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2165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2165B
TWI822165B TW111125112A TW111125112A TWI822165B TW I822165 B TWI822165 B TW I822165B TW 111125112 A TW111125112 A TW 111125112A TW 111125112 A TW111125112 A TW 111125112A TW I822165 B TWI822165 B TW I8221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ooling chamber
cooler
cooling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5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3058A (zh
Inventor
根本卓弥
難波章弘
伊藤有希
山村毅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3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3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2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21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冰箱係具備冷卻室,係能夠將溫度設定在從第一上限值至第一下限值之間的範圍;切換室,係能夠將溫度設定於比前述第一下限值小的第二下限值;第一分隔壁,係將冷卻室與切換室之間分隔;冷卻器,係產生冷氣;冷卻器室,係設有冷卻器;切換室風路,係將冷卻室與切換室連接,且供冷卻器所產生的冷氣流動;及返回冷卻室風路,係將冷卻器室與冷卻室連接,且供從冷卻室流出的冷氣流動;於第一分隔壁設有將冷卻室與切換室連通的第一通氣口;冷氣經由切換室風路而流入切換室;從切換室流出的冷氣經由第一通氣口而流入冷卻室;從冷卻室流出的冷氣經由返回冷卻室風路而流入冷卻器室;冷卻室及切換室係以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方式設置;冷卻室及切換室係被以可開閉的一個門所閉塞者。

Description

冰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冷卻室(chilled room)與切換室的冰箱。
在冰箱中,已知有設定有比冷凍室高溫並且比冷藏室低溫之溫度帶之溫度的冷卻室、以及使用者可隨意地設定成各式各樣的溫度帶的切換室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一般而言,食品愈低溫則愈能夠延長保存期間。而另一方面,當以冷凍室的溫度帶來保存時,經常有因食品內部的水分結冰而破壞食品內的細胞壁,以致於使食品的風味變差的情形。冷卻室係以延長食品保存期間與抑制食品的劣化的觀點來設置。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例如設定成大約-3度的冷卻室。再者,已經提出有各種的提案作為切換室可設定的溫度帶。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使用者可選擇例如冷凍(-15度)、部分冷凍(partial)(-8度)、冷卻(-3度)、冷藏(3度)、蔬果(8度)的各溫度帶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327709號公報
已知在冷卻室將經冷凍的肉或魚等食品予以解凍時,由於食品內的已凍結的水分會漸漸地解凍,所以能夠不會大幅地減損食品的風味而解凍。再者,已有以藉由將冷卻室的溫度維持在0度附近,避免食品內的水分結冰,並且使比在通常的冷藏室進行保存的情形更延長保存期間來作為目的之使用例。另一方面,已提案有將切換室設定於所謂的弱冷凍或弱凍結(soft freezing)之-7度左右之溫度的使用方法。利用上述的可設定於冷卻室與交換室之溫度帶的特徵,會發生使保存的食品在冷卻室與交換室之間移動的狀況。例如,可考量到有為了進一步長期間保存而將保存在冷卻室的食品移動到切換室的狀況、以及將保存在切換室的食品在冷卻室予以解凍的狀況等。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1記載的冰箱的冷卻室係設於冷藏室的內部。再者,切換室係設於冷藏室的下部,且冷藏室與切換室係各以不同的門來開閉。從而,使貯藏物移動在冷卻室與交換室之間時,必須將冷藏室及切換室之各自的門予以開閉而使貯藏物沿上下方向移動。亦即,使貯藏物在冷卻室與冷藏室之間移動時,對於利用者稱不上為便利性好。
本發明揭示係以上述的課題作為背景而完成者,提供一種冰箱,該冰箱能夠簡易地進行貯藏物在冷卻室與冷藏室之間的移動。
本發明揭示的冰箱,係具備:冷卻室,係能夠將溫度設定在從第一上限值至第一下限值之間的範圍;切換室,係能夠將溫度設定於比前述第一下限值小的第二下限值;第一分隔壁,係將前述冷卻室與前述切換室之間分隔;冷卻器,係產生冷氣;冷卻器室,係設有前述冷卻器;切換室風路,係將前述冷卻室與前述切換室連接,且供前述冷卻器所產生的冷氣流動;及返回冷卻室風路,係將前述冷卻器室與前述冷卻室連接,且供從前述冷卻室流出的前述冷氣流動;於前述第一分隔壁設有將前述冷卻室與前述切換室連通的第一通氣口;前述冷氣經由前述切換室風路而流入前述切換室;從前述切換室流出的前述冷氣經由前述第一通氣口而流入前述冷卻室;從前述冷卻室流出的前述冷氣經由前述返回冷卻室風路而流入前述冷卻器室;前述冷卻室及前述切換室係以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方式設置;前述冷卻室及前述切換室係被以可開閉的一個門所閉塞。
依據本發明揭示的冰箱,冷卻室及切換室係以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方式設置。再者,冷卻室及切換室係被以可開閉的一個門所閉塞。因此,僅以開啟一個門而將貯藏物沿水平方向移動就能夠進行貯藏物在冷卻室與切換室之間的移動。因此,能夠簡易地進行貯藏物在冷卻室與冷藏室之間的移動。
1:殼體
2,2a,2b,2c:門
5a,5b,5c,5d,5e:鉸鏈
7:冷藏室分隔壁
8:第一分隔壁
8a:第一通氣口
8b:第一通氣口用風門
9:第二分隔壁
9a:第二通氣口
9b:第二通氣口用風門
11:架子
12:冷藏室箱盒
13:冷卻室箱盒
14:切換室箱盒
15:冷凍室第一箱盒
16:冷凍室第二箱盒
21:冷卻器室
21a:冷卻器
21aL:第一冷卻器
21aR:第二冷卻器
22:送風機
23:壓縮機
24:冷藏室冷氣吹出板
25:切換室冷氣吹出板
26:風扇格柵
27:風門
28:隔壁
31:冷藏室
32:冷卻室
33:切換室
34:冷凍室
40a:冷藏室吹出口
40b:冷卻室吹出口
40c:切換室吹出口
40d:冷凍室吹出口
41:溫度感測器
41a:冷藏室溫度感測器
41b:冷卻室溫度感測器
41c:切換室溫度感測器
41d:冷凍室溫度感測器
42b:返回冷卻室口
50:加熱器
51:控制裝置
52:機械室
61:供給冷藏室冷氣
62a:供給冷卻室冷氣
62b:供給冷卻室冷氣
62c:供給冷卻室冷氣
63:供給切換室冷氣
64:供給冷凍室冷氣
100:冰箱
201:返回冷藏室冷氣
202:返回冷卻室冷氣
401:冷卻室用風門
500:冷藏室風路
510:切換室風路
520:冷凍室風路
530:返回冷卻室風路
540:返回冷藏室風路
601:自動製冰機
602:給水槽
602a:凹部
圖1係示意地顯示實施型態1之冰箱的門關閉的狀態之外觀的立體圖。
圖2係示意地顯示實施型態1之冰箱的門開啟的狀態之內觀的立體圖。
圖3係圖2之A部分的剖面示意圖。
圖4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1之冰箱之冷氣之流動的示意圖。
圖5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1之冰箱之往冷卻器室之冷氣之流動的示意圖。
圖6係顯示實施型態1之冰箱之冷卻室之加熱器的示意圖。
圖7係顯示實施型態1之變形例1之冰箱之門的示意圖。
圖8係顯示實施型態1之變形例2之冰箱之抽屜式門的示意圖。
圖9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2之冰箱之冷氣之流動的示意圖。
圖10係顯示實施型態2之冰箱之冷卻室用風門之動作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1係顯示實施型態3之冰箱之冷卻室之第一通氣口用風門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的示意圖。
圖12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4之冰箱之冷氣之流動的示意圖。
圖13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4之冰箱之往冷卻器室之冷氣之流動的示意圖。
