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2377U -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2377U
CN218672377U CN202223239572.4U CN202223239572U CN218672377U CN 218672377 U CN218672377 U CN 218672377U CN 202223239572 U CN202223239572 U CN 202223239572U CN 218672377 U CN218672377 U CN 218672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ib
groove
air outlet
ou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95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铁生
毛先友
丁鹏垒
杨刚刚
李升旗
陆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395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2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2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2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出风框部件包括:出风框,出风框具有沿出风框长度方向延伸的出风口;第一装饰条,第一装饰条位于出风口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第一装饰条沿出风框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卡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框部件,通过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卡接连接,便于第一装饰条的拆装且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配合的可靠性,减小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的配合间隙,进而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Description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空调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空调不仅仅满足于其功能需求,对于空调外观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装饰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在空调上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现有的装饰条与空调本体之间装配困难,装配后易松动且与空调本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风框部件,所述出风框部件便于第一装饰条的拆装,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配合的可靠性,减小配合间隙。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出风框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具有沿所述出风框长度方向延伸的出风口;第一装饰条,所述第一装饰条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装饰条沿所述出风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装饰条与所述出风框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通过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卡接连接,便于第一装饰条的拆装且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配合的可靠性,减小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的配合间隙,进而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框部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上设有沿所述出风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卡勾,所述第一装饰条上设有沿所述第一装饰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卡槽,多个所述第一卡勾分别与多个所述卡槽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条上与所述卡槽相对的区域具有导向筋,沿所述第一装饰条的装配方向,所述导向筋位于所述卡槽的前端,且沿所述第一装饰条的装配方向,所述导向筋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装饰条的长度方向和装配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条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沿所述第一装饰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卡勾,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二卡勾配合的多个卡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条上还设有插销,至少一个所述卡孔内插设有所述插销,同一个所述卡孔内的所述插销和所述第二卡勾在所述第一装饰条的长度方向上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销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卡勾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条上具有定位凸起,所述出风框上具有位于所述定位凸起沿所述第一装饰条长度方向两侧的定位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凹槽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装饰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装饰条的支撑筋,所述第一装饰条与所述支撑筋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筋包括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凹槽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壁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筋还包括:第二筋条和第三筋条,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第三筋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凹槽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第二筋条位于所述第三筋条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第三筋条分别为沿所述凹槽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凹槽的底壁连接且与所述凹槽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侧壁间隔开,在所述凹槽的敞开口至所述凹槽的底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筋条的远离所述第一筋条的侧壁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筋条的方向倾斜;或,所述第三筋条与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侧壁连接,在所述凹槽的敞开口至所述凹槽的底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三筋条的远离所述凹槽底壁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筋条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条包括:下竖筋,所述下竖筋位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筋条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下竖筋与所述第二筋条贴合;内侧下翻边,所述内侧下翻边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内侧下翻边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下竖筋的远离所述凹槽底壁的一端连接,所述内侧下翻边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凹槽的敞开口方向延伸,所述内侧下翻边支撑在所述第三筋条和所述第一筋条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上设有凸起筋条,所述凸起筋条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凹槽之间,所述凸起筋条沿所述出风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装饰条还包括:上平台,所述上平台的一端与所述内侧下翻边的远离所述下竖筋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内侧下翻边互成角度;外侧下翻边,所述外侧下翻边的一端与所述上平台的远离所述内侧下翻边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上平台互成角度,所述外侧下翻边、所述上平台和所述内侧下翻边形成内凹槽,所述凸起筋条设于所述内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筋条的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第四筋条,所述第四筋条为沿所述凸起筋条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外侧下翻边与所述第四筋条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部件还包括:第二装饰条,所述第二装饰条包括主体段和弯折段,所述主体段沿所述出风框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弯折段