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3590U -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3590U
CN219063590U CN202223186437.8U CN202223186437U CN219063590U CN 219063590 U CN219063590 U CN 219063590U CN 202223186437 U CN202223186437 U CN 202223186437U CN 219063590 U CN219063590 U CN 219063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outlet frame
gril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64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铁生
毛先友
潘文静
陆游
朱天宏
杨刚刚
宋守亮
罗龙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64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3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3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3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出风框部件包括:出风框;出风格栅,出风格栅设于出风框长度方向的一端,出风格栅与出风框卡接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框部件,通过出风格栅与出风框采用拆件形式,可以便于出风框部件的加工和拆装,降低空调器的维修成本,提高空调器的外观可拓展性,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出风框与出风格栅卡接连接,可以提高出风格栅与出风框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出风框体积大,装配不便,空调器维修困难,并且出风框喷涂的颜色单一,美观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风框部件,所述出风框部件将出风格栅与出风框分开加工,便于出风框部件的拆装,可以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出风框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包括:出风框;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设于所述出风框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出风格栅与所述出风框卡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通过出风格栅与出风框采用拆件形式,可以便于出风框部件的加工和拆装,降低空调器的维修成本,提高空调器的外观可拓展性,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出风框与出风格栅卡接连接,可以提高出风格栅与出风框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框部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上设有卡凸,所述出风格栅上设有与所述卡凸配合的弹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框上设有沿所述出风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卡凸包括设于所述凸起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所述弹扣包括与所述第一卡凸配合的第一弹扣和与所述第二卡凸配合的第二弹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凸和/或所述第二卡凸包括沿所述凸起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扣位于所述出风格栅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格栅上沿所述出风格栅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上设有第一定位销,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格栅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卡勾,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格栅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定位销,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定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远离所述出风框宽度方向端部的一侧的侧壁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格栅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螺钉柱,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螺钉柱相对的螺钉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格栅上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定位筋,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筋配合的第三定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部件还包括:装饰条,所述装饰条设于所述出风格栅的远离所述出风框的一端且沿所述出风格栅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条与所述出风格栅卡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条上设有沿所述装饰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三弹扣,所述出风格栅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三弹扣配合的多个第三卡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格栅的远离所述出风框的一端具有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出风格栅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装饰条具有与所述凸筋配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出风格栅与出风框采用拆件形式,可以便于出风框部件的加工和拆装,降低空调器的维修成本,提高空调器的外观可拓展性,提高空调器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出风框与出风格栅卡接连接,可以提高出风格栅与出风框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出风框部件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部件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风道部件与所述出风框在所述出风框的长度方向上排布,所述出风框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以及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壳体和所述出风框之间限定出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格栅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换热部件和第