圖14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5之冰箱之自動製冰機及給水槽的示意圖。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揭示的冰箱。本發明揭示係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型態者,在不脫離本發明揭示之主旨的範圍內可作各種的變形。再者,本發明揭示係包含以下各實施型態所示的構成之中可組合之 構成之所有的組合者。再者,圖式所示的冰箱為顯示一例者,並非藉由圖式所示的冰箱而限定本發明揭示的冰箱者。
再者,於以下的說明中,為了容易理解而適當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語(例如「上」、「下」、「右」、「左」、「前」、「後」等),然而此等用語係用以說明的用語,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揭示的用語。再者,於各圖中,標示有相同的符號者為相同或相當於該元件者,此點於說明書的全文中亦同。
此外,各圖式中會有各構成構件之相對的尺寸關係或形狀等與實際的構成構件不同的情形。再者,於各圖中,X方向表示冰箱的左右方向,而藉由箭號來表示從右方向往左方向。Y方向表示冰箱的前後方向,而藉由箭號來表示從前方向往後方向。Z方向表示冰箱的上下方向,而藉由箭號來表示從下方向往上方向。
實施型態1
(冰箱100的構成)
圖1係示意地顯示實施型態1之冰箱100的門2a、2b及2c關閉的狀態之外觀的立體圖。圖2係示意地顯示實施型態1之冰箱100的門2a、2b及2c開啟的狀態之內觀的立體圖。如圖1所示,冰箱100係由箱狀的殼體1所構成。殼體1的前表面設有門2a、2b及2c。於以下的說明中,不須要特別地區別門2a、2b及2c時僅適當地稱為「門2」。再者,稱為「門2」時係包含單數或複數雙方者。
如圖2所示,門2為轉動式的門。門2藉由設於殼體1的鉸鏈5a、5b、5c、5d及5e而被軸支於鉛直軸周圍來轉動。鉸鏈5a至5e也 可設於殼體1之左右的任一側。再者,冰箱100的門2不限定為轉動式的門,也可為抽屜式的門。再者,也可為使轉動式的門與抽屜式的門混合。
如圖2所示,殼體1的內部區隔成冷藏室31、冷卻室32、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門2a將冷藏室31以可開閉的方式閉塞,門2b將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以可開閉的方式閉塞,門2c將冷凍室34以可開閉的方式閉塞。本說明書中,將在殼體1的內部所區隔的空間稱為貯藏室。冷藏室31、冷卻室32、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係包含於貯藏室。再者,稱為「貯藏室」時係包含單數或複數雙方者。
於冷藏室31的下部設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冷藏室分隔壁7。於冷藏室31設置有架子11及抽屜式的冷藏室箱盒12。雖然在圖3中顯示有複數個架子11,然而也可以沒有架子11。再者,不限定架子11的數量。
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以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方式設於冷藏室分隔壁7的下部。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如上述的方式被一個門2b以可開閉的方式所閉塞。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之間係藉由沿上下延伸的第一分隔壁8所分隔。於第一分隔壁8設有第一通氣口8a。第一通氣口8a如圖2所示形成於第一分隔壁8的前側下方。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經由第一通氣口8a而連通。
於冷卻室32可設定從第一下限值至第一上限值之間的範圍,亦即冷卻溫度帶。冷卻溫度帶的第一下限值例如為-3度左右,第一上限值例如為3度左右。於切換室33能夠將溫度設定在從屬於第二下限值之冷凍溫度帶至屬於第二上限值之冷藏溫度帶的範圍。冷凍溫度帶例如為-17度 以下的溫度帶。冷藏溫度帶例如為3度至10度的溫度帶。因此,於切換室33能夠設定比冷卻室32更低的溫度。再者,於切換室33能夠設定比冷卻室32更高的溫度。
於冷卻室32設有抽屜式的冷卻室箱盒13。再者,於切換室33設有抽屜式的切換室箱盒14。由於能夠打開門2b並拉出冷卻室箱盒13及切換室箱盒14使貯藏物移動,所以能夠簡易地進行貯藏物在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之間的移動。
於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的下部設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分隔壁9。於第二分隔壁9的下部設有冷凍室34。於第二分隔壁9且在將冷卻室32與冷凍室34分隔的部分設有第二通氣口9a。冷卻室32與冷凍室34經由第二通氣口9a而連通。於冷凍室34設有抽屜式的冷凍室第一箱盒15及抽屜式的冷凍室第二箱盒16。藉由拉出冷凍室第一箱盒15及冷凍室第二箱盒16而能夠簡易地進行貯藏物的進出。
於以下的說明中,不須要特別地區別冷藏室箱盒12、冷卻室箱盒13、切換室箱盒14、冷凍室第一箱盒15及冷凍室第二箱盒16時,僅稱為「抽屜式的箱盒」。再者,稱為「抽屜式的箱盒」時係包含單數或複數雙方者。架子11及抽屜式的箱盒係用以分隔各貯藏室之內部者。再者,架子11及抽屜式的箱盒係用以使貯藏物的移動及進出可簡易地進行者。再者,藉由拉出抽屜式的箱盒而能夠確認貯藏在抽屜式的箱盒之最深部的貯藏物。藉此,能夠降低收容在最深部的貯藏物之利用機會減損的風險。此外,不限定一個貯藏室所設置的抽屜式的箱盒的數量。再者,也可設置不具有抽屜式的箱盒的貯藏室。再者,也可設成與冷藏室31不同的貯藏室具 有架子11的構成。
圖3係圖2的A部分的剖面示意圖。圖3顯示有在通過切換室33的位置表示上下的剖面的冰箱100。如圖3所示,於冷藏室31的後部設有冷藏室冷氣吹出板24。於切換室33的後部設有切換室冷氣吹出板25。於冷凍室34設有風扇格柵26。
於以下的說明中,不須要特別地區別冷藏室冷氣吹出板24、切換室冷氣吹出板25及風扇格柵26時,僅稱為「背面板」。再者,稱為「背面板」時係包含單數或複數雙方者。
於風扇格柵26與殼體1的背面之間設有收容冷卻器21a及送風機22的冷卻器室21。送風機22係設於冷卻器21a的上方。在冷卻器室21的上方且第二分隔壁9與殼體1之背面之間設有風門27。風門27可為雙風門也可為單風門。在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被以送風機22加速,且通過開啟狀態的風門27後供給至冷藏室31及切換室33。冷氣以不經由風門27的方式供給至冷凍室34。
冰箱100於背面下部具有機械室52。於機械室52收容有壓縮機23、氣冷式冷凝器、乾燥器及減壓裝置。壓縮機23、氣冷式冷凝器、乾燥器及減壓裝置與散熱用的管一同連接於冷媒迴路而構成冷凍循環。散熱用的管設於殼體1之胺甲酸乙酯(urethane)的內部及貯藏室的周圍。關於氣冷式冷凝器、散熱用的管、乾燥器及減壓裝置乃省略圖示。
從壓縮機23吐出的冷媒在氣冷式冷凝器及散熱用的管散熱並冷凝。通過氣冷式冷凝器及散熱用的管的冷媒經由乾燥器之後經由減壓裝置而供給至冷卻器21a。冷媒在冷卻器21a內蒸發,並與藉由送風機22 而循環於冰箱100之內部的空氣進行熱交換之後,從冷卻器21a流出,經由吸入管而一邊與減壓裝置進行熱交換一邊上升溫度,再度返回到壓縮機23。再者,由於與冷卻器21a的冷媒進行熱交換後的空氣被冷卻並藉由送風機22而供給至貯藏室,所以於冰箱100形成空氣循環路徑。
於殼體1之背面上部的角部設有用以控制冰箱100的控制裝置51。控制裝置51例如係以專用的硬體或用以執行儲存在記憶體的程式之CPU(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所構成者。CPU也稱為中央處理裝置、處理裝置、演算裝置、微處理器、微電腦、處理器。
(在冰箱100的冷氣的流動)
接著一邊參照圖4及圖5一邊針對在冰箱100之冷氣的流動進行說明。圖4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1之冰箱100之冷氣之流動的示意圖。圖4的冰箱100之內部的箭號表示冷氣的流動。圖5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1之冰箱100之往冷卻器室21之冷氣之流動的示意圖。
如圖4所示,冷卻器室21與冷藏室31係藉由冷藏室風路500而連接。於冷藏室冷氣吹出板24設有冷藏室吹出口40a。冷藏室31係經由設在冷藏室冷氣吹出板24的冷藏室吹出口40a而與冷藏室風路500連通。在圖4中,雖然設有複數個冷藏室吹出口40a,然而冷藏室吹出口40a也可為單數。
冷卻器室21與切換室33係藉由切換室風路510而連接。於切換室冷氣吹出板25設有切換室吹出口40c。切換室33係經由設在切換室冷氣吹出板25的切換室吹出口40c而與切換室風路510連通。
冷卻器室21與冷凍室34係藉由冷凍室風路520而連接。於 風扇格柵26設有冷凍室吹出口40d。冷凍室34係經由設在風扇格柵26的冷凍室吹出口40d而與冷凍室風路520連通。
如以上所述,在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藉由送風機22而被加速並供給至冷藏室31、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如圖4所示,通過風門27的冷氣係分歧成流動於冷藏室風路500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及流動於切換室風路510的供給切換室冷氣63。供給冷藏室冷氣61係流動於冷藏室風路500並從冷藏室吹出口40a供給至冷藏室31。冷藏室31內部的貯藏物係藉由從冷藏室吹出口40a供給至冷藏室31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而被冷卻。