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弯折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装饰条拼接,所述弯折段的远离所述主体段的一端具有凸包,所述凸包插设于所述内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条还包括:上翻边,所述上翻边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内侧下翻边的远离所述凹槽底壁的一端连接,所述上翻边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凹槽底壁且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所述上翻边与所述内侧下翻边之间限定出外凹槽,所述外凹槽与面板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翻边和所述下竖筋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相邻的两边分别与所述上翻边和所述下竖筋连接,所述加强筋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筋条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且与所述凹槽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边缘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的靠近所述凹槽底壁的一端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在所述凹槽的敞开口至所述凹槽的底壁的方向上,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第一筋条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的远离所述上翻边的一侧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外且与所述出风框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为两个,两个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出风框的宽度方向上排布,所述第一装饰条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装饰条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出风口的靠近彼此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装饰条及所述出风框上与所述第一装饰条配合的结构关于参考面对称,所述参考面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装饰条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装饰条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卡接连接,便于第一装饰条的拆装且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配合的可靠性,减小第一装饰条与出风框的配合间隙,进而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出风部件和风道部件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组件与出风框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气流方向;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组件与出风部件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气流流向;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组件与出风框配合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中A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B处的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框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C处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3中D处的放大图;
图16是图13中E处的放大图;
图17是图13中F处的放大图;
图18是图13中G处的放大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一装饰条的第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中H处的放大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一装饰条的第二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中I处的放大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主视图,其中示出参考面β;
图24是图23中沿i-i面的剖视图;
图25是图24中J处的放大图;
图26是图23中沿j-j面的剖视图;
图27是图26中K处的放大图;
图28是图23中沿q-q面的剖视图;
图29是图28中L处的放大图;
图30是图23中沿m-m面的剖视图;
图31是图30中M处的放大图;
图32是图30中N处的放大图;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框的第一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中O处的放大图;
图3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框的第二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5中P处的放大图;
图3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一装饰条的第一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图37中Q处的放大图;
图3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一装饰条的第二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图39中R处的放大图;
图4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一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41中S处的放大图;
图4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二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4是图43中T处的放大图;
图4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一装饰条的第三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6是图45中U处的放大图;
图47是图45中V处的放大图;
图4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9是图48中W处的放大图;
图5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1是图50中X处的放大图;
图5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三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3是图52中Y处的放大图;
图5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四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5是图54中Z处的放大图;
图5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二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57是图56中a处的放大图;
图58是图56中b处的放大图;
图5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一装饰条和第二装饰条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60是图59中d处的放大图;
图6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一装饰条的第三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2是图61中e处的放大图;
图6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第一装饰条与第二装饰条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4是图63中f处的放大图;
图6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与面板配合的主视图;
图66是图65中沿n-n面的剖视图;
图67是图66中g处的放大图;
图6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与面板配合的立体图;
图69是图68中h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出风框部件;1000、空调器;
1、出风框;11、出风口;111、开关门;12、第一卡勾;121、第一连接部;1211、第五筋条;122、第一卡勾部;13、卡孔;14、定位筋;15、凹槽;151、支撑筋;1511、第一筋条;1512、第二筋条;1513、第三筋条;16、凸起筋条;161、第四筋条;
2、第一装饰条;21、卡槽;211、导向筋;22、第二卡勾;221、第二连接部;222、第二卡勾部;223、第六筋条;23、插销;24、定位凸起;25、下竖筋;26、内侧下翻边;27、上平台;271、内凹槽;28、外侧下翻边;29、上翻边;291、外凹槽;292、加强筋;2921、导向斜面;2922、凸起;
3、第二装饰条;31、主体段;32、弯折段;321、凸包;33、弹扣;
200、壳体;201、面板;2011、面板本体;2012、面板支架;202、下面板;203、顶盖;204、底盘部件;205、后箱体部件;2051、第一进风口;2052、进风格栅;2053、第二进风口;2054、前出风口;2055、出风格栅;2056、出风部件;2057、第一出风口;2058、第二出风口;
300、换热部件;
400、第一风机组件;
500、风道部件;501、出风组件;502、风道组件;503、第二风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
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包括出风框1和第一装饰条2。
