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7102B -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 Google Patents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7102B
TWI827102B TW111123064A TW111123064A TWI827102B TW I827102 B TWI827102 B TW I827102B TW 111123064 A TW111123064 A TW 111123064A TW 111123064 A TW111123064 A TW 111123064A TW I827102 B TWI827102 B TW I8271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plate
fan
air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3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0900A (zh
Inventor
林竹鑫
Original Assignee
林竹鑫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竹鑫 filed Critical 林竹鑫
Priority to TW111123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7102B/zh
Priority to US18/046,349 priority patent/US20230407880A1/en
Priority to CN202310392364.8A priority patent/CN117267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7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710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0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090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0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01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01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02Mounting in cavi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2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62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26Mounting or removal of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柱狀風扇及其外殼,柱狀風扇包含基座、柱狀風扇之外殼以及設於外殼內並電性連接基座內的控制模組的風扇模組,柱狀風扇之外殼包含底板、設於底板上並以鋁擠型成形之出風結構以及蓋合於出風結構上之頂板,出風結構之出風板模組係可拆組地與底板及頂板相扣合,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能藉由模組化結構設計,並以鋁擠型方式成形製造,不但能降低製造難度及成本,同時提高拆卸效率及便利性,且模組化的出風結構能透過鏡向設置並搭配風扇模組拼組成能提供二倍以上風量之大型風扇,故能在不需額外開模製造的情況下製作出多樣化產品。

Description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本創作係一種柱狀風扇及其外殼,尤指能便於拆裝清洗之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在日常生活中,電扇為一般常見應用於室內對流及消暑之電器,而為了配合不同消費者的使用環境,現今市面上所能選擇的電扇種類繁多。
而現今市面上常見之柱狀風扇主要係包含一底座及一風扇本體,所述風扇本體係可樞轉地設置於所述底座上,所述風扇本體包含一柱狀之外殼、一驅動馬達及一渦扇,所述外殼係以塑膠模具成型,所述外殼的一側形成有多數入風孔,以及位於所述外殼相對該多數入風孔的另一側之出風孔,所述驅動馬達係設置於所述外殼內,所述渦扇係連接所述驅動馬達,並能受控於所述驅動馬達進行轉動,藉此帶動氣流自該多數入風孔進入外殼內,並自出風孔吹出。
其中,由於所述柱狀風扇的的風扇本體係呈現柱狀的結構,不但能減少占用空間、且能提高收納便利性,且使用扇葉較小的圓筒型渦扇轉動時不易察覺扇葉在動,可提升空間的寧靜感。
然而現今之柱狀風扇在長期使用下,氣流長時間通過之所述柱狀風扇的入風孔及所述出風孔處容易有灰塵堆積,不但容易影響所述柱狀風扇的輸出的風量,且所述灰塵堆積處容易有塵螨等過敏原孳生,而所述過敏原可 能會隨著所述渦扇轉動時所產生的氣流流動,並自出風孔吹出到室內空間中,進而導致消費者在使用所述柱狀風扇時容易有呼吸道過敏或不適等健康安全問題,故必須定期進行清除所述外殼內部的灰塵。
但是由於所述柱狀風扇的外殼主要係由塑膠模具產生之二殼體相互拼組而成,且所述渦扇及所述驅動馬達等構件皆係藉由殼體內部的結構提供定位及支撐,若消費者要拆開所述外殼進行清潔時,會因為所述外殼的殼體內部結構較為複雜,而有難以拆卸及組裝之問題。
此外,如前述,現今之外殼為了要提供渦扇及驅動馬達之定位,會透過在殼體內部設置用以定位之結構,且所述定位結構皆係以塑膠模具成型,不但大幅提高風扇本體之外殼製造難度,且製造所需的投資成本亦非常昂貴。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柱狀風扇及其外殼,希藉此改善現今之柱狀風扇有難以拆卸清洗之問題,以及外殼開模成本較為昂貴之問題。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創作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具有一出風側,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包含:一底板;至少一出風結構,其係設置於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出風結構包含分別以鋁擠型成形之一殼板模組、一入風板模組及一導風柱,所述殼板模組、所述入風板模組及所述導風柱係依序環繞排列圈圍形成一渦流空間,且所述殼板模組與所述導風柱之間形成面向所述出風側並連通所述渦流空間之一出風口,所述入風板模組係能拆組地設置於所述底板上,所述入風板模組上形成有多數入風孔;以及 一頂板,其係設置於所述出風結構的所述殼板模組及所述導風柱上方,所述入風板模組能與所述頂板相扣接,所述頂板上形成有至少一軸孔,所述軸孔係連通所述出風結構的渦流空間,所述軸孔的位置係位於所述渦流空間的中心處。
