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6631U -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6631U
CN216346631U CN202122924449.5U CN202122924449U CN216346631U CN 216346631 U CN216346631 U CN 216346631U CN 202122924449 U CN202122924449 U CN 202122924449U CN 216346631 U CN216346631 U CN 216346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air inle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244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建雄
丁鹏垒
张敏
毛先友
叶家兵
汪海路
涂清华
张子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244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6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6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6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空调室内机可安装于柜体的内部,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换热器组件和风机组件,机壳的外壁适于与柜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与外部连通的进风腔,机壳上形成有与进风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机壳的前侧形成有出风口;换热器组件和风机组件均设在机壳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空调室内机安装于柜体内部,使得机壳的外壁与柜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与外部连通的进风腔,且在机壳上形成有与进风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从而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隐藏在柜体中,可以减少空调室内机额外占用空间,且在整个家居环境中不会显得突兀,并且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单独安装在房间角落,占据空间大,且在整个家居环境中显得比较突兀。尽管空调挂机的面板在材质和纹样上不断创新,但它与家居风格的匹配度仍然较低。空调属于现代家庭的基础设备,提供制冷制热和空气调节的功能,在形态上不需要过于凸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通过将空调室内机安装于柜体内部,使得机壳的外壁与柜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与外部连通的进风腔,且在机壳上形成有与进风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从而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隐藏在柜体中,可以减少空调室内机额外占用空间,且在整个家居环境中不会显得突兀,并且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器的家具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可安装于柜体的内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外壁适于与所述柜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与外部连通的进风腔,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机壳的前侧形成有出风口;换热器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均设在所述机壳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空调室内机安装于柜体内部,使得机壳的外壁与柜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与外部连通的进风腔,且在机壳上形成有与进风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从而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隐藏在柜体中,可以减少空调室内机额外占用空间,且在整个家居环境中不会显得突兀,并且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正常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腔的前侧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外部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由所述机壳和所述柜体共同限定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风口处设有通风格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风格栅可运动地设于所述通风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风格栅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壳或所述柜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风格栅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通风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腔位于所述机壳的左侧和/或右侧,所述机壳的朝向所述进风腔的侧壁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进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的前侧形成有第二进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腔位于所述机壳的左侧或右侧,所述机壳的朝向所述进风腔的侧壁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邻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进风口所在的平面位于所述出风口所在平面的前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运动地设于所述机壳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开关门位于打开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所述开关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开关门的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通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运动地设于所述机壳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开关门位于关闭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所述开关门与所述出风口相对且所述开关门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至少一部分相对,所述开关门的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部分以及所述开关门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的部分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后壳和面板,所述机壳内设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换热器组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壳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后壳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上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换热器组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后壳和面板,所述机壳内设有风道部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道部件,所述面板与所述风道部件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后壳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上形成有卡孔,所述风道部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卡孔配合的卡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所述机壳内设有风道部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包括相连的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相互配合的面分别为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的形状均为V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蜗壳上形成有呈台阶状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蜗舌上形成有呈台阶状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互嵌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所述机壳内设有风道部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包括相连的蜗壳和蜗舌,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设于风道内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沿出风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所述第一导风机构设于所述蜗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设于所述蜗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隐藏在柜体中,可以减少空调室内机额外占用空间,且在整个家居环境中不会显得突兀,并且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正常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家具组件,包括:柜体;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安装于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具组件,通过将空调室内机安装于柜体内部,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隐藏在柜体中,可以减少空调室内机额外占用空间,且在整个家居环境中不会显得突兀,并且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正常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柜体上形成有出管孔和/或新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家具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通风格栅设在柜体上;