一风机组件,所述换热部件和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与室内环境连通或室外环境连通,所述第二风道内还设有净化部件和加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出风部件和风道部件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组件与出风框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气流方向;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组件与出风部件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气流流向;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组件与出风框配合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框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框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B处的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框的局部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中C处的放大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格栅的第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中D处的放大图;
图17是图15中E处的放大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格栅的第二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中F处的放大图;
图20是图18中G处的放大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框与出风格栅配合的主视图;
图22是图21中沿U-U面的剖视图;
图23是图22中H处的放大图;
图24是图22中I处的放大图;
图25是图22中J处的放大图;
图26是图21中沿V-V面的剖视图;
图27是图26中K处的放大图;
图2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格栅的第三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格栅的第四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格栅的第五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1是图30中L处的放大图;
图32是图30中M处的放大图;
图33是图30中N处的放大图;
图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出风格栅的主视图;
图35是图34中O处的放大图;
图36是图34中P处的放大图;
图3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装饰条的立体图;
图3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装饰条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装饰条与出风格栅配合的主视图;
图40是图39中沿W-W面的剖视图;
图41是图40中Q处的放大图;
图42是图40中R处的放大图;
图43是图39中沿X-X面的剖面图;
图44是图43中S处的放大图;
图45是图39中沿Y-Y面的剖面图;
图46是图45中T处的放大图;
图4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装饰条与出风格栅配合的立体图;
图4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装饰条与侧装饰条配合的立体图;
图49是图48中Z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出风框部件;1000、空调器;
1、出风框;11、卡凸;111、第一卡凸;112、第二卡凸;113、第一导向面;12、凸起;13、第一定位槽;14、卡孔;15、第二定位槽;16、螺钉孔;17、第三定位槽;18、第一出风口;181、开关门;
2、出风格栅;21、弹扣;211、第一弹扣;2111、第一导向斜面;212、第二弹扣;22、第一定位销;221、第一筋条;222、第二筋条;223、第一平台;2231、第一通孔;23、卡勾;231、连接部;232、卡勾部;233、卡筋;24、第二定位销;241、第三筋条;242、第四筋条;243、第二平台;2431、第二通孔;25、螺钉柱;26、定位筋;27、第三卡凸;271、斜面;272、第五筋条;273、第二导向面;28、凸筋;29、格栅孔;
3、装饰条;31、主体段;32、弯折段;321、凸包;33、第三弹扣;331、第二导向斜面;34、凹槽;
4、侧装饰条;41、内凹槽;
200、壳体;201、面板;202、下面板;203、顶盖;204、底盘部件;205、后箱体部件;2051、第一进风口;2052、进风格栅;2053、第二进风口;2054、第二出风口;2055、出风部件;2056、第三出风口;2057、第四出风口;
300、换热部件;
400、第一风机组件;
500、风道部件;501、出风组件;502、风道组件;503、第二风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
如图21和图2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包括出风框1和出风格栅2。
具体地,参考附图21所示,出风框部件100由出风框1和出风格栅2组成,可以便于出风框部件100的加工和拆装,并且可以在出风框1和出风格栅2中的一个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时,仅维修或者更换出风框1和出风格栅2中的一个,降低空调器1000的维修成本,同时便于对出风格栅2进行清洗,避免了出风格栅2因使用时间过长而造成的灰尘堆积。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4和附图21所示,出风格栅2设于出风框1长度方向(参考附图21所示的r方向)的一端,出风格栅2可以避免手或者其他异物进入空调器1000内部,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并确保空调器1000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出风格栅2可以避免虫鼠等进入空调器1000的壳体200内对空调器1000造成损坏,保障了空调器1000的正常工作,且确保空调器1000外形美观。参考附图18所示,出风格栅2上设有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贯穿的格栅孔29,空调器100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格栅2的格栅孔29吹向室内。
更进一步地,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卡接连接,便于出风格栅2的拆装且可以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减小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减小可以降低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的配合间隙处落灰的可能性,降低清理频率和清理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附图3和附图8所示,空调器1000的面板201的靠近出风格栅2的一端朝向靠近出风框1的方向倾斜,从而能够将出风格栅2露出,使空调器100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格栅2上的格栅孔29直接流向室内,提高空调器1000的工作效率和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出风格栅2的露出使出风格栅2成为空调器1000的外观面,为了提高美观度可对出风框部件100进行喷涂。