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0170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0170U
CN215260170U CN202121266594.2U CN202121266594U CN215260170U CN 215260170 U CN215260170 U CN 215260170U CN 202121266594 U CN202121266594 U CN 202121266594U CN 215260170 U CN215260170 U CN 215260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air conditioner
filter assembly
gas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65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铁生
毛先友
陈良锐
丁鹏垒
陈志航
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65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0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0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017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4498 priority patent/WO202225774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限定出第一风道空间和第二风道空间,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拆装口;风道组件,驱动气体由第一进风口流向第一出风口;空气处理组件,设于第二风道空间且包括:壳体,限定出连通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气体流动通道;风轮,设于气体流动通道内;第一过滤组件,安装于气体流动通道内;第二过滤组件,通过拆装口可拆卸地安装于气体流动通道内,在气体流动方向上第二过滤组件位于第一过滤组件的进风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一过滤组件依次过滤,提高了第一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第二过滤组件拆装时无需拆卸机壳,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在长时间使用后,风道内容易堆积毛发等异物,不易清洗,并且这些异物经风道粘附在HEPA网等功能部件上,降低了功能部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提高了第一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且第二过滤组件便于拆卸清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限定出第一风道空间和第二风道空间,所述机壳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空间对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空间对应的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拆装口;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空间以驱动气体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空气处理组件,所述空气处理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空间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体流动通道;风轮,所述风轮设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通过所述拆装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且在气体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进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机壳内安装风道组件和空气处理组件,使空调器具有制冷制热功能和空气处理功能,并且通过第二过滤组件初步过滤再经过第一过滤组件过滤,提高了空气处理效果和第一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第二过滤组件可以通过机壳上的拆装口进行拆卸和安装,便于更换和清洗,且操作简单,无需将机壳进行拆卸,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的内侧壁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插入口与所述拆装口相对,所述第二过滤组件插入所述导向滑槽内以沿所述导向滑槽滑动拆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蜗壳,所述风轮设于所述蜗壳内;进风支架,所述进风支架设于所述蜗壳的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所述蜗壳和所述进风支架中的至少一个限定出所述导向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蜗壳的侧壁和所述进风支架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蜗壳的侧壁和所述进风支架的侧壁之间,以使所述蜗壳的侧壁和所述进风支架的侧壁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导向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拆装口,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拉手部,所述拉手部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过滤部,所述过滤部与所述拉手部相连且位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部,两个所述导向部的间距沿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插入方向递