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5049B - 觸控感測器及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感測器及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5049B
TWI825049B TW107144626A TW107144626A TWI825049B TW I825049 B TWI825049 B TW I825049B TW 107144626 A TW107144626 A TW 107144626A TW 107144626 A TW107144626 A TW 107144626A TW I825049 B TWI825049 B TW I8250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rea
touch electrodes
touch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4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1527A (zh
Inventor
金基澈
丁煥熹
徐美輕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1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1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5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50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感測器,其包括包含第一區及第二區的基底層;包含在設置在第一方向上且位於第一區中相互電連接的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的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包含在設置在第二方向上且位於第一區中彼此電連接的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的複數個第二電極單元;以及包含位於第一區且電連接至與其相鄰的其中一個第一電極單元的第一部分的第一電極圖案,及從第一部分往第二區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在第一方向中的第一電極圖案的寬度係小於在第一方向中的第一觸控電極的寬度,且係大於第一觸控電極之寬度的一半。

Description

觸控感測器及其顯示裝置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8年6月8日提出之韓國專利申請號第10-2018-0066059號之優先權,其全部內容於此併入於全方面作為參考。
本發明關於觸控感測器及顯示裝置。
提供影像給使用者的電子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個人電腦(PC)、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導航裝置及智慧型電視(TV)係包括用於顯示影像之顯示裝置。此種顯示裝置包括用於產生及顯示影像之顯示面板及各種輸入裝置。
包括識別輸入觸控的觸控感測器之觸控螢幕已被廣泛使用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的顯示裝置。觸控螢幕讓使用者能夠直接與顯示的物件互動,而無需使用滑鼠或鍵盤。
本發明之概念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提供具有改良觸控靈敏性的一種觸控感測器及一種顯示裝置。
在本發明概念的一個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感測器,其包括:基底層,其包含感測區及圍繞感測區的周邊區,感測區包含第一區及於第一方向上位於第一區之外側的第二區;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其包含在第一方向上設置在基底層上的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並於第一方向上彼此電連接,其中,第一電極單元設置於與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並於第二方向上彼此間隔,且位於第一區中;複數個第二電極單元,其包含在第二方向上設置在基底層上的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並於第二方向上彼此電連接,其中,第二電極單元設置於第一方向上,並於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且位於第一區中;以及第一電極圖案,配置於基底層上,其中第一電極圖案包含位於第一區的第一部分,且電連接至在第一方向上與其相鄰的其中一個第一電極單元,及從第一部分往第二區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在第一方向中的第一電極圖案的寬度係小於在第一方向中的第一觸控電極的寬度,且係大於第一觸控電極之寬度的一半。
在本發明概念的一個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感測器,其包括:基底層,其包含感測區及圍繞感測區的周邊區,感測區包含第一區及於第一方向上位於第一區之外側的第二區;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其包含在第一方向上設置在基底層上的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並於第一方向上彼此電連接,其中,第一電極單元設置於與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並於第二方向上彼此間隔,且位於第一區中;複數個第二電極單元,其包含在第二方向上設置在基底層上的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並於第二方向上彼此電連接,其中,第二電極單元設置於第一方向上,並於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 且位於第一區中;以及第一導電圖案在第二區中配置在基底層上,其中第一導電圖案係連接至在第一方向中與其相鄰的其中一個第二電極單元。
在本發明概念的一個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具有顯示區的基底基板;在顯示區中配置在基底基板上的自發光元件;薄膜封裝層,配置在自發光元件上並包含與顯示區重疊的感測區,感測區包含第一區及在第一方向中的第一區之外側的第二區;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其包含第一觸控電極,在第一方向中設置在薄膜封裝層上,並在第一方向中相互電連接,第一電極單元設置於在第一區中與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中,並在第二方向中相互間隔;複數個第二電極單元,其包含第二觸控電極,在第二方向中設置在薄膜封裝層上,並在第二方向中相互電連接,第二電極單元設置在該第一區中的該第一方向中,並在該第一方向中相互間隔;以及第一電極圖案,位於薄膜封裝層上並包含第一部分電連接至在第一方向中與其相鄰的其中一個第一電極單元,及從第一部分往第二區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在第一方向中的第一電極圖案的寬度係小於在第一方向中的第一觸控電極的寬度,且係大於第一觸控電極之寬度的一半。
A1、A2、A3、A4、A5:區
AE:第一電極
BFL:緩衝層
BSL:基底層
CE:第二電極
CH1、CH2、CH3、CH4、CH5:通孔
CNT1:第一接觸孔
CNT2:第二接觸孔
CSL:控制訊號線
Cst:電容器
DE1:第一電極
DE2:第二電極
DL:掃描線
DM-DA:顯示區
DM-NDA:非顯示區
DP:顯示面板
DP-CL:電路元件層
DP-OLED:顯示元件層
DP-PD:訊號墊
DR1、DR2、DR3:方向
EA:邊緣區
ECL:電子控制層
ELVDD:第一供應電壓
ELVSS:第二供應電壓
EML:發射層
GDC:驅動電路
GE1:第一控制電極
GE2:第二控制電極
GL:掃描線
HCL:電洞控制層
IOL1:第一無機封裝層
IOL2:第二無機封裝層
IS:影像表面
NPXA:非發光區
NSA:周邊區
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
OP1:第一開口
OP2:第二開口
OPE1:第一電極開口
OPE2:第二電極開口
OSP1:第一半導體圖案
OSP2:第二半導體圖案
PDL:像素定義層
PL:電源供應線
PX:像素
PXA:發光區
SA:感測區
SE1:第一輸出電極
SE2:第二輸出電極
SGL:訊號線
SUB:基板
T1、T2:電晶體
TC:觸控元件層
TS:觸控感測器
TS-PD:觸控墊
W1、W2、W3、W4:
WA、WB:寬度
OP2-1:第二開口
1、2:顯示裝置
10:第一中間無機層
20:第二中間無機層
30:中間有機層
51:第一絕緣層
53:第二絕緣層
120:第一電極單元
121:第一觸控電極
123:第一連接部
125:第二連接部
130:第二電極單元
131:第二觸控電極
133:第三連接部
135:第四連接部
141-2:第一電極圖案
141b-2:第二部分
141:第一電極圖案
141a:第一部分
141b:第二部分
143-2:第二電極圖案
143b-1、143b-2:第四部分
143、143-1:第二部分
143a:第三部分
143b:第四部分
145:第三電極圖案
147:第四電極圖案
151:第一導電圖案
153、153-1:第二導電圖案
157:第四導電圖案
159、159-1、159-2、159-3:邊緣導電圖案
171:第一虛擬圖案
173:第二虛擬圖案
175-1:第三虛擬電極
175:第一虛擬電極
177-1:第四虛擬電極
177:第二電極虛擬圖案
901:第一訊號線
903:第二訊號線
1591、1593:部分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透視圖;第2圖為示於第1圖之顯示裝置的截面圖;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的顯示面板的平面圖;第4圖為示於第3圖之像素的例示性等效電路圖; 第5圖為示於第4圖之像素的截面示意圖;第6圖為包括於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的觸控感測器的平面圖;第7圖為第6圖之Q1部分的放大平面圖;第8圖為沿著第7圖之線X1~X1’的截面圖;第9圖為沿著第7圖之線X3~X3’的截面圖;第10圖為沿著第7圖之線X5~X5’的截面圖;第11圖為第7圖之Q7部分的放大平面圖;第12圖為顯示示於第7圖之結構的變形例的平面圖;第13圖為顯示示於第7圖之結構的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14圖為顯示示於第7圖之結構的再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15圖為第6圖之Q3部分的放大平面圖;第16圖為沿著第15圖之線X7~X7’的截面圖;第17圖為沿著第15圖之線X9~X9’的截面圖;第18圖為顯示示於第15圖之結構的變形例的平面圖;第19圖為顯示示於第15圖之結構的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20圖為顯示示於第15圖之結構的再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21圖為第6圖之Q5部分的放大平面圖;第22圖為顯示示於第21圖之結構的變形例的平面圖;第23圖為顯示示於第21圖之結構的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24圖為顯示示於第21圖之結構的再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25圖為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透視圖
藉由引用以下實施例及圖式的詳細描述,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發明構思的特徵和實現方法。然而,本發明的概念可實現於各種不同的形式,而不應理解為限制於本文所闡述的實施例;相反地,這些實施例的提供使得本公開是徹底且完整,並將充分地傳達本發明之概念至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文中相似的元件符號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構件。