可选地,对出风框部件100喷涂可以选择仅对出风格栅2进行喷涂或者对出风格栅2和出风框1都喷涂,仅对出风格栅2喷涂可以降低喷漆的消耗,减少喷涂的成本;对出风格栅2和出风框1都喷涂可以对出风格栅2和出风框1采用不同的颜色搭配,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可拓展性,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通过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采用拆件形式,可以便于出风框部件100的加工和拆装,降低空调器1000的维修成本,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可拓展性,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出风框1与出风格栅2卡接连接,可以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0、附图12、附图14和附图15所示,结合参考图9和图11,出风框1上设有卡凸11,出风格栅2上设有与卡凸11配合的弹扣21,通过卡凸11与弹扣21的配合提高了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使出风格栅2不易松动。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弹扣21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且弹扣21的朝向出风框1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2111,可以在装配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附图10和附图12所示,在垂直于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卡凸11的截面为U形,相较于矩形截面的卡凸11,减少了在出风格栅2的装配过程中卡凸11与弹扣21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的装配阻力,便于出风格栅2的装配。另外,参考附图10所示,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卡凸11上设有第一导向面113,第一导向面113在垂直于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从而能够在出风格栅2装配时起到导向作用,使弹扣21沿第一导向面113向出风格栅2装配方向(参考附图22所示的y方向)的前侧移动,便于弹扣21的导入和出风格栅2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弹扣21沿着第一导向面113相对移动且为从第一导向面113宽度较小的一端移动至宽度较大的一端,从而能够循序渐进地将弹扣21导至卡凸11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4所示,出风框1上设有沿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参考附图9所示的u方向)延伸的凸起12,卡凸11包括设于凸起12宽度方向(参考附图9所示的r方向)两侧的第一卡凸111和第二卡凸112,弹扣21包括与第一卡凸111配合的第一弹扣211和与第二卡凸112配合的第二弹扣212,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卡凸111与第一弹扣211的配合及第二卡凸112与第二弹扣212的配合在凸起12的宽度方向上限制出风格栅2,保证出风格栅2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0所示,第一卡凸111和/或第二卡凸112包括沿凸起12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9所示的u方向)间隔开的多个,能够从多处将出风格栅2固定,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换言之,第一卡凸111包括沿凸起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或者,第二卡凸112包括沿凸起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再或者,第一卡凸111和第二卡凸112皆包括沿凸起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10所示,第一卡凸111为沿凸起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能够从两处将出风格栅2固定,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5和附图18所示,弹扣21位于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参考附图9所示的u方向)的中间区域,从而能够在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将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连接,保障出风格栅2在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上的平衡,使其不向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歪斜,进而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2和附图23所示,结合参考图26和图27,出风格栅2上沿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上设有第一定位销22,出风框1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销22配合的第一定位槽13,第一定位销22与第一定位槽13的配合可以起到预定位的作用,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配合的准确性,并且第一定位销22设于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可以保障出风格栅2在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上的平衡,使其不向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歪斜,限制出风格栅2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不移动,进而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参考附图15和附图18所示,第一定位销22包括一个第一筋条221和两个第二筋条222,第一筋条221沿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筋条222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二筋条222在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上平行且间隔开,第一筋条221在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筋条222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两个第二筋条222皆与第一筋条221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字架或是“十”字架结构,第一筋条221与第二筋条222相互支撑,提高了第一定位销22的结构强度。