具体地,参考附图9所示,出风框1具有沿出风框1长度方向(参考附图8所示的r方向)延伸的出风口11,空调器100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口11吹向室内。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出风框1上设有开关门111,通过出风框1便于对开关门111进行安装,确保开关门111的固定可靠。开关门111沿出风口11的宽度方向(参考附图9所示的t方向)可移动地设于出风框1上,使得开关门111可以打开或者关闭出风口11,以配合空调器1000的打开或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器1000使用时,开关门111可以打开出风口11,使气流可以通过出风口11流向室内;在空调器1000关闭时,开关门111可以关闭出风口11,避免灰尘、虫子等进入到空调器1000内部,确保空调器1000的正常使用,且使空调器1000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8所示,第一装饰条2可以对空调器1000起到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对第一装饰条2喷涂不同的颜色可以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可拓展度。参考附图41和附图43所示,第一装饰条2位于出风口11的宽度方向(参考附图41所示的t方向)的一侧,第一装饰条2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对出风框1进行装饰和保护。参考附图23所示,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卡接,便于第一装饰条2的拆装且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减小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减小可以降低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之间的配合间隙处落灰的可能性,降低清理频率和清理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通过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卡接连接,便于第一装饰条2的拆装且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减小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进而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1和附图14所示,结合参考图10,出风框1上设有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卡勾12,第一卡勾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一卡勾部122,第一卡勾部122沿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参考附图13所示的u方向)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21远离出风口11的一端连接,在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卡勾部122的另一端向靠近出风口11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121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卡勾部122的远离第一连接部121的一端受到阻挡时,障碍物推动第一连接部121的与第一卡勾部122连接的一端朝向远离障碍物的方向变形,从而带着第一卡勾部122沿着障碍物相对移动,直至第一卡勾部122不再受到阻力,第一连接部121复位。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9和附图21所示,第一装饰条2上设有沿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19所示的r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卡槽21,多个第一卡勾12分别与多个卡槽21配合,对应配合的一个第一卡勾12与一个卡槽21为一组,通过多组第一卡勾12与卡槽21的卡接配合可以从多处紧固第一装饰条2,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使第一装饰条2不易松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使空调器1000的外观更为精美。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附图25和附图27所示,结合参考图24和图26,在装配第一装饰条2时,第一卡勾12相对于卡槽21沿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参考附图20所示的y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第一卡勾部122的远离第一连接部121的一端受到来自形成卡槽21的周壁的阻挡,被形成卡槽21的周壁阻挡的第一卡勾部122推动第一连接部121的与第一卡勾部122连接的一端朝向远离卡槽21的方向变形,从而带着第一卡勾部122沿着与形成卡槽21的周壁的接触面移动,直至第一卡勾部122相对移动至卡槽21内,第一连接部121复位。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10和附图13所示,出风框1上设有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七个第一卡勾12,第一装饰条2上设有沿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七个卡槽21,七个第一卡勾12分别与七个卡槽21配合,形成七组卡接结构,可以从在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七处紧固第一装饰条2,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使第一装饰条2不易松动。
可选的,参考附图15和附图16所示,结合参考附图13,因为模具结构的不同导致的出模方向不一致,第一卡勾12的第一连接部121也可以在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上是贯穿的,并且为保证第一连接部121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21上设有第五筋条1211。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2所示,第一装饰条2上与卡槽21相对的区域具有导向筋211,沿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参考附图22所示的y方向),导向筋211位于卡槽21的前端,且沿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导向筋211在垂直于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和装配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从而能够起到对于第一卡勾部122的导向作用,使第一卡勾部122沿导向筋211向卡槽21内相对移动,便于第一卡勾12的导入和第一装饰条2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勾部122沿着导向筋211相对移动且为从导向筋211宽度较小的一端移动至宽度较大的一端,从而能够循序渐进地将第一卡勾12导入卡槽21。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8和附图44所示,第一装饰条2上与卡槽21相对的区域具有沿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导向筋211,多个导向筋211在每个卡槽21的宽度方向上呈对称分布,可以稳定的发挥对于第一卡勾12的导向作用,保障第一卡勾12沿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相对移动的准确性。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38所示,每个卡槽21的前端间隔的设有五个导向筋211,在装配第一装饰条2时,可以保证第一卡勾部122与导向筋211接触的平衡与稳定,便于第一卡勾12与卡槽21的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1和附图22所示,第一装饰条2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沿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卡勾22,第二卡勾22包括第二连接部221与第二卡勾部222,第二卡勾部222沿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参考附图59所示的u方向)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221朝向出风口11的一端连接,在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上,第二卡勾部222的另一端向远离出风口11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221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卡勾部222的远离第二连接部221的一端受到阻挡时,障碍物推动第二连接部221的与第二卡勾部222连接的一端朝向远离障碍物的方向变形,从而带着第二卡勾部222沿着障碍物移动,直至第二卡勾部222不再受到阻力,第二连接部221复位。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28、附图29和附图32所示,出风框1上设有与多个第二卡勾22配合的多个卡孔13,对应配合的一个第二卡勾22与一个卡孔13为一组,通过多组第二卡勾22与卡孔13的卡接配合可以从多处紧固第二装饰条3,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使第一装饰条2不易松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使空调器1000的外观更为精美。可以理解的是,在装配第一装饰条2时,第二卡勾部222的远离第二连接部221的一端受到卡孔13内壁的阻挡,被卡孔13内壁阻挡的第二卡勾部222推动第二连接部221的与第二卡勾部222连接的一端朝向远离卡孔13内壁的方向变形,从而带着第二卡勾部222沿着卡孔13内壁移动,直至第二卡勾部222移动至卡孔13的沿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参考附图22所示的y方向)的前侧,第二连接部221复位。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22所示,第一装饰条2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沿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第二卡勾22,出风框1上设有与两个卡勾分别配合的两个卡孔13,两个第二卡勾22分别与两个卡孔13配合,形成两组卡接结构,可以从在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两处紧固第一装饰条2,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使第一装饰条2不易松动。