當在此使用時,除非文中另行明確地表示,否則「一(a)」、「一(an)」、「該(the)」等單數型式亦旨在包含複數型式。
應了解的是當一元件或一層被指為在另一元件或另一層「上(on)」、「連接(connectedto)」或「耦接(coupled to)」另一元件或另一層時,其可以是直接在其上、直接連接或耦接於另一元件或另一層,或者可能有中介元件或中介層存在。
本發明將以參考透視圖、截面圖及/或平面圖來描述,其中釋出了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因此,可以根據製造技術及/或容許範圍來修改例示圖的輪廓。即,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不意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而是涵蓋由於製造過程的改變而可能引起的所有變化和修改。
以下,本發明概念的例示性實施例將參考附圖進行說明。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透視圖。第2圖為示於第1圖之顯示裝置的截面圖。
參考第1圖及第2圖,顯示裝置1包括在其上顯示影像的影像表面IS。影像表面IS可為平行至藉由第一方向DR1及第二方向DR2定義的平面。影像 表面IS的正常方向,即顯示裝置1的厚度方向係藉由第三方向DR3表示。各個元件的前面(或上表面)及背面(或下表面)係被定義於第三方向DR3。然而,應注意的是由第一至第三方向DR1、DR2及DR3所表示的方向為相對的概念,且可被轉換成不同的方向。
例如,雖然第1圖示出顯示裝置1有具有平坦狀(flat shape)的影像表面IS,此僅為例示性的。例如,顯示裝置1可包括彎曲的影像表面或立體的影像表面(多角柱狀影像表面),其包括複數個各面向不同方向的顯示區。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可為剛性顯示裝置或可撓性顯示裝置。第1圖示出作為運用於根據本發明概念的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之應用實例的一種移動終端。移動終端可包括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移動多媒體播放器(PMP)、遊戲裝置或腕錶型電子裝置。然而,應理解的是顯示裝置1的類型不限於上述所列。例如,根據本發明揭露的另一例示性實施例,顯示裝置1可用於如電視或電路板的大型電子裝置,或如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車輛導航裝置、智慧型手表及相機的中小型電子裝置。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從頂部觀察時具有矩形的形狀。顯示裝置1可包括兩個較長邊在第一方向DR1中延伸,以及兩個較短邊在第二方向DR2中延伸。雖然在顯示裝置1的長邊及短邊相會的角落可形成直角,此僅為例示性的。例如,顯示裝置1可具有圓角。此外,顯示裝置1的角落可為倒角來降低損壞的風險。然而,當從頂部觀察時,顯示裝置1的形狀並不被圖式中所示的限制。例如,顯示裝置1可具有圓型或其他形狀。
顯示裝置1的影像表面IS包括顯示影像的顯示區DM-DA,及相鄰於顯示區DM-DA的非顯示區DM-NDA。非顯示區DM-NDA為沒有影像顯示的區域。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顯示區DM-DA具有矩形的形狀。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顯示區DM-DA的角落形成彎曲表面。然而,應理解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制於此。在以下描述中,將描述顯示區DM-DA的角落形成彎曲表面的實例。
非顯示區DM-NDA可環繞顯示區DM-DA。然而,應理解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制於此。顯示區DM-DA的形狀及非顯示區DM-NDA的形狀可被相對地設計。
本文所使用的用語除非另有說明,用語「在...之上(on)」、「上側(upper side)」、「上方(above)」、「頂部(top)」及「上表面(upper surface)」指的是如圖所示由第三方向DR3之箭頭所指的一側,相交於第一方向DR1第二方向DR2。用語「在...之下(under)」、「下側(lower side)」、「下方(below)」、「底部(bottom)」及「下表面(lower surface)」指得是如圖所示相反於由第三方向DR3之箭頭所指的一側。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的截面圖。第2圖示出由第二方向DR2及第三方向DR3所定義的截面。
如第2圖所示,顯示裝置1包括顯示面板DP及觸控感測器TS。顯示面板DP產生影像,及觸控感測器TS取得來自外部(觸控事件)輸入的座標資訊。即使在圖式中並未示出,顯示裝置1可進一步包括配置在顯示面板DP下方的保護構件、配置在觸控感測器TS上方的抗反射構件及/或窗構件。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顯示面板DP包括自發光元件。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自發光元件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量子點發光二極體,以及無機系微型發光二極體(例如,微型發光二極(Micro LED))、無機系奈米型發光二極體(例如,奈米型發光二極(Nano LED))的至少之一。下文中為便於說明,將描述當自發光元件為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實例。
顯示面板DP包括基底基板SUB,電路元件層DP-CL、顯示元件層DP-OLED及薄膜封裝層TFE依序第配置在基底基板SUB上。即使在圖式中並未示出,顯示裝置1可進一步包括如抗反射層及折射率控制層的功能性層。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基底基板SUB可以如玻璃、石英或聚合樹脂的絕緣材料製成。聚合樹脂的實例可包括聚醚碸(polyethersulfone)(PES)、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PA)、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PAR)、聚醚醯亞胺(polyetherimide)(PEI)、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伸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聚烯丙基化物(polyallylate)、聚醯亞胺(polyimide)(PI)、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三乙酸纖維素(cellulose triacetate)(CAT)、醋酸丙酸纖維素(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CAP)及其組合。基底基板SUB可包括金屬材料。
基底基板SUB可為剛性基板或可被彎曲、摺疊或滾軋的可撓性基板。可撓性基板的材料的實例為聚醯亞胺(polyimide(PI))但不限制於此。
參考第1圖的上述顯示區DM-DA及非顯示區DM-NDA也可被定義為在基底基板SUB上。
在一實施例中,電路元件層DP-CL包括至少一中間絕緣層及電路元件。在一實施例中,中間絕緣層包括至少一中間無機層及至少一中間有機層。 電路元件可包括訊號線及像素的驅動電路。電路元件層DP-CL可經由以塗布、沉積或類似的程序及藉由光蝕刻法圖案化導體層及/或半導體層的程序形成。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元件層DP-OLED包括自發光元件。例如,自發光元件可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元件層DP-OLED可進一步包括如像素定義層的有機層。
薄膜封裝層TFE密封顯示元件層DP-OLED。薄膜封裝層TFE包括至少一無機層(下文稱為無機封裝層)。薄膜封裝層TFE可進一步包括至少一有機層(下文稱為有機封裝層)。無機封裝層保護顯示元件層DP-OLED免於水氣/氧氣傷害,及有機封裝層保護顯示元件層DP-OLED免於如灰塵顆粒之外界物質的傷害。無機封裝層可包括氮化矽層、氮氧化矽層、氧化矽層、氧化鈦層或氧化鋁層。有機封裝層可包括但不局限於丙烯酸有機層。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薄膜封裝層TFE可被替換為封裝基材。封裝基材是以密封劑密封顯示元件層DP-OLED。
觸控感測器TS可包括基底層BSL(參見第6圖)及配置在基底層BSL上的觸控元件層TC。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基底層BSL包括薄膜封裝層TFE。然而,顯示面板DP的一些元件可被進一步用作為觸控感測器TS的基底層BSL。
當顯示面板DP的一些元件,如薄膜封裝層TFE被用作為觸控感測器TS的基底層BSL時,顯示裝置1的厚度可被降低。然而,應被理解的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觸控感測器TS的基底層BSL可被建置為從顯示面板DP分離的元件,且可經由黏著層與顯示面板DP連接。下文的實例將描述當控感測器TS的基底層BSL包括如薄膜封裝層TFE之顯示面板的一些元件。
觸控感測器TS可用於藉由例如電容感應感測來自外部的輸入。電容感應可藉由自電容的方式(self-capacitance manner)或互電容的方式(mutual-capacitance manner)取得觸碰點的座標訊息。下文中,將描述當觸控感測器TS具有靜電電容型結構的實例以便於說明。然而,應被理解的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
第3圖為包括於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的顯示面板的平面圖。第4圖為示於第3圖之像素的例示性等效電路圖。第5圖為示於第4圖之像素的截面示意圖。
參考第3圖至第5圖,在平面上顯示面板DP包括顯示區DA及非顯示區NDA。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非顯示區NDA可被定義為顯示區DA的周圍。顯示面板的顯示區DA及非顯示區NDA可分別對應於第1圖中所示顯示裝置1的顯示區DM-DA及非顯示區DM-NDA。顯示面板DP的顯示區DA及非顯示區NDA不一定分別相同於顯示裝置1的顯示區DM-DA及非顯示區DM-NDA,但是可依據顯示面板DP的結構/設計來調整。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顯示面板DP的顯示區DA的角落可具有彎曲的形狀。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DP包括驅動電路GDC、複數個訊號線SGL及複數個像素PX。複數個像素PX配置在顯示區DA中。在一實施例中,每個像素PX包括自發光元件(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及連接到自發光元件的像素驅動電路。驅動電路GDC、訊號線SGL及像素驅動電路可被包括於示於第2圖的電路元件層DP-CL。
在一實施例中,驅動電路GDC包括掃描驅動電路。驅動電路GDC產生掃描訊號並依序地將掃描訊號輸出至稍後描述的掃描線GL。掃描驅動電路可進一步輸出另一個控制訊號至像素PX的像素驅動電路。
驅動電路GDC可包括經由與像素PX的像素驅動電路相同的程序形成的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例如低溫多晶矽程序(LTPS)或低溫多晶氧化物(LTPO)程序形成。
在一實施例中,訊號線SGL包括掃描線GL、數據線DL、電源供應線PL及控制訊號線CSL。掃描線DL連接至相應的像素PX,及數據線DL連接至相應的像素PX。電源供應線PL連接至像素PX。在一實施例中,控制訊號線CSL提供控制訊號至驅動電路GDC。
顯示面板DP包括訊號墊DP-PD連接至訊號線SGL的末端。各個訊號墊DP-PD可為電路元件。非顯示區NDA配置訊號墊DP-PD的部分可被定義為墊區(pad area)。
在非顯示區NDA的墊區中,進一步配置稍後敘述的觸控墊TS-PD電連接至觸控感測器TS的訊號線。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觸控墊TS-PD經由與訊號線SGL相同的程序形成,且可被配置於與訊號線SGL相同的層上。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觸控墊TS-PD與顯示面板DP的訊號線SGL電性絕緣。
雖然在圖式中未顯示,晶片安裝區可被進一步界定於顯示面板DP的非顯示區NDA。在晶片形式中的如時間控制電路的驅動晶片可被安裝於晶片安裝區。