此外,参考附图18所示,第一定位销22设于第一平台223上,第一平台223的设置可以避免因第一定位销22在出风框1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过长导致的第一定位销22易变形,并且可以在第一平台223处做减胶处理,保障出风格栅2外表面的美观。参考附图18所示,结合参考图15,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平台223上设有不贯穿第一平台223的第一通孔2231,能够配合模具结构,方便脱模,保障了出风格栅2的表面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卡勾23,参考附图16和附图17所示,结合参考图19和图20,卡勾23包括连接部231和卡勾部232,卡勾部232沿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一端与连接部231朝向出风框1的一端连接,在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上,卡勾部232的另一端向远离连接部231的方向延伸,连接部231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可以理解的是,当卡勾部232的远离连接部231的一端受到阻挡时,障碍物推动连接部231的与卡勾部232连接的一端朝向远离障碍物的方向变形,从而带着卡勾部232沿着障碍物移动,直至卡勾部232不再受到阻力,连接部231复位。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24和附图25所示,结合参考图14,出风框1上设有与卡勾23配合的卡孔14,对应配合一个卡勾23与卡孔14为一组,通过两组卡勾23与卡孔14的配合可以从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两端紧固出风格栅2,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使出风格栅2不易松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使空调器1000的外观更为精美。可以理解的是,在装配出风格栅2时,卡勾部232的远离连接部231的一端受到卡孔14内壁的阻挡,被卡孔14内壁阻挡的卡勾部232推动连接部231的与卡勾部232连接的一端朝向远离卡孔14内壁的方向变形,从而带着卡勾部232沿着卡孔14内壁移动,直至卡勾部232移动至卡孔14的沿出风格栅2的装配方向(参考附图22所示的y方向)的前侧,连接部231复位。
可选地,参考附图16所示,至少一个卡勾23上设有卡筋233,在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上,卡筋233设于连接部231的远离卡勾部232的一侧,可以加强卡勾23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6、附图17、附图19和附图20所示,结合参考附图14、附图15和附图18,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定位销24,出风框1上设有与第二定位销24配合的第二定位槽15,可以从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两端对出风格栅2进行固定,限制出风格栅2在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上不移动,通过第二定位销24和第二定位槽15的配合实现对出风格栅2和出风框1的预定位。
优选地,参考附图16和附图17所示,结合参考图19和图20,第二定位销24包括一个第三筋条241和两个第四筋条242,第三筋条241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四筋条242沿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四筋条242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平行且间隔开,第三筋条241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四筋条242在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两个第四筋条242皆与第三筋条241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字架或是“十”字架结构,第三筋条241与第四筋条242相互支撑,提高了第二定位销24的结构强度。
此外,参考附图16和附图17所示,结合参考附图19和附图20,第二定位销24设于第二平台243上,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第二平台243上设有不贯穿第二平台243的第二通孔2431,能够配合模具结构,方便脱模,保障了出风格栅2的表面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4和附图25所示,第二定位销24与第二定位槽15的远离出风框1宽度方向端部的一侧的侧壁间隔开,可以在限定出风格栅2在出风框1上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容纳第二定位销24的位置误差和尺寸偏差,避免第二定位销24无法装入第二定位槽15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4、附图19和附图20所示,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螺钉柱25,出风框1上设有与螺钉柱25相对的螺钉孔16,通过螺钉柱25与螺钉孔16的配合可以紧固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的连接,使出风格栅2装配到位、不易松动,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装配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5所示,结合参考图22,出风格栅2上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定位筋26,出风框1上设有与定位筋26配合的第三定位槽17,可以对出风格栅2进行定位,限制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9所示,在垂直于出风框1的厚度方向上,定位筋26的截面为U形,相较于矩形截面的定位筋26,减少了在出风格栅2装配过程中定位筋26与第三定位槽17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的装配阻力,便于出风格栅2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8所示,出风框部件100还包括装饰条3,装饰条3可以对空调器1000起到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对装饰条3喷涂不同的颜色可以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可拓展度。参考附图4所示,装饰条3设于出风格栅2的远离出风框1的一端且沿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对出风格栅2的远离出风框1的一端进行装饰和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9所示,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卡接连接,便于装饰条3的拆装且可以提高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配合的可靠性,减小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的配合间隙,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减小可以降低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之间的配合间隙处落灰的可能性,降低清理频率和清理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0、附图34和附图38所示,结合参考图43、图44、图45和图46,装饰条3上设有沿装饰条3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三弹扣33,出风格栅2上设有与多个第三弹扣33配合的多个第三卡凸27,通过第三卡凸27与第三弹扣33的配合提高了出风格栅2与装饰条3之间配合的可靠性,使装饰条3不易松动。