其中,所述入風板模組包含採鋁擠型成形之複數入風板、一上定位板、一下定位板及多數限位件,每一入風板的二側分別形成有一限位槽,所述上定位板與所述下定位板係分別設置於該複數入風板的上下二端,所述入風板模組藉由所述上定位板與所述下定位板能拆組地與該頂板及該底板相扣接,該多數限位件係分別穿過所述上定位板與所述下定位板並伸入對應之入風板的限位槽內。
其中,所述出風結構包含一出風板模組,所述出風板模組係位於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的出風側處,所述出風板模組包含至少一出風板及至少一擋片,所述出風板上形成多數出風孔,該多數出風孔係連通所述渦流空間,所述擋片係設置於所述出風板頂端,並能與所述頂板相扣接。
其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能進一步包含一蓋板,所述蓋板係蓋合於所述頂板上,並形成有對應所述頂板之軸孔的至少一開孔,所述蓋板底部固設有複數磁鐵並形成有複數扣合銷及至少一組合銷,所述蓋板的磁鐵能吸附於所述頂板上,所述頂板形成有複數扣合孔以及至少一組合孔,且所述入風板模組之上定位板形成有複數配合孔,所述上定位板的配合孔係對應所述頂板的扣合孔,該複數扣合銷係分別穿過該複數配合孔及該複數扣合孔,而所述出風板模組之擋片形成有至少一對位孔,所述擋片之對位孔係對應所述頂板之組合孔,所述組合銷係穿過所述頂板之組合孔及所述擋片之對位孔。
其中,所述底板形成有複數扣接孔,所述入風板模組之下定位板形成有複數扣接凸部,所述下定位板之扣接凸部能分別伸入所述底板之扣接孔中。
其中,所述底板形成有複數裝配孔,所述出風板底端凸伸形成複數裝配凸部,該複數裝配凸部係能扣入所述底板之該複數裝配孔中。
其中,所述殼板模組包含採鋁擠型成形之複數殼板以及多數定位件,每一殼板的二側分別形成有一定位槽,該多數定位件係分別穿過所述頂板與所述底板並鎖設對應之殼板的定位槽中。
其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能包含二個所述出風結構,該二出風結構係相互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上,且該二出風結構之殼板模組係相鄰設置,且該二出風結構之入風板模組係分別位於該二出風結構的相對二側。
其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能包含四個所述出風結構、二導風板及二銜接板,該四個出風結構能分別定義為二前出風結構及二後出風結構,該二前出風結構係間隔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鄰近出風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係相鄰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相對所述出風側之另一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出風口與該二前出風結構之間形成有一流通空間,該二導風板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導風柱並朝所述出風側方向延伸,該二銜接板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導風柱與該二前出風結構之殼板模組之間。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創作之柱狀風扇包含:一基座;一控制模組,其係設置於所述基座中;一如前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係設置於所述基座上;以及至少一風扇模組,其係設置於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內,所述風扇模組包含一驅動馬達及一扇葉組件,所述驅動馬達係設置於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的底板 上並電性連接所述控制模組,所述扇葉組件包含連接所述驅動馬達之一渦輪扇葉、形成於所述渦輪扇葉端部之一軸桿以及設置於所述軸桿頂端之一軸套,所述軸桿係伸入所述頂板上對應之軸孔中,所述軸套係套設於所述軸桿頂端並設置於對應之軸孔內,所述驅動馬達能帶動所述軸桿,使該複數渦輪扇葉轉動。
其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能包含二個所述出風結構且所述柱狀風扇能包含二個所述風扇模組,該二出風結構係相互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上,且該二出風結構之殼板模組係相鄰設置,且該二出風結構之入風板模組係分別位於該二出風結構的相對二側,該二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及扇葉組件能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出風結構的渦流空間中,且該二風扇模組之扇葉組件係相互鏡像設置,且該二驅動馬達的驅動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能包含四個所述出風結構、二導風板及二銜接板,且所述柱狀風扇能包含四個所述風扇模組,該四個出風結構能分別定義為二前出風結構及二後出風結構,該二前出風結構係間隔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鄰近出風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係相鄰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相對所述出風側之另一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出風口與該二前出風結構之間形成有一流通空間,該二導風板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導風柱並朝所述出風側方向延伸,該二銜接板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導風柱與該二前出風結構之殼板模組之間。
該四風扇模組能分別定義為二前風扇模組及二後風扇模組,該二前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及扇葉組件能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前出風結構的渦流空間中,且該二前風扇模組之扇葉組件係相互鏡像設置,且該二前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的驅動方向相反,該二後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及扇葉組件能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後出風結構的渦流空間中,且該二後風扇模組之扇葉組件係相互鏡像設置,且該二後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的驅動方向相反。