可选的,参考附图47和附图62所示,结合参考图61,至少一个第二卡勾22上设有第六筋条223,在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上,第六筋条223设于第二连接部221的远离第二卡勾部222的一侧,能够在第二卡勾22与卡孔13配合后填补第二卡孔22与卡孔13之间的空隙,从而可以调节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之间的配合间隙,减小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配合的段差,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57和附图58所示,结合参考图56,第一装饰条2上还设有插销23,至少一个卡孔13内插设有插销23,插销23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同一个卡孔13内的插销23和第二卡勾22在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上排布,参考附图30和附图31所示,当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扣合之后,当第二卡勾22产生变形时,插销23由于底部与第二卡勾22相邻被第二卡勾22带动也产生变形,由于插销23位于卡孔13内的部分的宽度比第二卡勾22位于卡孔13内的部分的宽度更宽,插销23位于卡孔13内的部分会率先与卡孔13接触并在卡孔13的宽度方向上与卡孔13相抵,从而防止第二卡勾22从卡孔13中脱出,保障了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稳定性。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沿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一个卡孔13内设有插销23,可以在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尽可能的保证第一装饰条2的拆装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47所示,插销23的高度大于第二卡勾22的高度,从而能够在装配第一装饰条2时,使插销23先接触卡孔13起到导向作用,便于第二卡勾22的安装,从而提高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52-55所示,结合参考图12和图17,第一装饰条2上具有定位凸起24,出风框1上具有位于定位凸起24沿第一装饰条2长度方向两侧的定位筋14,定位凸起24与定位筋14的配合用于对第一装饰条2在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上定位,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效率和准确度。参考附图53和附图55所示,定位凸起24沿第一装饰条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出风框1上的两个定位筋14配合,两个定位筋14分别在定位凸起24沿第一装饰条2长度方向的两侧对定位凸起24进行定位,从而提高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效率和准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50和附图51所示,出风框1上具有凹槽15,凹槽15位于出风口11宽度方向的一侧,凹槽15沿出风口11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41所示的r方向)延伸,第一装饰条2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15内,可以减小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提高空调器1000外观的精美度。
具体地,参考附图13所示,凹槽15内设有沿出风框1长度方向间隔开的的多个第一卡勾12,多个第一卡勾12设于凹槽15的宽度方向(参考附图41所示的u方向)相对的两侧壁中远离出风口11的一个,第一装饰条2上设有沿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卡槽21,多个第一卡勾12分别与多个卡槽21配合。参考附图12所示,凹槽15内还设有卡孔13,卡孔13设于凹槽15的底壁且贯穿凹槽15的底壁,第一装饰条2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沿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卡勾22,第二卡勾22与卡孔13配合。如图17所示,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卡孔13之间设有一组定位筋14,定位筋14设于凹槽15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壁中远离出风口11的一个,一组定位筋14包括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筋14,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筋14可以从两侧对设于第一装饰条2上的定位凸起24进行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8所示,凹槽15内设有用于支撑第一装饰条2的支撑筋151,第一装饰条2与支撑筋151贴合,支撑筋151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2装配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3和附图34所示,支撑筋151包括第一筋条1511,第一筋条1511沿凹槽15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23所示的r方向)延伸且与凹槽15宽度方向(参考附图23所示的u方向)相对的两侧壁间隔开,能够在第一装饰条2沿凹槽15宽度方向的中部给予第一装饰条2支撑,提高第一装饰条2的稳定性,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5和附图36所示,支撑筋151还包括第二筋条1512和第三筋条1513。第二筋条1512和第三筋条1513分别位于第一筋条1511沿凹槽15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二筋条1512位于第三筋条1513远离出风口11的一侧,第二筋条1512和第三筋条1513分别为沿凹槽15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位于第一筋条1511沿凹槽15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二筋条1512和第三筋条1513可以分别从第一筋条1511沿凹槽15宽度方向的两侧为第一装饰条2提供支撑,可以对第一装饰条2进行限位并调整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之间的间隙,分别沿凹槽1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筋条1512和第三筋条1513可以在凹槽15的长度方向上的多处为第一装饰条2提供支撑,从而能够提高第一装饰条2的稳定性,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并且,相对于直接与凹槽15的底壁接触,与第二筋条1512和第三筋条1513接触减小了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在将第一装饰条2装入凹槽15内时的摩擦力,便于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42所示,第二筋条1512与第一筋条1511和凹槽15的底壁连接且与凹槽15的远离出风口11的侧壁间隔开,在凹槽15的敞开口至凹槽15的底壁的方向上,第二筋条1512的远离第一筋条1511的侧壁朝向远离第一筋条1511的方向倾斜,从而使第二筋条1512具有一定的装配斜度,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一装饰条2更加容易安装。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42所示,第三筋条1513与凹槽15的底壁、第一筋条1511和凹槽15的靠近出风口11的侧壁连接,在凹槽15的敞开口至凹槽15的底壁的方向上,第三筋条1513的远离凹槽15底壁的表面朝向第一筋条1511倾斜,从而使第三筋条1513具有一定的装配斜度,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一装饰条2更加容易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装饰条2包括下竖筋25和内侧下翻边26。具体地,参考附图38和附图40所示,结合参考图37和图39,下竖筋25位于凹槽15内且位于第一筋条1511的远离出风口11的一侧,下竖筋25的沿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的前端朝向远离第一筋条1511的方向倾斜,下竖筋25与第二筋条1512贴合且下竖筋25可以被第二筋条1512支撑。进一步地,参考附图42所示,内侧下翻边26位于凹槽15内,内侧下翻边26宽度方向的一端与下竖筋25的远离凹槽15底壁的一端连接,内侧下翻边26的另一端朝向凹槽15的敞开口方向延伸,内侧下翻边26支撑在第三筋条1513和第一筋条1511上,从而使第一装饰条2可以受到在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上的一个支撑力,提高第一装饰条2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6所示,出风框1上设有凸起筋条16,凸起筋条16位于出风口11和凹槽15之间,凸起筋条16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延伸。参考附图38所示,第一装饰条2还包括上平台27和外侧下翻边28,上平台27的一端与内侧下翻边26的远离下竖筋25的一端连接且与内侧下翻边26互成角度,外侧下翻边28的一端与上平台27的远离内侧下翻边26的一端连接且与上平台27互成角度,外侧下翻边28、上平台27和内侧下翻边26形成内凹槽271,凸起筋条16设于内凹槽271内。