进一步地,参考附图44所示,第三弹扣33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且第三弹扣33的朝向出风格栅2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331,可以在装配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47所示,装饰条3上沿装饰条3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五个第三弹扣33分别与出风格栅2上的五个第三卡凸27配合,从在装饰条3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五处提高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配合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4、附图35和附图36所示,结合参考图40、图41和图42,第三卡凸27上设有斜面271,斜面271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在装配装饰条3时,第三弹扣33在与第三卡凸27的斜面271接触后沿着斜面271向装饰条3的装配方向(参考附图43所示的y方向)的前端移动,在装配完成后限制装饰条3不向装饰条3的装配方向的后端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附图31、附图32和附图33所示,在垂直于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第三卡凸27的截面可以为U形,相较于矩形截面的第三卡凸27,减少了在装饰条3的装配过程中第三卡凸27与第三弹扣33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出风格栅2与装饰条3之间的装配阻力,便于装饰条3的装配。另外,参考附图32和附图33所示,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第三卡凸27上设有第二导向面273,第二导向面273在垂直于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从而能够在装饰条3装配时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三弹扣33沿第二导向面273向装饰条3装配方向的前端移动,便于第三弹扣33的导入和装饰条3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弹扣33沿着第二导向面273相对移动且为从第二导向面273宽度较小的一端移动至宽度较大的一端,从而能够循序渐进地将第三弹扣33导至第三卡凸27处。
可选地,参考附图32和附图33所示,至少一个第三卡凸27上设有第五筋条272,在出风格栅2的装配方向上,第五筋条272设于第三卡凸27的沿出风格栅2的装配方向的前端,可以增强第三卡凸27的结构强度,增强第三卡凸27与第三弹扣33的配合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8、附图29、附图37和附图38所示,结合参考图44和图46,出风格栅2的远离出风框1的一端具有凸筋28,凸筋28沿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延伸,装饰条3具有与凸筋28配合的凹槽34,通过凸筋28与凹槽34的配合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限制装饰条3,并且限制装饰条3不会向装饰条3的装配方向的前端继续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8所示,出风框1具有沿出风框1长度方向(参考附图9所示的r方向)延伸的第一出风口18,空调器100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8吹向室内。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出风框1上设有开关门181,通过出风框1便于对开关门181进行安装,确保开关门181的固定可靠。开关门181沿第一出风口18的宽度方向(参考附图9所示的t方向)可移动地设于出风框1上,使得开关门181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出风口18,以配合空调器1000的打开或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器1000使用时,开关门181可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8,使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8流向室内;在空调器1000关闭时,开关门181可以关闭第一出风口18,避免灰尘、虫子等进入到空调器1000内部,确保空调器1000的正常使用,且使空调器1000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8所示,侧装饰条4可以对空调器1000起到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对侧装饰条4喷涂不同的颜色可以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可拓展度。侧装饰条4位于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参考附图9所示的t方向)的一侧,第一装饰条3沿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对出风框1进行装饰和保护。参考附图4所示,侧装饰条4与出风框1卡接,便于侧装饰条4的拆装且可以提高侧装饰条4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减小侧装饰条4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侧装饰条4与出风框1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减小可以降低侧装饰条4与出风框1之间的配合间隙处落灰的可能性,降低清理频率和清理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3所示,结合参考附图1和附图2,第一出风口18为两个,两个第一出风口18在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上排布,两个第一出风口18处均设有开关门181,通过两个第一出风口18能够有效增大空调器1000的出风量,且通过两个开关门181能够分别对两个第一出风口18进行导风,实现较大的出风范围,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参考附图8所示,侧装饰条4为两个,两个侧装饰条4分别设于两个第一出风口18的靠近彼此的一侧,可以从两处对空调器1000起到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7和附图48所示,装饰条3包括主体段31和弯折段32,主体段31沿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延伸,弯折段32的一端与主体段31的一端连接,弯折段32的另一端与侧装饰条4拼接。参考附图37和附图49所示,弯折段32的远离主体段31的一端具有凸包321,凸包321插设于侧装饰条4的内凹槽4134内,凸包321的设置可以调整装饰条3与侧装饰条4之间在出风框1的宽度方向上的段差,减小装配后的装饰条3与侧装饰条4之间的配合段差,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的精美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的空调器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通过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采用拆件形式,可以便于出风框部件100的加工和拆装,降低空调器1000的维修成本,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可拓展性,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出风框1与出风格栅2卡接连接,可以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所示,空调器1000还包括壳体200、风道部件500、换热部件300、第一风机组件400和第二风机组件503。具体地,参考附图1和附图2所示,壳体200可以包括面板201、下面板202、顶盖203、底盘部件204和后箱体部件205,面板201、下面板202、顶盖203、底盘部件204和后箱体部件205相互连接,能够实现对空调器1000的内部结构进行防护,避免因空调器1000的内部结构外露而造成损坏,有利于增长空调器1000的使用寿命,且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进一步地,面板201与下面板202连接,有利于降低壳体200整体加工的复杂性,便于壳体200的加工制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壳体200和出风框部件100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风道部件500设于壳体200内,风道部件500限定出第二风道,风道部件500与出风框1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排布,出风框1上具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8,壳体200上具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051以及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053,壳体200和出风框1之间限定出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2054,第二出风口2054设于壳体200的前侧,出风格栅2设于第二出风口2054处。