供給切換室冷氣63係流動於切換室風路510而從切換室吹出口40c供給至切換室33。切換室33內部的貯藏物係藉由從切換室吹出口40c供給至切換室33的供給切換室冷氣63而被冷卻。
在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係以不經由風門27的方式供給至冷凍室34。如圖4所示,在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係作為供給冷凍室冷氣64而流動於冷凍室風路520,並從冷凍室吹出口40d供給至冷凍室34。冷凍室34內部的貯藏物係藉由從冷凍室吹出口40d供給的供給冷凍室冷氣64而被冷卻。
接著,說明往冷卻室32之冷氣的流動。如圖5所示,冷卻器室21與冷卻室32係藉由返回冷卻室風路530而連接。冷卻室32設有返回冷卻室口42b。冷卻室32與返回冷卻室風路530係經由返回冷卻室口42b而連通。再者,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係經由第一分隔壁8的第一通氣口8a而連通。因此,被供給到切換室33的供給切換室冷氣63係藉由被 作用於返回冷卻室風路530的負壓所拉引,而作為供給冷卻室冷氣62a被供給至冷卻室32。
再者,冷卻室32與冷凍室34係經由第二分隔壁9的第二通氣口9a而連通。因此,被供給到冷凍室34的供給冷凍室冷氣64係藉由被作用於返回冷卻室風路530的負壓所拉引,而作為供給冷卻室冷氣62b被供給至冷卻室32。亦即,於冷卻室32係從切換室33被供給供給冷卻室冷氣62a,且從冷凍室34被供給供給冷卻室冷氣62b。
如圖5所示,返回冷卻室口42b係設於與第一通氣口8a及第二通氣口9a呈對角的位置。因此,被供給到冷卻室32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供給冷卻室冷氣62b係被作用於返回冷卻室風路530的負壓所拉引之後,經由返回冷卻室口42b而流入返回冷卻室風路530。冷卻室32內部的貯藏物係藉由從第一通氣口8a朝向返回冷卻室口42b流動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從第二通氣口9a朝向返回冷卻室口42b流動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b而被冷卻。由於返回冷卻室口42b設於與第一通氣口8a及第二通氣口9a呈對角的位置,所以形成大致沿著冷卻室32之對角線之冷氣的流動,可減輕冷卻室32內的溫度不均。流入返回冷卻室風路530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供給冷卻室冷氣62b係作為返回冷卻室冷氣202,通過返回冷卻室風路530而返回到冷卻器室21。
再者,如圖5所示,冷藏室31與冷卻器室21係以返回冷藏室風路540連接。供給到冷藏室31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係通過返回冷藏室口(未圖示)而流入返回冷藏室風路540。流入返回冷藏室風路540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係作為返回冷藏室冷氣201,通過返回冷藏室風路540而 返回到冷卻器室21。
如以上所說明,於冷卻器21a產生而供給到切換室33的供給切換室冷氣63、與於冷卻器21a產生而供給到冷凍室34的供給冷凍室冷氣64係各自作為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供給冷卻室冷氣62b而供給至冷卻室32。再者,係作為返回冷卻室冷氣202通過返回冷卻室風路530而返回到冷卻器室21。再者,於冷卻器21a產生而供給到冷藏室31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係作為返回冷藏室冷氣201,通過返回冷藏室風路540而返回到冷卻器室21。亦即,供給至冷藏室31的冷氣的路徑與供給至冷卻室32的冷氣的路徑被分離。冷藏室31所設定的溫度帶較高,一般而言,來自貯藏物的氣味的產生較顯著。然而,由於供給至冷藏室31的冷氣的路徑與供給至冷卻室32的冷氣的路徑被分離,所以能夠減低貯藏物的氣味在冷藏室31與冷卻室32之間的移動。
此外,在本說明書的說明中,針對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在方便上為了進行區別,乃使用供給冷藏室冷氣61、供給冷卻室冷氣62a、供給冷卻室冷氣62b、供給切換室冷氣63、供給冷凍室冷氣64、返回冷藏室冷氣201及返回冷卻室冷氣202等各別名稱及各別符號。也有將供給冷藏室冷氣61、供給冷卻室冷氣62a、供給冷卻室冷氣62b、供給切換室冷氣63、供給冷凍室冷氣64、返回冷藏室冷氣201及返回冷卻室冷氣202之各者僅稱為「冷氣」的情形。再者,稱為「冷氣」時,也有意指供給冷藏室冷氣61、供給冷卻室冷氣62a、供給冷卻室冷氣62b、供給切換室冷氣63、供給冷凍室冷氣64、返回冷藏室冷氣201及返回冷卻室冷氣202之全部的情形。
如以上所說明,在本實施型態中,於冷卻室32係被供給經由切換室33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經由冷凍室34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b。由於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供給冷卻室冷氣62b為將切換室33內的貯藏物或冷凍室34內的貯藏物冷卻之後的冷氣,所以溫度比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還高。亦即,可謂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62b的溫度係接近用以維持冷卻室32之設定溫度的目標溫度。藉此方式,一旦將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62b供給至冷卻室32的情形與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直接供給至冷卻室32作比較時,供給該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62b的情形下,冷卻室32係比較緩和地冷卻。藉此方式,冷卻室32的溫度波動(hunting)變小,會減少因產生溫度變動所造成對於冷卻室32內部的貯藏物的負荷。
再者,在本實施型態中,在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不直接供給至冷卻室32。藉此方式,不會對冷卻室32進行由送風機22所造成的較強風吹。再者,由於不會從冷卻器室21直接供給冷氣,所以冷卻室32不具有用以供給在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的吹出口。因此,不會有供給相對於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過冷的冷氣而使冷卻室32內部的貯藏物凍結的情形。
再者,很少會有依據送風機22的轉數及風門27的開閉狀態,供給至冷卻室32之冷氣的流量及溫度大幅地受到影響的情形。藉此,不須使在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必要以上的過冷空氣供給至冷卻室32,可抑制冷卻室32發生較大的溫度波動。當將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設成0度附近的情形下而溫度波動較大時,冷卻室32的溫度會頻繁地來回於正的溫度帶與負的溫度帶而對貯藏物造成負荷。本實施型態的冷卻室32則因可抑制上述 的溫度波動的發生,所以會減少因溫度變動所造成對貯藏物的負荷。從而,能夠防止貯藏物的損傷,且防止貯藏物為食品時食品的風味變差的情形。
(風門27)
一邊參照圖4一邊針對風門27的動作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分別於冷藏室31設有冷藏室溫度感測器41a,於冷卻室32設有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於切換室33設有切換室溫度感測器41c,於冷凍室34設有冷凍室溫度感測器41d。於以下的說明中,不須要特別地區別冷藏室溫度感測器41a、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切換室溫度感測器41c及冷凍室溫度感測器41d時,僅適當地稱為「溫度感測器41」。再者,稱為「溫度感測器41」時係包含單數或複數雙方者。
貯藏室內部的溫度係藉由溫度感測器41來偵測。控制裝置51係取得溫度感測器41所偵測的溫度,並將訊號發送給風門27以控制風門27的開閉狀態。藉由風門27的開閉狀態改變,而改變要通過風門27之冷氣的流量。由於能夠對貯藏室輸送適當流量的冷氣,所以能夠維持貯藏室所設定的溫度。溫度感測器41例如為熱敏電阻(thermistor)。
此外,於冰箱中,當風門為複數時,不僅製造成本變高而且風路構造變得複雜。在本實施型態中,則因不須要設置用於冷卻室32之專用的風門,所以能夠抑制製造成本及風路構造的複雜化。
(加熱器50)
