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9112B - Sting(干擾素基因刺激物)之調節劑 - Google Patents

Sting(干擾素基因刺激物)之調節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9112B
TWI829112B TW111109919A TW111109919A TWI829112B TW I829112 B TWI829112 B TW I829112B TW 111109919 A TW111109919 A TW 111109919A TW 111109919 A TW111109919 A TW 111109919A TW I829112 B TWI829112 B TW I8291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methyl
acceptable salt
stereoisomer
hyd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9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6262A (zh
Inventor
凱坦 薩提許 葛吉瓦拉
許璨宇
梅朗 扎萊
萊恩 洛伊德 帕特曼
元金 芮
建敏 孫
馬汀 詹姆士 惠帝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輝瑞大藥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輝瑞大藥廠 filed Critical 美商輝瑞大藥廠
Publication of TW202246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6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1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35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the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containing a five-membered ring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indolizine, beta-carbo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19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通式(I)化合物:

Description

STING(干擾素基因刺激物)之調節劑
本發明係關於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或(IX)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包含此等化合物或其鹽之醫藥組合物,及該等化合物用作藥劑。本發明之化合物、鹽及組合物可用於治療或改善疾病或病狀,諸如發炎性疾病及病狀、過敏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異常細胞生長(包含癌症)及作為疫苗佐劑。
先天免疫系統為防禦第一線,其在偵測到來自病原體之配位體以及損傷相關聯之分子模式後會藉由模式識別受體(PRR)啟動。已識別增長數目之此等受體,其包括雙股DNA及稱作環狀二核苷酸(CDN)之獨特核酸之感測器。PRR之活化導致涉及發炎反應之基因之上調,該等基因包括1型干擾素(亦稱作IFN或INF)、促發炎性細胞激素及抑制病原體複製且促進適應性免疫之趨化因子。
轉接蛋白STING (亦稱作TMEM173)已經識別為先天免疫感測路徑中對細胞溶質核酸反應之中心信號分子。STING對來自病原體或宿主起源之細胞溶質DNA之反應至關重要。於對細胞溶質DNA之反應中產生之CDN活化STING會導致IRF3及NFκB路徑之上調,從而導致誘導干擾素β (INF-β)及其他細胞激素。G.N. Barber,「Sting: infection,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Nat. Rev. Immun., 2015, 15,第760頁。
CDN最初經識別為負責控制原核細胞中之許多反應之細菌信使。細菌CDN (諸如c-di-GMP)為藉由兩個3’,5’磷酸二酯鍵聯表徵之對稱分子。STING藉由細菌CDN之直接活化最近已經由X-射線結晶學證實(Burdette D. L.及Vance R. E., Nature Immunology, 2013: 14 19-26)。因此,細菌CDN引起作為潛在疫苗佐劑之關注(Libanova R.等人, Microbial Biotechnology2012: 5, 168-176)。更近地,已顯示對細胞溶質DNA之反應涉及藉由稱作環鳥嘌呤腺嘌呤合成酶(cGAS)之酶生成內源CDN,從而產生經識別為環鳥嘌呤腺嘌呤單磷酸(cGAMP)之新穎哺乳動物CDN信號分子,其結合至並活化STING。cGAMP與STING之相互作用亦已藉由X-射線結晶學證實。不像細菌CDN,cGAMP為藉由其混合之2’,5’及3’,5’磷酸二酯鍵聯表徵之不對稱分子。如同細菌CDN,cGAMP活化STING,從而導致誘導1型干擾素(1型INF)。1型INF於對入侵病原體之反應之作用已良好建立。重組干擾素α (IFNα)為第一種經批准之生物治療劑且已成為病毒感染及癌症之重要療法。亦已知INF為免疫反應之強效調節劑,作用於免疫系統之細胞。
可刺激先天免疫反應(包括活化1型INF及其他細胞激素)之小分子化合物之投與可變成治療及預防人類疾病(包括病毒感染及癌症)之重要策略。此類型之免疫調節策略具有識別可用於治療疾病及病狀,諸如發炎性疾病及病狀、過敏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異常細胞生長(包括癌症)及作為疫苗佐劑之化合物之潛力。
鑑於其於調節各種生物過程中之作用,STING繼續為利用小分子調節之有吸引力的標靶。仍存在對識別結合至STING之另外化合物之需求。仍存在對識別活化STING之另外化合物之需求。仍存在對識別具有足夠細胞穿透性之另外化合物之需求。另外仍存在對結合至及/或活化STING且可用作治療劑之化合物之需求。
治療劑之人類生物可利用率,包括(例如)治療劑之人類口服生物可利用率藉由諸如治療劑之吸收、分佈、代謝及排泄性質之因素測定。仍存在對識別結合至STING及/或活化STING且生物可利用之化合物的需求。仍存在對識別結合至STING及/或活化STING且口服生物可利用之化合物的需求。因而,仍存在對識別結合至STING及/或活化STING且具有適宜性質,諸如(但不限於)溶解度、滲透性、吸收、藥物動力學等之化合物的需求。
本發明部分提供新穎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此等化合物在與人類樹突狀細胞(DC)培育後可結合至STING、活化STING及/或誘導1型INF及/或其他細胞激素及/或共刺激因子,從而可用於治療或改善疾病或病狀,諸如發炎性疾病及病狀、過敏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異常細胞生長(包括癌症)及作為疫苗佐劑。
亦提供包含本發明之化合物或鹽單獨或與其他治療劑或緩和劑組合之醫藥組合物及藥劑。本發明亦部分提供製備新穎化合物、鹽及其組合物之方法,及使用上述之方法。
於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式(I)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表示5員雜芳基環中之兩個共軛雙鍵; X 1選自由CH及N組成之群; X 2選自由CH及N組成之群; R 1選自由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及C 1-C 2伸烷基-(環丁基)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或C 1-C 2伸烷基-(環丁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選擇Z 1、Z 2及Z 3使得: Z 1為C,Z 2為NR 2,且Z 3為CR 4;或 Z 1為N,Z 2為CR 3,且Z 3為CR 4;或 Z 1為C,Z 2為CR 3,且Z 3為NR 2; R 2選自由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及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 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或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 R 3選自由鹵基、羥基、-CN、-OC 1-C 4烷基、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及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OC 1-C 4烷基、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或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 R 4選自由H、鹵基、羥基、C 1-C 4烷基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或-OC 1-C 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R 5選自由H、鹵基、羥基、-CN、C 1-C 4烷基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或-OC 1-C 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且 R 6選自由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及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或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於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醫藥組合物,其包含本文中所述式中之任一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於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本文中所述式中之任一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用作藥劑。
於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治療方法及用途,其包括投與本文中所述式中之任一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亦於本發明中實施的為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異常細胞生長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治療上有效量之本文中所述式中之任一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仍另外,本發明之實施例包含彼等,其中提供一種上調哺乳動物之STING之活性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的步驟;及/或一種增加哺乳動物之干擾素-β含量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的步驟。於一個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人類。於此等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需要治療之人類。
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包含彼等,其中提供一種活化哺乳動物之STING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的步驟。亦提供一種刺激哺乳動物之先天免疫反應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的步驟。於一個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人類。於此等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需要治療之人類。
除非另有指定,否則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之下列術語具有以下討論之含義。此部分中定義之變量(諸如R、X、n等)係僅為了於此部分內進行參考,且不意欲具有與可在此定義部分外使用相同之含義。另外,本文中定義之許多基團可視情況經取代。典型取代基於此定義部分中之清單係示例性且不意欲限制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內之其他地方定義之取代基。
如本文中所用,除非另有指定,否則單數形式「一(a/an)」及「該」包含複數個提及物。例如,「一」取代基包含一或多個取代基。
「烷氧基」係指-O-烷基,其中除非另有指定,否則烷基較佳地為C 1-C 8、C 1-C 7、C 1-C 6、C 1-C 5、C 1-C 4、C 1-C 3、C 1-C 2或C 1烷基,及可表示為(例如) -OC 1-C 4烷基。
除非另有指定,否則「烷基」係指包含1至20個碳原子(「C 1-C 20烷基」),較佳地1至12個碳原子(「C 1-C 12烷基」),更佳地1至8個碳原子(「C 1-C 8烷基」)或1至6個碳原子(「C 1-C 6烷基」)或1至4個碳原子(「C 1-C 4烷基」)之直鏈及分支鏈基團之飽和單價脂族烴基。烷基之實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亦稱作2-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戊基、新戊基等。該烷基可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特定言之,除非另有指定,否則典型取代基包括環烷基、芳基、雜芳基、雜脂環基、羥基、烷氧基、芳氧基、巰基、烷硫基、芳硫基、氰基、鹵素、羰基、硫代羰基、O-胺基甲醯基、N-胺基甲醯基、O-硫代胺基甲醯基、N-硫代胺基甲醯基、C-醯胺基、N-醯胺基、C-羧基、O-羧基、硝基、側氧基、硫基、胺基及-NR xR y,其中R x及R y為(例如)氫、烷基、環烷基、芳基、羰基、乙醯基、磺醯基、三氟甲磺醯基及組合之5員或6員雜脂環。「鹵烷基」係指具有一或多個鹵基取代基之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鹵烷基具有1、2、3、4、5或6個鹵基取代基。於一些實施例中,鹵烷基具有1、2或3個鹵基取代基。於一些實施例中,鹵烷基為氟烷基。
「伸烷基」係指具有指定數目之碳原子之二價烴基,其可將兩個基團連接在一起。於一些實施例中,伸烷基為-(CH 2) n-,其中n為1至8。於一些實施例中,n為1至4。於一些實施例中,n為1至2。在指定之情況下,伸烷基亦可經其他基團取代。典型取代基包括本文中描述與適用於烷基相同之基團。伸烷基之開放價不必在鏈之相反端。在描述伸烷基為視情況經取代之情況下,該等取代基包括通常存在於如本文中所述之烷基上之彼等。例如,「C 1-C 2伸烷基」係指-CH 2-、-CH 2CH 2-或-CH(CH 3)-,該伸烷基可經取代或未經取代,如本文中所述。
「胺基」係指-NH 2基團。
「氰基」係指-C≡N基團。氰基可表示為-CN。
如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之術語「環烷基」或「碳環」係指於某些實施例中含有3至10個碳原子之非芳族單環、稠合或橋接雙環或三環碳環基團。如本文中所用,環烷基可視情況含有一個或兩個雙鍵。術語「環烷基」亦包含螺環碳環基團,包含藉由單原子接合之多環體系。術語「C 3-C 10環烷基」、「C 3-C 7環烷基」、「C 3-C 6環烷基」、「C 3-C 5環烷基」、「C 3-C 4環烷基」及 「C 5-C 7環烷基」各自含有3至10個、3至7個、3至6個、3至5個、3至4個及5至7個碳原子。環烷基包括(但不限於)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戊烯基、環己烯基、八氫環戊二烯基、八氫-1H-茚基、雙環[2.2.1]庚基、雙環[3.2.1]辛基、雙環[5.2.0]壬基、金剛烷基、環己二烯基、環庚烷基、環庚三烯基等。該環烷基可經取代或未經取代。典型取代基包括本文中描述與適用於烷基相同之基團。
「鹵素」或前綴「鹵」係指氟、氯、溴及碘。於一些實施例中,鹵素或鹵基係指氟或氯。於一些實施例中,鹵素或鹵基係指氟。
本文中術語「雜環基」、「雜環」或「雜脂環」可互換使用以係指於某些實施例中含有總計3至10個環原子、3至7個環原子或4至6個環原子(其中1至2個、1至3個或1至4個環原子為雜原子)之非芳族單環、飽和或部分不飽和稠合或橋接雙環或三環或螺環基團。該等雜原子獨立地選自氮、氧及硫,且其中硫原子可視情況經一個或兩個氧原子氧化,其餘環原子為碳,限制條件為此等環體系不可含有兩個相鄰氧原子或兩個相鄰硫原子。雜環亦可在任何可得碳原子處經側氧基(=O)取代。該等環亦可具有一或多個雙鍵。雜環可稠合至一或多個其他雜環或碳環,該等稠合環可係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族。此外,若可能,則此等基團可透過碳原子或雜原子鍵結至本文中所揭示之實施例之化合物之其餘部分。雜環基團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雜環基可視情況經取代。典型取代基包括本文中所述之適用於烷基、芳基或雜芳基之彼等。此外,環N原子可視情況經適用於胺之基團(例如,烷基、醯基、胺基甲醯基、磺醯基取代基)取代。
「羥基(Hydroxy/hydroxyl)」係指-OH基團。
「側氧基」係指═O基團。
「硫基」係指 ═S基團。
「芳基」或「芳族」係指具有熟知芳香性特徵之視情況經取代之單環聯芳基或稠合雙環或多環環體系,其中至少一個環含有完全共軛之π-電子體系。通常,芳基含有6至20個碳原子(「C 6-C 20芳基」)作為環成員,較佳地6至14個碳原子(「C 6-C 14芳基」)或更佳地6至12個碳原子(「C 6-C 12芳基」)。稠合芳基可包含稠合至另一個芳基環或稠合至飽和或部分不飽和碳環或雜環之芳基環(例如,苯基環)。至此等稠合芳環體系上之基礎分子之連接點可為環體系之芳族部分之C原子或非芳族部分之C或N原子。芳基之實例(不限於)包括苯基、聯苯基、萘基、蒽基、菲基、二氫茚基、茚基及四氫萘基。該芳基可未經取代或經取代,如本文中進一步所述。
相似地,「雜芳基」或「雜芳族」係指具有熟知芳香性特徵之單環雜聯芳基或稠合雙環或多環環體系,其含有指定數目之環原子且包含至少一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作為芳環之環成員。雜原子之納入允許5員環以及6員環之芳香性。通常,雜芳基含有5至20個環原子(「5至20員雜芳基」),較佳地5至14個環原子(「5至14員雜芳基」),及更佳地5至12個環原子(「5至12員雜芳基」)。雜芳基環經由雜芳環之環原子連接至基礎分子,使得維持芳香性。因此,6員雜芳基環可經由環C原子連接至基礎分子,而5員雜芳基環可經由環C或N原子連接至基礎分子。未經取代之雜芳基之實例通常包括(但不限於)吡咯、呋喃、噻吩、吡唑、咪唑、異噁唑、噁唑、異噻唑、噻唑、三唑、噁二唑、噻二唑、四唑、吡啶、嗒嗪、嘧啶、吡嗪、苯并呋喃、苯并噻吩、吲哚、苯并咪唑、吲唑、喹啉、異喹啉、嘌呤、三嗪、㖠啶及咔唑。於一些實施例中,5-或6-員雜芳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唑基、咪唑基、異噁唑基、噁唑基、異噻唑基、噻唑基、三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及嗒嗪基環。該雜芳基可未經取代或經取代,如本文中進一步所述。
單環雜芳基之說明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稠合環雜芳基之說明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除非另有指定,否則本文中描述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及雜芳基部分可經獨立選擇之一或多個取代基取代。取代基之總數目可等於芳基、雜芳基或雜環基部分上之氫原子之總數目至此取代具有化學意義及於芳基及雜芳基環之情況下維持芳香性之程度。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雜芳基或雜環基通常含有1至5個視情況可選的取代基,於一些實施例中,1至4個視情況可選的取代基,於一些實施例中,1至3個視情況可選的取代基,及於一些其他實施例中,1至2個視情況可選的取代基。典型取代基包括烷基、芳基、雜芳基、雜脂環基、羥基、烷氧基、芳氧基、巰基、烷硫基、芳硫基、氰基、鹵基、羰基、硫代羰基、C-羧基、O-羧基、O-胺基甲醯基、N-胺基甲醯基、C-醯胺基、N-醯胺基、硝基、側氧基、硫基及胺基。
「視情況」或「視情況地」意指隨後描述之事件或情況可發生但是不必發生,及該描述包含事件或情況發生之情況及其不發生之情況。
術語「視情況經取代」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可互換使用亦指示正在描述之特定基團可不具有非氫取代基(即,未經取代),或該基團可具有一或多個非氫取代基(即,經取代)。若未另有指定,則可存在之取代基之總數目等於正在描述之基團之未經取代形式上存在之H原子的數目,至此取代具有化學意義之程度。在視情況可選的取代基經由雙鍵連接之情況下,諸如側氧基(=O)取代基,該基團佔據兩個可用價位使得可包含之其他取代基之總數目減少兩個。於視情況可選的取代基獨立地選自替代列表之情況下,選定基團可係相同或不同。例如,「視情況經烷基取代之雜環基」意指烷基可存在但是不必存在,及該描述包含雜環基經烷基取代之情況及雜環基未經烷基取代之情況。於一些實施例中,該特定基團經1至6個非氫取代基取代。於一些實施例中,該特定基團經1至4個非氫取代基取代。於一些實施例中,該特定基團經1至2個非氫取代基取代。於一些實施例中,視情況可選的取代基獨立地選自D、鹵素、-CN、-NH 2、-OH、=O、-NH(CH 3)、-N(CH 3) 2、-NH(環丙基)、-CH 3、-CH 2CH 3、-CF 3、-OCH 3及-OCF 3
於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式(A)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表示5員雜芳基環中之兩個共軛雙鍵; X 1選自由CH及N組成之群; X 2選自由CH及N組成之群; R 1選自由C 1-C 6烷基、環丙基、環丁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及C 1-C 2伸烷基-(環丁基)組成之群,該C 1-C 6烷基、環丙基、環丁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或C 1-C 2伸烷基-(環丁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及-OC 1-C 6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選擇Z 1、Z 2及Z 3使得: Z 1為C,Z 2為NR 2,且Z 3為CR 4;或 Z 1為N,Z 2為CR 3,且Z 3為CR 4;或 Z 1為C,Z 2為CR 3,且Z 3為NR 2; Z 4為N或NR 7; R 2選自由C 1-C 6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及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 C 1-C 6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或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側氧基、胺基、-CN、-OC 1-C 6烷基及-OC 1-C 6鹵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 R 3選自由H、鹵基、羥基、-CN、-OC 1-C 6烷基、C 1-C 6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及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OC 1-C 6烷基、C 1-C 6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或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6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 R 4選自由H、鹵基、羥基、C 1-C 6烷基及-OC 1-C 6烷基組成之群,該C 1-C 6烷基或-OC 1-C 6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R 5選自由H、鹵基、羥基、-CN、C 1-C 6烷基及-OC 1-C 6烷基組成之群,該C 1-C 6烷基或-OC 1-C 6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R 6選自由C 1-C 6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及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C 1-C 6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或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苯基、-CN及-OC 1-C 6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且 R 7為H或C 1-C 6烷基,該C 1-C 6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及-OC 1-C 6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於一些實施例中,Z 4為N。於一些實施例中,Z 4為NR 7。於一些實施例中,R 7為H。於一些實施例中,R 7為C 1-C 4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7為-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7為-CH 2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7為-CH 2F。於一些實施例中,R 7為-CH 2CF 3
於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式(I)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表示5員雜芳基環中之兩個共軛雙鍵; X 1選自由CH及N組成之群; X 2選自由CH及N組成之群; R 1選自由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及C 1-C 2伸烷基-(環丁基)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或C 1-C 2伸烷基-(環丁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選擇Z 1、Z 2及Z 3使得: Z 1為C,Z 2為NR 2,且Z 3為CR 4;或 Z 1為N,Z 2為CR 3,且Z 3為CR 4;或 Z 1為C,Z 2為CR 3,且Z 3為NR 2; R 2選自由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及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 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或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 R 3選自由鹵基、羥基、-CN、-OC 1-C 4烷基、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及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OC 1-C 4烷基、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或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 R 4選自由H、鹵基、羥基、C 1-C 4烷基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或-OC 1-C 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R 5選自由H、鹵基、羥基、-CN、C 1-C 4烷基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或-OC 1-C 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且 R 6選自由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及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C 1-C 2伸烷基-(環丁基)或C 1-C 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式(II)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表示5員雜芳基環中之兩個共軛雙鍵;且其中R 1、Z 1、Z 2、Z 3、R 2、R 3、R 4、R 5及R 6係如針對式(I)所定義。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式(III)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R 2、R 4、R 5及R 6係如針對式(I)所定義。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式(IV)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R 3、R 4、R 5及R 6係如針對式(I)所定義。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式(V)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R 2、R 3、R 5及R 6係如針對式(I)所定義。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式(VI)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表示5員雜芳基環中之兩個共軛雙鍵;且其中R 1、Z 1、Z 2、Z 3、R 2、R 3、R 4、R 5及R 6係如針對式(I)所定義。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式(VII)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R 2、R 4、R 5及R 6係如針對式(I)所定義。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式(VIII)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表示5員雜芳基環中之兩個共軛雙鍵;且其中R 1、Z 1、Z 2、Z 3、R 2、R 3、R 4、R 5及R 6係如針對式(I)所定義。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式(IX)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 1、R 2、R 4、R 5及R 6係如針對式(I)所定義。
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1為C 1-C 4烷基,例如,-CH 3或-CH 2CH 3。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1選自由-CH 3及-CH 2CH 3組成之群。於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H 2CH 3
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2選自由C 1-C 4烷基及C 1-C 2伸烷基-(環丙基)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或C 1-C 2伸烷基-(環丙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2為C 1-C 4烷基,例如,-CH 3、-CH 2CH 3或-(CH 2) 2CH 3,該C 1-C 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以形成(例如) -CH 2CF 3、-(CH 2) 2CF 3、-(CH 2) 3OH、-(CH 2) 2OCH 3或-(CH 2) 3OCH 3。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2為C 1-C 2伸烷基-(環丙基),例如-CH 2(環丙基),該C 1-C 2伸烷基-(環丙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2選自由-CH 3、-CH 2CH 3、-(CH 2) 2CH 3、-CH 2CF 3、-(CH 2) 2CF 3、-(CH 2) 3OH、-(CH 2) 2OCH 3、-(CH 2) 3OCH 3及-CH 2(環丙基)組成之群。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 2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CF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 2CF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 3OH。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 2O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 3O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環丙基)。
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3為C 1-C 4烷基,例如-CH 2CH 3,該C 1-C 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
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4選自由H及C 1-C 4烷基(例如-CH 3)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4選自由H及-CH 3組成之群。於一些實施例中,R 4為H。於一些實施例中,R 4為-CH 3
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5選自由H、鹵基(例如氟或氯)及羥基組成之群。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5選自由H、氯及羥基組成之群。於一些實施例中,R 5為H。於一些實施例中,R 5為氯。於一些實施例中,R 5為羥基。
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6選自由C 1-C 4烷基(例如-CH 3、-CH 2CH 3或-CH(CH 3) 2)及環丙基組成之群,該C 1-C 4烷基或環丙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例如氟)、羥基、-CN及-OC 1-C 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以形成(例如) -CH 2CHF 2。於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一個實施例中,R 6選自由-CH 3、-CH 2CH 3、-CH 2CHF 2、-CH(CH 3) 2及環丙基組成之群。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CH 2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CH 2CHF 2。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CH(CH 3) 2。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環丙基。
於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式(III-A)化合物: ,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R 1為C 1-C 4烷基或C 1-C 4氟烷基; R 2為C 1-C 4烷基或(C 1-C 4伸烷基)-OC 1-C 4烷基,該C 1-C 4烷基或(C 1-C 4伸烷基)-OC 1-C 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側氧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R 4為C 1-C 4烷基; R 5為H;且 R 6為C 1-C 4烷基。
於式(III-A)化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 1-C 4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 1-C 2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 1-C 4氟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 1-C 2氟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H 3、-CH 2CH 3、-CH 2F、-CHF 2、-CF 3、-CHFCH 3、-CF 2CH 3、-CH 2CH 2F、-CH 2CHF 2或-CH 2CF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H 3、-CH 2CH 3或-CH 2F。於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H 2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1為-CH 2F。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 1-C 4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 1-C 2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 1-C 4伸烷基)-OC 1-C 2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3、-CH 2CH 3、-(CH 2) 2OCH 3、-(CH 2) 3OCH 3、-(CH 2) 2OCH 2CH 3或-(CH 2) 3OCH 2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3、-CH 2CH 3、-(CH 2) 2OCH 3或-(CH 2) 3O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 2O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2為-(CH 2) 3O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4為C 1-C 3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4為C 1-C 2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4為-CH 3、-CH 2CH 3、-CH 2CH 2CH 3或-CH(CH 3) 2。於一些實施例中,R 4為-CH 3或-CH 2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4為-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4為-CH 2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C 1-C 3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C 1-C 2烷基。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CH 3、-CH 2CH 3、-CH 2CH 2CH 3或-CH(CH 3) 2。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CH 3或-CH 2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CH 3。於一些實施例中,R 6為-CH 2CH 3
本發明之另外實施例包含選自以下之化合物: 或其中任一者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本發明之另外實施例包含選自以下之化合物: 或其任一者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用於合成本發明化合物之一般反應圖可見於本文中之實例部分中。
除非另有指定,否則本文中對本發明化合物之所有參考包含對其鹽、溶劑化物、水合物及複合物之參考,及對其鹽之溶劑化物、水合物及複合物之參考,包含其互變異構體、多晶型物、立體異構體及同位素標記之形式。
如本文中所用,除非另有指定,否則如本文中所用之術語「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包含可存在於本文中所揭示之式之化合物中之酸性或鹼性基團的鹽。
例如,性質上為鹼性之本發明之化合物能與各種無機酸及有機酸形成廣泛各種鹽。雖然此等鹽必須係醫藥上可接受以向動物投與,但是於實踐中通常期望最初將本發明化合物自反應混合物分離作為醫藥上不可接受之鹽及然後藉由用鹼性試劑處理將後者簡單轉化回游離鹼化合物及隨後將後者游離鹼轉化成醫藥上可接受之酸加成鹽。本發明之鹼化合物之酸加成鹽可藉由將鹼化合物用實質上等量之選定礦物酸或有機酸於水性溶劑介質或適宜有機溶劑(諸如甲醇或乙醇)中處理來製備。在蒸發溶劑後,獲得所需固體鹽。所需酸式鹽亦可藉由添加適宜礦物酸或有機酸至該溶液中自含於有機溶劑中之游離鹼之溶液沉澱。
可用於製備此等鹼性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酸加成鹽之酸為形成無毒酸加成鹽,即,含有藥理學上可接受之陰離子之鹽,諸如鹽酸鹽、氫溴酸鹽、氫碘酸鹽、硝酸鹽、硫酸鹽、硫酸氫鹽、磷酸鹽、酸性磷酸鹽、異菸鹼酸鹽、乙酸鹽、乳酸鹽、水楊酸鹽、檸檬酸鹽、酸性檸檬酸鹽、酒石酸鹽、泛酸鹽、酒石酸氫鹽、抗壞血酸鹽、琥珀酸鹽、馬來酸鹽、龍膽酸鹽、富馬酸鹽、葡糖酸鹽、葡糖醛酸鹽、糖酸鹽、甲酸鹽、苯甲酸鹽、麩胺酸鹽、甲磺酸鹽、乙磺酸鹽、苯磺酸鹽、對甲苯磺酸鹽及撲酸鹽[即,1,1’‑亞甲基‑雙(2‑羥基‑3‑萘甲酸鹽)]之彼等。
鹽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乙酸鹽、丙烯酸鹽、苯磺酸鹽、苯甲酸鹽(諸如氯苯甲酸鹽、甲基苯甲酸鹽、二硝基苯甲酸鹽、羥基苯甲酸鹽及甲氧基苯甲酸鹽)、碳酸氫鹽、硫酸氫鹽、亞硫酸氫鹽、酒石酸氫鹽、硼酸鹽、溴化物、丁炔‑1,4‑二酸鹽、依地酸鈣、樟腦磺酸鹽、碳酸鹽、氯化物、己酸鹽、辛酸鹽、克拉維酸鹽、檸檬酸鹽、癸酸鹽、二鹽酸鹽、磷酸二氫鹽、依地酸鹽、依地磺酸鹽、依託酸鹽(estolate)、乙磺酸鹽、乙基琥珀酸鹽、甲酸鹽、富馬酸鹽、葡庚糖酸鹽、葡糖酸鹽、麩胺酸鹽、乙醇酸鹽、甘醇基胺基苯甲酸鹽、庚酸鹽、己炔‑1,6‑二醇酸鹽、己基間苯二酚鹽、海巴胺、氫溴酸鹽、鹽酸鹽、γ-羥基丁酸鹽、碘化物、異丁酸鹽、異硫酸鹽、乳酸鹽、乳糖酸鹽、月桂酸鹽、蘋果酸鹽、馬來酸鹽、丙二酸鹽、扁桃酸鹽、甲磺酸鹽、偏磷酸鹽、甲烷-磺酸鹽、甲基硫酸鹽、單氫磷酸鹽、黏酸鹽、萘酸鹽、萘‑1‑磺酸鹽、萘‑2‑磺酸鹽、硝酸鹽、油酸鹽、草酸鹽、撲酸鹽(恩波酸鹽(embonate))、棕櫚酸鹽、泛酸鹽、苯基乙酸鹽、苯基丁酸鹽、苯基丙酸鹽、鄰苯二甲酸鹽、磷酸鹽/二磷酸鹽、聚半乳糖醛酸鹽、丙磺酸鹽、丙酸鹽、丙炔酸鹽、焦磷酸鹽、焦硫酸鹽、水楊酸鹽、硬脂酸鹽、次乙酸鹽、辛二酸鹽、琥珀酸鹽、硫酸鹽、磺酸鹽、亞硫酸鹽、鞣酸鹽、酒石酸鹽、茶氯酸鹽、甲苯磺酸鹽、三乙基碘化物及戊酸鹽。
適宜鹽之說明性實例包括衍生自胺基酸(諸如甘胺酸及精胺酸)、氨、一級、二級及三級胺及環胺(諸如哌啶、嗎啉及哌嗪)之有機鹽,及衍生自鈉、鈣、鉀、鎂、錳、鐵、銅、鋅、鋁及鋰之無機鹽。
包含鹼性部分(諸如胺基)之本發明之化合物可與除了以上提及之酸之各種胺基酸形成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性質上為酸性之本發明之彼等化合物能與各種藥理學上可接受之陽離子形成鹼鹽。此等鹽之實例包括鹼金屬或鹼土金屬鹽及特定言之,鈉鹽及鉀鹽。此等鹽均藉由習知技術製備。用作製備本發明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鹼鹽之試劑之化學鹼為與本文中酸性化合物形成無毒鹼鹽之彼等。此等鹽可藉由任何適宜方法,例如,將游離酸用無機或有機鹼,諸如胺(一級、二級或三級)、鹼金屬氫氧化物或鹼土金屬氫氧化物或類似者處理來製備。此等鹽亦可藉由將對應酸性化合物用含有所需藥理學上可接受之陽離子之水溶液處理,及然後將所得溶液蒸發至乾(較佳地在減壓下)來製備。或者,其亦可藉由將酸性化合物之低碳數烷醇溶液與所需鹼金屬烷氧化物混合在一起,及然後將所得溶液以與之前相同方式蒸發至乾來製備。於一些實施例中,為確保反應完全及所需最終產物之最大產率,採用化學計量量之試劑。
可用作製備性質上為酸性之本發明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鹼鹽之試劑的化學鹼為與此等化合物形成無毒鹼鹽之彼等。此等無毒鹼鹽包括(但不限於)衍生自此等藥理學可接受之陽離子,諸如鹼金屬陽離子(例如,鉀及鈉)及鹼土金屬陽離子(例如,鈣及鎂)之彼等、銨或水溶性胺加成鹽,諸如N‑甲基葡糖胺‑(葡甲胺),及低碳酸烷醇銨及醫藥上可接受之有機胺之其他鹼鹽。
亦可形成酸及鹼之半鹽,例如,半硫酸鹽及半鈣鹽。
針對適宜鹽之評論,參見藉由Stahl及Wermuth之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 Properties, Selection, and Use (Wiley‑VCH, 2002)。用於製備本發明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方法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