更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第一进风口2051沿后箱体部件205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3所示的r方向)延伸,室外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2051进入空调器1000内。第一进风口2051处设有进风格栅2052,进风格栅2052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空调器1000内,有效起到保护空调器1000的作用,另一方面,进风格栅2052可以避免虫鼠等进入空调器1000的壳体200内对空调器1000造成损坏,保障了空调器1000的正常工作,且确保空调器1000外形美观。此外,进风格栅2052与后箱体部件205可拆卸地连接,进风格栅2052能够确保壳体200的外形美观,且在进风格栅2052拆卸后,便于对空调器1000内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更换,同时便于对进风格栅2052进行清洗,避免了进风格栅2052因使用时间过长而造成的灰尘堆积。
再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进风格栅2052可以与第一风机组件400相对设置,便于第一风机组件400驱动室外的气流通过进风格栅2052进入壳体200内,使得气流流动更畅通,增大了进风量,提高了第一风机组件400的进风效率,降低了空调器1000运行时的噪音,提升了空调器1000的性能和舒适性。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换热部件300和第一风机组件400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一风机组件400可以驱动室外的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2051进入壳体200内,壳体200内的气流可以与换热部件30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8吹向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例如,换热部件300可以为蒸发器。
更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第一风机组件400为两个,两个第一风机组件400均与换热部件300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风机组件400分别与两个第一出风口18相对,通过第一进风口2051进入壳体200的气流可以分别经过两个第一风机组件400与第一出风口18流向室内空间,能够实现双贯流的空调器1000,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0的送风量,且提高空调器1000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所示,第二风机组件503设于第二风道内,第二风机组件503可以驱动室外的气流进入壳体200内。进一步地,风道部件500可以包括出风组件501与风道组件502,出风组件501与风道组件502沿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3所示的r方向)排布且连接,第二风机组件503用于驱动室外的气流依次进入风道组件502与出风组件501,并通过出风组件501吹向室内,能够实现对气流的处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此外,壳体200上还设有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三出风口2056和第四出风口2057,第三出风口2056和第四出风口2057分别设于壳体200的左右两侧,可供从出风组件501流出的气流通往室内。
可选地,第一风机组件400和第二风机组件503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工作,或者可以控制两个同时工作,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控制,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附图4和附图7所示,结合参考附图5和附图6,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靠近出风格栅2的一端连接有出风部件2055,出风部件2055远离出风格栅2的一端与出风组件501连接,出风部件2055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第二风道连通,从第二风道流出的气流可从进口进入出风部件2055内部,出口与出风格栅2相对且与第二出风口2054连通,从而使气流可以经由出风部件2055和出风格栅2的格栅孔29从第二出风口2054处流出。
此外,空调器1000还可以包括照射模块,照射模块设于壳体200内,照射模块发射的光束能够照射到第一出风口18及第一出风口18的相邻结构,对第一出风口18及第一出风口18的相邻结构进行杀菌消毒,为用户提供更清洁、卫生、健康的空气,有利于提高体验感。例如,照射模块可以为脉冲灯。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2053与室内环境连通或室外环境连通,室内环境中的气流或室外环境中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二进风口2053进入壳体200内。进一步地,第二风道内还设有净化部件和加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换言之,第二风道内可以设有净化部件或者加湿部件;或者,第二风道内可以设有净化部件和加湿部件,可以根据不同的空调器1000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部件,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通过加湿部件能够对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加湿,使得带有湿度的气流吹向室内,增加室内的水汽含量,实现对室内的加湿效果;通过净化部件能够对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净化,使得净化后的气流吹向室内,提高空气质量,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第二风道内还可以设有杀菌部件,通过杀菌部件能够对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气流吹向室内,能够对室内进行杀菌消毒。
下面参考图1至图4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地,如图1至图49所示,空调器1000包括:壳体200、风道部件500、换热部件300、第一风机组件400、第二风机组件503和出风框部件100。
