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1534U - 一体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91534U CN214791534U CN202120732601.7U CN202120732601U CN214791534U CN 214791534 U CN214791534 U CN 214791534U CN 202120732601 U CN202120732601 U CN 202120732601U CN 214791534 U CN214791534 U CN 2147915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ilter screen
- air conditioner
- mounting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包括:机壳、第一换热器、第一风机、第二换热器、第二风机和进风过滤组件,机壳上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机壳内设有与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导通的第一换热风道,机壳内还设有与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导通的第二换热风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分别设在第一换热风道内。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机分别设在第二换热风道内。进风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座和过滤网,安装座固定在机壳上,安装座上设有第一磁吸件,过滤网上设有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配合以将过滤网贴合至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过滤网相对于机壳装拆方便,在过滤网表面有污物需要清洗时可快速拆下并清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体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仅需实现局部温度调节或对较小的室内空间进行温度调节时,通常使用移动式空调或便携式空调,该类型空调的体积相对较小,移动较为方便。
相关技术中,空调的过滤网设置在机壳内部,装拆不方便,用户的清洗体验差。常规的柜机、挂机有的采用导轨安装过滤网,使过滤网可滑动地安装在机体内;也有的过滤网与机体之间采用卡扣安装。然而由于移动式空调的体积较小,无法在内部机体内设置导轨等部件安装过滤网;若采用卡扣安装过滤网将使得机身厚度较大,占用较多的布置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式空调器,所述一体式空调器进风过滤组件方便装拆和清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滤网难以清洗、安装不便且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导通的第一换热风道,所述机壳内还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导通的第二换热风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风机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二风机分别设在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进风过滤组件,所述进风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座和过滤网,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过滤网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配合以将所述过滤网贴合至所述安装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通过设置可磁吸连接的安装座和过滤网,并将安装座安装在机壳上,使得过滤网相对于机壳装拆方便,在过滤网表面有污物需要清洗时可快速拆下并清洗。而安装座和过滤网之间形成的磁吸连接使机壳上无需设置导轨或卡槽卡扣等部件,有利于整机的小型化布置,安装座还可以有效防止用户在拆装过滤网时手伸入机壳内。通过设置一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可使得从进风口经过进风过滤组件过滤的风,在进入机壳内与换热器换热后快速从出风口排出,提升了室内风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所述第一磁吸件为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机壳上以将所述安装座固定至所述机壳上,所述第二磁吸件为磁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所述过滤网包括主体部和滤网网材,所述第二磁吸件设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滤网网材的材质不同,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滤网网材为一体注塑成型件。
有利地,所述滤网网材为金属网,所述主体部为塑料件。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长条形的过孔,每个所述过孔对应多个所述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所述过滤网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安装凸块,多个所述安装凸块与所述第二磁吸件接触以限位所述第二磁吸件。
