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1921B - 除濕機 - Google Patents
除濕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21921B TWI821921B TW111107277A TW111107277A TWI821921B TW I821921 B TWI821921 B TW I821921B TW 111107277 A TW111107277 A TW 111107277A TW 111107277 A TW111107277 A TW 111107277A TW I821921 B TWI821921 B TW I82192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ehumidifier
- filter
- air flow
- fram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4887 air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group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19645 odo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9 fin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5 indoor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6041 response to humid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可高效率地選擇空氣清淨運轉與除濕運轉之除濕機(1)。除濕機(1)係具有:第一風路,係在框體(3)之內部所形成,氣流通過空氣清淨化裝置並至除濕裝置;第二風路,係在框體(3)之內部所形成,氣流不通過空氣清淨化裝置地至除濕裝置;氣流限制裝置(51),係限制在第二風路之氣流的流動;壓縮機(6),係向除濕裝置供給冷媒;以及控制裝置(18),係控制送風裝置、氣流限制裝置(51)以及壓縮機(6)。控制裝置(18)係因應於環境資訊及周圍資訊之至少一種資訊,控制氣流限制裝置(51)。
Description
本揭示係有關於一種除濕機。
在專利文獻1記載除濕機。此除濕機係具備空氣清淨功能,並使用者可選擇重點在於空氣清淨效果之運轉、與重點在於除濕效果之運轉的任一種。
此專利文獻1所示之除濕機係使從吸氣口所吸入之空氣通過熱交換器而進行除濕。在吸氣口與熱交換器之通風路間,從熱交換器之前面側,即熱交換器觀察,以不覆蓋氣流之上游側的一部分之方式配置過濾器。而且,在過濾器不覆蓋熱交換器之前面側的部分,係設置可遮斷氣流之開閉器。開閉器係可選擇地被設置於覆蓋往熱交換器之通路的一部分之位置、與不覆蓋此通路的位置。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21191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上述之專利文獻1,除了以手動開閉開閉器的構成以外,還揭示設置濕度感測器,並因應於濕度來開閉開閉器的構成,但是,只開閉開閉器,係無法選擇性且高效率地進行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
本揭示係為了解決如上述所示之問題而開發者。本揭示之目的係提供一種除濕機,其係可選擇性且高效率地進行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揭示之除濕機係包括:
框體,係形成吸入口與吹出口;
送風裝置,係產生從前述吸入口至前述吹出口之氣流;
空氣清淨化裝置,係被配置於前述框體之內部;以及
除濕裝置,係被配置於前述框體之內部,並除去前述氣流中之水分;
前述除濕機係特徵為:
具有:
第一風路,係在前述框體之內部所形成,前述氣流通過前述空氣清淨化裝置並至前述除濕裝置;
第二風路,係在前述框體之內部所形成,前述氣流不通過前述空氣清淨化裝置地至前述除濕裝置;
氣流限制裝置,係限制在前述第二風路之前述氣流的流動;
壓縮機,係向前述除濕裝置供給冷媒;以及
控制裝置,係控制前述送風裝置、前述氣流限制裝置以及前述壓縮機;
前述控制裝置係因應於環境資訊及周圍資訊之至少一種資訊,控制前述氣流限制裝置。
[發明功效]
若依據本揭示,因為設置不通過空氣清淨化裝置之第二風路,所以向第二風路引導除濕用空氣,可進行除濕運轉。因此,與只使用第一風路來進行除濕運轉的情況相比,可減少壓力損失,而可降低運轉聲。進而,因為因應於環境資訊及周圍資訊之至少一種資訊,控制裝置控制在第二風路之氣流,所以可高效率地進行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
以下,參照附加之圖面,說明實施形態。在各圖之相同的符號係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當的部分。又,在本揭示,係適當地簡化或省略重複之說明。此外,本揭示係可包含在以下之實施形態所說明的構成中可組合的構成之所有的組合。
實施形態1
圖1至圖20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此外,除濕機之構造物的大小及位置係在圖示之例子與實際可能相異。又,為了便於說明,亦有在各圖面適當地省略記載的情況。
圖1係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的正視圖。圖2係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的縱向剖面圖。圖2係在圖1所示之A-A線的剖面圖。圖3係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的水平方向剖面圖。圖3係在圖1所示之B-B線的水平剖面圖。圖4係將圖3之一部分放大地表示的剖面圖。
在本揭示,係原則上,以將除濕機1放置於地板面等之水平面的狀態為基準,說明此除濕機1。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係以吸入口11所存在之面是正面(前面)為前提來說明。但,本除濕機1係在實際上使用的場面,形成吸入口11之面係成為背面。
首先,說明圖1。
除濕機1係具備箱10。箱10係構成框體3之一部分,而框體3係形成除濕機1之外殼。框體3係具有底板4,其係安裝後述之複數個腳輪20。藉箱10與底板4,形成中空之箱形的框體3。
在底板4,係亦可在前後左右彼此分開之位置,各配置一個腳輪(caster)20,其係用以使除濕機1移動。在底板4,係載置後述之電動壓縮機6等的重物。因此,在底板4,係使用強度(剛性)比箱10更大之金屬製板。
箱10係藉由以螺絲等之結合件(未圖示)將複數片金屬製薄板之端部相結合,被組裝成一個箱形形狀。或者,箱10係藉由以螺絲等之結合件(未圖示)將複數個構件結合,被組裝成一個箱形形狀,此複數個構件係藉使用熱可塑性樹脂(塑膠)材料之一體成形所形成。
在實施形態1,箱10係具有後箱10B及前箱10F。後箱10B係形成箱10之背面部分的構件。前箱10F係形成箱10之前面部分的構件。前箱10F係藉例如螺絲等之結合件(未圖示)被固定於後箱10B。
在後箱10B與前箱10F之上端部,係連結平板上的上箱10U。上箱10U係由前方部10UF與後方部10UB之2個所構成。前方部10UF與後方部10UB後以從前後相向之形式抵接,並構成一個平坦的面。此面係成為箱10本身的頂面。
在箱10,係形成吸入口11及吹出口12。吸入口11係用以從箱10之外部向內部取入空氣的開口。吹出口12係用以從箱10之內部向外部送出空氣的開口。
在實施形態1,吸入口11係在前箱10F之中央部分被形成為正方形的窗形。吹出口12係被形成於箱10之頂面部分。吹出口12係上箱10U之後方部10UB整體如圖16所示,以前方端部為支點向上方向打開至固定角度,藉此,被打開。
吸入口11係如圖1所示,在從前方觀察框體3的情況,是正方形。此吸入口11係亦可是長方形,亦可是圓形。吸入口11係亦可直接利用在框體3的前箱10F所形成之正方形的窗,亦可使框狀之框架與此窗之內側嵌合,而利用此框架之內側,作為吸入口11。
除濕機1係具備吸入口蓋11A,其係覆蓋吸入口11。吸入口蓋11A係例如被形成為格子狀。或者,亦可吸入口蓋11A係整體是細的百葉窗(百葉窗形狀)。此吸入口蓋11A係防止異物經由吸入口11向箱10之內部侵入。吸入口蓋11A係例如藉螺絲等之固定件被固定成對後箱10B拆裝自如。
吸入口蓋11A係安裝「網」(net),其係用以防止異物侵入其表面整體。或者,亦可吸入口蓋11A係以塑膠材料藉一體成形形成。吸入口蓋11A係可防止例如在空氣中揚起之大的異物(紙屑或衣物等之纖維屑等)侵入框體3之內部。但,此吸入口蓋11A係壓力損失小,微粒子等之空氣淨化作用亦缺乏者,不是後述之空氣清淨化裝置的一種。本實施形態之「空氣清淨化裝置」係活性碳過濾器42與HEPA過濾器41。
在圖1,符號11A1係構成吸入口蓋11A之縱板。在圖1,符號11A2係構成吸入口蓋11A之橫板。藉這些縱板11A1與橫板11A2,在吸入口蓋11A,係劃分形成多個通風用之窗5。
在圖1,符號6係電動壓縮機。電動壓縮機6係往復式或旋轉式等之任一形式都可。此電動壓縮機6係具有馬達(未圖示),並在與後述之蒸發器31及凝結器32連結的冷媒配管(亦稱為「冷媒迴路」)22中,使冷媒強迫地進行循環。即,電動壓縮機6係在以冷媒配管22連接蒸發器31或凝結器32等所構成的冷凍循環,壓縮冷媒並供給。
電動壓縮機6之馬達(未圖示)係藉來自後述之驅動電路27的供給電力,可改變每單位時間之轉動圈數。若此轉速變化,可改變冷媒之供給性能。而可增減(調整)冷卻性能。主控制裝置18係指定對驅動電路27之驅動頻率,來控制電動壓縮機6之馬達(未圖示)的轉速。
在圖1,符號7係貯水槽。在貯水槽7,係伴隨除濕動作而在蒸發器31之外部表面所產生的排水直接滴下並被引導。或者,藉如導水管之導板將排水引導至此貯水槽7內。此外,貯水槽7係可從取出口(未圖示)向框體3之外取出,此取出口係形成於後箱10B或箱10之側面。此外,此取出口係除了在取出貯水槽7時以外,被開閉自如之門(未圖示)覆蓋。
其次,說明圖2。
除濕機1係具備百葉窗13。
百葉窗13係在本實施形態1,如上述所示,只由上箱10U之後方部10UB的一片構成。此外,亦可百葉窗13係由複數片板狀之構件構成。百葉窗13係用以調整從吹出口12送出空氣之方向。百葉窗13係在吹出口12的附近被配置成開閉自如。
百葉窗13係藉所連結之百葉窗驅動用馬達(未圖示)變更姿勢。藉百葉窗驅動用馬達(未圖示),百葉窗13係對吹出口12之傾斜角度以數階段以上變化。藉此,可調整從吹出口12所吹出之空氣(氣流AF)的方向。此外,百葉窗驅動用馬達(未圖示)係根據來自控制基板(未圖示)之驅動信號,控制運轉。此控制基板(未圖示)係被收容於基板盒16中,此基板盒16係由金屬製之板或不燃性之耐熱塑膠製箱所形成。
除濕機1係具備操作通知部15。操作通知部15係由輸入操作部17(參照圖11)與通知部23(參照圖11)所構成,此輸入操作部17係使用者用以操作除濕機1。通知部23係以文字等之可見資訊向使用者顯示除濕機1之狀態等。又,通知部23係用聲音亦可通知。在面向操作通知部15之箱10的內部,係配置操作顯示板8,其係控制操作通知部15。在操作顯示板8,係配置運轉開關,其係使除濕機1之運轉開始/停止。此外,亦可操作顯示板8係由操作基板8A與顯示基板8B之2片以上構成,此操作基板8A係組裝後述之輸入操作部17的電路元件,此顯示基板8B係組裝與後述之顯示部23D相關的電路元件。
操作顯示板8係具有運轉模式切換開關17S(參照圖11),其係將運轉模式切換成「除濕運轉模式」、「空氣清淨運轉模式」以及「除濕空氣清淨運轉模式」之3種中的任一種模式。
操作顯示板8係分別具有通知部23(參照圖11)與輸入操作部17。在通知部23,係在操作通知部15,在上箱10U之前方部10UF(上壁面)的下方,配置液晶之顯示部23D,其係可顯示資訊。顯示部23D之顯示資訊係透過前方部10UF,被顯示於上箱10U的上方。經由操作通知部15之顯示部23D,向框體3之外部顯示除濕機1之運轉條件、運轉狀態等。操作顯示板8係在前箱10F之內側頂部的附近,被配置成水平。
在操作顯示板8之下方空間,配置電源基板(未圖示)與基板盒16,此基板盒16係收容一片或複數片控制基板。在此控制基板,係分別組裝後述之風扇21用的驅動電路28與電動壓縮機6用的驅動電路(變頻器電路)27。
作為送出空氣之裝置,在箱10之內側的後部,係具備風扇21(轉動葉片)。風扇21係向箱10之內部取入空氣,並向箱10之外部送出所取入之空氣的裝置。風扇21係轉動,而在從吸入口11至吹出口12之風路,產生從吸入口11往吹出口12之氣流AF。
在箱10之內部,係收容馬達21A。馬達21A係使風扇21轉動之裝置。在實施形態1,風扇21與馬達21A係被配置於框體3之後部。即,被配置於除濕機1之背面側。馬達21A係經由在水平方向延伸之轉軸21B,與風扇21之轉動中心部連接。馬達21A之轉動動作係藉後述之驅動電路28(參照圖11)所控制。即,藉驅動電路28,馬達21A係轉動之開始、停止以及轉速分別受到控制。
風扇21係西洛哥風扇(多葉片風扇),並藉轉軸21B固定轉動之中心部。風扇21係從前方向後述之風扇箱36之內部吸入空氣,並從吹出口12吹出此空氣。
風扇箱36係包圍風扇21與馬達21A。在風扇箱36之前方側的壁面,在與風扇21對應之位置形成鐘形口部37。此鐘形口部37係圓形之大的開口,口緣部向下風側大為彎曲。鐘形口部37係圓滑地吸入通過凝結器32之氣流。
除濕機1係作為除去空氣中所含之水分的除濕裝置之一,包括蒸發器31、凝結器32、電動壓縮機6以及降壓裝置(未圖示)。蒸發器31及凝結器32係與電動壓縮機6及降壓裝置(未圖示)一起形成冷媒迴路。
蒸發器31、凝結器32、電動壓縮機6以及降壓裝置(未圖示)係被收容於箱10之內部。蒸發器31與凝結器32係如圖2所示,以塞住鐘形口部37之前方側的方式,分別被垂直地設置。電動壓縮機6係如在圖1以虛線所示,被設置於箱10之底部。
在圖2,符號38係平板形狀之整流構件,例如由熱可塑性塑膠材料形成整體。在此整流構件38,係如圖4所示,形成在縱向與橫向相交的框38B,在此框38B之間,係形成多個透氣窗38A。即,各透氣窗38A係彼此獨立之開口部。透氣窗38A係在整流構件38之整體,在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有規則地被配置。
框38B之前後、左右的面係為了使氣流AF成直線地流動,成為固定的長度D5(參照圖4)之平坦的導面。長度D5係被設定成位於例如10mm~15mm之範圍的一個尺寸(例如12mm)。又,透氣窗38A之口徑(開口面積)係在整流構件38之整體,被設定成均勻。
此整流構件38係隔著第一空間33,與蒸發器31之前面相向,此蒸發器31係後述之熱交換器的一部分。即,整流構件38係隔著既定距離D3(參照圖5、圖6),與蒸發器31相向。
又,此整流構件38係在與活性碳過濾器42的背面之間,隔著第二空間34相向,而此活性碳過濾器42係後述之空氣清淨過濾器(空氣清淨化裝置)的一部分。即,整流構件38係隔著既定距離D4,與活性碳過濾器42的背面相向。