第4圖示出其中一條掃描線GL、其中一條資料線DL、電源供應線PL及其連接的像素PX。應被理解的是,像素PX的組成並不限於第4圖所示,而可被修改。
像素PX包括第一電晶體T1(或開關電晶體)、第二電晶體T2(或驅動電晶體)、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及作為像素驅動電路的電容器Cst,用以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可為頂部有機發光二極體或底部有機發光二極體。電源供應線PL提供第一供應電壓ELVDD至第二電晶體T2。第二供應電壓ELVSS係供應至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在一實施例中,第二供應電壓ELVSS具有低於第一供應電壓ELVDD的電位。
第一電晶體T1輸出數據訊號施加至數據線DL以回應施加至掃描線GL的掃描訊號。電容器Cst充滿對應於從第一電晶體T1接收到的數據訊號的電壓。第二電晶體T2連接至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第二電晶體T2控制流動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驅動電流以回應儲存在電容器Cst中的電荷量。
除了第一及第二電晶體T1及T2之外,像素PX可包括複數個電晶體,且除了電容器Cst之外,可包括電容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可被連接至電源供應線PL及第二電晶體T2之間。
第5圖為對應於第4圖所示之等效電路的顯示面板DP的部分截面圖。
電路元件層DP-CL、顯示元件層DP-OLED及薄膜封裝層TFE係依此順序配置在基底層(例如,基板SUB)上。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電路元件層DP-CL包括作為無機層的緩衝層BFL、第一中間無機層10、第二中間無機層20 及作為有機層的中間有機層30。根據本發明概念的一例示性實施例,緩衝層BFL為可被除去的選擇性元件。
第一電晶體T1的半導體圖案(下文稱為第一半導體圖案OSP1)及第二電晶體T2的半導體圖案(下文稱為第二半導體圖案OSP2)係配置在緩衝層BFL上。第一半導體圖案OSP1及第二半導體圖案OSP2可被選自由非晶矽、多晶矽及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所組成的群組。
第一中間無機層10係配置在第一半導體圖案OSP1及第二半導體圖案OSP2上。第一電晶體T1的控制電極(下文稱為第一控制電極GE1)及第二電晶體T2的控制電極(下文稱為第二控制電極GE2)係配置在第一中間無機層10上。第一控制電極GE1及第二控制電極GE2可被經由和掃描線GL相同的光蝕刻法程序製成。
第二中間無機層20在第一中間無機層10上覆蓋第一控制電極GE1及第二控制電極GE2。第一電晶體T1的輸入電極(下文稱為第一輸入電極DE1)及輸出電極(下文稱為第一輸出電極SE1)及第二電晶體T2的輸入電極(下文稱為第二輸入電極DE2)及輸出電極(下文稱為第二輸出電極SE2)係配置於第二中間無機層20上。
第一輸入電極DE1及第一輸出電極SE1經由第一通孔CH1及穿過第一中間無機層10及第二中間無機層20的第二通孔CH2連接至第一半導體圖案OSP1。第二輸入電極DE2及第二輸出電極SE2經由第三通孔CH3及穿過第一中間無機層10及第二中間無機層20的第四通孔CH4連接至第二半導體層OSP2。應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另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一些第一電晶體T1及第二電晶體T2可被修飾成底閘極型(bottom-gate)結構。
覆蓋第一輸入電極DE1、第二輸入電極DE2、第一輸出電極SE1及第二輸出電極SE2的中間有機層30形成在第二中間無機層20上。中間有機層30可提供平坦表面。
顯示元件層DP-OLED係配置在中間有機層30上。在一實施例中,顯示元件層DP-OLED包括像素定義層PDL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像素定義層PDL可包括有機材料。第一電極AE配置在中間有機層30上。第一電極經由穿過中間有機層30的第五穿孔CH5連接至第二輸出電極SE2。開口OP界定於像素定義層PDL中。像素定義層PDL的開口OP暴露第一電極AE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去除了像素定義層。
像素PX可被配置於顯示區DM-DA中。顯示區DM-DA可包括發光區PXA及相鄰於發光區PXA的非發光區NPXA。非發光區NPXA可圍繞發光區PXA。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可界定發光區PXA以對應於由開口OP暴露的第一電極AE的一部分。
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發光區PXA可重疊第一電晶體T1及/或第二電晶體T2。開口OP可變得較寬,稍後描述的第一電極AE及發射層EML亦同。
在一實施例中,電洞控制層HCL可共同地設置於發光區PXA及非發光區NPXA上。雖然未示於圖中,共同層如電洞控制層HCL可被共同形成在像素PX上(見第3圖)。
發射層EML設置於電洞控制層HCL上。發射層EML可設置於相應於開口OP的區域上。是以,發射層EML可分別形成在各個像素PX上。發射層EML 可包含有機材料及/或無機材料。在一實施例中,發射層EML可產生預定色彩的光。
雖然第5圖中以描繪圖案化的發射層EML說明,在替代的實施例中發射層EML可共同地配置於像素PX上。發射層EML可產生白光。此外,發射層EML可具有已知為串聯結構的多層結構。
電子控制層ECL配置於發射層EML上。雖然未示於圖中,電子控制層ECL可共同地設置於複數個像素PX上(見第3圖)。第二電極CE配置在電子控制層ECL上。第二電極CE係共同地配置在像素PX上。
薄膜封裝層TFE設置於第二電極CE上。薄膜封裝層TFE係共同地配置在複數個像素PX上。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薄膜封裝層TFE直接覆蓋第二電極CE。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覆蓋在第二電極CE之覆蓋層可進一步配置在薄膜封裝層TFE和第二電極CE之間。於此,薄膜封裝層TFE可直接覆蓋於覆蓋層。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薄膜封裝層TFE包括第一無機封裝層IOL1、有機封裝層OL及第二無機封裝層IOL2依序堆疊在第二電極CE上。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各個第一無機封裝層IOL1及第二無機封裝層IOL2可由氮化矽(silicon nitride)、氮化鋁(aluminum nitride)、氮化鋯(zirconium nitride)、氮化鈦(titanium nitride)、氮化鉿(hafnium nitride)、氮化鉭(tantalum nitride)、氧化矽(silicon oxide)、氧化鋁(aluminum oxide)、氧化鈦(titanium oxide)、氧化錫(tin oxide)、氧化鈰(cerium oxide)、氮氧化矽(silicon oxynitride)(SiON)或氟化鋰(lithium fluoride)製成。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有機封裝層OL可由丙烯酸樹脂(acrylic resin)、甲基丙烯酸樹脂(methacrylic resin)、聚異戊二烯樹脂(polyisoprene, vinyl resin)、環氧樹脂(epoxy resin)、聚氨酯樹脂(urethane resin)、纖維素樹脂(cellulose resin)或苝樹脂(perylene resin)製成。
應注意的是,薄膜封裝層TFE的結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例。薄膜封裝層的堆疊結構可以各種方式改變。
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進一步包括用於控制發射層EML所產生的光的共振距離的共振結構。共振結構可被配置在第一電極AE及第二電極CE之間,且共振結構的厚度可基於發射層EML所產生的光的波長來決定。
第6圖為包括於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中的觸控感測器的平面圖。第7圖為第6圖之Q1部分的放大平面圖。第8圖為沿著第7圖之線X1~X1’的截面圖。第9圖為沿著第7圖之線X3~X3’的截面圖。第10圖為沿著第7圖之線X5~X5’的截面圖。第11圖為第7圖之Q7部分的放大平面圖。第12圖為顯示示於第7圖之結構的變形例的平面圖。第13圖為顯示示於第7圖之結構的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14圖為顯示示於第7圖之結構的再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15圖為第6圖之Q3部分的放大平面圖。第16圖為沿著第15圖之線X7~X7’的截面圖。第17圖為沿著第15圖之線X9~X9’的截面圖。第18圖為顯示示於第15圖之結構的變形例的平面圖。第19圖為顯示示於第15圖之結構的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20圖為顯示示於第15圖之結構的再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
參考第6圖至第20圖,觸控感測器TS包括基底層BSL、第一電極單元120、第二電極單元130及第一電極圖案141,且可進一步包括第二電極圖案143、第三電極圖案145及第四電極圖案147的至少其中之一。此外,觸控感測器TS可進一步包括第一導電圖案151,且可進一步包括第二導電圖案153、第三導 電圖案155及第四導電圖案157的至少其中之一。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器TS進一步包括邊緣導電圖案159。除了基底層BSL之外的觸控感測器TS的元件可被包括於參考第2圖所述的觸控元件層中。
基底層BSL可作為觸控感測器TS的基層的功能,且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基底層BSL可包括形成如上所述的顯示面板的至少一層。例如,基底層BSL可由如上所述的顯示面板的至少一層製成,例如包括薄膜封裝層的一層。
在一實施例中,基底層BSL在平面上包括感測區SA及周邊區NSA。
在一實施例中,感測區SA為觸控感測器TS用於感應觸控輸入的區域,及周邊區為觸控感測器TS無法感測觸控輸入的區域。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周邊區NSA圍繞感測區SA。感測區SA及周邊區NSA可分別對應於第1圖中所示之顯示裝置1的顯示區DM-MA及非顯示區DM-NDA。另外,感測區SA及周邊區NSA可分別對應於第3圖中所示之顯示面板DP的顯示區DA及非顯示區NDA。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感測區SA實質上相同或相同於顯示面板DP的顯示區DA。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當顯示面板DP之顯示區DA的角落為圓型,感測區SA的角落也為圓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感測區SA包括第一區A1及第二區A2。第一區A1可界定為第一電極單元120及第二電極單元130配置的區域。第二區A2位於第一區A1在感測區SA之第一方向DR1中的一側,且可界定為一部分第一電極圖案141所在的區域或第一導電圖案151所在的區域。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感測區SA進一步包括第三區A3。第三區A3位於第一區A1在感測區SA之第二方向DR2中的一側,且可界定為一部分第二電極圖案143所在的區域或第二導電圖案153所在的區域。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感測區SA進一步包括邊緣區EA。邊緣區EA為包括感測區SA之邊緣的區域,且可被第一區A1、第二區A2、第三區A3及周邊區NSA圍繞。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感測區SA包括第四區A4及第五區A5。第四區A4可為位於以第一區A1在其之間的第二區A2相反側的區域。第五區A5可為位於以第一區A1在其之間的第三區A3相反側的區域。
下文中,將描述第一區A1。
從第一電極單元120絕緣的第一電極單元120及第二電極單元130可被配置在基底層BSL上。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單元120及第二電極單元130係位於感測區SA的第一區A1中。