可选地,所述安装凸块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敞口的一端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将所述第二磁吸件导引至所述安装槽内。
有利地,所述第二磁吸件的朝向所述敞口的表面位于所述敞口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所述进风过滤组件上设有用于握持的把手部。
可选地,所述过滤网的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表面设有延伸至周壁的缺口以限定出所述把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插入口,所述过滤网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插入口的插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内部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过滤网未装配到安装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区域I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过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过滤网中的第二磁吸件未装配至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区域Ⅱ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一体式空调器1000、
机壳100、
进风口110、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12、
第一出风口120、第二出风口130、
进风过滤组件200、
安装座210、
第一磁吸件211、通孔212、插入口213、避让口214、紧固孔215、
过滤网220、
主体部221、过孔2211、
滤网网材222、第二磁吸件223、
安装槽224、安装凸块225、导向面2251、
把手部226、插接部227、
第一换热器300、
第二换热器400、
第一风机500、第一风轮510、第一电机520、
第二风机600、第二风轮610、
蜗壳组件700、
第一蜗壳710、第一蜗壳部711、第一安装部712、第一安装缺口7121、
第二蜗壳720、第二蜗壳部721、第二安装部722、第二安装缺口7221、
盖板730、
支架隔板810、底座820、压缩机8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1000。可选地,该一体式空调器1000可以放置在室内的地面上、台面上等使用,实现整个室内空间或局部快速降温或升温;该一体式空调器1000也可以携带至室外使用,实现局部快速降温或升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空调器1000,如图2所示,包括:机壳100、第一换热器300、第一风机500、第二换热器400、第二风机600和进风过滤组件200。
其中,如图1所示,机壳100上设有进风口110、第一出风口120和第二出风口130(第二出风口130可参见图3),机壳100内设有与进风口110和第一出风口120导通的第一换热风道,机壳100内还设有与进风口110和第二出风口130导通的第二换热风道。外部气流可以从进风口110进入机壳100,从第一出风口120和第二出风口130离开机壳100。
第一换热器300和第一风机500分别设在第一换热风道内。第一风机500驱动气流从进风口110进入第一换热风道内,同时气流与第一换热器300进行换热,再经过第一出风口120排出。
第二换热器400和第二风机600分别设在第二换热风道内。第二风机600驱动气流从进风口120进入第二换热风道内,同时气流与第二换热器400进行换热后,再经过第二出风口130排出。
结合图1和图4所示,进风过滤组件200包括安装座210和过滤网220,安装座210固定在机壳100上,安装座210上设有第一磁吸件211。如图6所示,过滤网220上设有第二磁吸件223,第一磁吸件211和第二磁吸件223配合以将过滤网220贴合至安装座210上。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1000,通过设置可磁吸连接的安装座210和过滤网220,并将安装座210安装在机壳100上,使得过滤网220相对于机壳100装拆方便,在过滤网220表面有污物需要清洗时,可通过克服过滤网220和安装座210之间的磁吸力而使过滤网220快速拆下并清洗。
而安装座210和过滤网220之间形成的磁吸连接,使机壳100上无需设置导轨或卡槽卡扣等部件,有利于控制机壳100的壳体厚度,使得机壳100薄化,并有利于整机的小型化设置,使得一体式空调器1000便于移动、结构小巧。安装座210可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用户从安装座210上拆装过滤网220时手不会伸入机壳100内,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
通过设置进风口110和两个出风口,可使得从进风口110经过进风过滤组件200过滤的风,在进入机壳100内与不同的换热风道内的换热器换热后快速从相应的出风口排出,提升了室内风换热效率。
此外,本申请的安装座210通过固定件先安装在机壳100上,过滤网220再通过磁吸作用连接在安装座210上,过滤网220位于机壳100的外表面,可进一步提升过滤网220拆装的便捷性。过滤网220上的第二磁吸件223的数量和位置可在出厂前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得过滤网220和安装座210之间的磁吸力适中,既能保证过滤网220与安装座210之间形成可靠的吸合连接而不易脱落,又能保证过滤网220在人力作用下可快速从安装座210上拆下并进行清洗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空调壳体和过滤网之间设置卡扣卡槽或导轨安装,本申请将过滤网220和安装座210通过磁吸连接而形成可拆卸式安装,拆装方便、便于清洗,且使得滤网220和安装座210连接后厚度可控,有利于整机的机壳100薄型化,也有利于整机的结构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风过滤组件200设在进风口110处,且进风过滤组件200设在机壳100的表面,从而使得从进风口110进入机壳110中的气流均能被有效过滤,防止过多灰尘进入到换热风道内,延长机壳100内的换热器、风机等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使得经过换热的风吹入到室内后形成为清洁风。
