形成有複數個孔12a的區域稱為「孔形成區域PA」。本實施形態之孔形成區域PA在俯視時具有圓形狀。此外,本實施形態之孔形成區域PA的面積與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的面積相同,或是比該被
鍍覆面Wfa之面積大。但是,並非限定於該構成者,孔形成區域PA之面積亦可比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的面積小。
該離子抵抗體12係為了謀求形成於陽極11與作為陰極的基板Wf(符號圖示於後述之圖6)之間的電場均勻化而設。如本實施形態藉由在鍍覆槽10中配置離子抵抗體12,可輕易謀求形成於基板Wf之鍍覆皮膜(鍍覆層)的膜厚均勻化。
溢流槽20藉由配置於鍍覆槽10外側之有底的容器而構成。溢流槽20係為了暫時貯存溢過鍍覆槽10之外周壁10b上端的鍍覆液Ps(亦即,從鍍覆槽10溢流之鍍覆液Ps)而設。貯存於溢流槽20之鍍覆液Ps從排出口14排出後,通過流路15而暫時貯存於貯存槽80(參照圖4)。貯存於該貯存槽80之鍍覆液Ps然後藉由泵浦81(參照圖4)壓送,而從供給口13再度循環至鍍覆槽10。
鍍覆模組400亦可具備用於檢測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的液面位置之水平面檢測器60a。該水平面檢測器60a之檢測結果傳送至控制模組800。
此外,鍍覆模組400亦可具備用於檢測從鍍覆槽10溢流之鍍覆液Ps的流量(L/min)之流量檢測器60b。該流量檢測器60b之檢測結果傳送至控制模組800。另外,流量檢測器60b之具體配置處所並非特別限定者,本實施形態之流量檢測器60b的一例為配置於連通溢流槽20之排出口14與貯存槽80的流路15。
基板固持器30係以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與陽極11相對之方式而保持作為陰極的基板Wf。本實施形態中,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具體而言係設於朝向基板Wf下方側之面(下面)。
如圖3中例示,基板固持器30亦可具有以比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的外周緣突出於下方之方式而設的環31。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之環31在底視時具有環形狀。
基板固持器30連接於旋轉機構40。旋轉機構40係用於使基板固持器30旋轉之機構。圖3中所例示之「R1」係基板固持器30之旋轉方向的一例。旋轉機構40可使用習知之旋轉馬達等。傾斜機構45係用於使旋轉機構40及基板固持器30傾斜之機構。升降機構50藉由在上下方向延伸之支軸51而支撐。升降機構50係用於使基板固持器30、旋轉機構40及傾斜機構45在上下方向升降之機構。升降機構50可使用直動式之致動器等習知的升降機構。
另外,如圖12中例示,在鍍覆槽10之內部,亦可在比陽極11上方且比離子抵抗體12下方之處所配置有膜16。此時,鍍覆槽10之內部藉由膜16而劃分成比膜16下方之陽極室17a、及比膜16上方之陰極室17b。陽極11配置於陽極室17a,離子抵抗體12配置於陰極室17b。膜16係以容許包含鍍覆液Ps所含之金屬離子的離子種通過膜16,並抑制鍍覆液Ps所含之非離子系的鍍覆添加劑通過膜16之方式而構成。此種膜16例如可使用離子交換膜。
此外,鍍覆槽10之內部藉由膜16而劃分成陽極室17a與陰極室17b時,宜分別在陽極室17a及陰極室17b設置供給口13。此外,陽極室17a中宜設置用於排出陽極室17a之鍍覆液Ps的排出口14a。
圖5係槳葉70之模式俯視圖。參照圖3、圖4及圖5,槳葉70配置於比離子抵抗體12上方,且比基板Wf下方之處所。槳葉70藉由驅動裝置77而驅動。藉由驅動槳葉70來攪拌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
本實施形態之槳葉70的一例為在與離子抵抗體12之上面平行的「第一方向(本實施形態之一例為X方向)」、及與第一方向相反之「第二方向(本實施形態之一例為-X方向)」交互驅動。亦即,本實施形態之槳葉70的一例係在X軸方向往返移動。該槳葉70之驅動動作由控制模組800控制。
如圖5中例示,本實施形態之槳葉70的一例為具有複數個在對槳葉70之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Y軸方向)延伸之攪拌構件71a。在鄰接的攪拌構件71a之間設有間隙。複數個攪拌構件71a之一端連結於連結構件72a,另一端連結於連結構件72b。
槳葉70於俯視時,宜以在攪拌鍍覆液Ps時槳葉70之移動區域MA(亦即槳葉70往返移動的範圍)覆蓋離子抵抗體12之整個孔形成區域PA的方式而構成。藉由該構成,可藉由槳葉70有效攪拌比離子抵抗體12之孔形成區域PA上方的鍍覆液Ps。
另外,槳葉70至少在攪拌鍍覆液Ps時配置於鍍覆槽10之內部即可,而不需要始終配置於鍍覆槽10內部。例如,在停止驅動槳葉70,而槳葉70不攪拌鍍覆液Ps情況下,槳葉70亦可為並未配置於鍍覆槽10內部之構成。