蒸發器31、電動壓縮機6、凝結器32以及降壓裝置(未圖示)係經由冷媒配管(未圖示)等依序地被連接。在由蒸發器31、電動壓縮機、凝結器32以及降壓裝置(未圖示)所形成的冷媒迴路,係來自電動壓縮機6之冷媒流動。
蒸發器31及凝結器32係熱交換器,其係用以在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在圖1所說明之電動壓縮機6係壓縮冷媒之裝置。降壓裝置(未圖示)係使冷媒降壓之裝置。降壓裝置(未圖示)係例如是膨脹閥或毛細管。
又,除濕機1係作為除去空氣中的塵埃或臭味之空氣清淨化裝置的一例,包括是空氣清淨過濾器的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此空氣清淨過濾器係用以使空氣成為清淨。HEPA過濾器41及活性碳過濾器42係被收容於箱10之內部。在實施形態1,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係在前箱10F之內部,被收容於吸入口11與整流構件38之間。
HEPA過濾器41係收集空氣中之細塵埃的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42係使空氣中之臭味脫臭的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42係如上述所示,被配置成與整流構件38之前面分開僅既定距離D4的空間(後述之「第二空間34」)。
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係在自前箱10F拆下吸入口蓋11A之狀態,通過吸入口11可插入至整流構件38的前方位置。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係拆裝自如地可設置於箱10之內部。
整流構件38係亦兼具保護構件,其係在自後箱10B拆下HEPA過濾器41及活性碳過濾器42之狀態, 用以避免使用者接觸蒸發器31。因此,使用者之手指等從前方推,亦此手指係不會與蒸發器31接觸。
在實施形態1,在箱10之內部,係形成風路,其係從吸入口11往吹出口12相通。在此風路之內部流動的氣流AF係從吸入口11,按照吸入口蓋11A、HEPA過濾器41、活性碳過濾器42、蒸發器31、凝結器32以及風扇21之順序流動。形成一連串之風路,其係從吸入口11所進入之空氣通過空氣清淨過濾器(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後,從熱交換器(蒸發器31等)流至風扇21之側。
此處,使用在從吸入口11往吹出口12相通之風路流動的氣流AF,決定上游側與下游側。例如,將對熱交換器(蒸發器31等)吸入口11所在之側當作上游側。又,將對熱交換器(蒸發器31等)吹出口12所在之側當作下游側。
在圖2,符號62係塵埃感測器。此塵埃感測器62係在箱10之內部,被配置於最上部。箱10之中在塵埃感測器62的附近部分,係設置口徑小的開口62A(未圖示),其係塵埃感測器62用以與箱10之外側連通。藉塵埃感測器62與後述之主控制裝置18,取得塵埃檢測資訊,並可測量設置除濕機1的室內空間之塵埃的量與濃度。塵埃感測器62係具有檢測出例如0. 1μm之粒子的性能。塵埃感測器62之偵測結果係由主控制裝置18取得,並可在配置於操作顯示板8之顯示部23D顯示此取得之塵埃檢測資訊。
在圖2,符號63係氣體感測器。此氣體感測器63係在比吸入口11下方之位置,被配置於箱10之內部。在氣體感測器63的附近之箱10的壁面,係設置口徑小的開口63A(未圖示),其係用以將此箱10之外側與氣體感測器63連通。藉氣體感測器63與主控制裝置18,取得氣體檢測資訊,並可測量室內之空氣的臭味。氣體感測器63之測量結果係由主控制裝置18取得,此取得之氣體檢測資訊係可顯示於此顯示部23D,其係配置於操作顯示板8。
在圖2,符號26係無線通訊部(無線通訊模組),其係被收容於箱10之內部的頂部附近。無線通訊部26係在與區域網路設備之間可進行無線通訊,此區域網路設備係在有除濕機1之家庭內或事務所所設置的無線路由器(未圖示)等。亦有無線通訊部26係經由區域網路設備與網際網路線路(未圖示)連接的情況。
因此,無線通訊部26係經由網際網路線路,可與位於遠地之智慧型手機等之資訊處理終端機(未圖示)及其他的通訊機器收發資訊。此外,區域網路設備係控制家庭內或事務所內部之總電力使用量的指令裝置、或收集複數台電器之資訊並令連繫之綜合管理裝置等都可,又,有亦稱為「存取點」的情況。
如圖2所示,馬達21A之轉軸21B係在水平方向延伸。HL係貫穿此轉軸21B的中心之水平的中心線。此中心線HL之位置係位於吸入口11之在上下方向的中心部。即,轉軸21B位於高度尺寸是H1的吸入口11中之其1/2之高度的位置。
其次,說明圖3。
在圖3,在HEPA過濾器41及活性碳過濾器42之左右,係有鄰接之旁通風路43。旁通風路43係在前箱10F之內部,在吸入口11之高度方向的整個區域所設置之空間。
旁通風路43係如圖3所示,從吸入口11向後方延伸之風路。即,是從前方向後方延伸之寬度窄的通路。在圖3,符號46係風洞,其係從吸入口11之口緣部向後方延伸。風洞46係由薄板金屬製之構件或熱可塑性塑膠製之構件形成整體。
風洞46之前方端部、與HEPA過濾器41的左右兩側面之間的空隙係成為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反之,風洞46之後方端部係與整流構件38之外周端部接觸,以免在途中氣流AF向外側洩漏。風洞46之後方端部與活性碳過濾器42的左右兩側面之間的空隙係成為旁通風路43之出口43B。
從以上之說明得知,從吸入口11往吹出口12相通之風路係由主風路44與旁通風路43之2條所構成。主風路(亦稱為「第一風路」)44係從吸入口11通過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並至整流構件38之風路。旁通風路(亦稱為「第二風路」)43係從吸入口11不通過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地至前述整流構件38之風路。
主風路44與旁通風路43係在整流構件38之正前匯流。在圖3,W5係吸入口11之正面寬度尺寸。換言之,係橫向寬度尺寸。在本實施形態1,W5係315mm。在圖3之HL係如圖2所示,是貫穿馬達21A之轉軸21B的中心之中心線。
在圖3,符號51係進行開閉動作之氣流限制裝置,其係實質上開閉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而限制旁通氣流AF2之流動。此氣流限制裝置51係分別被配置於吸入口11之左右,在圖4詳細地說明之。
其次,說明圖4。圖4係將圖3之E部分放大的橫向剖面圖。
如圖4所示,旁通風路43係氣流AF不通過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地向下游流動之風路。相對於此旁通風路43,氣流AF通過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風路是主風路44。
旁通風路43係隔著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兩者,分別被形成於其右側與左側。即,旁通風路43與主風路44係鄰接並被配置成在前後方向平行。
又,在旁通風路43之外側係有藉風洞46所固定之壁,但是,在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所在之內側係壁不存在。即,在旁通風路43與主風路44之邊界係無被固定之物體。可是,通過旁通風路43之氣流(以下,稱為「旁通氣流」,符號係使用AF2)、與通過主風路44之氣流(以下,稱為「主氣流」,符號係使用AF1)係在HEPA過濾器41及活性碳過濾器42之內部是不匯流。
如圖4所示,藉由將是不通過空氣清淨過濾器之風路的旁通風路43、與是通過空氣清淨過濾器之風路的主風路44配置成鄰接。可緊湊地構成除濕機1中之風路,而除濕機1可小形化。此外,在從前面(正面)觀察除濕機1的情況,旁通風路43之在縱向(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係設定成與HEPA過濾器41之在縱向(上下方向)的長度同程度較佳。關於這些尺寸關係,係在圖5與圖6詳細地說明。
在旁通風路43流動之旁通氣流AF2、與在主風路44流動之主氣流AF1係在活性碳過濾器42之下游的空間,即第一空間33與第二空間34匯流,此第一空間33係以整流構件38為起點並相距僅距離D3,此第二空間34係以整流構件38為起點並具有距離D4之間隔。
即,旁通氣流AF2與主氣流AF1係在蒸發器31之正前匯流,然後係在位於箱10之內部的一條風路中流動,此蒸發器31係被配置於活性碳過濾器42之下游。此外,在主風路44流動之主氣流AF1中通過接近活性碳過濾器42之左右端部的部分之主氣流AF1係在剛通過活性碳過濾器42後,在通過整流構件38之左右端部時與旁通氣流AF2匯流。
在以上所說明的構成,係設置第一空間33及第二空間34,但是,只要可使在旁通風路43與主風路44流動之氣流在蒸發器31之正前匯流即可。因此,至少有第一空間33即可。在第一空間33無法確保充分之大小的情況,係設置第二空間34即可。例如,在設想承受主氣流AF1通過時之空氣阻力的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向下游側移動或彎曲而成為與整流構件38接觸之狀態的情況, 係設置第二空間34即可。
在風洞46之旁通氣流AF2的下游側,係形成導風面46A。在風洞46,係在與整流構件38連結之位置,設置左右一對的導風面46A。此導風面46A係如圖4所示,在平面上觀察的情況,對稱地(以相同之角度)傾斜成接近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
導風面46A係用以向熱交換器(蒸發器31等)的上風側之前面的中心方向引導通過旁通風路43而來的旁通氣流AF2。換言之,具有以下之功能,向貫穿馬達21A之轉軸21B的中心之中心線HL側,稍微改變旁通氣流AF2之行進方向。
圖4所示之此導風面46A係以平坦之一個傾斜面構成整體。藉由調整此傾斜面之法線方向(傾斜角度),可調整引導旁通氣流AF2之方向。此外,因為此導風面46A係由在途中無凹凸部之一個面所構成,所以旁通氣流AF2流動時之阻力小,又亦不會產生不必要之擾流。
又,亦可由曲面構成導風面46A。藉由調整曲面之曲率,可調整導風面46A所引導之旁通氣流AF2的擴大。依此方式,因為在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之一部分,在熱交換器(蒸發器31等)的上風側,設置在既定方向(在圖3,係中心線HL方向)引導旁通氣流AF2之導風面46A,所以可使通過旁通風路43之旁通氣流AF2高效率地流入熱交換器,而可改善除濕效率。
繼續說明圖4。
在旁通風路43,係設置氣流限制裝置51。氣流限制裝置51係在圖10詳細地表示,具有板狀之擋葉或隔板,其係開閉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將此擋葉或隔板統一地稱為開閉器51S。
開閉器51S係被配置於比吸入口蓋11A更下游側。開閉器51S係其一端部被轉軸51E(參照圖10)軸支。開閉器51S係藉成為開閉裝置之驅動用的馬達51B(參照圖10)在打開位置與封閉位置被固定,又,被驅動成在那些打開位置與封閉位置之間的特定位置亦維持停止狀態。在氣流限制裝置51,係具有決定功能與調整功能,此決定功能係可決定在旁通風路43旁通氣流AF2是否流動,此調整功能係可調整在旁通風路43流動之旁通氣流AF2的量。
其次,說明圖5。圖5係在與圖3相同之橫向剖面圖,追加了尺寸的圖。
D1係表示凝結器32之在前後方向的厚度(進深尺寸),是51mm。D2係表示蒸發器31之在前後方向的厚度(進深尺寸),是38mm。在此蒸發器31,係在前後配置2列(2層)之冷媒配管22。依此方式,因為將冷媒配管22設置成2層,所以冷卻性能比1層高。此外,在各圖,係為了簡化說明,蒸發器31與凝結器32係未畫成與實際之厚度成正比的大小,並在這些圖係畫成同等之大小。
D4係活性碳過濾器42與整流構件38之相向間隔(距離),是15mm。此外,此相向間隔D4係在整流構件38之整體,不必總是完全相同。在活性碳過濾器42因氣流AF之通過而向下游側局部地彎曲的情況,在此部分係相向間隔D4可能成為稍小。
D3係此整流構件38與此蒸發器31之間的相向間隔(距離),是10mm。此外,在蒸發器31,係如圖7所示,被稱為板散熱片之熱交換用之金屬製的薄板31F以1mm以下之微小間隔(間距)排列無數片,並將冷媒配管22配置成貫穿之。相向間隔D3係此薄板31F與整流構件38之間隔。
W1係從吸入口11之橫向寬度尺寸(正面寬度尺寸),除去此氣流限制裝置51所封閉的部分之實質上之主風路44的橫向寬度尺寸,被設定成255mm。W5係吸入口11的橫向寬度尺寸(正面寬度尺寸),被設定成315mm。
其次,說明圖6。圖6係與圖5相同之位置的橫向剖面圖,係虛擬地分離主要之元件,並使各部分之尺寸成為明確的圖。W2係蒸發器31的橫向寬度尺寸,被設定成270mm。W3係凝結器32的橫向寬度尺寸,被設定成270mm。
W4係鐘形口部37之開口的口徑(直徑),被設定成230mm。BL係
貫穿此鐘形口部37之開口的(在上下、左右之)中心點之在前後方向延伸之水平的基準線。
W6係後部風洞47(參照圖4)之窗47A的橫向寬度尺寸,被設定成270mm,此後部風洞47係包圍整流構件38之左右。整流構件38被嵌入此窗47A之中。H2係後部風洞47之窗47A的高度尺寸。此高度尺寸H2係與蒸發器31之高度尺寸H3相同,是252mm。
凝結器32與蒸發器31係各自之橫向寬度尺寸是270mm。凝結器32與蒸發器31係被配置成在前後方向接近,且,在從前方觀察的情況,似乎在相同之位置重疊的狀態。又,整流構件38之橫向寬度尺寸W6A亦根據與窗47A嵌合之關係,是接近尺寸W6之270mm的尺寸。整流構件38、蒸發器31以及凝結器32之3個元件係對準後部風洞47之窗47A的位置,成為在前後方向排成一列之狀態。
又,整流構件38、蒸發器31以及凝結器32之3個元件係對準基準線BL,成為在前後方向排成一列之狀態。在從吸入口11觀察的情況,整流構件38、蒸發器31、凝結器32以及鐘形口部37之4個元件係排列成在一條直線(基準線BL)之上重疊。
進而,在基準線BL之上,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兩者成為在一條直線上重疊的位置關係。因此,因為從吸入口11所吸入之氣流AF係通過旁通風路43與主風路44之任一風路,都在以基準線BL為中心的範圍從前方向後方成直線地流動,所以風路阻力小,而可提高運轉效率。
從以上之說明得知,水平之基準線BL是貫穿鐘形口部37之開口的中心點之直線,同時亦是貫穿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各自的中心點之直線。因此,基準線BL係亦稱為空氣清淨化裝置(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中心線。
基準線BL係位於與貫穿轉軸21B的中心之中心線HL一致的位
置。整流構件38、蒸發器31、凝結器32、HEPA過濾器41以及活性碳過濾器42係在基準線BL之上,有各自的中心部。換言之,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係分別被配置成隔著基準線BL成為左右對稱。