可选地,如图4所示,进风口110包括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其中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设置在机壳100的同一侧面上,第一进风口111连通第一换热风道,第二进风口112连通第二换热风道。使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拥有各自的进风口,可减小进风口的布设截面大小,有利于第一风机120从第一进风口111吸入气流的抽吸力或第二风机130从第二进风口112吸入气流的抽吸力,提升了第一风机120或第二风机130的运行效率。
可选地,进风过滤组件200可同时盖设在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上,节约进风过滤组件200的布设数量,且方便快速装配。
可选地,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上可分别布设一组进风过滤组件200,从而可使进风过滤组件200小型化,当部分进风过滤组件200污染物较多时,仅需将该待清洗的进风过滤组件200上的过滤网220拆洗则可,这种方式布置的进风过滤组件200的过滤网220体型小且清洁方便。
可选地,第一进风口1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进风口112也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出风口120和第二出风口130分别设置在机壳100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上;两个第一进风口111则分别设置在机壳100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上,两个第二进风口112也分别设置在机壳100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上,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与此同时,第一换热器3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每个第一换热器300分别靠近一个第一进风口111设置,第二换热器4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每个第二换热器400分别靠近一个第二进风口112设置。多个第一进风口111和多个第二进风口112提升了整机进风的效率和进风量,可使室内的空气经过进风过滤组件200过滤后快速送入至第一换热风道与第一换热器300进行换热,或快速送入至第二换热风道中与第二换热器400进行换热。此外,第一出风口120在机壳100的周向方向上位于两个第一进风口111之间,可以实现两侧进风和单侧出风,气流的流动更为合理,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20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第二出风口130在机壳100的周向方向上位于两个第二进风口112之间,也可以实现两侧进风和单侧出风,气流的流动更为合理,第二进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30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有利于提升整机工作效率。两个第一换热器300相对且间隔开设置,两个第二换热器400相对且间隔开设置,可以显著地降低风阻,提高出风量,降低能耗,也可以提高换热效率。最终,本申请一体式空调器1000方便移动和携带。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例如第一方向为机壳100的前后方向,而第二方向为第二方向的左右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均为水平方向,而这些示例中的第一出风口120和第二出风口130相离较远,第一出风口120的出风和第二出风口130的出风影响较小。
可选地,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上下间隔设置,可以为第一换热风道在上第二换热风道在下,相应地,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20设置在机壳100的上部,第一换热器300设置在上部;与第二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30设置在机壳100的下部,第二换热器400设置在下部。也可以为第二换热风道在上第一换热风道在下,此时,与第一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20设置在机壳100的下部,第一换热器300设置在下部;与第二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30设置在机壳100的上部,第二换热器400设置在上部,使得两个换热风道换热过程中互不干扰,经过第一换热器300换热的风和经过第二换热器400换热的风可排向不同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300和第二换热器400的一个为蒸发器时另一个则形成为冷凝器。例如,第一换热器300为蒸发器,则第二换热器400为冷凝器,此时从第一进风口111经过进风过滤组件200过滤的风进入第一换热风道,第一换热风道内的风与蒸发器换热形成冷风而从第一出风口120排出至室内或进一步朝向用户吹风,从而实现局部制冷或对整个室内空间制冷;从第二进风口112经过进风过滤组件200过滤的风进入第二换热风道,第二换热风道内的风与冷凝器换热形成热风而从第二出风口130排出,这里的第二出风口130可以朝向室内,此时可以实现局部制冷,第二出风口130也可以通过排风管引导至室外,此时可以实现整个室内空间制冷。