接著,一邊參照圖6一邊針對加熱器50進行說明。圖6係顯示實施型態1之冰箱100之冷卻室32之加熱器50的示意圖。如圖6所示,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的地板為第二分隔壁9。於第二分隔壁9中,在相當於冷卻 室32之地板的部分之內部設有加熱器50。當加熱器50被通電就會加熱。加熱器50的通電控制係由控制裝置51進行。
切換室33的設定溫度設定為低溫例如-10度時,與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比較,會有冷卻室32過度地冷卻的情形。再者,冷凍室34設定溫度設定為低溫例如-20度時,與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比較,會有冷卻室過度地冷卻的情形。再者,切換室33內部的貯藏物較少時,從切換室33供給至冷卻室32之供給冷卻室冷氣62a的流量變多,冷卻室32與設定溫度比較,會有過度地冷卻的情形。再者,冷凍室34內部的貯藏物較少時,從冷凍室34供給至冷卻室32之供給冷卻室冷氣62b的流量變多,冷卻室32與設定溫度比較,會有過度地冷卻的情形。
與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比較,冷卻室32過度地冷卻時,冷卻室32的溫度變得比設定溫度低。如以上所述,控制裝置51係取得由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冷卻室32的溫度。當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冷卻室32的溫度比設定溫度低時,控制裝置51對加熱器50通電而使加熱器50加熱。藉由加熱器50加熱,冷卻室32內部的空氣被加溫至冷卻室32之作為目標的設定溫度。
此外,在上述的說明中,已針對於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的上方以隔著冷藏室分隔壁7的方式配置有冷藏室31,而於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的下方以隔著第二分隔壁9的方式配置有冷凍室34的下冷凍式冰箱(bottom freezer type)的冰箱100進行了說明。然而,本實施型態的冰箱也可為非下冷凍式冰箱,冷凍室34也可配置於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的上方。只要是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沿水平方向設置而能夠以一個門2b開 閉的冰箱即可。再者,貯藏室不限定於冷藏室31、冷卻室32、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也可設置製冰室及蔬果室等不同的貯藏室。
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具備:冷卻室32,係能夠將溫度設定在從第一上限值至第一下限值之間的範圍;切換室33,係能夠將溫度設定在從比第一上限值大的第二上限值至比第一下限值小的第二下限值之間的範圍;冷卻器21a,係產生冷氣;冷卻器室21,係設有冷卻器21a;及切換室風路510,係將冷卻器室21與切換室33連接,且供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前述冷氣流動;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係以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方式設置;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係被以可開閉的一個門2b所閉塞。
依據上述構成,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係藉由一個門2b開閉。藉由門2b之一次的開閉而能夠利用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因此,能夠簡易地進行貯藏物在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之間的移動。從而,可提升冰箱100的便利性。
再者,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具備:第一分隔壁8,係將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之間分隔;及返回冷卻室風路530,係將冷卻器室21與冷卻室32連接,且供從冷卻室32流出的返回冷卻室冷氣202流動;於第一分隔壁8設有將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連通的第一通氣口8a,冷氣係經由切換室風路510而流入切換室33,且冷氣係從切換室33經由第一通氣口8a而流入冷卻室32;流入冷卻室32的冷氣係經由返回冷卻室風路530而流入冷卻器室21。
依據上述構成,冷卻室32係經由第一分隔壁8而與切換室33連接。因此,藉由來自切換室33之經由第一分隔壁8的熱傳導,冷卻 室32的冷卻作用會受到影響。從而,相較於冷藏室31內部之冷藏室31的最下部配置冷卻室32的構成,來自切換室33的熱傳導所造成的冷卻作用較大,相較於配置在冷藏室31之最下部的冷卻室32,該構造的冷卻室32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內部的冷卻。再者,由於冷卻室32的內部可有效率地冷卻,所以能夠藉由通過切換室33的冷氣來將冷卻室32冷卻。亦即,能夠再利用將切換室33冷卻後的冷氣而有效率地將冷卻室32冷卻。
再者,由於經由切換室33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a會供給至冷卻室32,所以冷卻室32會緩緩地冷卻。因此,可抑制冷卻室32內部的溫度波動而能夠減少對冷卻室32內部之貯藏物的負荷。
再者,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具備:冷凍室34;第一分隔壁8,係將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之間分隔;第二分隔壁9,係將冷卻室32與冷凍室34之間分隔;返回冷卻室風路530,係將冷卻器室21與冷卻室32連接,且供從冷卻室32流出的冷氣流動;及冷凍室風路520,係將冷卻器室21與冷凍室34連接,且供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流動。冷凍室34能夠設定比切換室33可設定的第二下限值低的溫度,於第一分隔壁8設有將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連通的第一通氣口8a,於第二分隔壁9設有將冷卻室32與冷凍室34連通的第二通氣口9a,冷氣經由切換室風路510而流入切換室33,冷氣經由冷凍室風路520而流入冷凍室34,冷氣從切換室33經由第一通氣口8a而流入冷卻室32,並且冷氣從冷凍室34經由第二通氣口9a而流入冷凍室34,流入冷卻室32的冷氣係經由返回冷卻室風路530而流入冷卻器室21。
依據上述的構成,冷卻室32係藉由第一分隔壁8而與切換室 33連接。再者,冷卻室32係藉由第二分隔壁9而與冷凍室34連接。因此,藉由來自切換室33之經由第一分隔壁8的熱傳導、及來自冷凍室34之經由第二分隔壁9的熱傳導,冷卻室32的冷卻作用會受到影響。從而,相較於冷藏室31內部且在冷藏室31的最下部配置冷卻室32的構成,來自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的熱傳導所造成的冷卻作用較大,相較於配置於冷藏室31之最下部的冷卻室32,該構造的冷卻室32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內部的冷卻。再者,依據該構造,由於冷卻室32的內部可有效率地冷卻,所以能夠藉由通過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的冷氣來將冷卻室32冷卻。亦即,能夠再利用將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冷卻後的冷氣而有效率地將冷卻室32冷卻。
再者,藉由形成經由切換室33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經由冷凍室34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b會供給至冷卻室32如此的風路構成,冷卻室32會緩緩地冷卻。因此,可抑制冷卻室32內部的溫度波動而能夠減少因溫度變動對冷卻室32內部的貯藏物造成的負荷。
(門2的變形例1)
圖7係顯示實施型態1之變形例1之冰箱100之門2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於殼體1的前表面設有門2a及門2b。門2b以可開閉的方式將冷卻室32、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閉塞。依據上述的構成,藉由門2b之一次的開閉而能夠利用冷卻室32、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因此,能夠簡易地進行貯藏物在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與冷凍室34之間的移動。
(門2的變形例2)