其次,說明圖7。圖7係蒸發器31之簡略立體圖。圖7係表示整流構件38之橫向寬度尺寸W6等與蒸發器31之關係。
在圖7,W2係蒸發器31的橫向寬度尺寸,如上述所示,被設定成270mm。冷媒配管22係在前後2階段(2層)貫穿此蒸發器31之中。冷媒配管22係一面從蒸發器31之第一既定位置蛇行至第二既定位置一面貫穿。冷媒配管22係在途中一部分如圖7所示,突出成彎曲形狀。
圖7所示之冷媒配管22的突出量L2係在蒸發器31的右側是14mm,而在左側係成為26mm。蒸發器31的高度尺寸H3是252mm。
另一方面,包圍整流構件38之左右的後部風洞47之窗47A的橫向寬度尺寸W6係如上述所示,被設定成270mm。OB係在從前方觀察蒸發器31的情況之在左右與上下的中心點(第二中心點)。CL1係水平地穿過蒸發器31之第二中心點OB之水平中心線。CV2係垂直地穿過蒸發器31之第二中心點OB之垂直中心線。此外,D2係蒸發器31之進深尺寸,如上述所示,是38mm。
其次,說明圖8。圖8係說明構成空氣清淨化裝置之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兩者之大小的立體圖。
說明圖8(A)。
活性碳過濾器42係由過濾器本體42A與框體42B所構成,此過濾器本體42A係發揮塵埃收集與臭味成分之吸附功能,此框體42B係保護此過濾器本體42A之全周緣。過濾器本體42A係其本身是具有柔軟性,但是,藉由與框體42B成為一體化,賦與固定的剛性,在使用者進行更換作業時亦易於處理。
W8係框體42B的橫向寬度尺寸,被設定成255mm。即,此框體42B之橫向寬度尺寸W8係如在圖5與圖6之說明所示,被設定成與實質上之主風路44的橫向寬度尺寸W1(255mm)相同的大小。
H4係框體42B的高度尺寸,被設定成252mm。即,是與在圖7所說明之後部風洞47之窗47A的(內側)高度尺寸H2相同的大小。又,此高度尺寸H4係與蒸發器31之高度尺寸H3相同的大小。
D6係框體42B的進深尺寸。換言之,是在從左右方向觀察之情況的「厚度」,被設定成5mm~15mm中之一個尺寸(例如10mm)。此外,過濾器本體42A係與框體42B同等之進深尺寸。活性碳過濾器42之進深尺寸係根據框體42B之進深尺寸D6決定。此外,在從前方觀察框體42B的情況之僅此框體42B的厚度係約數mm。
其次,說明圖8(B)。
HEPA過濾器41係由過濾器本體41A與框體41B所構成,此過濾器本體41A係發揮塵埃收集功能,此框體41B係保護此過濾器本體41A之全周緣。過濾器本體41A係其本身是具有柔軟性,但是,藉由與框體41B成為一體化,賦與固定的剛性,在使用者進行更換作業時亦易於處理。
W9係框體41B的橫向寬度尺寸,被設定成255mm。即,此框體41B之橫向寬度尺寸W9係如在圖5與圖6之說明所示,被設定成與實質上之主風路44的橫向寬度尺寸W1(255mm)相同的大小。
H5係框體41B的高度尺寸,被設定成252mm。即,是與在圖7所說明之後部風洞47之窗47A的(內側)高度尺寸H2相同的大小。又,此高度尺寸H5係與蒸發器31之高度尺寸H3相同的大小。
D7係框體41B的進深尺寸。換言之,是在從左右方向觀察之情況的「厚度」,被設定成20mm~40mm中之一個尺寸(例如30mm)。此外,過濾器本體41A係與框體41B同等之進深尺寸。HEPA過濾器41之進深尺寸係根據框體41B之進深尺寸D7決定。此外,在從前方觀察框體41B的情況之僅此框體41B的厚度係約數mm。
其次,說明圖9。圖9係從正面側觀察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的情況之吸入口11部分的尺寸說明圖。圖9係與圖1相同之位置的正視圖,但是,為了表示尺寸關係,吸入口11等之大小係以虛線之框表示。
在圖9,CL1係在從前方觀察箱10的情況,穿過吸入口11之中心點(第一中心點)OA的水平中心線。CV2係貫穿吸入口11之中心點(第一中心點)OA的垂直中心線。
H1係如在圖2之說明所示,是吸入口11之在高度方向之實質上的最大尺寸,是270mm。W1係如在圖5與圖6之說明所示,是實質上之主風路44的橫向寬度尺寸,被設定成255mm。W5係吸入口11之橫向寬度尺寸(正面寬度尺寸),被設定成315mm。W7係在吸入口11之左右分別所設置的旁通風路43之入口部分的橫向寬度尺寸,各自被設定成30mm。
圖9之第一中心點OA的位置與圖7之第二中心點OB的位置係在從前方觀察的情況,是完全重疊之同一位置。換言之,第二中心點OB位於從前方貫穿第一中心點OA之水平的直線之上。
其次,說明圖10。圖10係說明實施形態1之氣流限制裝置51之動作的模式圖。
擋葉形狀或平板形狀之開閉器51S係被馬達51B(例如步進馬達)之轉軸51E支撐一端部。在圖10,開閉器51S係如以虛線所示,位於從旁通風路43在橫向所退避的「打開位置」OP。開閉器51S係被馬達51B驅動時,移至封閉高度尺寸為H1(270mm)、入口43A之橫向寬度尺寸為W7(30mm)之旁通風路43的位置(封閉位置CL)。即,在最大限度移動的情況,在封閉位置CL,維持此封閉狀態。
此外,在開閉器51S,係未被要求在封閉位置CL將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完全地封閉成封閉狀態。在封閉位置CL在開閉器51S之周圍發生微小的間隙,亦在除濕機1之基本性能上係不成問題。此外,亦可在入口43A設置以具有彈性之矽橡膠材料等所形成的密封構件,並作成開閉器51S與此密封構件密接,以提高封閉時的氣密性。
在圖10,符號51C與符號51D係在電性上偵測開閉器51S位於打開位置OP與封閉位置CL的感測器。感測器51C、51D係例如是紅外線等之光感測器或磁性偵測感測器。這些感測器51C、51D之偵測信號係被輸入開閉偵測部53,最後作為開閉偵測信號,被輸入後述之主控制裝置18(參照圖11)。
其次,說明圖11。圖11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1之主要之控制相關元件的方塊圖。此外,在圖10所說明之感測器51C、51D係省略圖示。
主控制裝置18係具備控制除濕機1之整體的功能。主控制裝置18係包括控制構成除濕機1之各部的動作之驅動電路、電源電路、組裝感測器等之電子元件的電子電路基板、在此電子電路基板所組裝之微電腦等的CPU(中央處理裝置)24以及ROM、RAM等的記憶裝置。在CPU24,係具備定時器部24T,其係用以發揮運轉時間等之時間測量功能。
主控制裝置18係接受與輸入操作部17之操作對應的輸入指令信號,並向電動壓縮機6之驅動電路(變頻器電路)27發出指令信號。又,向驅動電路28發出指令信號,而控制風扇21之馬達21A的運轉。進而,主控制裝置18係為了控制氣流限制裝置51,而向驅動電路29發出指令信號。
主控制裝置18係對無線通訊部26,發出資訊之傳送與接收所需之各個的指令信號。又,在不一直使用無線通訊部26的情況,亦對此無線通訊部26發出停止電源之供給的指令信號、與使此電源之供給開始的指令信號。
又,主控制裝置18係在從輸入操作部17受理使用者之指令的情況,亦有發出經由後述之區域網路設備與網際網路線路(未圖示)連接的指令,而從外部取得所需之「控制資料」與「通知資料」(這些資料係在後面說明)的情況。
進而,根據來自開閉偵測部53、室溫感測器35、塵埃感測器62、濕度感測器61以及氣體感測器63之檢測信號,主控制裝置18係分別控制驅動電路(變頻器電路)27與氣流限制裝置51之驅動電路29。接受來自驅動電路29之驅動指令的氣流限制裝置51係開閉器51S(參照圖10)及馬達51B等。
在輸入操作部17,係具有運轉模式切換開關17S。通知部23係具有顯示部23D與聲音通知部23V。
主控制裝置18係具有記憶裝置25,其係記憶在除濕機1之控制所使用之各種的「動作程式」及參數等的資料(以下,將這些資料總稱為「控制資料」)、及在顯示部23D與聲音通知部23V所使用之顯示畫面用顯示資料與聲音通知用之資料(以下,將這些資料總稱為「通知資料」)。此外,上述「動作程式」係亦稱為控制程式。以下,統一地稱為「程式」。
主控制裝置18係擔任主電腦之任務,此主電腦係綜合控制除濕機1之整體。亦可為了控制輸入操作部17、通知部23或電動壓縮機6之驅動電路27等,更設置與主控制裝置18有從屬關係之一個或複數個微電腦(亦稱為「副控制裝置」或「從屬微電腦」)。而且,亦可作成使副控制裝置專門擔任輸入操作之資訊處理、通知以及電動壓縮機6之驅動控制。
亦可圖11所示之各電路、元件、裝置之各構成元件係功能概念性者,在物理性上係未必如圖所示構成。這些各電路之功能係可分散及集中,具體之形態係不限定為圖示者。可因應於功能或動作狀況等,構成為將各功能之全部或一部分以任意的單位在功能性上或物理性上分散及集中。
定時器部24T、驅動電路29以及開閉偵測部53之各功能係藉處理電路所實現。實現各功能之處理電路係亦可是專用之硬體,亦可是執行記憶裝置25所儲存之程式的一個或複數個處理器。
又,亦可作成設置專用之處理單元,並向主控制裝置18輸入來自此處理單元之判定信號,而此處理單元係集中地收集室溫感測器35、塵埃感測器62、用以監視除濕機1之重要的部分(例如電動壓縮機6)之溫度的溫度感測器以及氣體感測器63等之各種感測器類的檢測資料,並判定運轉狀態之是否適當或異常之有無。此外,在此情況,處理單元係亦可是專用之硬體,亦可藉執行記憶裝置25所儲存之程式的處理器實現。
又,主控制裝置18之各功能係藉軟體、軔體、或軟體與軔體之組合所實現。軟體與軔體係被記述成程式,並被儲存於是記憶體之記憶裝置25。CPU(處理器)24係藉由讀出記憶裝置25所記憶之程式並執行,實現主控制裝置18的各功能。
此外,記憶裝置25係例如RAM、ROM、快閃記憶體、EPROM、EEPROM等之不揮發性或揮發性的半導體記憶體具有代表性。
進而,亦可記憶裝置25之資料及程式的一部分係除濕機1不保存,而由外部之記錄媒體(儲存體伺服器等)保存。在此情況,除濕機1係經由無線通訊部26,藉無線通訊或有線向外部之記錄媒體(儲存體伺服器等)存取,藉此,取得所需之資料或程式的資訊。
進而,亦可作成主控制裝置18、輸入操作部17以及通知部23等之動作程式係可更新成根據使用者或除濕機1之製造業者等的希望被適當地改善者。在此情況,例如,亦可作成除濕機1經由無線通訊部26,取得修正程式。
如圖11所示,在本實施形態1,除濕機1係具有濕度感測器61(參照圖3)。濕度感測器61係被配置於箱10之內部。在箱10之濕度感測器61的附近,係設置開口(未圖示),其係濕度感測器61用以與箱10之外側連通。藉濕度感測器61與主控制裝置18取得濕度檢測資訊,可測量室內之濕度。濕度感測器61之測量結果係藉顯示部23D所顯示,此顯示部23D係接受來自主之顯示指令。
在圖11,符號19係電源部,其係接受來自商用電源40之交流電力,並向各部分供給既定電壓之電力。此電源部19係例如,從商用電源40接受200V或220V、50Hz或60Hz之電力,變換成5V、15V、220V等之複數種電壓之交流電力或直流電力,並向主控制裝置18、驅動電路27、通知部23以及驅動電路29等供給。
在輸入操作部17,係配置電源開關用操作按鈕(未圖示),其係使用者可對位於電源部19與商用電源40之間的主電源開關(未圖示)進行開閉(ON-OFF)操作。
在圖11,符號13A係驅動電路,其係用以使在箱10之頂部所設置的前述百葉窗13開閉,符號13M係馬達,其係接受來自驅動電路13A之電力,並使百葉窗13進行開閉動作。
其次,說明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的運轉。在實施形態1,係在主控制裝置18之記憶裝置25記憶所預設之幾種「運轉模式」。
作為「運轉模式」之一例,有「除濕運轉模式」、「空氣清淨運轉模式」以及「除濕空氣清淨自動運轉模式」。圖12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1在除濕運轉時之動作步驟的流程圖。圖13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1在空氣清淨運轉時之動作步驟的流程圖。圖14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1在除濕空氣清淨運轉時之動作步驟的流程圖。
在除濕機1之停止運轉中,係藉主控制裝置18控制成壓縮機6之驅動用馬達(未圖示)、百葉窗13之驅動用馬達13M以及馬達21A全部停止。即,未向壓縮機6之驅動用馬達(未圖示)、馬達13M以及馬達21A供給電力。
因此,百葉窗13與開閉器51S係分別維持關閉吹出口12與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的狀態。
其次,使用圖12,說明使「除濕運轉模式」開始的情況。
「除濕運轉模式」係用以對室內進行除濕之運轉模式。例如,使用者使輸入操作部17之運轉開關(主電源開關)變成ON,起動主控制裝置18,藉此,可使除濕機1之運轉開始。
藉運轉模式切換開關17S選擇除濕運轉模式時,除濕機1係根據如以下所示之步驟,使除濕運轉開始。
首先,主控制裝置18係為了百葉窗13打開吹出口12,而使對百葉窗驅動用之馬達13M的通電開始,而控制百葉窗13之打開位置(步驟S001)。
馬達13M係例如,因為使用步進馬達,所以對應於來自驅動電路13A之驅動信號,在既定方向逐次轉動固定角度。根據此馬達13M之內部的機械構造,開環控制亦可進行高精度之定位。因應於來自驅動電路13A之脈波個數,馬達13M係以步進角度轉動。藉此,可將百葉窗13維持於打開至指定角度(例如,45度、60度或75度)之狀態。
接著,主控制裝置18係為了開閉器51S打開至打開位置OP(參照圖10),向驅動電路29發出指令信號,向馬達51B供給驅動電力,控制打開位置。
在馬達51B,係例如,因為使用步進馬達,所以對應於來自驅動電路29之驅動信號,開閉器51S係在既定方向逐次轉動固定角度。藉此轉動動作,打開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步驟S002)。
從主控制裝置18向驅動電路29發出驅動指令,這係如在圖10以虛線之箭號所示,信號亦被傳達至開閉偵測部53。從開閉偵測部53收到此信號之時間點,使感測器51C、51D起動。
在封閉旁通風路43的情況,與封閉位置CL對應之一方的感測器係偵測開閉器51S在既定位置從「存在之狀態」變成「不存在之狀態」。
與打開位置OP對應之另一方的感測器係偵測開閉器51S在既定位置從「不存在之狀態」變成「存在之狀態」。藉此,主控制裝置18係可判定開閉器51S已確實地打開旁通風路43。
如上述所示,因為在馬達51B使用步進馬達,所以對應於來自驅動電路29之驅動信號,開閉器51S係在既定方向逐次轉動固定角度。因此,亦可省略開閉偵測部53及感測器51C、51D。
在本實施形態1,係重視與除濕機1之基本功能相關之開閉器51S的開閉動作,為了在此開閉有某種不良的情況亦可進行安全之運轉,而設置開閉偵測部53及感測器51C、51D。
接著,主控制裝置18係在步驟S002判定開閉器51S之打開狀態後,對馬達21A進行轉動驅動,控制成風扇21以預設之強轉動的轉速轉動(步驟S003)。又,控制成驅動電動壓縮機6之驅動用馬達(未圖示)。藉此,電動壓縮機6開始進行冷媒之壓縮動作(步驟S004)。
主控制裝置18係利用濕度感測器61,掌握濕度。濕度感測器61係開始進行此濕度感測器61之周圍之空氣的濕度偵測動作,並向主控制裝置18傳送偵測資料。藉此,在主控制裝置18,判定是否濕度是50%以上(步驟S005)。在濕度是50%以上的情況,係使電動壓縮機6之驅動用馬達的驅動動作繼續,進行除濕運轉(步驟S006)。在固定時間後,回到步驟S005。