反之,第一换热器300为冷凝器,则第二换热器400为蒸发器,此时从第一进风口111经过进风过滤组件200过滤的风进入第一换热风道,第一换热风道内的风与冷凝器换热形成热风而从第一出风口120排出至室内或进一步朝向用户吹风,从而实现局部制热或对整个室内空间制热;从第二进风口112经过进风过滤组件200过滤的风进入第二换热风道,第二换热风道内的风与蒸发器换热形成冷风而从第二出风口130排出,这里的第二出风口130可以朝向室内,此时可以实现局部制热,第二出风口130也可以通过排风管引导至室外,此时可以实现整个室内空间制热。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300和第二换热器400均为直排换热器,有利于换热后的风快速从第一出风口120或第二出风口130排出。
可选地,一体式空调器1000包括支架隔板810,结合图1和图3所示,支架隔板810设在机壳100内,支架隔板810将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相隔,从而有效防止第一换热风道内的气流和第二换热风道内的气流相互影响。
在具体示例中,支架隔板810可以设在机壳100内的中部位置,从而可以将机壳10的内腔分隔成上下排布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隔开,第一换热风道选择布设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二换热风道选择布设在第二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磁吸件211为设在安装座210上的螺钉,螺钉穿过安装座210固定在机壳100上以将安装座210固定至机壳100上。如图6所示,第二磁吸件223为磁铁。在这些示例中,通过螺钉将安装座210固定在机壳100上,不仅使安装座210相对于机壳100位置固定,也无需在安装座210上专门设置其他的磁吸配合件与第二磁吸件223形成磁吸连接,节约安装座210上的布置空间。并且,螺钉钉在安装座210上时,不会使安装座210的表面厚度增厚,当过滤网220安装在安装座210上时,接触较为平整。
可选地,如图4所示,安装座210上可设置多个螺钉安装位点,例如可以在安装座210的上部、中部、下部分别设置螺钉安装位点,选择多个螺钉安装位点并用螺钉将安装座210钉在机壳100上,可使安装座210与机壳100之间装配贴合紧密,不易形成间隙。
有利地,在螺钉安装位点上设有螺钉安装孔,从而使螺钉可以经过螺钉安装孔而钉在安装座210上,方便螺钉定位固定。
可选地,机壳100靠近进风口110处设有内凹的装配槽,装配槽的槽底所在面低于机壳100的表面,当进风过滤组件200安装至装配槽后,进风过滤组件200的过滤网220的表面与机壳100的表面平齐,从而使进风过滤组件200在安装后不凸出于机壳100表面,有利于整机表面保持平整。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吸件211也不限于使用上述的螺钉,也可以采用螺栓或磁铁,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当第一磁吸件211采用螺栓时,安装座210上设有过孔,机壳100上设有与过孔相对应的螺栓孔,螺栓穿入过孔配合至螺栓孔中,从而使安装座210稳定地配合在机壳100上。当第一磁吸件211采用磁铁时,第二磁吸件223采用与之磁性相反的磁铁,可增强过滤网220与安装座210之间的磁吸力,使安装座210与过滤网220装配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过滤网220包括主体部221和滤网网材222,第二磁吸件223设在主体部221上,主体部221和滤网网材222的材质不同,主体部221和滤网网材222为一体注塑成型件。主体部221适于为滤网网材222提供限位面,且主体部221适于设置第二磁吸件223并与安装座210形成磁吸连接,从而使得进风过滤组件200方便安装。滤网网材222则适于形成用于过滤灰尘、毛屑等污物的部件,从而提升安装后的进风过滤组件200的过滤性能。当主体部221和滤网网材222一体注塑成型时,只要将主体部221装配至安装座210上,滤网网材222随即会相对于安装座210自动装配到位,提升了装配的效率;此外,一体注塑成型的主体部221和滤网网材222还可以提升进风过滤组件200的整体强度。由于主体部221和滤网网材222所起到的功能不同,主体部采用不同的材质将更有利于各自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有利地,滤网网材222为金属网,主体部221为塑料件。金属网强度高,且方便清洗,有利于提升耐久性。而塑料件作为主体部221可有效防止其干扰第二磁吸件223和第一磁吸件211的磁吸力,并且主体部221作为塑料件将有效降低整个进风过滤组件200的重量,有利于进风过滤组件200的轻量化和整机的轻型化。此外,主体部221采用塑料件而滤网网材222采用金属网也会有效降低整个进风过滤组件200的成本。
例如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滤网网材222采用不锈钢,耐腐蚀,水洗后不易生锈。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座210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212,主体部221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长条形的过孔2211,每个过孔2211对应多个通孔212。当气流经过过孔2211时,气流中夹带的灰尘和污染物会被滤网网材222进行初次过滤和截留,经过初次过滤的气流继续通过通孔212形成二次过滤,从而使得气流在经过进风过滤组件200时形成多次过滤,提升了进入机壳100中的气流的清洁度。而长条形的过孔2211和通孔212也会使得整个进风过滤组件200更加轻质化并提升进风效率。长条形的过孔2211使过滤网220上形成格栅状结构,提升过滤网220的截留性能。此外,安装座210上的通孔212可进一步提升安装座210的防护性能,有效防止用户在拆装过滤网220时手伸入机壳100内,保证用户操作的安全性。同时,通孔212和过孔2211的组合设置,使得过滤网220在安装到安装座210上后,整机在运行过程中,儿童手指不会伸入机壳100内,提升了整机的安全使用性能,保障了家庭成员的安全。