控制模組800備有微電腦,該微電腦具備:作為處理器之CPU(中央處理單元)801;及作為永久性記憶媒體之記憶裝置802。控制模組800依據記憶於記憶裝置802之程式的指令,藉由作為處理器之CPU801工作,來控制鍍覆模組400的動作。
然而,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中會產生氣泡Bu。具體而言,例如在鍍覆槽10中供給鍍覆液Ps時,當空氣與鍍覆液Ps一起流入鍍覆槽10時,可能該空氣會變成氣泡Bu。
如上述,在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中產生氣泡Bu時,該氣泡Bu會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的孔12a。若在氣泡Bu大量附著於孔12a之狀態下對基板Wf實施鍍覆處理時,可能因為該氣泡Bu導致基板Wf之鍍覆品質惡化。因此,本實施形態係為了處理該問題而使用以下說明之技術。
圖6係用於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鍍覆方法的流程圖之一例。本實施形態之鍍覆方法包含步驟S10~步驟S60。另外,本實施形態之鍍覆方法亦可由控制模組800自動地執行。此外,在開始執行本實施形態的步驟S10之前,鍍覆槽10之內部並未貯存鍍覆液Ps,或是,即使鍍覆槽10內部貯存有鍍覆液Ps時,而該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的液面為位於比離子抵抗體12下方者。
步驟S10中,藉由在鍍覆槽10中供給鍍覆液Ps,而使陽極11及離子抵抗體12浸漬於鍍覆液Ps。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係從供給口13供給鍍覆液Ps至鍍覆槽10,並使陽極11及離子抵抗體12浸漬於鍍覆液Ps。
另外,步驟S10中,亦可依據前述水平面檢測器60a之檢測結果,取得鍍覆液Ps之液面位置,在判斷為該取得之鍍覆液Ps的液面位置在比陽極11及離子抵抗體12上方的指定位置之前,供給鍍覆液Ps至鍍覆槽10。
或是,步驟S10中,亦可依據前述流量檢測器60b之檢測結果,取得從鍍覆槽10溢流之鍍覆液Ps的流量,在判斷為該取得之流量為大於零的指定流量之前,供給鍍覆液Ps至鍍覆槽10。此時,使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的液面位於比陽極11及離子抵抗體12上方,可使陽極11及離子抵抗體12浸漬於鍍覆液Ps。
在步驟S10之後執行步驟S20。具體而言,在對步驟S10之鍍覆槽10開始供給鍍覆液Ps後,當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的液面到達可藉由槳葉70攪拌鍍覆液Ps之位置時(例如,鍍覆液Ps之液面位於比槳葉70上方時)執行步驟S20。
在步驟S20中,藉由驅動配置於比離子抵抗體12上方且比基板Wf下方之槳葉70,而藉由槳葉70攪拌鍍覆液Ps。亦即,在步驟S20中,藉由槳葉70開始攪拌鍍覆液Ps。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係藉由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互驅動槳葉70來攪拌鍍覆液Ps。
採用本實施形態時,例如,向鍍覆槽10供給鍍覆液Ps時,即使鍍覆液Ps中所含之氣泡Bu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時,藉由在步驟S20以槳葉70攪拌鍍覆液Ps,仍可促進氣泡Bu向上方移動。藉此,可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
另外,從可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之觀點而言,從離子抵抗體12之下面側通過複數個孔12a而朝向離子抵抗體12之上面側流動的鍍覆液Ps流量(L/min)宜較多。
因此,例如,宜使在步驟S20從離子抵抗體12之下面側通過複數個孔12a而朝向離子抵抗體12的上面側流動之鍍覆液Ps的流量,比在後述之步驟S60從離子抵抗體12之下面側通過複數個孔12a而朝向離子抵抗體12的上面側流動之鍍覆液Ps的流量多。採用該構成時,可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
另外,例如,藉由使泵浦81(此為用於朝向鍍覆槽10壓送貯存槽80之鍍覆液Ps的泵浦)之轉數上升,可增加在貯存槽80與鍍覆槽10之間循環的鍍覆液Ps之循環流量。藉此,由於可增加在鍍覆槽10內部流動之鍍覆液Ps的流量,因此可增加從離子抵抗體12之下面側通過複數個孔12a而朝向離子抵抗體12的上面側流動之鍍覆液Ps的流量。
亦即,本實施形態中,步驟S20中鍍覆液Ps之循環流量(L/min)宜比步驟S60中鍍覆液Ps之循環流量(將此稱為「基準流量(L/min)」多。藉此,步驟S20中從離子抵抗體12之下面側通過複數個孔12a而朝向離子抵抗體12的上面側流動之鍍覆液Ps的流量,比步驟S60中從離子抵抗體12之下面側通過複數個孔12a而朝向離子抵抗體12的上面側流動之鍍覆液Ps的流量多。結果,可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