本發明之鹽可根據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方法製備。本發明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容易藉由將該化合物之溶液與所需酸或鹼(酌情)混合在一起來製備。鹽可自溶液沉澱及藉由過濾收集或可藉由蒸發溶劑來回收。鹽之電離程度可自完全電離至幾乎不電離變化。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可藉由用化學計量過量之適宜酸處理來將具有鹼性官能基之呈游離鹼形式之本發明化合物轉化成酸加成鹽。可藉由用化學計量過量之適宜鹼(諸如碳酸鉀或氫氧化鈉)通常在存在水性溶劑下及在約0℃與約100℃之間之室溫下處理來將本發明化合物之酸加成鹽重新轉化成對應游離鹼。游離鹼形式可藉由習知方法(諸如用有機溶劑萃取)分離。此外,本發明化合物之酸加成鹽可藉由利用鹽之不同溶解度、揮發性或酸之酸性,或藉由利用適宜負載之離子交換樹脂處理來互換。例如,互換可受本發明化合物之鹽與稍微化學計量過量之較起始鹽之酸組分更低pK之酸之反應影響。此轉化通常在約0℃與用作程序之介質之溶劑之沸點之間的溫度下進行。與鹼加成鹽之相似交換係可能,通常經由游離鹼形式之中間性。
本發明化合物可呈非溶劑化及溶劑化形式二者存在。當溶劑或水緊密結合時,複合物將具有與濕度無關之良好定義之化學計量。然而,當溶劑或水弱結合時,如呈通道溶劑化物及吸濕性化合物,水/溶劑含量將取決於濕度及乾燥條件。於此等情況下,非化學計量可存在。本文中使用術語「溶劑化物」描述包含本發明化合物及一或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分子(例如,乙醇)之分子複合物。當溶劑為水時,術語「水合物」可視情況與術語「溶劑化物」可互換使用。根據本發明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溶劑化物包含水合物及溶劑化物,其中結晶之溶劑可經同位素取代,例如,D 2O、d 6-丙酮、d 6-DMSO。
亦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為複合物,諸如包合物、藥物-主體納入複合物,其中與上述溶劑化物相比,藥物及主體係以化學計量或非化學計量量存在。亦包含含有兩種或更多種有機及/或無機組分之藥物之複合物,該等組分可以化學計量或非化學計量量。所得複合物可經電離、經部分電離或不經電離。針對此等複合物之評論,參見藉由Haleblian之J Pharm Sci, 64 (8), 1269-1288 (1975年8月),其揭示內容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亦於本發明之範圍內為本發明化合物之多晶型物、前藥及異構體(包括光學異構體、幾何異構體及互變異構體)。
但是當向個體或患者投與時,自身可具有少量或無藥理學活性之本發明化合物之衍生物可(例如)藉由水解裂解轉化成本發明化合物。此等衍生物被稱作「前藥」。前藥之使用之另外資訊可見於「Pro-drugs as Novel Delivery Systems」,第14卷,ACS Symposium Series (T Higuchi及W Stella)及「Bioreversible Carriers in Drug Design」,Pergamon Press, 1987 (編輯E B Roche, 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中,其揭示內容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根據本發明之前藥可(例如)藉由將本發明化合物中存在之適宜官能基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為如述於(例如) H Bundgaard之「Design of Prodrugs」(Elsevier, 1985) (其揭示內容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中之「前-部分」之某些部分置換。
前藥之一些非限制性實例包括: (i)在化合物含有羧酸官能基-(COOH)之情況下,其酯,例如,將氫用(C 1-C 8)烷基置換; (ii)在化合物含有醇官能基(-OH)之情況下,其醚,例如,將氫用(C 1-C 6)烷醯氧基甲基置換;及 (iii)在化合物含有一級或二級胺基官能基(-NH 2或-NHR,其中R ≠ H)之情況下,其醯胺,例如,將一個或兩個氫用適宜代謝不穩定基團,諸如醯胺、胺基甲酸酯、脲、磷酸酯、磺酸酯等置換。
根據上述實例之置換基團之另外實例及其他前藥類型之實例可見於上述參考文獻中。
最後,本發明之某些化合物自身可充當其他本發明化合物之前藥。
含有一或多個不對稱碳及/或磷原子之本發明化合物可呈兩種或更多種立體異構體存在。本文中可使用實線、實心砌塊或虛砌塊描述本發明化合物之碳-碳鍵。使用實線描述至不對稱碳原子之鍵意欲指示包含該碳原子處之所有可能立體異構體(例如,特定對映異構體、外消旋混合物等)。使用任一實心或虛砌塊描述至不對稱碳原子之鍵意欲指示意欲包含僅所示立體異構體。本發明化合物可含有超過一個不對稱原子係可能。在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對掌性中心之情況下,其因此可呈對映異構體存在。在化合物具有兩個或更多個對掌性中心之情況下,其可另外呈非對映異構體存在。
具有對掌性中心之本發明化合物可呈立體異構體,諸如外消旋體、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異構體存在。
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為本發明化合物之所有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及互變異構形式,包含展示超過一種類型之同分異構之化合物,及其中一或多者之混合物。本文中式之化合物之立體異構體可包含本發明化合物之順式及反式(或Z/E)異構體、光學異構體(諸如(R)及(S)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幾何異構體、旋轉異構體、阻轉異構體、構象異構體及互變異構體,包含展示超過一種類型之同分異構之化合物;及其混合物(諸如外消旋體及非對映異構體對)。亦包含酸加成或鹼鹽,其中抗衡離子係光學活性(例如,D-乳酸鹽或L-離胺酸)或外消旋(例如,DL-酒石酸鹽或DL-精胺酸)。
當外消旋體結晶時,兩種不同類型之晶體可係可能。第一種類型為以上提及之外消旋化合物(真正外消旋體),其中產生含有等莫耳量之兩種對映異構體之晶體之一種同質形式。第二種類型為外消旋混合物或聚集物,其中晶體之兩種形式以等莫耳量產生,各包含單一對映異構體。
本發明化合物可展示互變異構及結構同分異構現象。例如,該等化合物可呈若干互變異構形式存在,包含烯醇及亞胺形式,及酮及烯胺形式及幾何異構體及其混合物。所有此等互變異構形式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互變異構體呈含於溶液中之互變異構體集之混合物存在。以固體形式,通常一種互變異構體佔優勢。儘管可描述一種互變異構體,但是本發明包含所提供式之化合物之所有互變異構體。
此外,本發明之一些化合物可形成阻轉異構體(例如,經取代之聯芳基)。阻轉異構體為構象立體異構體,當圍繞分子中之單鍵旋轉被阻止或極大減慢時,由於與分子之其他部分空間相互作用及在單鍵兩端之取代基係不對稱,其發生。阻轉異構體之互變係足夠慢以允許在預定條件下分開及分離。熱外消旋化之能量屏障可藉由形成對掌性軸之一或多個鍵之自由旋轉之空間位阻決定。
在本發明化合物含有烯基或伸烯基之情況下,幾何順式/反式(或Z/E)異構體可係可能。順式/反式異構體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之習知技術(例如,層析法及分級結晶)分離。
用於製備/分離個別對映異構體之習知技術包括自適宜光學純前驅體對掌性合成或使用(例如)對掌性高壓液相層析法(HPLC)或超臨界流體層析法(SFC)解析外消旋體(或鹽或衍生物之外消旋體)。
或者,外消旋體(或外消旋前驅體)可與適宜光學活性化合物(例如,醇),或於化合物含有酸性或鹼性部分之情況下,與酸或鹼(諸如酒石酸或1-苯基乙胺)反應。所得非對映異構體混合物可藉由層析法及/或分級結晶分離及非對映異構體中之一者或兩者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之方法轉化成該(等)對應純對映異構體。
立體異構體聚集物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習知技術分離;參見,例如,E L Eliel之「Stereochemistry of Organic Compounds」(Wiley, New York, 1994),其揭示內容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亦包含本發明之同位素標記化合物,其與所提供之式中之一者中詳述之彼等相同,但是實際上一或多個原子藉由具有不同於自然中通常發現之原子質量或質量數之原子質量或質量數之原子置換。
本發明之同位素標記化合物一般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習知技術或藉由類似於本文中所述彼等之方法,使用適宜同位素標記試劑代替原本採用之非標記試劑來製備。
適用於包含於本發明化合物中之同位素之實例包括氫之同位素,諸如 2H及 3H,碳之同位素,諸如 11C、 13C及 14C,氯之同位素,諸如 36Cl,氟之同位素,諸如 18F,碘之同位素,諸如 123I及 125I,氮之同位素,諸如 13N及 15N,氧之同位素,諸如 15O、 17O及 18O,磷之同位素,諸如 32P,及硫之同位素,諸如 35S。本發明之某些同位素標記化合物(例如,併入放射性同位素之彼等)可用於藥物及/或受質組織分佈研究中。出於此目的,鑑於其易於併入及現成檢測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氚, 3H及碳-14, 14C係特別有用。經較重同位素(諸如氘, 2H)取代可提供自更大代謝穩定性產生之某些治療性優點,例如,增加之活體內半衰期或降低之劑量需求,及因此於一些情況下可係較佳。經正電子發射同位素(諸如 11C、 18F、 15O及 13N)取代可用於檢查基質受體佔有率之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術(PET)研究。
意欲用於醫藥用途之本發明化合物可呈結晶或非晶型產品或其混合物投與。其可(例如)藉由諸如沉澱、結晶、冷凍乾燥、噴霧乾燥或蒸發乾燥之方法呈固體塞、粉末或膜獲得。出於此目的,可使用微波或射頻乾燥。
醫藥組合物及投與途徑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醫藥組合物,其包含本發明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係指添加至醫藥組合物中以進一步促進化合物之投與之惰性物質。賦形劑之實例(不限於)包括碳酸鈣、磷酸鈣、各種糖及澱粉類型、纖維素衍生物、明膠、植物油及聚乙二醇。賦形劑之選擇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諸如特定投與模式、賦形劑對溶解度及穩定性之效應及劑型性質之因素。
「醫藥組合物」係指本文中所述化合物中之一或多者或其生理上/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化物、水合物或前藥與其他化學組分,諸如生理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及賦形劑之混合物。醫藥組合物之目的為促進化合物至生物體之投與。
如本文中所用,「生理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係指不引起對生物體之顯著刺激且不廢除所投與化合物之生物活性及性質之載劑或稀釋劑。
適用於本發明化合物之遞送之醫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將對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此等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可見於(例如)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9版(Mack Publishing Company, 1995)中,其揭示內容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可包括任何習知醫藥載劑或賦形劑。載劑及/或賦形劑之選擇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諸如特定投與模式、賦形劑對溶解度及穩定性之效應及劑型之性質之因素。
適宜醫藥載劑包括惰性稀釋劑或填料、水及各種有機溶劑(諸如水合物及溶劑化物)。若所需,則醫藥組合物可含有另外成分,諸如調味劑、黏合劑、賦形劑等。因此針對口服投與,可採用含有各種賦形劑(諸如檸檬酸)與各種崩解劑(諸如澱粉、藻酸及某些複合矽酸鹽)及與黏合劑(諸如蔗糖、明膠及阿拉伯膠)一起之錠劑。賦形劑之實例(不限於)包括碳酸鈣、磷酸鈣、各種糖及澱粉類型、纖維素衍生物、明膠、植物油及聚乙二醇。另外,潤滑劑(諸如硬脂酸鎂、月桂基硫酸鈉及滑石)通常可用於製錠目的。相似類型之固體組合物亦可於軟及硬填充之明膠膠囊中採用。因此,材料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乳糖(lactose/milk sugar)及高分子量聚乙二醇。當水性懸浮液或酏劑針對口服投與所需時,可將其中活性化合物與各種甜味劑或調味劑、著色劑或染料(若所需)、乳化劑或懸浮劑與稀釋劑(諸如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其組合)一起組合。
於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醫藥組合物,其包含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於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兩種或更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及/或賦形劑。視情況,此等組合物可包含如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其為抗體-藥物結合物之組分;及/或可包含如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其為粒子基遞送系統之組分。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或(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經口投與。口服投與可涉及吞嚥,使得化合物進入胃腸道,或可採用頰或舌下投與,藉由其化合物直接自口進入血液。因此,醫藥組合物可(例如)呈適用於口服投與之形式呈錠劑、膠囊、丸劑、粉末、持續釋放調配物、溶液或懸浮液。
適用於口服投與之調配物包括固體調配物,諸如錠劑、含有顆粒之膠囊、液體或粉末、口含錠(包含液體填充)、口香糖、多顆粒及奈米顆粒、凝膠、固體溶液、脂質體、膜(包含黏膜黏性)、胚珠、噴霧及液體調配物。
液體調配物包括懸浮液、溶液、糖漿及酏劑。此等調配物可用作軟或硬膠囊中之填料及通常包含載劑,例如,水、乙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甲基纖維素或適宜油,及一或多種乳化劑及/或懸浮劑。液體調配物亦可藉由(例如)來自藥囊之固體之重新構成來製備。
本發明化合物亦可以快速溶解快速崩解劑型,諸如於Liang及Chen之Expert Opinion in Therapeutic Patents, 11 (6), 981-986 (2001) (其揭示內容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中所述之彼等使用。
針對錠劑劑型,活性劑可組成該劑型之1重量%至80重量%,更通常該劑型之5重量%至60重量%。除了活性劑外,錠劑一般含有崩解劑。崩解劑之實例包括澱粉乙醇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羧甲基纖維素鈣、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交聯聚維酮、聚乙烯吡咯啶酮、甲基纖維素、微晶纖維素、經低碳數烷基取代之羥丙基纖維素、澱粉、預凝膠澱粉及藻酸鈉。一般而言,該崩解劑可包含該劑型之1重量%至25重量%及於一些實施例中,5重量%至20重量%。
黏合劑一般用於對錠劑調配物賦予凝聚品質。適宜黏合劑包括微晶纖維素、明膠、糖、聚乙二醇、天然及合成膠、聚乙烯吡咯啶酮、預凝膠澱粉、羥丙基纖維素及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錠劑亦可含有稀釋劑,諸如乳糖(單水合物、經噴霧乾燥之單水合物、無水等)、甘露醇、木糖醇、右旋糖、蔗糖、山梨醇、微晶纖維素、澱粉及磷酸二氫鈣二水合物。
錠劑亦可視情況包含表面活性劑(諸如月桂基硫酸鈉及聚山梨酯80),及助流劑(諸如二氧化矽及滑石)。當存在時,表面活性劑通常以錠劑之0.2重量%至5重量%之量,及助流劑通常以錠劑之0.2重量%至1重量%之量。
錠劑一般亦含有潤滑劑,諸如硬脂酸鎂、硬脂酸鈣、硬脂酸鋅、硬脂醯基富馬酸鈉及硬脂酸鎂與月桂基硫酸鈉之混合物。潤滑劑一般以錠劑之0.25重量%至10重量%之量及於一些實施例中,以錠劑之0.5重量%至3重量%之量存在。
其他習知成分包括抗氧化劑、著色劑、調味劑、防腐劑及遮味劑。
示例性錠劑可含有至多約80重量%活性劑,約10重量%至約90重量%黏合劑,約0重量%至約85重量%稀釋劑,約2重量%至約10重量%崩解劑,及約0.25重量%至約10重量%潤滑劑。
錠劑摻合物可直接或藉由滾筒壓縮以形成錠劑。錠劑摻合物或摻合物之部分或者可在製錠之前經濕法造粒、乾法造粒或熔化造粒、熔化凝結或擠出。最終調配物可包含一或多個層且可經塗覆或未經塗覆;或封裝。
錠劑之調配物於H. Lieberman及L. Lachman之「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Tablets,第1卷」,Marcel Dekker, N.Y., N.Y., 1980 (ISBN 0-8247-6918-X) (其揭示內容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中詳細討論。
用於口服投與之固體調配物可經調配為中間及/或改性釋放。改性釋放調配物包括延遲、持續、脈衝、可控、靶向及程式化釋放。
適宜改性釋放調配物述於美國專利第6,106,864號中。其他適宜釋放技術(諸如高能量分散及滲透及塗覆粒子)之細節可見於Verma等人,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On-line, 25(2), 1-14 (2001)中。使用口香糖以達成可控釋放述於WO 00/35298中。此等參考文獻之揭示內容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化合物亦可直接投與至血流中,至肌肉中,或至內部器官中。非經腸投與之適宜方式包括靜脈內、動脈內、腹膜內、鞘內、腦室內、尿道內、胸骨內、顱內、肌肉內、膀胱內(例如,膀胱)、皮下及腫瘤內。用於非經腸投與之適宜裝置包括針(包含微針)注射器、無針注射器及輸注技術。用於非經腸投與之適宜調配物包括(但不限於)無菌溶液、懸浮液或乳液。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或(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經靜脈內投與。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或(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經膀胱內投與。
非經腸調配物通常為可含有賦形劑,諸如鹽、碳水化合物及緩衝劑(例如pH為3至9)之水溶液,但是針對一些應用,其可更適宜調配為無菌非水溶液或乾燥形式以結合適宜媒劑(諸如無菌無熱原水)使用。
非經腸調配物在無菌條件下(例如)藉由凍乾之製備可容易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之標準醫藥技術實現。
用於製備非經腸溶液之本發明化合物之溶解度可藉由使用適宜調配技術,諸如併入溶解度增強劑潛在增加。
用於非經腸投與之調配物可經調配為中間及/或改性釋放。改性釋放調配物包括延遲、持續、脈衝、可控、靶向及程式化釋放。因此,本發明化合物可潛在調配成固體、半固體或觸變性液體用於作為提供活性化合物之改性釋放之植入庫投與。此等調配物之實例包括藥物塗覆之支架及PGLA微球。
示例性非經腸投與形式包括含於無菌水溶液(例如,水性丙二醇或右旋糖溶液)中之活性化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若所需,則此等劑型可經適宜緩衝。
本發明化合物亦可潛在局部投與至皮膚或黏膜,即,經皮或透皮。出於此目的之典型調配物包括凝膠、水凝膠、洗液、溶液、乳霜、軟膏、除塵粉、敷料、發泡體、膜、皮膚貼片、糯米紙囊劑、植入物、海綿、纖維、繃帶及微乳液。亦可使用脂質體。典型載劑包括醇、水、礦物油、液體凡士林、白凡士林、甘油、聚乙二醇及丙二醇。可併入滲透增強劑;參見,例如,Finnin及Morgan之J Pharm Sci, 88 (10), 955-958 (1999年10月)。局部投與之其他方式包括藉由電穿孔、離子導入、聲電泳、超音波導入及微針或無針(例如,Powderject™、Bioject™等)注射遞送。此等參考文獻之揭示內容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用於局部投與之調配物可經調配為中間及/或改性釋放。改性釋放調配物包括延遲、持續、脈衝、可控、靶向及程式化釋放。
本發明化合物亦可潛在經鼻內或藉由吸入,通常以乾粉末(單獨作為混合物,例如,與乳糖之乾摻合物,或作為混合組分粒子,例如,與磷脂(諸如磷脂醯膽鹼)混合)之形式自乾粉末吸入器或呈氣溶膠噴霧自使用或不使用適宜推進劑(諸如1,1,1,2-四氟乙烷或1,1,1,2,3,3,3-七氟丙烷)之加壓容器、泵、噴霧、霧化器(較佳地使用電流體動力學以產生細霧之霧化器)或噴霧器投與。針對鼻內用途,該粉末可包含生物黏合劑,例如,殼聚糖或環糊精。
加壓容器、泵、噴霧、霧化器或噴霧器可含有本發明化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其包含(例如)乙醇、水性乙醇或用於分散、溶解或延遲釋放活性物之適宜替代劑、作為溶劑之推進劑及視情況可選的表面活性劑(諸如三油酸脫水山梨糖醇酯、油酸或低聚乳酸)。
在以乾粉末或懸浮液調配物使用之前,該化合物可經微粉化至適用於藉由吸入遞送之大小(通常小於5微米)。此刻藉由任何適宜粉碎方法,諸如螺旋噴射研磨、流化床噴射研磨、超臨界流體加工以形成奈米粒子、高壓均質化或噴霧乾燥達成。
用於吸入器或吹入器之膠囊(例如,自明膠或HPMC製備)、吸塑劑及藥筒可經調配以含有本發明化合物、適宜粉末基(諸如乳糖或澱粉)及性能改性劑(諸如l-白胺酸、甘露醇或硬脂酸鎂)之粉末混合物。乳糖可係無水或以單水合物之形式,較佳地後者。其他適宜賦形劑包括葡聚糖、葡萄糖、麥芽糖、山梨醇、木糖醇、果糖、蔗糖及海藻糖。
用於使用電流體動力學產生細霧之霧化器之適宜溶液調配物可含有1 μg至20 mg本發明化合物/驅動及驅動體積可自1 μL至100 μL變化。典型調配物包含本發明化合物、丙二醇、無菌水、乙醇及氯化鈉。可代替丙二醇使用之替代溶劑包括甘油及聚乙二醇。
可將適宜調味劑(諸如薄荷腦及左薄荷腦)或甜味劑(諸如糖精或糖精鈉)添加至意欲吸入/鼻內投與之本發明之彼等調配物中。
可使用(例如)聚(DL-乳酸-共-乙醇酸(PGLA)將用於吸入/鼻內投與之調配物調配為中間及/或改性釋放。改性釋放調配物包括延遲、持續、脈衝、可控、靶向及程式化釋放。
於乾粉末吸入器及氣溶膠之情況下,劑量單位藉助遞送計量量之閥測定。通常安排根據本發明之單位以投與計量劑量或含有所需量之本發明化合物之「煙霧」。總體每日劑量可以單劑量或更通常整天以分開劑量投與。
本發明化合物可潛在經直腸或經陰道投與,例如,以栓劑、子宮托或灌腸劑之形式。可可緩衝劑為傳統栓劑基,但是可酌情使用各種替代物。
用於直腸/陰道投與之調配物可經調配為中間及/或改性釋放。改性釋放調配物包括延遲、持續、脈衝、可控、靶向及程式化釋放。
本發明化合物亦可潛在直接投與至眼睛或耳朵,通常以含於等滲pH調節之無菌鹽水中之微粉化懸浮液或溶液之滴劑的形式。適用於眼部及耳部投與之其他調配物可包括軟膏、可生物降解(例如,可吸收凝膠海綿、膠原)及不可生物降解(例如,矽酮)植入物、糯米紙囊劑、晶狀體及顆粒或囊泡系統(諸如囊泡(noisome)或脂質體)。諸如交聯聚丙烯酸、聚乙烯醇、透明質酸、纖維素聚合物(例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或甲基纖維素)或雜多醣聚合物(例如,結冷膠)之聚合物可與防腐劑(諸如苯紮氯銨)一起併入。此等調配物亦可藉由離子導入遞送。
用於眼部/耳部投與之調配物可經調配為中間及/或改性釋放。改性釋放調配物包括延遲、持續、脈衝、可控、靶向或程式化釋放。
本發明化合物可與可溶性大分子實體(諸如環糊精及其適宜衍生物)或含聚乙二醇之聚合物組合以改善其溶解度、溶解速率、遮味、生物可利用率及/或穩定性用於上述投與模式中之任一者中。
藥物-環糊精複合物(例如)可用於不同劑型及投與途徑。可潛在使用兩種包含及非包含複合物。作為與藥物直接復合之替代,可使用環糊精作為輔助添加劑,即,作為載劑、稀釋劑或增溶劑。最常用於此等目的為α-、β-及γ-環糊精,其之實例可見於PCT公開案第WO 91/11172號、第WO 94/02518號及第WO 98/55148號,其揭示內容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奈米粒子亦代表適用於大多數投與途徑之藥物遞送系統。這些年來,已探索用於製備奈米粒子之各種天然及合成聚合物,其中已廣泛研究聚(乳酸) (PLA)、聚(乙醇酸) (PGA)及其共聚物(PLGA),由於其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奈米粒子及其他奈米載體充當若干類別之藥物(諸如抗癌劑、抗高血壓劑、免疫調節劑及激素);及大分子(諸如核酸、蛋白質、肽及抗體)之潛在載體。參見,例如,Crit. Rev. Ther. Drug Carrier Syst. 21:387-422, 2004;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I:22-30, 2005。
本發明之化合物及組合物可作為抗體-藥物結合物或其他靶向遞送模式之組分投與。
該醫藥組合物可呈適用於單投與精確量之單位劑型。
治療方法及用途本發明進一步提供治療方法及用途,其包括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或(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單獨或與一或多種治療劑或緩和劑組合。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治療(treat/treating/treatment)」係指減輕或廢除細胞病症及/或其伴隨症狀之方法。特別關於癌症,此等術語簡單意指患有癌症之個體之預期壽命將增加或疾病之症狀中之一或多者將減少。
「活體外」係指於人工環境中,諸如,例如(不限於)於試管或培養基中進行之程序。
「活體內」係指於活的生物體,諸如(不限於)小鼠、大鼠、兔及/或人類內進行之程序。
「生物體」係指包含至少一個細胞之任何活的實體。活的生物體可如(例如)單真核細胞般簡單或如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般複雜。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個體」係指人類或動物個體。於某些較佳實施例中,該個體為人類。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患者」係指需要治療之「個體」。於某些較佳實施例中,該患者為人類。
術語「異常細胞生長」及「過度增殖性病症」可互換使用。除非另有指定,否則「異常細胞生長」係指獨立於正常調節機制(例如,失去接觸抑制)之細胞生長。異常細胞生長可係良性(非癌)或惡性(癌)。
如本文中所用,「癌症」係指任何惡性腫瘤及/或浸潤性生長或由異常細胞生長引起之腫瘤。如本文中所用,「癌症」係指針對最初形成其之細胞類型命名之實體腫瘤、血液、骨髓或淋巴系統癌症。實體腫瘤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肉瘤及癌。血液癌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白血病、淋巴瘤及黑色素瘤。術語「癌症」包括(但不限於)在身體之特定位點處起源之原發性癌症、自其開始之地方擴散至身體之其他部分之轉移性癌症、於緩解後自原始原發性癌症復發及為具有與後者不同類型之先前癌症史之人之新穎原發性癌症的第二原發性癌症。特定言之,本發明化合物可用於預防及治療各種人類過度增殖性病症,諸如惡性或良性異常細胞生長。
干擾素基因刺激物(STING)蛋白功能為胞質DNA感測器及1型干擾素信號傳導之轉接蛋白二者。術語「STING」及「干擾素基因刺激物」係指STING蛋白之任何形式,以及保留STING之活性之至少一部分之變異體、同功異型物及物種同系物。除非不同指定,諸如特定提及人類STING,否則STING包含原始序列STING之所有哺乳動物物種,例如,人類、猴及小鼠。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STING活化劑」或「STING促效劑」係指在結合後(1)刺激或活化STING及誘導藉由與STING功能相關聯之分子之活化表徵之下游信號轉導;(2)增強、增加、促進、誘導或延長STING之活性、功能或存在,或(3)增強、增加、促進或誘導STING之表現之化合物。此等作用包括(但不限於) STING、IRF3及/或NF-κB之直接磷酸化及亦可包含STAT6。STING路徑活化導致(例如) 1型干擾素(主要IFN-α及IFN-β)之增加之產生及干擾素刺激基因之表現(Chen H等人,「Activation of STAT6 by STING is Critical for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 Cell, 2011,第14卷;433-446;及Liu S-Y.等人,「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type I and type II interferon-induced antiviral factors」. Proc. Natl. Acad. Sci. 2012:第109卷4239-4244)。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經STING調節」係指直接或經由STING路徑受STING影響之病狀,包括(但不限於)發炎性疾病及病狀、過敏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異常細胞生長(癌症)及作為疫苗佐劑。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結合至STING。
於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活化STING,包括(例如)如藉由干擾素-β誘導之調節、IRF3之磷酸化等所測定。
於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用作藥劑。
於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治療方法及用途,其包括投與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於一個態樣中,本發明為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發炎性疾病及病狀、過敏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及異常細胞生長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治療上有效量之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此方法可視情況採用如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作為抗體-藥物結合物之組分,或作為粒子基遞送系統之組分。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為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發炎性疾病及病狀之方法。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為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過敏性疾病之方法。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為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自體免疫性疾病之方法。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為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傳染性疾病之方法。於一個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人類。於此等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需要治療之人類。
於一個態樣中,本發明為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異常細胞生長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治療上有效量之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於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哺乳動物之異常細胞生長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一定量之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於治療異常細胞生長中有效。
於此等實施例中,該異常細胞生長可為癌症。若異常細胞生長為癌症,則該待治療之癌症可為肺癌、骨癌、胰臟癌、皮膚癌、頭頸癌、皮膚或眼內黑色素瘤、子宮癌、卵巢癌、直腸癌、肛門區癌、胃癌、結腸癌、乳癌、輸卵管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霍奇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食道癌、小腸癌、內分泌系統癌症、甲狀腺癌、副甲狀腺癌、腎上腺癌、軟組織肉瘤、尿道癌、陰莖癌、前列腺癌、慢性或急性白血病、淋巴細胞性淋巴瘤、膀胱癌、腎或輸尿管癌、腎細胞癌、腎盂癌、中樞神經系統(CNS)贅生物、原發性CNS淋巴瘤、脊柱軸腫瘤、腦幹膠質瘤或垂體腺瘤。於一個實施例中,該癌症為膀胱癌。於一個實施例中,該膀胱癌為尿路上皮癌。於一個實施例中,該膀胱癌為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NMIBC)。於一個實施例中,該膀胱癌為肌肉浸潤性膀胱癌(MIBC)。於一個實施例中,該膀胱癌為非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於一個實施例中,該膀胱癌為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於一個實施例中,該膀胱癌為非尿路上皮癌。於一個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人類。於此等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需要治療之人類。
於仍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抑制個體之癌細胞增殖之方法,其包括以有效抑制癌細胞增殖之量向該個體投與本發明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本文中所述之本發明之此等方法可視情況採用如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作為抗體-藥物結合物之組分,或作為粒子基遞送系統之組分。
亦於本發明中體現為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用於治療哺乳動物之異常細胞生長。於此等實施例中,該異常細胞生長可為癌症。於此等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人類。於此等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需要治療之人類。
亦於本發明中體現為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用途,其用於製備可用於治療哺乳動物之異常細胞生長之藥劑。於此等實施例中,該異常細胞生長可為癌症。於此等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人類。於此等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需要治療之人類。
另外仍然,本發明之實施例包含彼等,其中提供一種上調哺乳動物中之STING之活性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之步驟;及/或一種增加哺乳動物中之干擾素-β含量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之步驟。於一個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人類。於此等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需要治療之人類。
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包括彼等,其中提供一種活化哺乳動物中之STING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之步驟。亦提供一種刺激哺乳動物之先天免疫反應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或鹽之步驟。於一個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人類。於此等實施例中,該哺乳動物為需要治療之人類。
給藥方案所投與活性化合物之量將取決於正在治療之個體、病症或病狀之嚴重度、投與速率、化合物之處置及處方醫生之裁量。
可調整劑量方案以提供最佳所需反應。例如,可投與單個藥丸,可隨時間投與若干分開劑量,或可成比例減少或增加劑量,如由治療情況之緊急情況所指示。如本文中所用,「單位劑型」係指適合作為待治療之哺乳動物個體之單位劑量之物理離散單元,各單元含有經計算以產生與要求之醫藥載劑相關聯之所需治療效應之預定量的活性化合物。
基於本文中所提供之揭示內容,熟習技工應瞭解,劑量及給藥方案係根據治療技術中熟知之方法調整。即,可容易建立最大耐受劑量,及亦可測定對患者提供可檢測治療效益之有效量,投與各劑以向患者提供可檢測之治療效益之時間要求亦如此。
應注意,劑量值可隨著待減輕之病狀之類型及嚴重度變化及可包含單劑量或多劑量。應進一步瞭解,針對任何特定個體,應隨時間根據個體需求及投與或監督組合物之投與之人之專業判斷調整特定劑量方案,及本文中闡述之劑量範圍僅係示例性且不意欲限制所主張之發明之範圍或實踐。例如,可基於藥物動力學或藥效動力學參數調整劑量,該等參數可包含臨床效應(諸如毒性效應)及/或實驗室值。因此,本發明包含患者內劑量遞增,如藉由熟習技工所測定。測定投與化療劑之適宜劑量及方案係相關技術中熟知及應由熟習技工瞭解一旦提供本文中所揭示之教示,就包含其。
一種可能劑量係於約0.001至約100 mg/kg體重之範圍內,每日、每隔一天、每三天、每四天、每五天、每六天、每週、每隔一週、每三週、每月或按其他給藥時程表投與。於一些實例中,低於上述範圍下限之劑量水平可足夠,而於其他情況下,可使用仍更大劑量而不引起任何有害副作用,其中通常將此等更大劑量分成若干更小劑量用於整天投與。
於一個實施例中,單獨或與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組合以足以誘導、修改或刺激適當免疫反應之量向個體投與本文中所述組合物。該免疫反應可包括(不限於)特異性免疫反應、非特異性免疫反應、特異性及非特異性反應二者、先天性反應、原發性免疫反應、適應性免疫、繼發免疫反應、記憶免疫反應、免疫細胞活化、免疫細胞增殖、免疫細胞分化及細胞激素表現。
組合療法如本文中所用,術語「組合療法」係指依序或同時投與本發明化合物(包含式(A)、(I)、(II)、(III)、(III-A)、(IV)、(V)、(VI)、(VII)、(VIII)及(IX)之彼等)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連同至少一種附加治療劑(例如,抗癌劑)或療法。
於一個實施例中,在投與本發明化合物之前向哺乳動物(例如,人類)投與附加治療劑或療法。於另一實施例中,於投與本發明化合物後向哺乳動物(例如,人類)投與附加治療劑或療法。於另一實施例中,與投與本發明化合物同時向哺乳動物(例如,人類)投與附加治療劑或療法。
本發明亦關於用於治療哺乳動物(包括人類)之異常細胞生長(包括癌症)之醫藥組合物,其包含一定量之如以上所定義之本發明化合物與一或多種(較佳地一種、兩種或三種)附加治療劑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組合,其中當作為整體採用時,活性劑及附加治療劑之量用於治療該異常細胞生長係治療上有效。
本發明化合物及其組合物可作為初始治療或用於治療對習知療法不反應之癌症投與。此外,本發明化合物及其組合物可與其他療法(例如,手術切除、輻射、另外抗癌藥物等)組合使用從而引起附加或潛在治療效應及/或降低一些抗癌劑之細胞毒性。本發明化合物及其組合物可與附加劑共同投與或共同調配,或經調配用於與附加劑以任何順序連續投與。針對組合療法,化合物係於適用於意欲療法之性能之任何時間框內投與。因此,單劑可實質上同時(即,以單一調配物或於幾分鐘或幾小時內)或以任何順序連續投與。例如,單劑治療可於約1年內彼此投與,諸如於約10、8、6、4或2個月內,或於4、3、2或1週內,或於約5、4、3、2或1天內。
於一些實施例中,本文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向個體投與一定量之抗癌治療劑或緩和劑,特定言之適用於特定癌症之標準護理劑,該等量可於治療或改善該異常細胞生長中一起有效。
於一個實施例中,該等附加治療劑為緩和劑中之一或多者。
於一個實施例中,該附加治療劑為抗癌治療劑中之一或多者。於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種抗癌治療劑選自抗腫瘤劑、抗血管生成劑、信號轉導抑制劑及抗增殖劑,該等量於治療該異常細胞生長中一起有效。
於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中,本文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利用療法之附加形式治療個體之步驟。於一個態樣中,該療法之附加形式為附加抗癌療法,其包括(但不限於)化療、輻射、手術、激素療法及/或附加免疫療法。
於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及其組合物結合一或多種附加組合物投與,該等附加組合物包括意欲刺激對一或多種預定抗原或佐劑之免疫反應之疫苗。
本發明化合物及其組合物可與其他治療劑,包括(但不限於)治療性抗體、抗體藥物結合物(ADC)、免疫調節劑、細胞毒性劑及細胞抑制劑組合使用。細胞毒性效應係指耗盡、消除及/或殺死靶細胞(即,腫瘤細胞)。細胞毒性劑係指對細胞具有細胞毒性及/或細胞抑制效應之劑。細胞抑制效應係指抑制細胞增殖。細胞抑制劑係指對細胞具有細胞抑制效應,從而抑制細胞之特定子集(即,腫瘤細胞)之生長及/或擴增之劑。免疫調節劑係指透過產生細胞激素及/或抗體刺激免疫反應及/或調節T細胞功能從而藉由允許另一劑更有效直接或間接抑制或減少細胞子集(即,腫瘤細胞)之生長之劑。本發明化合物及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可作為相同或分開劑型之部分,經由相同或不同投與途徑及按相同或不同投與時程表根據一般技術者已知之標準醫藥實務投與。
本發明化合物及其組合物亦可與其他治療劑組合使用,該等治療劑包括(但不限於) B7共刺激分子、介白素-2、干擾素、干擾素-7、GM-CSF、CTLA-4拮抗劑、PD-1路徑拮抗劑、抗41BB抗體、OX-40/OX-40配位體、CD40/CD40配位體、沙格司亭(sargramostim)、左旋咪唑、牛痘病毒、卡介苗桿菌(Bacille Calmette-Guerin) (BCG)、脂質體、白礬、弗氏(Freund's)完全或不完全佐劑、脫毒內毒素、礦物油、表面活性物質(諸如脂質卵磷脂、普朗尼克(pluronic)多元醇、聚陰離子、肽、油或烴乳液)、佐劑、脂質、雙層間交聯之多層囊泡、可生物降解聚(D,L-乳酸-共聚-乙醇酸)[PLGA]基或聚酸酐基奈米粒子或微粒、及奈米多孔粒子支持之液體雙層(諸如脂質體)、誘導先天性免疫之滅活細菌(例如,滅活或減弱之李斯特菌(listeria)產單核細胞)、經由類鐸受體(TLR)、類(NOD)受體(NLR)、基於類視黃酸可誘導基因(RIG)-I之受體(RLR)、C型凝集素受體(CLR)、病原體相關聯之分子模式(「PAMP」)介導先天性免疫活化之組合物、化學治療劑等。相對於抗體反應優先刺激溶細胞性T細胞反應之用於誘導T細胞免疫反應之載體係較佳,雖然可同樣使用刺激兩種類型之反應之彼等。於劑為多肽之情況下,可投與多肽自身或編碼多肽之多核苷酸。該載體可為細胞,諸如抗原呈遞細胞(APC)或樹突狀細胞。抗原呈遞細胞包括此等細胞類型,如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及B細胞。其他專業抗原呈遞細胞包括單核細胞、邊緣區可撲弗氏(Kupffer)細胞、小神經膠質細胞、朗格漢斯(Langerhans')細胞、指狀突樹突狀細胞、濾泡性樹突狀細胞及T細胞。亦可使用兼性抗原呈遞細胞。兼性抗原呈遞細胞之實例包括星形膠質細胞、濾泡細胞、內皮細胞及纖維母細胞。該載體可為細菌細胞,其經轉形以表現多肽或遞送隨後於接種疫苗個體之細胞中表現之多核苷酸。可添加佐劑(諸如氫氧化鋁或磷酸鋁)以增加疫苗觸發、增強或延長免疫反應之能力。單獨或與所述組合物組合使用之另外材料,諸如細胞激素、趨化因子及細菌核酸序列(如CpG)、類鐸受體(TLR) 9促效劑以及TLR 2、TLR 4、TLR 5、TLR 7、TLR 8、TLR9之另外促效劑(包含脂蛋白LPS)、單磷醯基脂質A、脂磷壁酸、咪喹莫特(imiquimod)、瑞喹莫德(resiquimod)及此外,視黃酸可誘導基因I (RIG-I)促效劑,諸如聚I:C亦為潛在佐劑。佐劑之其他代表性實例包括合成佐劑QS-21,其包含自皂樹肥皂草屬之樹皮純化之均質皂苷及棒狀桿菌(Colynebacterium parvum) (McCune等人, Cancer, 1979; 43:1619)。應瞭解,佐劑經受最佳化。換言之,熟習技工可從事常規實驗以確定待使用之最佳佐劑。
於一個實施例中,其他治療劑為干擾素。術語「干擾素」或「IFN」或「INF」(各者可互換使用)係指抑制病毒複製及細胞增殖與調節免疫反應之高度同源物種間蛋白質之家族之任何成員。例如,人類干擾素分成三類:I型(其包含干擾素-α、干擾素-β及干擾素-ω);II型(包含干擾素-γ)及III型(其包含干擾素-λ)。如本文中所用之術語「干擾素」包含已經開發及市售之干擾素之重組形式。如本文中所用之術語「干擾素」亦包含干擾素之亞型(諸如經化學改性或突變之干擾素)。經化學改性之干擾素可包括聚乙二醇化干擾素及糖基化干擾素。干擾素之實例亦包括(但不限於)干擾素-α-2a、干擾素-α-2b、干擾素-α-n1、干擾素-β-1a、干擾素-β-1b、干擾素-λ-1、干擾素-λ-2及干擾素-λ-3。聚乙二醇化干擾素之實例包括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a及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b。
於一個實施例中,其他治療劑為CTLA-4路徑拮抗劑。