在具体示例中,长条形的过孔2211分为多组排列,每组长条形的过孔2211具有多个且并排设置,不同组的过孔2211分布在主体部22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相对应的,通孔212则均布在安装座210上,使得每个长条形的过孔2211均同时对应多个数量的通孔212。在这些示例中,有序排列的长条形过孔2211将使得进风更加顺畅。
可选地,通孔212为圆形孔、椭圆孔或正多边形孔中的一种,有利于通孔212在安装座210上均匀布置,且有利于每条长条形过孔2211均与数量相仿的通孔212对应,确保每条长条形过孔2211对应的多个通孔212形成的过流面积大致相同,有利于提升一体式空调器1000在进风口110的各处均能顺畅高效地进风。
可选地,长条形的过孔2211可以为长条形的矩形孔,也可以为长条形的椭圆孔,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过滤网220上设有安装槽224,如图8所示,安装槽224的槽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安装凸块225,多个安装凸块225与第二磁吸件223接触以限位第二磁吸件223。通过设置安装凸块225将使第二磁吸件223稳定地装配至过滤网220上,有效防止用户在拆卸装配好的过滤网220和安装座210时,第二磁吸件223从安装槽224总和脱出而吸在第一磁吸件211上,使用户不得不重新安装第二磁吸件223于安装槽224中,这将极大地降低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地,如图8所示,安装凸块225靠近安装槽224的敞口的一端设有导向面2251,导向面2251用于将第二磁吸件223导引至安装槽224内。通过设置导向面2251将提升第二磁吸件223装配的便捷性,有利于第二磁吸件223快速导入至安装槽224中,并限位在安装凸块225的侧部。
有利地,安装凸块225设置在安装槽224的内侧槽壁的周向,且多个安装凸块225以安装槽224的中轴线为中心线等角度布置。从而当第二磁吸件223装配至安装槽224中后,第二磁吸件223的周面能被安装凸块225形成稳定的限位,有效防止第二磁吸件223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受力不均匀从安装槽224脱出。
可选地,安装槽224的槽体横截面为圆形,第二磁吸件223为圆柱形磁铁,有利于第二磁吸件223快速装配至安装槽224中。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安装槽224可以形成为横截面为多边形的槽体,安装槽224中设置限位孔,限位孔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槽224的延伸方向不同,而第二磁吸件223上设置与限位孔相配合的限位柱,使第二磁吸件223在安装后其上的限位柱可限位在限位孔中。
可选地,第二磁吸件223的朝向敞口的表面位于敞口的内侧,也就是说,第二磁吸件223的高度不大于安装槽224的深度,使得第二磁吸件223在装配至安装槽224后,第二磁吸件223与安装槽224的槽壁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可用于配合第一磁吸件211,从而使得过滤网220装配至安装座210中时两者之间贴合紧密,缝隙较小,提升过滤网210和安装座210装配后的平整性。同时,该安装空间也对第一磁吸件211形成周向限位,保证第一磁吸件211和安装槽224形成配合时,第一磁吸件211不易上下晃动、也不易左右晃动,提升了第一磁吸件211和第二磁吸件223配合的稳定性,当移动一体式空调器1000时,过滤网220不易从安装座210上掉落。此外,安装空间也对第一磁吸件211形成导向,使得第一磁吸件211直接导向至第二磁吸件223的表面,第一磁吸件211和第二磁吸件223之间的配合面稳定,第一磁吸件211和第二磁吸件223在安装时不易发生错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进风过滤组件200上设有用于握持的把手部226,该把手部226使得人手可以伸入并施力,从而方便用户将过滤网220从安装座210上拆卸;也方便用户握持把手部226而将过滤网220装配至安装座210上,防止人手抓握到过滤网220的其他部位上而污染过滤网220。
可选地,过滤网220的朝向安装座210的一侧表面设有延伸至周壁的缺口以限定出把手部226,也就是说该把手部226隐蔽地设在过滤网220朝向安装座210的一面上,使得过滤网220更加美观。
有利地,如图4所示,对应于过滤网220上的缺口,在安装座210上设有避让口214,避让口214朝向机壳100的一侧隆起,当过滤网220装配至安装座210上时,避让口214与缺口连通,当需拆卸过滤网220时,用户可将手指从避让口214中伸入缺口中对过滤网220施力,克服第一磁吸件211和第二磁吸件223之间的磁吸力而使过滤网220从安装座210中拆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安装座210上设有插入口213,过滤网220上设有可插接至插入口213的插接部227,插接部227配合至插入口213后不仅可实现过滤网220相对于安装座210的预定位和预安装,方便后续过滤网220和安装座210之间通过磁吸力形成稳定配合;也使得过滤网220在装配至安装座210上后不易晃动,且过滤网220和安装座210始终保持稳定配合。而由于该插入口213设置在安装座210的侧壁上,仅需将该安装座210的侧壁做薄则可,因此不会增加安装座210的厚度,有利于保持整机的薄型化。
可选地,插入口213设置在安装座210的靠近地面的一端,此时当插接部227插接在插入口213中时,由于过滤网220自身重力的作用而始终配合至插入口213中,提升了过滤网220装配的稳定性。