另一方面,在步驟S005之判定,在濕度是50%以下的情況,主控制裝置18係控制成停止電動壓縮機6之驅動用馬達的驅動,而電動壓縮機6停止進行冷媒壓縮動作(步驟S007)。在此時,主控制裝置18係控制成使風扇21之馬達21A的轉動驅動動作繼續,在固定時間後,回到步驟S005。
在以上的說明,係作為除濕運轉模式之可否運轉(判定基準)的一例,將濕度感測器61之濕度偵測的臨限值當作50%,但是,亦可臨限值係其他的值。
其次,使用圖13,說明「空氣清淨運轉模式」的情況。
「空氣清淨運轉模式」係用以使室內空氣成為清淨之運轉模式。例如,使用者使輸入操作部17之主電源開關變成ON,並以運轉模式切換開關17S選擇空氣清淨運轉模式時,除濕機1係根據如以下所示之步驟,使空氣清淨運轉開始。
首先,主控制裝置18係為了百葉窗13打開吹出口12,而向驅動電路13A傳送起動信號,使百葉窗驅動用之馬達13M的運轉開始。於是,百葉窗13係被打開至既定位置(步驟S101)。
接著,主控制裝置18係對馬達21A進行轉動驅動,控制成風扇21以預設之強轉動的轉速轉動(步驟S102)。主控制裝置18係向塵埃感測器62與氣體感測器63發出測量指令。塵埃感測器62與氣體感測器63係分別開始進行感測器之周圍的空氣之塵埃與氣體的偵測動作,並向主控制裝置18傳送。主控制裝置18係從所取得之資料,判定空氣之污染程度的大小(步驟S103)。
在步驟S103之判定,在判定空氣之污染程度小的情況,主控制裝置18係向驅動電路28發出變更轉速之指令,使以預設之強轉動運轉的風扇21以預設之弱轉動的轉速轉動。驅動電路28係控制成減少馬達21A之每單位時間的轉動圈數(步驟S104),進行空氣清淨運轉(弱)(步驟S105),在固定時間後,回到步驟S103。
另一方面,在步驟S103判定空氣之污染程度大的情況,主控制裝置18係因為從步驟S102之階段,風扇21以強轉動之轉速運轉,所以進行使此強運轉之動作繼續的空氣清淨運轉(強)(步驟S106)。即,對驅動電路28係不發出變更轉速的指令,並在固定時間後,回到步驟S103。
其次,使用圖14,說明「除濕空氣清淨運轉模式」的情況。
除濕空氣清淨運轉模式係因應於室內之濕度或空氣之污染的狀態,將除濕機1之運轉模式切換成除濕運轉模式或空氣清淨運轉模式等。例如,使用者使輸入操作部17之主電源開關變成ON,並以運轉模式切換開關17S選擇除濕空氣清淨運轉模式時。除濕機1係如以下所示使除濕空氣清淨運轉開始。
首先,主控制裝置18係向驅動電路28發出驅動指令,將百葉窗驅動用之馬達13M控制成百葉窗13打開吹出口12(步驟S201)。接著,主控制裝置18係為了開閉器51S打開,向驅動電路29發出驅動指令,控制開閉器51S之開閉用的馬達51B。藉此,打開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步驟S202)。
主控制裝置18係在判定開閉器51S進行打開動作至既定位置的情況,為了對馬達21A進行轉動驅動,向驅動電路28發出既定驅動指令。驅動電路28係將馬達21A之轉速控制成風扇21以預設之強轉動的轉速轉動(步驟S203)。
又,主控制裝置18係使電動壓縮機6之驅動用之馬達6M(未圖示)的運轉開始,控制成以既定轉速驅動此馬達6M。藉此,電動壓縮機6係使冷媒之壓縮動作開始(步驟S204)。
濕度感測器61開始進行濕度感測器61之周圍之空氣的濕度偵測動作,並向主控制裝置18傳送濕度偵測資料。主控制裝置18係判定是否濕度是50%以上(步驟S205)。
在濕度是50%以上的情況,係使電動壓縮機6之驅動用之馬達6M(未圖示)的驅動動作繼續。塵埃感測器62與氣體感測器63係開始進行各自之感測器之周圍的空氣之塵埃與氣體的偵測動作,並判定空氣之污染程度的大小(步驟S206)。在空氣之污染程度小的情況,係使步驟S202、S203、S204的動作繼續,進行除濕運轉(步驟S207)。而且,從步驟S206經過固定時間後,回到步驟S205。
在空氣之污染程度大的情況,主控制裝置18係將氣流限制裝置51之驅動用的馬達51B控制成關閉開閉器51S。而且,關閉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步驟S208)。進行除濕空氣清淨運轉「強」(步驟S209),從步驟S206經過固定時間後,回到步驟S205。
在步驟S205,在濕度是50%以下的情況,主控制裝置18係控制成停止電動壓縮機6之驅動用之馬達6M的驅動,而電動壓縮機6之冷媒壓縮動作停止(步驟S210)。
在此狀態,主控制裝置18係控制成塵埃感測器62與氣體感測器63開始進行各自之感測器之周圍的空氣之塵埃與氣體的檢測動作,並判定空氣之污染程度的大小(步驟S211)。
在空氣之污染程度小的情況,將馬達21A控制成風扇21以預設之弱轉動的轉速轉動(步驟S212),進行只送風而無除濕之循環運轉(步驟S213),經過固定時間後,回到步驟S205。
在空氣之污染程度大的情況,主控制裝置18係為了關閉開閉器51S,向驅動電路29發出封閉指令信號。驅動電路29係開始進行驅動用馬達51B的運轉,使開閉器51S移動至封閉位置CL。
藉以上的動作,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係被關閉(步驟S214)。風扇21係維持步驟S203之「強運轉」模式,而進行空氣清淨運轉「強」(步驟S215)。從步驟S214或步驟S215之時間點經過固定時間後,回到圖12之在除濕運轉模式的步驟S205。此外,作為切換成除濕運轉模式或空氣清淨運轉模式等之判定基準,將在步驟S205之濕度感測器61之濕度的臨限值當作50%,但是,亦可臨限值係其他的值。
依此方式,因為設置關閉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的氣流限制裝置51,所以可從旁通風路43及主風路44之任一風路易於選擇適合進行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的風路,而可得到使用方便性佳的除濕機1。
其次,說明圖15。圖15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1在開始運轉時之主控制裝置18之基本的動作步驟的流程圖。
首先,藉輸入操作部17使主電源開關(未圖示)變成ON,並操作運轉模式切換開關17S。依此方式,選擇「除濕運轉」或「空氣清淨運轉」等之運轉模式。
於是,從電源部19向主控制裝置18開始供給成為電源之電力。主控制裝置18係檢查在本身之內部構成是否無異常。
而且,在起始之異常判定無異常的情況,向驅動電路13A發出打開百葉窗13之指令信號(步驟S300)。
藉步驟S300,百葉窗13係藉馬達13M迅速地轉動至既定打開位置。又,主控制裝置18係向驅動電路29發出開閉器51S之打開指令信號。而且,藉定時器部24T使自此時間點之經過時間的測量開始(步驟S301)。
氣流限制裝置51之馬達51B係藉驅動電路29被開始驅動。開閉器51S係藉馬達51B以軸51E為中心只在約90度的範圍轉動至打開位置OP。藉此,打開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
接著,主控制裝置18係等待來自開閉偵測部53之打開偵測信號的到達,判定是否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被打開(步驟S302)。在此步驟S302之判定結果是「Yes」的情況,係向驅動電路28發出開始送風之指令信號。關於此情況之送風強度的指令係「強」,而以根據額定送風性能所決定之「強」運轉模式,風扇21開始運轉(步驟S303)。
另一方面,在步驟S302之判定結果是「No」的情況,係移至步驟S304。在步驟S304,係在自步驟S301之經過時間不超過預先決定之「基準響應時間」(例如10秒)的情況,再回到步驟S302,根據來自開閉偵測部53之打開偵測信號,判定有無開閉。
在步驟S304之處理,在自步驟S301之經過時間超過「基準響應時間」(例如10秒)的情況,判定因故而在氣流限制裝置51發生異常,並藉通知部23通知開閉器51S不打開。例如,在顯示部23D,以文字或圖通知。又,藉聲音通知部23V,以聲音通知「旁通風路未適當地打開」等。而且,在自這些通知的時間點經過固定時間後(例如30秒後),自動地使主電源開關變成OFF,而自動地結束運轉(步驟S305)。
此外,亦可替代步驟S305,為了只進行不使用旁通風路43之運轉而藉通知部23通知,然後,亦在從輸入操作部17未進行任何輸入的情況,係如步驟S305所示,自動地關閉電源。
其次,說明在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進行上述之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時之空氣的流動。圖16係表示除濕機1之空氣之流動的縱向剖面圖。圖17係表示除濕機1在除濕運轉時之空氣之流動的水平方向剖面圖。圖18係表示除濕機1在空氣清淨運轉時之空氣之流動的水平方向剖面圖。在圖17至圖18之箭號係表示除濕機1動作時之空氣的流動(氣流AF)。
在除濕運轉時,係在百葉窗13與開閉器51S打開後,馬達21A驅動,而風扇21開始轉動。然後,電動壓縮機6開始運轉。風扇21轉動時,在箱10之內部發生從吸入口11往吹出口12之氣流AF。在此時,因為開閉器51S係打開之狀態,所以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係被打開。已通過吸入口蓋11A之空氣係分支至旁通風路43與主風路44。
在旁通風路43與主風路44,係在從前方觀察除濕機1之情況的風路面積係主風路44比較大。如在圖9之說明所示,在從前方觀察除濕機1的情況之主風路44的投影面積係根據高度尺寸H1與橫向寬度W1而定。如上述所示,因為H1是270mm,W1是255mm,所以此兩者之乘積成為投影面積。
另一方面,旁通風路43之橫向寬度W7係30mm(參照圖9)。又,旁通風路43之高度尺寸H1係270mm。即,一條旁通風路43之投影面積係根據高度尺寸H1與橫向寬度W7(30mm)之乘積而定。
在主風路44,係因為配置具有定值以上之厚度的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所以氣流AF通過主風路44之壓力損失係比較大。因此,通過旁通風路43之旁通氣流AF2的量係比通過主風路44之主氣流AF1的量更大。
在主風路44,已通過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氣流(主
氣流AF1)係在整流構件38的附近,與已通過旁通風路43之旁通氣流AF2匯流。
旁通氣流AF2係不通過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地到達整流構件38之附近的氣流。旁通風路43係在構成其一部分的風洞46,具有導向蒸發器31之中心方向的導風面46A。因此,在旁通風路43從前方直線前進而來的氣流AF2係在是熱交換器的一部分之蒸發器31的上風側,向貫穿轉軸21B的中心之中心線HL(參照圖2、圖3)的方向改變前進路線。
換言之,氣流AF2係向在貫穿鐘形口部37之開口的中心點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水平的基準線BL之方向改變前進路線(參照圖4)。藉此,在整流構件38的附近,通過旁通風路43而來之旁通氣流AF2與通過主風路44之左右週邊部而來的主氣流AF1係被混合後,流入蒸發器31。
旁通氣流AF2係每單位時間的風量比通過主風路44之主氣流AF1更大。進而,旁通氣流AF2係風速比主氣流AF1更快。因此,在旁通風路43無導向熱交換器之中心方向的導風面46A的情況,係因為不僅壓力損失變大,而且流入熱交換器時之風速均衡差,所以熱交換效率變差。
在活性碳過濾器42之下游的空間,是熱交換器之一部分的蒸發器31與整流構件38係被配置成隔著第一空間33(間隔D3,10mm)相向。又,是空氣清淨過濾器之一部分的活性碳過濾器42與整流構件38係被配置成隔著第二空間34(間隔D4,15mm)相向。因此,已通過旁通風路43之旁通氣流AF2、與已通過主風路44之主氣流AF1在第二空間34與第一空間33之中被混合。藉此,可使流入蒸發器31之氣流AF高度均衡地分散並向蒸發器31供給,而可改善熱交換效率。
此外,第一空間33之間隔D3係10mm~15mm之範圍合乎實用。使此間隔D3變大時,框體3之進深方向的尺寸就變大。又,第二空間34之間隔D4係15mm~20mm之範圍合乎實用。使此間隔D4變大時,框體3之進深方向的尺寸就變大。
進而,因為在主風路44之左右的兩側平行地配置旁通風路43,所以與只在主風路44之單側配置旁通風路43的情況相比,可減少流入是熱交換器之一部分的蒸發器31之氣流之風量的偏倚,而可改善熱交換效率。
通過蒸發器31之空氣(氣流AF)係在與在此蒸發器31流動的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在蒸發器31,係如上述所示,藉降壓裝置(未圖示)所降壓之冷媒流動,此降壓裝置係設置於來自壓縮機6之冷媒所流動的冷媒迴路(未圖示)之中途。因此,在蒸發器31,係溫度比向箱10之內部所取入的空氣更低之冷媒流動。在蒸發器31流動之冷媒係從通過此蒸發器31之空氣吸熱。
如以上所示,通過蒸發器31之氣流AF係被在此蒸發器31流動之冷媒吸熱。即,通過蒸發器31之氣流AF係被在此蒸發器31流動之冷媒冷卻。藉此,通過蒸發器31之氣流AF所含的水分凝結,而發生結露。凝結之空氣中的水分係作為液體之水,從此空氣被除去。所除去之水係例如被貯存於貯水槽7(參照圖1),其係被設置於箱10之內部。此貯水槽7係可取出至箱10的外側。
已通過蒸發器31之空氣係被送往凝結器32。通過凝結器32之空氣與在此凝結器32之冷媒配管內流動的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在凝結器32流動的冷媒係被通過此凝結器32之空氣冷卻。通過凝結器32之空氣係被在此凝結器32流動的冷媒加熱。
已通過凝結器32之空氣係比除濕機1之外部的空氣乾燥之狀態。此乾燥之狀態的空氣係通過風扇21。已通過風扇21之空氣係從吹出口12向箱10之上方被送出。依此方式,除濕機1係對所導入之空氣進行除濕。又,除濕機1係可向框體3之外部供給乾燥之狀態的空氣。
又,在空氣清淨運轉時,係在百葉窗13打開後,在開閉器51S關閉之狀態馬達21A驅動,而風扇21開始轉動。風扇21轉動時,在箱10之內部發生從吸入口11往吹出口12之氣流AF。在此時,因為開閉器51S為關閉之狀態,所以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被封閉。已通過吸入口蓋11A之空氣係因為旁通風路43被封閉,所以只通過主風路44(向下游僅供給主氣流AF1)。
風扇21轉動時,因為箱10之內部成為負壓,所以向主風路44導入空氣。在此主風路44,係因為配置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所以壓力損失係比除濕運轉時更大。因此,因為使與除濕運轉時相同的風量流動時之風扇21的轉速係快,對馬達21A之負載亦大,結果,運轉聲(風扇21之風切聲等)變大。但,因為氣流AF1只通過主風路44,所以從除濕機1之吹出口12所吹出之空氣係成為比除濕運轉時更乾淨的空氣。又,利用活性碳過濾器42之作用,亦除去臭味成分。
已通過主風路44之空氣係向蒸發器31流入。向蒸發器31流入後之空氣的流動係與除濕運轉的情況相同。
實施形態1之總結。
本揭示之一個實施例的除濕機1係包括:
框體3(箱10),係形成吸入口11與吹出口12;