在步驟S20之後執行步驟S30。步驟S30中,使槳葉70之驅動停止,並使槳葉70停止攪拌鍍覆液Ps。
另外,從在步驟S20以槳葉70開始攪拌至在步驟S30槳葉70停止攪拌為止的時間(亦即,槳葉70之攪拌時間)的具體例並非特別限定者,例如,可使用從2秒鐘以上,10秒鐘以下之中選擇的指定時間。如此,採用本實施形態時,只須藉由槳葉70短時間攪拌鍍覆液Ps即可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
在步驟S30之後執行步驟S40。步驟S40中,在槳葉70停止攪拌鍍覆液Ps之狀態下,使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中,係藉由升降機構50使基板固持器30下降,而使基板Wf之至少被鍍覆面Wfa浸漬於鍍覆液Ps。
如本實施形態,由於係在步驟S30中槳葉70停止攪拌鍍覆液Ps之狀態下,在步驟S40將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因此可抑制基板Wf向鍍覆液Ps浸漬時,因為槳葉70攪拌鍍覆液Ps導致鍍覆液Ps之液面起波浪。藉此,可抑制基板Wf向鍍覆液Ps浸漬時大量氣泡Bu附著於基板Wf的被鍍覆面Wfa。
另外,步驟S40中,亦可在以藉由傾斜機構45使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對水平方向傾斜的方式(亦即,被鍍覆面Wfa對水平面傾斜之方式)使基板固持器30傾斜的狀態下,使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接觸鍍覆液Ps。採用該構成時,與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在水平方向的狀態下被鍍覆面Wfa接觸鍍覆液Ps時比較,可有效抑制氣泡Bu附著於被鍍覆面Wfa。
在步驟S40之後執行步驟S50。步驟S50中,在將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之狀態下,使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係在將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之狀態下,藉由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互驅動配置於比離子抵抗體12上方且比基板Wf下方之槳葉70,而使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
如此,藉由在將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之狀態下使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可有效供給鍍覆液Ps至基板Wf的被鍍覆面Wfa。藉此,例如,可以鍍覆液Ps有效替換殘留於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的配線圖案內部之預濕處理液。
此外,如前述,步驟S40中,在使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傾斜的狀態下使被鍍覆面Wfa接觸鍍覆液Ps時,於步驟S50使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宜在將浸漬於鍍覆液Ps狀態之基板Wf的被鍍覆面Wfa返回水平方向後再執行。亦即,此時,步驟S40中,在使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傾斜的狀態下將被鍍覆面Wfa接觸鍍覆液Ps,接著,將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返回水平方向(將此稱為「步驟S45」),接著於步驟S50使槳葉70開始攪拌鍍覆液Ps。
此處,若在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對水平方向傾斜狀態下使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時,因為在傾斜狀態之基板Wf的被鍍覆面Wfa上端(被