图2是图1中的家具组件的通风格栅的打开通风口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柜体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家具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通风格栅设在空调室内机的机壳上;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其中开关门打开出风口;
图6是图5中的空调室内机在另一状态下的主视图,其中开关门关闭出风口;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9是沿图8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7中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11是图10中空调室内机的后壳与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0中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0中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14是图13中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与风道部件的主视图;
图15是沿图1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沿图14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6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家具组件100;
柜体10;
容纳腔11;进风腔12;通风口121;出管孔13;新风孔14;通风格栅15;进气孔151;铰链16;
空调室内机20;
机壳2;
后壳21;第一进风口211;第二进风口212;
加强翻边213;定位凸起2131;卡孔2132;第一装配面2133;第二装配面2134;第三装配面2135;第六紧固孔2136;第八紧固孔2137;第九紧固孔2138;第十一紧固孔2139;
第一支架214;溢流口2141;配合翻边2142;定位翻边2143;装配孔2144;
第二支架215;固定块2151;
面板22;出风口221;卡扣222;底座23;顶盖24;
换热器组件3;
换热器31;换热器本体311;第四紧固孔3111;
边板312;第五紧固孔3121;电辅热32;配合柱321;
密封板33;定位孔331;让位孔332;第三紧固孔333;第七紧固孔334;
风机组件4;
电机41;配合孔411;风轮42;
风道部件5;
蜗壳51;第一配合面511;第一定位结构512;隔离板513;固定柱514;固定孔5141;连接孔515;第十紧固孔516;第十二紧固孔517;风道518;
蜗舌52;第二配合面521;第二定位结构522;
第一导风机构61;第一连杆611;第一百叶612;第二导风机构62;第二百叶621;
开关门7;通风孔71;
接水盘8;防护网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空调室内机20可安装于柜体10的内部,空调室内机20包括:机壳2、换热器组件3和风机组件4,在空调室内机20安装至柜体10内时,机壳2的外壁适于与柜体10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与外部连通的进风腔12,机壳2上形成有与进风腔12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11,机壳2的前侧形成有出风口221,换热器组件3和风机组件4均设在机壳2内。例如,柜体10内具有容纳腔11,空调室内机20可以安装于柜体10的容纳腔11内,机壳2的外壁与容纳腔1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进风腔12。
在空调室内机20安装于柜体10后,在空调室内机20工作时,风机组件4可以驱动外部空气进入进风腔12内,进入进风腔12内的空气由第一进风口211进入空调室内机20的机壳2内,进入机壳2内的空气与机壳2内的换热器组件3换热,换热后的气流从出风口221吹出至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例如可以提升或降低室内环境温度。其中,流经空调室内机20的空气可以与换热器组件3进行热交换,使得从出风口221吹出的空气的温度降低或升高,从而达到制冷或者制热的效果,进而改善室内气体温度。由于进风腔12与外部连通,第一进风口211与进风腔12连通,所以风机组件4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20吸入足量的空气,保证空调室内机20的进风量和出风量,并且方便了空调室内机20的进风使得空调室内机20可以正常工作。
参照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机壳2包括后壳21、面板22、底座23和顶盖24,面板22与后壳21相连,面板22和后壳21均设在底座23上,顶盖24盖设在面板22和后壳21的顶部。第一进风口211可以形成于后壳21朝向进风腔12的一侧,出风口221形成于面板22朝向前方的一侧。在空调室内机20工作时,风机组件4会将外部进入进风腔12内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211吸入空调室内机20的内部,使得空气可以穿过换热器组件3并与换热器组件3进行热交换,然后再将被换热器组件3处理过的空气从出风口221排到室内,从而调节室内环境温度。
参照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风机组件4包括电机41和风轮42,风轮42可以为贯流风轮,风轮42的转动轴线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出风口221也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从而可以增大出风量。例如,电机41可以设于风轮42上方,电机41与风轮42相连以驱动风轮42转动。在空调室内机20工作时,电机41可以驱动风轮42转动,风轮42转动可以驱动进入进风腔12内的空气流入空调室内机20,然后再驱动流入空调室内机20的空气从出风口221排至室内,从而调节室内环境温度。当风轮42为贯流风轮时,可以在单位时间内驱动更多的空气流入空调室内机20,提高风机组件4的工作效率,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0和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3包括:换热器31、电辅热32和密封板33,电辅热32与换热器31可以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排布,密封板33可以设在换热器31的至少一侧,密封板33可以密封换热器31与机壳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减少漏风,使得从第一进风口211进入的空气均通过换热器31进行换热后再流向出风口221。换热器31还可以包括换热器本体311和边板312,边板312设在换热器本体311的相对两侧,换热器31的边板312可以与机壳2相连,以方便将换热器31安装固定至机壳2内。
通过设置换热器31,使得换热器组件3可以升高或降低从外部流入空调室内机20的空气的温度,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20实现制热或制冷的效果。在空调室内机20制热时,通过设置电辅热32,可以配合换热器31使得从外部流入空调室内机20的空气的温度快速升高,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制热性能。
例如,参照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风机组件4和第一进风口211之间。在空调室内机20工作时,外部空气被风机组件4驱动进入进风腔12内,进入进风腔12内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211流入空调室内机20的内部时,可以与换热器组件3进行热交换,然后被风机组件4驱动从出风口221吹出。这样可以使得流入空调室内机20的内部的空气可以充分与换热器组件3进行热交换,提高换热效率。
参照8、图9、图10和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20还可以包括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机构61和第二导风机构62,第一导风机构61和第二导风机构62沿出风方向间隔排布,第一导风机构61可以设在第二导风机构62的沿出风方向的上游侧。第一导风机构61包括第一连杆611和多个第一百叶612,多个第一百叶612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第一连杆611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个第一百叶612均与第一连杆611可转动地连接,空调室内机20可以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连杆611上下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第一连杆611沿上下方向移动时,可以带动多个第一百叶612沿上下方向摆动。