送風裝置(風扇21),係產生從吸入口11至吹出口12之氣流AF;
作為空氣清淨化裝置之2個過濾器41、42,係被配置於框體3(箱10)之內部;以及
作為除濕裝置之蒸發器31,係被配置於框體3(箱10)之內部,並除去氣流AF中之水分。
在框體3之內部,係具有:
第一風路(主風路44),係氣流AF通過過濾器41、42,並至蒸發器31;
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係氣流AF不通過過濾器41、42地至蒸發器31;以及
氣流限制裝置51,係從全開至全閉改變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的開口度(風路截面積),而控制旁通氣流AF2之量。
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係位於過濾器41、42之外側;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之出口43B係位於比入口43A更靠近過濾器41、42之中心側(接近中心線BL之側)。
進而,除濕機1係:具備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其係控制送風裝置21、氣流限制裝置51以及電動壓縮機6;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係因應於環境資訊,控制氣流限制裝置51。
若依據此一個實施例,在除濕運轉時,係因為空氣在不通過過濾器41、42之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流動,所以與使全部之空氣在過濾器41、42流動下運轉的情況相比,可使風扇21之轉速更低,而可減少噪音之產生。
進而,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係因為因應於環境資訊,控制前述氣流限制裝置51,所以可自動地選擇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即,因為藉控制裝置18可自動地選擇適合進行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的風路,所以對使用者不要求用以選擇風路之特殊的勞力,而可得到使用方便性佳之除濕機。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所取得之環境資訊係包含表示濕度之第一資訊、與表示空氣之清淨度的第二資訊之至少任一方。因此,因應於設置除濕機1之家庭及事務所等之空間的濕度、或空氣之污染程度(根據塵埃或臭味之成分等所決定),可自動地選擇使用第二風路43之除濕運轉及使用主風路44之空氣清淨運轉等。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係作成在對第一資訊所設定之第一臨限值(例如,濕度50%)、與對第二資訊所設定之第二臨限值(空氣之污染程度「小」)都滿足的情況,驅動送風裝置與氣流限制裝置51,而在第二風路43旁通氣流AF2流動。因此,因應於設置除濕機1之空間的濕度或空氣氣之污染程度,按照固定之基準(臨限值),可自動地選擇使用第二風路43之除濕運轉及使用主風路44之空氣清淨運轉等。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除濕機1係更包括:輸入操作部17,係受理使用者之輸入操作;及通知部23,係通知在此輸入操作部所受理之輸入結果。在輸入操作部17,係設置電源開關之操作部,主控制裝置18係在電源開關被投入的情況,驅動送風裝置,而在框體3之內部產生氣流AF。主控制裝置18係作成在送風裝置之運轉中,取得環境資訊(濕度與空氣之污染程度),在對第一資訊所設定之第一臨限值(例如,濕度50%)、與對第二資訊(空氣之污染程度)所設定之第二臨限值(空氣之污染程度「小」)都滿足的情況(圖14之步驟S205、S206),驅動氣流限制裝置51,而在第二風路43氣流流動。因此,因應於室內空間的濕度或空氣之污染程度等的「環境資訊」,按照固定之基準(臨限值),可自動地選擇使用第二風路43之除濕運轉及使用主風路44之空氣清淨運轉等,而且因為在送風裝置21之運轉中取得環境資訊,所以可根據周圍之空氣的狀況正確地取得,而因應於周圍之環境,可選擇適當的運轉模式。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壓縮機6係藉馬達之動力進行冷媒之壓縮動作的電動壓縮機,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係為了電動壓縮機6、送風裝置21以及氣流限制裝置51,而分別發出指令信號,此控制裝置18係具有動作程式,其係取得此環境資訊,並判定是否發出前述指令信號。因此,因應於設置除濕機1之空間的濕度或空氣之污染程度,分別控制電動壓縮機6、送風裝置21以及氣流限制裝置51,根據動作程式所規定之條件,因應於周圍之環境,可選擇適當的運轉模式。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送風裝置係接受指令信號之一,並藉驅動電路28可變更送風性能的構成。因此,因應於「環境資訊」,根據動作程式所規定之條件,能以與周圍之環境對應之適當的送風強度運轉。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因為為了偵測是環境資訊之一種的「濕度」,具備濕度感測器61,控制裝置18因應於濕度感測器61之偵測結果,可控制藉氣流限制裝置51之氣流的量,而因應於室內之濕度,可進行高效率之除濕運轉。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因為具備對是環境資訊之一種的「空氣品質」偵測空氣之污染的塵埃感測器62或氣體感測器63,所以控制裝置18因應於那些空氣品質感測器之偵測結果,可控制藉氣流限制裝置51之氣流的量。即,因應於室內之空氣的污染狀況,可進行高效率之空氣清淨運轉。
又,控制裝置18係因應於濕度感測器61、塵埃感測器62以及氣體感測器63之偵測結果,可控制藉氣流限制裝置51之氣流的量,而且,因應於那些檢測結果,控制送風裝置21或電動壓縮機6。因此,可高效率地自動選擇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第二風路之入口43A係位於空氣清淨化裝置(過濾器41、42)的外周側,第二風路43之出口43B係位於比入口43A更靠近空氣清淨化裝置的中心側(接近中心線BL之側)。因為是此構成,所以在除濕運轉時,係因為在不通過濾器41、42之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空氣流動,所以與使全部之空氣在過濾器41、42流動下運轉的情況相比,可使風扇21之轉速更低,而可減少噪音之產生。又,向下游之蒸發器31引導來自旁通風路43之空氣,可進行熱交換。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空氣清淨化裝置(過濾器)係在第一風路44所設置之平板狀之塵埃收集用的過濾器41,將除濕裝置之蒸發器31的橫向寬度尺寸W2(例如270mm)設定成比此過濾器41之最大橫向寬度尺寸W9(例如255mm)更大。因為是此構成,所以在除濕運轉時與空氣清淨運轉時,都已通過主風路44與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之氣流AF(AF1、AF2)係在下游之蒸發器31可進行熱交換,此第二風路係不通過過濾器41、42。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空氣清淨化裝置係具有第一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等之)第二過濾器42的構成,此第一過濾器41係從氣流AF收集塵埃,此第二過濾器42係從氣流AF收集氣味之成分。因為是此構成,所以可提供可除去塵埃與臭味的除濕機1。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在氣流AF之上游側,配置第一過濾器41,第二過濾器42係與此第一過濾器41接觸或接近,並配置於氣流AF之下游側。因為是此構成,所以使蒸發器31之上游側之風路的進深尺寸成為最小限度,而可抑制除濕機1之框體3(箱10)的尺寸變大。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吸入口11位於框體3的前面,在從框體3之前方觀察吸入口11的情況,包含吸入口11及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的投影面比第一過濾器41及第二過濾器42之投影面更大。即,如在圖6與圖9之說明所示,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係比第一過濾器41及第二過濾器42之各自的左右端面更在左右方向只擴大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之橫向寬度尺寸W7(30mm)。因此,在除濕運轉時,係不會通過過濾器41、42之中,而從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向蒸發器31可直接供給空氣。又,此構成係因為不會犠牲第一過濾器41與第二過濾器42之面積,所以亦不會損害空氣清淨化作用。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在從框體3之前方觀察吸入口11的情況,第二風路之入口43A係位於比吸入口11之左右的兩側緣更外側的位置。即,在從框體3之前方觀察吸入口11的情況,第二風路之入口43A係位於比吸入口11之右側緣更右側或比左側緣更左側的位置。因此,在除濕運轉時,係不會通過過濾器41、42之中,而從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向蒸發器31可直接供給空氣。又,此構成係因為不會犠牲第一過濾器41與第二過濾器42之面積,所以亦不會損害空氣清淨化作用。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成直線地連接從第二風路之入口43A至出口43B。即,如在圖4之說明所示,因為從入口43A至出口43B為直線而成為可看穿之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所以在除濕運轉時,從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向蒸發器31可直接供給大量的空氣。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特徵為:是HEPA過濾器41之第一過濾器係在應除濕之空氣從第一風路通過的情況與不通過的情況之任一情況,都是維持既定厚度之構造。即,如在圖8之說明所示,因為是具有框體41B並維持過濾器本體41A之形狀的構成,所以第一風路(主風路44)不會大為變形,而可維持通風性。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第一過濾器41與第二過濾器42重疊之狀態的外周面構成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的內側壁面。因此,因為為了構成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而將第一過濾器41與第二過濾器42之間隔開之專用的壁是不需要,所以可簡化構成,而在費用上亦成為有利。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整流構件38係具有特徵的構成(參照圖3與圖4),此特徵係具有多個透氣窗38A之平板形狀的構造物。因此,在至蒸發器31之上游階段,可使來自第一過濾器41與第二過濾器42側之主氣流AF1與旁通氣流AF2成為更平均化。此外,如在圖4之說明所示,若彼此獨立之多個透氣窗38A的內側面成為在固定長度(D5)之平坦的導面更佳。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在隔著第一過濾器41與第二過濾器42並與吸入口11相反側,係設置整流構件38,其係將與那些過濾器41、42之相向間隔維持於固定尺寸(距離D4)以上。因此,在至蒸發器31之上游階段,可使來自第一過濾器41與第二過濾器42側之主氣流AF1與旁通氣流AF2成為更平均化。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設置整流構件38,其係用以阻止第一過濾器41與第二過濾器42藉通過之主氣流AF1移至蒸發器31側。即,因為整流構件38係具有剛性之構造,並被設置成穿過蒸發器31之上游側整體,所以可防止第一過濾器41與第二過濾器42藉貫穿之主氣流AF1向下游側移動或發生變形。因此,可防止由變形或移動所引起之性能降低。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將是整流構件38與蒸發器31的相向間隔之(第一空間33的距離D3)設定於10mm~15mm之範圍。因此,在至蒸發器31之上游階段,可使主氣流AF1與旁通氣流AF2成為更平均化。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吸入口11位於框體3(箱10)的前面,在從框體3之前方觀察吸入口11側的情況,第二風路之入口43A係分別配置於吸入口11之左右兩側。因為是此構成,所以在除濕運轉時,係不會通過過濾器41、42之中,而從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向蒸發器31可直接供給空氣。即,與在主風路44之單側配置旁通風路43的情況相比,可減少流入蒸發器31之來自旁通風路43之氣流的偏倚,而可使流入蒸發器31之氣流高度均衡地流入。又,此構成係因為不會犠牲第一過濾器41與第二過濾器42之面積,所以亦不會損害空氣清淨化作用。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氣流限制裝置51係開閉裝置,其係可選擇使在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之旁通氣流AF2通過及遮斷之任一種的狀態。因為是此構成,所以如在圖10之說明所示,藉開閉器51S與驅動源之馬達51B等,可構成氣流限制裝置51,此開閉器51S係在打開位置OP與封閉位置CL之間移動,此馬達51B係使此開閉器51S進行開閉動作。因此,在設置空間之空間受限之箱10的內部,可合適地設置氣流限制裝置51。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氣流限制裝置51係特徵為具有開閉器51S的構成,此開閉器51S係可選擇使在第二風路43之旁通氣流AF2通過及遮斷。因此,在設置空間之空間受限之箱10的內部,可合適地設置氣流限制裝置51。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氣流限制裝置51係具有特徵的構成,此特徵係接受電性信號,並使開閉器51S進行開閉動作。因此,使用者不必以手動對開閉器51S進行開閉操作,而可減輕除濕運轉所伴隨之使用者的負擔。