鍍覆面Wfa之外緣的上端)接近鍍覆液Ps之液面,藉由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而鍍覆液Ps之液面起波浪時,可能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容易捲入氣泡Bu。相對而言,採用此構成時,由於係將浸漬於鍍覆液Ps之狀態的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返回水平方向後才使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因此即使藉由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而鍍覆液Ps之液面起波浪時,仍可有效抑制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捲入氣泡Bu。
在步驟S50之後執行步驟S60。步驟S60中,在藉由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之狀態下(亦即,藉由槳葉70攪拌了鍍覆液Ps的狀態下),藉由在基板Wf與陽極11之間流通電流,而對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實施鍍覆處理。藉此,在被鍍覆面Wfa上形成由金屬構成之鍍覆皮膜。
如步驟S60,對基板Wf實施鍍覆處理時,藉由槳葉70攪拌鍍覆液Ps,於鍍覆處理時,可有效將鍍覆液Ps供給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藉此,可使基板Wf上有效形成鍍覆皮膜。
另外,亦可在步驟S50藉由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的同時,開始步驟S60之對基板Wf的鍍覆處理。或是,亦可從步驟S5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起經過指定時間後,開始步驟S60之對基板Wf的鍍覆處理。該指定時間之具體值並非特別限定者,例如宜使用使鍍覆液Ps普及到形成於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的配線圖案之連通孔(Via or Through hole)等的足夠時間。舉出此種指定時間之一例時,例如可使用從30秒鐘以上,60秒鐘以下之中選擇的時間。
另外,步驟S60中,旋轉機構40亦可使基板固持器30旋轉。此外,步驟S60中,傾斜機構45亦可以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對水平方向傾斜之方式使基板固持器30傾斜。
此外,在步驟S20之槳葉70的往返移動速度(第一往返移動速度)與在步驟S50及步驟S60之槳葉70的往返移動速度(第二往返移動速度)亦可係相同值,亦可係不同值。在步驟S20之槳葉70的往返移動速度與在步驟S50及步驟S60之槳葉70的往返移動速度不同時,亦可步驟S20時比步驟S50及步驟S60時快或是慢。
但是,槳葉70有往返移動速度愈快,除去氣泡Bu之效果愈高的傾向。此外,一般而言,在步驟S20開始執行前比在步驟S50開始執行前,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量多。因此,從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觀點而言,宜使槳葉70在步驟S20之移動速度,比槳葉70在步驟S50及步驟S60的往返移動速度快。
槳葉70在步驟S20、步驟S50、及步驟S60之往返移動速度的具體數值並非特別限定者,不過舉出一例時,可使用從25(rpm)以上,400(rpm)以下之範圍選擇的值,具體而言,可使用從100(rpm)以上,300(rpm)以下之範圍選擇的值,更具體而言,可使用從150(rpm)以上,250(rpm)以下之範圍選擇的值。此處,所謂「槳葉70之往返移動速度係N(rpm)」,具體而言,係指槳葉70在1分鐘內進行N次往返(亦即,槳葉70從指定位置出發,例如在第一方向移動後在第二方向移動,再度在第一方向移動而返回指定位置)。
另外,圖6之流程,例如亦可在鍍覆裝置1000維修時,將新的鍍覆液Ps(未使用之鍍覆液)供給至鍍覆槽10時執行。或是,圖6之流程,例如亦可在鍍覆裝置1000運轉中,因某種原因,導致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的貯存量減少,鍍覆液Ps之液面位於比離子抵抗體12下方,而對鍍覆槽10補充鍍覆液Ps時來執行。
採用以上說明之本實施形態時,可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藉此,可抑制因為該附著之氣泡Bu導致基板Wf的鍍覆品質惡化。
(修改例1)
圖7係用於說明實施形態之修改例1的鍍覆方法之流程圖的一例。如圖7例示之本修改例的鍍覆方法與圖6所說明的鍍覆方法不同之處為在步驟S30與步驟S40之間進一步包含步驟S35。
步驟S35中,在停止槳葉70攪拌鍍覆液Ps之狀態下使鍍覆液Ps從鍍覆槽10溢流。
具體而言,本修改例中,係藉由從供給口13供給鍍覆液Ps,而使鍍覆液Ps從鍍覆槽10溢流。從鍍覆槽10溢流之鍍覆液Ps流入溢流槽20。另外,步驟S35只須在預設的指定時間內執行即可。該指定時間之具體例並非特別限定者,例如可使用從2秒鐘以上,120秒鐘以下之中選擇的時間。