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部包括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的至少一个导向凸筋,或者,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倾斜延伸以形成为所述导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手部设有扣合部,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扣合配合部,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安装到位的状态下,所述扣合部适于与所述扣合配合部扣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扣合部和所述扣合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弹扣,且另一个设有扣合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部为过滤网,所述拉手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用于封闭所述拆装口;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的一侧且与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边沿相连,所述扣合部为两个,在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边沿的长度方向上,两个所述扣合部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部,以将所述容纳槽分隔为安装区域和扣合区域,所述扣合配合部设于所述扣合区域,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区域且与所述定位部间隙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HEPA网,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初效滤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位于所述风轮的进风侧,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位于所述风轮的出风侧或进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新风进风口和内循环进风口,所述拆装口邻近所述内循环进风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气处理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7是图5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框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圈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圈示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进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蜗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机壳的后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框示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过滤组件的拉手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机壳10;第一风道空间11;第一进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12;第二风道空间12;第二进风口121;第二出风口122;拆装口123;新风进风口124;内循环进风口125;容纳槽13;导向部131;导向凸筋132;扣合配合部133;定位部134;安装区域135;扣合区域136;顶盖14;上面板15;下面板16;后箱体17;换热器18;底座19;
风道组件20;
空气处理组件30;壳体31;气体流动通道311;导向滑槽312;插入口313;蜗壳314;进风支架315;凸部316;出风部件317;新风部件318;第一进口319;第二进口320;风轮32;第一过滤组件33;第二过滤组件34;拉手部341;过滤部342;扣合部343;基板344;连接部3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带有新风功能空调器目前已成为高端产品的一个发展方向。相关技术中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新风进风侧一般无初效过滤装置。在长时间使用之后,风道内容易堆积毛发等异物,不易清洗。同时,这些异物经风道粘附在HEPA网等功能模块上,降低了功能模块的使用寿命。
基于以上发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100,具有新风功能(这里新风功能可以为由室外引入新风,也可以为将室内气体进行空气处理得到新风),且进风口侧设置有初步过滤的第二过滤组件34,能够过滤掉毛发等异物,第一过滤组件33再进行灰尘、杀菌等功能处理,使得风道内部保持清洁,同时第一过滤组件33使用寿命高。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参照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可以包括:机壳10、风道组件20以及空气处理组件30。
具体而言,如图1-图4所示,机壳10内可以限定出第一风道空间11以及第二风道空间12。其中,第一风道空间11与第二风道空间12可以彼此连通,以使气体能够在第一风道空间11与第二风道空间12之间流动,有利于增大进风或者出风面积;或者,第一风道空间11与第二风道空间12也可以彼此隔断。
如图1-图4所示,机壳10还可以设有第一进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12、第二进风口121以及第二出风口122。其中,第一进风口111以及第一出风口112可以与第一风道空间11相对应,使由第一进风口111流入机壳10内的气体经第一风道空间11内的部件处理后可以由第一出风口112流出。第二进风口121以及第二出风口122与第二风道空间12可以对应相对应,使由第二进风口121流入机壳10内的气体经第二风道空间12内的部件处理后可以由第二出风口122流出。