於一個實施例中,其他治療劑為抗4-1BB抗體。如本文中所用,術語「4-1BB抗體」意指能結合至4-1BB受體之如本文中所定義之抗體(本文中亦稱作「抗4-1BB抗體」)。術語「4-1BB」及「4-1BB受體」於本申請案中可互換使用且係指4-1BB受體之任何形式,以及保留4-1BB受體之活性之至少一部分之其變異體、同功異型物及物種同源物。因此,如本文中所定義及揭示之結合分子亦可結合來自除了人類以外之物種之4-1BB。於其他情況下,結合分子可完全特異性針對人類4-1BB且不會展示對物種或其他類型之交叉反應性。除非有不同的指定,諸如特定提及人類4-1BB,否則4-1BB包含初始序列4-1BB之所有哺乳動物物種,例如,人類、犬、貓、馬及牛。一種示例性人類4-1BB為255胺基酸蛋白(寄存編號NM_001561;NP_001552)。4-1BB包含信號序列(胺基酸殘基1-17),接著細胞外域(169個胺基酸)、跨膜區(27個胺基酸)及細胞內域(42個胺基酸) (Cheuk ATC等人,2004 Cancer Gene Therapy 11: 215-226)。受體以單體及二聚體形式在細胞表面上表現且可能與4-1BB配位體三聚化以進行信號轉導。如本文中所用,「4-1BB促效劑」意指如本文中所定義之任何化學化合物或生物分子,其在結合至4-1BB後(1)刺激或活化4-1BB,(2)增強、增加、促進、誘導或延長4-1BB之活性、功能或存在,或(3)增強、增加、促進或誘導4-1BB之表現。可用於本發明之治療方法、藥劑及用途中之任一者之4-1BB促效劑包括特異性結合至4-1BB之單株抗體(mAb)或其抗原結合片段。4-1BB之替代名稱或同義詞包括CD137及TNFRSF9。於本發明之治療方法、藥劑及用途中之任一者中,其中人類個體正在經治療,4-1BB促效劑會增加4-1BB介導之反應。於本發明之治療方法、藥劑及用途之一些實施例中,4‑1BB促效劑顯著增強細胞毒性T-細胞反應,導致若干模型之抗腫瘤活性。人類4-1BB包含信號序列(胺基酸殘基1-17),接著細胞外域(169個胺基酸)、跨膜區(27個胺基酸)及細胞內域(42個胺基酸) (Cheuk ATC等人,2004 Cancer Gene Therapy 11: 215-226)。受體以單體及二聚體形式在細胞表面上表現及可能與4-1BB配位體三聚化以信號轉導。結合至人類4-1BB且可用於本發明之治療方法、藥劑及用途中之mAb之實例述於US 8,337,850及US20130078240中。於一些實施例中,該抗4-1BB抗體具有如WO2017/130076之VH SEQ ID NO: 17中所示之VH及如SEQ ID NO: 18中所示之VL。
於一個實施例中,其他治療劑為PD-1路徑拮抗劑。於一個實施例中,其他治療劑為抗PD-1抗體。於一個實施例中,其他治療劑為抗PD-L1抗體。程式化死亡1 (PD-1)受體及PD-1配位體1及2 (各自為PD-L1及PD-L2)於免疫調節中起著完整作用。在活化T細胞上表現,PD-1藉由基質細胞、腫瘤細胞或二者表現之PD-L1 (亦稱作B7-H1)及PD-L2活化,啟動T-細胞死亡及局部免疫抑制(Dong等人,Nat Med 1999; 5:1365-69;Freeman等人,J Exp Med 2000; 192:1027-34),潛在提供腫瘤發展及生長之免疫耐受環境。相反,此相互作用之抑制可增強局部T-細胞反應及介導非臨床動物模型之抗腫瘤活性(Iwai Y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2; 99:12293-97)。可用於本發明之治療方法、藥劑及用途中之抗PD-1抗體之實例包括BCD-100、卡瑞利珠單抗(camrelizumab)、西米普利單抗(cemiplimab)、吉諾珠單抗(genolimzumab) (CBT-501)、MEDI0680、納武單抗(nivolumab)、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RN888 (參見WO2016/092419)、信迪利單抗(sintilimab)、斯巴達珠單抗(spartalizumab)、STI-A1110、替雷利珠單抗(tislelizumab)及TSR-042。於一些實施例中,該抗PD-1抗體具有如US10155037之SEQ ID NO: 4中所示之VH及如SEQ ID NO: 8中所示之VL。可用於本發明之治療方法、藥劑及用途中之抗PD-L1抗體之實例包括阿特珠單抗(atezolizumab)、度伐單抗(durvalumab)、BMS-936559 (MDX-1105)及LY3300054。
所揭示組合療法可引起協同治療效應,即,較其個別效應或治療結果之加總更大之效應。例如,協同治療效應可為大於藉由單劑引起之治療效應或藉由給定組合之單劑引起之治療效應之加總至少約2倍,或大於至少約5倍,或大於至少約10倍,或大於至少約20倍,或大於至少約50倍,或大於至少約100倍之效應。協同治療效應亦可觀察為與藉由單劑引起之治療效應,或藉由給定組合之單劑引起之治療效應之加總相比治療效應增加至少10%,或至少20%,或至少30%,或至少40%,或至少50%,或至少60%,或至少70%,或至少80%,或至少90%,或至少100%或更多。協同效應亦為當以組合使用一或多種治療劑時,允許其之減少之給藥之效應。
部件套組由於可期望投與活性化合物之組合,例如,出於治療特定疾病或病狀之目的,兩種或更多種醫藥組合物(其中至少一者含有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適用於共同投與組合物之套組之形式方便地組合係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因此,本發明之套組包含兩種或更多種分開醫藥組合物,其中至少一者含有本發明化合物,及用於分開保留該等組合物之裝置,諸如容器、分開瓶、或分開箔袋。此套組之實例為用於封裝錠劑、膠囊等之熟悉吸塑包裝。
本發明之套組特別適用於投與不同劑型,例如,口服及非經腸,用於在不同劑量間隔投與分開組合物,或用於針對彼此滴定分開組合物。為協助遵從性,該套組通常包含投與指導及可設有記憶輔助。
實例 一般方法 合成實驗程序:實驗一般在惰性氛圍(氮氣或氬氣)下,特定言之於採用氧氣或水分敏感試劑或中間體之情況下進行。一般使用市售溶劑及試劑無需進一步純化及在分子篩(一般來自Aldrich Chemical Company, Milwaukee, Wisconsin之Sure-Seal™產品)上乾燥。質譜法資料係自液相層析法-質譜法(LC-MS)、大氣壓化學電離 (APCI)、電噴霧電離(ESI)或液相層析法-飛行時間(LC-TOF)方法報告。核磁共振(NMR)資料之化學位移係以參考來自所採用之氘代溶劑之殘留峰之百萬分率(ppm)表示。
針對其他實例或方法中之合成參考程序,反應協定(反應長度及溫度)可變化。一般而言,反應藉由薄層層析法、LC-MS或HPLC跟蹤,及當適宜時,經受處理。純化可在實驗之間變化:一般而言,選擇用於溶離/梯度之溶劑及溶劑比率以提供適宜滯留時間。除非另有指定,否則逆相HPLC溶離份經由凍乾/冷凍乾燥濃縮。將中間體及最終化合物儲存在(0℃)或室溫下於封閉小瓶或燒瓶中在氮氣下。化合物名稱係利用Chemdraw或ACD Labs軟體產生。
溶劑及/或試劑之縮寫係基於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指南及以下強調: Ac =乙醯基;AcOH =乙酸;Ac 2O =乙酸酐;Ad =金剛烷基;Bipy = 2,2′-聯吡啶= 2,2′-二吡啶= 2,2′-二吡啶基;Bn =苄基;Bu =丁基;CataCXium A = 二-(1-金剛烷基)-正丁基膦;CataXCium A-Pd-G3 = [(二(1-金剛烷基)-丁基膦)-2-(2′-胺基-1,1′-聯苯)]甲磺酸鈀(II);CO =一氧化碳;DIAD =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DBU = 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DCE = 1,2-二氯乙烷;DCM = 二氯甲烷;DIPEA = N,N-二異丙基乙胺;DMA =二甲基乙醯胺;DMB = 2,4-二甲氧基苄基;DMF = N,N-二甲基甲醯胺;DMF·DMA = N,N-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縮醛;DMSO =二甲亞碸;dppf = 1,1′-二茂鐵基-雙(二苯基膦);dtbbpy = 4,4′-二-第三丁基-2,2′-二吡啶基;Et =乙基;EtOAc =乙酸乙酯;h = hr =小時;HFIP = 1,1,1,3,3,3-六氟-2-丙醇;HPLC =高效液相層析法;[Ir(cod)OMe] 2=雙(1,5-環辛二烯)二-μ-甲氧基二銥(I) = [Ir(OMe)(1,5-cod)] 2= (1,5-環辛二烯)(甲氧基)銥(I)二聚體;KOAc =乙酸鉀;LC =液相層析法;LCMS =液相層析法質譜法; m-CPBA = 3-氯過氧苯甲酸=間-氯過苯甲酸= mCPBA;Me =甲基;MeOH = 甲醇;MeCN = ACN =乙腈;MsOH =甲磺酸; n-Bu =正丁基; n-BuLi = 正丁基鋰;NCS = N-氯琥珀醯亞胺;Pin =頻哪醇= 2,3-二甲基-2,3-丁二醇= 四甲基乙二醇;Pd(OAc) 2=乙酸鈀(II);Pd(dppf)Cl 2= [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二氯化鈀(II);Phen = 1,10-菲咯啉;Ph =苯基;PMB =對甲氧基苄基;PhMe = Tol = 甲苯;PivOH =新戊酸;rt =室溫;TEA =三乙胺;TFA =三氟乙酸;Tf 2O =三氟甲磺酸酐;THF =四氫呋喃;TMS =三甲基矽基;Ts = Tosyl =甲苯磺醯基;T3P = 2,4,6-三丙基-1,3,5,2,4,6-三氧雜三磷烷-2,4,6-三氧化物;Xantphos = 4,5-雙(二苯基膦基)-9,9-二甲基氧雜蒽。
一般反應圖 I 一般反應圖 I中所例示, GS1a型化合物可利用醇(HO-R 2)在光延(Mitsunobu)烷基化條件下採用適宜活化劑(諸如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及三烷基/三芳基膦(諸如三正丁基膦或三苯基膦)於適宜溶劑(諸如THF、PhMe或相似溶劑)中在範圍自-20℃至室溫之溫度下烷基化,以得到諸如 GS1b之化合物。諸如 GS1b之化合物可在鹼性條件下使用適宜鹼(MOH,其中M = Li、Na、K或Cs)於適宜溶劑(諸如THF、MeOH、水或相似溶劑)中水解,接著利用適宜氯化劑(諸如草醯二氯或亞硫醯氯)於適宜溶劑(諸如THF、PhMe、DCM、DCE或DMF)中氯化,以得到諸如 GS1c之化合物。諸如 GS1c之化合物可利用重氮甲烷或其等效物(諸如三甲基矽基重氮甲烷)於適宜溶劑(諸如乙醚、THF、MeCN或相似溶劑)中烷基化,接著利用適宜溴化劑(諸如HBr、溴化鐵(III)或相似試劑)於適宜溶劑(諸如AcOH、DCM、乙醚、MeCN、EtOAc或相似溶劑)中溴化,以得到諸如 GS1d之化合物。諸如 GS1d之化合物可於淨甲醯胺中通常在溫度>140℃下濃縮,以得到諸如 GS1e之化合物。諸如 GS1e之化合物可利用具有適宜離去基團(LG) (諸如Cl、Br、OTs或相似離去基團)之烷基(R 6-LG)與適宜鹼(諸如Cs 2CO 3、MH,其中M = Na、K或相似鹼)於適宜溶劑(DMF、DMSO、THF或相似溶劑)中烷基化,以得到諸如 GS1f之化合物。 GS1f型化合物可與 GS1g型化合物經由C-H活化( SynLett. 2020, 31, 1015-1021; )在存在適宜催化劑體系(諸如Pd(dppf)Cl 2或Pd(OAc) 2或相似催化劑)下,有時在存在銅共催化劑(諸如CuCl、CuBr、CuI、Cu(Xantphos)Cl、Cu(MeCN) 4PF 6、Cu(Phen)PPh 3Br或相似催化劑)下,有時在存在另外膦配位體(諸如PPh 3、cataCXium A、Xantphos、PCy 3·HBF 4或相似膦配位體)下與適宜鹼(諸如CsOPiv、CsOAc、K 2CO 3+ PivOH、TMPMgCl·LiCl或TMPZnCl·LiCl、DBU、 n-BuLi + ZnCl 2、或相似鹼/組合)於適宜溶劑(諸如PhMe、二噁烷、MeCN、TFE、第三戊醇或相似溶劑)中在範圍自室溫至150℃之溫度下交叉偶合,以得到諸如 GS1h之化合物。諸如 GS1h之化合物可含有酸不穩定保護基,其可在此階段使用此項技術(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1981或 Protecting Groups, 10 Georg Thieme Verlag, 1994)中已知之條件(諸如TFA/DCM或MsOH/HFIP)移除,以得到諸如 GS1i之化合物。每個步驟之化合物可藉由標準技術,諸如管柱層析法、結晶或逆相SFC或HPLC純化。若必要,則可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標準方法(諸如對掌性SFC或HPLC)下進行合成序列之任何產物之區域異構體或立體異構體之分離,以得到單一區域異構體或立體異構體。諸如PG、LG及R 1-R 6之變量係如本文實施例、反應圖、實例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定義及/或所述。
製備頭基 (HG) 中間體: 根據反應圖 HG-1 製備 4- -N-(2,4- 二甲氧基苄基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Int-HG-1) 反應圖 HG-1
步驟 1 :合成 1- 甲基 -5-{[(4Z)-2- 甲基 -5- 側氧基 -1,3- 噁唑 -4- 亞基 ] 甲基 } 吡唑 -4- 甲酸乙酯 (HG-1a)在室溫下,向含於乙酸酐(15 mL,4M)中之5-甲醯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乙酯(10.7 g,58.6 mmol)及N-乙醯甘胺酸(10.3 g,88.0 mmol,1.5 eq)之溶液中添加乙酸鉀(9.09 g,88.0 mmol,1.5 eq),及向此漿液中添加另外5 mL Ac 2O以重新誘導攪拌。然後將此覆蓋上Findenser及加熱至100℃。在加熱期間,白色渾濁懸浮液變為透明黃色溶液,及於10分鐘後變成棕色溶液。於1小時後,將反應冷卻至室溫。TLC分析(2:1庚烷/EtOAc,KMnO4染色)顯示起始物質之消耗(Rf = 0.61)伴隨產物之形成(Rf = 0.29)。然後將反應轉移至100 mL燒杯中,用DCM沖洗反應小瓶,及逐滴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同時磁性攪拌直至冒泡停止。此後,將此燒杯之內容物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其中有機層經分離。隨後,將水層用4x 100 mL 3:1 DCM/iPrOH及2x 150 mL DCM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物經MgSO 4乾燥,過濾,及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所得暗棕色殘留物溶解於約5 mL DCM中。向此中逐滴添加MTBE (約5 mL),及隨後將此混合物倒入含有200 mL庚烷之燒瓶中。在音波處理後,黃色固體自溶液沉澱及在減壓下過濾除去。然後將母液在0℃下靜置2小時,因此另一批產物出局及再次在減壓下過濾。合併此等兩個批次,以得到呈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甲基-5-{[(4Z)-2-甲基-5-側氧基-1,3-噁唑-4-亞基]甲基}吡唑-4-甲酸乙酯( HG-1a) (15.2 g,98%)。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7.93 (s, 1H), 7.53 (s, 1H), 4.29 (q, J= 7.1 Hz, 2H), 3.98 (s, 3H), 1.34 (t, J= 7.1 Hz, 3H)。
步驟 2 :合成 1- 甲基 -4- 側氧基 -4,5- 二氫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酸 (HG-1b)向含於甲醇(57.8 mL,1M)中之1-甲基-5-{[(4Z)-2-甲基-5-側氧基-1,3-噁唑-4-亞基]甲基}吡唑-4-甲酸乙酯( HG-1a) (15.2 g,57.8 mmol)中添加碳酸鉀(16.8 g,116 mmol,2 eq)及隨後將容器加蓋及加熱至70℃。於攪拌16小時後,先前深棕色渾濁溶液淡化為棕褐色。基於LCMS,所有起始物質消耗,因此將經冷卻之混合物在減壓下過濾及將濾餅用MeOH及MTBE洗滌。MTBE至所得濾液之添加導致另外固體之沉澱,將其使用相同裝置再過濾。然後將固體濾餅懸浮於H 2O中及添加濃HCl以酸化至pH 1。將沉澱之棕褐色固體在加壓下過濾除去,之後將濾液用1:1 MeOH/MTBE稀釋及再次在減壓下過濾。合併此等兩個批次,以得到呈棕褐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甲基-4-側氧基-4,5-二氫-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 HG-1b) (10.46 g,94%產率)。 1H NMR (400 MHz, DMSO- d6) δ 10.56 (s, 1H), 8.11 (d, J= 0.9 Hz, 1H), 7.40 (d, J= 0.9 Hz, 1H), 4.03 (s, 3H)。
步驟 3 1- 甲基 -4- 側氧基 -4,5- 二氫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酸甲酯 (HG-1c)向含於甲醇(40 mL,1.4M)中之1-甲基-4-側氧基-4,5-二氫-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 HG-1b) (10.46 g,54.17 mmol)中逐滴添加濃硫酸(90 mmol,5 mL,2 eq)。此導致在添加各滴時之放熱。將所得黃色漿液加熱至70℃。於17小時後,將反應冷卻至室溫,此時起始物質似乎已經消耗及白色微晶固體開始自溶液沉澱。將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過濾及將濾餅用水洗滌。收集此第一批次,之後將濾液用5 mL ACN、5 mL MTBE及10 mL EtOH稀釋,之後允許在0℃下攪拌。於2小時後,經由真空過濾收集自溶液沉澱之白色微晶體及與先前批次合併,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甲基-4-側氧基-4,5-二氫-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甲酯( HG-1c) (11.1 g,99.0%)。 1H NMR (400 MHz,甲醇- d4) δ 8.20 (d, J= 0.9 Hz, 1H), 7.56 (d, J= 0.9 Hz, 1H), 4.12 (s, 3H), 4.04 (s, 3H)。
步驟 4 合成 4-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酸甲酯 (HG-1d)向含於乙腈(53.9 mL,1.0M)中之1-甲基-4-側氧基-4,5-二氫-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甲酯( HG-1c) (11.1 g)中以一份式添加吡啶 (6.51 mL,80.8 mmol,1.5 eq),接著以約1 mL部分分部分添加Tf 2O酸酐(13.6 mL,80.8 mmol,1.5 eq)。於添加6 mL後,溶液自黃色變成紅色(儘管保持渾濁),及於添加剩餘三氟甲磺酸酐後,反應再次變成黃色及開始透明。於45分鐘後,LCMS顯示起始物質消耗連同三氟甲磺酸鹽之清楚形成。然後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溴化鋰(23.4 g,269 mmol,5 eq)及三氟乙酸(5.23 mL,59.3 mmol,1.1 eq)以產生橙色懸浮液。於自此時1小時後,LCM分析顯示三氟甲磺酸鹽消失及轉化成溴化物。然後將反應混合物緩慢倒入含有200 mL飽和NaHCO 3之錐形瓶中,同時磁性攪拌。在氣體逸出停止後,將兩相轉移至含有800 mL EtOAc之分液漏斗中,振盪,及遺棄水層。然後將有機層用硫代硫酸鈉洗滌一次以脫色,及分離兩個層。將有機物經MgSO 4乾燥,過濾及在加壓下移除溶劑。將所得棕色油溶解於10 mL DCM中,及向此中添加10 mL MeCN及10 mL丙酮。將此渾濁溶液在0℃下靜置過夜,之後產物沉澱及經由真空過濾收集,以得到呈棕褐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溴-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甲酯( HG-1d) (11.77 g,81%)。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8.23 (1H, d, J= 1 Hz), 8.14 (1H, d, J= 1.0 Hz), 4.16 (3H, s), 4.05 (3H, s)。
步驟 5 合成 4-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酸 (HG-1e)將4-溴-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甲酯( HG-1d) (1333 mg,4.935 mmol)添加至含有5 mL四氫呋喃及2 mL H 2O之燒瓶中。在室溫下向此溶液中添加氫氧化鋰(177 mg,7.40 mmol,1.5 eq)及允許攪拌。於2小時後,LCMS分析顯示起始物質消耗伴隨產物形成。將反應混合物用濃HCl酸化至pH 1,此時其變得渾濁。將所得酸性懸浮液在0℃下靜置1小時,之後觀察到產物沉澱。使用真空過濾收集此固體,以得到呈白色半結晶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溴-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 HG-1e) (1.15 g,90%)。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13.43 (1H, br s), 8.49 (1H, d, J= 0.8 Hz), 8.32 (1H, d, J = 0.8 Hz), 4.18 (3H, s)
步驟 6 合成 4- -N-(2,4- 二甲氧基苄基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Int-HG-1)向含於DMF (2 mL)中之4-溴-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 HG-1e) (1.90 g,9.79 mmol)之懸浮液中首先添加三乙胺(4.13 mL,29.4 mmol),然後二甲氧基苄基胺(1.64 g,9.79 mmol),其之後者導致透明溶液。向該溶液中添加T 3P (8.60 mL,50%含於EtOAc中,14.7 mmol),之後溶液變成黃色及顯著升溫。於30分鐘後,渾濁黃色懸浮液之LCMS分析顯示起始物質消耗及產物形成。將此用5 mL EtOAc稀釋,同時磁性攪拌,然後在減壓下過濾。將固體用EtOAc洗滌及乾燥,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溴-N-(2,4-二甲氧基苄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Int-HG-1) (3.18 g,81%)。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8.53-8.38 (1H, m), 8.26 (1H, d, J= 1 Hz), 8.09 (1H, d, J= 1.0 Hz), 7.28 (1H, s), 6.50 (2H, dd, J= 8.2, 2.4 Hz), 6.45 (2H, dd, J= 8.2, 2.4 Hz), 4.63 (2H, d, J= 6.1 Hz), 4.13 (3H, s), 3.90 (3H, s), 3.80 (3H, s)。
根據反應圖 HG-2 製備 4,6- 二氯 -1- 乙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Int-HG-2) 反應圖 HG-2 步驟 1 :合成 4,6- 二氯 -1- 乙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Int-HG-2)將含有呈含於THF (16 mL)中之溶液之4,6-二氯-1 H-吡唑并[4,3- c]吡啶 ( HG-2a) (1000 mg,5.35 mmol)之反應燒瓶於冰水浴中冷卻至0℃及分部分放入NaH (60重量%含於礦物油中,428 mg,10.7 mmol)。將反應混合物攪拌10分鐘,此時獲得棕色溶液。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碘乙烷(917 mg,5.88 mmol),接著在0℃下再攪拌30分鐘。在此階段,移除冰浴及允許反應逐漸升溫至室溫及再攪拌16小時。LCMS分析顯示起始物質仍存在,因此將反應加熱至50℃及再攪拌2小時。添加碘乙烷之另外等分試樣(415 mg,2.66 mmol)及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7小時。將反應用MeOH (5 mL)中止及將溶液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黃色油。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Isco,0至2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6-二氯-1-乙基-1H-吡唑并[4,3-c]吡啶( Int-HG-2) (482.3 mg,42%)。LCMS [M+H] = 215.9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8.12 (d, J= 0.8 Hz, 1H), 7.30 (d, J= 0.9 Hz, 1H), 4.39 (q, J= 7.3 Hz, 2H), 1.54 (t, J= 7.3 Hz, 4H)。
下表中之中間體係根據用於根據反應圖HG-2合成4,6-二氯-1-乙基-1H-吡唑并[4,3-c]吡啶( Int-HG-2)之步驟1中所用之方法,採用市售4,6-二氯-1H-吡咯并[3,2-c]吡啶作為起始物質,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Int-TG 編號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Int-HG-6 4,6-二氯-1-甲基-1H-吡咯并[3,2-c]吡啶 LCMS [M+H] = 201.1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7.76 (s, 1H), 7.60 (d, J=3.3 Hz, 1H), 6.60 (d, J=3.2 Hz, 1H), 3.83 (s, 3H)。
根據反應圖 HG-3 製備 4- -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1 H- 吡唑并 [3,4-d] 嘧啶 -6- 甲醯胺 (Int-HG-3) 反應圖 HG-3 步驟 1 合成 1- 甲基 -4- 側氧基 -4,5- 二氫 -1H- 吡唑并 [3,4-d] 嘧啶 -6- 甲酸乙酯 (HG-3b)向含有5-胺基-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HG-3a) (1.5 g,10.70 mmol)之反應燒瓶中添加乙二酸二乙酯(25 mL)。將反應在185℃下加熱過夜。自加熱移除燒瓶及允許逐漸冷卻至室溫,其導致灰色固體之沉澱。過濾灰色固體及用石油醚洗滌。收集固體,以得到呈灰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甲基-4-側氧基-4,5-二氫-1H-吡唑并[3,4-d]嘧啶-6-甲酸乙酯( HG-3b) (582 mg,25%)。GC/MS m/z 222.1 [M]。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12.68-12.41 (m, 1H), 8.27-7.99 (m, 1H), 4.52-4.27 (m, 2H), 4.03-3.82 (m, 3H), 1.44-1.18 (m, 3H)。
步驟 2 :合成 4- 羥基 -1- 甲基 -1H- 吡唑并 [3,4-d] 嘧啶 -6- 甲酸 (HG-3c)向含有1-甲基-4-側氧基-4,5-二氫-1H-吡唑并[3,4-d]嘧啶-6-甲酸乙酯( HG-3b) (300.0 mg,1.35 mmol)之反應燒瓶中添加THF (12 mL)及含於水(3 mL)中之氫氧化鋰(80.8 mg,3.38 mmol)之溶液。將反應在25℃下攪拌過夜及然後在50℃下加熱2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及允許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溶液在減壓下濃縮。將因此獲得之水溶液藉由逐滴添加HCl (1N)酸化直至達到pH = 2至3。將溶液用水稀釋及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將水相用2份DCM/IPA (3:1,60 mL每次)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減壓下濃縮。將因此獲得之殘留物在高真空下進一步乾燥過夜,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羥基-1-甲基-1H-吡唑并[3,4-d]嘧啶-6-甲酸( HG-3c) (240 mg,91%)。LC/MS m/z 195.1 [M+1]。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12.37 - 12.16 (m, 1H), 8.23 - 8.03 (m, 1H), 4.09 - 3.83 (m, 3H)。
步驟 3 合成 4- -1- 甲基 -1H- 吡唑并 [3,4-d] 嘧啶 -6- 碳醯氯 (HG-3d)向含有4-羥基-1-甲基-1H-吡唑并[3,4-d]嘧啶-6-甲酸( HG-3c) (300 mg,1.55 mmol)之反應燒瓶中添加三氯氧磷(4.74 g,30.9 mmol,2.88 ml)。將燒瓶安裝回流冷凝器及將反應在90℃下加熱4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及然後與PhMe共沸蒸餾兩次,以得到呈棕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氯-1-甲基-1H-吡唑并[3,4-d] 嘧啶-6-碳醯氯( HG-3d) (357 mg,98%)。LC/MS m/z 227 [M-1] (甲酯)
步驟 4 :合成 4- -N-(2,4- 二甲氧基苄基 )-1- 甲基 -1H- 吡唑并 [3,4-d] 嘧啶 -6- 甲醯胺 (Int-HG-3)向含有4-氯-1-甲基-1H-吡唑并[3,4-d]嘧啶-6-碳醯氯( HG-3d) (357 mg,1.55 mmol)之反應燒瓶中添加DCM (8 mL)。將溶液冷卻至0℃,接著添加三乙胺(938 mg,9.27 mmol,1.29 ml)。向此混合物中添加1-(2,4-二甲氧基苯基)甲胺(775 mg,4.64 mmol,0.696 ml)。將反應在0℃下攪拌3小時。將溶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 g SiO 2,Isco,3%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氯-N-(2,4-二甲氧基苄基)-1-甲基-1H-吡唑并[3,4-d]嘧啶-6-甲醯胺( Int-HG-3) (224 mg,40%)。LC/MS m/z 362 [M+1]。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9.22-9.13 (m, 1H), 8.59-8.54 (m, 1H), 7.17-7.10 (m, 1H), 6.61-6.56 (m, 1H), 6.52-6.46 (m, 1H), 4.48-4.41 (m, 2H), 4.18-4.11 (m, 3H), 3.87-3.82 (m, 3H), 3.77-3.74 (m, 3H)。
根據反應圖 HG-4 製備甲基 4,6- 二氯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Int-HG-4) 反應圖 HG-4 步驟 1 :合成 2,4,6- 三氯吡啶 -3- 甲醛 (HG-4b) 在N 2氛圍下,將含於無水THF中之2,4,6-三氯吡啶( HG-4a) (9.00 g,49.3 mmol)之溶液冷卻至-68℃ (內部溫度)及逐滴添加 n-BuLi (2.5M含於己烷中,20.7 mL,51.8 mmol),維持反應溫度低於-63℃ (內部溫度)。將混合物在-68℃ (內部溫度)下攪拌30分鐘。逐滴添加甲酸乙酯(4.75 g,64.1 mmol),維持反應溫度低於-63℃ (內部溫度)。將混合物在-68℃ (內部溫度)下攪拌1小時。TLC分析顯示起始物質消耗。將混合物倒入冰及飽和NH 4Cl水溶液之1:1混合物(100 mL)中。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及然後用EtOAc (2 x 20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層用鹽水(2 x 100 mL)洗滌,經無水Na 2SO 4乾燥,過濾及濃縮至乾。將殘留物藉由急驟層析法(80 g SiO 2,0至5% EtOAc/石油醚)純化。將混合溶離份藉由急驟層析法(20 g SiO 2,0至5% EtOAc/石油醚)再純化。合併產物批次,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4,6-三氯吡啶-3-甲醛( HG-4b) (8.62 g,83%產率)。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10.42 (s, 1H), 7.46 (s, 1H)。
步驟 2 :合成 4,6- 二氯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HG-4c) 在N 2氛圍下,將含於EtOH (100 mL)中之2,4,6-三氯吡啶-3-甲醛( HG-4b) (4.00 g,19.0 mmol)及DIPEA (7.62 g,58.9 mmol)之溶液冷卻至-20℃及逐滴添加肼單水合物(3.81 g,76.0 mmol)。將混合物在-20℃攪拌24小時及然後在30℃下攪拌16小時。LCMS分析顯示所需產物質量形成。將溶液濃縮至乾。將所得固體用1:2 EtOAc/石油醚(300 mL)製漿30分鐘。藉由過濾收集固體。將濾餅藉由急驟層析法(40 g SiO 2,8至5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6-二氯-1 H-吡唑并[4,3- c]吡啶( HG-4c) (1.6 g,45%產率)。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14.06 (br s, 1H), 8.41 (s, 1H), 7.78 (d, J= 1.0 Hz, 1H)。
步驟 3 :合成 4,6- 二氯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Int-HG-4) 在0℃下,向含於無水THF中之4,6-二氯-1 H-吡唑并[4,3- c]吡啶( HG-4c) (1.25 g,6.65 mmol)之溶液中添加NaH (含於礦物油中之60%分散液,500 mg,12.5 mmol)。將混合物在0℃下攪拌10分鐘及然後在相同溫度下逐滴添加碘甲烷(1.89 g,13.3 mmol)。將混合物在0℃下攪拌1小時及然後在25℃下攪拌16小時。TLC分析(2:1 EtOAc/石油醚)顯示起始物質完全消耗。將反應藉由添加飽和NH 4Cl水溶液(20 mL)中止及然後濃縮,以移除THF。將混合物水溶液用EtOAc (3 x 2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層經Na 2SO 4乾燥,過濾及濃縮至乾。將殘留物藉由急驟層析法(40 g SiO 2,5至3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6-二氯-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 Int-HG-4) (510 mg,38%產率)。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 8.42 (d, J= 1.0 Hz, 1H), 8.05 (d, J= 0.9 Hz, 1H), 4.12 (s, 3H)。
根據反應圖 HG-5 製備 4-(4- -1- 甲基 -1 H- 咪唑 -2- )-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Int-HG-5) 反應圖 HG-5 步驟 1 合成 4-(4- -1- 甲基 -1 H- 咪唑 -2- )-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Int-HG-5)將含4-溴-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Int-HG-1) (7.23 g,17.8 mmol)、溴-1-甲基-咪唑( HG-5a) (2.34 g,14.5 mmol)、Pd(OAc) 2(320 mg,1.43 mmol)、CuIXantphos (3.29 g,4.27 mmol)、dppf (397 mg,0.717 mmol)及Cs 2CO 3(14.0 g,42.9 mmol)之PhMe (130 mL)用N 2淨化5個循環及加熱至125℃,同時攪拌17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及允許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懸浮液在矽藻土墊上過濾及將濾餅用DCM (100 mL)及EtOAc (100 mL)洗滌。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330 g SiO 2,Isco,0至10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經少量雜質污染之所需產物。將此物質經由製備型HPLC (YMC Triart C18 250 x 50 mm x 7 µm管柱,36至76% MeCN/H 2O與0.05% NH 4OH,60 mL/min)進一步純化。將含有產物之溶離份在真空下濃縮及用MeOH研磨1小時。過濾懸浮液及收集固體。將經分離之物質在真空下進一步乾燥,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4-溴-1-甲基-1 H-咪唑-2-基)-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Int-HG-5) (2,47 g,31%)。LCMS [M+H] = 486.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8.88 (d, J= 1.0 Hz, 1H), 8.26 (d, J= 1.0 Hz, 2H), 7.30 (d, J= 8.2 Hz, 1H), 7.04 (s, 1H), 6.50 (d, J= 2.2 Hz, 1H), 6.47 (dd, J= 2.4, 8.3 Hz, 1H), 5.31 (s, 1H), 4.65 (d, J= 6.0 Hz, 2H), 4.16 (s, 3H), 4.13 (s, 3H), 3.88 (s, 3H), 3.81 (s, 3H)。
根據反應圖 HG-7 製備 4,6- 二氯 -1- 環丙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Int-HG-7) 反應圖 HG-7 步驟 1 合成 4,6- 二氯 -1- 環丙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Int-HG-7)將含有含4,6-二氯-1 H-吡唑并[4,3- c]吡啶( HG-2a) (150 mg,0.798 mmol)、環丙基二羥基硼酸(129 mg、1.50 mmol)、Na 2CO 3(159 mg,1.50 mmol)、Cu(OAc) 2(136 mg,0.749 mmol)及2,2'-聯吡啶(117 mg,0.749 mmol)之1,2-二氯乙烷(2.5 mL)之反應容器加熱至70℃及攪拌3小時。然後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用水(20 mL)、CH 2Cl 2(20 mL)稀釋,及透過矽藻土墊過濾。分離相,及將水相用CH 2Cl 2(10 mL x 2)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經無水Na 2SO 3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 g SiO 2,Combi-flash,5至3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6-二氯-1-環丙基-1H-吡唑并[4,3-c]吡啶 (Int-HG-7)(132 mg,72%)。LCMS [M+H] = 227.9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8.06 (s, 1H), 7.46 (s, 1H), 3.57-3.63 (m, 1H), 1.21-1.26 (m, 4H)。
根據反應圖 HG-8 製備 4,6- 二氯 -1-( 二氟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Int-HG-8) 反應圖 HG-8 步驟 1 合成 4,6- 二氯 -1-( 二氟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Int-HG-8)在室溫(30℃)下,向含於MeCN (10 mL)中之4,6-二氯-1H-吡唑并[4,3-c]吡啶 (HG-2a)(300 mg,1.60 mmol)及KF (275 mg,4.73 mmol)之溶液中添加(溴二氟甲基)磷酸二乙酯 (HG-8a)(511 mg,1.91 mmol)及攪拌18小時。然後將反應在真空下濃縮,然後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5至2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6-二氯-1-(二氟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 (Int-HG-8)(120 mg,32%)。LCMS [M+H] = 237.9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8.24 (s, 1H), 7.67 (s, 1H), 7.46 (t, J=59.0 Hz, 1H)。
根據反應圖 HG-9 製備 4,6- 二氯 -1-( 氟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Int-HG-9) 反應圖 HG-9 步驟 1 合成 4,6- 二氯 -1-( 氟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Int-HG-9)向含於無水DMF (3 mL)中之4,6-二氯-1 H-吡唑并[4,3- c]吡啶( HG-2a) (150 mg,0.798 mmol)及Cs 2CO 3(520 mg,1.60 mmol)之黃色懸浮液中添加氟(碘)甲烷(162.3 mg,1.015 mmol)。將所得暗灰色混合物在室溫(27℃)下攪拌1.5小時。TLC (石油醚: EtOAc=2:1,UV及I 2)顯示反應完全。將所得混合物用水(10 mL)稀釋及用EtOAc (10 mL*3)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鹽水(10 mL*3)洗滌,經無水Na 2SO 4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EtOAc/石油醚= 0%至12%,12 g矽膠管柱)純化,以得到呈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6-二氯-1-(氟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 (Int-HG-9)(131 mg,74.6%)。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8.24 (s, 1H), 7.48 (s, 1H), 6.30 (d, J= 53.8 Hz, 2H)。
根據反應圖 HG-11 製備 6- -4-( 甲胺基 )-5- 硝基吡啶 -2- 甲酸甲酯 (Int-HG-11) 反應圖 HG-11 步驟 1 :合成 2,6- 二氯 -N- 甲基 -3- 硝基吡啶 -4- (HG-11b)在室溫下,向含有含2,6-二氯-3-硝基吡啶-4-胺( HG-11a) (2.00 g,9.61 mmol)及K 2CO 3(2.66 g,19.2 mmol)之MeCN (30 m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碘甲烷(0.921 mL,14.8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90℃持續5小時,然後添加另外碘甲烷(0.898 mL,14.4 mmol)及在90℃下攪拌5小時。然後向反應中添加另外碘甲烷(1.20 mL,19.2 mmol),及將反應在90℃下攪拌8小時。將反應冷卻至室溫,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80 g SiO 2,Combi-flash,5至2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6-二氯-N-甲基-3-硝基吡啶-4-胺( HG-11b) (960 mg,45%)。LCMS [M+H] = 221.8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6.80 (br s, 1H), 6.68 (s, 1H), 3.02 (d, J= 5.0 Hz, 3H)。
步驟 2 :合成 2- -6- 乙烯基 -N- 甲基 -3- 硝基吡啶 -4- (HG-11c)將含於1,4-二噁烷(10.6 mL)及H 2O (5.3 mL)中之2,6-二氯-N-甲基-3-硝基吡啶-4-胺( HG-11b) (1.06 g,4.77 mmol)、4,4,5,5-四甲基-2-乙烯基-1,3,2-二氧雜硼㖦(882 mg,5.73 mmol)、CsF (2.18 g,14.3 mmol)、Pd(PPh 3) 2Cl 2(335 mg,0.477 mmol)之溶液用N 2脫氣3次,加熱至90℃及攪拌16小時。將反應冷卻至室溫,用EtOAc (20 mL)稀釋,經Na 2SO 4乾燥,透過矽藻土墊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80 g SiO 2,Combi-flash,3至15%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氯-6-乙烯基-N-甲基-3-硝基吡啶-4-胺( HG-11c) (385 mg,38%)。LCMS [M+H] = 213.9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6.96-7.08 (m, 2H), 6.60 (s, 1H), 6.53 (dd, J= 16.6, 1.8 Hz, 1H), 5.68 (dd, J= 10.5, 1.7 Hz, 1H), 2.99 (d, J= 5.1 Hz, 3H)。
步驟 3 :合成 6- -4-( 甲胺基 )-5- 硝基吡啶 -2- 甲酸 (HG-11d)在27℃下,向含有含2-氯-6-乙烯基-N-甲基-3-硝基吡啶-4-胺( HG-11c) (340 mg,1.59 mmol)之丙酮(9 m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NaHCO 3(67 mg,0.80 mmol)及KMnO 4(755 mg,4.77 mmol,歷時30分鐘分部分添加)。將溶液攪拌4小時,然後用MeOH (3 mL)、H 2O (3 mL)稀釋,及用NaOH (2 N)鹼化至pH 10。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10 mL x 3)萃取。然後將所得水層用HCl (2 N)酸化至pH 1至2及過濾,以移除沉澱。將經過濾之母液用EtOAc (20 mL x 3)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經Na 2CO 3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粗製標題化合物6-氯-4-(甲胺基)-5-硝基吡啶-2-甲酸 (HG-11d)(208 mg,56%),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