採用本修改例時,由於執行步驟S35,因此可使浮到比離子抵抗體12上方之氣泡Bu從鍍覆槽10與溢流之鍍覆液Ps一起排出鍍覆槽10外部。藉此,在步驟S40中將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時,可有效抑制氣泡Bu附著於基板Wf。
另外,該步驟S35中,供給至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的流量,亦可比在步驟S60執行鍍覆處理中供給至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的流量之「基準流量(L/min)」多或少,或是相同。
但是,在步驟S35供給至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的流量比基準流量多時,比不比其多時適宜,此因,在步驟S35中可使鍍覆槽10之鍍覆液Ps的氣泡Bu早期排出鍍覆槽10外部。
(修改例2)
圖8係用於說明實施形態之修改例2的鍍覆方法之流程圖的一例。圖8之流程係在前述之圖6的步驟S60執行後才執行。本修改例之鍍覆方法與圖6的前述鍍覆方法不同之處為在執行步驟S60後,進一步執行步驟S70、步驟S80、步驟S90、步驟S100、步驟S110、及步驟S120。
步驟S70中,對基板Wf實施鍍覆處理後,將基板Wf從鍍覆液Ps中撈起。具體而言,本修改例中,係藉由升降機構50使基板固持器30移動至上方,而將基板Wf從鍍覆液Ps撈起。
接著,步驟S80中,在將基板Wf從鍍覆液Ps撈起之狀態下,藉由驅動配置於比離子抵抗體12上方之槳葉70來攪拌鍍覆液Ps。另外,因為槳葉70在步驟S80之驅動樣態,與槳葉70在前述步驟S20之驅動樣態同樣,所以省略步驟S80之詳細說明。
採用本修改例時,在將後述之第二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之前的狀態下,即使鍍覆液Ps所含之氣泡Bu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的孔12a時,藉由槳葉70在步驟S80攪拌鍍覆液Ps,仍可促進氣泡Bu向上方移動。藉此,可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
接著,步驟S90中,使槳葉70停止攪拌鍍覆液Ps。接著,步驟S100中,在槳葉70停止攪拌鍍覆液Ps的狀態下,使「第二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另外,該第二基板Wf′係在步驟S60實施過鍍覆處理之基板Wf的其次實施鍍覆處理之基板。本修改例中,第二基板Wf′之具體構成與基板Wf同樣。此外,步驟S100除了使用第二基板Wf′來取代基板Wf之外,與前述之步驟S40同樣。因此省略步驟S100之詳細說明。
採用本修改例時,由於步驟S100中,係在槳葉70停止攪拌鍍覆液Ps之狀態下將第二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因此,可抑制第二基板Wf′向鍍覆液Ps浸漬時,鍍覆液Ps之液面起波浪。藉此,可抑制氣泡Bu大量附著於第二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
接著,步驟S110中,在將第二基板Wf′浸漬於鍍覆液Ps之狀態下,使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具體而言,係藉由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互驅動配置於比離子抵抗體12上方且比第二基板Wf′下方之槳葉70,而使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另外,步驟S110除了使用第二基板Wf′來取代基板Wf之外,與前述步驟S50同樣。因而省略步驟S110之詳細說明。
接著,步驟S120中,在槳葉70再度開始攪拌鍍覆液Ps之狀態下,藉由在第二基板Wf′與陽極11之間流通電流,而對第二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實施鍍覆處理。藉此,在第二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上形成由金屬構成之鍍覆皮膜。另外,步驟S120除了使用第二基板Wf′來取代基板Wf之外,與前述之步驟S60同樣。因而,省略步驟S120之詳細說明。如步驟S120,對第二基板Wf′實施鍍覆處理時,藉由槳葉70攪拌鍍覆液Ps,於鍍覆處理時可有效供給鍍覆液Ps至第二基板Wf′的被鍍覆面Wfa。藉此,可使第二基板Wf′有效形成鍍覆皮膜。
另外,在第二基板Wf′上實施鍍覆處理後,繼續在第三基板上實施鍍覆處理情況下,只須對該第三基板再度執行與圖8之流程同樣的流程即可。
此外,本修改例中,亦可在步驟S90與步驟S100之間執行前述的圖7之步驟S35。此時,可進一步達到前述修改例1之發明的作用效果。
(修改例3)
圖9係實施形態之修改例3的槳葉70A之模式俯視圖。本修改例之槳葉70A與前述圖5例示的槳葉70不同之處為除了「複數個攪拌構件71a(亦即,第一攪拌構件群)」之外,還進一步具備比攪拌構件71a在延伸方向之長度短的「複數個攪拌構件71b,71c,71d,71e(亦即,第二攪拌構件群)」。