第二导风机构62包括第二连杆和多个第二百叶621,多个第二百叶621可以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第二连杆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每个第二百叶621均与第二连杆可转动地连接,空调室内机20可以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连杆左右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在第二连杆沿左右方向移动时,可以带动多个第二百叶621沿左右方向摆动。例如,第一连杆611可以带动多个第一百叶612在上下方向摆动,使得空气可以在第一导风机构61处改变上下方向上的流向,从而使得从出风口221吹出的风可以实现上下方向的调节。第二连杆可以带动多个第二百叶621在左右方向摆动,使得空气可以在第二导风机构62处改变左右方向上的流向,使得从出风口221吹出的风可以实现左右方向的调节。第一导风机构61和第二导风机构62相配配合,可以使得从出风口221吹出的空气可以实现多角度的吹扫,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需要解释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9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地体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20还可以包括:防护网9,防护网9设在风轮42的下游侧。例如,防护网9可以设在风轮42和导风组件之间,防护网9也可以设在出风口221处且位于导风组件的下游侧。这样可以避免异物落入空调室内机20的内部而影响风轮42的运行或损坏风轮42,还可以防止儿童将手指伸入空调室内机20被风轮42所伤,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通过将空调室内机20安装于柜体10内部,使得机壳2的外壁与柜体10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与外部连通的进风腔12,且在机壳2上形成有与进风腔12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11,从而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20隐藏在柜体10中,可以减少空调室内机20额外占用空间,且在整个家居环境中不会显得突兀,并且不影响空调室内机20的进风功能,使得空调室内机20可以正常运行。
参照图2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风腔12的前侧形成有连通第一进风口211和外部的通风口121,通风口121由机壳2和柜体10共同限定出。通过将通风口121设于进风腔12的前侧,这样可在空调室内机20工作时,可以通过通风口121实现从柜体10前侧进风。其中,由于通风口121是由机壳2和柜体10共同限定出的,所以还可以节约柜体10的空间,使得柜体10更为紧凑,从而节约安装空调室内机20所占用的空间。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通风口121处设有通风格栅15。通过设置通风格栅15,可以将进风腔12隐藏起来,使得柜体10和空调室内机20看起来更为协调、美观。而且通过设置通风格栅15,还能减少灰尘进入柜体10内,同时也可以减少灰尘从第一进风口211进入空调室内机20内部,降低清洗空调室内机20的频率。
例如,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通风格栅15可以将进风腔12和外部连通。例如,通风格栅15上具有多个进气孔151,进气孔151大体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多个进气孔151可以连通进风腔12和外部。通过设置通风格栅15,可以将进风腔12隐藏起来,使得柜体10和空调室内机20看起来更为协调、美观。空调室内机20在运行时,通过在通风格栅15上设置进气孔151,进风腔12依然可以通过进气孔151与外部相连,使得空调室内机20可以从外部吸入足量的空气,避免由于进气量不足而影响空调室内机20的整体性能,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20依旧可以正常运行。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通风格栅15可运动地设于通风口121处,以打开和关闭通风口121。通过将通风格栅15可运动地设于通风口121处,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进风腔12的清洁,也可以方便地实现对空调室内机20的维护。例如,在通常情况下(此时空调室内机20可以处在工作状态,也可以处在停机状态),通风格栅15处在关闭通风口121的位置;在空调室内机20长期使用后,如果需要对进风腔12进行清洁或者需要对空调室内机20的第一进风口211附近的部件进行维护或者需要将空调室内机20整体进行维护等,此时可以将通风格栅15运动至打开通风口121的位置。
在拆装空调室内机20时,通过移动通风格栅15打开通风口121,可以扩大拆装人员的操作空间,不仅方便将空调室内机20装入柜体10中,也方便将空调室内机20从柜体10中拆出。在空调器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可以先将通风格栅15从通风口121出移开以打开通风口121,然后再对空调室内机20进行维修操作,在空调室内机20维修完毕后,再将通风格栅15移回通风口121处即可关闭通风口121,方便空调室内机20的维修。
参照图2-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通风格栅15可转动地连接于机壳2或柜体10。例如,通风格栅15可以通过铰链16连接在机壳2或柜体10上。这样可以方便通风口121的打开和关闭,使得维修人员或者使用人员在转动通风格栅15以打开和关闭通风口121的过程更为简单、省力。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通风口121处设有通风格栅15,通风格栅15可拆卸地设于通风口121处。例如,通风格栅15可以在通风口121处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柜体10上。再例如,在通风格栅15可转动地连接于机壳2或柜体10时,通风格栅15同时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于机壳2或柜体10通过将通风格栅15可拆卸地设于通风口121处,方便拆装更换通风格栅15,并且也方便实现对进风腔12以及空调室内机20的维护。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通风格栅15连接于机壳2或柜体10。当通风格栅15和机壳2相连时,这样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20更容易和柜体10进行搭配。当通风格栅15于柜体10相连时,可以避免通风格栅15与机壳2相连造成机壳2损坏而影响空调室内机20的整体性能,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使用寿命。同时,将通风格栅15与柜体10相连,也方便将空调室内机20装入柜体10中,方便空调室内机20的拆装。
参照图2-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风腔12位于机壳2的左侧或右侧,机壳2的朝向进风腔12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211。由此,可以使得机壳2上的第一进风口211直接与进风腔12相对,这样流入进风腔12内的空气直接通过第一进风口211流入机壳2内,减少空气由进风腔12流向第一进风口211的流动路径和流动阻力,减少进风噪音,且使得整体结构紧凑。
参照图2-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风腔12位于机壳2的左侧和右侧,机壳2的朝向左侧的进风腔12的左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211,机壳2的朝向右侧的进风腔12的右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211。这样可以增加空调室内机20的进气面积,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进风量,进而可以提升出风量,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6-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机壳2的前侧形成有第二进风口212。这样可以使得第二进风口212可以直接与外部相连通,使得风机组件4可以从柜体10前侧直接将外部空气吸至空调室内机20内,避免仅靠第一进风口211进气造成空调室内机20进气量不足而造成空调室内机20处理空气的性能下降,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进气量,提高空调室内机20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的速度,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参照图8-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风腔12位于机壳2的左侧或右侧,机壳2的朝向进风腔12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211,第二进风口212位于出风口221的邻近第一进风口211的一侧。进风腔12位于机壳2的左侧或右侧,而且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相邻近,这样不仅可以增大空调室内机20的进气量,并且使得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均位于出风口221的同一侧,使得进风位置相对集中,从而减少进出风之间相互的影响,还可以简化空调室内机20的内部构造,可以提高风机组件4的工作效率,降低空调室内机20的制造成本。
参照图8-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进风口211、第二进风口212以及出风口221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沿上下方向延伸,这样可以扩大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的进风面积,增大空调室内机20的进风量,提高换热器组件3处理空气的效率。出风口221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可以扩大出风口221的出风面积,增大空调室内机20的出风量,可以将换热器组件3处理过的空气尽快排出空调室内机20,快速调节室内环境温度,提高空调器的整体性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照图8-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进风口212所在的平面位于出风口221所在平面的前侧。通过将第二进风口212所在的平面位于出风口221所在平面的前侧,使得第二进风口212和出风口221在前后方向错开,减少第二进风口212与出风口221之间的进出风影响,并且将第二进风口212所在的平面位于出风口221所在平面的前侧,可以更好地避免从第二进风口212吸入的风是从出风口221排出的风,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1、图2、图4-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室内机20包括:开关门7,开关门7可运动地设于机壳2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221,在开关门7位于打开出风口221的位置时,开关门7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设置,开关门7的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通风孔71。空调室内机20通过设置开关门7,可以方便地打开和关闭出风口221。