通过凸起筋条16与内凹槽271的配合便于在第一装饰条2装配时对第一装饰条2进行限位,并且凸起筋条16的设置可以在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上对第一装饰条2进行定位,凸起筋条16可以顶住第一装饰条2,防止第一装饰条2受力向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的前端继续移动,避免第一装饰条2变形,延长第一装饰条2的寿命,降低空调器1000的维修频率,减少空调器1000的维修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4所示,凸起筋条16的朝向出风口11的一侧设有第四筋条161,第四筋条161为沿凸起筋条16长度方向(参考附图23所示的r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外侧下翻边28与第四筋条161贴合,第四筋条161的设置可以在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上为外侧下翻边28提供支撑,可以减小内凹槽271与凸起筋条16配合的间隙,减小内凹槽271与凸起筋条16之间的相对移动,增强了第一装饰条2装配的稳定性,并且,相对于直接与凸起筋条16的朝向出风口11的一侧接触,与第四筋条161接触减小了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在将第一装饰条2装入凹槽15时的摩擦力,便于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9所示,出风框部件100还包括第二装饰条3,第二装饰条3可以对空调器1000起到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对装饰条喷涂不同的颜色可以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可拓展度。参考附图48所示,出风框1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出风格栅2055,出风格栅2055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空调器1000内,有效起到保护空调器1000的作用,另一方面,出风格栅2055可以避免虫鼠等进入空调器1000的壳体200内对空调器1000造成损坏,保障了空调器1000的正常工作,且确保空调器1000外形美观。第二装饰条3设于出风格栅2055的远离出风框1的一端且沿出风格栅2055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52所示的u方向)延伸,能够对出风格栅2055的远离出风框1的一端进行装饰和保护。
进一步地,第二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055卡接连接,便于第二装饰条3的拆装且可以提高第二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055配合的可靠性,减小第二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055的配合间隙,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第二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055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减小可以降低第二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055之间的配合间隙处落灰的可能性,降低清理频率和清理时间。
更进一步地,第二装饰条3上设有沿第二装饰条3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63所示的u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弹扣33,出风格栅2055上设有与多个弹扣33配合的多个卡凸,通过卡凸与弹扣33的配合提高了出风格栅2055与第二装饰条3至今配合的可靠性,使第二装饰条3不易松动。进一步地,弹扣33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且弹扣33的朝向出风格栅2055的一端设有导向面,可以在装配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63所示,第二装饰条3上设有沿第二装饰条3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五个弹扣33,五个弹扣33分别与出风格栅2055上的五个卡凸配合,从在第二装饰条3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五处提高第二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055配合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59和附图63所示,第二装饰条3包括主体段31和弯折段32,主体段31沿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参考附图63所示的u方向)延伸,弯折段32的一端与主体段31的一端连接,弯折段32的另一端与第一装饰条2拼接,参考附图60和附图64所示,弯折段32的远离主体段31的一端具有凸包321,凸包321插设于内凹槽271内,凸包321的设置可以调整第一装饰条2与第二装饰条3之间在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上的段差,减小装配后的第一装饰条2与第二装饰条3之间的配合段差,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的精美度。需要说明的是,凸起筋条16和凸包321皆设于内凹槽271内,凸起筋条16沿出风框1长度方向的靠近第二装饰条3的一端避让凸包321,便于第一装饰条2与第二装饰条3之间的搭接,提高搭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8所示,第一装饰条2还包括上翻边29。上翻边29宽度方向(参考附图40所示的α方向)的一端与内侧下翻边26的远离凹槽15底壁的一端连接,上翻边29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凹槽15底壁且远离出风口11的方向延伸,上翻边29与内侧下翻边26之间限定出外凹槽291,外凹槽291与面板201配合,从而减小外凹槽291与面板201之间的配合段差,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进一步地,参考附图67和附图69所示,结合参考图65、图66和图68,面板201包括面板本体2011和面板支架2012,面板支架2012用于支撑面板本体2011且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延伸,面板支架2012沿出风框1宽度方向的一端与外凹槽291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45和附图46所示,上翻边29和下竖筋25之间连接有加强筋292,加强筋292相邻的两边分别与上翻边29和下竖筋25连接,加强筋292的部分位于第一筋条1511的远离出风口11的一侧且与凹槽15的远离出风口11的边缘贴合,加强筋292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2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加强筋292与出风框1搭接可以减小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接触面积,减小在将第一装饰条2装入凹槽15内时的摩擦力,便于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51所示,加强筋292的靠近凹槽15底壁的一端的远离出风口11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2921,在凹槽15的敞开口至凹槽15的底壁的方向上,导向斜面2921朝向第一筋条1511倾斜,可以起到平滑过渡的作用,为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提供导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49所示,加强筋292的远离上翻边29的一侧具有凸起2922,凸起2922位于凹槽15外且与出风框1相抵,通过凸起2922与出风框1的配合,可以防止第一装饰条2受力继续向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的前端或出风框1宽度方向的远离出风口11的一端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9所示,出风口11为两个,两个出风口11在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上排布,两个出风口11处均设有开关门111,通过两个出风口11能够有效增大空调器1000的出风量,且通过两个开关门111能够分别对两个出风口11进行导风,实现较大的出风范围,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第一装饰条2为两个,两个第一装饰条2分别设于两个出风口11的靠近彼此的一侧,可以从两处对空调器1000起到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3所示,两个第一装饰条2及出风框1上与第一装饰条2配合的结构关于参考面对称,参考面位于两个第一装饰条2之间且与第一装饰条2平行,从而使空调器1000具有对称性,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当两个出风口11对称时,参考面是两个出风口11对称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中与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的平面(参考附图23中所示的点划线β)。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的空调器1000。
具体地,参考附图3所示,空调器1000包括壳体200、风道部件500、换热部件300、第一风机组件400、第二风机组件503和上述的出风框部件100。具体地,参考附图1和附图2所示,壳体200可以包括面板201、下面板202、顶盖203、底盘部件204和后箱体部件205,面板201、下面板202、顶盖203、底盘部件204和后箱体部件205相互连接,能够实现对空调器1000的内部结构进行防护,避免因空调器1000的内部结构外露而造成损坏,有利于增长空调器1000的使用寿命,且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进一步地,面板201与下面板202连接,有利于降低壳体200整体加工的复杂性,便于壳体200的加工制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壳体200和出风框部件100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风道部件500设于壳体200内,风道部件500限定出第二风道,风道部件500与出风框1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排布,出风框1上具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出风口11,壳体200上具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051以及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053,壳体200和出风框1之间限定出与第二风道连通的前出风口2054,前出风口2054设于壳体200的前侧,出风格栅2055设于前出风口2054处。
