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3757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3757B
TWI823757B TW112102410A TW112102410A TWI823757B TW I823757 B TWI823757 B TW I823757B TW 112102410 A TW112102410 A TW 112102410A TW 112102410 A TW112102410 A TW 112102410A TW I823757 B TWI823757 B TW I8237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extension part
substrate
display modul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2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勝進
陳冠勳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102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3757B/zh
Priority to CN202310641430.0A priority patent/CN116631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3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375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6Video wall, i.e. stackable semiconductor matrix display modul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Compounds Of Unknown Constitu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顯示模組。第一顯示模組包括基板、封裝膠層及框膠。基板具有顯示面、底面及側面。側面連接於相對的顯示面及底面之間。封裝膠層設置於顯示面。框膠包括連接部、底部及延伸部。連接部具有相對的兩端及相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底部及延伸部分別位於相對的兩端,並分別自第一面及第二面往相遠離的方向延伸。底部接觸底面。第一面接觸側面。延伸部具有外表面。封裝膠層接觸連接部及延伸部並與外表面共面。外表面與第二面之間的水平距離大於0。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
常見的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裝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電漿顯示裝置等。顯示裝置能應用在各式電子產品(例如:電視、桌上型螢幕、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手機、車用螢幕、公共顯示器等)。並且,為了因應各式電子產品所需之顯示裝置的尺寸,可利用現有的部材製成之大尺寸的顯示面板,然後,再裁切大尺寸的顯示面板,以形成各種所需尺寸的顯示模組。
然而,在形成各種所需尺寸之顯示模組的過程中,若框膠的厚度過厚,則框膠於裁切處的直線度不佳,若框膠的厚度過薄,則降低框膠對基板的保護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框膠可同時保護基板,並確保裁切處(即外表面)具有良好的直線度。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第一顯示模組。第一顯示模組包括基板、封裝膠層及框膠。基板具有顯示面、底面及側面。側面連接於相對的顯示面及底面之間。封裝膠層設置於顯示面。框膠包括連接部、底部及延伸部。連接部具有相對的兩端及相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底部及延伸部分別位於相對的兩端,並分別自第一面及第二面往相遠離的方向延伸。底部接觸底面。第一面接觸側面。延伸部具有外表面。封裝膠層接觸連接部及延伸部並與外表面共面。外表面與第二面之間的水平距離大於0。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與第一顯示模組相拼接的第二顯示模組。第二顯示模組包括基板、封裝膠層及框膠。基板具有顯示面、底面及側面。側面連接於相對的顯示面及底面之間。封裝膠層設置於顯示面。框膠包括連接部、底部及延伸部。連接部具有相對的兩端及相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底部及延伸部分別位於相對的兩端,並分別自第一面及第二面往相遠離的方向延伸。底部接觸底面。第一面接觸側面。延伸部具有外表面。封裝膠層接觸連接部及延伸部並與外表面共面。外表面與第二面之間的水平距離大於0。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顯示模組的外表面與第二顯示模組的外表面相接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顯示模組還包括光學膜。光學膜設置於封裝膠層相對於基板的一側,且光學膜與外表面共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學膜與延伸部的外表面具有連續切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延伸部的厚度、封裝膠層的厚度與光學膜的厚度的總合小於或等於450微米。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延伸部具有相對的第三面及第四面。外表面連接於第三面及第四面之間。第三面接觸封裝膠層。第四面與顯示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小於或等於基板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延伸部具有相對的第三面及第四面。外表面連接於第三面及第四面之間。第三面接觸封裝膠層。第四面具有多條溝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底部至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於0。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連接部與延伸部共同形成L形。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第一顯示模組通過框膠的結構設計,讓基板被框膠的連接部與底部保護,並可透過控制延伸部的厚度,使延伸部的裁切處(即外表面)具有良好的直線度,從而有效提升顯示裝置的製造良率與保護性。