进一步地,壳体200包括:面板201、下面板202、顶盖203、底盘部件204和后箱体部件205,面板201、下面板202、顶盖203、底盘部件204和后箱体部件205相互连接,能够实现对空调器1000的内部结构进行防护,避免因空调器1000的内部结构外露而造成损坏,有利于增长空调器1000的使用寿命,且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壳体200和出风框部件100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风道部件500设于壳体200内,风道部件500限定出第二风道,风道部件500与出风框1在壳体200的长度方向上排布,壳体200上具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051以及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053,第二进风口2053与室内环境连通或室外环境连通,用于供空调器1000外部的气流进入空调器1000内部。
更进一步地,换热部件300和第一风机组件400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一风机组件400可以驱动室外的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2051进入壳体200内,壳体200内的气流可以与换热部件30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吹向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第二风机组件503设于第二风道内,第二风机组件503可以驱动室外的气流进入壳体200内。风道部件500包括出风组件501与风道组件502,出风组件501与风道组件502沿壳体200的长度方向排布且连接,第二风机组件503用于驱动室外的气流依次进入风道组件502与出风组件501,并通过出风组件501吹向室内,能够实现对气流的处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另外,第二风道内还设有净化部件和加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加湿部件能够对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加湿,使得带有湿度的气流吹向室内,增加室内的水汽含量,实现对室内的加湿效果;通过净化部件能够对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净化,使得净化后的气流吹向室内,提高空气质量,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出风框部件100包括:出风框1、出风格栅2和装饰条3。出风框1上具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8,壳体200和出风框1之间限定出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2054,出风格栅2设于第二出风口2054处,出风格栅2可以避免手或者其他异物进入空调器1000内部,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并确保空调器1000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出风格栅2可以避免虫鼠等进入空调器1000的壳体200内对空调器1000造成损坏,保障了空调器1000的正常工作,且确保空调器1000外形美观。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卡接连接,便于出风格栅2的拆装且可以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配合的可靠性,减小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的配合间隙,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减小可以降低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的配合间隙处落灰的可能性,降低清理频率和清理时间。
更进一步地,出风框1上设有沿出风框1宽度方向延伸的凸起12,凸起12上设有卡凸11,卡凸11包括设于凸起12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卡凸111和第二卡凸112,出风格栅2上设有与卡凸11配合的弹扣21,弹扣21位于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弹扣21包括与第一卡凸111配合的第一弹扣211和与第二卡凸112配合的第二弹扣212,从而能够在凸起12的宽度方向上限制出风格栅2,保证出风格栅2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卡凸111为沿凸起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能够从两处将出风格栅2固定,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再进一步地,出风格栅2上沿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上设有第一定位销22,出风框1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销22配合的第一定位槽13,第一定位销22与第一定位槽13的配合可以起到预定位的作用,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配合的准确性,并且第一定位销22设于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可以保障出风格栅2在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上的平衡,使其不向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歪斜,限制出风格栅2在出风框1的长度方向上不移动,进而提高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卡勾23、第二定位销24、螺钉柱25和定位筋26,出风框1上设有与卡勾23配合的卡孔14、与第二定位销24配合的第二定位槽15、与螺钉柱25配合的螺钉孔16和与定位筋26配合的第三定位槽17,可以从出风格栅2长度方向的两端对出风格栅2进行固定,保障出风格栅2与出风框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定位销24与第二定位槽15的远离出风框1宽度方向端部的一侧的侧壁间隔开,可以在限定出风格栅2在出风框1上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容纳第二定位销24的位置误差和尺寸偏差,避免第二定位销24无法装入第二定位槽15的情况。
另外,装饰条3可以对空调器1000起到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对装饰条3喷涂不同的颜色可以提高空调器1000的外观可拓展度。装饰条3设于出风格栅2的远离出风框1的一端且沿出风格栅2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对出风格栅2的远离出风框1的一端进行装饰和保护。进一步地,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卡接连接,便于装饰条3的拆装且可以提高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配合的可靠性,减小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的配合间隙,提高空调器1000的美观度,并且通过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减小可以降低装饰条3与出风格栅2之间的配合间隙处落灰的可能性,降低清理频率和清理时间。
进一步地,装饰条3上设有沿装饰条3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五个第三弹扣33和沿装饰条3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34,出风格栅2上设有与五个第三弹扣33配合的五个第三卡凸27和与凹槽34配合的凸筋28,凸筋28设于出风格栅2的远离出风框1的一端,提高了出风格栅2与装饰条3之间配合的可靠性,使装饰条3不易松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及空调器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框;
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设于所述出风框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出风格栅与所述出风框卡接连接;