進而,在第一實施例,除濕機1係包括:控制部(驅動電路28),係控制送風裝置之風扇21的運轉;冷媒供給裝置(壓縮機6),係向除濕裝置(蒸發器31等)供給冷媒;驅動部(馬達51B),係改變開閉器51S之位置;以及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係受理使用者之指令,並控制控制部(驅動電路28)。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係向驅動部(馬達51B)發出指令,使開閉器51S打開。因此,使用者不必以手動對開閉器51S進行開閉操作,而可減輕除濕運轉所伴隨之使用者的負擔。
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係在風扇21運轉的期間中,受理來自使用者之指令的情況,或偵測到滿足既定「環境條件」的情況,控制驅動部(馬達51B),使前述開閉器51S打開。
此外,此處所指之「環境條件」係如在實施形態1之說明所示,例如,意指「設置除濕機1之房間(空間)的濕度超過50%」等。進而,如在圖14之說明所示,亦可例如是「超過50%、或空氣之污染程度係小」等。
因為是這種構成,使用者不必以手動對開閉器51S進行開閉操作,藉由向輸入操作部17進行既定輸入,可使開閉器51S自動地打開。藉此,可減輕除濕運轉所伴隨之使用者的負擔。
進而,在實施形態1,係揭示以下之第二實施例的除濕機1。
第二實施例的除濕機1係包括:框體3(箱10),係形成吸入口11與吹出口12;送風裝置(風扇21),係產生從吸入口11至吹出口12之氣流AF;作為空氣清淨化裝置之2個過濾器41、42,係被配置於框體3(箱10)之內部;以及
作為除濕裝置之蒸發器31,係被配置於框體3(箱10)之內部,並除去氣流AF中之水分。
在框體3之內部,係具有:
第一風路(主風路44),係氣流AF通過過濾器41、42,並至蒸發器31;
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係氣流AF不通過過濾器41、42地至蒸發器31;以及
氣流限制裝置51,係從全開至全閉改變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的開口度(風路截面積),而控制旁通氣流AF2之量。
前述吸入口11位於框體3之前面;
吸入口11係從框體3之前方側觀察的投影形狀呈正方形或長方形;
第二風路之入口43A係與吸入口11之左右兩側緣部的外側連續並鄰接,且,左右對稱地形成;
蒸發器31係在從框體3之前方側觀察的情況,位於比吸入口11之投影形狀的外緣實質上更靠近內側。
進而,具備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其係控制送風裝置、氣流限制裝置51以及電動壓縮機6;
控制裝置18係因應於環境資訊,控制氣流限制裝置51。
因為是此構成,所以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係因應於環境資訊,控制氣流限制裝置51,可自動地選擇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即,因為藉控制裝置18可自動地選擇適合進行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的風路,所以對使用者不要求特殊的勞力,而可得到使用方便性佳之除濕機。
又,因為是此構成,所以在除濕運轉時,係因為空氣在不通過壓力損失大之空氣清淨化裝置的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流動,所以與使全部之空氣在空氣清淨化裝置流動下運轉的情況相比,可使風扇21之轉速更低,而可減少噪音之產生。
而且,在從框體3之前方側觀察吸入口11的情況,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係比吸入口11之左右端面更向外側方向且對稱地擴大的構成。因此,不會犠牲空氣清淨化裝置(過濾器41、42)之空氣過濾(淨化)面積,並可從兩側高度均衡地向蒸發器31供給旁通氣流AF2。
進而,在第二實施例,蒸發器31係特徵為:從框體3之前方側觀察的投影形狀呈正方形或長方形,且,具備多片熱交換用散熱片,其係具有氣流AF所通過的微小空隙。因此,從前方側觀察蒸發器31,可從旁通風路43向右端部與左端部之熱交換用散熱片部分高度均衡地供給旁通氣流AF2。
進而,在第二實施例,蒸發器31係從框體3之前方側觀察的橫向寬度尺寸W2(270mm,參照圖7)比空氣清淨化裝置(過濾器41、42)之橫向寬度尺寸W8、W9(都是255mm,參照圖8)更大,並比吸入口11之橫向寬度尺寸(正面寬度尺寸)W1(315mm,參照圖6)更小。因此,從前方側觀察蒸發器31,可從旁通風路43與主風路44向其右端部與左端部之熱交換用平板散熱片31F部分高效率地供給旁通氣流AF2與主氣流AF1。
進而,在本實施形態1,係揭示以下之第三實施例的除濕機1。
第三實施例的除濕機1係包括:
框體3(箱10),係形成吸入口11與吹出口12;
送風裝置(風扇21),係產生從吸入口11至吹出口12之氣流AF;
作為空氣清淨化裝置之2個過濾器41、42,係被配置於框體3(箱10)之內部;以及
作為除濕裝置之蒸發器31,係被配置於框體3(箱10)之內部,並除去氣流AF中之水分。
在框體3之內部,係具有:第一風路(主風路44),係氣流AF通過過濾器41、42,並至蒸發器31;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係氣流AF不通過過濾器41、42地至蒸發器31;以及氣流限制裝置51,係控制旁通氣流AF2。
而且,在已通過第一風路之主氣流AF1與已通過第二風路之旁通氣流AF2所匯流的位置,係以穿過至蒸發器31之正前的方式配置整流構件38,其係藉框38B劃分多個透氣窗38A。
進而,具備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其係控制送風裝置21、氣流限制裝置51以及電動壓縮機6,控制裝置係因應於環境資訊,控制氣流限制裝置51。
因為是此構成,所以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係因應於環境資訊,控制前述氣流限制裝置51,可自動地選擇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即,因為藉控制裝置18可自動地選擇適合進行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的風路,所以對使用者不要求特殊的勞力,而可得到使用方便性佳之除濕機。
進而,藉前述整流構件38之存在,可抑制至蒸發器31之上游階段之氣流AF的分布只集中於蒸發器31之局部。即,可使第一風路與第二風路之各自的氣流向下游之蒸發器31側高效率地通過,而可改善除濕效率。
圖19與圖20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除濕機2。
圖19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除濕機2在除濕運轉時之空氣之流動的縱向剖面圖。圖20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除濕機2在空氣清淨運轉時之空氣之流動的縱向剖面圖。此外,與藉圖1至圖18所說明之實施形態1的構成相同或相當的部分係附加相同的符號。
在實施形態2,係變更在實施形態1所示之旁通風路43的位置,並設置於吸入口11的下方。
在實施形態1,係旁通風路43被配置於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左右兩側,旁通風路43與主風路44係在吸入口11之左側與右側,被配置成彼此平行。
相對地,在實施形態2,係旁通風路45被配置於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下方,旁通風路45與主風路44係在吸入口11之下側,被配置成彼此平行。在實施形態2,係在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左右兩側,不設置旁通風路。
在實施形態2,在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下方,係具有旁通風路45,其係橫向寬度尺寸(W1)相當於此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的橫向寬度尺寸。旁通風路45係在被設置於前箱10F之內部的空間,從吸入口11往吹出口12相通之風路的一部分。
因為是此構成,所以例如,在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各自的橫向寬度尺寸是255mm的情況,旁通風路45之橫向寬度尺寸W7係不是在實施形態1之30mm,在實施形態2係約255mm之大小。替代地,入口43A之在上下方向的尺寸係設定成約30mm。
旁通風路45係旁通氣流AF2不通過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地向下游流動的風路。此處,將配置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風路當作主風路44。
旁通風路45與主風路44係成為上下之位置關係,並在前後方向被配置。依此方式,因為將旁通風路45配置成與主風路44之下方鄰接,所以可使除濕機2之在左右方向的尺寸變成小形。
在從前面(正面)觀察除濕機2的情況,旁通風路45之在橫向(左右方向)的長度係設定成與HEPA過濾器41之旁通風路45之在橫向(左右方向)的長度同程度較佳。此外,此處所指之「除濕機2的前面(正面)」係為了便於此實施
形態2之說明而定義者,與實際使用除濕機2的情況係相異。
旁通風路45與主風路44係經由活性碳過濾器42之下游的空間,即,第二空間34、整流構件38、第一空間33以及吹出口12,與箱10之外部連通。
即,與在實施形態1所說明之構成一樣,整流構件38係隔著第一空間33與是熱交換器的一部分之蒸發器31的前面相向。即,整流構件38係隔著既定距離D3(參照圖5、圖6)與蒸發器31相向。
又,此整流構件38係在與活性碳過濾器42的背面之間,隔著第二空間34相向。即,整流構件38係隔著既定距離D4與活性碳過濾器42的背面相向。
已貫穿主風路44之主氣流AF1、與已通過旁通風路43之旁通氣流AF2係在被配置於活性碳過濾器42之下游的整流構件38之正前匯流,而成為一條風路。
以隔著間隔覆蓋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下方端面的方式設置風洞46,其係從吸入口11之口緣部向後方延伸。
風洞46之前方端部與HEPA過濾器41的下方端部之間的空隙係成為旁通風路45的入口43A。在風洞46之後方端部,係設置一個導風面46A。導風面46A係將在旁通風路45中前進而來之旁通氣流AF2的方向改變成上方向(仰角方向),用以導向蒸發器31之中心方向(圖7所示之第二中心點OB)。
例如以平面構成導風面46A。藉由調整此平面之法線方向,可調整引導旁通氣流AF2之方向。又,亦可以曲面構成導風面46A。藉由調整曲面之曲率,可調整所引導之旁通氣流AF2的擴大。
在旁通風路45,係設置開閉器51S,其係用以開閉風路。開閉器51S係由板狀之構件所構成。開閉器51S係被配置於比吸入口蓋11A更下游側。開閉器51S係例如被位於與HEPA過濾器41相反側,即,板狀之開閉器51S之下端側的軸(未圖示)軸支,並藉開閉裝置驅動用之馬達51B(未圖示)驅動。馬達51B係藉
主控制裝置18(未圖示)控制轉動角度。因此,在此馬達51B,係適合使用步進馬達。
開閉器51S係開閉旁通風路45之入口43A。開閉器51S係藉驅動用之馬達51B(未圖示),以轉軸51E(未圖示)為中心,從關閉旁通風路45之位置,向旁通氣流AF2之下游側方向,驅動至打開旁通風路45之位置。開閉器51S由一片板狀之構件所構成,因為藉開閉裝置驅動用之馬達51B所驅動的轉軸51E是一支,所以可得到構成簡單且開閉控制容易的除濕機2。
在本實施形態2,雖未圖示。亦設置氣體感測器63,此氣體感測器63係在比吸入口11下方的位置或吸入口11的附近,被配置於此吸入口11的右側或左側之箱10的內部。又,在此氣體感測器63的附近之箱10的壁面,係設置開口(未圖示),其係與此箱10之外側連通。又,此開口係用以使氣體感測器63易感測除濕機2之周圍的室內空氣。
如在實施形態1之說明所示,氣體感測器63係向主控制裝置18傳送氣體檢測資料,藉主控制裝置18,根據氣體檢測資料,可判定室內空氣之臭味程度。又,氣體感測器63之測量結果係與實施形態1一樣,主控制裝置18可顯示於前述顯示部23D。
實施形態2之除濕機2的運轉係與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的運轉一樣,包括除濕運轉模式、空氣清淨運轉模式以及除濕空氣清淨運轉模式。在除濕運轉模式、空氣清淨運轉模式以及除濕空氣清淨運轉模式之開閉器51S的開閉控制及打開程度的控制係與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之開閉器51S的開閉控制一樣。此外,打開程度係意指在100%~0%(封閉時)的範圍表示在旁通風路45流動之旁通氣流AF2之流量的比例,例如如80%、70%、50%、30%所示、意指中途階段之打開比例。
實施形態2之總結
在本實施形態2,係揭示以下之除濕機2。在本實施形態2所舉例表示之除濕機2係包括:框體3(箱10),係形成吸入口11與吹出口12;送風裝置(風扇21),係產生從吸入口11至吹出口12之氣流AF;作為空氣清淨化裝置之2個過濾器41、42,係被配置於框體3(箱10)之內部;以及作為除濕裝置之蒸發器31,係被配置於框體3(箱10)之內部,並除去氣流AF中之水分。
在框體3之內部,係具有:第一風路(主風路44),係氣流AF通過過濾器41、42,並至蒸發器31;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5),係氣流AF不通過過濾器41、42地至蒸發器31;以及氣流限制裝置51,係控制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5)之旁通氣流AF2的量。
第二風路之入口43A係位於在過濾器41、42之下方的外周側;第二風路45之出口43B係位於比入口43A更靠近過濾器41、42之中心側(接近中心線BL之側);進而,具備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其係控制送風裝置、氣流限制裝置51以及電動壓縮機6;主控制裝置18係因應於環境資訊,控制氣流限制裝置51。
因為是此構成,所以在除濕運轉時,係因為在不通過濾器41、42之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5)空氣流動,所以與使全部之空氣在過濾器41、42流動下運轉的情況相比,可使風扇之轉速更低,而可減少噪音之產生。
進而,控制裝置(主控制裝置18)係因為因應於環境資訊,控制氣流限制裝置51,所以可自動地選擇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即,因為藉控制