在如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机壳10包括后箱体17、顶盖14、底座19以及前壳,后箱体17可以由一块或多块组成,前壳可以由一块或多块组成,下面以前壳包括上面板15和下面板16为例。后箱体17的下端与底座19的后部相连,下面板16的下端与底座19的前部相连,上面板15位于下面板16的上方,且上面板15和下面板16均与后箱体17的两侧边沿相连,顶盖14与上面板15和后箱体17的上端相连,由此构成空调器100外部的机壳10。
其中,后箱体17的上部和上面板15之间的空间形成为第一风道空间11,后箱体17的上部设有第一进风口111,上面板1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出风口112。第一出风口112处可以设有出风口开关门,用来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出风口112。后箱体17的下部和下面板16之间的空间形成为第二风道空间12。第二出风口122可以设于后箱体17或者下面板16。在如图4所示的示例中,后箱体17的下部设有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且第二出风口122位于第二进风口121的上方,第二出风口122为两个且分别设于后箱体17的下部的左侧部和右侧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进风口121可以包括新风进风口124,新风进风口124可以将外部新风引入至第二风道空间12,以经过第二风道空间12内的部件处理后由第二出风口122排至室内,实现向室内提供新风的新风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进风口121可以包括内循环进风口125,室内空气可以通过内循环进风口125进入第二风道空间12,以经过第二风道空间12内的部件处理后由第二出风口122再返回室内,使室内空气能够得到净化处理。
在同时包括新风进风口124和内循环进风口125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进风口124和内循环进风口125处可以分别设有开关阀门,通过开关阀门可以分别控制新风进风口124和内循环进风口125的通断,从而实现新风功能和室内空气净化功能的单独进行或同时进行。
在如图3-图8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121包括两个内循环进风口125和一个新风进风口124,两个内循环进风口125分别设于后箱体17的下部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以便于室内风循环处理,新风进风口124设于两个内循环进风口125之间,以便于与外部连通且空调器100外观美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风道组件20可以设于第一风道空间11,并且风道组件20工作可以驱动气体由第一进风口111流向第一出风口112,以提高制冷或制热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换热器18,换热器18设于第一风道空间11内,在风道组件20的驱动下,气体流经换热器18以与换热器18进行热交换,实现制冷功能或制热功能。
参照图4-图8所示,空气处理组件30可以设于第二风道空间12,并且空气处理组件30包括壳体31、风轮32、第一过滤组件33和第二过滤组件34。其中,壳体31限定出气体流动通道311,气体流动通道311连通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风轮32设于气体流动通道311内,以驱动气体由第二进风口121向第二出风口122流动。第一过滤组件33以及第二过滤组件34均安装在气体流动通道311内,并且在气体流动方向上,第二过滤组件34位于第一过滤组件33的进风侧,换言之,气体先流经第二过滤组件34,再流经第一过滤组件33。
由此,通过第一过滤组件33和第二过滤组件34对气体进行双重处理,能够实现更佳的净化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在气体流动方向上,第二过滤组件34可以位于风轮32的进风侧,以使气体经过第二过滤组件34过滤后再流经风轮32,避免气体中的毛发、灰尘等异物附着或缠绕在风轮32上影响风轮32正常转动,也使气体流动通道311内部保持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在气体流动方向上,第一过滤组件33可以位于风轮32的出风侧,也可以位于风轮32的进风侧,即位于风轮32和第二过滤组件34之间,这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如图6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过滤组件33位于风轮32的出风侧,即风轮32位于第一过滤组件33和第二过滤组件34之间,以使风轮32能够在第一过滤组件33和第二过滤组件34处均能够提供高效的气体驱动力,以提高使两处均保持高效的过滤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8所示,机壳10上还可以设有拆装口123,拆装口123与第二风道空间12对应,以使第二过滤组件34能够通过拆装口123进行拆卸。在空气处理组件30工作过程中,第二过滤组件34对气体进行预处理,将大部分毛发等异物过滤掉,避免异物粘附在第一过滤组件33上,提高了第一过滤组件33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第二过滤组件34由拆装口123可以进行拆卸和安装,使用户可以将第二过滤组件34拆下以进行清洗和更换,且拆装过程中无需将空调器100的机壳10进行拆卸,可以由拆装口123直接进行操作,无需专业人员,用户可以自行对第二过滤组件34进行拆卸清洗,大大提高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使用体验。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组件34可以包括初效滤网,第一过滤组件33可以包括HEPA网。初效滤网主要用于过滤5μm以上的尘埃粒子,例如可以过滤毛发等异物,以避免异物粘附在HEPA网上降低HEPA网的使用寿命,并且初效滤网可以清洗以重复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HEPA网能够对经过初级过滤的气体再进行灰尘、杀菌等功能处理,对0.3μm以上的微粒去除效率能够达到99.97%以上,可以有效去除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初效滤网与HEPA网配合能够实现优异的空气净化处理效果,当然,第一过滤组件33和第二过滤组件34的过滤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初效滤网与HEPA网。