更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第一进风口2051沿后箱体部件205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3所示的r方向)延伸,室外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2051进入空调器1000内。第一进风口2051处设有进风格栅2052,进风格栅2052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空调器1000内,有效起到保护空调器1000的作用,另一方面,进风格栅2052可以避免虫鼠等进入空调器1000的壳体200内对空调器1000造成损坏,保障了空调器1000的正常工作,且确保空调器1000外形美观。此外,进风格栅2052与后箱体部件205可拆卸地连接,进风格栅2052能够确保壳体200的外形美观,且在进风格栅2052拆卸后,便于对空调器1000内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更换,同时便于对进风格栅2052进行清洗,避免了进风格栅2052因使用时间过长而造成的灰尘堆积。
再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进风格栅2052可以与第一风机组件400相对设置,便于第一风机组件400驱动室外的气流通过进风格栅2052进入壳体200内,使得气流流动更畅通,增大了进风量,提高了第一风机组件400的进风效率,降低了空调器1000运行时的噪音,提升了空调器1000的性能和舒适性。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换热部件300和第一风机组件400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一风机组件400可以驱动室外的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2051进入壳体200内,壳体200内的气流可以与换热部件30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口11吹向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例如,换热部件300可以为蒸发器。
更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第一风机组件400为两个,两个第一风机组件400均与换热部件300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风机组件400分别与两个出风口11相对,通过第一进风口2051进入壳体200的气流可以分别经过两个第一风机组件400与出风口11流向室内空间,能够实现双贯流的空调器1000,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0的送风量,且提高空调器1000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第二风机组件503设于第二风道内,第二风机组件503可以驱动室外的气流进入壳体200内。第二进风口2053与室内环境连通或与室外环境连通,室内环境中的气流或室外环境中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二进风口2053进入壳体200内。进一步地,风道部件500可以包括出风组件501与风道组件502,出风组件501与风道组件502沿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3所示的r方向)排布且连接,第二风机组件503用于驱动室外的气流依次进入风道组件502与出风组件501,并通过出风组件501吹向室内,能够实现对气流的处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此外,壳体200上还设有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2057和第二出风口2058,第一出风口2057和第二出风口2058分别设于壳体200的左右两侧,可供从出风组件204流出的气流通往室内。
可选地,第二风道内还设有空气处理模块,空气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加湿模块、净化模块和杀菌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换言之,空气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加湿模块、净化模块或者杀菌模块;或者,空气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加湿模块、净化模块和杀菌模块中的两个;再或者,空气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加湿模块、净化模块和杀菌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空调器1000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空气处理模块,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通过加湿模块能够对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加湿,使得带有湿度的气流吹向室内,增加室内的水汽含量,实现对室内的加湿效果;通过净化模块能够对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净化,使得净化后的气流吹向室内,提高空气质量;通过杀菌模块能够对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气流吹向室内,能够对室内进行杀菌消毒,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第一风机组件400和第二风机组件503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工作,或者可以控制两个同时工作,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控制,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附图4和附图7所示,结合参考附图5和附图6,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靠近出风格栅2055的一端连接有出风部件2056,出风部件2056远离出风格栅2055的一端与出风组件501连接,出风部件2056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第二风道连通,从第二风道流出的气流可从进口进入出风部件2056内部,出口与出风格栅2055相对且与前出风口2054连通,从而使气流可以经由出风部件2056和出风格栅2055从前出风口2054处流出。
此外,空调器1000还可以包括照射模块,照射模块设于壳体200内,照射模块发射的光束能够照射到出风口11及出风口11的相邻结构,对出风口11及出风口11的相邻结构进行杀菌消毒,为用户提供更清洁、卫生、健康的空气,有利于提高体验感。例如,照射模块可以为脉冲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通过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卡接连接,便于第一装饰条2的拆装且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减小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进而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
下面参考图1至图6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地,如图1至图69所示,空调器1000包括:壳体200、风道部件500、换热部件300、第一风机组件400、第二风机组件503和出风框部件100。
进一步地,壳体200包括:面板201、下面板202、顶盖203、底盘部件204和后箱体部件205,面板201、下面板202、顶盖203、底盘部件204和后箱体部件205相互连接,能够实现对空调器1000的内部结构进行防护,避免因空调器1000的内部结构外露而造成损坏,有利于增长空调器1000的使用寿命,且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壳体200和出风框部件100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风道部件500设于壳体200内,风道部件500限定出第二风道,风道部件500与出风框1在壳体200的长度方向上排布,壳体200上具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051以及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053,第二进风口2053与室内环境连通或室外环境连通,用于供空调器1000外部的气流进入空调器1000内部。
更进一步地,换热部件300和第一风机组件400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一风机组件400可以驱动室外的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2051进入壳体200内,壳体200内的气流可以与换热部件30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吹向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第二风机组件503设于第二风道内,第二风机组件503可以驱动室外的气流进入壳体200内。风道部件500包括出风组件501与风道组件502,出风组件501与风道组件502沿壳体200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接,第二风机组件503用于驱动室外的气流依次进入风道组件502与出风组件501,并通过出风组件501吹向室内,能够实现对气流的处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另外,第二风道内还设有净化部件和加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加湿部件能够对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加湿,使得带有湿度的气流吹向室内,增加室内的水汽含量,实现对室内的加湿效果;通过净化部件能够对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净化,使得净化后的气流吹向室内,提高空气质量,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出风框部件100包括:出风框1、第一装饰条2和第二装饰条3。出风框1具有沿出风框1长度方向延伸的出风口11,空调器100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口11吹向室内。第一装饰条2和第二装饰条3可以对空调器1000起到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对第一装饰条2和第二装饰条3喷涂不同的颜色可以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可拓展度。第一装饰条2位于出风口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第一装饰条2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对出风框1进行装饰和保护。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卡接,便于第一装饰条2的拆装且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减小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