此外,所述出風結構能進一步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裝飾片及至少一第二裝飾片,且所述殼板的外側能形成有至少一裝飾槽,所述第一裝飾片係設置於所述殼板之裝飾槽內;且所述導風柱的外側能形成有至少一裝配槽,所述第二裝飾片係設置於所述導風柱之裝配槽中,能藉此提高美觀效果。
本創作柱狀風扇能藉由操作所述控制模組以啟動並控制所述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的轉速,而當所述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運轉時,所述風扇模組之扇葉組件會在驅動馬達的帶動下旋轉,並將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外的氣流自所述入風板模組的入風孔處引入所述渦流空間中,使所述氣流能隨著所述扇葉組件的渦輪扇葉轉動方向流動,當氣流流動至所述導風柱的位置時,所述導風柱能將氣流朝出風口的方向導出,使氣流能自所述出風口處吹出,進而提供消費者室內通風及降溫消暑之效果。
其中,本創作柱狀風扇及其外殼能具備有下列優點:
1.能便於拆卸及清洗: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能藉由模組化之出風結構之結構設計,搭配以扣接方式扣設於底板及頂板上的入風板模組,藉此能提供消費者能在不需另外使用手工具的情況下,即可快速地將所述入風板模組拆卸下來清洗,能有效提高拆卸效率及便利性。
2.能大幅降低製造難度及製造成本: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係採用鋁擠形成型之殼板模組、入風板模組及導風柱之部件相互組接設置,透過以鋁擠型成形的方式能大幅降低製造難度及開模成本。
3.能提高產品多樣性:如前述,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係採用模組化的結構設計,使製造廠商能在無需另外開模製造的情況下,直接依據產品需求設定而設置有多組鏡像配合設置之出風結構,並搭配多組對應方向之風扇模組設置,以提供多種不同風量大小的產品供消費者選擇,使製造廠商無須承受大型 風扇之大模具開模成本,即能有效提高產品的多樣性並供消費者選擇,以達到客製化的需求。
10a,10b,10c:柱狀風扇之外殼
11:底板
111:扣接孔
112:裝配孔
12:出風結構
12a:前出風結構
12b:後出風結構
121:殼板模組
1211:殼板
1212:定位件
1213:定位槽
1214:裝飾槽
122:入風板模組
1221:入風孔
1222:入風板
1223:上定位板
1224:下定位板
1225:限位件
1226:限位槽
1227:配合孔
1228:扣接凸部
123:導風柱
1231:裝配槽
124:渦流空間
125:出風口
126:出風板模組
1261:出風板
1262:擋片
1263:出風孔
1264:對位孔
1265:裝配凸部
127:第一裝飾片
128:第二裝飾片
13:頂板
131:軸孔
132:扣合孔
133:組合孔
14:蓋板
141:開孔
142:磁鐵
143:扣合銷
144:組合銷
145:飾布
15:導風板
16:銜接板
17:流通空間
20:基座
30:控制模組
40:風扇模組
40a:前風扇模組
40b:後風扇模組
41:驅動馬達
42:扇葉組件
421:渦輪扇葉
422:軸桿
423:軸套
圖1: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出風結構、頂板與蓋板之局部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出風結構及底板之局部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的出風結構與底板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入風板模組、出風板模組、頂板與蓋板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入風板模組、出風板模組與底板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殼板模組、導風柱與頂板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俯視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之俯視剖面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俯視剖面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4: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出風結構、頂板與蓋板之局部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15: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基座、柱狀風扇之外殼之局部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16: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入風板模組、出風板模組、與蓋板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7: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入風板模組及出風板模組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8: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頂板、殼板模組、導風柱及扇葉組件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9: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氣流流動方向示意圖。
圖20: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1: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之氣流流動方向示意圖。
圖22: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3: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氣流流動方向示意圖。
圖24: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蓋板設置飾布之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12,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之數種較佳實施例,其具有一出風側,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包含一底板11、至少一出風結構12及一頂板13。