在第一區A1中,第一電極單元120可在第一方向DR1中延伸。可配置多於一個第一電極單元120,因此多個第一電極單元120在第二方向DR2中相互間隔。
第一電極單元120可包括設置在第一方向DR1中的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121,及在第一方向DR1中電連接於彼此相鄰的第一觸控電極121之間的第一連接部123。此外,第一電極單元120可進一步包括第二連接部125連接至第一電極圖案141。在下列例示性實施例的描述中,用語「連接(connection)」可涵蓋物理及/或電連接。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從頂部觀察時,第一觸控電極121具有菱形的形狀,但並不局限於此。例如,第一觸控電極121可具有各式各樣的形狀,如三角形、方型、五角形、圓形及長條型。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觸控電極121包括導電材料。例如導電材料可包括金屬或其合金。金屬的實例可包括金(Au),銀(Ag),鋁(Al),鉬(Mo),鉻(Cr),鈦(Ti),鎳(Ni),釹(Nd),銅(Cu),鉑(Pt)等。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觸控電極121以透明導電材料製成。透明導電材料的實例可包括銀奈米線(AgNW),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氧化銻鋅(AZO),氧化銦錫(ITZO),氧化鋅(ZnO)和氧化錫(SnO2),奈米碳管,石墨烯及如PEDOT的導電聚合物。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觸控電極121可以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來實施。當第一觸控電極121具有多層結構時,第一觸控電極121可包括多層金屬層。例如,第一觸控電極121可具有鈦/鋁/鈦的三層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觸控電極121具有網狀結構使觀看者不會觀察到。如第11圖所示,當第一觸控電極121具有網狀結構時,如此第一觸控電極121可被配置得不與發光區PXA重疊,以避免被觀看者觀察到。換句話說,網孔可被界定於具有網狀結構的第一觸控電極121中與發光區PXA重疊而。例如,可定位網狀結構使得網格結構的孔重疊於發光區PXA。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觸控電極121包括第一電極開口OPE1。例如,至少每一個第一觸控電極121的中間部分可為開口,以使配至於其下的層由此暴露。例如,當第一絕緣層51配置於第一觸控電極121之下時,第一絕緣層51的一部分藉由第一電極開口OPE1曝露。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當從頂部觀察時,第一電極開口OPE1具有菱形的形狀。然而,應被理解的是本發明並非侷限於此。
第一連接部123在第一方向DR1中電連接至彼此相鄰的第一觸控電極121,並可與第一觸控電極121接觸。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23以橋型連接圖案實施。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23位於與第一觸控電極121所在的層不同的層。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23包括導電材料。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23可包括與第一觸控電極121相同的材料,或可包括至少一種材料選自上述如第一觸控電極121所列的材料。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23可以單層或多層實施。例如第一連接部123可具有鈦/鋁/鈦的三層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51配置於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一連接部123之間。也就是說,第一連接部123可被配置在基底層BSL上,第一絕緣層51可被配置於第一連接部123上,以及第一觸控電極121可被配置於第一絕緣層51上。第一連接部123可經由形成在第一絕緣層51中的第一接觸孔CNT1連接至第一觸控電極121。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51包括絕緣材料。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絕緣材料可包括無機絕緣材料或有機絕緣材料。無機絕緣材料可包括氧化鋁、氧化鈦、氧化矽、氧氮化矽、氧化鋯和氧化鉿的至少一種。有機絕緣材料可包括選自由丙烯酸樹脂(acrylic resin)、甲基丙烯酸樹脂(methacrylic resin)、聚異戊二烯樹脂(polyisoprene,vinyl resin)、環氧樹脂(epoxy resin)、聚氨酯樹脂(urethane resin)、纖維素樹脂(cellulose resin)、矽氧烷樹脂(siloxane resin)、聚醯亞胺樹脂(polyimide resin)、聚醯胺樹脂polyamide resin及苝樹脂(perylene resin)所組成之群組的至少一種。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23包括導電材料。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可包括與第一觸控電極121相同的材料或可包括選自上述第一觸控電極121所列的材料中至少一種材料。
雖然第8圖示出一個第一連接部123在第一方向DR1中配置在彼此相鄰的第一觸控電極121之間,第一連接部123的數目可變化。例如,不像第8圖所示,兩個或多個第一連接部123在第一方向DR1中配置在彼此相鄰的第一觸控電極121之間。
第二連接部125可被配置在第一電極單元120的末端。例如,第二連接部125可被配置在第一方向DR1中相鄰於第一電極圖案141的第一電極單元121之末端的一部分。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125可以第一電極圖案141在第一方向DR1中電連接至相鄰於第一電極圖案141的第一電極單元120的其中一個第一觸控電極121,且可經由形成在第一導電層51中的第二接觸孔CNT2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一電極圖案141接觸。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125以橋型連接圖案實施。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125可被配置在與第一觸控電極121配置的層不同的層,且可被配置在與第一連接部123相同的層。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125可以與第一連接部123相同的材料製成,且可具有與第一連接部123相同的堆疊結構。
在第一區A1中,第二電極單元130可在如上所述的第二方向DR2中延伸。可配置多於一個的第二電極單元130,以使多個第二電極單元130在第一方向DR1中與另一個相互間隔。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電極單元130包括設置在第二方向DR2中的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131,及在第二方向DR2中電連接至彼此相鄰的第二觸控電極131之間的第三連接部133。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單元130可進逼物包括連接至第二電極圖案143的第四連接部131。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觸控電極131配置在與第一觸控電極121相同的層上。例如,第二觸控電極131可配置在第一絕緣層51上。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觸控電極131具有菱形形狀,但不侷限於此。第二觸控電極131可具有各式各樣的形狀,如三角形、方形、五角形、圓形及長條形。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觸控電極131包括導電材料,且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包括與第一觸控電極121相同的材料。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當第一觸控電極121具有多層結構,第二觸控電極131也具有多層結構。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當第一觸控電極121具有網狀結構,第二觸控電極131也具有網狀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連接部133在第二方向DR2中電連接至彼此相鄰的第二觸控電極131,且可與第二觸控電極131接觸。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連接部133配置在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層上。例如,第三連接部133可像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配置在第一絕緣層51上。
第三連接部133可經由第一絕緣層51從第一連接部123絕緣,且可與第一連接部123相交。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連接部133包括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材料。此外,當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具 有多層結構或網狀結構,第三連接部133也可具有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觸控電極131包括第二電極開口OPE2。例如,至少每一個第二觸控電極131的中間部分可為開口,以使配至於其下的層由此暴露。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當從頂部觀察時,第二電極開口OPE2具有菱形的形狀。然而,應被理解的是本發明並非侷限於此。
第四連接部135可被配置在第二電極單元130的末端。例如,第四連接部135可被配置在第二方向DR2中相鄰於第二電極圖案143的第二電極單元130之末端的一部分。第四連接部135可以第二電極圖案143在第二方向DR2中電連接至相鄰於第二電極圖案143的第二電極單元130的其中一個第二觸控電極131。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四連接部135配置在與第一觸控電極121、第二觸控電極131及第三連接部133相同的層上。此外,第四連接部135包括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材料,且可具有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單元1210為驅動電極單元,其接收驅動訊號以偵測觸控位置。第二電極單元130可為感應電極,其輸出回應驅動訊號的感應訊號。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虛擬圖案171配置在第一觸控電極121的第一電極開口OPE1中,且第二虛擬圖案173配置在第二觸控電極131的第二電極開口OPE2中。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虛擬圖案171具有與第一電極開口OPE1相同的形狀。例如,當第一電極開口OPE1具有菱形形狀,第一虛擬圖案171也具有菱形形狀。相似地,第二虛擬圖案173可具有與第二電極開口OPE2相同的形狀。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虛擬圖案171在第一電極開口OPE1中與第一觸控電極121間隔。在一實施例中,第二虛擬圖案173在第二電極開口OPE2中與第二觸控電極131間隔。也就是說,各個第一虛擬圖案171及第二虛擬圖案173可為具有島型的浮動電極。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虛擬圖案171及第二虛擬圖案173配置在與第一及第二觸控電極121及131相同的層上。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虛擬圖案171及第二虛擬圖案173經由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程序形成,且因而包括相同的材料及相同的堆疊結構。