步驟 4 :合成 6- -4-( 甲胺基 )-5- 硝基吡啶 -2- 甲酸甲酯 (Int-HG-11)向含有含6-氯-4-(甲胺基)-5-硝基吡啶-2-甲酸 (HG-11d)(178 mg,0.769 mmol)之DMF (1.8 m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K 2CO 3(212 mg,1.54 mmol)及碘甲烷(0.057 mL,0.922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之後用H 2O (5 mL)稀釋。分離相,將水相用EtOAc (10 mL x 3)萃取,及將合併之有機相用鹽水(15 mL x 3)洗滌。將有機相經Na 2CO 3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5至3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6-氯-4-(甲胺基)-5-硝基吡啶-2-甲酸甲酯 (Int-HG-11)(108 mg,43%針對三個合併批次)。LCMS [M+H] = 245.9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8.07 (br s, 1H), 6.81 (s, 1H), 3.98 (s, 3H), 3.08 (d, J= 5.0 Hz, 3H)。
製備尾基 (TG) 中間體: 根據反應圖 TG-1 製備 1- 乙基 -5-(1 H- 咪唑 -4- )-3- 甲基 -1 H- 吡唑 (Int-TG-1) 反應圖 TG-1 步驟 1 合成 2- -1-(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 -1- (TG-1b)向含於無水DCM (100 mL)中之1-乙基-3-甲基-1H-吡唑-5-甲酸( TG-1a) (3 g,19.4 mmol)之黃色懸浮液中添加DMF (0.1 mL),接著緩慢添加(COCl) 2(3.0 mL,35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0.5小時。將溶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用DCM (50 mL每次)共同蒸發兩次。將產物用於下個反應無需進一步純化。將產物溶解於MeCN (100 mL)中,於冰水浴中冷卻,及在0℃下添加TMSCHN 2(4890 mg,42.8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然後將HBr (33%溶液含於AcOH中,8.3 mL,50 mmol)以維持內部溫度低於30℃之速率添加至溶液中。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混合物用EtOAc (100 mL)及水(100 mL)稀釋及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層用EtOAc (10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3份鹽水(50 mL每次)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20g SiO 2,Combi-flash,85至10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2-溴-1-(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乙-1-酮( TG-1b) (2.65 g,59%)。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6.68 (s, 1H), 4.52 (q, J= 7.1 Hz, 2H), 4.29 (s, 2H), 2.31 (s, 3H), 1.39 (t, J= 7.1 Hz, 3H)。
步驟 2 合成 1- 乙基 -5-(1 H- 咪唑 -4- )-3- 甲基 -1 H- 吡唑 (Int-TG-1)將含於甲醯胺(14.0 mL)中之2-溴-1-(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乙-1-酮( TG-1b) (3.20 g 13.8 mmol)之淺黃色混合物加熱至140℃及攪拌1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用DCM (40 mL)稀釋及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甲醯胺相用3份DCM (30 mL每次)萃取。將合併之DCM萃取物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80 g SiO 2,Combi-flash,0至100% EtOAc/石油醚然後0至5% MeOH/EtOAc)純化,以得到含有殘留甲醯胺之所需產物。將混合物溶解於EtOAc中,用1N HCl aq. (4 mL)稀釋及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EtOAc (30 mL每次)萃取。然後,將水相之pH用2N NaOH aq.調整直至pH =約10。將水相用3份EtOAc (50 mL每次)萃取。將來自此階段之合併之有機萃取物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80g SiO 2,Combi-flash,0至5% MeOH/EtOAc)純化,以得到經約2eq.甲醯胺污染之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乙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Int-TG-1) (790 mg,32%)。使用因此獲得之物質無需進一步純化。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7.71 (d, J= 0.9 Hz, 1H), 7.18 (d, J= 1.0 Hz, 1H), 6.16 (s, 1H), 4.39 (q, J= 7.1 Hz, 2H), 2.28 (s, 3H), 1.41 (t, J= 7.2 Hz, 3H)。
下表中之中間體係根據合成1-乙基-5-(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 Int-TG-1)之步驟1至2中所用之方法,採用市售1-乙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甲酸作為起始物質,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Int-TG 編號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Int-TG-12 1-乙基-5-(1H-咪唑-4-基)-3-(三氟甲基)-1H-吡唑 LCMS [M+H] = 231.0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92-8.06 (m, 1H), 7.32 (s, 1H), 6.66 (s, 1H), 4.55 (q, J = 7.2 Hz, 2H), 3.79-3.95 (m, 1H), 1.48 (t, J = 7.3 Hz, 3H); 19F NMR (氯仿-d) δ: -61.99 (s, 1F)。
根據反應圖 TG-2 製備 2- 乙基 -1',4- 二甲基 -1'H-1,4'- 聯咪唑 (Int-TG-2) 反應圖 TG-2 步驟 1 合成 2- 乙基 -1',4- 二甲基 -1' H-1,4'- 聯咪唑 (Int-TG-2)向含於無水DMF (10 mL)中之4-碘-1-甲基咪唑( TG-2a) (500 mg,2.40 mmol)及2-乙基-5-甲基-1H-咪唑( TG-2b) (530 mg,4.81 mmol)之混合物中添加Cs 2CO 3(3.13 g 9.62 mmol)、CuI (458 mg,2.40 mmol)、L-脯胺酸(332 mg,2.88 mmol)。將所得混合物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加熱至120℃ (加熱塊),及攪拌40小時。將反應混合物用水(20 mL)稀釋及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EtOAc (20 mL每次)萃取。將水相用鹽水飽和及用另外3份EtOAc (20 mL每次)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3份鹽水(15 mL每次)洗滌。將合併之鹽水溶液洗滌液用3份EtOAc (10 mL每次)回萃取。再次合併有機萃取物,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0至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經殘留DMF污染之呈黃色油之所需產物。將該油用DCM/MeOH (10:1,20 mL)稀釋及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將溶液用3份鹽水(15 mL每次)洗滌。將有機相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0至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2-乙基-1',4-二甲基-1'H-1,4'-聯咪唑( Int-TG-2) (140 mg,30%)。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7.36 (s, 1H), 6.83 (d, J= 1.5 Hz, 1H), 6.80 (s, 1H), 3.74 (s, 3H), 2.77 (q, J= 7.5 Hz, 2H), 2.24 (d, J= 0.8 Hz, 3H), 1.28 (t, J= 7.5 Hz, 3H)。
根據反應圖 TG-3 製備 1-[3-( 苄氧基 ) 丙基 ]-5-(1 H- 咪唑 -4- )-3- 甲基 -1 H- 吡唑 (Int-TG-3) 反應圖 TG-3 步驟 1 合成 1-[3-( 苄氧基 ) 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甲酸乙酯 (TG-3b)將含於THF (300 mL)中之3-甲基-1 H-吡唑-5-甲酸乙酯( TG-3a) (11.5 g,74.6 mmol)及3-(苄氧基)丙-1-醇(13.0 g,78.3 mmol)之溶液於冰水浴中冷卻,接著逐滴添加P( n-Bu) 3(33.2 g,164 mmol)及DIAD (31.7 g,157 mmol),同時維持內部反應溫度低於10℃。移除冰浴及將無色反應溶液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在真空下濃縮及將因此獲得之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330 g SiO 2,Combi-flash,0至15%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無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3-(苄氧基)丙基]-3-甲基-1 H-吡唑-5-甲酸乙酯( TG-3b) (21.4 g,94%)。LCMS [M+H] = 302.8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7.43 - 7.25 (m, 5H), 6.64 (s, 1H), 4.50 (t, J= 7.1 Hz, 2H), 4.44 (s, 2H), 4.26 (q, J= 7.1 Hz, 2H), 3.41 (t, J= 6.1 Hz, 2H), 2.18 (s, 3H), 2.06 - 1.95 (m, 2H), 1.27 (t, J= 7.1 Hz, 3H)。
步驟 2 :合成 1-[3-( 苄氧基 ) 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甲酸 (TG-3c)向含於MeOH (70 mL)中之1-[3-(苄氧基)丙基]-3-甲基-1 H-吡唑-5-甲酸乙酯( TG-3b) (21.4 g,70.8 mmol)之溶液中添加THF (350 mL)及呈1N水溶液(106 mL)之LiOH (4.45 g,106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在真空下濃縮以移除揮發性溶劑。將因此獲得之水性懸浮液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50 mL)萃取。然後將水相之pH用1N HCl 水溶液調整至pH =約1及用2份EtOAc (150 mL每次)萃取。合併此等有機萃取物,乾燥(Na 2SO 4),乾燥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3-(苄氧基)丙基]-3-甲基-1 H-吡唑-5-甲酸( TG-3c) (18.3 g,94%)。LCMS [M+H] = 274.8實測值; 1H NMR (400MHz, DMSO-d6) δ = 13.20 (br s, 1H), 7.39 - 7.23 (m, 5H), 6.59 (s, 1H), 4.50 (t, J= 7.2 Hz, 2H), 4.44 (s, 2H), 3.41 (t, J= 6.3 Hz, 2H), 2.17 (s, 3H), 2.00 (quin, J= 6.7 Hz, 2H)。
步驟 3 合成 1-{1-[3-( 苄氧基 ) 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2- 溴乙 -1- (TG-3d)以各具有6.6 g起始物質之一組兩個批次進行反應。向含於DCM (2000 mL)中之1-[3-(苄氧基)丙基]-3-甲基-1 H-吡唑-5-甲酸( TG-3c) (6.60 g,24.1 mmol)之無色溶液中添加DMF (0.3 mL),接著逐滴添加(COCl) 2(3.66 mL,43.3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及然後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與DCM (100 mL每次)共同蒸發3次。將產物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將粗產物溶解於MeCN (200 mL)中,將溶液於冰水浴中冷卻,接著在0℃下在惰性氛圍下逐滴添加TMSCHN 2(2M溶液含於己烷中,26.5 mL,52.9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8小時。在此階段,以維持內部溫度之速率添加HBr (33%溶液含於AcOH中,10.3 mL,62.6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5小時。合併兩個反應批次,用水(100 mL)中止,及轉移至具有EtOAc (200 mL)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10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1份鹽水(200 mL)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330 g SiO 2,Biotage,0至19%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淺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1-[3-(苄氧基)丙基]-3-甲基-1 H-吡唑-5-基}-2-溴乙-1-酮( TG-3d) (11.3 g,66%)。LCMS [M+H] = 351.8實測值; 1H NMR (400MHz,氯仿-d) δ = 7.37 - 7.34 (m, 4H), 7.33 - 7.29 (m, 1H), 6.68 (s, 1H), 4.63 (t, J= 7.2 Hz, 2H), 4.51 (s, 2H), 4.27 (s, 2H), 3.53 (t, J= 6.1 Hz, 2H), 2.32 (s, 3H), 2.16 - 2.09 (m, 2H)。
步驟 4 合成 1-[3-( 苄氧基 ) 丙基 ]-5-(1 H- 咪唑 -4- )-3- 甲基 -1 H- 吡唑 (Int-TG-3)以各具有1.13 g起始物質之一組10個批次進行反應。將含於甲醯胺(2.0 mL)中之1-{1-[3-(苄氧基)丙基]-3-甲基-1 H-吡唑-5-基}-2-溴乙-1-酮( TG-3d)之溶液加熱至140℃及攪拌16小時。允許將所有批次歷時24小時冷卻至室溫及然後合併。將合併之溶液用DCM稀釋及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甲醯胺相用DCM (30 mL)萃取。將合併之DCM萃取物用水(50 mL)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20 g SiO 2,Biotage,0至7%MeOH/(EtOAc/DCM 1:1)]純化,以在靜置後得到呈棕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3-(苄氧基)丙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Int-TG-3) (5.4 g,47%)。LCMS [M+H] = 297.0實測值; 1H NMR (400MHz, DMSO-d6) δ = 12.31 (br s, 1H), 7.75 (s, 1H), 7.44 (s, 1H), 7.38 - 7.25 (m, 5H), 6.16 (s, 1H), 4.46 (br t, J=6.9 Hz, 2H), 4.41 (s, 2H), 3.42 (t, J=6.2 Hz, 2H), 2.14 (s, 3H), 2.04 - 1.95 (m, 2H)。
下表中之中間體係根據用於合成1-[3-(苄氧基)丙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Int-TG-3)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Int-TG 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溶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Int-TG-4 丙-1-醇 ( n-Bu) 3P,DIAD,THF 5-(1 H-咪唑-4-基)-3-甲基-1-丙基-1 H-吡唑 LCMS [M+H] = 190.8實測值;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 7.82 (d, J= 0.9 Hz, 1H), 7.34 (d, J= 0.9 Hz, 1H), 6.24 (s, 1H), 4.23 (t, J= 7.3 Hz, 2H), 2.26 (s, 3H), 1.77 (qd, J= 7.4, 14.7 Hz, 2H), 0.84 (t, J= 7.4 Hz, 3H)。
Int-TG-5 2-甲氧基乙-1-醇,( n-Bu) 3P,DIAD,THF 5-(1 H-咪唑-4-基)-1-(2-甲氧基乙基)-3-甲基-1 H-吡唑 LCMS [M+H] = 207.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 7.80 (d, J= 0.9 Hz, 1H), 7.41 (d, J= 1.0 Hz, 1H), 6.23 (s, 1H), 4.38 (t, J= 5.6 Hz, 2H), 3.71 (t, J= 5.6 Hz, 2H), 3.24 (s, 3H), 2.25 (s, 3H)。
Int-TG-6 3-甲氧基丙-1-醇,( n-Bu) 3P,DIAD,THF 5-(1 H-咪唑-4-基)-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 H-吡唑 LCMS [M+H] = 221.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 7.81 (d, J= 1.0 Hz, 1H), 7.40 (d, J= 1.0 Hz, 1H), 6.25 (s, 1H), 4.34 (t, J= 7.1 Hz, 2H), 3.30 - 3.28 (m, 2H), 3.24 (s, 3H), 2.24 (s, 3H), 2.03 - 1.99 (m, 2H)
Int-TG-7 環丙基甲醇,( n-Bu) 3P,DIAD,THF 1-(環丙基甲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LCMS [M+H] = 203.0實測值;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 7.80 (d, J= 1.0 Hz, 1H), 7.35 (d, J= 1.1 Hz, 1H), 6.23 (s, 1H), 4.15 (d, J= 6.8 Hz, 2H), 2.25 (s, 3H), 1.22 - 1.13 (m, 1H), 0.47 - 0.40 (m, 2H), 0.25 - 0.18 (m, 2H)。
Int-TG-8 3,3,3-三氟丙-1-醇,( n-Bu) 3P,DIAD,THF 5-(1 H-咪唑-4-基)-3-甲基-1-(3,3,3-三氟丙基)-1 H-吡唑 LCMS [M+H] = 245.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8.05 (s, 1H), 7.25 (s, 1H), 6.20 (s, 1H), 4.68 - 4.59 (m, 2H), 2.87 - 2.66 (m, 2H), 2.28 (s, 3H)
下表中之中間體係根據合成1-[3-(苄氧基)丙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Int-TG-3)之步驟2至4中所用之方法,採用3-甲基-1-(2,2,2-三氟乙基)-1 H-吡唑-5-甲酸乙酯(PCT國際申請案2017198341,2017年11月23日)作為起始物質,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Int-TG 編號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Int-TG-9 5-(1 H-咪唑-4-基)-3-甲基-1-(2,2,2-三氟乙基)-1 H-吡唑 LCMS [M+H] = 230.9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12.42 (br s, 1H), 7.80 (d, J= 1.0 Hz, 1H), 7.56 (s, 1H), 6.32 (s, 1H), 5.56 (q, J= 8.7 Hz, 2H), 2.16 (s, 3H)。
下表中之中間體係根據用於合成1-[3-(苄氧基)丙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Int-TG-3)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Int-TG 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溶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Int-TG-13 5-(苄氧基)戊-1-醇,( n-Bu) 3P,DIAD,THF 1-[5-(苄氧基)戊基]-5-(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 LCMS [M+H] = 325.1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62 (s, 1H), 7.27 (s, 5H), 7.12 (s, 1H), 6.15 (s, 1H), 4.47 (s, 2H), 4.32 (t, J= 7.4 Hz, 2H), 3.45 (t, J= 6.4 Hz, 2H), 2.28 (s, 3H), 1.86 (quin, J= 7.5 Hz, 2H), 1.52-1.65 (m, 2H), 1.32-1.47 (m, 2H)。
Int-TG-14 4-(苄氧基)丁-1-醇,( n-Bu) 3P, DIAD,THF 1-[4-(苄氧基)丁基]-5-(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 LCMS [M+H] = 311.1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71 (s, 1H), 7.27 (s, 5H), 7.15 (s, 1H), 6.17 (s, 1H), 4.46 (s, 2H), 4.33 (t, J= 7.3 Hz, 2H), 3.47 (t, J= 6.4 Hz, 2H), 2.26 (s, 3H), 1.92 (quin, J= 7.4 Hz, 2H), 1.56-1.66 (m, 2H)。
下表中之中間體係根據用於合成1-[3-(苄氧基)丙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Int-TG-3)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Int-TG 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溶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Int-TG-22 4,4-二氟丁-1-醇 ( n-Bu) 3P,DIAD,THF 1-(4,4-二氟丁基)-5-(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 LCMS [M+H] = 241.0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12.36 (br s, 1H), 7.76 (s, 1H), 7.45 (s, 1H), 6.17 (s, 1H), 5.96 (td, J= 0.5, 56.2 Hz, 1H), 4.46 (t, J= 6.7 Hz, 2H), 2.13 (s, 3H), 1.90 - 1.73 (m, 4H); 19F NMR (376 MHz, DMSO-d 6) δ = -115.43 (br s, 1F)。
Int-TG-26 4-溴丁腈 K 2CO 3,DMF 4-[5-(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1-基]丁腈 LCMS [M+H] = 215.9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7.72 (d, J= 1.0 Hz, 1H), 7.24 (d, J= 1.1 Hz, 1H), 6.17 (s, 1H), 4.57 (t, J= 6.5 Hz, 2H), 2.40 - 2.35 (m, 2H), 2.28 (s, 3H), 2.26 - 2.20 (m, 2H)。
根據反應圖 TG-10 製備 1- 乙基 -4-[(4- 甲氧基苯基 ) 甲氧基 ]-3- 甲基 -5-(1- 甲基 -1 H- 咪唑 -4- )-1 H- 吡唑 (Int-TG-10) 反應圖 TG-10 步驟 1 合成 1- 乙基 -4-[(4- 甲氧基苯基 ) 甲氧基 ]-3- 甲基 -1 H- 吡唑 (TG-10a)向含有1-乙基-3-甲基-1H-吡唑-4-甲醛(1.0 g,7.24 mmol)之100 mL燒瓶中添加DCM及m-氯過氧苯甲酸(mCPBA) (3.24 g,77%純度,14.5 mmol)。將溶液加熱至40℃持續1小時。將反應冷卻至室溫,用DCM稀釋,用飽和Na 2SO 3水溶液,2份飽和Na 2CO 3水溶液、鹽水之混合物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甲酸1-乙基-3-甲基-1 H-吡唑-4-酯(1 g),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向含有甲酸1-乙基-3-甲基-1 H-吡唑-4-酯(1 g,6.49 mmol)之100 mL燒瓶中添加MeOH及Et 3N (0.9 mL,6.48 mmol)。將溶液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將溶液於真空中濃縮,以得到呈粉紅色油之1-乙基-3-甲基-1H-吡唑-4-醇,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向含於DMF (8.5 mL)中之1-乙基-3-甲基-1 H-吡唑-4-醇(546 mg,4.33 mmol)及PMBCl (749 mg,4.78 mmol)之溶液中添加K 2CO 3(660 mg,4.77 mmol)。將反應在25℃下攪拌16小時。將反應用H 2O (25 mL)中止及轉移至具有 EtOAc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EtOAc (20 mL每次)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60至10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乙基-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1 H-吡唑( TG-10a) (903 mg,84%)。LCMS [M+H] = 247.0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7.33 (d, J= 8.8 Hz, 2H), 6.96 (s, 1H), 6.91 (d, J= 8.8 Hz, 2H), 4.81 (s, 2H), 4.00 (q, J= 7.3 Hz, 2H), 3.83 (s, 3H), 2.19 (s, 3H), 1.41 (t, J= 7.4 Hz, 3H)。
步驟 2 合成 1- 乙基 -4-[(4- 甲氧基苯基 ) 甲氧基 ]-3- 甲基 -5-(4,4,5,5- 四甲基 -1,3,2- 二氧雜硼㖦 -2- )-1 H- 吡唑 (TG-10b)在N 2氛圍下,向含於無水THF (3.7 mL)中之1-乙基-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1 H-吡唑( TG-10a) (186 mg,0.756 mmol)之無色溶液中添加(1,5-環辛二烯)(甲氧基)銥(I)二聚體(18.0 mg,0.027 mmol)、4,4'-二第三丁基-2,2'-聯吡啶(203 mg,0.756 mmol)及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㖦(246 mg,1.92 mmol)。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60℃及在惰性氛圍下攪拌18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及允許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溶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5至3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無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乙基-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5-(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㖦-2-基)-1 H-吡唑( TG-10b) (108 mg,38%)。LCMS [M+H] = 373.2實測值。
步驟 3 合成 1- 乙基 -4-[(4- 甲氧基苯基 ) 甲氧基 ]-3- 甲基 -5-(1- 甲基 -1 H- 咪唑 -4- )-1 H- 吡唑 (Int-TG-10)向含於DMF (2.0 mL)/H 2O (0.50 mL)中之1-乙基-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5-(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㖦-2-基)-1 H-吡唑( TG-10b) (108 mg,0.291 mmol)及4-碘-1-甲基-1H-咪唑(89.3 mg,0.429 mmol)之混合物中添加K 3PO 4(185 mg,0.874 mmol)及cataCXium A-Pd-G3 (10.6 mg,0.015 mmol)。將反應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加熱至80℃,及在惰性氛圍下攪拌16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及允許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溶液用水(5 mL)稀釋及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EtOAc (10 mL每次)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3份鹽水(15 mL每次)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0至7.5%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淺黃色膠之標題化合物1-乙基-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 H-吡唑( Int-TG-10) (45.6 mg,48%)。LCMS [M+H] = 327.2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7.58 (br s, 1H), 7.26 (d, J= 8.8 Hz, 2H), 7.17 (d, J= 0.8 Hz, 1H), 6.87 (d, J= 8.5 Hz, 2H), 4.75 (s, 2H), 4.51 (q, J= 7.0 Hz, 2H), 3.82 (s, 3H), 3.72 (s, 3H), 2.14 (s, 3H), 1.39 (t, J= 7.2 Hz, 3H)。
根據反應圖 TG-11 製備 4- -1- 乙基 -3- 甲基 -5-(1- 甲基 -1 H- 咪唑 -4- )-1 H- 吡唑 (Int-TG-11) 反應圖 TG-11 步驟 1 合成 4- -1- 乙基 -3- 甲基 -5-(1- 甲基 -1 H- 咪唑 -4- )-1 H- 吡唑 (Int-TG-11)向含於無水DMF (3.5 mL)中之1-乙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 H-吡唑( A-1) (100 mg,0.526 mmol)之黃色懸浮液中添加NCS (105 mg,0.788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0小時。將反應用H 2O (5 mL)中止及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EtOAc (10 mL每次)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薄層層析法(SiO 2,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橙色油之標題化合物4-氯-1-乙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 H-吡唑( Int-TG-11) (101 mg,85%)。LCMS [M+H] = 225.0實測值;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 8.31 (s, 1H), 7.69 (d, J= 1.0 Hz, 1H), 4.25 (q, J= 7.3 Hz, 2H), 3.90 (s, 3H), 2.24 (s, 3H), 1.32 (t, J= 7.2 Hz, 3H)。
根據反應圖 TG-15 製備 5-(1- 乙基 -1H- 咪唑 -4- )-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Int-TG-15) 反應圖 TG-15 步驟 1 合成 1-[3-( 苄氧基 ) 丙基 ]-5-(1- 乙基 -1H- 咪唑 -4- )-3- 甲基 -1H- 吡唑 (TG-15a)在0℃下,在N 2下,向暗黃色部分溶解之含於THF (25 mL)中之1-[3-(苄氧基)丙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Int-TG-3) (900 mg,3.04 mmol)之溶液中添加NaH (60重量%礦物油) (364 mg,9.11 mmol)。將反應在0℃下攪拌15分鐘,在該時間期間,觀察到氣體逸出及暗黃色懸浮液形成。在此階段,添加含於THF (2 mL)中之碘乙烷(616 mg,3.95 mmol)之溶液。將反應在0℃下攪拌30分鐘,此時移除冰浴。將反應升溫至25℃及攪拌16小時。將反應於冰水浴(0℃)中冷卻及藉由逐滴添加H 2O (20 mL)中止。將反應混合物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及分離相。將水相用3份EtOAc (2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1份鹽水(20 mL)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0至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3-(苄氧基)丙基]-5-(1-乙基-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 (TG-15a)(858 mg,87%)。LCMS [M+H] = 325.1實測值; 1H NMR (400MHz,氯仿-d) δ = 7.50 (s, 1H), 7.38 - 7.30 (m, 5H), 7.18 (s, 1H), 6.24 (s, 1H), 4.54 - 4.46 (m, 4H), 3.89 - 3.80 (m, 2H), 3.55 (t, J=6.0 Hz, 2H), 2.30 (s, 3H), 2.24 - 2.16 (m, 2H), 1.39 (t, J=7.3 Hz, 3H)。
步驟 2 合成 3-[5-(1- 乙基 -1H- 咪唑 -4- )-3- 甲基 -1H- 吡唑 -1- ] -1- (TG-15b)在0℃下,在N 2下,向含於DCM (25 mL)中之1-[3-(苄氧基)丙基]-5-(1-乙基-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 (TG-15a)(859 mg,2.65 mmol)之黃色溶液中逐滴添加BCl 3(931 mg,7.94 mmol)。將所得黃色懸浮液升溫至室溫(22℃)及攪拌16小時。將反應於冰水浴(0℃)中冷卻及用MeOH (5 mL)中止。將溶液藉由添加NH 3/MeOH (7M)中和至pH約7。自冰浴移除溶液及歷時30分鐘逐漸升溫至室溫,同時攪拌。將懸浮液過濾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0至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3-[5-(1-乙基-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1-基]丙-1-醇 (TG-15b)(180 mg,29%)。LCMS [M+H] = 235.2實測值。
步驟 3 合成 5-(1- 乙基 -1H- 咪唑 -4- )-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Int-TG-15)在0℃下,在N 2下,向含於THF (2 mL)中之3-[5-(1-乙基-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1-基]丙-1-醇 (TG-15b)(180 mg,0.768 mmol)之溶液中添加NaH (60重量%礦物油) (76.8 mg,1.92 mmol)。將反應在0℃下攪拌15分鐘,在該時間期間觀察到氣體逸出及暗黃色懸浮液形成。在此階段,添加含於THF (1 mL)中之碘甲烷(164 mg,1.15 mmol)之溶液。將反應在0℃下攪拌30分鐘,此時移除冰浴。將反應升溫至25℃及攪拌1小時。將反應於冰水浴(0℃)中冷卻及藉由逐滴添加H 2O (15 mL)中止。將反應混合物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及分離相。將水相用3份EtOAc (2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1份鹽水(20 mL)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 g SiO 2,0至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棕色油之標題化合物5-(1-乙基-1H-咪唑-4-基)-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 (Int-TG-15)(148 mg,77%)。LCMS [M+H] = 249.0實測值; 1H NMR (400MHz,氯仿-d) δ = 7.65 (s, 1H), 7.23 (s, 1H), 6.27 (s, 1H), 4.47 (t, J=7.1 Hz, 2H), 4.07 (q, J=7.3 Hz, 2H), 3.41 (t, J=6.1 Hz, 2H), 3.31 (s, 3H), 2.30 (s, 3H), 2.14 (quin, J=6.6 Hz, 2H), 1.54 (t, J=7.4 Hz, 3H)。
根據反應圖 TG-16 製備 4-( 苄氧基 )-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5-(1- 甲基 -1H- 咪唑 -4- )-1H- 吡唑 (Int-TG-16) 反應圖 TG-16 步驟 1 :合成 2- 烯丙基肼 -1- 甲酸第三丁酯 (TG-16a)在室溫(15℃)下,向含於DMSO (150 mL)中之烯丙基溴(35.8 mL,413 mmol)及肼甲酸第三丁酯(65.5 g,496 mmol)之溶液中添加NEt 3(72.0 mL,413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50℃及攪拌15小時。然後將反應用EtOAc (400 mL)稀釋及用NaHCO 3水溶液鹼化至pH 8至9。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400 mL)萃取。將有機萃取物用鹽水(100 mL x 2)、水(100 mL)洗滌,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20 g x 2及80 g SiO 2管柱,Combi-flash,0至3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無色油之標題化合物2-烯丙基肼-1-甲酸第三丁酯 (TG-16a)(31 g,44%),其在靜置後固化。 1H NMR (DMSO-d 6) δ: 8.16 (br s, 1H), 5.71-5.83 (m, 1H), 5.14 (dq, J= 17.3, 1.7 Hz, 1H), 5.01-5.08 (m, 1H), 4.41-4.49 (m, J= 4.8 Hz, 1H), 3.27-3.32 (m, 2H), 1.38 (s, 9H)。
步驟 2 :合成烯丙基肼 (TG-16b)在15℃下,向含於CH 2Cl 2(100 mL)中之2-烯丙基肼-1-甲酸第三丁酯 (TG-16a)(28 g,163 mmol)之溶液中添加含HCl之二噁烷(224 mL,894 mmol,4M)及在25至30℃下攪拌20小時。然後向混合物中添加MeOH (100 mL)及在25℃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濃縮至體積之四分之三,及添加另外MeOH (50 mL),接著添加含HCl之MeOH (200 mL,800 mmol,4M)及含HCl之二噁烷(100 mL,400 mmol,4M)。將混合物在25至30℃下再攪拌20小時,之後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烯丙基肼 (TG-16b)(24 g,100%)。 1H NMR (DMSO-d 6) δ: 5.79-5.93 (m, 1H), 5.25-5.39 (m, 2H), 3.49-3.56 (m, 2H)。
步驟 3 :合成 1- 烯丙基 -2-( -2- 亞甲基 ) (TG-16c)在15℃下,向含於CH 2Cl 2(331 mL)中之烯丙基肼 (TG-16b)(24.0 g,165 mmol)之溶液中添加丙酮(14.0 mL,190 mmol)及K 2CO 3(80.0 g,579 mmol)。將反應在20℃下攪拌20小時,之後將混合物過濾,用CH 2Cl 2(300 mL x 2)洗滌,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烯丙基-2-(丙-2-亞甲基)肼 (TG-16c)(16.8 g, 90%)。 1H NMR (氯仿-d) δ: 5.92-6.04 (m, 1H), 5.09-5.24 (m, 2H), 4.45 (br s, 1H), 3.75-3.82 (m, 2H), 1.94 (s, 3H), 1.76 (s, 3H)。
步驟 4 :合成 1- 烯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4- 甲醛 (TG-16d)在0℃下,向含有DMF (100 mL)之反應容器中逐滴添加POCl 3(37.1 mL,406 mmol)及攪拌1小時。將混合物冷卻至-20至-30℃及逐滴添加含於DMF (100 mL)中之1-烯丙基-2-(丙-2-亞甲基)肼 (TG-16c)(17.9 g,159 mmol)之溶液。將反應在-15℃下攪拌1.5小時,升溫至室溫,然後加熱至80℃持續5小時。然後將反應冷卻至室溫,緩慢倒入冰水(200 mL)中,及用30% NaOH水溶液(約70 g固體NaOH)鹼化至pH 9至10。然後分離相,及將水相用CH 2Cl 2(500 mL x 1,200 mL x 2)萃取,用鹽水(300 mL x 3)洗滌,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0 g SiO 2,Combi-flash,4至45%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烯丙基-3-甲基-1H-吡唑-4-甲醛 (TG-16d)(19 g,79%)。 1H NMR (DMSO-d 6) δ: 9.81 (s, 1H), 8.35 (s, 1H), 5.95-6.06 (m, 1H), 5.13-5.26 (m, 2H), 4.74 (dt, J= 5.9, 1.4 Hz, 2H), 2.35 (s, 3H)。