如圖3至圖12所示,所述出風結構12係設置於所述底板11的上方,所述出風結構12包含分別以鋁擠型成形之一殼板模組121、一入風板模組122及一導風柱123,所述殼板模組121、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及所述導風柱123係依序環繞排列圈圍形成一渦流空間124,且所述殼板模組121與所述導風柱123之間形成面向所述出風側並連通所述渦流空間124之一出風口125,所述入風板模組122係能拆組地設置於所述底板11上,所述入風板模組122上形成有多數入風孔1221。
如圖2、圖5、圖7所示,所述頂板13係設置於所述出風結構12的所述殼板模組121及所述導風柱123上方,所述入風板模組122能與所述頂板13相扣接,所述頂板13上形成有至少一軸孔131,所述軸孔131係連通所述出風結構12的渦流空間124,所述軸孔131的位置係位於所述渦流空間124的中心處。
其中,如圖2至圖6所示,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包含採鋁擠型成形之複數入風板1222、一上定位板1223、一下定位板1224及多數限位件1225,每一入風板1222的二側分別形成有一限位槽1226,所述上定位板1223與所述下定位板1224係分別設置於該複數入風板1222的上下二端,所述入風板模組122藉由所述上定位板1223與所述下定位板1224能拆組地與該頂板13及該底板11相扣接,該多數限位件1225係分別穿過所述上定位板1223與所述下定位板1224並伸入對應之入風板1222的限位槽1226內。
其中,如圖3至圖6所示,所述出風結構12包含一出風板模組126,所述出風板模組126係位於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的出風側處,所述出風板模組126包含至少一出風板1261及至少一擋片1262,所述出風板1261上形成多數出風孔1263,該多數出風孔1263係連通所述渦流空間124,所述擋片1262係設置於所述出風板1261頂端,並能與所述頂板13相扣接。
其中,如圖1、圖2、圖5所示,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能進一步包含一蓋板14,所述蓋板14係蓋合於所述頂板13上,並形成有對應所述頂板13之軸孔131的至少一開孔141,所述蓋板14底部固設有複數磁鐵142並形成有複數扣合銷143及至少一組合銷144,所述蓋板14的磁鐵142能吸附於所述頂板13上,所述頂板13形成有複數扣合孔132以及至少一組合孔133,且所述入風板模組122之上定位板1223形成有複數配合孔1227,所述上定位板1223的配合孔1227係對應所述頂板13的扣合孔132,該複數扣合銷143係分別穿過該複數配合孔1227及該複數扣合孔132,而所述出風板模組126之擋片1262形成有至少一對位孔1264,所述擋片1262之對位孔1264係對應所述頂板13之組合孔133,所述組合銷144係穿過所述頂板13之組合孔133及所述擋片1262之對位孔1264。
其中,如圖3、圖4、圖6所示,所述底板11形成有複數扣接孔111,所述入風板模組122之下定位板1224形成有複數扣接凸部1228,所述下定位板1224之扣接凸部1228能分別伸入所述底板11之扣接孔111中。
其中,如圖3、圖4、圖6所示,所述底板11形成有複數裝配孔112,所述出風板1261底端凸伸形成複數裝配凸部1265,該複數裝配凸部1265係能扣入所述底板11之該複數裝配孔112中。
其中,如圖2、圖3所示,所述殼板模組121包含採鋁擠型成形之複數殼板1211以及多數定位件1212,每一殼板1211的二側分別形成有一定位槽1213,該多數定位件1212係分別穿過所述頂板13與所述底板11並鎖設對應之殼板1211的定位槽1213中。
其中,如圖1、圖8至圖12所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能依據需求設定所述出風結構12的數量。
如圖1、圖8所示,於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10a的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包含一個所述出風結構12。
而如圖9、圖10所示,於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10b的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b能包含二個所述出風結構12,該二出風結構12係相互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11上,且該二出風結構12之殼板模組121係相鄰設置,且該二出風結構12之入風板模組122係分別位於該二出風結構12的相對二側。
而如圖11、圖12所示,於本創作柱狀風扇之外殼10c的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c能包含四個所述出風結構12、二導風板15及二銜接板16,該四個出風結構12能分別定義為二前出風結構12a及二後出風結構12b,該二前出風結構12a係間隔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11鄰近出風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12b係相鄰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11相對所述出風側之另一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12b之出風口125與該二前出風結構12a之間形成有一流通空間17,該二導風板15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12b之導風柱123並朝所述出風側方向延伸,該二銜接板16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12b之導風柱123與該二前出風結構12a之殼板模組121之間。
另請參閱圖13至圖23,為本創作柱狀風扇之數種較佳實施例,其包含一基座20、一控制模組30、一如前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以及至少一風扇模組40。
如圖15所示,所述控制模組30係設置於所述基座20中。
如圖13至圖23所示,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係設置於所述基座20上。
如圖13至圖23所示,所述風扇模組40係設置於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內,所述風扇模組40包含一驅動馬達41及一扇葉組件42,所述 驅動馬達41係設置於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的底板11上並電性連接所述控制模組30,所述扇葉組件42包含連接所述驅動馬達41之一渦輪扇葉421、形成於所述渦輪扇葉421端部之一軸桿422以及設置於所述軸桿422頂端之一軸套423,所述軸桿422係伸入所述頂板13上對應之軸孔131中,所述軸套423係套設於所述軸桿422頂端並設置於對應之軸孔131內,所述驅動馬達41能帶動所述軸桿422,使該複數渦輪扇葉421轉動。