藉由設置一虛擬圖案171及第二虛擬圖案173,有可能防止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的周邊區域從外部被觀察到。
下文中,將描述第二區A2。
在第二區A2中,未配置第一電極單元120及第二電極單元130。
第一電極圖案141可為在第一方向DR1中位於第一電極單元120的一側。第一電極圖案141包括位於第一區A1的第一部分141a及第二區A2的第二部分141b。第二部分141b可在第一方向DR1從第一部分141a延伸至第二區A2。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部分141a在第一方向DR1中經由上述的第二連接部125連接至與其相鄰的第一電極單元120。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 第一部分141a的形狀與第一觸控電極121的部分以在第二方向DR2中延伸的線對稱。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部分141b可從第一部分141a延伸至第二區A2,且可連接至位於周邊區NSA中的第二訊號線903。因此,第一電極單元120可透過第一電極圖案141電連接至第二訊號線903並透過第二訊號線903接收觸控訊號(例如,驅動訊號)。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部分141b的形狀與第一觸控電極121的部分以在第二方向DR2中延伸的線對稱。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在第一方向DR1中測得之第一部分141a的第一最大寬度W1與在第一方向DR1中測得之第二部分141b的第二最大寬度W2的總和係小於在第一方向DR1中測得之第一觸控電極121的最大寬度WA(參見第12圖)。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部分141a的第一最大寬度W1與第二部分141b的第二最大寬度W2的總和係大於第一觸控電極的最大寬度WA的一半(即,WA/2)。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部分141a的第一最大寬度W1實質上等於或等於第一觸控電極121的最大寬度WA的一半(即WA/2)。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部分141a的第一最大寬度W1係大於第二部分141b的第二最大寬度W2。例如,若第一部分141a的第一最大寬度W1實質上等於為第一觸控電極121的最大寬度WA的一半的WA/2,第二部分141b的第二最大寬度W2係小於為第一觸控電極121的最大寬度WA的一半的WA/2。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在第一方向DR1中測得的第二區A2的寬度實質上等於或等於第二部分141b的第二最大寬度W2。此外,在第一方向DR1中測得之第二區A2的寬度可為小於第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在本發明概念的一些 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區A2的寬度小於第一觸控電極121的最大寬度WA的一半,WA/2。
如上所述,第二區A2可具有小於第一觸控電極121的最大寬度WA的一半的寬度。因此,通常難以進一步在第二區A2中設置分離的第一觸控電極121。根據本發明概念的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圖案141配置在第一區A1及第二區A2中,且第一電極圖案141電連接至第一電極單元120。因此,在第一電極單元120及第二電極單元130之間的電容增加。隨著接收觸控輸入的區域增加,當發生觸控輸入時,在互電容中產生的電荷量進一步增加。因此,可改善觸控感應。此外,在感測區SA的邊緣,如第二區A2的觸控感應可被改善。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圖案141配置在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層上。在一實施中,第一電極圖案141經由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程序形成,且因此可包括相同的材料及相同的堆疊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在第一電極圖案141中形成第一開口OP1。第一開口OP1可包括在第一區A1的部分及在第二區A2的部分,且可與部分或整個第一電極開口OPE1以在第二方向DR2中延伸的線具有形狀對稱。
第一虛擬電極175可被配置在第一開口OP1中,從第一電極圖案141間隔。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虛擬電極175可位於與第一電極圖案141相同的層上,且可包括相同的材料及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圖案141在第二方向DR2中相互間隔且,各個第一電極圖案141可為電連接至在第一方向DR1中與其相鄰的第一電極單元120。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圖案151進一步配置於第二區A2中。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圖案151配置在兩個在第二方向DR2中相互間隔的第一電極圖案141之間。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圖案151位於與第一電極圖案141、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層上,可包括相同的材料及可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如第7圖所示,第一導電圖案151與第一電極圖案141及在第一方向DR1中相鄰於第一電極圖案141的第二電極圖案131間隔。也就是說,第一導電圖案151可為浮動圖案。當第一導電圖案151配置在第二區A2中時,可能避免在相鄰的第一電極圖案141之間的間隔從外部被觀察到。
應注意的是,第二區A2的結構並不限於上述的結構,且可被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改變。
例如,如第12圖中所示,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導電圖案151-1位於第二區A2中,可被延伸至第一區A1,且可被連接至在第一方向DR1中與其相鄰的第二觸控電極131。也就是說,第一導電圖案151-1可電連接至在第一方向DR1中最接近第二區A2的第二電極單元130的其中之一。因此,在第一電極單元120及第二導電單元130之間形成的電容增加,且用於接收觸控輸入的區域可進一步增加。如此,可以進一步增加當接收到觸控輸入時發生的互電容中的電荷量,從而可以提高觸控靈敏度。
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如第13圖所示,第一導電圖案151並沒有配置在第二區A2中,且第一電極圖案141-1的形狀改變。
第一電極圖案141-1的第一部分141a的形狀可相同或實質上相同於第7圖中所示,且第二部分141b-1的形狀可從第7圖中所示修改。第二部分141b-1的邊緣可在平行於第一方向DR1中延伸。
此外,如第14圖中所示,第一電極圖案141-2的第一部分141a的形狀可相同或實質上相同於第7圖中所示,且第二部分141b-2的邊緣可在平行於第一方向DR1中延伸。第一開口OP1-1也可被修改,使得其邊緣在第二區A1中平行於第一方向DR1延伸。此外,配置在第一開口OP1-1中的第三虛擬電極175-1也可被修改以具有實質上與第一開口OP1-1相同的形狀。
下文中,將描述第三區A3。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單元120及第二電極單元130並沒有配置在第三區A3中。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圖案143(參見第15圖)係在第二方向DR2中位於第二電極單元130的一側。第二電極圖案143包括位於第一區A1的第三部分143a及位於第三區A3的第四部分143b。第四部分143b可在第二方向DR2中從第三部分143a延伸至第三部分A3。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部分143a經由上述的第四連接部135在第二方向DR2中連接至與其相鄰的第二電極單元130。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部分143a的形狀與第二觸控電極131的部分以在第一方向DR1中延伸的線對稱。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四部分143b的形狀與第二觸控電極131的部分以在第一方向DR1中延伸的線對稱。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在第二方向DR2中測得之第三部分143a的第三最大寬度W3與在第二方向DR2中測得之第四部分143b的第四最大寬度W4的總和係小於在第二方向DR2中測得之第二觸控電極131的最大寬度WB。在一實施例中,第三部分143a的第三最大寬度W3與第四部分143b的第四最大寬度W4的總和係大於第二觸控電極131的最大寬度WB的一半(即,WB/2)。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部分143a的第三最大寬度W3實質上等於或等於第二觸控電極131的最大寬度WA的一半(即WB/2)。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部分143a的第三最大寬度W3係大於第四部分143b的第四最大寬度W4。例如,若第三最大寬度W3實質上等於為第二觸控電極131的最大寬度WA的一半的WB/2,第四部分143b的第四最大寬度W4係小於為第二觸控電極131的最大寬度WB的一半的WB/2。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在第二方向DR2測得的第三區A3的寬度實質上等於或等於第四部分143b的第四最大寬度W4。在一實施例中,在第二方向DR2測得的第三區A3的寬度小於第二觸控電極131的最大寬度WB。在本發明概念的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區A3的寬度小於第二觸控電極131的最大寬度WB的一半,WB/2。
如上所述,當第三區A3具有小於第二觸控電極131的最大寬度WB的一半的寬度,難以進一步在第三區A3中設置分離的第二觸控電極131。根據本發明概念的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圖案143配置在第一區A1及第三區A3中,且第二電極圖案143電連接至第二電極單元130。因此,在第一電極單元120及第二電極單元130之間的電容增加。隨著接收觸控輸入的區域增加,當發生觸控輸入時,在互電容中產生的電荷量進一步增加,且接收觸控輸入的區域增加。因此,當街收到的觸控輸入可進一步增加十,在互電容中產生的電荷量進一步 增加,因而可改善觸控感應。此外,在感測區SA的邊緣,如第三區A3的觸控感應可被改善。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圖案143可配置在與第一電極圖案141、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層上。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電極圖案143經由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程序形成,且因此可包括相同的材料及相同的堆疊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在第二電極圖案143中形成第二開口OP2。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開口OP2可包括在第一區A1的部分及在第三區A3的部分,且可與部分或整個第二電極開口OPE2以在第一方向DR1中延伸的線具有形狀對稱。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電極虛擬圖案177可被配置在第二開口OP2中,從第二電極圖案143間隔。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虛擬圖案177可位於與第二電極圖案143相同的層上,且可包括相同的材料及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圖案143在第一方向DR1中相互間隔,且各個第二電極圖案143可為電連接至在第二方向DR2中與其相鄰的第二電極單元130。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導電圖案153進一步配置於第三區A3。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導電圖案153配置在兩個在第一方向DR1中相互間隔的第二電極圖案143之間。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導電圖案153可位於與第一電極圖案141、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層上,可包括相同的材料及可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如第15圖所示,第二導電圖案153與第二電極圖案143及在第二方向DR2中與其相鄰的第一觸控電極121間隔。也就是說,第二導電圖案153可為浮動圖案。當第二導電圖案153配置在第三區A3中時,可能避免在相鄰的第二電極圖案143之間的間隔從外部被觀察到。