步驟 5 :合成 1- 烯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4- (TG-16f)在10℃下,向含於CHCl 3(316 mL)中之1-烯丙基-3-甲基-1H-吡唑-4-甲醛 (TG-16d)(19.0 g,126 mmol)之溶液中添加3-氯苯并過氧酸(25.7 g,127 mmol)及在25至30℃下攪拌40小時。然後將反應過濾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0 g SiO 2,Combi-flash,0至2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半固體之化合物甲酸1-烯丙基-3-甲基-1H-吡唑-4-酯 (TG-16e)(21 g),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167.0實測值。在15℃下,向含於MeOH (150 mL)及H 2O (20 mL)中之甲酸1-烯丙基-3-甲基-1H-吡唑-4-酯 (TG-16e)(21 g)之溶液中添加NaHCO 3(12.7 g,152 mmol)及攪拌5小時。將反應混合物過濾,用MeOH洗滌,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80 g SiO 2,Combi-flash,10至10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烯丙基-3-甲基-1H-吡唑-4-醇 (TG-16f)(11 g,63%歷經2個步驟)。LCMS [M+H] = 138.9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02 (s, 1H), 5.90-6.01 (m, 1H), 5.14-5.26 (m, 2H), 4.51-4.59 (m, 2H), 2.19 (s, 3H)。
步驟 6 :合成 1- 烯丙基 -4-( 苄氧基 )-3- 甲基 -1H- 吡唑 (TG-16g)在15℃下,向含於DMF (186 mL)中之1-烯丙基-3-甲基-1H-吡唑-4-醇 (TG-16f)(11.1 g,80.2 mmol)及K 2CO 3(16.6 g,120 mmol)之溶液中添加苄基溴(10.5 mL,88.2 mmol)。將混合物加熱至50℃及攪拌20小時。然後將反應冷卻至室溫,緩慢倒入冰水(400 mL)中,及用EtOAc (300 mL)稀釋。然後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200 mL x 2)萃取,用水(200 mL x 2)、鹽水(200 mL x 2)洗滌,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0 g SiO 2,Combi-flash,0至4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烯丙基-4-(苄氧基)-3-甲基-1H-吡唑 (TG-16g)(14.6 g,80%)。LCMS [M+H] = 229.0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30-7.43 (m, 5H), 6.97 (s, 1H), 5.91-6.03 (m, 1H), 5.14-5.26 (m, 2H), 4.89 (s, 2H), 4.54-4.59 (m, 2H), 2.21 (s, 3H)。
步驟 7 :合成 4-( 苄氧基 )-1-(3-(( 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 ) 氧基 ) 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TG-16i)在0℃下,在N 2下,向含於THF (110 mL)中之1-烯丙基-4-(苄氧基)-3-甲基-1H-吡唑 (TG-16g)(4.40 g,19.3 mmol)之溶液中逐滴添加9-硼雙環[3.3.1]壬烷(77.1 mL,38.5 mmol,0.5M含於THF中)。將混合物加熱至20至30℃及攪拌3小時。然後將反應冷卻至0℃及逐滴添加NaOH水溶液(4.75 mL,71.3 mmol,6M),接著添加H 2O 2(7.28 mL,71.3 mmol)。將混合物在0至15℃下攪拌30分鐘。將反應冷卻至0至5℃,用Na 2SO 3水溶液(30 g,150 mL H 2O)中止及攪拌15分鐘。然後分離相,及將水相用MTBE/EtOAc (100 mL x 2,1:1 v/v)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用鹽水(100 mL)洗滌,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10至10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化合物3-(4-(苄氧基)-3-甲基-1H-吡唑-1-基)丙-1-醇 (TG-16h)(5.30 g)。 1H NMR (氯仿-d) δ: 7.31-7.44 (m, 5H), 6.96 (s, 1H), 4.89 (s, 2H), 4.07-4.11 (m, 2H), 3.60 (q, J= 5.5 Hz, 2H), 2.91 (t, J= 5.8 Hz, 1H), 2.19 (s, 3H), 1.97 (quin, J= 6.0 Hz, 2H)。在0℃下,向含於CH 2Cl 2(100 mL)中之3-(4-(苄氧基)-3-甲基-1H-吡唑-1-基)丙-1-醇 (TG-16h)(5.30 g)之溶液中添加咪唑(2.20 g,32.3 mmol)及第三丁基氯二甲基矽烷(3.57 g,32.7 mmol)。將混合物升溫至室溫(15至25℃)及攪拌15小時。然後將反應用H 2O (100 mL)中止及用CH 2Cl 2(50 mL)稀釋。然後分離相,及將水相用CH 2Cl 2(5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用鹽水(50 mL)洗滌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80 g SiO 2,Combi-flash,0至15%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無色油之標題化合物4-(苄氧基)-1-(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 (TG-16i)(5.2 g,75%)。
步驟 8 :合成 3-(4-( 苄氧基 )-3- 甲基 -1H- 吡唑 -1- ) -1- (TG-16j)在室溫下,向含於THF (15 mL)中之4-(苄氧基)-1-(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 (TG-16i)(1.49 g,4.13 mmol)之溶液中添加四丁基氟化銨(4.2 mL,4.2 mmol,1.0M含於THF中)。然後將混合物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0至5% MeOH / 1:1 EtOAc:CH 2Cl 2)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3-(4-(苄氧基)-3-甲基-1H-吡唑-1-基)丙-1-醇 (TG-16j)(974 mg,96%),其在靜置後固化。 1H NMR (氯仿-d) δ: 7.30-7.44 (m, 5H), 6.96 (s, 1H), 4.89 (s, 2H), 4.06-4.14 (m, 2H), 3.60 (t, J= 5.7 Hz, 2H), 2.20 (s, 3H), 1.97 (quin, J= 6.0 Hz, 2H)。
步驟 9 :合成 4-( 苄氧基 )-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TG-16k)在0℃下,向含於THF (13 mL)中之3-(4-(苄氧基)-3-甲基-1H-吡唑-1-基)丙-1-醇 (TG-16j)(971 mg,3.94 mmol)之溶液中添加NaH (190 mg,4.70 mmol)。將混合物升溫至20℃及攪拌15分鐘。然後向反應中逐滴添加含於THF (2 mL)中之碘甲烷(655 mg,4.62 mmol)之溶液及在20℃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用H 2O (5 mL)中止及分離相。將水相用EtOAc (5 mL x 3)萃取,將有機層用鹽水(20 mL)洗滌,經Na 2SO 4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4-(苄氧基)-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 (TG-16k)(1.03 mg,101%)。 1H NMR (氯仿-d) δ: 7.30-7.45 (m, 5H), 6.95 (s, 1H), 4.90 (s, 2H), 4.04 (t, J= 6.8 Hz, 2H), 3.26-3.31 (m, 5H), 2.22 (s, 3H), 1.98-2.08 (m, 2H)。
步驟 10 :合成 4-( 苄氧基 )-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5-(1- 甲基 -1H- 咪唑 -4- )-1H- 吡唑 (Int-TG-16)在-65℃ (內部溫度)下,向含於無水THF (7.2 mL)中之4-(苄氧基)-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 (TG-16k)(373 mg,1.43 mmol)之溶液中逐滴添加 n-BuLi (1.5 mL,3.8 mmol,2.5M含於己烷中)以維持內部溫度低於-60℃,及將混合物攪拌1.5小時。然後向反應中添加硼酸三異丙酯(3.3 mL,14 mmol),自冷浴移除反應,逐漸升溫至室溫,及攪拌16小時。將反應用NH 4Cl之飽和水溶液(3 mL),接著H 2O中止。分離相,將水相用EtOAc (8 mL x 3)萃取,將有機層用鹽水(10 mL)洗滌,經Na 2SO 4乾燥,過濾,及於真空中濃縮,以得到呈黃色膠之化合物(4-(苄氧基)-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二羥基硼酸 (TG-16l)(529 mg),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305.1實測值。將含有含(4-(苄氧基)-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二羥基硼酸 (TG-16l)(529 mg)、4-碘-1-甲基-1H-咪唑(325 mg,1.56 mmol)、K 3PO 4(885 mg,4.17 mmol)、cataCXium A Pd G3 (56 mg,0.077 mmol)之DMF (8 mL)及H 2O (2 mL)之反應容器回填N 2及加熱至80℃並攪拌22小時。然後將反應用H 2O (20 mL)稀釋,分離相,將水相用EtOAc (20 mL x 4)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用鹽水(20 mL x 2)洗滌,經Na 2SO 4乾燥,過濾及於真空中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0至21% EtOAc/石油醚,然後20% MeOH/EtOAc)純化及藉由製備型薄層層析法(EtOAc/MeOH 10:1)再純化,以得到呈黃色膠之標題化合物4-(苄氧基)-1-(3-甲氧基丙基)-3-甲基-5-(1-甲基-1H-咪唑-4-基)-1H-吡唑 (Int-TG-16)(31 mg,6.4%歷經2個步驟)。LCMS [M+H] = 341.1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47 (s, 1H), 7.30-7.39 (m, 5H), 7.15 (s, 1H), 4.82 (s, 2H), 4.53 (t, J= 7.0 Hz, 2H), 3.69 (s, 3H), 3.36 (t, J= 6.4 Hz, 2H), 3.27 (s, 3H), 2.15 (s, 3H), 2.03-2.11 (m, 2H)。
根據反應圖 TG-17 製備 4-[(4- 甲氧基苯基 ) 甲氧基 ]-3- 甲基 -5-(1- 甲基 -1H- 咪唑 -4- )-1- 丙基 -1H- 吡唑 (Int-TG-17) 反應圖 TG-17 步驟 1 :合成 4-[(4- 甲氧基苯基 ) 甲氧基 ]-3- 甲基 -1- 丙基 -1H- 吡唑 (TG-17a)將含有含4-(苄氧基)-3-甲基-1-(丙-2-烯-1-基)-1H-吡唑 (TG-16g)(505 mg,2.21 mmol)、濕Pd/C (10%,230 mg,0.22 mmol)、NEt 3(1.0 mL,7.2 mmol)之MeOH (10 mL)及THF (10 mL)之反應容器在H 2(15 psi,氣球)下在20℃下攪拌2小時。然後將反應透過矽藻土墊過濾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灰色油之3-甲基-1-(丙-2-烯-1-基)-1H-吡唑-4-醇(378 mg),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140.8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6.99 (s, 1H), 3.88 (t, J= 7.1 Hz, 2H), 2.18 (s, 3H), 1.79 (sxt, J= 7.3 Hz, 2H), 0.88 (t, J= 7.4 Hz, 3H)。向含於DMF (5 mL)中之3-甲基-1-(丙-2-烯-1-基)-1H-吡唑-4-醇(378 mg)及1-(氯甲基)-4-甲氧基苯(390 mg,2.49 mmol)之溶液中添加K 2CO 3(342 mg,2.48 mmol)及在20℃下攪拌17小時。然後將反應加熱至50℃持續30分鐘,之後用H 2O (20 mL)稀釋。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20 mL x 4)萃取。將有機萃取物用鹽水(20 mL x 3)洗滌,經Na 2SO 3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 g SiO 2,Combi-flash,0至80% EtOAc/石油醚)純化及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 g SiO 2,Combi-flash,0至60% EtOAc/石油醚)再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1-丙基-1H-吡唑 (TG-17a)(419 mg,73%歷經2個步驟)。LCMS [M+H] = 260.9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29-7.35 (m, 2H), 6.88-6.96 (m, 3H), 4.81 (s, 2H), 3.89 (t, J=7.1 Hz, 2H), 3.82 (s, 3H), 2.18 (s, 3H), 1.80 (sxt, J=7.3 Hz, 2H), 0.89 (t, J=7.4 Hz, 3H)。
步驟 2 合成 {4-[(4- 甲氧基苯基 ) 甲氧基 ]-3- 甲基 -1- 丙基 -1H- 吡唑 -5- } 二羥基硼酸 (TG-17b)在-65℃ (內部溫度)下,向含於無水THF (6.0 mL)中之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1-丙基-1H-吡唑 (TG-17a)(337 mg,1.29 mmol)之溶液中逐滴添加 n-BuLi (1.4 mL,3.5 mmol,2.5M含於己烷中)以維持內部溫度低於-60℃,及將混合物攪拌1.5小時。然後向反應中添加硼酸三異丙酯(3.0 mL,13 mmol),自冷浴移除反應,逐漸升溫至室溫,及攪拌16小時。將反應用H 2O (5 mL)中止,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5 mL x 3)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經Na 2SO 4乾燥,過濾及於真空中濃縮,以得到呈灰白色油性固體之{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1-丙基-1H-吡唑-5-基}二羥基硼酸 (TG-17b)(564 mg),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305.0實測值。
步驟 3 :合成 4-[(4- 甲氧基苯基 ) 甲氧基 ]-3- 甲基 -5-(1- 甲基 -1H- 咪唑 -4- )-1- 丙基 -1H- 吡唑 (Int-TG-17)將含有含{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1-丙基-1H-吡唑-5-基}二羥基硼酸 (TG-17b)(564 mg)、4-碘-1-甲基-1H-咪唑(299 mg,1.44 mmol)、K 3PO 4(834 mg,3.93 mmol)、cataCXium A Pd G3 (95 mg,0.13 mmol)之1,4-二噁烷(8.8 mL)及H 2O (2.2 mL)之反應容器用N 2回填及加熱至80℃並攪拌22小時。然後將反應用H 2O (20 mL)稀釋,分離相,將水相用EtOAc (20 mL x 4)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用鹽水(20 mL x 2)洗滌,經Na 2SO 4乾燥,過濾及於真空中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薄層層析法(SiO 2,EtOAc:MeOH 20:1)純化,以得到呈黃色膠之不純化合物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5-(1-甲基-1H-咪唑-4-基)-1-丙基-1H-吡唑 (Int-TG-17)(268 mg),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341.1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48 (s, 1H), 7.23-7.26 (m, 2H), 7.12-7.16 (m, 1H), 6.85-6.89 (m, 2H), 4.74 (s, 2H), 4.39-4.43 (m, 2H), 3.82 (s, 3H), 3.70 (s, 3H), 2.13 (s, 3H), 1.77-1.85 (m, 2H), 0.86 (t, J= 7.4 Hz, 3H)。
根據反應圖 TG-18 製備 1- 乙基 -4- -3- 甲基 -1H- 吡唑 -5- 甲酸乙酯 (Int-TG-18) 反應圖 TG-18 步驟 1 :合成 1- 乙基 -4- -3- 甲基 -1H- 吡唑 -5- 甲酸乙酯 (Int-TG-18)向含於MeCN (150 mL)中之1-乙基-3-甲基-1H-吡唑-5-甲酸乙酯(13.0 g,71.3 mmol)之溶液中添加Selectfluor (75.8 g,214 mmol),加熱至90℃,及攪拌14小時。然後將反應冷卻至室溫,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0至5% EtOAc/石油醚)純化及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0至5% EtOAc/石油醚)再純化,以得到呈無色油之1-乙基-4-氟-3-甲基-1H-吡唑-5-甲酸乙酯 (Int-TG-18)(11.5 g,80%),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201.0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4.35-4.50 (m, 4H), 2.24 (s, 3H), 1.37-1.43 (m, 6H)。
下表中之中間體係根據合成1-[3-(苄氧基)丙基]-5-(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 Int-TG-3)之反應圖TG-3之步驟2至4中所用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Int-TG 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起始物質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Int-TG-19 Int-TG-18 1-乙基-4-氟-5-(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 LCMS [M+H] = 195.0實測值; 1H NMR (甲醇-d 4) δ: 7.83 (s, 1H), 7.39 (s, 1H), 4.21-4.40 (m, 2H), 2.21 (s, 3H), 1.30 (t, J= 7.2 Hz, 3H)。
根據反應圖 TG-20 製備 1- 乙基 -4- -1H- 咪唑 (Int-TG-20) 反應圖 TG-20 步驟 1 :合成 1- 乙基 -4,5- 二碘 -1H- 咪唑 (TG-20b)在0℃下,向含於THF (8.0 mL)中之4,5-二碘-1 H-咪唑( TG-20a) (1.00 g,3.13 mmol)之溶液中以小部分添加 NaH (138 mg,3.44 mmol,60%含於礦物油中)。將混合物升溫至20℃及攪拌1小時。然後向反應中添加乙基溴(1.56 mL,20.9 mmol)及攪拌18小時。將混合物在真空下濃縮,將殘留物溶於EtOAc (10 mL)中,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然後將殘留物在室溫下於EtOAc:石油醚(1:1,10 mL)中研磨15分鐘,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無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乙基-4,5-二碘-1H-咪唑 (TG-20b)(690 mg,63%)。LCMS [M+H] = 348.8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65 (s, 1H), 4.03 (q, J= 7.3 Hz, 2H), 1.42 (t, J= 7.3 Hz, 3H)。
步驟 2 :合成 1- 乙基 -4- -1H- 咪唑 (Int-TG-20)在0℃下,向含於THF (7.0 mL)中之1-乙基-4,5-二碘-1H-咪唑 (TG-20b)(690 mg,1.98 mmol)之溶液中逐滴添加異丙基氯化鎂(0.992 mL,1.98 mmol,2.0M含於THF中)。將混合物在0℃下攪拌及攪拌20分鐘。然後向反應中添加H 2O (0.5 mL),升溫至20℃及攪拌1小時。將混合物在真空下濃縮,及將殘留物溶於EtOAc (5 mL)中及過濾。將濾液用鹽水(10 mL)洗滌,經Na 2SO 3乾燥,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 g SiO 2,Combi-flash,0至30% MeOH/CH 2Cl 2)純化,以得到呈無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乙基-4-碘-1H-咪唑 (Int-TG-20)(300 mg,68%)。LCMS [M+H] = 222.9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55 (s, 1H), 7.04 (d, J= 1.3 Hz, 1H), 4.02 (q, J= 7.3 Hz, 2H), 1.47 (t, J= 7.4 Hz, 3H)。
下表中之中間體係根據合成1-乙基-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 H-吡唑( Int-TG-10)之反應圖TG-10之步驟3中所用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Int-TG 編號 所用之起始物質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Int-TG-21 Int-TG-20 ,TG-10b 1-乙基-5-(1-乙基-1H-咪唑-4-基)-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1H-吡唑 LCMS [M+H] = 341.1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53 (s, 1H), 7.22-7.30 (m, 3H), 6.87 (d, J= 8.5 Hz, 2H), 4.74 (s, 2H), 4.51 (q, J= 7.0 Hz, 2H), 4.00 (q, J= 7.4 Hz, 2H), 3.82 (s, 3H), 2.16 (s, 3H), 1.47 (t, J= 7.4 Hz, 3H), 1.40 (t, J= 7.2 Hz, 3H)。
根據反應圖 TG-23 製備 3- 甲基 -5-(1- 甲基 -1H- 咪唑 -4- )-1-[( 氧雜環丁烷 -3- ) 甲基 ]-1H- 吡唑 (Int-TG-23) 反應圖 TG-23 步驟 1 合成 5- -3- 甲基 -1-[( 氧雜環丁烷 -3- ) 甲基 ]-1H- 吡唑 (TG-23c) 3- -5- 甲基 -1-[( 氧雜環丁烷 -3- ) 甲基 ]-1H- 吡唑 (TG-23c’)在室溫(19℃)下,向含於二噁烷(37.5 mL)中之5-溴-3-甲基-1H-吡唑 (TG-23a)(1500 mg,9.317 mmol)及(氧雜環丁烷-3-基)甲醇 (TG-23b)(1.5 mL,19 mmol)之溶液中添加(氰基亞甲基)三丁基膦烷(4500 mg,18.6 mmol)。將棕色溶液在室溫(19℃)下攪拌16小時。LCMS分析顯示起始物質仍保留。在此階段,添加(氰基亞甲基)三丁基膦烷(1000 mg,4.143 mmol)及(氧雜環丁烷-3-基)甲醇 (TG-23b)(334 µL,4.15mmol)之另外等分試樣及將反應在室溫(20 °C)下攪拌19小時。將反應混合物用EtOAc (50 mL)稀釋及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將溶液用3份鹽水(20 mL)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藉由逆相製備型HPLC (YMC Triart C18 250*50 mm*7 µm管柱,11至51% MeCN/水(0.05% NH 4OH v/v),60 mL/min)純化。收集含有溶離份之產物及用2份EtOAc (10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5-溴-3-甲基-1-[(氧雜環丁烷-3-基)甲基]-1H-吡唑 (TG-23c)及3-溴-5-甲基-1-[(氧雜環丁烷-3-基)甲基]-1H-吡唑 (TG-23c’)(1.71 g,約3:2 r.r.,79%)。 TG-23c(主要產物)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6.06 (s, 1H), 4.82 (br d, J= 4.9 Hz, 2H), 4.57 (t, J= 6.2 Hz, 2H), 4.39 (d, J= 7.3 Hz, 2H), 3.60 - 3.46 (m, 1H), 2.23 (s, 3H)。 TG-23c’(次要產物)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6.02 (s, 1H), 4.87 - 4.77 (m, 2H), 4.49 (t, J= 6.1 Hz, 2H), 4.29 (d, J= 7.5 Hz, 2H), 3.61 - 3.43 (m, 1H), 2.29 (s, 3H)。將區域異構體產物之混合物(1588 mg)藉由製備型SFC進一步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所需主要區域異構體5-溴-3-甲基-1-[(氧雜環丁烷-3-基)甲基]-1H-吡唑 (TG-23c)(950 mg)。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6.07 (s, 1H), 4.81 (d, J= 6.4 Hz, 1H), 4.79 (d, J= 6.5 Hz, 1H), 4.57 (t, J= 6.2 Hz, 2H), 4.39 (d, J= 7.4 Hz, 2H), 3.62 - 3.43 (m, 1H), 2.23 (s, 3H)。
步驟 2 合成 3- 甲基 -5-(1- 甲基 -1H- 咪唑 -4- )-1-[( 氧雜環丁烷 -3- ) 甲基 ]-1H- 吡唑 (Int-TG-23)在室溫(20℃)下,向含於甲苯(9 mL)中之5-溴-3-甲基-1-[(氧雜環丁烷-3-基)甲基]-1H-吡唑 (TG-23c)(325 mg,1.41 mmol)之溶液中添加1-甲基-4-(三丁基錫基)-1H-咪唑 (TG-23d)(650 mg,1.4 mmol)及Pd(PPh 3) 4(325 mg,0.281 mmol)。於添加後,將反應混合物在100℃下在N 2下攪拌1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過濾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Isco,0至5%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3-甲基-5-(1-甲基-1H-咪唑-4-基)-1-[(氧雜環丁烷-3-基)甲基]-1H-吡唑 (Int-TG-23)(199 mg,61%)。LCMS [M+H] = 233.2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7.50 (s, 1H), 7.05 (s, 1H), 6.09 (s, 1H), 4.83 - 4.69 (m, 4H), 4.55 (t, J= 6.2 Hz, 2H), 3.74 (s, 3H), 3.65 - 3.51 (m, 1H), 2.25 (s, 3H)。
下表中之中間體係根據用於合成3-甲基-5-(1-甲基-1H-咪唑-4-基)-1-[(氧雜環丁烷-3-基)甲基]-1H-吡唑( Int-TG-23)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Int-TG 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溶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Int-TG-24 ( Rac)-(氧雜環丁烷-2-基)甲醇, ( n-Bu) 3P=CHCN,二噁烷 ( Rac)-3-甲基-5-(1-甲基-1H-咪唑-4-基)-1-[(氧雜環丁烷-2-基)甲基]-1H-吡唑 LCMS [M+H] = 233.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7.52 (s, 1H), 7.15 (d, J= 1.3 Hz, 1H), 6.19 (s, 1H), 5.24 - 5.15 (m, 1H), 4.68 (t, J= 5.3 Hz, 2H), 4.66 - 4.58 (m, 1H), 4.51 - 4.44 (m, 1H), 3.74 (s, 3H), 2.74 - 2.60 (m, 2H), 2.28 (s, 3H)。
根據反應圖 TG-25 製備 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5-(1- 甲基 -1H- 咪唑 -4- )-1H- 吡唑 (Int-TG-25) 反應圖 TG-25 步驟 1 :合成 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TG-25c)向含於CH 2Cl 2(40 mL)中之3-甲基-1H-吡唑( TG-25a) (5.00 g,60.9 mmol)及1-溴-3-甲氧基丙烷( TG-25b) (18.6 g,122 mmol)之溶液中添加Cs 2CO 3(29.3 g,89.9 mmol)。將反應加熱至回流及攪拌14小時。然後將混合物過濾,將濾餅用CH 2Cl 2(60 mL)洗滌,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經由蒸餾(約0.1 MPa,33至36℃)移除殘留1-溴-3-甲氧基丙烷( TG-25b),及將剩餘粗製物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 TG-25c)及1-(3-甲氧基丙基)-5-甲基-1H-吡唑( TG-25c’) (7.50 g)作為約3:2區域異構體混合物分離,將其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155.1實測值。
步驟 2 :合成三氟 [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 硼酸鉀 (TG-25d)在0℃下,向含於THF (43 mL)中之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 TG-25c) 1-(3-甲氧基丙基)-5-甲基-1H-吡唑( TG-25c’) (1.65 g)之溶液中逐滴添加 n-BuLi (7.4 mL,18 mmol,2.5M含於己烷中)。將反應攪拌10分鐘,之後升溫至室溫持續2小時。然後將反應冷卻至0℃及逐滴添加硼酸三異丙酯(9.9 mL,43 mmol)。於完成添加後,將反應升溫至室溫及攪拌2小時。然後將反應冷卻至0℃,接著添加KHF 2(3.35 g,42.9 mmol)及H 2O (3 mL)。將反應升溫至60℃ (內部溫度= 45℃)及攪拌2小時。然後添加另外KHF 2(2.51 g,32.1 mmol)及H 2O (3 mL),及將反應在80℃ (內部溫度= 60℃)下攪拌1小時。然後將粗製物傾析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棕色油之化合物三氟[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硼酸鉀 (TG-25d)(2.20 g),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
步驟 3 合成 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5-(1- 甲基 -1H- 咪唑 -4- )-1H- 吡唑 (Int-TG-25)將含有三氟[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硼酸鉀 (TG-25d)(2.20 g)、4-碘-1-甲基-1H-咪唑(1.35 g,6.49 mmol)、K 3PO 4(4.09 g,19.3 mmol)、cataCXium A-Pd-G3 (237 mg,0.326 mmol)、H 2O (6.0 mL)及1,4-二噁烷(30 mL)之反應容器用N 2回填及在80℃ (內部溫度)下攪拌13小時。將反應過濾,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6 mL x 3)萃取。向合併之有機相中添加鹽水(20 mL)及水(20 mL),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15 mL x 3)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經Na 2SO 4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0至100% EtOAc/石油醚,然後0至20% MeOH/EtOAc)純化,以得到呈棕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3-甲氧基丙基)-3-甲基-5-(1-甲基-1H-咪唑-4-基)-1H-吡唑 (Int-TG-25)(498 mg,26%歷經3個步驟)。LCMS [M+H] = 235.4實測值; 1H NMR (甲醇-d 4) δ: 7.73 (s, 1H), 7.41 (d, J= 1.2 Hz, 1H), 6.25 (s, 1H), 4.37 (t, J= 7.1 Hz, 2H), 3.81 (s, 3H), 3.32-3.36 (m, 2H), 3.26 (s, 3H), 2.26 (s, 3H), 1.97-2.05 (m, 2H)。
根據反應圖 TG-27 製備 [5-(1H- 咪唑 -4- )-3- 甲基 -1H- 吡唑 -1- ] 乙腈 (Int-TG-27) 反應圖 TG-27 步驟 1 :合成 1-( 氰基甲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甲酸甲酯 (TG-27b)向含於MeCN (30 mL)中之3-甲基-1 H-吡唑-5-甲酸乙酯( TG-3a) (3.00 g,19.5 mmol)及2-溴乙腈(2.80 g,2.34 mmol)之溶液中添加K 2CO 3(5.38 g,38.9 mmol)及加熱至85℃及攪拌5小時。然後將混合物過濾,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0至3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甲酸甲酯 (TG-27b)(1.75 g,46%)。 1H NMR (氯仿-d) δ: 6.71 (s, 1H), 5.45 (s, 2H), 4.38 (q, J= 7.3 Hz, 2H), 2.30 (s, 3H), 1.39 (t, J= 7.0 Hz, 3H)。
步驟 2 :合成 1-( 氰基甲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甲酸 (TG-27c)在0℃下,向含於THF (37 mL)及H 2O (9.25 mL)中之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甲酸甲酯 (TG-27b)(1.85 g,9.57 mmol)之溶液中添加氫氧化鋰單水合物(442 mg,10.5 mmol)及攪拌4小時。然後將混合物用HCl水溶液(1 N)酸化至pH 1,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20 mL x 3)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經Na 2SO 3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甲酸 (TG-27c)(1.55 g,98%)。LCMS [M+H] = 166.0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6.73 (s, 1H), 5.60 (s, 2H), 2.20 (s, 4H)。
步驟 3 :合成 1-( 氰基甲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甲酸 (TG-27d)向含於無水DMF (23 mL)中之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甲酸 (TG-27c)(1.38 g,8.36 mmol)及 O-甲基羥胺鹽酸鹽(978 mg,10.0 mmol)之溶液中添加HATU (4.77 g,12.5 mmol)及攪拌10分鐘。然後向反應中添加N-N-二異丙基乙胺(2.98 mL,16.7 mmol),及將反應攪拌16小時。將反應用H 2O (20 mL)稀釋,分離相,及將水相用CH 2Cl 2(20 mL x 3)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用NH 4Cl之飽和水溶液(20 mL x 3)、Na 2CO 3之飽和水溶液(20 mL x 3)、鹽水(20 mL x 3)洗滌,經Na 2SO 4乾燥,過濾及於真空中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12.5至75%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含有一些雜質之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甲酸 (TG-27d)(1.91 g,94%歷經三個合併之批次)。使用此物質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209.1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6.70 (s, 1H), 5.47 (s, 2H), 3.71 (s, 3H), 2.31 (s, 3H)。
步驟 4 合成 (5- 甲醯基 -3- 甲基 -1H- 吡唑 -1- ) 乙腈 (TG-27e)在-10℃下,在N 2下,向含於無水THF (76.8 mL)中之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甲酸 (TG-27d)(1.60 g,7.68 mmol)之溶液中逐滴添加二丁基氫化鋁(15.4 mL,15.4 mmol,1M)以維持內部溫度低於-5℃。將反應在-5℃下攪拌2小時,之後用NH 4Cl之飽和水溶液(50 mL)中止,用矽藻土處理,及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將混合物過濾,及將濾餅用EtOAc (20 mL x 5)洗滌。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20 mL x 3)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經無水Na 2SO 4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5至3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5-甲醯基-3-甲基-1H-吡唑-1-基)乙腈 (TG-27e)(465 mg,41%)。 1H NMR (氯仿-d) δ: 9.81 (s, 1H), 6.78 (s, 1H), 5.43 (s, 2H), 2.34 (s, 3H)。
步驟 5 合成 N-{(E)-[1-( 氰基甲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 亞甲基 }-2- 甲基丙烷 -2- 亞磺醯胺 (TG-27f)向含於無水THF (7.7 mL)中之(5-甲醯基-3-甲基-1H-吡唑-1-基)乙腈 (TG-27e)(385 mg,2.58 mmol)之溶液中添加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375 mg,3.10 mmol)及四乙氧基鈦(1.18 g,5.16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之後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10至5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N-{(E)-[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基]亞甲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 (TG-27f)(607 mg,93%)。LCMS [M+H] = 253.8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8.52 (s, 1H), 6.60 (s, 1H), 5.62 (d, J= 17.1 Hz, 1H), 5.33 (d, J= 17.3 Hz, 1H), 2.33 (s, 3H), 1.31 (s, 9H)。
步驟 6 合成 [5-(1H- 咪唑 -4- )-3- 甲基 -1H- 吡唑 -1- ] 乙腈 (Int-TG-27)在-5℃下,向含於MeOH (6.8 mL)中之N-{(E)-[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基]亞甲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 (TG-27f)(540 mg,2.14 mmol)之溶液中添加1-((異氰基甲基)磺醯基)-4-甲基苯(460 mg,2.35 mmol)及K 2CO 3(355 mg,2.57 mmol)及攪拌30分鐘。將反應用NH 4Cl之飽和水溶液(10 mL)中止,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15 mL x 3)萃取。將合併之有機相經Na 2SO 4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0至7% MeOH/EtOAc)純化,以得到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5-(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1-基]乙腈 (Int-TG-27)(78 mg,19%)。LCMS [M+H] = 188.0實測值; 1H NMR (甲醇-d 4) δ: 7.81 (s, 1H), 7.48 (s, 1H), 6.33 (s, 1H), 5.55 (s, 2H), 2.26 (s, 3H)。
實例之製備: 根據反應圖 A 製備 4-[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A01) 反應圖 A 步驟 1 合成 1- 乙基 -3- 甲基 -5-(1- 甲基 -1 H- 咪唑 -4- )-1 H- 吡唑 (A-1)向含於無水MeCN (8.0 mL)中之1-乙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Int-TG-1) (790 mg,2.9 mmol)及K 2CO 3(1.21 g,8.74 mmol)之黃色混合物中逐滴添加MeI (455 mg,3.21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過濾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50% EtOAc/DCM)純化,以得到經甲醯胺污染之所需產物。將產物藉由製備型薄層層析法(10% MeOH/DCM)再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乙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 1 H-吡唑( A-1) (869 mg,55%)。LCMS [M+H] = 191.3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7.49 (d, J= 0.7 Hz, 1H), 7.04 (d, J= 1.3 Hz, 1H), 6.13 (s, 1H), 4.45 (q, J= 7.2 Hz, 2H), 3.74 (s, 3H), 2.29 (s, 3H), 1.43 (t, J= 7.2 Hz, 3H)。
步驟 2 :合成 N -[(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4-[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A-2)向反應容器中放入1-乙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 H-吡唑( A-1) (660 mg,3.47 mmol)、4-溴-N-(2,4-二甲氧基苄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Int-HG-1) (2.10 g,5.17 mmol)、Pd(OAc) 2(236 mg,1.09 mmol)、CuI (200 mg,1.05 mmol)、PPh 3(273 mg,1.04 mmol)、Cs 2CO 3(3401.7 mg,10.440 mmol)、PivOH (385 mg,3.77 mmol)及PhMe (26 mL)。將溶液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及加熱至110℃持續27小時。LCMS分析指示起始物質不完全轉化,因此添加Pd(OAc) 2(124 mg,0.551 mmol)、CuI (101 mg,0.529 mmol)、PPh 3(139 mg,0.529 mmol)、Cs 2CO 3(1.14 g,3.51 mmol)及PivOH (184 mg,1.80 mmol)之另外等分試樣。將反應混合物再次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及加熱至110℃持續19小時。將反應透過矽藻土墊過濾及將濾餅用DCM (20 mL)及然後3份DCM/MeOH (10:1,每次10 mL)洗滌。將合併之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Isco,0至100% EtOAc/石油醚,然後10% MeOH/EtOAc)純化,以得到呈黃色膠之含有一些殘留( A-1)起始物質之標題化合物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A-2) (1.15 g,65%)。將該物質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515.1實測值。