在第二进风口121包括内循环进风口125和新风进风口124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拆装口123可以邻近内循环进风口125设置,例如可以设于后箱体17的下部的左侧部或右侧部,以便于用户对第二过滤组件34进行拆卸,并且便于对新风进风口124处的连接管等结构进行更好的遮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在机壳10内安装风道组件20和空气处理组件30,使空调器100具有制冷制热功能和空气处理功能,并且通过第二过滤组件34初步过滤再经过第一过滤组件33过滤,提高了空气处理效果和第一过滤组件33的使用寿命,第二过滤组件34可以通过机壳10上的拆装口123进行拆卸和安装,便于更换和清洗,且操作简单,无需将机壳10进行拆卸,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图12所示,气体流动通道311的内侧壁可以设有导向滑槽312,导向滑槽312的插入口313与拆装口123相对设置,以使第二过滤组件34能够通过拆装口123和插入口313插入导向滑槽312内,并在导向滑槽312的导向下沿导向滑槽312滑动,以实现拆卸和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且安装能够保证第二过滤组件34安装到位,以对气体流动通道311内的气体进行充分净化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导向滑槽312所在区域内气体由后向前流动,导向滑槽312大体沿左右方向延伸,以使第二过滤组件34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拆装,并且在安装到位后,第二过滤组件34大体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以形成更大面积的过滤区域,提高气体流动和过滤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导向滑槽312可以为两个,两个导向滑槽312分别与第二过滤组件34的两侧边沿配合导向,以提高第二过滤组件34的整体移动一致性,避免第二过滤组件34发生变形而影响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向滑槽312的设置位置和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2所示,壳体31可以包括蜗壳314与进风支架315,蜗壳314与进风支架315可以限定出气体流动通道311的至少一部分。风轮32可以设于蜗壳314内,以驱动蜗壳314内气体流动从而带动整个气体流动通道311内的气体流动。进风支架315可以设于蜗壳314的靠近(在气体流动方向上)第二进风口121的一侧,并且进风支架315与蜗壳314相连,以使二者内部空间连通。其中,蜗壳314与进风支架31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限定出导向滑槽312,以将第二过滤组件34限位在风轮32的进风侧,使气体经过第二过滤组件34过滤后再流经风轮32,防止风轮32缠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蜗壳314和进风支架315配合限定出导向滑槽312。具体地,如图10-图14所示,蜗壳314的侧壁与进风支架315的侧壁分别设有凸部316,且凸部316位于蜗壳314的侧壁与进风支架315的侧壁之间,以使蜗壳314的侧壁与进风支架315的侧壁可以间隔开预定间隙,从而限定出导向滑槽312,其中凸部316可以形成为导向滑槽312的槽底壁,蜗壳314的侧壁与进风支架315的侧壁可以形成为导向滑槽312的槽侧壁。与蜗壳314或进风支架315上设置凹槽以形成导向滑槽312相比,通过蜗壳314与进风支架315配合限定导向滑槽312,使蜗壳314和进风支架315的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导向滑槽312的槽壁结构强度高,且凸部316能够进一步提高蜗壳314和进风支架315的结构强度。
在如图10-图1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蜗壳314的侧壁可以设有两个凸部316,记为第一凸部316,两个第一凸部316分别位于气体流动通道311的两侧,进风支架315的侧壁也设有两个凸部316,记为第二凸部316,两个第二凸部316与两个第一凸部316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第一凸部316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凸部316的彼此靠近侧或者彼此远离侧,以使相邻的第一凸部316和第二凸部316能够彼此支撑配合,不仅限定出导向滑槽312、提高蜗壳314与进风支架315强度,而且可以对蜗壳314与进风支架315进行限位,还有利于减少或者避免气体由蜗壳314与进风支架315的配合间隙泄漏。
当然,凸部316也可以仅设于蜗壳314的侧壁,或者仅设于进风支架315的侧壁,只需要满足凸部316位于蜗壳314的侧壁与进风支架315的侧壁之间,以与蜗壳314的侧壁与进风支架315的侧壁配合限定出导向滑槽312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部316可以为垂直于气体流动方向延伸的筋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壳体31还可以包括新风部件318和出风部件317。风轮32为单贯流风轮32或双贯流风轮32。新风部件318具有第一进口319,新风部件318连接进风支架315和机壳10,以使第一进口319与机壳10上的新风进风口124连通。进风支架315的侧部具有第二进口320,进风支架315与机壳10相连,以使第二进口320与机壳10上的内循环进风口125连通。出风部件317设有蜗壳314的上侧且与蜗壳314的顶部开口连通,第一过滤组件33可以安装于出风部件317,并且出风部件317与机壳10相连,以使出风部件317的出口与第二出风口122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9和图17所示,第二过滤组件34可以包括拉手部341和过滤部342。过滤部342可以位于气体流动通道311内以对气体进行过滤,并且过滤部342可以与导向滑槽312相配合以对第二过滤组件34拆装进行导向。拉手部341与过滤部342相连,以便于用户拆卸操作。
此外,如图9和图15-图16所示,机壳10可以设有容纳槽13,并且容纳槽13与拆装口123连通。第二过滤组件34安装状态下,拉手部341可以收纳于容纳槽13内,以减少或者避免拉手部341凸出于机壳10的外表面,从而防止第二过滤组件34被误碰而脱出,也使空调器100的外观更整洁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容纳槽13内可以设有两个导向部131,两个导向部131相对设置,并且,两个导向部131的间距沿第二过滤组件34的插入方向递减。由此,容纳槽13靠近拆装口123的一端开口尺寸较大,容纳槽13靠近导向滑槽312的一端开口尺寸较小,第二过滤组件34安装时插入拆装口123和容纳槽13更容易,且可以在两个导向部131的导向下移动至导向滑槽312内,与导向滑槽312对位更容易,容纳槽13内还可以由足够空间容纳拉手部341,用户拉动拉手部341也更容易。