其中,如圖13、圖19至圖23所示,本創作柱狀風扇亦能依據消費者的使用需求進一步設定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的出風結構12的數量以及所述風扇模組40的數量,以下分別針對各實施例進行說明。
如圖13、圖19所示,於本創作柱狀風扇的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包含一個所述出風結構12,所述柱狀風扇包含一個所述風扇模組40,所述風扇模組40係設置於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的出風結構12,並位於所述出風結構12的渦流空間124中。
如圖20、圖21所示,於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b能包含二個所述出風結構12且所述柱狀風扇能包含二個所述風扇模組40,該二出風結構12係相互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11上,且該二出風結構12之殼板模組121係相鄰設置,且該二出風結構12之入風板模組122係分別位於該二出風結構12的相對二側,該二風扇模組40之驅動馬達41及扇葉組件42能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出風結構12的渦流空間124中,且該二風扇模組40之扇葉組件42係相互鏡像設置,且該二驅動馬達41的驅動方向相反。
如圖22、圖23所示,於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c能包含四個所述出風結構12、二導風板15及二銜 接板16,且所述柱狀風扇能包含四個所述風扇模組40,該四個出風結構12能分別定義為二前出風結構12a及二後出風結構12b。
其中,如圖23所示,該二前出風結構12a係間隔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11鄰近出風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12b係相鄰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11相對所述出風側之另一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12b之出風口125與該二前出風結構12a之間形成有一流通空間17,該二導風板15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12b之導風柱123並朝所述出風側方向延伸,該二銜接板16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12b之導風柱123與該二前出風結構12a之殼板模組121之間。
如圖23所示,該四風扇模組40能分別定義為二前風扇模組40a及二後風扇模組40b,該二前風扇模組40a之驅動馬達41及扇葉組件42能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前出風結構12a的渦流空間124中,且該二前風扇模組40a之扇葉組件42係相互鏡像設置,且該二前風扇模組40a之驅動馬達41的驅動方向相反,該二後風扇模組40b之驅動馬達41及扇葉組件42能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後出風結構12b的渦流空間124中,且該二後風扇模組40b之扇葉組件42係相互鏡像設置,且該二後風扇模組40b之驅動馬達41的驅動方向相反。
其中,如圖13、圖19至圖23所示,消費者能透過操作所述控制模組30以操作控制所述風扇模組40之驅動馬達41的轉速,並使所述驅動馬達41依據消費者設定的轉速而帶動所述軸桿422,使所述渦輪扇葉421轉動,此時,所述渦輪扇葉421會將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外部的氣流自所述入風板模組122的入風孔1221處引入所述渦流空間124中,使所述氣流能隨著所述扇葉組件42的渦輪扇葉421轉動方向流動,當氣流流動至所述導風柱123的位置時,所述導風柱123能將氣流朝出風口125的方向導出,使氣流能自所述出風口125處吹出,進而提供消費者室內通風及降溫消暑之效果。
其中,如圖13、圖19所示,以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為例,所述柱狀風扇之風扇模組40能帶動外部的氣流自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的入風板模組122的入風孔1221進入所述渦流空間124,並在所述扇葉組件42的帶動下環繞所述渦輪扇葉421流動。
如圖19所示,當所述氣流在渦流扇葉的帶動下流經所述導風柱123時,所述導風柱123能將所述氣流導引至所述出風結構12之出風口125處,使氣流能通過所述出風口125並自所述出風側處吹出。
另如圖20、圖21所示,進一步以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為例,該二風扇模組40能分別帶動外部的氣流自對應之出風結構12的入風板模組122的入風孔1221進入對應之渦流空間124,並使氣流能分別隨著該二風扇模組40之渦輪扇葉421轉動方向在對應之渦流空間124中流動。
而如圖21所示,當氣流在渦流扇葉的帶動下流經所述導風柱123時,所述導風柱123能將氣流導引至所述出風結構12之出風口125處,使氣流能通過所述出風口125並自所述出風側處吹出。
另如圖22、圖23所示,進一步以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為例,該二前風扇模組40a能分別帶動外部的氣流自對應之前出風結構12a的入風板模組122的入風孔1221進入對應之渦流空間124,且同時該二後風扇模組40b能分別帶動外部的氣流自對應之後出風結構12b的入風板模組122的入風孔1221進入對應之渦流空間124,並使氣流能分別隨著對應之渦輪扇葉421轉動方向在對應之渦流空間124中流動。
如圖23所示,當氣流在渦流扇葉的帶動下流經所述導風柱123時,所述導風柱123能將氣流導引至所述出風結構12之出風口125處,此時,自該二前出風結構12a的出風口125處吹出的氣流能直接自出風側吹出,而自該二 後出風結構12b的出風口125處吹出的氣流則會在該二導風板15的導引下,先進入所述流通空間17,最後自所述出風側吹出。
如前述,本創作柱狀風扇能藉由鏡向設置模組化的出風結構12,並同時搭配不同的風扇模組40能依需求設定成左旋出風或右旋出風的態樣,或是利用複數個左旋出風與右旋出風的風扇模組40相互搭配而能吹出二倍或四倍風量,藉此不但不需重複開模,無須承受大型風扇之大模具開模成本,且能透過多樣化的搭配,能有效提高產品的多樣性,進一步達到客製化的需求。
其中,如圖19所示,所述導風柱123除了能提供氣流導引功能外,所述導風柱123亦能配合所述殼板模組121提供所述住狀風扇較佳之結構強度。
另外,如圖14、圖16、圖17所示,當所述柱狀風扇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若有灰塵堆積於所述入風板模組122之入風孔1221及所述出風板模組126的出風孔1263時,消費者能透過拆下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及所述出風板模組126以進行清洗的動作。