具體而言,本修改例之槳葉70A在複數個攪拌構件71a的第一方向之側及第二方向之側分別具備攪拌構件71b,71c,71d,71e。
另外,如圖9中例示,攪拌構件71b,71c,71d,71e亦可愈遠離攪拌構件71a在其延伸方向之長度愈短。此外,攪拌構件71b,71c,71d,71e之一端亦可連結於連結構件72c,另一端亦可連結於連結構件72d。
採用本修改例時,由於槳葉70A具備攪拌構件71b,71c,71d,71e,因此,例如與圖5之槳葉70比較,可擴大槳葉70A在一定距離移動時槳葉70A可攪拌的區域。
另外,具有本修改例之槳葉70A的鍍覆裝置1000執行前述圖6所說明之流程。此外,在前述修改例1及修改例2中,亦可使用本修改例之槳葉70A來取代槳葉70。
(修改例4)
圖10係實施形態之修改例4的槳葉70B之模式俯視圖。本修改例之槳葉70B與圖5中例示的槳葉70不同之處為具備:在指定方向延伸之複數個攪拌構件71f;及連結各個攪拌構件71f之兩端的連結構件72e;且連結構件72e於俯視時具有環形狀。
此外,本修改例之槳葉70B與圖5中例示的槳葉70不同之處亦有藉由驅動裝置77a及驅動裝置77b以在水平面內旋轉之方式而驅動。具體而言,驅動
裝置77a在Y方向及-Y方向交互驅動槳葉70B之連結構件72e。驅動裝置77b在-Y方向及Y方向交互驅動連結構件72e。藉此,槳葉70B將環形狀之連結構件72e的中心作為旋轉中心,於水平面內,在第一旋轉方向(例如俯視時順時鐘的方向)、及與第一旋轉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轉方向(例如俯視時逆時鐘的方向)交互旋轉。
由於本修改例中仍可藉由槳葉70B攪拌鍍覆液Ps,因此可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
另外,具有本修改例之槳葉70B的鍍覆裝置1000執行前述圖6所說明之流程。此外,在前述修改例1及修改例2中,亦可使用本修改例之槳葉70B來取代槳葉70。
(修改例5)
圖11係實施形態之修改例5的槳葉70C之模式俯視圖。本修改例之槳葉70C與圖5中例示的槳葉70不同之處為具備具有蜂巢構造之複數個攪拌構件73。此外,本修改例之槳葉70C如圖11中例示,進一步具備:被覆框75、及外框76a,76b。
各個攪拌構件73具有在上下方向(鉛直方向)延伸之多角形的貫穿孔73a。貫穿孔73a具有之多角形的具體形狀並非特別限定者,可使用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七角形、八角形等各種N角形(N係3以上之自然數)。本修改例係使用六角形作為多角形之一例。
此外,複數個攪拌構件73俯視時,具有其具有四角形狀之角形部位74a。具體而言,本修改例之角形部位74a具有在水平方向延伸並且將對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垂直之方向(Y軸方向)作為長度方向的長方形形狀。但是,並非
限定於該構成者,角形部位74a亦可具有將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作為長度方向之長方形的形狀,或是,亦可具有正方形之形狀。
此外,複數個攪拌構件73具有:從角形部位74a之第一方向側的側面突出於第一方向側之第一突出部位74b;及從角形部位74a之第二方向側的側面突出於第二方向側之第二突出部位74c。亦即,本修改例之複數個攪拌構件73的外緣於俯視時,呈現具有角形部位74a、第一突出部位74b、與第二突出部位74c的外觀形狀。本修改例之第一突出部位74b圓弧狀(換言之,弓狀)地突出於第一方向側。此外,本修改例之第二突出部位74c圓弧狀(換言之,弓狀)地突出於第二方向側。
被覆框75係以覆蓋複數個攪拌構件73之外緣的方式而設。外框76a連接於被覆框75之一方側(Y方向側)的側面。外框76b連接於被覆框75之另一方側(-Y方向側)的側面。槳葉70C連接於驅動裝置77,並藉由該驅動裝置77而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互驅動。具體而言,本修改例之槳葉70C係將槳葉70C之外框76b連接於驅動裝置77。
由於本修改例中,仍可藉由槳葉70C攪拌鍍覆液Ps,因此可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
此外,採用本修改例時,由於槳葉70具有蜂巢構造,因此,與槳葉70C不具蜂巢構造地例如藉由在與槳葉70C之驅動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之棒狀或板狀的構件而構成時(例如,前述圖5之情況)比較,可增加複數個攪拌構件73之配置密度。藉此,可藉由槳葉70C有效攪拌鍍覆液Ps。結果,可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