当然,插入口213也可以设置在安装座210的上部或侧部,而过滤网220上的插接部227对应设置在相应的部位,从而使过滤网220和安装座210形成吸合配合前先通过插接部227和插入口213定位配合。
可选地,如图5所示,插入口213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且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成角度设置在安装座210的不同面上,当需要安装过滤网220时,仅需将插接部227从第一插入口斜向插入,再调整插接部227移动至第二插入口中,则可形成插接部227与插入口213的定位配合,有利于过滤网220和插接部227的快速装配。
有利地,安装座210上设有朝向机壳100内部凹陷的安装卡槽,该安装卡槽内吸合安装有过滤网220,过滤网220装配至安装卡槽后,过滤网220和安装座210形成为整体,提升了整机表面观感的一体性,也可有效防止过滤网220凸出于安装座210表面而造成整机壁厚增加,并可避免移动一体式空调器1000时,因过滤网220凸出而撞到外部环境件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风机500包括第一风轮510、第一电机520,第一电机520的电机轴与第一风轮510相连以驱动第一风轮510转动。第一风机500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11经过进风过滤组件200过滤净化后进入第一换热风道内,进入第一换热风道内的气流与第一换热器300换热后可以从第一出风口120排出。
可选地,第一风轮510采用离心风轮,从而可以降低第一风轮510转动时产生的噪音。
有利地,一体式空调器1000包括与第一换热器300和第一风轮510配合的蜗壳组件700,如图3所示,蜗壳组件700内限定出第一换热风道,第一风机500和第一换热器300均位于第一换热风道中,蜗壳组件700的进风端朝向第一进风口111,蜗壳组件700的排风端朝向第一出风口120,蜗壳组件700相对于机壳100固定设置。蜗壳组件700不仅使得第一风机500和第一换热器300相对于机壳100位置稳定、进而能持续稳定工作;蜗壳组件700还限定出了气流的流道,使得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11经过进风过滤组件200过滤后进入第一换热风道内,第一换热风道内的气流与第一换热器300快速换热后从第一出风口120排出。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蜗壳组件700通过固定在支架隔板810上而定位在机壳100上,从而使蜗壳组件700相对于机壳100稳定。当然在其他示例中,蜗壳组件700上可设置安装部而直接固定在机壳100内壁,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蜗壳组件700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相连的第一蜗壳710和第二蜗壳720,第一换热器30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两个第一换热器300中的一个与第一蜗壳710相连,两个第一换热器300中的另一个与第二蜗壳720相连。从而使得第一换热器300能过通过蜗壳组件700固定在机壳100内。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两个第一换热器300中的一个可以连接在第一蜗壳710的远离第二蜗壳720的一端,两个第一换热器300中的另一个可以连接在第二蜗壳720的远离第一蜗壳710的一端。与此同时,第一风机500则设置在第一蜗壳710和第二蜗壳720朝向彼此的一侧,从而当第一风机500工作时,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的风均能被抽入到蜗壳组件700中的第一换热风道中,由此,使得第一换热风道中的各部件(如第一风机500、第一换热器300)的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并使得气流可从机壳100的相对两侧快速进风。
可选地,第一蜗壳710和第二蜗壳720均为独立成型件,第一蜗壳710和第二蜗壳720可拆卸地相连,例如第一蜗壳710和第二蜗壳720可以通过多个紧固件相连,方便将第一换热器300、第一风机500装配至蜗壳组件700上,也方便将蜗壳组件700快速拆卸而对第一换热器300和第一风机500进行维修和清理。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蜗壳71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排布且相连的第一蜗壳部711和第一安装部712,第二蜗壳72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排布且相连的第二蜗壳部721和第二安装部722,第一蜗壳部711和第二蜗壳部721相邻且相连,第一蜗壳部711和第二蜗壳部721共同限定出风机腔,第一风机500设置在风机腔内;第一安装部712位于第一蜗壳部711的远离第二蜗壳720的一侧,第二安装部722位于第二蜗壳部721的远离第一蜗壳710的一侧,第一安装部712内限定出与风机腔连通的第一换热腔,第二安装部722内限定出与风机腔连通的第二换热腔,两个第一换热器300中的一个位于第一换热腔,两个第一换热器300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换热腔。由此,方便地实现第一换热器300和第二换热器400的安装固定,且使得第一换热风道结构简单,有利于整机的紧凑布局和小型化。在这些示例中,第一换热腔、风机腔和第二换热腔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并均构成为第一换热风道的一部分。