應注意的是,第三區A3的結構並不限於上述的結構,且可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改變。
例如,如第18圖中所示,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導電圖案153-1位於第三區A3中,可被延伸至第一區A1,且可被連接至在第二方向DR2中與其相鄰的第一觸控電極121。也就是說,第二導電圖案153-1可電連接至在第二方向DR2中最接近第三區A3的第一電極單元120的其中之一。因此,用於接收觸控輸入的區域可進一步增加,且可以進一步增加當接收到觸控輸入時發生的互電容中的電荷量。如此,可進一步改善觸控靈敏度。
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如第19圖所示,第二導電圖案153並沒有配置在第三區A3中,且第二電極圖案143-1的形狀改變。例如,第15圖的第二電極圖案143改變成第19圖的第二電極圖案143-1。
第二電極圖案143-1的第三部分143a的形狀可相同或實質上相同於第15圖中所示,且第四部分143b-1的形狀可從第15圖中所示修改。例如,第15圖的第四部分143b改變第19圖的第四部分143b-1。第四部分143b-1的邊緣可在第三區A3中平行於第二方向DR2中延伸。
此外,如第20圖中所示,第二電極圖案143-2的第三部分143a的形狀可相同或實質上相同於第15圖中所示,且第四部分143b-2的邊緣可在第三區A3中平行於第一方向DR1中延伸。第二開口OP2-1也可被修改,使得其邊緣在第三區A3中平行於第二方向DR2延伸。此外,配置在第二開口OP2-1中的第四虛擬電極177-1也可被修改以具有實質上與第二開口OP2-1相同的形狀。
根據本發明概念的一例示性實施例,觸控感測器TS包括上述第二區A2的結構及第三區A3的結構之組合。例如,第二區A2的結構可為第7圖中所示的結構、第12圖中所示的結構、第13圖中所示的結構及第14圖中所述的結構之一。第三區A3的結構可為第15圖中所示的結構、第18圖中所示的結構、第19圖中所示的結構及第20圖中所述的結構其中之一。
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器TS包括上述第二區A2的結構之一,但不包括第三區A3。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器TS包括上述第三區A3的結構之一,但不包括第二區A2。
下文中,將描述第四區A4。
在一實施例中,第三電極圖案145的一部分位於第四區A4中,且第三導電圖案155可進一步位於第四區A4中。在一實施例中,第三導電圖案145經由相鄰於第四區A4的第一導電單元120之末端提供的第二連接部120連接至第一導電單元120。
第四區A4的結構可實質上對稱於第二區A2的結構。例如,第三電極圖案145的形狀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中延伸的線對稱於第一電極圖案141的形狀。第三導電圖案155的形狀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中延伸的線對稱於第一導電圖案151的形狀。此外,第四區A4的結構可具有與示於第7圖中的第二區的結構、 示於第12圖中第二區的結構、示於第13圖中的第二區的結構及示於第14圖中第二區的結構對稱的形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區A4係被去除。
下文中將描述第五區A5。
在一實施例中,第四電極圖案147的一部分位於第五區A5中,且第四導電圖案157可進一步位於第五區A5中。在一實施例中,第四電極圖案147經由相鄰於第四區A4的第二導電單元130之末端提供的第四連接部135連接至第二電極單元130。
第五區A5的結構可實質上對稱於第三區A的3結構。例如,第四電極圖案147的形狀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中延伸的線對稱於第二電極圖案143的形狀。第四導電圖案157的形狀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中延伸的線對稱於第二導電圖案153的形狀。此外,第五區A5的結構可具有與示於第15圖中的第三區的結構、示於第18圖中第三區的結構、示於第19圖中的第三區的結構及示於第20圖中第三區的結構對稱的形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五區A5係被去除。
下文中將描述周邊區NSA。
在一實施例中,訊號線可被配置在周邊區NSA的基底層上。
例如,訊號線可包括第一訊號線901及第二訊號線903分別地電連接至第一電極單元120,及第三訊號線905分別地電連接至第二電極單元130。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單元130經由如第6圖中所示的第四電極圖案147電連接至第三訊號線905。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不像圖中所示,第二電極單元130經由第二電極圖案143電連接至第三訊號線905。在一替代性實 施例中,第四電極圖案147被去除,且第三訊號線905直接連至第二電極單元130的一個末端。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訊號線905可以由單個路由結構構成,但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第三訊號線905的一個末端電連接至第二電極單元130,且第三訊號線905的另一個末端電連接至觸控電TS-PD。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單元120的一個末端可透過第6圖中所示的第一電極圖案141被電連接至第二訊號線903。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單元120的其他末端連透過第三電極圖案145連接至第三電極圖案第一訊號線901。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三電極圖案145被去除,且第一電極單元120的另一個末端直接連接至第一訊號線901。也就是說,連接至第一電極單元120的訊號線可具有雙路由結構,且據此可減少藉由第一電極單元120之電阻造成的電阻-電容RC延遲。
在一實施例中,各個第一訊號線901及第二訊號線903的一個末端電連接至第一電極單元120,且各個第一訊號線901及第二訊號線903的其他末端電連接至觸控電TS-PD。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訊號線901、第二訊號線903及第三訊號線905可包括與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材料,且可與其配置在相同的層上。此外,第一訊號線901、第二訊號線903及第三訊號線905可具有包括已與第一連接部123相同材料製成的第一導電層之結構,並與其配置在相同的層上,且第二導電層以與第一觸控電極121相同的材料製成,並與其配置在相同的層上。當第一訊號線901、第二訊號線903及第三訊號線905具有包括第 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的結構,第一導電層可經由形成在第一絕緣層51上的孔連接至第二導電層。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53配置在第一電極單元120、第二電極單元130、第一電極圖案141、第二電極圖案143、第三電極圖案145、第四電極圖案147、第一導電圖案151、第二導電圖案153及第四導電圖案157上。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可以有機絕緣材料製成,且可包括至少一個灀作為第一絕緣層51之材料之實例所列的有機絕緣材料。
第21圖為第6圖之Q5部分的放大平面圖。第22圖為顯示示於第21圖之結構的變形例的平面圖。第23圖為顯示示於第21圖之結構的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24圖為顯示示於第21圖之結構的再另一個變形例的平面圖。第25圖為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透視圖。
下文中,邊緣區EA將參考第21圖至第25圖描述。
邊緣導電圖案159位於邊緣區EA。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邊緣導電圖案159可包括符合感測區SA的邊緣形狀的邊緣。例如,當感測區SA的邊緣為圓形的,邊緣導電圖案159的角落部分也可為圓形的。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邊緣區EA位於感測區SA的四個角落的各處。
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邊緣導電圖案159可位於與第一電極圖案141及第二觸控電極131相同的層上,可包括相同材料及具有相同的堆疊結構。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如第21圖所示,邊緣導電圖案159延伸至第二區A2以與第一電極圖案141間隔,並延伸至第三區A3以與第二電極圖案143間隔。
也就是說,邊緣導電圖案159可為浮動圖案。當邊緣導電圖案159位於第三區A3中時,可能避免邊緣區EA的間隔從外部被觀察到。
然而,應理解的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邊緣導電圖案159的結構並不局限於上述,而可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改變。
例如,如第22圖中所示,邊緣導電圖案159-1在第三區A3中向第二電極圖案143延伸,且連接至第二電極圖案143。進一步地,相似於第21圖中所示的邊緣導電圖案159,邊緣導電圖案159-1與第一電極圖案141間隔。因此,在邊緣區EA的觸控靈敏性可被改善。
此外,如第23圖中所示,邊緣導電圖案159-2在第二區中向第一電極圖案141延伸,以備連接至第一電極圖案141,此外,相似於第21圖中所示的邊緣導電圖案159,邊緣導電圖案159-2與第二導電圖案143間隔。
此外,如第24圖中所示,邊緣導電圖案159-3包括相互間隔的兩部分1591及1593。邊緣導電圖案159-3的一部分1591在第三區A3中連接至第二電極圖案143,以及邊緣導電圖案159-3的另一部分1593在第二區A2中連接至第一電極圖案141。
此外,觸控感測器TS可被以各種組合的形狀形成。例如,觸控感測器TS可以上述第二區A2的結構之一、第三區A3的結構之一及邊緣區EA的結構之組合形成。
另外,若觸控感測器TS進一步包括第四區A4及第五區A5,除了上述組合之外,觸摸感測器TS可以形成為第四區域A4的結構之一和第五區域A5的結構之一的組合形狀。
根據上述的例示性實施例,可提供具有改善觸控靈敏性的觸控感測器及包含該感測器的觸控顯示裝置。特別是觸控感測器的感測區之邊緣可具有改善的觸控靈敏性。
第25圖為根據本發明概念之例示性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透視圖。
參考第25圖,根據本發明蓋念之例示性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與第1圖所示的顯示裝置1不同,其影像表面IS包括彎曲表面。例如,如第25圖中所示,影像表面IS的顯示區DM-MA在較長邊的邊緣處具有部分彎曲的形狀,且因此彎曲表面形成在顯示區DM-DA的一側或兩側。第25圖中所示之顯示裝置2的結構可藉由彎曲上述參考第1圖至第24圖較長邊的結構來形成。
總結例示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發明概念的主旨下,能夠對這些實施例做各種改變與修飾。
1:顯示裝置
DM-NDA:非顯示區
DM-DA:顯示區
IS:影像表面