圖8係顯示實施型態1之變形例2之冰箱100之抽屜式門的示意圖。 變形例2的門2b及門2c為抽屜式門。如圖8所示,門2b為沿著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之壁面所設置的導軌(rail)而能夠沿前後方向拉出的門。再者,雖然未圖示,然而門2c為沿著冷凍室34的壁面所設置的導軌而能夠沿前後方向拉出的門。
(抽屜式門2b、2c)
雖然省略詳細的圖示,惟於冷卻室32的左壁面及切換室33的右壁面設有沿著縱深方向延伸的第一導軌。於門2b之與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相對向的面安裝有被第一導軌支撐的第一框架(frame)。於將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分隔的第一分隔壁8之左右的側面各自設有沿著縱深方向延伸的第二導軌。於門2b之與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相對向的面的中央附近安裝有被第二導軌支撐的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係沿著各自對應的第一導軌及第二導軌而滑動並沿前後方向移動。藉由冷卻室箱盒13及切換室箱盒14與對應的各框架嚙合,能夠配合抽屜式的門2b之前後方向的滑動而從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拉出。
依據上述的構成,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的門2b、冷卻室箱盒13及切換室箱盒14係一體化。因此,藉由開啟門2b而能夠確認冷卻室箱盒13及切換室箱盒14之所有的貯藏物。再者,僅以開啟門2b就能夠進行貯藏物在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之間的移動。從而,僅以開啟門2b就能夠一邊確認冷卻室32及切換室33所貯藏的所有的貯藏物而一邊在冷卻室32與切換室33之間移動貯藏物。因此,可提升冰箱100的便利性。
實施型態2
圖9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2之冰箱100之冷氣之流動的示意圖。在此 要說明的實施型態2的冰箱100與實施型態1的冰箱100相比較,在冷卻室32與冷藏室風路500連通之點不同。於以下的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的實施型態1共同的部分係標示相同的符號而省略說明。
如圖9所示,於冷卻室32設有與冷藏室風路500連通的冷卻室吹出口40b。於冷卻室吹出口40b設有可將冷卻室吹出口40b開閉的冷卻室用風門401。藉由冷卻室用風門401呈開啟狀態,冷藏室風路500與冷卻室32連通。藉此方式,流動於冷藏室風路500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係作為供給冷卻室冷氣62c而從冷卻室吹出口40b流入冷卻室32。冷卻室用風門401的開閉狀態係由控制裝置51控制。冷卻室用風門401可為能夠調整開閉度者,也可利用冷卻室用風門401的開閉度來調整供給冷卻室冷氣62c的流量。
供給至冷卻室32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c係與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62b一同作為返回冷卻室冷氣202而經由返回冷卻室風路530返回到冷卻器室21。由於已以實施型態1說明了返回冷卻室冷氣202,所以在此省略記載。再者,流動於冷藏室風路500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之中,未作為供給冷卻室冷氣62c供給到冷卻室32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則係供給至冷藏室31。由於已以實施型態1說明了供給至冷藏室31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所以在此省略記載。
(冷卻室用風門401)
切換室33的設定溫度設成於冷藏溫度帶或接近冷藏溫度帶的溫度時,會有從切換室33供給至冷卻室32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呈與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相同溫度或比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高的溫度的情形。控制裝置 51係取得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冷卻室32的溫度。控制裝置51判斷為冷卻室32的溫度比設定溫度高的溫度時,將冷卻室用風門401設成開啟狀態。再者,控制裝置51判斷為冷卻室32的溫度為設定溫度以下的溫度時,將冷卻室用風門401設成關閉狀態。
圖10係顯示實施型態2之冰箱100之冷卻室用風門401之動作之一例的流程圖。控制裝置51係取得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冷卻室32的溫度(步驟ST1)。接著,控制裝置51係將所取得的冷卻室32的溫度與設定溫度比較。然後,判斷冷卻室32的溫度是否為設定溫度以下(步驟ST2)。冷卻室32的溫度為設定溫度以下時(步驟ST2:是),控制裝置51係將冷卻室用風門401設成關閉狀態(步驟ST3)而結束處理。控制裝置51於步驟ST2的處理中,冷卻室32的溫度大於設定溫度時(步驟ST2:否),將冷卻室用風門401設成開啟狀態(步驟ST4)。之後,控制裝置51返回步驟ST1的處理。
在本實施型態中,冷卻室用風門401呈開啟狀態時,對冷卻室32係供給從切換室33供給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從冷凍室34供給的供給冷卻室冷氣62b,並且還從冷藏室風路500供給供給冷卻室冷氣62c。因此,與在冷卻器21a產生的冷氣直接供給到冷卻室32的構成相比較,能夠抑制冷卻室32之內部的溫度波動,並且能夠增大供給至冷卻室32之冷氣的流量。因此,能夠抑制對冷卻器室21內部之貯藏物的負荷,並且能夠將冷卻室32維持於設定溫度。
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具備:冷藏室31;冷藏室風路500,係將冷卻器室21與冷藏室31連接,且供流動冷卻器21a所產生的冷氣; 冷卻室吹出口40b,係設於冷卻室32,且將冷藏室風路500與冷卻室32連通;及溫度感測器41b,係設於冷卻室32。於冷卻室吹出口40b設有可將冷卻室吹出口40b開閉的冷卻室用風門401,根據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溫度及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來將冷卻室用風門401開閉。
依據上述的構成,能夠將流動於冷藏室風路500之溫度較低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作為供給冷卻室冷氣62c而從冷卻室吹出口40b供給至冷卻室32。換言之,冷卻室32的溫度比設定溫度高時,能夠將供給冷卻室冷氣62c供給至冷卻室32。因此,不須考慮會對於冷卻室32的溫度造成影響,即能夠將切換室33的設定溫度設定於冷藏溫度帶或接近冷藏溫度帶的溫度帶。亦即,藉由可對切換室33設定的溫度的選擇幅度變寬而提升冰箱100的便利性。
再者,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係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溫度比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高時,冷卻室用風門401呈開啟狀態,流動於冷藏室風路500的冷氣經由冷卻室吹出口40b而流入冷卻室32。
依據上述的構成,冷卻室32的溫度比設定溫度高時,藉由冷卻室用風門401呈開狀態,可將流動於冷藏室風路500之溫度較低的冷氣供給至冷卻室32。從而,能夠快速地將冷卻室32的內部冷卻以接近設定溫度。因此,即使冷卻室32的溫度暫時地比設定溫度還高的情形下,也能夠抑制對冷卻室32之貯藏物的負荷。
實施型態3
圖11係顯示實施型態3之冰箱100之冷卻室32之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的示意圖。在此要說明的實施型態3的冰箱100 與實施型態1及實施型態2的冰箱100相比較,係在第一通氣口8a設有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且在第二通氣口9a設有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之點不同。於以下的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的實施型態1及2共同的部分標示相同的符號而省略說明。
(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
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可將第一通氣口8a開閉,藉由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呈開啟狀態,供給冷卻室冷氣62a會流入冷卻室32。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可為能夠多階段地調整開閉度者,也可利用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的開閉度來調整供給冷卻室冷氣62a的流量。