並且,上述顯示裝置中的第一顯示模組還能夠在後續的拼接程序上,透過框膠的連接部與底部保護基板,以避免第一顯示模組的基板與其它顯示模組的基板(如第二顯示模組的基板)直接相互碰撞,並透過延伸部的外表面與其它顯示模組的外表面(如第二顯示模組的外表面)接觸而順利地藉由具有良好直線度的外表面進行拼接,從而有效提升顯示裝置的製造良率與保護性。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本質上」、或「實質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例如±30%、±20%、±15%、±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本質上」、或「實質上」可依量測性質、切割性質或其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此外,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頂部」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如圖所示。應當理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它元件的「上」側。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決於附圖的特定取向。類似地,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將被定向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上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現將詳細地參考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方式,示範性實施方式的實例說明於所附圖式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號在圖式和描述中用來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第一顯示模組的側視示意圖。需說明的是,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座標X-Y-Z以利於後續構件的相關描述與參考。並且,圖中第一顯示模組100的基板110、封裝膠層120、框膠130、光學膜140及保護膜150的尺寸、厚度等比例關係僅為示意。
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包括第一顯示模組100,且第一顯示模組100包括基板110、封裝膠層120及框膠130。舉例而言,基板110例如是玻璃基板,封裝膠層120的材料例如包括矽膠、矽樹脂或環氧樹脂,而框膠130可以是光固化膠、熱固化膠或光固化膠與熱固化膠的組合,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
具體而言,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具有顯示面111、底面112及側面113。側面113連接於相對的顯示面111及底面112之間,且封裝膠層120在Z軸向上設置於基板110的顯示面111。框膠130包括相連接的連接部131、底部132及延伸部133。連接部131具有在Z軸方向上相對的兩端E1、E2及相對的第一面S1及第二面S2,且底部132及延伸部133分別位於連接部131的相對的兩端E1、E2,並分別自連接部131的第一面S1及第二面S2往相遠離的方向(即分別沿-Y軸方向與+Y軸方向)延伸。
此處,需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多個發光元件(未示出)例如是設置於基板110的顯示面111上,其中多個發光元件(未示出)例如是微型發光二極體(μ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或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更具體而言,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部131的第一面S1接觸基板110的側面113,底部132接觸基板110的底面112,而延伸部133具有外表面SO1。封裝膠層120在Z軸向上接觸連接部131及延伸部133並與延伸部133的外表面SO1共面,且延伸部133的外表面SO1與連接部131的第二面S2之間在Y軸方向上的水平距離D1大於0。
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顯示模組100可透過框膠130的設置,讓連接部131固定連接基板110與封裝膠層120,並透過延伸部133加強與封裝膠層120的固定。
此處,需說明的是,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部131與延伸部133例如是共同形成L形,而使框膠130可同時透過連接部131保護基板110的側面113,並藉由控制延伸部133的厚度,使延伸部133的裁切處(即外表面SO1)具有良好的直線度,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部131與底部132例如是共同形成倒L形,底部132至基板110的底面112之間在Z軸方向上的垂直距離D2例如是大於0,以讓框膠130透過底部132的設置保護基板110的底面112,但不以此為限。
如上述般通過框膠130的結構設計,讓基板110被框膠130的連接部131與底部132保護,並可透過控制延伸部133的厚度,使延伸部133的裁切處(即外表面SO1)具有良好的直線度,從而有效提升顯示裝置10中第一顯示模組100的製造良率與保護性。