DR1、DR2、DR3: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觸控感測器,其包含:一基底層,其包含一感測區及圍繞該感測區的一周邊區,該感測區包含一第一區及於一第一方向上位於該第一區之外側的一第二區;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其包含在該第一方向上設置在該基底層上並於該第一方向上彼此電連接的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其中該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設置於與該第一方向相交的一第二方向上,並於該第二方向上彼此間隔,且位於該第一區中,各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包含一第一開口;複數個第二電極單元,其包含在該第二方向上設置在該基底層上並於該第二方向上彼此電連接的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其中該複數個第二電極單元設置於該第一方向上,並於該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且位於該第一區中;一第一電極圖案,配置於該基底層上,其中該第一電極圖案包含位於該第一區的一第一部分,其電連接至該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中在該第一方向上與其相鄰的其中一個第一電極單元,及從該第一部分往該第二區延伸的一第二部分及一第二開口;一虛擬圖案,位於該第一開口中並與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間隔;以及一電極虛擬圖案,位於該第二開口中並與該第一電極圖案間隔,其中,在該第一方向中的該第一電極圖案的寬度係小於在該第 一方向中的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的寬度,且係大於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之寬度的一半;以及其中,該電極虛擬圖案、該虛擬圖案、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及該第一電極圖案係位於相同的層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中在該第一方向中測得的該第二部分的寬度係小於在該第一方向中的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之寬度的一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中在該第一方向中的該第一部分之寬度係實質上等於在該第一方向中的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之寬度的一半。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中在該第一方向上的該第二區的寬度係實質上等於在該第一方向中的該第二部分之寬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中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該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及該第一電極圖案係位於相同的層上,且其中該第一電極圖案、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及該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包含相同的材料。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中各該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方向中將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中相鄰的兩個第一觸控電極相互連接的一第一連接部,及連接至該第一電極圖案的一第二連接部,其中,各該複數個第二電極單元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二方向中將該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中相鄰的兩個第二觸控電極相互連接的一第三連接部,且該第三連接部與該第一連接部及該第 二連接部絕緣,其中,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三連接部中的一個係與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該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及該第一電極圖案位於相同的層上,其中,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三連接部中的另一個係與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該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及該第一電極圖案位於不同的層上,及其中,該第一連接部及該第二連接部係位於相同的層上。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進一步包含:一絕緣層,配置在該基底層上,其中該第一連接部及該第二連接部係配置在該基底層上,其中,該絕緣層係配置在該第一連接部及該第二連接部上,及其中,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該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該第一電極圖案及該第三連接部係配置在該絕緣層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中該第一電極圖案、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該電極虛擬圖案及該虛擬圖案包含相同的材料。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中當從頂部觀察時,該電極虛擬圖案的形狀與該虛擬圖案的形狀不同。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進一步包含:一訊號線,配置在該基底層上的該周邊區中,並連接至該第一電極圖案,其中該訊號線包含與該第一電極圖案相同的材料。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中該感測區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二方向中位於該第一區的外側的一第三區,其中該觸控感測器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電極圖案,配置在該基底層上,其中該第二電極圖案包含一第三部分位於該第一區中,且電連接至該複數個第二電極單元中在該第二方向中與其相鄰的其中一個第二電極單元,及從該第三部分往該第三區延伸的一第四部分,以及其中,在該第二方向中的該第二電極圖案的寬度係小於在該第二方向中的該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的寬度,且大於該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之寬度的一半,以及在該第二方向中的該第四部分的寬度係小於在該第二方向中的該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之寬度的一半。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中在該第二方向中的該第三區的寬度實質上等於在該第二方向中的該第四部分的寬度。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觸控感測器,其中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該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該第一電極圖案及該第二電極圖案係位於相同的層上且包含相同的材料。
  14.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基底基板(base substrate),其包含一顯示區;一自發光元件,在該顯示區中配置在該基底基板上;一薄膜封裝層,配置在該自發光元件上並包含與該顯示區重疊 的一感測區,該感測區包含一第一區及在一第一方向中的第一區之外側的一第二區;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其包含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在該第一方向中設置在該薄膜封裝層上,並在該第一方向中相互電連接,該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設置於在該第一區中與該第一方向相交的一第二方向中,並在該第二方向中相互間隔,各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包含一第一開口;複數個第二電極單元,其包含複數個第二觸控電極,在該第二方向中設置在該薄膜封裝層上,並在該第二方向中相互電連接,該複數個第二電極單元設置在該第一區中的該第一方向中,並在該第一方向中相互間隔;及一第一電極圖案,位於該薄膜封裝層上並包含一第一部分電連接至該複數個第一電極單元中在該第一方向中與其相鄰的其中一個第一電極單元,及從該第一部分往該第二區延伸的一第二部分及一第二開口,一虛擬圖案,位於該第一開口中並與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間隔;以及一電極虛擬圖案,位於該第二開口中並與該第一電極圖案間隔,其中,在該第一方向中的該第一電極圖案的寬度係小於在該第一方向中的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的寬度,且係大於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之寬度的一半;以及其中,該電極虛擬圖案、該虛擬圖案、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及該第一電極圖案係位於相同的層上。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薄膜封裝層包含配置在該自發光元件上的一第一無機封裝層,及配置在該第一無機封裝層上的一有機封裝層,及配置在該有機封裝層上的一第二無機封裝層。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沿著該第一方向測得的該第二部分的寬度係小於在該第一方向中的該複數個第一觸控電極之寬度的一半,且其中在該第一方向中的該第二區的寬度係實質上等於在該第一方向中的該第二部分的寬度。
TW107144626A 2018-06-08 2018-12-11 觸控感測器及其顯示裝置 TWI825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66059 2018-06-08
KR1020180066059A KR102546769B1 (ko) 2018-06-08 2018-06-08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1527A TW202001527A (zh) 2020-01-01
TWI825049B true TWI825049B (zh) 2023-12-11

Family

ID=6876492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4626A TWI825049B (zh) 2018-06-08 2018-12-11 觸控感測器及其顯示裝置
TW112129392A TW202401221A (zh) 2018-06-08 2018-12-11 觸控感測器及其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9392A TW202401221A (zh) 2018-06-08 2018-12-11 觸控感測器及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604544B2 (zh)
KR (1) KR102546769B1 (zh)
CN (1) CN110580109A (zh)
TW (2) TWI8250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277B (zh) * 2018-12-20 2021-06-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製造方法