进一步地,出风框1上设有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七个第一卡勾12且出风框1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沿出风框1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卡孔13。第一装饰条2上设有沿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七个卡槽21,七个第一卡勾12分别与七个卡槽21配合,可以从七处紧固第一装饰条2,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使第一装饰条2不易松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使空调器1000的外观更为精美。第一装饰条2上与卡槽21相对的区域具有导向筋211,沿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导向筋211位于卡槽21的前端,且沿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导向筋211在垂直于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和装配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从而能够起到对于第一卡勾部122的导向作用,使第一卡勾部122沿导向筋211向卡槽21内相对移动,便于第一卡勾12的导入和第一装饰条2的安装。
更进一步地,第一装饰条2上设有与两个卡孔13配合的两个第二卡勾22,可以从在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两处紧固第一装饰条2,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使第一装饰条2不易松动。第一装饰条2上还设有插销23,一个卡孔13内插设有插销23,插销23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同一个卡孔13内的插销23和第二卡勾22在第一装饰条2的长度方向上排布,插销23的高度大于第二卡勾22的高度,防止第二卡勾22从卡孔13中脱出,保障了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配合的稳定性。另外,第一装饰条2上具有定位凸起24,出风框1上具有位于定位凸起24沿第一装饰条2长度方向两侧的定位筋14,可以提高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效率和准确度。
再进一步地,出风框1上具有凹槽15,凹槽15位于出风口11宽度方向的一侧,凹槽15沿出风口11的长度方向延伸,凹槽15内设有用于支撑第一装饰条2的支撑筋151,支撑筋151包括第一筋条1511、第二筋条1512和第三筋条1513,第一筋条1511沿凹槽15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凹槽15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壁间隔开,第二筋条1512和第三筋条1513分别位于第一筋条1511沿凹槽15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第二筋条1512位于第三筋条1513远离出风口11的一侧,第二筋条1512和第三筋条1513分别为沿凹槽15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可以分别从第一筋条1511沿凹槽15宽度方向的两侧为第一装饰条2提供支撑,可以对第一装饰条2进行限位并调整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之间的间隙,提高第一装饰条2的稳定性,提高第一装饰条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具体地,第二筋条1512与第一筋条1511和凹槽15的底壁连接且与凹槽15的远离出风口11的侧壁间隔开,在凹槽15的敞开口至凹槽15的底壁的方向上,第二筋条1512的远离第一筋条1511的侧壁朝向远离第一筋条1511的方向倾斜;第三筋条1513与凹槽15的底壁、第一筋条1511和凹槽15的靠近出风口11的侧壁连接,在凹槽15的敞开口至凹槽15的底壁的方向上,第三筋条1513的远离凹槽15底壁的表面朝向第一筋条1511倾斜,从而使第二筋条1512和第三筋条1513具有一定的装配斜度,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一装饰条2更加容易安装。进一步地,出风框1上设有凸起筋条16,凸起筋条16位于出风口11和凹槽15之间,凸起筋条16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延伸,凸起筋条16的朝向出风口11的一侧设有第四筋条161,第四筋条161为沿凸起筋条16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进一步地,第一装饰条2包括下竖筋25、内侧下翻边26、上平台27、外侧下翻边28和上翻边29,下竖筋25位于凹槽15内且位于第一筋条1511的远离出风口11的一侧,下竖筋25的沿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的前端朝向远离第一筋条1511的方向倾斜,下竖筋25与第二筋条1512贴合且下竖筋25可以被第二筋条1512支撑。更进一步地,内侧下翻边26位于凹槽15内,内侧下翻边26宽度方向的一端与下竖筋25的远离凹槽15底壁的一端连接,内侧下翻边26的另一端朝向凹槽15的敞开口方向延伸,内侧下翻边26支撑在第三筋条1513和第一筋条1511上,上平台27的一端与内侧下翻边26的远离下竖筋25的一端连接且与内侧下翻边26互成角度,外侧下翻边28的一端与上平台27的远离内侧下翻边26的一端连接且与上平台27互成角度,且外侧下翻边28与第四筋条161,外侧下翻边28、上平台27和内侧下翻边26形成内凹槽271,凸起筋条16设于内凹槽271内。
更进一步地,上翻边29宽度方向的一端与内侧下翻边26的远离凹槽15底壁的一端连接,上翻边29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凹槽15底壁且远离出风口11的方向延伸,上翻边29与内侧下翻边26之间限定出外凹槽291,外凹槽291与面板201配合,从而减小外凹槽291与面板201之间的配合段差,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
再进一步地,上翻边29和下竖筋25之间连接有加强筋292,加强筋292相邻的两边分别与上翻边29和下竖筋25连接,加强筋292的部分位于第一筋条1511的远离出风口11的一侧且与凹槽15的远离出风口11的边缘贴合,加强筋292的靠近凹槽15底壁的一端的远离出风口11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2921,在凹槽15的敞开口至凹槽15的底壁的方向上,导向斜面2921朝向第一筋条1511倾斜,可以起到平滑过渡的作用,为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提供导向作用。加强筋292的远离上翻边29的一侧具有凸起2922,凸起2922位于凹槽15外且与出风框1相抵,可以防止第一装饰条2受力继续向第一装饰条2的装配方向的前端或出风框1宽度方向的远离出风口11的一端移动。
此外,第二装饰条3包括主体段31和弯折段32,主体段31沿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延伸,弯折段32的一端与主体段31的一端连接,弯折段32的另一端与第一装饰条2拼接,弯折段32的远离主体段31的一端具有凸包321,凸包321插设于内凹槽271内,凸包321的设置可以调整第一装饰条2与第二装饰条3之间在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上的段差,减小装配后的第一装饰条2与第二装饰条3之间的配合段差,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的精美度。
另外,出风口11为两个,两个出风口11在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上排布,第一装饰条2为两个,两个第一装饰条2分别设于两个出风口11的靠近彼此的一侧,可以从两处对空调器1000起到装饰作用,两个第一装饰条2及出风框1上与第一装饰条2配合的结构关于参考面对称,参考面位于两个第一装饰条2之间且与第一装饰条2平行,从而使空调器1000具有对称性,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及空调器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3)

1.一种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具有沿所述出风框长度方向延伸的出风口;
第一装饰条,所述第一装饰条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装饰条沿所述出风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装饰条与所述出风框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上设有沿所述出风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卡勾,所述第一装饰条上设有沿所述第一装饰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卡槽,多个所述第一卡勾分别与多个所述卡槽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条上与所述卡槽相对的区域具有导向筋,沿所述第一装饰条的装配方向,所述导向筋位于所述卡槽的前端,且沿所述第一装饰条的装配方向,所述导向筋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装饰条的长度方向和装配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条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沿所述第一装饰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卡勾,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二卡勾配合的多个卡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条上还设有插销,至少一个所述卡孔内插设有所述插销,同一个所述卡孔内的所述插销和所述第二卡勾在所述第一装饰条的长度方向上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卡勾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条上具有定位凸起,所述出风框上具有位于所述定位凸起沿所述第一装饰条长度方向两侧的定位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凹槽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装饰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装饰条的支撑筋,所述第一装饰条与所述支撑筋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包括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凹槽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壁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还包括:
第二筋条和第三筋条,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第三筋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凹槽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第二筋条位于所述第三筋条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第三筋条分别为沿所述凹槽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凹槽的底壁连接且与所述凹槽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侧壁间隔开,在所述凹槽的敞开口至所述凹槽的底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筋条的远离所述第一筋条的侧壁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筋条的方向倾斜;
或,所述第三筋条与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侧壁连接,在所述凹槽的敞开口至所述凹槽的底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三筋条的远离所述凹槽底壁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筋条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条包括:
下竖筋,所述下竖筋位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筋条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下竖筋与所述第二筋条贴合;
内侧下翻边,所述内侧下翻边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内侧下翻边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下竖筋的远离所述凹槽底壁的一端连接,所述内侧下翻边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凹槽的敞开口方向延伸,所述内侧下翻边支撑在所述第三筋条和所述第一筋条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上设有凸起筋条,所述凸起筋条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凹槽之间,所述凸起筋条沿所述出风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装饰条还包括:
上平台,所述上平台的一端与所述内侧下翻边的远离所述下竖筋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内侧下翻边互成角度;
外侧下翻边,所述外侧下翻边的一端与所述上平台的远离所述内侧下翻边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上平台互成角度,所述外侧下翻边、所述上平台和所述内侧下翻边形成内凹槽,所述凸起筋条设于所述内凹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筋条的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第四筋条,所述第四筋条为沿所述凸起筋条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外侧下翻边与所述第四筋条贴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装饰条,所述第二装饰条包括主体段和弯折段,所述主体段沿所述出风框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弯折段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弯折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装饰条拼接,所述弯折段的远离所述主体段的一端具有凸包,所述凸包插设于所述内凹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条还包括:
上翻边,所述上翻边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内侧下翻边的远离所述凹槽底壁的一端连接,所述上翻边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凹槽底壁且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所述上翻边与所述内侧下翻边之间限定出外凹槽,所述外凹槽与面板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边和所述下竖筋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相邻的两边分别与所述上翻边和所述下竖筋连接,所述加强筋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筋条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且与所述凹槽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边缘贴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靠近所述凹槽底壁的一端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在所述凹槽的敞开口至所述凹槽的底壁的方向上,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第一筋条倾斜。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远离所述上翻边的一侧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外且与所述出风框相抵。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两个,两个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出风框的宽度方向上排布,所述第一装饰条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装饰条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出风口的靠近彼此的一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装饰条及所述出风框上与所述第一装饰条配合的结构关于参考面对称,所述参考面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装饰条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装饰条平行。
2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框部件。
CN202223239572.4U 2022-11-29 2022-11-29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8672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9572.4U CN218672377U (zh) 2022-11-29 2022-11-29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9572.4U CN218672377U (zh) 2022-11-29 2022-11-29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2377U true CN218672377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9572.4U Active CN218672377U (zh) 2022-11-29 2022-11-29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2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4424B2 (en) Air conditioner having independent cooling and purifying paths
USD537517S1 (en)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blower housing
CN209341397U (zh) 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JP3837778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8672377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457138U (zh) 一种蒸发器连接支架以及空调器
CN118111025A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063590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84123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KR100814026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717339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0733492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675474U (zh) 空调器
CN21484123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TWM634478U (zh) 柱狀風扇及其外殼
CN118111022A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672579U (zh) 空调器组件
KR100688939B1 (ko) 환기장치의 실내기
CN219243725U (zh) 空调器组件
JP200434713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5909222U (zh) 空调器
CN21613198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83225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20070044727A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216620031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