以下進一步說明顯示裝置10。
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延伸部133具有相對的第三面S3及第四面S4,且外表面SO1連接於第三面S3及第四面S4之間。第三面S3在Z軸方向上接觸封裝膠層120,且第四面S4具有多條溝槽(未示出)。
具體而言,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面S4與顯示面111之間的垂直距離D3(即延伸部133的厚度)例如是小於或等於基板110的厚度T1的二分之一倍,以確保延伸部133的裁切處(即外表面SO1)具有良好的直線度。舉例而言,第四面S4與顯示面111之間的垂直距離D3例如是300微米,而基板110的厚度T1例如是700微米,但不以此為限。
更具體而言,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顯示模組100還包括光學膜140與保護膜150。光學膜140設置於封裝膠層120在Z軸方向上相對於基板110的一側,且光學膜140在Z軸方向上設置於封裝膠層120與保護膜150之間。光學膜140及保護膜150與延伸部133的外表面SO1共面,且光學膜140、保護膜150與延伸部133的外表面SO1具有連續切痕。
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光學膜140及保護膜150是在延伸部133的裁切處一同進行切割,而與延伸部133的外表面SO1共面,其中延伸部133的厚度(即第四面S4與顯示面111之間的垂直距離D3)、封裝膠層120的厚度T2、光學膜140的厚度T3與保護膜150的厚度T4的總合例如是小於或等於450微米,以使延伸部133的裁切處(即外表面SO1)具有良好的直線度,但不以此為限。
此處,需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延伸部133例如是被形成為通過利用雷射對框膠130進行蝕刻與切割,其中可先藉由進行一次或多次的雷射循環照射延伸部133,使得蝕刻後的延伸部133上具有多條溝槽(未示出),再以雷射的方式對蝕刻後而厚度較薄的延伸部133進行切割,以確保裁切處(即外表面SO1)的直線度良好,而多條溝槽(未示出)例如是看似波浪狀實則為溝槽轉角(即非直角或具有類似倒角結構)所構成的結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雷射是自基板110的底面112往顯示面111照射(即沿-Z軸方向),使得多條溝槽(未示出)是形成於延伸部133的第四面S4(即遠離顯示面111的表面)上,因此當使用者自顯示面111朝向底面112觀賞顯示影像(即沿+Z軸方向)時,不會看到位在顯示面111相反一側的第四面S4上的多條溝槽(未示出),而讓延伸部133的結構不影響使用者的觀賞體驗,並使顯示裝置10具有良好的美觀度。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延伸部133的外表面SO1與連接部131的第二面S2之間在Y軸方向上的水平距離D1例如是25微米,且大於切割延伸部133的雷射寬度,以避免雷射在切割延伸部133的同時對連接部131產生破壞,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圖2是圖1的顯示裝置中相拼接的第一顯示模組與第二顯示模組的側視示意圖。需說明的是,圖中第二顯示模組200中的基板210、封裝膠層220、框膠230、光學膜240及保護膜250的尺寸、厚度等比例關係僅為示意。
並且,第二顯示模組200與第一顯示模組100為相同且對稱的結構,因此關於框膠230的結構設計與其所帶來的技術效果,可參考上述第一顯示模組100中的框膠130的相應設計與所帶來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多做贅述。此外,本發明的顯示裝置10不限使用於拼接顯示模組的實施例(即包括相拼接的第一顯示模組100與第二顯示模組200)。在其它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可僅具有圖1所示的單一的第一顯示模組100。
請參考圖2,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例如還包括與第一顯示模組100相拼接的第二顯示模組200,且第二顯示模組200包括基板210、封裝膠層220及框膠230。舉例而言,基板210例如是玻璃基板,封裝膠層220的材料例如包括矽膠、矽樹脂或環氧樹脂,而框膠230可以是光固化膠、熱固化膠或光固化膠與熱固化膠的組合,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
具體而言,請參考圖2,在本實施例中,基板210具有顯示面211、底面212及側面213。側面213連接於相對的顯示面211及底面212之間,且封裝膠層220在Z軸向上設置於基板210的顯示面211。框膠230包括相連接的連接部231、底部232及延伸部233。連接部231具有在Z軸方向上相對的兩端E1、E2及相對的第一面S1及第二面S2,且底部232及延伸部233分別位於連接部231的相對的兩端E1、E2,並分別自連接部231的第一面S1及第二面S2往相遠離的方向(即分別沿+Y軸方向與-Y軸方向)延伸。
此處,需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多個發光元件(未示出)例如是設置於基板210的顯示面211上,其中多個發光元件(未示出)例如是微型發光二極體(μ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或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更具體而言,請參考圖2,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部231的第一面S1接觸基板210的側面213,底部232接觸基板210的底面212,而延伸部233具有外表面SO2。封裝膠層220在Z軸向上接觸連接部231及延伸部233並與延伸部233的外表面SO2共面,且延伸部233的外表面SO2與連接部231的第二面S2之間在Y軸方向上的水平距離D1大於0。
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顯示模組200可透過框膠230的設置,讓連接部231固定連接基板210與封裝膠層220,並透過延伸部233加強與封裝膠層220的固定。