本实用新型对导向部131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导向部13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凸筋132,导向凸筋132设于容纳槽13的槽壁,导向凸筋132凸出于容纳槽13的槽壁的高度沿第二过滤组件34的插入方向递增,以使相对的导向凸筋132之间的间距递减。导向凸筋132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机壳10的结构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13的槽壁可以倾斜延伸,以形成为导向部131。例如,容纳槽1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槽壁可以沿第二过滤组件34的插入方向彼此靠近延伸,机壳10的结构更简单,第二过滤组件34沿倾斜的槽壁移动更顺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拉手部341和机壳10可以可拆卸地扣合,以在第二过滤组件34安装到位时,通过拉手部341与机壳10扣合将第二过滤组件34稳定固定在机壳10内,不易错位、变形或脱落,且拆卸方便。
具体地,如图15-图18所示,拉手部341可以设有扣合部343,容纳槽13内可以设有扣合配合部133。在第二过滤组件34安装到位的状态下,扣合部343位于容纳槽13内,以与扣合配合部133扣合,从而实现第二过滤组件34与机壳10的可拆卸连接。
扣合部343与扣合配合部133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扣合部343与扣合配合部133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为弹扣,扣合部343与扣合配合部133中的其中另一个可以设有扣合槽。弹扣在受到力作用(例如止抵力作用)时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以移动至扣合擦内,在撤销力后又可以恢复形变以与扣合槽的边沿扣合限位,防止弹扣由扣合槽脱出。弹扣结构利于实现扣合部343与扣合配合部133的频繁、多次拆装,使用寿命长且不易疲劳,扣合可靠。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扣合部343与扣合配合部133中的其中另一个可以为插销,插销限定出扣合槽以与弹扣扣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8所示,拉手部341可以包括基板344和连接部345,连接部345设于基板344的朝向气体流动通道311的一侧,以与过滤部342相连,使过滤部342可以伸入气体流动通道311内,而基板344可以位于拆装口123处并封闭拆装口123,使空调器100的机壳10外观更整齐美观。扣合部343也可以设于基板344的朝向气体流动通道311的一侧,以使扣合结构能够被基板344遮挡,避免被碰触损坏,也使外观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板344的背向气体流动通道311的一侧可以设有扣手槽,以在封闭拆装口123时扣手槽可以外露,便于用于拆卸第二过滤组件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过滤部342可以为过滤网,连接部345可以与过滤网的一侧边沿相连,不仅实现连接,而且有利于减少过滤网的变形。扣合部343为两个,在过滤网的与连接部345相连的该侧边沿的长度方向上,两个扣合部343可以分别设于连接部345的两侧,换言之两个扣合部343分别设于基板34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过滤网防变形的效果,而且使扣手部与机壳10连接更可靠,基板344的边沿不易翘起,与拆装口123的边沿配合间隙更均匀,避免灰尘毛发等通过此处间隙进入气体流动通道31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5和图16所示,容纳槽13内可以设有两个定位部134,两个定位部134间隔设置,以将容纳槽13分隔为安装区域135以及扣合区域136。其中,扣合配合部133可以设于扣合区域136,扣合部343可以伸入扣合区域136以与扣合配合部133扣合。而连接部345则可以伸入安装区域135,以使过滤部342能够穿过安装区域135并伸入气体流动通道311内。此外,连接部345可以与定位部134间隙配合,例如接触配合或者间隔开较小距离,由此两个定位部134可以对连接部345进行定位,以使与连接部345相连的过滤部342能够与气体流动通道311内的导向滑槽312对其,安装更容易,且不易发生晃动或变形。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空调器100可以包括机壳10、换热器18、风道组件20、控制组件以及空气处理组件30。其中,如图4所示,机壳10可以由前壳、后箱体17、底座19和顶盖14组成,前壳可以由上面板15和下面板16组成,且前壳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12,对应第一出风口112处可以设置有出风口开关门,出风口开关门用来打开和关闭第一出风口112;后箱体17可以由一块或多块组成,后箱体17上可以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1,第一进风口111处可以设有空调回风格栅滤网。后箱体17的两侧设置有立柱,立柱用来安装固定蒸发器、空气处理组件30以及控制组件。后箱体17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出风口122、拆装口123以及容纳槽13。
如图4-图8所示,空气处理组件30可以包括壳体31、第一过滤组件33、第二过滤组件34以及风轮32。其中,壳体31可以包括新风部件318、进风支架315、蜗壳314以及出风部件317,新风部件318的后端设有第一进口319,且前端与进风支架315的后端相连,进风支架315的侧部设有第二进口320,蜗壳314的后端与进风支架315的前端相连,出风部件317的下端与蜗壳314的上端下相连,并且出风部件317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出口以分别与机壳10上的两个第二出风口122连通。由此,新风部件318、进风支架315、蜗壳314以及出风部件317配合限定出气体流动通道311。风轮32为贯流风轮或双贯流风轮,风轮32设于蜗壳314内,且风轮32的转动周线沿前后方向延伸,以驱动蜗壳314内的气体沿风轮32的周向进风并沿径向出风,从而驱动室外气体由新风部件318流经进风支架315并进入蜗壳314内,驱动室内气体由进风支架315直接进入蜗壳314内,而蜗壳314内的气体向上流动至出风部件317,最终由第二出风口122流出至室内。