步驟 3 :合成 4-[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A01)向含有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4-(1-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A-2) (1.15 g,1.60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HFIP (10 mL),接著逐滴添加MsOH (1.50 g,15.6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其伴隨暗紅色溶液之逐漸形成。將反應在真空下濃縮及將殘留物溶解於DCM (8 mL)中。將溶液用7M NH 3/MeOH中和以調整pH至約8,其導致固體之沉澱。將懸浮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用DCM (20 mL)及水(20 mL)稀釋。在此階段過濾除去不溶解之固體。將濾液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及分離相。將水相用3份DCM (每次1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薄層層析法(EtOAc/MeOH/NH 4OH,20:1:0.1)純化,以得到經一些殘留物( A-1)污染之所需產物。使因此獲得之物質經受藉由急驟管柱層析法(SiO 2,Isco,DCM/MeOH,10:1)之進一步純化,以得到仍含有殘留物( A-1)之所需產物。將因此獲得之米色固體用DMSO稀釋及過濾。將濾液藉由製備型HPLC (Boston Prime C18 150 x 30 mmx5 µm管柱,27至57% MeCN/H 2O與0.05% NH 4OH,25 mL/min)進一步純化,以得到呈蓬鬆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A01) (114 mg,20%)。LCMS [M+H] = 365.3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3 (d, J= 0.9 Hz, 1H), 8.35 (d, J= 0.6 Hz, 1H), 7.94 (br s, 1H), 7.90 (br s, 1H), 7.86 (s, 1H), 6.32 (s, 1H), 4.55 (q, J= 7.1 Hz, 2H), 4.24 (s, 3H), 4.19 (s, 3H), 2.18 (s, 3H), 1.40 (t, J= 7.1 Hz,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用於合成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A01)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溶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A02 碘乙烷,K 2CO 3,MeCN 4-[1-乙基-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79.2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4 (d, J= 0.6 Hz, 1H), 8.36 (s, 1H), 7.92 (s, 2H), 7.75 (br d, J= 1.5 Hz, 1H), 6.33 (s, 1H), 4.76 (q, J= 7.1 Hz, 2H), 4.56 (q, J= 7.1 Hz, 2H), 4.19 (s, 3H), 2.18 (s, 3H), 1.45 (t, J= 7.2 Hz, 3H), 1.40 (t, J= 7.1 Hz, 3H)。
AIA03 2-碘丙烷,Cs 2CO 3,MeCN 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丙-2-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93.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69 (s, 1H), 8.37 (s, 1H), 8.07 (s, 1H), 7.93 (br s, 1H), 7.68 (br s, 1H), 6.36 (s, 1H), 5.82 (spt, J= 6.6 Hz, 1H), 4.57 (q, J= 7.1 Hz, 2H), 4.19 (s, 3H), 2.18 (s, 3H), 1.55 (d, J= 6.6 Hz, 6H), 1.40 (t, J= 7.1 Hz, 3H)。
AIA04 1,1-二氟-2-碘乙烷,Cs 2CO 3,DMF 4-[1-(2,2-二氟乙基)-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15.2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2 (s, 1H), 8.37 (s, 1H), 7.98 - 7.80 (m, 3H), 6.55 (tt, J= 3.5, 55.3 Hz, 1H), 6.36 (s, 1H), 5.32 (dt, J= 3.2, 14.9 Hz, 2H), 4.54 (q, J= 7.1 Hz, 2H), 4.19 (s, 3H), 2.19 (s, 3H), 1.40 (t, J= 7.1 Hz, 3H); 19F NMR (376 MHz, DMSO-d 6) δ = -122.51 (s, 2F)。
根據反應圖 B 製備 4-[1- 環丙基 -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B01) 反應圖 B 步驟 1 合成 5-(1- 環丙基 -1 H- 咪唑 -4- )-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B-1)向含有1-乙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Int-TG-1) (106 mg,0.430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2,2’-聯吡啶(64.3 mg,0.412 mmol)、Cu(OAc) 2(73.3 mg,0.404 mmol)、環丙基二羥基硼酸(103.6 mg,1.21 mmol)、Na 2CO 3(134.3 mg,1.27 mmol)及DCE (1.2 mL)。將反應加熱至70℃及攪拌3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及允許冷卻至室溫。將溶液用水(10 mL)稀釋及轉移至具有DCM (10 mL)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DCM (10 mL每次)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2份飽和NH 4Cl水溶液(10 mL每次)、1份鹽水(15 mL)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薄層層析法(SiO 2,DCM/MeOH 10:1)純化,以得到呈暗棕色油之含有少量雜質之標題化合物5-(1-環丙基-1H-咪唑-4-基)-1-乙基-3-甲基-1H-吡唑( B-1) (45.3 mg)。將該物質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216.8實測值。
步驟 2 合成 4-[1- 環丙基 -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H- 咪唑 -2- ]-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B-2)向含有5-(1-環丙基-1 H-咪唑-4-基)-1-乙基-3-甲基-1 H-吡唑( B-1) (111 mg,0.293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4-溴- N-(2,4-二甲氧基苄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Int-HG-1) (175.4 mg,0.433 mmol)、Pd(OAc) 2(6.6 mg,0.029 mmol)、CuI(Xantphos) (67.1 mg,0.087 mmol)、dppf (8.8 mg,0.016 mmol)、Cs 2CO 3(285 mg,0.876 mmol)及PhMe (2.7 mL)。將容器用N 2淨化5個循環。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110℃及攪拌15小時。此階段之LCMS分析顯示起始物質尚未消耗。添加Pd(OAc) 2(7.8 mg,0.035 mmol)、4-溴- N-(2,4-二甲氧基苄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Int-HG-1) (60.5 mg,0.149 mmol)、dppf (10.2 mg,0.018 mmol)之另外等分試樣及將反應加熱至110℃持續8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及允許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溶液用DCM (10 mL)稀釋及透過矽藻土墊過濾。將濾餅用3份DCM (5 mL每次)洗滌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薄層層析法(SiO 2,100% EtOAc)純化,以得到經少量雜質污染之所需產物。將該物質藉由製備型薄層層析法(EtOAc/MeOH 10:1)再純化,以得到含有少量殘留物( B-1)之標題化合物4-[1-環丙基-4-(1-乙基-3-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B-2) (109 mg)。將該物質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541.2實測值。
步驟 3 合成 4-[1- 環丙基 -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AIB01)向含於HFIP (2.0 mL)中之4-[1-環丙基-4-(1-乙基-3-甲基-1H-吡唑-5-基)-1 H-咪唑-2-基]-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B-2) (109 mg,0.12 mmol)之黃色溶液中添加MsOH (118 mg,1.23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其伴隨暗紫色溶液之逐漸形成。將溶液在真空下濃縮及與DCM (5 mL每次)共同蒸發3次。將粗製殘留物懸浮於DMSO及MeOH中,接著過濾。將濾液經由製備型HPLC (Boston Prime C18 150 x 30 mm x 5 µm管柱,28至58% MeCN/H 2O與0.05% NH 4OH,25 mL/min)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1-環丙基-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AIB01) (10 mg,22%)。LCMS [M+H] = 391.2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67 (d, J= 0.6 Hz, 1H), 8.38 (s, 1H), 7.98 (br s, 1H), 7.87 (s, 1H), 7.84 (br d, J= 1.8 Hz, 1H), 6.35 (s, 1H), 4.55 (q, J= 7.1 Hz, 2H), 4.48 - 4.40 (m, 1H), 4.19 (s, 3H), 2.17 (s, 3H), 1.39 (t, J= 7.1 Hz, 3H), 1.08 - 1.00 (m, 2H), 1.00 - 0.93 (m, 2H)。
根據反應圖 C 製備 1- 乙基 -4-[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C01) 反應圖 C 步驟 1 合成 6- -1- 乙基 -4-[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C-1)向含有1-乙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 H-吡唑( A-1) (196 mg,1.03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THF (5 mL)。將溶液於乾冰/AcMe浴中冷卻至-78℃。在惰性氛圍下向該溶液中逐滴添加 n-BuLi (505 µL,1.26 mmol)。於添加後,將反應混合物在-78℃下攪拌1小時。然後,在-78℃下添加ZnCl 2(1.4 mL,380 mg,2.8 mmol)及然後移除冰浴以允許反應逐漸升溫至室溫。在此階段,添加4,6-二氯-1-乙基-1 H-吡唑并[4,3-c]吡啶( Int-HG-2) (235 mg,1.09 mmol)及Pd(PPh 3) 4(255 mg,0.221 mmol)及將混合物加熱至60℃及在惰性氛圍下攪拌14小時。將溶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Isco,100% DCM至1%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6-氯-1-乙基-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 C-1) (115 mg,30%)。LCMS [M+H] = 370.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8.86 (s, 1H), 7.29 (s, 1H), 7.24 (s, 1H), 6.22 (s, 1H), 4.67 (q, J= 7.2 Hz, 2H), 4.41 (q, J= 7.3 Hz, 2H), 4.28 (s, 3H), 2.32 (s, 3H), 1.55 (t, J= 7.2 Hz, 6H)。
步驟 2 合成 1- 乙基 -4-[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腈 (C-2)向含有6-氯-1-乙基-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 C-1) (115 mg,0.310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DMA (5 mL)、Zn(CN) 2(50.0 mg,0.426 mmol)、Zn粉(14.4 mg,0.220 mmol)及( t-Bu 3P) 2Pd (32.7 mg,0.064 mmol)。將反應溶液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及加熱至120℃並攪拌16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混合物及允許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溶液透過矽藻土墊過濾及將濾餅用2份EtOAc (5 mL每次)及2份H 2O (3 mL每次)洗滌。將濾液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及分離相。將水相用3份EtOAc (5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3份鹽水(10 mL每次)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標題化合物1-乙基-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腈( C-2) (143 mg),將其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361.1實測值。
步驟 3 合成 1- 乙基 -4-[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C01)向含有1-乙基-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腈( C-2) (143 mg,0.311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DMSO (2.7 mL)、MeOH (5.5 mL)、H 2O 2(243 µL,3.11 mmol)及NaOH (2M含於H 2O中,777 µL,1.55 mmol)。將反應在25℃下攪拌16小時及然後用飽和Na 2SO 3水溶液(2 mL)中止。將溶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DMSO懸浮液過濾。將濾液經由製備型HPLC (Waters Xbridge BEH C18 100 x 25 mm x 5 µm管柱,21至61% MeCN/H 2O,25 mL/min)純化,以得到含有少量雜質之所需產物。將該物質藉由利用MTBE (2 mL)研磨進一步純化及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將懸浮液過濾及將濾餅用MTBE (1 mL)洗滌。收集固體及在真空下乾燥,以得到呈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乙基-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C01) (37 mg,31%)。LCMS [M+H] = 379.4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5 (s, 1H), 8.37 (s, 1H), 7.94 (br s, 1H), 7.89 (br s, 1H), 7.85 (s, 1H), 6.30 (s, 1H), 4.60 (q, J= 7.3 Hz, 2H), 4.55 (q, J= 7.0 Hz, 2H), 4.24 (s, 3H), 2.18 (s, 3H), 1.45 (t, J= 7.1 Hz, 3H), 1.40 (t, J= 7.1 Hz,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用於合成1-乙基-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C01)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起始物質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C02 Int-HG-6 ,A-1 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咯并[3,2-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64.2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 d6) δ ppm 8.23 (s, 1 H) 7.89 (br s, 1 H) 7.76 (s, 1 H) 7.69 (d, J=3.01 Hz, 1 H) 7.66 (br s, 1 H) 7.27 (d, J= 2.51 Hz, 1 H) 6.27 (s, 1H) 4.55 (q, J= 7.19 Hz, 2 H) 4.18 (s, 3 H) 3.95 (s, 3 H) 2.18 (s, 3 H) 1.39 (t, J= 7.15 Hz, 3H)
AIC03 Int-HG-2 Int-TG-25 1-乙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23.3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81 (d, J= 0.9 Hz, 1H), 8.36 (d, J= 0.9 Hz, 1H), 7.81-7.98 (m, 3H), 6.30 (s, 1H), 4.56-4.64 (m, 4H), 4.22 (s, 3H), 3.36 (t, J= 6.1 Hz, 2H), 3.19 (s, 3H), 2.17 (s, 3H), 2.01-2.08 (m, 2H), 1.44 (t, J= 7.2 Hz, 3H)。
AIC04 Int-HG-4 Int-TG-23 1-甲基-4-(1-甲基-4-{3-甲基-1-[(氧雜環丁烷-3-基)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07.1實測值; 1H NMR (甲醇-d 4) δ: 8.86 (s, 1H), 8.38 (s, 1H), 8.10 (s, 1H), 6.95 (s, 1H), 5.02-5.10 (m, 1H), 4.56-4.64 (m, 2H), 4.32-4.39 (m, 4H), 4.22 (s, 3H), 3.83-3.87 (m, 2H), 3.59-3.69 (m, 1H), 2.52 (s, 3H)。
透過反應圖 D 製備 4-(2- 乙基 -1',4- 二甲基 -1' H-[1,4'- 聯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D01) 反應圖 D 步驟 1 :合成 N -[(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4-(2- 乙基 -1',4- 二甲基 -1' H-[1,4'- 聯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D-1)向含有2-乙基-1',4-二甲基-1' H-1,4'-聯咪唑( Int-TG-2) (135 mg,0.710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無水THF (5.0 mL)及將溶液於乾冰/AcMe浴中冷卻至-78℃。在-78℃下,在惰性氛圍下,向該溶液中逐滴添加 n-BuLi (0.6 mL,1.50 mmol)。將所得混合物在-78℃下攪拌2小時。在此階段,在-78℃下逐滴添加ZnCl 2(2M含於Me-THF中,0.88 mL,1.8mmol)及將反應攪拌10分鐘,此時移除乾冰/AcMe浴,允許溶液歷時30分鐘逐漸升溫至室溫。然後向容器中放入4-溴-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Int-HG-1) (317 mg,0.782 mmol)及Pd(PPh 3) 4(82.0 mg,0.071 mmol)。將所得棕色懸浮液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及在80℃下加熱,同時攪拌18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容器及允許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溶液用DCM/MeOH (10:1)稀釋及透過矽藻土墊過濾。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2.5至15% MeOH/DCM)純化,以得到經少量雜質污染之所需產物。將此物質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50至100% EtOAc/石油醚)再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含有少量雜質之標題化合物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2-乙基-1',4-二甲基-1'H-[1,4'-聯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D-1) (162 mg,44%)。將該物質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515.4實測值。
步驟 2 :合成 4-(2- 乙基 -1',4- 二甲基 -1' H-[1,4'- 聯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D01)向含有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2-乙基-1',4-二甲基-1' H-[1,4'-聯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D-1) (160 mg,0.311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HFIP (3mL)及MsOH (299 mg,3.11 mmol)。將所得棕紅色溶液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其導致紫色溶液逐漸形成。將該溶液用DCM (20 mL)稀釋及藉由添加NH 3(7M溶液含於MeOH中)調整pH以達成pH =約8,接著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固體用DCM/MeOH (10:1,5 mL)研磨,同時攪拌5分鐘,過濾及將固體用3份DCM/MeOH (10:1,2 mL每次)洗滌。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HPLC (YMC Triart C18 250 x 50 mm x 7 µm管柱,16至56% MeCN/H 2O與0.05% NH 4OH,60 mL/min)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2-乙基-1',4-二甲基-1' H-[1,4'-聯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D01) (68 mg,61%)。LCMS [M+H] = 365.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1 (s, 1H), 8.36 (s, 1H), 7.94 (br s, 1H), 7.88 (br s, 1H), 7.68 (s, 1H), 7.16 (s, 1H), 4.24 (s, 3H), 4.18 (s, 3H), 2.84 (q, J= 7.5 Hz, 2H), 2.13 (s, 3H), 1.24 (t, J= 7.5 Hz, 3H)。
根據反應圖 E 製備 4-{4-[1-(3- 羥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E01) 反應圖 E 步驟 1 合成 1-[3-( 苄氧基 ) 丙基 ]-3- 甲基 -5-(1- 甲基 -1 H- 咪唑 -4- )-1 H- 吡唑 (E-1)向含有1-[3-(苄氧基)丙基]-5-(1 H-咪唑-4-基)-3-甲基-1 H-吡唑( Int-TG-3) (4.40 g,14.9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THF (140 mL)。將溶液於冰水浴中冷卻至0℃,接著分部分添加NaH (60重量%礦物油,831 mg,20.8 mmol)。將反應在0℃下攪拌15分鐘,其導致暗黃色懸浮液之形成。向該溶液中添加MeI (3.08 g,21.7 mmol)及將反應在0℃下攪拌30分鐘,此時移除冰浴。將反應歷時1小時逐漸升溫至室溫。將反應藉由小心添加水(50 mL)中止及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EtOAc (100 mL每次)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鹽水(100 mL)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3.5 g)與來自另一批次之粗物質(1.16 g)合併及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0 g SiO 2,Biotage,0至10% MeOH/EtOAc)純化,以得到經少量雜質污染之所需產物。將該物質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0 g SiO ­2,Combi-flash,0至10% MeOH/EtOAc)再純化,以得到呈棕色油之標題化合物1-[3-(苄氧基)丙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 H-吡唑( E-1) (2.82 g,52%)。LCMS [M+H] = 311.0實測值; 1H NMR (400MHz, DMSO-d 6) δ = 7.66 (s, 1H), 7.42 (s, 1H), 7.37 - 7.24 (m, 6H), 6.12 (s, 1H), 4.43 (t, J= 7.2 Hz, 2H), 4.40 (s, 2H), 3.63 (s, 3H), 3.41 (t, J= 6.2 Hz, 2H), 2.13 (s, 3H), 2.03 - 1.95 (m, 2H)。
步驟 2 合成 4-(4-{1-[3-( 苄氧基 ) 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E-2)向含有1-[3-(苄氧基)丙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 H-吡唑 ( E-1) (1.08 g,3.48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4-溴-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Int-HG-1) (2.82 g,6.96 mmol)、PhMe (36 mL)、Cs 2CO 3(3.40 g,10.4 mmol)、Pd(OAc) 2(391 mg,1.74 mmol)、PPh 3(456 mg,1.74 mmol)、CuI (331 mg,1.74 mmol)及PivOH (711 mg,6.96 mmol)。將所得混合物用N 2脫氣3個循環,密封及加熱至130℃,同時攪拌18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及允許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溶液用DCM/MeOH (10:1,30 mL)稀釋,透過矽藻土過濾,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120 g SiO 2,Combi-flash,20至10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淺黃色固體之經一些少量雜質污染之標題化合物4-(4-{1-[3-(苄氧基)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E-2) (1.10 g,49%)。將此物質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635.5實測值。
步驟 3 :合成 N -[(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4-{4-[1-(3- 羥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E-3)向含有4-(4-{1-[3-(苄氧基)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E-2) (1.10 g,1.73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DCM (26 mL)及將溶液於冰水浴中冷卻至0℃。在0℃下,向該溶液中逐滴添加BCl 3(1M含於DCM中,5.2 mL,5.20 mmol)。移除冰浴及將反應逐漸升溫至室溫,同時攪拌21小時。將溶液於冰水浴中冷卻至0℃及用MeOH (12 mL)小心中止。將溶液之pH用NH 3(7M溶液含於MeOH中)調整至pH =約8及攪拌30分鐘,導致淺黃色懸浮液之形成。將懸浮液過濾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0至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4-[1-(3-羥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E-3) (680 mg,72%)。LCMS [M+H] = 545.4實測值。
步驟 4 合成 4-{4-[1-(3- 羥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E01)向含有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4-[1-(3-羥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E-3) (680 mg,1.25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HFIP (12.5 mL)及MsOH (1.20 g,12.5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5小時,此時形成暗紫色溶液。將溶液在真空下濃縮及用DCM/MeOH (10:1,30 mL)稀釋。然後將溶液之pH用NH 3(7M溶液含於MeOH中)調整至pH =約8,其導致固體之沉澱。將懸浮液過濾及將濾餅用4份DCM/MeOH (10:1,5 mL每次)洗滌。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0至10% MeOH/DCM)純化。收集含有所需產物之溶離份,濃縮,及進一步凍乾,以得到呈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4-[1-(3-羥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E01) (400 mg,82%)。LCMS [M+H] = 395.3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7 (d, J= 1.0 Hz, 1H), 8.35 (d, J= 0.9 Hz, 1H), 7.94 (br s, 1H), 7.87 (br s, 1H), 7.85 (s, 1H), 6.32 (s, 1H), 4.65 - 4.53 (m, 3H), 4.23 (s, 3H), 4.19 (s, 3H), 3.45 (q, J= 6.1 Hz, 2H), 2.18 (s, 3H), 1.97 (quin, J= 6.7 Hz, 2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用於合成4-{4-[1-(3-羥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E01)之方法根據反應圖E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E02 Int-TG-3 ,EtI ,NaH ,THF 4-{1-乙基-4-[1-(3-羥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09.4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7 (d, J=1.0 Hz, 1H), 8.36 (d, J=1.0 Hz, 1H), 7.87-7.95 (m, 2H), 7.75 (br s, 1H), 6.34 (s, 1H), 4.74 (q, J=7.1 Hz, 2H), 4.55-4.62 (m, 3H), 4.19 (s, 3H), 3.42-3.49 (m, 2H), 2.18 (s, 3H), 1.93-2.01 (m, 2H), 1.45 (t, J=7.2 Hz, 3H)。
AIE03 Int-TG-13 ,MeI ,NaH ,THF 4-{4-[1-(5-羥戊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23.2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3 (s, 1H), 8.35 (s, 1H), 7.81-7.99 (m, 3H), 6.30 (s, 1H), 4.52 (t, J= 7.0 Hz, 2H), 4.31 (t, J= 5.0 Hz, 1H), 4.24 (s, 3H), 4.19 (s, 3H), 2.18 (s, 3H), 1.77-1.88 (m, 2H), 1.27-1.46 (m, 4H) (觀察到26個H中之24個H)。
AIE04 Int-TG-14 ,MeI ,NaH ,THF 4-{4-[1-(4-羥丁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09.1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4 (s, 1H), 8.36 (s, 1H), 7.94 (br s, 1H), 7.89 (br s, 1H), 7.85 (s, 1H), 6.32 (s, 1H), 4.56 (t, J= 7.3 Hz, 2H), 4.39 (t, J= 5.1 Hz, 1H), 4.25 (s, 3H), 4.20 (s, 3H), 3.40-3.35 (m, 2H), 2.18 (s, 3H), 1.84 (br t, J= 7.3 Hz, 2H), 1.48-1.40 (m, 2H)。
根據反應圖 F 製備 1- 甲基 -4-[1- 甲基 -4-(3- 甲基 -1- 丙基 -1 H- 吡唑 -5- )-1 H- 咪唑 -2- ]-1 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F01) 反應圖 F 步驟 1 合成 3- 甲基 -5-(1- 甲基 -1 H- 咪唑 -4- )-1- 丙基 -1 H- 吡唑 (F-1)向含有5-(1 H-咪唑-4-基)-3-甲基-1-丙基-1 H-吡唑( Int-TG-4)(417 mg,1.33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K 2CO 3(461 mg,3.34 mmol)、MeCN (10 mL)。向溶液中逐滴添加MeI (91.4 µL,1.47 mmol)及將所得黃色懸浮液在25℃下攪拌16小時。將溶液用H 2O (10 mL)稀釋及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2份EtOAc (10 mL每次)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TLC (SiO 2,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經少量雜質污染之標題化合物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丙基-1 H-吡唑( F-1) (233 mg,63%)。將此物質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205.0實測值
步驟 2 合成 N -[(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4-[1- 甲基 -4-(3- 甲基 -1- 丙基 -1 H- 吡唑 -5- )-1H- 咪唑 -2- ]-1 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F-2)向含有4-溴-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Int-HG-1) (553 mg,1.36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丙基-1 H-吡唑( F-1) (233 mg,0.91 mmol)、PhMe (7 mL)、Cs 2CO 3(874 mg,2.68 mmol)、PivOH (94.3 mg,0.923 mmol)、PPh 3(59.2 mg,0.226 mmol)、CuI (34.3 mg,0.180 mmol)及Pd(OAc) 2(53.1 mg,0.237 mmol)。將所得混合物用N 2沖洗0.5分鐘,密封,加熱至110℃及攪拌16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及允許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懸浮液過濾及將濾餅用2份DCM (10 mL每次)洗滌。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SiO 2,Isco,0至3%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黃色油之經少量雜質污染之標題化合物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F-2) (435 mg,90%)。將此物質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529.3實測值。
步驟 3 合成 1- 甲基 -4-[1- 甲基 -4-(3- 甲基 -1- 丙基 -1 H- 吡唑 -5- )-1 H- 咪唑 -2- ]-1 H- 吡唑并 [4,3- 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F01)向含有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F-2) ( 435 mg,0.51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HFIP (6 mL)及MsOH (490 mg,5.10 mmol)。將反應在25℃下攪拌1小時,在此期間溶液逐漸變成紫色。將溶液在真空下濃縮及經由製備型HPLC (Phenomenex Gemini-NX 80 x 40 mm x 3 µm管柱,22至62% MeCN/H 2O與0.05% NH 4OH,25 mL/min)純化。將含有產物之溶離份凍乾,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F01) (86 mg,38%)。LCMS [M+H] = 379.0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3 (s, 1H), 8.35 (s, 1H), 7.93 (br s, 1H), 7.88 (br s, 1H), 7.84 (s, 1H), 6.31 (s, 1H), 4.50 (t, J= 7.3 Hz, 2H), 4.24 (s, 3H), 4.19 (s, 3H), 2.18 (s, 3H), 1.84 (sxt, J= 7.3 Hz, 2H), 0.89 (t, J= 7.4 Hz,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用於合成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F01)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F02 Int-TG-5 ,MeI ,K 2CO 3 ,MeCN 4-{4-[1-(2-甲氧基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95.3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9 (d, J= 0.8 Hz, 1H), 8.35 (d, J= 0.8 Hz, 1H), 7.93 (br s, 1H), 7.88 (br s, 1H), 7.86 (s, 1H), 6.32 (s, 1H), 4.73 (t, J= 6.3 Hz, 2H), 4.24 (s, 3H), 4.19 (s, 3H), 3.77 (t, J= 6.3 Hz, 2H), 3.23 (s, 3H), 2.18 (s, 3H)。
AIF03 Int-TG-6 ,MeI ,K 2CO 3 ,MeCN 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09.3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D 2O) δ = 8.78 (s, 1H), 8.30 (s, 1H), 7.81 (s, 1H), 6.32 (s, 1H), 4.61 (br t, J= 7.2 Hz, 2H), 4.21 (s, 3H), 4.16 (s, 3H), 3.35 (t, J= 6.1 Hz, 2H), 3.18 (s, 3H), 2.17 (s, 3H), 2.03 (quin, J= 6.3 Hz, 2H)。
AIF04 Int-TG-7 ,MeI ,K 2CO 3 ,MeCN 4-{4-[1-(環丙基甲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91.2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6 (s, 1H), 8.35 (s, 1H), 7.93 (br s, 1H), 7.90 - 7.84 (m, 2H), 6.32 (s, 1H), 4.46 (br d, J= 6.8 Hz, 2H), 4.24 (s, 3H), 4.19 (s, 3H), 2.18 (s, 3H), 1.44 - 1.31 (m, 1H), 0.53 - 0.42 (m, 2H), 0.41 - 0.33 (m, 2H)。
AIF05 Int-TG-8 ,MeI , K 2CO 3 ,MeCN 1-甲基-4-{1-甲基-4-[3-甲基-1-(3,3,3-三氟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33.2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69 (s, 1H), 8.36 (s, 1H), 7.95 (br s, 1H), 7.90 (s, 1H), 7.88 (br s, 1H), 6.34 (s, 1H), 4.90 (t, J= 7.3 Hz, 2H), 4.23 (s, 3H), 4.19 (s, 3H), 2.99 - 2.83 (m, 2H), 2.19 (s, 3H)。