例如在空调室内机20工作时,可以使得开关门7打开出风口221;在空调室内机20不工作时,可以使得开关门7关闭出风口221,减少灰尘从出风口221进入空调室内机20内部,降低清洗空调室内机20的频率。并且,在开关门7位于打开出风口221的位置时,开关门7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设置且开关门7的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通风孔71,可以使得整机结构紧凑,并且在开关门7打开出风口221时,虽然开关门7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设置,通过在开关门7的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通风孔71,外部空气可以经开关门7上的多个通风孔71进入第二进风口212,保证第二进风口212的正常进风,可以避免开关门7挡住第二进风口212导致空调室内机20的进气量的减少,避免进气量的减少而影响空调室内机20处理空气的性能,使得空调室内机20可以正常运行。
参照图1、图2、图4-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室内机20包括:开关门7,开关门7可运动地设于机壳2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221,在开关门7位于关闭出风口221的位置时,开关门7与出风口221相对且开关门7与第二进风口212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开关门7的与出风口221相对的部分以及开关门7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的部分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71。空调室内机20通过设置开关门7,可以方便地实现出风口221的打开和关闭。并且,在开关门7位于关闭出风口221的位置时,开关门7与出风口221相对且开关门7与第二进风口212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开关门7的与出风口221相对的部分以及开关门7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的部分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71,可以实现无风感模式,使得空调室内机20具有正常出风模式和无风感模式。
进一步地,在开关门7位于打开出风口221的位置时,开关门7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设置,开关门7的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通风孔71。在开关门7位于打开出风口221的位置时,开关门7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设置且开关门7的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通风孔71,可以使得整机结构紧凑,并且在开关门7打开出风口221时,虽然开关门7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设置,通过在开关门7的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通风孔71,外部空气可以经开关门7上的多个通风孔71进入第二进风口212,保证第二进风口212的正常进风。
例如,在空调室内机20处在关机状态时,开关门7可以关闭出风口221;在空调室内机20处在正常出风模式时,开关门7可以打开出风口221,外部空气可以从第一进风口211以及第二进风口212进入机壳2内,与换热器组件3换热后从出风口221排出至室内;在空调室内机20处在无风感模式时,开关门7可以关闭出风口221,外部空气可以从第一进风口211以及第二进风口212进入机壳2内,与换热器组件3换热后从开关门7上的多个通风孔71排出至室内,通过开关门7上的多个通风孔71,可以分散从出风口221排出的空气,从而达到空调室内机20的正面无强风的出风效果,出风更为柔和,避免对用户直吹,进而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参照图1、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20可以包括开关门7,开关门7可运动地设于机壳2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221,进风腔12的前侧形成有连通第一进风口211和外部的通风口121,通风口121处设有通风格栅15,在开关门7位于关闭出风口221的位置且通风格栅15位于关闭通风口121的位置时,开关门7的前表面与通风格栅15的前表面齐平设置。在空调室内机20安装至柜体10中后,这样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20露出的部分更少,使得空调室内机20与柜体10以及周围环境搭配的更加协调。其中,开关门7的前表面与通风格栅15的前表面齐平设置,也使得柜体10整体看上去比较齐整、美观。
参照图8-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机壳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后壳21和面板22,机壳2内设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换热器组件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例如换热器组件3的上端连接于第一支架214且换热器组件3的下端连接于第二支架215,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与后壳21一体成型。通过设置拆卸连接的后壳21和面板22,在空调室内机20需要维修时,通过拆卸面板22,即可对空调室内机20的其他部件进行维修,使得空调室内机20的维修更加方便。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与后壳21一体成型,不仅可以简化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与后壳21的成型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强化后壳21的强度,使得换热器组件3与第一支架214及第二支架215连接的更为可靠,延长后壳21的使用寿命。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以及后壳21可以均为独立成型件,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独立成型之后再装配至后壳21上,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与后壳21均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
参照图8-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机壳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后壳21和面板22,机壳2内设有上下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换热器组件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与后壳21一体成型。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还分别设有溢流口2141,第二支架215的底部还设有接水盘8。在空调室内机20运行过程中,空调室内机20内部的空气中的水汽会在换热器组件3附近凝结成冷凝水,第一支架214上汇聚的冷凝水可以通过第一支架214上的溢流口2141向下流动至换热器组件3上,冷凝水会沿着换热器组件3向下流到第二支架215上,后壳21上的冷凝水可以沿着后壳21向下流动至第二支架215上,汇聚在第二支架215上的冷凝水,从第二支架215的溢流口2141流到接水盘8上,最后通过与接水盘8相连的排水管排出空调室内机20,并可以排出至室外。
空调室内机20通过在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分别设有溢流口2141,溢流口2141下方设有接水盘8,接水盘8与排水管相连,可以防止空调室内机20内部的电器元件由于空调室内机20内部积水而损坏,防止空调室内机20内冷凝水流至室内,使得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到室外,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安全性能。
参照图8-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机壳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后壳21和面板22,机壳2内设有上下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换热器组件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可以与后壳21一体成型。换热器组件3可以包括换热器31和电辅热32,换热器31和电辅热32可以连接在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之间,换热器31的横截面可以大致呈V形,换热器3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电辅热32可以为PTC电加热件,电辅热32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电辅热3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由于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与后壳21一体成型,所以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可以将换热器31和电辅热32稳固的定位于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之间,避免换热器31和电辅热32在空调室内机20运行过程出现晃动,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安全性能。
参照图8-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还具有与换热器31配合的配合翻边2142,配合翻边2142的内轮廓面适于与换热器31的外轮廓面抵接。在将换热器31装配至后壳21上时,可以先将换热器31置于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之间,使得换热器31的外轮廓面与配合翻边2142的内轮廓面相互贴合,即可使得换热器31安装到位。这样方便换热器31的安装,可以降低装配换热器31的时间,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生产效率。而且,换热器31通过其外侧面与配合翻边2142的内侧面抵接,可以使得换热器31固定的更为牢靠,防止换热器31在工作时产生较大震动,降低空调室内机2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还可以防止换热器31产生较大变形,延长空调室内机20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8-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4与第二支架215还具有与风道部件5配合的定位翻边2143,定位翻边2143形成于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的最外侧,定位翻边2143的外轮廓面适于与风道部件5的外轮廓面抵接。在将后壳21与风道部件5装配在一起时,定位翻边2143的外轮廓面恰好可以与风道部件5的外轮廓面贴合。这样可以使得风道部件5与后壳21的装配更为方便,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使得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对风道部件5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风道部件5固定的更为可靠。