此外,採用本修改例時,由於槳葉70C之複數個攪拌構件73具有:角形部位74a、第一突出部位74b、與第二突出部位74c,因此,與例如複數個攪拌構件73雖具有角形部位74a而並無第一突出部位74b及第二突出部位74c的情況比較,可擴大槳葉70C在一定距離移動時槳葉70C可攪拌之區域。
另外,第一突出部位74b與第二突出部位74c之距離的最大值之「槳葉寬D2」,亦可比在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的第一方向之外緣與在第二方向之外緣的距離之最大值的「基板寬D1」(該符號例示於圖3)大,亦可比其小。或是,槳葉寬D2亦可與基板寬D1相同值。
但是,槳葉寬D2比基板寬D1小時,與槳葉寬D2與基板寬D1相同時或比基板寬D1大時比較,可大幅確保槳葉70C與鍍覆槽10的外周壁10b之間的間隙。結果,可增大槳葉70C在鍍覆槽10內部向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移動距離(亦即,槳葉70C往返移動時的行程)。藉此,由於可藉由槳葉70C有效攪拌鍍覆液Ps,因此可有效除去附著於離子抵抗體12之孔12a的氣泡Bu。從此種觀點而言,槳葉寬D2宜比基板寬D1小。
另外,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係圓形時,基板寬D1相當於被鍍覆面Wfa之直徑。基板Wf之被鍍覆面Wfa係四角形時,基板寬D1相當於被鍍覆面Wfa在第一方向之邊、以及與該邊相對之邊(在第二方向之邊)的間隔之最大值。
具有本修改例之槳葉70C的鍍覆裝置1000執行前述圖6所說明之流程。但是,並非限定於該構成者。舉出其他一例時,本修改例之鍍覆裝置1000亦可僅在對鍍覆槽10供給鍍覆液Ps時(步驟S10、步驟S20);及對基板Wf實施鍍覆處理時(步驟S50、步驟S60);的其中一方時,執行藉由槳葉70C攪拌鍍覆
液Ps。此外,在前述之修改例1(圖7)及修改例2(圖8)中,亦可使用本修改例之槳葉70C來取代槳葉70。
以上,詳述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及修改例,不過本發明並非限定於該特定之實施形態及修改例者,在申請專利範圍記載之本發明的範圍內可進一步作各種修改、變更。
Claims (3)
- 一種鍍覆裝置,係具備:鍍覆槽,其係配置有陽極,及配置於比前述陽極上方,並具有複數個孔之離子抵抗體;基板固持器,其係以基板之被鍍覆面與前述陽極相對之方式保持作為陰極之基板;及槳葉,其係以配置於比前述離子抵抗體上方且比前述基板下方,並且在與前述離子抵抗體之上面平行的第一方向及與前述第一方向相反之第二方向交互驅動,來攪拌貯存於前述鍍覆槽之鍍覆液的方式而構成;前述槳葉具有蜂巢構造,其係具備複數個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之多角形貫穿孔的攪拌構件,複數個前述攪拌構件於俯視時具有:四角形狀之角形部位;第一突出部位,其係在前述角形部位從前述第一方向側之側面突出於前述第一方向側;及第二突出部位,其係從前述角形部位之前述第二方向側的側面突出於前述第二方向側。
- 如請求項1之鍍覆裝置,其中前述第一突出部位與前述第二突出部位之距離的最大值之槳葉寬,係比實施鍍覆處理之前述基板的被鍍覆面之在前述第一方向的外緣與在前述第二方向的外緣之距離的最大值之基板寬小。
- 如請求項1之鍍覆裝置,其中前述第一突出部位係在前述角形部位從前述第一方向側之側面圓弧狀地突出於前述第一方向側,且前述第二突出 部位係從前述角形部位之前述第二方向側的側面圓弧狀地突出於前述第二方向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104797A TWI831609B (zh) | 2021-12-07 | 2021-12-07 |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104797A TWI831609B (zh) | 2021-12-07 | 2021-12-07 |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28502A TW202328502A (zh) | 2023-07-16 |
TWI831609B true TWI831609B (zh) | 2024-02-01 |
Family
ID=88147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104797A TWI831609B (zh) | 2021-12-07 | 2021-12-07 |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83160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55890B (en) * | 1999-04-02 | 2003-10-01 | Japan Techno Co Ltd | A metallic anode oxidation treatment system utilizing a vibration flow agitation |