其中,如圖14、圖16所示,以本創作柱狀風扇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為例,當消費者要拆下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及所述出風板模組126時,消費者能取下所述蓋板14,並使所述蓋板14的扣合銷143脫離所述頂板13的扣合孔132及所述入風板模組122的上定位板1223之配合孔1227,並同時使所述組合銷144脫離所述頂板13的組合孔133及所述擋片1262之對位孔1264,故消費者即可在不需要取用手工具及拆卸所述頂板13的情況下,使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及所述出風板模組126脫離所述頂板13。
如圖16、圖17所示,當消費者要取下所述入風板模組122時,消費者僅需提起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即能使所述入風板模組122之下定位板1224 的扣接凸部1228脫離所述底板11的扣接孔111,並完全取下所述入風板模組122以便於進行所述入風板模組122的清洗動作。
如圖16、圖17所示,當消費者要取下所述出風板模組126時,消費者能提起所述出風板模組126,並使所述出風板模組126的裝配凸部1265脫離所述底板11的裝配孔112,即可完全取下所述出風板模組126以進行清洗的動作。
如圖16、圖17所示,當消費者將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及所述出風板模組126清洗完畢後,消費者能直接將所述入風板模組122之下定位板1224的扣接凸部1228伸入所述底板11的扣接孔111中,並使所述入風板模組122之上定位板1223的配合孔1227與所述頂板13的扣合孔132相對位。
接著,如圖16、圖17所示,消費者能再將所述出風板模組126之裝配凸部1265扣入所述底板11之裝配孔112中,並使所述出風板模組126之擋片1262的對位孔1264與所述頂板13的組合孔133相對位。
最後,如圖14所示,消費者能直接將所述蓋板14磁吸蓋合於所述頂板13上,使所述蓋板14的扣合銷143穿過對應之配合孔1227與扣合孔132,同時使所述蓋板14的組合銷144穿過對應之組合孔133與對位孔1264,即可完成所述柱狀風扇的清潔動作,進而能避免灰塵堆積而影響消費者的呼吸道健康問題。
此外,如圖18、圖19所示,所述出風結構12能進一步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裝飾片127及至少一第二裝飾片128,且所述殼板1211的外側能形成有至少一裝飾槽1214,所述第一裝飾片127係設置於所述殼板1211之裝飾槽1214內;且所述導風柱123的外側能形成有至少一裝配槽1231,所述第二裝飾片128係設置於所述導風柱123之裝配槽1231中,能藉此提高美觀效果。
再者,如圖18、圖19所示,所述第一裝飾片127及所述第二裝飾片128能進一步採用實木材質製成,藉此能使實木材質之所述第一裝飾片127及所述第二裝飾片128與鋁質的所述殼板1211及所述導風柱123之間相互襯托,使本創作柱狀風扇的外觀不會單調乏味,而能呈現出層次感,進而能提高質感及美觀之效果。
另如圖16所示,所述蓋板14能藉由以磁吸的方式吸附於所述頂板13,並搭配所述扣合銷143穿過所述頂板13之扣合孔132及所述入風板模組122的上定位板1223上的配合孔1227,同時搭配所述組合銷144穿過所述頂板13之組合孔133及所述出風板模組126的擋片1262之對位孔1264,藉此能快速且有效地固定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及所述出風板模組126。
且消費者能直接透過取下該蓋板14,使所述扣合銷143及所述組合銷144分別脫離所述頂板13、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及所述出風板模組126,並藉此能快速地解除所述蓋板14對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及所述出風板模組126的固定,使消費者能在無需取用手工具的情況下快速地卸下所述入風板模組122及所述出風板模組126以進行清洗,故能有效提高拆卸便利性。
所述蓋板14亦能採用實木材質製作,藉此能有效提高本創作柱狀風扇的質感及美觀效果,此外,如圖24所示,所述蓋板14能於所述開孔141處貼附一飾布145,所述飾布145能在所述蓋板14蓋合於該頂板13上時遮蔽所述軸套423,透過實木材質之所述蓋板14與所述飾布145的材質搭配,能進一步增加質感及美觀感。
另外,如圖13、圖19所示,所述出風板模組126的出風板1261能防止消費者的肢體伸入所述渦流空間124,以避免有操作時受傷的風險。
綜上所述,本創作柱狀風扇能藉由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10a,10b,10c的模組化結構設計,並能透過以鋁擠型方式成形製造,不但能有效 降低製造難度及成本,同時能提供消費者能在無需使用手工具的情況下迅速地拆下所述入風板模組122以進行清洗的動作,能有效提高拆卸效率及便利性,此外,模組化的出風結構12能透過鏡向設置並搭配風扇模組40,以拼組成能提供二倍以上風量之大型風扇,藉此能在不需額外開模製造的情況下製作出多樣化的產品,能有效提高產品多樣性及客製化需求。
10a:柱狀風扇之外殼
122:入風板模組
1221:入風孔
1222:入風板
126:出風板模組
1261:出風板
14:蓋板
141:開孔
20:基座
30:控制模組
423:軸套

Claims (13)

  1. 一種柱狀風扇之外殼,其具有一出風側,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包含:一底板;至少一出風結構,其係設置於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出風結構包含分別以鋁擠型成形之一殼板模組、一入風板模組及一導風柱,所述殼板模組、所述入風板模組及所述導風柱係依序環繞排列圈圍形成一渦流空間,且所述殼板模組與所述導風柱之間形成面向所述出風側並連通所述渦流空間之一出風口,所述入風板模組係能拆組地設置於所述底板上,所述入風板模組上形成有多數入風孔;一頂板,其係設置於所述出風結構的所述殼板模組及所述導風柱上方,所述入風板模組能與所述頂板相扣接,所述頂板上形成有至少一軸孔,所述軸孔的位置係位於所述渦流空間的中心處;以及其中,所述入風板模組包含採鋁擠型成形之複數入風板、一上定位板、一下定位板及多數限位件,每一入風板的二側分別形成有一限位槽,所述上定位板與所述下定位板係分別設置於該複數入風板的上下二端,所述入風板模組藉由所述上定位板與所述下定位板能拆組地與該頂板及該底板相扣接,該多數限位件係分別穿過所述上定位板與所述下定位板並伸入對應之入風板的限位槽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中所述出風結構包含一出風板模組,所述出風板模組係位於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的出風側處,所述出風板模組包含至少一出風板及至少一擋片,所述出風板上形成多數出風孔,該多數出風孔係連通所述渦流空間,所述擋片係設置於所述出風板頂端,並能與所述頂板相扣接。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包含一蓋板,所述蓋板係蓋合於所述頂板上,並形成有對應所述頂板之軸孔的至少一開孔,所述蓋板底部固設有複數磁鐵並形成有複數扣合銷及至少一組合銷,所述蓋板的磁鐵能吸附於所述頂板上,所述頂板形成有複數扣合孔以及至少一組合孔,且所述入風板模組之上定位板形成有複數配合孔,所述上定位板的配合孔係對應所述頂板的扣合孔,該複數扣合銷係分別穿過該複數配合孔及該複數扣合孔,而所述出風板模組之擋片形成有至少一對位孔,所述擋片之對位孔係對應所述頂板之組合孔,所述組合銷係穿過所述頂板之組合孔及所述擋片之對位孔。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中所述底板形成有複數扣接孔,所述入風板模組之下定位板形成有複數扣接凸部,所述下定位板之扣接凸部能分別伸入所述底板之扣接孔中。