此處,需說明的是,請參考圖2,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部231與延伸部233例如是共同形成L形,而使框膠230可同時透過連接部231保護基板210的側面213,並藉由控制延伸部233的厚度,使延伸部233的裁切處(即外表面SO2)具有良好的直線度,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部231與底部232例如是共同形成倒L形,底部232至基板210的底面212之間在Z軸方向上的垂直距離D2例如是大於0,以讓框膠230透過底部232的設置保護基板210的底面212,但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而言,請參考圖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顯示模組200還包括光學膜240與保護膜250。光學膜240設置於封裝膠層220在Z軸方向上相對於基板210的一側,且光學膜240在Z軸方向上設置於封裝膠層220與保護膜250之間。光學膜240及保護膜250與延伸部233的外表面SO2共面,且光學膜240、保護膜250與延伸部233的外表面SO2具有連續切痕。
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光學膜240及保護膜250是在延伸部233的裁切處一同進行切割,而與延伸部233的外表面SO2共面,其中延伸部233的厚度(即延伸部233的第四面S4與顯示面211之間的垂直距離D3)、封裝膠層220的厚度T2、光學膜240的厚度T3與保護膜250的厚度T4的總合例如是小於或等於450微米,以使延伸部233的裁切處(即外表面SO2)具有良好的直線度,但不以此為限。
藉此,第一顯示模組100與第二顯示模組200能夠分別透過外表面SO1、SO2相接觸,而達成第一顯示模組100與第二顯示模組200的拼接。
如此一來,顯示模組10中的第一顯示模組100與第二顯示模組200可分別通過框膠130、230的結構設計,讓基板110、210分別被框膠130、230的連接部131、231與底部132、232保護,並可透過控制延伸部133、233的厚度,使延伸部133、233的裁切處(即外表面SO1、SO2)具有良好的直線度,從而在第一顯示模組100與第二顯示模組200拼接時,能夠有效避免第一顯示模組100的基板110與第二顯示模組200的基板210直接相互碰撞,並順利地藉由具有良好直線度的外表面SO1、SO2進行拼接,從而有效提升顯示裝置10的製造良率與保護性。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第一顯示模組通過框膠的結構設計,讓基板被框膠的連接部與底部保護,並可透過控制延伸部的厚度,使延伸部的裁切處(即外表面)具有良好的直線度,從而有效提升顯示裝置的製造良率與保護性。
並且,上述顯示裝置中的第一顯示模組還能夠在後續的拼接程序上,透過框膠的連接部與底部保護基板,以避免第一顯示模組的基板與其它顯示模組的基板(如第二顯示模組的基板)直接相互碰撞,並透過延伸部的外表面與其它顯示模組的外表面(如第二顯示模組的外表面)接觸而順利地藉由具有良好直線度的外表面進行拼接,從而有效提升顯示裝置的製造良率與保護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顯示裝置 100:第一顯示模組 110、210:基板 111、211:顯示面 112、212:底面 113、213:側面 120、220:封裝膠層 130、230:框膠 131、231:接部 132、232:底部 133、233:延伸部 140、240:光學膜 150、250:保護膜 200:第二顯示模組 E1、E2:端 S1:第一面 S2:第二面 S3:第三面 S4:第四面 SO1、SO2:外表面 D1:水平距離 D2、D3:垂直距離 T1、T2、T3、T4:厚度 X-Y-Z:直角座標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第一顯示模組的側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顯示裝置中相拼接的第一顯示模組與第二顯示模組的側視示意圖。
100:第一顯示模組
110:基板
111:顯示面
112:底面
113:側面
120:封裝膠層
130:框膠
131:接部
132:底部
133:延伸部
140:光學膜
150:保護膜
E1、E2:端
S1:第一面
S2:第二面
S3:第三面
S4:第四面
SO1:外表面
D1:水平距離
D2、D3:垂直距離
T1、T2、T3、T4:厚度
X-Y-Z:直角座標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第一顯示模組,包括: 基板,具有顯示面、底面及側面,且所述側面連接於相對的所述顯示面及所述底面之間; 封裝膠層,設置於所述顯示面;以及 框膠,包括連接部、底部及延伸部,其中所述連接部具有相對的兩端及相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底部及所述延伸部分別位於相對的所述兩端,並分別自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往相遠離的方向延伸,所述底部接觸所述底面,所述第一面接觸所述側面,所述延伸部具有外表面,所述封裝膠層接觸所述連接部及所述延伸部並與所述外表面共面,且所述外表面與所述第二面之間的水平距離大於0。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一顯示模組相拼接的第二顯示模組,所述第二顯示模組包括: 基板,具有顯示面、底面及側面,且所述側面連接於相對的所述顯示面及所述底面之間; 封裝膠層,設置於所述顯示面;以及 框膠,包括連接部、底部及延伸部,其中所述連接部具有相對的兩端及相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底部及所述延伸部分別位於相對的所述兩端,並分別自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往相遠離的方向延伸,所述底部接觸所述底面,所述第一面接觸所述側面,所述延伸部具有外表面,所述封裝膠層接觸所述連接部及所述延伸部並與所述外表面共面,且所述外表面與所述第二面之間的水平距離大於0。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顯示模組的所述外表面與所述第二顯示模組的所述外表面相接觸。