AIF06 Int-TG-9 ,MeI ,K 2CO 3 ,MeCN 1-甲基-4-{1-甲基-4-[3-甲基-1-(2,2,2-三氟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19.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65 (d, J= 0.9 Hz, 1H), 8.37 (d, J= 0.8 Hz, 1H), 7.98 (s, 1H), 7.96 (br s, 1H), 7.88 (br s, 1H), 6.47 (s, 1H), 5.65 (q, J= 9.1 Hz, 2H), 4.23 (s, 3H), 4.19 (s, 3H), 2.21 (s, 3H); 19F NMR (376 MHz, DMSO-d 6) δ = -68.99 (s, 3F)。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合成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F01)之步驟2至3中所用之方法採用1-乙基-4-[(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 H-吡唑( Int-TG-10)作為起始物質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F07 4-[4-(1-乙基-4-羥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81.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0 (s, 1H), 8.34 (s, 1H), 8.09 (s, 1H), 7.93 (br s, 1H), 7.88 (br s, 1H), 7.78 (s, 1H), 4.54 (q, J= 6.9 Hz, 2H), 4.27 (s, 3H), 4.18 (s, 3H), 2.11 (s, 3H), 1.35 (t, J= 7.0 Hz,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合成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F01)之步驟2至3中所用之方法採用4-氯-1-乙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 H-吡唑( Int-TG-11)作為起始物質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F08 4-[4-(4-氯-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99.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 8.70 (s, 1H), 8.38 (s, 1H), 8.03 (s, 1H), 7.96 (br s, 1H), 7.89 (br s, 1H), 4.58 (q, J= 7.1 Hz, 2H), 4.29 (s, 3H), 4.19 (s, 3H), 2.19 (s, 3H), 1.40 (t, J= 7.1 Hz,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用於合成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F01)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F09 Int-TG-12 ,MeI ,K 2CO 3 ,MeCN 4-{4-[1-乙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19.2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5 (d, J= 1.0 Hz, 1H), 8.38 (d, J= 1.0 Hz, 1H), 8.05 (s, 1H), 7.94 (br s, 1H), 7.89 (br s, 1H), 7.05 (s, 1H), 4.73 (q, J= 7.2 Hz, 2H), 4.26 (s, 3H), 4.19 (s, 3H), 1.47 (t, J= 7.2 Hz,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合成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F01)之步驟2至3中所用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起始物質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F10 Int-TG-16 Int-HG-1 4-{4-[4-羥基-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25.3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8 (d, J=1.0 Hz, 1H), 8.34 (d, J=0.9 Hz, 1H), 8.11 (s, 1H), 7.94 (br s, 1H), 7.87 (br s, 1H), 7.79 (s, 1H), 4.61 (t, J=7.2 Hz, 2H), 4.27 (s, 3H), 4.19 (s, 3H), 3.20 (s, 3H), 2.12 (s, 3H), 1.96-2.05 (m, 2H) (觀察到24個H中之22個H)。
AIF11 Int-TG-17 Int-HG-1 4-[4-(4-羥基-3-甲基-1-丙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95.4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1 (d, J= 0.9 Hz, 1H), 8.34 (d, J= 1.0 Hz, 1H), 8.09 (s, 1H), 7.93 (br s, 1H), 7.86 (br s, 1H), 7.78 (s, 1H), 4.44-4.53 (m, 2H), 4.26 (s, 3H), 4.18 (s, 3H), 2.11 (s, 3H), 1.74-1.85 (m, 2H), 0.86 (t, J= 7.3 Hz,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用於合成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F01)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F12 Int-TG-19 ,MeI , K 2CO 3 ,MeCN 4-[4-(1-乙基-4-氟-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83.3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0 (s, 1H), 8.37 (s, 1H), 7.82-7.98 (m, 3H), 4.55 (q, J= 7.1 Hz, 2H), 4.28 (s, 3H), 4.19 (s, 3H), 2.18 (s, 3H), 1.39 (t, J= 7.1 Hz, 3H); 19F NMR (DMSO-d 6) δ: -176.15 (s, 1F)。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合成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F01)之步驟2至3中所用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起始物質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F13 Int-TG-21 Int-HG-1 4-[1-乙基-4-(1-乙基-4-羥基-3-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95.2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2 (s, 1H), 8.35 (s, 1H), 8.09 (s, 1H), 7.91 (br s, 1H), 7.83 (s, 1H), 7.74 (br s, 1H), 4.79 (q, J= 7.3 Hz, 2H), 4.54 (q, J= 7.0 Hz, 2H), 4.19 (s, 3H), 2.11 (s, 3H), 1.44 (t, J= 7.0 Hz, 3H), 1.36 (t, J= 7.3 Hz,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用於合成1-甲基-4-[1-甲基-4-(3-甲基-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F01)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F14 Int-TG-22 ,MeI ,NaH ,THF 4-{4-[1-(4,4-二氟丁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29.3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8.84 (s, 1H), 8.31 (s, 1H), 7.74 (br s, 1H), 7.29 (s, 1H), 6.23 (s, 1H), 5.88 (br s, 1H), 5.77 (tt, J= 57.0, 4.3 Hz, 1H), 4.72 (t, J= 6.9 Hz, 2H), 4.27 (s, 3H), 4.20 (s, 3H), 2.32 (s, 3H), 2.06-2.17 (m, 2H), 1.81-1.96 (m, 2H); 19F NMR (氯仿-d) δ: -115.83 (s, 1F)。
AIF15 Int-TG-26 ,MeI ,NaH ,THF 4-{4-[1-(3-氰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04.2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1 (d, J= 0.9 Hz, 1H), 8.34-8.37 (m, 1H), 7.93 (br s, 1H), 7.84-7.88 (m, 2H), 6.35 (s, 1H), 4.59 (t, J= 6.7 Hz, 2H), 4.23 (s, 3H), 4.17-4.21 (m, 3H), 2.09-2.22 (m, 5H) (觀察到21個H中之19個H)。
根據反應圖 G 製備 4-[4-(1- 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3,4-d] 嘧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G01) 反應圖 G 步驟 1 :合成 N -[(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4-[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3,4-d] 嘧啶 -6- 甲醯胺 (G-1)向含於PhMe (3.8 mL)中之4-氯-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3,4-d]嘧啶-6-甲醯胺( Int-HG-3) (173 mg,0.478 mmol)及1-乙基-3-甲基-5-(1-甲基-1 H-咪唑-4-基)-1H-吡唑( A-1) (70 mg,0.37 mmol)之溶液中添加Cs 2CO 3(360 mg,1.10 mmol)、Pd(OAc) 2(25 mg,0.110 mmol)、PPh 3(29 mg,0.110 mmol)、CuI (21 mg,0.110 mmol)及PivOH (78 mg,0.736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110℃下加熱2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及允許冷卻至室溫。將溶液用DCM (30 mL)稀釋,在矽藻土上過濾,及將矽藻土濾餅用含10% MeOH之DCM (30 mL)洗滌。將濾液在減壓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藉由管柱層析法(12 g SiO 2,MeOH/DCM 1:10),以得到呈黃色油之標題化合物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4-(1-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3,4-d]嘧啶-6-甲醯胺( G-1) (22 mg,12%)。LC/MS m/z 516 [M+1]。
步驟 2 :合成 4-[4-(1- 乙基 -3- 甲基 -1 H- 吡唑 -5- )-1- 甲基 -1 H- 咪唑 -2- ]-1- 甲基 -1 H- 吡唑并 [3,4-d] 嘧啶 -6- 甲醯胺 (AIG01)向含有 N-(2,4-二甲氧基苄基)-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3,4-d] 嘧啶-6-甲醯胺( G-1) (22 mg,0.041 mmol)之反應瓶中添加TFA (1.0 mL)。將反應在35℃下加熱過夜。將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及然後與PhMe共沸蒸餾。將粗製殘留物溶解於DMSO (0.7 mL)中,經由逆相層析法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4-(1-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3,4-d]嘧啶-6-甲醯胺( AIG01) (2.6 mg,17%)。LC/MS m/z 366 [M+1]。
根據反應圖 H 製備實例 AIH01 AIH19 反應圖 H 步驟 1 :鈴木 (Suzuki) 交叉偶合一般程序在惰性氛圍下,向各反應小瓶中添加適宜市售雜芳基硼酸酯(120 µM,1.2 eq.),接著添加4-(4-溴-1-甲基-1 H-咪唑-2-基)-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Int-HG-5) (100 µmol之含於二噁烷中之0.125M溶液,1.0 eq.)、K 3PO 4(300 µmol之含於水中之1.5M溶液,3.0 eq.)及Pd(dppf)Cl 2(5 µmol,0.05 eq.)。將小瓶加蓋,加熱至100℃,及攪拌16小時。將反應溶液藉由Speedvac濃縮及將小瓶用H 2O (1 mL每次)稀釋。將水溶液用3份EtOAc (1 mL每次)萃取。收集合併之有機萃取物及藉由Speedvac濃縮。
步驟 2 :醯胺脫去保護基一般程序向含有來自步驟1之獨特中間體之各反應小瓶中添加TFA/H 2O (10:1)之溶液。將小瓶加蓋,加熱至80℃及攪拌16小時。將反應溶液藉由Speedvac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HPLC純化,以得到實例 AIH01 AIH19
實例編號 結構 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H01 4-[4-(3-乙基-1-甲基-1 H-吡唑-4-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65實測值
AIH02 4-[4-(1,3-二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51實測值
AIH03 1-甲基-4-[1-甲基-4-(1-丙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65實測值
AIH04 1-甲基-4-[1-甲基-4-(1-甲基-1 H-吡唑-5-基)-1 H-咪唑-2-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37實測值
AIH05 4-[4-(1-乙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51實測值
AIH06 1-甲基-4-[1-甲基-4-(1,3,5-三甲基-1H-吡唑-4-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65實測值
AIH07 4-{4-[1-(2-氟乙基)-1H-吡唑-4-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69實測值
AIH08 4-{4-[1-(二氟甲基)-1H-吡唑-4-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73實測值
AIH09 1-甲基-4-[1-甲基-4-(1-甲基-1H-吡唑-4-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37實測值
AIH10 4-[4-(1-乙基-3-甲基-1H-吡唑-4-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65實測值
AIH11 4-{4-[1-(2-羥乙基)-1H-吡唑-4-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68實測值
AIH12 4-[4-(1-乙基-4-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65實測值
AIH13 1-甲基-4-[1-甲基-4-(1-甲基-1H-吡唑-3-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37實測值
AIH14 4-[4-(1-乙基-1H-吡唑-4-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51實測值
AIH15 4-[4-(1,4-二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51實測值
AIH16 4-[4-(1,3-二甲基-1H-吡唑-4-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51實測值
AIH17 4-[4-(1-乙基-1H-吡唑-3-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51實測值
AIH18 1-甲基-4-[1-甲基-4-(1-丙基-1H-吡唑-4-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65實測值
AIH19 1-甲基-4-{1-甲基-4-[1-(丙-2-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65實測值
根據反應圖 J 製備 1- 乙基 -4-{4-[1-(3- 羥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J01) 反應圖 J 步驟 1 合成 1- 乙基 -4-{4-[1-(3- 羥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J01)在N 2下,向用冰水浴冷卻之含於DCM (6 mL)中之1-乙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AIC03)(120 mg,0.284mmol)之黃色溶液中逐滴添加BCl 3(99.8 mg,0.852 mmol)。允許將所得黃色懸浮液逐漸升溫至室溫(20℃),同時攪拌48小時。LCMS分析指示反應不完全,因此將溶液於冰水浴中冷卻及在N 2下逐滴添加BCl3 (99.8 mg,0.852 mmol)之另外等分試樣。移除冰水浴及允許將所得黃色懸浮液逐漸升溫至室溫(20℃),同時攪拌21小時。LCMS分析指示反應不完全,因此將溶液於冰水浴中冷卻及在N 2下逐滴添加BCl3 (166 mg,1.42 mmol)之另外等分試樣。移除冰水浴及允許將所得黃色懸浮液逐漸升溫至室溫(20℃),同時攪拌21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0 ℃,用MeOH (2 mL)中止,用NH 3/MeOH (7M)鹼化至pH 7至8,然後升溫至室溫及攪拌30分鐘。將所得溶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用水(5 mL)稀釋及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將溶液用2份DCM/MeOH (10:1,5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鹽水(5 mL)洗滌,經無水Na 2SO 4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粗產物。將粗製殘留物藉由製備型TLC (矽膠,DCM:MeOH=10:1,Rf為約0.3)純化以得到淺黃色固體,將其進一步凍乾16小時,以得到呈淺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乙基-4-{4-[1-(3-羥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J01)(15.78 mg,14%)。LCMS [M+H] = 409.2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80 (s, 1H), 8.38 (s, 1H), 7.84-8.01 (m, 3H), 6.32 (s, 1H), 4.55-4.68 (m, 4H), 4.23 (s, 3H), 3.46 (q, J= 5.3 Hz, 2H), 2.19 (s, 3H), 1.93-2.03 (m, 2H), 1.45 (t, J= 7.3 Hz,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反應圖C之步驟1至3中所用之方法,接著合成1-乙基-4-{4-[1-(3-羥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實例 AIJ01)之反應圖J中所用之程序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起始物質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J02 Int-HG-6 E-1 4-{4-[1-(3-羥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咯并[3,2-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94.2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23 (s, 1H), 7.90 (br s, 1 H), 7.77 (s, 1H), 7.68 (d, J= 3.3 Hz, 1H), 7.66 (br s, 1H), 7.27 (d, J= 3.0 Hz, 1H), 6.28 (s, 1H), 4.55-4.64 (m, 3H), 4.17 (s, 3H), 3.95 (s, 3H), 3.44 (q, J= 6.2 Hz, 2H), 2.18 (s, 3H), 1.96 (quin, J= 6.8 Hz, 2H)。
根據反應圖 K 製備 4-{1- 乙基 -4-[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K01) 反應圖 K 步驟 1 :合成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4-{1- 乙基 -4-[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K-1)向含於無水甲苯(16 mL)中之5-(1-乙基-1H-咪唑-4-基)-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 (Int-TG-15)(510 mg,2.05 mmol)及4-溴-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 H-吡唑并[4,3- c]吡啶-6-甲醯胺( Int-HG-1) (916 mg,2.26 mmol)之溶液中添加Pd(OAc) 2(46 mg,0.205 mmol)、dppf (228 mg,0.411 mmol)、((噻吩-2-羰基)氧基)銅(157 mg,0.823 mmol)及新戊酸銫(961 mg,4.11 mmol)。將混合物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及加熱至100℃,並攪拌16小時。然後將反應過濾,在真空下濃縮,用CH 2Cl 2稀釋,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20至80% CH 2Cl 2/EtOAc)純化,以得到呈棕色膠之標題化合物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1-乙基-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K-1)(1.067 g,91%)。LCMS [M+H] = 573.2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8.92 (s, 1H), 8.24 (s, 1H), 8.09 (br t, J= 5.7 Hz, 1H), 7.29 (s, 1H), 7.23 (s, 1H), 6.42-6.48 (m, 2H), 6.22 (s, 1H), 4.54-4.68 (m, 6H), 4.13 (s, 3H), 3.82 (s, 3H), 3.78 (s, 3H), 3.40 (t, J= 6.1 Hz, 2H), 3.25 (s, 3H), 2.28 (s, 3H), 2.11-2.23 (m, 2H), 1.40 (t, J= 7.2 Hz, 3H)。
步驟 2 :合成 4-{1- 乙基 -4-[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K01)在室溫下,向含於HFIP (15mL)中之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1-乙基-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K-1)(1.067 g,1.86 mmol)之溶液中添加甲磺酸(895 mg,9.32 mmol)及攪拌1小時。然後將反應用NH 3/MeOH鹼化至pH = 8,在真空下濃縮,用CH 2Cl 2稀釋,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97至100% CH 2Cl 2/MeOH)純化,然後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97至100% CH 2Cl 2/MeOH)再純化。然後將該物質藉由凍乾乾燥,用MTBE (50 mL)研磨3小時,及經由過濾收集固體。將該物質再次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Combi-flash,99至100% EtOAc /MeOH)純化,以得到呈灰色固體之化合物4-{1-乙基-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K01)(559 mg,56%)。LCMS [M+H] = 423.3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80 (d, J= 0.8 Hz, 1H), 8.36 (d, J= 0.9 Hz, 1H), 7.89-7.93 (m, 2H), 7.75 (br s, 1H), 6.33 (s, 1H), 4.75 (q, J= 7.3 Hz, 2H), 4.62 (t, J= 7.3 Hz, 2H), 4.19 (s, 3H), 3.36 (t, J= 6.1 Hz, 2H), 3.19 (s, 3H), 2.18 (s, 3H), 2.01-2.09 (m, 2H), 1.45 (t, J= 7.2 Hz, 3H)。
根據反應圖 L 製備 4-(4-{1-[3-( 二氟甲氧基 ) 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L01) 反應圖 L 步驟 1 :合成 4-(4-{1-[3-( 二氟甲氧基 ) 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L-1) 向含於CH 2Cl 2(0.4 mL)中之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4-[1-(3-羥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E-3) (195 mg,0.358 mmol)之溶液中添加含(溴二氟甲基)三甲基矽烷(73 mg,0.36 mmol)及KOAc (70 mg,0.72 mmol)之H 2O (0.4 mL)及在18℃下攪拌16小時。然後向反應中添加MeOH及在真空下濃縮。將殘留物溶於CH 2Cl 2(15 mL)及H 2O (25 mL)中及分離相。收集水相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棕色固體之4-(4-{1-[3-(二氟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1)(170 mg),使用其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595.4實測值。
步驟 2 :合成 4-(4-{1-[3-( 二氟甲氧基 ) 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甲酸鹽 ( 實例 AIL01) 在室溫(18℃)下,向含於HFIP (2.5 mL)中之4-(4-{1-[3-(二氟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1)(250 mg)之溶液中添加甲磺酸(402 mg,4.18 mmol)及攪拌1.5小時。將粗製混合物經由製備型HPLC (Boston Prime C18 150 x 30 mm x 5 µm管柱,2至42% MeCN/H 2O與甲酸(0.225%),25 mL/min)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4-(4-{1-[3-(二氟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甲酸鹽 (AIL01)(38 mg,17%歷經2個批次)。LCMS [M+H] = 445.4實測值。 1H NMR (甲醇-d 4) δ: 8.80 (s, 1H), 8.52 (s, 1H), 8.42 (br s, 2H), 8.22 (t, J= 54.0 Hz, 1H), 7.26 (s, 1H), 5.48 (t, J= 7.5 Hz, 2H), 4.37 (s, 3H), 4.23 (s, 3H), 3.66 (t, J= 5.8 Hz, 2H), 2.74 (s, 3H), 2.14-2.26 (m, 2H); 19F NMR (甲醇-d 4) δ: -97.73 (s, 1F)。
根據反應圖 M 製備 1- 甲基 -4-[1- 甲基 -4-(3- 甲基 -1-{[(2R)- 氧雜環丁烷 -2- ] 甲基 }-1H- 吡唑 -5-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M01) 反應圖 M 步驟 1 合成 ( Rac)-1- 甲基 -4-(1- 甲基 -4-{3- 甲基 -1-[( 氧雜環丁烷 -2- ) 甲基 ]-1H- 吡唑 -5-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酸甲酯 (M-1)向反應容器中放入( Rac)-3-甲基-5-(1-甲基-1H-咪唑-4-基)-1-[(氧雜環丁烷-2-基)甲基]-1H-吡唑( Int-TG-24) (297.8 mg,1.28 mmol)、4-溴-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甲酯( HG-1d) (519 mg,1.92 mmol)、Pd(OAc) 2(57.6 mg,0.256 mmol)、CuI (48.8 mg,0.256 mmol)、PPh 3(67.3 mg,0.256 mmol)、Cs 2CO 3(1250 mg,3.85 mmol)、PivOH (157 mg,1.54 mmol)及PhMe (8 mL)。將溶液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及加熱至110℃持續20小時。自加熱移除反應及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懸浮液過濾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HPLC (Boston Prime C18150 x 30 mmx 5 µm管柱,20至60% MeCN/H 2O (0.05% NH 4OH v/v),25 mL/min)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Rac)-1-甲基-4-(1-甲基-4-{3-甲基-1-[(氧雜環丁烷-2-基)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甲酯 (M-1)(80 mg,15%)。LCMS [M+H] = 422.3實測值;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 8.76 (s, 1H), 8.27 (s, 1H), 7.61 (s, 1H), 6.36 (s, 1H), 5.27 (quin, J= 6.4 Hz, 1H), 5.00 (dd, J= 6.2, 14.1 Hz, 1H), 4.83 - 4.80 (m, 1H), 4.68 - 4.62 (m, 1H), 4.55 - 4.48 (m, 1H), 4.30 (s, 3H), 4.15 (s, 3H), 4.01 (s, 3H), 2.77 - 2.60 (m, 2H), 2.27 (s, 3H)。
步驟 2 合成 1- 甲基 -4-[1- 甲基 -4-(3- 甲基 -1-{[(2R)- 氧雜環丁烷 -2- ] 甲基 }-1H- 吡唑 -5-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酸甲酯 (M-2) 1- 甲基 -4-[1- 甲基 -4-(3- 甲基 -1-{[(2S)- 氧雜環丁烷 -2- ] 甲基 }-1H- 吡唑 -5-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酸甲酯 (M-3)將( Rac)-1-甲基-4-(1-甲基-4-{3-甲基-1-[(氧雜環丁烷-2-基)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甲酯 (M-1) 之外消旋混合物(90 mg,0.214 mmol)藉由對掌性製備型SFC (Daicel Chiralpak IC 250 mm*30 mm,10 µm管柱,50% EtOH (0.1% NH 4OH)/CO 2,80 mL/min)純化,以得到標題化合物1-甲基-4-[1-甲基-4-(3-甲基-1-{[(2R)-氧雜環丁烷-2-基]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甲酯 (M-2)(40 mg,44%) LCMS [M+H] = 422.3實測值及1-甲基-4-[1-甲基-4-(3-甲基-1-{[(2S)-氧雜環丁烷-2-基]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甲酯 (M-3)(50 mg,56%) LCMS [M+H] = 422.3實測值,各自呈白色固體。任意指定對映異構體之絕對立體化學(第一溶離峰( R)及第二溶離峰( S))。
步驟 3 合成 1- 甲基 -4-[1- 甲基 -4-(3- 甲基 -1-{[(2R)- 氧雜環丁烷 -2- ] 甲基 }-1H- 吡唑 -5-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M01)向含有1-甲基-4-[1-甲基-4-(3-甲基-1-{[(2R)-氧雜環丁烷-2-基]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酸甲酯 (M-2)(40.0 mg,0.0949 mmol)之反應容器中添加NH 3(含於MeOH中之7M溶液) (5 mL,30 mmol)。將反應在20℃下攪拌18小時及然後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HPLC (Phenomenex Gemini-NX 80*40 mm*3 µm管柱,13至53% MeCN/H 2O (0.05% NH 4OH v/v),25 mL/min)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甲基-4-[1-甲基-4-(3-甲基-1-{[(2R)-氧雜環丁烷-2-基]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M01)(28 mg,73%)。LCMS [M+H] = 407.4實測值; 1H NMR (400 MHz,甲醇-d 4) δ = 8.80 (d, J= 1.0 Hz, 1H), 8.31 (d, J= 1.0 Hz, 1H), 7.68 (s, 1H), 6.38 (s, 1H), 5.28 (quin, J= 6.3 Hz, 1H), 5.00 (dd, J= 6.3, 14.3 Hz, 1H), 4.85 - 4.79 (m, 1H), 4.68 - 4.62 (m, 1H), 4.50 (td, J= 6.0, 9.0 Hz, 1H), 4.27 (s, 3H), 4.19 (s, 3H), 2.78 - 2.58 (m, 2H), 2.28 (s,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合成1-甲基-4-[1-甲基-4-(3-甲基-1-{[(2R)-氧雜環丁烷-2-基]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M01)之反應圖M之步驟3中所用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所用之起始物質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M02 M-3 1-甲基-4-[1-甲基-4-(3-甲基-1-{[(2S)-氧雜環丁烷-2-基]甲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07.4實測值; 1H NMR (甲醇-d 4) δ: 8.81 (s, 1H), 8.31 (s, 1H), 7.68 (s, 1H), 6.38 (s, 1H), 5.23-5.32 (m, 1H), 4.96-5.04 (m, 1H), 4.81-4.85 (m, 1H), 4.62-4.67 (m, 1H), 4.47-4.54 (m, 1H), 4.27 (s, 3H), 4.19 (s, 3H), 2.59-2.77 (m, 2H), 2.28 (s, 3H)。
根據反應圖 N 製備 1- 環丙基 -4-{4-[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N01) 反應圖 N 步驟 1 合成 6- -1- 環丙基 -4-{4-[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N-1)向含於無水甲苯(3 mL)中之4,6-二氯-1-環丙基-1H-吡唑并[4,3-c]吡啶 (Int-HG-7)(129.4 mg,0.567 mmol)及1-(3-甲氧基丙基)-3-甲基-5-(1-甲基-1H-咪唑-4-基)-1H-吡唑 (Int-TG-25)(160 mg,0.681 mmol)之黃色溶液中添加Pd(OAc) 2(25.5 mg,0.113 mmol)、dppf (62.9 mg,0.113 mmol)、噻吩-2-甲酸銅(I) (CuTC) (43.3 mg,0.227 mmol)及CsOPiv (266 mg,1.13 mmol)。將所得混合物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及加熱至100℃ (加熱塊)持續16小時。自加熱塊移除反應及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溶液用10% MeOH/DCM稀釋,透過矽藻土墊過濾,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12至75%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膠之標題化合物6-氯-1-環丙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 (N-1)(160 mg,66%)。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8.84 (s, 1H), 7.44 (d, J= 0.8 Hz, 1H), 7.28 (s, 1H), 6.24 (s, 1H), 4.69 (t, J= 7.2 Hz, 2H), 4.25 (s, 3H), 3.64 - 3.55 (m, 1H), 3.43 (t, J= 6.1 Hz, 2H), 3.29 (s, 3H), 2.31 (s, 3H), 2.24 - 2.15 (m, 2H), 1.25 - 1.21 (m, 4H)。
步驟 2 合成 1- 環丙基 -4-{4-[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腈 (N-2)向含於DMA (2 mL)中之6-氯-1-環丙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 (N-1)(160 mg,0.376 mmol)及Zn粉(21.1 mg,0.323 mmol)、( t-Bu 3P) 2Pd (38.4 mg,0.0751 mmol)之溶液中添加Zn(CN) 2(90.0 mg,0.766 mmol)。將所得混合物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加熱至120℃及攪拌18小時。自加熱塊移除反應及逐漸冷卻至室溫。將溶液用EtOAc (5 mL)稀釋及透過矽藻土墊過濾。將濾液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及用H 2O (5 mL)稀釋。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EtOAc (5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3份鹽水(10 mL)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粗製物1-環丙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腈 (N-2)(150 mg),將其用於下個步驟無需進一步純化。LCMS [M+H] = 417.3實測值。
步驟 3 合成 1- 環丙基 -4-{4-[1-(3- 甲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N01)在5℃下,向含於DMSO (1.2 mL)/MeOH (3.6 mL)中之粗製物1-環丙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腈 (N-2)(150 mg,0.360 mmol)之淺黃色懸浮液中逐滴添加NaOH (72 mg,1.80 mmol,2M含於H 2O中),以維持內部溫度低於10℃。在完成添加後,將H 2O 2(408 mg,3.60mmol,30%溶液)添加至該反應混合物中。在此階段,移除冰浴及將反應逐漸升溫至室溫(27 ℃),同時攪拌3小時。將反應反向中止至含有冰冷飽和Na 2SO 3(10 mL)之燒瓶中。將溶液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及分離相。將水相用3份EtOAc (1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3份鹽水(10 mL)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HPLC (YMC-Triart Prep C18 150*40 mm*7 µm管柱,21至61 MeCN/H 2O (0.05% NH 4OH v/v),60 mL/min)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體之標題化合物1-環丙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N01)(85 mg,52%歷經2個步驟)。LCMS [M+H] = 435.2實測值;1H NMR (DMSO-d6) δ: 8.75 (s, 1H), 8.31 (s, 1H), 7.89-7.99 (m, 2H), 7.84 (s, 1H), 6.30 (s, 1H), 4.61 (t, J= 7.3 Hz, 2H), 4.22 (s, 3H), 3.95-4.00 (m, 1H), 3.34-3.37 (m, 2H), 3.19 (s, 3H), 2.18 (s, 3H), 2.00-2.08 (m, 2H), 1.16-1.24 (m, 4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合成1-環丙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N01)之反應圖N之步驟1至3中所用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起始物質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N02 Int-HG-8 Int-TG-25 1-(二氟甲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1H NMR (DMSO-d 6) δ: 9.10 (s, 1H), 8.51 (s, 1H), 8.46 (t, J=57.3 Hz, 1H), 8.01 (br s, 2H), 7.89 (s, 1H), 6.33 (s, 1H), 4.58-4.65 (m, 2H), 4.24 (s, 3H), 3.35-3.38 (m, 2H), 3.20 (s, 3H), 2.18 (s, 3H), 2.01-2.09 (m, 2H); 19F NMR (DMSO-d 6) δ: –95.95 (s, 2F)。
AIN03 Int-HG-9 Int-TG-25 1-(氟甲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27.4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9.00 (s, 1H), 8.59 (s, 1H), 7.92-8.04 (m, 2H), 7.87 (s, 1H), 6.72 (d, J= 53.2 Hz, 2H), 6.32 (s, 1H), 4.62 (t, J= 7.3 Hz, 2H), 4.24 (s, 3H), 3.37 (t, J= 6.0 Hz, 2H), 3.20 (s, 3H), 2.18 (s, 3H), 2.01-2.09 (m, 2H); 19F NMR (DMSO-d 6) δ: -164.40 (s, 1F)。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用於合成1-環丙基-4-{4-[1-(3-甲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N01)之反應圖N之步驟1至3之方法,接著反應圖B之步驟3中所用之程序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起始物質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N04 Int-HG-2 Int-TG-10 1-乙基-4-[4-(1-乙基-4-羥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395.3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3 (s, 1H), 8.35 (s, 1H), 8.10 (s, 1H), 7.80-7.99 (m, 2H), 7.78 (s, 1H), 4.49-4.65 (m, 4H), 4.26 (s, 3H), 2.11 (s, 3H), 1.44 (t, J= 7.2 Hz, 3H), 1.36 (t, J= 7.2 Hz, 3H)。