此外,第一过滤组件33安装于出风部件317且与蜗壳314的上端出口相对,以对蜗壳314流出的气体进行过滤。第二过滤组件34安装于蜗壳314和进风支架315之间,以使由第二进风口121流入的室内气体或室外气体,均经过第二过滤组件34过滤后再流入蜗壳314内。在气体流动方向上,第二过滤组件34设置在风轮32的进风侧,第一过滤组件33设置在风轮32的出风侧,新风部件318上的第一进口319与机壳10上的新风进风口124相对且连通,进风支架315上的第二进口320与机壳10上的内循环进风口125相对且连通,以使新风进风口124和内循环进风口125分别与气体流动通道311连通。从新风进风口124和内循环进风口125流进的气体,先经过第二过滤组件34,然后通过风轮32等部件,流向第一过滤组件33,进而从第二出风口122流向室内。使得室内/室外的气体中含有的毛发等异物,经过第二过滤组件34过滤后再流向第一过滤组件33,可提高第一过滤组件33的使用寿命,气体流动通道311内部也更加干净。
如图9-图18所示,第二过滤组件34可以包括拉手部341和过滤部342。其中,过滤部342可以为初效过滤网。拉手部341可以包括基板344、设于基板344两端的插销(即扣合部343)以及用于安装过滤部342的连接部345。第二过滤组件34可以拆卸和清洗。在蜗壳314和进风支架315的配合处设置有凸部316,由凸部316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第二过滤组件34的导向滑槽312。机壳10的容纳槽13内设有弹扣(即扣合配合部133)、导向凸筋132(即导向部131)以及定位筋(即定位部134),容纳槽13的槽底壁设有用于使第二过滤组件34穿过的贯穿孔,容纳槽13的槽口形成为拆装口123。定位筋将容纳槽13分为三部分:两个扣合区域136以及位于两个扣合区域136中间的安装区域135,扣合区域136设置有弹扣,弹扣可以与第二过滤组件34的拉手部341上的插销可拆卸地配合连接,安装区域135设置有导向凸筋132,可使得安装第二过滤组件34时顺利地导入贯穿孔,进而装入到蜗壳314和进风支架315之间的导向滑槽312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限定出第一风道空间和第二风道空间,所述机壳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空间对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空间对应的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拆装口;
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空间以驱动气体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
空气处理组件,所述空气处理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空间且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体流动通道;
风轮,所述风轮设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
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
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通过所述拆装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且在气体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进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的内侧壁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插入口与所述拆装口相对,所述第二过滤组件插入所述导向滑槽内以沿所述导向滑槽滑动拆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蜗壳,所述风轮设于所述蜗壳内;
进风支架,所述进风支架设于所述蜗壳的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所述蜗壳和所述进风支架中的至少一个限定出所述导向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的侧壁和所述进风支架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蜗壳的侧壁和所述进风支架的侧壁之间,以使所述蜗壳的侧壁和所述进风支架的侧壁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导向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拆装口,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
拉手部,所述拉手部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过滤部,所述过滤部与所述拉手部相连且位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部,两个所述导向部的间距沿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插入方向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包括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的至少一个导向凸筋,或者,
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倾斜延伸以形成为所述导向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部设有扣合部,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扣合配合部,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安装到位的状态下,所述扣合部适于与所述扣合配合部扣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和所述扣合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弹扣,且另一个设有扣合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为过滤网,所述拉手部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用于封闭所述拆装口;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的一侧且与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边沿相连,