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可將第二通氣口9a開閉,藉由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呈開啟狀態,供給冷卻室冷氣62b會流入冷卻室32。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可為能夠多階段地調整開閉度者,也可利用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的開閉度來調整供給冷卻室冷氣62b的流量。
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的開閉狀態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的開閉狀態係由控制裝置51所控制。如在實施型態1所說明,會有冷卻室32與設定溫度相比較呈過度冷卻的情形。控制裝置51係取得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溫度,當判斷為冷卻室32的溫度為設定溫度以下的溫度時,將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之至少一者設成關閉狀態。再者,控制裝置51判斷為冷卻室32的溫度為高於設定溫度的溫度時,將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之至少一者設成開啟狀態。
藉由將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設成關閉狀態,能夠抑制流入冷 卻室32之供給冷卻室冷氣62a的流量。再者,藉由將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設成關閉狀態,能夠抑制流入冷卻室32之供給冷卻室冷氣62b的流量。因此,可抑制冷卻室32的溫度變得比設定溫度低的情形,能夠減少溫度降低所造成對冷卻室32之內部的貯藏物的負荷。此外,不一定必須設置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雙方兩者,也可僅設置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之其中任一者。
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具備設置於冷卻室32的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於第一通氣口8a設有可將第一通氣口8a開閉的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而根據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溫度及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使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開閉。
依據上述的構成,由於根據冷卻室32的溫度及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來使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開閉,所以容易維持冷卻室32的溫度於設定溫度。因此,能夠以更適當的溫度來保持冷卻室32的貯藏物,減少對貯藏物的負荷。
再者,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係當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溫度比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低時,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呈關閉狀態。
依據上述的構成,藉由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呈關閉狀態,供給冷卻室冷氣62a不會供給至冷卻室32。換言之,冷卻室32不會被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冷卻。因此,由於能夠抑制冷卻室32的溫度達到更低的溫度,所以能夠抑制冷卻室32內部的貯藏物凍結。
再者,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具備設於冷卻室32的溫度感測 器41b。於第一通氣口8a設有可將第一通氣口8a開閉的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於第二通氣口9a設有可將第二通氣口9a開閉的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而根據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溫度及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來將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之至少一者開閉。
依據上述的構成,能夠依據冷卻室32的溫度,控制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的開閉狀態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的開閉狀態。從而,藉由組合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各自的開閉狀態,能夠調整要供給至冷卻室32之冷氣的流量。由於容易調整要供給至冷卻室32之冷氣的流量,所以容易將冷卻室32的溫度維持於設定溫度。再者,能夠抑制冷卻室32內部的溫度波動。因此,能夠以更適當的溫度來保持冷卻室32的貯藏物,減少對貯藏物的負荷。
再者,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係當冷卻室溫度感測器41b所偵測的溫度比冷卻室32的設定溫度低時,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之至少一者呈關閉狀態。
依據上述的構成,藉由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呈關閉狀態,供給冷卻室冷氣62a不會供給至冷卻室32。再者,藉由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呈關閉狀態,供給冷卻室冷氣62b不會供給至冷卻室32。換言之,冷卻室32不會被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62b冷卻。因此,由於能夠抑制冷卻室32的溫度達到更低的溫度,所以能夠抑制冷卻室32內部的貯藏物凍結。再者,能夠依據冷卻室32的溫度,選擇是否將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設成關閉狀態、或是將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設成關閉狀態、或是將第一通氣口用風門8b及第二通氣口用風門9b之任一方都設成關閉狀態。藉由增加用以 調整要供給至冷卻室32之冷氣的流量的選項,容易使冷卻室32的溫度接近設定溫度。再者,由於容易調整要供給至冷卻室32之冷氣的流量,所以容易將冷卻室32的溫度維持於設定溫度。再者,能夠抑制冷卻室32內部的溫度波動。因此,能夠以更適當的溫度來保持冷卻室32的貯藏物,減少對貯藏物的負荷。
實施型態4
圖12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4之冰箱100之冷氣之流動的示意圖。圖13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4之冰箱100之往冷卻器室21之冷氣之流動的示意圖。在此要說明的實施型態4的冰箱100與實施型態1至3的冰箱100相比較,在冷卻器21a具有第一冷卻器21aL及第二冷卻器21aR之點及在冷卻器室21設有隔壁28之點不同。
(冷卻器21a)
如圖12及圖13所示,冷卻器21a具有第一冷卻器21aL及第二冷卻器21aR。在圖12及圖13中顯示在冷卻器室21設有隔壁28而將冷卻器21a區隔成第一冷卻器21aL與第二冷卻器21aR的例子。隔壁28將冷卻器21a區隔成第一冷卻器21aL與第二冷卻器21aR的位置係依據在被供給第一冷卻器21aL所產生的冷氣的貯藏室必須的冷氣的量、與在被供給第二冷卻器21aR所產生的冷氣的貯藏室必須的冷氣的量而決定。此外,第一冷卻器21aL及第二冷卻器21aR也可為並列地流動冷媒之分別個體的構成,也可以利用隔壁28來區分冷卻器21a的方式構成第一冷卻器21aL及第二冷卻器21aR。只要是在第一冷卻器21aL所產生的冷氣與在第二冷卻器21aR所產生的冷氣以獨立的方式來供給的構成即可。