TW201937011A (zh) * | 2018-03-01 | 2019-09-16 |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攪拌鍍覆液的槳葉及具備槳葉的鍍覆裝置 |
TW202111167A (zh) * | 2019-09-10 | 2021-03-16 |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鍍敷方法、鍍敷裝置及陽極保持器 |
TW202129527A (zh) * | 2020-01-17 | 2021-08-01 |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鍍敷支援系統、鍍敷支援裝置以及記錄媒體 |
TW202136594A (zh) * | 2020-02-20 | 2021-10-01 |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槳葉、具備該槳葉的處理裝置、及該槳葉的製造方法 |
-
2021
- 2021-12-07 TW TW112104797A patent/TWI83160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55890B (en) * | 1999-04-02 | 2003-10-01 | Japan Techno Co Ltd | A metallic anode oxidation treatment system utilizing a vibration flow agitation |
TW201937011A (zh) * | 2018-03-01 | 2019-09-16 |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攪拌鍍覆液的槳葉及具備槳葉的鍍覆裝置 |
TW202111167A (zh) * | 2019-09-10 | 2021-03-16 |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鍍敷方法、鍍敷裝置及陽極保持器 |
TW202129527A (zh) * | 2020-01-17 | 2021-08-01 |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鍍敷支援系統、鍍敷支援裝置以及記錄媒體 |
TW202136594A (zh) * | 2020-02-20 | 2021-10-01 |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槳葉、具備該槳葉的處理裝置、及該槳葉的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28502A (zh) | 2023-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069442B1 (ja) | めっき方法及びめっき装置 | |
JP7079388B1 (ja) | めっき方法及びめっき装置 | |
KR102338157B1 (ko) | 도금 장치, 프리웨트 처리 방법 및 세정 처리 방법 | |
CN115244228B (zh) | 镀覆装置以及镀覆装置的气泡除去方法 | |
TWI831609B (zh) |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 |
WO2022137277A1 (ja) | めっき装置及びめっき液の撹拌方法 | |
TWI802133B (zh) | 鍍覆方法及鍍覆裝置 | |
JP7008863B1 (ja) | プリウェットモジュール、脱気液循環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リウェット方法 | |
JP7354484B1 (ja) | めっき装置及びめっき方法 | |
JP7474915B1 (ja) | めっき装置 | |
JP7542781B1 (ja) | めっき方法 | |
KR20220130663A (ko) | 도금 장치 및 도금 장치의 콘택트 부재 세정 방법 | |
TWI768749B (zh) | 鍍覆裝置及鍍覆裝置之氣泡去除方法 | |
JP7558461B1 (ja) | めっき方法 | |
JP7486699B1 (ja) | めっき装置 | |
JP2022059253A (ja) | めっき装置及びめっき方法 | |
TWI787703B (zh) | 鍍覆裝置及鍍覆液之攪拌方法 | |
JP6944091B1 (ja) | めっき装置及び気泡除去方法 | |
TWI762135B (zh) | 鍍覆裝置、預濕處理方法及清洗處理方法 | |
JP7086317B1 (ja) | めっき処理方法 | |
TW202244333A (zh) | 鍍覆裝置及鍍覆方法 | |
TW202235139A (zh) | 鍍覆裝置及氣泡去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