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顯示模組還包括光學膜,所述光學膜設置於所述封裝膠層相對於所述基板的一側,且所述光學膜與所述外表面共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光學膜與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外表面具有連續切痕。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延伸部的厚度、所述封裝膠層的厚度與所述光學膜的厚度的總合小於或等於450微米。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延伸部具有相對的第三面及第四面,所述外表面連接於所述第三面及所述第四面之間,所述第三面接觸所述封裝膠層,且所述第四面與所述顯示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小於或等於所述基板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倍。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延伸部具有相對的第三面及第四面,所述外表面連接於所述第三面及所述第四面之間,所述第三面接觸所述封裝膠層,且所述第四面具有多條溝槽。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底部至所述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於0。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連接部與所述延伸部共同形成L形。
TW112102410A 2023-01-18 2023-01-18 顯示裝置 TWI823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2410A TWI823757B (zh) 2023-01-18 2023-01-18 顯示裝置
CN202310641430.0A CN116631297A (zh) 2023-01-18 2023-06-01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2410A TWI823757B (zh) 2023-01-18 2023-01-18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3757B true TWI823757B (zh) 2023-11-21

Family

ID=87597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2410A TWI823757B (zh) 2023-01-18 2023-01-18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1297A (zh)
TW (1) TWI82375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8026A1 (en) * 2010-10-25 2012-04-26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TW201539824A (zh) * 2014-03-19 2015-10-16 Lintec Corp 電子元件封裝用積層片以及電子器件的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8026A1 (en) * 2010-10-25 2012-04-26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TW201539824A (zh) * 2014-03-19 2015-10-16 Lintec Corp 電子元件封裝用積層片以及電子器件的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1297A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231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ackage cover plate
WO2020177600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TWI775506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091797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KR101696807B1 (ko) 원형 액정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823757B (zh) 顯示裝置
TWI389604B (zh) 電路板結構與其製造方法及液晶顯示器
US11314111B2 (en) Display panel
WO2021120351A1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装置
WO2020093454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4180082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773504B (zh) 顯示裝置
WO2023201895A1 (zh) 拼接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拼接显示面板
TWI817893B (zh) 顯示面板與顯示裝置
TWM457965U (zh) 軟性電路板及覆晶薄膜
TWI806538B (zh) 顯示裝置
CN109782473B (zh) 一种显示面板
US20210325704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215544A1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TWI476739B (zh) 顯示模組
TWI819896B (zh) 顯示裝置
TWI823742B (zh) 顯示裝置
US20240038947A1 (en) Display panel
TWI757069B (zh) 顯示裝置
WO2024031563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