  5.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中所述底板形成有複數裝配孔,所述出風板底端凸伸形成複數裝配凸部,該複數裝配凸部係能扣入所述底板之該複數裝配孔中。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中所述殼板模組包含採鋁擠型成形之複數殼板以及多數定位件,每一殼板的二側分別形成有一定位槽,該多數定位件係分別穿過所述頂板與所述底板並鎖設對應之殼板的定位槽中。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中所述殼板模組包含採鋁擠型成形之複數殼板以及多數定位件,每一殼板的二側分別形成有一定位槽,該多數定位件係分別穿過所述頂板與所述底板並鎖設對應之殼板的定位槽中。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中所述殼板模組包含採鋁擠型成形之複數殼板以及多數定位件,每一殼板的二側分別形成有一定位槽,該多數定位件係分別穿過所述頂板與所述底板並鎖設對應之殼板的定位槽中。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能包含二個所述出風結構,該二出風結構係相互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上,且該二出風結構之殼板模組係相鄰設置,且該二出風結構之入風板模組係分別位於該二出風結構的相對二側。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能包含四個所述出風結構、二導風板及二銜接板,其中:該四個出風結構能分別定義為二前出風結構及二後出風結構,該二前出風結構係間隔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鄰近出風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係相鄰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相對所述出風側之另一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出風口與該二前出風結構之間形成有一流通空間;該二導風板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導風柱並朝所述出風側方向延伸;以及該二銜接板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導風柱與該二前出風結構之殼板模組之間。
  11. 一種柱狀風扇,其包含:一基座;一控制模組,其係設置於所述基座中;一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柱狀風扇之外殼,其係設置於所述基座上;以及 至少一風扇模組,其係設置於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內,所述風扇模組包含一驅動馬達及一扇葉組件,所述驅動馬達係設置於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的底板上並電性連接所述控制模組,所述扇葉組件包含連接所述驅動馬達之一渦輪扇葉、形成於所述渦輪扇葉端部之一軸桿以及設置於所述軸桿頂端之一軸套,所述軸桿係伸入所述頂板上對應之軸孔中,所述軸套係套設於所述軸桿頂端並設置於對應之軸孔內,所述驅動馬達能帶動所述軸桿,使該複數渦輪扇葉轉動。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柱狀風扇,其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能包含二個所述出風結構且所述柱狀風扇能包含二個所述風扇模組,該二出風結構係相互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上,且該二出風結構之殼板模組係相鄰設置,且該二出風結構之入風板模組係分別位於該二出風結構的相對二側,該二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及扇葉組件能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出風結構的渦流空間中,且該二風扇模組之扇葉組件係相互鏡像設置,且該二驅動馬達的驅動方向相反。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柱狀風扇,其中所述柱狀風扇之外殼能包含四個所述出風結構、二導風板及二銜接板,且所述柱狀風扇能包含四個所述風扇模組,其中:該四個出風結構能分別定義為二前出風結構及二後出風結構,該二前出風結構係間隔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鄰近出風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係相鄰且鏡像對稱設置於所述底板相對所述出風側之另一側處,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出風口與該二前出風結構之間形成有一流通空間;該二導風板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導風柱並朝所述出風側方向延伸;該二銜接板係分別設置於該二後出風結構之導風柱與該二前出風結構之殼板模組之間;以及 該四風扇模組能分別定義為二前風扇模組及二後風扇模組,該二前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及扇葉組件能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前出風結構的渦流空間中,且該二前風扇模組之扇葉組件係相互鏡像設置,且該二前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的驅動方向相反,該二後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及扇葉組件能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後出風結構的渦流空間中,且該二後風扇模組之扇葉組件係相互鏡像設置,且該二後風扇模組之驅動馬達的驅動方向相反。