参照图8-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4设于第二支架215的上方,第一支架214上形成有装配孔2144,第二支架215还包括固定块2151。装配孔2144与固定块215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电辅热32适于置于装配孔2144和固定块2151之间,电辅热32的上端容纳于装配孔2144,电辅热32的下端连接固定在固定块2151上。通过在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上设置装配孔2144和固定块2151,可以起到安装定位电辅热32的作用,方便电辅热32的装配。而且固定块2151和装配孔2144还可以使得电辅热32固定的更为可靠,防止电辅热32在空调室内机20工作时产生较大的位移而导致其他部件受热损坏,进一步的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安全性能。
参照图8-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后壳21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加强翻边213,加强翻边213上形成有定位凸起2131,换热器组件3上形成有与定位凸起2131配合的定位孔331。通过定位凸起2131和定位孔331配合,这样方便后壳21与换热器组件3的装配,易于将换热器组件3安装在后壳21上,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生产效率。其中,后壳21通过在左右两侧设置加强翻边213,可以提高后壳21的结构强度,使得后壳21与换热器组件3连接的更为可靠,延长空调室内机20的使用寿命。
例如,如图8-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后壳21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加强翻边213,加强翻边213上形成有定位凸起2131,换热器组件3上形成有与定位凸起2131配合的定位孔331。换热器组件3包括:换热器31和密封板33,电辅热32与换热器31可以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排布,密封板33可以设在换热器31的至少一侧,密封板33可以密封换热器31与机壳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减少漏风,使得从第一进风口211进入的空气均通过换热器31进行换热后再流向出风口221。换热器31包括换热器本体311和边板312,边板312设在换热器本体311的相对两侧,换热器31的边板312可以与机壳2相连,以方便将换热器31安装固定至机壳2内,密封板33连接在中一个边板312上。密封板33和另一个边板312上均形成有与定位凸起2131配合的定位孔331。
在将换热器组件3装配至机壳2内时,可以先将密封板33和边板312上的定位孔331与对应的后壳21上的定位凸起2131对齐,使得定位凸起2131卡入定位孔331内,从而可以使得换热器组件3的左右两端与后壳21的加强翻边213相连。换热器31通过在左右两侧设置密封板33和边板312,可以使得换热器本体311更容易被固定起来,并使得换热器31与后壳21连接的更为牢靠。并且,同时使得换热器组件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214、第二支架215,使得换热器组件3的左右两端以及上下两端均与机壳2直接或间接地相连,从而使得换热器组件3可靠地固定在机壳2内。
例如,如图8-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3还可以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边板312可以设在换热器本体311左右两侧,位于左侧的边板312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紧固孔,换热器本体311上形成有与第一紧固孔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二紧固孔,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边板312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换热器本体311相连。密封板33可以设在换热器本体311的右侧,密封板33上形成有多个第三紧固孔333,换热器本体311上形成有与第三紧固孔333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四紧固孔3111,第二紧固件穿设于第三紧固孔333和第四紧固孔3111,密封板33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换热器本体311相连。其中,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这样可以使得边板312和密封板33与换热器本体311连接的更为可靠,防止换热器本体311产生松动,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安全性能。
例如,参照图8-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20还包括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右侧的加强翻边213包括第一装配面2133和第二装配面2134,第一装配面2133和第二装配面2134大致垂直设置,第一装配面2133朝向右侧,第二装配面2134朝向后侧。左侧加强翻边213包括第三装配面2135,第三装配面2135朝向右侧。边板312上还形成有第五紧固孔3121,第二装配面2134上形成有与第五紧固孔3121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六紧固孔2136,第三件固件穿设于第五紧固孔3121和第六紧固孔2136,边板312可以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于加强翻边213的第二装配面2134上。密封板33上还形成由第七紧固孔334,第三装配面2135上形成有与第七紧固孔334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八紧固孔2137,第四紧固件穿设于第七紧固孔334和第八紧固孔2137,密封板33可以通过第四紧固件固定于加强翻边213的第三装配面2135上。其中,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螺栓。
参照图7-图11、图13-图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机壳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后壳21和面板22,机壳2内设有风道部件5,风机组件4设于风道部件5,面板22与风道部件5一体成型。风道部件5内可以限定出风道518,风机组件4的风轮42设于风道518内,风道518连通第一进风口211与出风口221以及第二进风口212与出风口221。通过设置拆卸连接的后壳21和面板22,在空调室内机20需要维修时,通过拆卸后壳21和面板22,即可对空调室内机20的其他部件进行维修,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20的维修更加方便。通过设置风道部件5,方便风机组件4将外部空气吸入空调器内部,并且可以控制空气在风道部件5内流动的路径,可以提高风机组件4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整体性能。
其中,通过将面板22与风道部件5一体成型,可以简化面板22和风道部件5的成型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面板22的结构强度,延长面板22的使用寿命;而且面板22和风道部件5一体成型还可以简化空调室内机20的组成模块,便于空调室内机20的拆装,方便对空调室内机20进行清理和维修。
参照图8-图11、图13-图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后壳21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加强翻边213,加强翻边213上形成有卡孔2132,风道部件5上形成有与卡孔2132配合的卡扣222。通过卡孔2132和卡扣222配合,这样方便后壳21与风道部件5的配合,易于风道部件5安装于后壳21上。其中后壳21通过在左右两侧设置加强翻边213,可以提高后壳21的结构强度,使得后壳21与风道部件5连接的更为可靠。
例如,如图10-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后壳21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加强翻边213,右侧的加强翻边213包括第一装配面2133和第二装配面2134,第一装配面2133和第二装配面2134大致垂直设置,第一装配面2133朝向右侧,第二装配面2134朝向后侧。左侧加强翻边213包括第三装配面2135,第三装配面2135朝向右侧。加强翻边213的第一装配面2133和第三装配面2135上均形成有多个卡孔2132,多个卡孔2132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风道部件5在其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与卡孔2132配合的卡扣222,卡扣222与卡孔2132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空调室内机20还包括第五紧固件和第六紧固件。加强翻边213的第一装配面2133上形成有第九紧固孔2138,风道部件5的右侧形成有与第九紧固孔2138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十紧固孔516,第五紧固件穿设于第九紧固孔2138和第十紧固孔516。
加强翻边213的第三装配面2135上还形成有第十一紧固孔2139,风道部件5的左侧形成有与第十一紧固孔2139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十二紧固孔517,第六紧固件穿设于第十一紧固孔2139和第十二紧固孔517,风道部件5可以通过第五紧固件和第六紧固件固定于后壳21上。其中,第五紧固件和第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在装配空调室内机20时,可以先将换热器组件3上的定位孔331与加强翻边213上的定位凸起2131配合在一起,再用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将换热器组件3固定于加强翻边213上,然后在将风道部件5的卡扣222与加强翻边213的卡孔2132配合在一起,最后再用第五紧固件和第六紧固件将风道部件5固定在加强翻边213上。
例如,如图10-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后壳21的左右两侧均可以形成有加强翻边213,右侧的加强翻边213包括第一装配面2133和第二装配面2134,第一装配面2133和第二装配面2134大致垂直设置,第一装配面2133朝向右侧,第二装配面2134朝向后侧。左侧加强翻边213包括第三装配面2135,第三装配面2135朝向右侧。加强翻边213的第二装配面2134和第三装配面2135上分别形成有定位凸起2131,换热器组件3的边板312和密封板33上分别形成有与定位凸起2131配合的定位孔331。换热器组件3的密封板33上还形成有与卡孔2132相对应的的让位孔332,让位孔332用于避让卡扣222。这样可以避免密封板33挡住卡孔2132的开口而导致卡扣222难以装配至卡孔2132中,使得风道部件5与后壳21的装配更为方便,便于风道部件5与后壳21的拆装。