在冷卻器室21的內部,隔壁28係從風扇格柵26的背面延伸至接觸殼體1。隔壁28係以將冷卻器21a分斷成第一冷卻器21aL及第二冷卻器21aR的方式通過冷卻器21a之冷媒配管的間隙。換言之,隔壁28係以將冷卻器室21分隔成第一冷卻器21aL所在的左側的空間、與第二冷卻器21aR所在的右側的空間的方式設於風扇格柵26與殼體1之間的空間。在冷卻器室21的內部係抑制冷氣在藉由隔壁28所分斷的右側的空間與左側的空間之間往來。
如圖12所示,在第一冷卻器21aL所產生的冷氣係作為供給冷藏室冷氣61而供給至冷藏室31。在第二冷卻器21aR所產生的冷氣係作為供給切換室冷氣63及供給冷凍室冷氣64而供給至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供給冷藏室冷氣61、供給切換室冷氣63及供給冷凍室冷氣64係供給至冷藏室31、冷卻室32、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由於冷氣之對冷藏室31、冷卻室32、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的流動乃與實施型態1相同,所以省略在此的說明。
如圖13所示,供給至冷藏室31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係通過返回冷藏室口(未圖示)而流入返回冷藏室風路540。流入返回冷藏室風路540的供給冷藏室冷氣61係作為返回冷藏室冷氣201,通過返回冷藏室風路540而返回至設有第一冷卻器21aL之冷卻器室21之左側的空間。
供給至切換室33的供給切換室冷氣63及供給至冷凍室34的供給冷凍室冷氣64係如實施型態1所說明的方式,各自作為供給冷卻室冷氣62a及供給冷卻室冷氣62b而供給至冷卻室32。然後,作為返回冷卻室冷氣202通過返回冷卻室風路530而返回至設有第二冷卻器21aR之冷卻 器室21之右側的空間。
在本實施型態中,在第一冷卻器21aL所產生的冷氣係作為供給冷藏室冷氣61將冷藏室31內部的貯藏物冷卻後,作為返回冷藏室冷氣201而返回到第一冷卻器21aL。再者,在第二冷卻器21aR所產生的冷氣係將切換室33、冷凍室34及冷卻室32冷卻後,作為返回冷卻室冷氣202而返回到第二冷卻器21aR。換言之,供給至冷藏室31的冷氣與供給冷卻室32、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的冷氣被分斷。藉此方式,供給至冷藏室31的冷氣不會與供給至冷卻室32、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的冷氣混合。因此,能夠抑制氣味從冷藏室31所貯藏的貯藏物往冷卻室32、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的貯藏物轉移。再者,雖然未圖示,然而也可將第一冷卻器21aL之冷媒的配管路徑與第二冷卻器21aR之冷媒的配管路徑分割。藉由將冷媒的配管路徑分開而個別地控制第一冷卻器21aL與第二冷卻器21aR,能夠謀求節能化。
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具備:冷藏室31;及冷藏室風路500,係將冷卻器室21與冷藏室31連接。冷卻器21a具有第一冷卻器21aL與第二冷卻器21aR,於冷卻器室21設有將第一冷卻器21aL與第二冷卻器21aR分隔的隔壁28,第一冷卻器21aL產生的冷氣係經由冷藏室風路500而流入冷藏室31,第二冷卻器21aR產生的冷氣係經由切換室風路510而流入切換室33。
依據上述的構成,供給至冷藏室31的冷氣不會與供給至切換室33的冷氣混合。因此,能夠抑制氣味在冷藏室31內部的貯藏物與切換室33內部的貯藏物之間轉移。
再者,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具備:冷藏室31;及冷藏室風路500,係將冷卻器室21與冷藏室31連接。冷卻器21a具有第一冷卻器21aL與第二冷卻器21aR,於冷卻器室21設有將第一冷卻器21aL與第二冷卻器21aR分隔的隔壁28,第一冷卻器21aL產生的冷氣係經由冷藏室風路500而流入冷藏室31,第二冷卻器21aR產生的冷氣係分為流動於切換室風路510的供給切換室冷氣63與流動於冷凍室風路520的供給冷凍室冷氣64而流入切換室33及前述冷凍室34。
依據上述的構成,供給至冷藏室31的冷氣不會與供給至切換室33及冷凍室34的冷氣混合。因此,能夠抑制氣味在冷藏室31內部的貯藏物與切換室33內部的貯藏物及冷凍室34內部的貯藏物之間轉移。
實施型態5
(自動製冰機601)
圖14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5之冰箱100之自動製冰機601及給水槽602的示意圖。在此要說明的實施型態5的冰箱100與實施型態1至實施型態4相比較,在具備製冰功能之點不同。於以下的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的實施型態1至4共同的部分標示相同的符號而省略說明。
如圖14所示,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具備:自動製冰機601;及給水槽602,係儲存用以對自動製冰機601供水的水。自動製冰機601設於冷凍室34。藉由自動製冰機601所產生的冰粒係在確認了製冰完成之後剝離冰粒,並貯冰至冷凍室第一箱盒15之貯冰用的空間(未圖示)。
於冷藏室分隔壁7之相當於冷卻室32之天花板面的部分係朝向冷藏室31形成有凹部602a。給水槽602係被收容於冷藏室分隔壁7 的凹部602a。冷卻室32係設定為比冷凍室34高的溫度。因此,與將給水槽602收容於冷凍室34的天花板面的構成相比較,給水槽602及給水槽602內部的水凍結的可能性低。再者,由於給水槽602及給水槽602內部的水凍結的可能性低,所以不須設置用以防止給水槽602及給水槽602內部的水凍結的手段。用以防止給水槽602及給水槽602內部的水凍結的手段例如為設置用於給水槽602的加熱器。
本實施型態的冰箱100具備:冷藏室31,係設於冷卻室32的上方;冷藏室分隔壁7,係設於冷藏室31與冷卻室32之間;自動製冰機601;及給水槽602,係貯留在自動製冰機601使用的給水槽602。冷藏室分隔壁7具有從冷卻室32朝向冷藏室31而呈凹狀的凹部602a,給水槽602被收容於凹部602a。
依據上述的構成,給水槽602係設於冷藏室分隔壁7的內部,而該冷藏室分隔壁7位於冷藏室31與冷卻室32之間。冷藏室31及冷卻室32為設定溫度較高的貯藏室。因此,能夠抑制給水槽602及給水槽602內部的水凍結的可能性。
以上,已針對實施型態1至5進行了說明,然而冰箱100並非限定於上述的實施型態1至5,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可進行各式各樣的變形及應用。例如,也可設為將冷卻室32設於右側,而將切換室33設於左側之冰箱100的構成。再者,實施型態1至5在不阻礙各實施型態的功能或構造的範圍內能夠各自相互組合。
1:殼體
8a:第一通氣口
9a:第二通氣口
21:冷卻器室
21a:冷卻器
22:送風機
24:冷藏室冷氣吹出板
25:切換室冷氣吹出板
26:風扇格柵
27:風門
31:冷藏室
32:冷卻室
33:切換室
34:冷凍室
40a:冷藏室吹出口
40c:切換室吹出口
40d:冷凍室吹出口
41a:冷藏室溫度感測器
41b:冷卻室溫度感測器
41c:切換室溫度感測器
41d:冷凍室溫度感測器
61:供給冷藏室冷氣
62a:供給冷卻室冷氣
62b:供給冷卻室冷氣
63:供給切換室冷氣
64:供給冷凍室冷氣
100:冰箱
500:冷藏室風路
510:切換室風路
520:冷凍室風路

Claims (17)

  1. 一種冰箱,係具備:冷卻室,係能夠將溫度設定在從第一上限值至第一下限值之間的範圍;切換室,係能夠將溫度設定於比前述第一下限值小的第二下限值;第一分隔壁,係將前述冷卻室與前述切換室之間分隔;冷卻器,係產生冷氣;冷卻器室,係設有前述冷卻器;切換室風路,係將前述冷卻器室與前述切換室連接,且供前述冷卻器所產生的冷氣流動;及返回冷卻室風路,係將前述冷卻器室與前述冷卻室連接,且供從前述冷卻室流出的前述冷氣流動;於前述第一分隔壁設有將前述冷卻室與前述切換室連通的第一通氣口;前述冷氣經由前述切換室風路而流入前述切換室;從前述切換室流出的前述冷氣係經由前述第一通氣口而流入前述冷卻室;從前述冷卻室流出的前述冷氣係經由前述返回冷卻室風路而流入前述冷卻器室;前述冷卻室及前述切換室係以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方式設置;前述冷卻室及前述切換室係被以可開閉的一個門所閉塞。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冰箱,係具備設於前述冷卻室的溫度感測器,於前述第一通氣口設有可將前述第一通氣口開閉的第一通氣口用風門, 根據前述溫度感測器所偵測的溫度及前述冷卻室的設定溫度,前述第一通氣口用風門係進行開閉。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冰箱,其中,當前述溫度感測器所偵測的溫度比前述冷卻室的前述設定溫度低時,前述第一通氣口用風門呈關閉狀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冰箱,具備:冷藏室;及冷藏室風路,係將前述冷卻室與前述冷藏室連接;前述冷卻器具有第一冷卻器與第二冷卻器;於前述冷卻器室設有隔壁,該隔壁係將前述第一冷卻器與前述第二冷卻器分隔;前述第一冷卻器產生的冷氣係經由前述冷藏室風路而流入前述冷藏室;前述第二冷卻器產生的冷氣係經由前述切換室風路而流入前述切換室。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冰箱,具備:冷凍室;第二分隔壁,係將前述冷卻室與前述冷凍室之間分隔;及冷凍室風路,係將前述冷卻器室與前述冷凍室連接,且供前述冷卻器所產生的前述冷氣流動;前述冷凍室係可設定比可對前述切換室設定的前述第二下限值還要低的溫度; 於前述第二分隔壁設有將前述冷卻室與前述冷凍室連通的第二通氣口;對於前述冷凍室係經由前述冷凍室風路而流入前述冷氣;對於前述冷卻室係從前述切換室經由前述第一通氣口而流入前述冷氣,並且係從前述冷凍室經由前述第二通氣口而流入前述冷氣;流入前述冷卻室的前述冷氣係經由前述返回冷卻室風路而流入前述冷卻器室。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冰箱,其中,前述一個門將前述冷凍室閉塞。