TW111123064A 2022-06-21 2022-06-21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TWI827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3064A TWI827102B (zh) 2022-06-21 2022-06-21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US18/046,349 US20230407880A1 (en) 2022-06-21 2022-10-13 Tower fan and shell thereof
CN202310392364.8A CN117267173A (zh) 2022-06-21 2023-04-13 柱状风扇及其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3064A TWI827102B (zh) 2022-06-21 2022-06-21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7102B true TWI827102B (zh) 2023-12-21
TW202400900A TW202400900A (zh) 2024-01-01

Family

ID=89169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3064A TWI827102B (zh) 2022-06-21 2022-06-21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7880A1 (zh)
CN (1) CN117267173A (zh)
TW (1) TWI82710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9982A (zh) * 2017-12-06 2018-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网体组件及塔扇
JP2019132271A (ja) * 2018-12-21 2019-08-08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送風機
TWM588176U (zh) * 2019-09-16 2019-12-21 議晟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風扇
CN215058317U (zh) * 2021-04-19 2021-12-07 浙江弩牌电器有限公司 风扇
CN216589183U (zh) * 2021-11-19 2022-05-24 三门县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电梯横流风机
TWM634478U (zh) * 2022-06-21 2022-11-21 林竹鑫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9982A (zh) * 2017-12-06 2018-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网体组件及塔扇
JP2019132271A (ja) * 2018-12-21 2019-08-08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送風機
TWM588176U (zh) * 2019-09-16 2019-12-21 議晟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風扇
CN215058317U (zh) * 2021-04-19 2021-12-07 浙江弩牌电器有限公司 风扇
CN216589183U (zh) * 2021-11-19 2022-05-24 三门县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电梯横流风机
TWM634478U (zh) * 2022-06-21 2022-11-21 林竹鑫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7173A (zh) 2023-12-22
US20230407880A1 (en) 2023-12-21
TW202400900A (zh) 202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1456A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TWM634478U (zh)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TWI827102B (zh)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CN108180549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KR100748172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457980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79459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1418987A (zh) 电吹风外壳组件及电吹风
CN205174725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09079869A (ja) 壁掛型空気調和装置
US11493234B2 (en) Universal machine core component with interchangeable function for heater and fan
JP5731934B2 (ja) 浴室空調装置
CN20829603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2555991A (zh) 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0155356A1 (zh)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WO2020172938A1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114353U (zh) 空调器
CN215909222U (zh) 空调器
CN214791534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05222310B (zh) 一种挤出式立式空调
CN215675743U (zh)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20050033285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5762344U (zh) 一种采用隐藏式螺丝的塔扇
CN218672377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569096U (zh) 一种空调扫风结构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