其中,至少一个第十二紧固孔517可以与第八紧固孔2137相对应,第六紧固件可以穿设于第七紧固孔334、第八紧固孔2137和第十二紧固孔517中。在固定换热器组件3时,与第十二紧固孔517相对应的第七紧固孔3121和第八紧固孔2136可以不穿设紧固件;待风道部件5与后壳21装配时,再将第六紧固件穿设于第七紧固孔334、第八紧固孔2137和第十二紧固孔517中,以将风道部件5、换热器组件3固定于后壳21上。这样可以省去单独固定换热器组件3的第四紧固件,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生产效率,节约空调室内机20的制造成本。同时,由于第四紧固件的减少,还可以将至空调室内机20的制造成本,方便维修人员对空调室内机20进行拆装。
参照图8、图9、图13-图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机壳2内设有风道部件5,风机组件4设于风道部件5,风道部件5包括相连的蜗壳51和蜗舌52,蜗壳51和蜗舌52相互配合的面分别为第一配合面511和第二配合面521,蜗壳51的与蜗舌52配合的面为第一配合面511,蜗舌52的与蜗壳51配合的面分别为第二配合面521,第一配合面511和第二配合面521的形状均为V形。通过将第一配合面511和第二配合面521的形状均设计为V形,可以实现蜗壳51和蜗舌52的装配定位,方便蜗壳51和蜗舌52的安装。
参照图14-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蜗壳51上形成有呈台阶状的第一定位结构512,蜗舌52上形成有呈台阶状的第二定位结构522,第一定位结构512和第二定位结构522相互嵌合。例如,第一定位结构512和第二定位结构522均形成为呈折线形延伸的折面,当蜗壳51与蜗舌52通过第一定位结构512和第二定位结构522相互嵌合装配在一起时,两个折面会有部分相互抵接。这样可以使得蜗壳51和蜗舌52定位装配的更为牢靠,还可以使得蜗壳51和蜗舌52的配合实现密封的效果,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9、图10和图16所示,机壳2内设有风道部件5,风机组件4设于风道部件5,风道部件5包括相连的蜗壳51和蜗舌52,空调室内机20包括设于风道内的导风组件6,导风组件包括沿出风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导风机构61和第二导风机构62,第一导风机构61可以设置在第二导风机构62的上游侧,第一导风机构61设于蜗舌52,第二导风机构62设于蜗壳51。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机构61和第二导风机构62,可以改变空调室内机20的吹扫的风向,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性能。并且,通过将第一导风机构61设于蜗舌52,第二导风机构62设于蜗壳51,方便包括沿出风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导风机构61和第二导风机构62的安装,且使得结构紧凑。
参照图9和图10,空调室内机20还可以包括:防护网9,防护网9设在风轮42的下游,例如,防护网9可以设在风轮42和导风组件之间,防护网9也可以设在出风口221处且位于导风组件的下游侧。这样可以避免异物落入空调室内机20的内部而影响风轮42的运行或损坏风轮42,还可以防止儿童将手指伸入空调室内机20被风轮42所伤,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20的安全性能。
下面参照图1-图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
参照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20可安装于柜体10的内部,空调室内机20包括:机壳2、换热器组件3和风机组件4,机壳2的外壁适于与柜体10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与外部连通的进风腔12,机壳2上形成有与进风腔12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11,机壳2的前侧形成有出风口221;换热器组件3和风机组件4均设在机壳2内。柜体10内具有容纳腔11,空调室内机20可以安装于柜体10的容纳腔11内,机壳2的外壁于容纳腔1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进风腔12,进风腔12位于机壳2的左侧,机壳2的左侧壁上形成第一进风口211。
参照图2和图4,进风腔12的前侧形成有连通进风腔12和外部环境的通风口121,通风口121由机壳2和柜体10共同限定出。通风口121处设有通风格栅15。例如,通风格栅15可以通过铰链16转动地连接于机壳2或柜体10。通风格栅15上具有多个进气孔151。进风腔12可以通过进气孔151与外部连通。
参照图7和图10,机壳2可以包括后壳21、面板22、底座23和顶盖24。后壳21和面板22设于底座23上方,顶盖24设于后壳21和面板22上方。后壳21和面板22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11,后壳21在其左侧形成有朝向进风腔12的第一进风口211,后壳21在其前侧形成有朝向前方的第二进风口212。后壳21在其内部设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第一支架214设于第二支架215上方,且第一支架214在上下方向上高于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第二支架215在上下方向上低于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例如,后壳21、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可以为一体成型。
后壳21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加强翻边213,右侧的加强翻边213包括第一装配面2133和第二装配面2134,第一装配面2133朝向右侧,第二装配面2134朝向后侧。左侧加强翻边213包括第三装配面2135,第三装配面2135朝向右侧。第二装配面2134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凸起2131和多个第六紧固孔2136,多个定位凸起2131和多个第六紧固孔2136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装配面2133上形成有多个卡孔2132和多个第九紧固孔2138,多个卡孔2132和多个第九紧固孔2138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第三装配面2135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凸起2131、多个卡孔2132、多个第八紧固孔2137和多个第十一紧固孔2139,多个定位凸起2131、多个卡孔2132、多个第八紧固孔2137和多个第十一紧固孔2139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参照图10-图12,换热器组件3包括换热器31、电辅热32和密封板33,换热器31包括换热器本体311和边板312,边板312连接于换热器本体311左右两侧,密封板33连接于位于左侧的边板312。右侧的边板312形成有与后壳21右侧的加强翻边213上的定位凸起2131相对应的定位孔331,右侧的边板312可以固定在后壳21右侧的加强翻边213上。密封板33形成有与后壳21左侧加强翻边213上的定位凸起2131相对应的定位孔331,密封板33还形成有与后壳21左侧加强翻边213上的卡孔2132相对应的让位孔332。
参照图12,换热器组件3还可以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边板312设于换热器本体311左侧,边板312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紧固孔,换热器本体311上形成有与第一紧固孔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二紧固孔,第一紧固件可以穿设于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边板312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换热器本体311相连。密封板33设于换热器本体311的右侧,密封板33上形成有多个第三紧固孔333,换热器本体311上形成有与第三定位孔331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四紧固孔3111,第二紧固件可以穿设于第三紧固孔333和第四紧固孔3111,密封板33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换热器本体311相连。其中,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可以为螺钉。可选地,边板312和换热器本体311可以一体成型。
参照图10和图11,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还可以包括配合翻边2142和定位翻边2143,配合翻边2142设于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靠近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的一侧,定位翻边2143形成于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远离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的最外侧。配合翻边2142适于与换热器31配合,配合翻边2142的内轮廓面适于与换热器31的外轮廓面抵接。定位翻边2143适于与风道部件5配合,定位翻边2143的外轮廓面适于与风道部件5的外轮廓面抵接
参照图10,换热器31设于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之间靠近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的一侧。电辅热32设于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之间远离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的一侧。电辅热32在其上方设有配合柱321,第一支架214形成有与配合柱321向对应的装配孔2144,第二支架215形成有与电辅热32下侧对应的固定块2151,装配孔2144与固定块2151相对设置。配合柱321适于插入装配孔2144中,固定块2151适于承托电辅热32。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可以通过装配孔2144将电辅热32固定在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之间。
参照图10,空调室内机20还设有接水盘8和出水管,接水盘8设于第二支架215下方,排水管的一端与接水盘8连通,且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至空调室内机20外部至室外。第一支架214和第二支架215上均形成有溢流口2141。参照图9-图11,空调室内机20还包括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右侧的加强翻边213还可以包括第一装配面2133和第二装配面2134,第一装配面2133朝向右侧,第二装配面2134朝向后侧并与边板312抵接。左侧加强翻边213还可以包括第三装配面2135,第三装配面2135朝向右侧。