有利地,第一安装部712上设有第一安装缺口7121以方便将第一换热器300装配至第一换热腔中;第二安装部722上设有第二安装缺口7221以方便将第一换热器300装配至第二换热腔中,提升了两个第一换热器300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0包括盖板730,盖板730同时盖设在第一安装缺口7121和第二安装缺口7221上,从而减少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漏风。盖板730的中部形成过风口,第一蜗壳710和第二蜗壳720的排风端均朝向过风口,过风口对准第一出风口120,使得第一蜗壳710和第二蜗壳720的排风端均能通过盖板730上的过风口向第一出风口120排风。
可选地,相连的第一蜗壳部711和第一安装部712为一体成型件,相连的第二蜗壳部721和第二安装部722为一体成型件,方便装配且结构稳定性高。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风机600可以包括第二风轮610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风轮610相连以驱动第二风轮610转动。第二风机600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二进风口112经过进风过滤组件200过滤净化后进入第二换热风道内,进入第二换热风道内的气流与第二换热器400换热后可以从第二出风口130排出。
可选地,第二风轮610为轴流风轮、斜流风轮、离心风轮或对旋风轮。在第二风轮610为一个风轮时,第二风轮610可以为轴流风轮、斜流风轮或离心风轮;在第二风轮610为两个风轮时,两个风轮构成对旋风轮,两个风轮均选用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当第二风轮610采用不同类型的风轮,可使得整机的结构设置更加灵活、紧凑,并容易控制排风方向,使排风方式更加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包括底座820,机壳100包括底部敞口的箱体,箱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20、第二进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30,底座820可拆卸地连接在箱体的底端从而封闭底部敞口,从而方便在机壳100内装设前述的各个部件,如第一换热器300、第二换热器400、第一风机500、第二风机600、蜗壳组件700等。
在这些示例中,底座820与箱体可拆卸相连可以是通过螺钉和螺栓固定在一起,也可以是通过卡扣和卡槽卡接在一起。
可选地,箱体的第一方向的两侧壁上形成第一进风口111,每个第一进风口111的侧壁上安装有一组进风过滤组件200,进风过滤组件200将第一进风口111遮盖并使得机壳100的内腔和外部通过第一进风口111连通,如此将使得安装进风过滤组件200的机壳100的一侧壁厚较薄,有利于整机薄型化、轻型化和小型化。
可选地,如图5所示,安装座210的下部设有紧固孔215,底座820上设有配合孔,配合孔与紧固孔215对齐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从而使安装座210通过安装在进风过滤组件200上而装配在机壳100上。这里的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螺钉或铆钉。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0还包括压缩机830,压缩机830设在底座820上并位于机壳100内,压缩机830可将冷媒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冷媒输送至第一换热器300或第二换热器400中。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压缩机830可设置于两个第二换热器400之间,提升整机步骤的紧凑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机壳100可以呈长方体形,使得机壳100的结构简单,也使得整机的外形简单。该一体式空调器1000的整体体积较小,例如机壳100的高度范围可以为350~500mm,机壳100的长度范围可以为180~250mm,机壳100的宽度范围可以为180~250mm。其中,高度是指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宽度和长度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
可选地,机壳100上靠近第一出风口120处设有可移动的风门,在一体式空调器1000关闭时风门关闭第一出风口1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1000的第一换热器300、第二换热器400的换热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导通的第一换热风道,所述机壳内还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导通的第二换热风道;
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风机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内;
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二风机分别设在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