装饰条,所述装饰条设于所述出风格栅的远离所述出风框的一端且沿所述出风格栅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上设有卡凸,所述出风格栅上设有与所述卡凸配合的弹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上设有沿所述出风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卡凸包括设于所述凸起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所述弹扣包括与所述第一卡凸配合的第一弹扣和与所述第二卡凸配合的第二弹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凸和/或所述第二卡凸包括沿所述凸起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扣位于所述出风格栅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上沿所述出风格栅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上设有第一定位销,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卡勾,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定位销,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远离所述出风框宽度方向端部的一侧的侧壁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螺钉柱,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螺钉柱相对的螺钉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上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定位筋,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筋配合的第三定位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条与所述出风格栅卡接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条上设有沿所述装饰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三弹扣,所述出风格栅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三弹扣配合的多个第三卡凸。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的远离所述出风框的一端具有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出风格栅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装饰条具有与所述凸筋配合的凹槽。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框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出风框部件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
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部件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风道部件与所述出风框在所述出风框的长度方向上排布,所述出风框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以及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壳体和所述出风框之间限定出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格栅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
换热部件和第一风机组件,所述换热部件和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
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与室内环境连通或室外环境连通,所述第二风道内还设有净化部件和加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CN202223186437.8U 2022-11-29 2022-11-29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9063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6437.8U CN219063590U (zh) 2022-11-29 2022-11-29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6437.8U CN219063590U (zh) 2022-11-29 2022-11-29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3590U true CN219063590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0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6437.8U Active CN219063590U (zh) 2022-11-29 2022-11-29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3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928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9063590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8111022A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672377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8111025A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620031U (zh) 空调器
KR100296793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9243725U (zh) 空调器组件
CN218672579U (zh) 空调器组件
CN218915124U (zh) 风机组件与空调器
KR101203583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1431750B1 (ko) 정화유닛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KR100310369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9572079U (zh) 导风百叶、导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062087U (zh) 空调器
CN219572075U (zh) 空调器
JP200434713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8361949B (zh) 柜机
CN220366513U (zh) 面板组件和空调器
JP2006234253A (ja) 通風路構造
KR100688939B1 (ko) 환기장치의 실내기
CN214791489U (zh) 出风部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KR100310370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104595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히터 장착 구조
CN220524284U (zh) 新风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