边板312上还可以形成有第五紧固孔3121,第二装配面2134上形成有与第五紧固孔3121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六紧固孔2136,第三件固件可以穿设于第五紧固孔3121和第六紧固孔2136,边板312能够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于加强翻边213的第二装配面2134上。密封板33上还可以形成有第七紧固孔334,第三装配面2135上可以形成有与第七紧固孔334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八紧固孔2137,第四紧固件可以穿设于第七紧固孔334和第八紧固孔2137,密封板33能够通过第四紧固件固定于加强翻边213的第三装配面2135上。其中,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可以为螺钉。
参照图13-图16,空调室内机20还设有风道部件5,风道部件5包括相连的蜗壳51和蜗舌52,蜗壳51和蜗舌52相互配合的面分别为第一配合面511和第二配合面521,第一配合面511和第二配合面521的形状均为V形。蜗壳51上形成有呈台阶状的第一定位结构512,蜗壳51上形成有呈台阶状的第二定位结构522,第一定位结构512和第二定位结构522相互嵌合。
参照图8-图10、图13-图16,风机组件4可以包括电机41和风轮42。例如风轮42可以为贯流风轮42。其中,电机41可以设于蜗壳51上方,风轮42可以设于蜗壳51内部,电机41可以驱动风轮42在蜗壳51内转动。风机组件4还包括风机紧固件,蜗壳51的顶部具有隔离板513,电机41设在隔离板513的上方且支撑在隔离板513上,从而可以将电机41与风道部件5内的风道隔开,避免电机41上产生冷凝水。隔离板513在其上表面形成有固定柱514,并在中心位置形成有连接孔515。固定柱514向下凹陷形成固定孔5141,固定柱514形成为多个且高度不全相等。电机41机壳2可以与固定柱514相配合,并形成有与固定孔5141对应的配合孔411,风机紧固件可以穿设与固定孔5141和配合孔411中,电机41可以通过风机紧固件固定于蜗壳51上方。电机41的转子轴适于穿过连接孔515与风轮42相连。
参照图10、图13-图16,面板22与风道件一体成型。面板22左侧朝向后壳21右侧加强翻边213的一侧形成有卡扣222,该卡扣222适于与后壳21右侧加强翻边213的卡孔2132相配合。风道部件5的左侧与第三装配面2135相对的一面形成有卡扣222,该卡扣222可以穿过密封板33的让位孔332,该卡扣222适于与后壳21左侧加强翻边213的卡孔2132相配合。
空调室内机20还包括第五紧固件和第六紧固件。加强翻边213的第一装配面2133上形成有第九紧固孔2138,风道部件5的右侧形成有与第九紧固孔2138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十紧固孔516,第五紧固件穿设于第九紧固孔2138和第十紧固孔516。加强翻边213的第三装配面2135上还形成有第十一紧固孔2139,风道部件5的左侧形成有与第十一紧固孔2139一一对应且数量相同的第十二紧固孔517,第六紧固件穿设于第十一紧固孔2139和第十二紧固孔517,风道部件5可以通过第五紧固件和第六紧固件固定于后壳21上。其中,第五紧固件和第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
参照图9、图10和图13所示,空调室内机20还可以包括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沿出风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导风机构61和第二导风机构62,第一导风机构61可以设于蜗舌52,第二导风机构62可以设于蜗壳51。第一导风机构61可以包括第一连杆611和多个第一百叶612,第二导风机构62可以包括第二连杆和多个第二百叶621。例如,第一连杆611可以带动多个第一百叶612在上下方向摆动,第二连杆可以带动多个第二百叶621在左右方向摆动。
参照图5和图6所示,空调室内机20还可以包括开关门7,开关门7设于第二进风口212和出风口221的前侧。开关门7可运动地设于机壳2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221,在开关门7位于关闭出风口221的位置时,开关门7与出风口221相对且开关门7与第二进风口212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开关门7的与出风口221相对的部分以及开关门7与第二进风口212相对的部分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71。在开关门7位于关闭出风口221的位置且通风格栅15位于通风口121处时,开关门7的前表面与通风格栅15的前表面齐平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空调室内机20和空调室外机可以通过冷媒管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空调室内机20,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20隐藏在柜体10中,可以减少空调室内机20额外占用空间,且在整个家居环境中不会显得突兀,并且不影响空调室内机20的正常运行。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的家具组件100,包括:柜体10和空调室内机20,空调室内机20安装于柜体10的内部,空调室内机2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具组件100,通过将空调室内机20安装于柜体10内部,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20隐藏在柜体10中,可以减少空调室内机20额外占用空间,且在整个家居环境中不会显得突兀,并且不影响空调室内机20的正常运行。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柜体10上形成有出管孔13。例如,柜体10可以在容纳腔11左侧的侧壁上形成有出管孔13。空调室内机20的冷媒管可以穿设于出管孔13并伸出至室外并与空调室外机的冷媒管相连。空调室内机20的接水盘8内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出,该排水管可以穿设于出管孔13并伸出至室外,从而将接水盘8中的冷凝水排放到室外。柜体10通过设置出管孔13,方便空调室内机20的一些管路伸出至室外,可以将空调室内机20的需要与空调室外机连接的冷媒管以及排水管隐藏起来,使得家具组件100看起来更为美观。可选的,出管孔13也可以形成于容纳腔11后侧的侧壁上。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柜体10上形成有新风孔14,新风孔14与进风腔12连通。例如,柜体10可以在容纳腔11左侧的侧壁上形成有新风孔14,例如可以通过新风管连接于新风孔14,新风管的一端连接于新风孔14,新风管的另一端伸出至室外,从而通过新风管以及新风孔14,可以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进风腔12,并通过第一进风口211进入机壳2内。通过设置新风孔14,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20吸入外界新鲜空气,从而可以将新鲜空气吹至室内,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可选地,新风孔14也可以形成于容纳腔11右侧或后侧的侧壁上。
下面参照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的家具组件100。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家具组件100包括柜体10和空调室内机20,空调室内机20安装于柜体10的内部,空调室内机2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
参照图2和图3,柜体10内具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右侧和后侧的柜板上均可以形成有出管孔13,容纳腔11后侧的柜板上形成的出管孔13与空调室内机20相对。容纳腔11右侧或后侧的柜板上可以形成有新风孔14,室外空气可以通过新风孔14进入容纳腔11。柜体10还包括通风格栅15和铰链16,通风格栅15可以通过铰链16可转动地连接于柜体10上。通风格栅15上具有多个进气孔151,进气孔151大体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
空调室内机20包括机壳2,空调室内机20可以安装于柜体10的容纳腔11内且位于容纳腔11的右侧。机壳2左侧的外壁与容纳腔1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进风腔12。机壳2的左侧壁形成有与进风腔12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11,机壳2的前侧形成有出风口221和第二进风口212,第二进风口212靠近第一进风口211且位于出风口221的左侧。
进风腔12的前侧形成有连通第一进风口211和外部的通风口121,通风口121由机壳2和柜体10共同限定出。通风格栅15可转动地连接于柜体10,通过通风格栅15的转动,可以实现通风格栅15打开和关闭通风口121。当通风格栅15处于关闭通风口121的位置时,柜体10的前表面、通风格栅15的前表面和空调室内机20的机壳2的前表面齐平,进风腔12通过进气孔151与外部连通。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家具组件100包括柜体10和空调室内机20,空调室内机20安装于柜体10的内部,空调室内机2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
参照图4,柜体10内具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右侧和后侧的柜板上均可以形成有出管孔13,容纳腔11后侧的柜板上形成的出管孔13与空调室内机20相对。容纳腔11右侧或后侧的柜板上可以形成有新风孔14,室外空气可以通过新风孔14进入容纳腔11。
空调室内机20可以包括通风格栅15和铰链16,通风格栅15可以通过铰链16可转动地连接于空调室内机20上。通风格栅15上具有多个进气孔151,进气孔151大体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
空调室内机20还可以包括机壳2,空调室内机20安装于柜体10的容纳腔11内且位于容纳腔11的右侧。机壳2左侧的外壁与容纳腔1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进风腔12。机壳2的左侧壁形成有与进风腔12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11,机壳2的前侧形成有出风口221和第二进风口212,第二进风口212靠近第一进风口211且位于出风口221的左侧。
进风腔12的前侧形成有连通第一进风口211和外部的通风口121,通风口121由机壳2和柜体10共同限定出。通风格栅15可转动地连接于空调室内机20,通过通风格栅15的转动,可以实现通风格栅15打开和关闭通风口121。当通风格栅15处于关闭通风口121的位置时,柜体10的前表面、通风格栅15的前表面和空调室内机20的机壳2的前表面齐平,进风腔12可以通过进气孔151与外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3)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可安装于柜体的内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外壁适于与所述柜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与外部连通的进风腔,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机壳的前侧形成有出风口;