裝置18可自動地選擇適合進行除濕運轉與空氣清淨運轉的風路,所以對使用者不要求用以選擇風路之特殊的勞力,而可得到使用方便性佳之除濕機。此外,關於其他具備與實施形態1一樣的構成上,係一樣地可得到如在實施形態1所說明之功效。
又,在實施形態2,係因為將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5)配置於HEPA過濾器41與活性碳過濾器42之下方,並將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5)與主風路44按照上下之位置關係配置成平行,所以可使除濕機2之在左右方向的尺寸(橫向寬度)成為小形。
此外,在實施形態2,係將旁通風路45配置成與主風路44之下方鄰接。而且,在旁通風路45所設置之導風面46A係構成為將通過旁通風路45而來之氣流從水平方向改變成向上方向(仰角方向),並導向蒸發器31之中心方向。亦可將旁通風路45配置成與主風路44之上方鄰接。在此情況,亦可設置於旁通風路45之導風面46A係構成為將通過旁通風路45而來之氣流從水平方向改變成向下方向(俯角方向),並導向蒸發器31之中心部方向。
圖21至圖25係表示實施形態3之除濕機1。圖21係除濕機的局部簡略立體圖。圖22係圖21的除濕機1之剖開C-C線部分的情況之前箱部分的分解橫向剖面圖。圖23係在圖21的除濕機1所使用之吸入口框的正視圖。圖24係圖21所示的除濕機1之在左右中央部的縱向(垂直)剖面圖。圖25係表示圖21所示的除濕機1之主要之控制相關元件的方塊圖。此外,與藉圖1至圖20所說明之各實施形態的構成相同或相當的部分係附加相同的符號。
本實施形態3係變更構成在實施形態1所示的旁通風路43之元件的構成。又,特徵為:在設置除濕機1之空間,設置人感測部64,其係作為感測是否有使用者等的人之周圍資訊取得部的例子。又,在框體3設置紅外線感測器64S,其係感測人之存在。
如圖21所示,在形成吸入口11的前箱10F中,從前方(正面)側觀察,嵌入正方形之吸入口框50。此吸入口框50係整體由熱可塑性塑膠材料以一體成形所形成。
在從前方(正面)側觀察吸入口框50的情況,如圖23所示,藉上壁部50T與下壁部50U,從右側之周壁50R連結至左側之周壁50L。進而,在此上壁部50T、下壁部50U以及右側的周壁50R之間,形成右側的旁通風路43。
圖22(A)係表示已將吸入口框50裝入前箱10F中之狀態,但如以虛線所示,吸入口蓋11A係未被安裝之狀態。
圖22(B)係表示將吸入口框50裝入前箱10F中之前的狀態。因此,充分得知吸入口框50與前箱10F的截面形狀。此外,在此圖22(B),亦如以虛線所示,吸入口蓋11A係未被安裝之狀態。
在上壁部50T、下壁部50U以及左側的周壁50L之間,形成左側的旁通風路43。左右2條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與出口43B的大小(口徑)係被設定成相同的尺寸。
符號50B係在周壁50L、50R之前方端部所形成的段部(凹部),這係用以嵌入吸入口蓋11A。即,藉此段部50B,吸入口蓋11A係以不會比前箱10F之前面更向前方突出的方式,拆下自如地可設置於箱10。
如以上所示,本實施形態3的特徵性構成之一,係作為從吸入口11之口緣往氣流AF之下游側連續的間壁,形成右側之周壁50R1、50R2與左側之周壁50L1、50L2,藉間壁(周壁50R1、50R2、50L1、50L2),將從旁通風路43之入口43A至出口43B之間隔開成2個空間。
而且,那些空間之一係成為第一風路,其他的一個空間係成為第二風路(旁通風路43)。即,不是如在實施形態1、2所說明之利用2個過濾器41、42的外周端面來形成旁通風路43,而是在吸入口框50之內部,劃分形成既定大小之旁通風路43的構成。
其次,說明圖24。在此圖24之除濕機1,旁通風路43與主風路44係與實施形態1一樣,形成在左右鄰接之關係。
在除濕機1之框體3的後面側,係配置偵測熱之紅外線感測器64S。紅外線感測器64S係在非接觸之狀態檢測出對象區域之表面溫度的感測器。紅外線感測器64S係與人感測部64(參照圖25)連接。
根據紅外線感測器64S之感測結果,判定室內有無人。例如,在紅外線感測器64S之感測結果發生大變化的情況,推測熱源已移動,而判定有人。紅外線感測器64S係只要可偵測有無人即可,例如亦可是超音波感測器等之其他的人感測感測器。
紅外線感測器64S係從除濕機1之框體3的後面側,即後箱10B,朝向後方設定偵測範圍(對象區域)。若考慮實際之除濕機1的使用,後箱10B係使用者等之人所接近之側。因此,將除濕機1設置成使此後箱10B側朝向房間之中心部等即可。
亦可藉紅外線感測器64S判定人之存在(有無)後,並控制開閉器51S之開閉。例如,亦可人感測部64根據來自紅外線感測器64S之感測信號,偵測到房間有人時,主控制裝置18係設想伴隨人之移動而塵埃揚起,為了關閉開閉器51S,而向氣流限制裝置51發出指令信號。即,控制驅動馬達51B之運轉,在開閉器51S關閉之狀態運轉。即,使用者不進行特殊之輸入操作,亦自動地進行空氣清淨運轉。
其次,說明圖25。符號64係人感測部,其係接收來自紅外線感測器64S之感測信號,並判定人之存在。此人感測部64係不必設置專用之硬體,亦可藉實現主控制裝置18之功能的程式之一部分實現。又,亦可設置與其他的感測器類(例如,塵埃感測器62)共同的處理電路,保有人感測功能。
符號64M係驅動機構,其係用以擴大紅外線感測器64S的感測範圍。此驅動機構64M係接受來自主控制裝置18之指令信號時,驅動致動器等之驅動源,此致動器係包含電動馬達等之電性及機械性的元件。
在驅動機構64M,係固定紅外線感測器64S。驅動驅動機構64M時,紅外線感測器64S之溫度感測面係如在圖24以虛線所示,在上下方向或水平方向朝向固定的範圍(例如,左右方向係45度,上下方向係15度等)。即,藉驅動機構64M之運轉,感測範圍擴大。此外,驅動機構64M係每隔固定之時間間隔變更紅外線感測器64S之感測面的方向。此驅動型式係由主控制裝置18所決定。此外,設置驅動機構64M係不是必需。
亦可作成人感測部64之紅外線感測器64S係由使用者可選擇人的感測範圍。例如,亦可作成利用輸入操作部17與顯示部23D,使用者可輸入感測範圍。可作成在顯示部23D以圖形等顯示感測範圍,並一面觀察圖形一面藉輸入操作部17可決定感測範圍。
實施形態3之總結。
如以上所示,在本實施形態3,係將吸入口框50裝入前箱10F之中,而形成旁通風路43。
即,不是如在實施形態1、2所示之利用2個過濾器41、42的外周端面來形成旁通風路43的構成。
因此,形成旁通風路43,其係不會因過濾器41、42之外周端面的位置或形狀等,而在透氣性受到影響。換言之,在為了更換或檢查過濾器41、42,一度被拆下,然後,再度被設置後運轉的情況,過濾器41、42之設置位置變化時,擔心旁通風路43之透氣性降低。
相對地,若依據本實施形態3的構成,在過濾器41、42之設置位置變化了的情況,亦不必擔心旁通風路43之透氣性直接受到影響。因此,在長期間之使用,亦可確保所要的透氣性。藉此,可維持穩定之除濕性能。
進而,實施形態3之除濕機1係在設置除濕機1之空間,設置紅外線感測器64S,其係感測從使用者等之人所發出的熱,並設置人感測部64,其係根據來自此紅外線感測器64S之感測資料,感測人之存在。
而且,主控制裝置18係因應於來自人感測部64之人感測結果,控制氣流限制裝置51之開閉器51S的開閉動作。
因為是此構成,所以若依據本實施形態3,因應於在房間有無使用者等之人,可適當且自動地選擇空氣清淨運轉與除濕運轉。
進而,在本實施形態3,主控制裝置18係特徵為:作為周圍資訊之一種,根據來自紅外線感測器64S之偵測資訊,取得關於有無使用者等之人的資訊(人感測資訊),在滿足對此人感測資訊(第三資訊)所設定之第三臨限值(例如,人存在固定時間以上)的情況,進行以下之動作的任一種。
(1)在「空氣清淨化優先模式」的情況,係藉氣流限制裝置51,將第二風路43之狀態從旁通氣流AF2流動之狀態變更成不流動之狀態,或維持藉氣流限制裝置51之第二風路43的封閉狀態(維持旁通氣流AF2不流動之狀態)。
(2)在「降低運轉聲模式」的情況,係藉氣流限制裝置51,將第二風路43之狀態從旁通氣流AF2不流動之狀態變更成流動之狀態,或維持藉氣流限制裝置51之第二風路43的打開狀態(維持旁通氣流AF2流動之狀態)。
「空氣清淨化優先模式」係可藉輸入操作部17之運轉模式切換開關17S選擇之運轉模式。即,在(除濕機1)感測在居住空間有人的情況,係設想因人之移動等而發生塵埃等,並可應付塵埃之便利的運轉模式。又,「降低運轉聲模式」係可藉輸入操作部17之運轉模式切換開關17S選擇之運轉模式。即,在(除濕機1)感測在居住空間有人的情況,係目的在於儘量降低除濕機1之運轉聲而維持舒適之空間的運轉模式,這亦是便利的運轉模式之一。此外,關於在實施形態3之其他的優點,係與在實施形態1及2所說明的一樣。
其次,說明實施形態4。在圖26,表示本實施形態4之除濕機1的構成。圖26係實施形態4的除濕機之在左右中央部的縱向(垂直)剖面圖。此外,與藉圖1至圖25所說明之各實施形態的構成相同或相當的部分係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4,係特徵為:取得關於設置除濕機1之空間的亮度之資訊,作為周圍資訊之一種。因此,特徵為:設置用以取得周圍資訊之照度判定部65(未圖示),又,在框體3設置照度感測器65S,其係感測照度。
如圖26所示,在除濕機1之箱10(前箱10F)的上面10UF,配置照度感測器65S。此照度感測器65S係檢測出室內之亮度的感測器。照度感測器65S係經由前述照度判定部65(未圖示)與主控制裝置18連接。
照度判定部65係不必設置專用之硬體,亦可藉實現主控制裝置18之功能的程式之一部分實現。又,亦可設置與其他的感測器類(例如,塵埃感測器62)共同的處理電路,保有照度判定功能。
亦可主控制裝置18係藉照度感測器65S檢測出室內之亮度,並驅動氣流限制裝置51之馬達51B,控制開閉器51S之開閉動作(調整開度)。例如,在室內暗的情況,設想是夜間,為了使運轉聲變小,開閉器51S係在打開至全開狀態之狀態運轉。
實施形態4之總結。
如以上所示,在本實施形態4所揭示之除濕機1係不僅包括實施形態1之構件,而且包括偵測亮度之照度判定部65與照度感測器65S。照度判定部65係利用來自照度感測器65S之照度測量資料,判定照度。而且,因應於照度之判定結果,主控制裝置18係藉氣流限制裝置51決定旁通風路43之開閉程度。即,因為因應於房間之亮度,主控制裝置18自動地控制旁通風路43之開閉,所以可適當地選擇空氣清淨運轉與除濕運轉。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4,係因為亦具備在實施形態3所說明之人感測部64,所以如在實施形態4之說明所示,可亦進行感測人之存在的控制。
在從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4所說明之取得「環境資訊」的各種感測器(濕度感測器61、塵埃感測器62、氣體感測器63)、與取得「周圍資訊」的各種感測器(紅外線感測器64S、照度感測器65S)係亦可單獨地使用,亦可適當地組合後使用。
[產業利用性]
本揭示之除濕機係例如可利用於對室內之空氣進行除濕。
1:除濕機
2:除濕機
3:框體
5:窗
6:電動壓縮機
7:貯水槽
8:操作顯示板
10:箱
10F:前箱
10B:後箱
11:吸入口
11A:吸入口蓋
11A1:縱板
11A2:橫板
12:吹出口
13:百葉窗
15:操作通知部
16:基板盒
17:輸入操作部
17S:運轉模式切換開關
18:主控制裝置
19:電源部
20:腳輪
21:風扇
21A:馬達
22:冷媒配管
23:通知部
23D:顯示部
23V:聲音通知部
24:CPU
24T:定時器部
25:記憶裝置
26:無線通訊部
27:驅動電路
28:驅動電路
29:驅動電路
31:蒸發器
32:凝結器
33:第一空間
34:第二空間
35:室溫感測器
36:風扇箱
37:鐘形口部
38:整流構件
41:HEPA過濾器
42:活性碳過濾器
43:旁通風路
44:主風路
46:風洞
46A:導風面
50:吸入口框
50B:段部
50R1:周壁 (間壁)
50R2:周壁(間壁)
50L1:周壁(間壁)
50L2:周壁(間壁)
51:氣流限制裝置
51B:馬達
51C:感測器
51D: 感測器
51S:開閉器
53:開閉偵測部
61:濕度感測器
62:塵埃感測器
63:氣體感測器
64:人感測部(周圍資訊取得部)
64S:紅外線感測器
65:照度判定部(周圍資訊取得部)
65S:照度感測器
圖1係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的正視圖。
圖2係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的縱向剖面圖。
圖3係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的水平方向剖面圖。
圖4係將圖3之一部分放大地表示的剖面圖。
圖5係在與圖3相同之橫向剖面圖,追加了尺寸的圖。
圖6係與圖5相同之位置的橫向剖面圖,係虛擬地分離主要之元件,並使各部分之尺寸成為明確的圖。
圖7係蒸發器之簡略立體圖。
圖8係說明構成空氣清淨化裝置之HEPA過濾器與活性碳過濾器之兩者之大小的立體圖。
圖9係從正面側觀察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的情況之吸入口部分的尺寸說明圖。
圖10係說明實施形態1之氣流限制裝置之動作的模式圖。
圖11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之主要之控制相關元件的方塊圖。
圖12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在除濕運轉時之動作步驟的流程圖。
圖13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在空氣清淨運轉時之動作步驟的流程圖。
圖14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在除濕空氣清淨運轉時之動作步驟的流程圖。
圖15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在開始運轉時之主控制裝置之基本的動作步驟的流程圖。
圖16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之空氣之流動的縱向剖面圖。
圖17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在除濕運轉時之空氣之流動的水平方向剖面圖。
圖18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除濕機在空氣清淨運轉時之空氣之流動的水平方向剖面圖。
圖19係表示實施形態2的除濕機在除濕運轉時之空氣之流動的縱向剖面圖。
圖20係表示實施形態2的除濕機在空氣清淨運轉時之空氣之流動的縱向剖面圖。
圖21係實施形態3之除濕機的局部簡略立體圖。
圖22係圖21的除濕機之剖開C-C線部分的情況之前箱部分的分解橫向剖面圖。
圖23係在圖21的除濕機所使用之吸入口框的正視圖。
圖24係圖21所示的除濕機之在左右中央部的縱向(垂直)剖面圖。
圖25係表示圖21所示的除濕機之主要之控制相關元件的方塊圖。
圖26係實施形態4的除濕機之在左右中央部的縱向(垂直)剖面圖。