根據反應圖 P 製備 4-{4-[1-( 氰基甲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P01) 4-{4-[1-(2- 胺基 -2- 側氧基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P02) 反應圖 P 步驟 1 :合成 [3- 甲基 -5-(1- 甲基 -1H- 咪唑 -4- )-1H- 吡唑 -1- ] 乙腈 (P-1)向含於無水DMF (2.0 mL)中之[5-(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1-基]乙腈 (Int-TG-27)(70 mg,0.37 mmol)之溶液中添加K 2CO 3(129 mg,0.935 mmol),接著逐滴添加碘甲烷(66 mg,0.47 mmol)。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然後將混合物用鹽水(5 mL)稀釋,分離相,及將水相用EtOAc (5 mL x 3)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鹽水(5 mL x 3),經無水Na 2SO 3乾燥,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3-甲基-5-(1-甲基-1H-咪唑-4-基)-1H-吡唑-1-基]乙腈 (P-1)(68 mg,91%)。LCMS [M+H] = 202.1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7.51 (s, 1H), 7.14 (d, J= 1.0 Hz, 1H), 6.16 (s, 1H), 5.65 (s, 2H), 3.76 (s, 3H), 2.28 (s, 3H)。
步驟 2 :合成 4-{4-[1-( 氰基甲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P-2)向含於無水甲苯(5.0 mL)中之[3-甲基-5-(1-甲基-1H-咪唑-4-基)-1H-吡唑-1-基]乙腈 (P-1)(65 mg,0.32 mmol)及4-溴-N-(2,4-二甲氧基苄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Int-HG-1)(144 mg,0.355 mmol)之溶液中添加Pd(OAc) 2(27 mg,0.12 mmol)、dppf (36 mg,0.065 mmol)、((噻吩-2-羰基)氧基)銅(25 mg,0.129 mmol)及新戊酸銫(151 mg,0.646 mmol)。將混合物用N 2沖洗2分鐘,密封,加熱至100℃及攪拌40小時。然後將反應透過矽藻土墊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20 g SiO 2,Combi-flash,20至100% EtOAc/石油醚)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4-[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P-2)(30 mg,18%)。LCMS [M+H] = 526.4實測值; 1H NMR (氯仿-d) δ: 8.85 (s, 1H), 8.26-8.34 (m, 2H), 7.28-7.35 (m, 2H), 6.43-6.53 (m, 2H), 6.26 (s, 1H), 5.72 (s, 2H), 4.62-4.71 (m, 2H), 4.17-4.22 (m, 6H), 3.89 (s, 3H), 3.81 (s, 3H), 2.32 (s, 3H)。
步驟 3 合成 4-{4-[1-( 氰基甲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P01) 4-{4-[1-(2- 胺基 -2- 側氧基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P02)向含於HFIP (1.0 mL)中之4-{4-[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P-2)(32 mg,0.061 mmol)之溶液中添加甲磺酸(58 mg,0.61 mmol)及攪拌2小時。然後將反應在真空下濃縮,用CH 2Cl 2/MeOH (10:1 v:v,5 mL)稀釋,用含NH 3之MeOH (7M)鹼化至pH 7至8,過濾,將濾餅用CH 2Cl 2/MeOH (10:1 v:v,1 mL x 3)洗滌,及將濾液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混合物經由製備型薄層層析法(CH 2Cl 2/MeOH,10:1 v:v)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4-[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P01)(9 mg,39%)。LCMS [M+H] = 376.2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84 (s, 1H), 8.38 (s, 1H), 7.85-8.02 (m, 3H), 6.46 (s, 1H), 5.81 (s, 2H), 4.17-4.29 (m, 6H), 2.22 (s, 3H)。另外,分離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4-[1-(2-胺基-2-側氧基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P02)(4 mg,17%)。LCMS [M+H] = 394.4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6 (d, J= 1.0 Hz, 1H), 8.35 (d, J= 1.0 Hz, 1H), 7.95 (br s, 1H), 7.83-7.90 (m, 2H), 7.27 (s, 1H), 7.18 (br s, 1H), 6.37 (s, 1H), 5.24 (s, 2H), 4.22 (s, 3H), 4.19 (s, 3H), 2.19 (s, 3H)。
下表中之實例係根據用於合成4-{4-[1-(氰基甲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P01)之反應圖P之步驟1至3之方法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實現之例示程序之非關鍵改變或替換來製備。
實例編號 用於步驟1 之試劑 結構/IUPAC 名稱 分析數據
AIP03 Int-TG-1 ,BnBr ,K 2CO 3 ,MeCN 4-[1-苄基-4-(3-甲基-1-丙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41實測值
AIP04 Int-TG-1 1- 溴-2- 甲氧基乙烷,K 2CO 3 ,MeCN 4-[4-(1-乙基-3-甲基-1H-吡唑-5-基)-1-(2-甲氧基乙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09實測值
AIP05 Int-TG-1 ( Rac)-1- 溴丙-2- 醇- , K 2CO 3 ,MeCN ( Rac)-4-[4-(1-乙基-3-甲基-1H-吡唑-5-基)-1-(2-羥丙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LCMS [M+H] = 409實測值
根據反應圖 Q 製備 4-{4-[1-(2- 氰基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Q01) 反應圖 Q 步驟 1 合成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4-{1- 甲基 -4-[3- 甲基 -1-(3- 側氧基丙基 )-1H- 吡唑 -5- ]-1H- 咪唑 -2-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Q-1)向含於DCM (20 mL)中之 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4-[1-(3-羥丙基)-3-甲基-1 H-吡唑-5-基]-1-甲基-1 H-咪唑-2-基}-1-甲基-1 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E-3) (600 mg,0.83 mmol)之橙色溶液中添加戴斯-馬丁(Dess-Martin)高碘烷(526 mg,1.24 mmol)。將所得混合物在20℃下攪拌16小時。將所得黃色懸浮液用DCM (20 mL)稀釋,在矽藻土墊上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40 g SiO 2,0至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4-{1-甲基-4-[3-甲基-1-(3-側氧基丙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Q-1)(500 mg,83%)。LCMS [M+H] = 543.1實測值; 1H NMR (400 MHz,氯仿-d) δ = 9.86 (t, J= 1.2 Hz, 1H), 8.80 (d, J= 1.0 Hz, 1H), 8.31 (br t, J= 6.4 Hz, 1H), 8.28 (d, J= 0.9 Hz, 1H), 7.31 (d, J= 8.3 Hz, 1H), 7.27 (br s, 1H), 6.51 (d, J= 2.3 Hz, 1H), 6.48 (dd, J= 2.4, 8.3 Hz, 1H), 6.21 (s, 1H), 4.98 (t, J= 7.0 Hz, 2H), 4.67 (d, J= 6.0 Hz, 2H), 4.20 (s, 3H), 4.17 (s, 3H), 3.89 (s, 3H), 3.82 (s, 3H), 3.14 (dt, J= 1.3, 7.0 Hz, 2H), 2.30 (s, 3H)。
步驟 2 合成 3-{5-[2-(6-{[(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 胺基甲醯基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4- )-1- 甲基 -1H- 咪唑 -4- ]-3- 甲基 -1H- 吡唑 -1- } 丙酸 (Q-2)向含於THF (10 mL)中之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4-{1-甲基-4-[3-甲基-1-(3-側氧基丙基)-1H-吡唑-5-基]-1H-咪唑-2-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Q-1)(420 mg,0.774 mmol)之無色混合物中添加t-BuOH (5 mL)及2-甲基-2-丁烯(1630 mg,23.2 mmol)。將所得溶液於冰水浴(0℃)中冷卻,接著緩慢添加呈含於H 2O (5 mL)中之溶液之NaClO 2(700 mg,7.74 mmol)及NaH 2PO 4(929 mg,7.74 mmol)。於添加完全後,移除冰浴,及將反應在室溫(20℃)下攪拌16小時。將反應用Na 2S 2O 3水溶液(3 mL)中止,將pH經由添加飽和NaHSO 4水溶液調整至約3至4,及將溶液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EtOAc (15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鹽水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急驟管柱層析法(SiO 2,Isco,0至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3-{5-[2-(6-{[(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胺基甲醯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4-基)-1-甲基-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1-基}丙酸 (Q-2)(355 mg,82%)。LCMS [M+H] = 559.1實測值。
步驟 3 合成 4-{4-[1-(3- 胺基 -3- 側氧基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Q-3)將含於DMF (10 mL)中之3-{5-[2-(6-{[(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胺基甲醯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4-基)-1-甲基-1H-咪唑-4-基]-3-甲基-1H-吡唑-1-基}丙酸 (Q-2)(355 mg,0.636 mmol)之溶液於冰水浴中冷卻至0℃。向該溶液中添加DIPEA (246 mg,1.91 mmol)、HATU (290 mg,0.763 mmol),及將反應在0℃下攪拌15分鐘。在此階段,添加NH 4Cl (170 mg,3.18 mmol)及將反應在20℃下攪拌16小時。將反應反向中止至含有冰水(5 mL)之燒瓶中及將溶液轉移至具有EtOAc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EtOAc (1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用1份NH 4Cl水溶液、1份鹽水洗滌,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TLC (SiO 2,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4-[1-(3-胺基-3-側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Q-3)(280 mg,79%)。LCMS [M+H] = 558.1實測值。
步驟 4 :合成 4-{4-[1-(2- 氰基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N-[(2,4- 二甲氧基苯基 ) 甲基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Q-4)向經攪拌之含於DCM (20 mL)中之4-{4-[1-(3-胺基-3-側氧基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Q-3)(280 mg,0.502 mmol)之懸浮液中添加N-(三乙基銨磺醯基)胺基甲酸甲酯(伯吉斯(Burgess)試劑) (359 mg,1.51 mmol)及將反應在N 2下在25℃下攪拌16小時。將反應用H 2O (10 mL)稀釋及轉移至具有DCM之分液漏斗中。分離相及將水相用3份DCM (10 mL)萃取。將合併之有機萃取物乾燥(Na 2SO 4),過濾,及在真空下濃縮。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TLC (SiO 2,10% MeOH/DCM)純化,以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4-[1-(2-氰基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Q-4)(160 mg,59%)。LCMS [M+H] = 540.1實測值。
步驟 5 :合成 4-{4-[1-(2- 氰基乙基 )-3- 甲基 -1H- 吡唑 -5- ]-1- 甲基 -1H- 咪唑 -2- }-1- 甲基 -1H- 吡唑并 [4,3-c] 吡啶 -6- 甲醯胺 ( 實例 AIQ01)向含於HFIP (5 mL)中之4-{4-[1-(2-氰基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N-[(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Q-4)(160 mg,0.297 mmol)之淺黃色溶液中添加MeSO 3H (214 mg,2.22 mmol)。反應顏色變成紫色及在室溫(20℃)下攪拌1小時。將溶液在真空下濃縮及將粗製殘留物經由製備型HPLC (Boston Prime C18 150*30 mm*5 µm管柱,15至45 MeCN/H 2O (0.05% NH 4OH v/v),30 mL/min)純化。收集含有產物之溶離份及凍乾,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4-[1-(2-氰基乙基)-3-甲基-1H-吡唑-5-基]-1-甲基-1H-咪唑-2-基}-1-甲基-1H-吡唑并[4,3-c]吡啶-6-甲醯胺 ( 實例 AIQ01)(18 mg,31%)。LCMS [M+H] = 390.3實測值; 1H NMR (DMSO-d 6) δ: 8.74 (s, 1H), 8.37 (s, 1H), 7.85-8.00 (m, 3H), 6.37 (s, 1H), 4.86 (t, J= 6.6 Hz, 2H), 4.16-4.28 (m, J= 15.4 Hz, 6H), 3.12 (t, J= 6.5 Hz, 2H), 2.20 (s, 3H)。
生物學實例 生物化學分析方法 閃爍接近分析 (SPA) 競爭結合開發放射性配位體結合分析以測定化合物相互作用是否與初始STING配位體之氚標記形式 3H-環鳥嘌呤(2',5')單磷酸腺苷(3',5')單磷酸( 3H-cGAMP)競爭。STING構築體(WT及H232R)包含具有N-端及C-端截斷二者之殘基155至341;移除N-端跨膜域(1至154),以及C-端尾(342至379)。利用大腸桿菌( E. coli)生物素連接酶(BirA)酶促達成高度特異性N-端生物素化及納入高親和力生物素化肽AviTag TM。將100 nM STING蛋白在20 µg鏈酶抗生物素(streptavidin)聚乙烯基甲苯(SA-PVT)珠上於150 mM NaCl,25 mM Hepes (pH 7.5),0.1 mM EDTA,1 mM DTT,0.005% (v/v)吐溫-20,1% (v/v) DMSO中固定。添加100 nM 3H-cGAMP及化合物及允許在室溫下達到平衡(20分鐘)。以自100 μM起始濃度之三倍稀釋系列測試化合物及標準化至完全阻斷 3H-cGAMP結合之陽性對照化合物及陰性對照DMSO。利用Cheng-Prusoff方程式(Cheng及Prusoff,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22 (1973),第3099至3108頁)自IC 50測定競爭結合之K I。用於Cheng-Prusoff方程式之 3H-cGAMP之K D值經經驗測定為針對WT STING為1 nM,及針對R232H STING為750 nM 。表 1 中提供 SPA 競爭結合數據。 1
實例編號 R232-STING SPA-IC50 Ki (µM) 實例編號 R232-STING SPA-IC50 Ki (µM)
AIA01 0.0107 AIF15 0.0466
AIA02 0.0180 AIG01 0.0818
AIA03 0.0714 AIH01 0.3519
AIA04 0.0338 AIH02 0.0227
AIB01 0.2572 AIH03 0.1483
AIC01 0.0121 AIH04 0.1510
AIC02 0.1130 AIH05 0.0933
AIC03 0.0078 AIJ01 0.0102
AID01 0.0875 AIJ02 0.0397
AIE01 0.0036 AIK01 0.0152
AIE02 0.0127 AIL01 0.0246
AIE03 0.0107 AIM01 0.1749
AIE04 0.0137 AIM02 0.1351
AIF01 0.0098 AIN01 0.0046
AIF02 0.0546 AIN02 0.0209
AIF03 0.0057 AIN03 0.0128
AIF04 0.0236 AIN04 0.0029
AIF05 >0.9901 AIP01 0.0431
AIF06 0.0182 AIP02 0.1609
AIF07 0.0020 AIP03 >0.9901
AIF08 >0.9901 AIP04 0.0352
AIF09 >0.9901 AIP05 0.0271
AIF10 0.0013 AIQ01 0.0626
AIF11 0.0003
AIF12 0.0024
AIF13 0.0029
AIF14 0.0282   
IRF3 之磷酸化: THP-1 細胞 ELISASTING活化導致TBK1之招募及IRF3轉錄因子在誘導I型干擾素之前之磷酸化。使THP-1細胞(InvivoGen)於RPMI培養基加上2 mM L-麩胺醯胺、10%胎牛血清及0.5% Pen-Strep中生長。將10 4個細胞於96孔板中接種及在37℃,5% CO 2下培育過夜。將含於培養基中之連續稀釋化合物(最終0.5% DMSO)添加至細胞中及再培育3小時。於培育後,將板在2000 rpm下離心5分鐘。然後將細胞於100 μl RIPA緩衝液中裂解及在室溫下渦旋30分鐘。然後將25 μl裂解液轉移至先前經小鼠抗人類IRF-3捕獲抗體(BD Pharmigen)塗覆之透明聚苯乙烯高結合板中,及允許在4℃下培育16小時。然後將板洗滌及在室溫下用兔抗膦基-IRF3檢測抗體(Cell Signaling Technologies)培育1.5小時。最後,在使用Glo受質試劑(R&D Systems)產生發光信號之前30分鐘添加連接HRP之二級抗體(Cell Signaling Technologies)。使用Perkin-Elmer Envision微板閱讀器量測信號。將數據標準化至已知最大化磷酸化IRF3信號之陽性對照STING促效劑之「效應%」及陰性對照為DMSO。 2 中提供 IRF3 磷酸化數據。 2
實例編號 THP-1 細胞 P-IRF3 EC50 (µM) 實例編號 THP-1 細胞 P-IRF3 EC50 (µM)
AIA01 0.67 AIF15 1.35
AIA02 0.80 AIG01 >10.0
AIA03 4.89 AIH02 4.30
AIA04 1.26 AIH03 6.58
AIC01 1.26 AIH04 >10.0
AIC02 >10.0 AIH05 >10.0
AIC03 0.65 AIJ01 0.40
AID01 6.42 AIJ02 1.51
AIE01 0.20 AIK01 0.33
AIE02 0.20 AIL01 0.53
AIE03 0.31 AIM01 >10.0
AIE04 0.69 AIM02 >10.0
AIF01 0.50 AIN01 0.73
AIF02 2.09 AIN02 0.99
AIF03 0.14 AIN03 0.68
AIF04 2.12 AIN04 0.37
AIF06 2.61 AIP01 >10.0
AIF07 0.31 AIP02 >10.0
AIF10 0.07 AIP04 1.14
AIF11 0.01 AIP05 1.23
AIF12 0.31 AIQ01 2.24
AIF13 0.25      
AIF14 1.37      
干擾素 誘導: THP-1 ISG 報告基因細胞系THP-1 Lucia™ ISG細胞(InvivoGen)在包含5種干擾素響應元件之IRF可誘導複合啟動子之控制下表現分泌之螢光素酶「Lucia」報告基因。使THP-1 Lucia™ ISG細胞於RPMI培養基加上2 mM L-麩胺醯胺、10%胎牛血清及0.5% Pen-Strep中生長。存在潮黴素(Hygromycin) B及博來黴素(Zeocin)以維持穩定轉染。將10 4個細胞於96孔板中接種及在37℃,5% CO 2下培育過夜。添加50 µL含於培養基中之連續稀釋化合物(最終0.5% DMSO)及再培育24小時。於培育後,將板在2000 rpm下離心10分鐘。將各孔之50 μl細胞培養上清液轉移至白色不透明96孔板中。將一袋QUANTI-Luc™ (InvivoGen)粉末於25 mL無內毒素之水中製備及將100 µL經製備之溫QUANTI-Luc溶液添加至含有上清液之各孔。使用Perkin-Elmer Envision微板閱讀器量測發光信號。將數據標準化至已知最大化螢光素酶信號之陽性對照STING促效劑之「效應%」及陰性對照為DMSO。 3 中提供干擾素 誘導數據。 3
實例編號 THP-1 Lucia ISG 細胞IFN-β EC50 (µM) 實例編號 THP-1 Lucia ISG 細胞IFN-β EC50 (µM)
AIA01 0.82 AIF15 1.83
AIA02 0.77 AIG01 >10.0
AIA03 4.53 AIH02 2.56
AIA04 1.31 AIH03 6.26
AIC01 1.17 AIH04 >10.0
AIC02 >10.0 AIH05 >10.0
AIC03 0.70 AIJ01 0.45
AID01 6.31 AIJ02 1.92
AIE01 0.22 AIK01 0.43
AIE02 0.27 AIL01 0.53
AIE03 0.31 AIM01 >10.0
AIE04 0.74 AIM02 8.96
AIF01 0.54 AIN01 0.80
AIF02 2.16 AIN02 1.20
AIF03 0.16 AIN03 0.85
AIF04 2.38 AIN04 0.31
AIF06 2.57 AIP01 >10.0
AIF07 0.20 AIP02 >10.0
AIF10 0.03 AIP04 1.24
AIF11 <0.01 AIP05 1.25
AIF12 0.37 AIQ01 2.26
AIF13 0.16      
AIF14 1.32      
此等實例係僅出於說明目的提供且不限制本文中所提供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一般技術者應瞭解,在不背離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或範圍下可對此作出某些變化及修改。
本說明書中引用之所有出版物及專利申請案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Claims (26)

  1. 一種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192-1
    其中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192-2
    表示5員雜芳基環中之兩個共軛雙鍵; X1選自由CH及N組成之群;X2選自由CH及N組成之群;R1選自由C1-C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C1-C2伸烷基-(環丙基)及C1-C2伸烷基-(環丁基)組成之群,該C1-C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C1-C2伸烷基-(環丙基)或C1-C2伸烷基-(環丁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及-OC1-C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選擇Z1、Z2及Z3使得:Z1為C,Z2為NR2,且Z3為CR4;或Z1為N,Z2為CR3,且Z3為CR4;或Z1為C,Z2為CR3,且Z3為NR2;R2選自由C1-C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1-C2伸烷基-(環丙基)、C1-C2伸烷基-(環丁基)及C1-C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 之群,該C1-C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1-C2伸烷基-(環丙基)、C1-C2伸烷基-(環丁基)或C1-C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1-C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R3選自由鹵基、羥基、-CN、-OC1-C4烷基、C1-C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1-C2伸烷基-(環丙基)、C1-C2伸烷基-(環丁基)及C1-C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OC1-C4烷基、C1-C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1-C2伸烷基-(環丙基)、C1-C2伸烷基-(環丁基)或C1-C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1-C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R4選自由H、鹵基、羥基、C1-C4烷基及-OC1-C4烷基組成之群,該C1-C4烷基或-OC1-C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R5選自由H、鹵基、羥基、-CN、C1-C4烷基及-OC1-C4烷基組成之群,該C1-C4烷基或-OC1-C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且R6選自由C1-C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1-C2伸烷基-(環丙基)、C1-C2伸烷基-(環丁基)及C1-C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組成之群,該C1-C4烷基、環丙基、環丁基、氧雜環丁烷基、C1-C2伸烷基-(環丙基)、C1-C2伸烷基-(環丁基)或C1-C2伸烷基-(氧雜環丁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1-C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係式(II)化合物: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194-3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
  3.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係式(III)化合物: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194-4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中R1為C1-C4烷基,該C1-C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及-OC1-C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5. 如請求項4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中R1選自由-CH3及-CH2CH3組成之群。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中R2選自由C1-C4烷基及C1-C2伸烷基-(環丙基)組成之群,該C1-C4烷基或C1-C2伸烷基-(環丙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1-C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
  7. 如請求項6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中R2選自由-CH3、-CH2CH3、-(CH2)2CH3、-CH2CF3、-(CH2)2CF3、-(CH2)3OH、-(CH2)2OCH3、-(CH2)3OCH3及-CH2(環丙基)組成之群。
  8.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 變異構物,其中R3為C1-C4烷基,該C1-C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1-C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取代基取代。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中R4選自由H及C1-C4烷基組成之群,該C1-C4烷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10. 如請求項9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中R4選自由H及-CH3組成之群。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中R5選自由H、鹵基及羥基組成之群。
  12. 如請求項1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中R5選自由H、氯及羥基組成之群。
  13.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 互變異構物,其中R6選自由C1-C4烷基及環丙基組成之群,該C1-C4烷基或環丙基視情況經各獨立地選自由鹵基、羥基、-CN及-OC1-C4烷基組成之群之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
  14. 如請求項13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中R6選自由-CH3、-CH2CH3、-CH2CHF2、-CH(CH3)2及環丙基組成之群。
  15. 一種化合物或其任一者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係選自: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197-5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198-6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199-7
    或其任一者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
  16. 一種化合物或其任一者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其係選自: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199-8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200-9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201-10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202-11
    或其任一者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
  17. 一種具有以下結構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202-12
  18. 一種具有以下結構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 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203-13
  19. 一種具有以下結構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
    Figure 111109919-A0305-02-0203-14
  20.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請求項17至1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
  21. 一種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該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水合物、立體異構物或互變異構物或請求項17至1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於製造用於治療哺乳動物之異常細胞生長之藥劑中的用途。
  22. 如請求項21之用途,其中該異常細胞生長為癌症。
  23. 如請求項22之用途,其中該癌症為肺癌、骨癌、胰臟癌、皮膚癌、頭頸癌、皮膚或眼內黑色素瘤、子宮癌、卵巢癌、直腸癌、肛門區癌、胃癌、結腸癌、乳癌、輸卵管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霍奇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食道癌、小腸癌、內分泌系統癌症、甲狀腺癌、副甲狀腺癌、腎上腺癌、軟組織肉瘤、尿道癌、陰莖癌、前列腺癌、慢性或急性白血病、淋巴細胞性淋巴瘤、膀胱癌、腎或輸尿管癌、腎細胞癌、腎盂癌、中樞神經系統(CNS)贅生物、原發性CNS淋巴瘤、脊柱軸腫瘤、腦幹膠質瘤或垂體腺瘤。
  24.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哺乳動物為人類。
  25.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治療包括投與附加治療劑。
  26. 如請求項25之用途,其中該附加治療劑選自由干擾素、CTLA-4路徑拮抗劑、抗4-1BB抗體、抗PD-1抗體及抗PD-L1抗體組成之群。
TW111109919A 2021-03-18 2022-03-17 Sting(干擾素基因刺激物)之調節劑 TWI829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62640P 2021-03-18 2021-03-18
US63/162,640 2021-03-18
US202163165459P 2021-03-24 2021-03-24
US63/165,459 2021-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6262A TW202246262A (zh) 2022-12-01
TWI829112B true TWI829112B (zh) 2024-01-11

Family

ID=8081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9919A TWI829112B (zh) 2021-03-18 2022-03-17 Sting(干擾素基因刺激物)之調節劑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4978B2 (zh)
EP (1) EP4308563A1 (zh)
JP (1) JP2024509982A (zh)
KR (1) KR20230146606A (zh)
AU (1) AU2022238001A1 (zh)
BR (1) BR112023017731A2 (zh)
CA (1) CA3213427A1 (zh)
CL (1) CL2023002737A1 (zh)
CO (1) CO2023012198A2 (zh)
CR (1) CR20230413A (zh)
DO (1) DOP2023000194A (zh)
EC (1) ECSP23070418A (zh)
IL (1) IL306034A (zh)
MX (1) MX2023010942A (zh)
TW (1) TWI829112B (zh)
UY (1) UY39676A (zh)
WO (1) WO20221954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2644A1 (en) 2022-05-18 2023-11-23 F. Hoffmann-La Roche Ag Pyrazole derivatives as sting agonist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5156A1 (en) * 2016-04-07 2017-10-12 Glaxosmithkl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Limited Heterocyclic amides useful as protein modula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6645A (en) 1990-01-23 1994-12-27 University Of Kansas Derivatives of cyclodextrins exhibiting enhanced aqueous solubility and the use thereof
KR0166088B1 (ko) 1990-01-23 1999-01-15 . 수용해도가 증가된 시클로덱스트린 유도체 및 이의 용도
GB9518953D0 (en) 1995-09-15 1995-11-15 Pfizer Lt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WO2000035296A1 (en) 1996-11-27 2000-06-22 Wm. Wrigley Jr. Company Improved release of medicament active agents from a chewing gum coating
GB9711643D0 (en) 1997-06-05 1997-07-30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Glass thermoplastic systems
AR076601A1 (es) 2009-05-21 2011-06-22 Chlorion Pharma Inc Pirimidinas como agentes terapeuticos
SG10201506906VA (en) 2010-09-09 2015-10-29 Pfizer 4-1bb binding molecules
TWI595006B (zh) 2014-12-09 2017-08-11 禮納特神經系統科學公司 抗pd-1抗體類和使用彼等之方法
US20190031765A1 (en) 2016-01-25 2019-01-31 Pfizer Inc. Combination of an ox40 agonist and a 4-1bb agonist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treating cancer
CA3024482A1 (en) 2016-05-19 2017-11-23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Macrocyclic indole derivatives
EP3642198B1 (en) 2017-06-22 2022-03-16 Curadev Pharma Limited Small molecule modulators of human sting
TWI741268B (zh) * 2018-03-15 2021-10-01 美商輝瑞股份有限公司 干擾素基因刺激劑(sting)的環戊烷為主體之調節劑
WO2020028565A1 (en) * 2018-07-31 2020-02-06 Incyte Corporation Tricyclic heteraryl compounds as sting activators
PE20220166A1 (es) 2019-03-05 2022-01-28 F Star Therapeutics Inc Compuestos, composiciones y metodos para el tratamiento de enfermedad
CN114302875A (zh) 2019-05-16 2022-04-08 斯汀塞拉股份有限公司 氧代吖啶基乙酸衍生物及使用方法
AU2020355343B2 (en) 2019-09-25 2023-11-30 Pfizer Inc. Polyheterocyclic modulators of S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5156A1 (en) * 2016-04-07 2017-10-12 Glaxosmithkl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Limited Heterocyclic amides useful as protein modulator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網路文獻 BERGER GILLES ET AL, "Pharmacological Modulation of the STING Pathway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20190501), vol. 25, no. 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2238001A1 (en) 2023-09-14
CA3213427A1 (en) 2022-09-22
IL306034A (en) 2023-11-01
KR20230146606A (ko) 2023-10-19
MX2023010942A (es) 2023-09-28
EP4308563A1 (en) 2024-01-24
UY39676A (es) 2022-10-31
US11964978B2 (en) 2024-04-23
CO2023012198A2 (es) 2023-11-30
TW202246262A (zh) 2022-12-01
WO2022195462A1 (en) 2022-09-22
BR112023017731A2 (pt) 2023-10-03
US20220306641A1 (en) 2022-09-29
CL2023002737A1 (es) 2024-04-01
CR20230413A (es) 2023-10-13
JP2024509982A (ja) 2024-03-05
ECSP23070418A (es) 2023-10-31
DOP2023000194A (es) 2023-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4084B2 (ja) Tam阻害剤としてのピロロトリアジン化合物
TWI650319B (zh) 用於調節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活性之化合物及組合物
AU2016322848B2 (en) 1-phenylpyrrolidin-2-one derivatives as perk inhibitors
AU2016226468A1 (en) TGF-beta inhibitors
KR20140103286A (ko) 인자 XIa 억제제로서 피리디논 및 피리미디논 유도체
TW200819443A (en) An imidazole derivative
US11230545B2 (en) Heterocyclic compound
JP2021515773A (ja) PI3K−γ阻害剤としてのアミノピラジンジオール化合物
JP2024026193A (ja) Rho関連プロテインキナーゼのモジュレーター
TWI757889B (zh) Sting(干擾素基因刺激因子)調節劑
US9675606B2 (en) 2-amino-3-(imidazol-2-yl)-pyridin-4-o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VEGF receptor kinase inhibitors
CN115698004A (zh) 作为hpk1抑制剂的氮杂内酰胺化合物
TWI829112B (zh) Sting(干擾素基因刺激物)之調節劑
AU2019383845B2 (en) Novel tricyclic compound as IRAK4 inhibitor
TW202317557A (zh) 雙環化合物
CN117321055A (zh) Sting(干扰素基因刺激剂)的调节剂
JP2024041730A (ja) Sting(インターフェロン遺伝子刺激因子)のモジュレーター
KR20240038624A (ko) Sting (인터페론 유전자의 자극인자)의 조정제
OA21370A (en) Modulators of s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RU2808435C2 (ru) Гетероциклическ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EA044841B1 (ru) ПРОИЗВОДНЫЕ 2,3-ДИГИДРО-1Н-ПИРРОЛО[3,4-с]ПИРИДИН-1-ОНА В КАЧЕСТВЕ ИНГИБИТОРОВ HPK1 ДЛЯ ЛЕЧЕНИЯ РА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