换热器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均设在所述机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的前侧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外部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由所述机壳和所述柜体共同限定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处设有通风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格栅可运动地设于所述通风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通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格栅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壳或所述柜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格栅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通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位于所述机壳的左侧和/或右侧,所述机壳的朝向所述进风腔的侧壁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进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前侧形成有第二进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位于所述机壳的左侧或右侧,所述机壳的朝向所述进风腔的侧壁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邻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所在的平面位于所述出风口所在平面的前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运动地设于所述机壳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开关门位于打开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所述开关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开关门的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通风孔。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运动地设于所述机壳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开关门位于关闭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所述开关门与所述出风口相对且所述开关门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至少一部分相对,所述开关门的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部分以及所述开关门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的部分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后壳和面板,所述机壳内设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换热器组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壳一体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上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换热器组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后壳和面板,所述机壳内设有风道部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道部件,所述面板与所述风道部件一体成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上形成有卡孔,所述风道部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卡孔配合的卡扣。
18.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风道部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包括相连的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相互配合的面分别为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的形状均为V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上形成有呈台阶状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蜗舌上形成有呈台阶状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互嵌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风道部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包括相连的蜗壳和蜗舌,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设于风道内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沿出风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所述第一导风机构设于所述蜗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设于所述蜗壳。
2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22.一种家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
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安装于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家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形成有出管孔和/或新风孔。
CN202122924449.5U 2021-11-25 2021-11-25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Active CN216346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4449.5U CN216346631U (zh) 2021-11-25 2021-11-25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4449.5U CN216346631U (zh) 2021-11-25 2021-11-25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6631U true CN216346631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3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4449.5U Active CN216346631U (zh) 2021-11-25 2021-11-25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6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60129U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0596254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6346631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KR20070044291A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KR100564440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16164334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家具组件
KR101666222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0977571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환기 유닛
KR100925718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5675502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KR20110027508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6347008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791534U (zh) 一体式空调器
KR20060126042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토출그릴
CN116105355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009385U (zh) 一体式空调器
KR100626446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5675743U (zh)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791615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1977223U (zh) 空调室内机的背板部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2390489U (zh) 空调器
CN117739417A (zh) 壁挂式空调
KR20070075509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20090022102A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80010979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외기도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