1:除濕機
3:框體
5:窗
6:電動壓縮機
7:貯水槽
10:箱
10F:前箱
11:吸入口
11A:吸入口蓋
11A1:縱板
11A2:橫板
20:腳輪
51:氣流限制裝置
Claims (31)
- 一種除濕機,其係包括:框體,係形成吸入口與吹出口;送風裝置,係產生從該吸入口至該吹出口之氣流;空氣清淨化裝置,係被配置於該框體之內部;以及除濕裝置,係被配置於該框體之內部,並除去該氣流中之水分;該除濕機係特徵為:具有:第一風路,係在該框體之內部所形成,該氣流通過該空氣清淨化裝置並至該除濕裝置;第二風路,係在該框體之內部所形成,該氣流不通過該空氣清淨化裝置地至該除濕裝置;氣流限制裝置,係限制在該第二風路之該氣流的流動;壓縮機,係向該除濕裝置供給冷媒;以及控制裝置,係控制該送風裝置、該氣流限制裝置以及該壓縮機;該控制裝置係因應於包含表示濕度之第一資訊與表示空氣之清淨度之第二資訊的環境資訊及周圍資訊,控制該氣流限制裝置,其中,在對該第一資訊所設定的第一臨限值與對該第二資訊所設定的第二臨限值都被滿足的情況,驅動該送風裝置與該氣流限制裝置,使該氣流在該第二風路流動。
- 如請求項1之除濕機,其中更包括:輸入操作部,係受理使用者之輸入操作;及通知部,係通知該輸入操作部所受理之輸入結果;在該輸入操作部,係設置電源開關之操作部;該控制裝置係在已投入該電源開關的情況,驅動該送風裝置,而在該框體 之內部產生該氣流;該控制裝置係在該送風裝置之運轉中,取得該環境資訊,在第一臨限值與第二臨限值都被滿足的情況,驅動該氣流限制裝置,使該氣流在該第二風路流動,而該第一臨限值係對該第一資訊所設定,該第二臨限值係對該第二資訊所設定。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機,其中該壓縮機係電動壓縮機,其係藉馬達之動力來進行冷媒之壓縮動作;該控制裝置係為了該電動壓縮機、該送風裝置以及該氣流限制裝置,分別發出指令信號;該控制裝置係具有動作程式,其係取得該環境資訊或該周圍資訊之至少一個資訊,並判定是否發出該指令信號。
- 如請求項3之除濕機,其中該送風裝置係接受該指令信號之一,並可變更送風性能。
- 如請求項1之除濕機,其中該周圍資訊係包含第三資訊與第四資訊之至少一方,而該第三資訊係表示人之存在,該第四資訊係表示除濕對象之空間的亮度。
- 如請求項5之除濕機,其中該控制裝置係特徵為:根據來自紅外線感測器之偵測資訊,取得該第三資訊;在滿足對該第三資訊所設定之第三臨限值的情況,進行第一動作及第二動作之任一方;第一動作係在空氣清淨化優先模式的情況,藉該氣流限制裝置,將該第二風路之狀態從該氣流流動之狀態變更成不流動之狀態的動作,或維持藉該氣流限制裝置之該第二風路之封閉狀態的動作;第二動作係在降低運轉聲模式的情況,係藉該氣流限制裝置,將該第二風 路之狀態從該氣流不流動之狀態變更成流動之狀態的動作,或維持藉該氣流限制裝置之該第二風路之打開狀態的動作。
- 如請求項5之除濕機,其中該控制裝置係根據來自照度感測器之偵測資訊,取得該第四資訊;在滿足對該第四資訊所設定之第四臨限值的情況,驅動該氣流限制裝置,設定成該氣流在該第二風路流動之狀態。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機,其中該第二風路之入口係位於該空氣清淨化裝置之外周側;該第二風路之出口係位於比該入口更靠近該空氣清淨化裝置之中心側。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機,其中該空氣清淨化裝置係在該第一風路所設置之平板狀的過濾器;將該除濕裝置之蒸發器的橫向寬度尺寸設定成比該過濾器之最大橫向寬度尺寸更大。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機,其中該空氣清淨化裝置係具有:第一過濾器,係從該氣流收集塵埃;及第二過濾器,係從該氣流收集氣味的成分。
- 如請求項10之除濕機,其中該第一過濾器係被配置於比該第二過濾器更靠近該氣流之上游側;該第二過濾器係被配置成與該第一過濾器接觸或接近。
- 如請求項10之除濕機,其中該吸入口位於該框體的前面;在從該框體之前方觀察該吸入口的情況,包含該吸入口及該第二風路之入口的投影面比該第一過濾器及該第二過濾器之投影面更大。
- 如請求項9之除濕機,其中該吸入口位於該框體的前面; 在從該框體之前方觀察該吸入口側的情況,該第二風路之入口係位於比該吸入口之左右的兩側緣更外側的位置。
- 如請求項13之除濕機,其中該入口之開口面積係與該第二風路之出口的開口面積同等或比其更大。
- 如請求項13之除濕機,其中從該入口至該第二風路之出口,該第二風路係成直線地形成。
- 如請求項9之除濕機,其中形成間壁,其係從該吸入口之口緣往該氣流之下游側連續;藉該間壁,將從該入口至該第二風路的出口之間隔開成2個空間;該2個空間之一係該第一風路;該2個空間之其他的一個空間係第二風路。
- 如請求項10之除濕機,其中該第一過濾器係HEPA過濾器;該第一過濾器係在應除濕之空氣從該第一風路通過的情況與不通過的情況之任一情況,都維持既定厚度之構造。
- 如請求項10之除濕機,其中該第一過濾器與該第二過濾器重疊之狀態的外周面構成該第二風路的內側壁面。
- 如請求項10之除濕機,其中該第一過濾器與該第二過濾器之各個係分別包括:過濾器本體;及框體,係覆蓋該過濾器本體之外周緣部;該框體之外周面構成該第二風路的內側壁面。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機,其中在已通過該第一風路之該氣流與已通過該第二風路之該氣流所匯流的位置,係以穿過至構成該除濕裝置之蒸發器之正前的方式配置具有多個透氣窗的整流構件。
- 如請求項20之除濕機,其中該整流構件係與該蒸發器之相向間隔被設定於固定的範圍。
- 如請求項20之除濕機,其中該整流構件係具有多個透氣窗之平板形狀的構造物。
- 如請求項20之除濕機,其中該透氣窗係被框包圍,該框係在該氣流之流動方向具有既定尺寸以上的長度之平坦的導面。
- 如請求項20之除濕機,其中該整流構件係與該空氣清淨化裝置之相向間隔被設定於固定的範圍。
- 如請求項21之除濕機,其中該固定的範圍係從10mm至15mm的範圍。
- 如請求項24之除濕機,其中該固定的範圍係從15mm至20mm的範圍。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機,其中該吸入口位於該框體的前面;在從該框體之前方觀察該吸入口的情況,該第二風路之入口係分別被配置於該吸入口之左右兩側。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機,其中該氣流限制裝置係開閉裝置,其係可選擇使在該第二風路之該氣流通過及遮斷之任一種的狀態。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機,其中該氣流限制裝置係可分複數個階段地控制在該第二風路之該氣流的通過量之裝置。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機,其中該氣流限制裝置係具有開閉器,其係可控制在該第二風路之氣流的通過量。
- 如請求項30之除濕機,其中該氣流限制裝置係具有馬達,其係具有接受電性信號,並改變該開閉器之位置的位置控制功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37256 | 2021-03-09 | ||
JP2021037256 | 2021-03-09 | ||
WOPCT/JP2021/037673 | 2021-10-12 | ||
PCT/JP2021/037673 WO2022190447A1 (ja) | 2021-03-09 | 2021-10-12 | 除湿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35782A TW202235782A (zh) | 2022-09-16 |
TWI821921B true TWI821921B (zh) | 2023-11-11 |
Family
ID=832277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07277A TWI821921B (zh) | 2021-03-09 | 2022-03-01 | 除濕機 |
TW112138065A TW202403239A (zh) | 2021-03-09 | 2022-03-01 | 除濕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138065A TW202403239A (zh) | 2021-03-09 | 2022-03-01 | 除濕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WO2022190447A1 (zh) |
CN (1) | CN116897073A (zh) |
AU (1) | AU2021432534B2 (zh) |
TW (2) | TWI821921B (zh) |
WO (1) | WO2022190447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34761A (ja) * | 1999-02-15 | 2000-08-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除湿機 |
JP2004150766A (ja) * | 2002-10-31 | 2004-05-27 | Max Co Ltd | 屋根裏空調装置 |
JP2004211913A (ja) * | 2002-12-26 | 2004-07-29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除湿機 |
CN108027160A (zh) * | 2015-09-18 | 2018-05-11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和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55424A (ja) * | 1998-08-04 | 2000-02-2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空気清浄機 |
-
2021
- 2021-10-12 CN CN202180092368.3A patent/CN116897073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0-12 WO PCT/JP2021/037673 patent/WO202219044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0-12 AU AU2021432534A patent/AU2021432534B2/en active Active
- 2021-10-12 JP JP2023505093A patent/JPWO2022190447A1/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3-01 TW TW111107277A patent/TWI821921B/zh active
- 2022-03-01 TW TW112138065A patent/TW202403239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34761A (ja) * | 1999-02-15 | 2000-08-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除湿機 |
JP2004150766A (ja) * | 2002-10-31 | 2004-05-27 | Max Co Ltd | 屋根裏空調装置 |
JP2004211913A (ja) * | 2002-12-26 | 2004-07-29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除湿機 |
CN108027160A (zh) * | 2015-09-18 | 2018-05-11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和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190447A1 (ja) | 2022-09-15 |
AU2021432534B2 (en) | 2024-09-26 |
TW202235782A (zh) | 2022-09-16 |
CN116897073A (zh) | 2023-10-17 |
AU2021432534A1 (en) | 2023-07-13 |
TW202403239A (zh) | 2024-01-16 |
JPWO2022190447A1 (zh) | 2022-09-15 |
AU2021432534A9 (en) | 2024-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808116B1 (ko) | 공기청정 시스템 | |
JP4240115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WO2016157384A1 (ja) | 送風システム | |
CN107202396A (zh) |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系统和新风机 | |
JP2009216277A (ja) | 空調用室内ユニット | |
TWI555954B (zh) | 空氣清淨機 | |
JP2024079784A (ja) | 除湿機 | |
JP2009072735A (ja) | 送風装置 | |
JP5723734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08145078A (ja) | 空気調和機 | |
TWI821921B (zh) | 除濕機 | |
JP2014009823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KR102506254B1 (ko) | 공기청정기능 및 환기기능을 구현하는 냉방제습기 | |
JP2002061916A (ja) | 空気調和機 | |
KR100566022B1 (ko) | 공기 조화기 | |
JP7452765B2 (ja) | 空気調和機または空気清浄機または除湿空清機 | |
KR100698516B1 (ko) | 창문형 열교환 환기장치 | |
JP2009058220A (ja) | 空気調和方法及び空気調和機 | |
JP4296876B2 (ja) | 空調装置 | |
WO2023218565A1 (ja) | 除湿機 | |
JP5567542B2 (ja) | 空気調和方法及び空気調和機 | |
JP2005233539A (ja) | 空気調和機 | |
WO2023218564A1 (ja) | 除湿機 | |
WO2023218567A1 (ja) | 除湿機 | |
JP2012097999A (ja) | 空気調和機 |