进风过滤组件,所述进风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座和过滤网,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过滤网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配合以将所述过滤网贴合至所述安装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为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机壳上以将所述安装座固定至所述机壳上,所述第二磁吸件为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包括主体部和滤网网材,所述第二磁吸件设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滤网网材的材质不同,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滤网网材为一体注塑成型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网材为金属网,所述主体部为塑料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长条形的过孔,每个所述过孔对应多个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安装凸块,多个所述安装凸块与所述第二磁吸件接触以限位所述第二磁吸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块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敞口的一端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将所述第二磁吸件导引至所述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件的朝向所述敞口的表面位于所述敞口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过滤组件上设有用于握持的把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表面设有延伸至周壁的缺口以限定出所述把手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插入口,所述过滤网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插入口的插接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32601.7U CN214791534U (zh) | 2021-04-10 | 2021-04-10 | 一体式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32601.7U CN214791534U (zh) | 2021-04-10 | 2021-04-10 | 一体式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91534U true CN214791534U (zh) | 2021-11-19 |
Family
ID=78670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732601.7U Active CN214791534U (zh) | 2021-04-10 | 2021-04-10 | 一体式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91534U (zh) |
-
2021
- 2021-04-10 CN CN202120732601.7U patent/CN2147915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04605B (zh) |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 |
CN215260170U (zh) | 空调器 | |
CN212390494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CN214791534U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110736149A (zh) | 一种具有换新风功能的一体式空调 | |
CN215260177U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208578780U (zh) | 风机 | |
CN216346631U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 |
CN215675743U (zh) |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0805966A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 | |
CN216048149U (zh) | 一种新风机 | |
CN215675502U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 |
WO2022257744A1 (zh) | 空调器 | |
CN110748976A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及空调室外送风组件 | |
CN21800166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523653U (zh) | 壁挂式空调套装 | |
CN215260082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3566279B (zh) |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 |
CN216347008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6164334A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 |
CN110805964B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 | |
CN110748975B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 | |
CN215260176U (zh) | 空调器 | |
CN218379633U (zh) | 风道部件和空气调节设备 | |
CN214501450U (zh) | 出风部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