所述扣合部为两个,在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边沿的长度方向上,两个所述扣合部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部,以将所述容纳槽分隔为安装区域和扣合区域,所述扣合配合部设于所述扣合区域,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区域且与所述定位部间隙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HEPA网,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初效滤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位于所述风轮的进风侧,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位于所述风轮的出风侧或进风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新风进风口和内循环进风口,所述拆装口邻近所述内循环进风口设置。
CN202121266594.2U 2021-06-07 2021-06-07 空调器 Active CN215260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6594.2U CN215260170U (zh) 2021-06-07 2021-06-07 空调器
PCT/CN2022/094498 WO2022257744A1 (zh) 2021-06-07 2022-05-23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6594.2U CN215260170U (zh) 2021-06-07 2021-06-07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0170U true CN21526017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77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6594.2U Active CN215260170U (zh) 2021-06-07 2021-06-07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01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209A (zh) * 2022-01-06 2022-04-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新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14838428A (zh) * 2022-05-18 2022-08-0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部件
WO2022257744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7744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4383209A (zh) * 2022-01-06 2022-04-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新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14838428A (zh) * 2022-05-18 2022-08-0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部件
CN114838428B (zh) * 2022-05-18 2024-01-1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60170U (zh) 空调器
CN112752928A (zh) 空调
CN212618769U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2390494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WO2017092141A1 (zh) 挂壁式空调器
CN111306631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115507440A (zh) 空调器
CN207334926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1268317B (zh) 用于蒸发器单元的进风栅和过滤器组件
WO2022257744A1 (zh) 空调器
CN21271998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977021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0821653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8186788U (zh) 面板组件及空调设备
CN111306632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261878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977223U (zh) 空调室内机的背板部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4791534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18379633U (zh) 风道部件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20417469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KR101431750B1 (ko) 정화유닛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CN21403864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0479077B1 (ko) 액자형 공기조화기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개폐구조
CN216347008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132677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