  7. 如請求項5或6所述之冰箱,具備:溫度感測器,係設於前述冷卻室;於前述第一通氣口設有可將前述第一通氣口開閉的第一通氣口用風門;於前述第二通氣口設有可將前述第二通氣口開閉的第二通氣口用風門;根據前述溫度感測器所偵測的溫度及前述冷卻室的設定溫度,前述第一通氣口用風門及前述第二通氣口用風門之至少一者係進行開閉。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冰箱,其中,當前述溫度感測器所偵測的溫度比前述冷卻室的設定溫度低時,前述第一通氣口用風門及前述第二通氣口用風門之至少一者呈關閉狀態。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冰箱,具備:冷藏室;及 冷藏室風路,係將前述冷卻器室與前述冷藏室連接;前述冷卻器具有第一冷卻器與第二冷卻器;於前述冷卻器室設有隔壁,該隔壁係將前述第一冷卻器與前述第二冷卻器分隔;前述第一冷卻器產生的冷氣係經由前述冷藏室風路而流入前述冷藏室;前述第二冷卻器產生的冷氣係區分為流動於前述切換室風路的供給切換室冷氣與流動於前述冷凍室風路的供給冷凍室冷氣而流入前述切換室及前述冷凍室。
  10. 如請求項1至3、5、6中任一項所述之冰箱,具備:冷藏室;冷藏室風路,係將前述冷卻器室與前述冷藏室連接,且供前述冷卻器所產生的前述冷氣流動;冷卻室吹出口,係設於前述冷卻室,且將前述冷藏室風路與前述冷卻室連通;及溫度感測器,係設於前述冷卻室;於前述冷卻室吹出口設有可將前述冷卻室吹出口開閉的冷卻室用風門;根據前述溫度感測器所偵測的溫度及前述冷卻室的設定溫度,前述冷卻室用風門係進行開閉。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冰箱,其中,當前述溫度感測器所偵測的溫度比前述冷卻室的前述設定溫度高時,前述冷卻室用風門呈開啟狀態; 流動於前述冷藏室風路的前述冷氣係經由前述冷卻室吹出口而流入前述冷卻室。
  12. 如請求項1至3、5、6中任一項所述之冰箱,具備:冷藏室,係設於前述冷卻室的上方;冷藏室分隔壁,係設於前述冷藏室與前述冷卻室之間;自動製冰機;及給水槽,係貯留在前述自動製冰機使用的水;前述冷藏室分隔壁係從前述冷卻室朝向前述冷藏室具有凹狀的凹部;前述給水槽係收容於前述凹部。
  13. 如請求項1至3、5、6中任一項所述之冰箱,其中,前述一個門為可轉動的門或抽屜式門之其中任一者。
  14. 如請求項5所述之冰箱,具備:殼體,係具有前述冷卻室、前述切換室、前述冷凍室及前述冷卻器室;前述一個門係設於前述殼體的前表面;前述第一分隔壁的前側下方設有前述第一通氣口。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冰箱,其中,流入前述冷卻室的前述冷氣係經由返回冷卻室口而流入前述返回冷卻室風路;前述返回冷卻室口係設於冷卻室背面之與前述第一通氣口及前述第二通氣口呈對角的位置。
  16. 如請求項1至3、5、6、14、15中任一項所述之冰箱,其中,前述第一上限值為3℃。
  17. 如請求項1至3、5、6、14、15中任一項所述之冰箱,其中,前述第一下限值為-3℃。
TW111125112A 2021-07-12 2022-07-05 冰箱 TWI8221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21/026118 2021-07-12
PCT/JP2021/026118 WO2023286121A1 (ja) 2021-07-12 2021-07-12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3058A TW202303058A (zh) 2023-01-16
TWI822165B true TWI822165B (zh) 2023-11-11

Family

ID=84919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5112A TWI822165B (zh) 2021-07-12 2022-07-05 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483144B2 (zh)
AU (1) AU2021455539A1 (zh)
TW (1) TWI822165B (zh)
WO (1) WO202328612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1834A (ja) * 1998-09-25 2000-06-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冷蔵庫
TWI231859B (en) * 1999-08-06 2005-05-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rigerator with freezer compartment
JP2007327709A (ja) * 2006-06-09 2007-12-20 Sharp Corp 冷蔵庫
TWI350364B (en) * 2007-07-30 2011-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rige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4333A (ja) * 1998-04-27 1999-11-05 Toshiba Corp 冷蔵庫の制御方法
JP2005291682A (ja) * 2004-04-06 2005-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冷蔵庫及び冷凍室扉及び自動製氷機
JP7390178B2 (ja) * 2019-12-13 2023-12-01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1834A (ja) * 1998-09-25 2000-06-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冷蔵庫
TWI231859B (en) * 1999-08-06 2005-05-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rigerator with freezer compartment
JP2007327709A (ja) * 2006-06-09 2007-12-20 Sharp Corp 冷蔵庫
TWI350364B (en) * 2007-07-30 2011-10-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riger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455539A1 (en) 2023-12-14
WO2023286121A1 (ja) 2023-01-19
JPWO2023286121A1 (zh) 2023-01-19
TW202303058A (zh) 2023-01-16
JP7483144B2 (ja)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1592A1 (zh) 恒温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JP5043938B2 (ja) 冷気循環装置を有する冷蔵庫及び冷気循環の制御方法
JP5178642B2 (ja) 冷蔵庫
US20200208901A1 (en) Refrigerator
JP4833337B2 (ja) 温度制御室を有する冷蔵庫
WO2018040441A1 (zh) 冰箱
KR102418005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872607B1 (ko) 냉장고
JP4739926B2 (ja) 冷蔵庫
KR20150070907A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 제어 방법
WO2018064866A1 (zh) 冰箱
JP2016035335A (ja) 冷蔵庫
JP6803217B2 (ja) 冷蔵庫
TW201827772A (zh) 冰箱
KR20180072146A (ko) 냉장고
TWI822165B (zh) 冰箱
KR20100050350A (ko) 냉장고
JP3439981B2 (ja) 冷蔵庫
JP2006275467A (ja) ショーケース
JP2013160462A (ja) 冷蔵庫
JP2005016903A (ja) 冷蔵庫
JP2001280794A (ja) 冷蔵庫
JP2000356445A (ja) 冷蔵庫
JP7233021B2 (ja) 解凍保冷庫
KR20090008159U (ko) 냉장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