JP7161067B2 (ja) * 2019-10-18 2022-10-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積層体、画像表示装置
KR20210061808A (ko) * 2019-11-20 2021-05-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11324233A (zh) * 2020-02-15 2020-06-2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感应膜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220001050A (ko) * 2020-06-26 2022-0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구동 장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744051B (zh) * 2020-10-26 2021-10-2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TWI781616B (zh) * 2021-05-12 2022-10-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顯示面板的製備方法
KR102646580B1 (ko) * 2021-12-23 2024-03-13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5326A1 (en) * 2008-10-03 2010-04-08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TW201333794A (zh) * 2011-12-19 2013-08-16 Lg Innotek Co Ltd 觸控面板的電極圖案
CN203689474U (zh) * 2013-12-09 2014-07-0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屏的触控结构
CN104123023A (zh) * 2013-04-24 2014-10-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50346865A1 (en) * 2014-06-02 2015-12-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ouch screen panel
CN107402662A (zh) * 2016-05-18 2017-11-2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TW201813077A (zh) * 2016-08-31 2018-04-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US20180157292A1 (en) * 2012-12-03 2018-06-07 Lg Innotek Co., Ltd. Electrode member and touch panel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4595A1 (en) * 2008-04-11 2009-10-15 Carl Zeiss Smt Ag Optical aperture device
KR101096559B1 (ko) * 2011-03-24 2011-12-20 (주) 태양기전 터치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75020B1 (ko) * 2011-05-31 2018-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1373044B1 (ko) 2012-04-19 2014-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EP2662758A3 (en) * 2012-05-09 2015-03-04 LG Innotek Co., Ltd. Electrode member and touch window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090602B1 (ko) * 2013-06-26 2020-03-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정전용량식 터치 감지 패널
DE102013219849A1 (de) 2013-10-01 2015-04-02 Aktiebolaget Skf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Detektieren einer Druckveränderung in einem Reifen
KR102262548B1 (ko) * 2014-02-05 2021-06-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JP6325342B2 (ja) * 2014-05-26 2018-05-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309172B1 (ko) * 2014-10-24 2021-10-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958973B2 (en) * 2014-10-24 2018-05-01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integrat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102388711B1 (ko) * 2015-04-27 2022-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21876B1 (ko) * 2016-04-12 2023-04-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70135602A (ko) * 2016-05-31 2017-12-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926527B1 (ko) * 2016-09-30 2018-12-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8063669A (ja) * 2016-10-14 2018-04-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6849501B2 (ja) * 2017-03-29 2021-03-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322834B1 (ko) * 2017-06-28 2021-11-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7315500B (zh) * 2017-06-29 2020-03-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面板
KR102377960B1 (ko) * 2017-08-04 2022-03-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137856B2 (en) * 2017-08-10 2021-10-05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ensor electrode patterns for input devices
KR102422074B1 (ko) * 2017-08-14 2022-07-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5326A1 (en) * 2008-10-03 2010-04-08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TW201333794A (zh) * 2011-12-19 2013-08-16 Lg Innotek Co Ltd 觸控面板的電極圖案
US20180157292A1 (en) * 2012-12-03 2018-06-07 Lg Innotek Co., Ltd. Electrode member and touch panel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123023A (zh) * 2013-04-24 2014-10-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3689474U (zh) * 2013-12-09 2014-07-0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屏的触控结构
US20150346865A1 (en) * 2014-06-02 2015-12-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ouch screen panel
CN107402662A (zh) * 2016-05-18 2017-11-2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TW201813077A (zh) * 2016-08-31 2018-04-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77438A1 (en) 2019-12-12
US20230214065A1 (en) 2023-07-06
TW202401221A (zh) 2024-01-01
KR102546769B1 (ko) 2023-06-22
CN110580109A (zh) 2019-12-17
US11604544B2 (en) 2023-03-14
TW202001527A (zh) 2020-01-01
KR20190140122A (ko)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5049B (zh) 觸控感測器及其顯示裝置
US11042241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enso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9728055B (zh) 显示装置
EP3333683B1 (en) Display module
US11043656B2 (en) Display device incorporating a scattering pattern
US1155043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256373B2 (en) Input sens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80038603A (ko)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102709760B1 (ko) 표시장치
KR102601502B1 (ko) 스트레쳐블 터치 표시 장치
US12014015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ortion in non-display area
US11204660B2 (en)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90071034A (ko) 표시장치
CN113394254A (zh) 显示装置
CN221103941U (zh) 电子设备
US11809650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010007B2 (en) Input sensing panel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holes and a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210091867A (ko) 표시 장치
CN115202519A (zh) 电子装置
CN118678812A (zh) 传感器层和电子设备
KR20210004001A (ko)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